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细节描写十篇

2024-08-12

人物细节描写 篇1

一、抓住外貌描写, 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的痴迷和不拘小节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 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等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外貌描写展示了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 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的主人公爱因斯坦, 虽伟大, 但也有平凡的一面, 而这平凡的一面正是通过文中“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和“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两次外貌描写来表现的。作者这样写爱因斯坦, 并不是为了说明他的邋遢, 而是正话反说, 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 说明他正是由于潜心科学研究而不拘生活小节, 忽略了个人的衣着打扮, 展现了其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这里的外貌描写方法可以作为一个读写结合点, 让学生当堂观察文中插图, 想一想、说一说小女孩第三次遇见的爱因斯坦的外貌特征, 也可以说说爱因斯坦眼中小女孩的外貌特征, 并适时进行练笔。

二、通过语言描写, 品味爱因斯坦的谦虚好学及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 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达到“闻其言, 见其人”的效果。

文中爱因斯坦的语言出现了三次。小女孩冷不丁地撞了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却先于小姑娘说:“对不起, 小姑娘, 是我不小心。”当小女孩告诉爱因斯坦, 父亲说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时, 爱因斯坦谦虚地说:“噢, 他只讲对了一半, 我是爱因斯坦, 但并不伟大。”当小女孩说“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时, 爱因斯坦说:“呵, 小教授, 请你再教教我。”他告诉小女孩的妈妈:“她教我怎样穿戴, 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我呢, 什么也帮不了她, 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作者只用了这短短几十个字的语言描写, 就表现了爱因斯坦谦虚好学的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中体会爱因斯坦高尚的品质, 感受伟人的另一种伟大之处。文中的小姑娘是配角, 学生可以通过简短的几句语言描写, 感受到一个天真直率的小女孩形象。

三、表演动作, 彰显人文内涵, 感受崇高品格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其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 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 不仅要听他怎么说, 更要看他如何做, 正所谓“听其言, 观其行”。因此, 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 展示人物精神面貌, 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人物细节描写 篇2

班有“超级懒虫”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嫩芽作文研究中心李清娟

他,中等偏瘦的个儿,一张脏兮兮的瓜子脸,头发总是乱蓬蓬的,如同乌鸦巢似的,一对好像总也睡不醒的小眼睛。他衣衫不整,时常不是丢了纽扣,就是没拉拉链。他走路时总是眯着眼,拖着步子,摇来晃去,让人真担心他冷不丁会突然倒地睡着。他是谁呢?他不是别人,而是我们班的“超级懒虫”。

这天上午上英语课,英语老师站在教室的讲台边讲课。我正专心致志地听讲,忽然耳边传来一阵轻微的鼾声。我扭头一看,啊,这家伙竟然躲在前桌的身后睡起大觉来。我一见,觉得既好笑又有些生气。英语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没有发现“超级懒虫”的“精彩表演”。作为班长,对这种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当然不能置之不理。我悄悄伸手推了他一下。他瞅了我一眼,又睡起来。

聪明的你一定知道我们班的“超级懒虫”的大名了吧?对,他就是张强。

名医诊疗

诊断:

这篇习作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十分到位,作者用细腻的语言文字将人物的外貌特点勾勒得栩栩如生,刻画出了人物懒洋洋的外在形象,同时也彰显出这正是因为“懒”而造就出的结果。美中不足的是在描述主人公在英语课堂上昏睡这一典型事例时,只对典型事例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没有抓住人物昏睡时的动作细节来着力刻画,因而使“超级懒虫”的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生动,读后让人感觉印象不够深刻。

药方:

建议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修改:

