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在线课程八篇

2024-09-09

普通话在线课程 篇1

2011年, 教育部在多年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基础上颁发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启动了第二轮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 (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 目的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普及和共享, 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近年来, 地方性高校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也在在线开放课程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地探索, 具体表现为两种存在形式:在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下的信息平台上的开放课程和各高等院校校内信息平台上的开放课程。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教师都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但目前受限于很多因素, 在线开放课程在地方高校的应用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相关人员的水平不够高或者经验还不够丰富造成的, 但更重要的则是在线开放课程作为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事物, 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浅析在线开放课程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制约。

2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经济因素制约

开放课程是信息技术在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结果, 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工作两者结合的结果。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首先需要的是大量IT硬件的支持, 离开了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软件, 在线开放课程就无从谈起。但在高等院校内部, 教育经费使用在信息设备方面的资金是相对有限的, 相较于隶属于教育部和某些部委的院校雄厚的资金相比, 多数地方性院校的办学经费并不充裕, 这导致了多数地方性院校对于信息建设所能投入的资金比较有限, 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投入的资金也不够充裕, 这些都明显制约了开放课程的质量和表现形式。

开放课程一般都是在线形式表现的, 一方面需要流畅的网络播放速度, 一方面需要精致美观的视频效果, 还需要播放过程中的功能处理手段。所有这些要求有专业的摄影设备, 后期剪辑设备及其专业人员, 强大的电信网络支撑和高性能的服务器和一些必要的专业软件, 而且这些需求不仅在建设时候需要, 更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维护期内也仍然需要, 这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经费而言是个不小的压力。在进行资金使用平衡的时候, 容易被置于次要甚至可以忽略的位置来考虑。

开放课程除了流畅的播放速度之外, 还要求有一些辅助的教学形式, 比如在线作业, 在线提问, 在线讨论组, 在线教案、在线考试、在线批阅等功能, 这些功能仅仅依靠浏览器是无法实现的, 必须要求专业化的软件来实现。遗憾的是, 目前为止, 尚没有能够完全满足广大师生需求的此类软件被开发出来。国内已有的一些软件虽然能够基本提供上述功能, 但界面非常不美观, 看起来比较粗制滥造, 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心情, 使教师和广大学生没有使用信息系统及软件的欲望, 这和大型电商网站的精美程度相比远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 是因为一方面软件的提供方缺少意识, 认为教育软件只要能满足基本功能就够了, 而忘记了“教育本身也是需要美的”这一理念, 另一方面是受资金制约。如果对软件进行大幅度美工处理, 势必会增加很多成本, 也会给后期维护和运行增加很多硬件、软件要求, 从而进一步增加使用成本, 这对本来就对教育信息化投入不够的地方性高校而言, 将是更大的压力。

3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制度因素制约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除了在经济因素方面有制约外, 在制度因素方面也有制约因素。我国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任务, 在性质上基本以公办教育为绝对主体, 民营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比较边缘化的地位, 这使得高教系统内部仍然明显存在按政府思维方式进行思维的结果, 各基层工作人员和教师也都是以是否有利于申请项目, 是否有利于评职称作为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准, 这就导致了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高等院校还是基层工作人员都没有完全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这直接导致了大家在进行在线课程建设的时候积极性不高、对某些环节不愿意精益求精, 在缺乏经费支持时不愿意主动工作等问题的产生, 这些都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社会因素制约

在线开放课程在美国由斯坦福、MIT等世界名校开展以来,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 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有了一定影响力, 但我们应该注意到, 在线开放课程的背景不仅仅是广大社会群众需要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的结果, 也是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减少的结果。即使是在美国, 近年来由于经济问题, 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减少,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 在线开放课程才得以逐步出现并发展。

在我国, 在线开放课程是舶来品, 我们在学习美国新东西的情况时, 也应该看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由于大力发展在线开放课程可以增加知识的共享性,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专业教师数量的依赖, 当在线开放课程做得很成熟的时候, 可以明显减少教育投入,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但其社会因素在于如果在线课程做得非常成熟而且成功, 那么众多的高校教师去做什么?这是直接涉及到高等教育未来存在的功能的根本问题,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涉及了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已经不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了。正是由于这个问题有发展成为社会问题的可能性, 所以一些制度层面的设计难以进行下去。比如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是否加入了在线课程学习的培养学分?如果加入了, 比例又有多高?目前的情况是, 在多数地方本科院校, 在线开放课程仅仅是作为一个教学项目而存在着, 而不是课堂上所必须的内容。由于社会问题导致制度问题, 再由于制度问题导致这些在线开放课程难以获得足够的建设经费, 难以获得足够的重视程度, 难以获得较高的使用率, 难以获得良好的维护和再开发、扩展。

5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应对策略

在确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策略时, 需要明确理念问题是重中之重, 如果没有一个对未来有准确预判的发展理念, 就不会有能够切实指导实际工作的应对策略。我们的高等教育, 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等教育, 这和教育信息化丝毫不矛盾, 不能够因此而认为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表现形式会对高等教育事业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而言, 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考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应对策略。

5.1 加强对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

社会问题是最宏观的问题, 是高等教育本身无法控制的问题。今天的世界, 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 “互联网+”等词汇不断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而信息化也已经深入地影响了这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高等教育行业, 如果不能顺应潮流, 抓住机遇, 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发展的话, 将使高等教育陷入关起门来, 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所以,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 高校管理机构以及基层教师等工作人员, 都应该充分理解信息化、网络化是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 只能主动去迎合它, 而不能企图扼杀它。

当开放课程等教育信息化手段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确实会导致有老师都做什么去的疑问产生, 这同样也属于理念问题。高校教师不应该是个教书匠, 不能将教师们都捆在课堂上, 实验室、校办企业、社会兼职、服务政府、社会都是高校教师能够发挥能量的场所, 高等院校不能做关起门的象牙塔, 而应该敞开大门, 融入社会, 成为服务社会的一部分, 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应该看到, 教书匠式的教师虽然在初、中等教育中仍然占主力军位置, 但在未来肯定会被高等教育所淘汰, 作为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发展趋势的变化, 主动调整适应这个新的趋势, 以延长自己的职业年龄。

5.2 明确开放课程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美国, 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的出现是为了应对不断持续的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在我国, 同样也面临着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所以建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有利于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在线课程的建设不能满足于“能用就行”, 而是需要不仅能用, 还要好用, 爱用。这就需要对于经费的使用要本着建设精品的原则, 不能大伙一起蜂拥而上, 而是要建一个成一个, 要建设那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开放课程, 受广大师生欢迎的开放课程。高质量的开放课程可以向社会开放创造效益, 可以提高学校的名望, 增加收入形式, 而低质量的开放课程只能是浪费金钱, 最后变成个形象工程。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后教师的工作岗位会不会消失呢?应该说, 教书匠式的教师岗位确实会减少了, 但“导师”角色的教师岗位不会减少, 未来的教师应该是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人和组织学生学习的人, 应该是教学生学习方法的人而不是教学生知识的人。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开放课程来解决, 教师不再应该是教书匠, 而是企业实践人员、社会服务人员和学生的导师三个角色为一体的职业。这种新式的教师应该是互联网环境飞速发展下的未来高等教育教师需求的主流。而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能够从事企业实践的教师, 也必将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高等院校的收益不应该局限于教学生的收入, 而是更应该重视社会化服务和企业收入带来的收益。

