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筑文化六篇

2024-09-10

民国建筑文化 篇1

关键词:数字技术,民国建筑景观,保护与再利用

民国建筑景观文化,是南京历史主要文化和城市特色主体元素之一。它承载着南京城的历史与记忆,是城市整体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民国建筑景观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保存历史景观信息、挖掘和再利用现有资源尤为重要。

1.相关概念阐述

1.1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 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由于在运算、存储等环节中要借助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编码、压缩、解码等,因此也称为数码技术、计算机数字技术等。[1]

1.2民国建筑景观文化

指在民国时期(1912-1949年)形成的具有所处时代特色的建筑景观理念、思想、形式、风格的人类活动,是城市形态在民国意识形态下的反映。[2]

2.民国建筑景观的现状

南京目前保存下来的民国建筑景观有900处1500余栋[3],数量之多,形式多变。但很多都处于老化、 破败,甚至被损毁的状态,而景观空间保存较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基本都遭破坏(如图1),并散布于城市的各个区域,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近年来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政策并下拨了专款,也进行了部分整治与修复,但对古建的高维修成本来说, 只是杯水车薪。而部分修复过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如图2),庭院空间布局无特点,与建筑关系不协调, 缺乏合理的植物配置层次和色彩变化,植物长势不佳,地面铺装过于单调等等。因此,从整体上看,不但不能反映民国建筑文化的真实面貌,甚至有些与周围建筑环境格格不入,与城市整体景观极不协调(如图3、图4)。此外,还有部分仿建的民国建筑景观, 由于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不够,只进行了简单的仿制建造,再加上粗糙的工艺技术和材料,使得仿制品与原形式大相径庭,失去了原有建筑景观的特色。由此可见,民国建筑景观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改善。

3.数字技术在民国建筑景观文化保护与再利用的作用

3.1建筑景观数字化的特点

3.1.1可逆性与重复性

民国建筑景观文化与之其他历史古建景观相比, 建筑时间较短,仅有不到百年的时间。但它也见证了南京城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不可代替性。如果被损毁,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文化内涵都将消亡。因此,它也具有不可逆性。但通过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手段,在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建筑景观的各种相关信息转化为数字、编码完整地记录、存储在计算机中,并通过计算机等数字产品和软件将这些数字、编码以可视化的影像、图片等方式展示出来。特别是在一些模型建构时,在传统的人工测量出现误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数据的更正与修改,可重复多次,实现设计与创作过程的可逆性和反复性,这为我们提高建筑景观模型制作的精确度提供了技术保障。

3.1.2直观性与便捷性

通过全息技术、三维建模、虚拟场景动漫和软件分析平台等数字技术完成民国建筑景观环境的修复及再利用设计方案,利用过程场景模拟分析,形成多种直观场景效果,获取分析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可视化影像及图片数据直接呈现,使保护与利用更直观。同时也可根据客户的要求,现场更改参数及数据,生成符合项目要求的多种设计结果,使设计意图数字化,设计更具创新性。实现设计者与决策者之间的零距离对话,为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提供更为快速、便捷的通道。

3.1.3恒久性与真实性

传统的信息保存主要是通过纸质图件和文字记载,容易在保存过程中发生变化或遗失。现今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数据长期保存,恒久不变。传统的信息采集主要依靠技术工作人员现场的勘察、记录和传播,由于技术熟练程度、认知水平等差异性以及一些外在因素,使得信息在搜集、勘察过程中容易出现遗漏、偏差等不准确和失真的现象。而相比之下,通过先进的三维测量与影像数字技术可较完整、准确、全面地记录、储存建筑景观的实体信息,使其更具真实性。

1 | (图片来源:自拍)

2 | (图片来源:自拍)

3 | (图片来源:自拍)

4 | (图片来源:自拍)

3.2数字技术对民国建筑景观保护与再利用方面的作用

(1)通过数字技术与民国建筑景观的有效整合与建构,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人机空间,探寻更为积极的满足功能性需求的景观空间方式。并从设计思维、观念、素材、手段等方面进行丰富和深化民国建筑景观设计,促进城市历史景观设计的保护与发展。

