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地震四篇

2024-09-12

二维地震 篇1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多次波,拉东变换预测反褶积

1 引言

如今多次波已经成为地震资料处理的难题之一, 其压制的方法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利用多次波与一次波的时差进行压制, 如f-k滤波[1]、拉东变换[2]等;第二类方法是基于多次波的可统计可预测性, 采用预测反褶积[3]的方法对其进行压制;第三类是基于波动方程理论的多次波模型减去法。前两类压制多次波方法均为滤波法, 在实际应用存在以下问题[4]:一是当介质速度梯度较小或者发生倒转时, 有效波与多次波的时差会很小, 尤其是小偏移距数据, 若采用基于时差的滤波方法会损伤有效波;二是复杂介质的波场响应不再符合抛物线或双曲线规律, 预测反褶积效果会减弱;三是长周期多次波随着预测滤波算子的加长, 有效反射可能被扭曲。不管哪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假设前提, 当满足这些条件时才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然而实际生产中的情况往往比较复杂, 还需要根据地震资料的品质来选取最适当的压制多次波的方法。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不同品质的地震资料为例, 详细分析多次波的特点, 根据地震资料品质的不同选择相对应的压制方法, 最大限度地压制多次波, 确保地震资料准确成像。

2 多次波特征分析

2.1 CMP道集分析

根据该地区速度趋势拾取叠加速度对CMP道集进行NMO校正, 有效波速度基本被校平, 而多次波由于其速度偏小, 出现“欠校正”状态, 因此在CMP道集上就比较容易分辨出有效波与多次波。

图1是塔里木盆地地震资料某一CMP道集及其自相关记录, 可以看出该区存在较强的多次波, 且近道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当偏移距大于1600m的时候, 有效波与多次波之间的剩余时差差异较大, 适用于利用拉东变换对多次波进行压制。

2.2 速度谱分析

从图1的CMP道集上可以看出2400ms左右的地层反射能量强, 为该区强反射界面, 其速度谱 (图2) 上存在多次波的低速能量团, 掩盖了下覆地层的有效反射信号, 直接导致目的层速度无法准确拾取。速度扫描叠加段没有明显变化, 可见通过速度调整很难获得有效波的真实成像。

(1) 层间多次波多与一次反射波相互干涉, 如图3 (b) 所示, 在叠加剖面上若存在某一倾斜同相轴被一水平同相轴所穿插, 则该处可能存在层间多次波;

(2) 层间多次波在剖面断续出现, 同相轴连续道数较少, 多呈水平状, 且与附近地层存在不合理的地层接触关系;

(3) 目的层部位的层间多次波均由目的层以上的层位所形成, 而各个层位的波组特征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因此层间多次波的波组特征与其附近的一次波也存在差异。侏罗系地层以下层位的频带较窄, 大约在10~26Hz左右, 而层间多次波频率会明显高于此, 在剖面上会显得突兀, 因而可被识别。

3 多次波压制技术

3.1 叠加剖面分析

塔里木地区白垩系 (TK) 、侏罗系 (TJ) 、石炭系 (TC) 地层具有较大的反射系数, 为多次波发育提供良好条件, 同时该地区主要目的层为志留系 (TS) 、奥陶系 (TO) 和寒武系 (Tє) , 从而导致叠加剖面上目的层的反射信息被多次波覆盖。图3 (a) 为塔里木盆地某一地区的叠加剖面, 从图中可以看出侏罗系地层反射能量较强, 其以下地层层位产状与其相似, 且呈周期性发育, 初步断定这些地层为多次波。除此外还普遍发育与一次反射速度接近的不同阶次的层间多次波, 该类多次波形成机制复杂, 识别较为困难, 根据长期相关地震资料处理经验, 可通过以下方法对其初步识别:

在压制多次波之前需要压制面波、折射波等规则干扰, 提高资料信噪比, 还需做好静校正、剩余静校正及速度分析工作, 尽可能拾取较为准确的叠加速度。拉东变换压制多次波方法在目前生产中最为常用, 而对于不同品质的地震资料还需根据资料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压制多次波。

