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安全十篇

2024-09-03

二次安全 篇1

电力二次系统广泛采用计算机技术, 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传播将导致电力二次系统运行异常, 或敏感数据丢失。而一旦被黑客入侵到电力二次系统中, 将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美国国土安全部2007年曾发现过一个巨大发电机控制程序中的缺陷。在模拟实验中, 专家展示了黑客可能通过互联网利用这一缺陷发动攻击, 引起发电机剧烈反应, 在极特殊情况下, 黑客甚至可能让发电机爆炸。国外也曾发生过电力系统被入侵导致多个城市电力供应中断的事件。

因此, 通过在电力二次系统中引入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 可以及时了解系统的安全现状, 并采取有效措施, 消除安全隐患, 降低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 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过程。它要评估资产面临的威胁以及威胁利用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的可能性, 并结合安全事件所涉及的资产价值来判断安全事件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影响。资产专指信息资产, 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信息系统、信息数据、生产或服务能力、人员能力和应得的信誉, 是安全策略保护的对象。

安全加固则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 提高网络、主机以及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安全加固的基本要求是开放最少 (必要) 的服务、设置最小 (必须) 的权限、增加最多 (可行) 的审计。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了解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风险级别, 在此基础之上, 通过安全加固, 可以达到降低信息系统的资源占用、增加系统防御的时间、延缓攻击者攻击速度、缩减影响范围、增加可审计的内容等目的, 从而增强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性, 提高抵御黑客攻击的能力。

1 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

1.1 基本原则

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工作应遵循规范化、最小影响、可控及保密等基本原则。

电力二次系统的技术体制、运行环境、管理方式具有电力行业的特有属性, 信息安全是电力安全生产体系的一部分, 因此除遵循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外, 还需要遵从电力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技术政策和标准, 在实际的工作中应执行两票制, 即工作票和操作票。

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本身也会带来风险, 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中的一些工作内容, 如漏洞扫描、系统补丁安装、服务关闭等, 可能会对系统的运行带来影响。应该仔细设计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方案, 经过反复测试, 并制定有关的应急预案, 进行必要的数据和环境备份, 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 将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对信息系统与业务的可能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应该达到人员可控性、工具可控性、项目过程可控性。因此需要稳定的人才队伍、成熟的专用工具、可控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双方应签署相关的保密协议和非侵害性协议。

1.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一般包括启动准备阶段、现场评估阶段、风险分析与报告阶段。

1.2.1 启动准备阶段

(1) 评估工作的前期准备和交流, 包括:确定评估的范围、制定评估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人员的培训、评估工具的准备等内容。

(2) 评估的范围包括:管理与运维、物理环境、基础网络、主机系统、业务系统等, 其中以评估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落实情况为核心, 重点检查边界防护, 包括单位内部系统间的横向边界、与上下级单位间的纵向边界, 以及电话拨号、无线网络、VPN等接入方式的防护措施。

(3) 评估工具以自主研发或成熟商用产品为主, 所有工具应经过充分测试, 确保安全可靠。

1.2.2 现场评估阶段

(1) 评估小组进驻现场, 进行风险数据采集。现场工作中的首要重点是评估电监会5号令的落实情况, 包括安全区划分、网络专用、横向边界防护、纵向边界防护、拨号安全防护等;其次是评估管理和制度、基础网络、业务系统、通用服务、主机系统、数据库系统、办公终端、现有安全措施等。

(2) 评估方法有顾问访谈、日志审计、人工查看、漏洞扫描、自动化工具采集、白客渗透等。由于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 因此原则上不对涉及电力生产关键业务的系统进行自动化检测, 一般选取备用系统或备用设备, 采用顾问访谈和手工审计的方式进行评估。

1.2.3 风险分析与报告阶段

对收集到的风险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确定电力二次系统面临的威胁、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的级别, 并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 给出风险决策和安全建议, 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1.3 安全加固

安全加固一般包括加固准备阶段、人工加固阶段、加固验证和报告阶段。

1.3.1 加固准备阶段

加固工作的前期准备和交流, 包括:分析风险评估报告、确定加固的范围、与相关厂商的沟通、制定加固方案和工作计划、成立加固小组、进行人员的培训、加固工具的准备、签署保密协议等内容。

1.3.2 人工加固阶段

对基础网络、主机系统、数据库系统、通用服务、业务系统等进行加固, 强化边界防护、网络防护、主机防护、应用防护, 形成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 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性。安全加固一般包括:调整优化网络结构、优化安全产品的策略、关闭多余服务和端口、合理配置系统参数、测试安装系统补丁、升级通用服务的版本、后门清理、账户口令管理增强等, 尽可能地消除或降低系统的安全风险。

1.3.3 加固验证和报告阶段

验证加固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对加固过程、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形成加固报告。

2 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实践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中的核心思想, 即重点进行边界防护, 从根本上改善了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环境, 极大地提高了电力二次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但通过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 发现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重视了边界防护, 但在基础网络、主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基础安全方面采取的防护措施相对较弱, 系统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 对不同安全等级区域之间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缺乏强有力的管控措施, 存在摆渡类木马、病毒传播的风险。

3 结语

近几年, 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已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行业领域构成极大的威胁, 作为基础中的基础, 电力企业结合自身特点, 制定了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企业规范和企业标准, 在部分单位开展了一些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工作, 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 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加固措施,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很好地提高了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性。