1.抓住“超级懒虫”躲在前桌身后睡大觉时的动作细节,如脑袋、眼睛、嘴巴的样子,流口水的情形等来进行细致刻画。

2.抓住“超级懒虫”被“我”推醒后接着睡的动作细节,如抬头、睁眼,嘴里嘟囔、擦口水等情形来进行细致刻画。

班有“超级懒虫”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嫩芽作文研究中心李清娟

他,中等偏瘦的个儿,一张脏兮兮的瓜子脸,头发总是乱蓬蓬的,如同乌鸦巢似的,一对好像总也睡不醒的小眼睛。他衣衫不整,时常不是丢了纽扣,就是没拉拉链。他走路时总是眯着眼,拖着步子,摇来晃去,让人真担心他冷不丁会突然倒地睡着。他是谁呢?他不是别人,而是我们班的“超级懒虫”。

这天上午上英语课,英语老师站在教室的讲台边讲课。我正专心致志地听讲,忽然耳边传来一阵轻微的鼾声。我扭头一看,啊,这家伙竟然躲在前桌身后,趴在桌上睡起大觉来。他歪着脑袋,枕在胳膊上,眼睛闭着,嘴巴一张一合,嘴角流出的口水已经把胳膊下的书本打湿了。我一见,觉得既好笑又有些生气。英语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没有发现“超级懒虫”的“精彩表演”。作为班长,对这种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当然不能置之不理。我伸手悄悄地推了他一下。他微微抬头,睁开蒙眬的睡眼瞅了我一眼,不知嘴里小声嘟囔了一句什么,擦了一下嘴上的口水,又将脑袋枕在胳膊上睡起来。

哈哈,你一定想知道我们班的“超级懒虫”的大名吧?他就是张强。

回访复查

人物描写最传神处在细节 篇3

诗歌创作如此,记叙类文章写作也如此。最传神处在细节,精当的细节往往能为优秀的作品插上翅膀,从而产生令人震撼的力量。细节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它要求真实而典型。归有光的祖母拿象笏时对孙子的厚望期待,藤野先生为鲁迅批改作业的圈点勾画,朱自清的父亲翻过月台买橘子的步履蹒跚……人物因这些细节而传神,我们因这些细节而感动。那么,描写人物该关注哪些细节?细节描写又该从何人手?

肖像细节是指对人物容貌、姿态、神情、衣饰等特征的描写。描写时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还应突出人的个性,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别里科夫总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的衣着和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的思想,阿Q的癞疮疤和他的“精神胜利法”,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睛和她生命里没有春天的悲剧命运……思想、性格、命运都凭借传神的肖像描写得以充分表现。《水浒》“林冲见差拨”一节中,“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一处,就突出了他教头与配军的双重身份,表现了他谨慎小心、沉着冷静、隐忍顺从、顾及颜面等多种性格和心理。如果想写一个虚伪的人,可以说满脸堆笑,或说挤出一丝笑意,而这样写或许更传神:他脸上的笑容像是贴上去的。着一“贴”字,穷形尽相。

语言细节“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要切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王熙凤见黛玉时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一席话,夸了黛玉,赞了探春姐妹,讨好了王夫人,迎合了贾母,真是八面玲珑,一语博得满堂彩。《水浒》“林冲见差拨”一节,差拨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性格。孙犁《荷花淀》中水生嫂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一句“你总是很积极的”,既有埋怨与嗔怪,又有满意与自豪。

动作细节是对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契诃夫说:“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行动描写的目的正在于传神。严监生为两根灯芯费油而竖起两根手指,老葛朗台为攫取镀金的十字架那临终一抓,孔乙己摸出四文钱和排出九文大钱,因动词的精心选择成为传神之笔。“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男子隐隐的失望,女子羞涩中的矜持,都在动作中体现出来了。《三国演义》中有曹操献刀的故事: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献刀”一事正体现了曹操的“奸雄”性格。

