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理论假设八篇

2024-08-24

当代文学理论假设 篇1

福柯认为, 性是那些力图分析、描绘, 并且规范人类行为的话语的产物。性本来是自然地行为, 但压制性行为的社会力量使它表面上要控制的东西 (即性) 成为真实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理论的意义了:“它鼓励你怀疑那些被认为是自然的, 先天给定的事物。文学理论实质上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考文本和话语的框架。但一旦理论陷入了怀疑, 怀疑的怀疑, 怀疑的怀疑的怀疑, 很容易陷入无穷尽的质疑, 从而走向虚无”。

当人们开始指责文学研究出现了过多理论之时, 其实并不是强调关于文学本质方面的关于系统的思考和评论过多, 也并非强调文学语言与众不同的特点的论断过多。然而, 所指为另外的方面。理论为何物?一般而言, 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理论, 通常不可能是某种显而易见的解释。此外, 相当的错综性是必需的——一些简单的推测很难称其为一种理论, 一望即知实属不易;在不少变量中, 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被提及;无论是被证明或是被推翻都不是简单的事。对于以上这些要素的准确把握,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理论。通过桥那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 一旦能够针对前提和假设而提出疑问, 并且从此开始推翻大家认为早已是必然或早已人所皆知的道理, 就可以说开始接触到理论的实质。从这个角度来说理论的结果也是不可预测的, 即使你无法最终掌握理论, 你还是取得了进步, 你对自己阅读的内容有了新的理解, 你针对它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 并且这些问题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二、理论假设

一些理论家对探讨论文学本质的试点进行了归纳, 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一九五三年发表的《镜和灯》一书中, 归纳了西方文论从古到今的四个理论视点, 这就是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 古今一切文学理论都来自于站在这四个试点上对文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这就形成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体说四种形态, 每一种本质说就是对文学事实的一个视点的根本性认识“尽管任何像样的理论多少都考虑到了所有这四个要素, 然而我们将看到, 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明显地倾向于一个要素。就是说, 批评家往往只是根据其中的一个要素, 就生发出他用来界定, 划分和剖析艺术作品的主要范畴, 生发出籍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文学的本质不在于它所写的内容与外在世界的逼真性与典型性, 不在于它是否符合作者或人类的主体性的表达, 而是聚焦于文学作品本身, 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手法决定了文学成其为文学的根本性问题, 读者反映论强调文学是一种在接受者参与下存在的审美活动。

现今, 从国内到国外文, 理论界中流行的观点是把文艺学区分为三个分支, 包括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各个部分的差异体现在研究对象、范围、功能和任务。美国学者韦勒科与沃纶认为, 针对文学的本体研究范围, 使得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能够相互具备较大的区别度显然是重要的。首先, 文学可以被认同为是一种秩序, 其与时代同步。然而此观点并非认同文学几乎是以时间和年代排列的作品, 也并非将其视为历史的内部组成。学科划分对于文学理论属于一个总的概念:作为与其他部分三分天下的文学理论, 强调的是一般性, 经由问题审视, 指导并制约着其他部分, 其他本身又多半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作家, 作品以及现象的之上的研究。作品作家以及文学现象在这里一般是起到例证的作用。必然会要仔细而具体的分析部分文学作品, 研究作家以及接触到的一些文学现象, 差异在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常常特地的去分析和评论作家作品。以哲学统领的文学运动以及思潮, 阐明了文学的性质, 带来了不仅有高度的理论, 还有清晰的视野。这样一来就有了基本原理, 概念和范畴。

文学批评是批评主体的批评标准, 这是文学理论的要点以及相关活动的关键构成, 批评主体的相关价值取向甚至立场都可以随之表示, 包括面向对象进行分析、甄别、阐释、选择判断的理性活动:首先, 评价的中心聚焦到文学作品上, 作品就会承担文学批评的主要压力, 而这又关系到文学的创造。批评不仅着眼于文学创作的时间轴, 同时关注存在价值和社会影响。文学创作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精神活动, 文学作品是一种非常具体的个别存在, 因此文学批评的对象也常常是具体的作品和作家的个体性创造。其次, 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进行评价, 又意味着文学批评是在接受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 是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一部分, 因此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有着内在的深刻关系, 这种关系也表现在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方面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方面是层次间的分工协调关系。

最后, 文学批评兼及文学活动的各种现象, 其中也包括对文学批评自身的评价和判断, 这意味着文学批评既是对文学创作的超越, 也是对文学接受的超越, 它本身就是一门或一种科学。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与一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意识形态评价方式, 它通过批评话语对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文学理论入门》JONATHAN CULLER著, 李平译

[2]《文学理论稳定性与基础话语寻找》[J]牛学智南方文坛——理论视野

[3]伊瑟尔的“文学本质论”及其方法论启示[J]孟红梅

[4]《文学理论基础》阎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当代文学理论假设 篇2

一、居高临下:编者的 意图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 都是编者依据小语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而精心选择的, 它们上下贯通, 前后关联, 形成了小语教材体系。只有对整个教材体系整体把握, 形成知识理解体系、能力训练体系、智育渗透体系, 课堂教学才能紧扣教学目标, 充分合理地运用教材,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程, 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1. 整体把握全册教材, 浏览初析抓三点。学期初对全册教材的整体把握, 是制定全学期教学目标、安排每组每篇课文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前提。因此, 每学期初, 教者要浏览全册教材, 一看目录, 了解全册教材安排了几篇课文, 分几组, 每组几篇课文, 有哪些类型的课文 ;二看课文, 了解写什么, 写作目的是什么, 课文与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 对每篇课文的内容和中心及课文之间的关系有个初步的了解 ;三看特点, 了解每组课文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可向学生渗透怎样的读写方法, 组与组之间形成了怎样的读写训练线 ;四看练习, 搞清楚全册教材安排了几个练习, 分别安排了哪些训练内容。在上述“四看”的基础上, 教者再以编者的身份自我设问 : 这册教材我安排了哪些课文? 分几组?每组课文的特点是什么?可安排怎样的读写训练主线?从而透过课文思想内容的剖析和联系, 把握情感教育的点和线 ;通过课文特点的剖析和联系, 把握读写知识的点和线 ; 通过课文内容和练习的剖析和联系, 把握语文知识 (字、词、句、篇、修辞、标点等) 的点和线, 从而使全册教材内容全盘在胸。

