人性化生态建筑设计十篇

2024-09-09

人性化生态建筑设计 篇1

关键词:生态建筑,原生的,适宜技术,建筑技术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家”和“住所”,后来衍生成生态学(Ecology)。到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生态建筑”这一概念至今,其内涵在不断扩展和延伸。现在,普遍认为,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支撑环境;把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维护。

1.“原生的”与“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

1.1“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

在形成之初,建筑就是人类活动的内在机制同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逻辑结果,因此,其本身就包含了内在的“生态精神”。这些建筑通过直接的、单纯的与自然的接触,有着朴素生态概念。人们通常不自觉地运用着当地的材料、技术,并考虑当地的气候、风向等,建筑的创造出于人类征服自然、适于自身的需要,同时也受制于自然。在“人是短暂的,而自然是永恒的”这样的中国传统思想下,中国的传统建筑不论从材料的使用上还是选址和布局上,都体现着现代所谓的生态精神。这样的建筑从建设、使用和毁灭三个阶段都不会对生态环境有所破坏,值得现代建筑学习。当然原生的生态建筑也有局限性,它们通常内部功能组织简单,难以适应现代生活。尤其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除了个别实验性质的生态建筑之外,大部分对生态建筑的摸索也处于“原生的”状态。

简单地说,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是在节约经济和低技术的条件下,不用或者很少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达到生态化的目的。然而,此类建筑的节能效率和可持续性都不甚理想,缺乏普适性。同时,停滞不前的生态技术,并不是可持续的生态观。因此,考虑将现代的生态技术运用到普通的建筑设计中去,即本文提到的“适宜技术”生态建筑。

1.2“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

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tkinson和Stiglitz在1969年提出,其原意是“Localized lea rning by doing”,也就是地方性的边干边学。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它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能一味照搬和模仿发达国家已经用过的技术,从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样的,“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主要指的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侧重建筑技术的适宜性、高效性,通过普遍的建筑设计手法,精心设计建筑细部,提高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有选择地借鉴当地建筑文化传统和技术,使建筑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实现技术的人文提升。

具有一定适宜性、普遍性的技术,又能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态建筑,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也就是说,从满足基本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出发,通过渐进的方式,通过“适宜技术”这个设计手段,运用当地的资源,结合适宜的经济的技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 生态建筑设计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的必要性

2.1 生态技术与经济性的互动

建筑技术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而进步,同时也根据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到如今,我们所面对的是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之间的矛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以整体上低水平的、快速的发展,拥有低素质的庞大的人口群体,以及对西方生活方式的迷恋和追求。正在形成一种高度浪费和污染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目前中国建筑业物质消耗占全部消耗总量的15%左右,建筑能耗约占全部能耗的28%,建材生产、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34%。意识到这种可怕的现象的危害,不得不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方式。

经济的落后导致技术的落后,建筑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当地的经济状况。“原生的”生态建筑在经济上是足够节省的,却不足以体现当代的发展。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很难广泛展开,而在中国真正有着较高技术含量的生态建筑凤毛麟角,经济上的因素也是很大一方面,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盲目建设大量的高技术的生态建筑也是不合国情的。因此,提倡“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迫在眉睫。

2.2 生态建筑设计与社会需求的互动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反映着人类的需求,同时它反作用于社会,通过对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对比与分析,唤起人们的行为。早在古希腊,神庙的建设加强并支持了当时社会民主化的思想,巴洛克建筑以其丰富的三维空间唤醒了社会对自由的意念,日本住宅的小尺度也是对日本社会的模仿与反映等等。这些实例说明建筑有助于人们适应日常生活的需求和环境的改善,同时,建筑也能对社会的可适应性要求做出形式的反映。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主题下。建筑的回应就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显然落后于人们的社会的需求,而“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的提出更加恰当。

2.3 人性化的生态建筑设计

众所周知,现代建筑产生的思想根源在于“以人为本”。如果偏颇地来看,如今对自然的破坏归结为“以人为本”这种自私的理念。于是有人提出生态建筑的出发点是“以自然为本”。这样看来,生态建筑与现代建筑成了对立的概念。其实不然,建筑的产生以来就是为人服务的。"人——建筑——自然”是构成建筑世界的三个要素,其中人是第一位的。生态建筑将三者融合,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的一部分。它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自然因素(比如阳光、空气等),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子循环,并尽可能确保当地生态体系健全运作,目的还是为了人类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原生的”建筑设计由于技术的落后性,有时也会有违背生态设计的问题。例如在对当地材料的使用上,就如同我们过去常用的粘土砖,粘土砖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的、使用广泛的建筑材料,与混凝土比起来,它的人工性能要好得多。然而,烧制粘土砖破坏的大量的良田,原本肥沃的土地变成荒凉。这样看来,对地方材料的使用也许正在破坏着当地的环境。这一点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并且要去探寻新的手段、新的技术,来把这些朴素的、原生的生态建筑思想加以进化。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强调技术和社会、经济、艺术的整体平衡,在关注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同时,去关心社会、考虑当地社会发展的本土性和当代性,体察大多数人的需求,为普通大众构筑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3. 生态建筑设计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的可行性

实现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通常有三种手法:一是将传统技术进行改造;二是将先进的技术改革、调整以满足适宜技术的需要;三是进行实验研究,直接效力于适宜技术。在此以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为例,分析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在上海的可行性和发展。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位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莘庄科技发展园区内,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钢混主体结构,南面两层、北面三层。一楼东半部约350平方米大厅用于生态建筑集成技术展示,并成为生态建筑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实验平台。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该示范楼每平方米的建筑造价(不含土地费) 4000多元,远低于普通写字楼的造价;从能源的角度来看,该楼的综合能耗为普通建筑的1/4;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的20%;室内综合环境达到健康、舒适指标;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60%。

3.1 对“原生的”技术手段加以改造利用

3.1.1 从天井到中庭

(1)原生的技术手段

上海地区传统民居最典型的平面布局是以内院为中心,这当然是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脉相承的。由于用地的有限,住宅由原来的三开间退化为一开间,内院也随之越来越小,形成了天井。合院的形制已经不复存在了,天井却因为能有效改善整个住宅的小气候而延用下来。房屋的进深过大时,利用天井,既有了适当的采光面,又能减少夏日的日照;通过天井能将建筑底部的风拔上来,有利于建筑内部的空气流动。

(2)改造后的适宜技术手段

从狭小的天井到宽敞明亮的中庭,顶上盖有透明的玻璃天窗。不仅保留了其通风的效果,而且改善了原来天井阴暗的状况,使这幢办公楼能达到天然采光。为了让南北两楼共享阳光.设计布局上,整座楼南低北高,冬天,阳光从中庭的天窗射入,能够照到北面办公室。通过玻璃天窗开启角度的随意调整,只要天气晴好.白天几乎用不着开灯,有效地节省了能耗。

3.1.2 从老虎窗到烟囱效应

(1)原生的技术手段

人们很早就发现门窗对开的形式能够造成“穿堂风”。一套住房内不同方位的房屋之间有流畅的气流,就能形成穿堂风。穿堂风对于夏季散热是比较有效的。另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就是“老虎窗”了。"老虎窗”是英语roof window的音译。顾名思义,是开在屋顶上的窗,其目的是为了增加阁楼的采光和通风。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其通风的效果类似于“烟囱效应”。

(2)改造后的适宜技术手段

从室内热压拔风分析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楼从南面楼前的水面导风到背面“烟囱”的拔风,都是对传统技术的改造。有所突破的地方在于,在建筑的地下2m左右深处,间隔埋设着若干根数十米长的小管道,管道出口一头在中庭,另一头在数十米外的旷地。一方面,热空气从下往上,从屋顶通风口散逸而出,并形成烟囱效应,从地面管道中拔风;另一方面,从地面抽取的热风经过数十米长的地下管道时,管道外湿冷的泥土和恒温的地下水会给风不断降温,再经过滤处理,进入办公楼是清新空气。每小时换气可多达20次。

3.1.3 从坡屋顶到双层屋顶

(1)原生的技术手段

坡屋顶较普通的平屋顶能更有效地保温隔热。对于雨水较多的上海,坡屋顶还能有效组织雨水的排放。因此,在这里,理想的建筑布局形式往往是:有一个长行的平面和带坡顶的剖面,所有房间都有直接的通风采光;建筑四周都有阳台、百叶遮阳板或外廊。

(2)改造后的适宜技术手段

该生态楼使用了双层屋顶。第一层是太阳能储热板,它将利用太阳能为大楼供冷;第二层是敷在屋顶的高密度泡沫板保温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的入侵。

