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八篇

2024-08-07

十六大以来 篇1

1 十六大以来党建科学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理论和实践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理论的形成总是以实践为基础, 而理论则是对实践的进一步升华, 在实践过程中, 总是以理论为指导, 也总是会蕴含着深刻的经验和启示。党建科学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自十六届三种全会到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 我国社会出现了重大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 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是纷繁复杂的。以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主要领导人的集体在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过程中, 对党的建设予以了高度重视,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当时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予以了回应。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社会进步和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领导集体的重视, 两者共同构成了党的一切工作的重心。中共十六大以来, 从党的建设实践来看, 能够梳理出三条发展路线。

(1) 党建的总体布局从“三大建设”向“五位一体”发展。在传统的党建工作中主要是由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三个方面构成的, 自整风运动到现在党的建设工作始终都围绕着这三个方面发展。新时期的到来使党的建设不断推进, 改革与腐败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十六大, 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 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而到了十七大, 对党的建设工作的部署将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提, 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这充分显示了党的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的轨迹。

(2) 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发展党的先进性、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等活动。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是第三代领导人推动党建的明显特征, 在十六大后, 更是将这一重点落到了实处。2004年, 党中央集体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并提出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2005年、2010年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路, 着眼于以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十六大以来, 党的建设实践最明显的进步就是在整体部署中的重点越发清晰。中共十七大明确了“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构成了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五大建设的主体思路, 这些最终成为党的建设工作不断深入的实践指南。胡锦涛同志做出强调, 必须增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整体合力, 坚持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和难点, 表现出在深刻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对党建工作的认识。

2 十六大以来党建科学化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

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党建科学化思想的理论依据, 从本质上看, 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的产物。总结党的建设实践经验, 必须将思想建设放在首要地位, 而注重理论创新是思想建设的必要条件。十六大以来, 中共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实现了一系列理论的重大突破, 其中, 最为突出的两点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 两者共同组成了理论创新, 为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2003年, 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并将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进一步指导着科学发展观的完善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所阐述的问题并不只是社会发展问题, 它对党的建设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当然, 这就需要实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的科学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理论体系主要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的理论创新、经验成果的思想整合, 这对于党的建设工作来说也是一次伟大的创新和尝试。实际上, 中共理论实践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它们共同阐释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共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予以了明确, 虽然中共十七大并没有对科学发展观的定位进行明确, 但是其对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的指导意义是有目共睹的。中共十七大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构成了的科学理论体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阐述, 这是从理论上向科学化迈出的重要一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了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执政思维的指导地位, 但在不同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会有所发展,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变, 但是指导思想不能一成不变, 这也正是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跟随时代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道理所在。总的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是在党的指导思想定位上的科学化举措, 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所有理论成果的整合, 是对党的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所以它为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党建科学化思想将科学精神植入了党的建设中, 从党的建设价值取向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将党的建设科学化与认识和把握规律紧密联系了起来, 从党的建设立足基础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将执政党建设纳入科学范畴, 从党的建设理论体系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着眼理论、制度、方法等的科学化, 从党的建设路径上丰富了马克思注意党建学说。所以, 十六大以来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使共产党对党的建设的认识实现了一次跨越, 其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做出了巨大贡献。

3 结束语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建设的重大命题和任务, 自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以创新精神对党的建设做出了改革, 不断深化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在推进党建科学化思想形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促使党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理论、实践、经验、制度成果, 开辟了党的建设的新道路,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贯彻和发扬党中央的科学精神, 在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工作中不断前行。

摘要:随着党的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 党建科学化思想逐渐形成并发展, 特别是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而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从党建价值取向、立足根本和发展路径等发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笔者将从党建科学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和理论基础方面进行探讨, 并对党建科学化思想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发展的意义做出简要论述。

关键词:十六大,党建科学化,理论基础,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学说

参考文献

[1]齐卫平.十六大以来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J].理论探讨.2012, 11 (3) :4-10.

[2]张培.中共十六大以来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2, 56 (24) :112-113.

[3]张书林.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思想的十大创新[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 38 (5) :8-18.

[4]王清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推进党建科学化发展[J].现代交际.2013, 22 (1) :61-64.

十六大以来 篇2

一、十六大以来,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战略思路

(一)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战略目标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 关心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 谋划了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战略目标。2007年9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详尽阐述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总体要求、基本思路、指导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 是中央关于新疆工作最为全面的规划安排, 具有战略指导意义。2010年5月17日, 胡锦涛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指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措施。“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基本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民族团结明显加强, 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P708

(二)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指导原则、工作重点、发展措施

2010年以来, 中央要求贯彻落实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把握好以下问题。

1. 指导原则:

必须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必须始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

2. 工作重点:

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增强新疆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做好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3. 发展措施:

着力推进经济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着力推进社会建设, 加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推进体制改革, 加快对内对外开发步伐;着力加强对口支援新疆工作, 加快建立对口援助机制。这些重要指示为新疆实现跨越发展、改善民生做了充分地战略性考量。

二、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策略思路

(一) 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 为跨越发展、改善民生指明发展方向

新世纪以来, 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疆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 全面、细致、具体地谋划了新疆的发展战略。2004年4月, 党中央专题研究新疆工作, 提出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兴边”战略, 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006年9月11日, 胡锦涛第二次视察新疆发表题为“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讲话, 强调新疆又好又快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党的建设。2010年5月17日, 胡锦涛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讲话, 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方向, 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旨在总结新疆发展稳定的成绩经验, 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疆工作, 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二) 推进西部开发、对口支持南疆, 为跨越发展、改善民生夯实经济基础

为了实现统筹区域发展, 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保持新疆与内地发展的协调性, 2004年3月11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分析了西部开发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总结了经验, 提出了十项重点工作。2005年4月18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确立有关省市、企业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南疆三个师对口支援关系的通知》提出, 从2005年起, 对新疆南疆4个地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南疆3个师, 实行干部支援和经济对口支援相结合, 分别由北京等八省市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等1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对口支援任务。并具体部署了对口支援关系、工作总体要求和组织实施。

(三) 搞好民族宗教、维护社会稳定, 为跨越发展、改善民生提供政治保证

民族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6年7月10日, 胡锦涛发表题为“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的讲话, 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民族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10年5月17日, 胡锦涛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指出, “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 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和动摇。”[1]P717强调坚持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济作用。

(四) 支援双语教师、加强援疆队伍, 为跨越发展、改善民生准备文化条件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是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2002年10月10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支援新疆汉语教师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是国家开展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发展新疆教育事业、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1]P564-565具体部署了援疆的内容、方式、对口支援范围、要求、经费、待遇、组织实施。2003年5月8日, 《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会议纪要》重点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疆教育工作。2003年10月9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努力建设一支靠得住, 有本事, 顾大局, 讲奉献, 爱祖国、爱新疆的高素质干部与人才队伍”[1]P573, 强调要明确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具体要求。