2. 整体把握一组课文, 细读深析串主线。在整体感知全册教材的基础上, 以系统理论指导教学, 须整体地、深入地理解每组课文。现行教材, 从中年级开始就渗透了读写训练重点, 它是我们深入理解教材、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依附。因此, 在对各组的每篇课文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依据教材渗透的读写训练主线, 对所在组的每篇课文进行细致的剖析, 进而自我设问 :如果我是一个编者, 安排这组课文是想渗透怎样的读写训练, 据此安排了哪些课文, 目的各是什么?由于读写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 因此, 可以将读写训练点进行挖掘, 使每篇课文从“出文”“回文”两方面抓分析, 使每组课文从阅读、写作两方面来运用, 以发挥指导读写的双重功能。在此基础上准确安排每组课文的德育渗透点和读写训练点。如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 通过上述分析, 可形成下列分析表, 为教学目标确定的准确性、教学方法设计的合理性、读写练习安排的针对性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是要让学生把握这篇课文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 把握“事情与情感、事情与事理”的读写知识。

3. 整体把握一篇课文, 深究课文抓回点。为保证每篇课文整体在胸, 透彻理解, 须认真钻研 (这一步要安排在以“学生”“作者”角度钻研教材后进行) 。在理解中可自我设问 :这篇课文写什么, 告诉我们什么, 如何写, 为什么这么写?我将这篇课文安排于这一组, 让它担负什么任务?以切实搞清楚课文与全组乃至全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联系, 把握课文的情感点、知识点、智力点、能力点, 明确相应的目标。如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 一文, 通过综合分析, 就知道课文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明白“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在生活中要坚持用自己的努力为别人带来快乐。知识目标是要让学生把握这篇课文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 把握“事情与情感、事情与事理”的读写知识。智力目标是引导透视事情叙述, 理解蕴含的道理, 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联系性和合理性。能力目标是懂得“读文章要能够透过事物现象把握事情本质, 写文章要能够通过事情现象揭示事情本质”, 从而在具体训练中形成相应的读写能力。

实践表明, 从编者的角度来备课, 就能达到感知、理解、处理教材和安排、设计教案的高屋建瓴, 使编者意图在备课中得到深入而透彻的反映, 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而全面的体现。

二、设身处地:学生的 角度

由于教者与学生之间的诸多差异, 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无论是从深度、广度还是从其难度都有较大差别。如果我们只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理解教材, 就可能因大失小, 即钻研教材着重于内容的理解、读写方法的探究, 而忽视字词句等细枝末节的理解。也可能因深失浅, 即理解教材只注重高度和深度, 而忽视其建筑的基础。因此, 在初步把握全册教材, 较具体地把握全组教材的基础上, 可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理解教材, 在理解课文的细和实上下功夫。

1. 像学生一样学课文。小学教材所选课文大都文字浅显、内容通俗, 而这对于小学生说来又不尽然。几乎每篇课文对他们来讲都有生字新词, 都有他们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未曾接触过的事物。而这些, 教师理解教材时往往以己度人, 将之忽略。因此, 为保证理解教材正确、全面、细致, 对每篇课文都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认识水平上来理解教材, 浅文深钻, 读准每个字, 推敲每个词, 体味每句话, 广泛了解背景, 深刻理解内容, 全面考虑问题, 使教材全盘在胸, 烂熟于心, 以保证在字、词、句、篇的理解上不留一点空白。

2. 像学生一样提问题。在理解教材中, 教者要设想自己就是学生, 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为前提边读边想 : 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叫人感兴趣, 哪些地方最叫人感动, 哪些背景希望老师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做一次验证性调查, 以把握教材的兴趣点、疑难点、动情点、背景介绍点。这样钻研教材, 心中有学生, 就能做到心中有教材, 也就能使教案设计贴近学生, 切合实际, 以保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理解教材中, 教者要设想自己就是学生, 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为前提边读边想。

三、潜心其中:作者的 角度

能够透彻理解课文的莫过于作者, 文章写什么, 为什么写, 怎样写, 为什么这样写, 也许这些问题唯有作者才能准确无误地回答。而作为教师, 为准确确定目标, 科学传授知识, 这些问题又非正确理解不可。叶老指出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作者思有路, 循路识斯真”, 为深入理解进而驾驭教材, 在以学生的身份读懂课文后, 须以作者的身份潜心文中, 自我设问 :倘若我写其文, 目的是什么?是以哪些材料、运用什么写法达到目的的?希望读者从文章中了解什么?从而站在作者的角度上, 对写作目的的确定、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安排、词句的锤炼以至标点的运用等方面对教材有个深入的理解。这样钻研教 材, 能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 使教材钻研达到理想境界, 避免肤浅地理解教材。

通过角色转换, 让学生充当游人, 或者巧用挂图, 引其入境, 变观图为游览 ;或者妙用文路, 巧设游路, 变文章为画面。

四、统筹安排:教者的 角度

从“学生、作者、编者”的角度钻研了教材, 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内涵的挖掘、教材体系的把握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境地。作者、编者、学生、 教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为制约的一个整体, 教者在其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的目的、编者的意图、学生的意愿, 均得依靠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去体现, 并最终指向于“情感点、知识点、智育点、能力点”的落实。因此, 为使课堂教学能突出编者的心, 反映作者的心, 体现学生的心, 最终还须站在教者的角度上钻研教材、设计教案, 抓住三个联系, 求三个统一, 从而做到一心 (教者之心) 沟通, 四心相通, 四路 (文路、编路、教路、学路) 统一。

1. 抓住作者意图与编者意图的联系, 求得作者与编者的统一。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涉及的知识往往很多, 而编者是根据阅读教学的整体目标选择教材的, 并不需要学生掌握课文中的所有知识。因此, 把握教材、设计教学目标时, 要抓写作意图与编排意图的联系, 根据编者意图, 对教材的知识点剖析、取舍, 使作者意图服从于编者意图, 以保证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如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 , 从知识的角度看, 它涉及到太阳系、火星岩石、彗星、陨石等专业知识 ;从写作的角度看, 它是一篇状物的课文, 涉及到怎样抓住事物特点具体叙述的文体知识 ;从写作目的看, 向人们介绍了火星与地球的相同和相似点, 让人们对火星的变迁和现状有个清晰的了解。而对小学生来说, 编者将它安排于教材中, 一是让学生从文中了解火星的神奇特点,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是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火星进行介绍的, 进而把握状物文章的读写方法。因此, 备课和教学中, 与之无关的知识只要不影响课文内容的理解, 均可舍去。

