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保护与更新九篇

2024-09-11

历史保护与更新 篇1

历史街区景观主要的特点就是保留更多的历史文化的街区景观, 具有景区的地段相对完整, 具备比较完整及可以整治的风貌景观, 其中建筑物和构筑物最为经典。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 其传统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的浓厚, 许多的历史街区景观都得以存留, 历史街区景观表现了这一地区的发展状况, 而且拥有可以体现历史文化的建筑群, 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然而, 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进步, 许多的历史街区不断的开发, 导致许多历史街区遭到破坏, 或者许多历史街区变得更加的商业化, 各种娱乐场所层出不穷, 已经把许多历史街区改变成现代化的城市街区, 失去了其特有的特色和意义。

一、我国历史街区的生态状况

(1) 缺乏有效管理, 景区混乱

旅游已经是各家各户的休闲活动, 特别是在法定节假日期间, 混乱拥挤已经是许多景区共同的问题, 每进入一个景点全都游客, 有些著名的景区即使不是法定节假日, 依旧还是非常的混乱, 笔者认为这是我国景区都在面临的最大问题。笔者就在国庆假期去过西安的回民街, 虽然在去的路上没有多少人, 但进入到回民街, 笔者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让笔者真的认识到了什么叫人挤人, 并且经常出现“踩脚事件”, 每经过一个小吃都要排队, 有的游客甚至插队, 后面的人群还一直向前拥挤, 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缝隙, 而且作为小吃街, 垃圾更是布满整个街道, 让游客抬起头来见人, 低下头来见垃圾。

(2) 历史街区景区商业化严重

许多游客去历史街区旅游就是为了体验景区的历史文化性, 体验有别于城市的历史景观。但是, 许多情况都是不尽人意的, 许多游客去历史街区景观参观会发现许多的建筑建设都带有利益的色彩, 这种以利益为目的景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旅客的满意度。而且现如今许多历史街区景观的门票相对较高, 让一些游客望而止步。旅游过程中遇到买纪念品的事情是每一位游客都会经历的, 但是, 一个景区中到处都是卖纪念品的, 而且价格非常昂贵, 而且许多不良商家从中作梗。

(3) 部分历史街道景区破坏严重

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现代忙碌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生态环境, 让城市人群能够真正的放松自我, 但现如今许多的历史街区景观年久失修或被人为损坏, 本来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景观竟然会与脏乱差联系到一起, 这是对旅游景区严重的破坏。有些历史文化石碑被刻上了字, 古人在石碑隽秀的字体旁边竟然会出现大量涂鸦, 这不仅会让许多游客旅游心情大打折扣, 更多的是破坏了我国历史遗产、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玷污。

二、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策略

对于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确实值得国家、当地政府、人民群众的注意, 营造一个好的历史街区景观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针对以上一些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1) 加强历史街区景观内部管理

加强历史街区景观内部管理, 首先要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因为景观管理对于历史街区景观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个景观是否能做到井井有序, 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是否管理得当, 有了一个好的管理, 才能避免出现过多的问题。

第一, 历史街区景观管理部门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对于比较常见的拥挤问题, 相关部门可以实施优化街道的策略, 避免人流行走相撞的问题。

第二, 对于历史街区景观乱扔垃圾问题, 乱写乱画问题等, 相关管理部分不仅要加强景区管理, 而且对于一些做出这类行为的游客实施一些惩罚措施, 以此来告诫他人, 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如今许多的管理人员都是通过喊叫的方式进行管理, 很多脾气暴躁的管理人员这样做很容易跟游客发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从而损害景点形象, 所以要从根本解决这样的问题, 就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相关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2)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历史街区业态丰富, 商家众多, 个别商家受到利益的驱使, 为达牟利损害历史街区形象, 所以一些情况下, 必须实施一些强制性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可以对景区门票价格制定上限, 对景区内售卖纪念品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 对一些销售虚假产品, 漫抬物价的商家做出一些限制, 对历史街区的娱乐场所制定一些门槛, 减少娱乐场所的建设等。

(3)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游客素质

在历史街区景区内, 可以多宣传文化保护的宣传标语, 可在进入景观门口为游客提供一些环保手册, 对一些重要的历史遗产要明确标识指示要求。所以我们要唤醒游客历史文化保护意识, 加强宣传历史遗产景区的重要意义, 保护历史景观从我做起。

三、历史街区景观要做到及时更新

历史街区景观更新, 不是把原有的历史景观替换掉, 而是保养、翻新、修整, 在保护与更新中寻求平衡, 这个是一个历史景观更新的外在, 深入历史文化, 加强历史街区的韵味, 这是一个历史景观更新的内在。

历史景观作为历史留下的遗产, 同样也是游客关注的对象, 它的外表一定要做好保养, 并定期对其保护修复, 游客往往会特别关注有名历史建筑, 如果一些景观建筑经过时间的摧残, 而没得到很好的养护, 就会导致破旧不堪, 让游客是去旅游的兴致, 所以定期的检查、整修是对历史景观的必然要求, 既保证了历史建筑的质量, 又不失去它的历史韵味。

四、结束语

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休闲活动, 而一些历史街区景观成了现代人民重点关注的对象, 历史遗产是古代先辈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 无论是作为历史街区管理部门还是商业经营者, 又或是普通游客都应该为历史街区景观保护与更新做出努力, 保护历史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严国泰.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利用系统规划研究[J].中国园林, 2007 (4) :9-12.

历史保护与更新 篇2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面临历史遗迹去留的问题,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在面对遗迹已经停滞的“历史”时,既要使其顺同城市发展的步伐,又要尊重遗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遗迹的存在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它向人们传递来自远古的文化启迪,向人们叙述历史的积淀。然而遗迹的保护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利用遗迹本身的历史价值,吸引资金以保护遗迹,同时推动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发展使遗迹顺应城市是当前急需面对的问题。

郏县位于平顶山市东北部、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东邻襄城县,西毗汝州市,北接禹州市,南与平顶山市区和宝丰县相连。郏县城区位于郏县中心位置,省道S238两面环绕,公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文庙核心片区位于郏县县城东南隅,以文化路、三官庙街为端,东西两侧以南大街和南后街为界。

2 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2.1 物质文化资源

郏县文庙始建于金代泰和六年,与南京孔庙、北京孔庙齐名,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称其为“皇家规格”[1]。无论是规格上还是历史上,郏县文庙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郏县文庙又称文宣王庙、孔庙和夫子堂。既是郏县的学宫,是典型的左学右庙建制,是郏县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祭拜孔子的专祀庙宇。郏县文庙整体布局为坐北朝南,由东、中、西一主两次三条南北轴线贯穿,中轴线以大成殿为主体建筑,轴线向南延伸为栽植柏树的柏树行街,其为文庙的甬道。中心庙区占地9 000m2,可控制面积约16万m2,现存建筑22栋71间。文庙的中轴线以大成殿为主体,现存的建筑从北至南依次为大成殿、两庑、戟门、名宦祠、乡贤祠、文奎楼等,均为清代木构建筑

文庙作为被时光浸润的文化渡口,成为儒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象征,是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而又极具代表性的视角。因此立足郏县的物质文化资源,进行规划,合理的开发利用,使之成为郏县人民的宝贵财富。

思想立足于物质文化资源,应重点打造郏县文庙,使它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并通过对文庙古建筑的保护和周边区域的规划改建,实现对郏县文物建筑的保护和郏县文脉的传承。从而完善了郏县的城市功能,提升了郏县的城市品位。恢复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古文教景观,建成以郏县民居为特色的仿古建筑。根据庙市合一,文商交融的特点,沿柏树行街开发特色市场。通过将景观民俗民风、孔祭活动等精神性文化成果与文庙古建、古风民居等物质性文化成果一起作为景观文化介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景观系统。根据规划用地布局,在规划区东南角结合周边商业、绿地设置区一级的文化娱乐设施。加强对良好的开发形势与项目的优越区位条件加以利用,在旧城改造与更新中融入市场行为,以文庙的广场和公园的建设来促进商业、金融业的发展并指导房地产业的发展,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2 非物质文化资源

郏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汉初三杰之一的谋略家张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虎牙将军姚期,明朝后期理财家李瞻袅,清初诗人、学者仝轨,被刘少奇誉为中华第二仓颉的扫盲大师祁建华也生于此。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境内人文史迹星罗棋布,“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父子归焉在这里。

境内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址。县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 处,其中三苏坟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朴遗址、文庙大成殿、文奎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苏坟、文奎楼、陕山会馆、谒竹沟钧窑遗址等列入《中国名胜大辞典》。

郏县的“郏”字由两部分组成,右边是“ 阝”,左边“夹”。“夹”甲骨文字形象会意是:左右二人从两边辅助中间一个人。它有左右对称的特点,右边是“阝”,即“邑”,“郏”是由“夹”和“邑”合成而来。

从“郏”字的构成和含义,郏人“听周训,蒙周德”的初始实践,随着历史的积淀,形成了郏县人的特有的精神和品质。一是忠厚,二是忠诚,三是忠心,总体概括为:“尊上好义,急于趋令”[2]。

将思想立足于非物质文化资源,因此应恢复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古文教景观,突出文庙的传统空间轴线,整个文庙的修复要尊重有关文献资料的记载,突出整旧如旧的思想。以四书、五经、六艺为主题,对其中经典名句以景观语言来表现,形成特色的文化氛围。由“郏”字的构成和含义提炼出的对称等构图法则,在总体布局上的应用。通过对郏县名人资料的搜集研究,启发对名宦乡贤主题景观的设计,突出文庙片区旅游核心的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意义。