二次安全 篇2

1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现状

我国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项目的实施,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安防水平。但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电力系统的内防水平较低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电力系统的内防水平较低。这种比较是针对电力系统的外防水平而言的。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大多数网络安全装置的安全功能都是对外部网络信息进行限制,因此,当电力系统内部遭到攻击时,并没有有效的安全防护策略对其进行解决。目前,电力系统的内防水平已经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影响,因此需要对电力系统的内防水平进行有效提升。

1.2防护策略种类较少

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工作主要是通过防火墙实现的。运用防火墙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审查,达到对数据信息有效控制的目的。但这种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方式不能100%地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因此,需要增加有效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防护策略种类。

1.3电力人员无法独立完成电力系统的相关操作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配置、调试及维修工作主要是由电力系统的生产厂家完成的,当电力系统出现一系列问题时,电力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解决,只能等待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电力人员无法独立完成电力系统相关操作的现象,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工作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对于电力系统的故障及电力二次系统的攻击问题,可以建立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以此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工作是电力系统中信息的重要保障,同时,它对于系统中不同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工作的有效进行,针对电力系统中的一系列故障及二次攻击问题,对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完善。运用有效的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1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的总体策略

可以将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的总体策略概括为网络专用、纵向认证、横向隔离以及安全分区。需要为电力系统配置适宜的隔离、检测及防护设备,通过一系列有效管理措施的制定,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2安全网络系统的建立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安全网络系统的建立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建立安全网络系统的要求包括:在防火墙技术中引入入侵检测技术,提升防火墙技术中的相关性能;当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到电力系统中存在入侵行为时,能够及时终止入侵行为。

3.3电力系统的软件安全防护策略

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系统,如电能量管理系统、变电自动化系统等都应该运用相应的安全加固策略。电力系统主机的安全防护策略主要包括访问控制能力、安全补丁等。就电力系统的数据库而言,它的安全防护策略主要包括对数据库日志管理力度的加强、对数据库中相关程序的审核等。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策略及数据库的安全防护策略都是在安全区进行的,因此在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中,安全区是主要的防护对象之一。

3.4电力系统的数字证书应用策略

数字证书的应用目的是将网络通讯中的各方身份清晰地标示出来。数字证书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身份验证方式。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使用的数字证书是在公匙技术分布式基础上建立的。这种数字证书主要被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生产控制大区,它负责为其中的关键用户、关键应用等提供相应的身份验证服务。设备证书是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常用的数字证书之一,设备证书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远程通信实体及实体通信过程中数据的签名和加密。在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应用数字证书,不但能够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便捷性,还能保证电力系统中数据信息的传输安全。

3.5电力系统的防火墙安全防护策略

在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防火墙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防火墙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它通常被布置在内外网络的边界。包过滤防火墙是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较为常用的防火墙之一。包过滤防火墙可以根据数据目的地址、数据端口号及数据包源地址等相关标志对数据的具体信息进行系统地审查,如果审查结果表明该数据包满足包过滤防火墙的过滤规则,才会允许该数据包通过并传输至对应的目的地;如果审查结果表明该数据包不满足包过滤防火墙的过滤规则,那么该数据包将会被丢弃。可以将包过滤防火墙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为以下2种:第一,动态包过滤防火墙,这种技术可以对防火墙的过滤规则进行动态设置,它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任意一条连接进行追踪,结合电力系统允许数据通过的要求,对防火墙中的过滤规则进行适当地调整;第二,静态包过滤防火墙,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包按照一定的过滤规则进行审查,对数据包是否符合静态包过滤防火墙的过滤规则进行判断。

4结论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工作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它也为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应用有效的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如建立安全网络系统、软件安全防护策略、数字证书应用策略以及防火墙安全防护策略等。

参考文献

[1]邹春明,郑志千,刘智勇,等.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13,37(11):3227-3232.

[2]潘路.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安全整改没有“第二次” 篇3

据《工人日报》报道,贵州省副省长孙国强在日前举行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要求,对没有排除安全隐患的单位必须停止生产,并且一律不准安全监督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下发第二次整改通知书,安全整改没有“第二次”。

有的单位,收到安全整改通知书一大把,就是不落实整改,今后,谁下发第二次整改通知书,将追究谁的安全监察责任。

这一要求,一针见血,切中时弊,透视国内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事故,有不少是在整改隐患时因种种原因,拖拖拉拉,失去机会,最终导致灾难的到来。

2004年10月4日,广西浦北特别重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34人死亡,55人受伤,900多平方米生产厂房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30多万元,事故调查时发现,仅当年年初县安全监管部门就对该厂发出了6份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据该县代县长说:“8月24日,县里开展了一次检查,发现这个厂存在6个方面的事故隐患。到9月20日复查时,该企业整改了5个,有1个还没整改,我们要求两天内整改完毕。‘十一黄金周前,县里又布置了一次大检查,9月28日白石北镇的安全监督人员在该厂检查时,又发现了5个问题,有的问题是以前整改过的。”就在这拖拉扯皮之间,10月4日,这起特别重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发生了。

2005年3月14日,黑龙江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新富矿三区一采矿井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8名矿工死亡,重伤1人。调查时黑龙江省副省长刘海生说:事故发生前,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安监局,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佳合分局分别于2004年10月3日,11月22日和2005年2月15日三次向该矿下的停产整改通知书,但监管人员却没有及时跟踪,致使事发矿井仍在冒险作业,直至事故发生。

