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试析十篇

2024-09-09

体育教育试析 篇1

所谓创新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活动, 它是相对而言的, 其结果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成果的首次产业化应用。”然而“创新教育”却有着不同的解释, 归纳起来为创新教育是运用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通过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等途径, 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的教育。

当今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同时提倡“创新教育”, 这二者是否有冲突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并无冲突。“素质教育”是把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素质教育包含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类型, 也不是一种另起炉灶的新的教育体制, 而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 它包含在素质教育的概念之中, 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从理论上讲, “素质”的内涵是丰富的, 外延是宽泛的。在人的素质中, 应该包含创新素质。创新教育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

1 改革教学模式:

教育规律表明, 没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储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施创新教育, 教学环节是主渠道。倡导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应试”型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做, 明显的弊端是重书本、轻实践;重结论, 轻过程;重统一标准, 轻个性发展;重知识积累, 轻知识转化;重验证, 轻探究;重继承、轻创新。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应体现教学相长原则,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能力, 调动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内在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建立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首先是教学目标要创新, 要由传授知识的教育变为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的教育。其次, 在学科知识教学中体现创新因素, 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都要有创新, 即使传统内容应有创新的教法。最后, 教学组织形式要创新, 要突出个别化, 分散化组织形式。还要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增加“第二课堂”, 丰富学生的知识。

2 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

优化师生间的联结方式, 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首要条件。 (1) 教师应有高尚的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在知识经济的洪流中, 教师要更好地自我定位, 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重要性, 教师处在一个导航者的地位上。教师既是物质文明的奠基者, 更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2) 教师要具备综合素质, 富于创造力, 还要有必要的教育理论修养和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教师的情绪, 人格会顽强地影响学生的成长。 (3) 教师要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 学生要真正理解和信任教师。关心、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会千方百计地去教好他们。学生只有感到教师的爱, 才会主动地, 愉快地接受教育。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 是热爱关心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4)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让学生充满信心, 学生应尊敬教师, 对教师有礼貌。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虽然是受教育者, 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人, 教师不应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 (5) 教师应留有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允许学生有提高和发展不同见解的权利。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 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6) 教师和学生都应不断学习, 共同进步。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 也是创新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只有认识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学生一生的成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才能增强自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责任感, 把创新精神的培养列到突出的位置。

3 注重文化革新功能。

这一转向必将引起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巨大反响, 也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 创新教育才能得以推动和发展。 (1) 形成社会有利创新、鼓励创新的风气和支持系统。1999年的“面向21世纪创新人才发展战略研讨会”期间, 国家领导人强调要落实鼓励创新的各种政策。这些政策将促进社会导向和风气向有利创新方面倾斜。 (2) 创新型学校环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基础。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管理体制、学风、学校氛围、校园设置和环境布置, 教学重点导向, 直到班级气氛等, 都有形无形地影响创新的开展。这就要求学校要“各自办出特色”, 改进课堂教学, 加强校长、教师培训、形成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3) 家庭环境也极为重要。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也应启发, 引导孩子创新、创造。

4 革新评估手段, 构建适应创新教

体育教育试析 篇2

一、清代开封书院的资金来源

清代开封的书院大都由官府创建, 由士绅个人创办的很少。这些书院, 除彝山书院归开封府管外, 其余均由河南省管辖, 官学化很明显。但是这些官办书院的经费来源则是多渠道的。

1. 政府拨款。

据《清会典》卷十九记载:每年拨给“河南大梁书院二千九百七十三两”银子作为办院经费。“其余各府州县书院, 或绅士捐资倡立, 或由地方官拨给公款经理。”[1]雍正十一年 (1733年) , 总督王士俊、市政史习承祖对大梁书院又加重修, “改建为省城书院, 赐帑金”[2]1040。《彝山书院经费章程》载:清道光十年 (1830年) , “议十五属捐款每年共银五百一十八两, 由各属经解府库”[3];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 “开封府十五属每年应解经费银五百一十八两”, “书院每年裱糊一次及天棚铺垫、岁修房间, 由祥符县捐发”[3]。《明道书院续章程》载:“书院归开封府兼管, 所有奏明每岁由大梁书院节省饭银项, 下拨给经费银六百两, 即由开封府按季向粮道署支领。”[4]10可见, 官府拨款是书院资金的重要来源, 有利于维持书院的正常运行, 不过政府通过拨款从某种程度上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 书院官学化的特征比较明显。

2. 个人捐款。

个人捐款也是书院资金的重要来源, 同治十一年 (1872年) , 巡抚李鹤年捐给彝山书院“银5000两, 为学生膏火费;又捐银1000两, 增修山长居宅”[5]164。《明道书院续章程》规定:“大学士、尚书每任捐银一千两, 总宪、侍郎每任捐银五百两, 卿寺、御史、给事中捐银二百两, 翰林、郎中、员外主事每任捐银一百两。督抚每任捐银一千两, 学政每任捐银五百两, 藩司捐银八百两, ……以上各款, 到任限六个月内送院, 如迟, 由提调专差走取, 此示。”还规定:“凡由书院肄业诸生出仕者, 通知续捐, 以备扩充添修及后来之用。”[4]10可见明道书院扩大了资金来源, 捐款者主要是在任官员,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捐款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它保证了书院经费来源的稳定。