3.2 高品质资料多次波压制技术

对于资料品质好、覆盖次数高 (120次以上) 的地震资料, 采取拉东变换结合内切除压制多次波。

多次波在远道与有效波之间的时差差异较大, 适合利用拉东变换进行对其压制。一种高分辨率时间域近似拉东变换方法用来识别及分离多次波[5], 该变换去除多次波对原始地震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对保幅性[6], 因而在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已被成熟使用。其原理如图4所示。输入NMO校正后的CMP道集, 一次波基本被拉平, 多次波出现“欠校正”, 且远偏移距部位时差差异较大。定义t∆min和∆tcut之间为有效波区域, 两者差越小, 对NMO校正的速度要求越精确, 初次处理多次波的时候将此二值保持一定差 (200ms) 。定义t∆cut与t∆max之间信号为多次波, 在处理过程中对该区域数据进行扫描, 扫描间隔∆∆t (30ms) 。

3.3 低品质资料多次波压制技术

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 为了节约勘探成本, 经常会处理些早些年份采集的地震资料, 这些资料信噪比和覆盖次数都偏低, 为了保证有足够道参与叠加运算, 此时不适宜利用内切拉东变换方法是基于时差的滤波法[7], 该方法分辨能力强, CMP道集重建的精度高, 振幅和相位的保真性好, 在压制多次波和保护有效反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 但对近道的多次波压制相对不足。因此, 我们对品质好、覆盖次数高的地震资料采用拉东变换结合内切除的方法进行压制多次波, 而内切除的实质则是让近道与有效波时差差异较小的多次波不参与叠加运算。

从图5拉东变换前后的CMP道集可以看出远道多次波压制效果好, 近道存在与一次波剩余时差较小的多次波 (水平状) , 速度谱上低速能量团消失, 但偏低速能量团依然会干扰到真实速度的准确拾取。在CMP道集上对近道部位的多次波做内切除, 调入切除库重新进行速度分析得出速度谱后可以看出与一次波速度接近的能量团得到衰减, 方便真实速度拾取。从压制多次波前后利用相同速度叠出的剖面看, 该组合方法有效压制了多次波。

针对该情况, 我们根据多次波周期性这一进行对其压制, 即对于低品质资料采取拉东变换结合预测反褶积的方法压制多次波。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遇到即便增大算子长度对地震数据做预测反褶积处理所取得的压制多次波的效果依然不明显, 因此可以尝试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将地震数据转换到τ-p域后进行预测反褶积。在操作中该过程较为复杂:首先将地震数据根据偏移距由近到远重新分选, 对其进行规则化处理;其次将上一步数据进行线性τ-p变换, 在此之前需要对整体数据下延 (500ms) , 道长相应截长以减少τ-p变换产生的空间假频;第三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预测反褶积;最后对反褶积之后的数据进行线性τ-p逆变换, 将数据还原。

图6是拉东变换的压制全程多次波的基础上采用该方法压制层间多次波前后剖面对比, 从中可以看出该方法不仅没有伤害到微弱的有效信号, 而且对多次波的压制效果明显。

(a) 拉东变换前CMP道集; (b) 拉东变换后CMP道集; (c) 拉东变换前速度谱; (d) 拉东变换后速度谱; (e) 拉东变换结合内切除后速度谱; (f) 压制多次波前剖面; (g) 压制多次波后剖面

4 结束语

多次波压制一直以来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难点内容, 虽然理论十分成熟, 但在处理中由于对地震数据进行各种变换, 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有效反射信号, 因此还需要根据地震资料的品质来选择最适合的多次波压制方法。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地震资料为例阐述不同品质地震资料的多次波压制方法, 对复杂地区的多次波压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Sheriff R E, Geldart L P.Exploration Seismology (2nd e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牛滨华, 孙春岩, 张中杰.多项式Radon变换.地球物理学报, 2001, 44 (2) :263~271

[3]Peacock K L, Treitel S.Predictive deconvolution theory and practices.Geophysics, 1969, 34 (2) , 155~169

[4]弗斯丘尔 (荷) .地震多次波去除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陈浩林, 张保庆, 刘军等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 1~11

