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专业水平管理十篇

2024-09-08

安全专业水平管理 篇1

关键词: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在电力系统中, 继电保护有着“安全卫士”的美誉。在一年当中, 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实施全天候二十四小时保护。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 继电保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

我公司近两年来, 电力系统因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作造成的各种事故中, 由于继电保护和作业人员的操作失误, 以及误整定和误接线等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给厂、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本文从继电保护角度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以及提高管理水平阐述个人观点。

1 加强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得到广泛的应用, 并且更新换代时间非常短。因此, 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 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进而为安全生产奠定物质基础。目前, 利用微机保护装置对厂、网进行保护, 通常情况下, 采用双重化配置对重要设备进行保护。上述措施或方案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水平。但是, 受继电保护人员的个人能力的影响, 不熟悉继电保护装置, 对继电保护的设计原则、二次接线等不了解。尤其是一部分技术人员, 甚至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依然局限在传统观念上, 进而为系统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按照“请进来、走出去、靠自己”的原则, 对电力系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解决。所谓“请进来”是指邀请行业内的专家里手以专题报告会或者亲临现场进行指导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指导培训;“走出去”是指为了提高继保人员的综合能力, 安排组织继保人员参加学习班、研讨班, 或者兄弟单位进行参观和学习。上述两种方法对于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都特别有效。对于从事技术的继保人员来说, 即使处在更好的环境中, 如果自己不努力、不学习, 不刻苦钻研技术知识, 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就是空谈。所以说, 提高继保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追根溯源还要“靠自己”。通常情况下, 管理人员为了提高继保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要为继保人员提供环境、营造条件, 同时争取各种进行教育培训的机会, 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方式, 提高继保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工作作风

电力设施和设备通常情况下都安装在户外, 不论是市里, 还是郊区, 不论是高山, 还是峡谷, 电力设备每时每刻都在经受大自然的洗礼, 各种残酷的户外条件都在考验着电力设备, 更确切地说, 这是对人的考验。作为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 其日常工作就是维护、检修电力设备, 以及对电力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等。通常情况下, 从事这种工作的继保人员, 在工作的过程中, 一定要恪守事无巨细、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特别是一年一度的电力设施定检工作, 更是要求定检工作人员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 工作时遇到的无论是大难题, 还是小问题, 都要认真细致地查明原因, 决不放过一个细节, 用高度的责任心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通过对以往的事故、违章现象等进行研究分析, 在追查事故责任人的过程中, 尤其是在第一事故责任人中老同志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通过对事件进行还原, 研究分析事故原因, 继电保护人员都经历着共同的心理过程, 由于继电保护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并且对技术要求比较高, 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 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 没有工作经验, 工作中他们都有一种战战兢兢的心理, 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 总是反复考虑, 或者寻求别人的帮助或意见, 然后进行施工作业。但是, 随着工龄的不断增长, 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 以及处理问题的步骤早已熟悉。这时, 在他们的心目中, 工作过程中的正常工作流程, 安全措施等, 都已经成了包袱或累赘, 在一定程度上为事故的发生造就了基础, 当条件满足时, 就会引发安全事故。所以, 继保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 一定要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坚持安全生产天天讲, 月月讲, 要将严谨细致的工作方式融入自身的工作过程中, 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案例一:2012年6月8日9:46调试人员在工频启动1#锅炉6k V高压电动机 (1#炉排粉机) 时, 造成0#启备变带负荷差动保护误动作。

暴露的问题: (1) 调试人员粗心大意,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认真。在做完调试后没有将0#启备变高压侧电流端子连片 (三相中的一相) 连接上, 失去了第一关的防护。 (2) 运行人员在送电前没有认真仔细的检查回路, 确认回路无异常, 最后一关也失去了防守, 导致0#启备变带负荷差动保护误动作。

结论:造成0#启备变带负荷差动保护误动作的原因是, 各级工作人员工作不严谨。

3做好二次图纸资料的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 确保施工安全, 国家出台了《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根据规定:按照图纸进行现场作业, 坚决杜绝凭经验进行工作。当图纸资料与现场实际发生矛盾时, 在一定程度上给维护带来麻烦。图纸资料和现场不一致, 其原因:一方面基础建设是遗留下来的, 例如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按照设计修改通知单, 技术人员完成接线后, 没有修改图纸;另一方面技术改造后没有修改原图纸。通过总结事故经验, 事故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两方面的因素。所以, 要提高管理图纸资料重视程度, 当图纸与接线不一致时, 认真核对, 确认后, 对

内部控制理论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应用

涂欣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摘要:众所周知, 社会保险基金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内部控制理论有利于社保目标的实现, 因此, 将内部控制理论应用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有利于我们国家社保基金的安全与稳定, 有利于每个参保人员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基本特点, 然后又提出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最后再将内部控制理论应用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特点应用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我们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问题, 这是由于社会保险基金不仅关系到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 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自2006年上海社保基金案发以来, 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保障企业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基金的保值增值?企业内部的管理运作是社保基金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内部控制理论主要是指通过对风险管理程度进行提高与加强, 进而实现社会保险组织的根本目标, 将内部控制理论应用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过程中,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内部控制, 是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1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内涵

1.1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要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 按照我们国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而开展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待遇支付、保险基金增值保值的行为和过程。最近几年, 随着我们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化, 社保覆盖的范围也处于扩大的过程中, 参保的人数变得越来越多, 社会保险基金的规模出现了增长, 如下图所示, 为我们国家某区从2004年至2008年的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图,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 该区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是处于逐年增长的状态, 其中, 2008年五项社保的总收支规模已经超过了一百亿。

1.2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基本特点

目前, 我们国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采用的是分级管理模式, 社保的基金全部纳进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专户中, 依据我们国家的具体要求, 对这些基金进行统一管理, 并且按照险种的不同, 分别对其进行建账核算, 实行专款专用的方法, 严禁相互挤占以及相互调剂, 无论是单位或者个人, 都不可以擅自挪用基金。

1.3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模式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包括信托基金管理模式, 如政府或者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基金会管理模式, 通过基金会形式组织管理社会保险基金, 如地方住房公积金, 其管理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信托法进行资金运营。商业性基金管理模式, 由政府规划并授权的基金公司组织实施社会保险的基金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俊杰.如何确保继电保护的可靠运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8, 12.