3. 学田租款。

书院的学田和本金利息也是书院的经费来源之一, 清初的大梁书院拥有学田17顷, 游梁书院拥有学田5顷。《冯泌改建游梁书院碑记》云:“知县张淑载又拨给河滩地亩五顷以供公费, ……又查给河岸马家庄地方成字二区地四顷十三亩, 成字三区余地八十六亩, 将所应入谷麦分为十股, 三股为修葺祠宇之费, 府学教授存贮关县备用七股, 给奉祀生为岁时朔望焚香供祭诸费及奉祀生养瞻之资。”[6]道光十年 (1830年) 《彝山书院经费章程》中载道:“议发当生息本银二千两, 不加闰, 每年应得息二百八十八两, 由各属催商, 按季批解府库。”[3]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 重定彝山书院经费云:“当商量缴息银五百五十两, 又二十四年发当本银一千六百两, 缴息银二百九十二两, 三共银一千二百六十两”[3]。

通过官府拨款、个人捐款和学田租款, 清代的开封书院能够获得比较充足的办学经费, 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有利于降低书院资金单一、易中断的风险, 强制性的规定使资金来源稳定、及时, 这有利于书院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清代开封书院的管理

从管理模式上来看, 清代开封书院作为与中国古代官办教育并行的教育系统, 有自己的特点。

1. 招生范围扩大, 取消阶层和地域限制。

首先, 清代开封的书院打破了官办学校多向上层贵族子弟开放的藩篱, 民间“子弟之能读书者, 必加意优恤”[7], 这就使广大下层人民子弟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其次, 书院在招生上打破了只限本地生徒的限制。“道光五年 (1825年) , 巡抚程祖洛迁建, 课全省举贡生童, 八年 (1828年) , 童生月课移彝山书院。”[2]1040招生阶层、地域限制上的取消使得书院的人数大增, 规模也相当可观。彝山书院“生徒年终县试者少则20多人, 多则30-40人”[3], “每值漕试之期, 多士云集, 斋舍不能容”[6]。“课全省举贡生意”的大梁书院书院“光绪末年肄业诸生二百名”[8]96。明道书院规定:除自有膏火者外, 得两人介绍, 皆可入院。“遂至肄业者常数百人, 庠舍至不能容, 因辟名抚祠, 皆为学生住宿之室”[9]。文化重心的下移, 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有利于河南特别是开封广大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2. 管理严格, 注重真才实学。

虽然招生在阶层和地域上的限制取消, 但书院仍有严格要求。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 , 彝山书院重定章程明确规定:“开印后, 监院禀请本府发给各州县示谕。祥府童生, 取同考五人在结, 外州县童生各带本处科岁考原保廪生结为凭, 方准在书院肄业。”“未过本州县考者, 不准在书院肄业”。同时还“派斋长专司稽查假冒……倘若录取后, 有人指出某人系冒名者, 将互结之人一并扣除, 斋长失察, 罚一月薪水。”[3]明道书院更是要求“凡肄业举贡生员, 均由学政采访学行, 酌量调取, 宁缺毋滥”[4]10。这些规定较有力地保证了生源质量以及招生和毕业时的公正。

此外, 书院还对生徒的日常行为、思想品行甚至请假都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 《彝山书院志》中载“住斋肄业, 不准饮酒、歌唱、喧嚣、违者, 准斋长禀明监院, 立即逐出。”这些规定对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极有帮助。

3. 规范教学组织, 完善管理队伍。

清代书院在管理上日臻完善, 书院管理人员一般由院长 (也称为山长) 、主持 (也称为主讲) 、监院、斋长、司书吏等组成。院长是书院的学术带头人兼行政首脑, 主讲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但一般情况下院长往往就是主讲。他们必须有较高的学识和较好的德行, 由地方官礼聘或由地方公众聘任。清末山东进士丁守仁、中牟翰林仓景愉、祥符翰林顾琳、顾璜都曾任大梁书院院长。监院是仅次于院长的职事, 实际上往往处于行政首脑的地位, 他是官方在书院的代表;斋长多由优秀生徒担任, 管理学生工作并领取服务津贴。清代开封书院形成了以院长为总负责, 以监院为监督, 以斋长、司书吏等为成员的一套完善的管理队伍, 保证了书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道光八年 (1828年) , 彝山书院对本院人员的薪水作出明确的规定:“院长脩金二百两, 膳金八十两, 三节礼共银十八两。临院薪水银三十五两, 童生内正课十名, 每名一月一两五钱, 童生副课二十名, 每名每月五钱。每月府官课一次, 奖银二两, 每月县官课一次, 奖赏二两。”[3]由此可以看出, 清代开封书院的管理日益规范, 要求严格, 奖罚分明。这对书院组织的正常运作, 生徒的公平竞争、积极投身学习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三、清代开封书院的教学特点

1. 因材施教, 教研结合。

历代书院均是大批文人学士聚集的地方, 其创始人或主讲人大多是地方著名学者、仕途失意的归隐者或学问渊博致力于教育事业的退休官员, 因此在教学和办学理念与官学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书院亦尊崇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教材仍以四书五经为主, 但是书院更讲究实用, 因材施教, 注重人才培养, 学术思想更自由, 允许不同学派的人来书院讲学, 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主讲者一边讲学教授生徒, 一边进行学术研究、著书立说, 教研相彰, 研究成果就是讲学的内容, 充分发挥了师生的特长, 为学术创新、生徒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书院由于主讲个人的思想不同, 其学风也各异。清代著名学者张沐、耿介等曾任大梁书院主讲, 大梁书院先是热衷宋明理学, 到清中叶, 著名的汉学家钱仪吉主讲先后达15年, 逐渐扭转学风, 注重汉学、考据、金石之学, 书院藏书也开始偏重于汉学、金石。明道书院规定“学文先忌分别门户, 诸生各有师承, 学术不必悉合”, “心术能正取古人之长, 略古人之短, 求其是, 皆属学文。”[4]10书院讲学亦不拘一格, 凡有志于学者, 均可来院求学, 在院生徒少则几十人, 多则几百上千。张沐、耿介在大梁书院讲学时, “两河之士, 蠢然归之, 为所成就”[10]。上述这些办学特色对今也有重大启示。