[5]Zhihong Cao and John C Bancroft.Multiple attenuation using a high-resolution timedomain Radon transform.CREWES Research Report, Volume 18, 2006

[6]薛昭, 董良国, 单联瑜.Radon变换去噪方法的保幅性理论分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 (6) :858~867

二维地震 篇2

关键词:QT,CST,地震勘探

1 前言

目前主流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系统有CGG(地震资料处理系统),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等,它们都是大型专业的地质处理软件,运行于工作站环境之上,由于依靠工作站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所以不可以运行在微机上。但是随着微机硬件设备的不断提高,微机的处理能力已经足以满足上述功能要求,所以开发可以运行在微机上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系统是迫在眉睫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析地震勘探数据CST文件,实现二维显示则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同时因为传统的地质处理软件占用的存储空间都是很庞大的,运行时必须进行繁琐的数据加载,参数设置等一系列步骤以后才可以显示二维地震剖面,并在其上面实现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和交互,如果做一些简单地显示二维剖面和基本交互的实现,那么本程序的优势就更显得突出。该程序占用的资源相对比较少,实现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处理的功能运行效率很高,而且可以平稳地运行于各种微机操作系统,这也是上述专业地质软件所不能比拟的。

本程序的开发工具是采用QT,集成开发环境选用最新的Qt Creator1.0。QT是与平台无关的编程语言,这也是可以实现跨平台的关键因素。

2 CST文件格式

这部分内容将会分3步对CST文件进行解析。

2.1 CST文件由剖面组成

一个CST文件的总体结构首先是由不同的剖面组成,不同的CST文件的剖面个数是不同的,有的文件可以多达几百个剖面,而有的只有一个剖面,文件中不会显式地说明到底有多少个剖面,剖面的个数隐藏在每一个剖面的道头数据中,下面讲如何获取文件的剖面数,如图1所示是一个CST文件的基本格式。

2.2 剖面由地震波组成

每一个剖面数据的格式都是相同的,所以在此只研究其中的一个剖面,任何一个剖面数据都包含若干条地震波数据(道),如图2所示是每一个剖面的结构图。

2.3 地震波由三类数据组成

一个地震剖面数据CST文件中任何一条地震波(道)的格式都是相同的,它的格式都是包含以下3个部分,如图3所示是一个地震波的结构图。

2.3.1 道头数据

主要存放一些地震剖面数据的参数,占用256个字节的存储空间,共形成64个道头字,每一个道头字都代表一定的意义,以下只介绍几个比较常用的道头字的意义。

第9个道头字:代表地震波的采样频率,单位是微妙。

第17个道头字:记录这条地震波在所属的剖面中的编号,又称为道号。

第19个道头字:记录这条地震波所在的剖面的编号,又称为线号。

2.3.2 振幅数据

这部分存储的是地震波的振幅数据,根据采样频率的不同所占用的空间也是不同的,因为每一个采样点的数据是用一个四个字节的FLOAT类型保存的,所以假如采样点为6000,那么该段占用的存储空间为24000个字节。

2.3.3 备用空间

这部分是预留下的备用字段,在经过处理后的CST文件中,不同的采样点数对应不同的空白区域,6000、3000和1500采样点数分别对应400、32、400个字节的空白区域。

3 程序模块划分和数据流图

首先根据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将程序进行比较详细的模块划分,每个模块都要完成一部分相对比较独立的功能。该程序可以分为4个大的模块,分别是数据输入模块、二维显示模块、二维交互模块、保存位图模块。程序总体的数据流向如图4所示。

4 关键代码

4.1 数据输入模块

数据输入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直接读取CST文件的采样频率、起始剖面编号、计算出剖面个数、每一个剖面的地震波条数等等一系列参数,为二维的显示做好充足的准备。

(1) 直接参数的获取:直接参数包括文件的采样时间,文件的大小等。

1) 采样时间:采样时间存储在CST文件中的任一个剖面的任一条地震波的第9个道头字里面,一个地震剖面CST文件中的采样时间是固定的,所以读取任意一条地震波的第9个道头字就行了。程序中采用读取第一个剖面第一个地震波的数据,存放在变量mod9里面。