2. 抓编者意图与学生意图的联系, 求得编者与学生的统一。编者意图实际就是教师的教学目标, 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事实表明, 编者要求学生了解的与学生想了解的往往不尽一致。因此, 须将编者与学生统一起来, 围绕编者意图, 考虑学生特点, 对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希望点认真剖析, 合理取舍。如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 则巧妙运用, 加以诱发 ; 如关系不大, 则稍加点拨, 点到为止 ;如毫无关系, 则忍痛割爱, 弃之不惜。如 :《凡卡》 (人教版课标版六年级下册) 一文,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要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其中有以下几点颇有代表性 :①凡卡写信用的“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揉皱了的白纸”和“一小瓶墨水”到底 是谁的?②凡卡才九岁, 又是穷孩子, 怎么能写那么长的信呢?③既然凡卡能写信, 为什么连信封上的地址也不知道写具体, 连寄信贴邮票也不懂? ④为什么凡卡九岁就成为孤儿?对上述问题, 可围绕本文的教学目标这样处理 :题④与中心理解偏差太大, 故弃之 ;题②可简作交代, 可能是俄文较中国文字好学, 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 可不必追究 ;题①、题③与理解中心密切相关, 可借题发挥。题①可以这样设问 :你们认为这些是谁的, 为什么?让学生明白 :很可能是凡卡早先准备的, “小瓶”“笔尖生锈”“揉皱”都不易被人注意, 凡卡又将此放在老板的立柜里, 更不易被发现, 这既说明凡卡的聪明, 又说明他为写这封信绞尽脑汁, 这与课文结局形成了强烈反差, 进一步突出了他命运的悲惨。题③可这样引思 :这是凡卡不会写还是作者安排的, 为什么这样安排?让学生了解这些细节描写的好处。

校园欺负行为的概念及理论假设 篇3

关键词:欺负行为;理论;认知;受欺负群体

一、概念

校园中的欺负(bullying)现象是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攻击行为,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人们通常把校园内的欺负行为看成是单纯的身体攻击。有人认为“校园中的欺负行为是儿童成长的一部分”,“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应该学会自己处理这些事情”。虽然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知识分子不支持这种观点,但这种观点在当前仍然很流行。Sharp Simth(1991)认为,欺负行为是力量较强者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力量较弱者进行的重复攻击。Dan Owleus(1993)认为,欺负是某个学生在某段时间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反复或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这种行为包括语言上的辱骂、威胁、嘲笑、戏弄等。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大都采用Smith对欺负行为所作的界定,但Dan Owleus教授对于欺负行为中群体的分类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同。

二、欺负行为的理论假设

1.生物本能论

认为人类暴力行为的产生是因为天性或出于生理因素,即源于遗传或某种个性表现。弗洛伊德提出的攻击本能论认为人身体的能量若不加以适当宣泄,可能会将该能量以暴力行为的方式发泄。

2.竞争假设

儿童的欺侮行为是在学校里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即儿童对他人作出这类攻击行为是在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研究发现,虽然儿童的学习成绩差与其攻击性之间有一定联系,但不能证明成绩差是导致儿童欺侮的原因。

3.心理理论假设

所谓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一些欺负他人的儿童对对方的心理有较好的把握,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却喜欢给别人造成痛苦,即缺乏移情能力。把这种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却缺乏移情能力的现象称为“冷认知”。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儿童欺负产生的原因,但是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儿童虽然能够理解他人,却缺乏移情能力。

4.信息加工理论

80年代以来,有研究者试图从认知能力或信息加工能力方面探讨儿童攻击发生的原因。其基本观点是:高攻击性儿童之所以攻击他人或者采用攻击的方式来处理人际问题,是因为他们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存在偏差,或者由于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的低下所导致的。Dodge等人曾提出一个儿童攻击发生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认为儿童对社会信息的认知加工包括“评价一解释一寻找反应一决定反应一做出反应”五个子过程。攻击性儿童更可能在其中某个或某些环节上发生“认知偏差”。

5.社会学习理论

攻击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习得的,主要是通过强化与观察模仿两种学习机制来完成的。一方面,强化攻击行为的直接学习。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是过去经验的结果。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与这种行为的过去经验有关。如果某种行为在过去的结果是受到奖赏与鼓励,那么这种行为在以后的发生频率就会增加;如果某种行为在过去的结果是受到处罚与批评,那么这种行为在以后的发生频率就会减少。另一方面,观察模仿攻击行为的间接学习。班杜拉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模仿榜样,就可以学习某种态度和行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即观察者首先要注意到榜样的行为—通过表象有效地储存行为模式—凭借表象再现行为—行为受到强化。班杜拉“目睹攻击行为”的娃娃实验证明了攻击行为是可以习得的。社会学习理论通过一系列实验说明了攻击行为是学习的结果,此理论说服力较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有较大的影响,为多数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Sharp S,Smith P K.Bullying in UK schools:The DES Sheffield bullying project[J].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1991,77(1):47-55.

[2]Solberg M,Olweus D.Prevalence estimation of school bullying with the Olweus Bully/Victim Questionnaire[J].Aggressive Behavior,2003,29(3):239-268.

当代文学理论假设 篇4

关键词:文学理论;理论假设;建构

一、理论是什么

福柯认为,性是那些力图分析、描绘,并且规范人类行为的话语的产物。

性本来是自然地行为,但压制性行为的社会力量使它表面上要控制的东西(即性)成为真实的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理论的意义了:“它鼓励你怀疑那些被认为是自然的,先天给定的事物。

文学理论实质上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考文本和话语的框架。

但一旦理论陷入了怀疑,怀疑的怀疑,怀疑的怀疑的怀疑,很容易陷入无穷尽的质疑,从而走向虚无”。

当人们开始指责文学研究出现了过多理论之时,其实并不是强调关于文学本质方面的关于系统的思考和评论过多,也并非强调文学语言与众不同的特点的论断过多。

然而,所指为另外的方面。

理论为何物?一般而言,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理论,通常不可能是某种显而易见的解释。

此外,相当的错综性是必需的——一些简单的推测很难称其为一种理论,一望即知实属不易;在不少变量中,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被提及;无论是被证明或是被推翻都不是简单的事。

对于以上这些要素的准确把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理论。

通过桥那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一旦能够针对前提和假设而提出疑问,并且从此开始推翻大家认为早已是必然或早已人所皆知的道理,就可以说开始接触到理论的实质。

