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设备制造十篇

2024-09-12

发电设备制造 篇1

一、发电设备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发电设备是指通过介质做功驱动各种动力机械,带动各种发电机生产电能的设备总称。它包括火力发电设备、水力发电设备、核能发电设备、风能发电设备、内燃机发电设备及其他形式的发电设备。2011年底,我国全口径发电设备容量10.56亿千瓦,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比重达到27.5%,目前我国电力供应主要依靠火力发电。

发电设备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产品设计能耗的高低,一定程度决定了社会总能耗水平。火电方面,亚临界机组每发电1kwh(千瓦时)的平均煤耗为320g,超临界机组为300g/kwh,超超临界机组为280g/kwh。一台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按年运行6000小时计算,其煤耗比同容量亚临界机组节约7万吨标煤,一台6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可比同样的亚临界机组节省14万吨标煤/年,一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可同比节省24万吨标煤/年,一台30万千瓦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节煤11.3万吨/年。水电、风电、核电的发展将直接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全面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

在资源能源方面,我国的某些资源总量并不算小,但人均水平很低。资料显示,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水平的58%,人均水资源量、耕地面积、森林面积分别是世界水平的1/4、1/3和1/5,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仅为世界水平的69%、6%、7%。“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将处于加快发展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需要较长时间,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环境风险不断加大、环境问题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我国节能减排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对于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一是节能减排政策带来新的市场需求,核电、风电等新能源高速发展,火电方面大容量、高效、环保发电设备也成为了市场需求的主体。二国家对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的节能减排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易行的节能减排措施在“十一五”时期已经使用,“十二五”时期任务更加艰巨。三是发达国家以低碳经济为名,实施碳关税、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等贸易壁垒,对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产生重要影响。

三、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措施

(一)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节能减排是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内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依托。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总方针是“加快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水电,加强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开发,节能降耗,上大压小,鼓励发展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要积极把握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以节能减排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节能环保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核电和风电,积极推进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加快发展新能源产品,为全社会节能减排奠定基础,实现发电设备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清洁生产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一是积极实施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二是积极推广节能新产品和新技术,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装备,制定落后产能淘汰计划,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改进生产工艺,改造采暖系统,升级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配置污染排放治理设备等措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三是明确企业内部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强化企业内重点单位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提高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管理水平,健全计量体系,对重点部位实施预警和调控。

(三)加快推动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的实施

实施节能减排工程项目是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以淘汰落后产能、治理污染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重点,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认真研究规划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项目。制定节能减排工程项目投资计划,加大专项投资力度,加强组织协调,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通过节能减排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四)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管理体系

健全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节能减排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管理工作,涉及到日常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制定和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充实专业人员,加强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监测统计工作。要加强能源计量管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台账,保证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及时性。通过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建设,规范节能减排统计方法、核算范围、折算标准,为节能减排工作奠定数据基础。三是建立健全考核体系,遵循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考核与奖惩相挂钩的原则,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考核。

(五)依靠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一是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把节能、环保技术和节能、环保型产品的自主研发以及技术引进、消化和再创新作为科技攻关投入的重点,向社会提供高标准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和产品,为全社会节能减排做出贡献。二是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科技攻关与推广,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装备,对企业实施整体节能改造,降低生产经营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努力实现企业设备和工艺的现代化,全面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

(六)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基础管理,夯实节能减排管理基础,查找薄弱环节,大力整改,提高节能减排整体管理水平。二是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生产流程再造、淘汰落后工艺、社会化协作生产、能源供给方式变革、耗能结构调整等方式,有效降低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和污染物的排放量。三是着力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能耗排放核算水平,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到基础管理中,从细节入手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四是加强能源综合利用,采取多种手段提高企业污染排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五是积极探索节能减排管理市场化模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

(七)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培训工作

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宣传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企业节能减排成效,采取多种形式推广节能减排先进经验和实用技术,普及节能减排基础知识。通过宣传活动,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增强能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节能减排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要有计划开展节能减排的有关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活动,提高节能减排管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节能减排各项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摘要:“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加快,能源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环境风险不断加大、环境问题日趋复杂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对全社会节能减排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应加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力度;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实施清洁生产与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依靠科学进步实现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节能减排目标。

关键词: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发电设备制造 篇2

我国风力发电行业进入兆瓦级时代已经近十年,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发展,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风电装机成本降低,使得我国风力发电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据中国风能协会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量刷新历史记录,全国(除台湾地区外)新增安装风电机组13121台,新增装机容量23196MW,同比增长44.2%,累计安装风电机组76241台,累计装机容量114609MW,同比增长25.4%。2014年,我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达到1768k W,累计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为1503k W,我国新增风电机组中,1.5MW和2MW风电机组占据市场主体地位,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87%,2MW~3MW机组的市场份额占到7%,3MW及以上机组占到4%,[1]风力发电设备正在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

风力发电设备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随着设备的大型化,设备自重和吊装高度增加,维护难度也随之提升,对设备的故障率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设备转动部件的润滑逐渐引起风机生产商、风电开发商和设备维保商的重视。而在风电设备部件国产化的大潮中,风机润滑油脂始终为国外有限的几个品牌占据,下面重点介绍一下风力发电设备各部件的润滑要求以及润滑油脂的发展状况。

2大型风力发电机的润滑要求

润滑剂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说明在设备润滑油脂对设备运转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到风力发电机更是如此,这与风力发电机自身的结构特点、运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首先由于吊装的特殊要求,风力发电机被设计成模块化的紧凑机械结构,安装于数十米高的塔筒顶部,检修维护难度非常大,如果因润滑不良造成了关键设备损坏,一般需要动用大型吊车对风机进行拆解,造成的额外费用往往远高于更换部件的价值。

另外风力发电机是一个自动化程度极高的能源转化机械系统,机械设备运行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作为一个装备在户外恶劣环境下的精密仪器,维护难度较高,对润滑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长寿命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风机要保证在20年的设计寿命内平稳运转就需要性能优异的润滑产品提供长期保护。

2.1轴承及齿圈系统的润滑要求

轴承及齿圈系统采用润滑脂进行润滑,下面分析一下润滑脂润滑部位的整体润滑要求及各部位的特殊要求。

2.1.1润滑脂润滑部位的整体润滑要求

风力发电润滑脂在轴承润滑中的特殊要求首先集中在泵送性能方面,当前大型风力发电机基本上采用润滑泵自动注脂的方式进行轴承(部分风机的变桨齿圈)润滑,润滑管路相对复杂,且管路较长,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特殊要求:一方面是由于风机紧凑的结构,空间不允许安装大功率的润滑泵,目前主要以林肯、SKF等品牌的柱塞泵进行润滑。因此润滑脂能否通过自动润滑系统到达润滑点并从排油孔排出,特别是在严寒地区保证润滑脂通过低温泵送很重要。另一方面在于润滑脂在高温下的粘度保持性,保证润滑脂在高温下充分润滑而不从轴承缝隙中流出非常重要。对于偏航齿圈的竖齿轮结构,润滑脂在夏季高温时保持一定的粘附性对保证润滑效果非常重要。

以上两方面特殊要求均对润滑脂的粘度保持性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一方面保证在低温下满足润滑系统的泵送要求,另一方面保证高温工作时润滑脂不流失,一般选用合成基础油配以复合皂基,辅以高性能的粘度改进剂调和的专用润滑产品进行润滑。结合风电场季节性温差大,受风沙、雨雪影响较大,复杂的工况对轴承及开式齿圈润滑脂有着以下特殊的要求:

◇使用温度范围宽,可在-40℃~10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防腐蚀性能好;

◇承载能力强,可有效避免摩擦件在重载或冲击载荷下发生擦伤及胶合;

◇减摩及低温启动性能优异,可使设备以较小的扭矩启动及运行;

◇具有抗磨和自修复性能,可有效延长摩擦件的工作寿命;

◇齿圈在风沙大、雨雪侵蚀状况下能够保持性能稳定。

2.1.2润滑脂润滑的各部位特殊要求

(1)主轴轴承。主轴轴承是风机载荷最大的轴承,位于风机主机部位的中心,主轴与风机轮毂同步旋转运动,转速17-23r/min,为典型的低速重载轴承,一般采用润滑泵集中泵送的方式润滑。目前该部位用油包括主轴专用润滑脂以及风电轴承通用润滑脂,一般采用NLGI等级1.5—2#极压锂基脂、聚脲基润滑脂(部分厂家提供钙基脂,主要考虑抗水性能),目前国外主流产品采用运动粘度460mm2/s合成油作为基础油。

(2)发电机轴承。直驱型风机发电机与主轴转速一致,载荷接近,一般与主轴采用相同的润滑体系,集中润滑泵泵送润滑脂进行润滑。双馈型发电机由于转速较高,与直驱电机轴承润滑要求不同,一般采用基础油粘度为100mm2/s左右的锂基润滑脂,另外由于高速电机产热较多,需要在润滑脂的抗高温流失和保证可顺利排出以免影响散热方面掌握好平衡,因此该部位使用的润滑脂要具备优良的胶体安定性和泵送性能。

(3)偏航轴承。偏航轴承主要承担整个风机的回转载荷,是风力发电机载荷最大、转速最低的轴承。由于该轴承运转率不高,一般采用泵送润滑,与主轴采用相同的润滑脂。

(4)变桨轴承。变桨轴承载荷相对较小,一般三个变桨轴承采用一套泵送系统,由于润滑管路复杂、油管较细且较长,容易在分配器等部位形成堵塞,对润滑脂低温泵送性要求较高,一般采用NLGI稠度等级1.5、基础油粘度100mm2/s左右的锂基润滑脂。

(5)开齿系统。偏航开齿是驱动整个风机运转的机构,载荷较大,其结构与港口门机、大型电铲等设备类似,目前多数偏航开齿采用手工涂抹润滑方式,涂脂周期一般为3-6个月,这就要求油脂具备较强的附着性,保证油脂在齿面长期附着而不留挂。另外沿海地区吊装的风机对该部位油脂的防锈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变桨开齿一般采用自动润滑方式,通过带油轮进行涂抹油脂,一般采用和轴承系统相同的润滑脂,一些老机型采用手工涂抹方式,和偏航开齿采用相同的润滑脂。

2.2齿轮箱的润滑要求

对于双馈风机增速齿轮箱作为风机传动系统起到动力传输的作用,受其使用条件的限制,要求体积小,重量轻,性能优良,运行可靠,故障率低,对风电齿轮箱用油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而直驱风机由于结构上取消了增速齿轮箱,齿轮油的特殊要求主要体现在偏航减速机及变桨减速机上。

2.2.1润滑性能及微点蚀保护

变速箱一般采用紧凑型设计,其中包括齿轮的表面硬化设计,经过表面硬化处理的齿轮在复杂的气候条件和运行负荷下极易受到微点蚀的影响,因此选用的齿轮润滑油必须拥有较强的抗微点蚀性能。