[2]张磊.继电保护技术相关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 2011, 26.

安全专业水平管理 篇2

一、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工业。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 每年需进口大量原油及成品油, 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8月份中国共计进口原油2104万吨, 同比增长0.69%, 并且主要来自中东等相对不稳定地区。而与之相对应的是, 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不断扩大。同时, 伴随而来的各类事故的数量和死亡人数也呈增长趋势。2011年石油石化产业共发生各类事故179起, 事故共造成149人死亡、1234人受伤和5人失踪。安全事故的发生, 不仅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而且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石油企业在产能不断增加的同时能否同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问题, 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延长石油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延长石油所从事的油气探采、炼油与化工、油气储运等领域, 都是高危行业, 目前, 有1400多公里的输油管线, 几百个灌区, 并且每年都在增加, 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是随着延长石油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等诸多危险因素的存在, 安全风险将会进一步增多, 安全管理的范围和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三是国家和陕西省给延长石油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越来越重, 社会各界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政府不仅要求企业提供能源、创造利润、提高竞争力、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且还要求企业保护环境, 在确保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四是自身发展要求的变化, 企业不仅需要健康稳定的发展,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及利润, 而且还要保证股东手中的股票稳定升值, 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发展问题, 考虑清洁生产问题, 还要想方设法取信股东、回报股东。五是来自员工的需求变化, 员工的需求早已超越了解决温饱的时代, 他们对获得尊重、实现价值、自身发展及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非常重视, 他们需要企业提供更加宽松、舒适、安全的软硬件工作环境。六是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和国外大型石油公司在人才、市场占有率等诸多方面更趋于复杂、激烈, 而现代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 如何吸引、培养、留住人才, 是关系到企业盛衰存亡的大事。

二、延长石油安全管理现状

延长石油近年来狠抓安全管理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表现出了六大特点:一是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二是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 排查隐患, 四是坚持节能减排, 五是大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六是加大油气田及输油管线治安整治力度。实现了“四个转变”, 即:由传统的管理向体系化、标准化转变, 由强调领导负责向强化全员责任意识转变, 由单一的事故管理向预防优先转变, 由强调结果性指标向激励性目标管理转变。形成了“安全生产, 平安生活”的安全理念, 初步形成了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这与当前国际上所倡导的强化管理、改进装备、发展软科学的方向是一致的。但还存在诸多不足。

1. 在安全管理体系引入和实施上没有结合国情和企业自身情况来制定和运用。

安全生产支持体系存在许多问题, 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市场不规范, 工伤保险体系不完善, 信息化建设迟缓等问题亟待解决。

2. 安全意识和理念跟不上。

表现在安全管理不能与业务管理充分结合, 全员参与意识上与国外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安全理念还有待加强。

3. 在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方面偏颇。

过分重视书面文件, 而对于实质性的本质安全、安全技术、惯例应用不够, 技术支持也不完善, 如风险评价、应急准备和响应等方面。

4. 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及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工程化能力差, 成套技术的开发能力比较弱, 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工作薄弱, 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相差甚远;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力量的协调和科技资源的整合有待加强。

三、延长石油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1.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文化。

一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核心, 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用法律来规范约束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行为,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并严格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层层落实责任, 层层传递压力。各单位要在各自的管理层面和职责范围内, 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全面推进安全工作。二是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 进一步强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同时, 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 严格落实问责制度, 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凡出现事故要在第一时间逐级上报, 对于瞒报、迟报事故, 引起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 要严肃处理, 绝不姑息迁就。在企业内部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违章必纠, 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要生产必须先安全, 使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真正落实到日常生产活动中,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营造全员重视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三是要强化应急管理。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加强井喷失控、危险化学品泄露、管道抢修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提高第一时间控制事态发展的能力。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 确保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不断修订完善各级应急预案, 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 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四是要扎实推进HSE管理体系的实施。

2. 构建规范有序、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

一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以应知应会为内容, 开展全员多层次、针对性的安全技能和业务培训, 使员工能了解设备的性能、熟知工艺流程、具备较强的危险辨识能力,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规范职工“上标准岗, 干标准活”。适时组织开展安全经验交流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安全主题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以身边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为基础, 分析安全问题, 总结安全经验, 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强烈震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比武, 采取“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等有效措施, 发挥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作用, 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安全意识, 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始于细节、源于责任心”等安全文化理念, 努力营造全体干部职工认同和遵循的安全文化, 以良好的安全文化宣教影响职工逐步转变安全态度、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将自己行为自然的用安全文化进行规范, 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二是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按照“隐患排查不留死角, 隐患治理不留后患, 隐患不除不准生产”的要求, 逐项整改。首先隐患排查不留死角就是对生产工艺上的每口井、每辆车、每个设备、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个站点、每个区域进行逐一排查。其次隐患治理不留后患主要就是对排查出的隐患能现场整改的立刻现场督促整改, 能限期整改的下发整改书, 限期整改并检查验收, 一时整改不了的落实监护人、监护措施及特护措施, 保证安全生产。隐患不除不准生产就是对排查出的隐患必须先整改后生产, 不整改不生产。要按照隐患治理“五落实”的要求, 对隐患治理完成情况逐项验收并上报备案, 直至隐患整改不留后患。