3 总体策划,布局设点

总体策划本着保留学宫主轴线的原则,考虑与东西向、南北向四条街的衔接,针对广场周边片区功能与结构的协调与呼应,确定的景观格局为神道一轴贯南北,五点连珠一线穿。魁星文昌护一心,三线四街划六区(图1和图2)。

设计布局的中心轴线,即文庙的传统空间轴线,尊重有关文献记载资料与孔庙规制,以柏树行街为神道,形成一条贯穿整个片区南北向的景观轴。并且位于学宫轴线上,依据古代郏县文庙的记载,柏树行街是创建文庙时设置的神道,长400m,两旁柏树成行。以此街道作为连接3个广场主要步行通道,通过还原道路两旁72棵柏树,再现当年400m神道景象,同时72棵柏树寓意孔子“72圣贤”百年常青。在道路中央新设有花池,百花齐放象征“百家争鸣”。两旁的柏树与花池共同形成一条世纪大道,它承载着郏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轴线上形成空间节奏上的5点,由北向南依次为学校北入广场、大成殿为中心的古文教建筑、文庙前黉学广场、太和元气广场、金声玉振广场。五点控一轴,组成片区核心景观带。将整个文庙片区根据功能的需要分为6区,包括文庙保护区、文化广场区、游园休闲区、民俗特色街区、文化教育区、居住区。

(1)文庙保护区。

布局主要结合传统文庙的布局原则左学右庙,修复文庙建筑群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门、窗、墙体、屋顶等形式与传统建筑相符合。

(2)文化广场区。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的收集与交融,用景观的方式将孔子的治学精神展现出来。游园休闲区,融休闲与教育为一体,传承着郏县的文脉。

(3)民俗特色街区。

根据庙市合一,文商交融的特点,建立东市、西市特色市场。在东市西市中建立古玩字画市场、花鸟鱼虫市场、民间工艺品市场、小商品市场、风味小吃市场等特色市场。采取仿古建筑形式,控制立面高度,打造郏县传统风貌的特色商业街。通过将景观民俗民风、商贸活动等精神性文化成果与文庙古建、古风民居等物质性文化成果一起作为景观文化介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景观系统。

(4)文化教育区。

为遵循因学设庙的布局形制,构建前庙后学的建筑布局形式,将片区内的学校搬迁到文庙保护区北侧。延续文庙周围学校密集分布的传统,形成以文庙为中心的学习文化氛围。居住区西面游园休闲区,东临南后街,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总面积约2.8hm2。住宅形式以低层复式为主,旨在打造成为低密度精品住宅区。采用以“利益”养“公益”的方式,将该区投资所得利益为文庙风貌保护、公益项目开发提供资金(图3)。

(5)游园休闲区。

位于居住区与片区核心景观风情带之间,为两者之间的过渡,全长345m、宽87m,总面积3.02hm2。以六艺为主题:“礼”、“乐”、“射”、“御”、“书”、“数”(图4)。六艺是从周朝开始的官方的一种教育方式。公园结合六艺含义,划分为娱乐休闲区、健身活动区、文化展示区。满足片区内游园休闲的功能,也有效地将文庙相关文化铺垫开来,通过隐喻、象征、构建的方式有效地传达给公众。

4 结语

郏县文庙片区,最核心的价值是其历史文化资源。设计立足于它的核心价值,在经过实地考察和分析后,采取保护更新和有效利用的方式。既保护了珍贵的古建筑,沿袭它古老的建制进行修复、扩建,也通过对其相关文化深层次的挖掘,结合当地人文氛围,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与设计,使之与核心文庙相协调。在满足建筑功能,衔接上位规划,拉动经济需求的同时,也突出了城市的特色,提高了城市的品位,使片区形成一个良性的、有机的循环发展体系,带来城市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田秀忠,田跃荣.郏县文庙.[EB/OL].平顶山新闻网.[2006-05-23].http://www.pdsxww.com/misc/2006-05/23/content_212634.htm.

历史保护与更新 篇3

昙华林位于武昌老城区东北部、花园山北麓,街呈东西走向,西起得胜桥(胜街)北段,东至中山路。沥青路面,全长1220m,宽3m。昙华林是外国人在武昌涉足较早、较多的地方。自1861 年汉口开埠以后,外国传教士就在此街附近花园山建起了天主教堂。在街的东段开设了文华书院后又在这一带开办医院和“育婴堂”等所谓慈善事业,留下了一批西式建筑。该地现今仍遗存大量历史建筑,是反映武昌近现代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历史资源。

昙华林街区内近代建筑类别

昙华林街区作为一条历史街区,拥有风格迥异的建筑按类型可以分为教育类、宗教类、住宅公馆类、医疗类。在昙华林街区内有武昌历史上唯一的一座领事馆建筑——瑞典领事馆。“昙华林街区还有保存有一部分‘江夏民居,它们或为粉墙黛瓦、或为青砖青瓦、面阔三间、五间,进深五间、七间不等,七架梁抬梁加穿斗式木构架,有的有天井,有的龛壁搭建阁楼,有的在大门后还设置有拴马房。”截止2015年共有52个建筑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建筑,其中一级保护建筑项目五个,二级保护建筑项目十四个。尚有些许优秀历史建筑还未被列其中。

在近代历史中有22所教育学校在昙华林街出现过,众多的教育机构选址在此这奠定了昙华林街区的浓厚文化氛围。1871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始建的“文华大学”,是外国教会在武汉开办的最早的学校。修建有不少的洋楼和中西合璧式建筑。现存的有文学院,1903年修建,2层砖木结构,天井回廊式建筑,两廊立柱栏南立面底层门厅及项层房间都为砖砌,台基块石帖面,外墙及内墙门窗皆采用券顶,西立面外墙原为廊庑,现封闭。内天井下沉,天井台明为红砂石,北面入口采用四根陶立克柱式支撑于台明之上。1920年陈独秀来汉宣传马列主义就居住于此。

在昙华林街区内除了有大量的教育类建筑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宗教建筑,1864年英国基督教会在昙华林建造了武汉市第一座教堂“崇真堂”,该建筑为哥特式教堂,单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拉丁十字型,门窗为明显的哥特式尖拱并向内收,镶嵌彩色玻璃。本地区还有不少的民居建筑,曾任是民国时期武昌地方警察局长蔡广济的旧居位于现在的戈甲营94号,1930年建成。该建筑砖木结构,人字坡仿西式结构。建筑保存完好,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有门廊、踏步、百叶窗。顶有阁楼,高台基,透空地层。总建筑面积有187平方米左右。

昙华林街区内近代建筑的保护及更新策略

昙华林街区已有逾100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战火的摧毁和人为的破坏,虽然有部分优秀历史建筑已经开始得以进行保护修葺,但是仍然还有些许优秀历史建筑还没有得到保护修缮。“民国石瑛故居突遭拆毁,民间文物专家出面制止,引起多方关注,最终把已拆了的半层房屋按原样恢复,并列为文保单位。后经专家论证,直到2004 年以后,政府才初步提出打造昙华林的计划,欲定义为‘艺术村。”在此后,陆续有50余幢建筑被挂牌保护。

其次在进行保护时应采取分级保护和逐步整治的手段,切记大拆大建,对后人进行改造得不合理的地方,维修时应恢复原来的样貌或风格。对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建筑,首先应该改善其设施,历史建筑不同于历史文物,它是供人所生活居住在其中的空间,对历史建筑改造的目的一个是为了保存传统风貌,另一个原因是对还在使用的建筑让其“再生”。甚至可以对部分历史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功能置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只对建筑内部进行改造,外立面可因建筑自身的性质不同或原样修复或改造利用。功能置换为历史建筑的再循环提供了可能,它突破了原来的固有模式,不仅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对内部空间氛围进行调整,还使老建筑的韵味在新与旧的碰撞中得以强化。

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整治的具体措施除要考虑建筑自身的价值、保存状况外,要从街区整体风貌环境的保护要求出发加以综合判定, 明确重点保护与整治的地段, 同时要使保护与整治的各个建筑相互协调。同时历史建筑和街区改造需要同时进行,并且要注意二者的关联性。整个街区文化特征要体现出历史建筑的价值特征,其次应当有连续有吸引力的街巷空间引导人流抵达历史建筑,各个历史建筑节点需要街巷空间加以串联。

结语

对于历史建筑的修复,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随着时间的延续,历史建筑会不断地被修复与更新。鉴于此地建筑拥有辉煌的历史和文脉,经由岁月洗礼沉淀下来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其价值不仅仅是实体建筑本身,而是其中包含的社会价值故在对其改造的时候尽量做到“修旧如旧”,还原历史真实面貌,让子孙后代也能看到历史上这些建筑的原本面目。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 篇4

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梦魇,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人们愈来愈重视它的存在及他的意义,而它对城市的发展和对人类的进步都有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清楚城市历史保护的内容,遵循城市历史保护的原则,明确目的,找到问题,结局问题,运用到现实中给与我们帮助。

关键词:城市 历史文化 保护 更新

正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的脚步从未停止,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城市改头换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四通八达,但同时,伴随着的是城市中大量的历史文化的湮灭,那些记录着前人的智慧的建筑物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因此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是人人都应尽的责任。而那些有着历史文化的名城是重中之重,这些城市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失去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全人类的损失。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意义非凡,城市在发展变化中经历了沧桑,因而城市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而历史保护就是要保持这种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城市历史保护“不只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

具体而言,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主要有4个方面:

1.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

2.科学研究——科学价值

3.发展旅游——经济价值

4.可持续发展

从历史研究着眼,来看待城市文化价值。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整个发展历史的见证,是每个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研究城市、人类发展历史,借古明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城市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历史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少人都从中得到了不起的发现,历史古城、建筑、构筑物(如中国的都江堰,赵州桥,长城,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有非常深奥的的道理,其中蕴含的技术甚至是一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都还弄不清楚的科学理论。保护历史名城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保护凝聚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正是这些人类在前进中创造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当今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利而又深厚的条件——城市旅游业,直接用经济价值去展现城市历史文化的独有魅力。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让人想象不到丰富多彩,它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更让外国人向往憧憬,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观光、游憩、获得美好享受的重要场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也随之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长。

而我国的城市历史文化旅游业具有无可想象潜力。与国家政策接轨,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确拥有丰富的很,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但遗憾的是在时代进步中遭到了毁灭

性的破坏。解放前的战争摧毁了道不完,数不清的名城,古迹。而在之后的发展中也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70年代的太谷等城,历史价值根本不亚于平遥,现在却荡然无存。福州的“三坊七巷”在旧城改造中给“改”掉了。改革开放之后,在城市开发中对历史文化的建设性破坏甚至超过了“破四旧”、“文革”,可见其凄惨程度。在西部开发中,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有意识地、特别重视地保护西部的古“丝绸之路”,它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经营中,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化,造福子孙后代。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及原则

保护的范围由文物扩展至历史建筑,乃至于地段,城市,其保护内容与方法是逐渐复杂与深广。古城的格局,环境,建筑风格都是重点。

文物——绝对的保持原状的护存

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绝大多数建筑依旧具有使用价值,这就完全不同于文物的保护,保护时所面临的情况就变得复杂了,面临维护与更新的问题。

现代保护的概念已扩大到城市的范围,包括建筑群或街区、地段或区域乃至整个城市。原则: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从城市全局和城市的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而不是单纯地考虑保护一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3.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4.研究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5.保护维修、整治和修复中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的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并适应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问题

1.消极静态的保护

以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是以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而没有将历史保护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应充分注意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维护并发扬城市的格局特色、街巷空间和场所精神

2.片面单一的保护

脱离城市的实体环境、没有考虑历史城市实际的保护状况、没有评价参照体系与可比性只有文物建筑的保护,没有历史街区、历史保护区的观念,使得传统建筑与历史环境相割裂、城市的环境意象、景观特征遭到破坏。

3.建设性破坏严重

“全面保护古城风貌”成了“大屋顶”泛滥的保护伞,“仿古一条街”的建设成了许多名城的建设时髦,而旧城改造、开发建设对有特色的名居全部推倒拆除,历史地段的消失状况非常惊人。

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

保护框架是历史文化名城中要保护的实体对象和通过保护规划的实施预期达到的目标,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手段之一。

它的意义就是将城市历史传统空间中那些真正具有稳定性、积极意义的东西组织连接起来,并将历史发展的因素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结合进来,形成一个以保护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城市空间框架。

保护框架是对城市的特色的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由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三部分组成。自然环境要素主要是指有特征的城市地貌和自然景观;人工环境要素是人们的创建活动所产生的城市物质环境;人文环境要素是指人们精神生活结晶的环境表现,即对居民社会生活、生活情趣、习俗、艺术文化等方面所反映的特征。

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除了对建筑和历史地段的保护之外,还应包括城市的整体环境保护。城市是建筑、历史地段和城市历史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表现城市特征与风貌的重要环境。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要从整个城市着眼,避免单纯保护城市的几个珍贵的文物或几个历史地段。因为即使划定了文物或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制定了保护办法,但如果周围环境的变化失控,城市的风貌特色也会失去。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侧重于景观环境的保护,它包含城市特别是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外围环境的控制三方面的内容。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抱有很大的希望。包括所有这些内容的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方式

城市更新的方式大可分为重建,整建及保留维护。重建是将城市土地上的建筑予以拆除,并对土地进行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合理使用。整建,是对建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改造或更新设施,使其能够继续使用。保留维护,是对仍适合于继续使用的建筑,通过修缮活动,使其继续保持或改善现有的使用状况。

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对的都是已建成的城市地区,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无论是在需要保护的地区还是在需要更新的地区,都同时面临保护与更新两方面的问题。差别只是,在保护地区中,所保护的东西是作为重点来考虑,而在更新地区,需要更新的东西是首要条件。但是,不论是保护还是更新,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通过塑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通过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去实现适应并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原理》

历史保护与更新 篇5

关键词:历史地段,保护,环境微更新

1.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历史地段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对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历史地段的保存情况、保护等级, 一般可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和一般历史地段三个层面[1]。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区的保护, 具有较为严格的保护要求与保护体系, 国家和地方财政又有专项资金支持, 各方面比较重视。而量大面广的一般历史地段, 历史文化遗存相对较少, 保护监管薄弱、资金投入匮乏, 保护体系不完善。区位较佳的一般历史地段, 商业开发潜能较高, 陷入“开发式保护”的陷阱, 导致对历史文化遗存的建设性破坏;而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一般历史地段, 得不到必要的保护资金投入, 逐步衰败。针对历史地段保护资金投入有限、历史文化保护不力、历史价值难以彰显的问题, 本文从历史地段环境要素着手, 探索低成本、易应用、覆盖广的环境微更新的历史地段保护模式。

2.环境微更新保护模式的内涵

在保护资金投入有限的前提下, 对一般历史地段进行保护与环境微更新, 达到彰显与展示地区文化价值的目的。环境微更新保护模式包含四方面内容: (1) 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保护历史原真性的原则下, 对历史地段的空间格局、历史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保护和维护。 (2) 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 对传统艺能、民俗文化、历史人文资源进行保护与展示。 (3) 环境要素微更新。在对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分七大环境要素进行空间环境整治, 更新手法为小规模、微处理的形式。 (4) 地区功能再活化。小规模功能置换, 以文化繁荣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图1) 。

3.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1重要对象严格保护

依据现存历史遗存的分布状况, 确定一般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和重要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应包含所有历史建筑物和构筑物等, 对周边的城市环境应提出风貌协调和建设控制要求。

对重要保护对象应建立保护档案, 在详尽的基础资料收集基础上, 记录其建筑情况、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使用状况。重要物质文化遗存应按照城市紫线的保护控制要求, 对其进行严格保护。

3.2空间格局整体保护

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包含格局、肌理、界面三个方面。 (1) 延续原有街巷格局——历史街巷严格控制街巷尺度、街巷与水系的空间构成关系;拆除违章搭建恢复原有道路路幅宽度, 增加周边停车设施, 解决地段内交通与停车问题。 (2) 保护传统院落肌理——明确构成街区传统空间肌理的院落格局、范围、数量以及院墙的高度、色彩、形式, 拆除影响院落格局的违章搭建, 以院落为单位保护历史空间肌理。 (3) 控制历史空间界面——对表现历史风貌的重要界面, 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形式上提出明确保护要求, 延续空间界面的传统风貌。对于其他界面可放宽控制要求, 与历史风貌协调即可。

3.3建筑遗存分级保护

对地段内建筑现状进行综合评价, 历史建筑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 予以保护和修缮, 结构损害的予以加固, 墙体破损的选择传统材料进行填补与修复, 内部设施缺失的予以补充, 并注重防水, 缓解外界因素对于建筑的侵蚀。一般建筑按照低预算、高质量的原则, 对不影响历史地段风貌的建筑予以清洗、粉刷;对影响历史地段风貌的建筑可以对建筑屋顶、立面进行改造, 如改变建筑色彩、增加披檐、更改户外广告形式等, 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对于违章建设又严重影响历史风貌的建筑, 可根据需要将其拆除, 将其辟为绿地、广场或道路。

3.4物质文化资源的文化提取和多元利用

现存的历史建 (构) 筑物延续居住、商业功能, 或用作博物展示、科普教育、图书馆等文化旅游功能, 只是物质文化资源多元利用的一部分, 从历史地段内历史建筑的工艺技术、建筑材料、色彩搭配、纹饰纹样中挖掘地方特色, 并进行创新利用与展示, 才能实现物质文化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如体现江南水乡建筑色彩的粉墙碧瓦;民国建筑中西合璧的风格特色;通过对物质文化要素的调查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文化提取, 进行一定的创意设计, 赋予新建的环境要素这些文化特色, 可以起到文化彰显的作用。

4.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展示

4.1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文化挖掘与活态化保护

历史地段中展示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常见为传统艺能、民俗文化和历史人文三大类别 (表1) :传统艺能包括如戏曲、舞蹈等传统表演艺术以及传统手工艺技术;民俗文化包括节庆、庙会、祭祀等地方风俗与礼仪;历史人文则主要有反映街区历史演变的历史街巷名称、名人故居、名人轶事、历史事件等。

针对一般历史地段非物质文化资源遗存较少、较分散、资料不全的状况, 可从区域角度入手, 走访老居民和民间艺人, 收集一手资料, 系统整理与总结当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要素, 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 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展示方式。

4.2传统艺能资源的保护与展示

当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物质载体尚存时, 可结合其物质载体建立文化展示场所。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历史地段, 可将名人故居用作纪念馆、社区文化馆、博物馆, 或社区图书馆、放映室、活动室等公益设施, 展演、传承传统文化;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历史地段, 可设老艺人工作室、传统工艺体验工坊等, 重现传统手工艺, 不只是传统模式的售卖, 而应更注重工艺技术的传承。

4.3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展示

当非物质文化资源为节庆、祭祀等风俗活动时, 可将民俗文化活动与旅游开发结合, 开设节庆游、风俗游、文化节等主题游览, 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 带动文化的传播与地区经济的繁荣。