2.2.2高低温性能

风力发电机分布于野外环境下,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运行,运行温度跨度比较大(-30℃~80℃),因此齿轮油必须具有极好的高低温性能,一方面保证较高的粘度指数也就是说粘度受温度变化较小;另一方面保证在不同温度下均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同时具有较小的低温扭矩,低温启动性能优异。

2.2.3长寿命和清洁能力、过滤性能(双馈风机)

风力发电机一般吊装在野外交通不便的环境下,风机安装高度达几十米,设备检修及油品更换难度较大,因此风电齿轮油必须能够满足设备长期润滑需求,具备连续使用不低于4-6年的能力,这一方面依赖其特殊的配方,另一方面要求具备较好的过滤性以通过过滤系统保持长久的清洁。

2.3润滑产品的统一性及技术服务要求

风力发电机一般具有偏航、变桨及发电机轴承以及偏航、变桨齿圈等用脂润滑点,现有润滑方案一般采用多种润滑脂进行分类润滑,由于风电场所处的特殊环境及风力发电机特殊的安装高度,多种润滑脂分类给设备管理及现场维护造成了较大的不便。因此以1-2种润滑脂覆盖多个用脂部位将成为下一步风力发电机润滑的趋势。

除了选用合理的润滑产品外,合理的润滑方法同样很重要,这就需要对设备润滑状态进行全面掌握和定期监控,因此包括全面的油液监测和润滑指导的技术服务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油液监测在风机运行状态评估、设备故障预判等方面可以提供非常详细的数据支撑,因为润滑油脂的理化性能变化(酸值、水分、机械杂质含量、PQ指数等指标)反映了设备转动部件的摩擦状况,急剧恶化的润滑油脂性能能够从侧面发映出设备运行的隐患。现阶段我国风电润滑油脂检测业务仅停留在提供测试数据方面,缺乏进一步在数据解读方面的深入研究,只有通过数量众多的油液监测结果建立大数据,才能使油液监测真正在设备运行管理方面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2]。

3国内风力发电润滑产品的发展状况

3.1我国风电行业润滑油脂市场现状

2004年起,在国家新能源优惠政策的刺激下,我国风力发电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早期中国发电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以维斯塔斯、通用电气、西门子、歌美飒等为代表的风机生产商占领了中国风电的早期市场。2007年来,随着国内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高,风力发电系统设备逐渐实现了国产化,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汽新能源等风电企业迅速长足发展,再者远景能源、明阳电力等制造商的迅速崛起,使得我国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形成了集群产业优势。

然而,在风电设备国产化发展的过程中,风机润滑产品至今仍依赖进口品牌产品,主要集中在壳牌、美孚、克鲁伯、福斯、嘉实多等有限的几个进口品牌。壳牌、美孚两家润滑油企业在中国风电行业起步早、产品体系完善、与多家风机制造企业较早建立和合作,通过设备初装等策略占领了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克鲁伯、福斯在风力发电行业品牌定位较高,占据了高端市场;嘉实多在中国风电领域作为后起之秀,市场份额也在连年增加。

近些年不断涌现出一些国内润滑油脂生产企业提出研发生产国产风电润滑产品,但一般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深入研发的实力,并未取得明显进展;国内大型润滑油脂供应商如长城、昆仑等公司虽然也进行了相关产品的开发,一些产品也进行了国际知名设备厂商认证(如弗兰德齿轮油认证等),但至今未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3.2润滑油脂国产化的主要壁垒

润滑油脂是风机日常维护的主要消耗品,是风电场主要的消费支出点,而进口的国外风电专用油脂价格高昂,对国内企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不利于发电企业的成本控制、维护和保养,更不利于国内的工业发展。这一特殊现象的出现与我国相对落后的润滑基础材料研究有着直接关系。那么,风力发电机润滑油脂究竟有什么难以解决的技术瓶颈呢?

首先,中国的润滑材料基础研究相对落后,润滑理念也相对落后。至今在中国没有形成风力发电润滑产品的行业标准。中国民用领域的规范化润滑概念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引进进口设备时才开始起步,而西方国家在此之前已经历了上百年的积累。中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至亚寒带、沿海至大陆深处,复杂的环境对风力风电润滑产品的适用性提出了较为复杂的要求。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风力发电机对润滑的特殊高要求。如前文所述,各种环境因素对于润滑油品的长寿性要求很高,以主增速齿轮箱润滑油为例,要求使用寿命达4-6年,且必须具备较好的抗微点蚀性能和低温适应能力,国外在基础油精炼和添加剂配方方面对国内润滑油脂生产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再者,国外品牌在占领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在通过各种市场手段对其他润滑油脂供应商设置商业和技术壁垒,通过跟主机生产商合作进行设备推荐用油是导致中国油脂供应商难以获得市场推广机会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201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2015(04).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制造工艺 篇3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制造流程;法兰平面度

中图分类号:TM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65-2

1 塔架概况及其制造技术要求

1.1塔架概况

塔架为钢质圆锥体结构,总高度为84.146米(含基础环),由4段圆锥体(分别为塔架下段,塔架中下段,塔架中上段,塔架上段)和基础环通过法兰连接组成。每段塔架由多节筒体拼接而成,每节筒体约2.8米高。塔架设计最低温度为-20℃,筒体(含基础环)材料为Q345-C,法兰和门框材料为Q345E-Z25。

塔架自重:199.6t,塔底直径:4302mm,塔顶直径:3276mm

1.2塔架制作技术要求

首台塔架各段主体完工后应进行总体组对,塔架总高度公差为±15mm,检查两端法兰的平面度、同轴度,以四个斜边长差值在3n mm以内为合格(n为塔架分段数量),但最大不得超过9mm。

2 塔架制造工艺流程

考虑到塔筒为钢质圆锥体结构,我们采用AutoCAD 2011软件对筒体进行零件展开,利用SigmaNest软件对零件进行切割下料。在切割筒体零件前,我们认真对数控切割机进行校准,保证零件切割精度。

2.1 筒节制作

2.1.1 筒节下料程序编写

塔架筒节下料程序利用SigmaNest软件编写,下料程序中包含筒节定位基准线信息。

2.1.2 筒节下料

塔架筒节下料后需测量每个零件的尺寸及对角线长度,测量值在误差范围内方可送至下道工序。误差范围为:筒壁扇形钢板下料尺寸与理论尺寸误差不超过1mm。筒节下料完成后按图纸使用半自动切割机开焊接坡口并进行打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下料完后要做好标记移植,即是把钢板的出厂编号移植到每个下料的零件上。

2.1.3 筒节卷制

我厂采用中国南通盛利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恒得利W11S-60X3200X上辊万能式卷板机进行筒节卷制。该卷板机参数如下:

最大板宽:3200mm;最大板厚:60mm;卷板速度:约4

米/分;电机功率:56kW

①钢板吊上卷板机前。应认真清洁表面的灰尘、铁锈等杂物,避免滚板过程中损伤设备。②将钢板放入卷板机,前后进行滚压。滚压过程中采用圆弧样板进行检验,直到钢板的内径满足图纸要求。③在卷好的钢板对接处点焊,并在筒节两端加引弧板。④使用自动焊机进行筒节内纵缝的焊接,先从内表面焊起,内表面焊接结束后再焊接外表面。

2.2 筒节与筒节组对

筒节间的组对采取卧式组对,每节组对时都要从焊缝位置开始,保证相邻筒节纵缝错位180°。通过对多个筒节进行组对,形成分段筒节。

①筒节组对前,先测量筒节对接处端面的周长,以便确定筒节组对错边量。②选择一个筒节作为组对基准筒节。将基准筒节放在固定胎架上,另一节筒节放在可移动胎架上,将可移动胎架慢慢向固定胎架靠拢,直到两个筒节端面的间隙达到图纸要求。③塔架总高度为84.146米,但总高度公差仅为±15mm。因此在一节筒节与另一节筒节组对完成后,就需要测量组对误差。该组对误差应在组对下一个筒节时利用焊接间隙消除掉。

2.3 法兰与筒节组对

按图纸将法兰与筒节进行组对,形成法兰筒节。根据金风公司的设计要求,法兰与筒节组对并焊接完成后,法兰平面只允许内倾。这对法兰和筒体组对的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过认真考虑,我厂最终采用立式组对法来进行组对,为此我厂设计了法兰组对平台。

①法兰组对平台由一根圆管及八根工字钢焊接而成。圆管位于工字钢中心,8根工字钢按等分角度焊接在圆管外部。各段塔架法兰直径是不同的,因此工字钢的长度应能保证所有法兰都可以放置在工字钢上。工字钢表面用水平仪调平。②将法兰放置在法兰组对平台上,保证法兰的中心与圆管的中心对齐。将筒节吊至法兰上方进行组对,组对过程中注意控制法兰和筒节的错边量,并保证筒节纵缝应位于法兰两螺栓孔之间。③为了保证法兰与筒节的组对精度,组对后、焊接前应进行法兰平面度的检测。如发现平面度超差,应进行重新组对,直到平面度满足要求为止。

2.4 分段筒节与法兰节最终组对

①组装方法。分段筒节与法兰筒节采用卧式组对。将分段筒节放在固定胎架上,将法兰筒节放置在可移动塔架上。组装前认真测量筒节对接处端面的周长,用激光经纬仪检查组装端口的平面度公差。测量数据合格后,将可移动胎架慢慢向固定胎架靠拢,直到两个筒节端面的间隙达到图纸要求。②法兰筒节与分段筒节应在松弛状态下组对,不能采用外力强行组对。③组装后在筒体接口处烧定位焊。定位牢后测量单段筒节长度、两法兰端面的平行度、同轴度。测量值应满足图纸要求,否则应进行重新组对。

2.5 塔架门框的安装

①塔架门框与筒体焊接应在法兰焊接完成后进行。②塔架门框与筒体的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焊缝需完全熔透。③塔架门框与相邻筒节纵缝应相互错开。

2.6 塔架附件焊接与组装

①附件的焊接必须在塔架主体完工后进行。②塔架附件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或手工电弧焊,焊接人员需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并需持证上岗。③附件的焊接位置不得位于塔体焊缝(纵缝和环缝)上,与塔体焊缝(纵缝和环缝)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受结构限制最小距离50mm。④附件焊前清除表面锈蚀、油污,焊条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烤。

3 塔架的焊接条件及要求

①对于塔架筒体、法兰、基础环及门框的焊接操作者,其资质应为持有具有资质的压力容器的焊工,其余焊接工作应由技能熟练并持有焊工证的焊工担任。所持有的证书必须在有效期内。②焊接环境温度应>0℃(低于0℃时,应在施焊处100mm范围内加热到15℃~50℃),相对湿度<90%。③塔架需作所有类型焊缝机械性能检验,在施焊塔架同时,按相同要求制作筒体纵缝焊接试板,产品焊接试板的厚度范围应是所代表的工艺评定覆盖住产品厚度范围之内,如纵向焊缝的焊接工艺评定覆盖范围不同时,应分别制作焊接试板。

4 塔架涂装

我厂该项目采用的是金风公司要求的C5涂料防腐方案,涂料采用永新牌产品,配套如表1。

5 结束语

2015年12月,该承接的湖北麻城蔡家寨项目25套塔架全部交付并安装,塔架的质量得到了业主的好评。通过该项目,我厂在湖北风电塔架制造领域打响了名声!令人欣喜的还有,我厂通过该项目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塔架制造流程,特别是“塔筒组对平台”和“塔筒内纵缝焊接架”在实际建造中有效提高了建造速度和精度。本文既是对湖北麻城蔡家寨项目塔架建造技术的一个总结,也是为今后我厂再承接塔架建造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 考 文 献

[1] 陈克,付英杰,苑宏智,吴熙萍.风力发电塔架制造技术[A].全国焊接工程创优活动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1.