5.3 政府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统筹

在进行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 由于对硬件、软件都有一定的需求, 尤其是软件方面的需求更是非常苛刻。本着建设精品、宁缺毋滥的原则, 政府应该对公开课程软件的建设严把关、负好责, 避免大量重复低质软件开发, 对选择为使用标的产品, 要提高标准, 不能仅满足于能用, 还必须好用和美观, 在使用方面, 考虑人为因素, 使在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享受、愉悦的过程, 而不是令人感觉厌烦无味的过程。

事实上, 很多企业早已瞄上了教育信息化的大蛋糕, 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 而其中精品软件肯定为数稀少。这就要求政府和高校要把要求明确化, 公开化, 要鼓励企业联合开发精品应用软件, 而不是单打独斗。软件开发投入和采购可以完全社会化, 而不必一定都要由教育财政资金来买单, 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成本压力, 也可以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感, 也有利于高等教育融入社会之中。

5.4 从制度角度创造适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环境

为了鼓励开放课程的使用, 应该进行制度调整。从政府层面来说, 应该逐步淡化职称与收入挂钩的高等教育人事政策, 使得广大教职工能够专业于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之中, 而不必整天琢磨职称问题。对基层公务员的收入的提高方法同样也可以适用于高校教师的管理, 使得高校教师的收入与职称有关, 但关系不是特别显著, 这样可以释放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 省下的资源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而不是用于大批量制造垃圾论文和进行所谓的各种创新项目之中。

从高校角度来说, 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逐步增加在线课程学分在培养方案中的比例, 从制度上为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的使用打开局面, 培养能够熟练进行开放课程教育的师资力量, 并培养学生的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兴趣, 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普通话在线课程 篇2

一、明确目标, 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使普通话学习取得成效的前提。在第一节课上, 教师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普通话, 以及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明确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首先, 促使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直接的动力就是他们毕业前必须通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我在第一节课首先会通过与学生对话或者让他们彼此交谈的形式了解每个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对照要求, 指出他们的差距,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其次通过介绍普通话形成的原因、历史和普通话的使用现状、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 以及播放一些语言艺术的视频音频, 激发学生们对我们民族通用语的热爱之情。作为一个中国人, 理所当然要热爱我们自己的语言并且以她为自豪, 而且她又是那么的优美动听。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普通话的热爱去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而言, 拿到了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就完成了学业上的任务。但是作为未来的教师, 普通话是伴随终身的职业语言, 对它的学习绝对不能仅仅以拿到相应的等级证书为终极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都很注重激发学生对普通话的热情, 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二、介绍理论, 准确简洁

普通话语音教学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指导学生准确地发音。虽然这早在学生念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了, 但是由于长期受方言教学的影响 (据调查, 我院很多学生的家乡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采用方言教学的情况很普遍) , 或者由于当时普通话启蒙教师的发音本身不太标准, 因此对于不少学生而言, 学习正确发音依然是重要的任务。理论指导实践, 正确发音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语音的基本理论知识, 尤其是发音器官图和普通话中21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元音舌位图和普通话中35个韵母的发音要领, 普通话四个调类和“五度标记法”。教师在介绍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要做到准确清晰, 可以边对照图片边讲解, 辅以标准的示范。高职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接受和领悟能力, 在理论的指导下发音能够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即使一时不能完全纠正, 也会有很清晰的努力方向, 比起单一的模仿效果要好得多。当然, 理论的介绍要适度, 教师只需要将要点准确清楚简洁地介绍给学生, 让他们记住就可以了, 无须加以太多的发挥。教师应该留下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 并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复习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

三、分组教学, 重点纠音

贯穿整个《普通话语音》课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和有缺陷的发音。广东是一个方言复杂的省份, 受方言影响, 广东人学习普通话的难度很大。我院的学生基本上来自广东省的各大方言区, 分别受粤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影响, 有的同时受几种方言影响, 教师帮助他们正音纠音的难度不小。为了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提高教学效率, 我以分组的方式进行纠音教学。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 我让学生填写一个调查表格, 其中包括籍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方言等项目, 同时要求每个学生上交一篇朗读录音。我根据这些资料将学生分为几个大组:粤方言组、闽方言组和客家方言组。纠音时, 我就根据每个方言组学生存在的主要语音问题, 有侧重点地进行指导, 由面到点, 从全组到个别。比如粤方言区的学生往往舌尖后音zh、ch、sh、r发不到位, 后鼻音eng发成ong, 舌面音j、q、x同舌尖前音z、c、s相混, 等等;闽方言区的学生最集中的问题是将前鼻音an、en、in发成后鼻音ang、eng、ing, 韵母e和i不分, 等等;客家方言区的学生则容易将后鼻音ang、eng、ing发成前鼻音an、en、in, 声母h发成f, 圆唇韵母ü发成不圆唇的i, 等等。同时, 这三大方言区的学生也存在着共同的发音问题, 比如儿化音、轻声音、卷舌音不会发或者不到位。对于这些难点音, 我都在各组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指导和纠正。为了让学生对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有更形象的认识和把握, 我想了不少办法帮助他们纠音。比如, 发后鼻音时让学生张大嘴巴深深地倒吸一口气, 感受舌位。又比如闽方言区的学生发前鼻音很困难, 总是控制不住舌头往后走, 我就让他们以韵腹为起点, 先找准舌位唇形, 然后慢慢将舌头向前伸, 最后舌头停在上齿背或是用牙齿轻轻咬住舌头。总之, 在纠音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难点音, 以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为指导, 多联系平时的经验, 反复对学生进行纠正和模仿的训练。另外,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后结对子, 找一个语音方面可以和自己互补的同学经常在一起练习, 将纠音训练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四、加强练习, 形式多样

《普通话语音》课是一门语言技能课, 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多练习。在教学中, 我安排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口头练习, 这些练习的呈现方式灵活、有趣、多样, 有声母、韵母、声调、音节, 有词语、句子和文章, 还有诗歌、绕口令、故事甚至歌曲。在这种反复训练中, 相同的内容可以在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中不断重现, 使学习过程活泼轻松, 从而达到良好的纠正发音、流畅表达的效果。这些练习不仅加强和巩固了学生的语音学习, 而且使学生保持了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 歌曲练习法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我通常选择邓丽君、蔡琴、毛阿敏等国语歌手的歌作为教学内容, 当然选歌的前提是歌手的普通话比较标准, 歌曲本身又比较受学生喜欢。像《小城故事》这首歌就被我选为练习歌, 我先让学生听歌手的原唱, 接着划出唱这首歌时要特别注重发准的字音, 比如涉及平翘舌音的“城”“事”“充”“是”“收”“说”“错”“真”“善”, 涉及前后鼻音的“城”“满”“谈”“真”“善”“朋”“请”, 以及轻声的“故事”“朋友”, 等等, 然后通过自己的发音示范和方法指导, 让学生先发准这些难点音, 最后全体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一起唱这首歌。年轻人都喜欢听歌、唱歌, 通过唱歌听歌学习普通话, 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 实践证明效果不错。除了让学生多开口说之外, 我还让学生听和看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演绎的语言艺术作品, 比如相声、小品等。总之, 我在设计练习的时候努力做到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注重从视听说三个维度来刺激学生, 培养他们的语感, 以营造一种轻松、浓郁的普通话学习氛围。

