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体育文化功能论文十篇

2024-06-03

对学校体育文化功能论文 篇1

1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

1 . 1 校园体育文化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是校园体育,校园体育能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信念,比如:协作、民主、尊重、公平、公正、法律、规则、纪律等。学校体育根据学生活动范围营造一个“微小社会”环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的道德信念加以强化,并内化为学生日常行为中道德行为。在体育训练中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敢于拼搏,团结合作,耐挫能力,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学生综合素质。

1 . 2 校园体育文化对智育的促进作用

校园体育 活动不仅 能加强学 生的道德 信念 , 同时也有利于拓展视野,发散学生思维,对学生智育培养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校体育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蕴涵着丰富的培养创造力的内容,对发散思维,培养观察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 体育活动能不断的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为今后发 掘学生的 智力奠定 了良好生 物基础。第三, 学生参加体育训 练时听觉 , 视觉、身体平衡 感等多个 不同感觉 器官都要 参加工作,感觉信息不断传入大脑皮层的各个神经中枢,从而加大了大脑的供养量,同时刺激,活化了大脑神经细胞。使人脑思维活动的物质——脑啡肤的分泌量增加,有利于保持头脑清晰、思维迅 速。

1 . 3 校园体育文化对美育的渗透作用

美育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就其美育的性质来说它是一种培养人们美好心灵为主的情感教育,体育是美感教育的内涵,而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人体本来就具有最美的魅力,而形体美又是自然美的一部分,因此,体育本身可以说是一种健与美的艺术,体育与美育是交融的孪生体,体育是以增强体质为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和谐发展,丰富文化生活,提升志趣和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作为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的过程是创造美的形式的过程,而美的形式的创造离不开美的形式的追求与判断。它把身体美、心灵美、行为美三者在运动实践中结合起来。训练过程加强学生的行为举止美、节奏美、动作美、形体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校园体育文化能够从形态和体能上完善人的身体,使其日益健美;也能提高学生的创造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所以体育文化中渗入了美。

2 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特征

2.1 校园体育文化的隐蔽性

体育文化的影响力是以内隐的、间接的。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校园体育文化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体育精神,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体育文化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接受暗示、感染。体育教学模式能避开潜意识障碍,无意识中培养了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2.2 校园体育文化的全面性

校园体育文化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加强体育活动,自主加强体育锻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享受训练中遇到困难勇于拼搏的喜悦, 目标实现的自豪感,不断加强对自然环境的抵抗能力,训练出一身美丽而健康的肤态,给人们以良好的美感。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全面性、综合性。

2.3 校园体育文化的自主性

大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青年时期,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参与主体。学生的独立、自主、创造能力强和自我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张扬自己的个性,乐于创造,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彰显独立自主的个性。

2.4 校园体育文化的稳定性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应重点强调终身锻炼意识,体育教育不仅仅只是“现在”,更要重视“将来”,体育文化不仅要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需要,还要满足大学生终身锻炼需要。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具有稳定性、持久性。

3 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凝聚力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校园体育不仅是日常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还是师生文化需求、文化选择、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人群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文化氛围, 体育文化具有娱乐和教育功能,师生对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聚合力。校园体育文化多数是集体参与,任何参赛者都是集体一员,每个人都要有为集体荣誉而战的责任感。体育运动中的成功与失败对各中不同心态的人们起着积极作用,它能激励正在成长的青年学子克服困难奋勇向前,对于因种种原因而消沉、颓废失去信念的学生,可以使振奋精神,找回不断进步的信心。因此,积极的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能有效的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加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提高学生人际交际能力。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享受体育生活,通过体育活获取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增强学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让其在体育技能与体质都得到提升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及失败后战胜困难的超越感。不断的激发大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当中,促进大学生能够得到全面、个性地发展,让当代大学生能够以独立、自主、创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

4 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

体育文化活动本身的趣味性、竞争性,诱导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效的缓解社会经济全球化,科技日益更新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并改善因朋友少,家人之间缺乏沟通,学业压力大等不良影响带来的无助感,孤独感,对未来没有追求等不良情绪。如果学生长时间处在对未来没有追求,萎靡不争消极低沉的情绪中,不仅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并且对社会也是百害无益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实现目标的自豪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排除消极低沉的生活情绪。体育锻炼被认为是一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体育本身的竞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进取,努力思考。体育运动追求的实现目标的自豪感,能有效地激发广大师生们自尊心和进取心,无论何种体育比赛,参与者都有可能在毫无注意下受到比赛特有氛围和运动规则所感染,每当遇到挫折与磨难时那种对胜利的渴望和奋勇向前斗志油然而生。体育运动中养成的顽强拼搏,敢于超越,渴望胜利的精神,能不断激发学生们的积极进取,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参与者为改变逆境而做出的努力,为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奋勇向前树立榜样,增强了自尊心和追求梦想的勇气。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个性完善的过程。

5 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分析

5.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

体育文化尤其是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其表现形式大多包含在大型的体育运动会中,这些体育运动会包括高等院校自身举办的运动会、高等院校之间联合举办的运动会以及国内高等院校的运动会。这些大型的运动会是学生一展体育技能的好场所,同时学生作为高等院校的代表也会为了本校的荣誉而战,把自己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这样的比赛中,学生、老师和运动员都是参与者,运动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学校争光,而其他的学生和老师则为参加比赛的学生呐喊助威。通过这样的大型运动会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在运动会上,各个比赛项目也需要参赛运动员遵守相应的比赛规则,与队友进行合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播让学生更加了解奥林匹克精神,在这种精神的熏陶下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勇于奉献、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勇于承担等精神, 把自己看做的集体的一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集体争光、为国家争得荣誉。同时通过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所以,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形势下高等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只有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才能更有利于学 生的长远 发展以及 社会的进 步。通过体 育文化的 传播 , 培养学生 的竞赛意 识 , 同时也要 让学生熟 悉公平、平 等的竞争 规则, 培养学生 的体育道 德规范。从 学生以后 的就业方 向上分析,即使从事不同的行业,但是社会中对于人才的基本职业道德确是统一的。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正是帮助学生形成公平公正、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等职业道德。在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上,高等院校应该致力于本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上, 让学生在好的体育文化校园中生活和学习, 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融入到校园的体育文化中,调节自己的行为、感悟人生的真 谛。

5 .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创造力

学生在参加运动会时,要想获得比赛的胜利,除了战胜自然条件、身体条件外,还需要战胜自己的心理条件。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播就可以培养这种抵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力。当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不妥协,积极应战人生的困难和挫折。因此,高等院校要多举办一些运动会,比如:团体操、体育艺术节、体育趣味赛等。除此之外,高等院校还应该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播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举办一些体育征文、体育摄影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其在各种活动中能够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就感,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能提供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与活动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平台中,享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6 结语

对学校体育文化功能论文 篇2

(一) 邕江冬泳的体育文化特征

1. 民族性和时代性

自古以来, 壮民族就是一个擅长游泳的民族。据《淮南子》载:“九嶷之南, 陆事寡而水事众”。《汉书》也记述越人“常在水中, 故断其发、文其身, 以像龙子, 故不见伤害也”。百越普遍崇信蛟龙的水神文化观念, 他们多生活于江河湖泽之畔, 一年四季与水打交道, 善于游泳, 以“渔”为主业, 剪发纹身, “将避水神”。百越民族亦有崇拜蛙的农耕文化观念, 蛙不仅可以带来雨水, 其本身还是擅长游泳的动物。花山崖壁画上, 有操舟竞渡的画像, 人的造型也普遍呈蛙形;壮族地区出土的骆越铜鼓, 几乎都有竞渡刻纹;宋朝时侬智高的军队就有水陆两师, 其水军为壮族历史上最大的战船队。由此可见, 古壮人常常与水打交道, 并且擅长舟楫、水战和游泳。