[2] 王书海.风电塔架制造工艺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3(4):133-133.

发电主机设备供销合同 篇4

供方:_________

定义

本文件和附件中所用下列名词的含义在此予以界定。

1.“需方”是指_________,包括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的继任方和法人的受让方。

2.“供方”是指_________,包括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的继任方和法人的受让方。

3.“合同”是指本文件及其附件中的所有部分。

4.“合同价格”是指在本合同第三章中规定的部分。

5.“生效日期”是指本合同第十四章中所规定的合同的生效日期。

6.“技术资料”是指合同设备及其与电厂相关的设计、制造、检验、施工、安装、调试、性能验收试验、验收和技术指导等文件(包括图纸和各种文字说明),和本合同附件三规定的用于合同电厂正确运行和维护的文件。

7.“合同设备”是指供方根据合同所要供应的机器、装置、材料、物品、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和所有各种物品,如本合同附件二所列示和规定。

8.“性能验收试验”是指为检验本合同附件一规定的性能保证值按本合同附件五规定所进行的试验。

9.“临时验收”是指当性能验收试验的结果表明已达到了合同附件一规定的保证值后,需方对每台机组合同设备的验收。

10.“最终验收”是指需方对每一台机组的合同设备保证期满后的验收。

11.“日、月、年”是指公历的日、月、年。

12.“电厂”是指_________电厂。

13.“服务”是指由供方提供的与设计、制造、检验、施工、安装、调试、性能验收试验、验收直至最终验收证书签发相关的技术指导(包括人员培训)服务。

14.“现场”是指位于_________,由需方为建设电厂所选定的地方。

15.“备品备件”是指根据本合同提供的_________备用部件,根据附近件二足够3年运行用。

16.“试运行”是指单机、整机或各系统和/或设备进行的试运行。

17.“机组”是指锅炉、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和附属设备组成的一个完整机组。

18.“书面文件”是指任何手稿、打字或印刷的有印章和/或签名的文件。

19.“分包商”或“分供货商”是指由供方将合同供货范围内任何部分的供货分包给其它的法人及该法人的继任方和该法人允许的受让方。

20.“最后一批交货”是指该批货物交付后,使得合同设备的已交付的货物总价值达到合同设备价格98%以上,并且余下未交的设备不影响机组的安装、调试和性能验收试验。

21.“开始日期”是指合同生效后,由需方通知供方使用本合同设备的工程项目已被正式列入(国家)开工计划的通知之日。

第一章 合同标的本合同所定设备将用_________项目。

第一条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_________。

第二条 凡供方供应的设备应是全新的、技术先进的并且是成熟可靠的。

第三条 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经济指标和性能按本合同附件一。

第四条 供方详细的供货范围按合同附件二。

第五条 供方供应的技术资料按合同附件三。

第六条 本合同包括为保证所供应的设备安全可靠、高效正常运行与维护所必须的专用工具与备品备件、技术服务(其中也包括技术配合和现场技术服务)及技术资料(其中包括图纸、资料、说明书等等)

第二章 供货范围

第七条 合同供货范围详见附件二。

第八条 本合同供货范围包括了所有设备、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备品备件、服务及技术指导,但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漏项和短缺,在发货清单中并未列入而且确实是供方供货范围中应该有的,并且是满足合同附件一对合同设备的性能保证值要求所必须的,均应由供方负责将所缺的设备、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服务及技术指导等补上,且不发生费用问题。

第三章 合同价格

第九条 供方按本合同供应的_________套合同设备总价格为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其中第一套合同设备价格为_________元、第二套合同设备价格为_________元。

该价格还包括供方所应纳的税、技术资料(含邮递费用)和技术配合、技术服务费、从制造厂到始发站/码头的运输、装卸、保险费及所有设备包装费。

第十条 按合同供货范围(分部套及技术服务费)的分项价格见附件六。

第十一条 本价格在合同交货期内为不变价,若因需方原因推迟交货期,其价格变动按第十四条规定执行。

第四章 付款方式和付款比例

第十二条 本合同使用货币种类为人民币。

第十三条 付款方式:银行托收或票汇。

第十四条 合同价款按下列方式支付:

1.合同生效后一个月内,供方在提交下列单据经审核无误后,需方支付给供方合同总价款的_________%(_________元)作为预付款。

(1)金额为合同总价款_________%的商业发票(正本一份,影印件四份);

(2)金额为合同总价款100%的形式发票(正本一份,影印件四份)。

2.合同开始日期起1个月内,且供方在提交金额为合同总价款_________%的商业发票(正本一份,影印件四份)经审核无误后,需方支付给供方合同总价款的_________%作为预付款。若合同生效日期与开始日期时间相差超过2个月,则合同交货期开始顺延,顺延时间为生效日期与开始日期时间相差减去2个月;顺延时间每超过6个月,则合同价增加_________%,顺延时间不到六个月则合同价不变。(注:第十四条1和第十四条2付款之和为合同总价款的10%)

3.货款的支付:供方按交货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每批设备(部组件)交给指定的运输部门,在办理好全部运输手续后,应将全套的该批设备的商业发票(金额为该批设备价格的80%,正本一份,影印件四份)、清单、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货运提单提供给需方,需方在30天内验明上述文件无误后,支付该批货物货款的80%。

4.每套合同设备经168小时试运行通过并需方在收到供方提交的金额为该套合同设备技术服务费80%的商业发票(正本一份,影印件四份)经审核无误后一个月内,需方支付给供方该套合同设备技术服务费的80%。

5.剩余合同总价的10%作为设备质量保证金,待每套合同设备保证期满没有质量问题,在供方提交下列单据经需方审核无误后,需方应在一个月内支付给供方该套合同设备价格的10%:

(1)金额为该套合同设备价格10%的商业发票(正本一份,影印件四份);

(2)该套合同设备最终验收证书的影印件一式五份。

第十五条 付款时间以需方银行承付日期为实际支付日期,此日期即本合同第一百条计算迟交款违约金的依据。

第五章 交货

第十六条 本合同设备的交货期及具体分部套交货时间详见附件四。

第十七条 交货地点:凡供方制造的部套为供方厂铁路专用线(车上)/码头(船上);凡供方分包给其它单位制造的部套(除必须返供方厂的部套外),其交货地点为分包单位铁路专用线(车上)/码头(船上)。若供方(包括分包部分)没有铁路专用线/码头,则供方的交货地点为附近的铁路货运站(车上)/码头(船上)。

第十八条 合同生效后6个月内供方应按照本合同附件四的规定向需方提供预计每批货物名称、总重量、总体积和交货日期的初步交货计划。及本合同项下的货物总清单。在每批货物预计启运(60)天前及(10)天前,供方应以电报或传真将第二十一条中的各项内容通知需方。

第十九条 每批合同设备交货日期以货物始发铁路部门/水运部门发货时间戳记为准。此日期即本合同第九十五条计算迟交货物违约金时的根据。

第二十条 需方可委托供方负责代办设备运输,运杂费、保险费等均由需方承担。供方需向承运部门办理申请发运设备所需要的运输工具计划。

第二十一条 在每批货物备妥及装运火车车辆/船发出(24)小时内,供方应以电报或传真将该批货物的如下内容通知需方:

(1)合同号;

(2)机组号;

(3)货物备妥发运日;

(4)货物名称及编号和价格;

(5)货物总毛重;

(6)货物总体积;

(7)总包装件数;

(8)交运车站/码头名称、车号/船号和运单号;

(9)重量超过20吨或尺寸超过9米3米3米的每件货物的名称、重量、体积和件数。对每件该类设备(部件)必须标明重心和吊点位置,并附有草图。

(10)对于特殊物品(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及其它危险品和运输过程中对温度等环境因素和震动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或物品)必须特别标明其品名、性质,特殊保护措施、保存方法以及处理意外情况的方法。

第二十二条 发货计划中没有开列的货物应配合安装进度进行交货。

第二十三条 在保证期内和在保证期满后至第一次大修时止由于供方的过失或疏忽造成的供应设备(或部件)经双方确认的损坏或潜在缺陷,而动用了需方库存中的备品备件以调换损坏的设备或部件,则供方应负责免费在(6)个月内将动用的备品备件补交,运到指定目的车站/码间,并且通知需方。

第二十四条 供方应按附件一和附件三规定,向需方分批提供:满足作电厂设计所需的厂家图纸、资料、技术文件。按附件一和附件三的规定提供全部安装图纸、资料、技术文件每套合同设备(10)套。应分别列出上述图纸技术文件的清单及符合附件三规定的交付进度。

第二十五条 每批技术资料交邮后,供方应在(24)小时内将技术资料的交邮日期、邮单号、技术资料的详细清单、件数及重量、合同号等以传真或电报通知需方。

第二十六条 技术资料以交邮印截日期为技术资料的实际交付日期。此日期将作为按合同第九十六条对任何延期交付资料进行延期违约金计算的依据。如果技术资料经需方或需方代表检查后发现有缺少、丢失或损坏,且非需方原因,供方应在收到需方通知后(14)天内(对急用者应在3天内)免费向现场补充提供缺少、丢失或损坏的部分。如因需方原因发生缺少、丢失或损坏,供方应在接到需方通知后(14)天内(对急用者应在3天内),向现场补充提供缺少、丢失或损坏部分,费用由需方承担。

第二十七条 需方可派遣代表到供方工厂及装货车站检查包装质量和监督装车情况。供方应提前(15)天通知需方交运日期。如果需方代表不能及时参加检验时,供方有权发货。上述需方代表的检查与监督不能免除供方应负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 因需方原因要求供方推迟设备发货时,由需方负担仓储费及必要时的保养费。并按本合同规定支付该批设备的款项。

第二十九条 到货站(整车)/码间(整船):_________,(零担)/(散货):_________。

第三十条 收货单位:_________。

第六章 包装与标记

第三十一条 供方交付的所有货物要符合“gb191-73“包装储运指示标志的规定,按(79)机电联字第1029号文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规定具有适合长途运输多次搬运、装卸的坚固包装,不能造成运输过程中箱件破损,设备和零件散失。并应按设备特点,按需要分别加上防潮、防霉、防锈、防腐蚀和保护措施,以保证货物在没有任何损坏和腐蚀的情况下安全运抵合同设备安装现场。产品包装前,供方负责按部套进行检查清理,不留异物,并保证零部件齐全。