(2)通过将数据录入系统进行保存,形成完整的数据库,并根据现有的信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有效的创新改造,更新设计思考模式,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民国建筑景观资源提供理论数据支撑,同时数字技术提供的大量数据库信又将成为一种新的景观设计资源。

(3)由于景观属于五维空间范畴[4],因此,传统的技术已无法从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动态流动空间、心理思维空间等方面进行民国建筑景观空间的修复、展示与营造,更无法达到原真性时,可以通过现代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利用图像、声音、虚拟环境等,形成由光、时间、运动、视觉、听觉等相互融合、交互式的多维景观空间。

4.数字技术在民国建筑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和方法,它的应用推动着景观学的进步,也为景观的保护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民国建筑景观环境的保护和更新中,数字技术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的景观空间环境及视觉效果表达方面,都可以运用数字技术来达到保护、修复及再建造的目的。

4.1在景观静态效果图方面

数字静态效果图是设计人员常用的景观表达方式,相比手绘、模型制作与动画方案等表现更具有方便、易修改、快捷的特点。因此,在传统的民国建筑景观中,可以利用这种数字静态效果图还原景观设计的最初形态或创造最佳的景观空间,来协调建筑与景观元素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并可根据设计过程,随时修改设计内容,使设计更具便捷性,整体更具融合性。同时也可运用这种技术来表现时间、季节、环境的气氛变化,再现民国历史景观的风情。

4.2在景观动画表现方面

视觉景观动画作为展示的重要手段,它打破了效果图的二维空间的平面化效果,实现了三维空间的立体展示,因此被大量应用于景观空间、建筑小品表现、虚拟现实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利用先进的动画手法,将民国建筑景观环境和独特的建筑风格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出来,同时把人物和生活情节融入其中,实现景观环境的再现和全方位的表现,为保存和更新民国景观建筑环境留下可参考的依据。

4.3在虚拟现实场景漫游方面

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创建一种虚拟环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作用,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实现用户与环境的直接交互[4]。因此,虚拟现实是实现景观设计数字化过程中人机交互空间的最佳方法,通过场景的再现使设计者和使用者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这种数字技术,可以将民国时期保留的街道、绿化和建筑环境运用到景观动画虚拟现实中,为实现民国景观风格的复原和保护提供较为真实的数据信息,使现代修复与古建筑景观之间达到完美的融合。

5.结语

民国建筑文化 篇2

一、杨廷宝的求学之路

杨廷宝先生字仁辉,河南南阳人,1901年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的他与父亲相依为命。他少年求学时也读了几年私塾,四书五经是他的启蒙读物。少年时,杨廷宝入河南留美预备学校,1915年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期间成绩优异且善于绘画。1921杨廷宝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并在设计竞赛中获奖[1]。杨廷宝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身为中国人常常被欧美学生奚落,受到冷嘲热讽,如说他 “土气”。然而,杨廷宝却不在口舌上还击,而是用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傲人成绩进行反击。杨廷宝用两年的时间读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并且还在美国的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一银四铜的好成绩,设计草图入选欧美建筑系最重要的教学参考书,并且被美国建筑学的代表人物邀请进入其工作室工作。同时,杨廷宝在绘画上的天赋得到了教授的称赞,没有走上绘画的道路,杨廷宝当时的老师都觉得十分惋惜。在这样的成就之下,再没有外国同学敢瞧不起杨廷宝了。

1926—1927年杨廷宝赴欧洲游历考察,将建筑学的理论与当代建筑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获得了更多感触。杨廷宝1928年回国后,匆匆举行婚礼,新婚两周就离开了自己的妻子,踏上了以知识报国之路。开始,杨廷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北京一带,设计了许多重要建筑,并且参与了许多皇家宫殿的维修,为北京做出了贡献。在这一时期,杨廷宝还设计了东北大学校园、京奉铁路奉天车站等,修缮了天坛祈年殿和皇穹宇、紫禁城东南角楼、香山碧云寺罗汉堂、中南海紫光阁、国子监辟雍等重要文物[1]。这一时期的特殊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古代建筑的精髓与设计建造的真谛,也积累了深厚的建筑知识。