2. 传播西学, 开启民风。

书院作为开封的主要教育基地和传播思想文化中心, 对开封城市的社会风气、教育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同治以降, 书院藏书开始变化, 由传统的经史百家之书为主, 变为传统经典与反映洋务、新学、时务、西学的书本并存。大梁书院由拒收医、卜、星、相及一切技艺之书到收藏包括数学、地理、外国军事、商务、物理、工程化学、天文、植物、英语、法语、日语等书。《大梁书院藏书续目·时务部》中就录有美国人谢卫楼著的《万国通鉴》, 英国麦丁富得力编的《列国岁计政要》, 普鲁士希理哈德的《防海新论》等, 数十种外国专著。这不仅仅丰富了书院藏书内容, 更重要的是, 由于书院藏书利用率高, 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知识, 在近代学堂没有开设之前, 书院实际上扮演了在开封城市传播西学的角色, 这是开封书院最明显的办学特点。对于闭塞落后、民众愚昧的开封来说, 起到了开启民风, 促进城市近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清代的书院资金来源多样化, 且具有强制性, 经费比较稳定;管理规范而且严格;藏书规模宏大, 利用率较高;教学上因材施教, 教研结合, 学术相对官学比较自由。书院传播了西学, 开启了民风, 推动了开封城市文化的普及和近代化。当然, 由于清代文化上的专制, 开封社会经济的衰落, 对清代开封书院的作用不能过高的评价。但书院在清代城市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却是功不可没, 书院的教学特色, 运作模式对我们现今的教育体系提供了历史启迪和思想凭借, 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亦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崐冈.清会典.卷二十三[M].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

[2]郭双林.中华文化劫难录[M].同心出版社, 2001.

[3][清]史致昌.彝山书院志[M].道光二十六年增补本.

[4]明道书院志·卷六章程[M].转引自河南省教育志编纂室.河南教育资料汇编 (清代) , 1983.

[5]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6][清]沈传义修.黄舒昺纂.祥府县志[M].卷十一.学校志·书院.光绪二十四年刊本.

[7]范文正集补编[M].卷五.

[8]陈谷嘉.中国书院制度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9][清]荆文甫.明道书院始末记[M].光绪二十七年, 1901.

试析体育说课 篇3

关键词:体育说课 说课 实践

前言

说课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属于听得多,看得少,说得更少,说课是怎么来得呢?说课这个名词的出现和作为一种单独的教研形式广为运用,始于1987年6月河南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1991年7月,《中国教育报》首次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从而揭开了说课活动的序幕。

体育说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听课者评说,大家共同讨论确定改进意见,完善该课的具体教学设计,是一种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教学研究活动和师资培训形式。而体育说课是一种新的教研活动,它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环节,还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1.体育说课定义

体育说课是体育教师在一定场合,根据教学规律,以科学的教育体育理论为指导,以语言为媒介,面对同行或专家(评委)讲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构思、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并虚心听取意见、接受指导,达到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独立教学环节和教学研究活动。

2.体育说课的几个基本要求

2.1 加强理论研究

说课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活动,所说的内容是教学设想和理论依据,因而必须说理精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这是体育说课活动的灵魂。

体育说课实践与体育说课理论相辅相成。在此大好形势下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体育教师要有使命感,要深入地调研和论证。尽快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体育说课理论,填补有关教学理论之不足。请专家、教授进行体育说课理论的讲座,举行体育说课培训,以说课理论指导说课实践,使体育说课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因此,体育说课的教材处理要慎重,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允许也要求教师对教材作必要的调整或补充。

2.2 明确说课的目标

教学目标要具有主体性,说课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实现目标而选择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育学原则和体育教学特殊原则的要求,突出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作用,培养主体性意识;做到教学目标制定要有论证分析,切合实际。说课的目的是向听课者讲清如何根据教材、学生和场地器材条件拟定教学内容计划、目标的设计与构思过程,做到对教材内容的范围及结构作深入的剖析,对知识点的挖掘具有深度与广度。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太详细,要重点说出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2.3 注重语言艺术和说课风格

第一,教师说课时首先要掌握好教学语言的发音技艺,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语气、语调说课,教学语言要自然、轻松、吐字要清楚。控制好音量,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语言具有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体育教师的风度和说课中展现出的教学风格影响其说课效果。要使听课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决心与自信心,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听者的共鸣。

第二,说课要用普通话和体育专业术语。应表现专长,突出特色,要说出对教材、教法有别于常规的特殊理解和安排,从而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专长和教学成果,突出教学特色。

好的说课,内容精到、条理清晰、声情并茂、神采飞扬,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说课时也要善于表现自我,在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的前提下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思路、创新之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4 与体育实践相结合

体育说课既然是一种教研活动,就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和有计划地开展,并与体育实践相结合。首先,体育说课要以教研室、教研组为基本说课单位。每学期常规性地进行1~3次。以体育教师交流备课、教学研究为主。其次,根据需要每学年在较大范围内(学校、学区、院系)进行1~2次示范、交流、说课评比活动。另外,体育教师之间的相互说课、相互交流要不定期和不拘形式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在说课中要强化课题意识,把教研课题的实施放在突出位置,还要把自己的教学特点加以阐述,使个性特点得到完善和发展,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5适当运用媒体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合理利用教学多媒体进行说课,效果会更好。多媒体技术已普遍应用于说课活动中。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多媒体仅仅充当说课者的讲稿和黑板的作用,即把自己所讲内容的提纲或全文投到大屏幕上。不能说它完全没有作用,但作为“说课”的一个要素,应说明多媒体或网络技术在课堂上是如何应用,并要达到什么目的。而为了说明这点,可在说课时择要演示,例如优秀的课件的片断等,因为这才是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们的关注点,“说课”活动的质量也就体现于此。