从这个角度来说理论的结果也是不可预测的,即使你无法最终掌握理论,你还是取得了进步,你对自己阅读的内容有了新的理解,你针对它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二、理论假设

一些理论家对探讨论文学本质的试点进行了归纳,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一九五三年发表的《镜和灯》一书中,归纳了西方文论从古到今的四个理论视点,这就是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古今一切文学理论都来自于站在这四个试点上对文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这就形成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体说四种形态,每一种本质说就是对文学事实的一个视点的根本性认识“尽管任何像样的理论多少都考虑到了所有这四个要素,然而我们将看到,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明显地倾向于一个要素。

就是说,批评家往往只是根据其中的一个要素,就生发出他用来界定,划分和剖析艺术作品的主要范畴,生发出籍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文学的本质不在于它所写的内容与外在世界的逼真性与典型性,不在于它是否符合作者或人类的主体性的表达,而是聚焦于文学作品本身,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手法决定了文学成其为文学的根本性问题,读者反映论强调文学是一种在接受者参与下存在的审美活动。

现今,从国内到国外文,理论界中流行的观点是把文艺学区分为三个分支,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各个部分的差异体现在研究对象、范围、功能和任务。

美国学者韦勒科与沃纶认为,针对文学的本体研究范围,使得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能够相互具备较大的区别度显然是重要的。

首先,文学可以被认同为是一种秩序,其与时代同步。

然而此观点并非认同文学几乎是以时间和年代排列的作品,也并非将其视为历史的内部组成。

学科划分对于文学理论属于一个总的概念:作为与其他部分三分天下的`文学理论,强调的是一般性,经由问题审视,指导并制约着其他部分,其他本身又多半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作家,作品以及现象的之上的研究。

作品作家以及文学现象在这里一般是起到例证的作用。

必然会要仔细而具体的分析部分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接触到的一些文学现象,差异在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常常特地的去分析和评论作家作品。

以哲学统领的文学运动以及思潮,阐明了文学的性质,带来了不仅有高度的理论,还有清晰的视野。

这样一来就有了基本原理,概念和范畴。

文学批评是批评主体的批评标准,这是文学理论的要点以及相关活动的关键构成,批评主体的相关价值取向甚至立场都可以随之表示,包括面向对象进行分析、甄别、阐释、选择判断的理性活动:首先,评价的中心聚焦到文学作品上,作品就会承担文学批评的主要压力,而这又关系到文学的创造。

批评不仅着眼于文学创作的时间轴,同时关注存在价值和社会影响。

文学创作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是一种非常具体的个别存在,因此文学批评的对象也常常是具体的作品和作家的个体性创造。

其次,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进行评价,又意味着文学批评是在接受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是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一部分,因此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有着内在的深刻关系,这种关系也表现在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方面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方面是层次间的分工协调关系。

最后,文学批评兼及文学活动的各种现象,其中也包括对文学批评自身的评价和判断,这意味着文学批评既是对文学创作的超越,也是对文学接受的超越,它本身就是一门或一种科学。

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与一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意识形态评价方式,它通过批评话语对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文学理论入门》JONATHAN CULLER 著 , 李平译

[2] 《文学理论稳定性与基础话语寻找》【J】牛学智 南方文坛——理论视野

[3] 伊瑟尔的“文学本质论”及其方法论启示【J】孟红梅

[4] 《文学理论基础》 阎嘉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当代文学理论假设 篇5

一、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及情感过滤假设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第二语言监控模式。此模式建立在输入假设、习得与学习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及情感过滤假设之上。输入假设是指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这是监控模式核心。克拉申把学习者现有的第二语言水平定为I, 把学习者将要达到的更高一级的语言水平称为I+1, I和I+1之间的差距是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所在。克拉申认为, 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时, 才能习得语言。我们只有充分理解含有I+1的语言输入, 并按照自然序列, 才能从I层次过渡到I+1层次。同时, 尽管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很有必要。克拉申指出:“对语言输入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学习者必须吸收语言输入中可理解的语言成分, 习得才会产生。他认为学习者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语言吸收障碍, 阻碍了学习者把可理解的语言成分全部运用在语言交际中, 他把这种障碍叫做“情感过滤”。“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 由于缺乏自信心或焦虑而造成的, 学习者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 即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充满信心, 无任何焦虑感, 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

二、英语阅读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阅读过程是一个不可视的解码过程。作者将他想要表达的信息进行编码, 读者通过阅读文本或其他形式的材料, 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吸收。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 阅读是不可教的, 因为它是读者与阅读材料之间的对话, 不需要第三者的参与。真实有效的阅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而这又论证了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1. 阅读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

阅读作为一门接受性技能, 是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活动, 获得大量语言输入, 加以理解、记忆, 然后将语言知识, 语言规则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内化的过程。阅读过程受到5种知识的制约:词汇、正字法、句法、语义和语境。阅读输入中的词汇应该是可以借助上下文的语境理解的。句法、语义都应该在学生可理解的范围内, 即学生具有这两方面的背景知识。离开了理解的阅读毫无意义, 不仅浪费时间, 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个沉重打击。

2. 阅读量要大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 首先要大量地输入, 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才能产生输出。对于中国的外语学习者来说, 阅读是他们最主要的输入手段。输入的量到底要多大?这个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量变最终是会导致质变的。所以说有的学生读了40本书, 没有什么感觉, 但看到第41本时, 质变发生了。可见, 40+1并不等于41。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也强调,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3. 阅读输入应该是有趣的、关联的

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读者是阅读的主体。如果阅读输入能够提起读者的兴趣, 且与读者头脑中的图式相关联, 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 就能大大增强读者阅读英语的信心, 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是枯燥乏味的, 而是一个真实的、不断探索新知识的过程。阅读首先是为了得到乐趣, 为了获取知识。相对于获取知识的乐趣来说, 阅读过程中得到的语言输入、词汇及语感都是副产品。

4. 阅读输入应该是自然的、真实的

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技巧和语言文化知识。在阅读输入过程中, 不应过分关注语言的形式, 重点应在语言的内容及信息的表达上。

