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控制十篇

2024-09-13

识别控制 篇1

一、动员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内容

动员物流外包过程中所涉及的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可控制风险;另一类是可控制风险。不可控制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军事风险、市场风险等经济动员系统不可控制的因素。可控制风险是指在动员物流外包过程中动员主体和被动员对象产生的风险, 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降低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或降低不良后果的危害程度和范围, 这类风险通常包括动员主体的决策风险、监管风险, 被动员对象产生的信用风险、安全风险等。本文主要研究动员物流外包过程中的可控制风险。动员物流外包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其中, 风险因素识别是指明确潜在的不良事件, 即产生风险的来源, 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判断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不良事件产生的后果, 是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风险控制一方面是通过风险评价, 即选择实施风险控制的最佳措施, 另一方面是付诸行动, 并对控制结果进行反馈。本文重点研究动员物流外包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二、动员物流外包风险识别

动员物流外包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级动员主管部门和政府相关机构在动员物流外包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动员物流外包商自身产生的风险。

1. 动员主管部门潜在的风险 (1) 决策风险

动员物流外包的优势在于将非核心的物流服务外包出去, 集中有限的资源培养核心竞争力, 形成竞争优势。动员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物流活动, 包括武器装备的运输活动和军民兼容产品的物流活动。动员管理部门在物流外包过程中面临的第一种决策风险是决定将什么样的物流服务外包出去, 如果将不适合的业务外包出去, 将有可能导致整个军事行动和动员活动的失败。因此, 在动员过程中对于物流外包业务策略选择分析尤为重要。第二种决策风险来自于动员管理部门对民用物流企业的动员模式。一方面, 动员主管部门可以依据法律对民用物流企业进行征用或征收;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物流外包的形式执行动员任务。动员方式的选择风险是动员主管部门需要面对的另一种决策风险。第三种决策风险是动员管理部门对物流外包商的选择风险, 没有选择到适合的物流外包商可能会使动员活动陷入更大的风险之中。

(2) 监管风险

监管风险是指动员主管机构由于对外包商管理和监督不力, 而造成的外包商执行动员任务失败的风险,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由于监管不到位, 物流外包商不能保障物流活动的时效性, 即不能将物资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数量、质量配送到指定的地点;第二, 由于对物流外包商的能力不能正确估计, 导致动员任务失败。如在前期的规划和部署中过高地估计了物流外包商的保障能力, 物流外包商在关键时刻就难以满足动员需求。

2. 动员物流外包商潜在的风险 (1) 违约风险

在动员过程中外包商有可能不履行合同, 而在这种情况下, 财务上的处罚不足以弥补军队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 动员主管机构通常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避免外包商违约:第一, 在选择外包商时需要对其物流能力、信誉状况等方面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第二, 在签订物流外包合同时, 加大外包商的违约责任;第三, 定期对外包商进行能力评估, 并加强对物流外包商的国防思想教育。

(2) 信用风险

2005年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满意度仅为25%,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令人堪忧。在动员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会承担大量的动员物流外包业务。当动员物流外包后, 动员主管机构不可能全面了解物流外包商的运作过程, 也无法对外包的内容进行直接控制。如果外包商提供的物流服务存在缺陷, 或在经营管理上出现问题, 造成服务中止或延误, 就会妨碍动员任务的顺利开展, 并削弱动员需求方对动员保障能力的信心, 进而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将使动员物流外包活动遭受诚信危机。通常情况下, 物流外包商的信用状况是选择外包商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3) 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信息安全风险和人身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主要指物流外包商加入动员活动后, 其所依赖的信息网络主要是基于Internet等民用网络, 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相对较低, 会大大增加机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人身安全风险主要是指物流提供商的工作人员是非战斗人员, 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 也就无法携带武器装备, 绝大多数情况下需另外增加兵力来保护外包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另外, 民用物流企业也可能成为敌对势力攻击的重要目标。物流外包商面临的人身安全风险是制约其在战场上运用范围和深度的主要因素。

三、动员物流外包风险控制的措施

动员管理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以规避物流外包风险,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 对实施物流外包进行可行性分析

动员主管机构只有对动员需求情况、实施物流外包的可行性、物流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实施物流外包的前景、效益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论证, 才能对物流是否外包, 外包多少以及外包给谁等问题做出正确决策。否则, 实施物流外包不仅不能获得成功, 反而会给动员活动带来一系列问题。

2. 选择合适的物流外包商

动员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更加详细的潜力调查, 对潜在的物流供应商进行调查、分析、评价, 从潜在的多个物流合作伙伴中选择最能够满足动员需求的外包商。动员主管部门应以长远的战略思想来对待外包, 通过外包既要能够满足动员需求, 又要有利于外包商的持续发展, 以实现供需双方双赢。另外, 在选择外包商时需要建立一定的选择标准, 以便使动员工作规范化、合理化。目前, 我国对动员中心所依托组织的选择通常会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具有强烈的国防意识;二是能够提供专业化或对口的动员产品和服务;三是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四是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五是有良好的生存空间。在选择物流外包商时需要建立更加详细的评价指标和规范化的选择程序, 以保证物流外包商选择的客观性。

3. 签订合理的物流外包合约

在合约中应制定具体的、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围, 即对服务的环节、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服务费用等细节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应制定合理的利益、风险分担机制, 明确双方应承担的责任、风险和享有的利益。

4. 明确制定评估标准

合约的签订只是外包的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不断的对完成的动员任务进行考核。考核的目的是促使外包商的核心能力得到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评估标准必须是量化的、动态的, 评估结果要跟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5. 建立外包商的激励机制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建立激励机制:第一种途径是通过签订物流外包合同构建一个适当的激励机制。通过契约的方式来规定动员主体和外包合作伙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产品的质量标准、订单的执行程序、货款的支付、后续合同的续延等。同时, 在物流外包合同中可以规定动员主管机构对外包商的激励手段, 如价格激励、商誉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组织激励等。另外, 在外包合同中也要明确规定部队应当对外包商人员和设备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第二种途径, 对于外包合同难以涉及或难以处理的情况, 合作双方在双赢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达成某种“默契”, 共同自觉地遵守某种行为准则, 以保证物流运作的最优化。第三途径是各级动员组织和政府相关机构也要积极为民用物流在动员领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确保民用物流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如动员主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政府机构可以采取向外包商提供经济补偿、减免赋税等方法对物流外包商进行激励。

6. 建立物流外包的监控机制

对外包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是外包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动员主管机构应当对物流外包活动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控制。监督的核心内容是观察和收集外包商的信息, 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外包商的运作是否符合双方契约条款。在监督过程中, 如果发现任何风险, 都应该和物流外包商及时沟通, 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监督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进行, 宏观上密切关注物流市场的发展, 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环境、物流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 防范市场风险和交易风险。微观层面上, 听取物流企业在物流运作不同阶段的报告, 了解关联企业对外包商的评价, 考察外包成本是否控制在预期范围内, 动员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通过对客户的满意度调查, 了解外包商物流服务是否及时, 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防范违约风险和信誉风险。

