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十篇

2024-08-18

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篇1

一、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渗透遵守纪律的观念

众所周知,农村低年级学生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自我控制能力相当差,上课时随意说话,玩铅笔、玩橡皮等,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遵守纪律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只有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才能有好的学习氛围。我根据学生特点,课堂上精心备课,通过讲故事、分析案例等方式进行正确引导教育,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低段学生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要求老师每一件事、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对学生都有具体要求。特别是开学初要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并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他们知道,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一般的学习习惯要做到:

1.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每天提醒他们要注意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字要写得工整,笔画要清楚。

2.学生在摆放和整理学具时,要求学生记住“书包抽屉放,书本放左上,今天用的文具、书,昨晚就放书包里”。

3.课堂上坐姿的训练。如在恰当时机喊口令提示:师:一二三,生:快坐好;师:小眼睛,生:看黑板;师:谁坐好?生:我坐好;还可以问:谁最棒?生:我最棒!这样学生能快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4.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并告诉学生“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我们要坐直身子,眼睛望着回答问题的同学”。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如果不一致,能发言的要积极发言,讲不出所以然的,可以摇摇头示意,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听完别人的发言,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插嘴。还告诉他们,倾听别人的回答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这样慢慢地培养,一个目标培养一个习惯,一个月培养一个新习惯。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班级要有班干轮流值日制。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管理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当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班级的小主人,培养一批优秀的小干部,学生的学习习惯自然会逐渐养成。

三、树立榜样,教师率先示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低年级学生最愿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的一言一行为模仿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老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和伟人是怎样学习的,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都给戴上小红花,上光荣榜,促进其互相模仿学习。更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做作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老师自己的板书就应该工工整整,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

四、从“小”做起,贵在坚持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以逐步帮助低段小学生全面地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一个行为习惯的形成一定要训练20天以上,当然,不同行为的习惯形成时间也不同。据科学研究,一般需要30天至40天。持久就是不断强化,持久才能使小学生逐步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很多人能取得成功,创造奇迹,都得益于小时候形成的良好习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要从低年级抓起。

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篇2

人类社会生活中, 阅读是一项重要活动。如今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阅读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

数学阅读在“社会的数学化”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数学化的社会, 要想读懂它, 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如果能从低年级起把阅读恰到好处地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语言, 更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识字量有限, 缺乏一定的阅读习惯, 如果要让低年级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进行描述, 就必须先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数学文本。因此, 从低年级开始就要重视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的现状

1. 教师不够重视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很多现象令人遗憾, 明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很重要, 但却被忽视。一部分教师只重视对一些概念性语言的阅读与理解, 而忽视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有一部分数学教师本身并没有形成数学阅读的意识, 又何谈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习惯。

2. 学生觉得阅读教材是教师的事

在学生当中, 数学阅读的“三零”现象较严重:数学阅读“零习惯”、数学阅读“零行为”、数学阅读“零能力”。很多学生认为阅读数学教材是老师的事, 自己只要听, 听了会解题就行了。偶尔要读, 也是一目十行, 草草了事, 读不准要点, 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 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

3. 家长不知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家长在为孩子买数学类书籍时, 也主要是一些数学解题集、练习册, 而非数学故事等一些阅读类的书籍。因为在他们看来, 数学只要会解题就可以了。

三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策略

1.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意识和兴趣

只有当学生具有了数学阅读的意识, 才能自觉地去阅读;也只有当学生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快乐、持久地阅读。有些人对数学的理解比较片面, 缺乏数学阅读的意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培养数学阅读的意识和兴趣尤其重要。

第一, 在谈话中让学生明确数学阅读的目的。对于低年级学生, 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告诉他们:学会了数学阅读, 能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数学阅读”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阅读的作用。平时练习中, 学生由于不阅读而产生错误时, 教师应及时抓住机会, 加以引导, 学生们就能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了。

第三, 在数学阅读中感悟数学的美与乐。带着孩子读数学课本、数学故事、数学历史、数学谜语、数学笑话等, 可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数学阅读中走进数学世界, 从而喜欢上阅读。