五、课外延伸, 注重应用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是最实用的东西。学习普通话必须突出它的实用性, 让它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所以, 课堂上的训练重要, 课外的实践同样重要。

由于受大的语言环境影响, 不少学生上课讲普通话, 可是一下课就用起了方言, 使学习的效果很难巩固。我要求学生除了上课时间要用普通话交流以外, 每天还必须保证用不少于半个小时的时间朗读普通话作品, 并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收听普通话广播, 从而保持一种比较好的普通话语感。学生学完语音后我要求他们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一方面督促他们在课外继续坚持练习普通话, 另一方面拿到证书后也可以增强就业优势。我还强调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中心就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使语言文字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人人都肩负着“使汉语更纯洁、更规范”的责任。我要求学生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从“说好普通话, 不写错别字”做起。这就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堂外, 并且能够指导他们的语言实践。学习的课外延伸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热情和较好的状态, 反过来又能够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实际运用能力较强, 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都能够取得普通话水平等级二级乙等以上的证书。教学实践证明, 只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明确目标、讲究方法、强化训练, 《普通话语音》课的教学就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同时, 我院教授《普通话语音》课程的教师全部具有国家级或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 教学和测试经验丰富, 这也为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 2004.

微课程:在线教育新模式 篇3

什么是微课程

“微课程”也称“微课”,最早由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的T.P.Kee所提倡的一分钟演讲(OML,1995年)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教授LeRoy A. McGrew所提倡的60秒课程(包含概念引入、解释、举例三个环节)发端。微课程这个名词的创始人是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他认为,微课是一种知识挖掘的工具,可以作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取得与长时间授课相同的效果。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黎加厚、焦建利、张一春、张宝辉等学者对此也有研究。

作为一个新概念,微课程的定义在不断演变和深化。一般认为,微课程是与微型课程(Micro-lesson)、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微型内容(Micro-content)、微视频(Micro-vedio)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概念。微课程是以简短、完整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半结构化、情景化、可动态生成与交互的课程资源。它可分为讲授型、实验型、答疑型、解题型等多种类别。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特定主题的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主题相关的学习指导单、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练习测试(微测验)、学生反馈(微反馈)、教师反思(微反思)等教学辅助资源。微课程具有主题明确(针对某一特定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内容简短(一般时长不超过10分钟,容量不超过50M)、交互性强(支持师生、生生互动)、模块化(可独立使用,也可组合)、半结构化(随教学需求、资源应用、学生反馈的变化而动态发展)等特点。

微课程在什么背景下产生

当前,信息技术正逐渐突破教育的时空限制(改变教育的时空关系),动摇教育的知识传播平衡(改变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并打破学校教育的唯一性,家庭和社会对学习者的影响日益显著(改变教育的组织形态)。学习由单纯的记忆为主,转变为探究式、发现式、讨论式、协作式的社会交互体验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由被动变主动,由被动的、机械的灌输对象转变为自主的、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者。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产品与服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微时代学习者个性化、社区化的泛在学习需求。因此,以微课程和MOOC为代表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应运而生并持续走热,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催生新的在线教育商业模式。

国外众多在线教育公司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国际资本对其也青睐有加,可汗学院、Coursera、Udacity、edx、2tor、Parchment、UniversityNow等纷纷获得巨额融资。根据Global Industry Analysts 报告预测(2012年2月),2015年全球在线教育及其他远程教育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070亿美元。国内也积极应对这一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强调“以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和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进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应用阶段。同时,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在线教育,新东方、好未来、学大等线下培训巨头也越来越重视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微课网、YY教育、传课网、多贝网、梯子网、猿题库、凤凰微课等纷纷亮相试水。

2012年11月,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在武汉启动。微课程作为未来教育信息服务的重要资源之一,满足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粒度精细化的要求。另外,通过设定主题词,借助新技术的语义分析功能,可以自动联结查找具有相同或相似主题的资源,从而使多种类型的微课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形成有意义的关联和聚合。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系统可有效收集学习者的反馈,使每一位学习者成为资源的建设者,发挥集体的智慧“群建共享”,最终形成一个可扩展的资源生成链条。另外,系统还可根据对学习者复杂学习行为的分析结果,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并智能推送定制化学习资源。

设计和开发微课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一直存在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优质教育资源匮乏、资源版权关系不清晰、资源建设缺乏标准等问题。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一个慢转型的过程,微课程短时间内不会成为教学的主流模式,但作为在线课程以及未来教学资源发展的一种新形式,为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向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数字教育出版企业转型提供了一个契机。微课程可以作为未来教育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资源,数字教育出版企业在设计和开发微课程上应注意以下三点。

1.清晰明确的目标定位。马云曾说:“未来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个生态圈和另一个生态圈,以及主要生态链的竞争。”在平台服务生态化、资源汇聚共享化、知识创建协同化、学习服务个性化和终身学习泛在化的背景下,“内容+平台+终端”是适合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三维生态系统。传统出版企业在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清晰明确的定位,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设计和开发微课程同样需要清晰明确的定位,以便确定目标用户、开发思路、经费预算和运营模式。

2.完整系统的内容设计。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应从真实的教育情境出发,针对特定的教育问题,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学任务和学习内容,根据分析情况设计选题,提供学习指导单、创设情境、引入核心概念、阐述、解释、总结和反思,并匹配学习辅助素材、工具、支架与路径,以及同步或异步指导、讨论与协作、不同层次的练习与反馈等,形成相对完整的“主题课程资源包”,营造真实的“微课程教学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整体构建课程体系,使一个个半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微课,在整个系统中能以一定的结构进行组合,并形成有意义的关联,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

3.舒适愉悦的用户体验。良好的用户体验需要内容、技术与服务的高度融合。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整体要形式新颖,结构完整,技术规范;画面要清晰、简洁、美观;讲解要开门见山,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语言要精练生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同时,依托大数据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智能化,从用户的角度考虑每一个环节和每一处细节,提高微课程的交互性与趣味性,满足用户“所得即所需”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学习需求。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资源,其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深入开展此项工作需要专家、一线教师、教育服务商、技术人员等共同努力。相信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与现实教育情境更加契合的教学模式会不断涌现,与微时代泛在学习需求匹配的创新商业模式也会逐步显现。

(本文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

普通话在线课程 篇4

查看文章

普通话指导: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第11-15号)2009年08月02日 星期日 11:26普通话指导: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第11号)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3.5分钟)

多推肿狂缺选灭评托绿

兄民扑而伞内桃家色词

翁高记学侵开寺烟资合爸坡飞投缸列讲请瓜甩

从云播盘粉地用娘乖困

虹倦取寻拥杯盆凤丢棉

漆虾多体恰团瓦绕志插

手粗且屯球山周完视肉

赞伤寒章扔走岁如胜先

若钱戏喘拆潦银组让鸟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2.5分钟)

能源 风俗 私自 爱人 只有

面前 海军 针对 伺候 来龙去脉

决战 铁路 奖品 好玩儿 尺寸

巴结 破旧 怎么 口袋 美术

老头儿 倒霉 儿童 被子 厕所

放大 难得 包干儿 批发 模型

暖和 在于 询问 旷工 水果

轻快 春季 抓紧 聊天儿 胸怀

捐款 常用 安心 空虚 大自然

纲要 融洽 抢救 刷洗 光明

三、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金子》

四、命题说话(下列话题任选一个,共40分,限时3分钟):

