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分析十篇

2024-09-12

症状分析 篇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6例, 女9例;年龄30~65岁, 平均42岁;从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3~32天, 平均16天;既往有高血压病8例, 冠心病6例, 慢性支气管炎4例, 吸烟史11例。就诊时主要症状:头痛10例, 肢体活动功能障碍8例, 肢体麻木6例, 恶心、呕吐7例, 腰背部疼痛5例, 走路不稳4例, 言语障碍6例, 声音嘶哑4例, 肌肉萎缩3例。初诊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 脑血管意外10例, 脑肿瘤6例, 周围神经病3例, 肌肉病变2例。

1.2 确诊情况

以上病例都是在进一步检查时, 如经X线胸片、肺C T等检查才诊断为肺癌。其中中心型肺癌1 9例, 周围型肺癌6例, 其影像学表现均符合肺癌特征。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等进行了病理学检查, 结果腺癌7例, 鳞癌6例, 小细胞癌2例。

1.3 影像学检查

25例均予以头颅CT或MRI检查, 结果10例有颅内占位性病变 (单发4例, 多发6例) , 其中脑梗死样改变8例, 脑出血样改变2例。5例做了脊柱C T或M R I检查, 均有不同程度的椎骨骨质破坏, 其中胸段3例, 腰段2例。

2 分析

肺癌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肿瘤。临床表现复杂而又多样化, 最易发生早期转移, 转移最多的部位为颅内转移, 其发生率为2 0.7%~3 1.8%, 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占10%[1]。一部分患者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 经数月或数年后才出现肺部体征, 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 本组就有25例。这25例中颅内转移20例 (80%) , 椎管内转移5例 (20%) 。这种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癌患者, 其肺部症状往往较隐蔽或轻微不易引起注意, 他们就诊时首选神经科或者主诉就是神经症状。如果这时你不注意其呼吸道情况或对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不重视就容易造成误诊。本组25例肺癌患者初诊就分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14例 (56%) 、脑肿瘤6例 (24%)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及肌肉病变5例 (2 0%) 等。

肺癌之所以易出现神经系统转移的主要机制可能为: (1) 肺组织是一个活动度大、血液供应丰富的器官, 而大脑血液供应更丰富。肺癌具有嗜神经组织的特性, 对神经系统具有特别的亲和力[2]。故由于咳嗽、呼吸运动等癌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后, 随着血液压力的作用进入颅内而造成转移。 (2) 肿瘤可直接压迫、浸润前庭神经及通过淋巴管转移, 使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或其中枢造成一系列症状。 (3) 直接侵犯脊柱破坏椎骨, 造成脊髓及脊神经损伤的一系列症状。 (4) 有4%~14%肺癌并非由于转移或局部浸润, 而直接出现脑、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病变。

分析误诊原因为:首先是对这类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认识不足, 警惕性不高。因为这类病人好发于老年人, 他们往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首先想到的是脑血管疾病或脑肿瘤等;其次这类患者早期较少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 即使有轻微的咳嗽、咯痰, 也只认为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吸烟所致, 而未引起医生对肺癌的警惕。另外我们对癌性神经肌肉病变或称副癌肿瘤综合征认识不足, 患者若以神经肌肉症状来就诊时, 医生往往就事论事不会从肺部病变上来考虑。

总之,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并不少见,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其实, 要减少对这类患者的误诊率并不难。只要我们临床医生不断地扩大知识面, 提高责任心, 仔细地询问病史, 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吸烟史的男性患者及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哪怕是轻微的症状也一定不要忘了做肺部X线检查, 有条件的话还要做胸部C T检查, 这样就可能尽早地做出明确诊断, 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胡福永, 祝红, 于娜.首发神经系统症状的肺癌[J].临床误诊误治, 2000, 13 (2) :97.

症状分析 篇2

屈光参差是指两眼的屈光度不对称,不论是屈光性质不同还是屈光度数不等都称为屈光参差。两眼存在轻微的屈光参差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两眼屈光参差低于1.5D为生理现象,一般可完全靠配镜解决。当屈光参差超过2.5D以上为高度屈光参差,由于视网膜上物像大小相差悬殊,发生融合困难,难以形成立体视觉,严重的屈光参差可导致弱视。

2 屈光参差的分类

根据两眼的屈光的性质,将屈光参差分为:(1)单纯性远视或近视屈光参差:一眼正视,另一眼近视或远视。(2)复性远视或近视屈光参差:两眼都是远视或都是近视其度数不等,也称同种屈光参差。(3)单纯散光性屈光参差:一眼正视,另一眼散光。(4)复性散光性屈光参差:两眼都有散光,程度不等。(5)混合性屈光参差:一眼为远视,另一眼为近视,也称异种屈光参差。

3 屈光参差的原因

3.1 远视的消退(1)由眼轴发育不平衡引起屈光参差。

(2)远视的小孩,由於年龄增长,眼轴长增加,远视有消退的趋势,如果两眼远视消退不平衡,则引起屈光参差。

3.2 近视的增加。

3.3 由外伤、手术、疾病等引起。

3.4 某些先天性疾病,如Duane氏综合症,该综合症病侧的眼球轴长常较另一侧眼球短,一般短1.5mm左右。

4 屈光参差的临床表现

4.1 轻度者较常见,无明显症状;

4.2 屈光参差大者双眼单视功能消失或用一眼看近,另一眼看

远而无不适感或仅用视力好的眼,视力差的眼的物像被抑制,久之则渐成弱视或斜视。

4.3 交替视力:

它是当两只眼的视力敏感度不过于低时才有可能产生的现象。具有交替视力的人很少使用调节,因而少有眼疲劳症状。

4.4 单眼视力:

如果两眼屈光参差太大,不论看远或看近,只能用视力好的眼,成为单眼视力。在两眼中仅能使用视力敏感度高的一眼,另一眼被抑制废用,进而产生废用性弱视。

4.5 斜视:

屈光参差本身一般不会引起斜视,在屈光参差显著时,屈光度高的一眼视敏度很低,视力模糊,并通常倾向弱视,此时如无适当的治疗,弱视变得分离而成斜视;这种斜视在近视性屈光参差中更容易发生,临床上称为废用性斜视。

4.6 弱视:

在1950年,Lyle声称屈光参差的深度和弱视程度是一致的,Helveston等人认为屈光参差的程度和弱视深度无关,但弱视深度和屈光参差出现的年龄却有一定的关系,屈光参差发生的年龄越小,弱视程度越深,所以,弱视是一个预防的问题。

5 屈光参差的检查

5.1 验光:(1)主观验光,只作为粗略了解屈光参差的情况。(2)客观验光,结果可靠准确。对老年人扩瞳检影应特别注意青光眼的问题。

5.2 仪器测量:

(1)角膜曲率计,可以准确地测出角膜的曲率半径。(2)超声波检查,A型超声波能测量出眼球的轴长。(3)利用Placido氐角膜盘或裂隙灯检查可以发现角膜疤痕。(4)屈光参差计,目前很少采用。(5)用带有方格子的眼底照相,把照片做成幻灯片再放出来,测量两眼格子的变化、大小来确定两眼影像大小的差别。

6 屈光参差的治疗

6.1 治疗原则:

(1)12岁以下儿童,应尽早矫正其全部屈光不正,巩固其双眼视力,防止斜视和弱视的出现和发展。(2)成人有双眼单视的可全部矫正。(3)有交替视力并伴有视疲劳的青年人可予以全部矫正,若为老年人,无视力疲劳可不予全部矫正。(4)应同时进行,周密的眼肌平衡检查,凡有隐斜后肌力不平衡者均应酌情给予治疗。(5)用药原则:a)凡是有屈光参差患者一律要散瞳验光;b)七岁以前患者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但防止阿托品中毒,用药时要压迫泪囊区。

6.2 治疗方法

6.2.1 眼镜矫正若把眼镜放在眼前焦点平面上时,视网膜影像的大小和正视眼是一致的;

如果眼镜放在这平面更前的位置,则凸透镜在视网膜上的像是放大的,而凹透镜是缩小的,度数越高,差别越大。如果眼镜放在较前焦平面近角膜的位置,情况正好相反,所以眼镜的矫正只适用于矫正轻度屈光参差。

6.2.2 接触镜矫正近来采用隐形眼镜与框架组合给高度参差

者配戴,由于接触镜只引起7%左右的物像放大,所以接触镜能矫正两眼屈光度相差很大的屈光参差,对单眼无晶体引起的屈光参差,效果更称满意,这是普通眼镜所不能比拟的。

6.2.3 人工晶体只用于由单眼无晶体引起的屈光参差的矫正。

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是不能忽视的,目前应用人工晶体尚存在不少困难。

6.2.4 角膜手术,如放射状角膜切开术,角膜磨镶术等或与之相

近似眼手术,也可以用来矫正屈光参差,不过,这些手术本身只能矫正低度的近视,而且手术操作复杂,技术要求很高,并发症较多,目前只在实验阶段,今后能否在临床推广应用,还需拭目以待。

6.2.5 用三棱镜来矫正,用眼镜或接触镜把屈光参差矫正后,视

力敏感度增加,两眼对目标均能产生清晰的影像,眼肌不平衡的症状会表现出来,病人将感到不适或复视,如经过3个月左右的时间仍不能适应,可以先试用三棱镜来矫正复视如三棱镜仍不能克服复视,应同时作眼肌手术来矫正复视。

摘要:近年来,临床眼屈光参差的患者不断出现,青少年时期由眼轴发育不平衡引起屈光参差,而导致屈光参差的原因很多,它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通过几年临床教学和检查,以及治疗在这结合工作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屈光参差,近视,远视,弱视

参考文献

[1]李林,孙省利,卢炜.近视性屈光参差与双眼视功能相关性的临床观察.眼科,2006,15(5):324-326.

[2]李林,孙省利,卢炜,林楠.屈光参差与双眼视觉相关性的临床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08,6(3).

[3]覃斌.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临床疗效分析.医学创新研究,2008,6(5).

症状分析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1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86-01

本文对10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全天候动态心电图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使用美国MGY-H12型Holter,将100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分为A、B两组。A组50例(中年组),年龄40至50岁。B组50例(老年组),年龄56-74岁。A、B两组受检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气短、胸闷、胸痛等症状;其血胆固醇化验检查后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心功能大致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常规心电图或有或无ST-T波改变。

1.2 A组(中年组):50例,年龄40至55岁,平均年龄49.1岁。男性36例,平均年龄49岁,占73%;女性14例,平均年龄49.5岁,占27%。50例中有3例(男性)心肌梗塞患者,受检动态心电图前每人常规检查心电图。其中27例有ST-T波改变并占54%;23例无明显ST-T波改变,占46%。50例受检动态心电图后都存在有缺血性ST段下移,下移程度1-3.3mm,T波低平、双向和倒置。据患者病症和其发生缺血ST-T波改变,并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缺血性ST-T波改变;本组中包含有9例无明显症状;即ST段下移>1mm。T波低平,占19%。41例症状与DCG相符,ST段下移>1mm,T波有不同程度改变,占81%。发生时间,分别7-11Am最多,5-10pm次之,2-5Am最低。

1.3 B组(老年组),50例,年龄56至74岁,平均年龄63.8岁。男性35例,平均66.3岁;女性15例,平均年龄57.8岁。常规心电图有ST-T波改变32例,占64%;18例无明显改变,占36%。动态心电图50例,均呈水平或下垂型下移1-3.6mm,T波不同程度低平或倒置。本组有症状缺血性ST段下移的32例,占63%;无症状缺血ST段下移的18例,占37%。ST段下移总次数262阵次,平均5.2阵次/人,每阵次持续20分钟-50分钟。无症状缺血性ST段下移均>1mm,发生时间5-10pm最多,7-1Am次之,2-5Am最低。