如果说远古壮民族的游泳是基于生产、生活和战争需要的话, 那么, 随着历史的变迁, 壮民族的游泳也与现代游泳文化 (如:强身健体) 相联系和统一, 反映出共同的时代特征。毛泽东同志冬泳邕江之后, 把邕江冬泳的历史推开了崭新的一页, 以纪念毛泽东同志冬泳邕江成为每次活动的主题, 并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相应的时代特色。如:文革时期, 邕江冬泳加载了浓厚的政治意识;改革开放后, 出现了“全民健身”;2008奥运年, 邕江冬泳又打出了“迎奥运、来冬泳”的旗号。

2. 大众性

从1958年1月7日毛泽东主席冬泳邕江起, 在全国掀起了冬泳活动的高潮。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冬泳的组织, 冬泳爱好者不断增加, 至今全国已有几十万的冬泳爱好者。1984年10月, 南宁市的冬泳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了南宁市冬泳协会。协会由最初时的20多人, 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 而且喜欢冬泳的南宁人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邕江冬泳是项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参加活动的游泳健儿中, 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1965年2月7日举行的群众性横渡邕江活动, 有厂矿职工、郊区农民、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和街道居民等102个单位共794人 (男753, 女41) , 其中15岁以下初中、小学生40多人, 群众4万多人观看;1974年1月7日举行的邕江冬泳活动, 有2.64万人参加, 其中:解放军1500人, 干部2200人, 民兵2000人, 职工8000人, 农村及粮食系统500人, 农民1000人, 学生1.04万人, 街道居民800人;2008年1月1日的邕江冬泳活动人数为3259人, 参加冬泳年龄最大的是80岁的赵全老人, 最小的是1岁10个月的雷麒澄小朋友。

经过多年的发展, 邕江冬泳已成为南方“冬泳”的发祥地, 吸引了全市、全区各地的冬泳爱好者参加。参赛队伍来自四面八方, 不仅有来自南宁、桂林、百色、梧州等区内的冬泳爱好者参加, 就连广州、佛山、香港、澳门等地人士和众多外国友人也慕名来邕江一显身手。

3. 季节性

在邕江, 一年四季都有下水锻炼的游泳爱好者;冬泳爱好者也是常年在邕江游泳锻炼, 不分四季, 毫不间断。据1966年南宁市游泳场 (邕江) 的统计, 每天有上千人下水锻炼, 最冷的时候, 也有好几百人游泳。

从运动生理规律来说, 所有的体育运动都一样, 坚持锻炼才是健身强体的法宝, 突然的剧烈的体能消耗是达不到健身效果的。冬泳产生的健身效应亦是如此, 偶然的酷寒刺激不仅无法建身, 还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所以坚持冬泳才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此外, 参加冬泳是从夏、秋开始, 逐步过渡到寒冷的冬季, 以备心理的承受和身体的适应有一个转换过程。事实上, 邕江冬泳的人们也正是遵循这样的科学规律来锻炼身体。

4. 地域性

南宁市地形是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 这个盆地向东开口, 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 北为高峰岭低山, 南有七坡高丘陵, 西有凤凰山 (西大明山东部山地) , 形成了西起凤凰山, 东至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盆地中央成为各河流集中地点, 右江从西北来, 左江从西南来, 良凤江从南来, 心圩江从北来, 组成向心水系, 滔滔邕江水从城中穿越而过。邕江浅水期的江面宽三、四百米, 涨水期的江面宽五、六百米, 江中没有险滩, 是一个很好的天然游泳场所。

南宁属亚热带季风区, 阳光充足, 雨量充沛, 霜少无雪, 气候温和, 年均气温在21.7℃左右, 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 优越的气候条件, 使得邕江一年四季都可以游泳。居住在邕江边的南宁各族人民, 江水锻炼出他们一身水上功夫, 也陶冶出他们不怕寒冷的无畏。

(二) 邕江冬泳的功能

1. 强身健体

冬泳良好的健身效应是通过科学的冬泳才能取得的, 适当地参加冬泳, 可以增强御寒能力和应激能力, 增加肺活量、加速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提高抗病能力。

近些年来, 医学界有的人把冬泳作为一种医疗慢性病的手段, 诸如镇静、镇痛、镇咳、利尿、制汗作用等, 并用于治疗肺气肿、冠心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 有着显著疗效。另外, 一些研究人体形态的专家们指出, 游泳还可以帮助人纠正某些不良的体型, 如驼背、脊椎侧弯曲等, 从而塑造健美的体形。

2. 顽强意志

冬泳是件较为艰苦的运动, 是许多人不能够做到的。一是冬天气候寒冷, 人们畏惧寒冷而不愿出门, 每天坚持去冬泳, 确实是件艰苦的事情;二是冬泳是在露天的条件下, 穿着棉衣尚且很冷, 何况脱得赤身露体, 人们担心被冻坏了身体, 冻出了病;三是冬泳的水温只比0℃高一些, 0℃是大部分动植物生命的极限, 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极限度。平时人们的正常体温是36.5℃, 如此大的温差, 使冬泳的每一次下水都是意志和毅力的考验。所以, 正是在这较为艰苦的环境中, 意志和毅力得到了一次次的磨练, 人们的精神才变得丰富而坚强起来。

3. 民族团结

南宁是壮乡的首府, 也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首府城市, 邕江冬泳在改善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年一度的纪念毛泽东主席邕江冬泳大型体育活动, 是南宁乃至全区各族人民团结的盛会。壮族和各兄弟民族欢聚一堂, 热情参与邕江冬泳活动, 既振奋了民族精神, 也将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1965年2月7日的邕江冬泳活动, 就包括有壮、汉、苗、瑶、侗、仫佬、毛难、回、水等9个民族参加。

1974年6月, 董必武同志为冬泳亭题写的铭文中, 原文中有一句是“壮人在毛主席下水处筑亭, 名曰冬泳, 以纪之”;在1998年的《南宁市志》中, 把这句话改成了“邕人在毛主席下水处筑亭”;原南宁市长甘祥梦在《南宁风光诗词》中, 把董必武的一首冬泳诗注释为“桂人修亭以记之”;现今 (2008) 的南宁电视台的《有话日日倾》节目中, 在介绍冬泳亭时, 也把这句话改为“桂人在毛主席下水处筑亭”。从“壮人”、“邕人”再到“桂人”的称谓变化, 说明了壮民族与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团结日益得到了加强, 各族人民相互尊重, 和睦共处, 亲如一家, 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4. 缅怀伟人毛泽东

南宁市每年元旦举办的大型群众性邕江冬泳活动, 都是以纪念毛泽东主席冬泳邕江为主题。经过50年来的发展, 南宁市先后建立了“冬泳亭” (董必武同志为冬泳亭题词赋诗) 和“毛泽东冬泳纪念馆”, 充分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无限感激和怀念之情。

参加冬泳的人们, 都为能在毛主席冬泳过的地方进行锻炼而感到无比自豪。曾经陪同过毛主席邕江冬泳的游泳运动员梁亚华说:他老人家健壮的体格, 充沛的精力, 宏伟的气魄, 在江中“胜似闲庭信步”, 至今记忆犹新。“下定决心就不冷, 不下定决心就是二十几度也冷”毛主席当年这句非常经典的话, 一直激励着邕江儿女不怕寒冷、坚持冬泳。

5. 教育

人类早期的教育, 在没有文字和书本的情况下, 教育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口授和身体活动的模仿来实现。人们基于生产、生活和战争需要, 要把生存技能传授给下一步, 只能通过身体活动能力方面的教育, 实际亦即是体育。因此, 原始社会传授生存与劳动技能的体育是原始教育的主体, 邕江冬泳亦即如此, 是邕江先民传授江上生存与劳动技能的教育手段, 承担起教育的功能。

当代, 民族传统体育也是教育的手段。随着时代的变迁, 邕江冬泳传授生存与劳动技能的教育功能已经渐渐消失, 锻炼身体、顽强意志等等新的教育功能已经产生。冬泳纪念亭下, 在毛泽东主席曾经到过的同一地点、同一条江、同一水温下进行冬泳锻炼, 更能学习一代伟人“中流击水, 挥斥方遒”的品行风范, 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邕江冬泳以其独特的魅力, 为南宁各族人民所喜爱。经过50多年的发展, 南宁各族人民开展了无数次的冬泳活动, 营造了悠久而浓厚的冬泳氛围, 并将“冬泳”一词推向全国各地。“邕江冬泳”已成为南宁市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品牌, 吸引了全市各界冬泳爱好者参加, 还有区内外城市以及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游泳组织组团参加, 成为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城市人文的盛典。

摘要: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的两次邕江冬泳活动, 将邕江冬泳这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文章探究邕江冬游的各类文化特征及其功能。

关键词:邕江冬泳,体育文化,特征,功能

参考文献

[1]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室.壮族历史人物传[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2:4-5.