4.结语

成功的体育说课应该努力做到“理、情、故”。理是根据理论联系实践进行说课的准备,包括课前准备,活动的组织,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的组织方法;情是动之以情进行说课,充满激情,与听者产生共鸣,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力求精到、精准、精辟;故是温故而知新,说课结束后要总结经验。“理、情、故”是确保说课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效的基本要求,是“说课”这一教研形式的生命力之所在。作为—位体育教师,在说课的过程中,要勤于实践、勇于实践。只有思路清、挖掘深、说法活、构思新,才会使体育课说课说得清、说得深、说得活、说得新。

参考文献:

1.王而治《“说课”得失谈》中学教学教育 2005年 第1—2期

2.叶惠良《论说课》 教育探索 2005年第1期

3.党炳康《浅谈体育说课》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年3月第20卷 第2期

试析体育课程模式构建 篇4

试析体育课程模式构建

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区别作了分析,对体育课程的结构作了研究,提出了从理念、目标、学科、生理、心理五个方面来构建体育课程模式,以期对体育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作 者:丁宝龙 DING Bao-long 作者单位: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刊 名:浙江体育科学英文刊名:ZHEJIANG SPORT SCIENCE年,卷(期):31(4)分类号:G807.4关键词:课程模式 课程结构 构建

试析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音乐教育 篇5

本人认为:音乐来自心灵和悟性, 它需要学生的勤奋, 更需要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师生间的交流。作为老师应该把这种启发、引导和交流主要放在对学生的情感、心灵和思维的审美教育上。同时, 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一名音乐老师在实施音乐审美教学过程中, 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 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 真正掌握审美素质的内容及其内涵、规律和意义, 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报考专业打好基础, 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1、关于审美教育的内容及内涵1) 有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

一个音乐老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文化修养, 包括对声乐、钢琴、弹唱、指挥方面的水平。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范唱、范奏, 组织学生进行大合唱排练等。再者, 文化修养的高低决定了教师能否完整地演奏、范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果在施教、演奏、范唱方面存在不足, 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了。因此, 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缺一不可。

2) 有音乐教学与心理审美方面的知识

一个音乐教师只有较为全面地、系统地掌握音乐教育与心理方面的知识, 才能因材施教, 正确研究学生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用人类积累的音乐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 把人类文明对音乐艺术的要求变成为学生自觉的需要, 把社会的意识和他人的意识经验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要熟练地掌握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就要潜心研究学生的感受、思维情感、意志、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规律, 这就是审美的感知过程。通过灵活具体的审美施教活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有较强的音乐施教能力

一位优秀的教师立足于教育舞台, 靠的就是施教能力。从国内外的许多器乐、声乐比赛到业余的器乐考级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优秀学生的老师, 其施教能力比较强, 懂得因材施教, 而且大多数是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 可以说这就是音乐教育目标认识与创造的重要环节和归结点。因此施教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施教能力应包括:

(1) 组织教学的能力

组织教学的能力包括: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判断, 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发展水平进行加工, 便于学生易于接受。

(2) 对学生进行传导的能力

对学生的传导能力包括:教师正确的语言、手势、姿态及工整的板书等。

(3) 组织管理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的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组织、领导、监督和调节。

(4) 好的仪态和气质

好的教学姿态与气质包括:教师整洁的外表, 优美的姿态等。

4) 掌握一定的现代文化知识

21世纪信息技术高度发展, 改革的大潮与商品经济对传统的音乐形成强大的冲击。多媒体、电视、卡拉OK、CD等一系列的现代音乐传播与表现方式的运用, 使音乐涉及的方面更宽广, 也拉近了音乐与学生的距离。音乐老师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教学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关于审美教育的规律

审美教学既然是以审美为中心的教育, 则遵循着审美的规律:兴趣性、形象性、多通道感知性以及参与性。

1) 兴趣教学

所谓兴趣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始终使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吸引力, 要引起他们的共鸣, 使他们不感到枯燥乏味, 在充满审美兴趣、参与欲望和兴奋的过程中, 去获得积极主动的审美感受与经验, 使学生知美又如美, 赏美又得美, 收到最佳的审美效果。

2) 形象教学

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和声、织体等都是在刻画形象, 如贝多芬的《命运》开始的三连音, 刻画命运的敲门声;《粱祝》中大、小提琴的问答, 无一不具有形象性。

在教育学生时应选一批艺术形象鲜明、有感染力的作品进行引导, 尽量用作品中的形象化特征感染学生。

3) 多通道感知

音乐的审美效应主要是通过听觉作用于人的, 除此之外人们对于音乐的感受还有其它的辅助通道, 如运动、视觉通道等。

音乐感知心理和音乐教学心理更是反复证明, 音乐感知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听觉感知活动, 而且是一种多感知通道协同感知活动。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挖掘一切可能性, 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感知通道, 对音乐进行全方位的、多层面的审美感知与探索。

4) 参与性

参与行为能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审美感知与自我满足, 进一步激发审美欲望、参与行为, 提高审美情趣与能力, 实践并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的技能技巧。

3、关于审美教学的意义

1) 音乐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和意义

音乐通过听觉作用于人的情感, 引起联想、判断等, 并以潜移默化的的方式, 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意识、观念, 进而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实现审美享受。例如《天鹅》碧波荡漾的钢琴平静的琶音, 那描绘天鹅昂首缓缓浮游的高贵姿态的大提琴的旋律, 给人以愉快安详的感觉, 使人陶醉在音乐的美感之中, 引起无限美好的遐思和向往, 使心灵得到净化, 让教育自我完善、融为一体。