3. 构建稳定可靠、标准规范的安全物质文化。

一是要加大安全投入, 做到专款专用。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是要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 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是企业减少事故, 实现安全生产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本条件。要及时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它安全生产设备、设施, 确保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二是要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标准化作业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由传统经验型转变为科学技术型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现代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和每一动作进行分析, 从主动控制事故出发, 以安全为重点, 注意总结工人作业中的成功经验, 剔除习惯性的违章作业, 强调多人作业的统一指挥, 协调配合, 满足生产、质量管理的要求, 以安全、省力、高效为目标, 形成一种优化作业方法, 并要求作业者在生产作业中按照规定的作业程序和动作标准作业。要采用先进的工艺路线, 工艺设备和可靠的生产技术, 组织进行生产, 要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 安全技术攻关和行业技术交流, 解决安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消除各类不安全的因素, 有效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4. 构建和谐的安全精神文化。

安全专业水平管理 篇3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素质;专业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204-02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摇篮,也是造就教师成长的沃土。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创建优质学校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明确“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校本研究与培训一体化的良性互动,是把学习、研究、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校本研究与校本培训。可以有效的形成团体学习的良好环境,教育科研既是增强学校凝集力的重要因素,它能让所有教师把时间和精力真正花在对自己工作的研究和思考上。学校要为教师的发展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成才,不断地激励、督促、帮助教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形成他们的教育思想,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舞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基地,把教师作为教学教研的中坚力量,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依托教研,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校本教研是创建优质学校创办特色学校的途径与支撑

创办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已成为当代中小学的办学方向与追求。创建优质特色学校需要特定的条件,包括校长的风格、学生的需要、教师的特长、科研的支撑、学校的底蕴和社区的环境等。其中,科研的支撑“科研兴校”已成为学校的共识,而且越来越为广大校长和教师重视。但如何走出一条立足学校、促进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路子是许多学校尚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正是广大学校创办特色的一条可探索的道路。在以课题研究为核心的校本教研中,学校可以通过与科研部门合作、校长与专家对话、教师与研究人员交流,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学校要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校本教研的活动,平时在学习中应做到“五个结合”,即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结合。

三、开展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渠道和根本措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把学校构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名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既是教师形成创造性劳动态度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工作兴趣、灵感的源泉。如果教师看不到教育现象的蓬勃生命力,感觉不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那么,怠惰、消极、漠不关心的现象就会蔓延开来。教师就会在教学工作中缺乏热情,因循守旧,消极应付。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办法。因此,教师只有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这是身为教师者工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教师学识水平。教师的成长是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最为有效.所谓“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就是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等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所实施的培训。这种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不能把眼光总盯在外出学习,应当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四、建立以“自我反思、合作探究、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通过学习、反思,增强意识,从而找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的办法。

(2)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积极主动地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努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学校“优势专家群体”。

参考文献

[1] 让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Z].

[2] 开展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Z].

安全专业水平管理 篇4

(1)农电工作重点的转变。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我们从这次会议开始,农电工作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由过去我们主要精力抓农村电网建设转向重视建设与抓好和加强管理并重,并向加强管理倾斜。建好电网我们更要应该管好电网,巩固农网改造的成果,更好地发挥农村电网的效益。

(2)将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我们这次转变具备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近5年的农村电网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全国农村电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网的结构得到了加强。在这期间,我们的安全工作曾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及时制定相关的制度、办法和措施,提出抓好安全管理,并建立专业体系。现在农网改造基本上达到了一个阶段,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管理,向系统接轨,全面提高农网的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把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农电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化、标准化,上一个台阶。落实会议精神

农电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以及我们的目标都是在县供电企业,但是目前的管理问题的重点,或者说解决、指导这个问题的重点就是在坐的同志,省公司农电部的领导和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省公司还要不断地对农电安全生产工作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贯彻好这次会议,关键是解决好我们的观念认识,关于这次会议提出的强化安全管理、提高专业管理水平这两项工作我们还需要在观念上、在工作上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2.1 强化安全管理

从我们目前的完成公司的农网安全工作情况看,有这样四种情况:

①有健全的体系,有明确的责任,工作能够到位。绝大部分省是这种情况。

②还有一部分省公司,监督与管理相配合,就是监督职能在生产安全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在农电部门。制度也比较明确,工作配合也到位。

③还有一部分职责不明确,工作开展不到位,体系不健全。

④有个别省的安全工作其它部门没有管,农电部也没有管,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上是一个真空。

(1)明确责任,谁主管谁负责。

关于安全工作的责任,大多数完成公司农网安全工作的责任必须进一步明确到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发文,这次领导及时讲话就是这样一条原则:谁主管谁负责。在明确这一点的情况下,有些省要处理好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关系。就是说有些监督职能在生产安全部门、生技部门,要处理好这样一个关系。但是我们主管农电生产,我们就要负责安全,两边结合。安全生产部门多年来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系统安全管理的经验和体系,一套办法,在他们的监督下学习,然后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所以如果明确就是我们管我们负责那我们就要做好;监督和管理分开的,要把它协调好,结合好。其它不明确和没有管理的,那就明确是农电部负责农电部管理,职责就在农电部,这个我想强调一下。

(2)要健全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体系。

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我刚才在听六个单位的介绍经验时有一个共同的经验:都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专业工作如果没有保证体系不可能开展好工作。我们讲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没有体系不行。

(3)省农电部必须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考核。这是我们日常的工作,其中包括统计分析。

(4)抓好基层,即乡镇供电所。安全工作的重点在乡镇供电所。

2.2 全面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2.2.1 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是农网管理工作的核心

线损管理也好,电压管理也好,无功管理也好,实际上是我们管理工作的核心。

我们的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经过这几年农网建设与改造和加强管理,我们的可靠性指标比改造前提高了9%。全年是8760小时,即减少了停电780小时。农村低压电网的电压是200V多一点,在合格范围内;线损平均大概降低了14%~16%,效果非常明显。但这三个指标是一个综合指标,各个方面集中反映了我们企业的综合指标,所以我们要想提高我们专业,必须要综合治理。