20世纪30年代,杨廷宝所在的基泰公司的业务由北方转向了南京与上海地区,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杨廷宝开始与南京结缘。他设计了中山陵音乐台、中央研究院、中央体育场田径场中央医院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建筑,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也使得他的命运与南京紧密结合在一起。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还为雨花台纪念馆等进行方案设计,历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长、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理事长,1957年和1963年当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的副主席,1979—1982年任江苏省副省长。杨廷宝被认为是与梁思成齐名的一代宗师,有“南杨北梁”之誉,足见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二、杨廷宝的南京情怀

1.雕梁画栋间的民族情怀———南京中央体育场。“欲恢复民族地位与精神,须先养成健全之体格,故体育一端,比较德智育尤为重要。”[2]在民国时期,当权者对于竞技体育的关注度较高。193年,第四届全国运动大会在杭州闭幕之后,蒋介石提出要在南京兴建一座大型体育场以服务全国运动大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廷宝则成为设计师的不二人选,1931年5月,整体工程开工。“中国古代建筑有着自己的传统特色,而现代建筑都是从欧美搬过来的。建筑文化和技术输出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一定要消化成为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那才有生命力。”杨廷宝依旧秉承了这样的设计理念,在中央体育场的外围作了牌坊样式的设计[3]。在游泳池的正立面的大门上,用了中国传统纹样进行装饰,充满了古代建筑的特点,除此之外,体育场的诸多进出口,都为中国式样的牌楼充满了浓郁的古代装饰色彩。这一工程也得到了当时政府的鼎力支持,当时承接建造的公司动用了三千多名员工不分昼夜地进行施工,以满足第五届全国运动大会的需要。杨廷宝设计的中央体育场默默地见证着这一切,这位设计师为南京建造了一座值得永久纪念的伟大体育建筑。

2.金陵山水间的精妙融合———中山陵音乐台。几乎在建设中央体育场的同时,杨廷宝开始了中山陵音乐台的设计与建造。音乐台在当时的中国,是唯一的露天大舞台,位于中山陵广场的东南侧。除了杨廷宝之外,著名建筑师关颂声也参与到设计建造的过程中来。在设计建造的过程中,杨廷宝充分利用了明孝陵的地形,在造价不高的基础上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设计。“时间的协调将建筑永远融合在大自然和城市之中”,协调二字在他的设计中表露无遗。中山陵音乐台依山而建,利用斜坡进行布置,在错落布置的舞台旁,环绕着喷泉与水池,能够使得舞台上的声音更加动听而水池外围则是扇形的草坪看台,能够容纳三千人共同观看演出。而在舞台的后方,则是弧形的照壁,能够使得音乐的音浪更为动听。整体音乐台的建造,利用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下沉式的水池起到了良好的汇集雨水的作用,而舞台四周的参天古木,使得音乐台的环境更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杨廷宝除了充分考虑到了地形、植被的基础因素,还为造价精打细算。不同于中央体育场这样的大型政府工程,中山陵的音乐台经费不足, 而在逆境中,除了利用地形之外,他还采用了造价较低的原材料, 如斩假石,他说:“斩假石,施工技术好,经过岁月可以达到石砌的艺术感觉。”他反对用“丁字尺”、“三角板”来做规划,而注重结合地形修建道路和建筑,因势而利导[4]。

3.自然与实用性的巧妙结合———南京中央医院。无论是体育场还是音乐台,杨廷宝总是能够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将自己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功能不同的建筑当中,而南京中央医院的设计,体现的则是杨廷宝对于南京这个城市的理解与熟悉。杨廷宝对于中央医院的设计,不追求虚假装饰以哗众取宠,也不是抄搬现代建筑形式而求时髦,注重的是这一建筑与南京气候的充分融合。在南京,冬天寒冷,而夏天炎热,在建筑设计上,最需要注重的则是建筑的合理与自然的通风。因而,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杨廷宝似乎摸清了南京的脉络,充分利用自然的采光与通风,为建筑营造出了清新而自然的内部环境。在门诊楼的设计中,杨廷宝还特别在一层的西北侧设计了开放式的庭园,与现代病房楼的花园连成一片之后[5],形成了一片秀丽的景观,给予前来就诊的病人以轻松畅快的心境。除此之外,为了给医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杨廷宝在中央医院的五六层设计了敞开式的平台,这就为建筑内院提供一个很好的通风口,使得建筑内部也能够获得充分的空气流通, 而医护人员也获得了一定的亲近外部空间的半室外空间,使得整体环境不会显得过分压抑。