三、英语阅读分级教学的可行性

结合真实有效阅读的几个特点,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实施分级教学。

1. 给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

(1) 建立科学的分级制度。分级考试应以内容和语言应用能力为准, 不以语法为准。因此, 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修辞知识、技能知识都应该在分级考试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将学生科学地分类, 提供适当的材料, 施以不同的教法,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对学生的语言背景, 知识背景定位以后, 就可以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即I+1。然而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个“1”的质和量。从质的方面来说, 这个“1”即新的语言知识或信息, 只能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水平 (即I) , 并且必须是可以被学习者理解的东西。比如说新的词汇必须是学习者能够运用上下文的线索将其大概意思猜测出来的。从量的方面说, 教师应考虑学习者所能承载的最大信息量。因此, 在课堂上, 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输入, 可让学生自己阅读、互助阅读、讨论、提问及教师介绍等等。

(2) 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提供给不同学生的材料应该是他们感兴趣的。分级后, 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调查, 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如果是小班, 可直接问学生的阅读兴趣, 然后将他们归类。如果是大班, 则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来了解。根据他们各自的兴趣, 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 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同一兴趣组的同学在阅读完相关材料后, 可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 谈谈自己的理解及建议。

2.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以保证阅读量

阅读能力的提高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为了帮助他们形成好的习惯, 首先要提供丰富的可理解性的语言材料。教师首先应给他们提供一份详细的书目, 包括体裁比如说书籍、报纸、杂志;小说、散文、小品文、报告文学及简短的内容提要。另外, 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应给学生指导, 如提示阅读策略。很多学生都认为课外阅读就是略读, 速度是最重要的, 因此, 读起书来不求甚解, 草草了事, 收效甚微, 久而久之对阅读的兴趣逐渐散失。诚然, 速度是很重要, 因为知识的积累需要一定的量做基础。另外, 当今社会信息量相当庞大, 没有高速度是无法应对的。然而阅读的一个主要的目的是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了的阅读能力又促进阅读, 二者相辅相成。如果单纯地追求量, 结果是快速地看完了《哈姆雷特》、《简爱》、《双城记》, 却只记得几个人物名字及一些故事情节。该理解的没有理解, 该体会的没有体会到, 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所以教师应就阅读策略给学生一些指导, 阅读只是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如读小说或剧本, 一般读者往往只注意它的故事, 读过之后, 也只记得它的故事。教师应就文章的主题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意义提出一些问题, 帮助学生达到与作者精神上的相通。最后, 学生在依照教师的指导进行阅读后, 教师应组织各种活动, 一来可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二来可将阅读与听、说、写结合起来,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而言, 了解的方式有口头调查、抽阅阅读笔记、读书讨论等, 通过这些活动, 一方面可起到督促学生阅读的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发现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文化知识问题、阅读方法问题、阅读的指导思想问题等, 教师可给学生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以帮助他们消除阅读困难。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情感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为了增强学生的信心, 减低他们的焦虑, 教师在提供阅读材料的时候, 应充分考虑他们的语言水平、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背景知识及阅读技巧知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使用学生能理解的教师用语, 其次阅读的练习应尽量接近现实, 把阅读与知识连在一起。让学生能感觉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从而获得继续阅读的动力。

鉴于以上分析, 分级教学通过提供给学生适合他们英语水平, 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材料, 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 再加上教师适时的阅读指导和有效的检查活动, 可以帮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为他们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LA.Oxford:Pergamon Press, 1982.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Rumelbart.D.E.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R.J.Spiro et al (ed.) .Hilledale, N.J.Erlbaum, 1980.33-58.

当代文学理论假设 篇6

一、新贸易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设条件的共性

国际贸易是在世界范围内来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为了从理论分析中得出贸易可以增进所有参与国的福利水平,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之前作了必要的假设,这些假设条件会成立吗?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共性是什么?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伊莱·赫克歇尔及伯蒂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新贸易理论主要有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规模经济说、劳埃德、兰卡斯特为代表的部门内贸易等等,都认为大多数国家愿意并且能够进行贸易。1492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一条条航线的开通为国际贸易客观上提供了可能,主观上多边贸易组织WTO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趋势不变,虽然保护贸易兼而有之,但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各国福利增进是显而易见的,1947 年10 月GATT最初23 个缔约国到2012 年8 月WTO随着俄罗斯加入成为156 个成员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多边贸易体系,主观上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把本国纳入世界经济的发展之中,获取更多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显然,这个假设条件是成立的。

不考虑运输成本,不考虑商品在交换运输中及储备过程中腐烂、变质因素。2014 年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是欧盟,南非、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距离的远近对进出口影响越来越小,运输业的发展使货运成本在降低,贸易的产品其价值与体积和重量无关的货物上,高科技、高技术的运用,使储存成本、包装成本大幅度降低,如果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人们将通过直接投资取代贸易,所以国际贸易理论假设不考虑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是可以成立的。

劳动在国内是同质的并且实现充分就业,可以自由流动,在国际上不可以自由流动。在所有要素中,最难流动的要素是劳动力,除了人为障碍外,由于人是情感动物,国际流动还要考虑情感得失,所以国际间的流动性虽然增强,大规模的流动难以实现。在本国市场上,如果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包括商品市场、要素市场、货币市场,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工种之间、不同岗位之间通过工资率的高低市场上的供需会发生变化,长期来看工资率的差异应该是缩小的,行业垄断所带来的高收入就应该取消,每个人每小时创造的劳动的价值应该是有差异但差异会慢慢变小。

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标准化和个性化是同行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消费者的偏好差距在缩小,特别在制成品领域,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往往地区差异作调整的成本要小,在不同国家之间,收入群体相同的人,其需求偏好相似度高,高收入者偏好奢侈品和高端产品,低收入者偏好生活必需品,这就是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高收入群体越来越成为奢侈品的主要购买者,同时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也成为很多国家家庭的生活必需品,偏好的相似性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假设条件的差异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新贸易理论时期,国际贸易的广度深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论的假设条件作了部分调整,这些假设条件的变化是否符合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进程呢?