这几个指标体现在我们的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电量的可靠性,人员素质,我们的管理工作的水平等等各个方面。核心指标上去了,整个工作才能上去。一定要认识这三个指标在我们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在专业管理上基础,人员素质还不适应,我们的专业管理工作是刚刚起步,这样一个基础非常薄弱。

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推动这项工作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全面提高专业工作加强管理,首先要加强我们省公司农电部专业管理,农电部的加强首先从我们的专责工程师开始,从部门领导开始。所以我想强调我们在坐的,首先要从我们开始。

2.2.2 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就抓好以下环节

①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指标。省公司对全省的每一项专业管理要有明确的指标,然后制定可靠的计划,在制定计划的基础上要提出落实的措施。这是前期的工作,这是第一个环节。

② 第二个环节要抓过程。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建立统计、分析系统并考核到位,把过程控制住。

③最后实行闭环管理,这是第三个环节。返回来和目标核对,和我们的计划核对,并进行调控。

2.2.3 提高专业管理水平,重点抓好如下工作

(1)当前要抓好无功电压管理工作。

①首先是电压监测表要达到一个标准规定的要求,装表要到位。有些同志提出没有资金,我想关键还是我们的认识和观念,一个县拿出几万元钱装表是没问题的。首先要装表,表计装好后,要把记录工作规范化,抄表,建立统计、分析制度,这是当前的关键。

②合理科学地配置补偿设备,并且保证它的可靠率。在无功配置和提高它的可靠率的基础上健全统计分析。可靠性工作当前主要是要建立体系,并且一定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保证可靠性的措施,贾主任在报告中提了。我想配备一台发电车它的效益应该是可观的,对于县城的改造,发电车能够保证它的效益,而且能提高可靠性,必要的可靠性,这个问题大家要舍得花钱。其它的带电作业也好,科学合理的安排检修计划,还有利用这次县城电网的改造选用可靠性比较高的设备。在这项工作中大概要做的工作有人员的培训,可靠性管理的培训。这个问题农电部也研究,决定要统一培训我们省公司的专责工程师,编制教材,提出我们的上岗的办法、考核标准,然后逐级培训。

③关于线损管理工作重点是落实责任。无论是无功也好,可靠性也好,线损也好,都要把责任层层落实最终到乡镇供电所的电工。由于乡镇供电所的电工是从事设备的检修、巡视、管理、维护等最基层工作,只要他们的工作都做到位了,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才能实现过程的控制,才能使我们的体系最终的结点做好。

(2)要加强电网建设的管理。

因为我们农网建设工作搞了几年了,有一套很好的管理办法,也有一套施工队伍,组织工作大家都有经验,但是我还想加强电网建设的管理工作仍然不能忽视,仍然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在电网管理上特别是县城电网的管理上,还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抓好两个前期工作我想强调这样几点:

①当前要抓好两项前期工作:首先是抓好县城电网的规划,再是抓好项目的审定。在没有开工前大家要抓好县城电网的规划,把前期工作做好。

②一旦开工要抓好五个环节:一是资金管理,二是招投标的环节,三是工程监理的环节,四是收费管理监督,五是宣传。在前期工作充分的基础,把这五个环节做好。

③再做好一个工程验收:一是项目要符合计划要求,二是工程量要认真核实,三是决算,把这几项验收工作做好。

前边环节中为什么要提到宣传,因为我们的电网改造要涉及到停电,要涉及到一些路径选择,还涉及到向居民收费。城网的改造是提高供电能力,提高可靠性,使用户的直接感到的效益不太明显,收费难度较大,对做好这项工作,政府的支持、群众的理解、政策的到位,所以宣传工作很重要。另外在收费问题上大家要慎重,①是收费还是不收费。通过这次改造,居民户表的主权问题,校表也好轮换也好,还是向农民收费,这个问题要慎重。

②是严格收费的标准。

③是收费的程序、政策、管理、使用。这几个环节一定要认真研究。

我想重点强调一点,我们大家特别是省公司农电部,一定要有科技进步的意识,这是前提。在建立强烈的科技进步意识基础上,做好本省符合实际的规划。江苏、辽宁省等的管理工作都体现了这一点。有意识还要有规划,紧紧围绕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和服务质量这样几个重点,确定重点项目,同时,推广应用一批成熟实用的技术设备,抓住这次县城电网改造的机遇,使我们的农网科技进步工作在2003年争取有一个更好的局面。

安全专业水平管理 篇5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科学管理是安全之母, 如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电、煤气性能的了解, 盲目蛮干造成的。“科盲”是事故的“隐患”, 许多事故往往是由于缺乏普通的科学常识所致。面对着不断更新的技术装备, 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别说驾驭它、使用它, 就是完好的装备, 也可能损坏。人要是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 就会聪明起来, 减少盲目性, 再复杂的武器装备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从事危险的工作当中始终都安全无恙,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是安全管理的巨大力量, 知识可以增加安全系数,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运用科学管理方式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我国应采用的科学管理方式。 (一) 形式多样, 注重效果, 全面宣讲安全的重要性。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 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 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 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 推陈出新, 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 寓教于乐, 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 事事讲安全, 时时讲安全”的氛围, 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 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 (二) 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在现代管理哲学中, 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 客体也是人, 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 人的素质 (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 是占主导地位的, 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 企业必须尊重人, 关心人, 以人为本, 采取必要措施, 保障个人的利益, 使大家找到归属感, 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 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三) 重视激励作用。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 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 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 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 可以评选安全标兵, 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 满足个人的荣誉感。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 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 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 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 酌情选择。 (四) 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 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 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 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 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 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把全员纳入安全管理。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形成“安全工作, 人人有责”的共识, 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 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 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 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六) 把安全管理贯穿到始终。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 从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 就要开始安全工作, 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 直到报废为止。在特定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 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七) 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 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 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因此, 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 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 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 必须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 严格要求, 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八) 安全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 因此要形成从厂、分场到班组的三级安全网络。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 信息的存贮, 信息的传输, 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 (含信息的反馈) 5种功能。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 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 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设备等资源, 加速信息的周转, 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 每天获取的事故信息量非常大, 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 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 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 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应用前景广阔。