第三十二条 供方对包装箱内和捆内的各散装部件在装配图中的部件号、零件号应标记清楚。

第三十三条 供方应在每件包装箱两个侧面上,用不褪色的油漆以明显易见的中文字样印刷以下标记:

(1)合同号;

(2)目的站/码头;

(3)收货单位名称;

(4)设备名称、机组号、图号;

(5)箱号/件号;

(6)毛重/净重(公斤)

(7)体积(长×宽×高,以毫米表示)。

第三十四条 对裸装货物应以金属标签或直接在设备本身上注明上述有关内容。大件货物应带有足够的货物支架或包装垫木。

第三十五条 每件包装箱内,应附有包括分件名称、数量、价格、机组号、图号的详细装箱单、合格证。外购件包装箱内应有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技术说明(如有的话)各一份。另邮寄装箱清单各2份。

第三十六条 附件二中列明的备品备件应按每台设备分别包装,并在包装箱外加以注明,一次性发货。

第三十七条 备品备件及工具应分别包装并按第三十二条注明上述内容。

第三十八条 各种设备及松散零星的部件应采用好的包装方式,装入最小的完善的箱件内,并尽可能整车发运以减少运输费用。

第三十九条 栅格式箱子及/或类似的包装,应能用于盛装不至于被偷窃或被其它物品或雨水造成损坏的设备及零部件。

第四十条 所有带坡口管子和管件的端口必须用保护盖或其它方式妥善防护。

第四十一条 供方及/或其分包商不得用同一箱号标明任何两个箱件。

第四十二条 对于需要保证精确装配的明亮洁净加工面的货物,这些加工面应采用优良、耐久的保护层(不得用油漆)以防止在安装前发生锈蚀。

第四十三条 供方交付的技术资料应使用适合于长途运输、多次搬运、防雨和防潮的包装。每包技术资料的封面上应注明下述内容:

(1)合同号;

(2)收货单位名称;

(3)目的站/码头;

(4)毛重;

(5)箱号/件号。

第四十四条 凡由于供方包装或保管不善致使货物遭到损坏或丢失时,不论在何时何地发现,一经证实,供方均应按本合同第十章的规定负责及时修理、更换或赔偿。在运输中如非供方包装原因发生货物损坏和丢失时,需方应立即向承运部门提出异议,索取商务证明,并通知供方7天内到达现场调查。供方负责与承运部门及险公司交涉,需方协助供方尽快处理,同时供方应尽快向需方补供货物以满足工期需要。

第四十五条 需方应对多次使用的专用铁路包装箱、包装架等,在该部件到货清点之后_________内返供方。

第七章 技术服务与联络

第四十六条 供方需派代表到现场进行技术服务,指导需方按供方的技术资料和图纸进行安装、分部调试、启动调试和试运行,并负责解决合同设备在安装调试、试运行中发现的制造质量及性能等有关问题。

第四十七条 供方应在合同生效后6个月内以邮寄方式向需方提交执行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的服务工作的组织计划一式两份。

第四十八条 在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双方确定技术联络会的次数、时间和地点。

第四十九条 供方有义务在必要时邀请需方参与供方的技术设计,并向需方解释技术设计。

第五十条 如遇有重大问题需双方立即研究协商时,任何一方均可建议召开会议,在没有非常情况下,另一方应同意参加。

第五十一条 各次会议及其它联络方式双方均应签订会议或联络纪要,所签纪要双方均应执行。如涉及合同条款有修改时,需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批准,以修改本为准。

第五十二条 供方提出并经双方在会议上确定的安装、调试和运行技术服务方案,供方如有修改,须以书面形式通知需方,经需方确认后方可进行。为适应现场条件的要求,需方有权提出变更或修改意见,并书面通知供方,供方应给予充分考虑,应尽量满足需方要求。

第五十三条 需方有权将供方的设备设计、安装和技术服务方案以及供方所提供的一切有关合同设备的资料和图纸等复印分发给需方和有关各方,需方并不由此而构成任何侵权。

第五十四条 为合同设备安装工程而雇佣的其它合同商,对盖有“密件”印章的图纸文件,需方应予以保密。

第五十五条 如果供方的分包商需要参加合同设备的部分技术服务或去现场工作,应事前通过供方征得需方同意,费用应由其自行负担。

第五十六条 对于供方主要部件的订货合同和分包合同,供方应对其分包商的一切有关供货范围、设备及技术接口等问题负责。

第五十七条 对于需方选购的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配套设备,供方有提供技术配合的义务,并不由此而发生任何费用问题。

第五十八条 供方派到现场服务的技术人员应在本合同生效后(6)个月内提交需方予以确认。需方有权提出更换不符合要求的供方现场服务人员,供方应根据现场需要,重新选派需方认可的服务人员。如果需方在书面提出该项要求(10)天内供方没有答复,将按第九十七条视为延误工期等同处理。

第五十九条 技术服务和联络的具体要求见附件七。

第八章 质量监造与检验

第六十条 供方应在本合同签字日起(3)个月内,向需方提供本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检验标准的目录。设计、制造和检验标准应符合附件一和附件五的规定。

第六十一条 需方有权在合同设备制造过程中派驻厂代表,在电力工业部驻厂总代表组的统一组织下进行监造和出厂前的检验,了解设备组装、检验、试验和设备包装质量情况,并签字确认。需方监造检验的标准应使用附件一和附件五所列的相应标准。供方有配合监造的义务,在监造中及时提供相应资料,并不由此而发生任何费用问题。

第六十二条 需方监造的范围及具体监造检验项目见附件五。

第六十三条 供方应为需方驻厂代表的监造检验提供下列方便:

1.根据本合同设备每一个月度生产进度提交符合附件五要求的月度检验计划;

2.提前(7)天将设备的监造项目和检验时间通知电力部总代表组和需方(或需方驻厂代表);

3.电力部总代表组和需方驻厂代表有权查(借)阅供方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标准(包括工厂标准)、图纸、资料、工艺及实际工艺过程和检验记录(包括中间检验记录或称不一致性报告)及附件五规定的有关文件。对于检验记录,如需方认为需要复印存档,供方应提供方便。

4.向需方驻厂代表提供工作、生活方便。

第六十四条 需方的监造检验一般不得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进度,应尽量结合供方工厂实际生产过程。若需方厂代表不能按供方通知时间及时到场,供方工厂的试验工作可正常进行,试验结果有效,但是需方代表有权事后了解和检查试验报告和结果。

第六十五条 需方代表在监造中如发现设备和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本规定的标准或包装要求时,需方代表有权提出意见并暂不予签字,供方须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证交货质量。无论需方是否要求和是否知道,供方均有交务主动及时地向需方提供合同设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较大的质量缺陷和问题,不得隐瞒,在需方不知道的情况下供方不得擅自处理。

第六十六条 不论需方人员是否参加监造与出厂检验或者需方代表参加了监造与检验,并且签了监造与检验报告,均不能被视为供方按合同第十章规定应承担的质量保证责任的解除,也不能免除供方对设备质量应负的责任。

第六十七条 由供方供应的所有合同设备部件出厂时,应有供方制造厂签发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作为交货的质量证明文件。对附件五列出的某些主要设备,还应有全套需方代表签字的监造与检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第六十八条 货物到达目的地后,供方在接到需方通知后应及时到现场,与需方一起根据运单和装箱单组织对货物的包装、外观及件数进行清点检验。如发现有任何不符之处并由双方代表确认属供方责任后,由供方处理解决。当货物运到现场后,需方应尽快开箱检验,检验货物的数量、规范和质量。需方应在开箱检查前(14)天通知供方开箱检验日期,供方应派遣检验人员参加现场检验工作,需方应为供方检验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方便。如检验时,供方人员未按时赴现场,需方有权自行开箱检验,检验结果和记录对双方同样有效,并作为需方向供方提出索赔的有效证据。如需方未通知供方而自行开箱或最后一批设备到达现场(3个月)后仍不开箱,产生的后果由需方承担。

第六十九条 现场检验时,如发现设备由于供方原因有任何损坏、缺陷、短少或不符合合同中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规范时,应做好记录,并由双方代表签字,各执一份,作为需方向供方提出修理或更换的依据;如果供方委托需方修理损坏的设备,所有修理设备的费用由供方承担;如果非供方原因或由于需方原因,发现损坏或短缺,供方在接到需方通知后,应尽快提供或替换相应的部件,但费用由需方自负。

第七十条 供方对上述索赔如有异议,应在接到需方索赔通知后(14)天内提出复议,否则索赔即告成立。如有异议,双方需进行协商,如果供方认为有必要,需方可同意供方在接到索赔通知后(1个月)内,自费派代表赴检验现场同需方代表共同复验。

第七十一条 如双方代表在会同检验中对检验记录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任何一方均可提请中国商品检验局进行商检。请商检局出具的商检证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终检验结果,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商检费用由责任方负担。

第七十二条 供方接到需方按本合同第六十八条至第七十一条规定提出的索赔后,应按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尽快修理、换货或补发短缺部分,由此产生的制造、修理和运费及保险费均应由责任方负担。

第七十三条 供方修理或换货的时间,以不影响电厂建设进度为原则,但不迟于发现缺陷、损坏或短缺等之后3个月,对于关键部件重新供应的时间,由双方协商决定。

第七十四条 需方对到货检验的货物提出索赔的时间,不迟于货物抵达电厂工程设备储放场之日起的6个月。

第七十五条 本章以上条款所述的各项检验仅是现场的到货检验,尽管没发现问题或供方已按索赔要求予以更换或修理均不能被视为供方按合同供方按合同第十章及附件一的规定应承担的质量保证责任的解除。

第九章 安装、调试(试运)和验收

第七十六条 本合同设备由需方根据供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检验标准、图纸及说明书进行安装。双方应充分合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合同设备尽快建成投产。

第七十七条 本合同设备安装完毕后的验收工作按照附件

一、附件五的要求进行。

第七十八条 合同设备的安装完毕后,供方应派人参加调试,并应尽快解决出现的问题,其所需时间应不超过3个月。在此期间,如合同设备都能安全稳定运行,即可由双方选择适当时间进行性能验收试验,这项验收试验由需方负责,供方参加。

第七十九条 性能验收试验应在每套合同设备全部设备运转稳定,达到额定出力下连续稳定运行168小时完毕后,应在6个月内进行。

当每套合同设备全部设备运行稳定,达到本合同附件一所规定的各项性能保证值指标,则考核认为合格。此后10天内,需方应签署并由供方会签的本合同设备初步验收证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如果合同设备不能达到本合同附件

一、附件五所规定的一项或多项保证指标时按第八十一条和第九十二条办理。

第八十条 在不影响本合同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下,如有个别微小缺陷,在双方商定的时间内由供方免费修理上述微小的缺陷的条件下,需方可同意签署初步验收证书。