心理细节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或作心理概述,或写内心独白,或用动作暗示,或以景物烘托,或绘梦境幻觉。人物心理常常要通过对话和感情变化来表现。如《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刘备的“闻雷失箸”写出了他内心的紧张,也充分表现了他韬晦深藏的性格特点。《边城》中翠翠知道自己误会了傩送,“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翠翠吃惊、羞涩、默然无语,正是傩送在她心里投下一道影子的表现;后来翠翠和打火把送她回家的人重逢,那人调侃翠翠:“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已经“长大了”的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不说话却笑,表现了翠翠对往事美好的记忆和微妙的感情涟漪。最后祖父借和翠翠同岁的新嫁娘喻示翠翠时,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情窦初开的翠翠并不是对祖父的话无动于衷,而是少女已经心有所属,默默相思。

景物细节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可以用写景烘托人,可以借助他人反应表现人,可以与其他事物对比突出人。《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一节,侧面烘托运用得最为出色。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曹操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在众人的哄笑里,隆隆的战鼓声中,在酒尚温的细节里,关羽的英武神勇充分展示了出来。《边城》中有这样一段:“翠翠心中乱乱的,想赶去却不赶去。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分有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窸窸作声。枝头新蝉声音已渐渐洪大。两山深翠逼人竹篁中,有黄鸟与竹雀杜鹃鸣叫。”作者以景写情,细腻地描写芦苇、杨柳、菜蔬的繁荣滋茂、充满野性,蚱蜢、新蝉、黄鸟、竹雀、杜鹃的自由欢畅,烘托了翠翠此时烦乱而又对爱情满怀憧憬的心理。

人物细节描写片段 篇4

★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

★她的对手现在是她的老对手,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小子,不错嘛!”她握紧了板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以闪电的速度把球运了过去,留下两声脆响。对手是个能将,不好对付。时间过去了很久,也没分出个胜负。她心里有些着急,那黄色的小球似团小火焰,烧得人心里发慌,尽管她左闪右闪,提打旋杀,对手却纹丝不动。

她心中很是恼火,额头上的汗珠都要发烫了,她一声怒吼,眉毛把汗搅在了一起,球“刷”地蹦了过去,正中对手要害,对手往后一个踉跄。冷不防输了一个球!

1、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落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

2、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是个健谈的人。

3、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水。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哥哥搓完后去洗头,一捧水,捧了个空。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还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镜。

4、朦胧中,我发现房间里还亮着灯。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书。啊!爸爸又工作到这么晚。天气又闷又热,我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了。我轻轻地跳下床,去拿毛巾擦汗,顺便也给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见他脸上、背上都浸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汗衫与湿透了,几只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连忙一巴掌打过去,把爸爸吓了一跳。我把毛巾递给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头工作起来。当我重新上床时,只听时钟“当当当„„”地敲了12下。

人物细节描写 篇5

一、充分认识人物细节教学的重要作用

人物细节教学是历史课程特有的一种教学方式。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能够清晰地知晓人物细节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人文情怀的养成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够有所提升。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深刻地认识到人物细节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人文情怀上所起的重大作用, 然后在备课的时候能够设计更多通过人物分析, 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某些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虎门销烟这个历史情节的时候,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虎门销烟的影视作品片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 课时紧张, 播放影视作品往往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还可以讲一些关于林则徐的小故事, 让学生从人物细节入手, 深刻认识到当时的鸦片对中国百姓荼毒之深、伤害之大, 也能够深刻体会到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了解学生喜好, 有的放矢地开展人物细节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才是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 明白学生的喜好, 有时候一节课都在讲可能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有时候师生互动可能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有时候也可以通过人物细节教学让教学任务能够更好完成, 教学效果更好。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能每个历史事件都通过人物细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重点地把握教学内容, 让学生真正做到从人物细节学习中提升人物情怀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我们在讲秦始皇的有关内容的时候, 可以通过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评价秦始皇。通过人物分析, 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很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还能够在讨论中真正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 秦始皇焚书坑儒, 严刑峻法, 不利于当时社会的发展。但是有些学生就会看到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等, 然后全面分析这个人物, 深刻了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秦始皇的有些消极做法不过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统治。