总结这些事故教训,究其种种原因,安全监管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而造成这一致命缺陷的症结,首先是对隐患整改的认识不到位,有的安监部门和安监人员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学习领会的不够,认为发现了隐患,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其职责已尽,整改不整改,整改的怎么样是企业的事,出了事也是企业负责,把隐患整改的希望寄托在集团企业摇摇晃晃的自律意识上,造成监管的缺失;其次是由于认识的不到位,造成隐患整改的措施不力,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书,好像是抓了对隐患的整改,但是督查不到位,跟踪不到位,抓而不紧,实质上等于不抓,以致时间长了,一些企业将隐患整改该这样的刚性硬任务,当作了弹性软任务,于是有的企业对隐患整改就有了“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搪塞之举。

第二次安全汇报材料 篇4

项目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工地活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实行逐级负责,规范管理,把安全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方位、全过程。

一、内业方面:

1、对第一期安全费用进行了计量,并在本月加大投入,确保安全.2、特种设备从新进行整理归档,做到一机、一档、一盒。

3、对全线一线作业人员进行了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4、对浆砌排水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5、对质监站9月底的抽检意见进行回复,对总监办的通报进行回复。

6、对劳动用工人员动态管理台账进行更新。

7、上报龙门吊合格证件,上报专项安全方案和专项安全应急预案。

8、对行业安全建设活动的资料进行归档。

9、上报安全隐患排查情况表。

10、按照交通部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化达标”的要求对安全内业资料进行完善。11、11月11号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的专题会议。

二、外业方面:

1、全线各施工区设置今日危险源告知标志牌。

2、泥浆池进行维护并设置安全标志标牌。

3、路基高边坡和施工便道等危险地段设置安全防护。

4、K105省道跨线桥现场设置值班岗亭,门洞两侧挂设安全网。

5、预制场龙门吊上粘贴合格证并挂设安全标志牌,张拉区设置“张拉危险”安全标志标牌,设置钢性挡板。

6、K105省道跨线桥满堂支架高处作业上方加设竹板。

7、K103+112G319国道跨线桥施工现场,承台施工搭设安全操作平台。

8、对拌和站一级、二级沉淀池进行安全维护并挂设安全标志标牌。

9、莲花互通桥梁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

10、对全线路基的平交路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和限速标志牌。

11、在高边坡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

12、在桥梁施工现场设置”十不准” 安全警示标志标牌。

13、在项目部、预制场、桥梁施工现场设置农民工维权告知标志牌。

三、以后的安全管理重点工作计划

1、对现场加强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定期展开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培训活动。

3、加强对K105跨线桥施工的监护,发现隐患立刻整改。

5、加强对桥梁施工现场的监护,确保下一步梁板安装过程中的安全。

4、其他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安全预防工作,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

吉莲高速公路公路B6合同段

二次安全 篇5

大会审议通过了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费收支情况报告;审议表决通过了协会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修改会员会费缴纳标准的议案;选举产生了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期间召开了二届一次委员会议, 选举产生了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会议选举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院长徐国平为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北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褚建东等8人为副主任委员,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副院长王志为秘书长。会议还通过了聘任刘成江同志为第二届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的议案。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刘成江代表协会对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对新一届委员会的工作与发展提出了要求, 要求新一届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加大为政府、为会员服务的工作力度,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发展壮大队伍, 为进一步提升冶金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监管四司副司长马锐对圆满召开冶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表示祝贺, 他全面分析了冶金行业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 要求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要认真组织会员企业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在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培养、规范现场作业、提升管理和本质安全水平、加强企业员工岗位基础、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工作, 提升水平, 总结经验,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院长徐国平作为新当选主任委员作了表态发言, 对新一届委员会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决心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 更加务实的作风, 全面落实这次会议确立的目标任务, 为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做出新的贡献。

10月17日, 召开了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四次委员代表大会, 会议由徐国平主任委员主持, 王志代表秘书处作了协会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情况报告, 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主要议程。

二次安全 篇6

1 内网安全监视功能的范围

内网安全监视功能通过收集安全日志, 实现安全监视, 监视范围包括电力专用安全防护设备、通用安全防护设备和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内关键进程。

1.1 电力专用安全防护设备

此类设备包括横向隔离设备和纵向加密装置, 将按照Syslog日志规范主动向内网安全监视功能发送其运行状态和告警数据。为便于日志收集分析, 此类设备日志报文采用自定义电力二次系统标准Syslog日志格式:<告警级别><空格>告警时间<空格>设备名称<空格>设备类型<空格>内容描述。

1.2 通用安全防护设备

此类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装置、防病毒系统等, 采用Syslog与Agent相结合方式实现数据采集。由于此类设备涉及厂家众多, 且其工作原理和实现技术差异较大, 无法规定其采用统一的Syslog日志格式。因此, 采用日志采集代理Agent的方式到达规范其日志格式的目标。在采集Agent程序中, 输入内容为上述各类设备的原始Syslog日志, 输出内容为电力二次系统定义的标准格式Syslog日志。

1.3 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内关键进程

随着D5000的逐步完善和建设, 内网安全监视功能已纳入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根据《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要求, D5000的关键进程也将纳入监视范围。由于D5000运行环境相对固定, 操作系统主要采用国产安全操作系统, 因此, 将采用Agent方式实现关键进程的数据采集功能。

2 内网安全监视关键功能的研究及实现

2.1 日志采集功能

安全监视功能主要使用Syslog方式采集安全设备的日志信息。电力系统专用安全设备 (横向物理隔离装置、纵向加密认证装置) 使用Syslog方式直接采集;通用安全设备 (防火墙、入侵监测系统、防病毒系统) 经Agent代理将日志转换为符合电力系统标准格式的日志后采集;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内部的关键设备和应用通过Agent代理将日志转换为标准格式发送至安全监视功能。