(一)研究的要素变化

2×2×1 到2×2×2 再到X×Y×Z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分析假设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并且都只用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在十八世纪劳动在产出中的贡献居支配地位,从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我们知道在1899 年到1922 年期间,在产出的贡献率方面资本只占四分之一,劳动却占了四分之三,与传统贸易理论时期的假设主要考虑劳动是相符合的。到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时期,即20 世纪前半叶到70 年末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迅速扩大,以海默为代表的垄断优势理论说明二战后国际投资的新变化,在直接投资的带动下国际贸易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资本在产出中的贡献越来越大,所以考虑的要素肯定要增加资本,也就是要素不仅仅需要考虑劳动,更需要考虑资本。再到新贸易理论时期,即从20 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技术创新和多要素的组合在不同国家、不同产品中发挥的作用有了很大差异,产出中劳动、资本、技术等等要素在不同国家、不同产品中重要性各不相同,同样是服装在孟加拉国劳动这种要素重要性超过其他要素,马来西亚资本的重要性要突出一些,法国要素中技术的重要性超过其他国家。这种模型的变化完全符合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格局和现状。

(二)研究的市场变化

市场的假设在传统贸易理论中是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者很多,每个生产者拥有市场份额很少,单个生产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产品是同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是对称的;任何生产者和消费者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成本为零。在传统贸易理论时期交换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初级产品,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其产品的差异性小,类似于同质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左右国际价格的能力较弱,所以比较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型。

到了新贸易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厂家提供的产品多样性越来越突出,国际贸易在更多国家、更多产品之间广泛进行,同一部门的产品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有选择地进行生产,消费者收入的不同水平决定对同类产品的需求不同,这就决定市场上同类产品可以部分替代但又有质量的差异,所以市场必然是垄断竞争的市场。同时质量差异不大的产品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慢慢形成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由于进入的先后、资本总量的不同,技术条件的差异必然有少数企业最先获取规模经济的好处,久而久之,这几家企业将拥有市场的绝大部分,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类型,所以新贸易理论的市场假设将变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即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类型。

(三)研究的角度变化

我们知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和相对差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从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二者的共同点都是从供给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考虑的是生产成本的差异,在这一时期是不考虑需求的,也就是说在传统贸易理论时期重要的不是消费者需不需要产品,而在于能不能生产出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是生产者首先要实现的目标。

新贸易理论时期人们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不同收入的群体对产品的偏好产生了差异,发达国家既有高收入群体,也有低收入群体,发展中国家同样既有低收入群体,也有高收入群体,收入相同的人偏好相似,所以新贸易理论必须从需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同样这一时期技术变化的动态过程带来贸易形态的变化,所以产生了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贸易理论特别强调规模经济的影响,从而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运用得到新的拓展和诠释。

(四)研究的对象变化

传统贸易理论主要分析产业间贸易,即不同产业之间产品的交换,可以更好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制成品和农产品的交换,比如国际贸易的主要主体国英国通过从殖民地国家进口原材料、农产品加工成产品后又出口到这些国家,双方之间通过比较优势的不同实现国际贸易的分工,更多基于贸易的互补性。

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内贸易,即同一产业同类产品之间的交换,更能说明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同一类别产品的交换,也同样能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相同类别产品之间的交换。这符合新贸易理论时期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和追求规模经济之间寻求平衡必然带来大量的产业内贸易,贸易利益一方面来自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来自于竞争。这就是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利益主要来自于规模经济,而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贸易利益主要来源于竞争。

三、共性中求发展、差异中寻突破是中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合理选择

新贸易理论引入了技术变化、需求,重点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强调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下面我们重点从国际贸易理论假设条件的演变中共性和差异两方面来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路径。

(一) 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政府引导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获取竞争力

新贸易理论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由于世界各国在技术研发阶段存在技术的模仿滞后,技术的创新国通过技术优势的发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技术密集型产品可以选择高端路线,获取垄断利润,而技术滞后的国家只有在产品的成熟期才获得该技术,这时候技术的优势已经完全丧失,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优势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所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由于技术创新端的差距在国际贸易中利益分配产生极大的落差。

1928 年杜邦公司请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华莱士·卡罗瑟斯博士建造新的实验室来做纯科学的基础研究项目,1936 年发现了一种特殊分子,一种可以成为尼龙的分子“尼龙66”。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负责研发,交由西方电气生产,产品由贝尔系统运营商销售,并按一定比例付给贝尔实验室专利使用费,1947 年,晶体管诞生了。期间美国政府鼓励和扶植科学研究,通过减免税和政策的补贴为技术创新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思想自由的市场空间。战后美国成为技术创新国和新产品的生产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其背后的推手是一批批跨国公司,他们的迅速成长基于美国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公平的竞争环境。

2014 年中国出口额世界第一,进口额世界第二,贸易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4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仅次于美国、日本排名第三。1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我们正向贸易强国转变,支撑我们走向贸易大国是国家体制和企业的结合体,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然是政府是否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所有的企业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通过技术创新脱颖而出,成为成熟产品成熟市场的寡头,而不是纯粹的通过行业垄断、地区垄断、行政垄断、市场垄断成为无竞争力的所谓寡头。

(二)公开的竞争机制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经济发展衡量的指标之一就是消费者是否提高了福利水平,这一方面是消费者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产品的消费数量,另一方面消费者选择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通过国际贸易带来差异性的变化更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种物质享受也同时是精神层面的享受。国际贸易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其判断标准是一国福利是否增加。消费者不管消费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都需要透明公开的市场,高收入群体还是低收入群体都要消费生活必需品,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提供的产品一部分满足国内需要,一部分满足国际需要,同样,一国消费者既消费本国厂商提供的产品,又消费国外厂商提供的产品,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应该是一致的。中国生产者不能对国内消费者按低要求生产产品,对国外消费者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按高要求来生产产品,而发达国家对本国按高要求,对发展中国家按低要求,公开的竞争机制有利于生产者按同一标准生产产品,消费者按同一标准消费产品,产品的质量符合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的福利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中国不仅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而且产品质量是否安全消费者难于辨别,新贸易理论的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需要市场提供购买能力有差别的产品,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需要提供产品质量一致的产品,这需要市场必须是一个公开的竞争机制,信息透明,优胜劣汰。

(三)公正的竞争环境有助于中国成为真正的贸易强国

公正的竞争环境有助于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获取规模经济的好处,一批企业成为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因为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资本雄厚、管理优势等获得了先发优势,通过不合理的行为而阻碍了其他企业的市场准入,妨碍公平竞争,市场最重要的是建立公正的竞争环境,中国市场超过4000 多万家中小企业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中小企业需要一个公正的竞争环境,未来有一天变成名符其实的大公司、大品牌,中国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贸易强国,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不仅有话语权,而且我们的话语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今天,我们的监管体系、市场机制、法制建设逐步完善,但要走向成熟的市场,建立公正的竞争环境,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在不断完善的市场环境下,改变我们的收入差距,兼顾公平,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改善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中国从贸易大国成为贸易强国,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我们将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避免出现“贫困化”的增长,中国经济必然在新贸易理论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四)合理的竞争约束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代文学理论假设 篇7

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1.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伟大任务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 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 即要继续推进工业化, 又要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 各行各业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我们要扬长避短, 走有中国特色工业化、现代化道路, 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们不仅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也仍然需要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高级专门人才, 也需要培养一大批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一线操作人员。发展职业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任务。

1.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是适应新形势下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需要。

目前, 我国新增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劳动者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专业技能, 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工人队伍素质偏低, 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 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我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工厂”, 劳动者素质必须提高, 这样才能提高新产品质量, 提高效益, 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不仅要提高专业技能, 同时迫切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就要发展职业教育, 舍此其谁?

