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不停电作业技术

2024-09-13

电缆不停电作业技术 篇1

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同时, 电力系统的各个功能趋于完善, 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带电作业是一种特殊而可靠的作业方式, 减少了用户停电时间, 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随着在10k V电缆线路中, 旁路作业的出现, 并将旁路作业与带电作业有效的结合起来, 最终可以避免在配网作业时停电, 而10k 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 因此, 进行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 对于提高城市配网的安全与可靠至关重要。

2 配网不停电作业的概述

配网不停电作业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用户不中断供电, 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在配网的电力设备进行维修检查时, 主要通过旁路作业以及带电作业的方式, 这也是许多先进的电力企业普遍采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 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效益, 促进企业发展。

3 电缆不停电作业的主要方法

在进行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时, 主要使用的作业方法有绝缘手套作业方法、绝缘杆作业方法、综合不停电作业方法以及机器人作业方法等, 通过上述几种作业方法, 可以有效减少配电作业过程中停电的次数, 降低对用户的影响。

3.1 绝缘手套作业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工作人员在进行配电线路检修过程中, 依靠绝缘斗臂车, 穿戴绝缘防护装置, 进而通过绝缘手套进行带电作业, 从而实现不停电作业。工作人员在进行带电作业时, 主要穿戴绝缘服、绝缘手套以及绝缘靴等, 进而通常绝缘斗臂车, 实现机动性的上升与下降, 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灵活以及绝缘性好的特点, 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 劳动强度较低, 但是容易受到周围建筑物等地形环境的影响。

3.2 绝缘杆作业方法

绝缘杆作业方法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可以在电杆或者地面的适当位置, 通过绝缘杆工具, 来完成电缆引线的接通与断开, 该方法可以使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因此十分安全, 而绝缘杆起着主要的绝缘作用, 绝缘靴与绝缘手套起着辅助绝缘的作用, 但是这种方法使用的较少, 主要是因为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 且工作效率低, 相对于绝缘手套作业方法, 该方法劳动强度较大, 通常主要使用在绝缘斗臂车无法到达的地方。

3.3 综合不停电作业方法

以前, 在进行配电线路检修过程中, 通常采取断电的方式, 这就给居民的正常用电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 电力企业为了提高供电的稳定性, 逐渐研究出机械化作业设备与工具, 主要包括移动电源车、旁路电缆车以及移动箱变车等, 极大的提高了带电作业的效率, 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主要的带电作业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移动电源车带电作业法。当由于电力设备发生故障造成用户停电时, 可以使用移动电源车作为临时电源, 在进行检修作业时, 首先应该从电网中把需要检修的设备以及线路分离出, 可以极大提高检修效率。但是, 这种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如电源车的供电范围较小且容量小, 容易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 同时, 由于电源车的噪音过大, 能耗大, 给周围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

(2) 旁路电缆作业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旁路开关、旁路电缆等设备, 而提供一种临时旁路供电线路, 因此, 需要将旁路电缆线路代替停电的线路与设备, 同时, 在不停电的情况下, 完成线路与设备的更换检修, 当完成检修作业后, 通过拆除旁路线路, 实现正常的供电。旁路线路通常由中间接头、终端以及柔性电缆组成, 因此, 这种作业方式很方便灵活, 可以在密集居民区进行使用。

(3) 移动箱变车作业方法。在移动电源车上通常装有箱式配变站, 通过转移负荷, 来完成用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在作业过程中, 主要在10kv配网与高压侧的箱式配变站相接, 同时在箱式配变站的低压侧与用户相接, 从而完成转移负荷, 同时进行检修更换用电设备。

3.4 机器人作业方法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 由于其科技水平较高, 已经大力推行机械化带电作业方法, 使用机器人带电作业, 不仅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而目前, 国内也在积极推行机器人作业方法, 使用机器人作业, 首先可以完成人工不能完成的地方, 同时, 有助于降低劳动强度, 使得人与高压电场之间的距离足够远。随着在配网线路检修中, 机器人作业的不断投入使用, 有效推进我国带电作业方式, 提高了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 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4 10k V电缆线路带电作业的技术措施

在进行10k V线路带电作业时, 为了提高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 提高带电作业的安全力度。首先应该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知识, 同时, 还要注意宣传带电作业的危险性, 这样才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在带电作业时的安全意识, 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 还要提高对一些绝缘设备的管理, 定期对绝缘杆、绝缘手套以及绝缘靴等工具的检查, 防止出现漏电现象。在进行带电作业时, 还要根据现象的实际条件, 首先制定合适的作业方法, 如果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 要及时停止作业工作, 防止带来安全事故。

5 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同时, 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 对于电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而传统方法在进行线路检修时, 还会进行停电处理, 极大的影响了居民正常用电, 因此, 随着在10k V线路中带点检修技术的使用, 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有效促进电力企业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 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而在电缆线路运行过程中, 配电线路的不停电作业十分重要, 可以减少由于停电而对用户产生的影响, 因此, 本文主要探析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技术, 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晓翔, 毛嬿萍.10k 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中旁路柔性电缆的保护接地研究[J].华东电力, 2013, 08:1711-1715.