安全专业水平管理 篇6

一、安全文化的概述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跟企业长期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是分不开的, 它是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 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尊重人的生命, 维护人的身心健康, 以此来达到对人的安全价值实现的一种文化。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树立安全精神和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 同是也是企业员工人心凝集的一种手段。企业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 就是如何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避免人身或者非人身事故的发生。达到高安全系数和高利润的共同发展。

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 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 尽可能的避免企业事故的发生, 前提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事故发生的原因。一般来说, 企业发生事故的原因分为不可抗力的原因, 比如自然灾害、地震之类的事故发生, 这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绝大部分都是人为上的原因, 都是由于人的因素上出现问题而造成的事故。即使是有些事故看上去是因为某些物的原因, 但是这些物的原因都或多或少的跟人的行为有直接或者间接上的联系, 完全意义上的不可抗力的因素出现的几率很少。所以, 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 只要能够很好的把握住人的因素, 企业安全工作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而就安全文化而言, 正是在人的因素的基础上才建立起来的, 只有很好的实现对安全文化的培养, 才能真正的将安全管理的重心, 牢牢的把握到人的因素上来。

二、企业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1. 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性

企业是现代经济的组成部分, 和其他的经济模式的发展一样, 企业自身的管理和发展也必须要依照一定的运行机制, 这是到期企业预期目标的唯一手段。而且每一个企业, 都应该有企业自身形成的文化, 这种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一个巨头广泛代表性的工作作风, 行为准则, 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同样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的性质不同, 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不同, 相应所构建出来的企业管理模式也不是不一样的。企业文化作为全新的一种文化现象, 不但是企业对员工重视程度的体现, 同时也是新时代下企业管理的全新特点。

而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在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是不不言而喻的,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获取, 更跟员工的生命安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好, 出现安全事故, 带来的不仅是企业物质和经济效益上的损失, 更是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这些年, 尤其是在煤炭企业, 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有很多还是特大的安全事故, 这些事故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 我们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流下, 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 一定要对安全管理问题给予充分的认识, 而对于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就必须要依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加强。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 只要我们在企业的生产中, 对生产人员, 机器、材料。生产方法和生产环境等要素上对安全问题进行管理, 就不会有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 由于员工的安全理念还比较落后, 管理工作存在盲区, 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在处理工作时从部门利益出发, 造成全局性管理互相矛盾, 管理方式有差距等多方面的原因, 就必然导致安全管理的疏漏。因此, 有效的办法就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来改善员工的安全意识, 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 从而使员工自发的、主动的、持久的按制度办事, 真正做到对企业安全问题上的保障。

2.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的不同点

(1) 安全文化主要通过传播、宣传、科学普及、教育、倡导、法律等手段, 从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人生价值观、道德行为去启发教育人, 以人为本, 珍惜生命, 互爱互帮, 学会自救互救, 提倡博爱、伦理、自律, 达到人、群体、社会、家庭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实现舒适、安全、健康的境地, 它对人的整个人生过程都不断影响, 注入和培养、塑造, 用安全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教育和激励人, 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即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知识, 安全的社会适应力和安全的生理、安全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开放、无约束、无强制的自然、自由的教育, 突出一个对人的爱, 这种安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继下去, 并优化和繁荣, 一个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当时当地的安全文化熏陶、改造和提高, 安全文化注

入就会在心灵的深处发生质的改变;

(2) 企业安全管理采用行政、法制、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 带有强制性、限制性和惩罚性, 是以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总目标为最终目的, 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为条件, 在一定范围内是一种安全生产约束手段。由于是强制、惩罚、约束性的, 被管理者始终是处在一种被动安全, 服从安全, 要我安全的强迫、监督状态, 从精神上、心理上的影响是相对短暂的、有限的, 调换岗位或另寻职业后, 又要重复被动安全强制、压抑的局面。因此有人提出并研究安全行为科学, 在企业安全管理上, 要研究人的安全心理, 以人为本, 对工人要“爱”要“护”, 企业安全管理才能持久、深远。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西方国家早已提出并付之实施, 是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具体思路。它强调尊重员工需求, 关心员工成长和发展, 重视员工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反对把员工仅仅看作生产的“工具”, 而是强调人是有多重需求的“社会人”。按照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理论, 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组成,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从中可以看出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更高级。因此, 企业在不断提高员工生活水平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员工的安全需要,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

1. 强化安全教育工作, 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目前, 许多企业特别中小企业,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把企业的安全工作放在次要, 甚至可有可无的地位。因此,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通过企业各级、各部门的安全教育, 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而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 可以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 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 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具有很高的安全文化素质, 就可以把自己倡导的安全价值观的信念和行为方式, 通过言传身教播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里, 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2.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水平

首先, 企业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每位员工每年有固定的集中专业培训 (其中包括安全知识讲座) 。培训合格者, 才可以上岗工作, 培训不合格者, 禁止上岗工作, 并扣发工资或予以辞退。通过这种培训将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系统化、完整化地教授给员工, 让安全生产的意识伴随员工工作的始终。再次, 企业可以给每位员工发一本安全手册, 除了有关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外, 还有一些安全标语、安全警句之类的短小精悍的话, 目的是让员工阅读之中, 将安全生产牢记心中, 时刻警醒自己的安全行为。

3. 建立严格的安全保津制度

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 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种主要方法和手段。但是, 原来的安全制度不够科学、不能得到员工的积极配合, 导致许多制度流于形式, 或者根本就无法得到贯彻落实。辽宁孙家湾特大矿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事实。因此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如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制度、事故救援和处理制度等) , 要体现人本思想, 充分反映员工的实际需求, 才能得到员工的积极响应, 才能使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4. 加大安全投入, 从硬件上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