3.2 将先进的技术改革,调整以满足适宜技术的需要

3.2.1 太阳能热利用

根据上海地区利用太阳能存在的问题,该楼创新地实验了与建筑结构集成的一体化太阳能集热器件和新的太阳能能量利用系统。办公楼设置了150平方米太阳能集热器,可供充足热水,并部分用于冬季约300平方米地板采暖,以及夏季15kW的干盘管空调制冷。制冷通过太阳能热水型吸附制冷机组实现,其需要80~85℃热水驱动。在示范办公楼应用中,吸附制冷机和干盘管技术结合用于处理空气湿热负荷,制冷机组完全由太阳能集热器加热;除湿热泵的低温端可以在夏天做制冷用。空调、采暖、热水供应及地热的应用在该太阳能系统内都能和建筑结构很好地结合,实现了一体化。

3.2.2 高效健康空调

由于上文提到的遮阳板和利用”烟囱效应”使办公楼凉爽,该楼全年空调使用期将比普通办公楼少两至三个月。当然,其空调系统也是经过新的研究开发的,能把夏季空调的除湿与降温相分离,实现系统高效空调效果。空调系统利用办公楼楼散热循环制冷,降低能耗约20%;而新型制冷剂的加入,更不会破坏人类共有的臭氧层。空调还具备除湿功能,采用液体除湿处理空气潜热负荷,除湿液体的再生通过高温热泵(80~85℃)来实现,这一创新的结构使楼内杜绝了一般中央空调常患的霉菌等细菌。全年温度将保持在18~25℃,湿度在55%~60%。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作为空调主要能源。

3.3 实验新技术、新材料直接效力于“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

该生态楼使用的是3R材料,最大限度地实现废物利用和资源循环(所谓3R,是指节约资源Reduce、可再生利用Reuse和可循环Recycle)。用废骨料、矿渣粉、粉煤灰,甚至栽培花草的小陶粒来代替水泥。单是混凝土就用了3种,有的是用老房子拆除后的混凝土为主的新老混合型,有的是用七成替代成分掺入的低成分水泥,还有大量旧木地板的回用,全楼的再生资源利用率达60%。

在围护结构墙面的构筑上,在加厚的内外墙之间是一道5~8cm厚的空气层,里面装有保温防水材料,这样一层复合墙体可节能25%。窗玻璃的使用上,该生态楼采用的是低辐射玻璃,可有效阻断红外光。经过特殊处理的窗玻璃能把阳光折射到室内需要的角度。此外,窗外还将悬挂自动遮阳的电子百叶窗,不仅开合随意,其遮板上的细孔能让微风和光线畅通无阻。

4. 结语

人性化生态建筑设计 篇2

关键词: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生态性,人性化

1 概述

1982年7月, 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主持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社会范围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 (World Assembly on Aging) , 通过的《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指出“年长者的住处切不可被视为仅仅是一个容身之地”, 住房和环境是《老年人关切领域》的行动建议中的重要一条。

每个人都终会有两鬓斑白的时候, 老年人为国家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后光荣退休, 之后的生活基本都是在自己的住房内及周围的小环境中度过, 对他们来讲, 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室内居住环境的生态性和人性化水平。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应充分照顾到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 结合个人的情趣爱好、修养水平、审美观及经济能力等各方面因素, 掌握科学、实用、节约和生态原则, 倡导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2 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因素分析

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因素包括许多方面, 包括色彩、材料、照明、绿化以及家具、装饰等等。居室的内部空间布局要合理, 在有限的空间内考虑周全, 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功能需要, 倡导用料节约, 装修简洁、环保, 满足功能需要前提下降低成本, 选材应以合成材料及速生类自然材料为主。对室内的光照、气候调节等应考虑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方式, 合理利用可再生性、生态性的太阳能。

2.1 色彩的选择

色彩是室内居住环境的一大主要因素。老年人经过各种时代的历练, 一般比较沉稳, 在向往全新退休生活的同时, 怀旧的情怀也萦绕心间, 所以, 在选择室内色彩时应偏重于古朴、柔和、温馨大方, 契合他们的怀旧心理, 切忌过于灰暗, 给老年人暮气沉沉的感觉。墙面和顶面是居室色彩选择的主要因素, 此外地面及家具材料的颜色也要综合考虑, 使居室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色彩的倾向对人们心理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以利用其来调节心理。老年人往往感觉自己老了, 只能整天呆在家庭中与子孙们在一起, 没有什么地方发挥能力了, 与社会交往少了, 感觉自己老态龙钟, 个别老人不适应退休生活而不同程度地产生抑郁。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室内色彩的搭配可以让他们的心理得到调整。在色相选择时, 偏红黄的暖色调, 给人以愉快、热情、温暖的感觉, 偏蓝绿的冷色调, 给人以沉静、舒畅和深远的心理感受 (如表1所示) 。在居室选择时, 建议把阳光充足的居室给老年人居住, 这种房间内冷暖色调都比较适宜, 因为太阳光就显现出暖意, 但若是无法选择, 只能居住背阴的居室, 这时需要采用暖色调, 把墙面刷成淡黄色、用偏红的床品等都能使人联想到暖暖的阳光, 心理上产生温暖的感觉。

2.2 材料的选择

老年人居室的材料选择, 首先要本着节约自然资源的原则, 还要符合“环保、健康、安全”的要求。一些经过加工处理的天然材料, 如速生类青竹等无毒、无味的材料, 可以作为室内装饰、家具用料的第一选择, 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开发生产出的对人体无害的一些新型合成材料也是可选项。但是一些硬质材料比如金属类、镀膜玻璃、磨光面石材等, 给人的感觉比较生硬, 冷冰冰地, 一般老年人不喜欢, 而且这些材料容易产生反光、反射, 使老年人产生错觉, 发生摔倒事故。

2.3 家具的选配

在进行家具选择时, 要充分听取老年人的意见, 不论是造型、尺度大小还是色彩, 要与居室布置协调, 符合他们使用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了尽量让老年人的行走活动减少障碍, 各类家具适宜圆滑, 不能有尖锐的棱角 (如图1所示) , 以减少磕磕碰碰容易受伤的机会。家具的摆设要追求情感化, 除通常的布置外, 在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客厅、阳台等公共区域, 腾出一小块区域, 有意识地给老年人留下, 摆设一把艺术藤椅、一个仿古的小茶几, 就围合起一个简单的休闲功能区, 老人在这里可以休闲远眺、或看书、或喝茶, 悠闲自在地体味晚年美好人生, 尽情享受晚辈的孝心。

2.4 装饰品布置

老年人的房间内适当设置一些装饰小品, 可以起到点缀环境、协调色彩、平衡房间布局的效果, 使老年人感觉赏心悦目。房间内除沙发、床、橱柜等家具之外, 窗帘、床罩等各种织物的颜色、图案纹样等要与房间的整体色调相协调, 力求典雅、含蓄。老年人的起居室、卧室适宜使用柔和、松软并有一定弹性的材料, 地面选择竹地板或木地板, 颜色不能太深, 也不能过浅, 以稳重的中性灰度为宜, 起到稳定室内整体基调的作用;厨房、卫生间是容易造成老年人摔伤的地方, 适宜选用防滑地砖等材料, 洗浴的地方最好放置防滑地垫。对大面积的墙面而言, 除去橱柜等家具遮挡一部分外, 大部分暴露的空白面积就可以布置小的装饰品进行美化, 比如各种各样的陶瓷挂盘、名人字画、刺绣等, 通过巧妙地搭配和设计都可变成风格各异、独具风采的挂饰 (如图2所示) , 既可随时欣赏艺术品, 又能增加室内的文化气息, 装饰效果十分明显。但这些挂件和艺术品是不能贪多而随意堆砌, 需要精心选择和布置, 注意疏密得当, 错落有致, 既注重品位格调, 还要考虑位置适当, 与墙面比例关系协调, 总体上符合构成法则, 切忌杂乱无章, 形成挂饰大集合。

2.5 照明

灯光照明是室内居住环境的又一重要因素。建筑室内普通照明一般由设计人员决定, 灯具的选择适用于大众需要, 没有特别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性。对老年人而言, 起居室是主要活动区, 照明要充足、柔和;卧室一般需要柔和的照明, 选用吸顶灯, 或者艺术性的台灯、床头壁灯等, 灯光氛围宁静、祥和, 契合老年人心理特点, 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知识性老年人来说, 为了增加室内的温情和艺术气氛, 可以在展示柜内、墙角等隐蔽部位安装一些小型投光灯, 烘托艺术品的高雅。在选择灯具造型时, 满足基本使用要求前提下, 更要注意与室内装修风格相协调、和家具样式相协调, 在古朴典雅的欧式装修环境中冒出一盏超现代的吊灯肯定是感觉不舒服的。