Syslog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作为其底层传输层机制。Syslog的默认端口是514端口, 端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配置。日志采集流程如1所示。

2.1.1 广域网日志采集功能

广域网日志采集模块作为安全监视功能重要辅助模块, 可以广泛地部署各级调度机构和变电站, 负责采集电力专用安全设备 (横向物理隔离装置、纵向加密认证装置) 和通用安全设备 (防火墙、防病毒系统、入侵检测系统) 的运行日志和告警信息, 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至电力二次系统内网安全监视功能, 进行集中分析和展示。

广域网日志采集模块具有预处理功能, 包括事件接收、事件过滤、事件压缩、事件报送等功能。

(1) 事件接收。广域网日志采集模块使用Syslog方式接收事件内容, 范围包括电力专用安全设备、通用安全设备。

(2) 事件过滤。广域网日志采集模块将接收到大量安全事件, 但并非所有事件都需要关注, 过滤功能将不重要的事件信息过滤掉。

(3) 事件压缩与归并。对重复事件进行压缩, 所有重复事件只显示一次, 同时记录重复告警事件的第一次发生时间、最后一次发生时间和发生次数。

(4) 事件报送。广域网日志采集模块将事件处理后得到的重要事件信息报送至安全监视功能。

2.1.2 局域网日志采集功能

局域网安全监视模块负责监视主站D5000内部关键设备和应用, 采集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告警信息, 并将处理后的告警信息发送至电力二次系统内网安全监视功能。局域网日志采集模块具有如下功能。

(1) 采集系统外接设备。采集主机的外接设备情况 (USB接口、串口、并口) , 根据安全监视代理的配置文件, 当有不符合安全策略的外接设备接入时发出告警。

(2) 采集系统关键进程运行情况。采集系统内主要业务的关键进程的运行情况, 当出现非法进程、进程异常或非法退出时发出告警。

(3) 日志发送。当系统内发生异常、非法操作、非法访问或外连时, 以Syslog格式向监视功能发送告警信息。

2.2 运行状态阈值告警机制

内网监视功能对采集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阀值告警处理, 主要的告警现象包括:

(1) 越界。规定数值的合理取值范围, 当不在该范围, 越界条件成立。如某主机的CPU负载率超过定义的最大值或动态阈值;硬盘使用率达到100%, 无可用空间等。

(2) 跳变。规定数值在给定时间间隔的变化幅度, 如超出, 跳变条件成立。如oracle数据库的某个表空间增长过快;交换机的流量异常增长等。

(3) 不刷新。规定一个时间间隔, 如数值在该时间段结束时, 未改变, 不刷新条件成立。如D5000某个关键值长时间不变化等。

2.3 安全日志数据分析处理

2.3.1 事件标准化

按照管理需要对原始事件中包含的信息进行事件的重定义标准化, 具体内容包括:将信息进行相关的修改定义, 将事件的内容、描述信息、级别等进行修改, 从而标准化事件信息, 便于事件的处理。需要对事件的内容, 如级别、故障类型、描述等进行标准化定义, 如图2所示。

2.3.2 事件压缩与归并

对重复事件进行压缩, 所有重复事件只记录和显示一条, 同时提供告警事件的第一次发生的时间和最后一次发生的时间以及次数。

系统提供按照标准化事件的所有属性进行过滤归并策略设置。按照如下条件进行规则设定:监视对象、事件类型、紧急程度、发生时间、事件刷新的时间间隔。

2.3.3 事件过滤

在采集事件的同时, 通过对模板的定义, 可以对指定的事件进行过滤, 从而提高事件的处理效率和时效性;根据事件采集的规则, 将不需要的事件在采集层直接过滤, 可以减少管理服务器的处理事件量[4]。

2.3.4 风险管理

内网安全监视功能具有针对二次系统安全风险的评估指标体系, 包括运行类和安全类两类指标。运行类指标体现防护体系中安全设备的总体运行状况, 安全类指标体现防护体系中的安全可靠程度。运行类指标包括:设备在线运行率、纵向加密的密通可用率等;安全指标是功能当前风险值。

针对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告警日志的特点, 采用基于层次式聚类的多特征关联算法, 实现告警信息的分类和聚合功能, 通过IP地址与资产信息的关联, 快速定位告警信息来源, 同时分析告警内容, 按照属性相似度进行关联, 有效精简了报警数量, 解决了系统中安全事件描述信息过于冗余庞杂的问题。

2.4 监视功能级联管理

安全监视功能可以向上级单位报送高级别的安全事件、本级功能自身运行指标以及统计后的告警信息。上级安全监视功能通过设备统一编码识别安全事件的来源。根据电力二次系统采用通信专网的特点, 监视功能采用syslog报文及文件的方式实现功能的级联管理功能。具体系统架构如图3。

2.4.1 高级别安全事件上报

高级别安全事件上报指下级监视功能向上级监视功能转发告警级别为紧急的安全事件。当本级功能发生告警级别为紧急的安全事件后, 本级功能除记录该安全事件外, 会将该条告警的告警级别降一级后以syslog的形式上报给上级功能, 上级功能解析并存储该条告警, 产生对应的告警事件。

2.4.2 本级功能自身运行指标上报

本级功能自身运行指标上报指每5 min以syslog形式上报一次运行状态。内容包括:安全指标数值、紧急告警数量、重要告警数量、次要告警数量、通告告警数量、功能数据流量 (kb/s) 以及按照设备类型分布的告警数量。