2 诊断标准

根据有关文献参考:以动态心电图上J点后80毫秒处,ST段压低>1mm(0.1mv),持续时間>1min,患者并无胸痛。因此可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当心肌缺血恢复1min以后且又再次发生ST段下移,因此可视为另一次SMI发作。如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并即可视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本文A、B两组以全天候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ST段下移病例数为标准,与有关文献报告的发作阵次有别。

3 讨论

抑郁症状困扰城市白领症状分析 篇4

一、在酒店白领调查中显示,频频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源于三方面压力:工作、情感和生活。

(一)工作压力。每天超过8小时的工作时间、客人日益挑剔的要求、同行间明里暗里的竞争,他们无论在体力还是心理上,都长期承载着超负荷的压力。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心理经常极度紧张、苦闷和失望,致使情绪跌宕。

(二)情感压力。工作的繁忙间接导致了他们感情生活的缺乏和种种感情方面的问题。他们之中的未婚者恐惧与异性接触、恐惧结婚、恐惧因婚姻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时家人的指责;已婚者则存在夫妻性格及心理不和谐和婚外情等问题。年轻的白领夫妻,正处在各自事业的发展阶段,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不能兼顾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婚姻问题。

(三)生活压力。如何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如何计划自己的将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来自生活各方面的困惑和难题也给白领们带来了不少心理上的困扰。

案例:白女士是酒店一个部门的主管,近日部门新来了两名手下,学历、外语水平及沟通能力都很突出,年纪也比她轻,入职后很快在团队中脱颖而出,对白女士产生了威胁。在这种压力下,白女士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比以前降低了,对未来和前途没有信心,情绪低落忧郁,缺乏充沛的精力和热情,感到自己越来越孤立无助。这样的境况持续了近3个月,起初,白女士认为是工作压力大,过一阵子会好的,也不愿意向朋友倾诉自己的境遇。久而久之,这种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悲观绝望。此时,她才想起寻求医生的帮助。经诊断,白女士得了抑郁性神经症。

解析:很多白领都有过情绪低落、容易疲劳、不愿意运动、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的经历,有的甚至长期或经常出现这种状况。医学上将这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称之为“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由于对心理疾病不了解,或因顾忌面子而不愿及时就医,他们常在出现了严重问题之后,才想到寻求医生帮助。而这些经常会发生的压抑郁闷等症状正是心理问题的源头,心理问题不应该在上升到病态或者严重影响到生活之后才受到关注。

二、抑郁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症状:

(一)情绪症状。情绪症状是抑郁症最显著、最普遍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心情抑郁和兴趣的消失。生活中,似乎充满了无助和绝望。时常感到“悲哀、无助、绝望、孤单、不幸、垂头丧气、无价值、丢脸、惭愧、闷闷不乐、羞愧…”

(二)认知症状。主要体现在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表现了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这种消极的思维,为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

(三)动机症状。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

(四)躯体症状。隐藏得最深的是躯体症状。胃口常常不佳,美酒佳肴也勾不起食欲,常常会变得消瘦。睡眠也出现各种问题,晚上难入睡、早上又早早醒来,睡眠的质量很差。胃口不佳,睡眠不好,渐渐就会变得虚弱、疲劳。所以,又开始焦虑和抑郁自己的健康状况。

三、抑郁症的危害

(一)抑郁症会导致自杀。根据美国的数据,临床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百分之十。中国在这方面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我们关心的并不是这个确切的统计数字,而是这样一个观念: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是相当高的。

(二)抑郁症会给患者带来了无限的痛苦。抑郁症患者终日生活在灰色的世界里,生活失去乐趣,学习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他们还受失眠、焦虑和虚弱等躯体症状的折磨。抑郁会消耗人的体能,削弱人的生活兴趣。它会使人感到好像身陷泥淖,寸步难行,干什么事都觉得费劲,甚至本来很容易的事情也不敢去面对了。性欲往往过早消失,因为人的心思转为内向,只集中在自己身上了。全身的日常节奏会出现紊乱,食欲、活动以及睡眠都会变化,长久以往,正常的生活规律和作息都被搅乱了。

(三)抑郁症患者会给亲人和朋友带来很多不幸,跟抑郁症患者在一起生活是很痛苦的事。同时,抑郁症患者会影响周围人的生活质量。

通常有抑郁心境的人经过适当的自我调整和心理治疗,是可以纠正的。只有当抑郁心境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抑郁症的基本特征,并持续一段时间,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才称为抑郁症。也就是说,抑郁不等于抑郁症,但抑郁不及时调整和治疗,是可以发展为抑郁症的。抑郁症病人一般不会主动上医院,因此,有很大的隐匿性。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抑郁症的发病率会逐渐增高,人们特别是城市白领应该学会适应社会,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来对付各种突如其来的事件和伤害,尽快从抑郁心境中走出来。自我解决有困难的人,应及时找心理医生,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在医生帮助下绕过弯道。家人耐心接受家庭成员的“唠叨”,也是预防抑郁症的“法宝”。

四、针对上述困扰城市白领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坦然面对生活。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发生也许是预料不到的,已经发生的事情,就不要过多地回头去看,过多地去想,因为再后悔,再难过,再暴躁,均无济于事。

第二,换角度看问题。对于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不要总用一种眼光去关注,不要钻牛角尖,听听周围人的意见,与朋友多交谈,会帮助解开心中的结。

第三,正视自己的正常生理现象。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一年的几个月或几天里情绪低落也是常见的。当自己情绪低落时,要注意调节,保持乐观,心理负担加重势必会引起躯体的一些不良反应。