1.3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很大, 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现在一方面是有人没事干, 另一方面又是有事没人干, 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践证明, 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发展职业教育将有效促进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 也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和化解社会矛盾。

1.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我国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有效解决农民问题, 提高劳动者素质尤为迫切。我国农村和西部地区人口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 很多从业人员缺乏技术技能。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含量、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素质。

1.5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在国际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

中, 我们必须清醒地把握、充分利用和强化我们的比较优势, 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经济发民的战略核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我国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其制造业。但是, 我们的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缺乏专业技能, 难以形成竞争实力。在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的今天, 我们不能单纯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低廉的价格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必须培养大批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一线操作人员,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创造我国自己的名牌, 真正形成我国自己的产业优势, 才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速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职业劳动者和专业人员, 才能发挥出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有利于提升生产力水平, 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6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是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发达国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在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对我们形成了竞争压力, 使我们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这种局面, 解决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的任务显得尤为紧迫。

2 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假设定位

2.1 层次与类型之争的根源:

人性假设的不同。从历史上来看, 近代教育体系建立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基础之上, 职业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是近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8世纪产业革命的爆发及其在欧美各国的发展, 摧毁了传统的学徒制教育, 催生了学校教育。因为机器化大生产要求产业工人具备相应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规模小、效率低的学徒制不能满足机器化大生产的要求。而学校教育能在短期内培养大批的各种层次和各种类型的人才, 其耗时短和效率高的特点, 使它产生之后很快受到各国产业界的青睐, 这促使近代教育普遍兴起。事实上, 这时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职业教育。后来, 随着教育系统的日益复杂, 职业教育逐渐与普通教育相区别, 形成性对独立的体系。可见, 职业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是具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特点的一个教育类型。

2.2 服务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公平之争的根源:

效率与公平。“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使职业教育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 我们似乎过于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看今天职业教育的实际服务面向。今天我们所谓的“以服务为宗旨”主要是指为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一条明确规定, 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这种一味追求职业岗位的现实适应性、追求高效率的职业教育模式似乎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要求, 冷门专业的停办缩小了学习者的职业教育选择权, 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社会分层研究告诉我们, 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效率必然导致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 造成贫富分化。而贫富过于悬殊的社会必然是不和谐的、没有能力持续发展的。这对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都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的社会政策应该更多的关注社会公平, 因为继续一味强调效率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是一种严重的危胁。职业教育具有“面向人人”的广泛普遍性, 理应比具有高度选拔性的精英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服务对象方面, 职业教育应该更为关注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农民、城市贫困人口、缺乏就业基本技能的退伍、转业军人、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如残障人士等社会弱势群体, 提供适合他们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 为首先实现黄炎培先生上个世纪提出的“人人有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优先关注弱势群体的就业能力教育与培训, 是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 是职业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企业发展需要的精英型人才培养是精英型高等教育应该担负的责任。在服务面向方面, 职业教育不但要注重为处于强势的企业培养人才, 也应该为需求量不大但我们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的事业机构培养人才, 如养老服务机构、残障人士的服务机构及殡仪服务机构等。随着技术进步, 这些服务机构的从业者也需要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毕竟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是我们社会改革的根本目的。如果职业教育都不能为促进社会公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那我们还能指望谁来担此重任呢?

2.3 人才培养的现实针对性与广泛适应性之争:

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目前职业教育关于人才培养的规格在理论界存在广泛争议。一种观点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 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力求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的零距离对接, 实行“订单式培养”, 在教材组织方面采用“急用先学”, 够用即可, 强化技能培训等等应急措施, 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生涯教育、关键能力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 人们认为职业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满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要加强职业素质及关键能力的培养, 培养具有发展“后劲”的人才。也有把这两种取向结合起来的折衷观点, 如“宽基础、活模块”、“平台+模块”。其实, 争论的关键在于,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应该强调其现实针对性还是强调其广泛的职业适应性。

摘要:理清职业教育基本问题争论背后的理论假设, 合理定位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假设, 不仅有利于职业教育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 推动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 而且在客观上必然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提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建立人人平等的人性观, 关注公平兼顾效率的发展观, 注重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

当代文学理论假设 篇8

关键词:企业家,文化人,人性假设

一、人性假设理论的演变及发展

黑格尔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比喻———把哲学史比作一个大圆圈, 而每一个哲学体系, 虽是一个自身完善的圆圈, 但只能表达出整个理念的某种特殊性质。随着认识的发展, 每个圆圈犹如一滴一滴水珠, 必然要冲破它自身的特殊性, 与整个洪流汇合, 形成一个大圆圈, 整个哲学史就是由许多圆圈构成的大圆圈。哲学发展的辩证法也同样体现于其他具体的认识领域之中, 就如我们探讨的人性假设问题。审视人类管理理论发展历史, 借鉴传统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 根据人类管理实践的发展来看, 人性假设理论的演变及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

(一) “政治人”的人性假设。

2000多年前的农业文明时期, 古希腊学者亚里土多德就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 揭示了人类管理史上的“政治人”时代。在农业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 大规模的资源组合和经济活动尚无可能, 系统的管理科学理论远未出现, 但是统治者已经懂得用政治的观点来认识社会、组织国家和管理民众。自然经济时期, 人与人之间主要是“人的依附关系”, 人以自己的血缘关系及等级, 被规定为一定的社会角色, 依靠政治身份取得其它相应利益。

(二) “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人类进

入工业文明以后, 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社会关系, 人与人之间由“人的依赖关系”逐步转化为“物的依赖关系”。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根据人类生活的变化, 提出“人是经济动物”, 并据此提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经济和政治思想中, 它导致了西方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同时, “经济人”假设也为泰罗的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哲学伦理学基础, 开启了人类管理史上的“经济人”时代。它造就了以微观主体的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 以严格的“技术———效率”为管理要求的古典管理科学理论。