2.6 绿化

用以提高室内居住环境质量的另一重要环节是绿化。在房间内应当以荫生观叶的绿叶植物为主, 看花为辅, 会增添室内生机, 将自然环境引入室内, 不但美化环境而且净化空气, 对于在室内居住时间长的老年人来说尤其受益, 还可以隔三差五摆弄一下花草, 获得活力和成就感。位置的选择要适当, 客厅边角部位、卧室窗台等都是摆放盆栽植物的常见位置, 各种盆景花木常见的有兰科植物, 如虎皮兰, 其他的如芦荟、文竹、万年青等等, 利用植物多姿多彩的形态和郁郁葱葱的生态点缀室内空间环境, 使老年人居室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图3所示) 。

此外, 还要综合考虑居室的朝向、防寒暑、降噪声等因素的影响。最佳的朝向是居住南向房间, 最好有个南阳台, 既可以凭栏远眺, 又能取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而北向房间则相对阴冷。以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教职工住宅的设计为例, 对老年人经常居住和休闲利用的卧室和客厅均布置在了南面, 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老年人的广泛好评。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决定, 血液循环较青壮年差, 新陈代谢速度慢, 对冷和热的耐受能力都差, 所以老年人居室的温度要适宜, 一般掌握在21℃左右。老年人虽然听力下降, 但对噪声尤其敏感和反感, 因为噪声刺激神经系统, 导致烦躁不安, 影响整个身心健康。因此, 家中的收录音机、电视机等视听设备的音量要适度, 室外的活动场地不能靠近居所, 不能制造噪声, 干扰老年人生活。

3 结语

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 社会才能实现发展, 没有了代与代之间的合作传承, 社会的延续就存在障碍, 所以, 我们年轻人有责任和义务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让已退休的前一代人过上高质量的生活。经过无数建筑师、工程师们的共同努力, 到21世纪的头十年年末, 我国基本实现了住者有其屋, 但如何进一步着重考虑老年群体, 把老年人的室内居住环境问题打造得更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性和人性化, 是当今和以后一段时期摆在建筑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贯穿居住区总体规划、建筑单体平面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各阶段和环节。

参考文献

[1]史春珊.室内设计基本知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2]刘玉楼.室内绿化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3]钟力.改善室内居住环境的途径[J].南方建筑, 2001 (3) :39-40.

[4]李兴龙.老年居室装修[J].装饰装修天地, 2002 (10) :67-68.

[5]JGJ 122—99, 老年建筑设计规范[S].

[6]王庄.老年人对室内居住环境的特殊需求[J].大众文艺, 2011 (19) :11-13.

[7]邓兵.浅谈人性化的室内居住环境——主要针对现代老年人居住环境改善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1) :109-110.

试论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 篇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各行各业都在将经济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其生态建筑的发展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建筑中理性化的表达的多样性,对于保持城市生态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多样性

我国的经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但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我国城市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困扰,甚至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的施工是影响城市生态平衡的最主要因素。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生态建筑逐渐受到关注。生态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其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一、生态建筑的本质

生态建筑是一种通过将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进行组织,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以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在建筑的设计施工当中加入生态的观念,使得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生态能够很好的融合,建筑能夠顺应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这样的建筑结构不会对当地的气候以及环境产生危害。加入生态观念的建筑,其造型和结构与普通的建筑也存在着不同,其造型和结构的多样性更加的明显。可以说生态建筑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而设计的,即融合了当地的文化也顺应了经济和环境发展的规律。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其他普通建筑的设计相比,其在技术层面上具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考验了设计师们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的水平,其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不断的增加加强生态的理念,在技术能力水平上不断的提高,才能够设计出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新形势,其的发展将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的建筑在结构和外观上都有很多的相似点,有的建筑会利用材料来直观的表现建筑的形式,突出现代化建筑类型的特点,这就区分于古典的建筑形式。古典的建筑形式多崇尚的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其建筑的内涵相对与外形结构来说更加的丰富。从古今的建筑结构外观来看,不同的建筑设计顺应了不同的时代背景。而在生态理念不断加强的现在,生态建筑在设计和结构上又与普通的建筑和古代的建筑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生态建筑在设计上更加的绿色环保,其外观不一定会有多么的华丽,但其所选择的材料是无毒无污染的材料种类,在内部结构中也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设计不止简约大方,还能够更加的美化城市的环境,其具有浓厚的现代化气息,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舒适的享受。

生态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会着重对建筑的剖面进行设计和规划,使内部空间能够接受到更多的阳光,让人们能够充分的享受自然光的洗礼。生态建筑所采用的原料都是无毒无公害的绿色环保材料,一般会采用砖这种材料来增加建筑的蓄热体,以此来增强建筑的性能和功能。其基础设施也严格遵照保护生态的原则而建设,其外观墙体也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的自然通风性,一般会设立直立的烟囱,直立的烟囱更能够保证通风的顺畅性,在夏季能够保持室内的凉爽。建筑的外观是建筑的脸面,其原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合理质优的建筑材料,再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不仅可以让建筑的外观造型更加的美观,引人注目,还能够使建筑的性能和功能更加的健全。生态建筑在设计上区别于现代的建筑形式,其没有固定的设计要求和指标,其变化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生态建筑所提倡的尊重环境、适应气候的设计宗旨也给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二、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

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是这种建筑的突出特点,和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多数都以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地方特色为依据,因此,不同的地区会存在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包括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等。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不需要对建筑物的外观做严格地要求,但是却需要将美学的诸多元素融入到其中,寻求创新。生态建筑的节能和环保的优势使其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另外,建筑物所在的地点,对于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从建筑的美观程度考虑,同时也要对建筑的实用程度高度重视。如果一些建筑处于城市中心,就需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融进先进的构思,比如楼板、外墙等等,都需要形成一定的微型生态系统。能够充分体现出建筑的特色。

除了耸立在屋顶上的旋转式“风塔”以外,完全以传统的建筑外观相协调,只是通过技术革新形成了建筑内部的生态系统。

生态建筑技术、建筑构件的多样性也使生态建筑可以在现代建筑原则下展开,由于没有采取高层或大跨的结构形式,可以用砖和钢筋混凝土这类制造时耗能少的建筑材料来建造。楼面为钢筋混凝土,外墙内层是180mm厚的砖,周边外包100mm矿物纤维绝热层,外再包砖。这种结构有助于产生良好的声学性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平衡温度流动,吸收人、计算机、照明和阳光的热量,在空间变冷时释放热量。双层玻璃使用金属框,着色装修以减少维护。通过密封框中的热障以减少冷桥。绝热的热障装在内外楣之间,精心分开窗户的内外层。为了节能,开窗面积限制在外墙面积的20%,自然光由窗户顶部的一块固定的玻璃加强,白天将天光反射到天花上,再反射到进深更深的地方,照度可达到500LUX。

对于生态建筑的多样性而言,建筑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投资预算,选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建筑材料,以形成独特的生态建筑。对于低造价建筑多以地域性建筑为模本进行再创造,其形式制约性较大,多为配合技术的要求,同时也最具有地域特色,无不是生态意识的体现,如:拉森·巴德兰设计的利雅得的司法宫与礼拜寺是一个大型的城市项目。建筑师在以类型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规模”是这一地区的传统建筑在考虑极热极旱的当地气候环境问题的关键准则。在与现在流行的轻质分离式结构进行对比后,他确定了一个集中的、成簇状的模式以减少获热。在大礼拜寺屋顶上布置了成排的小塔,为室内提供了自然采光和通风。

高投资、高科技建筑在引入生态意识之后,脱下了冷冰冰的外衣,表现出对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尊重,呈现出人性化的趋势,高技术实现了高情感。新德国议会大厦的修复工程举世瞩目,诺曼·福斯特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杰作。议会大厦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并结合共生和热能再生系统,以最低的费用、最少的能耗获得最大的收益。该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议会大厦的圆穹顶,圆穹顶也是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节能策略之关键,这个工程也是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典范。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类型,设计师多采用因地制宜的形式进行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强调尊重自然、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而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条件,所以,生态建筑的形式表达也的多样性的。生态建筑的形式不但与建筑材料有关,还与建筑设计的技术有很大的关系,生态建筑可以通过改变建筑结构的形式,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其提倡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增加室内的自然光照射,或者自然风、穿堂风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王菲,乔龙飞.试论建筑的生态化发展趋势[J].青年文学家.2011(13)

人性化生态建筑设计 篇4

摘要:针对目前城市户外停车难的问题,本文在调查杭州景区停车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停车场的概念,分别从绿化、功能、技术三个层面分析,探讨如何将效率与生态化有机结合,实现由刚性向柔性转化的生态停车场设计模式。并以目前笔者在下沙某一生态停车场的设计为例,分析此研究模式的可行性。旨在设计具有杭州特色的生态停车场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人居环境。