2.4.3 本级功能统计分析信息上报

本机功能统计分析信息上报指每天零点以E文件的形式向上级功能报送过去一天的运行状态。内容包括:本级功能的告警数量、安全设备统计信息、指定安全事件、安全设备在线运行率、纵向装置密通可用率、按照设备类型和设备厂商划分归并后的告警数量、未归并日志数量。

内网安全监视功能结合电力系统的五级调度机制, 以及安全分区特点, 实现了适合电力系统的内网安全监视功能级联通信功能。该功能为上级平台及时准确地了解下级功能运行状态提供支持, 提供最及时的告警功能。最大限度降低紧急安全事件对全网的安全威胁, 同时也为上级调度单位对下级调度单位的二次安全防护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考核方法。

3 内网安全监视功能研究成果

3.1 内网安全监视功能结构

内网安全监视功能的逻辑架构分为3层, 由下至上依次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分析层、图形界面展现层三层, 架构图如图4所示[5,6], 各层功能说明如表1所示。

3.2 内网安全监视与D5000系统的有机结合

根据《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总体设计》、《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主机安全监视功能规范》要求, 结合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特点, 实现D5000安全监视功能。该功能充分利用了D5000系统的消息总线、服务总线、数据总线的应用机制, 结合D5000系统人机界面的表格编辑器、饼图、棒图、实时曲线, 使用画面浏览器、实时库数据、历史数据库进行内网安全监视功能的展示, 如图5所示。

4 推广应用情况

该功能可完全应用在国家电网公司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中, 为构建智能电网环境中的智能主动安全防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 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御体系基础上, 通过对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监视的研究、开发并实施电力二次系统内网安全监视功能, 提高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健全完善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 保障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电力二次系统内网安全监视功能已经在2010年完成江西和陕西试点的建设, 并在各分中心、省调中逐步推广建设。2011年完成国调中心、华北、华中分中心, 河北、福建、江苏、重庆、安徽、四川省调等9个单位的建设工作, 并在2012年底完成全公司其他省级及以上调度机构的建设工作。

5 结束语

通过日志数据采集技术、安全日志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数据关联分析技术, 以及D5000安全监视技术的研究, 解决了D5000对关键安全设备、服务器的日志集中采集和统一管理问题, 实现对安全设备的实时告警与运行状态监测, 及时发现安全体系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和异常访问行为。电力二次系统内网安全监视功能的建设有助于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由边界防护向纵深防御发展, 解决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对关键安全设备、服务器的日志集中采集和统一管理问题, 实现对电力专用设安全设备和通用安全设备在统一的功能下实现实时告警与运行状态监测, 为D5000提供全面的安全基础支撑, 对于及时掌握电力二次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功能收集了大量安全设备告警信息, 存在海量信息问题, 不能迅速从海量告警信息中发现二次系统安全事件, 亟需告警信息二次分析;在日志过程中, 一些告警并不合理, 告警级别存在过高问题, 需要根据紧急程度重新调整。

参考文献

[1]李澄, 陈颢, 宁艳.二次设备时间同步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 2012, 31 (1) :9-11.

[2]胡炎, 辛耀中, 韩英铎.二次系统安全体系结构化设计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 27 (S21) :63-68.

[3]陈建亚.现代通信网监控与管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0:56.

[4]彭雪娜, 闻英友, 赵宏.网络安全信息关联与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J].计算机工程, 2006, 32 (17) :1-3.

[5]刘金龙.drools规则引擎模式匹配效率优化研究及实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7.

二次安全 篇7

工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作为我国工业重要组成部门的矿产及岩石资源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承担着为我国其他行业输送原材料和能源动力的重要角色。然而, 在进行矿产开采和岩石爆破过程中存在着极高的风险和极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有些矿产和岩石规格不符合运输和建设的要求, 还需对其进行二次爆破。爆破工作是一项危险系数较大的工作, 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没有娴熟的技术和合适的工具就容易引发一些事故, 严重时容易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当前我国的开采和二次爆破手段尚存在一些问题, 很难安全、有效的实现矿石、岩石等资源的二次爆破。因此, 为了不断提高二次爆破的水平, 尽可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 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树立安全意识, 为相关人员普及安全知识, 做好自身的防范工作, 与此同时, 我们还应该不断加强研究、探索和引进新型的爆破技术和设备, 提高爆破工作的安全性, 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1]是一种新型的爆破工具, 能够正确熟练的运用这一工具对于我国整个采矿行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1 现阶段常规的二次破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 传统的二次破碎方法成本高、危险性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于露天矿的二次爆破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 一些先进的爆破理念、手段、方法和设备开始被引入到我国的露天矿二次爆破过程当中, 为了更加有效地将这这种新的技术和手段与我国的露天矿二次爆破联系起来, 因此, 我们非常有必要对现阶段我国传统的二次爆破方法进行一个全面的认知和分析, 主要对其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进行深入的探讨,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更加明确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的优势和特点所在, 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其优势和特点。一般而言, 传统的二次爆破方法多是基于炸药进行爆破的, 效果虽然还不错, 但是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安全问题, 另外, 炸药本身成本也很高, 一般都用于一次爆破当中, 对于二次爆破中炸药的运用就显得有点大材小用, 浪费资源了。

1.2 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非常高, 不利于大规模使用

除了上述爆破成本大, 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以外, 我国传统的露天矿二次爆破手法还存在着一个普遍严重的问题是实施传统的露天矿二次爆破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 施工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每一个细小的环节, 且需步步谨慎, 否则极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然而当前在我国的爆破领域专业型人才极度缺乏, 很难培养出大批的专业型人才, 迫于生命安全的威胁, 很多人都选择了其他的职业, 员工大多是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 完全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爆破, 因此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 这种方法只能在小区域小范围使用, 不利于大规模进行爆破。