(五) 加快发展步伐、保持长期稳定, 为跨越发展、改善民生创造社会环境

新疆的改革发展稳定, 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 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04年4月, 中央转发《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的战略研究报告》, 提出新疆发展稳定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2004年9月26日, 温家宝考察新疆时发表《加快新疆发展步伐, 保持新疆长期稳定》的讲话, 全面部署了新疆发展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和环境保护、教育和人才队伍等工作。2005年3月8日, 胡锦涛发表《努力把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的讲话。2009年8月25日, 胡锦涛考察新疆时发表题为“从战略全局把握和谋划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讲话, 提出做好新疆工作的总体要求:“要一手抓改革发展, 一手抓团结稳定, 自觉做到‘三个不动摇’。”[1]P700

三、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深刻启示

(一) 战略思路的局部性与整体性有机统一

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未雨绸缪、深思熟虑。一是对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高度关注, 专门对新疆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如教育、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口支援、民族团结、民族宗教工作等。二是对新疆问题在局部考察、重点解决的基础上, 上升到整体考察、全盘策划, 如制定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 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配套实施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加强薄弱环节的基础。从战略全局把握和谋划新疆工作, 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战略思路体现了局部性与整体性有机统一。

(二) 发展战略的全面性与重点性有机统一

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精心谋划了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战略部署。中央要求要把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进一步加大中央对新疆的扶持力度, 在国家投资、财政补贴、资源开发、土地利用、交通发展、对外贸易、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新疆给予特殊优惠政策。2004年中央提出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兴边”战略, 对新疆稳定发展做了战略部署。2006年, 中央进一步明确新疆的发展思路、战略任务、产业布局和重大政策。2010年新疆经济工作会议以来, 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新疆发展的发展思路、指导思想、任务、重点、措施。发展战略从内容上体现了全面性与重点性的有机结合。

(三) 策略措施的具体性与操作性有机统一

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新疆工作, 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有力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2年以来, 中央出台新疆发展的十多个重要文件, 全面提出了新疆发展、改善民生的策略措施。尤其是2010年3月, 中央召开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 继续加大中央对新疆支持力度, 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口支援新疆的有效机制, 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优先支援位置, 着力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 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原则、重点工作。中央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具体性与操作性有机统一。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从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十分重视新疆的发展与稳定, 心系新疆各族人民的冷暖, 心系祖国边疆的安危, 结合国内外形势和新疆的特殊区情, 为新疆的跨越发展、改善民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集体,改善民生,战略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

[2]刘江海.党的四代领导集体情系新疆[J].今日新疆, 2005, (9) :44-45.

十六大以来 篇3

关键词:政府管理;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动力机制

十六大以来,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为政府管理提出了挑战,也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具体来讲,主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在不断地推进、“增量”,并将继续是这场改革的路径选择;重大政治理论创新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提供了最新的指引,不断深入渗透和刷新政府理念。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政府管理理念、职能、内容、方式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并成果斐然。

一、以建立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为取向的政府理念不断强化。

(一)明确提出并逐步完善服务型政府理念

服务型政府这是对建设型政府、管制型政府的一种矫正,其核心在于完成行政主体中心主义向行政客体中心主义、权力中心主义到服务中心主义的转变。长期以来,政府扮演着“全能”的角色,在经济上集中表现为计划经济体制,在权力运行机制上集中表现为高度集权。政府既是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创制者,同时也是执行者、监督者,甚至也是最大的投资者。不可否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计划”发挥过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家全面干预与控制越来越表现出“不可持续”的迹象:市场信号被扭曲,信息流通不畅,调节严重滞后,经济呈周期性剧烈波动,政府机构反复膨胀,寻租泛滥,社会活力被严重窒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人的地位被边缘化、本质被异化,等等。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001 年,上海市率先提出“建立一个高效、精干的服务型政府”。2004 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并明确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内涵。在此前后,南京、苏州、成都、重庆等都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列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

(二)强化责任政府理念,创新政府道德责任机制

责任政府这是对权力政府的矫正。从责任性质来看,政府责任可以分为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从追究方式来看,可以分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政府责任意识的缺乏、职责体系的模糊导致行政权力的运行没有受到严格的规范,失去制衡的政府权力往往对行政相对方的权益造成伤害,或构成潜在威胁,进而破坏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平衡与和谐,阻碍三者的良性互动。为明确政府权力和政府行为的界限,防止和治理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各级政府积极推进责任政府建设。在200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2004 年,浙江颁布实施《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庸官问责制”;2007 年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圳市政府部门责任检讨及失职道歉办法暂行规定》,在全国首开道德责任追究之先河。

(三)提出和落实透明政府理念

透明政府是对政府权力的传统运行方式——暗箱操作的矫正。一个民主的、以市场经济为主要载体的现代社会,政府的合法性依存于它的公共性,即通过公共权力作用于公共领域,寻求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的价值取向必定是公正。实现公正价值的手段和途径必然是“公开”,建立“阳光下的政府”。在我国,透明政府思想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价格听证实践,随着政务公开的推行和基层民主建设步伐的加快,“透明”逐渐成为各级政府最根本的行政原则之一。各级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制度、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则是落实“透明政府理念”的最新具体形式。“全国的乡镇政府和县级政府所属的部门已普遍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县级以上政府定期发布政府公告。全国80%的县级以上政府或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府网站,…… 11个省(市)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地方性法规。”

(四)法治政府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法制体系更加完善,依法行政得到进一步落实。2004 年3 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的不懈努力,基本实现建立法制政府的目标。

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的政府职能创新继续推进

与政府管理理念创新同步进行的是政府职能的创新。政府管理职能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地创造什么职能,而是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和完整表述,其本质是在合理确定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边界前提下,理顺其关系,界定政府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的问题。政府对自身职能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连续的渐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能阶段,从1953 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84 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特点集中表现在经济运行机制上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上的高度集权。这一阶段以政府为主体力量,政府无所不管,无所不为。

第二阶段,“偏能”阶段,1984 年到2002 年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其特点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二元體制并存”。这一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偏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逐步注重宏观调控和各种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同时微观行政干预仍然有强度惯性;注重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忽视培育公民社会。

第三阶段,新全能阶段,2002 至今。其主要特点是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并逐步完善。这一阶段以政府引导力量,正确、全面、完整地履行政府职能;注重宏观的、以经济和法律为手段的调控,限制微观的、以行政命令为手段的干预;全面平衡,突出重点。

经过一个完整的否定之否定环节,政府职能职能界定和转变得到了质的突破。2002 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行政审批。”2004 年3 月5 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快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管理理念和职能的创新对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基本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在政府管理创新中处于最高的、核心的地位。