有人认为, 安全投入是件看不见回头效益的亏本的事, 因此, 对于安全投人“左顾右盼”, “克斤短两”。一份由国家经贸委等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为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 近几年来, 我国每年所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近1000亿元, 加上间接损失则近2000亿元。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 安全生产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投入产出比”, 是1:5的关系。可见, 安全投人还是回报率颇丰的一项投资。目前我国对事故预防的投人明显不足, 投人的资金离实际需要有很大差距。我国对安全的投人占GDP的比重不足l%。而在发达国家, 预防投资占GDP的3.3%。所以要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提高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 需要加大安全成本的投人, 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需要高水平的安全生产投人来支持。当然, 投人的资金光靠企业自己解决是不现实的, 应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 建立安全保险公司、安全投资公司, 国家设立安全基金, 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以解决企业安全的投入不足问题。

5. 重视激励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 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要求管理者深人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 并予以满足, 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 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目前, 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 虽然有激励效用, 但不免单一, 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 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 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 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 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 可以评选安全标兵, 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 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综上所述, 在企业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但是单纯的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 不不代表企业的安全管理就得到了提升和完善。如何把握这两方面的内容, 就是要将企业发展中, 通过对安全文化制度的建立, 将其作为安全管理的背景和基础。企业的安全管理一定要充分的利用企业安全文化所形成的各种素养, 哲学和伦理道德, 利用这些无形的文化价值, 来实现对企业安全问题上的管理。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中, 企业一定要坚持将“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 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精髓。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作为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作为安全文化的制度保障。同时, 把先进的设备, 标准的作业环境作为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建立有特色的、一流的企业安全文化, 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徐德蜀邱成:安全文化通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时美英毕霞:企业安全文化重在建设.前沿, 2004, 2

[3]任乐春:关于安全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思考.安防科技.安全经理人, 安全化2004, 8,

[4]王志:论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4, 8

安全专业水平管理 篇7

1 追求“一个目标”

所谓追求一个目标, 即不懈地追求“零事故、零违章、零缺陷”的安全管理目标。一是将“零事故、零违章、零缺陷”作为供电所安全管理的基本目标。每年年初组织员工签订安全责任状, 根据各人岗位特点,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供电所与班组、班组与员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并要求员工之间互相监督;利用安全活动日, 对隐患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 进行“揭、排、查、找”, 使安全管理人性化。二是坚持强化以“零事故、零违章、零缺陷”为过程控制的安全生产评价控制体系。供电所把班组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视作对安全承诺的失信行为, 每周例会通报, 每月考核, 每季进行“金牌、绿牌、黄牌”评价公示, 并与班组的绩效、安全奖挂钩。三是重视安全技术措施。2014年供电所对辖区430台综合变压器逐台测量首末端电压, 对电压合格率不到90%的进行分接头调整, 同时对配电箱 (房) 内的供电设备的接线情况及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有效减少了设备故障和用电事故的发生。

2 夯实“两个基础”

夯实“两个基础”是指夯实安全的基层管理和基础管理工作。首先, 通过引导、培训和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使每个员工熟识本岗位所必备的安全知识, 了解本岗位及周围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按规章制度和标准完成各项工作, 留心他人岗位上的不安全行为, 将自己的安全知识和经验与其他同事分享, 做到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实现互保和团队安全。其次, 加强对班组长的安全培训, 要求班组长认真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 提高安全管理知识, 实现班组团队安全。再次, 供电所安全员每月对班组安全活动及班组安全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指导和评价, 检查率100%, 并认真开展合格班组的验收、评价工作。最后, 各班组开展安全“百家讲坛”活动, 以“我问你答”“大家来找茬”等互动方式,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 抓实“三项工作”

重点抓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评价与考核、安全教育培训三项工作。供电所强化员工“红线意识”, 和每一个员工签订安全责任状, 明确安全目标, 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每月底, 供电所对各员工的安全责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考核, 对安全责任制落实得好的员工进行适当奖励, 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根据考核办法扣罚工资或奖金。通过安全目标考核, 督促安全责任制的落实;通过过程考核, 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方法多样、富有成效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持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

4 实现“四个转变”

意识转变, 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行为转变, 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管理转变, 实现由粗放向精细、被动向主动转变;控制转变, 实现由事故处理向事故预防转变。

供电所树立“上医治未病”的理念, 将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抄表、搭接、运行、抢修等各个环节。一是完善应急机制, 将线路与设备安全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高全所员工对线路与设备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二是组织员工学习各类事故通报, 吸取事故教训,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三是加大对外包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 严格安全审查、安全教育、安全评审、督查监控等工作, 坚持现场安全督察, 强化施工作业“无违章”管理, 做到事事有记录, 件件有落实。

5 实施效果

安全专业水平管理 篇8

究其成因,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制度的空缺,使国内信息安全调查总是慢半拍。在国外,要求收集信息必须准确,并要在研究单位、政府机构、粮食生产与食品加工企业及消费者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以便增加透明度,努力保证食品安全。同时,收集其他国家的食品安全信息并开展交流。譬如,日本建立了及时有效的从国际组织及海外各国收集信息的机制。而在国内,不仅内部食品信息交流网络尚未架构起来,而且与国外信息交流更是少得可怜。

信息披露环节过多,也使得信息很难做到及时、公开。从国外来讲,一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收集到可靠信息后立即发布相关警告或指令。而在国内,都必须上报上级主管卫生部门,然后再通过上级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严格审批,在最大程度地保证消费者利益和国内市场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卫生部才发布相关的产品安全警告或提醒。如此众多环节,让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安全警告总是姗姗来迟。

检测标准严重滞后,更让洋品牌常常在出现安全问题后,总是表现得傲慢无礼。在很多情况下,国家质检部门不是不想向公众及时发出安全信息,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说,我国1996年出台《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其中规定禁止将“苏丹红一号”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生产。但10年后发生苏丹红事件后,国家仍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有关“苏丹红一号”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再以麦乐鸡所含的化学物质为例,由于目前对这种物质没有国家统一易行的检测标准和手段,只能任其自说自话,信口雌黄。