[2]芦平生, 杨兰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202.

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研究 篇3

【摘要】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体育热潮,而大学生们又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热血沸腾,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参与这股体育热潮,这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通过历史的纵向和校际间的横向比较,我们能够总结得出高校体育文化的几重要素及基本特征。在走出误区,重新审视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我们着重研究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内涵及作用机制。在此过程中,我们运用问卷调查和定向访谈的研究方法,围绕体育文化育人功能一系列做了调研,得出了一些结论。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体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作用机制

【基金项目】2015年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基金扶持。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214-02

一、高校体育文化内涵

目前对高校体育文化的确切定义在国内几乎没有,我们可以参照对比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

国内学者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六种:

(1)魏秋珍、朱柏宁等从马克思对文化的定义出发,把校园体育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所有的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是指学校师生员工们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其广义和狭义的体育文化概念把校园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作为其内涵,不能体现出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

(2)魏四成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以学生为主题,以课外体育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个概念指出了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但没有很好体现出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3)曲宗湖,杨文轩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题,以运动动作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这个定义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所拓展,但关于体育文化的最本质的精神层面没有体现出来。

(4)王平、周征等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由学校倡导并为学生及社会所认同的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以及体育行为规范准则的总和。这个定义比前三种更接近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但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又表述得过于简单,没有体现出在文化基础之上表现出的价值观和在此价值观基础之上所形成的行为习惯。

(5)岳游松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关于中国体育文化研究的现状分析》中结合种种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给出“校园体育文化是师生员工在校园内,在进行体育活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此定义基本概括出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6)王成军在他的硕士论文《山西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一文中把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定义为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人造环境中,按照学校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广大师生员工参与为主题,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

综合以上几种定义,高校体育文化至少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高校体育文化属于校园文化中的一种,它是在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和社会大文化背景的产物。第二,所谓群体文化是指一定地域的社会群体或阶层或社团经过长期共同生活方式的积淀而自发形成的文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里的人群共同生活方式的积淀而自发形成的文化,因而,它是一种群体文化。第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是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的人造环境中的广大师生。第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第五,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最终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

二、高校体育文化构成要素

物质文化层: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雕塑、体育歌曲、体育口号、体育图书音像资料、体育宣传媒体(纸媒、电子)等;

行为文化层:体育课、校内外体育竞赛、体育节、课余体育训练、课外体育训练、体育社团活动等;

制度文化层:体育管理制度、体育组织机构、体育目标等

精神文化层: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

这四个层面相互间支配与被支配、作用与反作用,形成以精神文化层为核心,向外依次是制度、行为和物质层的同心圆结构。

大学体育文化物质层是学校体育文化的基础,是满足学校体育文化的主体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器材、体育雕塑、体育新闻出版物和体育学术刊物等。大学体育文化物质层通常凝聚了一定时代学校全体师生的体育文化思考,是大学体育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大学体育文化行为层是大学内师生员工日常开展的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社團体育活动、运动竞赛、课余训练、体育节,等等。大学体育文化的制度层制度对大学体育起规范作用的各种学校体育法规和条例,学校制定有关体育规章制度及各项体育运动的裁判规则等,他们对在一定范围内高校体育文化主体的体育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除此之外还包括大学校园内的体育部、体育协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等各种体育组织。高校体育文化的制度层是关键,对其他三层起纽带作用,是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中最具有权威的因素,规定着高校体育文化整体的性质。体育价值观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它决定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目标。

三、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内涵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得知,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思想品德教育、意志品质培育、心理素质培育、团队精神培育等方面。下面是一份总数为100份,有效数为96份的调研问卷分析。通过图表我们得知,所有的受访者都认同体育文化对团队精神的培育功能,而有一半的受访者则认为体育文化还具有思想品德培育功能。而每一个维度又可细分为多项子任务,有待后期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四、高校体育育人功能的特点

结合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内涵,我们得知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积淀性、渗透性、持久性。下面是一份总数为100份,有效数为96份的调研问卷分析。大部分受访者认可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建设的持久性。另有一半的受访者认可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积淀性和渗透性。

以当今公认的高校体育最强者清华大学为例,早在1913年,周诒春校长就在清华推行“造就完全人格之教育”他认为体育并不仅仅为了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养成与体质强壮相应的心力的健康。在他的支持下,清华建立了现代化的体育训练系,使清华成为“中国最早设正规西式体育的学校”。在清华大学的体育史上起到重大影响的人物马约翰在1920年任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他从一开始就认为清华大学的体育“不在于训练少数运动选手,而在于增进和培养清华人的体格和人格,即不但用以矫正中国读书人的文弱的积病,而且用以养成青年学子的团结、合作、勇敢、顽强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马约翰先生认为体育教育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与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否则难以有它的实际价值和效果。1931年上任的梅贻琦校长也是清华体育的极力倡导者和力行者之一,他倡導“通才教育”,在国家危难之际,中华民族必须借助体育来增进健康和砥砺意志,如此才能担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正是周诒春、梅贻琦和马约翰“健身健心、为国争光”的体育价值观为清华大学的体育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至今天,以马约翰教授命名的“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全体学生,塑造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受益,是学校体育的精髓。清华大学体育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充分体现了高校体育文化积淀性、渗透性、持久性的特点。

五、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工作机制

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内容的深层次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影响高校体育育人功能发挥的机构是多部门的,初步统计至少应该有学工办、团委、学生会、教务处、后勤处、宣传部、基建处、场馆中心等。这些部门的职能与高校体育文化功能机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体育节、体育社团活动的举办需要学工办、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的协作支持,而媒体宣传需要宣传部门的牵头及主持,而体育雕塑、体育设施、场馆建设等则需要后勤处及基建处等部门联合协作。而如果深入到学校的体育组织机构布置、体育管理制度乃至体育理念则需要学校校务会等最高决策部门决定。通过有效调研问卷分析得知,大部分受访者对学校目前的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持有限度的肯定态度“比较满意”和“一般”的占大部分。

而在“影响体育育人功能实现的关键因素”调研中:

(1)教师不够重视。

(2)学生认识不足。

(3)体育设施设备落后。

(4)制度支撑不够。

(5)学校相关部门管理混乱、无法形成合力。

受访者认为以上因素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功能的实现。

六、几点建议

第一,首先要全面的理解高校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

现实中人们往往会陷入某些误区,导致对其认识片面、肤浅,例如觉得体育文化建设仅仅是体育文化墙、体育雕塑而忽视更深层次的制度和理念建设。如果在认识层面都不能做到广泛而深入的话就更不用谈建设层面了,因此也就导致体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不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实现。

第二,其次对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的研究不应仅仅限于体育道德层面。

不可否认,体育文化具有规范体育道德天然功能。公平竞争、团结合作、高度责任性等体育道德都属于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内容,但是反过来,不能把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仅仅局限于体育道德层面。事实上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至少还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

爱国主义情操、科学辩证的认识观、坚持原则的是非观、诚实守信、见义勇为。

2.心理素质培育

克服自闭加强人机交往,培养沉着冷静、果敢、细致的心理素质。

3.意志品质培养

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永攀高峰、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第三,厘清体育文化的四个层级之间的联系。

学校里的体育建筑、设施、场地等做为一种载体,承担着师生们的体育锻炼实践,而这些物质要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凝聚着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和价值观。而设定了什么样的体育目标具有怎么的体育价值观则会直接转化为体育实践的动力同时也影响着体育场地、和设备设施建设。