三、以“多元化”为特点的政府管理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创新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创新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不仅中央政府是主要的创新主体,地方各级政府、各部门、行政人员、社会组织、公民也出于各种动机,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扮演创新主体的角色。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权力分配更加合理、权力行使更加规范、权力运行更加透明,下级政府或部门、行政人员“对策性”、私利取向的“创新”得到有力的限制,各级政府、部门须在法定职能范围内,通过既定的途径和程序进行创新活动。

(二)政府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更加完善

我们认为如下因素构成了政府管理创新的动力集:

1.计划经济体制转型留下的制度真空。以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完成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建立为标志,主导中国五十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被证明更为廉价和有效的经济运行模式,其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但它仍处于有待健全和完善的状态。因此,在“已经退出”和“有待完善”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间隙,客观上给政府管理留下很大的创新空间。

2.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形成的对政府行为的规制。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契约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剥夺了政府按照原有计划经济理念对经济、社会进行干预的权利,这要求政府在理念、职能、结构和管理机制、方式、方法方面作出重大调整。

3.有利于创新的行政组织文化。政府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各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进一步促成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一系列成就,一方面彪炳了政府的丰功伟绩,确凿无疑地证明了政府的超强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激活和强化了以学习、创新为核心的行政组织文化。

4.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特别是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发展,使各利益主体拥有更多的有效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公民和社团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对政府管理方式、效率、效果等作出更积极的反馈,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社会良性互动的局面初步形成。

5.政府自身利益驱动。政府自身利益包括各级政府作为组织的利益和行政人员的利益。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制度之所以被创新,是因为现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潜在利益,从而行为者产生了对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事实上,政府管理创新就是政府作为地方利益代表和中央派出机关的双重角色,在事权和财权相对紧张的压力下,发现潜在利益,并创造“制度资源”以弥补传统资源之不足,进而实现潜在利益的行为和过程。行政人员,特别是决策者自身的利益也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这种源于私利的动机既可以是对物质利益、晋升渴求,也包括荣誉感、成就感满足的期望。

6.竞争意识。同级政府或部门间的竞争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的发展战略是一种赶超型发展战略,是立足于自身实际,纵横比较基础上,以发达国家的发展状态、方向、经验教训作参考的发展战略,其本身就是应对国际社会激烈竞争的自觉选择。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由来已久,经历了从“经济增长”到“综合发展”的竞争重心的转移。“上世纪80 年代初到90 年代中期,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模式是一种封闭的、追求自我服务的诸侯割据式大战”;90 年代中后期,“演绎着激烈的人才竞争大战,招商引资大战,环境建设大战”。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地方政府开始将精力主要集中于鼓励本地区企业投资和争取外来投资商”。实质上,政府已经从竞相“干预经济”发展到竞相“为经济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的竞争。其中“软环境”就包括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

7.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阶段成果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辉煌的理论成果成为中华民族推进改革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8.政治感召。十六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的理论创新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目标变得更加具体,内涵更加丰富,激发行政人员和整个团体的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创造能力,为政府管理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

事实上,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外部动力,包括计划经济转型留下的制度空间、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形成的限制、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二是内部动力,包括利益预期、政治感召、意识形态、竞争意识。这两组因素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交互作用,形成以政府管理创新动力机制(如下图)

当然,要进一步整合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创新动力,完善创新机制,还需要多方面的相应调整:要进一步调整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改革事权和财权倒挂的状况;要优化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能配置,加强宏观调控能力。要加大大部制改革和行政三分制改革的步伐,整合政府职能,为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拓展空间。

四、以“多层次”“多方位”为特点的具体创新成果的不断呈现

(一)从纵向看,创新成果是多层次的

从政府理念到政府职能,到政府结构到政府机构,再到具体的组织形式,无不成就斐然。政府间关系进一步理顺。省级政府间的区域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合作层次更加深人,合作范围更加广泛。转移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日益成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规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省直管县”模式的試行,为加强宏观调控效能,提高行政效率,发挥基层政府积极性做出了有益探索。政府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在原有的机构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淡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强化了宏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近期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根据职能整合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新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使政府机构林立,职能交叉,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状况得到一定的好转,部门间职责分明而又相互合作的新态势已初步体现。政府组织形式更加灵活。为应对现代社会日益明显的快节奏、风险化趋势,弥补传统官僚体制“灵活不足,稳定有余”弊病,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组织形式多样化、灵活化,弹性组织得到普遍重视。如为抗击非典而成立的“非典型肺炎防治领导小组”,为加强社会信任体系建设而组建的“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都是典型的弹性组织。

(二)从横向看,创新成果是多方位的

创新成果贯穿于行政过程的各个环节。行政领导体制更加完善,权责进一步明确。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完善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创新了行政首长问责制、引咎辞职制度。行政决策体制朝更加民主、科学的方向演进。创新、完善了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领导、专家和群众相

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行政执行体制进一步创新。创新和完善了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解决管理中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行政监督体制日益完善。创新和完善了党政领导述职述廉制度,巡视制度,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报告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会计委派制度。绩效评估模式多样化发展。已经或正在完成四个转变:由经验式评估逐步过渡为科学评估;由片面评估逐步过渡到全面评估;由定性评估为主逐步过渡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由以传统技术作支撑逐步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载体。政府运行机制愈加体现出公开透明、便民利民、高效的价值追求。改革了行政审批制度,创建了如行政服务中心、便民中心等类似的便民机构,创新了集中办理制、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办事公开制、并联审批制、不能办理备案制、超时默许制、全程办事代理制、联合审批制、定时会审制等便民制度。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整合电子资源,着力打造以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为中心的社会服务平台。电子政务从“政务公开”等有限领域拓展到财政结算、统计服务、财政非税收收入管理、社区保障服务、企业劳动工资监控等领域,如海南电子政務试点示范工程;电子政务服务的对象从“政府”本身拓展到企业、中介组织和公民个人,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数字园区”。人事制度更加完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更加科学。构建了公务员“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设置了专业技术类职位;创新了公务员更新制度,肯定了“职务聘任制”;完善了竞争机制,“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被确定为法定的职务晋升方式之一;拓宽了引咎辞职制和责令辞职制的应用范围;创新激励机制,实施工资调查制度。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方面,完善了竞争上岗制度、公开选拔制度、任职试用期制度、廉政鉴定制度、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和完善了差额考核制度、干部推荐制度、干部考核工作责任制度、考察预告制度、部分领导职务聘任制度、全委票决制度。财政体制更加规范、合理。创新和完善了政府采购制度、部门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试行省直管县制度、乡财县管乡用制度。