[2]蔡晓军, 李伟新.配电网10k V电缆不停电作业应用技术[J].供用电, 2015, 05:31-35.

电缆不停电作业技术 篇2

国家电网公司越来越重视对在岗员工的技能培训, 对指导培训效果的培训模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 针对电力行业技能培训模式及系统性方面的不足以及师资水平不齐等问题, 有必要提出新型的培训模式, 以满足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对电网的要求。

1 培训模式研究现状

1.1 行业技能培训模式探讨

叶龙、张莉[1]针对铁路技能人才现有培训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从建立严格的技能人才培训管理制度、依托重大项目推进培训工作创新、培训资金投入与市场化运作三方面给出了铁路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实施建议。

王林等[2]在分析中国石化培训模式时发现, 中国石化企业的现有培训过程不利于安全知识的掌握和安全技能的提升。笔者提出了石化企业体验式安全培训模式, 即在模拟或真实环境中亲身感受和形体体验、寓教于乐, 并从实物操作、模拟、抽象体验等方式给出了体验式安全培训的方法。

1.2 电力行业培训模式概况

1.2.1 传统电力行业培训模式

传统的电力安全培训主要实施正面教育[3], 规范员工行为, 员工被动受教育;而且培训模式不成体系, 缺乏完善的科学论证, 培训师资水平依然有限。其培训方式可分为两部分:理论培训、实操训练。

传统培训模式在理论培训环节, 知识内容全面, 理论性很强, 但是形象不生动, 互动性不足, 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效果不佳;而在实操训练环节, 学员能够见到电力行业中的作业对象, 但是实操训练容易受到作业场地、作业装置的差异性、天气等因素制约, 实操的机会和作业项目受到限制, 培训学员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

1.2.2 行业内部提出的相关新培训模式

鲜艳霞、王锦[3]结合消防、煤矿等行业的风险体验模式, 针对电力行业培训模式的员工被动性缺点, 提出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逆向体验式电力安全培训构想。强调负面刺激, 在不发生安全事故、不增加安全风险的前提下, 再现电力生产中某些习惯性违章的安全事故情景, 使员工直观真切地体会到安全违规的危害, 感受到危险操作的后果。

周封、王晨光、赵翀[4]基于Multi Gen Creator和Vega的虚拟现实技术, 提出了电工作业培训系统, 建立了作业场景的静态、动态模型, 提出通过智能模拟操作屏来实现电工作业培训内容。

2 10 k V电缆不停电作业新型培训手段及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在培训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 将其与10 k V电缆不停电作业相结合, 可对传统培训方法进行升级和补充, 形成新的10 k V电缆不停电作业常态化培训模式, 以有效提高培训效率, 降低培训成本, 增加培训过程的安全性。

2.1 新型培训手段

2.1.1 模拟培训

模拟培训工作可依托一体化模拟培训平台开展。一体化模拟培训平台引入虚拟现实技术, 使学员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获得几近真实的模拟培训体验。在降低现场培训风险的同时, 使技能培训工作不受时间、天气、空间的影响, 可有效提高技能培训效率及效果, 降低培训成本。

2.1.2 体验式培训

体验式培训是通过对电力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场景进行实物模拟, 采用强光、烟雾、噪音等多种表现形式对高空坠落、高压触电、电弧烧伤等典型风险事故案例进行效果模拟和实操效果模拟, 使受训者在培训过程中更加直观、真切地体验违章操作的现实场景, 感受危险操作的严重后果, 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1.3 网络培训

网络培训通过软件和硬件技术结合的方式, 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平台、多媒体教材为基础、培训课题为中心, 实现各种媒体互动、资源共享。同时, 也是实现新技术推广、交流与创新的平台, 以及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管理平台, 可以推动特色基地之管理水平提升。

2.2 10 k V电缆不停电作业新型培训模式

10 k V电缆不停电作业的新型培训模式可对传统培训手段和模式进行升级和改进。

在培训手段上, 新培训模式中引入了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 使培训内容更加形象、直观, 对培训内容进行多样化的精细展示, 以开展常态化、标准化的培训工作。

在培训模式上, 模拟培训既可进行理论教学, 又可开展模拟实操, 将模拟培训环节插入“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当中, 可做到从理论到实践的平滑过渡, 使其无缝连接, 实现“理论培训、模拟培训、现场实操”三位一体, 建立将理论和实操紧密结合的常态化、标准化的技能培训模式。