2) 音乐能直接的调节人的情感

音乐能感动别人, 感动别人就是享受自己, 享受自己心灵最美的部分。音乐通过人们的审美感知, 能直接调节人的情感、人们对感情色彩的审美体验, 并引起共鸣是显而易见的。

试析影响体育市场需求的因素 篇6

1 体育产品价格

体育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就好比一场篮球比赛, 门票价格高人们看比赛的就少, 反之就多, 也就是对着价格的升降, 消费者购买的数量也会随着价格的变化有所变化, 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商品, 这种规律被经济学家称为需求向下倾斜规律, 这个规律是与日常常识和经济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之上。根据资料显示, 我国东部省份体育市场的调查, 居民认为当地的健身娱乐场所消费水平偏高的占45.6%;通过对体育赛事票价的调查, 认为体育赛事门票价格偏高占50.9%。另外, 通过对我国东部分省市体育服务价格的调查, 81%的居民健身娱乐服务消费价格能够承受能力在每次消费100元以下, 每次在20元以下的占了38.2%;对于观看体育比赛的门票价格在6~20元能够感觉比较合理的占31.5%, 21~50元认为比较合理的占32.5%。

2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人们的需求是与人的收入有一定关系的, 消费者收入越高, 他的消费需求也会越高, 反之就会低。对于体育产品的消费也是一样,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收入增加了, 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 人们基本生活水平还没有满足, 人们就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消费, 体育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只有人们有了支付体育消费的能力, 他才可能经常去看上海申花的比赛, 但是收入减少了用来花钱买门票的钱也会减少, 看的比赛也就相对减少了。

3 消费者的喜好倾向

当消费者非常喜欢某一种产品时, 根据市场的调节作用来考虑, 该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相反, 消费者对某一种产品不喜欢或不愿意参与, 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在体育产品当中体育服务方面消费者的喜好非常关键, 消费者的喜爱和心理倾向会对市场的需求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一场比赛, 假如有喜爱的球队、球星无论多忙也要抽出时间去观看, 也可能赶快放下手里的工作。根据国际足联调查发现, 一个国家足球的发展状况与一个国家队足球的需求有很大的关系, 足球的需求直接影响着足球的发展。影响消费者喜好的因素也有好多, 比如:体育传统项目、体育产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张娅

河北体育学院单洪刚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宋旭鹏

品的质量、服务水平、全社会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体育教育水平、新闻媒体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以及政府政策等。

4 消费者对体育产品的价格预期

一个产品预计在一个时段以后价格会上升, 这种产品在价格上升以前消费者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 当预计过段时间这种产品价格会下降时, 产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 购买的需求量也会随之下降。目前来说, 比如:石家庄市北国先天下商场2周年店庆, VIP会员和超级VIP会员就会提前收到短信, 体育产品打折或赠给对折的600元电子支票, 这么大的优惠条件, 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体育产品消费者就会等到店庆时间购买, 而对于店庆以前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到店庆时间购买体育产品的人蜂拥而至, 造成需求量增加。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体育产品的价格预期作用对消费者产生的刺激。

5 体育市场规模

体育市场规模的大小与市场的需求量有很大的关系, 体育市场规模越大, 也就说明体育产品消费量越大, 人们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相反, 体育产品消费量越小对于体育市场规模也就越小, 体育产品的消费量也会降低或较少。因此, 体育市场规模的大小决定与体育市场的大小, 同时体育产品的需求量的大小与体育市场的大小有着很大的紧密关系。那么什么是体育市场的大小呢?也就是指的是体育市场的边界, 体育市场的边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育市场的地理边界, 二是体育市场的体育产品范畴。地理位置的区别对体育市场有很大的影响, 首都北京健身俱乐部的市场与杭州健身俱乐部的市场相比较北京健身俱乐部的市场就比较大;而对于某个运动项目来讲, 足球项目的市场规模很明显要比篮球项目的市场规模要大, 所以说体育市场的需求量与体育市场的大小成正比, 体育市场越大, 消费者的需求量越大, 反之, 消费者对体育产品的需求量越小, 体育市场的越小, 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小。

6 相关产品的价格

根据市场规律, 一个商品的价格与这个商品相关的商品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相关商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替代品, 另一种类型是互补品。两种商品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 也就是他们的使用价值相类似或者相等这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互相称之为代替品;按照市场规律, 某种商品的代替品价格有所提高, 代替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减少了, 相反, 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反之, 代替品价格下降了, 代替品市场需求量就会增加, 该商品市场需求量就会降低。譬如健身娱乐场所, 它也有代替品存在 (例如:公共球场、公

参考文献

[1]兰兰.体育消费与体育市场培育策略探讨—以南宁市体育消费为例[J].中国市场, 2009.

[2]喻坚.我国体育市场.现状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 2009.

[3]吴金凤, 周先军.职业体育市场产品的供需特征及政府政策干预[J].贵州体育科技, 2008.

试析高等职业素质教育现状 篇7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素质教育,并非是传统的追求“高就业率”,而是在保证学生成材、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下获取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并能顺利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创新性能力,这就充分表明职业技能性人才培养+职业素质培养,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出路所在。

一、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职业素质的内涵在于,受教育者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要掌握和具备的素质,用以满足其岗位需求与职业追求。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就是指学生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专业动手与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与实践可以熟练掌握,并通过实训教学来检验其应用技能的专业水平。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责任等则属于人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意识范畴。这就需要在长期学习、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培养。

本作所指的职业素质教育并不是职业素养的培养,而是指“职业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具体就是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塑与深化,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保障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并不断提高。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培育的特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育应结合自身的共性特点和实际需求,贯穿整个学习期间。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现状