4.4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展示

当历史人文资源需要用“物化”的形式展示时, 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史料相结合的方式, 以丰富的形象展示方式进行展示。如在历史建筑外立面设置展示标识, 展示建筑艺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在历史街巷设立指路解说标识, 通过手绘地图的生动形式展示历史地段的历史演变。

5.环境要素的微更新与文化再现

针对一般历史地段保护资金投入有限的前提, 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中提取的文化要素叠加于七大类环境要素, 构成环境微更新的主体框架系统, 以提取的传统符号与历史地段环境要素的结合, 采取低成本、易应用、覆盖广的环境要素微更新模式, 在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 实现历史文化环境的彰显, 达到历史地段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再现。

5.1街巷序列与节点

环境微更新的历史地段保护, 在保持地段内现有建筑现状和功能不变的基础上, 对外部环境进行协调改造与优化, 利用文字、图纸和照片全面记录展示其历史、现状信息和价值特色, 增强街区的可达性与游览性。

以“城市博物馆”的展示方式规划街巷空间序列, 以各历史资源点作为展示空间, 构建入口节点——序言空间——展示空间——出口空间的序列, 使街巷空间与地段内各种历史资源形成互通网络, 构成历史地段“城市博物馆”。

节点空间设计。利用展墙、浮雕等, 在出、入口节点设置明确的历史地段空间限定标识, 展示历史地段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展示空间节点, 利用浓缩、抽象等手法, 在建筑外墙或院墙上以文字、图像的方式加设展示说明标牌, 或以影像的形式动态展示, 也可以雕塑等形式进行形象展示。

5.2街道绿化

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树种, 渲染不同类型、不同特色历史地段的文化氛围。如中国传统名人故居型历史地段可选择松、竹、梅、菊、兰等, 体现历史名人高洁的性格与品质。而街道两侧高大的梧桐, 显得庄重、严肃, 则可增强景深, 表达历史的厚重感。植物点、丛植结合, 则营造出自然轻松的氛围。这种文化的物化转换, 使得绿化植被在文化的补充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绿化景观用地紧张的历史地段, 应重视立体绿化, 如民国街区中利用围墙栽植的爬山虎、蔷薇等植物, 既可提高人视角度的绿量, 又可营造沧桑的历史氛围。

5.3市政设施

环卫设施:商业性质的历史地段人流量大, 可比居住性地段配置更多环卫设施。合理设计垃圾箱等环卫设施, 不仅能保持环境整洁, 还能成为展现风貌的载体。其造型可以传统纹饰装饰, 以体现传统韵味的木材、青砖等为材质, 强化历史地段的传统文化氛围。

道路配套设施:历史地段步行区入口设置止路障碍可隔离机动车, 提供安全的慢行场所, 可采用抱鼓石、柱墩等传统造型, 与历史文化环境协调;在街区车行道路设置驼峰, 可限制机动车的行驶速度, 保证街区行人安全。

消防设施:首先解决历史地段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不足的问题, 依据建筑面积及防火等级划分防火分区, 配置的消防栓的色彩以醒目的红色作为主要色彩, 饰以传统纹样, 以与地段景观协调。

5.4城市照明

分为路灯照明和景观照明:

路灯照明可采用木、铸铁等材质的传统风格的灯杆、灯饰造型, 明清传统街区可选择宫灯、灯笼等作为灯饰造型的形式来源, 民国特色街区可选择中西合璧的马灯、煤气灯等造型作为形式来源, 以求与街区文化特质相契合。

景观照明主要采用景观装饰灯、投光灯、柱灯, 在重点区域、重点建筑进行照明, 以降低造价。景观照明方案依据不同地段特质营造不同气氛, 商业街区通过建筑顶部的条形灯勾勒层次丰富的建筑轮廓, 以泛光灯配以动感招牌灯光反映建筑立面特色, 搭配门楣灯光、橱窗灯光和节点处的地灯, 色调以彩度较高的多色光为主, 烘托热闹的商业气氛。居住街区沿围墙布置壁灯, 色调以奶白色冷光源为主, 营造宁静、安逸的生活氛围。

5.5广告牌匾

广告牌匾是传统商业文化的彰显, 特别是商业型历史地段流传下来的老字号、传统手工艺店铺的广告形式, 沿袭形成幌子、牌匾、橱窗广告等形式。幌子可以采用“文字幌”“形象幌”“象征幌”等形式, 添加传统纹样等图案元素, 形象表达店铺字号或经营特色。牌匾以题字招牌为主, 招牌图案可采用龙纹、云纹等传统纹饰, 也可从地段内特色物体的形象化图案中提取。为避免破坏建筑造型, 部分广告牌匾可采用垂直于建筑立面的形式, 并应注意夜景效果。

5.6标识系统

历史地段的标识系统包含指示牌、标识引导牌、历史介绍牌等设施, 按照不同类型, 可分别设置在人流来源点、引导点和目标点。一套完整、准确、美观的标识系统, 不仅可以保障人流的合理组织, 也可成为历史文化的外在彰显。其信息载体可利用传统材料, 如木、石、铸铁等当地材料, 既可降低成本, 又可通过传统材料体现历史地段的传统特色。

5.7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以雕塑、地面浮雕、墙面浮雕等艺术形式, 向游客展示历史地段的历史人物、典故等。公共艺术品的材质可以选择铜、石、木、铁等。如铜或铁质的地面浮雕具有耐磨特性, 既可观赏也能触摸感知, 以历史地图、街区地图作为表现主题设置在入口处, 可生动展示历史地段的传统文化。街区节点可利用生动形象的情景雕塑展示历史典故, 民俗文化或者市井生活场景, 唤起人们对历史地段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公共艺术甚至可以将市井叫卖声与雕塑结合, 声、形兼备, 增强与游客、市民的互动。

6.环境微更新的双重动力机制与地区再活化

6.1政府组织——自上而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首先要确定政府部门的责任:政策制定、甄选规划设计及施工单位、推动项目实施以及协调工作。其次坚持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运作, 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并提供日后使用和维护的实施计划。鼓励居住在原有房屋的居民按修复设计要求对房屋进行修缮, 项目实施单位可给予一定补贴。

6.2社区营造——社区参与的策略与机制

微更新的策略与机制就是实现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政府从主导者慢慢转变为辅导者和协助者, 改变一贯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 发展一种更能贴近社区需求、启发社区创意、扩大资源投入的机制[2]。这种机制能有效避免因原住民大量迁出而造成剧烈的社会波动, 又能避免历史地段因无大量资金投入而被长期搁置, 利用社区自身力量达到新陈代谢。

6.3 地区再活化与再发展

环境微更新的保护模式以保护带动地区活化发展, 将历史地段原有空置、闲置的历史建筑和一般建筑, 用作艺术传授、技艺展示场所, 对原有濒临失传的艺能, 采用创新形式演绎, 传统艺能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 对传承技艺进行活态化的保护;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通过环境要素的更新, 环境品质的提升, 构建“街区博物馆”大环境, 地段内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外在特色和内在含义得到彰显。

环境微更新的保护模式针对一般历史地段内物质文化资源少、保护资金投入有限的特点, 侧重从环境要素更新着手, 采用低预算、多元化的保护模式, 既大幅降低历史地段保护的资金投入, 又避免因“开发式保护”对历史文化遗存造成建设性破坏。

环境微更新的保护模式鼓励公众参与到地段环境微更新和社区营造中, 唤起地区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 激起市民的保护愿望, 凝聚地区文化, 使社区经济、文化、人文得到再次活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10—2030) [Z].2010

历史保护与更新 篇6

城市是一个不断记录历史的载体,时间越久,其所承载的内容就越多。因此,城市传统街区的复杂性远远高于一般街区,其现代功能与传统空间的矛盾,其现代衰败与历史定位的矛盾,其传统居民与介入群体的矛盾,都使历史街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传统街区是城市的稀缺资源,其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如何对其保护,一直以来是城市研究的重要课题。

考察当前历史街区的保护,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方式:(1)划定保护建筑,只对保护建筑单体或群体进行控制,其它则不受控制,例如当前很多保护建筑被高楼大厦包围,完全失去其原真的尺度和环境氛围,例如老北京的胡同放置在城市新的路网中,整个胡同体系被分割成若干不相关的区块,胡同生活也因此不再存在;(2)以“老瓶装新酒”的方式对历史街区的内部功能进行全部置换,只保留历史街区的样子而不再保留历史街区的内涵,例如广受规划界争议的上海新天地将原住民迁出,取代成新型商业的更新模式;(3)划定历史保护街区,严格控制不许任何更新。尽管这种保护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原貌,但往往伴随着历史街区的衰败和环境的下降。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保护在面对经济、金融、社会、政治等多种力量和因素的博弈时,总是会缺乏底气而落于下风。

笔者认为,这三种方式都没有能够找到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平衡点。对于历史街区而言,其价值不仅在于个别精彩的保护建筑,更在于整体街区与保护建筑的相互支撑;不仅在于保护建筑和传统街巷的硬件系统,更在于空间载体中流动的传统生活模式;而任其衰败而不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同样不是理智之举,在不影响原有尺度和肌理的情况下,适当的创新还是值得鼓励的。

总之,保护和更新对于历史街区来说,就像天平的两个托盘一样找到平衡点,使街区保持原有结构而充满活力,才是历史街区发展的目标所在。正如阮仪山教授所言:“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它有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旧城更新应该让它在旧的基础上生长。在原有的社会网络、生存环境、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激活’,加点火花进去,让它活起来,加点动力进去,让它活起来,而不是让它死了之后埋掉”。