7.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沟通和信息共享是物流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合作双方应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及时、准确地掌握运输费用、运输计划、运输需求、生产计划等一些关键指标。通过信息共享机制, 动员机构可以加强对物流外包商的监管, 随时了解动员任务的执行情况。但是, 目前由于考虑信息安全问题, 各省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还未实现互通、互联。因此, 动员主管机构与物流外包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首先需要解决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四、结论

动员主管机构实施适当的物流外包战略, 可以降低动员成本, 快速、高效的完成动员任务。但是如果运用不当, 决策过于草率, 将面临物流企业选择不当、对物流服务外包商失去控制等风险, 这些潜在的风险如果变成现实, 就会对动员活动, 甚至整个战局造成致命的打击。本文对动员物流外包的潜在风险, 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控制风险的措施。随着物流外包在动员领域的不断应用, 动员过程中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盛立新匡兴华张志勇:物流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物流科技, 26

[2]刘志学杨国军: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统计与决策 (理论版) , 2007 (1)

[3]王宗喜:军事物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识别控制 篇2

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语音识别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支持语音识别的各种产品纷纷面世。人类实现了用语音命令控制电视、空调、灯光、自动窗帘等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随音所欲”,更加舒适,更加便捷。研究工业控制和信息家电领域的语音识别技术,开发实用的语音识别和控制系统,对于语音识别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设计完成了一个基于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的特定人语音识别机器人控制系统。在经过训练后使机器人只对训练人的命令做出应答、左转、右转、前进、后退、跳舞、发射飞盘、向左看、向右看等一系列趣味动作。

1 系统总体结构

整个系统采用SPCE061A做为控制核心,外加音频输入输出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对机器人的电机、灯(眼睛)、扬声器等进行控制。系统的总体框图如图一所示。

系统由SPCE061A驱动机器人电机电路,另外增加了特定人语音识别的功能,通过命令来控制机器人,使机器人只对训练人的命令做出相应的动作。SPCEO61A与机器人连线图如图二所示。

2 电源模块

SPCE061A的内核供电为3.3V,而I/0端口可接3.3V也可以接5V。本系统需要的端口高电平为5V,所以采用4节干电池供电(5V左右)。5V直流电压直接通过SPY0029 (相当于一般3.3V稳压器)稳压到3.3V,为整个系统提供了5V和3.3V两种电平的电压。SPY0029是凌阳公司设计的电压调整IC,采用CMOS工艺,具有静态电流低、驱动能力强、线性调整出色等特点。SPY0029的最大输入电压+7V,最大输出电流50mA。电源电路图如图三所示。

3 电机驱动电路

机器人驱动电路采用功率较大的三极管搭成H桥来驱动电机,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向与反向旋转。这些电机包括两个用于走路的电机与一个头部转向的电机。另外用了一个三极管驱动发射飞盘用电机(单向旋转的电机),驱动电路比较简单。本模块还包括两个机器人眼睛指示灯和一个重新训练的开关。

IOB8、IOB9分别为右腿的向后向前走控制端;IOB10、IOB11分别为左腿的向后向前走控制端;IOB13、I0B14分别为脖子的向右向左旋转控制端。三个电机的驱动电路完全相同,如图四所示。另外发射飞盘的电机驱动电路如图五所示。

4 语音控制

对于语音处理大致可以为分A/D、编码处理、存储、解码处理以及D/A等。麦克风输入所生成的WAVE文件,其占用的存储空间很大,对于单片机来说想要存储大量的信息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凌阳SPCE061A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即SACM-LIB,该库将A/D、编码、解码、存储及D/A做成相应的模块,对于每个模块都有其应用程序接口API,所以只需了解每个模块所要实现的功能及其参数的内容,然后调用该API函数,即可实现该功能。

5 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多维模式识别系统,其基本结构如图六所示。

本控制系统中语音识别是采用特定发音人识别方式,将训练的标准样板存于凌阳单片机的闪存(FLASH)中,这样可以保证每次上电后不用重新训练。语音识别主要分为“训练”和“识别”两个阶段。在训练阶段,单片机对采集到的语音样本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提取出语音特征信息,建立一个特征模型;在识别阶段,单片机对采集到的语音样本也进行类似的分析处理,提取出语音的特征信息,然后将这个特征信息模型与已有的特征模型进行对比,如果二者达到了一定的匹配度,则输入的语音被识别。

6 运行实验

本文设计的机器人的高度为40cm,左右腿和脖子的最大转弯角度为90度。小车可以识别的总的命令条数为11条:应答、跳舞、来一曲、左转、右转、前进、后退、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发射、连续发射。经过反复测试,在空载情况下无线语音通信传输有效范围是15米以内的无障碍区域,在此范围内可以准确对小车进行控制,命令识别正确率大于85%。但在有噪声环境下,识别率有所下降,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7 结束语

语音识别机器人是集机械学、电子学为一体的系统,本设计在人机一体化控制系统及智能控制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领域做了有益的探索,对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针对凌阳SPCE061A单片机在语音处理方面的优势,设计完成了一个基于SPCE061A的语音识别机器人控制系统。在经过训练后使机器人可根据训练人的命令完成一系列趣味动作。

关键词:单片机,语音识别,机器人

参考文献

[1]李竟皎.嵌入式语音技术及凌阳16位单片机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篇3

[关键词]风险;识别;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控制

一、财务风险的概述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

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在会计学界里,关于风险的定义最不一致的就是与风险对应的是损失还是既有损失又有利得这个问题。尽管存在不一致,但都暗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风险是由某些事件引起的,这些事件具有不利性的一面和有利性的一面,事件的不利性让人们感受风险,而它们的有利性让人们追逐风险;第二,这些事件会对企业的未来造成影响,并会产生不同的可能性结果;第三,未来将会出现这些可能性结果中的哪一种是无法预知的;第四,风险是建立在对未来存在预期的基础上的,只有对未来存在预期,才可能出现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之间的偏离。

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产生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经营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和收益风险;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支付风险和资产风险。在筹办初期,企业存在创业的风险,如何规划企业的未来与发展方向将决定企业的命运;在企业投产后的经营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风险更是隐藏其中,资金风险、市场营销风险、新产品开发风险等,任何一环的疏忽和纰漏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在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授权风险、决策风险、内部牵制风险等,都对企业管理与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成为当今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个企业的赢利能力与其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赢利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追逐利润,利润伴随风险;利润越高,风险越大。要想赢利就必须学会控制风险。