物质文化最为具体实在,属于表层,构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行为文化是内容载体;制度文化是观念形态的转化,成为硬软外壳的支撑;精神文化是观念形态和文化心理,是核心。精神文化通过制度文化来表现,支撑和规范师生的体育行为,使之具有大学体育核心文化的特点,构造出学校的实物外貌,并从其实物外貌中反映出学校体育的核心文化。

第四,组建有效地体育工作机构,探索管理机制,使各部门形成合力。

现实中很多部门都会影响对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发挥,有些影响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而有的部门间合作能够形成合力,而有的部门间又会相互对冲,通过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实例我们发现如果学校里的一把手(往往是校长)重视体育工作,那么这个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则会比较容易实施。综上所述,我们建议:

1.成立以学校一把手牵头的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其组成成员应囊括所有跟体育文化建设有关的部门,如学工部、团委、宣传部、基建处、后勤处、教务处、场馆中心等,跟体育工作有关的重大决策都须经过该工作委员会讨论审议决定。

2.建章立制,制定相关的体育文化建设框架、内容、评估机制、奖惩机制等。

3.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

随着国务院46号文件的颁布,及促进体育产业5万亿目标的制定,相信体育文化在育人发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秋珍.关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1999年第4期,第95-96页

[2]朱柏宁.校园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1999年第117期,第59-60页

[3]魏四成.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湖北体育科技,2002年第4期

[4]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版

[5]王平.从学校体育发展看现代校园体育文化[J].湖北体育科技,1996年第2期,第5-6页

[6]周征.浅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1997年第3期,第60-61页

体育文化创建价值与功能思考论文 篇4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内容

1体育精神文化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反映着深层次的体育思想观念,它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融入于整个学校校园环境与群体之中。体育教师通过为人师表,甘为园丁的精神,养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学校体育管理者自觉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和班集体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能调动每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还能够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习惯,并且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使全校师生和全班师生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2体育物质文化

高校校园的体育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各种体育场馆以及各种体育器材的数量和质量,还包括体育专业阅览室、体育文化宣传媒体等方面。有了这些物质条件作保障,师生们可以更好的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追求体育的价值、凝聚体育的精神,为校园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3体育制度文化

高校在其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建设健全体育教学训练管理、各级运动竞赛管理和学校体育社团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不仅在规范教学训练秩序、规范师生体育行为、维护高校正常的体育秩序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能反映出高校领导和体育管理者的体育观念与价值取向。高校体育文化制度建设在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在体育文化制度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管理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全体师生的健康成长。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与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传承体育文化,和完成高校体育任务。校园体育文化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能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一种文化作用,是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有力手段;特别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师生的体育人文修养和素质,增强扩大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意识,进而完善师生人格和构成好的价值观的同时,又可以改善师生的职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交往,对传承人类社会的文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创造了优越条件,校园体育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心理疏导功能、个性塑造功能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激励价值、竞争价值、人文价值、健康价值和审美价值。

1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体育文化理念和精神是校园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调节师生心理压力、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高校很多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往往又是通过体育文化进行传播和推广的。高校的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体育社团组织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及进行身体锻炼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培养情感、锻炼意志品质、完善人格和形成各种优良品质的过程。体育教师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不仅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更主要的是传授健康教育的理念,对各体育社团组织进行指导和帮助,这些都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体育行为的导向作用

每一项体育活都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交往的一种方式,由此而形成的风气能给人一种强烈的`暗示,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成为师生们共同遵守的自觉行为规范。个人和集体的自尊和荣誉,对胜利和成功的渴望和拥有,能够使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积极进取,战胜困难,培养开拓创新的意志品质和追求理想抱负的自信心。凝聚力来源于普遍的认同感和理解,体育活动有利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相互信任和支持。如开展校际之间,院系间,班级间的体育比赛能够强化集体的凝聚力、责任心和荣誉感。

3对终生体育形成作用

终身体育思想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理念紧密联系的,通过体育文化的不同传播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感染或对其进行模仿。通过参加校内外各级体育比赛和各种体育活动,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并且能够逐渐培养不怕困难、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性格和品质。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将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养成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心理、情感、观念等方面受到先进性的科学培养和熏陶,使师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学校各级领导要认真贯彻“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校制宜地落实好我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充分发挥好人、财、物对繁荣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1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建设

学校的各级领导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首先要提高领导对“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认识和重视,对校园体育文化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具有功能作用予以是足够重视,制定一些有利于繁荣发展体育文化的政策。

2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对学校体育文化功能论文 篇5

一、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 为校园文化建设定好基调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潜在的校园文化, 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 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校园文化正是以它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 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带给学生的积极影响而实现的。

长期以来, 由于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存在偏颇,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 人们把校园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校容校貌建设。于是出现你也建草坪、我也塑雕像现象, 千篇一律的校园文化建设很难凸显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除了达到美化校园环境的目的, 学校往往忽视了思考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雕像、雕像的设计有没有历史渊源等等。由于校园文化建设一味地盲目学习与模仿, 于是辛辛苦苦才完成的校园绿化美化工作除了让学校比以前新了、好看了, 其文化内涵很难让人恭维。这种抛开学校发展史的做法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再美也显得虚浮、空洞。

笔者认为, 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学校的历史文化为基调, 哪怕是制定办学理念、校训、三风时, 也应围绕学校的历史文化去制定, 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如我校制定的办学理念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爱育教、广培桃李”, 其中“广培桃李”就是在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之后提炼出来的。建水三小原名“金碧小学”, 在金碧小学十周年校庆时当地知名人士曾赠送“广培桃李”的牌匾给学校, 并悬挂于礼台屋檐下,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学校以此为办学理念并使之作为每一位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行为指针, 也是对学校办学历史传统的延续和传承。再如教风“厚德、博学、修身、敬业”中的“修身”也是源于学校的历史文化, 学校所在地点东林寺, 半闲亭原本就是古代名士修身养性之所, 作为今天的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注重修身, 以自己良好的人格修养教育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可以说建设基调的确定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但准确定位校园文化建设基调需要建立在认真了解学校办学史的基础上。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校的一个个修饰性建筑既能美化学校, 又有来龙去脉, 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学校的校风、校训也才不会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二、紧扣学校的办学目标, 为校园文化建设作好规划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存在这样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有学校领导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校园、教室的环境布置, 一到开学或某一节日, 学校组织各年级、班级布置校园、教室, 并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布置”评比。在此过程中, 学校、教师往往只注重形式, 而忽视育人的针对性、人格培养的完善性、德育的系统性, 以学校的一堵墙、一个角落, 搞一些赶时髦或应急性的活动, 为素质教育贴上一个醒目的标签, 这种现象是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所造在的。俗话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它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工程。所以, 学校在对校园文化建设时仍需作远、中、近期规划。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校园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和零散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也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要规划好校园文化建设, 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 确立校园文化的价值观

要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处推进, 实质上就是要为创建校园文化而对各种文化要素, 包括原有的校园文化进行选择、整合、改造。这种选择、整合、改造, 首先依赖于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的确立, 主导价值观是对校园文化构成具有导向性作用的观念, 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是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为此, 我们在确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时, 要把它放在首位。

2. 整合校园文化的要素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及其深入推进离不开以各种形态存在的校园文化要素的整合, 校园主文化与亚文化、子文化的求同存异是形成多元统一的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校园主文化, 校园内的子文化、亚文化是更为活跃的因素, 以不同形态存在的子文化, 有群体层面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领导者文化, 也有组织层面上的班级文化、团队文化、自由群体文化, 还有其他层面上的课程文化, 活动文化, 休闲文化等。对这些文化进行整合, 使之能补充、丰富校园主文化, 构成多彩生动的校园文化, 这是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的重要方面。

3. 培育校园文化的现代意识

目前, 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封闭性强、传统色彩浓重的现状, 我们要把开放性校园文化的建构与富于现代意识的校园新文化的培植作为校园文化规划的目标, 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 使之更富于现实意义, 更能跟上时代潮流, 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抓牢学校的“三风”, 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渠道