关键词:停车场, 生态 ,柔性化, 模式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urban outdoor parking problems, this paper in the surve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angzhou area parking lot present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parking lot, respectively from the green, the function, the technolog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organically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igid to flexible ecological parking lot of design patterns.And now the author in xiasha in a parking lot of ecological desig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Aims to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king lot with hangzhou ecological pattern, improve the land utilization ratio and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Keywords: parking lot, ecological, flexibility, mode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城市停车供需失衡,车辆停放逐渐侵占其他用地,城市的环境、景观遭到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停车场的建设对城市交通和城市规划的影响越来越大。为积极响应杭州市建委拟订的《杭州市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停车场(库)的实施意见》,通过调查分析,截至2010年,杭州景区停车场共有74个,泊位数3888个,平均每个停车场53个车位。[1]这些停车场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工作日与节假日不同时间段停车泊位供需失调、停车效率偏低、停车场内功能单一化等方面。如何解决问题,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设计具有杭州特色的生态化停车模式,以人的空间感受为设计的出发点,将效率与生态化相结合,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以期改善停车环境,节约停车时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的。

一、生态停车场的概念及意义

生态停车场有别于传统停车场,它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关注人的空间感受和行为需求,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运用生态材料和植物来营造更为绿色和环保的停车空间。生态停车场不仅在形态上讲求艺术美,空间上追求舒适感,而且在使用功能上注重实际效率,也就是说,景观元素的生态性与使用功能的实际效率性相结合的停车空间才是生态停车场。

生态停车场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更多地吸附车辆尾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降低车辆在阳光下的暴晒,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人居环境。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原则的停车场能够更好的提供有效空间、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景观效果。[2]

二、由刚性向柔性转变的设计模式研究

在传统停车场中,人们看到的只是沥青路面和单一的白线网格,光秃秃的场地在烈日的暴晒下,使人敬而远之,停车场给人的感觉是刚性的,单调乏味的,没有亲切感的,从来不会给人们带来享受。为改变现状,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对生态停车场的模式进行研究,分别从绿化、功能、技术三个层面进行转化,提升人的视觉享受,增进人际间的交流,带给人安全性、舒适性与趣味性的空间体验,将效率与生态化有效结合,实现由刚性向柔性转化的生态停车场设计模式。

(一)停车场绿化多向化

在绿化种植设计中,为增加停车空间的绿化覆盖率,停车场的绿化可以向多向度方向发展。在空间层次上,注重上、中、下三层植物间的关系,做到乔、灌、木、草的有序配置,强调植物景观的连续性和层次感,在杭州等南方地区针对上层植物选择上,应混植乡土常绿和落叶乔木,这样能够形成丰富的季相变化,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干直、根系不太发达、无树脂分泌、无生物污染、栽培管理简便、易于大苗移栽、耐干旱和粗放管理的乔木,如香樟、合欢、杜英、白玉兰、鹅掌楸、枫香等;在中间层上,应合理搭配花灌木,选择有一定的耐阴性、耐修剪、抗性好、观赏性强的,如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等;在下层植物的配置上,重视草坪植物,选择抗性强、耐践踏且有一定耐阴性的草种,如普通狗牙根、中华结缕草、黑麦芽等禾本科的植物;在边界处理上,应选择密植乔灌木,可以与行道树结合起隔离、遮阴作用,选择吸污能力强的树种,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如水杉、八角金盘、夹竹桃等;在有棚架的停车空间中,在棚架的立面或支柱处,种植枝叶茂盛、生长快且易于管理的爬藤植物,如常青藤、蔷薇、葡萄、牵牛花等,将其引向顶棚,在顶棚的平台处可设置花坛、花池,种植花木或培植草坪,增加垂直空间绿化量,形成立体绿化。不同的空间层次的绿化相结合,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在红花绿叶的衬托下,使原本光秃秃的停车场充满生机和活力,展现出柔美的风姿。

(二)停车场功能多元化

传统停车场功能相对较单一,仅仅为满足停车的需要而设置,在生态停车场的功能设计中,将停车空间多元化使用,做到场地的最大利用率,同时又能满足场地最大绿化量。在一向度空间中,可在场地内种植成行、成列的落叶乔木,形成绿化带,把停车位设置在浓荫下,避免阳光的直射,降低车辆的能耗,同时因为大量的绿化面积可以使停车场内夏季气温比道路低,更适宜人与车的停留。在树池周边铺设50-100MM的缘石,防止车辆撞伤植物,同时局部缘石可抬高400-500MM,这样既保护树木又可供人们围坐聊天,在不停车或等候车辆时,人们可以在此处休憩,进行运动、集会、交谈、工作、游戏、舞蹈等娱乐活动,也可以作为各种活动仪式的聚集场地,使停车场成为人们公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场地的多功能化。在多向度空间中,采用院落式架高形式的垂直绿化停车空间设计,在院落空间中做高架平台,利用架空的平台实现人车分流,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感,按照不同时间段停车量的需求,上下平台空间可以实现分时共享。例如,将停车场设置在工作区为主的地段,那么,在工作日工作时间段,上下平台同时用来停放车辆,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到节假日休息时间段,下方平台可以局部停车,其余部分可以用作买卖集市,放映露天电影或举办晚会等活动场所,在这里台阶、花坛边缘、长草的土包都会成为人们舒适的座位,在这样的空间氛围中停留,可以使人们放松心情,享受阳光照耀下的闲适,增加交流,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使空间资源得到亲切利用。

(三)停车场技术人性化

停车场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场地设计,它有特定的规范,要想在严谨的规范基础上,实现最佳化设计,需要将人对空间的感受结合到技术设计中,实现停车场技术人性化。在汽车泊位的设置中,泊位与植物的空间组合关系,汽车到达泊位的行驶时间,人下车后从泊位到目的地的步行距离,植物对空间带来的遮阴时长,不同时间段,空余的有效泊位空间如何规划和使用等问题是在设计最佳泊位空间时需要引起重视的。实践证明,在停车泊位与植物配置的空间关系中,将每三个车位作为一个单元,配置停车间隔带,可以达到最优化的绿化率及停车量的配比。不同形状的间隔带最佳尺寸为:条形绿化带宽度为1500-2000MM,方形树池边长为1500-2000MM,圆形树池直径为1500-2000MM。为避免视线的阻挡,灌木层修剪高度宜在500-800MM,树木分支点的高度应满足车辆净高要求,一般微型和小型汽车为2500MM,大型和中型客车为3500MM,载货汽车为4500MM。为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树木株距一般5000-6000MM。在这些规范的要求下,提高停放车辆的安全性,增加空间给人带来的舒适性。

停车场地面铺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层面,应与停车场地面排水设计相结合,解决地表雨水径流和汽车污染物排放问题,同时又能满足人停放车辆时的舒适度。在铺装设计中,应选用硬度、孔隙度、渗透性较好的铺装。可铺砌透水砖、透水彩石、透水沥青、铺植草砖、植草格等材料,或在地基的粘土中添加炉渣,并在地基上铺筑约100MM厚的天然砂砾层,可有效提升基层土体的透水性和蓄水性,延长铺装地面的使用年限,调节区域小气候,促进区域生态平衡。此外,铺装还可以帮助分区,在铺装上采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可以起到指示地面的用途,其特有的、柔和的色彩变化,与环境协调,散发出大自然的本味,使人们在技术化的停车空间中体验到舒适、环保和趣味性的人性场所感。

在生态停车场的设计中,将绿化多向化,通过多向度的绿化种植,使停车场既满足停车量又增加绿化率,使空间更加丰富与生动,提升人的视觉享受;将功能多元化,改变以往单一的停车模式,增加人际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将技术人性化,给人带来安全性与舒适性,享受空间体验的趣味性,通过这些模式的研究,改变传统停车场给人带来的刚性感觉,使人们在停车场内活动充满亲切、舒适的柔性感觉。

三、生态停车场案例分析

在生态停车场的设计实践中,位于杭州下沙的谷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充分应用停车空间由刚性向柔性转化的生态设计理念,结合具体情况和条件,设计出适合该场地特色的生态停车场。

(一)场地的经济指标

此停车场规划用地面积:8122平方米,绿化面积:3663.96平方米,绿地率:45.1%,停车位:37个(462.5平方米),停车位绿化面积:115.6平方米。

(二)场地的设计概念

在绿化层面上,选用竹和八角金盘作为行道树和绿篱,分隔内外空间,吸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同时又具有文化气息。在分隔停车空间的乔木中,选用香樟、合欢、杜英、白玉兰、鹅掌楸、枫香等,增加空间层次的丰富性,带来不同的季相变化,使人身处其中享受到不同的视觉美感。在细部处理上,每个堆坡的侧面都附有草皮,以增加空间的连贯性和层次感。人们在此处停车或休息,不会感觉这是一个冷冰冰的停车场,而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充满爱意的温暖的绿色公园。(如图1)