三、采取合适方法, 有目标地融入人物细节教学

在新时期背景下, 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将知识传达给学生, 这是新课程的客观要求。教师可以在课程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中都设置一些和所学内容有关的人物细节分析任务, 让学生在分析中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更好地学到历史知识。例如在清朝史的课堂导入中, 我们可以开始播放一些影视作品片断, 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影视作品的吸引下, 了解自己比较喜欢和崇拜的四爷在真正的历史中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有什么样的功绩和过错。通过课堂引入让学生对历史人物分析有了积极性, 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例如在课后作业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影视作品或书籍, 了解毛泽东这样的历史人物形象, 这对中国近现代史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比如看《建党伟业》, 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当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经过。还有通过其他有关毛泽东的影视作品以及书籍, 学生就能更清楚地了解万里长征的过程及其艰辛, 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及其艰辛, 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及其艰辛, 通过人物细节的分析能够全面地掌握很多历史事件。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 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是我们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历史人物感悟历史, 让学生在人物细节的研究上感悟历史, 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我们新课程标准追求的目标, 也是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摘要:历史记录了人类的发展历程, 同时人类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立足于课程特点, 把握学生学习方向, 通过人物细节教学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理解历史、爱上历史。文章以人物细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切入点, 从根据学生的喜好有的放矢地开展人物教学、采取合适方法将人物细节融入教学两个层面展开探讨。

细节描写创造精彩 篇6

古今细节描写的精彩段落, 其再现生活情境的途径与规律也不是无迹可寻的。那么细节描写是如何再现生活情境来创造精彩的呢?具体而言, 我们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重点描画, 突显主体

一种生活情境在体现一定的社会意义时往往聚集人、事、物等各种元素, 其中有主次的区别。当我们要再现这个生活情境时, 我们就要抓住事件或场景中的主体重点描画, 来突出其社会意义。而细节描写就是要再现主体人物某些个性化的语言, 或符合身份的衣着、特定的动作、独特的心理活动等等, 唯其如此, 才能更加突出这个人物, 生活情境在细节描写中才能够得到精彩的再现。比如鲁迅的小说《药》中革命者夏瑜牺牲后被做成人血馒头, 小说第三个场面的中心事件就是康大叔来茶馆完成人血馒头的买卖, 其中还有华老栓、华大妈、驼背五少爷等等人物。小说在描写时没有面面俱到, 而是抓住了主要人物的重点举动来再现, 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和社会的意义:

“‘喂!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 站在老栓面前, 眼光正像两把刀, 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 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 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 抖抖的想交给他, 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 嚷道, “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 一把扯下纸罩, 裹了馒头, 塞与老栓;一手过洋钱, 捏一捏, 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 ‘这老东西……’”

《药》中的这段话抓住了小说中“茶馆吃药”这个场景中的重点人物康大叔进行了描画, 突显了主体。其中的人物细节描写极其传神, 有语言上“‘喂!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的强硬, 有神情上“眼光正像两把刀, 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的强势, 有动作上“抢”“扯”“裹”“塞”“抓”的霸道等, 无处不精彩, 多方面刻画了这么一个贪婪、蛮横、血腥的刽子手的形象, 一个立体的刽子手就会出现在读者面前。这几个细节描写很有力地揭露了封建阶级的鹰犬康大叔的丑恶嘴脸, 再现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生活画面。

人物的细节描写能够创造精彩是它能够将人物“立体”地呈现。其多元的创造方法包括对个性化的语言、典型的动作与瞬间捕捉的神态的细部的刻画。鲁迅先生在抓住主体人物的同时对康大叔就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地精雕细刻, 把人物的精神面貌集中传神地展现出来。

二.烘云托月, 表现主题

同样, 生活情境中的人、事、物等各种元素又有主宾之分, 当我们要再现这个生活情境时, 为了使主要事物的特点更突出, 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的事物作陪衬, 避免了单调, 让生活的画面变得丰富而精彩。高明的画家为了让月亮格外有神, 就会在孤零零的月亮周围画上几缕彩云来烘托这一形象, 这就是一种创造。文学文本中这类“几缕彩云”的细节描写通过侧面烘托同样可以起到突出主体形象、再现生活情境、表现主题的作用。