(三)综合来看,创新成果的聚合效应开始显现

表现为理念、职能层次的创新为整个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方向和原则上的指导,政府结构、机构的改革落实和巩固了理念、职能的创新;领导、决策、执行、监督、人事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往往因为纠缠交错而相互促进,电子政务更是贯穿各层次、各方面的改革,并为整合各项改革、提升改革的整体效能提供了技术手段。

十六大以来的龙川 篇4

------记十六大以来的龙川

从党的十六大至今,弹指一挥间,时光已走过10个年头。10年可以成长一代人,10年也可以筑牢一条路。10年来,龙川县委县政府带领90万龙川人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坚持“四化”并举,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福祉,促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向着构建“人文、富裕、和谐、秀美”龙川的目标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加快工业化进程,构建工业经济新格局。

龙川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龙川坚持把工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高举“工业立县”旗帜,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努力走一条低污染、好效益的发展道路。

“河源崛起的希望和难点在县域,县域崛起的基础和支撑在园区,园区崛起的成效和关键在企业”,这是市委书记何忠友在多个场合所强调的一句话。2008年11月26日,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园被省政府正式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后,龙川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政策和区位优势,全力加快产业转移园的配套设施建设。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园是龙川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的一个新型工业园区,它位于河梅高速公路龙川出口、205国道旁,截至目前,该园区已经投入资金2亿多元,完成了4万多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平整了3023平方公里的土地,贯通了一条长达2公里的宝通大道,新建了景旺大道,同时完善了相应的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设施和园区绿化带建设,建设了110千伏变电站,保姆式的服务解决了园区发展的后顾之忧。投入使用的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通讯设备及其相关产业,产业转移工业园以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兼顾现代物流和现代制造业,逐步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配套齐全的产业带,目前已有景旺电子、景旺LED金属基板、美捷新型螺丝制造、利冠铝型材制造、宗德电子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园区。

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园是龙川工业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好的开始。为了提升龙川产业转移园的提升能力,龙川加大了园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加强园区的服务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和规范招商引资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龙川逐渐成为商家投资的首选热土。目前全县工业园区控制规划总面积达54.9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面积5.79平方公里,入园项目达45个,宝龙工业园区、枫深工业园区、宝塘工业园区、新城工业园区、梅村工业园区和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园组成了一个沿205国道、河梅高速、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分布的工业走廊。

2011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14.1亿元,工业增加值达50.6亿元,比2002年增长?;园区实现税收8565.6万元,园区经济已经成为龙川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市党代会把“宜居城乡”建设列为市的“四大战略”,龙川也被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龙川城乡发展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龙川县呈长条形,东江穿县城而过,自然禀赋得天独厚。龙川充分利用东江这一资源,做好“东江两岸”文章,完善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把县城打造成为东江上游明珠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龙川投入10多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出便捷舒适的人居环境。2007年,投资5700万元的县城文化体育公园建成,龙川成为河源5个县当中唯一一个拥有夜景的城市;先后改造、新建了老城和新城自来水厂,完成了县城排污、污水处理、主干街道等一大批民生工程项目,萧殷公园、解放广场等一大批重大市政工程项目建成使用,城市功能日臻完善,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目前,龙川已经完成了《龙川县城总体规划(2008—2030年)》的修编工作,确立了“东江两岸搞商住,工业项目进园区,以东江佗城至四都段为中轴,两岸各控制3—10公里土地,打造大县城、东江上游明珠城市”的发展思路。规划控制面积约为180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设用地规模约为48平方公里,县城总人口将达到50万人,县城的建设也辐射带动小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0年来,205国道县城和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过境段改造顺利完成;东江大桥扩建工程、黄石大桥依期建成通车;高标准完成了省道227线龙母至上坪段的改造;完成通行政村公路水泥硬底化1080公里,通自然村公路水泥硬底化794公里。一批东江梯级水电站相继建成,总装机容量达26.83万千瓦,1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全县供用电质量显著提高。

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农业是被誉为人类“母亲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10年间,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各部门除了做好农业的常态化建设之外,龙川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项惠农政策,发挥本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0年来,龙川共建有优质稻基地15万亩、蔬菜水果基地9.6万亩、水果基地19万亩、大豆基地5万亩、茶叶基地0.62万亩。创办水稻高产基地29个,面积达到5.8186万亩,2010年被评为“全省粮油糖高产创建先进单位”。

2009年9月,龙川县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龙川以此为契机,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20万亩,新造优质高产油茶林25万亩,全县计划发展种植油茶总面积达45万亩。目前,龙川全县24个镇中,有23个镇种植油茶,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产茶油5000多吨。龙川要求每镇每年新增种植油茶面积1万亩以上,并先后于2009年、2011年获得“全国油茶种植示范县”和“全国特色农业加工基地”荣誉称号。油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1.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6元,可以说,这10年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10年。

旅游产业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龙川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广东最早立县的4个古邑之一,拥有丰富、珍贵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2011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批复认定龙川县为“中央苏区县”,也是这一年,龙川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龙川以此为契机,实施“旅游旺县”战略,做好古邑文化游,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第三产业高速发展。

近年来,龙川县委、县政府全面启动旅游强县创建工作,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旅游业发展,并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佗城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升级改造首期工程,并围绕佗城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充分挖掘现有人文资源,打造旅游精品,融入闽粤赣三地“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精品旅游线路。规划对接中央苏区县关于旅游扶持政策项目,修缮好萧殷故居等革命遗(旧)址及名人故居,发展古邑文化游、红色文化旅游。在擦亮“古邑”和“红色”品牌的同时,龙川相继开发出休闲康体游、自然风光游和农业生态游,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旅游竞争力日益增强。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龙川首条旅游专用大道——珠霍公路,重点抓好霍山旅游风景区的规划控制和升级改造,建设佗城温泉国际度假区。完善七峰山旅游度假山庄、鹿湖禅寺景区等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自然风光游品位。加快和完善塔西温泉山庄、通衢旺茂知青村和车田万有山旅游度假山庄的开发,打响休闲康体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做活农业生态游。从单一观光游向休闲、度假、娱乐游转变,将龙川打造成“世界客家古邑”、“岭南文化名城”、“红色旅游经典”、“休闲度假福地”。2011年,全年接待游客15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49亿元,比2002年增长?旅游展业已经成为龙川县的重要产业之一。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教育是发展的基础。10年来,龙川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健康持续的发展。

2006年以来,龙川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工作,到2010年,全县共有60万人次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有11.9万人次享受义务教育阶段特困子女生活补助,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8%,不让一人因贫辍学。

为了让教育有更好的软硬件水平,龙川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010年教育经费占全县GDP的比重占到6.15%,充分显现了龙川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尽管如此,龙川还多方筹措资金,投入1.8亿多元,用于全县12所高中阶段学校的新建、扩建校舍和配置教学资源,创办老隆中学、新城初级中学和龙川一小,大力普及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中小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2010年提前一年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