根据目前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状态的数据采集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职业素质缺失。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对当年招录企业进行的毕业生调研反馈情况表明,以2013年的数据统计为蓝本,近九成的用人企业对四川建院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评价是能够掌握基本的岗位需求。近六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四川建院的毕业生对工作是负责且敬业的。但超半数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团队合作、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各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相比于学生掌握职业技术知识的技能,当前的企业更加看重学生在就职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创新思维、可持续性学习能力等职业素质。从对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反馈意见来看,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求特点的关注。在某种情况下,对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为代表的职业技能素质的要求更高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看重。毕竟在学校里学习的专业技能知识是有限的,而且在专业技能更新方面,学校教育是远远落后于市场竞争的。毕竟学校教学计划的修改,要通过教研室上报学院,再上报教学主管部门审批,一来二去就直接导致时间成本倍增。换句话说,学生认认真真的在学校里所学得的技能,从毕业之时就已经落后于企业的需求了。

企业要求高职学生在基层岗位上勤勤恳恳、踏实肯干、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吃苦精神,能够端正态度。在工作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能够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与人合作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求搁置争议、同存异、共谋发展。具备一定的基本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善于自我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自身暂时不能解决,也能够通过自我学习、自主充电来进一步解决,或者可以通过团队协作与合作通过创新性问题来解决。正是因为高职学生在以上职业素养方面的欠缺,才会出现学生职业素养阻碍了学生发展及满足不了企业需求的现状。

三、制约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发展的瓶颈

不单单在四川建院遇到了学生教育中职业素质发展的枳秙,放眼国内各大高职院校,都这样那样的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1.主观因素

何谓职业素质?这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极其陌生。尽管大多数学生对职业素质教育从宏观上感到认同;但如何提高职业素质教育,如何打造职业素质,学生们感到极其茫然。这表明在思想上,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就从属于专业技能知识教育,排在其之后,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次是学生未能意识到自身职业素质的缺失所带来的困境。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甚准确,多不愿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缺少敬业精神、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这就导致学生们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然后呢就是学生们的自我可持续性学习能力不足。部分学生意识到了职业素质教育的欠缺,但他们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而实际上多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正是其职业素质教育的起点。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来描绘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蓝图。学生们则可以根据这张蓝图自己逆推出,要实现这样理想化的职业生涯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对于这些职业技能和素质,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与欠缺需要弥补。

2.客观因素

高等职业院校对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上层建筑的足够重视,认识与管理也不到位。随着高职院校在就业出口与生源入口方面所受到的双重压力,大多数高职院校选择将与学校发展有直接联系的学校规模、队伍建设、国家示范、课程精品、团队教学、学生专业技能、动手实践能力等技术性素质的培养。而对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可持续性素质教育培养力度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可行性机制。常常多采取“口号式、板块式”的思政教育模式。忽略了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流于形式且又脱离实际,导致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始终停留在口头认识的阶段,没有被严格纳入可行性人才培养专案之中,从而造成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现象。

高职院校学生轻素质、重专业技能的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定位与培养初衷。也使得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只要有一纸文凭和各式各样的职业资格证书,就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就能在工作中一帆风顺,而完全没有意识到学生最终的认可权不在学校,不在及格的60分分数线上,而是要由社会、由企业的需求来最终决定的。

3.个体因素

绝大部分高职学生也不过18、19岁年纪,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还易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倘若没有先进思想的正确引导,必然导致学习动力欠缺、职业意识淡漠;往往是为了应付教学要求而学习。对即将踏上的工作岗位,缺乏宏观的认识和了解,对一线岗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社会责任感淡漠又在市场经济拜金主义的影响下欠缺诚信意识。

当前“90后”学生,讲求个性,张扬个性,缺乏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与积极负责的责任意识,过于看重工资待遇。在实际工作中,偶遇挫折,便选择撂挑子不干了,跳槽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拒绝直面现实与理想的巨大鸿沟。太追求个性,过于看重自我是“90后”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不懂得与人合作。他们在企业中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很难融入到整个团队中来,难以适应团队合作所需要的工作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有部分学生是被迫进入高职院校的,他们或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以至于高考落榜而选择了高职院校,他们始终难以走出高考失利的阴霾。学习上自暴自弃,生活上浑浑噩噩,缺乏阳光。从而意识不到,职业素养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适应社会发展、成功就业的基石。

因此加强职业素质建设,对他们而言更为紧迫与急切。

四、总结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职业”二字,这是其区别于其他普通本科类教育的最大区别。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对其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其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专业知识与行业发展趋势,以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为基础,加强培养符合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性人才。因此,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专门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发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引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创业经验。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可持续性发展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金立其.就业导向职业教育价值缺失及超越[J].职业教育研究,2008.

试析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我国新一轮课改正大力推进,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突破传统教法,树立全新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育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是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现在就中学教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数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注重开发智慧潜能,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德,丰富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等,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地促进受教育,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数学学科的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全体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素质的策略

数学家李大潜认为:数学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通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可以使学生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除了自身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的素质观,同时也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和尝试“数学过程”的活动中来,使他们学会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素质。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的素质观。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等方面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三、数学课堂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决不能忘记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人的个体和集体的统一,协调发展。只有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正确掌握素质教育的课堂教育中的规律。

1、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去。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2)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多让给学生。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去。这必然遇到一个时间和空间问题。在空间上教师要主动让出自己长期以来一直牢牢控制的位置,让学生去思考讨论问题,去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在时间上,一节课 40分钟稍纵即逝,在实践上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过程中去就要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本质问题要突出强化,主要问题要单刀直入,防止拖泥带水,充分展示学习内容和实用意义。(2)教学思想要清晰,要围绕中心内容展示,层次要清楚,过程要流畅,过渡衔接要自然、要精心设计。(3)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掌握清楚,思想障碍要了如指掌,问题设计实事求是,切合学生实际,提问要有技巧,因人设疑、灵活多变。(4)课堂教学结构要严谨,前面的教学内容是后面的“铺垫”,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的发展,一环扣住一环,环环扣紧。(5)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以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情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靠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停顿,话语的抑扬顿挫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来减轻学生的疲劳,以获得教与学双方的最佳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積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试析受教育权理论发展综述 篇9