文学就是一幅意境悠远的画作, 不可能仅再现生活元素中的一种实体, 它有时需要借助细节描写将一种或多种事物再现出来, 共同烘托出一种主体形象, 营造氛围。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为了塑造城市生活这一主体形象, 画中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 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商品、幌子上的文字, 有1695人、六十多匹各种牲畜、二十多只木船、三十多栋房屋楼阁、二十多件推车乘轿等等, 其多元的细节刻画和谐有机地烘衬出都市生活这一整体形象, 表现了我国古代都市生活繁荣热闹的主题。这与文学创作或学生作文的道理是相通的。

场面描写也会涉及多样的事物, 为了更好地再现生活的场面、突出主题, 也需要对相关的各种事物进行多点的细节描写。如2012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忧与爱》:

“夜晚成了呆在绿皮车上最难熬的时刻, 疲惫和困意趁着夜色回到了乘客的身体中, 人们纷纷打着呵欠, 蜷缩着身子以各种姿势昏沉地睡去, 买到车票的有的趴着睡去, 有的扭曲着身子仰头睡去, 邻座女孩映在窗户上的影子也在这暮色中变得模糊……”

这段文字着墨不多, 却生动地再现了夜色中身处绿皮车内的各种疲惫和困意来临的形态:打着呵欠的、蜷缩着身子的、趴着的、扭曲着身子仰头睡去的等等。文段对各种形态的细节描摹, 多点烘托, 并再现了绿皮车内人们生存状态的主体形象, 从而很好地表现了“忧与爱”的主题。考生走烘托的道路创造精彩的生活画面打动了阅卷老师, 获得了高分。

三.色彩点染, 营造气氛

世界精彩的要素之一是色彩, 不同的色彩往往有着不同的寓意, 是不同的情感表示, 当我们要再现生活的情境而进行细节描写时, 学会各种色彩的点染来创造精彩也十分重要, 因为这样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

梵高绘画中的颜色使用个性化, 他对于自己偏爱的颜色如绿色、黄色等用得非常极端, 其中的黄色是梵高画作中用得最多的一种颜色。他的代表作品《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 一样让画面绚烂夺目, 一样再现集美的生活, 为生活营造热烈的气氛。同样, 在文学作品中, 不同的色调也会给人的心理上不同的冲击, 冷色调的往往代表凄清, 暖色调能够营造喜庆的气氛等。小说《药》中就大量地使用表示色彩的词语, 为了营造秋夜凄清的气氛, 作者用“乌蓝”的颜色作为细节来描写天空, 连茶馆里的灯光也是“青白”的, 留下了让读者难以忘却的精彩。

色彩点染还可以用于对人物进行的细节描写, 如《红楼梦》中对王熙凤服饰的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 彩绣辉煌, 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 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我们知道构成细节描写的要素主要有人物典型化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情态、服饰以及与之相关的场景等。但在这一段话中, 曹雪芹只选择了服饰的肖像描写;而为了写足人物, 作者又只从色彩的视觉角度, 用了“金”“赤金”“豆绿”“缕金”“大红”“五彩”“石青”“翡翠”等这些明艳的色彩, 来突出了王熙凤的尊贵, 为贾府营造出繁荣的气氛。精彩的王熙凤好似一盛装的神妃仙子真的站在读者眼前了, 她如此盛装不仅是她一贯喜欢奢华的外在表现, 更是要在老祖宗面前表现自己。