2010年龙川县开始启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县财政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安排1.5亿元资金投入到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中,2011年6个镇实现了“创强”目标。经过不懈努力,龙川历年高考上线人数、上线率和入围重点本科、本科、专科人数均位居全市第一,可以说,河源教育看龙川,龙川教育是河源的一面旗帜。

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质的飞跃。

10年间,龙川理解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各级各部门不断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和建设,不断改善就医环境,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使龙川的卫生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2001年以来,龙川通过财政拨款、发动爱心人士捐赠以及自筹资金等方式,不遗余力地加大医疗卫生投入,逐步完善,“三院一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建设。2006到2010年间,先后投资4500万余元建设了面积为1.87万平方米的县人民医院住院中心大楼,改造了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和传染病科,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为6600平方米的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建设;投资730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为4658平方米的县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大楼以及门诊大楼的建设,投资1500多万元完成了24所薄弱镇卫生院的改造名平均每间卫生院新建工作用房700多平方米;并投入1700多万元,分批对麻布岗,岩镇等10所卫生院进行标准化建设,彻底解决了10所卫生院医疗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全县313间村级卫生站完成达标化建设没实现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医疗服务目标

据统计,到2011年,龙川县医疗卫生固定投入达到1.51亿元,全县拥有床位数1988张,这对龙川打造医疗服务新环境,推动龙川卫生事业的新发展提到了巨大的作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龙川现有近100万人口,数量居全市各县区首位,而当前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管理面临着较大压力,这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龙川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注重社会和谐,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信访包案责任制。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群众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点开展了“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禁赌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三打两建”运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积极开展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月”、“百日整治”专项行动,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深入开展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县域产品综合竞争力为重点的综合管理及打假扶优工作,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10年来,龙川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8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5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7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48.3%;完成总税收4.74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42.5%。

十六大以来 篇5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0-12 来源:学习时报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在实践中产生了巨大效应。个中原因,在于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时代要求、人民愿望、现实需要相统一,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依据。认真研究和充分认识这一点,对于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真谛,更自觉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适应时代要求是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宏观定位

理论是时代的产物,理论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首先对时代特征作出了科学判断,深刻概括了当今世界潮流和时代特征是“和平、发展与合作”。将“合作”作为世界潮流与“和平”、“发展”相提并论,这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党对时代特征的科学思维和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和平、发展与合作”正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既然发展是世界潮流和时代特征,我们就要继续抢抓机遇谋发展,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可见,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建和谐世界等若干重大战略思想,正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谋远虑,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和时代呼唤进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同时,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与竞争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给我们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更加严峻的挑战,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应对能力面临着新的考验,这又促进了我们党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

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跨入新世纪,进入新阶段,则对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直接的要求。所谓新阶段,可归纳为发展新阶段、改革新阶段和实力新阶段。一是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到2020年前,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所以,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承担着庄严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们在实施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最为突出的,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贫富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利益矛盾日益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能源更加紧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全力加以解决。二是我国进入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新阶段。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既定部署,我国从本世纪初到2010年之前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四个深刻”,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既能给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动力,注入强大活力,也必然使我们面对这样那样的新问题新矛盾。三是我国进入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的实力新阶段。这又使我们面临着

“两个前所未有”,即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

在上述时代背景和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党能否继续抓住机遇谋发展,同时又能有效抵御各种风险,战胜各种困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关键在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胡锦涛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正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一个根本特征。

(二)反映人民愿望是党进行理论创新的鲜明导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掌握群众,根本原因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愿望和利益是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因。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准确地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才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的理论成果。

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洞察全局,抓住了人民群众最为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物质财富比较丰富了,但如何共享发展成果的矛盾突出起来;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了,但地区之间发展失衡;群众生活条件好起来了,但社会上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状况;经济增长了,但却以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为代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了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群众渴望共享发展成果,渴望地区之间协调发展,渴望社会道德得到提升,渴望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保护,渴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导向。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思想,准确、充分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因而一经提出,即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实意的拥护。

(三)解答重大现实课题是党进行理论创新的紧迫要求

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理论创新必须立足于解决重大的现实课题,这是理论创新的生命力所在。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解决重大现实课题为理论创新的紧迫要求,使得理论创新更显针对性和务实性,因而大大增强了其实践效应。

例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就突出反映了三个“紧迫要求”:

第一,解决城乡巨大反差,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要求。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城乡之间仍存在着“六个巨大反差”。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反差。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在继续扩大。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高达3.22:1,绝对额相差7328元,占总人口60%的农村居民只购买了不到1/3的消费品。目前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上至少相差10年以上。

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更大。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等问题相当突出。2004年,占总人口60%的农村人口,只占有23%的全国义务教育经费,仅享有25%的公共卫生资源。农村文化事业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生活相当贫乏。

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和面貌存在巨大反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尽管也有很大发展,但仍明显滞后。乃至于有些外国人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四是城乡财政支出存在巨大反差。近几年,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增加较多,但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与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90―2004年1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增长率有10年低于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的比重,1990―1994年在9%至10%之间,l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2000―2003年继续下降至7%左右。

五是城乡信贷存在巨大反差。长期以来,农村资金大量流入城市,信贷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民和乡镇企业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2005年底,农业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7.8%,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4.4%,均远低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

六是城乡投资存在巨大反差。近些年,城市建设资金迅速增加,城乡投资差距不断扩大,农业和农村发展后劲不足。1997―2005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9年低于城镇;农村与城市投资比连年递减,从1996年的0.30:1下降到2005年的0.18:1;农村投资占总投资的份额连年递减,从1996年的23.3%下降到2005年的15.2%。

城乡之间以上六个方面的巨大反差,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不能任其发展下去。这是紧迫性之一。

第二,实现现代化社会和现化化过程“双和谐”,通过建设和谐新农村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紧迫要求。

农村居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没有和谐的农村,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让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这就涉及到能否实现现代化社会和现代化过程“双和谐”的问题。这个问题和“三农”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过程走的是一条不和谐之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最后建成的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是和谐的,而且现代化的过程也应该努力做到是和谐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实现现代化社会与现代化过程“双和谐”,通过建设和谐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紧迫要求。

第三,按照“两个趋向”,实现工业化发展阶段性转型的紧迫要求。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分析世界发展历史和进行国际经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时代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发展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我国,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已经具备,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顺应“第二个趋向”的要求实现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转型,加大力度支持“三农”问题的解决,抢抓机遇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变。从这个角度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也已成为一项紧迫要求。

十六大以来 篇6

一、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1、以学习宣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重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有了新进展。《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后,我县各级党组织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5年来,全县各地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干部任用条例》培训班35期、参加培训干部达3150人次,举办有关《干部任用条例》学习贯彻会议、座谈会212场次、与会人员达8500人次。通过学习宣传,营造了良好氛围,提高了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加大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力度。