2 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的基本概况

2.1 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工作原理探析

作为已经获得欧洲CE认证专利产品荣誉的世界上最先进、最安全的二次破碎技术的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是我们在二次爆破领域的一个神话和传奇, 它的出现和有效普及必将为我国二次爆破领域谱写出华丽的篇章, 必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危险系数, 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不断推动我国露天矿二次爆破水平的直线型提高。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这种优势, 我们必须要对这一新型的技术和产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最基本的我们从其工作原理入手。不同于传统的爆破方法, 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的工作原理近乎简单, 它主要有四个核心组件构成, 分别为:触发装置、底座、防护垫、和冲击波管, 如下图所示, 这四个组件共同作用, 有效的实现了这一最新科技产品的功能。具体而言, 它最终是利用冲击波管产生的冲击波来实现对于大岩石和岩石的破碎, 而在此环节中, 需要特别注意也是最核心的是膨胀剂的合理的调配技术 (图1) 。

2.2 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优势

对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的工作原理有一本基本的认识之后, 我们接下来整点讨论这一高科技产品的优势所在。很明显的不同于传统的工具那样笨重, 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很大的一个特点在于其拥有小巧精致的外形, 工作原理简单, 携带便利, 操作起来对技术人员更没有技术方面的要求, 基本人人都可以上手。另外, 这款高科技产品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它具有独立性, 完全依靠自身就可以实现露天矿的爆破功效, 省时省力, 安全性能极高。当然, 在爆破能力上也毫不逊色与传统的破碎方法, 它可以轻易对岩石、钢筋混凝土等一些较为坚硬的物体进行破碎处理, 是一款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 我们在矿山二次破碎、地震救援、等重点工程中的不二选择。总之, 这狂高科技产品融入了高科技的元素, 完全独立于传统的破碎模式, 无论是在环保方面, 还是法律审批方面, 也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3 爆破的基本环节

对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的破碎原理和优势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 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熟练期基本流程, 这样在实际的破碎工程中才能够不慌不乱, 做到有条不紊, 得心应手。我们可以具体分9步来完成整个破碎过程, 分别是钻、注、置、盖、拧、接、退、图、碎, 重点注意的是钻孔工程, 因为钻孔是后面其他所有程序的基础, 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钻孔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破碎效果, 其次就是对已经钻好的孔中注满水, 水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形成冲击力,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对触发装置和防护垫的放置好结合, 用引绳将相关部分结合起来, 人要躲在安全线以外, 防治破碎溅起的岩石对人体造成伤害。

4 应用行业

通过分析, 我们明确可以看出, 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这一高科技产品具有诸多的优势, 必将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我们对其应用行业也应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一般而言, 所有和破碎有关的行业都可以运用这种高科技产品实现破碎功能, 但是在如下一些行业中应用较为普遍和广泛。这些行业大多数是一些工业类的行业, 包括矿山的开采和爆破、市政工程和铁路建设等, 当然也可以将这种技术用于抢险救援和障碍物清理过程当中, 当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5 结语

露天矿的二次爆破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能够有效实现对露天矿二次爆破的安全控制, 将其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是我们已知追求的目标。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对非炸药岩石安全破碎器这种新型的爆破工具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对其工作原理、优势、应用现状、爆破的具体流程、应用的行业及其案例分析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信这对于不断提高我国露天矿二次爆破水平, 降低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3]。

参考文献

[1]孙晖, 刘万刚, 魏军等.逐孔起爆技术及高精度导爆管雷管在大连石灰石矿的应用[J].中国矿业, 2013, 15 (7) :50-52.

[2]潘辉霞, 张倩明, 刘东升.爆破工程施工常用数据与技术标准规范速用速查手册[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 2013, 12 (6) :34-36.

二次安全 篇8

电力生产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其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着电力行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基于网络的跨地区、全行业系统内部信息网已逐步成型。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计算机网络成为电网调度机构的主要技术支撑平台;同时电力二次系统是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经营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电力生产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日渐增强,这势必对二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这也使得电力调度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问题成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江门供电局电力二次安全防护系统技改工程的设计作简单的阐述。

2.工程设计

2.1工程建设必要性

针对江门供电局电力调度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实施的现状,并适应广东省江门市电网的发展需要,提高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加强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管理,需为江门市102座变电站加装二次安全防护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是指变电站内生产业务系统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需配置的相关安全防护设备。通过加装二次安防系统,地调能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各变电站的运行数据,提高了电网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水平。

2.2工程建设设想

a)110kV变电站二次安全防护系统配置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名称数量

1纵向加密装置1套

2交换机1套

3防火墙1套

4连接线缆、配件及辅材1套

b)110kV变电站安全防护总体设计方案如下:

方案说明如下:

1)互联的主要设备包括各业务终端,控制区和非控制区纵向互联交换机, 横向和纵向互联硬件防火墙,纵向加密认证装置以及调度数据网路由器和交换机设备,各设备均为单配置;

2)配置1台控制区纵向互联交换机,用于控制区有纵向数据通信的业务系统汇集接入,接入系统之间的访问控制和安全区的横向及纵向互联;

3)配置1台非控制区纵向互联交换机,用于非控制区有纵向数据通信的业务系统汇集接入,接入系统之间的访问控制和安全区的横向及纵向互联;