症状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内科110例老年患者进行SDS问卷调查。入组标准: (1) 年龄≥60岁, 家住本市市区的住院患者; (2) 排除病危、病重、痴呆等严重躯体精神疾病患者, 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调查工具包括: (1) 一般人口学资料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婚姻等) ; (2) SDS, 共20项, 且原始总得分<40分为无抑郁症状;原始总分≥40分者为有抑郁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抑郁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住院老年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0.9% (45/110) 。影响本调查SDS得分高低的因素见表1。在抑郁症状影响因素中, 抑郁发生率比较有差异的项目为性别、家庭平均经济收入、家庭关系、文化程度、婚姻、现患病种 (P<0.05) 。

3 讨 论

3.1 性别

本文显示, 女性比男性更易抑郁, 原因可能是女性由于内分泌和生理过程、心理、传统文化及社会经济地位等的影响, 更容易抑郁。且女性较敏感, 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依赖性, 使其对今后的生活产生更多的顾虑。

3.2 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是导致住院老年人抑郁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躯体疾病, 常反复发作, 需多次住院及常年服药, 所以对于经济条件不很宽裕的老年人来说, 住院费用便构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如果子女的收入也比较低, 其就会担心花费大量的金钱在自身的治疗上面, 使子女因自身的疾病而负债累累, 从而对疾病的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

注:与同一项目中另一组别比较, *P<0.05

3.3 家庭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 老年人与家庭子女关系不和睦, 容易造成老年人情绪低落、心情苦闷。医护工作者要让患者子女正确认识老年心理疾病, 促进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3.4 文化程度

疾病的发生本身就是一个应激事件, 而患者文化程度高低对其所做出的应对方式起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个人文化水平, 增加他们的健康心理素质, 对预防抑郁倾向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3.5 独居者抑郁发生率高

独居者由于缺乏子女的关怀与照料, 老人孤独寂寞, 情绪得不到及时倾诉和发泄, 持续的心情压抑, 加上疾病的折磨、缺乏亲人在生活上的照料和护理、无亲情的慰藉和温暖, 必然会导致抑郁。

3.6 现患病种

本结果显示伴有2种以上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明显大于无或伴有1种躯体疾病老年患者 (P<0.05) 。分析其可能原因: (1) 进入老年期后各种疾病明显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会心情焦虑、抑郁; (2) 疾病又造成老年人经济上困难, 经济拮据又会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笔者认为对医院住院老年患者行抑郁症状常规筛查是必要的, 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抑郁症提供依据, 并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从而提高其的心理、生理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症状分析 篇6

1 蚕儿中毒的表象与症状

1.1 中毒现象

2004年春季山西省蚕桑研究所试验基地的各项工作按计划正常进行, 5月1日收蚁, 小蚕常规技术饲育, 1-2龄没有发现特异现象。3龄起, 发现蚕儿食欲不振, 大小开差大, 小蚕特别多, 尤其饲育的原原种、原种表现更为明显, 相继其它蚕室各级蚕种也发现相同症状, 而且日系比中系表现重, 蚕室离塑料厂近的比远的症状严重。

1.2 中毒症状

蚕儿发育到3—4龄的, 蚕儿大小发育不齐, 食欲不振, 不活泼, 有起缩现象, 个别蚕慢慢萎缩而死, 死后尸体半干瘪, 体色黑褐色, 不腐烂, 有的死蚕身体个别部分变硬。蚕发育到5龄的, 部分活动的蚕, 5—6环节体壁上有块状或节间上有环状黑斑, 摸上去粗糙不平, 黑斑处易破, 并流出淡黄色体液, 有的黑斑处会自动爆裂。

1.3 其它表现

1) 上蔟率低, 不结茧蚕达10%左右, 蚕茧大小不齐, 薄皮烂茧多, 选除率达6.0%~8.0%, 死笼率高达30%~70%。

2) 削开茧, 蚕蛹大部分是不脱皮或半脱皮, 有的封口, 还有的纯粹不化蛹。不脱皮的蛹, 胸部膨大, 3对胸足正常, 第2环节和第3环节之间的内侧有白色囊块, 撕破体壁流出黄白色液体, 有的蛹体壁上有块状病斑, 气门比正常稍发黑。

3) 发蛾率低, 交配困难, 散对多, 卵量少, 制种率低。中系比日系情况相对较好。

4) 春制原种大约50多张 (871、872) , 秋季放到本所试养, 蚕期各令表现都很正常, 并取得很好制种的成绩, 说明此现象不遗传。

2 毒源分析与认定

2.1 相关性分析

2.1.1 与塑料加工直接相关

因为与蚕室路对面, 不足10 m处, 两个月前刚投产一个加工低档塑料编织袋为主的塑料加工厂, 原料是废旧塑料回收的颗粒, 在进行拉丝加工过程中, 高温加热不断产生不良的刺激气味;在养蚕开始时, 又上马了一个废旧塑料回收加工颗粒机器, 不断产生的浓烟雾在空中随风飘移, 气味刺鼻这时正值蚕期, 蚕室经常开着窗户, 造成蚕室内空气污染, 可能引起蚕儿直接中毒。

2.1.2 中毒轻重与塑料厂距离密切相关

距离塑料厂越近蚕儿中毒越重, 远的稍轻。

2.1.3 塑料厂停产后养蚕制种安全

此中毒情况发生后, 塑料厂停产, 秋季养蚕制种安全进行, 一直再没有发生类似现象。

2.1.4 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有明显区别

蚕儿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出现停止食桑, 向四周乱爬等避忌性反应, 继而头部收缩, 胸部膨大, 痉挛, 吐液;濒死时腹足抽槒, 前半身肿胀, 后半身皱缩, 并有脱肛等现象。