第八十一条 如果在第一次性能验收试验时达不到本合同附件

一、附件五所规定的一项或多项性能保证值时,则双方应共同分析原因、澄清责任并由责任一方采取措施,并在第一次验收试验结束后(2)个月内进行第二次验收试验。

第八十二条 在第二次性能验收试验后,如仍有一项或多项指标未能达到本合同附件

一、附件五所规定的性能保证值,双方应共同研究,分析原因,澄清责任,经双方确认:

如属供方原因,则应按本合同第十章执行。

如属需方原因,本合同设备应被认为初步验收,此后10天内由需方代表签署并由供方代表会签本合同设备初步验收证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供方仍有义务与需方一起采取措施,使合同设备性能达到保证值。

第八十三条 每套合同设备最后一批设备到达现场之日起(36)个月内,如因非供方原因该合同设备未能进行试运行和性能验收试验,期满后即视为通过最终验收,此后15天内,应由需方签署并由供方会签本合同设备最终验收证书。

在合同设备稳定运行168小时后,如果非从方原因造成的性能验收试验的延误超过(6)个月,则此后15天内需方应签署并由供方会签的本合同设备初步验收证书。

第八十四条 不管合同设备性能验收试验进行一次或两次,需方将于初步验收证书签发之日起至一年并完成索赔后止15天内按照第九十条规定签发最终验收证明书。

第八十五条 按第七十九条及第八十二条出具的初步验收证书只是证明供方所提供的设备性能和参数截至出具初步验收证明时可以按合同要求予以接受,但不能视为供方对设备中存在的可能引起合同设备损坏的潜在缺陷所应负的责任解除的证据,同样,最终验收证书也不能被视为供方对设备中存在可能引起合同设备损坏的潜在缺陷应负责任的解除的证据。潜在缺陷指设备的陷患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在制造过程中被发现,供方对纠正潜在缺陷所应负的责任,其时间应保证到一年保证期终止后到第一次大修(通常为一年)。

当发现这类潜在缺陷时(经双方确认),供方应按照本合同第二十三条及第八十九条1的规定进行修理或调换。

第八十六条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任何时候,对由于供方责任需要进行的检查、试验、再试验、修理或调换,在供方提出请求时,需方应作好安排以便进行上述工作。供方应负担修理或调换及基人员的费用。如果供方委托需方施工人员进行加工和/或修理、调换设备或由于供方设计图纸错误或供方技术服务人员的错误造成返工,供方应按下列公式向需方支付费用(所用费用按发生时的费率水平计费):p=ah+m+cm。

第十章 保证与索赔

第八十七条 保证期一般是指合同设备签发初步验收证书之日起一年(签最终验收证书)或供方发运的最后一批交货的设备到货之日起(36)个月(签最终验收证书)二者以先到日期为准。该保证期的具体内容按第九章和第十章有关条款执行。

第八十八条 供方保证其供应的本合同设备的成套设备是全新的、技术水平是先进的、成熟的、质量优良的,设备的选型均符合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和易于维护的要求。供方保证根据本合同附件三所交付的技术资料,图纸是清晰、完整统一和内容正确、准确的并能满足合同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要求,合同设备在投产后的第一年内,年可利用小时数要求大于(6500)小时;第二年及以后年可运行小时数要求大于(7500)时,年强迫停机率小于(2%),供方为“合同设备”承担的保证期应到需方出具最终验收证书为止。

第八十九条 本设备合同执行期间,如果供方提供的设备有缺陷和技术资料有错误,或者由于供方技术人员错误,造成工程返工、报废,供方应立即无偿换货和修理。如需换货,供方应负担由此产生的到安装现场换货的一切费用,换货或修理期限应不迟于证实属供方责任之日起的(2)个月内,对于那些在(2)个月内不可能修理或调换的货物,可经需方特殊允许另行商定期限。供方可委托需方在现场进行损坏设备的修理,所有费用由供方负担。

由于需方未按供方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说明书及非供方技术人员的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由需方负责修理、更换,但供方有义务尽快提供所需更换的部件,对于需方要求的紧急部件,供方应安排最快的方式运输,所有费用均由需方负担。

第九十条 合同规定的保证期满后,由需方在15天内出具合同设备保证期满最终验收证书交给供方。条件是:在此期间供方应完成需方在保证期满前提出的索赔和赔偿。但供方对非正常维修和误操作以及由于正常磨损造成的损失不负责任。

第九十一条 在保证期间,如发现供方提供的设备有缺陷,不符合本合同规定时,如属供方责任,则需方有权向供方提出索赔。如供方对此索赔有异议按第七十条办理。否则供方在接到需方索赔文件后,应立即无偿修理、换货、赔款或委托需方安排大型修理。包括由此产生的到安装现场的换货费用、运费及保险费由供方负担。

第九十二条 如由于供方责任需要更换、修理有缺陷的设备,而使合同设备停运或推迟安装时,则保证期应按实际修理或换货所延误的时间作相应的延长。

第九十三条 由于供方责任,在第九章规定的性能验收试验后,如经第二次验收试验(由于供方原因)仍不能达到本合同附件一所规定的一项或多项保证指标时,供方应承担违约金,其计算方法如下:锅炉:_________;汽轮机:_________;发电机:_________。

第九十四条 如合同设备在保证期内发现了双方共同确认的系供方责任的十分严重的缺陷(如设备性能达不到要求等),则其保证期将自该缺陷修正后开始计算一年。

第九十五条 如果不是由于需方原因或需方要求推迟交货而供方未能按本合同附件规定的交货期交货时(不可抗力除外),实际交货日期按本合同第十六条、第十九条规定计算,需方有权按下列比例向供方收取违约金:迟交1~4周,每周罚迟交货物金额的(0.5%);迟交5~8周,每周罚迟交货物金额的(1%);迟交9周以上,每周罚迟交货物金额的(1.5%);不满1周按1周计算。

由于铁路运输的责任而导致1个月以内的迟交,供方出具有关的设备入库单及车皮发运单,经需方代表确认后,需方可以考虑免于迟交违约金。每套合同设备迟交货物的违约金总金额不超过每套合同设备总价的(5%)。供方支付迟交违约金,并不解除供方按照合同继续交货的义务。

对安装、试运行有重大影响的设备迟交超过6个月时,需方应保留与供方协商的权力,共同商定供方应向需方支付赔偿金的数额,如协商不能达到协议时,需方有权终止部分或全部合同。

第九十六条 如由于确属供方责任未能按本合同附件三的规定按时交付,经双方确认属严重影响施工的关键技术文件时,则每迟交1周,需方将要求供方支付违约金(5)万元,迟交时间的计算以第二十六条规定为准。

第九十七条 如果由于供方服务的疏忽和/或错误,在执行合同中造成双方一致承认的延误,每延误工期1周供方将向需方支付每套合同设备总价的(0.05%)违约赔偿金,每套合同设备这部分赔偿金最多不超过每套合同设备总价的(0.5%)。且供方需支付由于供方技术服务错误或违约造成需方的直接损失。

第九十八条 供方对于根据本合同承担的每套合同设备索赔责任不论单项或多项累计将不超过每套合同设备总价的(10%)。

第九十九条 供方支付迟交违约金并不解除按合同附件四继续交货的义务,对安装试验有重大影响的部套,迟交超过(6个月)时,需方保留与供方共同商定供方向需方支付赔款额的权力。

第一百二十七条 本合同列明了双方的责任、义务、补偿和补救条款。任何一方不承担本合同规定以外的责任、义务、补偿和补救。

第一百二十八条 任何一方向对方提出的函电通知或要求,如系正式书写并按对方下述地址派员递送或挂号、航空邮寄、电报、传真或电传发送的,在取得对方人员和/或通讯设施接收确认后,即被认为已经被对方正式接收。

需方(盖章):_________供方(盖章):_________

法人代表(签字):_________法人代表(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说明

1.方括号“[]“内的数字或文字(有的空着)为合同双方谈判时协商确定。

2.关于付款比例,可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作相应调整。或采用其它付款方式,但相关条款要作相应调整。

发电设备产生噪声问题的分析 篇5

1 水力原因

1.1 在低负荷或过负荷工况下

(1) 旋流引起——由旋转水流引起尾水管振动, 其振频与转频相等。正常运行时, 转轮出流为轴向。负荷增大或水头增高时, 出流旋转且与转向相反;反之, 负荷和水头变小时, 出流转向则与转流一致, 使水流在尾水管内摆动、振动。加装补气管或导流翼片可解决。

(2) 空化引起——叶片表面压力低于水温下的饱和蒸汽压时, 水就蒸发, 并在水流中产生细小细泡, 空化就是气泡破裂时的现象。空化引起的振动和噪声, 可加装补气管或修改转轮叶片形状解决。空化振频属于高频, 约为300Hz至500Hz。

1.2 在某一定负荷工况下

(1) 卡门涡引起——在水流中的转轮叶片、导叶或固定导叶的尾部就形成涡列, 同时伴有与水流方向垂直的交变力, 其频率为 (0.15-0.20) V/t, V是流速 (m/s) , t是叶片厚度。当频率 (旋涡的发生频率) 与叶片、导叶或固定导叶的固有频率一致时, 就产生噪声和疲劳破坏。解决办法是转轮叶片修型或叶片间加装支柱以改变其固有频率。

(2) 紊流引起——水流中有物体, 就不再是层流而是紊流。紊流中有物体就会产生振动。在固定导叶后面紊流中放置的导叶便出现振动, 其频率是不确定的。解决办法是改变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的相对位置, 或修改固定导叶尾部形状。

(3) 转轮特性引起——对于高比速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和斜流式水泵水轮机, 压力波动引起的振动是其特有的现象。它与转轮的水力特性、管路特性以及运行方法有关。解决办法是使运行工况离开不稳定区域, 在管路方面也要减少机组之间的相互影响。

1.3 在负荷增加工况下

(1) 转轮叶片数与导叶数不匹配引起——振动频率为转数频率与转轮叶片数之积。改变转轮叶片数或增加转轮叶片与导叶之间间距可以消振。在转轮进口处由压力波动形成的这种振动随负荷增加而增大。

(2) 转轮叶片与导叶之间间距太小引起——振频为转频与转轮叶片数之积。适当增大这个间距可以消振。这种振动也是由压力波动在转轮进口处形成的, 也随负荷增加而增大。

(3) 转轮密封形状不佳引起——这与密封结构、形状、间隙有关, 在某种外部力干扰下, 引起密封间隙不再均匀, 压力也不再均匀, 形成不平衡力矩, 位移越来越大, 振动也在增大。改进密封结构可以解决。

(4) 转轮出口面积不同引起——调整导叶开度来解决。

1.4 其它原因

(1) 落叶引起——水中混入大量落叶, 阻断部分水流, 出现干摩擦, 引起主轴振动、噪声。过了落叶期, 振动自然消除。

(2) 水体分离引起——甩负荷时, 紧急关闭导叶, 尾水管内会形成很大压力降, 当静压达到饱和蒸汽压以下, 水就变成气泡分离出去, 这就是水体分离现象。但分离水再结合, 便形成很大压力, 伴随音响、振动, 并传播到尾水管、压力钢管。装设调压井或延长导叶关闭时间可解决。