2方法逻辑

基于以上价值判断,笔者将探讨如何像尼罗河法老和僧侣们通过观察每年河水的颜色来预测当年农民收成1)一样,通过明晰城市历史街区的预先确定因素与关键不确定因素,理解这些因素的深层含义及相互关联,来识别预先确定的重要因素,“以不变应万变”来把握未来的不确定,进而以具有适应性的方法,“以变应变”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

2.1“以不变应万变”——以确定性把握不确定性

相对城市一般地区,历史街区有着大量的历史资源信息叠加,这些信息都可认为是确定性因素。对时间观的研究表明,回顾历史是制定有用的概念性预测(conceptual forecast)的关键步骤。回溯的历史事件越久远,就可预见越远的未来时间。与此相类似,交通研究部门通过总结那些过去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帮助人们更了解将来此类事故出现时的外部条件[1]。这些研究表明,过去的时间为建立预测提供了一个清晰且引人注目的载体,理解和重建历史的价值是预测未来的基础。同时,历史街区当前的状态也可以认为是确定性信息。博兰(Boland)认为,描述真实情形的资料,有助于明确地表达未来。对于历史街区来说,应“从现状开始,沿着历史发展次序逐层剥离分析,能够揭示其现状和功能形成的原因。了解它‘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是一切未来活动的基础”[2]。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基于对历史街区历史和现状资源的充分搜集和梳理,识别出重要的确定性要素,来把握未来不确定的发展方向。

2.2“以变应变”——建立适应性的未来导控体系

一般来说,城市历史街区更新规划往往会以一种明确的未来方案规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实际上,由于未来政策、操作主体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方案很难具有长远的适用性。因此,本次研究的重点并没有放在描绘某个未来场景,而是放在揭示影响这些未来场景的驱动性要素,建立一个可调整的未来导控体系上。其目标是提供一个类似机械的稳定结构,但只能是一个“半成品”,提供可在操作中共享的、可选择的结构,未来的“开发者”把这个结构融入未来的操作,并加以拓展,以满足未来特定的需要。该结构的价值在于其稳定且灵活的特性,试图寻找一种平衡,即在未来发展中所必需的稳定,和连续不断的变化及对动态环境适应所构成的不稳定之间的平衡。该结构对未来的适应性还体现在对环境变化的灵活和弹性控制。依据该结构建立的未来导控体系,给予了未来开发者和使用者的弹性空间,从这个意义来说,该结构只有开端,没有结局。

3 方法框架

在上述价值判断和思考逻辑的基础上,将结合研究项目(上下九商业街区城市设计)进一步来讨论具体的方法框架和导控形式。

上下九商业街区城市设计研究项目的提出是在广州旧城保护和更新的背景下,突破以往仅仅对上下九步行骑楼街本身进行立面粉饰和环境设计的更新思路,对整个上下九商业街区进行提升。该项目研究范围为72ha,范围内除了上下九步行骑楼街以外,还有着若干浓缩广东文化和代表西关风情的文化古迹、老街名店、古宅古巷,也有着多处突破传统肌理和风貌的近现代建筑(其中不乏有荔湾广场之类的高层建筑),有着众多被历史建筑、街巷所湮灭的历史典故,也有着现代人生活与老旧城区所发生的种种冲突。

上下九商业街区是典型的城市历史街区,对其进行保护是当前政府和市民无需质疑的,但其历史的街巷肌理和建筑空间也显然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诸多需求,例如车行交通、商业升级等等。因此,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更新,成为长久以来不断探讨的难题。本次研究通过对相关要素的重要性和不确定性的评价,针对街区内各系统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导则,为历史街区发展寻找保护与更新之间的平衡点。

以下将详细论述其具体的工作框架。

3.1 资源搜集

对于城市历史街区更新来说,对其发展进程中所有相关的信息资源的搜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常艰苦的。我们需要对历史街区当前生活的深度体验,也需要回归到历史街区的历史中,挖掘那些被湮灭了的重要历史线索。正如盖迪斯在《进化中的城市》中提到:“我们不能草率开始,……,要充分认识和考虑城市的美学本质,要将自己注入城市的精神生活。要了解城市的历史本质和生活形态的演进,要了解它的特色、精神和日常生活”。

在此次研究项目中,资源梳理主要从优势认知、现状调研和以往规划解读三个方面进行。优势认知包括西关空间结构的历史发展、西关商业发展的沿革、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生活模式、传统历史建筑以及空间环境等方面;现状调研包括周边与内部交通状况、商业业态、街区肌理、建筑和环境景观现状等方面;以往规划解读则包括上层次的相关规划和平行的相关规划等。

3.2 理清结构

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城市历史街区有着内在的逻辑结构,整个街区是由若干道路、街巷、建筑单体等各个要素系统有机结合形成的。本次研究突破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局限,对结构进行重新认识。

3.2.1“街巷单元”的划定

在城市历史街区中,往往是步行时代的街巷结构为主,可能会有局部车行时代道路的叠加,也可能会有局部街巷被临时建筑叠加,形成混合形态的街巷结构。因此,为了能够更清晰地分析和控制街巷的发展,在不破坏街区原有肌理的前提下,以可穿过性的街巷为最低标准,拆除部分占据通道的临时建筑,将街区划分为150个被街巷或道路围绕的、地面有单栋或多栋建筑的单元,称之为“街巷单元”(图1)。

在概念上,“街巷单元”是区别于当前城市规划体系中由控规道路网所划分的街坊单元的。如果忽视原有肌理,直接把控规道路无区别地延伸到传统历史街区中,这对街区无疑是有巨大破坏的,且是不可弥补的(图2)。

3.2.2导控层级的划分

在“街巷单元”划分的基础上,把整个街区由大到小、由外及里地划分为四个导控层级,分别为:(1)街区、(2)道路与街巷、(3)街巷单元、(4)单体建筑。

3.3 识别驱动因子

针对不同层次,将资源根据其重要性和不确定性进行评价,识别出对其未来发展将会起到主导性作用的要素,称之为“驱动因子”。3.3.1街区的驱动因子

通过对街区现状和历史信息的梳理,提炼出四个“驱动因子”,分别为:(1)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2)大观河历史河涌、(3)上下九步行街、(4)旅游观光路线,并分别根据每个驱动因子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

(1)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依据《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街区内多个街巷单元被纳入到相应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研究分别针对(1)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紫线保护范围内和(2)建设控制地带提出设计导则。

(2)大观河历史河涌:大观河曾是上下九历史街区中东西向贯通的河涌,是荔湾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大观河已经被道路、街巷及部分建筑所覆盖。但经过历史信息的梳理和现状建筑的评估,大观河的脉络结构依然可见,其上现有建筑都处于较为破败、传统风貌不佳的状况。因此,研究提出再现大观河历史河涌的构想,将其与上下九步行街一起构建商业网络,带动整个街区更新。研究分别针对:(1)在河涌原址上的街巷单元和(2)临河涌的街巷单元提出设计导则(图3)。

(3)上下九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作为街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子,是毫无疑问的。研究以步行至上下九步行街的距离为评价标准,将街区内的街巷单元分为两类,即:(1)步行距离在300m以内(含300m)的街巷单元和(2)在300m以外的街巷单元,分别提出设计导则。

(4)旅游观光路线:上下九步行街是广州市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而周边街区内由于旅游配套并不完善,只有较少游客进入。因此。挖掘一条具有特色的观光线路,引导街区内部观光,并进而带动街区商业更新是具有价值的。相对前面三个驱动因子,旅游观光路线是相对不确定性的,但针对观光路线沿线的街巷单元的导则基本是确定的。

3.3.2街巷的驱动因子

道路系统区别于街区其他构成系统,本身是与传统街区肌理相背离的,但在承接城市其它区域和解决内部车行以及停车需求方面,还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在街区内道路数量并不多,且与城市更大范围内的交通规划相互关联的,因此,本次研究并未针对道路系统提炼驱动因子,而是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专门的分析和导控。研究对历史街区内的街巷系统的驱动因子进行了识别。

历史街区的街巷有着很广泛的意义。一方面,它们承载了传统街区的人民生活,其当前所呈现出来的任何事物都很可能是历史生活的代表,例如在上下九街区街巷里仍还存在当年的埠头;另一方面,它们相互连接在一起,记载了历史乃至城市的生长历史,例如从那些现存的埠头分布可以看到珠江岸线的演变过程。所以,街巷保护非常富有价值。根据街巷的资源搜索,本次研究提炼:(1)历史要素、(2)历史价值、(3)两侧使用功能作为街巷导控的“驱动因子”。

(1)历史要素:(1)有文保单位、(2)骑楼街、(3)石板路;

参考文献

[1]保罗.C.纳特,罗伯特.W.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M].陈振明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拉斐尔.奎斯塔,克里斯蒂娜.萨里斯,保拉.西格诺莱塔.城市设计方法与技术[M].杨至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历史保护与更新 篇7

一、背景

1865年,铁路作为展览第一次在中国出现,因为认为修建铁路会侵占田地、破坏风水,清政府满朝文武皆持反对态度。随着洋务运动进入活跃期,北洋大臣李鸿章认识到铁路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影响,于1880年上奏了《妥议铁路事宜折》,提出修筑铁路的九大有利之处,“地无遗利,人无遗力,便于国计;调兵遣将,师行迅捷,便于军政;遥控腹地,四面拱工,便于京师;移粟辇金,货畅其流,便于民生;海疆有事,漕粮无虞,便于转运;轮车之速,十倍驿马,便于邮政;煤铁运送,利源路畅,便于矿务;轮运轨通,相如表里,便于发展航运;千里行役,瞬息可达,便于商民行旅(1)”,从军事、经济、民生三个方面分析修筑铁路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此后清政府的态度逐渐缓和。