4)配置1台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布置在控制区纵向互联交换机与调度数据网实时VPN之间,用于本地控制区与远端控制区相关业务系统或业务模块之间网络数据通信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传输数据的加密与解密,保证系统链接的合法性和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及完整性;

5)配置1台纵向互联硬件防火墙,布置在非控制区纵向互联交换机与调度数据网非实时VPN之间,用于本地非控制区与远端非控制区相关业务系统或业务模块之间网络数据通信的访问控制;

6)配置1台横向互联硬件防火墙,布置在控制区与非控制区的网络边界上即布置在控制区纵向互联交换机与非控制区纵向互联交换机之间,一方面实现两区的逻辑隔离,另一方面实现控制区有关业务系统可同时使用实时VPN和非实时VPN进行信息传输。

3.工程控制造价措施

3.1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a. 挑选从事过多项110千伏变电站自动化工程设计经验的项目经理及各专业主设人参加本工程的设计,为控制工程造价创造条件。

b. 详细阅读变电站的图纸及已有设备资料,选用最匹配的设备,使得本次新增设备能安全、快捷地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

c. 研究场地的电缆走向,在尽量节约电缆的前提下完成本次工程设计。

d. 确保设计的深度,减少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变更。

e. 按计划和提前供图。节约时间是最大的节约,按计划和提前供图是工程计划有序进行的前提,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设计应密切配合业主的工程建设进度编制相应设计规划并进行动态跟踪,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分层,准时或提前供图,确保工程建设如期或提前竣工,减少贷款利息,发挥总投资效益。

f. 技经人员必须随设计人员深入现场,实地调查工程情况和材料价格,编制符合工程实际的概算、预算及标书编写资料,确保限额设计的实现,控制工程造价。

g. 开展设计监理,通过监理的全面监督作用,更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

h. 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严格处理设计变更,杜绝因设计变更的随意性而导致概算、预算失控的现象。

3.2管理方面的造价控制措施

a. 严格按照所确定的设计原则、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严格禁止一切超出文件内容条款以外的任何设计并控制超标工程量。

b. 执行电力行业及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限额设计标准,大力推广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在设计这个控制造价的“龙头”环节上下功夫。切实做好投资分解和工程量的确定工作,把控制工程造价工作落到实处。按照批准的概算文件科学合理的进行投资分解,并将任务与规定的投资限额分专业下达到设计人员,使每个设计人员了解本专业的投资限额,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c. 在施工招标阶段,配合业主编制招标文件及标底,协助业主搞好评标工作,使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施工招标,促使施工单位加强管理。工程实施阶段,协助业主进行合同管理,从以往的工程经验中,加强合同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有效的途径。

d. 选派设计工代驻施工现场,及时处理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工代要严格把好设计变更关,对施工单位提出的不合理变更、超标准变更应坚决予以否定。设计变更通知单要经技经工代核准费用并签署,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设计变更的费用严格控制在基本预备费的三分之一以内。

e. 技经人员参与到设计的各阶段,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积极收集多渠道的工程造价信息,遵循概预算编制原则,计价依据充分,认真做好概预算编制工作,合理有效地确定工程造价。

f. 由于概算基础数据对工程造价影响极大,因此技经人员在概预算编制工作开始之前就积极做好了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使工程造价控制在符合实际的合理范围之内。

g. 工程开工建设前,由工程设总组织工代作一次施工图的全面技术交底,并听取意见,使业主和施工单位清楚设计意图;在施工初期,进行地下及隐蔽工程时,设计代表要及时到位,以免留下隐患,造成返工等损失。

4.结束语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篇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范黑客及恶意代码等对电力二次系统的攻击侵害及由此引发电力系统事故,建立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应当坚持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保障电力监控系统和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

第三条电力二次系统的规划设计、项目审查、工程实施、系统改造、运行管理等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 技术措施

第四条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内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原则上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

生产控制大区可以分为控制区(安全区I)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管理信息大区内部在不影响生产控制大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企业不同安全要求划分安全区。

根据应用系统实际情况,在满足总体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简化安全区的设置,但是应当避免通过广域网形成不同安全区的纵向交叉连接。

第五条电力调度数据网应当在专用通道上使用独立的网络设备组网,在物理层面上实现与电力企业其它数据网及外部公共信息网的安全隔离。电力调度数据网划分为逻辑隔离的实时子网和非实时子网,分别连接控制区和非控制区。

第六条在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必须设置经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

生产控制大区内部的安全区之间应当采用具有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防火墙或者相当功能的设施,实现逻辑隔离。

第七条在生产控制大区与广域网的纵向交接处应当设置经过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或者加密认证网关及相应设施。

第八条安全区边界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禁止任何穿越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之间边界的通用网络服务。

生产控制大区中的业务系统应当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禁止采用安全风险高的通用网络服务功能。

第九条依照电力调度管理体制建立基于公钥技术的分布式电力调度数字证书系统,生产控制大区中的重要业务系统应当采用认证加密机制。

第三章 安全管理

第十条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负责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监管,制定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

电力企业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及其信息报送纳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分级负责的责任制。

电力调度机构负责直接调度范围内的下一级电力调度机构、变电站、发电厂输变电部分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技术监督,发电厂内其它二次系统可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实施技术监督。

第十一条建立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评估制度,采取以自评估为主、联合评估为辅的方式,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评估纳入电力系统安全评价体系。对生产控制大区安全评估的所有记录、数据、结果等,应按国家有关要求做好保密工作。

第十二条建立健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的联合防护和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电力调度机构负责统一指挥调度范围内的电力二次系统安全应急处理。