关于用细节描写来再现生活情境的方法, 需要根据不同的生活内容和作者不同的立意来灵活运用, 最终把读者带入所描写的情境中。苏轼曾高度称赞王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王维对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的生活经历, 让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 因而他的诗取景状物, 极有画意, 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 写景动静结合, 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 他的画也是如此。但无论是诗中有画, 还是画中有诗, 都因为其中融入了十分讲究的细节描写和刻画, 再现并反映了生活中最精彩的地方。所以, 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或写作时, 都要在写景、状物、写人、叙事等方面注意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鉴赏或写作。

人物细节描写 篇7

一、借助动作刻画人物形象

说到细节描写,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对人物本身的多角度描写, 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有一段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的细节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个文段选材贴近学生的生活, 表达的是父亲对子女的关爱, 主题普通, 但它一直被大家传诵, 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动作描写, 这里用了一系列生动、传神的动词:“蹒跚地”“慢慢探身”“两手攀着”“两脚再向上缩”“身子向左微倾”, 在这些连续性的动作中, 将一个年迈、行动不便却又爱子心切的父亲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 一方面凸显人物个性, 另一方面又触动读者心弦。

二、描绘心理凸显人物形象

作文中对人物除了进行外在的动作描写外, 还应该在人物的心理上下工夫。我们都知道“人心如面, 各不相同”, 不同的人, 在相同的情况下, 会有迥然不同的想法, 这里面就体现着人物的个性。遗憾的是, 学生的文章中, 我们看到的人似乎都是模式化了的, 他们说着同样的语言、做着相同的动作, 甚至连心理也是出乎意料的如出一辙, 这样没有个性、没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怎么可能塑造得精彩, 作文如何能与众不同?我们在记叙文中塑造人物形象, 心理描写必不可少, 依托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展现人物与众不同的性格, 活化人物形象, 作文中的人物不再千篇一律。值得注意的是,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性格。而且心理描写的文段不宜过长, 否则会使文章沉闷, 有损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三、营造环境渲染人物处境

记叙文写作, 叙事、写人当然是极其重要的, 但我们也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作文中人物的心情也可以通过外在环境的描写来间接地表达, 委婉、含蓄却又有独特韵味。“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 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 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处处干燥, 处处烫手, 处处憋闷, 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 使人喘不过气来。”作者描写自然环境, 不仅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还能捕捉细节, 进行细腻生动的写景。说“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 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 无精打采地低垂着。”“病了似的”, 形象地写出柳树因长时间没有下雨, 缺少水分而失去生机的情状, 可见天气的干燥程度。“枝条一动也懒得动”, 说明没有一丝风。在植物都因干燥、炎热而“奄奄一息”的环境下, 祥子还在出车, 足见他勤劳、不怕吃苦以及迫于生计而不得不拼命苦干的悲惨遭遇。这里的环境对祥子的悲剧形象起到正面衬托的作用, 为后面小说中祥子的悲惨命运作铺垫。当然, 作者进行环境描写时要抓住景物特征, 衬托人物的性格, 最好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 将人物的形象恰当地衬托出来。

四、运用修辞点化人物的性情

有一则片段, 表现的是妈妈对女儿深切的疼爱, 妈妈的眼神如果用细节刻画, “可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并没有出去, 我微微睁开眼, 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 她就那么站着, 手里抱着毛毯,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都加到上面也不为过……”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春日里垂柳对细水抚弄的温存;那是夏日里骄阳对大地照耀的热情;那是秋日里凉风对花草的吹拂, 那是冬日里飘雪对小草的爱抚。”这位学生运用排比加比拟的手法进行描绘, 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眼神中的温存, 对子女潺潺的爱。当然, 也有学生运用到了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的通感手法, “那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光泽, 柔柔地将我裹起, 慢慢地把我融化, 我似乎嗅到了那空气中所掺杂的清甜的爱的味道, 它沁入我的心脾, 温暖我的心灵。”在这段文字里, 学生把母亲注视的眼神, 一种视觉转化想象成一种触觉, 把无法描述的眼神形象地通过触觉来展示, 生动、具体, 而又给人情意绵绵的感觉。

