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十篇

2024-08-11

民间文学艺术研究 篇1

“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作为一个著作权法上的术语始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在此前,也有人将其追溯至远古的口头文化,或者罗马时期,或者1710年的《安妮法》。之后,这一术语被用于《伯尔尼公约》,并传播到英国和法国。1896年5月18日,美国最高法院在一个知识产权判例中第一次使用了这个概念。此后,在汉德法官的倡导下,“公有领域”这一术语成了美国知识产权法上的重要概念。

公有领域在著作权法上的最初含义指的是权利保护期届满的那种状态。这不仅发生在法国,也发生在英美国家。但更多学者认为,公有领域的范围远远超过权利保护期届满的那些作品。本克勒的公有领域实际上就包括了三部分内容:1.著作权保护期满以及著作权不予保护的作品;2.著作权作品中不能获得保护的部分,如思想、方法、系统;3.对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的特权使用,如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①早期,公有领域的成员所界定的范围还不仅如此,有的学者认为著作权法上的公有领域,至少还包括:4.在著作权制度发展的早期,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曾要求一定的程序要件,如著作权声明,没有履行这一程序的作品便进入了公有领域。5.一部作品若要获得著作权的保护,还必须具备实质性要件,如独创性,因此没有独创性的作品就处于公有领域。②

二、公有领域与著作权的辩证关系

笔者认为公有领域和著作权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规定了著作权这种排他性垄断权利,并不等于绝对地将作者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起来。公有领域与著作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公有领域既是著作权的基础,又是著作权所要追求的目的所在。公有领域与著作权不可分割,如果将其对立,那么著作权也便失去了意义。因为著作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短暂的知识垄断来换取永久的信息自由、知识自由,促进人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持续繁荣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最终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了丰富公有领域,法律赋予作者的著作权就需要有期限限制,作品保护期期限届满,则进入公有领域。这就好像自然界的生命一样,最初源于自然,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后,最终归于自然。作品的产生是源于公有领域的,创作必然是建立在先辈们的知识积累之上的,没有一部创作可以完全地、绝对地脱离现有的信息、思想而凭空产生出来,创新都建立在一定的现有知识基础之上,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某一领域的学习研究而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的过程。而新的创新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之后,又进入公有领域,成为了其他创新的基石。

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合理性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性质和特点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如下特点:1.创作主体不易确定;2.内容反映该民族地区的社会群体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并且世代传颂、不断变化、没有固定形式;3.创作完成时间无法确定。正是基于这些特点,一些发达国家不主张以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他们认为:1.著作权的保护主要针对具体的作者,而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不易确定;2.著作权适用于已经固定于物质载体上的作品,而民间文学艺术无固定形式;3.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期无法确定始点;4.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者没有把自己的创作当成私有物品的观念③。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经过整理者提炼、加工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整理本有所不同,前者的著作权主体是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群体,不是特定的个人组成的集合体;而后者的著作权主体是特定的人,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收集整理者,整理者可以取得其整理作品的著作权。④

(二)现有国际框架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

《伯尔尼公约》第15第4款规定,各成员国在书面通知了伯尔尼联盟总干事的前提下,可以给不知作者的、未出版的而又确信其属于本公约成员国之作品的那一部分作品提供法律保护。197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制定了《突尼斯样板版权法》,其中专门规定了对“本国民间创作的作品”的保护条款。1982年又正式通过了《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条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范围。可见,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国际层面已经有很多条约对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资源提供保护,因为这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在已有的国际条约下,一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可以依据国际条约获取保护,向使用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公司要求支付作品使用费。而对于国内立法之是否有必要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笔者持否认观点。因为既有的国际条约可以防止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流失,国内立法主要规制的就是国民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然而对于作者不明,又属于传统文化范畴的作品,笔者认为应将其归入公有领域,供本国国民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商品交换,收取使用费,还不妨碍本国国民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充分做到了与著作权法的目的保持一致。

(三)经济学角度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意义

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就算制定专门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也很难将立法应用于实践。假如让该《条例》施行,那么一旦有人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他就需要向行政部门申请获得许可,而这意味着此前行政部门需要将所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收集和统计,建立完整而清晰的数据库,要完成这项工作,无疑将花费大量的成本。而这样的花费产生的收益又归于谁呢?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体模糊,难以确定,若按照条例规定的主体,即“民族、族群或者社群”,那么这个许可使用费又将支付给谁呢?总而言之,施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将使每一项具体操作都将耗去大量的社会成本,而如果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公有领域,则可以省去这些社会成本。

灯塔常被作为必须由政府提供而不是由私人企业提供的物品的一个例子。经济学家们通常认为,由于不可能向受益于灯塔的船只的所有者收取可靠的费用,任何私人或企业建造和维修灯塔就不可能赢利。⑤根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可以看出,其管理和控制方面,难以由私人主体管控,最终只能由政府承担管控的成本,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管控所产生的收益却不可能像灯塔那样给普遍社会成员带来利益,反而与公有领域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一国之内向全体社会成员公开,可以丰富我国的公有领域,促进文化的流通,这无疑对我国艺术的激发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都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收益。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公有领域与实现著作权法推动社会文化繁荣的最终目的相一致。

摘要: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但同时又规定其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因此,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否予以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论的问题。文章首先对公有领域进行阐述,从哲学角度论述公有领域与著作权的关系,继而得出公有领域既是著作权的基础又是著作权的目的这一结论,最后通过经济分析提出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一国之内向全体社会成员公开,归入公有领域的观点。

关键词:公有领域,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

注释

1李雨峰.著作权的宪法之维[M].法律出版社,第176页-178页。

2Tyler T.Ochoa[M].supra note 8,at 218-219。

3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4张玉敏,李雨峰,张耕.知识产权法学(第二版)[M].法律出版社,第93页。

民间文学艺术研究 篇2

一、壮族“波咧”产生的历史和发展渊源

在年代久远左江流域的宁明、大新、龙洲等地,壮族民间流传着有关“波咧”产生的传说和故事。村民放牛娃中有一个叫阿杰的男子正在野外的草坪放牛,没有一点预感,一头老母牛突然临产了,老母牛连续做了几次前双腿下跪的临产动作,还是没有把牛仔生下来,继而痛苦地嚎叫,一会儿下跪,一会儿躺下,一会儿打滚,因为难产而“哞……哞……”痛苦地呻吟着。就在此时,放牛娃阿杰反应敏捷,便顺手从路边的竹林砍下一节竹筒,用刀挖好几个孔,放到嘴边含上,对着母牛边吹边跳,手舞足蹈地跳起来,悠扬委婉的音乐时而强劲、时而欢快、时而缓慢,这有趣的“舞蹈”似乎减轻了母牛的痛苦,此时母牛也就很顺利地产下了小牛。从那以后,壮族桂西南地区的大新、宁明、龙洲一带,便流传着较为简易而特别的由竹子制作成的吹管乐器。因其体型奇特,发出声音清脆,壮族先民们叫它“波咧”,从此一代代地相传至今。

“波咧”在壮民族中流传的历史有多长?据所掌握的资料分析,尚未发现具有说服力的史料。但是,我们从“波咧”体型、发音特点及原理来分析,不难发现它与民族乐器“唢呐”具有极密切的关联。这证实了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壮汉文化、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汇,北方文化南下对壮民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唢呐”就是在这样背景下传入壮民族区域。根据各民族地理自然、资源环境、风俗习惯、手工技术和材料使用的不尽相同,给“唢呐”制作技术引发出种类繁多“变体乐器”,“波咧”理应是其中一种。长期以来,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表演艺术家李平、覃国伟、侯道辉等经过探索、改良、创新,一步步把“波咧”从嘴哨、管身及其碗部等部件精心设计,使它更为科学合理。管上的孔数由五孔发展到八孔,音域从十度发展到十七度。通过实践和科学改良,“波咧”在保持传统的圆润、清脆音色基础上克服了尖、刺耳的毛病,使它更柔和、脆亮,音量更大,表现力更强。改良之后的“波咧”在外观体型上更加大方得体,各部件之间比例合理,结构科学,音孔大小距离很严密,非常适合于多种技术技巧的完整性发挥;在音色上柔和、明亮清脆,与民乐队或管弦乐队都具有较好的融合性,克服了改良前个性较强、融合性不好的现象。由于与其他乐器融合性好,这样就给作曲家音乐创作和演奏家二度创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波咧”技术改良的成功,凝聚着许多民间艺术家, 演奏家和爱好者的心血,同时,也迅速地引起了许多作曲家的强烈关注。他深入壮族村落调查采风,研究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作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二、壮族“波咧”音乐风格鲜明突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壮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力量,创造了美好的家园,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包括创造了自己的传统民族乐器。在注意发展自身的同时也注意吸取同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充分运用到壮族“波咧”的音乐生活之中。“波咧”虽是壮民族土生土长的乐器,但也采用了其他民族乐器长处,如将壮族口笛、马骨胡;苗族芦笙;侗族侗笛等兼容在一起。这些民族乐器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能和色彩,完美结合起来,构成壮族“波咧”具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更是构成壮族“波咧”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凡一件具有独特色彩的民族乐器,除了乐器在形状、结构、音色等方面特殊性之外,它的音乐艺术风格也与本地区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有着血肉关系,“波咧”也是其中之一[1]79。