在功能层面上,打破传统的停车模式,采用组团的形式,分散大体量的停车区域,在每个组团中,有独立的停车空间,并在停车区域边缘与植物环绕处设有500MM高度×460MM宽度的植物护栏。植物护栏既保护其内部的植物,又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座位,其间局部设置1000MM高度的栏板,供人们依靠,并配有适当可以移动的座椅。停车组团按照不同的方向与组合关系,分隔出不同的空间关系,营造出不同的活动氛围,使空间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在其间活动或等候带来更多的空间趣味性,提高场地的利用效率。(如图2)

在技术层面上,采用堆坡的形式,将每个组团中心区域抬高900-1200MM,增加场地的空间层次感和绿化量,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带来趣味性,使空间场地更人性化。每个停车组团具有自己的方向性,避免一览无余的视线,给场地带来安全感,由于人们更愿意停留在场地的边缘位置,有些依靠物,比如座位、围墙、杆柱或树木,所以这样的设计为整个场地提供更多数量和花样的边缘场地,也为场地中活动的人们带来私密性和围合感,实现人性化的生态停车场理念。(如图3)

四、推广生态停车场的可行性

通过对课题理论层面的研究及下沙谷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生态停车场实际案例的设计,发现要想突破传统停车场的设计,在设计中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在场地中的感受,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运用乡土植物及绿色环保材料,增加空间利用率,增进人际交流,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所以设计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实现效率与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停车场设计具有可行性,将停车空间由刚性向柔性转变的设计模式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五、结论

生态停车场改变传统停车场地给人带来的刚性感觉,强调人在场地中活动的参与性,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运用乡土植物和生态材料,营造更为绿化环保的更具人性化的柔性停车空间。它不仅具有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吸附噪音、调节小气候的功能,还能最大化的利用场地资源、改善视觉效果、满足人们对户外活动中乐趣的需求、提高人们的归属感,营造安全、舒适、高效、和谐的停车环境,使停车场成为充满生机的市民场所,使停车场更好地关爱市民,服务社会。

(2011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2011R402048)

参考文献:

[1]汪如钢、丁蔓琪.杭州西湖景区停车场问题与对策〔J〕.华中建筑,2010(11):61-63。

[2]陶小燕、赵廷宁.生态型停车场融入交通工程生态化建设的研究[J].环境工程,2009,(12):170-172.[3](美)Mark C.Childs.停车场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4]过秀成.城市停车场规划与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10.作者简介:

徐聪,男,淳安县规划局规划管理科。

人性化生态建筑设计 篇5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场所感;现代设计

设计,指的是一种把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积极活动,中心目的是为人服务,建筑是为人所建造的,在当今设计多元化的趋势中,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优秀的设计作品在它的使用过程中和人的行为心理密切相关,与环境各个要素间产生互动关系。能否使人和空间之间良性互动,关键在与空间能否满足人的需求,而人的需求主要包括生活上和心里上的,好的设计首先要满足的是生活、功能的需求然后是心里需求,而为使用者考虑正是人性化设计的关键。“人们务必不要成为某种理论的奴隶,我宁从更宏观的角度考察问题,主张建筑服务于人类”芬兰阿尔托曾经这样说过,在主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设计师中,他是典型代表,他不同于唯理的欧洲现代派,他批判两次世界大战间现代建筑设计追求只讲经济,不讲人情的技术功能主义,他提倡建筑应解决人们生活功能和心理感情的。这样的设计理念贯穿与他的每个作品中。在他的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的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得到的很好的诠释,他认为卫生保健系统的完善需要医生和建筑师一起完成,他完全站在病人的立场上设计建筑空间,由于考虑到肺结核病人康复需要阳光、新鲜的空气以及日常的锻炼的需要,他将公共区域朝向最佳的方向,以获得阳光,阳光是病人能接触到的最自然有益的光线,他同时把走道做长,沿长流线以促使病人活动锻炼,他利用创造性的人性化的生理心理方法促进病人的康复。病人在接受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安静的环境,所以阿尔托在设计病房时考虑到了虚弱的病人斜倚在床上的休息习惯,所以顶棚选择了宁静的颜色,光源布置于病人的视线之外,暖气也布置也朝向病人的双脚,水龙头也设计成无声的,以免干扰病人休息……在这个建筑中,每个细部都有临床的功能,都能成为治疗的一部分,就连椅子也是这样,帕米欧椅子现在似乎为人们所熟悉,椅子的设计遵从最佳角度,而这个角度最大限度的有利于人们的呼吸。这个建筑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作为一套医疗设备使用。所有形式上的解决方案都是由实践决定的,然而也有很多的设计师片面的追求自己的设计思想和风格,从而对使用者需求考虑太少,造成了设计的成果和使用者的需求脱节,范斯沃斯住宅是密斯在1945年为女医生设计的一栋住宅,它是一幢架空的透明盒子,造型简洁明净,高雅别致,而它对与功能的考虑却相对交弱,透明的界面处理使得室内外的空气得以相互的流动,而对于居住者而言却是使自己的生活无余的暴露,范斯沃斯甚至这样说:“自己像是被展览的动物,任人窥视”;同时玻璃塑造的形体优美,但在使用方面却略显缺憾,玻璃的保温性能并不是很好,在这个建筑中,夏天烈日晒得居住者大汉淋漓而冬天却直打寒战,而太阳的直射也使得主人痛苦难耐;由于玻璃建筑要以高耗能的空调和通风设备来维持,所以它的耗能量也很大,造价也很高。由于这些原因,范斯沃斯甚至一纸诉状将密斯告上了法庭。从人性化设计来讲,范斯沃斯住宅却是值得再次细致考虑。建筑首先是为人所设计的,是为人所服务的,建筑师务必使建筑在感情上和人类相协调,而不至于激起使用者的不快,建筑千万不能对人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消极的影响。

人性化设计除了在满足使用者最基本的生活和心理需求以外,还要强调“场所精神”空间之所以能成为场所是因为其文化和内涵赋予空间的意义,在人们的心中,文化和内涵要比生理需求更重要,通过空间和当地的环境、生活产生联系,从而引起人们在思想上的共鸣,使人们在心里上得到满足,使使用者对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随着国际主义的流行,这种场所精神也逐渐被一种世界统一的模式所取代。“谁也不能保证1000年后,世界还是像今天一样划分为很多的国家,只有一点是必然存在的,那就是不同的地区仍然具有不同的风格,根植与本土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是走向世界的前提,如果忽略这点,国际化也是一句空谈。”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在长期以来发展起来的地域性建筑体系,都是在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居住习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它是合理探索的结果,无论现代建筑怎样发展、怎样前卫,它在人们的心中还是它所具有的合理性都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阿尔托的建筑风格同样是在对芬兰地理,历史、人文的深入体会和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他的作品中蕴含着细腻的北欧芬兰地方文化的气息。他喜欢用木材,并称赞木材在北欧农村建筑中的意义,并努力发挥木材在建筑与家具制造的可行性。芬兰盛产木材,其森林面积占国土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加上木材的质感和手感在芬兰这个寒冷为主导气候的国家使使用者感到舒适和愉快。同时,他在生活器皿和建筑中多采用的手法是柔和的曲线,这一点也是起源于芬兰本土特性,芬兰湖泊众多,海岸线曲折蜿蜒,这正是柔和曲线的灵感来源。他在1938年设计的纽约世界博览会芬兰馆明显的体现了这点,这个展览厅细长局促,阿尔托将其做高,只在一边放展品,为了增加展出的面积,他把墙面分成四层,各层又在水平方向上有所起伏,并在竖向方向上也有波浪似的前后起伏,整个建筑像汹涌的波涛,充满流动的激情,这座展馆丰富烂漫的艺术形式证明了阿尔托是一位卓越的建筑师。在国际主义不断吞噬着世界各个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的同时,各个国家也面临着怎样把自己国家特有的民族传统风格和外来的国际主义风格良好结合的问题。

世界在发展,人类的需要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将人的需要置于首位是永恒的。手,这双塑造人类房屋、城市、大厦以精细物品的手,应该是柔软的,仁慈的,目的在于让人感到舒适、愉快。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

作者简介:

人性化生态建筑设计 篇6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06-9-21 15:13:00 发布人:admin

--李梁军,黄朝晖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人机工程学;系统;人;机;环境[摘 要]通过对人性化产品设计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说明了人性化设计中所包含的人机工程学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在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的工作步骤,指出中国未来的产品设计必须以创意与革新为首要条件,符合人机工程学,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同时也是最前沿的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等一系列的社会与物质的因素,使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在“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中常提到的人性化设计问题。