在南京留下了诸多建筑作品之后,杨廷宝也一度离开了这个城市,将自己的才华展示在国内更多的城市之间,北京、上海也留下了杨廷宝的建筑大作。1946年,杨廷宝自行设计了成贤小筑这所宅院以供自住,这所精巧可爱的宅院也是其在南京独有的一方天地。这所宅院的设计建造,充分体现了杨廷宝先生对于亲近自然的重视和对于建筑的独特取向。成贤小筑利用的材料是城砖等旧料,符合其“注重经济和造价”的建筑设计秉性。宅院共有两层, 卧室三间,占地约1000平方米,屋外是院子可以种植花木,一眼水井则是用来浇灌植物所用。杨廷宝这位建筑大师的诸多传世作品,都是在这一栋简朴的房屋中设计而成[6]。后半生,选择在成贤小筑中度过,也许是因为杨廷宝对于这座城池的喜爱,也许是因为他对于自己作品的欣赏与不舍。

摘要:南京中央体育场、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南京中央医院等建筑,是杨廷宝作为建筑师留下的重要作品。在阔别十数年后,杨廷宝选择定居南京度过他后半生。南京与杨廷宝之间的联系深厚而紧密,这位民国建筑大师对于南京的情怀从他的建筑作品中可见一斑。

民国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性探索 篇3

关键词:民国历史建筑;文化特点;文化价值;历史特色

民国时期的建设历史,大概可以说是从鸦片战争之后一直持续到成立了新中国之前的。

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与外国签订了屈辱性的条约,把中国在将近一千年以来一直处在闭关锁国的封建的旧社会打开了。虽然,南京条约的建设是对于当时的社会是一种很大的屈辱,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闭关锁国封建统治的倒塌带来了许多国外的文化特色。比如西方的建筑文明特色历史,使得中国传统的建筑开始一步一步走入现代的建筑的新文化时期。在那之后,我国渐渐地出现了一批中国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相互结合的新类型的建筑,这一体系统一称为民国时期建筑。中国传统与西方文明相互结合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使近现代中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的风格。

1 民国建筑的分类

民国大部分的历史建筑总的来说可以概括成四种分类。

1.1 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

这一种建筑主要就是把从前传统的建筑的功能以及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下来,可分为普通的居民建筑和传统的宫殿式的建筑。

居民类由木材质、砖头木头材质结合的结构比较多,一般是单层的形式。古代的百姓比较喜欢用人字形的屋顶,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双层或者是多层。

现如今,保存上好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并不是很多,最具有标志性的最为人熟知的应该就是南京的中山陵了。

1.2 新民族形式的建筑

这一类型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是中西结合的一种建筑。这一形式不仅有西方现代文化的建筑的技术以及需要的功能,同时还有非常之浓厚的中国的传统文化风格,可以说,完美地结合了新型的功能、技术、造型以及旧时的民族传统风格。在民国时期,这一种类型的建筑在国内一直非常受欢迎。

1.3 西方古典式的建筑

这一建筑最重要的基础结构就在于古典的柱式,重点突出建筑的轴线,主从之间的关系十分讲究,对称以及建筑的比例特别严谨。这一建筑类型在17世纪的后期才开始在法国地区出现并受到推崇。不过,这一种建筑的风格一般在宫廷或者是比较大型的纪念式建筑才会出现。这一种建筑风格最开始出现在中国,是在20世纪初期的校园里面。