2)文件大小:得到文件的大小主要用来最后计算文件的剖面数以及每个剖面中包含的地震波个数。

3)直接参数获取关键代码

(2)间接参数的获取:间接参数包括采样点个数、剖面的个数、剖面的编号、每个剖面的地震波的个数、地震波的编号、每条地震波后面的空白空间的大小。

1)采样点个数:采样点的个数和采样点的时间有关系,因为总的采样点时间是固定的,为6秒钟,所以采样点的个数和采样时间成反比。

2)剖面个数和剖面编号:主要是由每一个地震波的第19个道头字决定的,同一个剖面的所有地震波的该段数据都是相同的,且存储的是该剖面的编号,所以要得到这个参数,必须经过对整个数据文件的遍历得到。

3)地震波个数和地震波编号:确定了剖面的个数和剖面的编号以后,任选一个剖面,对其中的所有的地震波都进行遍历,就得到了该剖面的地震波个数,而地震波的编号存储在道头部分的第17个道头字里面。

4)空白空间:空白空间的大小虽然不存放任何的有用数据,但是它在计算剖面的个数时候也是要考虑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的。

5)间接参数获取关键代码

4.2 二维显示模块

二维显示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调用上一个模块获得的文件参数,首先让用户选择所要进行二维剖面显示的剖面编号,然后分配相应的内存空间,经过单道归一化和全局归一化以后再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递过去,调用画位图的函数将二维剖面先画在位图上,然后再在窗口中显示。这一个模块是后面所有模块的基础,也是系统中比较重要的模块之一。

(1)设置要显示的剖面以及初始化:一个文件中可能有很多个剖面,但是二维显示模块一次只能显示一个剖面,所以需要用户去选择初始显示的剖面。

1)设置要显示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

2)设置要显示的剖面以及初始化关键代码

(2)分配内存读取数据:为要显示的剖面分配必要的内存空间,以供程序使用。这部分的空间主要是用来存放该剖面的所有地震波的振幅数据的,数据量比较大。

分配内存读取数据关键代码

(3)单道归一化:单道归一化就是在显示每一条地震波的时候,这条波里面绝对值最大的采样点都充斥满所属的画图区域里面,这就要求对显示的剖面所有地震波一一进行归一化,就是先找出每条地震波的绝对值最大的值,然后让这条道的所有采样点都除以这个绝对值。

1)单道归一化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中的几个振幅比较大的点,它们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大小关系,只是在各自的道中绝对值占最大值的比例相近罢了。

2)单道归一化关键代码

(4)全局归一化:全局归一化是在进行变密度显示的时候用到的,所谓变密度显示,就是利用颜色之间的渐变去显现出整个剖面的地层结构,颜色的渐变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所以需要找到当前剖面的所有振幅数据中正向绝对值最大的和负向绝对值最大的分别作为两个方向上的基数,让所有正向振幅除以正向最大值,所有负向振幅除以负向最大值,形成全局归一化。

1)全局归一化示意图:如图7所示。

国7全局归一化图

2)全局归一化关键代码:

(5)画位图:这是将所要显示的剖面事先画在一张QPixmap上,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可以在显示的时候不会产生延迟现象,也不会因为不停地刷新而产生的闪烁现象,还有一点就是在保存位图的时候可以直接将此对象的指针传递过去,使得保存时候变得很简单。

画位图关键代码:

4.3 二维交互模块和保存位图模块

二维交互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是通过对剖面的不同属性的设置,形成不同组合和搭配的二维剖面,包括显示的剖面颜色、填充的方式、变密度显示、正逆序显示、是否显示波形等,来实现特定的功能,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1)填充方式:填充方式在本程序中主要分为4种:填充正振幅、填充负振幅、填充正负振幅、不填充。

1)填充方式示意图:如图8所示。

2)填充方式实现方法:这四种方式主要是用一个状态变量来控制的,用户在点击菜单上的切换填充方式的功能按钮时候,状态变量的状态会进行切换,所选择的填充方式也是不同的。每次在重新刷新显示区域的时候都要去判断这个变量是处于哪一个状态,然后程序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