1、我知道的风俗

2、我的家乡(或熟悉的地方)普通话指导: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第12号)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3.5分钟)

苔盯诽秒聘卜鸣泼否堤

涂撵粒逛槛哼绝挠播美

圈辙熏冲闪若籽损铀窜

改肋家面蹄逢畔辈岛踏

磕坏俊墙峡掷疮润邹涮

存涩鸥国翁私痤葬忍诗

岔巷捉穷夹鹤筐篝磷锯 御而雌嘴痈臊耍味软铡

许桩瘸嫌胶红铐流瞪挂

赖闷俯蚌瞥笨趟捏揣裆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2.5分钟)

磁场 疹子 愣神儿 凯旋 婆家

隔壁 水果 夏天 抽屉 尊重

拐弯 党羽 治学 小朋友 撒谎

拱挢 反悔 魔术 法庭 内疚

快乐 贬低 跑腿儿 列入 疟疾

费用 色彩 电视剧 搜查 使唤

猥琐 聪明 人群 凶猛 产业

安全 民族 热情 爱护 标准

确信 村庄 旅行 恐怕平均

别扭 夸奖 凝固 强化 有点儿

三、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捐诚》

四、命题说话(下列话题任选一个,共40分,限时3分钟):

1、我和体育

2、我喜欢的节日

普通话指导: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第13号)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3.5分钟)

呼罗者磁厅劝闩尊人远

叶资奖丝温影史亮换暖

耻桑拱扣虐等柔枪客增

村缺楼衰晓固上笔溪靠

租英晕鸡鱼递设康扣癣

明抨弄捕梦凹优饿耳翁

百藏别牛黑喘岸绒欧月

恩哑春炯巷家润鸟蓝昧

军矿若周松亲佛嫩欢职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2.5分钟)

否则 广场 寻求 聊天儿 窗户

旅行 举重 角色 儿童 小孩儿

演讲 藕粉 棉被 英语 绿豆

烟嘴儿 甘苦 南宁 青蛙 磁铁

北京 女兵 体力 讨论 发动机 改良 了解 粉笔 玻璃 处理

一直 黑暗 司机 烹调 月夜

飘扬 声音 聪明 小组 紫花

汹涌 三轮儿 善良 尺寸 当事人

内脏 容易 血液 脉搏 迥然

三、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课不能停》

四、命题说话(下列话题任选一个,共40分,限时3分钟):

1、谈谈美食

2、我喜欢的节日

普通话指导: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第14号)

一、读单音节词语100个:

寺映寻乙弦捏祸吞眨搀

多捅泼掷揪挎堤免蒜旅

病闹滑约较共接矿准扶

梦仅拐夺折闪早枪浪瘦

凡盆床白愿胸捕趁肉鱼

岁吹针湿歪暗刺梨抓响

顶猜二胃俩日登瞧走黑

擦宽扔抑些劝甩托肥隔

瞥阔怒内穴硅崖莫翁聘

掐总偿湾岔优蹭涌溜匀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2.5分钟)

预赛 咨询 播送 恒星 墨水儿

徘徊 悬挂 犹如 贫乏 转化

最初 穷人 力争 尺寸 检查

否决 聊天儿 能够 妇女 邻居

采访 胆怯 狭窄 军装 削弱

供给 身边 尊敬 稍微 球场

声调 表彰 态度 没事儿 果然

聪明 熊猫 原谅 背后 服务员

教训 这样 此外 专业 别有用心

好玩儿 鸦片 光荣 困难 丧失

三、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莲花和樱花》

四、命题说话(下列话题任选一个,共40分,限时3分钟):

1、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

2、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

普通话指导: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第15号)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3.5分钟)

加伤踩犯门江肉风锅充

乖消贰枚库雄优获暖配

绝实断叠捐容翁归塌君

挺违霞葬匀堤旅琴腮餐

粉胞蔫薛舜隋瞟惬朱涩

剜裆襄笙宋钠梯邢踹讴

嗑舔铡川秧赡挠痣唇邹

败幅跨劝人斯班电矿穷

杂我坡黑许则回平流画

窄膜临超咱吹光即词废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2.5分钟)

草率 增产 在于 苍蝇 指甲

混淆 劝阻 说谎 齿轮 出人意料 死活 直溜 娘胎 悲叹 剖析

谋划 团粉 允诺 藕节儿 瞥见

旦角儿 鸟枪 穷酸 碎步儿 落后

人民 安静 去年 广场 纠正

快乐 下课 然而 词典 城市

费用 挂号 公路 群众 全面

拼命 雄伟 旅馆 宣传 根据地

剥削 魔术 得罪 开水 倒腾

三、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落花生》

四、命题说话(下列话题任选一个,共40分,限时3分钟):

1、谈谈个人修养

2、我喜爱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

类别:资料转载专区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4527)| 评论(0)普通话指导: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下一篇:普通话指导: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最近读者:

7756550941988薄东方的紫兰陵意黑心小白夹心排骨salawayrogersamdog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姓 名:o_0he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内 容:插入表情▼ 闪光字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四位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看不清? 取消回复

隐藏

©2010 Baidu

普通话在线课程 篇5

1 系统功能

学生在线考试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登录、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考试模块等5大模块。为更好地实现系统设计目标和功能,满足考试要求,本系统结合.NET的3层架构模式,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和设计[1]。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1 用户登录

根据系统的安全设计需要,把用户划分为3个角色,即学生、教师和管理员。系统须对登录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确保该登录用户的合法性,并根据不同的登录角色,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完成角色指定的任务。

1.2 管理员功能模块

对拥有相似权限的用户进行分类管理而定义角色,例如:系统管理员、一般用户等角色。它们属于上下级关系,形成树状视图,父级角色的权限是自身具有的权限+所属的各角色具有的权限+所属的各组具有的权限的合集。在考试系统的所有用户中,系统管理员的权限为最高级,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权限:

(1)教师和学生用户的信息进行删除、添加和修改操作。

(2)对考试系统的栏目、考试科目、考试信息的发布、考试时间和考试状态进行控制。

(3)对非法登录的用户、考试异常、违规的考生和考试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

1.3 教师功能模块

教师功能模块中主要包括试题信息管理、成绩管理,它包括:

(1)试题信息管理:教师根据所给的权限,通过试题信息管理界面添加、修改和删除试题及考试科目等操作。在添加试题时要给出该题目的内容、类型(如: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和主观题等)、分值、估时、难度系数及标准答案等。

(2)成绩管理:教师可以按班级进行成绩统计分析,并生成相应的Excel成绩统计图(如折线图等);对各试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对教学提供帮助,如果某题的正确率很小,则可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调整或调整试题库。

1.4 学生功能模块

学生为该系统的应用主体,因此学生功能模块是在线考试系统功能设计的主要部分,它包括:

(1)学生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数据要能进行查询、修改和添加,在考试时该功能应处于屏蔽状态。

(2)考试期间成功登录后,选择相应考试科目,进行考试操作。

(3)学生能对已完成的考试科目进行成绩查询。

1.5 考试功能模块

学生在线考试系统的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主方式的考试,即学生可随时上网进行学习课程的测验,是出于检验自己对该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进行测试。另一种是规定考试,即由学校或任课教师组织的期末考试,是学生获取该门课程的成绩和学分的主要考试。无论哪种考试方式,在线考试系统都应具备组卷、考试时间限制、自动评分的功能[2]。学生在输入考号并选择考试科目后点击开始按钮即可进行答题,在考试过程中,考生可自由选择题号进行答题,可以自主提交试卷,或在考试结束时,由系统强制提交试卷。提交试卷后,系统均自动保存考生的考试结果。教师可以对参加考试的考生进行控制和管理,有权对违规考生做出相应的处理,如:强制收卷等。