壮族“波咧”音乐旋律大多有柔和清新、抒情优美、平稳雅致的艺术风格,这恰恰是壮族人民追求美的特点的完美体现。作曲家赵谦的“波咧”独奏曲《壮乡美》以壮族村落民间音乐元素为创作材料,以浓厚的笔调和多彩的旋律,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富饶的壮家风光,以及壮族人民世代勤劳勇敢、能歌善舞欢乐生活的精神面貌。乐曲采用民族弦乐和打击乐作伴奏,突出“波咧”吹奏特点,并在与伴奏中分段独奏等多次反复出现;民族调性调式、 民族和声极具特色而有张力,旋律中多以平衡进行,歌唱性较强, 少量的大跳音程进行也恰到好处,过渡自然;低声部分刚劲有力, 抑扬顿挫极为鲜明,充满了壮族传统村落民间音乐的韵味。

《桂韵》,作者在紧紧围绕壮族民间山歌音调为主要核心的基础,在创作中融入大量民间山歌素材,旋律个性较强,同时将广西民间戏曲音乐引入《桂韵》,刻意标新立意。第二部以广西特有剧种桂剧音乐音调为主,充分发挥“波咧”在音色和音域上与桂剧中唱腔行腔韵味比较吻合的特征;委婉的旋律犹如民间山歌划出一道彩虹,很快把听众带入了充满壮族村落风情的音画之中。低音部分的深吐长运气法,形成了豪迈刚健、气势雄伟的风格,古朴而柔和雅致,刻画了壮乡村民的幸福和欢乐的情景,让“波咧”的浓厚特色给音乐披上了一层神秘奇妙的色彩,充满着壮族山歌风味,将《桂韵》的思想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

广西壮民族乐器“波咧”的音乐创作,大量运用广西壮族山歌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为材料,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及独特的艺术特征[2]321。

三、壮族“波咧”具有内容的多样性及文化内涵

1.《壮乡踏歌行》。“波咧”与西洋管弦乐队协奏(李延林作曲), 作者大胆的尝试用欧洲西洋管弦乐队的和声逻辑与浓厚的“波咧”作协奏,探索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结合。作者独具心裁,用善于熔化和表现哲理性、思想性的西洋管弦乐队音乐作背景和铺垫, 从开始到结束以“波咧”为主,让“波咧”缓慢、娓娓地向听众道出了《壮乡踏歌行》的中心思想,诉说壮民族的过去追忆、现在成就和未来憧憬。“波咧”始终在西洋管弦乐队的伴奏下,以田园般柔美的音色对主题的“歌唱”,时而展开升华,时而两者相互交织辉映,表达了壮族儿女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2.《光明畅想曲》。“波咧”与民族管弦乐队协奏(郭荣志作曲), 作者沿着壮民族的思想意识和审美逻辑,以丰富民族音乐和声理论并在作品中突出运用和表现,使作品极为丰满而有深度。在突出“波咧”为主的同时,在乐曲第一部分用“波咧”与弦乐组对奏, 犹如男女声之间的对唱,使乐曲表现恰到好处。中段采用对比叙述的写作手法,在民乐队轻慢伴奏下,运用苗族“芦笙”与“波咧” “二重唱”,描绘壮族人民对光明与未来企盼和追求。结尾段在民乐队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节奏推动下,“波咧”以快速密集的音乐旋律勇往直前,表现了八桂大地的壮民族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勤劳勇敢、战胜灾害、征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用力量和生命托起光明的未来。

3.《三省坡对话》。“波咧”与芦笙、侗笛三重奏(周泽江作曲), 作者亲自到广西壮族、湖南苗族、贵州侗族三地少数民族聚居区体验生活,了解风土习俗,采风民间音乐艺术,从各民族乐器的性能和表现力以及民间山歌音乐艺术风格得到灵感和启示,创作 《三省坡对话》民族乐器三重奏曲。作者将三个独特的、极具代表性民族乐器“艺人”,快乐地聚在山坡上互诉衷情的对话情景,慢慢说、轻轻道自己的乡情、家情和亲情。“波咧”的沉着、娴静和清新,“芦笙”的自豪、坚信和舒展,“侗笛”的调皮、滑稽和亮丽,各自都在乐曲中充分展示。而三者的“合唱”在音调、音色和音量以及速度节奏等方面协调自然,民族和声运用灵活,安排合理,效果极好,惟妙惟肖,令人叫绝。可喜的是经过改良后,“波咧”在音色上更柔和亲切,融合性能更好更强,音量大小上可由演奏者来控制幅度,在与其他民族乐器的重奏或协奏上,都能取得在音量上的平衡、音色上的协调。

4.《山葬》。“波咧”独奏曲(钟峻成作曲),作者在采风取得音乐资源的基础上,努力在《山葬》的音乐创作上大胆创新,运用西欧现代作曲技术的科学性,吸收许多少数民族山歌中存在的“中立音”,变化运用壮族丧祭音调,以事物意境的渲染为主要阐述手段,追忆壮族村民自古以来为死者葬礼过程中凄惨悲凉场景。当人们跟随着“波咧”那低沉而古朴的韵律,犹如发出“哭调”音到出现“土里土气”低音旋律徘徊,人们仿佛回到了远古的壮族山寨, 与先民们一同回想往事。“波咧”以号角般的音调报丧、哭泣、出丧、道祭、下葬等一步步深入,通过音乐艺术形象把壮族先民传统丧葬文化习俗完整展现在世人面前,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了壮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3]227。

5.其他“波咧”民族乐曲有《情深似海》、《三姐传歌》、《乡音》、 《波咧声声》,无论是设计成协奏曲、重奏曲、齐奏曲或是独奏曲, 都展现出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文化意韵深厚。为拓展形式、表达热闹喜庆,有的加入民族打击乐器锣、鼓、叉等,有的还加入丝弦乐器和人声和音部分,通过变化重复、高低音分组轮奏等手法增加变化,使之气势恢弘、丰富多彩。在壮族少数民族音乐或乐器当中,至今还保持着原始或半原始状貌的不乏其例,如竹筒琴、七弦琴等都具有特殊艺术价值,被后人称之为壮族的“活石化”。

壮族“波咧”这一古老又具传奇色彩的民间乐器,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审美情趣和娱乐需求紧密联系,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密不可分,充分展现了壮民族的生活习惯、精神面貌和独特的艺术审美趣味,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展示出壮族民间乐器的个性与风采,成为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中绮丽的奇葩。让我们铭记“抛弃传统,忘掉根基,就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深入调查,挖掘、收集、继承和发展,让它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百花园里争奇斗艳,灿烂辉煌。

摘要:八桂大地是壮民族聚集区域,该民族的传统乐器奇特,品种多样,款式和音调别有韵味,特别是民间传统乐器“波咧”的构造精致独特,在挖掘保护和改良制作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壮民族传统音乐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壮民族,波咧,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耿涛.竹笛的起音和收音[J].中国音乐,1995(1).