“学校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办一所更好的学校, 而是为孩子创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大家庭式的学校需要大力倡导人文精神, 构建健康、平等、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 使学校成为一个目标明确、能相互交流思想、充满温馨、和谐的场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根据学校实际,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努力拓宽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

1. 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

我们不能把校园文化建设孤立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 而要通过“教”与“学”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教学依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丝毫不违背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无私奉献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学生的意气风发、刻苦好学、永不言败, 以及教师间、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助合作、公平竞争、相互取长补短, 应是校园文化建设成功的最佳展示。教学是促进学生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应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同时, 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首先应体现在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上。我们不能只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表面现象, 而忽视学生心理上的认同和内化, 忽视文化内在的熏陶和积淀。如果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分离开来, 就会形成校园环境与学校三风的反差, 并最终显示出教育的无奈和苍白。

2. 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化渠道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 校园环境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的一部分, 只要突出了教育性特点、科学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 就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的导向功能。陶行知老先生说, “一草一木皆关情”。发掘、培育校园的环境文化, 使能说话的一草一木、一墙一板、一事一物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 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 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净化。

虽然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影响是间接的, 但力量却是巨大的。正如美国教育家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的对孩子们发表演说, 而且孩子们的确会注意它, 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校园环境不仅反映了一定时代的传统观念, 而且也影响着教学的积极性。因此, 优化育人环境不仅仅看作是一种管理, 更应该说它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和依托。

3. 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化渠道

对学校体育文化功能论文 篇6

长期以来, 职业教育突出技能而缺失文化, 职业学校 (以下简称“职校”) 教师重视“专技”而轻视“人文”, 再加上多年来“以就业为导向”的功利情结和“技能大赛”的推波助澜, 致使教师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等方面煞费苦心, 而将自己的文化使命弃之不顾。在文化学习、传承和创新中缺乏自觉, 致使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显得乏力。长此以往, 会使职业教育连同职校教师、学生均成为没有灵魂的工具, 学校教育无生命活力, 教师、学生缺少精神内涵。因此, 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职校文化 (人文文化、法治文化、生态文化等) 的教育功能及其建设, 以引起职校教育的文化自觉。

1 以人文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职校文化包含甚多, 但人文文化是整个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人文文化的统领下, 其他文化在学校建设中形成强大合力并发挥综合效力。人文文化是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化, 它赋予制度化、物态化、技术化等以灵魂和生命。因此, 有人说, “人文文化是真正的文化”。

学校人文文化是关于学校师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文化, 它既有来自于前代文化典籍之中的修身养性内容, 也有来自于现代社会之中的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更有校内思想、精神、教育等长期积淀的校风内容。这种精神性文化具有引导、化育、熏染学生人格的教育功能, 使学生在承载文化的同时, 发其善端, 引其美感, 以至于正其操行, 养其道德。人文文化的这种德育功能十分强大, 其化人之速、感人之深是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人文文化之德育, 其方式为潜移默化, 其内容则广大悉备, 其手段为内外兼修, 其过程是内省外化相兼, 以内省为主, 其核心结果为提升人之道德观。

因此, 职业学校必须大力加强人文文化建设。首先,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 择古今中外优秀人文成果, 融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过程之中, 并依托和贯穿于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之中;其次, 着意唤醒师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将其从“专业技能”层次引领到一个较高的“人文关怀”层次上, 使专业训练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最后, 引导师生在传承人文文化的同时, 大胆创新人文文化, 要敢于、善于且能够将人文文化渗透于当今的消费、娱乐文化之中。这样, 职校人文文化发展才能呈蓬勃之势, 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人文文化的德育功效将会昭彰, 学生人格会日臻完美。

2 以法治文化培养学生的法纪观

法治文化是指有关社会主义法治宣教、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律素质、遵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文化。其中, 法治精神是核心, 它要求每一个人在每一件事上必须权责明晰。其严格地区别于从道义出发管人断事的德治, 更与抛弃国家法律、组织制度、公民意志而一意孤行的人治格格不入。

学校法治文化最终体现为依法治校, 公平正义。学校具有成熟法治文化的标志是在校园里法治精神得到普遍实践, 师生法律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按法纪办事成为校内普遍遵循的原则甚至成为师生的工作、生活方式。在此文化氛围中, 法纪的尊严得到保障, 广大师生将日渐形成以守法纪为荣、败法纪为耻的社会主义法纪观, 进而养成遵纪守法的文明行为习惯。职校生与同龄的高中生相比, 将更直接、更快速地进入社会, 因此, 具备相信法律、依靠法律、执行法律、建设和完善法律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职校必须大力加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一要立规制矩。在国家法律之下, 制定比较完备的学校纪律制度, 做到百事有规可依。这是社会法治在校园中的具体体现与细化, 职校要突出职业特色, 将一般性的法纪规定与职业性的法纪规定融合起来。二要弘法明纪。教育师生晓法纪之内容, 知法纪之重要, 畏法纪之威严, 明法纪之公正, 力求使法治精神真正深入人心。特别是对本职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更要明晓。这一工作可定性为“法育”, 与德育相结合开展, 切忌以德育代法育。三要遵纪守法。这是学校法治文化的核心。首先, 学校管理层要以对法纪的忠诚及公平正义在师生面前提高公信力, 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次,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特别是在实验、实训、实习中严格要求学生, 使其逐步养成在职业领域中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这也是职校作为“法育”重点着力加强的方面。再次, 将遵纪守法与褒奖惩处紧密挂钩, 互为支撑, 使学生日常养成的良好法纪行为得到强化, 并成为习惯。

3 以生态文化培养学生的和谐观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 其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 解释社会现象, 处理现实问题。生态文化使人们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形成和谐发展观。

学校生态文化是关于师生生态知识、生态美学、生态伦理、生态思维及良好生态行为等方面的文化。学校生态文化既能使师生掌握生态系统具有相互依存、反馈循环、可持续性等知识, 认识到人与万物平等相待、和谐相处才能共同生存, 又能使师生具有爱护生态美、感受生态美、创造生态美的能力, 并用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把宇宙万物看成是由同一根源化生出来后所结成的相互间有亲缘关系的一张网。总之, 生态文化能使师生把握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 深刻地洞悉人类只有维持与自然界长期的和谐共生关系, 才有可能获得自身持久健康的生存发展, 并进而将这种自然和谐观推及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职校学生大多不到2 0岁就面临就业, 开始在自己的职业领域中与自然、社会打交道, 所以, 生态文化素养及由此所形成的和谐观在职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与个人理想的实现中显得分外重要。

因此, 职校必须着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首先, 要广泛宣传, 提高师生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关注和兴趣。其次, 要普及生态、环境科学知识, 并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结合起来, 总结人类活动诱发各种自然灾害和生态灾难的教训, 使学生认识到, 人类如果不彻底改变征服自然、牺牲生态、奢侈浪费的生产、生活态度, 终会由于不适应生态环境而在地球上消失。最后, 教育师生把关于生态知识、生态美感、生态伦理的文化素养贯彻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生产、生活行为中, 降低物质生活标准, 倡导物耗少、能耗低、有利于环境的绿色消费, 过一种与生态环境的恢复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所以, 职校应该具有以培育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和具有生态文化素养的人为己任的教育理念, 建立和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的学校生态文化教育体系, 并以此来开展长期的、全面的生态文化教育, 塑造学生的和谐观。

总之, 学校文化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凝聚人心、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精神先导, 是学校各项工作良性推进的精神内驱力。这就要求职校不仅要科学审视和认识文化特有的教育功能, 同时要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与推动作用;认识到专业技能教育同文化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并在教育实践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除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等技术层面的教育改革外, 还要认识到文化是教育的血脉, 把师生引到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去, 引到与伟大的心灵对话中去。从而建设精神文化健康向上的校园, 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蒉