2 系统算法

2.1 组卷

计算机组卷是在线考试系统开发的核心部分,是指将存储于后台数据库表中的试题按考试要求、难易程度、考试规模进行随机组合,其组合可采用自动组卷、手动组卷和试题批量录入等多种方式。组卷后具有试题库查看、导入导出试卷、历史试卷查看等功能。为保证在线考试的公证性和公平性,参加同一场考试的试题难度应是相近的,且相邻的两台机器出题的顺序不同,因此设计自动组卷功能模块时要做到周密、细致和准确。目前在线考试系统的组卷算法主要有随机函数算法、回溯算法和遗传算法[3]。

2.1.1 随机函数组卷

是利用随机函数从试题库中随机取出一道试题,判断该试题是否满足当前指定的约束条件,若满足则选中,修改约束条件,再次随机选下一题;否则直接放弃,选择下一道题进行新的判断,直至组卷成功或失败。它的优点是实现方法简单,具有相对的公正性;缺点是组卷时间复杂度大,没有记忆功能,不具有回溯的性质。

2.1.2 回溯组卷

回溯组卷算法是首先选取一个试题并记录该试题和试题状态类型,依次选取下一题,一旦发现选择的题目不能满足约束条件时,则释放上次记录的状态类型,然后重新选题进行回溯试探,通过不断回溯试探直至组卷成功或返回到出发点结束。它的优点是有记忆功能,方便反悔,如果题库量远大于应选题量,组卷成功率较高;缺点是没有随机性、内存资源占有量大,搜索空间大,组卷占用时间长。

2.1.3 遗传组卷

目前,计算机自动组卷算法中广泛应用的传统的遗传算法一般采用定长二进制编码来表示各种复杂的结构。它的缺点是当试题库比较大时,易导致染色体过大,因此组卷所花费的时间曾线性增长趋势,降低算法的效率;而当试题库较小时,则可能产生有较高重复率的试卷。

通过对以上各组卷算法的分析,本系统采用了改进的遗传组卷算法,即采用区间法生成初始种群,根据适应度大小的选择策略,在当前种群中选择个体,通过分段交叉和变异产生下一代种群,如此一代代遗传下去,直到满足期望的终止条件。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组卷的效率和成功率,使得试卷的整体更趋于规范化、合理化。算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

2.2 评分

在线考试试卷的题型一般分为两种:客观题和主观题。公共基础课的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计算题、英语作文和英汉互译等。客观题的评分是将学生的答案与存储在试题表中的标准答案进行匹配自动评分,因此只要设计简单的程序即可实现。主观题的答题一般是用语言进行叙述,它的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即有一定的模糊性[4]。目前国内外主观题评分算法主要有语义相似度算法和模糊数学单向贴近度算法[5]等。通过比较,本系统中采用将区域化模糊数学单向贴近度算法与语句结构相似度进行结合,实现主观题的自动评分。

2.2.1 相关定义

模糊数学单向贴近度,是把一个字符串分解为单个字符,并把它们构成的有序集合称为一个模糊集U,U={u1,u2,u3,…,un}称为论域。使用单向贴近度的概念度量两个模糊集的接近程度,定义如下:

定义1:设U={u1,u2,u3,…,un};A,B,C∈F(U)×F(U)→;[0,1],满足条件:

(1)∂(A,A)=1;∂(B,B)=1

(2)若A⊆B⊆C或A⊆B⊆C,则∂(A,B)≥∂(A,C),则称∂(A,B)为A贴近于B单向贴进度。

定义2:将学生答案设为若干区域,设A,B两个字符串区域,A中包含n个字符,∂(A,B)表示A贴近于B的单向贴进度,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在集合B中出现的有效次数和为m,则∂(A,B)=m/n,容易验证,它满足单向贴近度的定义。

定义3:设S0为试题的分值,Wj为每句话在题目所占的权值,Aj为学生每一句话的实际答案,Aj0为试题每句的标准答案,P为关键字在该题目中所占的分值,且0≤p≤1,1-p为关键字以外的因素在该题目中所分值的比例,N为关键字的个数,Ki为第i个关键字,且0≤i≤N,则:

(1)∂ki(Ki,Aj)是第i个关键字与学生答案的单向贴近度;

(2)∂k0(K0,Aj)是关键字与学生答案的单向贴近度阂值(评分标准),当∂ki(Ki,Aj)<∂k0(K0,Aj)时,∂ki(Ki,Aj)=0;当∂ki(Ki,Aj)≥∂k0(K0,Aj)时,∂ki(Ki,Aj)=自身;

(3)∂a(Kj0,Aj)是标准答案与学生答案的单向贴近度;

(4)∂a0(Kj0,Aj)是标准答案与学生答案的单向贴进度闭值,当∂a(Aj0,Aj)<∂a0(Aj0,Aj)时,∂a(Aj0,Aj)=0;当∂a(Aj0,Aj)≥∂a0(Aj0,Aj)时等于其本身。

(5)设S为学生的实际得分,则:

2.2.2 语句结构相似度

词语在语句中的排列顺序,是影响主观题正确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对词序的计算,结合关键词出现的情况计算,得到基于语句结构信息的相似度。

将两种算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按比例计算即可得到一个分值,简单明了,精确度较高。

3 试题库的分析与设计

3.1 数据模型E-R图

数据库的设计主要包括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两个阶段,概念设计是通过对系统数据结构的设计产生E-R图,它是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提供表示实体、属性和关联的方法[6]。学生在线考试系统的E-R图如图3所示。

3.1.1 实体

(1)学生:学号ID、姓名、性别、班级名、密码、照片、状态;学号ID是主键。

(2)班级:院系、专业、班号ID、班级名、学期、科目;班号ID是主键。

(3)教师:工号ID、教师姓名、教师密码、科目;工号ID是主键。

(4)试题:题号ID、章节、要求、题型、难度系数、题目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考题答案、分值、估时、教师姓名、发布;题号ID是主键。

(5)考试信息:学期、日期、学号ID、学生姓名、科目、题号、学生答案、考题答案、得分。

(6)成绩信息:科目、学号、班级名、学生姓名、成绩、主观题得分、客观题得分、考试状态、排序。

3.1.2 实体关联

上述各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1)一个班级里有多个学生,多个学生在一个班级里,班级和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2)一个学生可以选多门课程参加考试,生成相应的考试信息表,一门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选取参加考试,生成相应的考试信息表,故学生和考试信息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3)一个学生在考试时通过随机组卷可以选择试题库中的多道试题,试题库中的某道试题也有可能被多个学生选到,故学生与试题是多对多关系。

(4)同一科目有多位教师可以根据权限进行试题的添加、删除或修改,故试题与教师是一对多关系。

3.2 试题库逻辑结构

根据对在线考试系统功能的分析和3.1节建立的数据模型E-R图,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表。将学生在线考试系统的数据结构划分为3大实体,分别是学生信息数据结构实体、教师信息数据结构实体和试题库数据结构实体。以下列出关键表的结构如表1、表2所示。

4 结语

通过对在线考试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自动组题算法、评分算法的设计思想,从系统功能模块到数据库表结构进行了设计,在理论上建立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构架,从而为在线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奠定理论基础。

摘要:把传统的人工考试流程进行分解,对用计算机实现在线考试系统的系统功能、关系型数据模型设计、组卷算法、网上考试和评分算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建立相应的算法,为在线考试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在线考试,组卷算法,评分算法,E-R图,试题库

参考文献

[1]李洪进,邓世昆.基于ASP.NET与SQL Server2005的在线考试系统[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0,8:.P66

[2]高兴媛,古辉.在线考试系统自动组卷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3:156.