安全专业水平管理 篇9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

安全是企业生产工作永远的基石,企业的生产稳定,员工的家庭幸福,无一不来自安全的馈赠。**供电公司坚持以安全文化为安全生产“导航掌舵”,用易于接受的安全理念、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打造企业共同的安全价值观,用安全人文环境和长效机制筑牢安全防线,使安全管理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该公司于*年*月份发布了《**供电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实施细则》,以指导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在该草案中,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组织领导作了详细的阐述。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从四个方面作了界定和诠释:设备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素质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并且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每一相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室,在限期内由相关分管领导督促完成。

一、把设备文化作为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力培育安全文化。

一是对所辖各配电台区进行了绝缘化改造。要求新建台区一律进行配电变压器及负荷开关或JP柜的高低压进出线和桩头绝缘化,目前,该公司已对所有新建的配电台区进行了改造,未实现绝缘化的台区正按计划逐步实施。此项举措 使公司配电设备发生短路跳闸等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有效提高电网的的安全可靠性。二是变电所订做十种安全警示牌。由调度所监控中心组织实施,日前在**座无人值守变电所安装到位。目前,公司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安全设施和工作环境已逐步达到《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电力生产安全设施规范》要求,十种安全警示牌的安装表明了公司无人值守变电所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提升。三是悬挂提示牌。在**供电区域内水塘、沟渠边的高压线下,都挂上了由供电部门统一制定的“禁止钓鱼”的提示牌。牌子虽不大,却表现了供电部门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安装临时用电电源箱。针对我公司农排线路临时用电桩头全部裸露在外,无任何保护措施,而且离地面较近,极容易造成临时用电用户误碰触电的问题,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经各部门多次论证,结合农排线路临时用电的特点,订制了临时用电电源箱,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安装使用,此举极大地消除了农排线路不安全用电的隐患

二、狠抓安全管理,强化制度的落实,用强有力的措施影响、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一是努力追求抓好“两化”(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标准化和现场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完善了各类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各类作业现场危险点预析和预控卡、安全工器具使用、试验、定置管理制度、现场运行、操作、检修规程、各类事故预案等多种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和创新安全管理的新方法。二是创新推出了“移动警示牌”这项补充安全措施。“移动警示牌”是将固定式警示牌、安全警示标语移至实际工作地点从而实现了安全关口再前移;是安全警言警句、工作票、作业指导书等为一体的综合产物。采用移动警示牌可以对危险区域跟踪警示,实现全程“有形”监督,同时列出工作内容、危险点等可让每位工作人员了解各自工作任务及范围,达到口头与书面告之相结合,避免了仅工作负责人及少数人员掌握工作动态与进展。与其它安全警示标语结合使用,不但丰富了安全警句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达到多措并举共筑安全防线的目的。它的运用与推广将开启安全管理新旅程。

三、强化素质文化建设方面,加强员工技术培训。

一是公司在*月份开展“规程学习活动月”活动。这是公司在人员技术培训上的又一新举措。“规程学习月”活动是公司在总结以前的培训经验,结合目前人员技术水平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培训方式。它在培训的形式上与以前有所不同,采用的是“问题式学习”和“帮带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二是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员安全知识培训班。及时传达上级安全文件精神、学习安全管理知识、新安全工作规程知识、现场违章管理、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性评价工作等,以提高安全员的安全管理水平,目前共培训291人次。三是加 强对基层供电所的专职电工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该公司开展了安全知识送下乡活动。为了使此项活动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对公司所属各供电所的专职电工进行了轮流培训。

四、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致力于打造具有人情味的安全文化环境。

安全专业水平管理 篇10

1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达到管理标准化

以制度建设、标准化建设为基础, 紧扣湖南省电力公司《电费管理中心运行评价标准》及《电费管理中心班组建设标杆单位考核评分细则》创特色。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每一套流程、每一道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设有工作标准、质量标准及考核办法。达到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

2 以劳动竞赛为契机, 促使全员技能化

(1) 以赛促训。针对员工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营销知识单一、台区现场经验不足、专业权威性不强、电价政策理解不一等缺陷, 以湖南省电力公司现场培训劳动竞赛为契机, 以5+2、白+黑的工作机制, 展开了全员全过程的“魔鬼训练”。从理论到实践, 从室内到台区, 全方位强化业务培训, 边培训边考试边竞赛, 使员工的业务素质快速普遍提升, 树立了电费中心的专业权威和标杆地位, 发挥了电费管理的龙头指导及带动作用, “以点带面”推进了电费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2) 业绩量能。将各项工作指标量化到人, 开展业绩劳动竞赛, 用业绩衡量员工的能力。让工作质量、反违章、查差错、降损堵漏等用数据说话并量化到人, 月月排名, 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面提升员工实际操作能力。

3 以质量管理为核心, 实现工作精细化

从2008年起就开始实施全局的电费工作质量管理, 在全局层面和电费管理中心内部分别制订《电费管理工作质量考核办法》, 对抄核收工作的每项流程、每个环节、每处细节进行质量考核, 使电费中心成为全局营销工作的一道检验口和防火线, 每个人是营销效益的守门员。每月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向营销部提出考核建议, 每条考核建议明确到每本抄本、每个客户、每项业务, 落实到每个责任人, 2010年质量管理累计处罚13.62万元。

(1) 对抄表工作质量的督导管理。电费中心抄表专责按月组织对抄表质量及抄表例日执行进行规范管理, 对抄表工作质量及其指标 (抄表率、抄表正确率、抄表差错率、抄表例日执行率、抄本及时提交率) 进行统计分析, 按供电单位通报排名并提出考核建议。