二、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企业自成立之日开始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对风险的认识和处理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风险管理也成了企业不得不走的路。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可将风险管理分为四个环节: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评级和报告、风险控制和管理。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起点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但是,以往学者对风险管理研究的重点都在第二和第四个环节,对风险识别的研究并不多。风险识别包括了两个基本过程:要发现有哪些风险;要对这些风险的来源或者原因加以分析。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风险识别需要为以后的环节做铺垫,因此要通过风险识别来发现风险以及找出发生这些风险的原因,从而能继续分析这些风险所可能引起的各种结果以及发生这种结果的可能性。每种方法都有其所适应的特定环境以及优劣势,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进行选择,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的,相反他们可以相互补充的。组织图分析、审查财会账目、实地盘查等方法比较简便直观,能对企业的薄弱环节或者是损失情况给予反映,根据德尔菲法我们可以得到关于风险的比较关键和权威的意见,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利用综合评价法和计量经济模型法来分析专家所指出的风险因子及其权数等,或者利用幕景识别法对这些风险因素逐步替换,比较出现的风险和后果,这样就可以在多个幕景下掌握各种事态和情况的发展趋势。

做好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如果不能在风险发生之前尽可能全面的识别风险因子,完成风险识别过程,那么风险的度量、控制和管理也都难以实现,而不同领域不同企业也有着不同的风险识别能力,因此风险识别需要人们依赖于在长期风险管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来不断探索,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在风险管理框架中,由于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其相应的风险,因此目标的制定自然就成为风险管理流程的首要步骤,并将其确认为风险管理框架的一部分。企业的目标是由相应的机构和部门去实现的,这些部门也就成为风险监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目标与相应目标的风险确认后,定期地进行风险测评成为风险监控的重要过程。风险的测评,不仅要有测评结论,还必须对今后的控制提出前瞻性提示和防范措施。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就是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控,就是要通过制订流程、执行流程、监控流程,來控制“不同人的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保证风险可知、可控、可承受。

1.相互牵制原则。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

2.协调配合原则。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3.程序定位原则。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明确检查标准,责、权、利统一。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出奖罚制度,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4.成本效益原则。实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层次效益原则。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防止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内控效果的现象。以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中,企业的领导者处于风险控制的核心,企业领导的风险意识、自觉遵守内控制度的决心和行为影响着企业风险控制的成败。

结束语:目前,企业风险的防范意识已越来越强列,这将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当今世界中,能够在风生水起的全球化经济圈内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的必定是那些能驾驭风险、有效控制风险的企业。

参考文献:

[1] 王育宪. 企业管理的一个新分支——风险管理, 管理世界,1985,3.

[2]刘爱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2008

[3] 王志诚,周春生.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国际文献综述,管理世界,2006,4.

[4] 李金昌,黄劲松. 风险理论发展的比较分析,经济学家,2006,2.转

[5]郑子云, 司徒永富. 企业风险管理.商务印书馆,2002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篇4

潘孟婷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去只看发展速度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企业稳定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企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难题。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在国际企业风险理论研究中起步较晚,传统的理论研究过于零星、分散,难以形成体系,预警能力有限。笔者结合多年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论研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做进一步分析,希望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企业应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财务风险,积极促进企业财务系统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从宏观环境方面分析。首先,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有宏观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更加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在整体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行业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对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影响,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宏观环境因素;其次,国家政策的变化带来融资风险。企业融资受国家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如提升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商业银行贷收紧,企业的资金供给首先受阻,融资风险增加;再次,利率水平和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利率的增加造成了企业的付息压力,以及相应的财务风险。同时当企业进行融资时使用外币时,外汇汇率浮动对企业也会形成财务风险;最后,银行融资渠道不流畅,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融资,而银行融资受政策影响较大,并且银行融资门槛对大部分企业过高,因此,银行融资渠道不流畅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从企业自身方面分析。首先,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淡薄,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高,使企业财务风险容易存在于企业交易过程中,特别是赊销环节,如果对客户信誉了解不够,会给企业财务造成严重风险。其次,财务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而产生财务风险。如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筹资规模和结构决策不当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等;再次,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机制不健全,存货和应收账款机制不健全对企业流动资金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加大财务的风险;;另外,企业各部门间的财务关系多样性,资金使用与分配等管理分工不清导致的混乱现象,进一步促使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安全性降低,严重时会造成资金流失的问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识别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

1、报表分析法

主要是指通过企业财会的各类报表对企业各项资产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报表为突破口,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省去一部分繁琐的资料收集工作,进而提高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报表本身的编制质量,直接分析由此可能引起的财务风险。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受地域限制,数值可比性较差;行业性质相近或者经营方式、规模相同也会限制比较分析法的应用;单纯用大量数据表示,缺少对问题实质的挖掘。

2、指标分析法

主要指根据企业财会的各项数据,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监测,从而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以便在企业发展中可以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并对进行科学分析,使企业现实的经济发展中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这种方法运用的优点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等,这些指标涉及企业的基础数据绝大多数来自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统计表,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这种方法运用的缺点:企业数据可靠性有待查验,基础数据真实性不足,也会影响结果判定。

3、概率和数理统计法

主要指对财务风险因素的发生进行梳理统计,以便将结果应用于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中。

优点:研究范围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以及样本的总体情况和分析情况,并且可以推及社会研究和科学探索高度,可以进行统计性预测。

缺点:过程较为繁琐,应用不过程便捷性不高。

(二)识别方法的改进

1、创新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式

第一,补充盈利能力的指标

首先补充净利润现金比率,该指标可以反映出在企业利润中现金支持的比例,使用者由此可分析利润的现金保障程度;其次,补充主营业务收现率,该指标是评价企业销售质量的指标,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清楚的掌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有多少以应收帐款的形式存在,其中有多大比例转换成了现金。

第二,完善偿债能力指标

如现金到期债务比和利息保障倍数,现金到期债务比指标能有效地反映企业所有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能稳健的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能有效地反映经营活动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

2、加大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法综合性进程

要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只看到个别财务指标的高与低,就得出好与坏的结论。使用企业的财务指标考察结果,在不同场合以及时间对某一对象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天差地别的。所以,企业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不能只孤立地考察一些指标的某一方面作用,而要通过分析某具体指标对于不同方面所施加的影响加以综合分析。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从财务制度方面进行控制

1、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

完善对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要成立董事会直接领导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企业风险管理制度,负责监控企业管理人员管理运作情况,对企业重大风险管理事项进行集体决策。

2、推进落实风险控制相关制度

公司应当完善并严格实行投资分析和投资决策机制,加强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支持,防止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公司应当建立完善投资授权制度,明确界定投资权限,防止投资管理人员越权从事投资活动。

(二)从财务风险意识方面进行控制

1、强化风险管理理念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离不开企业强有力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企业管理者要居安思危,对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要早作安排,树立风险观念,以便应对突发财务风险,及时反应对策,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对企业这些方面加强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意识。