3)填充方式关键代码

(2)改变颜色:用户可以随时更改填充波形的颜色,可以将正向填充和负向填充设置为不同的颜色。

1)改变颜色示意图:如图9所示。

2)改变颜色实现方法:该部分功能主要是调用系统的颜色对话框,获取了用户选择的颜色之后返回设置填充时候的画笔的颜色即可,当系统进行刷新以后,填充的颜色就已经被改变了。

3)改变颜色关键代码:

(3)变密度显示:变密度显示是这个模块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通过变密度显示可以很清楚、看到整个剖面的地层结构,这一功能也是在大型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系统中很常见,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功能。

1)变密度显示示意图:如图10所示。

2)变密度显示实现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于正负两个方向上,绝对值越大,颜色的深度越深,并且填充满整个区域,使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地层的走向,实现的时候也是本着这个思想,将不同的振幅映射到不同的颜色深度上,从而达到变密度显示的效果。

3)变密度显示关键代码

(4)显示波形:该功能是一个附属功能,主要是在显示剖面的时候是否显示地震波的波形,这一功能在某一些场合下是非常有用的。

1)显示波形示意图:如图11所示。

2)显示波形实现方法:它的实现方法是定义一个BOOL类型的开关变量,用于存储显示时候是否显示波形。如果显示,则顺次连接每一个地震道上的每一个采样点就形成了地震波的波形;否则只是有填充的内容,没有边缘上的地震波。

3)显示波形关键代码:

(5)正逆序显示:剖面默认的显示顺序是正序,即是地震波的编号从小到大,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逆序显示,宏观地看,其实就是顺序的话假设是在剖面的前侧观察剖面,而逆序显示的话观察者是在剖面的后面观察剖面。

1)正逆序显示示意图:如图12所示。

2)正逆序显示实现方法:是在依次画地震波时候,用以提供数据的函数,先从剖面的后面开始提供数据,让显示函数依次画出,也就达到了逆序显示的功能。如果非逆序显示,提供数据的函数还是从地震剖面的第一个地震波开始直到最后一个地震波结束。

3)正逆序显示关键代码:

(6)缩放剖面:剖面的放大和缩小在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有时候要对某一些细节的地方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放大,要宏观地观察一个剖面的时候必须缩小到一定的比例。

1)缩放剖面示意图:如图13所示。

2)缩放剖面实现方法:本程序中的放大和缩小是通过线形的插值来完成的,当纵向拉伸的时候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插值,由于线形插值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在纵向拉伸方面本系统做了一定的限制,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横向拉伸的话不用进行插值,所以可以拉伸到很宽。

3)缩放剖面关键代码

(7)保存位图模块:该模块可以在二维地震剖面基本显示以及交互中随时选择保存当前显示的剖面,保存成位图的格式。

1)保存位图示意图:如图14所示。

2)保存位图实现方法:在前期进行显示的时候,就已经将剖面画在了一个QPixmap上面,当用户选择保存的时候,只要将QPixmap对象的指针传递给保存图像的函数,保存图像函数将该对象以位图的形式输出到文件。

3)保存位图关键代码

5 总结

通过完整地解析通用地震勘探数据CST文件的存储格式,并且使用跨平台的编程语言QT去读取其中的振幅数据形成二维地震剖面,在此基础上又实现了二维地震剖面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显示,最终可以将显示的剖面输出到位图文件。本程序的意义在于可以在任意的微机操作系统中快速地读取地震勘探数据,形成相应的剖面,避免了传统方式的繁琐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1]蔡志明.精通QT编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二维地震 篇3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区复杂地表条件下的直测线二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攻关试验,通过近地表模型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等方法的对比试验,提出了更适应本地区的静校正方法.并且通过振幅补偿、叠前去噪等技术方法改善了资料品质,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可为进一步落实和发现局部构造及勘探开发部署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 者:任和爱 李刚 REN He-ai LI Gang 作者单位:任和爱,REN He-ai(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郑州,450006)