2 电磁原因

2.1 负荷增加工况下

(1) 磁极叠片引起——部分磁极叠片发生异变, 应重新调整加固。

(2) 相位不平衡引起——三相负载不平衡时便产生反相电流并引起与电源频率成倍数的激振力, 进而在转子中产生扭矩和扭转振动、噪声。输电系统规模较大时, 这种振动很少发生。随着整流器负载的增加, 也会在转子中产生与电源频率成倍数的扭转振动。当整流器负载为发电机的30%~40%或输电系统较大时, 这种振动不成问题。

(3) 气隙异常引起——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如果不均匀, 就会导致磁拉力不平衡, 从而引发摆振、噪声。其振频与转频相等。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气隙不均必须及早调整解决。

2.2 在励磁工况下

(1) 定子铁心固有振动引起——励磁线圈产生的励磁力频率是电源频率的2倍, 当励磁频率接近定子铁心固有频率时便引起电磁振动、噪声, 该振动频率等于极对数与转频之积。应避免这两种频率的接近, 可改变定子铁心圆环整体的固有频率。

(2) 磁拉力引起——转子磁极形状和安装尺寸不准确, 磁极引力不同, 形成磁拉力偏差, 引起振动、噪声。其振频等于转频。调整磁极表面处气隙, 或安装重物进行平衡可以解决。也可能因磁极线圈相间短路, 引起电磁不平衡、振动, 可对励磁线圈绝缘特性进行检测, 如属实应进行维修。

(3) 定子铁心周向松动引起——运行中铁心热涨, 而机座温度较低, 对铁心有约束。铁心产生周向内应力。停机时铁心冷缩, 热涨冷缩导致分瓣铁心合缝面间隙加大, 铁心圆环整体刚性降低, 改变了固有频率, 在励磁力作用下, 产生电磁振动、噪声。提高铁心圆环刚度可以解决。在消除合缝面间隙时, 可插入弹性垫 (合成树脂) 。

(4) 定子铁心轴向松动引起——运行年久, 铁心叠装厚度减薄, 引起松动, 在磁极励磁力作用下, 发生轴向松动、振动, 特别是铁心齿部, 由于腐蚀而变色、损坏。防止措施是压紧铁心, 并在其齿部、背部浸泡树脂, 使其固化, 提高整体刚性。

2.3 声响剧烈伴有振动的原因

这是负荷摆动引起的, 应通过负荷调节, 使其均衡化解决。

3 机组结构原因

3.1 空载低速时

(1) 主轴弯曲变形引起——主轴同固定部分局部接触会引起振动, 此时主轴弯曲。推力头与轴配合不当也会因轴系不稳定而导致轴振动。提高安装精度, 使推力头与轴配合好, 可解决。

(2) 推力轴承调整不良引起——必须在安装调整时确保推力轴承滑动面的水平度和镜板与主轴的垂直度, 否则就会引起轴系振动。

(3) 轴承间隙过大引起——导轴承间隙应调准, 使其均匀, 间隙过大会导致轴系振动加大。

(4) 法把合不引起——为了确保联轴质量, 就必须使主轴摆度调整达到足够精度。连接法兰部分的轴线偏析度应调整到要求的摆度。

(5) 找中心不良引起——定中心时应使上导轴承, 定子, 下导轴承, 水轮机轴承的中心在一条铅垂线上。定中心不良时, 各轴承处就会强迫主轴转动受阻, 从而引起主轴振动, 轴承温升。

3.2 振动剧烈伴有声响

这是转轮等转动部分接触引起的, 应消除接触部位。

3.3 转速上升振动增强

(1) 转动部分不平衡引起——磁极分布不均, 磁轭机械精度不高, 磁轭冲片, 磁极冲片厚度不均等会导致转动部分不平衡, 从而引起振动。应在现场做好动平衡实验解决。也可能因整体刚性不足和水力因素叠加而引起振动, 应确诊哪种原因。

(2) 机组体系振动引起——这是水电站的特殊, 罕见情况即包括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在内的成套机组体系的固有频率与转频一致或接近时就引起振动。应避免这种接近。

(3) 轴承支承刚性不足引起——轴承支承系统包括上机架, 下机架, 水轮机轴承座等, 其中任何一件刚性不足都会引起振动。应保证它们具有足够的刚性。

(4) 轴系刚性不足引起——当主轴过长, 过细或轴承分布的轴向距离过大时, 轴承刚性不足。临界转速下降, 当它接近工作转速时, 极小的不平衡量或外力都会使振动加大。加装中间轴承可解决。

在上述由机组结构机械原因引起的振动频率都与转数频率相等。

4 其他原因

(1) 调节失灵引起的——这是调速器与水位调节器失灵引起的振动、噪声。

(2) 机组中心不良引起的——当水轮机基础下沉时并导致机组中心不良而引起振动、噪声。

(3) 共振引起振动剧烈——这是厂房、设备强度不足及共振引起的。

5 结语

大型制冷设备余热发电技术探讨 篇6

关键词:余热发电技术,收集及转换装置,异步发电机,系统集成及控制

引言

中央空调及大型制冷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 随之而来的是耗能日益增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深入研究空调节能技术, 研制和推广使用中央空调余热回收技术和设备将对我国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相关企业的节能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1 制冷设备节能技术解决方案现状

目前广泛使用的中央空调系统多为压缩蒸发式空调系统, 其在制冷的同时, 会产生比制冷量更大的余热损失[1]。通常这类空调系统的效能比约为4∶1。也就是说, 空调系统消耗1k Wh的电能, 可以将相当于4k Wh的热量从室内转移到室外, 连同本身消耗的1k Wh热量, 共计5k Wh的热量排向室外。通常情况下, 这些热量将通过室外的冷凝器或散热塔直接排向室外大气, 造成很大浪费, 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部分热能, 将大大节约能耗, 按一般余热回收装置的能量回收率10%计算, 一套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中央空调可节能50%左右, 节能效果显著。

近年来, 许多致力于中央空调及制冷设备节能技术研究的专家和企业长期钻研空调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及相关设备研发, 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但这些节能技术, 主要集中在制冷和热水联产方面, 即在空调机组制冷的同时, 生产出大量热水, 供宾馆房间洗浴及生活用热水[2], 这种技术虽然节能效果显著,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体现在热水需求和制冷需求的不匹配问题, 也就是说当制冷需求量大时, 未必热水需求量大。由于目前热量管路难以大规模联网, 一般所产生的热水都是供自身建筑物使用, 而建筑物中热水的需求量通常是在晚间或早晨的某一段洗浴时间内需求量较大, 其余时间需求很少, 这样在整个白天及夜间的大多数时间内热水消耗量有限, 而这大多数时间内人员通常在从事繁忙的工作、生活或睡眠, 制冷量需求很大, 造成大量热水供应过剩;而在集中洗浴时间段, 由于热水消耗量大而时间段较短, 空调系统无法产生如此大量的热水, 造成热水供不应求或水温降低。这一矛盾在宾馆、居民生活区中可能不太突出, 但在写字楼、冷库等办公、作业场所则矛盾会更加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是储热技术或加大热水容器的容量, 但这势必造成投资成本的升高或余热回收利用率的降低[3]。为更科学有效地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和再利用, 将余热回收用于发电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由于电力系统可以实现大规模联网, 且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时本身即是用电大户, 如能将余热变为电能必将大大提高中央空调的效能比, 从而节约电能。

本文正是从这一出发点考虑, 研制开发中央空调及大型制冷设备的余热回收发电设备, 实现系统节能减排的目的。

2 余热发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系统组成及能量流

中央空调余热发电系统是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套余热收集转换装置和发电机及其控制装置组成的, 其系统组成及能量流框图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看出, 中央空调系统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 余热回收发电系统由余热收集及转换装置和发电机, 控制装置等三部分组成。正常工作时, 中央空调系统吸收室内热量 (制冷量) P2加之空调自身功率P1一同排出室外, 室外的余热收集及转换装置将此热功率 (P1+P2) 进行收集并将其转换成旋转的机械功率, 在此收集盒转换过程中, 必然将其高能级的余热转换成了机械功率作为发电机的原动机输入到发电机的转子上。而其余大部分低能级的余热不能被转换成机械功率而直接排到室外大气中或经低能级能量回收装置再次加以回收和再利用, 输入到发电机的机械功率经发电机转换成为电功率P直接并网。控制系统则主要执行对原动机的转速发电机的励磁及并网装置进行控制, 同时它还兼有对各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等进行监控和保护作用。

2.2 发电机类型的选择及方案对比

该系统中的发电机可选用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两种, 同步发电机又可有电励磁同步发电机和永磁同步发电机两种选择, 由于永磁同步发电机造价较高, 且励磁不可控制, 往往需要全功率变频器作电枢控制才能达到满意的发电性能, 故该项目暂不考虑这一方案, 现仅就电励磁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两种方案进行对立论证。

同步发电机具有发电性能优越、功率因数可控、效率较高、不需电网提供无功功率、低电压时具备强劲功能等优点。但是其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一是其转速范围很窄, 运行时必须严格保持同步转速, 机械特性较硬;二是需要励磁机为其提供励磁或存在滑环电刷装置为其提供励磁, 结构较为复杂, 不太适合冷媒介质冷却;三是并网要求严格, 必须满足严格的电压、频率、相位条件方可并网, 因此控制系统极其复杂;四是同步电机并网运行时, 虽然其无功功率可以通过励磁控制实现无功功率的调节, 但其有功功率的调节则完全取决于原动机的调速特征, 必须使原动的稳态条速率满足一定的条件, 否则将会出现有功功率分配不合理, 使之长期处于轻载或过载状态, 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或不经济运行。

异步电机通常用于电动状态运行, 但在某些场合下又特别适用于发电工况运行。如风力发电领域, 早期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多采用异步发电机。其优点:一是结构简单, 转子无滑环碳刷装置, 运行可靠;二是对电网友好, 没有严格的并网条件, 只要转速接近同步转速即可随时并网, 且并网时对电网冲击较小, 同步速时几乎对电网无冲击;三是由于转子为铸铝笼型结构, 转子表面光滑, 用冷媒作为其冷却介质时机械损耗较小;四是转速可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通常转差范围可在0~5%范围变化, 转速变化时可自动调节其转矩进而自动实现有功功率调节, 运行较为稳定可靠;五是有较强的过载能力;六是无需专门的励磁, 依靠电网的无功提供励磁;七是控制简单。其缺点主要是需要电网提供无功励磁, 功率因数不可调节;只能在高于同步转速的一定范围内处于发电运行, 低于同步转速则处于电动状态。但就转速范围而言, 同步电机对转速的要求则更为严格。另外,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压缩机所采用的电动机多为冷媒冷却的异步电动机, 其结构及冷却方式、密封结构、安装型式等都是很成熟的技术, 而这里所采用的异步发电机在冷却方式、结构、密封安装型式等方面均可直接借用其成熟的技术, 只是在电磁设计方面针对发电工况作一些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设计即可满足发电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 采用异步发电机方案是较为合适和优化的。