2、鼓励企业全员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仅仅依靠企业管理者是不够的。要鼓励企业全员加强财务风险意识,要明确在企业各个经营环节财务风险发挥的作用,以便对其进行监督检查,防范风险的发生。另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学习和掌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加强业务学习,才能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三)从财务决策机制方面进行控制

1、加强财务管理机制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面对市场环境的顺息万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信息质量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应加大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监控体系,在公司债务、资产、投资回收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进一步加大,积极有效的管理好贷款和担保等事项。

2、创新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所创新的投融资决策机制必须科学、高效,实行以财务指标为核心评估标准的制度化措施,确保决策形式的科学性,对融资成本进行整改下调,实现投融资利益的提升。企业集团要加快风险抑制有效机制的创建,完善风险辨别与预警机制,量化评估内在与实际风险,通过科学的风险技术管理方法来降低财务风险。另外,还要构建集团财务管理相符的产权与财权机制,如子公司财务管理办法、代表产权报告机制等。

(四)从财务预警系统方面进行控制

要建立短期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其主要作用在于考察企业的现金流动,因为对企业来说,是否能够进一步发展,除了实际的盈利情况外,还必须考察是否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维持不同的支出。短期预警系统可通过对现金的流量的分析实现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通过现金流量分析结果可全面反映出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如果企业存货或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说明产品库存积压少,货款回笼情况较好,企业的经营能力较强;反过来看,投资者应高度警惕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小于净利润这种情况,如果应收款项及存货上升,则企业经营能力下降。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失衡,都会导致企业危机产生,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将各具体目标进行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第二,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企业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

从资产获利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表示每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从偿债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就越强;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息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

从经济效率分析,监测的指标有: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产销平衡率。

从发展潜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综合以上各方面分析,对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的对策主要有从财务制度方面进行控制、从财务风险意识方面进行控制、从财务决策机制方面进行控制、从财务预警系统方面进行控制这样几个方面,随着对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理论研究的深入,将从更多的方面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控制,以保障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惠.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经济师,2014(02).【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识别控制 篇5

1 化工工艺设计中危险识别与控制的必要性

化工产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生产, 大部分的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易燃易爆, 腐蚀性或有毒物质, 并可能涉及操作条件的高温、高压和高危险的化学过程的风险, 危险和有害因素导致了化学工程的安全问题的复杂性。设计师需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导致不安全因素, 从源来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消灭危险于萌芽状态。

2 造成化工工艺安全设计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安全设计的基础资料不完整, 内容不确切

化工工艺安全设计需要与实际的化工生产情况及相关资料相结合, 这样才能确保其的合理有效。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设计化工安全方案时, 不重视对实时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只使用以往的资料, 导致安全设计的可靠性收到质疑, 因此设计单位必须总结以往的资料和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完善相关的资料信息, 这样才能保证安全设计的可靠有效。

2.2 化工工艺在安全设计上投入较少, 重视程度不够

化工工艺设计是化工企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其是生产经营的前提, 必须提高对其的投入。化工安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 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化工工艺设计的成本, 增加企业的负担,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为了缩减开支, 降低成本, 就会降低在化工工艺安全设计方面的投入, 增加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2.3 对化工工艺的安全性识别和监测力度不够

化工工艺的运行条件基本都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 并且经常会使用到强腐蚀性、易燃易爆类物品。因此, 在化工工艺安全设计时, 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监测, 明确其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及类型。但是, 当下缺乏有效技术支出和理论知识, 所以在化工工艺安全辨识方面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难以对些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处理和预防, 不利于化工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 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识别和控制

在完成对化工工艺设计安全因素的分析后, 要提高对设计管理的重视度, 及时对安全风险进行识别, 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案, 保证生产的安全。以下几方面是化工工艺危险识别和控制中的关键。

3.1 提高化工工艺物料的安全性是进行安全设计控制的第一步

化工生产的危险度比较高, 所用物料很多都具有危险性, 必须做好对其的控制和管理, 确保其的安全存储。设计单位要事先做好物料的安全识别, 根据其性质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其进行有效的辨识和预防, 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 同时在问题出现时可以迅速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 避免问题影响的扩大化, 确保生产的安全顺利。

3.2 提高化工工艺设计的安全性

化工工艺安全设计具有系统性强、工作量大和结构复杂的特点, 因此必须做好安全识别和安全控制工作, 并将其落实到化工工艺设计之中。化工工艺设计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生产的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述几方面的内容:优化和完善路径设计, 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做好对路径设计的验证试验, 及时对其中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改进和完善;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 对工艺设计进行简化。

3.3 完善化学反应装置

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化学反应试验, 其是工艺设计的根本目的, 而化学反应需要对应的化学反应装置, 所以要确保物质基础的合格达标, 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提供条件, 由于反应中使用或产生腐蚀性物质, 因此必须为化学装置增加防腐装置, 确保其安全性, 充分体现化工工艺安全设计的作用。

4 结语

化学工业生产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因此, 我们应该谨慎对待。随着生产化工密切相关的化工行业的技术的成熟, 虽然提高了工业化生产的安全程度, 但化工行业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因此, 在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 进一步明确并识别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在化工初步设计阶段便提出针对性措施, 可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喻燕娟曹毅.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问题探析[J].化工管理, 2016 (12) .

[2]李智.浅谈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 (05) .

[3]褚凤娜屈树刚.研究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识别及控制[J].当代化工研究, 2016 (03) .

识别控制 篇6

用电管理系统智能化是用电管理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电力电子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用电负载出现了很多革命性的变化。起初最普遍的是电阻性负载一类的线性负载,而现在则出现了非线性负载、电磁兼容性负载、自动化供电负载和电容性负载等等这样的新型负载。新型负载的出现给供电和用电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导致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的日益突出,从而新型的负载识别和管理系统的建立,成为了当前解决供用电矛盾的迫切需要。非线性负载、电磁兼容性负载等这一类出现的新型负载统称为现代负载。相对于现代负载,电阻负载、电感负载等这一类的负载则称为传统负载。传统负载的识别方法对于新型负载来说已经不再适用了,新型负载需要一种更为先进的识别与管理方法,本文所讨论的就是新型负载的识别与管理方法。[1]

我国高校和大型集贸市场的用电管理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电力资源浪费严重,安全隐患也日益突出。由于热得快、电炉子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大量接入公寓和市场,而学生公寓又是人口密集、用电负载类型多样的场所。当使用以上大功率的电器设备时,很容易引起火灾等事故,直接威胁同学们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供电与用电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负载识别和管理系统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后勤管理的要求,建立新型智能管理系统,是当今管理的迫切需要。