2、以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有了新成果。5年来,我们对干部监督的制度进行了规范,重新完善了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工作制度,继续聘任干部工作监督员,加大了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干部“能上不能下”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对制度的完善,规范了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强化了事前监督,为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主要经验和特点

1、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教育。一是强化思想教育。在 全县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艰苦奋斗教育活动和思想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二是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对乡镇领导班子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进行研究,并初步建立了科学民主的议事决策机制。同时对乡科级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纠正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增进了领导班子团结,促进了内部监督的制度化。原建设乡党委实行集体决策票决制,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肯定。三是开展警示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利用播放电教片、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各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认真进行剖析。

2、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为了保证《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执行不走样,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把《干部任用条例》检查作为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一项长效机制来抓,每年对部分县直和乡镇进行督促检查,重点选择管理人员较多或单位调整面较大的单位。5年来,共检查县直单位11个,乡镇9个,有力地促进了选人用人监督工作的开展。

3、规范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坚持以7项制度为重点,对干部的日常监督实现了规范化。一是坚持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工作制度。我县在1999年就建立了《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工作制度》,近几年又进行了规范,定期召开干部监督联席会议,通报交流干部监督信息。二是坚持干部工作特约监督员制度。《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后,我县及时对首批聘任的干部工作监督员进行了调整充实,聘任了20名党性强、作风正、敢于直言的同志作为干部工作监督员,实行三年一聘,以此来加强对有问题干部的信息收集,加强对干部工作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目前我县已经聘任了三期干部工作监督员。三是坚持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5年来,先后对20个乡镇和县直单位进行了主要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先后有 人因财务不清被免职,人因经济责任问题受到党纪处分。通过审计,摸清了单位资产家底,分清了经济责任,让干部“走得明白,接得清楚”,有效地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防止了选人用人失误。四是坚持谈话制度。5年来,我县先后对

名职务变动的干部进行了任职谈话,严肃干部调配工作纪律,要求被调整职务的干部无条件服从县委决定。对

名有问题的干部进行了个别谈 话,对

名任职领导干部和

个领导班子进行了廉政谈话。五是坚持函询、诫勉制度。对照上级新的精神,我们对这项工作重新进行了修订。5年来,共对 名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函询,对

名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对干部监督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六是坚持信访查核制度。注重群众信访举报,加强对反映问题的查核力度。对群众来电、来信反映干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减少或避免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5年来,我县对

名拟提拔任用的干部进行了公示,受理并调查处理反映干部问题的来信来访来电

人次,其中有

名拟提拔为副科级的公示对象被取消拟任用职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有待加强。一方面,上级、群众对“一把手”很难了解;另一方面,单位内部对“一把手”的监督很难到位。

一是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有待拓展。目前对干部的监督偏重于在八小时工作的范围内,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掌握和监督不够深入有力。一方面由于组织部门有限的精力,对八小时以外的干部监督“力所不及”;另一方面实践中监督手 段比较弱化。

二是对双重管理的领导干部监督有待探索。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得管不着”的现象,使这一部分干部往往游离于组织监督之外。

四、今后工作的对策、建议

1、在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等政策法规上抓深入。进一步采取有效形式深入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坚持做到学以致用,推动工作,努力营造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监督工作的良好氛围。

2、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求深化。坚持用《干部任用条例》指导、规范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加强对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把《干部任用条例》贯彻到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监督的各个环节,体现到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源头上控制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

3、在干部监督管理上重配套。一是延伸干部监督工作范围。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探索配合做好垂直管理部门的干部监督、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工作,让干部监督工作向社区延伸,使干部时刻处在组织的监督之下。二是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要把那些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一把手” 的岗位上来;要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探索建立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同时,坚持并规范实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坚持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通过民主生活会,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好存在问题的查摆和整改。三是完善干部监督协调运作机制。坚持并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系通报制度,形成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监督有力的协调运作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干部监督信息体系。

干部监督科

十六大以来 篇7

2012年04月13日 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02)涂小雨

[摘 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的执政环境下,党的执政实践不断深化,执政理论不断发展创新,执政经验也不断升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点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执政背景;执政理论;执政经验一、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背景的深刻变化

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在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步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并且顺利地实现了中央领导层的交接班,形成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因此,以十六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顺利开启

在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在我们告别20世纪之际,顺利地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早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作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一战略决策时,就已经鲜明地指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1] P4 具有制定战略目标光荣传统的中国共产党,开始考虑和谋划怎么样实现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现代化。最初,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8日召开 的党的十六大,全面地分析了我们在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深刻地指出,我们虽然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目标,但这样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巩固提高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作出了用二十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明确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达到一个简单的中等生活水平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实现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过程,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样,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这是党的十六大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个基本的背景。

(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2003年初爆发的“非典”疫情不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人为本,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以改变“经济建设一腿比较长、社会建设一腿比较短”的不平衡发展状况,而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胡锦涛党的十七大上从八个方面对这一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全面分析。

从国内社会结构变动和利益关系调整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来讲,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中国的阶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之前的“两阶级一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发生了分化。这种社会的结构性分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变动逐渐加快,利益差别也被不断拉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于2004年初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4,比1995年的0.437高出0.017个百分点。[2] P56-57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相当严重,利益差距十分悬殊,并且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从外部环境来讲,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领域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也逐渐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联度也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虽然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但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差额分布的改变,国际贸易中双边主义与区域主义的兴起以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的冲击,新贸易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情况加大了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外部环境的恶化,可以说,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阴云下,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挑战、风险和考验,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背景。

(三)价值观领域分化趋势日益明显

进人21世纪以来,从国际上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对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国内看,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阶层的分化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变迁。特别是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繁变幻。

一方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进一步弘扬,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积极进步的价值思想观念已经逐步普及。应该讲,社会价值观念由单一趋向多样化,是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的同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在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一些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回顾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涌现的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或倾向,情况相当复杂,有的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的体现了良好的愿望但表现为极端的形式,有的 3 反映了部分社会现象但没有反映社会的本质,有的体现了正义的追求但又具有浮躁的社会心理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伴随着价值观的更新与变革。由于多种价值观的并存,必然导致在价值观的各个层面发生冲突与碰撞。随着社会期望水平的提高,高强度动机推动的社会行为,更需要予以规范和导向。价值观制约着人们的行为选择,由于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相互渗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一些人行为上的失范,使价值观冲突呈现显性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这也是执政的甲国共产党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的重要背景。