10 k V电缆不停电作业培训新模式各环节如图1所示, 通过多媒体的精细化展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场景再现, 能使培训内容深入浅出, 更容易让学员接受掌握;培训四大环节可形成循序渐进的培训过程, 各环节过渡平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人机交互技术, 以支持学员与培训内容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网络技术, 则可实现学员之间跨区域技术交流和资料共享。

2.2.1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环节主要是注重讲授作业对象的基础知识, 对于10 k V电缆不停电作业首先要求学员熟悉10 k V电缆及环网柜、10 k V柔性电缆及旁路电缆终端技术, 熟练掌握10 k 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指导书、10 k 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等内容;其次要熟知带电断 (接) 架空线路与空载电缆连接引线、旁路法不停电 (短时停电) 、临时取电作业等作业项目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流程。

在实施理论教学时, 将传统理论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既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对文字资料、图形资料及视频资料进行精细化展示, 以让学员收获理论知识, 又可在多媒体课件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使学员印象深刻。

2.2.2 模拟培训

一体化模拟培训平台系统以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导则为依据, 对作业现场中的作业场景单元元素、原材料、工器具、人物、动作等元模型进行精细化、高逼真建模, 并对其进行动态组合, 以模拟真实10 k 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环境、操作流程、作业方法, 进行作业项目全流程的模拟操作训练。

在模拟培训中通过专用的培训设备, 可实现模拟操作、资料查询、在线考试、协同作业、培训管理等功能和“教学→培训→考核→强化”模拟培训方法。

模拟培训的教学和训练主要通过多通道环幕立体模拟培训教室和台式模拟训练器进行:多通道环幕立体模拟培训教室可通过大面积的环形幕, 配合立体视景投影系统以提供强烈的模拟沉浸体验, 进行大规模的培训课程以及标准化作业方法的展示与讲授。台式模拟训练器可以通过主动训练模式考核理论知识点, 并可通过被动模式在实际环境中分辨、判断、解决问题。此外, 台式模拟训练器还涵盖了其他所有培训功能, 例如联网进行多人协同训练功能, 学员可反复进行单人训练, 进一步熟悉操作流程, 掌握关键作业环节要点, 规范操作步骤。

通过使用头盔式模拟训练器和全模拟训练器, 可进一步提高模拟培训的真实感, 加强模拟培训中模拟操作的触觉体验。头盔式模拟训练器配有具有小场景显示功能的模拟头盔, 利用传感器技术使受训人员获得视觉、听觉和触觉反馈, 同时采用动态人体识别技术, 自动捕捉培训学员各种操作动作, 并投射入虚拟环境中, 可按标准化作业流程进行模拟操作, 提高培训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全模拟训练器则以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为基础提供与真实绝缘斗臂车运动性能、控制方法相同的操作体验;同时结合人体动作捕捉技术, 将人体的操作动作投入到虚拟作业场景中, 以获得与现场操作相同的培训感受。

由于模拟培训主要在虚拟场景中进行, 故培训过程不受时间、天气、场地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培训系统可进行关键步骤的反复强化训练, 对关键点进行精细化重点展示, 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重点解析作业中的关键点, 提供一种常态化的培训方式。

模拟培训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 结构应具有高兼容性、高拓展性的特点, 可针对作业的差异性兼容多种作业方法、作业工器具;在系统设计层面为系统的发展预留升级空间, 可根据作业项目、作业习惯的差异, 灵活修改、扩充培训项目。

2.2.3 实操训练

经过模拟培训阶段后, 培训学员对10 k V电缆不停电作业的内容有了较完整的理解, 在确定学员具备进行实操训练的能力后, 就可以进入实操训练环节。在此环节, 学员将进行与系统虚拟场景相仿的现场实际操作, 加强关键步骤的操作训练。

2.2.4 考核强化

考核强化贯穿整个培训模式, 即在理论学习阶段可以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 在模拟训练阶段可以进行模拟操作的考核, 在实操训练阶段可以进行实操能力的考核。经过多重考核, 可以巩固学员的理论知识, 不断提升学员的操作能力。

3 结论

(1) 基于虚拟现实、模式识别、全自由模拟交互等先进技术开发的电力行业教育培训系统, 不仅具有制约因素少、成本低等优点, 而且对电力行业细节作业如电缆不停电作业具有二次开发的功能。

(2) 在虚拟模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培训模式, 可以实现常态化、标准化的培训, 能够包含传统的理论教学内容, 在虚拟现实培训系统的支持下, 完成循序渐进的培训过程, 并实现教学形式的互动。

参考文献

[1]叶龙, 张莉.铁路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研究[J].中国铁路, 2008 (7) :45-49.

[2]王林, 苏国胜, 李欣, 等.石化企业体验式安全培训模式探讨[J].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2, 12 (12) :52-54.

[3]鲜艳霞, 王锦.逆向体验式电力安全培训构想[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9 (9) :235-237.

上一篇: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下一篇:头脑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