1.4 西方现代主义类型建筑

这一种类型相对来说更加注重与时俱进的样式,根据时代的建筑技术的进步,采用新型的材料以及新型的结构,建造出具有当下时代的特色的建筑。西方现代主义类型建筑的出现,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多方面的影响。这一种建筑拜托了时代的束缚,不仅仅新型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外形美观同时功能实用,所以一出现就受到了欧洲地区建筑的推崇。

2 民国建筑的造型

104年前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之后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地区陆陆续续地快速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民国时期风格的建筑。这一类建筑种类多样,互有差异的风格,把所在城市的独特的风格地貌展现得淋漓尽致。西方建筑与中国的近现代建筑相互结合组成了非常典型的、具有代表和独家创意的建筑类型。

民国时期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中西结合,因为风格独特所以建筑成为民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说起民国时期,我们脑袋就会想起民国的建筑,不管是对于那个时期还是现代或者是未来,民国建筑都是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的,它代表着一个历史,代表着当时特有的建筑风格以及类型。而民国时候的建筑也都有着自我特色的造型。

民国时期的建筑造型变化,是从西式的传统类型—中式的传统类型—现代的形式逐渐进行发展的。不管是从外形上面,还是在内饰上面,都是保留了中西合璧的古典主义的特色的。建筑的体积以及雕塑感非常强烈,左边和右边的建筑的结构包括门窗,都是采用的对称分布的形式。

3 文化价值观

民国时期的建筑有着它自己的特点,标志着一个时代。所以,民国建筑物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3.1 民族性与科学性

在那个时期,中国各个建筑师们经过不断地探索,利用现代化的建筑的材料,结合西方的功能组合以及划分,然后在局部设计的时候添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一步一步地形成民国时期特有的一种风格。

3.2 属于中国特有的固有式的建筑观念

民国建筑在结构组件以及细节之处用以具有传统风格的纹理样式进行处理,形成了一种所谓的中西文化结合的民族风格的建筑模式。不仅仅有对传统的方式的反思,也有对于国际建筑的展望和结合。

民国时期的建筑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非常注重传统历史文化风格的继承,所以这也属于特殊性和民族性。中国古典式的建筑,其实不管是从建筑所需要的时间还是经济费用都不适合近代中国,因为建筑过大,花费过重,甚至最重要的就在于建筑的设计并不一定具有科学性的结构布置。但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在面对国际的影响之下,对于世界性和普遍性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建筑文化有所接受,融合了国际性但是又不失去传统的风格文化味道。

民国时期可以说打破了陈规,形成了固有的特色,风格和实用性科学性并重。那个时期的建筑代表着那个时期特有的文化,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其具有的价值。民国时期的建筑代表中国社会终于摆脱了封建的统治,结束了闭关锁国的局面,开始接受世界,并与世界的文化进行融合,创造出特有的文化风格。

参考文献:

[1] 王俊杰.民国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性探析——以近代南京建筑为例[D].河南大学,2013.

[2] 卢海鸣.南京民国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利用[J].科技与经济,2002(3).

[3] 朱光立.中西合璧与中国近代建筑的融合发展——以国民政府交通部办公楼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5.

[4] 卢海鸣,朱明.论南京民国建筑的科学性和民族性——以总统府建筑群为例[J].中国名城,2011(11).

论南京民国建筑 篇4

结课论文

通达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130041班13004134曹震

2013年11月

封存的记忆——南京民国建筑的探究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民国建筑就是保护的重点,然而在众多的民国建筑中当属南京的民国建筑最为众多。南京民国建筑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点,也记载着南京的曲折历史,更是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从实际出发,探寻南京民国建筑的历史地位,分析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意义。探究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等。从这些方面得出结论,加深对南京民国建筑的理解。

关键词:南京民国建筑;历史地位;保护;开发利用

一、南京民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南京作为民国首都期间,曾兴建了数量众多、流派纷呈的议会党政类、纪念类、文化教育科研类、宗教类、使领馆类、经融邮政公用类、官邸别墅类、工业交通类等建筑面积近900万平方米。这批优秀的民国建筑,在中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

文化名城之一南京的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作为上世纪初全国的首都,国民政府制定的《首都计划》,可以说是中国政府首次自己主持的大规模的现代城市建设规划。据考证,其中包括人口预测、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规划、市政工程等。这些都说明,南京民国建筑在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历史地位。