[2]张声震.壮族通史[M].民族出版社,1997.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立法保护研究 篇3

【关键词】公有领域;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

一、公有领域的起源和内涵

“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作为一个著作权法上的术语始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在此前,也有人将其追溯至远古的口头文化,或者罗马时期,或者1710年的《安妮法》。之后,这一术语被用于《伯尔尼公约》,并传播到英国和法国。1896年5月18日,美国最高法院在一个知识产权判例中第一次使用了这个概念。此后,在汉德法官的倡导下,“公有领域”这一术语成了美国知识产权法上的重要概念。

公有领域在著作权法上的最初含义指的是权利保护期届满的那种状态。这不仅发生在法国,也发生在英美国家。但更多学者认为,公有领域的范围远远超过权利保护期届满的那些作品。本克勒的公有领域实际上就包括了三部分内容:1.著作权保护期满以及著作权不予保护的作品;2.著作权作品中不能获得保护的部分,如思想、方法、系统;3.对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的特权使用,如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早期,公有领域的成员所界定的范围还不仅如此,有的学者认为著作权法上的公有领域,至少还包括:4.在著作权制度发展的早期,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曾要求一定的程序要件,如著作权声明,没有履行这一程序的作品便进入了公有领域。5.一部作品若要获得著作权的保护,还必须具备实质性要件,如独创性,因此没有独创性的作品就处于公有领域。

二、公有领域与著作权的辩证关系

笔者认为公有领域和著作权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规定了著作权这种排他性垄断权利,并不等于绝对地将作者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起来。公有领域与著作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公有领域既是著作权的基础,又是著作权所要追求的目的所在。公有领域与著作权不可分割,如果将其对立,那么著作权也便失去了意义。因为著作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短暂的知识垄断来换取永久的信息自由、知识自由,促进人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持续繁荣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最终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了丰富公有领域,法律赋予作者的著作权就需要有期限限制,作品保护期期限届满,则进入公有领域。这就好像自然界的生命一样,最初源于自然,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后,最终归于自然。作品的产生是源于公有领域的,创作必然是建立在先辈们的知识积累之上的,没有一部创作可以完全地、绝对地脱离现有的信息、思想而凭空产生出来,创新都建立在一定的现有知识基础之上,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某一领域的学习研究而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的过程。而新的创新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之后,又进入公有领域,成为了其他创新的基石。

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合理性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性质和特点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如下特点:1.创作主体不易确定;2.内容反映该民族地区的社会群体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并且世代传颂、不断变化、没有固定形式;3.创作完成时间无法确定。正是基于这些特点,一些发达国家不主张以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他们认为:1.著作权的保护主要针对具体的作者,而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不易确定;2.著作权适用于已经固定于物质载体上的作品,而民间文学艺术无固定形式;3.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期无法确定始点;4.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者没有把自己的创作当成私有物品的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经过整理者提炼、加工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整理本有所不同,前者的著作权主体是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群体,不是特定的个人组成的集合体;而后者的著作权主体是特定的人,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收集整理者,整理者可以取得其整理作品的著作权。

(二)现有国际框架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

《伯尔尼公约》第15第4款规定,各成员国在书面通知了伯尔尼联盟总干事的前提下,可以给不知作者的、未出版的而又确信其属于本公约成员国之作品的那一部分作品提供法律保护。197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制定了《突尼斯样板版权法》,其中专门规定了对“本国民间创作的作品”的保护条款。1982年又正式通过了《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条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范围。可见,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国际层面已经有很多条约对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资源提供保护,因为这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在已有的国际条约下,一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可以依据国际条约获取保护,向使用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公司要求支付作品使用费。而对于国内立法之是否有必要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笔者持否认观点。因为既有的国际条约可以防止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流失,国内立法主要规制的就是国民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然而对于作者不明,又属于传统文化范畴的作品,笔者认为应将其归入公有领域,供本国国民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商品交换,收取使用费,还不妨碍本国国民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充分做到了与著作权法的目的保持一致。

(三)经济学角度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意义

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就算制定专门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也很难将立法应用于实践。假如让该《条例》施行,那么一旦有人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他就需要向行政部门申请获得许可,而这意味着此前行政部门需要将所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收集和统计,建立完整而清晰的数据库,要完成这项工作,无疑将花费大量的成本。而这样的花费产生的收益又归于谁呢?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体模糊,难以确定,若按照条例规定的主体,即“民族、族群或者社群”,那么这个许可使用费又将支付给谁呢?总而言之,施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将使每一项具体操作都将耗去大量的社会成本,而如果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公有领域,则可以省去这些社会成本。

灯塔常被作为必须由政府提供而不是由私人企业提供的物品的一个例子。经济学家们通常认为,由于不可能向受益于灯塔的船只的所有者收取可靠的费用,任何私人或企业建造和维修灯塔就不可能赢利。根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可以看出,其管理和控制方面,难以由私人主体管控,最终只能由政府承担管控的成本,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管控所产生的收益却不可能像灯塔那样给普遍社会成员带来利益,反而与公有领域背道而驰。

关于走进民间艺术研究报告 篇4

研究小组名称:四叶草小组

研究内容: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研究时间:2013年9月28日—2013年10月7日 研究目的:了解民间艺术

一、问题的提出:憨态可掬的老虎枕、五颜六色的端午节彩棕„„这些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作品,我们非常想了解,于是,我们决定研究民间艺术。

二、小组人员分工:

1、邱雯雯负责做PPT;

2、陈慧婷负责做研究报告;

3、梁少文负责查资料;

4、苏培松负责调查了解;

三、研究方法:

1、上网查找资料

2、向家长了解

四、研究过程:我们各自分工,做PPT的做PPT,做研究报告的做研究报告,查资料的查资料„„

五、我们小组所了解到的情况:“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民间文学艺术研究 篇5

一、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应用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否定传统民间艺术的价值, 拒绝吸取传统民间艺术的有益成分。因此, 他们认为现代设计是一门现代技术, 与传统民间艺术是两码事, 而传统民间文化是过时的, 迂腐陈旧, 现在应该放弃。有些人虽然承认传统民间艺术是极有价值的, 但认为它太复杂繁多, 不便吸取, 也不好吸取。一些人由于受这些观点的影响, 对传统民间艺术不去了解, 更谈不上钻研, 而是盲目崇拜国外的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表现力。例如, 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广告时, 不分内容、不分消费群体, 都要弄几个英文以显洋气;或者过分突出拼音文字, 而将中文放在不醒目的地方, 以显“洋”的效果;或是用洋人来衬托;甚至完全模仿西方设计的一些构成手法, 其作品不伦不类, 让大众看不懂。如果这样一味地崇尚国外现代设计而否定我国传统民间艺术, 就会使现代设计艺术游离于本国民族文化之外, 失去本国受众之根基, 必然会造成水土不合状态, 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拒绝。二是否定现代设计艺术, 守着传统民间艺术停滞不前。有些人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本地最喜爱的,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只有本土文化才能适合国情, 于是他们在艺术设计方面拒绝吸取国外现代艺术的长处。例如, 一些设计人员盲目将古装古物用于广告设计上, 或者简单地在招贴上画上几个京剧脸谱, 或者把包装换成瓷器, 甚至整个广告字体也是繁体汉文或者是篆体、草体。他们认为这样做就在设计中体现了民族性, 继承了传统民间文化, 而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把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源于生活, 产生时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现在, 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 广大人民不能只满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 而是追求更丰富多彩、更反映时代发展的文化, 这种文化只能是在继续传统文化和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果墨守成规地守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也就逐渐地失去市场, 失去应有的价值。因此, 现代艺术设计, 只能在吸取传统民间艺术和外国先进艺术的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这样的艺术设计, 才能富有生命力, 才能真正地走向世界。

二、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1. 传统民间艺术是现代设计的土壤并影响其发展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 反映了广大劳动者对生活、生命的热爱。民间艺术, 来自民间, 也就是说, 它是真正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现代艺术设计传播新的文化理念, 在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其设计出来的产品首先得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如果设计人员或者艺术家们自己认为是富有艺术的产品, 而人民群众不认识、不理解, 再好的艺术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设计人员要想使新产品富有社会价值, 就必须先了解人民最喜爱什么、最容易接受什么。而传统民间艺术是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了的文化, 如果在这样的文化基础加以创新, 就容易被人民群众所理解, 因此, 传统民间艺术无疑是一个创作源泉, 这是外国文化无法取代的。现代设计也只有扎根在传统民间艺术之中, 并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 才能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传统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 设计师们对待它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 应尽可能地将其艺术魅力发挥出来。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民间艺术对现代设计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例如, 我们可以在很多商业美术中的广告、标识、环艺、装饰等方面的设计追寻到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子。