人物活于细节 篇8

我们写作文也常常写到人,因此就少不了要进行人物描写。简单地说,人物描写就是往人物形象上加色彩,就跟画家给笔下的人物着色一样,让理想中的那个人的形象从平淡的文字中凸显出来。

人物凸显出来,不等于这个人已经活起来了,这仅仅是描写人物的第一步,要使人物能真正活起来,光靠人物外表描写还不够,还要靠这个人的具有个性特色的细节来塑造。色彩给了人物外表,细节才是人物的血肉。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才是真正的活人。没有细节描写的人物,就等于是没有血肉的人,只是苍白的。有了典型的细节,这个人物就会丰满起来,并能在人的心中鲜活起来。

有人说,作文素材好找,而细节难寻。其实,得到细节一点也不难,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平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细节随手可得。

写人的文章,细节描写特别重要,一个好的细节,就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形象。古今中外的名家们,给我们留下无数个经典细节。这里,我向同学们介绍俄国作家契诃夫创造的一个不朽的细节。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公务员在剧场看戏,不慎打了一个喷嚏。抬头一看,前面座上的人是他的顶头上司。小公务员吓坏了!马上赔不是。上司说,没关系。过了一会,小公务员又十分内疚地给上司赔不是,上司有点不耐烦,叫他不要说话,好好看戏。散戏后,那个小公务员又追着上司赔不是,上司更不耐烦,就发了脾气。小公务员吓得一夜没睡好。第二天天不亮,又登门向上司赔不是,上司在熟睡中被吵醒,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开!”不久,这个小公务员就死了。

打喷嚏这个细节是不是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当然,作文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学创作,不能完全靠虚构。但是写人的作文、写故事性作文,就得有些合理虚构的成分,就得使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来写。形象是什么?形象就是人的个性,就是细节。

本栏插图 赵 芳

写作方法:人物细节描写 篇9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但在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文学大师的创作,就非常重视对细节的描绘。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又能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又怎么会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深思国民劣根性?

不仅中国作家如此,外国作家亦然。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正是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有了鲜活的人物,整篇文章因之而充满生机,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真实的、典型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应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初中作文细节描写指导方案 篇10

关键词:初中作文,细节描写,指导方案

作文作为能够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初中教育中的重点之一。而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却是学生常见的难以克服的困难之一。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学生对细节的描写不到位, 作文的质量难以提高。相关文献指出, 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是指通过极为细腻的表达方式对作者表达的意思进行准确的描写, 并且能够实现写法的准确和生动, 具有相应的感情色彩。细节描写能够使读者准确把握作者描写时的心态和感情。因此, 细节描写成为初中作文教学的研究重点, 学生如果能熟练掌握细节描写, 就能较为准确地传达自己的心声。如上所述, 现实中学生往往无法完全掌握细节描写, 在描写的方法上容易出错, 甚至出现描写拖沓和空洞, 这都容易使得描写脱离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 如何对初中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行有效的指导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重点, 也是业内专家学者探讨的焦点。

一、细节描写的定义与意义

1.细节描写的定义

细节描写在不同文献中的定义不一, 总的来说, 细节描写是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以及事物的某一个特征特点或者某一个事实而进行的较为具体的、细腻的、深刻的描写。细节描写中有人物细节描写、事件细节描写和环境细节描写等, 其中刻画人物特征的细节描写是作文中事件发展和生活环境变化的主要引导线, 而作为主角的描写其在小说中的作用更为关键。因此, 在初中生创作中, 细节描写是作文成败的关键。

2.细节描写的意义

细节描写注重于细微的局部描写, 体现在作文中则是人物形象的描写、推动事件发展的环境特写, 是大多数文学创作中必须具有的基本手段。作为文学创作入门的初中作文更要从起点处加以学习和锻炼细节描写。

在人物描写中, 细节描写注重人物及周围环境的特写, 能够较为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 在人物的形象放大和感情渲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并凸显其主要的灵魂性质。因此, 在初中作文中学生如若能够得心应手地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 将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者, 细节描写也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突出文章的真情实感, 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 并且有针对性地对环境进行烘托描写。