随着轮船航运业和一些近代工业在天津兴起,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的需求量大增,开平煤矿因此兴办。开平煤需以畜力车运到芦台,再由煤船沿蓟运河运至塘沽,销往各地,从而需要开辟产地与塘沽之间的运煤通道来降低运输成本。于是开平矿务局奏请修建轻便铁路,李鸿章转奏清廷同意后,于光绪七年(1881年)6月动工修建,11月修成从唐山煤井至胥各庄间9.7km的轻便铁路,这是我国自建并且延续至今的第一条准轨铁路。当时筑建铁路的技师英国人金达(C.W.Kinder)极力主张采用英国铁轨的标准,将轨距定为4英尺8英寸半(公制1 435mm),我国此后修建的铁路均采用这种轨距,便于运输(2)。

1886年开平矿务局以“所开新河河道春秋潮汛不大,煤船是由停棹候水之苦,而兵商各轮船欲多购煤而运不及(3)”为由,向李鸿章提出接办从胥各庄至阎庄长32.5km的铁路的要求。1886年开工修筑铁路时李鸿章准许成立的开平铁路公司是我国铁路独立经营的开端。开平矿务局公司购得唐胥路权后将唐胥铁路由胥各庄延长至芦台,于1887年竣工,名为唐芦铁路。

1887年,《海军衙门请准建津沽铁路折》中提出,“自大沽、北塘以北五百余里之间,防营太少,究嫌空虚。如有铁路相通,遇警则朝发夕至,屯一路之兵,能抵数路之用,而养兵之费,亦因之节省。今开平矿务局于光绪七年创造铁路二十里后,因兵船运煤不便,复接造铁路六十五里,南抵蓟运河边阎庄为止。此即北塘至山海关中段之路,运兵必经之地。若将此铁路南接至大沽北岸八十余里铁路,先行建造,再将天津至大沽百余里之铁路,逐渐兴办(4)”,从海防需要出发上奏朝廷,建议将铁路经大沽延伸至天津。经批准后,1888年3月,该铁路延伸修建到塘沽,新河和塘沽站建成;同年8月修通到天津,名为津沽铁路(5);9月举行通车典礼,李鸿章等乘车检验(图2)。

津唐铁路继续延展,西段一直延伸至北京,东段经山海关延伸至奉天,李鸿章“南接大沽北岸,北接山海关”的设想终于实现。这条铁路也为日后连接关内外的交通重要干线—京奉铁路奠定了基础。

二、塘沽铁路价值评估

1. 作为中国现完整保存历史较久的车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塘沽南站始建于清末光绪十四年(1888年),同年10月正式运营。1908年建站台两座,一站台为上行线,长350m,宽10m,高0.4m;二站台为下行线,长350m,宽15m,高0.6m;两站台均为客站台。人行天桥横跨4股线路(6)。1939年日本铺筑塘沽站至新港路段。1943年,拆原马蹄形套线,将其改为塘沽支线,京山线(北京到山海关)不再绕塘沽站。1946年塘沽南站从京山线剔出,第二站台改为货站台,天桥于1956年拆除。1958年,新河车站改为塘沽站,原塘沽站改为塘沽南站(7)(图3)。

塘沽是中国最早拥有铁路的地区之一,天津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标准轨距铁路的大城市;这条铁路也使天津港的发展进入了“划时代的时期”。

2. 作为天津地区重要的运输基地带动中国北方化学工业的发展

天津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摇篮,塘沽则是天然的化工基地。随着塘沽南站的建成,经塘沽转运开滦的煤炭和石灰石成了成本低廉的原材料,再加上丰富的海盐资源、便利的交通,更为化工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地理资源条件。1905年,美孚石油公司在塘沽站附近修设油罐,远洋油开始由铁路运往华北(8);久大精盐厂和永利碱厂更将铁路延伸至厂内,可以方便地将原材料运至厂内并将产品运至塘沽南站行销各地。

3. 见证了塘沽地区近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

庚子事变后,1900年6月15日,八国联军密谋侵华控制京津通道,当晚,300名日军占领塘沽火车站,控制了津塘铁路。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于1900年9月27日在塘沽登陆,并乘火车于当天下午抵达天津,11月抵达北京指挥侵略军镇压义和团并胁迫清政府接受议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塘沽火车站被俄国等国占据,成为列强攻袭大沽口炮台、运送军需给养、运送侨民的重要地点。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过程中,塘沽南站曾作为增援前线的重要后方基地。

4. 英式建筑的代表

塘沽南站主体站房是砖木结构的单层建筑,坐东朝西,与铁轨延伸的方向平行。站房屋顶现为灰色瓦双坡陡屋顶,白灰做灰口,上开老虎窗,屋顶端头立有女儿墙。墙体用青砖砌造,正立面立有古典门廊,窗户为木质窗框,上下对称,分割成许多小格。建筑整体造型呈英式风格,尤以尖脊屋顶最为典型。从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照片(图4)中可以看出原站房大门上端有一个半圆形格窗,格窗内又有两个半圆形的饰线,线条流畅,整体造型同现在的塘沽南站几乎相同。

三、保护更新建议

英国曼彻斯特的地标性建筑中央车站建于1875年,1880年正式运营。车站以砖和铁为主要材料,是典型的维多利亚式建筑,1963年被列入二级登录建筑,1994年上调为一级登录建筑。车站停运之后一直闲置,将其改造为多功能展览中心(包括集会、会议、音乐厅、展览等多种新的功能),直至1979年才提出,1986年完成改造,更名为“大曼彻斯特地区会展中心”(即G-MEX会展中心)。中央车站作为卡斯菲尔德地区保护更新的成功案例,激发了众多私营企业加入工业遗产改造项目,有效地推进了内城改造更新的计划(9)。

位于日本京都的梅小路蒸汽机车馆是于1997年将原来的山阴本线二条站的站房迁移至此改造而成蒸汽机车博物馆,展示曾经运行在日本各地的蒸汽机车的模型、铭牌并附有相关介绍。站房的背面是老梅小路机务段的扇形车库(图5),其中保存着“C62”、“D51”等从大正时代奔跑到昭和时代的18辆蒸汽机车。博物馆每天都有蒸汽机车的表演,游客可以乘坐体验。机车从扇形车库中驶出,经过转盘转到合适的运行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后,机车以尾为头,反方向驶回车库(10)。

通过对上述类似建筑的成功保护及开发经验的借鉴,笔者尝试提出塘沽南站保护更新设想。

1. 划定保护范围

塘沽南站所处区域位于滨海新区的CBD核心区—于家堡金融区内,该地区建设活动如火如荼。虽然塘沽南站已经是塘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正在申报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仅仅通过文物指定很难完整地保存其遗产环境,尤其于家堡起步区内即将高楼林立,塘沽南站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因此只有通过划定保护范围(图6)才能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下保存文物及其历史环境。塘沽南站的主体建筑站房、南面的扳道房、机车修理间、仓库以及铁轨共同构成了塘沽南站的历史环境,因此应将上述遗址所在区域划定为重点保护区。而塘沽南站南、北两侧仍然有铁路延伸,有部分遗迹,结合现有的规划应将其划定为一般保护区。塘沽南站紧邻的海河作为南站周边环境组成部分之一,也应当适当控制河面上的建设活动。

2. 保护历史建筑

主体站房建筑风貌质量保存情况较好,除部分墙砖碱蚀污损,墙体基本无开裂情况(图7)。主体站房南侧的扳道房是一座2层的砖混结构建筑,水泥圈梁刻有“TANG KU”(塘沽)站名标志,该建筑原为青砖墙,水泥平顶房,后改造加层。此外,机车修理间、仓库、铁轨等建/构筑物保存状况均良好。而南站站房西侧多作为储藏或门房之用的若干耳房砖的砌法与主建筑不一致,应为后期加建,破坏了站房原有的建筑风貌,建议拆除,还原塘沽南站原有建筑风貌(图8)。

3. 利用方式

文物的再利用方式需要以保存文物价值和环境为前提,适当地加以开发利用。塘沽南站由于其显著的区位优势,可以不必局限于通常的展览馆模式,在不影响文物价值的前提下适当地加入餐饮、娱乐以及创意产业等多种现代功能,使其成为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的文化中心。

塘沽南站原有4个候车室,每个候车室室内面积约200m2,另外还有货运室、运转室、办公室和食堂等小型空间。车站的大空间可改造为展览室,用于天津铁路历史的相关展览之用,放置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等,提高民众对于铁路工业遗产,特别是天津铁路发展脉络的认知;仓库、扳道房、机车修理间可以改造为主题咖啡厅、画廊、艺术沙龙等休闲空间;废弃的火车头、铁轨、信号灯等物件则可结合绿地构成艺术装置,作为南站的标志物。

四、结语

塘沽南站作为珍贵的工业建筑遗产,是我国早期铁路工业建筑的典型代表,对于研究唐胥铁路和我国铁路发展史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研究天津铁路发展的重要实例。滨海新区金融区的建设对于塘沽南站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将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车站保护更新工作纳入城市的发展建设体系中,既有效合理地保存了塘沽南站,也能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和社区活力。

摘要:本文首先理清唐胥铁路修建脉络,对唐胥铁路延长线上的重要遗产塘沽南站进行价值分析,在梳理、归纳保护塘沽南站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依据基础上,初步提出塘沽南站开发建构的设想。