1 基于监测负载功率变化规律的负载识别

当用电器接入电网的时候,电力系统的总功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对于不同的用电器,功率的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2]。比如,当接入热得快等大功率用电器的时候,系统总功率的变化会非常大,增加的数值可达800W甚至1000W左右,最少的也要增加250W左右。而对于电脑等非线性负载,电灯等感性负载,它们接入电力系统之后总功率的变化幅度则不如纯电阻负载大,一般来说系统功率会增加30W到100W左右,也即是说,接入不同类型的负载时,系统功率增大的幅度是有很大差别的。

除了功率会增加之外,负载识别的另外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功率因数。一般的大功率器件都是电阻性负载,所以其功率因数趋近于1。而对于非线性负载或者混合负载,功率因数都明显小于1,所以我们可以同时根据功率因数的大小来判断负载的类型并作相应处理。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实时的时域上的矩阵,这个矩阵总共包括10行,记录的信息包括了每隔2s采集的系统的功率值、电流值、电压值和功率因数,也即20s内的系统的各个特征值。本系统的设计要求是采集16路的电信号进入到单片机中,16路的电信号包括1路电压信号和15路的电流信号,所以时域矩阵的每一行总共包含有18个量值。构造的时域矩阵如:

然后单片机会首先对采集的功率值进行对比监测,如果发现后面采集到的功率值较前面一次采集的功率值增加的幅度超过250W,并且从这一次采集的数据开始,后面的3组数据的增长幅度较第一次功率增加的值的前面的一次对比都超过了250W,则初步判定可能有大功率电器接入电网中。其次单片机会在对功率因数进行检测,判断在这6s之内功率因数的数值的大小,若功率因数接近于1,则证明确实是有大功率电器接入到电网中,下一步就要进行断电操作;若功率因数明显小于1,则证明接入的可能是混合负载,则要进行下一步的负载识别,即基于FFT的负载识别,从而对混合负载中的负载种类作进一步的判断,然后再作相应的负载管理操作。本设计中采用的负载管理方法是触发继电器操作,使违规电器被迫退出电力系统。

2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负载识别

当基于监测负载功率变化规律的负载识别无法判别出接入电网的负载是否符合要求的时候,就要利用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负载识别[3]。快速傅里叶变换是经典的信号分析方法,它具备正交、完备等诸多优点,在负载识别、电能质量分析等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要应用这种方法必须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即采样频率是最高信号频率的两倍以上;

(2)被分析的波形必须是稳态的、随时间周期变化的。

因此,当采样频率或者信号不能满足以上条件的时候,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分析会产生“频谱泄露”现象,这是会给分析带来误差的[4]。

本系统中的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负载识别的关键就在于负载特征矩阵。负载特征矩阵的实质就是事先采集好的一个特征参数数据库。部分采集好的特征参数如下所示:

以上特征参数原始数据表转换为特征参数矩阵即如下图所示:

以上的负载特征参数矩阵是以数组的形式存放在外扩芯片Intel6264中的。当有实时的数据经过采集电路进入到芯片,并且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变为频域上的数据之后,就要经过多次的迭代运算来判断采集的数据最接近矩阵中的哪一组。这种方法类似于电力系统分析中的牛顿-拉夫逊法。

设Intel6264中的特征矩阵中的参数为标准信号,其模型的离散波形为:

实时采集的信号经过FFT之后得到的模型的离散波形为:

为了验证接入的负载是哪种类型的负载,也即检验采集的信号经过FFT之后最为符合特征矩阵中的哪一行,我们还需要引入另一个函数,即均方差函数E,形式如下所示:

这个函数方程的作用就是用来验证m(n)和s(n)是否一致。过程就是要求出两者之间的误差并使其达到最小,同时还要设定一个阈值δs,通过比较误差和阈值来判断所采集的信号数据最接近于特征矩阵中的哪一行,从而也就判断出到底是哪一类负载。

验证过程的实质其实是一个参数修正过程。我们把实际采样的数据s(n)分成两组,一组为训练组s(n),另一组为测试组T(n),即s(n)=S(n)+T(n)。其中,选定s(n)的长度为M1,T(n)的长度为M-M1,其中M为数据的总长度。

我们还需要定义两个均方差函数,一个是训练组均方差函数,形式为:

在运用算法使得Es最小化得到一些修正参数之后,利用这些参数形成的测试组的均方差函数为:

根据设定的误差限值δs,若得到的ET≤δs,则证明接入的负载符合特征矩阵中的某一行数据,从而就可以识别出接入的负载的类型,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负载控制与管理;若得到的ET>δs,则需要调整计算的谐波次数,调整过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参数修正过程。在规定的计算次数p之内仍无法识别出负载的话,则结束此次识别过程,进入下一次的负载识别。这个过程是不断在进行的,矩阵中的每一行都在循环往复不断重复着这个过程。当有违规负载识别出来之后,通过相应的中断程序执行继电器动作,从而完成整个负载识别和控制管理过程。

参数修正的过程流程图如3所示,其中,p表示迭代次数,p是每循环一次就加1,pM代表最大迭代次数,N代表谐波的次数,N每循环一次就减1,本系统设定N为15。判断一次循环结束的条件有三个:(1)ET≤δs;(2)N=1;(3)N=1且ET未达到收敛标准。

3 基于FFT的负载识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的负载类型有很多种:阻性负载、感性负载、非线性负载等等,当然还有它们的混合负载[5]。为了达到安全用电,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的目的,我们要对负载的类型进行相应的识别。具体的思路就是:采集用户使用的负载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并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最后根据频域上的特征参数矩阵进行识别管理。

3.1 FFT负载识别的基本思路

典型负载的波形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标准正弦电压下的波形,还有一种是在非标准正弦电压下的波形。下面将讨论标准正弦电压下的典型负载的波形。我们将以DELL OPTIPLEX330+1达硕主机加上一个750W热水壶和一个1个100W电灯的混合负载为例,画出标准正弦电压下的负载信号的波形及幅频响应图。如下图所示,其中采样频率为6400Hz,采样点个数为128个。图中将同时给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3.1.1标准正弦电压下的负载的频谱图

通过比较以上各种类型的负载的负载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以及电流的幅频响应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对于纯阻性负载,电压和电流是同相位的。

(2)50Hz的电压信号仅在电流上产生50Hz、150Hz、250Hz等奇次谐波,并且它们的幅值衰减速率是很快的。但是只有50Hz的电流分量才产生功率,其他频率的电流分量产生的功率可以忽略不计。

(3)当仅有计算机负载时,从时域上分析,其电流波形是区别于其他负载的电流波形的,波形有两个尖峰,这已经完全不同于正弦信号;而其他的负载的波形仍然是具有正弦信号的特点的。

(4)含有计算机负载的混合负载和仅有计算机的负载相比,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幅频响应图中,基波分量所占比重明显增大,而高次谐波分量所占的比重明显降低。