2.1.5 与煤气中毒症状不同

蚕儿煤气中毒主要发生在小蚕期, 轻着表现为食欲减退, 举动不活泼, 严重中毒时停止食桑, 吐液, 胸部膨大尾部收缩而死。死后尸体头胸部伸出, 有时环节间或气门附近有块状黑斑, 体形有时呈“弓”状, 稍经触动即流出黑色污液。

2.1.6 有别于工厂废气中毒

工厂废气中毒是通过蚕儿食下污染桑叶引起的的, 蚕儿表现为发育显著不齐, 蚕体大小开差大, 龄期延长, 或难以入眠。病蚕表现为起缩、空头、半脱皮等症状。大蚕有时在节间膜处形成带状或环状病斑, 易破, 流出黄色体液。有时病蚕体环节肿起, 成为高节蚕。

2.1.7 有不遗传特性

所繁育的蚕种在下一代没有表现出遗传性, 说明是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

2.2 原因认定

从以上分析中得出, 此次蚕中毒现象是由于废旧塑料在回收加工成颗粒的过程中和在用加工成的颗粒进行拉丝过程中产生大量刺激性废气, 造成空气污染, 直接导致的蚕儿中毒。

3 预防对策

3.1 搞好蚕室、桑园周边专项环境影响评估与检查。蚕室和桑园周围新建项目, 必须通过对蚕桑危害程度的专项环境影响评估, 从源头防止各种中毒现象发生。新建项目, 一般要求距离蚕室、桑园1 km以上。工厂应按环保要求作好“三废”回收处理, 并进行定期监测, 对周边的农特产业负责。对蚕桑生产有污染的工厂, 在养蚕前一个月应实行季节性停产。

3.2 蚕业生产单位对于发生中毒的现象, 要及时对污染源与污染物进行认真分析, 研究对策, 采取得力措施, 防止与减少污染中毒事件的发生。

症状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16例, 其中男9例, 女7例, 年龄22~60岁, 平均年龄41岁, 病程6~40个月, 平均23个月, 所有患者均行腰椎MRI检查确诊为骶管囊肿。入院时首发症状:腰骶部胀痛14例, 会阴和臀部麻木患者7例, 下肢麻木、疼痛4例, 大小便障碍患者6例, 所有1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骶部叩击痛症状。

1.2 影像学检查

本组所有16例患者行腰骶椎MRI和X线检查, 部分患者行腰骶椎CT检查, X线表现为:相应部位的骶管出现扩大, 椎板变薄, 椎体后缘呈凹陷性侵蚀;MRI检查结果显示:囊肿呈长T1, 长T2、类圆形信号, 边界清楚, 增强扫描囊壁未出现强化, 为单发或多发囊肿;其中, 囊肿在S1~S2平面的患者5例, 在S2~S3平面4例, 在S3~S4平面7例。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进行麻醉, 手术体位为头低臀高的俯卧位;术中定位囊肿所在的骶骨椎板;去除骶骨椎板之后, 暴漏骶管, 及囊肿;囊肿近端与硬囊膜的连接需在显微镜下仔细辨认, 囊肿对骶管内结构造成压迫;采用注射器对囊肿内囊液进行抽取;在显微镜观察下进行囊壁切开, 寻找囊肿与硬脊膜囊之间的交通孔;有时不易辨认, 或无法找到, 一般可根据囊内骶神经进行寻找, 骶神经囊肿处即为交通孔;行囊壁部分切除之后, 采用生物胶或生物膜对交通孔进行修复及封闭, 部分较小缺损可直接缝合, 在显微镜下观察脑脊液波动, 直至不出现脑脊液渗出为止;进行止血处理, 缝合皮下、肌肉和皮肤, 一般不设置引流管[2]。

1.4 疗效判断标准

优:术后症状完全消失, 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良:双下肢及会阴部症状消失, 腰骶部仍有部分疼痛但对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可: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影响减小;差: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

2 结果

术后无脑脊液漏和感染发生, 术后复查显示囊肿消失, 术后随访3~5月, 未出现复发, 1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例患者部分缓解, 均可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活动。

3 讨论

症状性骶管囊肿或骶管蛛网膜囊肿, 发病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以及腰椎管狭窄较为相似, 临床发病率较低, 容易误诊为腰椎退行性疾病。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 能够有效对骶管囊肿进行诊断, 确诊率显著提高。症状性骶管囊肿, 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囊肿压迫周围韧带组织或骨壁, 对骶神经造成刺激和神经损害等, 表现与骶管内肿瘤和退行性腰椎疾病相似, 相对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腰骶部叩击痛;下肢麻木、无力及会阴部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在打喷嚏、咳嗽、下蹲和弯腰等情况下症状容易加重, 卧位时症状减轻, 这是由于囊肿通过交通孔与硬膜囊相通, 喷嚏或咳嗽导致脑内压力上升, 脑脊液进行囊肿, 导致囊肿体积增大, 对周围组织和神经造成更大的压迫所致, 当患者采取卧位时, 囊壁张力下降, 囊肿减小, 对神经及组织的压迫减小, 症状随之减轻[3]。

大多数体积较小或者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骶管囊肿不需要手术治疗, 只需做好复查和病情控制, 随着病情的发展, 薄弱处发展成为交通孔, 且流入憩室的脑脊液越来越多, 因此导致囊肿不断增大, 对周围韧带组织、骨壁和骶神经等造成压迫, 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对于已出现下肢麻木、疼痛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的患者, 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为, 在CT及显微技术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 对囊壁进行部分切除手术之后, 再采用生物胶或人工生物膜进行交通孔的修补, 术后效果良好, 未出现脑脊液渗漏和复发, MRI检查囊肿消失。手术中需要借助显微技术封闭交通孔, 彻底去除单向活瓣的存在, 以消除囊肿在形成的可能。

综上所述, 采用手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 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 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过程需要注意在显微镜下寻找交通孔、进行骶管囊肿部分或全部切除、对囊肿交通孔寻找、修补及封闭, 严格操作, 才能实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波, 徐满, 杨定群.带蒂骶棘肌瓣在症状性骶管囊肿治疗中的应用[J].颈腰痛杂志, 2009, 30 (6) :483-485.