2. 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第一, 养成手、口、脑统一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在读书或读题时, 逐字读清。数学是一种文字、图像信息高度集中的语言, 对阅读的要求高。可是儿童的心智都还没有达到此水平, 因此, 必须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 才能达到阅读的效果。

第二, 遇题先读。当低年级学生初次遇到判断题或填空题时, 教师读题他都能正确回答。但凡是自己读题, 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答案。有时教师根本不需要多加讲解, 只需要求学生大声地把题目再读一遍, 学生便会理解题意。所以, 教师从一年级开始, 就必须要求学生一定要先认真读题, 甚至可以多读几遍, 再仔细解题。

第三, 保证阅读时间。教师要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阅读数学故事或数学知识, 通过教师的榜样效应, 直接影响学生。当然, 我们也应重视阅读的指导, 唯有教师不懈地指导阅读, 并在此过程中, 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赞赏, 学生才能将阅读持之以恒, 久而久之, 必成习惯。

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篇3

一、体会“倾听”的必要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教师不能硬性要求他们在上课时不能这样或不能那样,只能通过其他手段让学生体会到能静下心来专注地去倾听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在孩子刚入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模拟场景等方法来让学生体会“倾听”的必要。

1.游戏训练。幼儿园的生活是以游戏为主的。因此,用游戏来训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例如,用传话游戏、接龙游戏等。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表扬,让其他孩子有模仿的对象,并且及时指导学生总结“倾听”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的必要性,认识到“倾听”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

2.模拟场景。教师有意识地营造体验环境: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个孩子到老师处获取要传达的指令,其余孩子讨论最喜欢的话题,当传话的孩子来完成传话的任务时,其余孩子只管自己说话,使他完不成任务。轮流让孩子来担任传话的角色,然后,让他们谈谈完不成任务时的感受,分析完不成任务的原因。通过类似的模拟场景,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与历练中体会到能静下心来专注地去倾听是一种美德。

二、学会“倾听”的方法

当学生对“倾听”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的方法,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1.集中注意力听。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互动、生与生的互动、师与生的互动的结合,每一个互动的过程都可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如果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走神的话,就会使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益大大降低。低年龄段的学生学习习惯还远没有形成,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听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着发言的人,要听清发言的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发现学生注意力有分散的苗头就及时进行提醒,如:“刚才这位小朋友的话你听清楚了吗?你能把他的话重复一下吗?”

2.不随便否定。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往往是自己说了算,平时也见多识广,在人面前好表现,生怕比别人差,这有积极的一面,但也会成为课堂上的消极因素。例如,老师一提出问题,他们会不假思索就举手,一门心思争发言,全然不顾别人的回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想表达不同的意见时,要以“我认为……”“我对他的想法有补充……”等方式参与交流。这样既尊重了他人,又创设了理解、平和的交流氛围。

3.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孩子们纷纷举手,当一名孩子发言时,有些孩子根本不听,只是边举手边喊着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这样做严重影响了别的同学的思考和听讲,有时他们说的答案是错误的,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给予适当的评价。

4.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很多孩子喜欢找别人发言中的缺点、错误,却很少关注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往往是自己发言结束后就不再听了,或对别人的意见嗤之以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发言结束后要倾听别人的发言,尤其是对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要虚心接受,边听边纠正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说一说同伴的发言有什么好的地方,有哪些错误,应该如何补充,有什么好的方法等。

三、坚持“倾听”的训练

低年龄段学生心理还不成熟,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要让他们真正学会倾听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和巩固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去倾听,首先,需要我们教师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以一种正确的心态,耐心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诚心地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反复抓,抓反复,让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习惯。其次,要创设良好的听课氛围,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等,使课堂气氛紧而不死,活而不乱。最后,教师要注重调动每个学生“倾听”的积极性。在对孩子听的习惯的培养中,表扬鼓励是不可或缺的方法,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就能养成“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篇4

学期末:目标: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走动,不乱说话。方法:明确要求,对个别孩子进行特殊强化。关注每一个孩子。眼睛里有孩子,可以用语言、动作去表扬学生。上课不会听讲:

开学一个月:目标:能集中注意力听十分钟,老师在说话时孩子的眼睛能看老师,别人在回答问题时他不说话,一定举手说话,说话要站起来说。方法:眼神提示,坐姿提示,发言举手,语言提示,用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有颜色的图片吸引孩子,语调要有变化。上课总上厕所:

开学一个月:目标:要知道上课不能上厕所。方法:课件一定要下课所有人都排队上厕所。表扬那些上课能坚持不上厕所的。要是有特殊情况的,不用跟老师打招呼,可以直接出去。不管要干什么都要跟老师打招呼。跟家长交流的时候一定要跟家长摆形势。学期末:目标:基本不上厕所。听不懂话的:

开学一个月:目标: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事。方法:书写要求要用投影带着写。

学期末:基本能听懂老师的语言要求。方法:渐渐由直观演示变为语言要求,由小组长进行检查。

哭闹情绪孩子怎么办:

开学一个月:目标:有没哭闹的。方法:先安慰,实在不行,就在门口哭,不要影响其他同学,每次谈话还要都进行安抚,放学时一定要跟家长沟通这个问题,让家长跟孩子聊聊。学期末:目标:孩子们能够服从老师的管理。如何会排队喝水、上厕所:

开学一个月:目标:知道排队一起去上厕所,去接水,靠右,走着去,排队时一定不能与前后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方法:提细致要求,往外走一定要走着。只要在学校一定不能跑。在门口多看看,选几个靠谱的人当小组长。早上到校时一定从家带好水来,尽可能控制学生打水的时间。喝水的量要教,灌水的量要教。上完厕所得冲水,一个门里站一个人,开门如果开不开就说明里面有人,就别拽了。应对层次不同的孩子:

开学一个月:目标:方法:给孩子发照片不要很频繁,发孩子有闪光点的照片。注意细节,换位思考。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在为孩子考虑。不能光发照片,要有文字引导。

学期末:目标:缩短层次不同的学生的差距。方法:不能有学困生,不能有不及格的。练习要跟上,每天都要有练习。家长期望孩子快乐,该怎么办?

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篇5

一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

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 尚处于懵懂时期, 可塑性非常高。作为教师, 应该主动给学生灌输优良的品质和习惯, 让学生了解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优秀品质的优势是什么。

例如, 很多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有严重的拖延症和贪玩的心态。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年龄小, 自控能力较差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该和家长及时进行沟通, 一起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习惯。对于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 应该在旁进行督促, 给学生提出确切的要求,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 而是为了告知学生需要完成自己的作业任务, 才能再去做其他的事情。以这种强制性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久而久之, 学生就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二反复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是在无数次的坚持和学习中完成的, 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 在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 不能够仅仅去要求学生, 应该进行引导,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养成好习惯。

例如, 写日记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日记记的是每天的心得、感悟, 更是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回顾。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因为这是长期坚持的过程, 更是锻炼学生意志力和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一个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够提高, 而且还锻炼了学生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培养学生改错题的能力。很多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一个简单的算数总是会算错。这并不是学生不会, 而是不够认真才造成了这样的现象。所以说, 在引导学生养成改错习惯的过程中, 可以有针对地进行训练。

例如, 可以在每周选取一节课进行改错。给每个学生发一张错题纸, 在上半节课进行改错, 在后半节课进行检查。改的错误越多, 正确率越高, 这个学生就可以得到教师的一枚小红花。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不仅不会觉得改错枯燥, 而且还会觉得这样的做法很有意思。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慢慢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三教师要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榜样

因为低年级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还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孟母三迁就是关于这一内容的典故。因此, 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严于律己, 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同时, 教师要及时地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要用激励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应该以身作则, 养成好习惯, 再对学生提出要求。