其次南京是中国建筑是活动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20世纪20、30年代一批从欧美留学归来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聚集到南京,他们有的自己拥有事务所,有的为政府规划,有的在大学任教,在南京近代建筑的探索、实施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今日的南京,无论是城市布局、接到设计,还是社会风俗、人文教育,都继承了许多民国时期的东西。由此可见,民国建筑在对历史的传承上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对于南京城里一大批珍贵的历史遗产,多年来虽也曾注意保护和利用,但是由于过去对历史认识的偏颇及财力的限制,受到的破坏触目惊心。1988年调查时,尚有将近200处重要民国建筑,2002年时仅存130处,三分之一以上已经

消失。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国建筑的拆毁速度比建国初期快了几倍。若干极为重要的民国建筑仅能当成部队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一般房屋使用,完好境况悬殊很大。由于经费不足,缺乏古旧建筑维修知识和专业队伍,许许多多的优秀民国建筑无法维修。同时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座座高楼大厦的耸立,严重的破坏了连贯的视觉效果。使得南京民国建筑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对其进行针对性保护的需要迫在眉睫。

三、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保护文物建筑一直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仍然困难重重。南京民国建筑在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在观念、制度、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第一、缺乏整体的保护思路

南京民国建筑分布散乱,地方军方有着不同的保护思路,但是都没有

创新性,都是一些假大空的方法,而且由于高层的不重视,这些方法都难以落实。地方军方工作不协调、不团结都是保护中的问题

第二、缺少健全有效的法律

虽然政府将民国建筑列入法律保护的范围,但是至今仍未出台针对南京民国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文。同时对于受到法律保护的民国建筑同样倒在了挖掘机下,这是九不得不让我们想到这样的法律保护是不是仅仅是一张空头支票。那些破坏民国建筑的人和单位最终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可见法律是不够健全的。

第三、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虽然在建筑方面,南京不乏优秀顶尖的人才,但是从南京民国建筑的分布来看,很多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这些优秀的人才却无用武之地。对于南京民国建筑的管理显然是不系统不到位的,究其根本就是没有这样专业的管理人才。

第四、城市发展影响民国建筑保护

有关人士的调查发现,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多民国建筑都难以得到保护,比如由于道路的拓宽对建筑本体有着严重的破坏,又如,很多建筑都被各种现代化商铺利用,并且包围着很多违建,使得民国建筑变成了大杂院。

四、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解决办法的建议

第一、建立统一的地方军方联合保护指挥办公室,对民国建筑保护进行指挥。由指挥部队保护工作进行部署。

第二、加快讨论完善法律,并加强执法力度,执法效率。

第三、给管理方面的人才和建筑方面人才机会,对南京民国建筑加以考察,并且对建筑做出评估,为保护工作提供保护方案。

第四、将南京民国建筑考虑到城市规划中,加强对违建的处罚力度,根据保护方案,进行设计。

第五、可以根据分布图,设计民国建筑旅游路线。

结语:

民国建筑文化 篇5

关键词:民国建筑,石家庄

石家庄所辖范围内, 现存的民国建筑有十几处, 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居类建筑;另一类是公共类的建筑。民居建筑以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 也有部分因建筑主人的个人喜好而修建成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而公共性建筑主要是沿用外来的建筑风格, 比如呈现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正太饭店, 以及呈现日式建筑风格的中国人民银行旧址等。本文就以正太饭店为例, 从建筑的时代背景、总体布局、建筑装饰等方面简述石家庄在民国时期建筑特色。

1、历史文化背景

正太饭店于1907年修建而成, 它是石家庄现存的民国建筑中, 修建最早的, 也是唯一的一栋法式小洋楼。“正太饭店”这个名字是因正太铁路而来, 它是正太铁路通车的服务性配套设施。据史料记载, 这座小洋楼曾接待过孙中山、蒋介石、宋教仁等军政大员, 以及彭真等几位共产党领导人。它是石家庄开埠百年的标志性建筑, 是石家庄最早最高的多层建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总体布局