2. 现代设计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推动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 我们在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经验时, 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传入国内, 从而使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挑战, 尤其是在艺术设计领域表现极为突出。新的文化和新的理念的传入, 让我们看到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别, 并意识到本土传统民间艺术和国外现代设计艺术两者各有优劣。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艺术人员, 正因为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和优劣, 从而为推动传统艺术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动力, 那就是用现代设计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理念推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这种新的发展, 其基石是牢固的、是有强大的生命力的, 主要表现在:一是代表着民族艺术精华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艺术形式和式样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二是用先进的技术取代了传统艺术的落后技术, 用先进的理念取代了旧的理念;三是在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 进行了创新, 创造出了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精神的工艺文化。

三、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 情感的继承

传统民间艺术设计者能真诚地理解广大劳动人民的情感, 在理解的基础上挖掘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并且把对人民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的感情融入自己设计的每一件艺术作品中。例如, 我们所感受到的年画的欢乐、剪纸的创造等, 反映了劳动人民劳动丰收和欢庆新年的情感。现代设计与民间艺术虽然在表现手段、传达方式和思维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传统民间艺术将对人民、对劳动、对祖国的情感融入创作之中是值得现代设计人员继承的。如果艺术设计的作品没有融入设计人员的情感, 这样的作品是无生命力的。一旦这种情感恰如其分地融入艺术设计中去, 人们就能体会到作品及创作者的亲切。

2. 形象的借用和发展

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中的艺术形象丰富多彩, 既有以人、物、几何符号等形式来代表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 又有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 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等。如果将这些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借用到现代设计中, 就会给现代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就是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纹作为设计的形象元素, 运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 不但反映出中国传统厚重的文化底蕴, 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因此, 在现代设计中, 只要设计师们有意用心地借用和发展一些民间艺术的图像或纹样, 就有可能会收到一份意外的惊喜。

3. 意义的延伸

在传统民间艺术当中有些是以民间艺术图形符号存在, 这些图形符号隐含着某种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最初起源于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 但经过若干年的发展, 进而衍生出某种吉祥象征意义。传统民间艺术中的图形符号所象征的吉祥意义同样可借用于现代设计中。例如,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的标志, 就是采用了古代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 取其“源远流长, 生生不息”之意。这种图案的选用, 体现了人们所喜爱的吉祥寓意的延伸应用。这样的标志设计没有体现商业气, 然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气息, 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因此, 现代设计如果能巧妙地借用传统民间艺术象征和延伸意义, 可丰富作品的内涵。

4. 理念的创新

现在艺术化、现代化与传统化的设计理念已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糅入各种元素进行创意设计、让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理念已弥漫现代设计的许多领域。在欧洲, 既有传统又有创新、东方与西方美术思想相融合的设计特别受到青睐。曾经在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上引起轰动的作品———“竹梯”。这个高5米、宽5米的竹梯空间, 将传统竹艺进行了现代设计, 每根5米长的竹子用漆器工艺做成黑色, 搭成一层一层高达5米的梯子, 而梯子与梯子之间用30根大红色玻璃灯管相连, 代表一月30天。形成强烈对比的灯管之大红和竹梯之墨黑, 是中国传统的两种颜色, 再配上象征中国文化的竹子, 把一个现代巨型装置融入了浓烈的中国色彩。它被摆放在威尼斯水岸的老屋内, 东西方文化及现代与传统理念相融合的效果让所有参观者感到新奇和惊讶。在西方设计大赛上, 中国设计师用东方文化作为设计元素的参赛作品, 已经引起国际设计界的浓厚兴趣。“竹梯”的成功, 证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糅入现代设计领域, 并进行创新, 完全可以达到国际设计水平。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已大量出现在国内现代设计的各个方面。很多国内设计师都在中国和其他东方元素中发现了新理念, 以此新理念出发的设计往往能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此外, 传统民间艺术的神韵也值得现代艺术的承传。

四、结束语

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这是它与现代设计同宗同源、一脉相承的显现, 是现代设计不可能割裂与民间艺术的血脉关系而独立存在的证明, 民间艺术正是现代设计所需要寻找的源流。每一次异质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交融, 都将会带来民族文化质的飞跃。如何正确运用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使它披上时代的彩霞, 洋溢生命的气息是每个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精华的同时, 更要大胆地学习一切可借鉴的创作经验, 以创新为轴心, 广取博收古今中外文化的精粹, 让艺术素养融入自己的血液, 形成一种涵养, 渗透在每件作品中, 使它散发出灵性与生机。

参考文献

[1]孙天明.民间工艺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 .

[2]张贺.冲突中的融合对比中的和谐——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3]崔育斌.中国古代智慧与现代设计观念[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4]杨亚萍, 等.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J].艺术与设计, 2008 (2) .

[5]方浩.传统艺术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J].装饰, 2003 (12) .

[6]丁松丽.论现代设计中民间传统艺术的应用[J].装饰, 2007 (2) .

民间文学艺术研究 篇6

一、民间美术的内涵

民间美术主要是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的风俗活动为主要目的,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 并且民间美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 形成具有民主乡土特色的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民间美术具有如下特征:1.民间美术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这种理想主义的艺术, 在艺术上主要是采用夸张、拟人等各种手段, 广泛使用的与语言相关的谐音图像, 形成最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的方式。2.民间美术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这体现着其无比丰富的多样性。不同民族和地域, 不同历史、人文条件, 致使各地的乡土美术有其独自的表现题材、艺术方式和审美形态。3.民间美术大多是手工制作的。手工艺术直接体现着艺人的生命情感, 而相对来说极其的批量生产缺乏这种情感的加入, 因此手工技能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遗产, 是一种宝贵的人间财富。4.民间美术具有色泽美、纹样美、造型美。民间美术的色彩情感非常鲜明, 它本身的社会功能属性决定了其喜庆、热烈、欢乐、活跃的基本特征, 因此, 鲜明艳丽纯粹的色彩占据了民间美术的空间, 对此强烈的红与绿、紫与橙、黑与白都是常选色谱, 既使材料最便宜的作品也要具有强烈响亮的色彩或富丽堂皇的色彩, 这是人们感情的自然流露。

二、民间美术对现代教育的作用

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能够实现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民间美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的目标和宗旨的最直接和最佳的途径。实施民间美术的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民间美术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的能力。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 需要全面型的人才, 进行美术教育能够丰富学生高尚的情感。所以, 民间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满足和提高学生审美需要, 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塑造学生审美意识, 促进学生的审美创造, 引导学生的审美生活, 起着积极的作用。民间美术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感觉是思维的学习, 对于学生今后学习设计具有重要的帮助。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民间美术课程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丰富多彩的实际事物和具体的环境, 有利于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 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影响, 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民间美术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重要的心理品质。民间美术的地域性产生丰富无比的多样性, 取材的多样性, 色彩的亮丽对比, 造形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为学生的创新准备了内容, 民间美术是主要是手工制作, 需要一定的实践活动, 有助于培养学生用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淮阳民间美术的特点

河南民间美术分布广泛, 形式多样。淮阳的主要是以泥泥狗、荷花节、布老虎等为主要的特色。其中以泥泥狗最为著名。泥泥狗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具有浓郁淮阳特色的民间艺术产品。从造型来看, 泥泥狗左右对称, 形象比较庄重, 手法多样。以稳重的动态为主, 在平稳中产生一种时空的永恒感。其以黑色为基调, 再配一红、青、黄、白等颜色, 在黑色的包容中通体鲜艳夺目, 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一种规律化和程式化的特征, 很好的展现了它的地域特征和审美取向。泥泥狗这种艺术作品能够增强人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观念, 对于后期艺术设计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

淮阳传统的荷花节也是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碧波荡漾, 蒲苇婆娑, 荷花飘香, 鸟鸣鱼跃, 水草千姿百态, 水胡芦随风飘浮, 形成良好的湖面景观。布老虎也是淮阳有名的艺术产品, 其采用精致的手工缝制的方法, 将头脑中活灵活现的老虎形象秀出来, 更能把老虎的神态夸张的描绘出来, 足以显示出民间艺人的智慧。这些民间艺术具有较浓的淮阳特色, 能够增强人们的创新观念。