(一)“就近”“免试入学”的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纠纷,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免试入学、监护人拒不送被监护人入学等方面的争议。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精神,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但实际上,各县市政府编制的义务教育学校设置规划中,并没有中小学合理布局的具体标准,有时政府划分学区没有考虑居民实际居住状况,而过多的考虑行政区域的划分或学生户籍所在地等其他因素,出现了只隔一堵墙却不在一个学区不能就近入学的情况。还有一些偏远地区适龄儿童上学要翻山越岭,因太远太累孩子不愿上学还要责罚其父母的情况。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制定学校设置和学区划分的具体标准外,还要转变观念,使政府在义务教育上履行职责。有一些地方就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当地办学条件标准,如《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规定:“根据人口分布和人口出生率等综合因素,人口比较密集的平原地区,原则上每0.5万人左右设一所完全小学,每2-3万人设一所初中。”“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平原地区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不含寄宿制学校)。”总之,只有制定就近入学的具体标准,人们才能判断政府设置学校是否合理,同时,也会减少由此产生的纠纷以及辍学现象的发生。

新《义务教育法》第12条第一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但现实中,有一些学校,尤其是重点小学、初中仍然进行入学测试,其中有些属于外语学校等特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安排,关系到众多儿童、少年的切身利益,要减少矛盾和冲突,除制定规则外,还要求政府坚决执行法律。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免试入学”方面发生的纠纷,则需要政府明确教育目的,改革教育体制,推行素质教育。同时,平衡教育资源,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的差异,在取消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上下功夫。

(二)义务教育“免费”的范围

20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免收学费和杂费,对贫困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对其寄宿生活费予以补助,这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巨大进步,但《义务教育法》没有对“杂费”包括的对象进行界定,免费的范围不清晰,就难免出现“乱收费”的现象。我国应结合财政能力,规定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的范围,对贫困地区、弱势群体采取差别对待,增加较多的免费项目,如提供学习用品及购入费,走读需要的交通费,住宿费饮食费等。

(三)父母的教育选择权和父母的教育参与权

父母选择权是受教育权中自由权的一部分,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只规定了残疾儿童的父母可以选择入学接受教育或在家教育,或在普通学校(班)还是在特殊学校(班)接受教育。一般儿童的父母在义务教育阶段只有选择民办学校的自由,没有选择公立学校或在家教育的自由。《义务教育法》第12条“就近上学”原则又使选择自由在法律上受到一定限制,但现实中,父母交一定数量的择校费可选择公立学校。这种做法对贫困家庭是不公的。近年来出现一些在家教育的纠纷,因为没有相关法律规定被认定违法。作为协助儿童实现其基本权的父母,理应具有教育自由。为回应这种利益需求,我国应修改相关法律规定,借鉴其他国家的作法,给予父母教育选择权,如在家教育的学生接受成就测试,也应承认其在家教育的合法性。

父母教育权是教育权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国家法律还确认父母的教育参与权,加强父母对学校事务的参与,促进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我国现有教育立法对父母教育参与权的规定较少。只有《幼儿园工作规程》第49条、第50条规定较为完整。总体上看,父母的教育参与权在我国处于法律依据不足,未被教育基本法明文确认状态,无法正当有效行使。其原因是立法者只着重父母的义务没有考虑父母的权利,父母的教育参与权未取得应有的法律地位,有必要通过教育立法确认父母的教育参与权。

(四)学生权利救济的途径

目前,我国常见的受教育权纠纷主要集中在三类案件上:一是就学、升学方面的争议;二是退学和开除学籍方面的争议;三是学历证书发放和授予学位方面的争议。受教育权保护的基本救济手段包括教育申诉制度、教育复议制度、教育行政诉讼制度。以下就三种法律救济途径之不足概括如下:

第一,在教育申诉制度方面,目前全国尚无一部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对学生申诉作专门系统的规定,《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原则上确立了学生行政申诉制度,但申诉处理程序未作具体规定;一些地方政府的规章如《重庆市学生申诉办法》规定较为具体,但规范层次较低,且在一定行政区域有效。因此,有必要通过全国立法或修改现有法律明确学生申诉的受理机关及内部处理机构、申诉的受案范围、时效、对申诉处理的种类、处理决定的执行力以及申诉与复议、诉讼的关系等具体程序作统一、具体的规定。

第二,教育行政复议操作性较差。虽然《行政复议法》将复议范围从原有的“人身权、财产权”扩大到“受教育权”。但实际上教育行政复议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行政机关与高校的权力分工不明确,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较为笼统,不便于操作。如高校招生录取行为、责令学生退学及开除行为能否以高校为被申请人而申请复议,没有明确,因此,行政复议法仍需要明确受教育权复议的对象和范围。

第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清晰。根据《教育法》第42条的规定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但条文中提到的“合法权益”是否包括受教育权,学者中仍有不同意见。虽然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范围已扩展到高校教育行政领域。但立法上还没有明确受理的范围。由于受教育权纠纷关系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可以通过司法解释,明确法院只受理学生就学、升学纠纷、退学、开除处分纠纷以及学位纠纷等有关学生身份的取得与限制或剥夺的事项。