二、指导方案与探索

1.细节描写在于准确描写对象特点

空洞是当前学生在细节描写上最为常见的问题, 其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细节的描述欠缺, 无法抓住描写对象的具体特点。这要求学生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加以观察, 对事物有较强的自我认识感。而对对象的描写不同事物也不尽相同, 以人物描写为例, 大多数学生在细节描写上更多关注人物的外貌和形态, 而缺乏对其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描述人物对象内心状态的关键所在, 而语言描写则可以通过语气以及语言内容实现对人物的立体塑造。因此, 细节描写关键在于对对象的整体把握和特征描写, 突出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对多个细节进行统一描述。这必须在长期写作过程中加以积累、观察和总结。

2.多个角度能够集中统一描写

承上所述, 细节描写在于观察总结后的多重、多方面的描写。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必须通过思考, 将多个方面的细节进行统一描述才能实现细节描写的具体化和立体化。这种多个角度区别于上述的多个方面, 指的是在写作过程中通过作者自我的角度、描述中主人翁的角度以及其他作品中人物的角度进行描写事物。另外, 描写的手段也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多样化, 通过运用视角描写、语言描写、叙述描写等多个描写手段进行细节描写的生动化。

3.抓住主要的表达方式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除了上述所讲的空洞和单一, 还有另外一种较为突出的细节描写通病, 就是无法把握自我的表达意思和感情色彩。虽然应用了多种描述的手段和方法, 角度也多样化, 却无法真正描述出 (以人物描写为例) 人物的具体特征, 人物形象较为模糊。例如有学生对人物描写时有以下细节描写:“姑娘身材不错、面貌姣好, 举止不失大雅, 看起来英气逼人, 而穿着更为时尚, 只见其全身盔甲, 浑身上下点缀着蓝色水晶, 细白的脖子还佩戴着闪亮的钻石项链。”该学生自认为对人物的容貌和穿戴描写都到位。而实际上人物的描写还尚为模糊, 甚至蜻蜓点水、不够深入, 形成多而不深的整体描写效果。基于上述的描述, 该生到底是想表达该女子英气奋发, 是想表达其浑身贵气, 还是想描述其是时尚界的宠儿?细节描写很多却也较为混乱, 读者无法把握作者需要描述的表达重点。

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在细节描写上注重对重点的把握和突出。例如可以举出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 作者通过描写孔乙己的特征“穷”, 又描写其读书人的“体面”, 而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孔乙己正是这两个属性的结合体。鲁迅先生在突出这两个特点的同时, 也重点描述这两个特点在人物身上的具体特征, 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因此, 上述例子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抓住重点修改为:“别看这个女子身材不错、面色姣好, 穿着时尚而且举止优雅, 而现实中却英气逼人, 虽然细白的脖子上佩戴着闪亮的钻石项链, 一身铠甲却透着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气息。”通过整理, 细节更为突出, 重点突出了女子英气逼人的气息, 同时对其时尚、优雅也有所描述, 人物立体感较强。这就是细节描写中的抓住主要描述方式, 通常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整合多种细节描写, 并能为我所用使读者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色彩。因此,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 细节突出、把握主要描述方式也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基本之一。

本文浅析了初中作文细节描写的定义和意义, 并从实际出发对细节描写的指导方案进行了相关探讨, 分别提出了准确描写对象特点、多个角度集中统一描写和抓住主要的表达方式三个主要的指导方案, 并结合实际例子给予浅析, 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桂萍.初中作文教学要抓好读、练、写[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3) .

[2]黄秋.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7) .

[3]王密芬.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10) .

[4]张锦伦.如何处理好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J].经营管理者, 2011 (6) .

[5]杨向科.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7) .

[6]党志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J].才智, 2011 (33) .

上一篇:高年级预习下一篇:城市道路钢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