(三) “社会人”人性假设。

人是复杂的社会动物, 古典管理理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产生其他问题, 因此, 以“社会人”人性假设为前提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这个理论认为, 提高效益的主要因素是“情感的力量”, 而不是“逻辑的力量”, 人对心理———社会的需求超过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它建立了以关心和满足人的心理、社会需求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的管理科学理论, 又一次开拓了管理科学的广阔天地。然而, 一方面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由于过度关注人际关系而疏忽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也仅仅从人的需求上来认识人的本质, 依然把着重点放在如何改变组织环境以适应人性要求。

(四) 人性假设理论的多向探索阶段。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以后, 在西方产生了“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这一阶段管理理论的一般特点是把现代系统理论、系统技术和数理方法引入管理, 并试图将以上两种管理模式予以融合。但是在信息和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和数理技术的大量运用, 管理的主题是注重技术和效率, 管理中的人文因素再一次被严重轻慢。20世纪后半叶, 新的人性假设不断被提出。其中主要有“管理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等。“管理人”人性假设是西蒙的决策理论的延伸;“复杂人”人性假设其实是一种管理的情景方法;而“自我实现的人”假设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这些人性假设的出现, 标志着人们对自我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是对人的本质认识的拓展。但是从总体上看以上还停留在“人的需要”的被动层面,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理论框架。

二、企业家文化人人性假设的提出及内涵

20世纪6O年代日本“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出现, 开始了对管理理论中“经济人”、“社会人”等等假设的扬弃和超越。它越过对人经济和心理等层面的关注, 直接逼近对人的行为影响更深远、更有力的文化价值层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 2O世纪9O年代以来取得了经济发展的辉煌成果, 不仅仅是科技革命的成果, 更是先进管理思想的成功。美国人总结了日本的企业文化的优点与不足, 创造了更新的文化管理模式, 如“学习型企业”、“流程再造”等等, 真正突破了传统人性假设框架。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 就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依靠劳动者的高度主体性和自觉精神, 不断学习、持续进步、自我超越。从而保持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这种新的理论和实践, 只有“文化人“假设才能为它提供哲学支持。而且从管理的实践来看, 以往的人性假设理论都是以被管理者为对象, 随着“企业家经济“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形式, 企业家成为现代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微观主体, 因此铸建作为现代企业家灵魂和文化品格的企业家精神, 成了培育现代优秀企业家的重要途径。这就有必要提出企业家“文化人”的人性假设。综合以上背景, 其内涵应该有如下:

(一) 业家是企业文化价值的设计者和忠实代表。

企业的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 使企业文化管理最鲜明、最富有生命力的要旨。企业的价值文化又可分为企业的宗旨和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的宗旨或最高目标指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长远目的和意图。企业共同价值观是指价值观不仅为企业管理层所持有, 而且必须为企业全体成员所认同。

(二) 企业文化管理中的企业家是一

个能团结员工, 能建立起协调和谐关系, 并能在“亲和一致”中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益的“优秀家长”。企业家是贤哲的, 富有智慧和爱心的, 公正和慈祥的长者。

(三) 企业家的“文化人”人性假设, 要求企业家同时是“学习人”。

人类文明是在学习中继承的。企业家精神系统的丰富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不断转化, 也只有依靠努力学习才能获得。人类具有无限发展潜能, 但是这种潜能只有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被不断激活、展示和发展。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创造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三、“文化人”假设提出的必然性

(一) 从消费价值取向看, 人类正不断从“经济消费”走向“文化消费”。

人类为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行为中的自然性消费 (如温饱需求等) 比例越来越低, 而消费中的文化需求如心理、情感、娱乐、健康、求知、审美和价值体现等等需求越来越高。消费和生产紧密相联, 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内容和历史发展的标尺。新的消费方式是人类自觉、创造、能动本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体现。

(二) 从产业构成看, 发达国家的第

三产业已经大大超越一、二产业, 而一、二产业也具有越来越浓厚的文化因素。文化产业不仅包括了科学、教育、文艺、出版、影视、娱乐、体育、旅游等等主体产业部门, 也包括管理、中介、营销、印刷和咨询等等配套行业。在现代社会, 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不仅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而且也是财富创造的重要来源。

(三) 从现代产业和商品的功能和属性看, 文化是其中的主导因素。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行业———房产业和汽车业, 集中表达了人们在现代社会文化心态的变化。我国房地产业的异军突起, 既是人们拓展生存空间的物质性要求, 也反映了人们在文化价值追求上的巨大进步。居住的深刻意义在于:它能够展示和影响人的生存状态, 并给人以生存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凡是适合于现代人居住的房产品, 必然体现着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汽车业的发展, 同样体现了现代人的文化需求。速度和方便仅仅是拥有汽车的部分理由, 只要经济力量许可, 拥有汽车更是为了追求一种身份感, 一种力量, 一种品位, 一种价值和一种文化。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的风驰电掣, 还是在乡间小路的闲庭信步, 汽车在驾驶者的手中, 是一种心灵的表达和思想的宣泄。

(四) 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在企业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一个企业的动力和凝聚力来自企业文化, 技术只是一个平台。通过建设共同价值观, 规范、凝聚和激励组织全体成员的思想行为,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内在的创造力量和无限潜力。管理文化学派不仅强调管理应该重视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作用, 甚至认为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文化与价值观的同义语。因此, 能否建设起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我国有很多企业因为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从而拥有了文化的翅膀。文化力催生了品牌亲和力, 孕育了企业凝聚力, 提升了企业形象力, 创造了核心竞争力。

本文对企业家文化人人性假设的理论探索是粗浅的, 总之, 企业家的“文化人”假设既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 也是人性本质特征的科学反映, 同时还是时代对现代企业家成长的必然要求。“文化人”人性假设的提出, 并不是对以往人性假设的否定, 而是辩证的扬弃, 它不否认人们对经济利益和其他需求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驱动。但是, 人性的主要面貌是“创造人”、“学习人”、“自觉人”、“主体人”等等, 而在这一切称谓中, “文化人”是其最集中最合适最科学的选项。在今天,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能在经济活动中充分理解和熟练运用各种文化资源, 谋求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敬贻林振熙柯雄译《全球化的文化动力》, 北京, 2004年。1、康敬贻林振熙柯雄译《全球化的文化动力》, 北京, 2004年。

[2]、汪岩桥著《“文化人”假设与企业家精神》,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 2005年。2、汪岩桥著《“文化人”假设与企业家精神》,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 2005年。

上一篇:预防人感染布鲁氏菌病下一篇:资源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