所谓人性化产品,就是包含人机工程的产品,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都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产品的造型与人机工程无疑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将它们描述为:以心理为圆心,生理为半径,用以建立人与物(产品)之间和谐关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综合平衡地使用人的肌能,保护人体健康,从而提高生产率。仅从工业设计这一范畴来看,大至宇航系统、城市规划、建筑设施、自动化工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小至家具、服装、文具以及盆、杯、碗筷之类各种生产与生活所创造的“物”,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若将产品类别区分为专业用品和一般用品的话,专业用品在人机工程上则会有更多的考虑,它比较偏重于生理学的层面;而一般性产品则必须兼顾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符合美学及潮流的设计,也就是应以产品人性化的需求为主。

那么,对于一件产品是如何来评价它在人机工程学方面是否符合规范呢? 以德国Sturlgart设计中心为例,在评选每年优良产品时,人机工程上所设定的标准为:

1)产品与人体的尺寸、形状及用力是否配合;

2)产品是否顺手和好使用;

3)是否防止了使用人操作时意外伤害和错用时产生的危险;

4)各操作单元是否实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义毫无疑问的被辨认;

5)产品是否便于清洗、保养及修理。

一般情况下,在设计教育中常以上述第三项较为强调,而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则是以产品的视觉效果、商场气氛及价值来决定购买行为的成立与否,但作为一名好的设计师应为产品长期使用的效果及舒适性负责,尤其是避免伤害与危险的防止更是不可忽视的考虑因素。如,在操作计算机的上机姿势中,在现行的上机条件下,操作员常常是手臂向前悬空着来操作键盘和鼠标的。手臂的悬空形成了肩颈部的静态疲劳,使得操作员不得不将背部靠在椅子靠背上作业(后靠姿势会加大悬空的手臂的前伸程度,从而增大肩部所需要的平衡力矩,加快肩颈部的疲劳),而当操作员脱离靠背又手臂悬空时,体重就全部需要由脊柱来承担,其结果或者是腰背的疲劳酸痛,或者是腰肌放弃维持直坐姿势而塌腰驼背,或者是把手腕抵在桌沿而引发腕管综合症。那么,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设计师就必须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的因素。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动作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人机工程学因素往往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手法之一。若说“人性化产品”是与“人”合为一体的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因素”则是设计工业产品时的人机界面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我国即将加入WTO所面临的冲击下,中国的制造业无不是严阵以待,企图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管理大师麦克·波特(MICHAEL PORTER)曾说过,企业具备竞争优势的两个方式,一是扩大生产规模,走向规模经济,才能占有成本上的优势;另一个便是创造企业或产品的附加值,制造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心理。在现今产品和质量逐步提高,且消费者对商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各产品制造商们无不力求突破,希望能出奇制胜,打动消费者的心。拿当今世界上提出的“健康”人机工程学的新要求为例,即是用某些考虑人机因素的辅助性产品,如:电动腰靠、紫外线阻隔(UV、CUT)等来提高产品人性化的层次,籍此创造其他品牌无法模仿的优势,而赢得消费者青睬的。

究竟什么样的产品需要人机工程呢?在设计上又如何表现,才能成为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产品呢?

工业设计师指出,就电脑的相关部件和设备而言,如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因使用者可能长时间利用其从事工作或娱乐,接触的时间较长,在使用时也可能十分投入。因此,人机工程学就成了设计上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人机工程学的显著特点是,在认真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单纯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将使用“物”的人和所设计的“物”以及人与“物”所共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人机工程学中将这个系统称为“人——机——环境”系统。这个系统中,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着系统总体的性能。本学科的人机系统设计理论,就是科学地利用三个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参数。

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通常是在明确系统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着重分析和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对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如系统中人和机的职能如何分工;如何配合;环境如何适应人;机对环境又有何影响等问题,经过不断修正和完善三要素的结构方式,最终确保系统最优组合方案的实现。这是人机工程学为工业设计开拓了新的思路,并提供了独特的设计方法和有关理论依据。

作为一个全息系统的局部,一个产品中包括了我们这个商品社会中的全部信息。一件设计优良的产品,必然是人、环境、经济、技术、文化等因素巧妙融合、平衡的产物。开始一项产品设计的动机可能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是为了改进功能,有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有的是为了改变外(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观,强化“柜台效应”,以吸引购买者,更多的情况是上述几方面兼而有之。于是,对设计师的要求就可能来自功能、技术、成本、使用者的爱好等各种角度。不同的产品设计的重点也大不相同,暖水瓶的设计显然就要比香水瓶的设计考虑更多的人机问题;再以肇及设计所设计的电脑游戏遥感器为例,乍见此产品时,看似不符合人机工程学,但实际使用时却很合手,操控性良好,而且遥感器外型颇酷,用此摇杆玩空战游戏,有操控战斗机的味道。相比于市场上其他同类型的产品,即使售价比一般产品高出许多,也一样大受欢迎,足见其魅力所在。但也有这样一种产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是因其外型讨好且成本不高所致,但缺点是产品轻,因此,在使用时本来一只手操作很方便,却不得不双手并用才行,这就是该产品在人机工学上的不足之处;但在成本、售价及市场因素的考虑下,厂商还是推出此种产品。而对于专业用品就不同了,例如美发师每天所使用的吹风机,除草机工人所使用的修剪机就绝对不能轻视人机工程学在生理层面上的考虑。

然而,一个好的产品设计是可以涵盖形态和人机因素的,产品的外形一样也可以有机会作人机工程的发挥。以TEAGE为微软所设计的易用鼠标球而言,该鼠标是特别为儿童体验电脑而设计的,在方案决定之前对儿童的抓握方式进行了研究,黄白两色相间的鼠标球使儿童们在学习电脑时,增加了趣味性和功能性。该产品已经超脱了产品造型上的束缚,除让其更好用之外,也同时赋予了产品新的意义与想象空间。

除了一般的大众消费品之外,专为特殊族群所设计的产品在人机工程学上也有更多的考虑。如,残疾人用的瓷器套具,此套设计是专为残疾人做的餐具,又不让人直接看出它们是专为残疾人做的。故而,设计师在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上,特别处理手把的凹凸,使患者拿在手里有一种心态上的平衡感,既能看到,又能摸到,但又不那么显眼。

再以医疗设备来说,病床、医疗椅等产品,在设汁上不只是考虑操作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在材料上也应力求人性化,增加产品的亲和力,以提高产品的“EQ”。

由于学科来源的多样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人机工程学中采用的各种研究方法种类很多,有些是从人体测量学、工程心理学等学科中沿用下来的,有些是从其他有关学科借鉴过来的,更多的是从应用的目标出发创造出来的。其中常用于一般产品设计领域的方法有如下几类:

1,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人机工程学中研究人形体特征的主要方法,它包括尺度测量、动态测量、力量测量、体积测量、肌肉疲劳测量和其他生理变化的测量等几个方面。

2.模型工作方法

这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设计师可通过模型构思方案,规划尺度,检查效果,发现问题,有效地提高设计成功率。

3.调查方法

人机工程学中许多感觉和心理指标很难用测量的办法获得。有些即使有可能,但从设计师工作范围来看也无此必要,因此,设计师常以调查的方法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如每年持续对1000人的生活形态进行宏观研究,收集分析人格特征、消费心理、使用性格、扩散角色、媒体接触、日常用品使用、设计偏好、活动时间分配、家庭空间运用以及人口计测等,并建立起相应的资料库。调查的结果尽管较难量化,但却能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有时反而更有效。

4.数据的处理方法

当设计人员测量或调查的是一个群体时,其结果就会有一定的离散度,必须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才能转化成具有应用价值的数据库,对设计产生指导意义。

当今的工业设计师面临着多种活动和课题,例如:电视资讯、互动电视、通用遥控器等,与企业合作的范围也很广,在实施产品的人性化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如下的设计程序:

1)建立并运用资料库(这在前面已有论述);

2)决定研究主题;

3)观察阶段:

*目标轮廓 *访识/观察 *使用模式/议题

4)发展阶段:

*关键议题 *产品概念 *测试与评估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人机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都必须全程参与,但在各个阶段为主为辅的角色会有不同。例如:产品概念由工业设计师主导,测试则由人机工程师主导,每个步骤以剧本的形式来串连沟通。每件产品都有各自的在人机工程学上的特色,特别是消费性产品。以汽车内部设计来说,就有三个表达人机工程需求的方式:一是操控界面,如方向盘的设计;二是座椅及内装设计,如一些大客车座椅,或者老板椅的靠背上部,都有一道鼓起来的凸包。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这个凸包常常是顶在后脑勺,使得身体后靠在椅背时,不得不稍稍低头。从设计上来说,这道凸包本来是用来垫靠颈部凹处,使人的头颈更舒服的。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这些座椅的设计和生产直接从国外引进,而生产者又没有重新考虑中西方人在身材方面的不同,尺寸上完全照搬。结果西方人垫颈的凸包就顶住了我们的后脑勺;三是情报沟通系统,如导航系统设计及安全警报功能。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以新的方式来感知世界,人们越来越多的在追求一种新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毫无疑义,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具有更加全面立体的内涵,它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人与物的关系的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发展,同时,通过现代高科技技术如虚拟现实、互联网络等多种数字化的形式而扩延。IDEO设计公司的数字化收音机正是基于这一观念上的最新数字广播概念设计,通过对使用者状况的设计构想,研究收音机的可能外观和操作方式。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界面设计上,都使人机交互关系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该收音机上的显示屏幕以图形界面来说明音频节目的内容。设计范围包括个人化家用收音机、个人可携式收音机和演艺工作者的专业收音机。