摘要:文化的功能在于不断塑造人的灵魂, 提升人的智慧, 激发人的创造力, 进而引领、推动整个社会发展进步。职业教育由于长期突出技能而缺失文化, 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及师生的发展。因此, 职业学校必须要有文化自觉, 加强学校人文文化、法治文化、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法纪观、生态观, 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对学校体育文化功能论文 篇7

一、清代满族传统体育的产生源自生存的需要

清代满族的先民是明代的“女真”, 作为中国东北古老的民族, 在17世纪初期由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 始建八旗制度。满族史称“诸申”, 于1635年由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废除“诸申”, 而改称满洲, 又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 改称为满族。满洲人民长期生活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 属于典型的森林狩猎民族, 在与自然长期的共存下, 逐步创造了自身传统体育项目, 主要有:骑射、滑冰、举重、雪地竞走、追射、掷子、跳马、狩猎球、双飞舞、赶石弹、穿树林、赛马、二贵摔跤、武术、珍珠球、杠子等。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 与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密切的联系[1]75。从起源来看, 这些传统民族体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与其民族在节日集会、宗教仪式、休闲娱乐等活动分不开。同时, 作为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社会文化现象, 更是在推动社会的生产和发展中, 作为文化载体而不断变化和演进, 因此, 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 产生满足传统体育活动与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活动源自其生产和生活实践。文化的起源离不开实践, 同样, 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产实践也是息息相关的, 人类渴望从自身能力的加强中来扩大活动范围, 从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的过程也是实际动手和自由活动的过程, 如在农业生产中, 也促进了人类身体锻炼的提高。”因此, 劳动能力和熟练程度的产生都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相关的, 如清代满族的“珍珠球”运动, 其运动方式就源自清代满族人在江河上采集珍珠的劳动情景。

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为了赢得生存空间而进行的对外交往的一种方式。战争是古代社会人们与外界交往的一种形式, 通常为了获取战争的胜利, 就需要从体能训练上来进行专门的强化, 如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活动“骑射”, 就是对古代军事训练的一种反映。同时, 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 传统渔猎经济被农业生产所取代, 其“骑射”活动也转向军事技能训练, 特别是今天的“骑射”运动, 更是生产和军事技能转化为一种娱乐活动的代表。

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活动与其民族宗教信仰关系紧密。宗教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是互相交织的, 清代满族传统宗教文化对其民族传统民俗活动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在清代满族的宗教信仰中, 有萨满教、祖先崇拜以及佛教等, 因此, 反观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式, 很多都与其宗教仪式相关, 如“射柳”, 作为传统习俗中祭天祈雨的一种礼仪形式, 也作为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一部分, 同时, 也有跳马, 摔跤等, 都是其清代满族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由此观之, 作为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活动, 都源自对过去生产和实践的需要, 同时, 在社会文化历史的变革中, 又受到自身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因此, 研究清代满族传统体育, 需要从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进行分析[1]78。

二、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承载着满族民族文化的使命

清代满族的传统体育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下形成的, 其民族性、地域性及历史性特征, 体现了一个民族原生文化的主体, 同时,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一个民族从自然状态走向民族化和全球化的过程, 因此, 从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下, 来观察清代满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变化, 可以说是裹挟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大环境中[1]79。因此, 从以生存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到彰显其民族特征的体育文化, 清代满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从人类的发展来看, 今天的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文化, 已经不再局限于对人类自身体能的依赖, 而更多的是从现代民族体育活动中所承载的社会职能和价值。清代满族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其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特点, 更加为世界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但同时也需要看到,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可能独立于民族的发展而存在, 总是与其民族的社会历史相统一, 如一个民族被其他民族征服和同化的过程中, 前者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方式也会受到后者民族文化的影响。正如人既有社会性, 又有自然性, 文化的表现也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特征, 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表现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 也会受到其他社会群体的影响, 从而彼此发生联系。如清代满族的赛马、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 在举办这些传统活动的时候, 人们会自觉地进入这个民族的角色中, 从而增强民族之间的交流, 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民族群体精神的认同感[1]242。

正如马克思所言:“过去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 已经被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所代替,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将成为历史。”为此, 这种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方式来增进民族间的交流和联系, 在促进民族内聚力的同时, 也实现了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和发展。清代满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变迁, 既是其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示, 又是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各种文化进行交流的结果, 因此, 研究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活动, 必须要从其传统文化的变迁中来把握清代满族人民的思想意识, 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主体自觉地适应未来, 更好地保护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

三、认识和保护清代满族传统体育的意义与重要性

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脱离其社会文化而单独存在, 也只有在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下才更具生命力, 清代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只有从整体的文化结构中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才能形成对满族传统体育价值的正确认识。现代社会的进步, 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步已经与经济的全球化联系在一起。

从全球化发展的负面影响来看, 其直接后果是文化的单一性, 特别是对非主流文化的威胁。因此, 在尊重和支持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 必须从培育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上, 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各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化, 不仅有助于提升其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 更能够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中, 实现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继承。

体育文化作为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其与社会各领域进行融合的过程中, 民族传统体育本身的文化形式, 却是国家对传统体育的重视和彰显, 因此, 从国家政治符号的认同上, 民族传统体育必然被赋予了合法性的本质特征, 并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和宣传中, 由国家来进行组织和协调, 以实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影响力。因此, 作为社会文化的象征,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如通过召开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会, 在整个社会环境中构建各少数民族共同参与的集体赛事, 既提高了我国本民族在国家政治关系中的声望, 又提高了少数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更是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集体情感。因此, 可以肯定的是, 作为对自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尊重和推广, 各民族传统体育正是在这个大家庭中体现了民族间的团结, 促进了民族的和谐。

体育运动是建立在竞技和表演的基础上, 通过开展民族运动会, 可以实现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进行交融汇聚, 从而对各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文化象征赋予其民族的特殊意义。如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中, 通过对体育运动形式所积淀的文化特质, 从而感受到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和集体记忆, 并借助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使得各民族平等享有国家的权力, 同时, 也在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 实现了对自身民族体育形象的塑造。

从清朝满族传统民族体育的发生、发展和变迁中, 来认识满族民族传统体育与其自身民族文化的关系。从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来看,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 而是一个不断解构, 又不断建构的过程。因此, 从满族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中, 我们从中发现最普遍的表达方式, 就是将其与国家观念进行联系, 从而将国家认同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获欢腾盛世的基础, 认清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功能, 从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 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 正是基于此, 鼓励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继承, 对于更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对学校体育文化功能论文 篇8

【关键词】中国声乐文化社会功能拓展声乐文化教育要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58-03

19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菲舍尔的音乐观“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学术界。“声乐不是在纯粹的情感中表现情感的,而是在情感与伴随着的意识的结合中来表达情感的。这就是说,在这种音乐中,音乐不是单独地,而是与词语一同作为在语词中被表现的特定情感的表现而出现的。”歌唱的核心是情感,情感更丰富的回响是器乐。“音乐的最高形式就是声乐和器乐这两种体裁的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声乐是一种前导性的、构成了中心的体裁。”声乐这种前导性的、构成了中心的体裁形式,自古以来就作为文化的有机载体,不仅如实地记录着社会生活的百态人生,且因其口头相传的特性一直担负着各民族实用、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等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声乐文化的社会功能也不断地进步变化着。声乐艺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迥然相异的鲜明文化特色,研究当代中国声乐文化社会功能的发展,对今后我们更好的认识、把握、发挥声乐文化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文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声乐文化的社会功能

关于中国声乐文化的社会功能,从现存远古传说中,我们就知道了音乐起源于劳动,并与巫术、原始舞蹈和诗歌融为一体,为劳动实践和氏族集体利益服务。“今夫举大木者,前乎‘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动力之歌也。”这是先民们一边集体搬运巨木,一边呼喊号子的逼真描写,是人们在参与需要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解劳动情绪而唱的一种民歌,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劳动热情,还缓解了人们劳动的疲劳,同时先人们还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萌芽状态的审美愉快。先秦典籍《尚书》中记载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等原始音乐艺术均保持着对描述对象的直接的实用功利关系,它们又以一种物化形态体现着先人们的萌芽审美意识。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基础上,音乐又从社会生产劳动、巫术等活动中逐渐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式,逐渐成为人们审美精神需要的活动和对象,同时也具有了诸多的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