[2]李亚明, 叶锋, 刘江涛.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治疗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 2010, 11 (3) :260-261.

症状分析 篇8

[关键词]低效课堂 症状 高效课堂 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03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课堂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只有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当前,很多语文课堂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被动听讲,连起码的学习兴趣都没有,味同嚼蜡,课堂效率当然低下。

一、低效课堂的症状

1.忽视兴趣,味同嚼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柯领在《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一文中说道:“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过程中是否造成儿童一种愉悦的兴奋,是否引起兴趣和爱好,以提高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言下之意,教学之中,若未能造成儿童一种愉悦的兴奋,或者未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未能提高儿童学习的主动性,都算不得成功的教学。说得尖锐并且直白一点,未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纵使班级平均分遥遥领先,都算不得优秀的教学。

唯有兴趣,才能唤醒主体意识、激发主动性,才能引领一个人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成功的殿堂。如果问:前苏联高尔基这位大作家是谁教出来的?我们无从知晓。如果硬要说是谁培养了他,那么只能说是“兴趣”。高尔基只上了三年学——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只是一个半文盲。但是他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到哪里打工,都想尽一切办法找书来读。书读多了,知识自然多了,视野自然开阔了,思想自然有了,自然就有了创作的冲动。因此,是兴趣引领着他从半文盲成长为大作家。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父母再三阻拦,甚至责打,也未能削减其对昆虫的痴迷,法布尔最终在昆虫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可见,学习兴趣应该成为教学工作中值得关注的第一要素然。课堂中,如果所有学生都能真正自主,他们学习的兴趣必然日益浓厚,必然会感觉到学校生活、课堂生活是幸福的。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的每一点时间里,都能有效地动起来——这应该作为有效、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标杆。

走进课堂听课,大多教师往往会被执教者以及少数,甚至个别学生的精彩表现所迷惑。教师及少数学生表现得十分精彩,于是乎,听者就觉得这节课是精彩的。其实不然。(1)细致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精彩只是少数,决不能代表多数,更不能代表全体。少数人的积极参与,替代不了多数人的被动接受。教师在与个别学生互动时,众多的学生在干什么?被动地听,甚至走神。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某某教师的课堂教学挺好的,可是每次检测的质量却不怎么样,“垫底”的分数很不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跟教师在课堂中“挂一漏万”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抓住课堂里的每一个学生,有很大的关系。(2)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很多课堂的精彩完全是浮于表面的,只是听者视觉、听觉上的热热闹闹而已。一篇文章,或一堂课的教学,其实相当于森林中的一棵树。独木不成林。树,只有放在森林这样的背景里,才有意义。教师在备某篇文章或某一节课时,完全有必要把该教学内容放在整个单元、整册书、整个年段、整个学段里去思考,而不是孤立起来看。当前,很多教师没有课标意识,课标似乎成了空洞的、没有实质用处的、可有可无的产物。课标,顾名思义,就是课程标准。其点明了课程的性质、意义、地位,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等,是纲领性文本,给我们平时的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出了达成标准。迷失了方向,模糊了标准,教学只能成为无本之木,只能不着边际地“漫天遨游”,于是课堂上便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假的、肤浅的精彩。

3.互动单一,气氛沉闷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之间多边互动的过程。在这四个因素中,教师与学生作为最直接的对话“双边”,其对话形式怎样,其对话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纵观传统教学,师生单边对话充斥着整个课堂。于是乎,教师成了课堂的核心,所有学生都围绕着一名教师转。于是乎,教师成了圆的圆心,努力把很多话题分别分给每一个学生。于是乎,教师“以一当十”,如果班级里有四十名学生,话题共三十个,那么平均每一个学生还不到一次对话机会。而且班级里思维活跃的学生善于抢占先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贫富不均”。于是乎,班级里,能力强的变得更强,能力弱的变得更弱。

我们需要明白,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而不是核心。教师提供的话题,是一个“球”,教师不应处在中心的位置,而应该把“球”抛给学生,让“球”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传送。这样,学生的展示机会大幅增加,能力就会得到大幅提升。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出有效的生生互动局面。

4.知识本位,目中无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然而,教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是促使人主动、健康、和谐地成长。当前,课堂中“知识本位”“成绩至上”“目中无生”的现象已司空见惯,众多人也是见怪不怪了。这样的课堂,似乎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存在,而不是为了教室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的发展而存在。当前,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的设置也逐步让一些有识之士质疑:为什么研究“教学”的机构多如牛毛,且“权力”巨大,而研究“育人”的机构却少之又少,且“权力”微弱?大大小小的教研室,组织着大大小小的教研活动,其更多的是研究“教的行为”,却较少研究“学的有效策略”,更多的是研究某课怎么教,却较少研究如何组织学生学,研究如何让学生脱离了教师也能主动地学以及会学。

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需教。因此,教学,目中有人才是第一位的。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导之以学习方向、明之以学习意义、授之以学习方法、激之以学习动力的过程。教学就是不断让学生在离开了教师之后,也能主动且有效地学习的过程。