当电力生产控制大区出现安全事件,尤其是遭受黑客或恶意代码的攻击时,应当立即向其上级电力调度机构报告,并联合采取紧急防护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同时注意保护现场,以便进行调查取证。

第十三条电力二次系统相关设备及系统的开发单位、供应商应以合同条款或保密协议的方式保证其所提供的设备及系统符合本规定的要求,并在设备及系统的生命周期内对此负责。

电力二次系统专用安全产品的开发单位、使用单位及供应商,应当按国家有关要求做好保密工作,禁止关键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第十四条电力调度机构、发电厂、变电站等运行单位的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实施方案须经过上级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和相应电力调度机构的审核,方案实施完成后应当由上述机构验收。

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设备和应用系统,其接入技术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须经直接负责的电力调度机构核准。

第十五条电力企业和相关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

对于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逾期未整改的,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对于因违反本规定,造成电力二次系统故障的,由其上级单位按相关规程规定进行处理;发生电力二次系统设备事故或者造成电力事故的,按国家有关电力事故调查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六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电力二次系统,包括电力监控系统、电力通信及数据网络等。

(二)电力监控系统,是指用于监视和控制电网及电厂生产运行过程的、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业务处理系统及智能设备等。包括电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换流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广域相量测量系统、负荷控制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和水电梯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实时电力市场的辅助控制系统等。

(三)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是指各级电力调度专用广域数据网络、电力生产专用拨号网络等。

(四)控制区,是指由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纵向联接使用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实时子网或专用通道的各业务系统构成的安全区域。

(五)非控制区,是指在生产控制范围内由在线运行但不直接参与控制、是电力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纵向联接使用电力调度数据网的非实时子网的各业务系统构成的安全区域。

第十七条本规定未作规定的事项,适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5月8日发布的《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二次安全 篇10

解法1因对称轴方程为.t=-I, 由已知条件知, 则2不可能都在-I的左边, 沂则y条件^丨rr, 所以h能作右边或一左一右.

第一种情况, 若u 2郎在-1的g边, 则根据二次函数的单调性, 就有/u, ) </u 2) .

第二种情况, 若.r, , ^在-1的一左一右, 则只能是x, 在-I的左边, 而.v2在-1的右边, 设A与_1的距离为I设x2与-I的距离为A^-/V=.t|<0, 所以A</V, 又因为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所以/ (A) </U 2) •

解法2 (特殊值法) 取.v, =-2, 心=2, 对照称轴方程为x=-丨, M然/U, ) </ (〜) •

变式已知函数/ (•!:) =似2+2似.+4 (0<«<3) •若弋<•H+.v2=1-, 则/ (.t, ) 与/ (>»:2)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解析取《=丨, 即转化为上一题.

比闲数值大小的解题策略:

其一,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对称轴, 并•求出相应的对称轴方程.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及函数值大小等与对称轴密切相关.在闭K M内,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通过该阐数的单凋性可以确定, 而该函数的单调性, 又根据其对称轴位置 (在区间的右边、左边.还是IK间内) 及开口方向宋确定.如果尤法确定对称轴位置和开口方向, 则要进行分类讨论.

其二, Ml以采用特值法, 即特殊值代入•可以将题目中的某一个未知M•设为较特殊的值, 以降低解题难度•该方法在选择题中比较适用•注意在代人特殊值时, 切不町以偏概全, 要力求全面、恰当.

其=, 转化法.可以将“比较函数值大小”这类问题转化为针对对两个或几个丨:彳变挞间关系的研究问题.继而转换成对变量和对称轴之间距离的研究.

此外, 分类讨论非常®要.要做到不重复、不漏掉任何情况.对K间固定、对称轴不确定的题型, 可以先进行配方, 接着根据对称轴的位置与定义域区间的关系来讨论•对区间不固定、对称轴确定的题型, 可以先求出蚋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 进而分析在不N期叫内的最消:状况.对丨^丨’"卜f间定、对称轴也不确定的题型, 可以宄找出该函数对称轴满足的条件, 进而确定对称轴方程, 在分祈定义域R间和对称轴的关系.

问题2若不等式a’+«a'+1為0对■一切a"e f〇, 了j成立, 则《的最小值为 () •

A.O B.-2 C.—1) .-3a

解法1 (转换变M) 取/ («) =$.«+文2+I, 只需/ (〇) ^〇, j i y/j^o f ij«^.

解法2 (分离变置) , 同时在.v e (〇, 了j的范丨韦丨丨4的极小攸为十, 《的最小值为-夺.

变式若对任意的, 为正整数) , n2+ (fl.-2) n+I+«>0恒成立, 求《的取值范围.

略解:分离变量.

提示要求无论《取何值, 该式恒大于〇, 即在最低点该式大于0.而该式开口向上, 可知M低点即为二次喊数的顶点.

求变a范阇的解题策略:

其一, 如果在变ti•所处范m内有两个端点, 则可以将二次函数转化成一次函数 (即进行变M•转换) 或分离变M.

其二, 如果在变敁所处范W内冇一个端点.可以考虑分离变M.

问题3设/ (•'.) =+c, 若ft+6+«•=0, / (0) >0, / (1) > () , 求证:

(l) a>0且-2〈上<-I; (I

(2) 函数/ (a:) 在 (0, 丨) 内有几个零点?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 (I) 由已知, 有c>0, 3«+2/;十r>0, 由条件a+6+c=0, 消去/», 得《>f>0•

由条件《+6+c= () , 消去c, 得《+fc<0, 2h+6>0, 乂已

上一篇:德育课中的法治教育下一篇:《图书馆服务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