四、淮阳民间美术在高校装饰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淮阳的民间美术是河南民族文化中的一座艺术宝库, 体现着其自由的特色, 对教育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在高校的装饰设计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现代教学手段不仅在文化课的教学中发挥了它独特的功能, 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中, 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民间美术的教学多是以视觉教学为主,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更体现出了它的功效。例如:制作课件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图片, 其色彩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是课本图片难以比拟的。通过多媒体播放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 其生动性、细致性和准确性是教师的讲授无法达到的。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 营造民间美术欣赏和制作的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的条理性、直观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发展其设计思维能力, 可以营造氛围、培养兴趣、体验文化、激发情感, 使学生见多识广, 才能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对装饰艺术课程的学习具有重大的帮助。

(二) 淮阳民间美术的教学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 在民间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才能使民间美术更易于学生接受, 并把民间美术应用于生活、装饰美化生活。让学生结合生活, 挖掘自己身边感兴趣的题材, 去发现、分析、思考、体验,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创作出反映学生年龄特点, 具有时代气息的民间美术作品, 为民间美术注入新的活力。从日常的生活中吸收淮阳民间美术的精华, 设计制作作品装饰生活, 给装饰艺术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 把淮阳民间美术与教材相结合

民间美术繁衍于民间, 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淮阳民间美术的特点与教材重组, 更好的完成了民间美术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充分了解了淮阳民间美术的氛围, 对淮阳的民间美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这时教师在将其引入到课程当中, 学生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 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能够扩展学生的设计思路。有

互动媒体艺术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马晓翔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南京艺术学院自1999年就开办了数码媒体工作室, 经过多年的学科发展, 2006年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核批准, 数字媒体艺术系下设网络与互动媒体艺术、游戏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2012年, 数字媒体艺术系下的“网络与互动媒体艺术”专业方向正式更名为“互动媒体艺术”专业方向。与专业名称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优化与完善成为专业发展的首要前提。互动媒体艺术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置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体系明晰化”“课程资源建设丰富化”“课程建设方向就业出口多元化”三个方面。互动媒体艺术课程体系模块化设置对学科的积淀与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互动媒体艺术;模块化课程体系;主干课程

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互动媒体艺术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 (2011-2013) 》系列论文之一, 项目编号2011JSJD054。

一、什么是互动媒体艺术

互动媒体主要指基于计算机平台的数字技术, 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影像、声音、游戏等数字元素激发用户的交互行为, 从而为社会提供的数字内容产品与服务。互动媒体常常与交互设计、新媒体、人机互动、赛博空间、数字文化等内容紧密相关, 可以衍生出各类数字内容产业, 如互动电视、互动叙事、互动广告、算法艺术、视频游戏、综合媒介、互动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

互动媒体的关键内容在于人与机器 (计算机、手机、电视等) 之间的相互关系。用户与机器彼此担纲着戏剧性的角色, 大部分人机互动是在人文背景和人们预设前提下的交互系统, 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关系成为艺术实践和创作、技术提升的根本保障。

互动媒体是赛博科技影响下的计算机技术的成果, 也引发了对智能文本、识别计算、感受与记忆、情感与反应等实践领域的理论研究。

20世纪前10年, 与互动媒体相关的课程先后出现在西方的高

利于学生对当地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

(四) 创设民间美术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 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与氛围,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大学生装饰艺术课程的需要, 对民间美术内容进行认真的挖掘、筛选、结合民间美术教育课程, 创设民间美术教育, 巧妙地利用教室内、外空间为学生提供大量色彩鲜艳、易于接受的民间艺术品, 使学生欣赏、感受民间美术习俗, 利用宣传栏、黑板报介绍、张贴民间作品、照片。多举办学生收集的民间艺术品的展览, 开展民间美术讲座讨论的形式, 使学生观察、感受民间美术, 在生活中耳濡目染, 感受民间美术气息。

(五) 淮阳民间美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装饰艺术课程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借鉴淮阳民间美术的内在的含义将其转换到自己的装饰设计中来, 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作品的创新力。同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 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和设计的能力, 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及时的进行改进, 促进学生艺术课程的学习。

五、结束语

民间美术在当代的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借鉴民等院校中, 并逐渐演化为具有体系的专业方向。与之相近的专业名称有数字艺术、数字媒体、信息理论、沉浸式虚拟现实、互动广告、国际互动传播媒体、大众媒体等。

二、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互动媒体艺术专业的历史渊源

南京艺术学院自1999年就开办了数码媒体工作室, 主要培养具备一定数码媒体理论知识, 掌握数码媒体专业技术, 从事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策划与管理人才。2003年数码媒体工作室更名为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工作室, 2005年11月南京艺术学院在尚美分院和传媒系等现有学科基础上整合学院相关资源, 成立了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并确立数字媒体艺术系。2006年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核批准, 数字媒体艺术系下设网络与互动媒体艺术、游戏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在进行了充分的数字行业的调查与分析之后, 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建议将原有专业的定冠词“网络”删除。其原因有二:首先, 从互动媒体艺术所涉及的产业领域来看, “网络”的定冠词已限制了学生的选课视野, 并将导致其就业的单一化。其次, 互动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变顺应了数字行业不断变革的特点, 是一个较为贴切且具发展空间的专业名称, 经得起推敲。2012年, 数字媒体艺术系下的“网络与互动媒体艺术”专业方向正式更名为“互动媒体艺术”专业方向。

三、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互动媒体艺术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置

与专业名称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优化与完善成为专业发展的首要前提。互动媒体艺术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置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体系明晰化”“课程资源建设丰富化”“课程建设方向就业出口多元化”三个方面。

1.课程设置体系明晰化

互动媒体艺术明晰的课程体系主要通过五个模块呈现出来, 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基础实践课程、基础综合素质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职业生涯设计课程。所有课程在每个模块中有着明晰的体系划分, 得以确保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完成。基础理论课程内有学科与专业导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视听语言、设计心

间美术, 能使学生对民间美术有系统、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对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 更好的促进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 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服务。

摘要:民间艺术起源于民间, 其艺术形态的内涵和本质受到世人的关注。许多教育研究者也在不断的探索这个领域。淮阳的民间美术历史悠久, 艺术形式纷繁多样。本文就淮阳的民间美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分析其在高校装饰艺术课程中的应用, 旨在探索出一套较为合理的适合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淮阳,民间美术,高校装饰,艺术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华杨, 雁楸.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在成人高等美术教育中的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4) .

[2]靳之林.论中国民间美术[J].美术研究, 2003 (3)

[3]魏力群.民间美术与高等美术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3) .

民间文学艺术研究 篇7

历史的变迁与侗族所处的地理位置, 造就了其成为一个具有特色的村庄。独特的生活方式、独特的建筑设计、独特的民俗习惯等, 都是侗族本身的独特之处, 也是其具有魅力的一部分。这些独特的文化、技艺以及民俗等, 共同构成了侗族鲜明的民族特色, 丰富的侗族人民的生活。作为侗族集体创造、集体享用和集体传承的民族文化, 是侗族团结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是侗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血脉。侗族的文化和资源非常丰富,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 物质形态的有侗族的房屋建筑、民间手工艺制品以及生产劳动工具。非物质形态则有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民俗习惯和节庆庆典等。这两种物质形态文化共同构成了侗族完整的文化体系。

位于湖南西南部的通道县是以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 有非常丰富的侗族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侗族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建筑、服饰和织绣等文化。在侗族建筑文化中, 鼓楼、凉亭和花桥被誉为当地建筑中的“三宝”, 其中很多已经被国家或省里列为文化遗产。除了独具特色的侗族建筑以外, 民族服饰方面, 以侗锦、侗帕、侗带最负盛名, 其工艺之精细, 色彩之艳丽, 图案花纹之美观, 民族特色之浓郁, 可谓巧夺天工, 是侗族非常具有特色的手工艺制品。侗族在当地还一直享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侗歌、侗戏、琵琶、芦笙也深受人们的喜爱。民俗方面, 侗家的抬官人、萨岁、婚礼、喜庆、岁时等习俗古雅淳朴, 奇异独特。以皇都侗文化村为中心, 沿黄土、芋头、坪坦、陇城、坪阳一带, 构成了一条保存完好、多姿多彩的百里侗文化长廊, 是我国侗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非常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 也是侗族历史发展的见证, 有着很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它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了, 历经了时间的积累, 是勤劳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是维系侗族团结与国家发展的重要纽带。全面发展、保护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实施党的科学发展观、传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深的意义。