(四)国家安全挑战不断上升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日趋活跃。与此同时,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不断升级,版本不断翻新;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一轮“中国责任论”的热潮也在国际上悄然兴起,使我国安全环境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影响国家安全的热点问题。另外,除“台独”势力之外,“藏独”、“疆独”势力近年来也在不遗余力地策划、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损害和威胁我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签署的国际条约越来越多。而各种国际组织在其章程中,都明确规定了成员国在享受相应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某些义务与责任,执行有关决议和程序,甚至接受某种强制执行和惩戒措施。所以,我国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同时,承担的责任和受到的约束也越来越多。

当前,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面临新的变数。一方面,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和密切。另一方面,美国频频插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使得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既表现为有些国家政局与社会的不稳定,也表现为有些国家关系的复杂多变。此外,我国周边地区还面临越来越多的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走私、贩毒、艾滋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总之,国家的安全形势所呈现出来的复杂情况及其面临的挑战,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进入21世纪后的一大背景。

二、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论创新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努力推进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论断,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执政以民生为要,民生为执政之本。时刻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进一步促进社会政治稳定,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经验。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只有稳定的秩序而没有民生的改善和人民的幸福,这种稳定的秩序最终也是靠不住的。也就是说,党一方面要保证人民过上安定的日子,另一方面要能够使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好日子。唯有如此,执政才能执得好、立党才能立得牢。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形成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新时期着力改善民生提供了明确的实现路径。发展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培养技能型人才。分配是民生之源,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5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保是民生之依,要加快构筑合理、健全和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新的论断和理论创新。(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我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西方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产生的矛盾在我国短期内集中呈现。因此,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难度之大、问题之复杂举世罕见。党的十六大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提出要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因此,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艰难而创新的实践探索。十六大以来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总目标是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和谐稳定,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凝聚强大力量,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社会团结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合力。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等。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总原则是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6 具体原则:主要包括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依法管理;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和谐有序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构建。一是完善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社会管理格局。要把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针对社会管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当前要着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社会组织分类发展与监管机制、社会诚信制度、实有人口动态管理制度、特殊人群监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以及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等体制机制。三是完善社会管理群众工作体系,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四是完善社会管理公共安全体系,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要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战略思想。作为发展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和提出的。进入新世纪,我国在总体上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并精辟概括了这个体系的基本内容。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到这样的高度,在党的中央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以来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新的界定和阐释,经历了整整五年理论和实践上的认识和探索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着重强调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意义。因此,十七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三中全会提出要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7 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号召。并把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角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十七届六中全会同时还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当代中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然选择。三、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经验的升华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进一步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同时,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执政实践中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弘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推进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后,又在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新道路的开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洽体系的逻辑结构中,邓小乎理论是其逻辑起点,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深化和拓展。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于改革开放事业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更加充足、决心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清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中,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在党的十七大推进理论创新,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还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重要命题。十七大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说,这里讲的“旗帜”,与以往人们常讲的理论旗帜相比,不仅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这个全方位的命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一个重要归结。(二)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内政外交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中央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因为在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空前紧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有着十分特殊的国情,又是在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推进我们的事业,必须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因此,要把握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在吃透国情上下功夫,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清醒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同时必须在观察世界上下功夫,密切关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新情况,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总体走向。

提出新形势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为了更好地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就必须把有利的国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内条件,充分利用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的环境加快国内发展,充分利用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民族振兴,即使国际上出现一些不利因素和复杂情况,也要沉着应对,牢牢把握基本路线不动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必须把有利的国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际条件,努力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发展,以中国的稳定促进世界的稳定,不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提出新形势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同时是为了更好地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战略资源比较缺乏,资本资源尚不充足,技术专利资源处于劣势,人力资源素质总体不高,市场资源空间有待拓展,这些都是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国内资源的优势,而且需要充分借助国际资源的力量;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而且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国际国内资源的相互流动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创造和丰富国家发展的资源条件。

(三)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统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经验,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合,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的紧密结合与良性互动。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重要原因。

一是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和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创新,是创新思想的核心。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因此,理论创新本身并不是创新的最高目标,理论创新本身也不是创新的完成;以理论创新来推进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实践创新和制度创 10 新来发展创新理论,不断地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前进,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目的所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思路。

二是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指导实践的统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我们党建设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一个先进的政党,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来武装;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理论创新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理论武装的价值在于使理论的价值得以实现。我们要按照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的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指导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动全党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并不断引向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全党还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朱文鸿)

十六大以来 篇8

2012年11月02日 09:49:54

来源: 新华网

(迎接十八大系列述评)时代选择:旗帜与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六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 旗帜指引方向。伟大旗帜是共同理想的火炬,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道路开启征程。正确道路是昭示未来的坐标,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这面旗帜上,思想的光辉照亮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历经90多年奋斗创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这条道路上,前行的脚步铿锵有力。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大步奔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明天。

“中国奇迹”揭示“中国道理”

1921年7月,13名代表历尽千难万险聚集到上海,秘密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代表着50多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91年后,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将在北京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200多名代表出席。他们,代表着8000多万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美国福布斯网站说,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正在变得比美国总统选举更加重要,“引起全球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中国共产党的奇迹不仅是自身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她领导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烂摊子。一位美国学者预言,“中共的胜利将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然而,今天的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年平均贡献率超过20%。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汗深有感触地说:“即便是呼和浩特、东营这样的中小城市,也喷薄着一种能量,那里的人们期望着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城市。这种能量,在我看来,是当代中国的最大财富,它涌动在中国的都市、县城和村庄,涌动在每一个人身上,无论老少。”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感叹,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其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所谓的“历史的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

奇迹之中,蕴含着什么样的力量?

奇迹背后,揭示出怎样一种道理?

历史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中国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也曾经历曲折坎坷,最终在十年浩劫中走进了“死胡同”。痛定思痛。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面对重大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9月的广东,暑热初消。位于顺德的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一盆盆鲜花簇拥着邓小平铜像。20年前的春天,“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由这里传遍华夏大地。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深着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执行的是市场经济原则,这一点非常令人钦佩,这是世界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不曾尝试过的,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验。”智利激进党副总秘书长佩德罗·内拉这样评价。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

“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精辟论断,指明了中国发展新的航程。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的思想在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生活的物质世界。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海信科龙的创始人用锤子“敲”出第一台电冰箱,到在高速扩张中经历挫折,转而调整发展思路,再到如今成长为中国大型白色家电制造企业之一,这家企业与整个国家一样,伴着“发展”的鼓点前行。

公司总裁任立人说,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正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中国道理”指导着企业的成长、转型和发展壮大。

十年发展,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严峻。

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攻坚克难”背后的思考: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成就和变化举世瞩目,矛盾和困难极具挑战性。

国际金融危机将新生的光伏产业送入严冬,“市场没有了,市长不见了,唯一能见到的是银行催债的。”胡福林感觉这一切变化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