(5)仅有计算机负载时,电流信号50Hz与150Hz的幅值比为1.2,相位差为-0.5。

3.1.2非线性负载的识别

由于线性负载可以在第一种识别方法中识别出来,所以快速傅里叶变换主要针对的是非线性负载的识别[6]。通过分析仅含有非线性负载的电流和电压幅频响应可以看到,电压信号只有50 Hz分量很大,而其他奇次频率的分量非常小,可以忽略其他频率分量产生的功率,因此可以用电流电压50Hz分量来计算负载功率。

在对采样得到的混合负载电流信号进行FFT后,得到的50 Hz分量是混合负载的电流,我们无法直接算出非线性分量所占比重,而根据频谱分析图,我们可以认为150 Hz分量等此类的奇次分量只有非线性负载产生,而其他类型的负载所包含的150Hz等奇次分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电流信号中的150Hz分量来源于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电压信号中的50 Hz分量所产生的电流信号中的150 Hz分量;另一部分是电压信号中的150 Hz分量所产生的电流信号中150 Hz分量。在上一章节中,我们得到过如下结论:非线性负载的电流幅频响应中50Hz与150 Hz幅值比为1.2。

根据以上关系,就可以确定出电压信号中的50 Hz分量所产生的电流信号50 Hz分量的值,再根据相应的公式就能够计算出非线性负载的功率。

4 基于C8051F040的电力系统复杂负载识别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学生公寓、集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并且用电量比较大、用电负载类比较多的场所而设计的。有以下主要功能:

(1)负载识别。根据采样信号的特征值识别负载类型;

(2)断电处理。当用户接入空调、电视机、计算机等负载时,整个区域将正常供电。

但是当接入热得快、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时,将对用户进行断电处理,防止由于功率过大而发生事故。

本系统主要包括了主控制板、片外存储器、锁存和分频器、液晶显示模块、电源模块、采样电路和继电器执行模块等7个部分。系统框图如下所示。

5 基于C8051F040的电力系统复杂负载识别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软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数据的采集,功率突变检测,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迭代验证,外部器件的控制等。

程序流程图如图12所示:

6 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针对学生公寓、集贸市场等人群密集大型场所,为了实现其安全用电,解除用电隐患而设计的了一种集中供电复杂电力负载识别与控制。采用了比较实用的软件算法进行负载识别和控制管理。一种是功率参数突变检测算法,另一种就是比较常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通过这两种算法的有机融合,提高了负载识别的可靠性。负载识别与控制管理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现代技术的发展虽然很快,但在一些特殊场合,普通的负载识别器仍然是无法满足所要求的,这从侧面反映出它的发展前景仍然是十分广阔的。

参考文献

[1]陈建章,严仰光.无差拍控制逆变换器负载性质识别及参数估算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1997(2):61-63.

[2]郑宇,姚加飞.基于谐波分离的学生公寓负载特征识别[J].检测技术,2007,26(8):113-116.

[3]D.Boulahbal,M.Farid Golnaraghi.F.Ismail.Amplitude and phase wavelet maps for the detection of cracks in geared systems[J].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1999,13(3):423-436.

[4]刘宁宁,高蒙,亢海伟.基于FFT的学生公寓典型负荷特性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7-3.

[5]张英梅,傅仕杰.STM32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J].软件,2010,31(12):5-8.

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内部控制 篇7

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时期,我国的企业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有些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风险大、资信等级低,它们的筹资能力处于明显的劣势,筹资成本也较高,在竞争中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多,如何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是这些企业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1 常见的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换句话说,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风险广泛的处在我们企业财务工作之中,从不同的观察角度,风险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而就财务风险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筹资风险

筹资活动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它主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收入。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股利和各种筹资费用等,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支出。这种因资金筹集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是由企业筹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使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1.2 投资风险

企业筹集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以便取得盈利,不断增加企业的价值。企业投资主要有两个方向:用于购买企业内部的经营资产,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等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用于购买材料、燃料等流动资产方面的投资。这两个方向的投资主要是对内投资。企业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票或债券等,构成企业的对外投资。无论是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都需要支付资金,当企业转让其对内投资的各种资产或收回对外投资时,就会产生资金的收入。这种因投资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是由投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在投资中,因为是以现有资金获取未来收益,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便会产生投资风险。

1.3 经营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支。企业因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而采购材料或商品,并支付职工工资和其他经营费用。当企业把产品或商品销售出去后,便取得了收入,收回了资金。如果企业出现现有资金不能满足经营需要时,还要采用短期借款的方式来筹集所需的资金。因中小企业决策的科学程度、技术水平、管理状况,以及经营是否妥善和市场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风险,也称商业风险。

1.4 收益分配风险

企业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弥补生产耗费后,其余部分即为企业的利润。企业也可能因对外投资而获得利润。企业利润按国家规定缴纳所得税后进行分配。首先,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以便扩大积累和改善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然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暂时留存企业或作为投资者的追加投资,以便获得最大的长期利益。如果企业在收益分配环节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活动带来了不利影响,即便产生了收益分配的风险。

2 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通常情况下,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因素和管理操作失误引起的内部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2.1 宏观环境因素

对于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机遇与挑战。他们是企业赖以生产的土壤,是企业开展财务活动的舞台,也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着重大影响。中小企业只有适应环境并合理利用环境,才能生产和发展。避免和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损失。

2.2 企业自身因素

2.2.1 组织结构不完善

我国有些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信息传递在过程和速度上比较迅速,企业的经营决策权集中在业主个人手里,再加上经营透明度偏低,因此,这种企业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企业家的个人素质,缺乏完善的组织结构。

2.2.2 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些企业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决策都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再加上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使得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企业引发财务风险。

2.2.3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有不少企业内部根本就没有风险管理机制,有些企业虽然是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但是这种管理活动通常是阶段性的,期限比较短,也是一种被动式管理活动。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它们在面临风险时时常手足无措。

2.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2.3.1 改善企业形象,并积极发展企业和银行的合作

我国的民营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是金融贷款获得,因此优化企业和银行的合作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企业应提高自身水平,增强自身从外部获得融资的能力,提高竞争力与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和合法,增强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便于银行的监督管理和降低贷款风险。

2.3.2 优化筹资渠道,开发新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结构

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筹资方式,筹措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本。进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好债务的比率,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3 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预见和进行控制的。企业只有在对财务风险有了一定认识,在制定决策时考虑到财务风险,定期对企业各类财务信息加以对比分析,找出企业潜在的风险因素,建立起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之后,才能够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实现最终的目标,获取更多的收益,健康持续地发展。

摘要:财务风险是指筹资后因资金结构科学合理程度不同而可能造成财务危机和财务失败的风险。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提出了几点相应的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郑子云,司徒永富.企业风险管理.商务印书馆,2002.

[2]刘爱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2008.