中国未来的产品设计必须以创意与革新为首要条件,唯有真正好用且务实的商品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让消费者感到贴心且实惠的产品方是企业制胜的绝佳利器。符合人机工程,人性化的设计是最实在,同时也是最前沿的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

[参 考 文 献]

[1] <人机工程学>.丁玉兰.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 <人机工程学设计应用>.严扬.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 <世界著名设计公司卷>.蔡军.徐邦跃.编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联系地址:

李梁军: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湖北武汉 430060

黄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湖北武汉 430060

本文《人性化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www.eduZhai.net。

产品名称: 工业缝纫机 联系供应商:

主要规格/特殊功能 • 产品规格:

特点:

最高缝纫速度可达3000rpm,缝制范围可达40mm x 30mm,可轻松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采用人性化设计, 在机头缝纫位置加装专用冷光照明装置, 缓解了视觉疲劳,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省了车间的大功率照明

整机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当机头翻开时系统自动进入自我保护状态,有效防止了错误操作对操作人员引起的伤害, 当合上机头后无需重新启动便立即恢复正常

上轴采用润滑脂,无润滑油从机器头部渗透,减少了对缝料的污染

通过流线型优化设计使机器外型更加美观大方

SGY2-1900A系列均具备本机编辑图案功能,可根据不同的要求,轻松完成花样的编制 采用高性能伺服电机直接驱动,降低能耗和振动的同时,使起动/停机反应迅速

采用电磁控制夹线器,可轻松调节夹线器的张力

论办公空间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篇7

绪论

人性化的办公空间设计以“人”为中心主体,以便安抚人们久坐办公的疲劳与倦备。营造舒适的办公环境,使人们享受到空间设计所带来的乐趣,使人的心理、情感变得更为丰富。本着“以人为本”的前提,设计师应把人作为设计的重要参考对象,重视办公空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强调办公空间的和谐与发展。

办公空间的人性化体现在给予物体以“人性化”的注入,使它富有情感和个性。例如,加强室内空间设计的形式对造型、色彩、材料、光的变化,从而激发积极情感与感受,体现亲切、温暖的精神内涵,将死板的办公空间与“人”构成一個和谐的整体,形成一个生动的文化氛围。

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中空间尺度的运用

在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中,空间的结构、设施的布局都应注意比例问题。所谓的“比例”是总体和局部、局部与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长短不一、粗细不同、厚薄有差、轻重有别等,不同的适量比例运用,创造出相对舒适的效果。人的审美各异不同,办公空间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办公氛围,能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色彩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办公空间色彩设计的人性化

办公设计中改变或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一部分要归结于色彩,它可以带给我们视觉上差异和灵魂的艺术享受。当人们进入某个空间时,第一印象决大部分取决于色彩散发出的感觉,然后再去理解形体。当然,色彩除了视觉感受之外,再定位与功能上也有特别的意义。

1.色彩设计在办公空间中的定位

色彩作为一种物质语言,与办公空间定位相适应的色彩感觉能有机地烘托出公司的个性和风格,因此,办公空间设计中色彩的定位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合理运用色彩的情感,反映出其个性,有利于建立一个愉快和舒适的办公环境空间。

2.色彩与功能空间

在办公室里,过于单调的办公空间可以采用“亮色”来点缀,但是过于“五彩缤纷”的话,不仅色彩搭配之间失去了平衡感,而且会增加审美疲劳。所以,色彩设计的重点是如何恰当的处理协调、对比、统一和变化之间的关系,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来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需要。因此,正确地搭配和处理色彩之间协调性的问题是办公空间设计的焦点,正确认识色彩与办公空间之间的关系是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前提,更好地运用空间色彩语言则可以给设计以新的含义和生命。

人性化办公空间的照明设计

灯光不仅可以分割空间,还可以改变空间氛围,与此同时灯光的照明也具有装饰内容,表现出不同的空间风格和文化内涵。所以,灯光的设计现在也成为了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办公空间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照明方式都应使光线均匀的投射,切勿产生阴影,达到使用者的工作舒适。其光线得到布局还应根据室内设计的平面布局和功能要求来考虑,并要求与平面布局相协调来增强或减弱空间的直觉深度和层次,同时通过灯光照明表现出构成实体空间的各种材料与肌理,从而使办公空间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变化。

人性化办公空间的声音环境设计

较工作而言,人们在工作都希望自己所处的空间相对安静。由于电脑、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和空调是办公空间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容易形成噪声干扰,所以办公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隔音性能。目前来看,办公空间的声音环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是相对安宁的工作环境,其二是用音乐来美化环境。办公室都应该有良好的隔音设施,空调和其他设备也要考虑装上好的消音设备,特别是用来讨论公司内部的商业秘密的会议室必须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

人性化的家具设计

在人性化的家具设计中,必须考虑到高新技术创造出来的许多家具。使用标准的产品的数量将大大减少,符合特殊需求,灵活可变的家具产品将不断出现。如办公室椅子根据工作人员的背部状态可自动调节靠背的弧度。多功能办公家具和移动方便,可任意组合家具将会成为一种趋势。组合式会议桌会比一整张的大会议桌更有效的利用空间,尤其是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这种积木式家具分开的时候可以作为单独独立的洽谈桌椅或办公桌椅,当组合在一起又能成为一个大会议桌上,使空间划分更有灵活性。此外,家具可设计为一些用户自已装饰、更新的部件,如手机外壳一般可以改变颜色,这样的家具更能满足一些特殊行业(如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员工个性化需求。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办公空间的设计已不再是一个只停留在合理、实用的功能设计,而是逐渐融入人性化设计元素和浪漫元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释放设计的魅力。事实证明,盲目追求利益办公空间设计注定是失败的设计。而不顾自身的功能和特点,盲目追求时尚新颖也背离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我们的设计,不应该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更应该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要在设计中给人更多的精神、情感和审美方面的关怀,“人性化”设计将是办公空间设计今后的发展趋势。

人性化室内设计理论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人性化;室内设计;理论内容探究

1前言

通常情况下,人性化的室内设计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来进行考虑。而本文对于人性化室内设计的考虑角度主要从哲学以及美学等角度来进行衡量。对室内设计人性化的本质和要求进行探究,同时针对人们居住环境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更好的把握,从设计层面上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满足人性化的设计需求,帮助人性化的室内设计更加完善。利用人性化室内设计来帮助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完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人性化室内设计理论探究

首先要明确人性化所指的具体内容,通常情况下,人性化与人性有着相关的联系。人性的要求就是人能够和自然以及社会相结合,前提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在自然当中生存,可以在美观的情况下寻找更加舒适的社会内容。人性化则主要指的是对人性要求的满足所需要进行的动作和状态,人性化就是对人性设计过程当中的行为和性质进行规定和要求的基础。生活当中需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需要人们来进行不断的维持[1]。对室内设计应用人性化的理念来进行,就一定要将美学与之融合。在我国发展历史过程当中,也对美的本质进行了定义。但是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美的本质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领域,美的差异也十分的明显。所以如何将美的本质更好地融入到人性化的室内设计当中,将美融入到人们在日常居住的环境当中,是人性化室内设计过程当中设计师一直在不断探索的内容。无论是设计的美还是艺术的美,无论是通俗的美还是高雅的美,都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对人的心理带来不同的影响[2]。人性化室内设计所应用的美应当融入到舒适和美观的领域当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室内审美需求。而在实际的人性化室内设计过程当中,在技术层面上有许多需要不断克服的内容和问题,下面就对人性化室内设计技术层面上的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