二、高效课堂的特征

1.高效课堂模式举例

先看看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提出的六步教学法。(1)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2)自学。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3)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时去解决。(魏书生老师的课堂也大量采用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4)答题。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最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5)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6)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接着看看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采用小黑板、投影、黑板公布目标,让学生总体知道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设计问题链,写好投影胶片。(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学生自学,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意识。(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6~9分钟)。让中差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8~10分钟)。操作:①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板演相同。②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己见。③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④指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目的: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是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②通过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当堂训练、批改(不少于15分钟)。操作:①布置课堂作业。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再看看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们提出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魏书生、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高效课堂的共同特点是:从过去的以讲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从以个体为主转变为以合作学习为主,从讲授型转变为学习型。他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在前、学在后的流程,先揭示课堂学习总目标,接着学生在各个小目标指导下自学,然后小组交流,之后教师点拨,最后当堂巩固及小结。揭示目标这一环节,使得学生的努力有了明确的方向,于是学生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而且达到目标后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这样的环节,使得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而且人人投入,人人参与,人人训练,大面积提高了课堂效益。面向全体当堂巩固这一环节,又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稳打稳扎,都有收获。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运用一定的策略,让课堂里的每一个学生,在每一点时间里都能够有效地动起来,并且获得应有的发展。

有教师可能会问:我很善于讲,娓娓道来,精彩生动,学生听得兴味盎然,难道课堂里的学生不是有效地动起来了吗?

师善讲,生爱听,其实未必是高效的课堂。美国学者通过调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学习时,能记住读的10%,听的20%,看的30%,说的70%,做的90%。由此可以看出,纵使教师讲得再精彩,也要少讲,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学习、去感受、去动手。

2.高效课堂的基本特点

总结上述课堂教学改革名家、名校的教学经验,以及众多优秀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发现,高效课堂都具有如下四个共同特点。

(1)重目标引导。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之所以积极主动,是因为学习者感受到问题和刺激,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学生一旦明确了课堂学习目标,知道了“何去何从”,积极性便被调动起来,学习自然高效。

(2)重学生自学。学习者本身就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需教。”因此,教师的最重要职责就是去发现学生本身就具有的建构知识的潜能,并不断激发、培养,让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日渐强大,从而实现“教的最终目的”——“不需教”。

(3)重当堂训练。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者的口授,而是靠学习者的及时训练,即亲身体验。体验式学习认为,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时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学习时,能记住读的10%,听的20%,看的30%,说的70%,做的90%。

(4)重合作学习。囿于中国国情,大班额教学是普遍现象。于是课堂上容易出现较多学生被忽略的现象,而小组合作学习却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生生互动,为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创造了大量的在小组中表达、探讨的机会;一方面营造了热烈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感染着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不再感觉学习是枯燥的和令人厌倦的。

重目标引导、重学生自学、重当堂训练、重合作学习,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良性效应: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会变得积极主动,也减少了教学消耗;学生提前自学,课堂上有备而来、有的放矢,听课效果自然高;学生在课堂中练习,能及时巩固,且及时反馈,自然学得扎实;在教师指导下合作学习,则可以形成良性氛围,并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食道癌晚期症状和死前症状表现 篇9

食道癌晚期症状和死前症状表现有哪些?食道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通常得到确诊时都已经到了中晚期,这时对于治疗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困难,食道癌晚期没有治愈的概念,只能是消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一、食道癌晚期症状表现

1.出血:癌组织坏死、溃破或侵及大血管引起呕血或黑便,肿瘤侵及主动脉时可引起大出血死亡。

2.吞咽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是中、晚期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状,开始为固体食物不能顺利咽下,或用汤水冲后咽下,继之半流质饮食也同样受阻,最后进流质饮食咽下也有困难。吞咽不利程度与病理类型有密切关系,缩窄型及髓质型较严重。

3.吐粘液:食管病变起的食管变引起的食管不全或完全梗阻,使分泌物引流不畅,积于食管狭窄上部,刺激食管逆蠕动后吐出。

4.颈部、锁骨上肿块:是晚期食管癌常见体征,肿块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硬,多为左侧,也可是双侧。

5.疼痛:胸痛或背部疼痛是晚期食管癌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为钝痛、隐痛或烧灼痛、刺痛,可伴沉重感,胸背痛往往是癌瘤外侵引起食管周围炎、纵隔炎,甚至累及邻近器官、神经及椎旁组织所致。溃疡型及髓质型伴有溃疡者疼痛更为常见

6.声音嘶哑:当肿瘤直接侵犯或转移灶压迫喉返神经时出现声带麻痹,导致声音嘶哑,一部分病人可因治疗有效声嘶好转。

二、食道癌晚期死前症状

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食道癌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食道癌扩散转移是食道癌中晚期常见的症状.临床上,上段食管癌常转移到锁骨下动脉旁、气管旁颈深和锁骨上淋巴结,体检时可于胸锁乳突肌下端扪及转移的淋巴结。患者如出现声音嘶哑,常由于转移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所致。上段食管癌亦可向下逆行转移。中段食管癌一

般转移到食管旁、肺门、气管分叉下、心包旁淋巴结,亦可向上和向下同时转移。下段食管癌可转移到食管旁、心包旁、膈下韧带及贲门旁淋巴结。无论上中下段食管癌均可转移到腹腔淋巴结。下段食管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较上段食管癌明显高,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各段相似。多数转移灶限于胸部淋巴结,有少数病人直到疾病晚期仍未发现转移。需要指出,有些病人没有胸内淋巴结转移,却累及颈部或腹部的淋巴结,即所谓跳跃式转移。

1、食物反应

常在咽下困难加重时出现,反流量不大,内含食物与粘液,也可含血液与脓液,也属于食道癌晚期死前症状。

2、咽下困难

进行性咽下困难是绝大多数食道癌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因为食管壁富有弹性和扩张能力,只有当约2/3的食管周径被癌肿浸润时,才出现咽下困难。因此,在上述早期症状出现后,在数月内病情逐渐加重,由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发展至液体食物亦不能咽下。如癌肿伴有食管壁炎症、水肿、痉挛等,可加重咽下困难。阻塞感的位置往往符合手癌肿部位,都是食道癌晚期死前症状。