识别控制 篇8

【关键词】化工;危害;识别;防治

我国对化工产业的要求是:认识化学工业及化工生产;认识化工安全;认识化工污染与化工环保;认识化工管路;认识化工阀门;认识化工检测仪表;认识压力容器;认识换热器;认识塔设备等。在内容组织上侧重于化学工业的概况,化工生产的特点,化工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化工安全的重要性及个人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基本知识;化工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化工污染的综合防治;化工生产所用管路、阀门、仪表、压力容器、换热器、塔设备的作用、类型、结构等。我国的化工技术的现状并不理想,技术很多方面不成熟或者处理方式不够妥帖,因此大量社会舆论在讨论化工行业的优点时更多的是附带着化工产业带来的危险以及污染来讨论的。化工行业适合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解决化工业带来的危害,以及学会如何识别这些危害的方法。

1.化工工艺设计的类型

不同的化工产业有其不同的设计方式,了解这些方式的具体内容有助于了解如何识别这些化工厂也带来的危害,主要的化工设计方案为以下几种:

1.1模拟化设计

所谓的概念设计是设计人员依照拟建的规模进行设计的,一般情况下,概念设计在中试前进行,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检查生产工艺的条件和生产的线路是否合理,确定数据和小试补充的内容以及必要时中试规模和中试目的。尽管其属于假象设计,但是其是整个设计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1.2检测可行式设计

中试是在概念设计后进行的,其最主要的内容和任务是检验小试确定的生产工艺路线与生产条件与试剂产品考核的应用功能。对系统是否可以连续运转进行检验,保证可靠性;同时要获取设计工艺所需要的工艺和工程数据;考察放大致应和检验校正放大模型;对生产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杂质进行考核,确定其对产品的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对上述程序全部或者是部分分析,根据其内容和业务具体确定。

1.3要点分析的基础工业化设计

当化工业设计进行到这一环节的时候化工产业马上就要开始化工生产,在此之前必须妥善的分析设计方案找出工程设计的基础,在从此出发找到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只有通过基础化审核之后化工业工厂才能执行此方案。

1.4初步化工设计需要谨慎

进行到初步设计就已经进入到生产环节,这一步需要形成有效的说明书和总概算记录,结合基础设计与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化工企业厂址的选择信息,对工程在技术和经济上进行总体研究与计算的具体建设方案。项目的初步设计结果必须满足项目的审查要求,同时要满足施工前的准备需求,其中包括材料的采购、项目的招标等行为,卫最终确定厂址提供有力的依据,避免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1.5图纸设计是施工的蓝本

施工图纸是生产的基础,是施工的指导,因此,必须提高图纸设计的水平,其实依据上级对初步设计提出的有效建议,将初步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方案经过修改确认的过程,同时要结合建筑与非标准设备制作的要求,采用图表、文字的方式确认招标工艺和生产设备各个组成部分的尺寸以及如何布置的问题,同时要将施工方法结合施工环境具体化、明确化、解决初步设计阶段仍未解决的问题。

2.识别化工危害改革化工设计

所谓的危险因素就是指挥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具体而言,就是在生产工艺中可能会导致事故和损失发生的不安全条件。要想识别与控制这种危险,就要对项目生产工艺的全过程、配套公辅设施的生产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进行解剖和分析,全面了解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出现的方式,种类、位置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隐患,提升生产的安全性,加强设备的安全,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的有效对策,防止不安全的技术问题,避免使用任何的危险物质,工艺,如果生产工艺必须要求,尽力采取有效地安全防护措施,降低其影响。要想有效地控制设计中的危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变:

2.1化工原料的替代性选择

作为化学工业生产很多的原材料是高危险的,需要很高的操作性或者很高的加工条件,即使如此也容易发生爆炸泄漏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因此化学工艺工业化生产的设计上就要多考虑与原材料相似但是危害更小或者是更稳定的物质进行选择性原料替代,可以综合分析替代物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反应条件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案,更优化化学工业生产的安全性。

2.2多方对比择优选精的方案模式

从化学知识上我们不难发现要得到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多种路线进行反应取得,侧面对比所有可行性方案选择优化的生产模式,对比生产条件技术要求、装置要求、能源要求、产量、安全性、废物率等方面可以顺利的找到最合适化工生产工业化的方案,因此择优选精的方案模式有助于化工行业的发展。

2.3装置优化提高效率

作为化学方应是离不开反应试剂和反应装置仪器的,所以解决了化学反应试剂和反应方案的问题之后就要考虑化学反应的仪器问题了,化工生产不同于实验室化学反应,对装置的要求性更高也更严格,长时间使用的化学工业反应装置必须时常检测,以免发生化学装置泄露的事件,从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或者控制化学反应速率上来说装置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因此优化化学反应装置可以很好地提高化工产业的效率。

2.4连接处不可薄弱对待

作为化学工业生产时常要和高危险物质打交道,爆炸性强或者毒性、腐蚀性都是常有的,因此不论在这些化工原料的运输上还是在反应装置中的贮存上都需要谨慎小心的对待,在连接或者阀门处是装置最薄弱的地方,因此管道和阀门的选择必须要严格,必须选择合格的、优秀的管道和阀门设备,从薄弱处对待严防化工原料在薄弱处泄露。

2.5提高电气施工安全性

电气是当今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对于高危的化学工艺来说,必须结合具体的施工工艺,按照相关规定,结合作业环境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出现由于电气线路复杂或者是设计不当而导致的电气爆炸,造成人员与经济的损失。

3.结语

化学工业化生产是我国工业开展的的重点项目,因此要求我们要谨慎严格地对待。化学工业的生产是与化学工业技术的成熟程度息息相关的,因此完善工业化化学生产的方案能有效的提高工业化学的生产量,但是化学工业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因此就需要相关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化工生产要求的具体条例严格落实,对于化工厂发生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优化企业发难提高安全意识,也要有效的识别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改善化工生产方案,在生产中做到一经发现生产问题立刻控制,不对社会和群众造成危害。 [科]

【参考文献】

[1]周德红.化学工业园区安全规划与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识别控制 篇9

基于施工环境负荷的施工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

摘要:为了减少施工阶段环境污染,推行绿色施工,本文提出了施工环境负荷来量化和比较施工操作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识别施工阶段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了相应的控制对策.作 者:陈晓红 李颜娟 CHEN Xiao-hong LI Yan-juan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430068期 刊:中国环境管理 Journal:ENVIRONMENTAL CONFORMITY ASSESSMENT年,卷(期):,“”(1)分类号:X3关键词:施工环境负荷 重要环境因素 对策 绿色施工