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标杆性人物,面对突然而至的资金链断裂,被懊恼、自责、无奈折磨了一夜之后,胡福林选择关掉手机、出国。

这一走,网上关于“眼镜大王‘跑路’”的新闻铺天盖地。“其实,当时只是想尽快离开这烦恼之地,顺便到国外筹资。”胡福林说。

几年前,光伏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将其当作支柱产业一哄而上,温州也被批准建立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核心园区。

胡福林回忆:“当初,我出去考察投资环境,不少地方市长亲自接待要给我‘零地价’、迁厂补贴等优惠政策,银行也是一拨拨主动上门推贷,头脑一热,就投入6亿元。原本想进入电力行业,没想到我们民营企业还是进不去。”

胡福林的经历折射出现阶段改革的一系列深层困境:垄断行业门槛过高、政府定位不清、民营企业融资难„„

这些问题,常常被喻为改革“难啃的骨头”,被看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跨越的障碍。

理性看待难题,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不能逾越发展阶段。

——一些难题的产生,正是因为改革还不到位、不彻底。

天刚破晓,北京儿童医院门前就有人排队等待挂号。不一会儿工夫,弯弯曲曲的队伍排到了300米开外。一旁做早点的师傅告诉记者,这一幕差不多天天上演,不少从外地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为求一号,夜里干脆就睡在医院的走廊或地下车库。

“我的孩子不过是小感冒,去了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说发烧病例看不了,只能来这里。”北京的陈女士怀抱三岁的女儿无奈地说。

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合理配置资源,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小社区门可罗雀”的现状。显然,要真正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标,改革的路还很长。

——一些难题的存在,是因为政府转型尚未完成。

近几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不少行政审批项目被减了下来;但同时也要看到,政府职能转变仍然任重道远,一些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行政许可法为例,一些部门不叫“审批制”了,改成“核准制”,其实本质没变。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关系不理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势必阻力重重。

——一些难题的出现,是因为发展理念的偏差。

“有些人乐于强化发展而淡化改革,因为发展很风光而改革往往要冒风险;但是,没有改革,哪来发展?”高尚全说,发展经济变成“招商至上”、城市化变成“楼市化”、谋求“土地财政”公然挑战楼市调控政策„„这都是扭曲的发展观。

改革与发展的互动,常常以多维方式呈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矛盾新问题必然层出不穷,改革任务也就愈加艰巨:

大学生就业仍旧困难,而“用工荒”年复一年地上演,甚至愈演愈烈;

2011年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国内实体经济举步维艰,但银行业利润普遍增长20%以上;

“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整政策实施两年,某些一线城市仍然屡屡出现新“地王”。

„„

这些看似矛盾的事实,都指向一个命题: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理性面对难题,盲目轻视不可取,消极畏难更不行。

我们必须看到:这些难题的产生有其客观性、阶段性和必然性。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

“我们创造了多少成就,就要准备承受多少挑战。”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表示,西方在几百年中,才解决了七亿人口的现代化;中国要用几十年化解西方几百年遇到的难题,必然是传统的痼疾、时代的痛楚叠加交织的过程。

我们必须清楚:在科学发展新阶段,改革难题始终绕不开躲不过,迎难而上是唯一的选择。

昔日辉煌并不代表未来成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中国目前面临改革与危机赛跑的严峻局面,改革可能有“副产品”,但不改革的风险更大。改革不只是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

我们必须坚信:只要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难题必将逐一破解。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改革,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题中之意。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前提。

对于改革遇到的难题,各方众说纷纭。有争论,甚至也有质疑。“有争议甚至质疑并非坏事,问题一旦被正视并形成共识,就会变成催生变革的强大动力。”高尚全说。“凝聚共识”背后的期待: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8月的最后一天,胡兵等来一个好消息:国家出台意见,要求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争议多年的异地高考改革即将启动。

10年前胡兵从安徽来北京经营石材生意,两个孩子也随同来北京上学,转眼即将参加高考。

虽然北京的改革方案要到年底才出台,但胡兵满怀期待:“在北京打拼十年,年年交税,孩子应该符合在这里参加高考的条件。”

与胡兵的心情形成对比,不少市民开始担忧:如果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子女都在北京参加高考,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呢?他们同样关注着即将出台的“北京政策”。

归根到底,“深水区”改革是利益博弈。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分析,与改革初期“单兵突进”的普惠式改革相比,现在改革面临的阻力要大得多,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往往触及深层利益调整。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认为,任何改革要想取得成功,第一个前提是取得共识,中国当前的改革尤其如此。

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之后,“改革共识”再次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命题,摆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凝聚共识——创新精神不能缺失。

“2013年起,凡拟新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律须先接受审计调查,并向公众公开家庭财产等信息;2014年起,新招公务员一律实行聘任制„„”最近广东酝酿的顺德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综合改革规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认为,顺德的改革的思路首先是对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精神和勇气的挑战和考验。在新一轮改革中,有些领导干部担心改革风险大、难度大,在思想上求稳怕乱;有些部门担心改革会削弱自己手中的权力,对改革敷衍了事;有些地方担心改革会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怕得罪人,无所作为。

改革疲劳症、麻痹症、畏难情绪不根除,向前推进必然步履蹒跚。

“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中央基于现实的召唤,又何尝不是历史的回声?纵观古今中外,大国的崛起、强国的衰落,虽然间或有偶然因素的作用,其必然原因正是改革创新精神上的差距。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0多种在历史上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无一例外: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原因很简单:它们失去了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最终被历史淘汰出局。

中央党校党建专家叶笃初说:“一个丧失了反思能力的国家,怎么会有前途呢?一个不能居安思危的时代,怎么会发展和进步呢?”

凝聚共识——改革动力需要强化。

深化改革,必须调动和整合全社会支持改革的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这就要求将顶层设计与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股改革动力融为一体。

凝聚共识——重点领域亟待突破。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改革攻坚,难在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改革本来是要取消部门不合理利益,结果现在有一些立法,往往是以对口部门来牵头,反而变成了对部门不合理利益的强化与合法化。”

王小广认为,现在一些改革久推不动,一个重要原因是只针对“增量改革”对象,而无法触动既得利益群体。如果回避“存量改革”,不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就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不能突破,既考验勇气,也考验智慧。

凝聚共识——中国特色必须鲜明。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过十几亿人的现代化,中国改革绝不意味着简单地照搬西方体制。

林毅夫举例说,国际上推行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大银行体系,但对于发展中国家,90%的生产活动是中小企业和农户经营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果照搬西方模式进行金融改革,结果80%的生产活动可能得不到金融支持。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基于中国历史和国情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辛鸣说。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瞬间,但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对于一个奋力追赶现代化的国家,弥足珍贵。

上一篇:单片机入门学习下一篇:功能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