(2) 对电费核算质量的监督管理。按周按月抽查电费发行情况、营销异常工单的发出及整改情况, 抽查电量电费退补工单 (异常回复工单) 填写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 抽查高、低压新装 (变更) 客户首次电费核算的准确性, 查看电费差错台帐、合同核对台帐及各类计划总结分析材料等。要求核算班对电费差错及营销异常进行登记及分析, 对电费中心及各供电单位差错责任人及超时限处理的责任人提出考核建议, 做到笔笔到人到事, 并要求各供电单位有考核反馈, 对营销差错及事故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四不放过。每月统计分析核算正确率、及时发行率、营销异常工单处理率等指标, 并按核算员进行排名并考核通报。

(3) 对电费账务管理质量的监督管理。按日核查电费应收、实收、预收、未收、退补、销账业务操作、银行回单、银行承兑汇票等各类单据 (凭证) 生成、流转的规范性、及时性, 以及实收电费资金日清月结情况。按月对电费票据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月考核通报账务班及其个人的账务数据正确率、电费销账及时率、未达账比率。对各收费单位执行年度对账计划的进度及质量进行考核通报。2010年共核对账务10716户, 核对金额1039万元, 纠正账务30户, 纠正差额2.9万元。

(4) 对电费回收工作的监督管理。账务班按月针对电费回收现状、电费抄核收业务管理、新型电费结算方式推广、网点收费等情况, 进行深入分析和数据比对, 认真查找电费回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专人负责电费风险监控及预警, 特别是对高能耗企业、特困企业、预购电企业的缴费情况进行监控及预警。

利用营销信息系统按日、周、月、季定期开展电费回收动态报告, 按月通报回收率落后单位、台区、管理员以及欠费客户情况;对各收费单位的电费回收率实行排名并提出考核建议;对收费工作差错及超时限存款的责任人提出考核建议。

4 以现场督导为手段, 确保工作精益化

定期组织到高损台区进行抄表工作调研, 对客户开展电费回收调查和新型电费交纳方式的宣传。按一定比例抽查营销异常的处理情况、抄表到位情况、电费对账情况, 对每个三级单位的现场督导每年不少于4次, 检查、指导和监督营销异常整改、定比定量核查、抄表、收费、电费对账工作现场作业情况, 检查各环节现场作业工单 (抄表卡、对账函) 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 写出专项检查报告, 提出工作整改和考核建议。并为进一步完善抄表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提供第一手资料, 为提高全局抄表工作质量、降低台区线损提出合理化建议, 也确保了每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5 以闭环管理为关键, 突出效益最大化

(1) 狠抓异常管理, 结合实际工作有的放矢, 协助市局起草制定了《营销异常闭环管理办法》, 全面规范核算异常管理。按规定认真进行电费审核, 及时捕捉和发现各类营销异常甚至潜在的风险, 并汇总归纳所有异常、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 研究异常的分布特性和存在的风险制定预警。2010年共发出核算异常28772笔 (不含零电量户) , 追踪异常2311笔, 为确保每笔异常能按要求整改到位, 出台了异常管理标准, 包括异常工单发出标准、回复标准、整改标准、验收标准。每个核算员都有一本异常处理流水账, 整改一笔勾销一笔, 否则, 锲而不舍督促各供电单位处理直至完毕为止。通过异常闭环管理追补电量293笔1029万kWh, 查错堵漏避免损失870万元。

(2) 狠抓电价闭环管理, 电价是供电企业最大的效益点。中心出台了《电价专业化管理工作方案》, 从指标体系、职责分工、业务流程、审核标准、异常处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明确。准确把握电价政策, 严格审核电价执行。出台了《电价审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对未执行电价标准化审核列为中心界定的违章进行处罚。针对供电单位、代管公司电价政策水平不高的情况, 中心还与营销部合作编制了《电价文件汇编》, 将历年下达、目前有效的电价文件进行整理, 统一下发, 解决了营销员实际工作中的困难, 从源头上杜绝电价执行的错误。2010年共处理电价异常229笔追补电费186万元, 维护了企业利益及形象, 合理提升了售电均价水平。

6 以严抓严管为抓手, 保证运行管理高效化

从2010年年初开始, 电费中心掀起了快节奏、高标准、严要求工作, 精心谋划、用心做事、狠心考核的高潮, 以防为主的营销服务反违章开展得轰轰烈烈。通过风险提示、个人自查、结对互查、班组自查、中心稽查、积分考核等方式, 多管齐下防违章, 从严抓严管出发, 结合本中心实际工作, 制定了《电费管理中心营销服务违章界定》24条、《违章风险辩识和控制标准》等。同时, 协助查处各供电单位的违章行为, 每位员工设有违章奖罚积分台账, 每天有专人登记考核, 对自查自纠、交叉互查、中心稽查所发现的违章分别有不同的扣分办法, 对发现制止他人违章有奖励办法。全年共自查违章15笔。

湖南省电力公司每年开展电费中心运行管理的评价排名工作, 每月对各电费中心的运行管理情况进行通报。省电力公司及市局每年开展标准化作业劳动竞赛活动, 市局每季开展一次“重细节守流程”竞赛检查评比和班组建设标杆单位评分排名活动。这一系列专项活动的开展也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了百舸争流的形势, 鞭策全员争先恐后、你追我赶, 确保电费中心高效运转。

7 以主动沟通为桥梁, 确保专业管理常态化

电费中心利用局营销分析会及周例会向邵阳电业局营销部主任杨利和主管局长潘继雄汇报, 争取多支持;与各供电单位多沟通常联系, 争取多理解, 使各供电单位能够自觉自愿接受电费管理中心的专业化管理, 全面落实专业化管理的要求, 确保专业化管理取得实效。加强与客服中心、计量中心之间的业务衔接, 强化对用电变更、计费参数修改、电能计量装置更换等业务交叉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时效性管理, 确保电费业务全过程管理的可控、在控, 确保电费中心专业化管理的顺利实施。

8 以创先争优为目标, 追求特色工作最优化

上一篇: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下一篇:深层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