识别控制 篇10

智能车辆系统是1个拥有感知环境能力,具备规划决策能力以实现自动行驶,并且可以实现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1]。与很多学科有着密切关系,如计算机、控制、通信、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号处理等,同时也是多种传感器融合的载体。因为它一般集中了摄像机、GPS、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多传感器融合所获得的道路、车辆状态和障碍物信息进行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得车辆安全、可靠、稳定地在道路上行驶,因此智能车辆是多学科综合于一体的高度智能化的产物[2,3]。

文献[4]中介绍了一般差分边缘检测算法。文献[5]中描述了基于序列图像运动分割的车辆边界轮廓提取算法。文献[6]中提到了道路裂纹线检测中的脊波域图像增强算法。选用功耗低、前瞻性好的CMOS摄像头作为路径识别视觉传感器,采用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算法有效地提取道路指引线,此算法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降低干扰。进一步使用取点求面积的方法获取指引线参数。

1 视觉图像采集

1.1硬件实现

CMOS视觉传感器图像采集电路[7]见图1,LM1881可以实现视频同步信号的分离。2脚为视频信号输入端;3脚和5脚分别为场同步、行同步信号输出端;7脚为奇偶场同步信号输出端,在此不使用。视频信号同时接入微处理器AD转换口。

1.2软件实现

视频信号采集流程[8]:首先等待场信号的到来;然后延时,跳过场消隐,约1.44 ms;等待行同步信号;判断采集行数是否满足要求,满足则采集完成,否则延时,跳过行同步信号和消隐信号;对1行视频信号进行连续采集;延时,跳过若干行视频信号,再跳回到等待行同步信号,直至完成,就能采集到1幅有效而完整的视频图像了。

2 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算法

阈值分割法[9,10]在结构化道路上是提取指引线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包含逐点比较式阈值分割法和差分式阈值分割法。逐点比较式阀值分割法是将图像中的每一点与设定的阈值做比较,而差分式阈值分割法则是将图像的相邻两列做差运算取绝对值后与阈值比较。

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算法的基本思想如下:指引线平滑连续,因此可以在第2到3行使用差分式阈值分割法,以后逐渐缩小搜索范围,每次都在前1行所提取到的黑线的附近进行搜索比较,只要范围足够大,就能确保提取到指引线的左右边缘。而且阈值、搜索范围、差值求取方法随着指引线左右边缘的存在情况改变。一般的差分边缘检测算法只是搜索范围的变化,而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算法还包括了阈值和差值求取方法的变化,这是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算法的基本特征。

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算法流程如图3所示。

采集到的图像存储在二维数组中,首先进行阈值初始化,第1行到第5行采用一般差分边缘检测算法求取指引线左右边缘。从第6行开始减小每1行第1次的搜索范围,变为[指引线-5,指引线+5],如果第1次搜索左边缘或右边缘不存在,进行第2次搜索,改变阈值大小,差值求取方法和搜索范围。行号大于最大行号时,指引线左右边缘求取完毕。然后对获取的指引线左右边缘采用限幅滤波法进行整体滤波,这种滤波方法能有效克服因偶然因素引起的脉冲干扰。

经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算法效果明显比一般差分边缘检测算法要好,见图4。

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算法适应性更强,能够有效地减小了赛道蓝色背景以及视野中杂物的干扰,提取出的指引线的左右边缘杂波更小,可靠性更高。

3 智能车速度控制策略

采用取点求面积的方法获取反映指引线弯曲程度的参数,具体原理是在采用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算法提取的指引线上去3个点,以3点所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反映指引线的弯曲程度,实验证明,此法简单有效。

设指引线上3点A,B,C所构成的三角形半周长为p,p=(AB+BC+AC)/2 ,SABC为△ABC的面积,由海伦公式

SABC=p(p-AB)(p-BC)(p-AC)(1)

智能车的速度为v,vmax为智能车最大速度,vmin为最小速度,Smax为三角形ABC所能达到的最大面积,则有

v=vmax-SΔABCSmax(vmax-vmin)(2)

式中:以SABC为控制变量,SABC=0,即赛道为直线,此时v=vmax,速度最大,当SABC逐渐增大时,即赛道弯度越大时,控制速度v越小,这样有利于智能车安全平稳的驶过弯道。当SABC=Smax时,v=vmin,控制速度最小,对于弯度最大的赛道,保证控制速度最小。

4 结束语

研究了基于CMOS黑白视觉传感器的智能车路径识别,采用廉价低功耗的CMOS摄像头为传感器,实现了图像的处理、提取,最后选择控制策略使小车在赛道上快速地循迹行驶。速度和稳定性是循迹智能车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可通过传感器的选择、图像处理、控制算法优化等方面提高,这些有待不懈探索和研究,影响自适应边缘检测算法效果1个重要因素是在前5行指引线能否准确的找到,如果找到错误的指引线将会对后面行的指引线的提取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提高前5行指引线提取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考虑采用对前5行进行整体滤波以提高前5行指引线提取的可靠性。

摘要:研究了基于CMOS摄像头的图像采集方法,以及智能车赛道路径识别。提出了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算法,采用取点求面积的方法提取指引线的相关参数。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算法是在一般的边缘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的,它能根据提取的左右边缘存在情况调整搜索范围、阈值,以及差值的求取方法。使用海伦公式求指引线上所取的三角形的面积,据此提出了1种基于三角形面积的智能车速度控制方法,此方法以指引线上的三角形面积反映赛道的弯曲程度,并以此作为智能车速度控制的控制变量。

关键词:自适应差分边缘检测,智能车,图像采集,海伦公式

参考文献

[1]A Broggi,R Isabella,F Andrea,et al.Pedestriandetection on a moving vehicle:An investigation a-bout near infra-red images[C]∥IEEE Intell.Veh.Symp,2006:431-436.

[2]J C McCall,M M Trivedi.Video-based lane estima-tion and tracking for driver assistance:Survey,sys-tem,and evaluation[J].IEEE Trans.Intell.Transp.Syst,2006,7(1):20-37.

[3]H Kong,J Audibert,J Ponce.General road detec-tion from a single image[J].IEEE Trans.ImageProcess,2010,19(8):2211-2220.

[4]孟武胜,宋孝宇,马文佳.基于CMOS传感器的循迹智能车路径识别研究[J].机电一体化,2011(8):25-29,33.

[5]张大奇,曲仕茹,石爽.基于序列图像运动分割的车辆边界轮廓提取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9(3):121-125.

[6]张大奇,曲仕茹,李卫斌,等.道路裂纹线检测中的脊波域图像增强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9,22(2):30-34+80.

[7]梁栋,史忠科.半结构化道路下智能车辆路径规划与控制算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11(2):48-55.

[8]张宇,史忠科.快速高维均值平移算法及其在航空图像分割中的应用[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29(4):136-139.

[9]吕岩,曲仕茹.基于Beamlet变换的路面裂缝图像匀光算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11(5):127-132.

上一篇:教育全球化思想下一篇:油田化学品技术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