2.3 异步发电机的原理[4]

电机是机电能量转换的装置, 从理论上讲, 任何电机的运行工况都是可逆的, 异步电机也是一样。通常异步电机有三种运行工况, 即电动工况、发电工况和电磁制动工况, 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 当转速为负值时 (即反向旋转时) , 异步电机处于电磁制动运行工况, 也称反接制动, 此时由于机械端口和电气接口均输入功率, 全部转换成电机的损耗而发热, 因此该工况不宜长期运行;当转速大于零而小于同步转速时 (0n1) , 异步电机处于发电工况, 也是该项目所需的运行工况。

异步电机在电动及发电工况时的转矩—转差率曲线 (M-S曲线) 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 当异步电机处于电动工况时, 若轴上带有机械转矩MN则电机的对应转速为n'N, 此时n'N

3 关键技术

3.1 余热收集及转换装置

余热收集及转换装置的功能是收集中央空调系统排出到室外的余热并将其尽可能多地转化为旋转的机械能, 其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作为发电机的原动机, 该装置的性能及成败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和成败, 其中涉及到热力学知识、流体力学知识、空气 (气体) 动力学知识及机械结果和控制等相关专业知识, 要求所研制的设备必须满足发电机的转速要求, 具有良好的机械调速特性, 转换效率高。随着新能源原动力装备技术的发展, 各种新型动力设备不断涌现, 采用温差动力转换的斯特林发动机或采用特种介质的蒸汽涡轮机等都可用于该系统的原动机。

3.2 异步发电机

如前所述, 系统中所采用的异步发电机可在压缩机冷媒电机基础上针对发电工况进行适当改进设计即可满足要求, 因此在结构、冷却方式、密封等方面可完全借用冷媒异步电机成熟的技术[5]。只是在电磁方面进行设计改进, 现以300k W异步发电机为例, 在电磁设计方面进行了改进设计, 通过优化和改进得出该异步发电机的主要参数如下:

额定功率300k W;

额定电压380V;

接法△;

极数4;

额定转速1530r/min;

额定功率因数0.88 (滞后) ;

效率95%;

转速范围1500~1575r/min;

定转子总重约800kg (不含机壳等结构件) 。

以上电磁方案仅以300k W异步发电机为例的初步方案, 在详细设计时仍有优化的余地, 根据制冷设备的容量可设计选用其他规格的异步发电机。

总之, 异步发电机的设计技术是成熟的, 在技术上基本没有任何风险, 且在异步发电机应用方面也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如早期的失速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即采用了异步发电机。

3.3 系统的集成及控制技术

在成功研发原动机, 异步发电机等设备的基础上, 将各设备组成完整的系统并控制各设备与中央空调系统之间实现良好运行同样是该项目的关键技术之一, 系统集成及控制技术主要包括:

1) 设备技术规格的合理造型与参数优化配置。

原动机及发电机的功率选择主要依照所配中央空调系统的功率、制冷量等参数进行科学计算和合理配置, 通常原动机及发电机的功率约为中央空调系统的额定功率的50%~80%选用, 或按空调制冷量的12%~20%选用, 发电机的极数以4极为宜, 即转速范围在1500~1575r/min为宜。其他详细参数可在详细设计时具体确定。为此, 300k W的发电机可使用与375~600k W的空调机组或1500~2400k W制冷量的中央空调机组。

2) 控制技术。

设备选型和技术参数确定后, 需要根据空调的运行工况对各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以达到各设备的优化合理, 稳定运行, 为此需要一套控制装置来实现上述控制。

控制系统的功能包括:

a.对原动机的调速控制;

b.对发电机的并网及起停控制;

c.监测机组的转速、功率等运行状态;

d.监测发电机绕组、轴承等关键部位温度;

e.对各参数进行故障报警、停机保护控制, 如过载、超速、欠速、逆功、超温、不对称运行, 电网故障等进行保护。

4 经济效益及市场前景分析

通常一套中央空调装置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后, 可在不影响原制冷量的基础上节电至少在50%以上, 按此计算, 一套600k W的空调系统运行每小时的节电量可达300k Wh, 按电价0.7元/k Wh计算, 则每小时可节约电费210元。

在市场前景方面, 该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大中型中央空调及制冷系统, 一方面可在每年新增空调和制冷设备装机时采用该技术, 另一方面也可对现有楼堂馆所的大中型中央空调及冷库制冷系统进行节能改造, 市场前景广阔。

5 结语

实施中央空调及大中型制冷系统余热发电技术, 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导向, 市场前景广阔, 经济效益显著, 社会意义重大, 投资回报率高, 回收期短。通过相关设备及系统的研发, 可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技术先进且完全可行, 基本不存在技术风险。

参考文献

[1]何耀东.中央空调实用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

[2]王健夫, 佟志文.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2, (3) :122-123, 127.

[3]刘宪英.中央空调能耗现状与节能途径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2005, (6) :21-26.

[4]许实章.电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0.

发电设备制造 篇7

目前国内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蒸蒸日上, 但大多数倾向于国外的软件产品。国外设备管理软件的理念可能是先进的, 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还是有很多流程、细节等不适应国内企业实际。因此, 在现代化管理的高端信息科学技术与发电企业生产设备管理2个领域的最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动态优化的发电企业设备管理系统。在众多业内技术、管理专家指导下, 系统吸纳了国内以往生产设备管理系统优点、ERP理论及国外管理领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 形成了符合电力企业管理模式, 并具有长远发展目标的策略和方案。

1 系统特点

系统覆盖了发电企业所有生产设备的基础数据管理, 可以提供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及实施策略。针对发电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和应用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等问题, 系统提供了全面、快捷、方便、灵活、良好的人机界面。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行业编码规则, 达到了基础数据具备唯一性的开发技术标准。

2 系统功能结构

系统包含以下功能模块:新增管理、台账管理、缺陷管理、检修管理、可靠性管理、统计查询、文档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帮助 (见图1) 。

3 系统功能

3.1 新增管理

(1) 完成生产设备采购计划的申请、审核与审批。

(2) 用于记录可作为该设备到厂的现场验收过程。若是需要安装的设备, 该记录可作为该设备安装工程开始的交接单。验收合格后根据情况可自动生成入库通知单, 通知相应库房管理人员进行物料入库。

(3) 对设备安装、调试的数据进行记录。

(4) 记录各种新增设备的试运记录。

(5) 对新增设备的全过程进行全面验收, 并记录备案。

3.2 台账管理

(1) 对所有生产设备按机组及专业进行统一编码, 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2) 对每台设备建立设备台账, 它不仅记录设备的静态信息, 还可记录设备的动态信息, 并能根据设备变动情况自动更新设备档案, 保证了设备档案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 进行设备备品、备件数据的建立、修改、删除。

(4) 对于设备而言,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变动类型:设备的封存、闲置、停用、启用、移装、调拨、报废等。通过本功能模块可以实现并记录设备状态在这几种类型间的转换。

(5) 按设备的重要程度进行等级划分。

(6) 对设备进行完好率评级。

3.3 缺陷管理

(1) 对各种设备缺陷按专业进行记录。

(2) 登记设备缺陷处理结果。

(3) 未处理完或无法处理的缺陷按专业列出表格显示。

3.4 检修管理

(1) 对设备检修施工单位进行定义。

(2) 设备维修有自己的维修内容和技术要求, 系统定义某一个设备属性的维修内容, 包括技术要求。

(3) 确定每台设备的月度检修周期定标。登录要定标设备的编码或选择定标设备后, 确定该设备的大修、中修、小修的周期时间。

(4) 实现检修过程的控制与管理。检修内容来源于检修计划和现场缺陷。

(5) 按机组及专业形成检修所需的设备、材料需求计划, 并对检修过程设备及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6) 编制检修进度表, 并将计划与实际检修进度进行比较, 实现检修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7) 对检修的过程进行验收管理, 并进行记录。

3.5 可靠性管理

(1) 生成可靠性统计报表。

(2) 形成可靠性分析报告。

(3) 形成可靠性预测及预案。

3.6 统计查询

(1) 对全部生产设备按专业、类型、重要级别等进行统计查询, 并可组合查询。

(2) 对设备按运行状态进行统计查询。

(3) 对各种缺陷按专业进行统计查询, 统计周期为日、月、年。

(4) 对主要设备的运行时间进行统计查询。

(5) 对各种设备备品、备件及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查询。

(6) 主要设备状况统计查询, 形成领导查询信息。

3.7 文档管理

对各级管理部门制定的各种文件、标准、规范及制度等进行管理, 包括:各种技术文档、各种技术图纸、设备检修计划、总结、主要设备试验报告、按专业记载各种主要事故案例。

3.8 系统管理

(1) 部门和用户信息的创建、修改、删除。

(2) 系统管理员和各部门管理员的添加、修改和删除。

(3) 对用户口令密码进行设置和修改。

(4) 设置各部门及岗位的功能使用权限、菜单访问权限及屏幕访问权限。

(5) 设置使用人员对系统数据表的直接操作权限 (增加、修改、删除) 。

(6) 对报表打印权限进行管理。

(7) 设置各种文档访问权限。

(8) 进行日志信息的管理, 可完成过期日志的备份和删除。

3.9 系统帮助

(1) 软件产品说明。

(2) 各种功能、界面的使用说明。

4 系统主要优点

本系统与常用的国外设备管理系统BFS++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4.1 以台账为基础

检修的台账内容非常丰富, 几乎任何检修所需要的信息, 在系统内都可以查到。目前国内大部分电厂的检修记录都是从台账发展起来的, 因此台账记录了检修工作的主要内容。以检修台账作为数据基础, 更符合我国国情, 实际操作人员容易理解。

4.2 以消除缺陷为中心

系统以消除缺陷为中心, 展开其他内容。这与目前国外流行的BFS++软件以工单为中心截然不同, 这种以工作内容而不是工作形式为中心的方式更适合国内企业的实际管理现状。设备管理的根本就是使设备保持正常运行状态, 为企业生产提供保障, 从而消除缺陷, 使设备正常运行。

4.3 以动态优化为亮点

根据检修的对象, 依照检修所需要的条件 (如时间长短、人员经验、工具性能等) , 可以动态地给出一个优化的检修计划。再附加一些修正, 就可以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检修计划。这一特点是BFS++软件所没有的, 这种把智能优化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特点, 是实现成本控制、规范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5 结语

在电力体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信息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规范管理流程、实现成本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动态优化的发电企业设备管理系统作为企业的一个生产管理基础应用系统, 是否可以赋予它新的内涵, 从而更适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为生产实际服务, 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性的依据, 还需要不断完善其功能, 并与其他系统 (如:DCS系统、财务系统等) 有机集成, 符合“厂网分开, 竞价上网”的市场需求。只有放眼于未来,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系统的功能, 发挥其生产管理的优势, 才能为电厂的信息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充分体现其在电厂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曾凡锋.基于SNMP的网络流量统计分析系统[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3, 15 (1) :17-20.