[3]熊平.数据挖掘算法与Clementine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M],2011.

[4]李阳明,贾电如.基于模糊理论的主观题自动评分算法研究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8,29(10):17.

普通话在线课程 篇6

关键词:答疑系统,Agent模型,网络课程

网络答疑系统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对教学材料进行思考、交互, 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因此, 学生答疑过程的设计应以学习理论为指导, 答疑系统应按人类联想规律组织教学信息,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 在网络答疑系统中, 根据对学习环境的研究, 我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能正确地描述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因此, 网络答疑系统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一、A gent及多A gent的概念

迄今为止, A gent一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广义的A gent包括人类、物理世界的机器人和信息世界的软件机器人, 狭义的A gent则专指信息世界中的软件机器人或称软件A gent。它是代表用户或其他程序, 以主动服务的方式完成一组操作的机动计算实体。

A gent系统可以分为单A gent系统和多A gent系统 (M A S:M ulti-A gentSystem) 。单A gent系统主要用于实现本地的任务, 也可以用于在网上进行信息搜索。多A gent系统是由一组独立的, 但又协同工作的构成的, 是一个较为松散的多A gent联邦。M A S系统的关键有两个方面:一是A gent之间的协作, 另一个就是对环境 (信息环境) 的适应。

二、A gent的结构模型

基于A gent的BD I理论模型, 可以构造出A gent的基本结构模型。主要的A gent结构模型有慎思A gent、反应A gent和混合式A gent等。

1. 慎思A gent结构模型

慎思A gent型采用传统的符号人工智能方法来实现A gent的表示和推理, 把A gent当成一个意识系统, 它具有和人一样的意识行为和意识态度。如信念、愿望、意图、目标和规划等。其中, 信念即主体拥有的知识, 它包含主体对环境的看法, 使用它来表示将来可能发生的状态。愿望是直接从信念得到, 它们包括主体对将来情景的判断。意图是由A gent根据其信念和愿望自动生成。

2. 反应A gent结构模型

反应A gent (R eactive A gent) 是不包含符号表示的模型, 其特点是包含了感知内外状态变化的感知器和一个依据感知器信息激活的控制系统。该结构模型在分布式系统中占主导地位。

3. 混合式A gent结构模型

反应型A gent能及时而快速地响应外来信息和环境的变化, 但其智能程度较低, 也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慎思型A gent具有较高的智能, 但无法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响应, 而且执行效率相对较低。混合型A gent综合了两者的优点,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性。

三、A gent的构建

利用多A gent技术解决大规模复杂问题时, 人们习惯将理论上的A gent简化为如下A gent理念模型, 即:

其中, G oal代表活动的动机和希望达到的状态;Bel代表A gent的知识;A ct代表A gent可采取的操作;Intend代表A gent进行计算的起因, A gent将根据其意愿做出行为决策, 执行动作;Plan代表A gent为达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规划, 规划由一系列规则组成;Can代表A gent进行计算的前提;Com m it代表A gent对未来行为的某种决策。

根据用户和功能的不同, 本系统的A gent可以分为五类, 即:用户认证A gent、学生A gent群、教师A gent群、管理员A gent群、答案查询A gent。下面将根据以上A gent理念模型, 依次设计系统中各A gent的结构模型。

1. 用户认证A gent:

对用户登录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登录信息正确则转向与用户身份相对应的用户接口, 否则转向错误处理页面。

2. 学生A gent群:

它由学习A gent、学习伙伴A gent、学习秘书A-gent、学习管理A gent和学生模型A gent等组成。

学习A gent能代表学习者进行各种学习, 如进行题库检索、查看热门排行榜、查看目前为止尚未被解答和学生回答过但尚未被教师确认的问题。学习伙伴A gent能代表学生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实时的交流。学习秘书A gent帮助学习者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学习管理A gent帮助学生管理自己以前提问过的问题、回答过的问题。学生模型A gent负责追踪、记录学生登录以来的操作信息。

学生A gent群中各A gent的理念模型如下:

学习A gent= (A gent ID, 接口, 学习控制器, 知识库)

学习伙伴A gent= (A gent ID, 接口, 交流控制器, 知识库)

学习秘书A gent= (A gent ID, 接口, 控制器, 知识库)

学习管理A gent= (A gent ID, 接口, 学习管理控制器, 知识库)

学生模型A gent= (A gent ID, 接口, 控制器, 知识库)

3. 教师A gent群:

它包括教学A gent、教学辅导A gent、教学秘书A gent和教学监控A gent。

教学A gent能代表教师完成各种教学任务: (1) 按提问 (回答) 日期升降序或指定提问 (回答) 日期时间段升降序查询已解题库, 并对检索到的问题添加答案、修改自己给出的答案、删除该问题及其答案。 (2) 查询自己提出过的问题和回答过的问题, 并对答案进行修改、删除或添加操作。 (3) 扩充题库:向题库中添加问题且至少要提取出一个关键字, 可以在添加问题的同时给出答案。 (4) 查看到目前为止尚未被解答和学生回答过但尚未被教师确认的问题, 并进行如下操作: (1) 重新编辑问题及其关键字, 从而使问题规范化, 以利于今后的检索, 同时对其进行回答 (2) 对于已解未确认的问题, 可以查看学生提供的答案, 并对这些答案做出筛选, 选择正确的成为标准答案, 未被选中的则被删除, 并且向提供答案的学生发送邮件, 指出其答案中的错误, 并通知其查看正确答案 (3) 删除一些重复和不规范的问题。 (5) 对专业词库、通用词库、禁用词库和同义词库的增加、删除和修改操作。

教学辅导A gent代表教师同学生或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包括: (1) 对学生在异步讨论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对一些答案进行矫正 (2) 对与学生实时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辅导 (3) 通过站内信箱或E-m ail对学生单独进行辅导。

教学秘书A gent帮助教师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1) 教师基本信息的维护 (2) 公告浏览 (3) 查阅近期热门问题, 从而了解哪些问题是学生们所共同关心的, 从而帮助教师及时调整题库 (4) 查阅意见簿, 了解学生的需求, 参考学生的建议, 进而更好地修改和完善题库。

教学监控A gent负责查看学生基本信息, 收集、整理学生的登录日志, 追踪学生学习状况,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根据以上功能需求并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立教师A gent群中各A gent的理念模型如下:

教学A gent= (A gent ID, 接口, 教学控制器, 知识库)

教学辅导A gent= (A gentID, 接口, 教学辅导控制器, 知识库)

教学秘书A gent= (A gentID, 接口, 控制器, 知识库)

教学监控A gent= (A gentID, 接口, 教学监控控制器, 知识库)

4. 管理员A gent群:

包括用户注册批准A gent, 管理A gent和管理秘书A gent。用户注册批准A gent负责监控是否有新用户注册, 如果有, 查看其注册的详细资料, 决定是否批准成为正式用户。若批准, 则发邮件通知用户;若不批准, 则删除用户的注册信息。管理A gent负责各种库的管理, 并且在实时交流中, 监督各位用户的在线时间、发呆时间并可以提出用户。用户基本信息库的管理及其用户模型库的管理:查看或删除所有用户的详细信息及其行为信息。题库的管理:浏览题库, 批量删除题库中过期的问题及其答案。讨论区的管理:发表和删除帖子。公告管理包括添加、编辑或删除公告。意见簿的管理:查看学生提出的意见及其被查阅情况, 有选择地批量删除意见。外部联系信箱管理:添加、修改邮件地址、用户名、密码、SM TP服务器。管理秘书A gent负责管理员站内信箱的管理。

根据以上功能建立管理员A gent群中各A gent的理念模型如下:

用户注册批准A gent= (A gentID, 接口, 控制器, 知识库)

管理A gent= (A gent ID, 接口, 管理控制器, 知识库)

管理秘书A gent= (A gentID, 接口, 控制器, 知识库)

答案查询A gent= (A gentID, 接口, 答案查询控制器, 知识库)

当用户是学生时, 首先登陆系统注册成为系统的注册用户, 然后根据提示进入到学习园地。系统建立了问题库, 学生可以查看问题库里有的所有的问题, 还可以直接把问题输入到问题检索的位置, 通过关键字查询。如:学生想查询“什么是二叉树?”时, 把该问题编辑到问题检索的位置, 在关键字的位置输入“二叉树”, 提交问题后, 系统给出答案库里有的所有有关该问题的答案, 从中找出结果则查找成功。

当用户是教师时, 第一次要注册该系统成为系统的注册用户, 然后正常登录。当教师想浏览热门问题时, 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期来选择自己想看到的热门问题。热门问题是根据时间的不同来分类的, 用户可以查看24小时内的、一周内的或30天以来的。当教师想给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时, 因教师有自己的权限, 直接编辑问题库把要添加的内容按照提示添加就可以了。

基于A gent的答疑系统由于引入了A gent技术, 在智能性、交互性、学习性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是系统的安全性、健壮性和可支持的接入数量等问题还有待改进。相信随着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发展, 基于A gent的答疑系统将会有更多的实用价值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泉波.智能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远程教育, 2000, 9 (7) .

[2]赵龙文.多Agent系统及其组织结构[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科学与研究院, 2000.

[3]曲霖洁.基于Agent的网上教学系统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1) .

普通话在线课程 篇7

学习者、助学者、专家是基于课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中重要的构成角色, 探讨每个角色的定位、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能更好地理解有限学习共同体的构成, 对构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学习共同体

1. 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学习共同体的指导理论。20世纪7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提出, 并开始指导教育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存在于书本上, 而是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知识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不是既定的知识技能的习得, 而是学习者通过事物和他人为媒介的活动构成关系和含义的活动。在学习共同体中,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及助学者之间的沟通交流, 克服自身发展障碍, 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及技能, 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2. 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演变

首次把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教学活动中的是杜威, 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利用共同体这一概念来关注学习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

当共同体的概念被引入到教育领域, 共同体的组织成员以学习为主要目的时, “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就产生了。学习共同体是指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者 (包括专家、教师及学生) , 在公共的学习环境中, 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 通过会话、协作、反思和适应等活动, 建构的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知识脉络”的动态结构。

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及互联网、各种电子通讯工具的飞速发展, Blog、BBS等虚拟社区的广泛应用, 基于网络的交流日益频繁, 正逐步形成跨越时空限制的在线学习共同体。在线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 (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 共同构成的团体, 他们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 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平等和谐的人际联系。

但网络学习共同体又有开放共同体与有限共同体之分, 所谓开放共同体是指那些自发形成的、没有固定的结构化的学习内容、组织成员来源多样且流动性大的学习共同体。如一些自发形成的Blog群、BBS社区等。与这些开放的、自发形成的学习共同体相比, 正规课程中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有着自己的特点, 建构开放共同体的方法并不适用于用来建构基于课程的学习共同体。基于课程的学习共同体不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的团体, 这些课程通常是学习内容固定、结构性强, 是学位、证书或某种培训的一部分。学习者可能是由于某种兴趣或某种需要而自愿进入这些课程, 但学习内容、学习伙伴、讲课的教师却无法自由选择, 只能被动接受。因此, 基于课堂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学习内容固定、有共同的任务目标的有限共同体。

二、有限学习共同体的角色分析

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很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 是课堂权;在网络环境下, 二者角色发生了转变:而学生则转变为了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教师则转变成了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之间交流、启发创造性思维、组织教学活动等的助学者;不仅如此, 在网络环境下, 专家学者的资源化也对教师和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1. 学习者

(1)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者。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者, 即使在网络教学环境下, 也是一样。学习活动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设计适合学习者身心发展的学习活动, 学习者在这一活动中,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并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促进个体的不断发展。

(2) 学习者是自我学习能力的建构者。学习共同体是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发展起来的, 建构主义强调个体学习者不断整合周围资源, 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建构, 都要依靠其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包括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协作能力, 信息的获取、辨别、加工能力, 情感态度等。

(3) 学习者是共同愿景的实现者。助学者要根据学习者自身的特点设定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 而学习者则是这一愿景的受惠者及行动者, 如果没有行动, 再完美的愿景也只是理想的乌托邦, 只有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自我的约束控制能力, 才可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共同实现共同愿景。

2. 助学者

助学者主要指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师, 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助学者还包括学习督导, 学习督导可以是学习小组组长, 督导的作用是配合教师协助学习者的学习, 为学习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并监督学习者的学习进程。

助学者的特点如下:

(1) 共同愿景的缔造者

在基于课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中, 学习共同体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也即最后要达到的目标。通过考试或获得证书, 并不是共同愿景, 只是学习共同体结束的外在表现形式。助学者是这一愿景的缔造者, 助学者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的特点来制定共同愿景。共同愿景要涵盖学习者的发展、进步等方面。

(2)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辅导者

基于课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体现的是一种协作交流、资源共享的学习过程。助学者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借助于该平台, 需要恰当地创设出一定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 使任务具备真实性、开放性及复杂性等特点, 在这种交流协作、互助共享的学习过程中,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习活动的辅导者是指在学习过程中, 针对学习者提出、出现的问题, 及时给予解答和纠正, 使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并依据学生的问题及反馈, 再次对教学活动进行重设计和调整。此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牢牢把握住教学目标, 同时还应通过电子档案袋、Blog等过程记录工具不断地记录、完善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记录, 增强对学习者的了解, 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 学习资源的整合者

助学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可借助虚拟社区、BBS等网络资源工具开设资源区, 作为共享资源的发布区域, 借助该平台, 助学者和学习者都可在上面发布资源或共享来自他人的资源, 如可以推荐国内外相关课程的学习网站, 或提供与课程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学术动态信息等。助学者则对这一资源进行整合分析, 使这些资源可极大地丰富学习者的知识存储及开阔学习者的视野, 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迁移和重构, 最大化地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优势。

(4) 学习活动的评价者

助学者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反馈和有效引导, 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反思活动。