关键词:塘沽南站,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参考文献

[1]参见: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89~90

[2]参见:陈晓东.中国自建铁路的诞生—唐胥铁路修建述略.江苏科技学院党报(社会科学版),1911(2):55~61

[3]参见:申报.光绪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见: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126

[4]参见: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交通史路改篇(第一册),1931.见: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131

[5]参见:天津市地方志修编委员会.天津通志.铁路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11

[6]参见:塘沽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市塘沽区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325

[7]参见:天津市地方志修编委员会.天津通志.铁路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61

[8]参见:塘沽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市塘沽区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326

[9]参见:董一平,侯斌超.铁路建筑地区的保护与再生—以英国曼彻斯特两座历史火车站为例.城市建筑,2011(8):25~28

历史保护与更新 篇8

目前,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遇到瓶颈, 城市空间粗放式增长遇到阻力后, 传统的旧城因其区位优势, 又重归城市开发的热土。“旧城改造”“旧城更新”等建设实践开始涌现, 由于缺乏对旧城规划建设的辩证思考, 许多城市只是关心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用地经济效益的提升, 却以牺牲城市原有空间肌理为代价, 漠视城市风貌和传统文化遭到破坏。正因为如此, 承载着城市历代记忆的旧城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一方面, 旧城原有的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发展要求, 亟待复兴; 另一方面, 历经城市发展各阶段的旧城更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 简单的推倒重建必然会导致无形资产的永久消失。本文以对旧城更新相关概念为基础, 结合国内外相关实例, 通过番禺市桥先锋巷及周边地区保护改造研究的案例, 探讨文化、商业与旧城改造的关系, 希望为旧城保护和更新提供新的规划策略。

1 旧城更新的相关概念

“旧城”是指在功能上已经不能有效满足使用者实际生活需求, 在结构上日益危旧, 在形态上呈现历史遗痕的居住建筑集中成片的城市区域。

“旧城保护”是城市中历史街区、地段及其环境的鉴定、保存、维护、整治以及必要的修复和复原的活动。

“旧城改造”“旧城更新”是城市的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功能, 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以满足居住者的物质、精神、文化、环境的各种需要。

2 国内外实例研究

1) 界定保护和整治要素, 功能多样性。法国马雷区位于巴黎老城的中心, 也是较早开始保护的两个保护区之一, 其特色在于界定了需保护的历史建筑、控制区域、场地绿化等各种需保护和整治的要素, 合理地介入了如美术馆、奢侈品加工商店、歌剧院等新功能要素, 不断调整地区功能, 使之继续生活, 同时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2) 营造文化导向的区域, 引入城市综合体。蓬皮杜艺术中心及周边地区, 曾在巴黎的不卫生地区中名列榜首, 它的改造以艺术广场为中心, 通过引入多元文化、多元功能, 如在住宅底层改建为书店、艺术商店、艺术图书馆等, 以现代艺术文化、精彩的公共活动增强区域吸引力, 使整个地区充满丰富而轻松的文化气息, 同时将主要标志建筑艺术中心打造成文化与商业融合的城市综合体, 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艺术博物馆的形式。

3) 新商业开发模式与传统街道肌理融合。上海新天地保留了上海最传统特色的里弄肌理, 彩用灵活而严谨的整新如旧的手法, 不对建筑构件做任何修补, 以再现传统街道的尺度和风貌。而对老建筑室内进行重新塑造, 满足现代商业的营运需求, 在尊重原空间布局基础上, 创新性的增加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引入展览、办公、艺术、公寓、商店、电影院等新功能业态。

3 番禺市桥先锋巷及周边地区保护改造研究

3. 1 研究对象

市桥, 又名石桥。传市墟旁原有一石桥, 市遂名“石桥市”, 后因年代久远碑体崩损, 仅剩“桥市”, 又为人所误读, “市桥”以此传。及至宋代, 番禺 ( 今广州) 已成为一个重要口岸。农业和制陶业的兴起, 带动了商业、手工业发展, 开始出现市桥的四、九圩, 今市桥旧城仍留有大量扇布石和旧店铺的遗迹。现今, 市桥仍是番禺的区域中心、行政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先锋巷街区为环城西路, 光明南路, 大东路、大北路与禺山大道围绕的街区, 是市桥的历史人文中心。市桥商贾大户百工平民云集聚居, 故留传下来一定量的历史建筑。现今, 先锋巷街区紧邻现今繁华的大北路与易发商业街区, 但由于区内建筑年代日久, 基础设施陈旧。

3. 2 研究背景

番禺区在广州南拓进程中的挑战, 相当大一部分被市桥直接面对, 区域交通的疏导, 经济产业的定位, 文化生活的复苏, 要求市桥做出改变。先锋巷由于区内建筑年代日久, 基础设施陈旧, 产权关系复杂, 外来人口充斥等众多老城区共同面临的问题, 使得比邻繁华商圈的先锋巷的土地价值远远没有得以充分实现, 作为一个极具历史人文价值, 环境资源价值, 土地利用价值的地块, 先锋巷的保护与复兴如箭在弦。

3. 3 规划思路

1) 历史街区融入现代的市民生活。街区基于原有资源的整合, 通过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途径, 实现日常生活使用空间的功能 ( 见图1) , 让每一个地方都被使用, 让每一个空间都有意义。

2) 实现场所的日常使用。明确场所的属性, 抽取文化产业作为梳理先锋巷阶段复兴的索引, 既具有丰富日常生活内容, 又能较容易与先锋巷历史建筑相结合的商业形式的进驻, 以微波加热的方式由内而外地全面复苏历史街区。

3) 商业活态吸引人流。基于先锋巷的区位与建筑现状, 以及市桥的消费结构, 近期改造以引入生活性消费为主, 维持日常稳定的消费人群, 远期在片区的基础设施与景观环境整改后, 立足于前期铺垫的商业服务体系, 着力营造文化产业市场, 吸纳市桥当地高端消费人群从周边地区回流, 巩固本地市场, 进而打造出区域品牌。

3. 4 规划方案

1) 改造对策。“文化导向下的旧城复兴, 商业激发下的活力重现”。通过将小尺度的既有建筑捆绑成大空间的方式, 尽量减少拆迁量。开放现有建筑的底层, 使得所有重要的功能组均能直接面对广场和主要街巷。为市桥的商业传统配备适应当代生活方式和商业需求的空间形态载体。通过与开放空间的配合, 将历史建筑和户外空间一起, 形成市桥富有特色的重要公共场所, 通过集中的商业设施、高层建筑和充足的停车配置激发市桥旧城的商业活力, 并通过相应的小品和形态线索唤醒市桥的历史记忆。

2) 规划方案。重点改造沿街建筑, 通过其发挥良性的引导示范作用, 从而循序渐进地实现片区的自然良性更新, 同时尝试以商业为手段, 推进区域的设施更新, 空间改造, 环境整治, 以期使先锋巷重现市桥往日商业繁茂的景象。

基于现状历史建筑的保存质量, 场地西部历史建筑单体较为独立分散的地块改造为餐饮, 咖啡, 茶座等, 较容易利用大量户外开敞空间的商业形式。场地东部由于历史建筑分布较为集中, 则以独立工作室的形式, 一方面以房屋租金支持地区公共服务, 一方面通过文化产业的引入, 营造良好的区域品质。

现存质量较好的老房子, 以合并的模式将几座建筑整合, 使其能够满足现代功能的进驻。通过立面改造的手段, 使其整体风貌整洁而现代, 充分显示与历史建筑的区分, 形成具有视觉冲击魅力的场景。改造后的片区提供休闲娱乐, 影视视听, 餐饮购物, 咖啡酒吧, 住宿商贸等服务 ( 见图2) 。

4 结语

城市的复兴, 必须基于对城市文化、建筑以及在建筑中人们的生活的充分考虑, 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旧城更新, 而不是仅仅用城市的躯壳做成标本供人们观赏把玩。其根本应该是在保护原有城市传统文脉的基础上, 再生或振兴已经失去的经济活力, 并恢复部分失效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旧城更新不仅要提升城市景观, 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更要注重功能重构, 使其在就业结构和新的生活方式上具有吸引力, 从而激发旧区的生机与活力, 达到复兴。

摘要:在介绍旧城更新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国内外旧城改造思路, 对番禺市桥先锋巷及周边地区保护改造进行了研究, 阐述了旧城改造的对策及规划方案, 以激发旧区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旧城,改造,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夏健, 王勇.从重置到重生: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真实性的保护[J].城市社会学, 2010 (2) :134-139.

[2]吴春苑.利用文化重建复兴旧城街区的城市设计方法探讨[J].规划师, 2013 (1) :13-14.

[3]陈喆, 张付娟, 刘科伟.浅析城市记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2.

[4]翟斌庆, 伍美琴.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2) :75-82.

[5]吴珂.弘扬精神·内外兼修·激发活力——浅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J].江苏城市规划, 2008 (2) :26-29.