3人性化室内设计技术层面内容探究

在对人性化室内设计实际的探索过程当中,在技术层面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3]。首先就是设计理念的问题,将美更好的融入到人性化室内设计要求当中,是每一个设计师都在不断探索的。但是往往对美的设计的情况不同,使美与设计理念不符,出现的问题有很多。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每年因为各类家具,服装以及废弃物的大量损耗,使得能源浪费的问题十分严重。同时也使我国环境和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出现了严重的失调情况。为了满足我国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对设计理念方面来进行更新和转变,才能够使美更好的与设计相结合[4]。设计师一定要明白:要想体现出人性化室内设计的美学,不仅仅需要大量的装饰物和一些消耗品来进行包装,一些无形的包装也可以满足人性化室内设计当中美的要求和条件。这就要求国家和政府要对市场当中此类问题进行更好的规范和引导,提倡更加理性的消费模式,把勤俭节约当作消费观念进行推广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于设计师来说,在进行室内人性化设计过程当中,与节能和污染的材料的使用应当加大力度,减少对一些其他具有污染能力和能源消耗的装饰进行使用。将无形包装引入到室内设计当中,不但会降低成本,同时会在设计理念得到满足的同时展现人性化的室内设计理念[5]。总而言之,在我国能源不断减少的当下,只有将人性化的室内设计理念进行更好的推广和普及,才能够不断满足人类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帮助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加持续可靠。同时,国家要积极的引导消费者进行理性的消费,对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和行为进行更好的避免,这样才能够为我国能源的节约以及环境恶化的减慢带来更好的帮助,从而帮助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加稳定,帮助我国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来更好的保证[6]。

4结语

通过本文的整体论述,对人性化的内涵以及各种属性进行良好的定位,从而引出人性化室内设计的具体要求。在对室内设计提供人性化设计理念之后,技术层面上仍然需要对一些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解决。也就是说,要想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将人性化的室内设计理念更好地进行应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精神需求,就要解决人性化室内设计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人性化室内设计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同时也对人性化室内设计理论的加深和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科技与人性化引导设计 篇9

记者:海尔电脑有没有针对环保做出的举措?

王丰我们对这方面一直特别重视,比如我刚才举了个例子,有一款水立方V621使用一种双色注塑的工艺,它的材料是完全可以回收的。而喷漆的材料只能回收百分之五,所以我们不用喷漆的,直接用双色注塑,环保上就非常好。同样在内部设计上我们也会考虑环保的问题。

记者:我们知道海尔电脑除了笔记本台式机之外,还有家电。我以前采访过一些比如像东芝这种电脑厂商,它的笔记本HDMI输出针对它的电视就会有一些优化的功能,在操作上会非常简单,那么海尔的电脑有没有对自己的家电做一些优化?

王丰: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实际上在下一代产品中就规划了个叫做一键高清的概念,不光是针对海尔,因为我们的电视相对来讲在国内的份额并不足够大。所以还会支持一些最主要品牌的产品,增强兼容性,只要摁一键就自动输出了。

记者:我们现在看很多厂商都推出了16:9屏幕的笔记本电脑,那您觉得是不是以后的笔记本会全面转到16:9的比例。

王丰就跟当时4:3转到16:10一样,这是一个产业的趋势。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用户还是有不同的需要。商用客户一定会慢一些,因为很多应用模式像放PDT等都希望是传统模式;而消费领域中会快一些,因为高清的比例刚好是16:9。我们会看到16:9最先普及将会是16英寸,而到2010年大部分笔记本产品都会转到16:9。

记者:去年参加海尔的发布会看到过V5和VM这两款产品。这次的全线的产品在工业设计上感觉逊于去年的产品,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呢?

王丰:我们那两款产品的推出已经达到了既定的目标,不同的产品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不同的,当时那两款产品在笔记本领域是新军,它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在CES也获了大奖。在全球领域获得了知名度。海尔的产品在海外也在营销,从它的战略意义上已经达到了战略目标,品牌形象得到了拉升。第二层意义上来说,我们是为了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你刚才提到的设计理念,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像时装,时装是分两种的,一种是巴黎发布会的时装,只是看的不是马路上穿的;还有一种是意大利发布会上的时装,那就是在马路上穿的。这个道理在IT产品中也样,像V5和VM是为了少数高端的客户群使用,而更多的客户则希望买到性价比合理的产品,所以我们的第二类设计是针对主流客户群的。

记者:海尔和英特尔,NVIDIA有合作研发中心,想了解这两个研发中心对海尔得到什么样的支持?

王丰:双方建立研发中心,双方都会投入人力和资金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这两家厂商都是业界领先的厂商,每次新产品的研发都会有很多的难点需要靠他们来帮助解决,无论是英特尔还是NVIDIA都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支持海尔的新品研发,所以每次我们在新品发布时都能做到领先。

记者:HDMI接口在连接高清电视时会很方便,海尔会把这种接口普及到全线产品吗?

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构建论文 篇10

一、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含义与特征

室内设计往往是经过设计师分析房屋的户型和空间结构后,利用美学以及物理学等学科知识原理所设计而出的。设计本身必须要满足使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设计者必须本着人性化的观念进行室内设计,以创造出既美观又适合人们起居生活的室内环境。

西方有一种心理学以人的生理需求为基础来讨论建筑学。它本着对人的关怀提出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这就是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理论。室内设计的人性化空间创造主要包括两个特性,即个性化和主体化。主体化是指设计者必须根据居住者的年龄、经济收入、个性特征等来进行室内设计,打造出来的空间环境必须顾及到主人的喜好,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不能以主观的设计理念为标准,也不能只注重美观性。主体化就是室内设计必须以人为设计主体,各方面的设计都应该适合人的居住习惯,不能限制人的自然活动。

二、创造人性化空间的主要目的及要求

人性化空间的创造主要是为了顾及人的生理及心理的需求。让人身心舒适的人性化空间创造,有利于维持人类生活的稳定与平衡,缓解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受的压力。因此,人性化空间设计必须达到以下几个要求,才会发挥它的效果。

(一)安全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安全是室内设计者应该秉持的基本原则。合理的室内设计应该对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在装修过程中经常要分割空间或者扩大空间,这时就应该避免出现墙体损坏、楼板超负荷、电路结构破坏等问题,尽量保证房主在对房屋的使用时不发生安全事故。实用性就是室内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尽量避免没有实际意义的设计,不要留下不合理的剩余空间,任何空间的打造都应该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室内设计师还必须根据不同屋主的要求进行设计,例如,对老人居住的房屋进行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老人身体不方便等因素,努力打造让老人感到舒适的房屋,以提高室内设计的实用性。

(二)环保性与舒适性的统一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近年来,环境问题受到各个领域的高度重视,由此,室内设计领域也引入了环保理念。在室内设计中,设计者应该用自然无毒的材料进行装修,要注重室内的绿化,保持空气的新鲜。人类本身是崇尚自然的生物,好的室内设计应该拥有自然的生命力,带给人不一样的生命感受和生活环境,不应该追求装修的奢华、贵气,而应该更加注重环保问题。室内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还应该尽可能地营造舒适的房屋空间。人的生活空间应该具有放松身心的功能,因此室内设计无论是从家具、色彩上,还是从空间布局上都应该让人赏心悦目,以增加人的舒适感,使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可以在室内摆上赏心悦目的盆栽,使我们在工作之余能有清新之感。

(三)考虑到生理及心理两个层面

人的安全、舒适及是否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是室内设计的重要评判标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室内设计者应该根据不同屋主的喜好和个性来设计房屋,打造一个符合屋主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的室内空间,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多方面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室内设计者应该抛弃室内设计追求奢华铺张的心态,真正提高室内设计的人文关怀度。

三、人性化空间的打造方法

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方法可以概括为“三步走”,首先要保证房屋整体的基本的布局,其次要考虑装饰效果,再次是注重创新,这三点笔者在下文中进行阐述。

(一)注重布局的合理性以及装饰材料的环保性

室内设计的布局环节是基本环节,它决定了不同房间的不同功能,也决定了人的舒适性,例如客厅的沙发应该怎样摆放、厨房怎样设计才能更实用等问题,都是房屋布局时应该关注的问题。另外,房屋在装修时用到的材料必须环保,有的装修极尽奢华,但其中却包含有害物质,对人的身体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在选择装修材料时一定要仔细筛选,不能敷衍了事。例如,在选择墙漆时,很多墙漆都含有苯,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在购买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利用辅助性因素打造舒适空间

色彩、家具、灯光、植物等都是房屋设计时的一些辅助性因素,对房屋的室内环境有较大的影响。设计时应该合理地运用这些因素来烘托室内气氛,使室内的设计更有个性,更适合不同人的生活习惯。例如,可以在阳台上打造一个舒适的空间,既可以养植物,也可以当作观景台。

(三)坚持创新

创新是保持室内设计行业持续发展的秘诀,无论是在空间布局方面还是在个性化设计方面,设计师的创新都会给屋主带来不一样的身体和心理的体验。室内设计的创新是一项高深的美学艺术,应该作为室内设计师一生追求的目标。

结语

室内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打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所以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十分重要。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助使用者创造健康、舒适的空间,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能一味追求美观。另外,为了促进室内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室内设计师们应该始终坚持创新的原则,唯有此,才能打造出人性化、适于人们生活的室内空间。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力调度大楼下一篇:可比与不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