此外,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保存价值。所谓的经济价值是指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而保存价值则是指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继续的传承下去。从两者之间的价值关系上来看,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价值越大, 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就越高, 两者呈正比例关系。所以, 在追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价值、促进侗族经济发展的同时, 前提是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价值, 在此基础上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运用, 可以使其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 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价值。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可以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在我国某一些少数民族和地区, 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当地非物质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发展的高度重视, 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 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 (包括民间文学、舞蹈、美术、手工技艺、民俗和节庆等) 也逐渐被国家或省里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深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是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独特性以及不可再生的因素, 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过程中, 必不可少会出现种种困难。一方面:政府需要发展、保护、传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面旅游又会给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冲击。因此, 在保护、发展和传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 又能带动侗族旅游业的发展, 促进侗族经济、文化的有效发展, 实现最终的双赢, 这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综上所述, 做好侗族特色文化发展与传承工作意义非常重大。它是各民族政府、各相关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为侗族文化建设、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举措。是体现党的民族发展政策的重要窗口, 是弘扬、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民族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策略, 充分体现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核心主题。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凝聚了社会发展力量, 创建了社会和谐发展的氛围。

摘要:侗族民间文学、舞蹈、美术、手工技艺、民俗与节庆等非物质形态文化, 是发展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也是侗族乃至其他区域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发展自身文化、经济建设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侗族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也是其民族文化和经济建设发展相互作用, 共同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侗族,非物质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通银.《侗族语言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民族研究.2009-02-25.

[2]杨洪, 袁开国.《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管理观察.2009-06-05.

民间文学艺术研究 篇8

关键词:剪纸艺术;民间;传统;现代;平面设计

1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概述

剪纸是一门雕、镂、剔、刻的艺术,是将一张平展的薄纸剪刻成形式多样的平面造型图案,它的载体有很多,一些片状的材料,如纸张布皮、金银箔,甚至树叶树皮等,都可以用来制作。同时它的历史也是很久远和漫长的,早在商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得到逐步发展和成熟。它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最初,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恐惧而用来祈福辟邪的,后來发展成为用于装饰、造型艺术等方面来美化生活和艺术。它来自于民间,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心理有着莫大的关联,不同的时期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风格上分为南派和北派,南派风格细腻清秀,北派风格豪放粗犷,这就更能体现出地域的差别性。

2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和现代平面设计之间的联系

剪纸艺术主要是运用象征、夸张、理想化的手法来描绘日常生活的人物、动物和事物。一般是以纸张为材料,用剪刀和刻刀进行裁剪雕刻,呈现出镂空的形式,而这种画面雕刻出来后又是独立完整的,这就需要巧妙的手法来制作,既要保障线条的流畅圆润不中断,又要使形象生动具体。剪纸艺术是把原本三维空间的造型用二维平面的方式呈现出来,形象简洁而巧妙,在对人物的剪裁中,用连接不断、纵横交错的线条将面部器官勾画清晰,并能从中看出不同的表情心理;雕刻动物时,它们的形象和动作无不惟妙惟肖,幼稚生动。在色彩上采取单色调为主,色彩的选择是根据场合的不同来设定的,一般是大红或大绿,红色代表喜庆,绿色是为避凶趋吉,以一种色彩作为主色调占取较大面积,小部分再配以其它色彩,同时应避免同类色邻近色的组合,这样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形象一目了然。传统剪纸艺术的这些形象和色彩以及手法的运用,都符合了现代平面设计中要把握的简洁、生动、强烈三大要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引入这种形象,再对其造型元素加以提炼改造,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和审美观,就能创造出既不失传统又新潮的现代平面艺术作品。而在利用传统剪纸艺术时,不仅仅要参考其形象造型,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意境和韵味,也就是说,要取其“神”。不管民间剪纸的历史多么久远,发展多么漫长,它所包含的情感都反映着人们的意愿和信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将这些美好吉祥的寓意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更能体现传统民族文化精神,使作品具有更深厚的内涵。例如,2008年奥运会福娃招贴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波兰馆参展标志设计,都采用了中国民间剪纸的形式特点,使其整体画面视觉冲击力强,形象生动醒目,整体效果又具有现代化特色,形式新颖独特,寓意明确,是传统剪纸与现代平面设计完美结合的体现。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从应用上可以分为窗花、灯花、礼花、刺绣花、室内花、祭祀剪花几大类,它的题材也特别丰富,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民间传统艺术图案集。它历经数千年,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逐步加工更新改造为形成的,它并不以个人的喜好为基础,而是反映了大众的习俗和精神向往,凝聚着集体的智慧,有相当稳定的受众群体和深远的历史积淀性,并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和广泛的社会普遍性,这种丰富的艺术形式,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大量素材和资源。传统剪纸的寓意和象征也是很明确而形象的,多是以家庭和睦、风调雨顺、平安吉祥为主题,运用谐音和指物会意的手法来表达,例如莲花和鲤鱼的图案象征的“连年有余”,喜鹊登上梅枝则指的是“喜上眉梢”,同时鸳鸯戏水象征着甜蜜爱情,松树仙鹤代表了健康长寿等等。当人们看到这样的图案时,马上就能联想到它们所表达的寓意,而这些都是在传统民间剪纸的逐渐流传中所深入人心的美好标志。这种富有传统民族特色的表达方式,也是现代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运用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引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再加以现代人的审美视角,对其进行剖析和改造,定能设计出别开生面平面艺术作品。

3现代平面设计在传统剪纸艺术中的创新和超越

有着独特民族特点的剪纸艺术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能带给现代平面设计巨大的想象和创意空间,将这种具备中国传统美术形式特点的艺术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并加以超越和创新,将会创作出独特新颖又不失传统的平面设计作品。要使一个平面设计作品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只是简单的挪用剪纸造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它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超越。要避免单纯的模仿和复制,而应该结合自己的设计主题,将传统剪纸图形进行变化和革新,借助其所蕴含的精神思想来表达自己设计中的意义,使其即具有传统的民族美学意韵,又有现代平面设计所必需的时代感,同时体现出中华文明的气质与气度。在实际的平面设计中,将传统民间剪纸文化的精神实质融会到现实平面设计中,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胆创新,在设计中积极开拓独特的思维视角,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更多自己新颖的构思,再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现代的设计手法来进行再次设计,使其更具有当今时代特色。而在创新的同时,不应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抛弃一切传统剪纸艺术中所具有的美学特征。

4结语

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项象征,民间剪纸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出于生活,其独特的风格具有趣味性、象征性、艺术性和功能性等特点,同时也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灵感,它所承载的民族气息能使现代平面设计绽放出别样的风采,而在其之上加以创新和超越,更能推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向世前.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启示[J].卷宗,2011(8):53.

[2]刘荣超.剪纸艺术之美的形式[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12.

[3]王世琴.试论羌族剪纸艺术的文化特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2):103.

[4]程笑君.翟浩澎民间剪纸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艺术家,2011(5):36.

民间文学试题 篇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民间文学具有双重属性,既是__________现象,同时又是___________现象。

2、民间文学在体裁上,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分别是、、、。4、1958年,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确定了、、、__________的工作方针。

5、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6、记载有女娲神话最早文字资料的文献是__________.7、被称为世界上寓言的三大发祥地的是、、。

1、文学现象、民俗文化现象

2、民间散文作品、民间韵文作品、民间说唱作品

3、《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4、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

5、田野调查法、历史追溯法、共时比较法

6、《楚辞》

7、希腊、印度、中国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民间文学四大特征中起主导作用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

A.集体性和变异性

B.口头性和传承性

C.传承性和变异性

D.集体性和口头性

2、先秦采集民间歌谣的优秀成果是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诗经•国风》

3、山西的《走西口》是人们熟悉的一首

()A.花儿

B.爬山调 C.信天游

D.打歌

4、神话资料最为丰富,而且情节原始而完整的文献是

()

A.《庄子》

B.《国语》

C.《山海经》

D.《左传》

5、记录岁时节日习俗的重要民俗学文献是

()A.《风俗通义》

B.《荆楚岁时记》

C.《述异记

D.《博物志》

6、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地区,以爱情为内容,用汉语演唱的山歌是

()A.爬山调

B.信天游 C.花儿

D.二人台

7、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的时间是

()A.1918年2月

B.1920年冬 C.1928年春

D.1922年夏

8、世界上最早的田螺姑娘型故事《白水素女》出自

()A.《述异记》

B.《酉阳杂俎》 C.《荆楚岁时记》

D.《搜神后记》

9、《走西口》的流传范围是

()A.陕北

B.内蒙 C.华北地区

D.晋西北

10、“二月二,敲瓢擦,十个老鼠九个瞎”属于

()A.节令歌

B.礼俗歌 C.诀术歌

D.祀典歌

1、D

2、D

3、B

4、C

5、B

6、C

7、A

8、D

9、C

10、A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传承性:又称“传统性”。他是指民间文学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还积淀保存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民众的观念、审美意识及传统的文化形式。