[2]曾凡锋.基于面向对象的电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实现[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7, 19 (1) :12-15.

[3]曾凡锋.Linux环境下应用软件国际化的实现[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5, 17 (3) ;30-32.

[4]缪国钧, 葛晓霞, 林中达.B/S架构的电厂实时MIS系统的分析与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3 (7) :26-27.

[5]王海涛, 林中达.电厂管理信息系统BFS++简介[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3 (5) :78-79.

发电设备制造 篇8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供电电网

前 言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很快,交流750kV系统已于2005年10月在西北电网投入运行,±800kV系统也在规划建设当中。技术进步不仅能够推动行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技术自身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同时又促进了电力设备制造、系统运行与维护、监测监控与综合自动化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中,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故障诊断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查找故障源,并确定相应决策的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科学。它能实现设备在带负载、不停机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设备状态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或故障、故障的部位和原因以及故障的劣化趋势等,以确定合理的检修时间和方案,进而达到减少事故停机损失、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等目的。对于规模和容量越来越大、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的庞大的电力系统来说,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显然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电力设备电压等级的提高、容量的增大,多年来形成的、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制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力系统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强烈地意识到,电力设备的维修制度由传统的预防维修发展为状态维修已势在必行。这说明,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在应用和推广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未解决。令人可喜和欣慰的是,这一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和供电部门的现场技术人员等,一直朝着状态监测的方向做着各种努力,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果。

1. 发电厂电气设备维护技术的发展

发电厂的电气设备检修经历过三个阶段,分别是:事故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

在五十年代以前,主要以事故检修为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事故后才进行检修。这是基于那时没有形成象现在这样庞大的系统网络,因此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影响面小,同时大部分设备都比较简单,设备的设计裕量大而且修复容易,设备停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不大,人们的依赖性也没有现在这样强烈,所以当时只进行简单的日常维护和检修,没有开展系统的检修。

等到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电厂的设备生产效率逐渐增高,设备的突发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怎样减免和减少经济损失越来越被提到当前议程,因而对设备的定期预防检修逐渐成为一必要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当时,前苏联为了提前预防设备出现故障,逐渐发展了定期检修操作内容,这类检修方式为在我国和东欧各国推广应用并延续到现在。

设备的定期检修是一种按时间顺序形成的一种检修方案,设备的定期检修理论依据是:设备经过定期检修,周而复始地恢复到接近新设备的运行情况。因此,设备检修工作的内容与周期都是预先通过计划安排设定的,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到时间就要修,目的是为了延迟或防止故障的发生,以期望达到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但这种定期检修的管理制度往往是以牺牲企业的自身经济利益为代价的,在设备尚未发生缺陷且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就进行停运检修甚至更换设备,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

状态检修是通过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然后按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检修的一种策略。主要内容是对采集的在线实时、在线非实时和离线数据, 经过数据处理子系统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加工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按照其数据特征分别触发状态监测引擎和故障诊断推理引擎,各自进入状态监测子系统和故障诊断子系统流程工作。进入状态监测流程的数据,通过数据监视/曲线监视/报警监视等功能,实现对发电机运行工况的在线监测,尤其是对发电机定子绕组热故障的协同分析和诊断;同时也实现了对发电机进相运行时的静稳储备变化情况的实时监视。进入故障诊断子系统流程的数据,分别在运行/检修时,经过在线数据处理子系统和离线数据处理子系统的处理,生成故障的先兆,触发推理机。在人机交互子系统的支持下,以在线诊断、离线诊断和在离线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相互繼承、相互启发的综合诊断方法,对发电机故障进行诊断,在诊断出发电机故障预警的同时,并以专家建议的形式给出先兆描述、诊断意见、运行、检修和试验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措施。应用“定子绕组温度指纹计算技术”和“动态门槛值技术”,实现对定子绕组热状态的实时监视和定子绕组热故障的诊断和预警;应用“发电机变参数数学模型”计算技术,实现对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及严重程度诊断。

针对具体设备而言,状态检修即根据设备的状态来安排检修计划,实施设备检修。在运行过程中利用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了解设备的状态信息,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

2. 状态检修的作用及其必要性

(1)状态检修是通过对设备结构特点、运行情况、试验结果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检修中需要进行哪些项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取得较好的检修效果;(2)对于状态好的设备可以延长检修周期,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3)克服了定期检修的盲目性,充分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率;(4)符合电力生产“安全为基础,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和国家的政策要求。

3.状态检修的组织管理

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组织机构可分3个层次,即决策层、专业层和操作层。

(1)决策层主要负责对状态检修工作的领导,以及审核与审批评估小组提交的优化了的检修策略。决策层应由厂级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2)专业层是研究设备检修策略的专门工作小组,主要是采用一定的评估手段,确定适合本厂的检修策略。包括确定各个设备采用的检修方式、制订或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选择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及软件等。专业层需要由能深刻理解评估方法及非常熟悉设备的专家组成;(3)操作层是具体负责设备管理和设备状态信息采集人员,其主要职责是按规定完成对所辖设备的检查、测试和数据采集、进行设备异常分析、趋势分析和设备性能评估并提交设备状态报告和初步的检修建议。

4. 结束语

电厂实施设备状态检修,使大量的检修工作变为监测工作,使检修周期符合设备本身的特点及持续运行的要求,使得很多原来必须大修的项目在中小修期间、正常停机期间、甚至备件切换期间完成,可以用少量的检修工作,花最少的检修费用,保持机组的安全可靠性,提高机组可用率,从而在新的电力形势下最大程度地提高发电厂的竞争力。

风力发电设备广告词 篇9

2. 让风带着我为你创造别样生活!

3. 风动银拥,与众不同。

4. 银风之桥,通向幸福的天路。

5. 与风同行,我与您同行。

6. 古有愚公,今有银风。

7. 不管什么风,有电就有银风。

8. 巧夺天工,宁波银风。

9. 银风能源,启动自然。

10. 银风,有用的风。

11. 循环能源,赢得自然。

12. 让生活更绿更新更节能!

13. 节能用银风,放心天下行。

14. 风吹满天下,银风千万家,银风科技。

发电设备制造 篇10

《发电厂动力设备》是介绍水电站动力机械原理和设计规律的课程。由于其覆盖的学科领域较广, 包含水力学、水轮机原理以及水泵运行原理等方面。若能确保该课程的良好教学效果, 既有利于学生在相关课程学习的融会贯通, 又能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因此, 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 对于该课程的教学, 主要是以理论授课为主, 实验环节为辅, 即3/4的学时都用于理论知识教学, 而在理论课程教学中, 注重原理的介绍、公式推导以及电力电子系统的参数演算。诚然, 该教学方法的实施,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 奠定基础。但由于课程内容的抽象性较强, 除少量优秀学生以外, 大部分学生均存在听课较为被动, 学习效果不佳, 基本概念模糊等问题。纵然有少量的实验环节, 也仅仅是对简单理论的验证过程, 对于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效果皆并不明显。综上所述, 改变当前的授课模式, 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 是能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CDIO的教学模式, 是经过大量教学案例论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CDIO教学模式的课程实施

对于课程《发电厂动力设备》而言, CDIO教育模式是最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 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 采取对应的实施细则, 如此一来,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1 三级项目渗透理论知识点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该课程存在理论抽象, 公式推导复杂, 知识点繁多等特点。因此, 在理论课时的教学中, 与其让学生被动去理解全书内容, 不如在CDIO教学模式的理念下, 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重点理论或知识点, 实施三级项目,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一些简单课题的运作中, 通过自主探索和主动学习的方式, 加深对系统原理的理解。比如, 在涉及到水轮机叶片翼型设计时, 简单介绍其原理和公式推导后, 一改传统的题海训练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以三级项目形式, 让学生以流体数值计算仿真为手段, 进行一个混流式机组的叶片翼型设计项目。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软件操作和实践动手能力, 也让学生在简单项目操作中, 巩固了对该理论知识点的理解。

1.2 项目制的实施

CDIO的本质, 在于教学环节中, 开展以项目制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发电厂动力设备》课程中, 除简单的三级项目渗透理论学时外, 还应该分配较高比例的课时, 用于学生参与综合实践环节。该过程并非传统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环节, 而是让学生组成项目制团队, 从事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项目研发。具体实施过程为:

(1) 学生团队的建立以及研究方向确定。将与企业合作的项目或学生自主创新项目作为研发课题, 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研究兴趣等, 组成课题组, 确定研究课题和方向。

(2) 项目制过程监控体系的建立。CDIO的教学目标, 并非是让学生做出性能优越的产品, 其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CDIO的每个项目操作流程。因此, 学生项目制的运作中, 除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传道授业者转变成了引导者之外, 教学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过程监控体系, 以便考查每个流程的完成质量。例如:某学生团队的项目为水轮发电机组过流部件的设计。按照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流程, 团队的每个阶段完成后, 教师需评定该环节的完成质量, 如D (设计) 阶段完成, 则教师需要评定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否合理, 难易程度如何等, 以一定比例计入该阶段成绩。

(3) 考核形式的改变。改变传统以卷面考试分数高低为判别标准的考核形式, 取而代之的是以项目完成质量为基准的综合评定方式, 即除项目制进行中的过程考核外, 最后的成绩, 以多名院内电气专业专家综合评定的形式来完成。考核形式的转变, 将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通过项目制的开展, 学生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可以体验到CDIO培养模式的各个阶段。在团队研发项目的同时, 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 组员交流, 主动钻研等方式, 建立扎实的课程知识体系。

2 项目制教学模式的试运行

为验证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否适用于《发电厂动力设备》的课程教学。以本院2014级水力机械专业为对象, 进行了项目制试运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按照本文章节2的内容开展, 具体情况, 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 14级学生参与项目制合计32项, 28项顺利完成, 获得优秀的项目比例较高, 合计11项, 专家评定项目合格率91%, 项目成果申请专利2项。由此可以看出, 引入CDIO的教学模式后, 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面, 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

3 结语

根据《发电厂动力设备》的课程特点, 阐述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并采取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措施。在实施细则上, 包括各级项目的引入, CDIO过程监测体系以及考核形式的转变等。从教学试运行的结果来看, 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与此同时, 教学方法的研究, 是一个循序渐进, 不断完善的过程。故未来之路, 还需要进一步钻研、完善, 以达到助推教学质量飞速提升的目标。

摘要:对《发电厂动力设备》的课程性质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介绍, 指出了当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拟引入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来进行课程教学, 从理论学时中的三级项目开展、综合项目制的实施、考核形式的转变等方面贯彻CDIO教育模式。为检验CDIO教学方法是否与该课程相适应, 以14级水力机械方向为对象, 开展了新教学模式试运行测试。教学效果数据显示, 实施CDIO的模式,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CDIO,发电厂动力设备,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峰.理论力学课程教学革新[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5, (5) :190.

[2]王旭.《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机电技术, 2013, 36 (4) :162-164.

上一篇:无线移动视频监控技术下一篇:双系统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