历史保护与更新 篇9

1 概况

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青阳镇中心地带。青阳, 因其位于青梅山 (《青阳志》中记载为青阳山) 之阳得名。直至今日, 青阳仍因其存留的大量精美的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石鼓庙、蔡氏宗祠、庄氏家庙以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成为晋江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存留地。

2 价值与特色

经过对街区的众多文化遗产进行评估与归纳, 认为本传统街区价值与特色突出,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1 城区的生发起源地

(1) 青阳镇———晋江城区生发源地。晋江历史上就是大泉州地区的统称, 青阳历来都为泉州、石狮、安海等几大集镇过往的枢纽, 唐开元年间就有“青阳蔡五店”之说, 五店市就是现在晋江中心区的前身。1951年, 重新划定行政区, 才将泉州划出, 成立泉州市。同年, 晋江县治迁于青阳, 现代意义上的晋江城区即发源于青阳镇 (现梅岭、青阳街道) 。因此, 青阳对于晋江意义重大。值得注意的是, 梅岭组团传统街区已经是青阳现今存在的最后一片传统街区, 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2) 青阳山———青阳镇发展源地。经考证, 青阳镇名由来有二说:其一, 便是因地处青阳山 (青梅山) 之阳而得名 (图1) 。《晋江县志 (清) 》记载:“罗裳分二支, 皆北向。其西行者为象陷, 为石龟。其东行者为圭璧, 为青阳。”《青阳志 (清) 》记载:“青阳则本市主山名也。青阳之山发自灵源, 遁高州罗裳、崎山而来, 脊脉逶迤, 垣阿周护。蔡、庄建祠其下, 蔡左庄右。”书中还记载:“夫人杰必由地灵, 古识之。青阳山虽不高, 势实蜿挺。”“若乃皆负罗裳, 对面清源。东望则海天浮印, 涵空浴日;北则三台鼎峙, 双阳瑞抱;南则金鞍驰驱, 宝盖麾拥。是固青阳远眺之景, 独紫帽一峰屹挿 (插) , 密迩凌霄, 一塔尖秀, 峙出卓然, 文笔直为青阳所自有者也。”由众多文献记载可以看出, 青阳山对整个青阳镇以及晋江的山水格局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2.2 城市演变历史的活化石

五店市位于晋江旧城改造区内, 文物、历史建筑众多 (图2) , 其中蔡氏宗祠、庄氏宗祠、蔡妈贤宅、布政衙、苏千墅宅、朝北大厝、石鼓庙、蔡愧阳墓、蔡氏四世祖墓9处文物, 历史建筑147处, 传统风貌完整, 传统风貌建筑占到60%, 极具保留价值。街巷格局保存也较为完整, 大部分仍保留着原有街巷走向。如后塘街、后崎街等。

2.3 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1) 晋江城市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青阳志》记载:青阳山, 石鼓峰, 桃浪桥, 华表月, 石盘水, 法云寺, 传仙洞, 樟根井青阳八景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完美典范, 是非常典型的文化景致。历史上青阳的文人雅士通过日常的观察, 将优美的环境赋予了文化的意象, 将物质环境与精神生活融为一体, 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值得注意的是, 《青阳八景》中的“五景”都发生在此, 说明其凝聚了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 侨台亲缘纽带的证实。在街区内及周边, 遍布着大量的宗祠及家庙, 建筑形式精美, 文化特色显著。如: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等。历史发展至今, 这些地方仍然是众多台胞、侨胞寻根问祖的重要场所, 是联系晋江与台胞、侨胞的重要纽带。再者在这里还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华侨祖产。晋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有“十户人家八户侨”之说, 这是晋江最具特色的人文特征。另外该街区宗族特征比较明显。蔡氏、庄氏是街区内人口最多、对街区影响最为深远的宗族。

3 现存问题

3.1 街区功能与所处区位不符

街区南临阳光广场-塘岸街-隆福广场的市中心商业带, 西部万达广场即将形成新的商业节点, 北侧则与石鼓庙对接。随着周边街区的商业氛围不断地向外部扩展, 以及周边人口的日益聚集, 街区理应成为联系城市现代商业与传统文化商业的重要纽带。而现状仍以居住为主, 且居住条件较差, 难以满足城市中心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功能需求以及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

3.2 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街区内的文物与历史建筑整体保存较好, 但由于对其价值的认知不够充分, 缺少利用方式研究, 文物与历史建筑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发挥, 部分文物及历史建筑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 个别文物及历史建筑价值被忽视, 逐渐荒废, 面临被弃置的危险。

3.3 传统建筑被忽视

街区内除文物和历史建筑外, 还存在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院落, 以及大量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建筑, 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协调建筑对展现街区传统文化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近年来,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 很多大厝周边和院落中随意加建搭建, 或将原有传统建筑拆除建起多层建筑, 街区建筑密度不断增大, 既破坏了街区的传统格局和传统建筑的风貌, 也使传统街区的环境日益杂乱。

3.4 历史环境要素现状不容乐观

古井、古树、街角的石敢当等都是五店市传统街区独具特色的环境要素, 但它们的文化价值及景观价值没有被充分认识, 部分被弃置, 在即将进行的街区改造中, 更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此外过往大型车辆导致传统青石板铺装的街巷破损, 对于古井的碰撞带来井口的损坏, 以及对古树的无意识砍伐等现代生活的需要对历史环境要素带来了破坏。

3.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失现象严重。

一些民间故事、传说和传统曲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较为详细的文字记载与建档。“米螺筛”传统制作工艺等技能缺乏系统总结和教育, 制作工艺难度高, 传承困难较大。

4 目标与定位

通过保护、更新与再生规划策略, 全面展示晋江城市悠久历史、丰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当代城市文化。以寻根、延续、传承、平台, 纽带来真正盘活这个闽南文化新街口, 打造出集传统文化展示、传统风貌与民俗体验、企业文化展示、创意、特色商业、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晋江街区博物馆, 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5 探索保护、更新与再生规划策略

如何才能既疏通街巷胡同、更新破败的危房, 改善基础设施, 又能在尊重并延续街区传统城市肌理的同时激发地区活力, 保存当地文化?这也是当前在对传统街区进行保护更新过程中大家所面对的共同问题。

所以五店市传统街区保护、更新与再生的规划策略应该是“整体性保护再生式发展”, 立足于实现对传统街区的“整体性保护”, 注重传统居住生活形态和物质空间的有机传承, 焕发传统街区肌体内在固有的生命活力, 继承和发扬城市文化精神, 创造既有历史芬芳, 又有时代特色, 满足居住者物质、精神、文化、环境等综合需求的街区。

策略一:整体保护、历史延续

首先就是做到扩大街区边界范围实现对五店市传统街区尽可能的整体保护, 严格保护街区内丰富的文化遗产。分别对于文物保护单位 (含三普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按照《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原址保护和修缮。历史建筑参照文物保护单位要求进行修缮, 提升设施水平, 促进历史建筑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

策略二:功能更新、打造街区

对于街区内家庙、庙宇、番仔楼、大厝、商铺等多样传统类型建筑, 本着保持历史风貌, 内部功能置换的更新思路, 使其得到合理利用。

在分析城市功能结构与街区内部格局的基础上, 结合街区核心遗产资源, 理清街区规划结构, 强化街区文化价值。以传承、展示街区文化为基础, 结合晋江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需求, 对街区功能进行合理安排, 打造特色功能街区。

通过后塘街及街区东南入口和核心节点的组织, 将城市现代商业与传统文化商业联系起来, 并与未来的万达商业综合体相连。通过重塑青阳山景观及东南、南侧小广场的打造, 将晋江城市生发源地的重要要素展现出来, 成为晋江传统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区,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通过在蔡氏宗祠与庄氏家庙北部打造以新挖水塘为主要景观的开放空间, 使家庙形成背山面水态势, 完善其山水格局, 同时, 将山、祠、庙联系起来, 构筑南北文化景观脊。将后塘街作为街区东西传统文化展示轴。通过延续、恢复、植入文化展示功能、恢复文化空间, 形成晋江传统文化、传统风貌展示长廊。通过一街七片的打造, 形成兼具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特色商业、特色宾馆等功能于一体的完整的五店市传统街区 (图3) 。

策略三:形态再生、传承文化

通过“增水增绿”策略, 丰富植被种类, 保护山体环境, 加强青阳山作为片区景观背景的作用。在重点打造的开放空间, 借由部分古树以及新增绿化种植, 形成较为宜人的公共休闲空间。增加开放空间等方式改善街区生活环境, 提升街区品质。合理引入各类基础设施管线, 科学进行防灾规划, 提升街区基础设施水平, 为街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塑造街区核心、出入口及重要开放空间节点, 并通过适度恢复文化景观, 增加主题雕塑、标识等方式增强街区文化氛围, 传承宝贵的晋江传统文化。

6 结语

如今, 历史环境保护从单体保存, 延伸到历史资产再生与再利用。过去人们所熟悉的, 传统的以技术取向为主的保护, 开始转向关心当地居民的感受, 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出发, 保护地方特色, 塑造聚居形态, 改善生活环境品质。以市民为主体, 在景观控制、环境教育等方面展开的保护运动是尤为重要的环节。

以保护传统街区为中心的历史环境保护, 与过去以保护寺庙等纪念物为中心的文化保护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 保护该地区的居民生活是必要的前提, 保护不能忽视传统街区内的居民生活。这种根植于公共参与的保护运动过程, 表现了地方的社会活力与自我组织能力, 将成为社会的重要基石。希望通过这场保护运动, 无论是保护还是更新和再生, 着眼点都在如何使五店市生活更美好、环境更宜人。

摘要:通过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策略, 在尊重历史建筑真实性的基础上, 通过循序渐进的保护策略, 以新老要素并置的手法展现传统街区在时间上的演变, 从而实质性地建立起一个有生命的, 而又随着时代的变化生生不息的街区。

关键词:传统街区,保护,更新,再生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68.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01-203.

[3]陈志华.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 1993:21.

[4]张杰, 张弓, 张冲, 霍晓卫.向传统城市学习——以创造城市生活为主旨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 2013, 37 (3)

[5]韩乐, 李铌, 张弓, 覃永晖.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改造的研[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2, 34 (2)

上一篇:零售总额下一篇:水处理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