2、洪水再生神话讲述人类在遭受洪水灾害的毁灭性打击之后重新繁衍声息的故事。这类故事也有怎样创造人类的内容,但不是讲人类最早的起源,而是讲人类在遭遇特大洪水灾害之后濒于灭绝的情况下怎样再造人类的故事。

3、生活故事:直接反映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故事,又称为“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其基本特征是:以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物为主人公,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故事情节,用写实手法来刻画人物和叙述故事。有着鲜明的阶级倾向和浓厚的现实性。

4、“AT”分类法:由阿尔奈(芬兰)提出,他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国家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所出版或保存的民间故事记录,把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加以综合,写出简洁的提要,并依一定的原则将这些故事情节进行了分类编排。美国的汤普森针对其所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这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被各国学者称为“AT分类法”或“阿尔奈——汤普森体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民间文学集体性在创作、流传中的表现?

2、三十年代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成立时间、主要活动和重要人物?

3、民间传说与历史的联系与区别?

4、白蛇传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在原始社会最常见,伴随着集体活动,受集体意识的驱使或集体情绪的感染,你一句,我一句,或一唱一和即兴创作。(2分)

(2)采用集体分工的方式,个别人先创作出一个雏形,然后群体加工,添枝加叶,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2分)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民间歌手、民间艺人的创作时有这种情况。湖北崇阳民间叙事诗《双合莲》,就是作品中女主人公的一位长辈郑三爹根据其身边的真实故事编唱出来的。但这类创作同样能在集体中流传并得到大家的认可。(2分)

2、(1)1927年冬天,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了“民俗学会”归属于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设主席一人,由其独立审定刊物,处理一切会务。(2分)

(2)民俗学会的主要活动,仍是搜集研究民间文艺,但其搜集活动、研究活动一开始就比较偏向于民俗学,侧重于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的调查研究。(2分数)

(3)特别是理论上,后来渐与民族学、人类学相汇合。这一时期在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上的重要人物主要有周作人、顾颉刚、赵景深、郑振铎等。(2分)

3、二者的联系在于:首先,传说真实地表露和抒发了民众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情感与评价。(1分)其次,历史题材传说的讲述对象绝大多数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或事件,而且常常有遗迹可寻。传说之所以被称为“信史”,正是从这些联系出发。(1分)二者的区别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反映社会的方法不同。(1分)第二,历史观不同。(1分)第三,取材的角度不同。(1分)

第四,历史一般是不能变更的,而传说总是在传播中发生变异。(1分)

4、A最早记载话本《西湖三塔记》有白蛇传的核心情节:白蛇爱上人,被镇于石塔下。(1分)

B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具备了后来白蛇传的基本情节,白娘子的形象的基调人格化,有时会露出凶相,但不吃人、害人。以感情执著的良家女子出现,小青形象模糊。(2分)C《雷锋塔传奇》白娘子变成蛇仙,既真诚、善良、勤劳又有勇敢的顽强斗争精神,故事情节更生动细致。(2分)

D近现代,突出反封建、争自由的主题,增强了斗争情节(1分)要求:卷面整齐,要点答对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天地开辟神话?分析盘古神话的基本故事情节并阐明其基本文化意蕴?

1、(1)天地开辟神话就是原始人所想象的关于客观生活环境如何形成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万物创造等内容。原始人对天地、万物的由来有着可贵的好奇心,就充分展开想象,创作出情节奇特而又气魄宏伟的开辟神话。世界各地都流传着这类神话,并且很多民族的开辟神话都有其基本情节的相似性。(5分)

(2)汉族天地开辟神话是盘古神话,首见于三国时期东吴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盘古神话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1)天地混沌,昼夜不分;2)巨神出世,天地开辟;3)垂死化身,生成万物。(4分)

(3)盘古神话的文化意蕴主要有两点:1)表现了原始人对于人与自然相生相依的和谐关系的认识,原始人首先是崇拜自然的伟力,认为人是自然孕育出来的;但人也不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而是有无穷的创造力;盘古死后化为万物,就表现了人创造了世界、控制自然的愿望和气魄。(3分)2)开辟神话中的垂死化身情节,体现了原始人灵魂不死的原始观念和积极旷达的生死观。古人认为人的灵魂可以脱离肉身而存活,又认为人死后可以转生为其他生物。盘古的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他的生命可以通过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方式延续:死了一个,化生许多;前种形式的终结,宣告着另一种形式的新生。这种灵魂观念和生死观在现代人的习俗上也有表现。(3分)

要求:卷面整齐,分析合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民间文学在世界各国有不同的叫法,在西方国家一般称为“Folklore”,意为

。在前苏联称为,在日本称为

。2、1958年,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确定了、、、__________的工作方针。

3、“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包括《

》、《

》、《

》。

4、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5、传说的“四固定”分别是、、、。

6、神话按内容可分为

为两种,其中民族起源神话属于。

1、民众的知识 劳动人民的口头文艺

口承文艺

2、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

3、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

4、田野调查法 历时追溯法、共时比较法

5、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物固定、事件固定

6、自然神话、社会生活神话、社会生活神话

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1、民间文学的特征是

()

A.集体性

B口头性

C.变异性 D传承性

F.可信性

2、保存古代神话较多的典籍主要有

()A.《世说新语》

B.《山海经》

C.《楚辞》 D.《淮南子》

F.《笑林》

3、世界寓言的三大发祥地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印度

F.日本

4、五四前后,北京大学兴起了歌谣学运动,主要参加者有

()

A.鲁迅

B.周作人

C.刘半农

D.沈尹默

F.郁达夫

5、民间传说的类别主要有

()

A.人物传说

B.包公传说

C.风物传说.D.习俗传说

F.难老泉的传说

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1、ABCD

2、BCD

3、ACD

4、BCD

5、A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中了集体的智慧,融汇着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共有,并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2、花儿:是流传在西北高原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民歌形式。除汉族之外,还有回族。土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藏族等民族,基本山用汉语演唱。花儿主要有河湟花儿和洮泯花儿。

3、事件传说:是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来叙述的故事。主要是关于历代农民起义、农民革命以及民族英雄抗战的故事,如义和团传说,太平天国的传说等。一组事件传说常常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做比较完整而生动的记述。

4、“AT”分类法:由阿尔奈(芬兰)提出,他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国家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所出版或保存的民间故事记录,把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加以综合,写出简洁的提要,并依一定的原则将这些故事情节进行了分类编排。美国的汤普森针对其所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这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被各国学者称为“AT分类法”或“阿尔奈——汤普森体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三十年代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成立时间、主要活动和重要人物?

2、洪水再生神话的文化意蕴?

3、民间传说与神话的联系与区别?