3、恶病质、脱水,全身衰竭。这是因为食管癌梗阻,患者滴水不进和全身消耗所致。

4、癌肿浸润食管并侵犯纵隔、气管、支气管、肺、心包、大血管,引起纵隔炎、肺脓肿、食管气管瘘及致死的大出血。

5、全身广泛转移引起的相应症状,如黄疸,腹水,气管压迫致呼吸困难、声带麻痹。身体各部位的持续性疼痛,应想到转移的可能。

6、其他症状

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膈神经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经麻痹;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出现气急和干咳;侵蚀主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血。并发食管-气管或食管-支气管瘘或癌肿位于食管上段时,吞咽液体时常可产生颈交感神经麻痹征群,更是食道癌晚期死前症状。

症状分析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5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所有受试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受试者监护人均同意在院前急救中使用氟哌啶醇注射液,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8.29±18.17)岁,急诊救治期间监护人均在场。

1.2方法:在院前急诊中,在实行约束性保护基础上,采用氟哌啶醇治疗:氟哌啶醇注射液(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泰安制药厂生产,5 m g/1 m L),肌内注射,5~10毫克/次,注射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首次注射6 h可再次注射,每日总剂量≤30 mg,每日注射次数不超过3次。注射药物后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合并心脏病、急性中枢神经抑制、肝功能损害、肺(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应慎用,从低剂量开始用药;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氟哌啶醇注射液不可与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时,易发生严重低血压;精神疾病孕妇禁止使用氟哌啶醇治疗,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停止哺乳。

观察疗程内,两组患者均不再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期间药物不能耐受者可随时退出。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锥体外系症状者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失眠焦躁者给予镇静催眠药物,恶心呕吐者给予止吐药物。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后不同时段急性激越症状改善效果: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条目(PANSS-FC)评估两组患者急性激越症状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5 min后,治疗30 min后、治疗1 h后、治疗3 h后、治疗6 h后采用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记录统计[2]。

1.3.2院前急救效果评估:采用PANSS-FC减分率作为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治疗效果评估标准:显效,治疗后,减分率为80%~100%;有效,治疗后减分率79%~50%;无效,治疗后减分率0~49%;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样本数[3]。PANSS-FC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患者治疗15、30 min后分别评估一次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院前急救效果评估:治疗30 min后,总有效率为54.12%,显著高于治疗15 min(34.12%),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相比,P=0.029,χ2=5.163

2.2治疗后不同时段急性激越症状改善效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5 min后,治疗30 min后、治疗1 h后、治疗3 h后、治疗6 h后各时段PANSS-FC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15 min后相比,治疗30 min后、治疗1 h后、治疗3 h后、治疗6 h后各时段分值PANSS-FC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 h和治疗6 h后比较,PANSS-FC评分下降幅度较小,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35%(19/43),其中嗜睡6例,恶心呕吐3例,头痛4例,肌肉僵直4例、躁动不安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均为未经治疗而自行缓解,未影响患者正常治疗,无不耐受而中途退出者。

3讨论

当前,精神疾病研究领域,普遍以安全、快速有效控制急性激越症状为治疗目标,但是缺乏统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以抗精神病药物注射治疗为主,氟哌啶醇是当前临床治疗精神病急性期症状的常用药物,但是其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院前急救疗效方面优势性尚不明确[4]。本次研究分析了氟哌啶醇院前急救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15 min后总有效率为34.12%,治疗30 min后总有效率达到了为54.12%,显著高于治疗15 min,可知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临床疗效更为可靠。

当前,国内精神急性期症状临床研究报道,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急性激越症状疗效较高,可总有效率达到40%以上,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5],提示其急诊救治效果可靠。目前,在基本卫生机构依然派救护车接诊精神患者,对于躁闹患者只实行约束性保护,将其救治入病房再药物治疗,但是有时家属迫切要求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现场用药需求极为强烈,但是存在家中等院外位置用药安全性问题。抗精神病药物注射剂虽然控制急性期症状疗效较好,但较多文献报道也显示其不良反应较多,可导致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运动障碍及脏器功能异常,本次研究分析氟哌啶醇注射液结果显示: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提示氟哌啶醇院前急救安全性较好。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治疗后PANSS-FC评分下降速度较快,在治疗后15、30 min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在注射后3~6 h评分相对稳定,达到了较高的效果,可知其治疗急性激越症状起效快,疗效好。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也显示,氟哌啶醇对兴奋躁动、精神运动性兴奋抑制作用,引发异常锥体外系反应风险较低,但氟哌啶醇注射后引发急性肌张力障碍等椎体外系反应风险仍然存在,需在院前急救中高度警惕[6]。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采用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可靠,具有起效快、患者耐受性良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应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院前急救中推广使用该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急诊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急诊收治的85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院前急救中采用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然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条目(PANSS-FC)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15 min后,治疗30 min后、治疗1 h后、治疗3 h后、治疗6 h后评分变化情况,分析氟哌啶醇起效时间,评估患者急诊救治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30 min后,总有效率为54.12%,显著高于治疗15 min(34.12%),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5 min后,治疗30 min后、治疗1 h后、治疗3 h后、治疗6 h后各时段PANSS-FC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35%(19/43),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均为未经治疗而自行缓解。结论 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采用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可靠,具有起效快、患者耐受性良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应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院前急救中推广使用该疗法。

关键词:氟哌啶醇注射液,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急诊药物

参考文献

[1]胡光涛,宋航,王国威,等.甲磺酸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35):4766-4768.

[2]贾峰,李亚辰.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症状后续药物的研究[J].天津药学,2014,26(3):25-27.

[3]胡光涛,李志宏,王国威,等.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疗效观察[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33(1):57-60.

[4]刘云,蒋光明,孙建中,等.肌注氟哌啶醇合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激越行为疗效的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4):303-307.

[5]李会谱,黄继忠.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速效针剂在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处理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1(9):511-515.

上一篇:钒矿成因下一篇:多媒体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