音乐的社会功能的发展总是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原始音乐主要表达与劳动有关的情感,奴隶社会时期的音乐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封建社会开始出现宫廷音乐……其最乐于被接受,最容易得到传播的则是声乐文化的形式。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一大批有影响的声乐作品,也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音乐家,这些音乐家的作品是社会主流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因其传播途径的广泛性而使受众面甚广,从而影响于人,作用于社会。音乐对人的影响,早在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并把音乐列为“六艺”之一。汉初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也说“教之乐,以梳其秽而填其浮气”。西汉司马迁认为:“夫治国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我国近代学者蔡元培、王光祈等人提出的美育与乐教的主张,直至今日美育已经作为教育国策,这些表达的内容都告诉我们,音乐文化与社会是相互交融的,音乐作品的产生总是与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的,它是音乐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

二、中国当代声乐文化社会功能的拓展

郭建民教授对声乐文化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刻明了的总结:“声乐……千百年来,无论是其审美艺术实践、审美艺术鉴赏,还是声乐艺术教育,无论是声乐文化的消费、传播、流行还是声乐文化的交流等等,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打下了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声乐艺术不仅仅是伴随着整齐的劳动节奏,使人们步伐一致,而是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人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并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信息的音乐化、审美化的综合载体,当代声乐文化社会功能也与时俱进,从内涵到外延乃至形态都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紧密相连。

(一)以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表现形式发展着声乐文化内涵

声乐的前导性的、构成了中心的体裁形式,决定了声乐文化内容的重要性。打开中国声乐作品的文本,无论是记录、改编、创编还是创作的作品,无不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传承性发展的体现。如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短短的十句歌词,就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困苦的蔑视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蝴蝶成双对。千年万代不分离,梁山伯与祝英台”体现的是人们忠贞的爱情观;田丰谱岳飞词的《满江红》,田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乔羽、刘炽的《我的祖国》,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品都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年代里的苦难与顽强斗争,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陈哲、苏越的《血染的风采》中“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又是何等的悲壮和豪迈;邹友开、孟庆云的《为了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真挚和缠绵的、荡气且回肠的境界,还给我们展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民族文化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其基本形态一定会比较稳定地反映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同时,这些基本形态又必然会在各个历史分期中有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形式。”声乐作品就是民族文化精神基本形态中的特殊表现形式之一。

(二)以文化产业发展的形式让中国声乐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产业赋予文化以物质含义与经济内容,并在文化原有的精神、道德、情操等价值的基础上增添了物质价值与经济价值……作为经济基础的文化功能,指称的是文化产业的产业功能。即遵循价值规律,把人的文化需求变为文化消费,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来得到价值补偿,实现文化生产的扩张,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全球化及高科技的推动下,文化产业的这一功能得到强化。”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普通大众的艺术文化审美趋向及其消费,在艺术领域的绝大层面普及,音乐商品化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定势。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表演商业文化活动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迎来了音乐表演艺术社会化大生产即声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辉煌时期,中国大地上飘荡着的“爱国歌曲大家唱”、“同一首歌”、“激情广场”、“大地飞歌”以及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声乐文化活动,伴随着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成为全国人民“共享化”的文化消费品,拉近了大众与歌唱家、歌星、明星之间的距离,如以中央电视台名主持毕福剑为首打造的品牌栏目“星光大道”,以及各地方电视台的“明星大道”或者歌手擂台赛等各种艺术形式,吸引了众多梦想成真、梦想成星的人们去体验歌星的真实感觉。中国近年来声乐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是明显带有特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代表和反映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声乐文化,还要融入世界声乐文化发展的大网络之中,所以以宋祖英、廖昌永、吴碧霞、戴玉强、谭晶、周杰伦等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歌唱家和歌手们,把中国的声乐文化艺术或以海外个人独唱音乐会的形式,或以参加世界声乐大赛的形式,或以合作演出等等的形式,不论是以演唱技术技巧取胜还是以民族特色作为交流,均在世界声乐文化舞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相应的地位。

(三)以声乐文化教育专业化发展为社会培养职业化人才

在我国文化大发展背景下,音乐产业也在蓬勃地发展,随之产生的音乐职业群体,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量大了,而且对专业的要求也更高了。人们对音乐专业的职业要求常常理解为技能技巧的水平。确实,对于音乐表演艺术而言,技能技巧是基本的、必需的,但不是唯一的。要想把音乐表演提升到一种艺术的境界,更为重要的是表演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必须具有全面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文化大发展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型、复合型的音乐人才,而教育专业化发展是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

声乐文化虽然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拉动了音乐以及音乐传媒、音乐复制产业的拓展、蔓延,从而使得这种过去少数人享用的文化娱乐方式走进了普通大众的文化生活,因而从事声乐文化或与其相关的工作人员迅速增长,因此我国高等教育音乐专业也快速发展壮大,学习声乐教育和声乐表演的学生也日益增多。据教育部网站2010年教育统计数字,仅2010年我国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艺术生有76934人,普通本科、专科学校毕业的艺术生是326878人,这些还不包括成人本科、专科学校以及函授毕业的艺术生人数。由此可见,艺术职业培养专业化发展在我国已经走上正轨。其中的声乐教育由于其受欢迎的程度,在音乐专业学生中学习的人数尤其多,还有众多的业余声乐教育机构如政府文化部门的文化馆、企业文化教育机构如民办音乐教育以及军营、社区文化教育机构等,我国的声乐文化教育已经以专业化发展为主为我国社会文化大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优质的职业人才。

三、当代中国声乐文化社会功能的拓展对声乐文化教育的要求

当代中国声乐文化社会功能的拓展,对中国的声乐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声乐文化教育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坚持多元化教育

在声乐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多元化教育,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了解、欣赏世界各个民族多元化的声乐文化,还包括学习世界上各种科学的、先进的声乐技术。众所周知,西方音乐对于中国音乐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具体反映在声乐艺术方面,包括歌唱技巧、方法以及审美意识等方面。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声乐教学的“土”、“洋”之争的激烈碰撞,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求同存异、为我所用,中国声乐教育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北京的沈湘教授、上海的周小燕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美声唱法教学,培养出了梁宁、迪里拜尔、廖昌永、张建一等一大批青年歌唱家,并在国际声乐舞台上频频亮相,屡屡获奖,他们以东方特有的气质和民族神韵震惊了世界。民族唱法教学也不落后,以上海的王品素教授、北京金铁霖教授为主,本着技术“土洋结合”、“求同存异,以同为主”、“立足于民族,力求完美”等教育理念,开创了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科学体系,培养了以宋祖英为代表的民族声乐歌唱家。他们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世界著名音乐胜地传播中国声乐文化,标志着中国声乐教育的科学体系正在朝着健康的渠道蓬勃发展,这是中国声乐教育在几十年的探索中,多元化学习,融合世界先进教学技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随着世界一体化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近在咫尺的多种文化环境和频繁的跨文化交流,世界非物质遗产活动的深入开展,更多的我们原来未关注的声乐文化以多姿多彩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均是中国声乐教育多元化学习的宝贵资源。

(二)加强民族性教育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成立于1953年,今天已经发展会员国60多个,有各会员国有近2000名专家组成,中国也是会员国之一。该学会对世界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导向性的作用,其在促进全球音乐教育多元化的进程中提出了“有必要保存和维护各种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声音”。从文化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来看,音乐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体现了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之一,在近年来世界范围多元文化思潮的氛围下,随着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国家级主流媒体举办的“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国西部民歌大赛”等极具影响力的声乐赛事、文化部举办的各级各类地方戏剧展演以及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更多的人发现原来我国民间还有如此之多的剧种和歌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演唱技法,其中有不少唱法已经自成体系,它们不仅与民众生活关系紧密,而且还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充满活力。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频繁的跨文化学习和交流,世界不仅知道中国的美声、民族声乐,还知道了包括中国的歌剧——京剧在内的中国各民族的声乐文化。因此,在中国声乐教育文化体系中,在坚持多元化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民族性教育,使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声音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三)注重导向性评价