4、民间故事的特点

1、(1)1927年冬天,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了“民俗学会”归属于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设主席一人,由其独立审定刊物,处理一切会务。(2分)

(2)民俗学会的主要活动,仍是搜集研究民间文艺,但其搜集活动、研究活动一开始就比较偏向于民俗学,侧重于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的调查研究。(2分数)

(3)特别是理论上,后来渐与民族学、人类学相汇合。这一时期在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上的重要人物主要有周作人、顾颉刚、赵景深、郑振铎等。(2分)

2、① 洪水再生神话对洪水灾害及其起因的叙说,是原始社会民众生活状况和自然崇拜的反映。(2分)② 神话中的兄妹结婚情节,则是原始社会群婚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反映。(2分)③ 大部分神话都讲洪水遗民是从葫芦里逃生的。这与我国古代广泛存在的葫芦崇拜有关。(2分)

3、二者的联系在于:第一,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时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1分)第二,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1分)第三,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传说的故事追求传奇性,传奇效果靠超现实性的魔幻情节来制造的,但只作为辅助内容存在。(2分

区别在于:第一,二者的故事主人公有不同的属性。(1分)第二,神话的超现实情节是传播者信以为真的,传说的幻想只是为增强故事的传奇性存在。(1分)

4、一、奇特的幻想和浓郁的生活特性;(2分)

二、泛指性或通称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往往是含糊、不确定;(2分)

三、类型化,主要体现在情节、人物、主题、人物等方面。(2分)

要求:卷面整齐,要点答对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运用民间文学理论分析孟姜女传说(包括情节单元、主题思想、形成演变、艺术魅力)。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情节单元:1)南瓜里长出孟姜女2)孟姜女与范喜良成婚3)范喜良服徭役,孟姜女送寒衣4)孟姜女哭倒长城5)孟姜女智斗秦始皇(5分)(2)、形成与演变:(3分)

①原始形态阶段:春秋时期的《左传》中记载“杞梁妻拒绝郊吊”。

② 基本形态阶段:唐代《雕玉集》中的“感应篇”记述了孟姜女寻夫送衣的故事情节。③ 完成形态阶段:明清以来,不少文人和民间工作者进行加工整理,加入了孟姜女和秦始皇斗争的情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都发生了重大变化。(3)、艺术魅力:

孟姜女传说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孟姜女的出生,长城的哭倒等等都充满着神奇瑰丽的色彩。具有极大的艺术吸引力。(3分)(4)、结构和深层内涵:

孟姜女传说在故事情节以及主题思想存在着较为繁复的结构和深表层的不同意蕴。在主体思想上表层是通过现实生活的矛盾斗争来突出;深层则是由原始意向与群体心里意识中的“集体无意识”隐含着,二者浑然一体。(3分)(5)、主题:

反对封建徭役,赞颂在艰难困苦中仍然挨着生离死别的丈夫,保持坚贞不屈的节操的女性。(1分)

要求:卷面整齐,分析合理

2、民间歌谣有很高的艺术性,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天籁自鸣,率真自然

是指民间歌谣所表达的感情很真实,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率真”是民间歌谣的突出特色。(3分)

(2)形体短小,内容丰富。是指民歌的形式同他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相比,多是言简意赅。(3分)

(3)寓情于奇,含蓄韵藉。(3分)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篇10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概念与特点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一词译自英文, 英国学者汤姆森在1846年首先用“folklore”一词来表示传统的“民众知识”。后来, 国际上统称那些具有地域特征或民族风格的民间传说、神话、歌谣、谚语、舞蹈、音乐、手工技艺、服饰、风俗等为“folklore”[1]。中国学者一般认为,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由某一社会群体 (如民族、区域、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作出来并世代相传、集体使用的歌谣、音乐、戏剧、故事、舞蹈、建筑、主体艺术、装饰艺术等作品、素材或风格[2]。与著作权法中所称的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相比,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1. 权利性质不同。

一般作品属于私权保护的范围, 往往属于私人所有, 体现“私”的性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特定群体通过代代相传共同开发、培育的知识集合, 对于特定群体而言, 此类知识是共同掌握、共同拥有的, 且大多与群体的生活自然相伴, 没有刻意的保密制度或措施, 其作品自创作完成后即进入公有领域, 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此时,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就兼有“公”、“私”双重属性, 并且更多体现“公”的性质。

2. 作品主体不同。

一般作品主体归属于某一个人或部分人, 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最原始的创作者可能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 但是随着历史的推移, 它逐步变成了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整体的作品, 权利主体属于产生这些作品的群体, 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民间, 没有明确特定的作者。

3. 客体范围不尽相同。

一般作品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客体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即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如果未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就不受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客体既可能是一种民间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或艺术风格, 也可能是已经形成作品的民间文学艺术。许多民间文学艺术并没有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而无法像一般作品那样确定其固定的表现形式。

4. 稳定性不同。

一般作品完成后, 其独创性的内容大多已固定, 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不易变异。而在实践中, 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改编和再创作非常普遍, 内容和形式被不断地创新, 原来可能默默无闻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借此获得广泛的传播, 因而,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流动的, 灵活性较强。

5. 保护的时限不同。

一般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一定的期限性。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无法确定创作日期, 再加上又经过社会群体的不断加工与创作, 作品始终处于发展过程中, 难以确定保护的时间节点。因此,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难以确定, 从理论与实际看, 保护期限都长于一般作品甚或无期限。

二、当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难点

1.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自身存在着难以规范和保护的问题。

一是权利主体难确定。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主体往往是明确的, 其权利归属于特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则是由某一民族或区域的群体经过不间断的模仿、创作并完成、流传下来的特殊作品, 而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即时创作出来的, 很多情况下难以确定具体的创作者, 没有官方典籍加以记载, 考证困难。面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利主体不明的事实, 传统的知识产权法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二是独创性难认定。“独创性”是著作权法对一般作品进行保护的必要条件, 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独立创作, 即作品是其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二是创造性, 即要求作品体现作者一定的创作高度。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在代代相传或模仿的基础上流传的, 其形式也往往不能达到著作权保护所要求的标准, 对其独创性该如何认定, 法律尚未明确规定, 这给认定工作带来困难。三是权利性质难确定。根据TRIPS协议的规定,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 其核心价值在于界定人们智力成果及相关成就所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3]。但是,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却一直存在于“公有领域”, 事实上已经属于“公权”的文化产品, 任何人难以对它主张专有权。如果以私权方式对其进行保护, 就限制了其流传;但如果采用公权方式保护, 则难以保障相关权利主体的利益。因而,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面临着是公权还是私权的定位和选择。四是保护期限难以确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形成是一个无限创作与传承的过程, 现存的作品并不是古老的版本, 而是历经数次创新、集成的结果。因此难以适用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规定。

2. 现行知识产权法律难以满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需求。

一是立法目的难以适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要求。从立法目的上讲, 著作权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创新、激励创新;商标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保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专利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技术方案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根本目的则在于保护和拯救, 可以说与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目的相去甚远。因此, 旨在保护经济秩序的知识产权法难以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提供有效的保护。二是救济手段难以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创设权利。著作权法的保护以防御性保护为主, 保护的作品是已经创作完成的作品, 著作权被侵犯时, 可防止作品被滥用或将其回复到被滥用以前的状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 这也是民间文学艺术的生命力之所在, 这种永远处于变动之中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显然区别于著作权法意义的作品, 现行救济手段难以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创设权利。三是具体法律保护制度的缺失。中国《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然而时至今日, 起草多年的《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至今仍未出台。而2011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侧重于保护“形而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非“形而下”的有形产品, 且号召式条文较多, 司法实务难于操作。这样,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质上仍处于无法可依状态。

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对策

1. 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目前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本身, 另一种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派生作品, 即经过整理、改编等形成的作品。前者作品权利主体应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原始创作个体或群体;在没有个体或群体主张权利的情况下, 权利的行使主体应该是国家, 国家可授权著作权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具体行使权利。其优点在于可以国家名义, 与侵犯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的国家进行交涉, 能够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后者作品权利主体应是演绎者, 但演绎者的权利受到原作品创作者的权利的限制。应当注意的是,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传承人往往在流传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承接作用, 传承人在传承的过程中, 记忆、背诵、不断地完善作品, 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付出了艰辛的智力劳动, 体现了较强的创造性[4], 符合著作权的创造性的特点, 因而, 他们有权享有著作权上的权利。

2. 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内容。

结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自身特点, 其著作权内容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明作品来源权, 即注明该作品来源的群体区域。这一点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诉郭颂、中央电视台、南宁市人民政府侵犯其“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一案中得到确认; (2) 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完整权, 即保护其不受歪曲、篡改和滥用的权利, 维护其真实性; (3) 使用权, 包括记录、整理、复制、发行、表演、改编、翻译、汇编等权利, 可分为自己使用和许可他人使用两种情况; (4) 获得报酬权,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来源群体以外的人商业性使用该作品时, 权利主体有权获取一定报酬, 一般可通过许可他人使用的方式实现。当然,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也应有一定限制。私人非商业性地利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表达形式的行为、为教学目的而使用或为创作带有独创性的作品而使用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的行为, 应视为合理使用。

3. 地方政府应强化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识。

保护、继承和开发利用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意义, 鼓励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收集和整理。明确和批准本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归属和范围划分;创办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民间组织, 促进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澳]卡迈尔.普里.国家的法律对民间文学表现形式的保护[J].著作权, 1993, (4) :12.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60.

[3]李明德.TRIPS协议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 :23.

上一篇:逐次测算法下一篇:严格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