正太饭店是一座楼中楼建筑, 建筑造型呈现法国古典建筑风格。在总体布局、建筑平面与立面造型中遵循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特点强调轴线对称, 主从关系, 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体, 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的横三段和纵三段构图手法;在建筑构件上崇尚古典柱式, 强调柱式必须遵守古罗马规范;另外古典主义强调外形的端庄和雄伟, 内部奢侈与豪华, 在空间效果与装饰上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整个建筑坐西向东, 共有三层。外部结构呈“日”字型, 由东、西、南、中、北五栋楼组成, 南、北、中三楼与东、西楼相互接连, 形成主院和套院楼中楼格局。

3、装饰纹样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装饰是非常繁琐复杂的, 就古典时期的柱头而言就极富装饰性, 涡卷成为象征柱式的典型。古罗马时, 由于大部分公共建筑利用承重墙承重, 古希腊时期柱式作为结构的作用淡化了, 柱式更多的表达为装饰含义, 因此柱头的形态就成了装饰程度优劣的关键因素。

正太饭店的建筑装饰, 对古典时期的雕刻有所继承, 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形式上, 只是简化一些, 同时更加注重装饰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以及实用性等特点。

在石家庄民国建筑装饰中, 根据建筑物的功用性及装饰角度, 装饰部位的不同, 而又可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三种雕刻类型。装饰题材多数为植物花卉、装饰图案, 以人物为题材的较少, 形成带有石家庄民国建筑特色的形式特点。

4、建筑材质

作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其保留了石材的柱头、柱础部分, 彩色的窗户, 而整栋建筑的外墙面采用的是清水砖墙。作为一种建筑材料, 清水砖墙在民国时期曾被广泛应用与各种类型和用途的建筑之中, 石家庄的现存建筑也均以砖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特别是青砖, 它形成一种极具历史深度感和怀旧氛围的场所效果。

在石家庄民国时期建筑中, 由于受到材料与时代背景的影响, 建筑装饰普遍的简洁化, 表现在柱式方面, 西方古典柱式以石材为主, 石材的特性是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然而石家庄的本土建筑主材为砖石, 在施工技术上无法达到石材的效果, 因此在对西方古典柱柱式的应用上就做了细部的改变, 将古典柱式中曲线部分的纹样, 运用砖的直线线条来表现, 在继承古典柱式的形式基础上还具有了本土的地域特色。

5、建筑色彩

饭店的墙体色彩为青砖, 蓝色的门窗, 主体大厅为青砖地面。在主体的青砖所构成的稳重氛围中, 蓝色作为出挑的颜色, 醒目大方。同时青砖, 蓝色的门窗, 与彩色玻璃, 构成了丰富的立面表情。

西方建筑在门窗的装饰色彩上大多都是色彩斑斓的, 映射出迷狂的宗教主题。在不同的时代追求着不同的色调变化。仅从门窗的装饰色彩上看, 西方门窗的装饰色彩要比中国的装饰色彩丰富、大胆的多。

民国建筑文化 篇6

晚清时成都的城市娱乐业、茶馆、夜市尤为发达,居民休闲文化盛极一时。成都自古以来游乐之风盛行,“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凡太守岁时宴集,骑从杂沓,车服鲜华,倡优鼓吹,出入拥导,四方奇技,幻怪百变,序进于前,以从民乐。”正月初一游武侯祠、丁公祠、望江楼,正月十六周游城垣俗称“游百病”,二月十五赶青羊宫花会,四月二十八赶药王会,六月初六赶王爷会,七月七赶土地会、八月二十七赶孔子会、九月初九登望江楼,十月初一赶牛王会,十一月十九赶太阳会。