随着商品经济带来的文化繁荣,声乐文化转化成商品形式服务于民众。既然是商品,它的生态环境也伴随着创作市场化、人民生活富足化,以及社会精神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有一些现象是我们必须警惕的,即当下备受人们关注的短暂合理的舆论娱乐需求、生存需求,与违背精神文化本质、减损长远艺术价值的一种状态。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文化就具有教化的功能,从文化发展的本源来看,文化还具有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现在有一些声乐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需求”的名义,行迎合低俗、媚俗之实,文化市场的无序化和文化垃圾的泛滥时有所见。此种现象还随着网络的监管难度增大,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据2011年7月20日《中国文化报》,针对此种危害,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自信,更加清醒、自觉地推动文化的改革发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鼓励健康文化,允许通俗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作为声乐文化教育者,我们要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艺术评论的作用,重视和加强音乐评论的指导性意义,不仅在社会上要尽快建立起专家评论队伍,而且还要在高等教育中注重音乐评论、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承担起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任,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产、消费真正沿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方向健康顺利地发展。

对学校体育文化功能论文 篇9

一、理念团队:促进教师个体激活穿凿潜能的组织化平台

《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 (以下简称“圈子”) 作为一个有群众影响力、优秀品牌杂志的博客圈, 其最大意义就在于聚集一大批基层有思想的教师成立先进理念团队, 该团队的主要衍生意义在于实现对青年教师的集体培养功能。在基层工作中, 搭建平台的前提是人员组织进行思想交汇, 而“圈子”的功能恰恰能较好地实现这一功能。在“圈子”中发博文, 表达自己的观点, 分析教学的案例、设计, 介绍教学的方法, 分享教后的反思等等, 任由“圈子”中的教师进行阅读交流, 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评论功能) , 如果博文特别优秀还会被吸收为精华博文, 并有机会被刊登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 让更多的读者分享思想。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展示自身才华的过程, 而“圈子”就成了展示的舞台和窗口;其次, 作为团队必然要形成思想核心, 就目前而言, 核心就是各个地区名优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教学理论总结, 这一过程着重体现在“草根争鸣”话题探讨上, 话题由各个资深会员精挑细选而成, 可以说是常态教学关注的热点, 是目前众多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困惑问题和难题;每期论坛主持有全国各地学校体育的权威, 还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后辈, 从而也使论坛融合了丰富的经验和前沿、新颖的理念。每次话题讨论后, 由主持人总结参与发言、提炼观点, 并将众多基层一线教师的观点和理论编辑成文, 刊登在“圈子”或《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

二、草根思想的共同体——动机正确;各自实践与研究, 相互交流与提高

“圈子”中的1000多位成员都是各地区教学界的佼佼者, 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笔者经常浏览“圈子”中的文章, 有的文章虽然短短几句, 但就是常态课堂的一个细节反思, 这些反思看起来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 阅读之后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笔者以为草根思想的最大好处就是具有直接性和有效性, 很多方法都来源于课堂, 来源于实践。这些思想以博文的形式进行讨论和评论, 加以扩大和修正, 提高了方法的有效性, 其中部分已经被刊登在杂志上, 从而也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学习和借鉴。

三、“圈子”引起的轰动和吸引源于内心的求学问道

教学生涯不知不觉走过了10个年头, 突然间却布满了厌倦、疲惫与无奈:一周18节课, 管理大课间活动, 课外活动, 每天训练一个半小时工作之余还要写写反思所有这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让笔者日渐麻木。2009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了“圈子”, 那里有很多熟悉的面孔, 经常在杂志上看到他们的大作, 其中有很多人写了非常有思想的文章, 一直启发和指引着笔者的教学。在“圈子”中, 大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笔者陆续上传了一些文章, 有很多教师发表了评论, 并予以鼓励。于是, 笔者的写作激情又一次被激发。

曾经, 对于撰写文章, 笔者也经历过“拼凑、嫁接”的过程, 发表过无病呻吟的文章。加入“圈子”后, 才知道如何“求学问道”:首先必须踏实, 自己上传的文章必须是来源于课堂实践, 每天要关注学生的表现, 并总结自己应对课堂的方法。每次有文章上传, 总会得到一些圈友的关注、支持和帮助, 和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不仅提升了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更开拓了视野。“圈子”让笔者一改往常的浮躁, 重新回归到自己的常态课堂, 并写出了真正有意义的文字和内容, 这就是“圈子”的价值。

在这样的“圈子”中交流, 和一般意义上的培训或教研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意义上的培训的弊端大家有目共睹, 有切身体会。而“圈子”这样的团队是属于有志于体育教学事业的教师, 这里没有约定俗成的客套, 没有虚伪造作的恭维, 有的只是经验、智慧、方法的交流和迸发。在这里学习、提高, 不能不说是一种生涯的幸福!

博主:大海无欲

对学校体育文化功能论文 篇10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怎样把博物馆作为传播文化科学信息的平台, 让博物馆融于市场, 提高博物馆在公众中的认知度, 让其成为公众关心向往的场所, 改变目前门可罗雀、冷冷清清的局面。笔者在此提出:博物馆在建设上要“突出三种意识”, 在服务上要“深化三个理念”的浅显看法, 同大家共勉, 并恳请同仁指正。

第一, 突出博物馆建筑的“生态”、“环保”意识。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事业的公共设施, 这是博物馆开展工作, 展示自身特色以及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基础。博物馆的馆址选择、布局和结构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在正确的设计理念指导下进行。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几大关系之一, 对人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博物馆就其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自身建筑更应受到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建筑方面更好地体现出“生态”、“环保”意识。

第二, 突出博物馆陈列的“人本主义”意识。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教育大众, 实现社会功能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 公众不再满足以往陈列藏品的美妙绝伦, 而更多的是探究藏品背后所蕴育的文化内涵。鉴于公众知识水平及欣赏水平的变化,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理念应更多地体现“人”这一社会主体, 即以“人本主义”思想来指导博物馆的陈列。网络、三维设计与灯光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应纳入陈列展览工作之中, 这样才能使展品更多的“活”起来, 使参观者在参观中真正达到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中“人本主义”的实施, 要充分考虑到参观者年龄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别, 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以深入浅出的文字、生动形象的画面体现展品的文化内涵。

第三, 突出博物馆藏品的“精品意识”。藏品是博物馆开展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 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对博物馆的建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过去博物馆藏品的收集着重于精品的收集, 而对于能够反应文化内涵的日常生活物品重视不够。固然, 精美物品为博物馆的陈列提供了条件, 但是, 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其不只是满足人们求胜心理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它要为人们提供知识, 使大众了解藏品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只注重精美物品收集的传统, 更多地加强藏品内部联系的研究, 体现藏品背后人的活动, 对藏品内涵能够给以准确的界定。精美物品与日常物品相互结合起来进行展出, 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中人类活动的不同側面和真实场景, 也才能成为脍炙人口的“精品”。

博物馆仅在建设中突出了以上所谈的“三种意识”还远远不够, 欲想在公众中树立自身形象, 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还应在服务工作中“深化三个理念”。

首先, 深化公众理念。博物馆是一个面向社会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 公众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要把提高国民素质放在第一位, 想观众所想, 急观众所急, 千方百计满足观众的一切需求, 以此吸引观众, 提高自身知明度, 扩大自身影响力。

其次, 深化服务理念。现代博物馆正从“以物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 它要求把观众视为博物馆一切工作的重心, 牢固树立“观众第一思想”。要把公众需要什么样的展览当作举办展览的动因, 并不断改革服务项目, 创新服务手段, 搞活服务内容, 让观众认为博物馆是最理想的文化休闲场所, 以此达到参观、休憩、娱乐的目的。形成博物馆与观众相互服务、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社区店需求量下一篇: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