目前,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复议制度和诉讼制度三种救济手段是否相衔接,立法还没有明确,教育申诉制度与教育复议制度二者在解决学生权益纠纷时没有明确分工,容易造成重复交叉,既浪费当事人精力和行政资源,又使人无所适从。由于学校的处理决定对受教育权有重大影响,应当允许学生不经申诉与复议直接提起诉讼。行政申诉不再作为行政复议的前置程序,复议也不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除上述三种救济途径外,有学者提出建立教育调解制度和违宪审查制度作补充。对于受教育权纠纷中涉及的学术争议,有学者提出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不应介入,应建立学术复审机制。总之,上述救济制度在功能上的分工、配合与衔接问题,可以通过修改宪法和相关诉讼法来加以解决。

(五)流动人口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

受教育权的平等包括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待遇平等两个方面,受教育权的平等禁止“歧视”。我国为解决流动人口的受教育问题,采取了各种措施,许多地方规定流动人口的子女可以在实际居住地就地入学,但实际执行状况并不乐观,民工父母为了给孩子注册必须办理复杂的行政手续、缴纳特殊学费,有的地方还采取歧视性的分校、分班教学。今后政府应将实现受教育权平等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六)政府与学校的权力界限

《教育法》第28条,《高等教育法》第32条到第38条对学校的自主权作出了规定,但权力行使的界限,即限制性条件不明确,如对于学生违法、违纪而实施的开除学籍处分,是否受法律保留的限制没有规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由学校内部规定剥夺、限制学生受教育权,这是不符合法律保留原则的。由教育部的行政规定来确定剥夺学生主体资格的理由,立法层次也偏低。有学者建议:在《立法法》第8条法律保留范围中增加“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重要权利”,把受教育权纳入到法律保留的范围之内。政府规章和学校规定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对受教育权事项进行具体化,自行创设新的条件种类来限制和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均属无效。

试析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特点 篇10

关键词:毛泽东,体育思想,特点,体育锻炼

新中国的三代领导人对体育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党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放在首要位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创始人,一代伟人的体育思想内容丰富,内涵广泛。他的体育思想不仅是指导新中国体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体育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认识、探讨、分析、研究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不仅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形成由三个历史阶段组成,即青少年阶段,为初步形成阶段;战争年代阶段,为基本形成阶段;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为逐步完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明确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和让学生“德、智、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始终坚持贯彻毛泽东的群众体育思想。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家更是把“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研究一直得到充分的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概括起来他的体育思想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全面性和大众性。

1 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科学性

毛泽东的体育思想有着很强的科学性。他在青年时代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经对体育的概念做出过精辟的论述。他提出,体育是不仅是人们养生的重要手段,而且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使身体各器官均衡发展。他还指出,体育可以使人更全面、更均衡发展,这是体育自身的一种规律。毛泽东特别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发展,尤其是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他认为学习知识和道德教育都可以放在身体教育之后的位置上。提倡在中学以上要三育并重,并提倡科学的锻炼身体方法。

毛泽东在他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已经明确提出:“运动要日以为常,使此运动之观念,相连却不绝,今日之运动,承乎昨日之运动,而又引起明日之运动。每次不需久,三十分钟已足。”他还指出:“凡科学皆宜引起多方之兴趣,而于运动尤然。运动而有恒,第一能生兴趣,第二能生快乐。快乐与兴趣不辨,兴趣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化,可由弱转强,身心可共完,生而强者滥用其强,不戒于各种嗜好,以渐栽贼其身。”毛泽东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阐述了人的身体可以由弱变强也可以由强变弱的关系。他在文中还说:“运动之方法贵少而精。夫法之致其效者一,一法之效然,则其余之九十九法则可废也。目不斜视而明,耳不两听则聪,筋甘之锻炼而百其方法,是扰之也。欲有其效,未见其能够有效矣。”毛泽东认为:“多者不必善良,务广泛而荒,又何贵乎?少者亦不必不善良,虽一手一足之屈伸,苟以为常,亦有益焉。”由此他又提出了“高质轻负”的先进思想。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之先进还体现在“运动宜注意者有三:有恒一也,注全力二也,蛮拙三也。”

2 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全面性

毛泽东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他对德、智、体三方面在教育中的地位做出了深刻的剖析。指出德育和智育是以体育为依托的,没有强健的体魄就无从谈及德育和智育。他曾经说过,“体育之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他同时强调要“三育”并重。而且强调了体育的重要位置。他提出在小学时期更应该注重身体的生长,并强调了“善其身者无过于体育也”和“身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甚远”的观念。他的这些关于学生的体育教育思想在历朝历代的著名政治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毛泽东在他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还强调指出:“体育之效果,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也,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也。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也,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着重强调了“强筋骨”的作用,而体育的其他作用则是在“强筋骨”后获得的。毛泽东在1957年根据马列主义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方针在制定时要考虑到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这里毛泽东还特别指出:学生要“健康第一”,他说:“要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既有文化,又能劳动,既会用脑,又会动手,既能文,又能武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通过我们对毛泽东这些体育思想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既毛泽东体育思想对新中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是全方面的。

3 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大众性

贯穿于毛泽东体育思想始终的根本一条,是体育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也是毛泽东体育思想最根本、最显著的特点。他不仅积极倡导人民群众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还身体力行,游泳是伴随他一生的锻炼手段。在中央苏区的时候,毛泽东就特别重视体育的发展,尤其是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他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说,目前苏区群众性健身运动发展很快,许多边远山区也组织了各类比赛,还有很多地方自建了运动场。他说,中央苏区发展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增强工农阶级的体质,打败任何来犯之敌。”在毛泽东先进体育思想的指出和影响之下,中央苏区政府做出了“在广大工农群众中大力开展体育运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锻炼身体。”的决定。1938年在延安时,毛泽东和党中央下达指示,“积极参加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歌咏比赛和体育运动……”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文化运动和体育运动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呈现出大众化的特征”。毛泽东体育思想最具大众性特征的是他发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

4 毛泽东体育思想的革命性

上一篇:建筑项目造价失控论文下一篇:内部控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