在基于课程在线学习共同体中, 助学者可利用电子档案袋等过程记录工具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以跟踪、了解,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对整个学习过程作出正确、合理、公正的评价。

3. 专家

基于课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专家, 专家其实也属于助学者的范围。所不同的是专家除了作为参与者, 还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启发者、帮助者。本研究所指的专家是指为了课程的需要, 用以协助教学者的专业指导者, 可以是学校内的教授也可以是通过网络建立联系的指导专家。

(1) 专家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 针对出现的学习者缺乏相应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控制能力差等问题, 可以帮助助学者支招解决, 并针对助学者提出、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以利于学习者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依据助学者的反馈, 协助助学者再次通过教学设计进行调整、解决。

(2) 专家是非智力性因素的帮助者、支持者。学习活动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 还需满足学习者非智力因素的需要, 如:情感的交流、思维方式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需要。一方面, 教师或同伴可以通过交流与沟通, 给予学习者认同、激励和肯定;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专家可以向学习者支招, 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使他们建立自信, 端正态度, 增强自信、增强参与意识, 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种积极互动、及时交流, 对于促进学习者个性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尤为必要的。

三、在线学习共同体角色间的相互关系

在线学习共同体中, 学习者、助学者、专家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共同愿景、学习活动的设计都要依据学习者的发展来制定;而助学者是学习活动的主导, 根据对教学内容及对学习者的分析, 制定出符合学习者身心发展的学习目标及共同愿景;专家是网络环境下的一大优势资源, 学习者和助学者通过网络环境可以得到专家提供的指导性帮助, 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中, 学习者、助学者、专家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1来表示:

在线学习共同体中, 学习者、助学者和专家这三者和共同体之间既存在独立场效应。又存在互动场效应。他们之间相互依赖, 相互作用。学习者和助学者、专家的不断发展进步推动了学习共同体的不断进步, 共同体的不断成熟也惠及了学习者和助学者的不断提高, 同时也促进了专家的不断自我提高。突出了个体角色在共同体环境中的作用以及角色群体在共同体中显示出的合力。

在线学习共同体中, 学习者、助学者和专家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互相促进, 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界限, 让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助学者的角色虽发生了转变, 却不是对其角色的否定, 反而是更加确定了其学习的主导地位;在网络环境下, 专家的权威性也面临极大的挑战, 专家学者只有不断与学习者、助学者保持沟通, 才能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促进学习者、助学者及自身的不断进步。

四、结束语

我们可以看到, 在线学习共同体中, 学习者、助学者、专家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只有充分发挥每个角色的影响作用, 才能促进整个学习共同体的不断走向成熟, 同时也促使每个角色不断丰满化、立体化。

值得说明的是学习共同体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 在线学习共同体有开放共同体和有限共同体之分;学习共同体也不仅仅限于课堂, 一个班级、一个学校都可以称为学习共同体, 班级学习共同体的角色除了学生、教师、专家还包括班主任老师;而学校共同体中, 关注的不仅是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成长, 也致力于教师间的相互学习, 走向专业化, 因此, 校长是学校共同体中至关重要的角色。探寻学习共同体中的角色定位及影响, 对构建成熟的学习共同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敬阳.关于日本学校教育中的学习共同体理论的介绍[J].正德学院学报, 2008, 12:64~66

[2]张新明.网络学习社区的概念演变及构建[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5:55~60

[3]Sarah J.Mann.Alienation 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a failure of community?[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5, 2

[4]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1:20~29

[5]高丹丹, 陈向东, 张际平.基于课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08, 4:12~15

[6]王蔚, 刘家勋.基于网络课程中的BBS模块所构建的学习共同体[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 12:151~152

普通话在线课程 篇8

一、在线教育及在线课程质量

( 一) 在线教育的内涵

对于在线教育的认识和定义目前尚未统一。学者何克抗认为在线教育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 它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结构和教学本质。宋国学从五种不同的角度中归纳出“e - 学习”具有信息更新快、学习自主性明显等内涵。笔者认为在线教育的本质是把传统课堂搬到网络环境中, 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 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

( 二) 在线课程质量

课程作为知识讲授、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 是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在线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两个部分。笔者根据对于课程质量的认识, 结合大学在线课程概念, 引入CIPP教学评价理论, 把在线课程质量概括为: 在线课程在环境、输入、过程、输出环节中表现出的满足学生需求, 体现网络环境学习特点, 达到设计者期望的状态。

二、大学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现状

当前, 大学法学专业部分课程采取以网络教学为主、面授教学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 法学专业网络课程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与此同时, 其网络课程质量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一是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缺失。由于法学专业历来以校园教育为重点, 对在线教育重视不够, 法学专业的网络教育质量标准空缺, 在线课程质量标准更无从谈起。

二是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理念滞后。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传统校园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式, 使得课程设计与开发不能适应网络教育的新要求。

三是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不足。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仍然由法学专业教研室组织专任老师, 采用单一、低端的技术, 直接影响课程质量和学生在线学习效果。

四是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资源不足。缺乏先进、真实、适用的法学专业案例素材, 直接导致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难以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三、大学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影响因素

国内专家学者基于实证, 广泛的开展了在线课程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于秀云把教学资源、学习过程控制、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和系统运作五个方面视为在线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徐旭东提出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学习对象、教师、学习资源、组织体系、学习支持服务、教学评价是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构成要素。2008 年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指标把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教师队伍、教学内容与学习资源、学习过程管理、学习支持服务、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是评价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陈建钢认为需要从网络环境、教学平台、网络课程、资源库 ( 中心) 、应用服务、评价认证与质量保证六个方面提高在线课程质量。

笔者基于法学专业教学特征, 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反馈认为, 影响大学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主要包括四大基本因素即开发模式、课程设计、资源质量、技术应用。

四、大学法学专业模块化在线课程质量保障措施

借鉴英国开放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相关专业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成功经验, 引入课程组和模块化的设计与开发模式, 打破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中心, 以学习者为中心, 对法学专业网络课程进行模块化编组, 建立模块化质量标准, 实施过程化质量控制, 以此保障在线课程质量。

( 一) 进行模块化拆解

对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进行基于知识结构的分解, 形成在线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大小以学习者15 分钟学习时间为限。将一门完整的法学课程拆解为40 个知识模块。

( 二) 实施课程组开发

由法学教研室组织法学课程专家、教学专家 ( 专业教师、实践指导老师、辅导老师) 、技术专家 ( 媒体、视频等制作技术人员) , 形成课程组, 由教学专家编制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专家形成课程方案, 技术专家进行编辑制作。

( 三) 建立模块化质量标准

基于总体课程目标和知识点目标, 针对每一模块, 从课程模块内容、开发技术、控制方式等方面, 建立质量标准, 形成模块化课程质量标准体系。

( 四) 实施全过程多元监督

课程开发过程中, 邀请校外法学专家、在线课程设计专家对课程设计、课程资源、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审定; 组织法学专业授课老师和辅导老师试用, 反馈试用效果; 组织部分学习者远程在线测试, 反馈学习效果。

摘要:远程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得以广泛应用, 而在线课程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除内外部质量控制机制外, 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还直接受到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课程设计、资源质量、技术应用四大因素的影响。对在线课程进行模块化、编组式设计开发, 建立模块化质量标准, 实施多元全过程监督是确保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在线课程,模块化,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 2014.

[2]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2000.

上一篇:门诊诊疗时间下一篇:高校校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