李刚,LI Gang(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二维地震 篇4

1 概况

勘查区地处淮北平原东部, 区内地势平坦, 地面标高+24 m左右, 区内主要水系有沱河及其支流, 农灌沟渠较多, 厂区、住宅、农舍村庄广布, 人口较密。

此次二维地震野外施工涉及郊区多个乡镇, 其中包括经济开发区。二维地震点少面广, 所涉及乡镇多为市郊和矿区, 厂区、居民建筑和经济作物大棚等给测线布置和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甚至检波器和炮孔都无法布置, 因此, 野外施工无法按常规布线法设计完成。

2 施工方法

经过对勘查区实地反复踏勘和测量, 认为可以充分利用测区的道路、水渠及河堤, 沿道路和水渠及河堤布置测线即可避开厂区、居民区及农民耕地。调整的原则为:满足地震勘探规范要求、主测线基本垂直地层走向, 测线长度和物理点数与批复文件工作量相一致, 在测线间距和测线的方向上做些调整, 充分利用沟渠、河坝及道路布置测线, 这种布线方法即为非常规布线法 (随机布线法) 。测线修改前后对比如图1所示。

观测系统:端点激发单边接收;接收道数:144道;覆盖次数:36次;偏移距:10 m;道间距:10 m;炮间距:20 m;检波器:60 Hz检波器, 4个组合 (二串二并) ;激发:井中TNT成型炸药;井深:14 m;药量:3.0 kg;仪器:Summit型仪器;采样间隔:1.0 ms;记录长度:3.0 s。

利用实际对地形的踏勘测量成果, 结合施工观测系统参数, 重新设计优化施工方案。经过非常规布线法调整修改设计后, 克服了原设计无法施工的困难, 提高了施工效率, 顺利完成了野外施工任务。

3 应用效果分析

3.1 获得的时间剖面情况

布置测线时, 充分利用了道路、水渠及河堤, 施工障碍、阻力减少, 施工效率大幅提高, 在保证规定工作量顺利完成的同时, 也确保了良好的施工质量。采集处理后的时间剖面上有效波显示齐全, 目的层位清晰、突出, 为资料解释打下了良好基础 (图2) 。

3.2 解释成果分析

此次二维地震预查大致了解了勘查区覆盖层的厚度及变化情况, 初步了解了区内主要构造格局, 大致了解了煤层赋存范围及埋藏深度, 并发现可采煤层埋藏较浅的区块, 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测线网度布置恰当、合理, 较好控制了煤层的赋存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成果的可靠性。在勘查区东部煤层埋藏较浅并有露头出露, 该区块内有5条测线交叉控制了煤层的赋存范围 (图3) 。西寺坡逆断层位于该测区西部, 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贯穿测区, 其上盘推覆有古老的寒武系石灰岩地层, 造成测区中部有大面积不含煤的空白区块, 下盘即为二叠系含煤地层。西寺坡断层是一条对该区域有较大影响的大断层, 在宿州地区已发现多个矿区均受其影响, 此次二维地震勘探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进一步控制了该断层的位置及走向。由于毗邻市辖经济开发区, 该成果对城市开发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4 结语

在复杂地形情况下, 非常规布线法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施工难题, 取得较好的地质勘探效果, 提高技术经济效益。非常规布线法虽然是随机性的, 但不是随意性的, 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布设测线网度适当合理。另外, 针对复杂的野外施工环境还需注意: (1) 定线前应做好踏勘工作, 以使测线尽可能为直线; (2) 遇障碍物 (如村庄、水塘等) 无法连续施工时, 测线可平行移动不大于1/4线距; (3) 平行移动测线仍无法避开障碍物时, 可在整数道上提前转折, 转折角不大于6°, 转折段偏离原设计位置的垂直距离不大于1/3线距, 并应回到原设计的测线位置和方位上。

参考文献

[1]邹才能, 张颖.油气勘探开发实用地震新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2]魏振岱, 丁宝军.安徽省煤炭资源赋存规律与找煤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2.

[3]陈民振, 高远, 龚远武, 等.中国煤矿物探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6.

[4]国家煤炭工业局,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MT/T 897—2000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S].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缴费能力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