俗话说:“成都是个大茶馆,茶馆里有成都。”茶馆作为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在近代成都市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晚清时期据傅崇矩记载:“成都之茶铺多……省城共计四百五十四家”,茶馆对于成都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可略见一斑。“茶馆亦名茶铺、茶社,是成都城市独特的饮茶、休息、摆龙门阵的场所,是斗雀、评理的自由天地和评书扬琴的说唱场。”在这里有着远近闻名的“盖碗茶”,人们在此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成都夜市兴盛已久,《成都志》便载:“锦江夜市连三鼓,石室书斋彻五更”。晚清时期成都夜市由于新式电灯的安装和使用,更是如鱼得水、热闹非凡。“夜市在东大街、西大街,上自城守衙门起,下至盐市口止,百物荟萃,游人众多。大约可分为四段:城守署至臬台署走马街口,售饮食者为多;由臬署起至新街口,售寻常书画铜器者为多;新街口至鱼市口,售古董玩器及鲜花者为多;鱼市口至盐市口,售鲜花、旧书、玩具、洋货杂器、冠帽、铜首饰者为多。黄昏时起,二更后散。”

晚清成都之游玩杂技更是名目甚多、数不胜数。据傅崇矩记载有“打连三、划龙船、电光戏、烟火架、猴戏、被单戏、火肘肘、留音戏、西洋镜、放风筝、扯响簧、斗雀、耍灯笼、狮子灯、车车灯、胖胡琴、扬琴、说评书、相书、打花鼓、川北锣鼓、唱书、莲花闹、灯影戏、陕灯影、板凳戏、唱道琴”。妇孺老幼各得其所,乐在其中。

民国初期的成都,政治上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先后经历了防区制时代、三军统治时代,直至1935年刘湘统一川政,才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然而自抗战爆发后,尤其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伴随着沦陷区大量人员、企业、资金的涌入,成都人口数量激增,成为抗战后方重镇,随之成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大量学校内迁文艺人才的涌入,抗战时期的成都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文化高地。在此之下成都的城市饮食文化休闲娱乐业有了新的发展。

民国时期成都的饮食文化休闲娱乐业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抗战伴随着大量高校的内迁,成都华西坝成为大后方的文化高地。川菜早在晚清时期已基本形成,以麻辣见长菜品不仅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刀工以快、稳、精、巧闻名,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晚清民初,川菜逐渐走向精细化、多样化。防区制时代,军阀轮番进驻成都,使川菜获得发展,从下河帮、川东引进新的菜肴。抗战时期大量人员的涌入带来了新的菜肴烹制方法,川菜逐渐走向成熟。“川菜是在成都社会处于极度动荡,人口增多的时期获得发展机遇的。”

“好看戏,虽忍饥受寒亦不去,晒烈日中亦自甘。”可见川剧对成都居民生活的重要性。经过20世纪初的戏剧改良运动,川剧有了专门的演出场所和创作自由。辛亥革命后,川剧各班部云集成都,此后三庆会成立,门户之见得以消除,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声腔逐渐融为一体,开创了川剧名派声腔联袂献艺同台表演的崭新局面,使川剧获得巨大发展。

30年代的成都出现了“三益会”“永乐”“成都大戏院”等川剧场。成都电影业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初,兴盛于抗战时期。新明、智育、大光明、大华等众多电影院在成都兴起。抗战时期成都的电影业有了新发展,电影院引进好莱坞电影放映。

1924年成都市政公所改造少城公园,园内设立民众通俗馆,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逛公园成为市民新的娱乐休闲方式。此后成都兴起了兴办图书馆热潮,成都草堂图书馆、四川中山图书馆、成都北区启智图书馆相继建立,读书看报成为市民新的消遣方式。抗战时期,南京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等31所高等学校内迁,学生数万人。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成都爱国师生抗日救亡团体走向街头用自编自演的话剧来进行抗日宣传,《日出》《雷雨》《家》等话剧在成都上演,促进了成都话剧的发展,也把民国成都市民文化推向高潮。

【参考文献】

[1]元代,代费. 成都岁华纪丽谱.

[2]傅崇矩编,成都通览. 巴蜀书社,1987:253.

[3]张学君,张莉红. 成都城市史. 成都出版社,1992:217.

[4]傅崇矩编. 成都通览. 巴蜀书社,1987:275.

[5]傅崇矩编. 成都通览. 巴蜀书社,1987:285-298.

[6]何一民主编. 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877.

上一篇:构建高中生物兴趣课堂下一篇:月经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