在讲课的过程中, 教师要求学生能够认真听讲, 那么自身的板书就应该是工工整整, 教学就应该是兢兢业业的。如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不认真听讲的现象, 教师可以走到学生面前, 提醒学生认真听讲。也可以表扬其他的学生认真听讲, 让溜号的学生及时地反省自己。及时提出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且帮助学生改进。长此以往, 学生就能够养成一个好习惯, 并且慢慢改掉自身的陋习。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例如, 在进行“认知数字”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幻灯片的方式, 将静态的“1、2、3、4、5、6、7、8、9、10”利用幻灯片播放出动态的“1、2、3、4、5、6、7、8、9、10”。这样, 学生在认识数字的过程中, 就能够从脑海中想象出有趣、丰富的动态数字。将色彩鲜明的图片放置在学生面前, 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意识。

在对数字进行提问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取奖励制度进行提问, 学生每回答正确一道题, 教师就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 学生在得到奖励的过程中, 增加了自信心, 逐渐帮助学生养成愿意学习的好习惯。

五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具有不同的性格和天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因人而异,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有的学生自尊心非常强, 教师在对其批评的过程中就要委婉;有的学生自私、孤傲, 在学习中不认真、不上进, 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不团结, 教师在批评的过程中, 要严肃、严厉;有的学生一直是好学生的典范, 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 认真学习, 教师在面对这种学生的时候, 就应该鼓励、夸奖。总之, 不同的学生是不同的个体, 教师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 良好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是持之以恒所形成的硕果。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要从日常学习做起, 从一点一滴着手, 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篇6

关键词:培养,低年级,阅读习惯,学生教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 简单地说, 只有一句话,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终生受益, 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对学习, 而且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 充实学生的头脑, 无疑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而且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一种心理活动,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 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习形式之一。因此,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 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呢?

一、让低年级学生自己明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目前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不大, 所以他们的阅读量不够, 阅读时间虽然多, 但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阅读, 所以他们宁愿用空余的时间看电视、玩电脑, 也不愿意拿出书本来阅读, 更谈不上自己能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那该如何扭转现在这种状况, 让学生开始喜欢阅读、乐于阅读呢?

(一) 正确引导, 培养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 充实学生的头脑, 无疑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但是很多教师只看学生的成绩, 成绩就是一切, 所以只要平时一有时间就讲解作业, 学生很难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阅读, 久而久之, 阅读的意识也就渐渐模糊了。对于这种情形, 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在课堂上少讲一些题目, 让学生少做一些练习, 把时间交还给学生。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向师性强、好模仿的特点,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所以我坚持每天利用晨会课教给学生两个成语, 每个星期教会学生一首古诗, 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我在班级建立图书角, 学生带来自己喜爱的书籍在班级阅读。刚开始, 我总是找一些零星的时间给他们讲书中的故事。听到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那些美妙的故事, 慢慢地, 学生也总是找时间去看书。每到天气不好时, 我就建议减少户外运动而让他们读读书, 平时将零星的时间也利用起来, 多读书。我还建议家长每天晚饭后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周六、周日建议家长带孩子去逛书店, 和孩子一起挑选孩子喜爱看的书……尽管低年级的学生小, 可是坚持一学期下来, 他们每个人都读了很多本书, 坚持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

(二) 推荐图书, 多读好书

何为好书?一本好书应使读者读了之后思想受到启迪, 情操得到陶冶, 获得美的享受。有人说选择一本书, 就像选择一个朋友, 那就选择一本好书, 让它像好朋友一样陪伴我们。低年级学生认字不多, 主要依靠拼音来认字, 就要选择注音版的少儿图书。按照这个年龄特点, 我就推荐给学生《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365个故事》等富含童话色彩、故事性强、内容适中的书本。学生读得津津有味。此外, 我还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 看谁读的书最多, 讲的故事最吸引人。这样, 让学生学以致用, 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热情。看到学生快乐地徜徉在书海中, 这也是教师和家长最欣慰的。

(三) 喜欢读书, 学会思考

当不少学生阅读过不少书本后, 却很少有自己的思考, 看看便罢, 走马观花, 根本就没有欣赏到书中那美丽的花朵。每读过一篇文章, 一本书, 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思想提升的一个过程, 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在上个学期的时候, 我布置了每天阅读的作业, 每天读一篇文章或者几页,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 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提高, 让我一度很困惑。课后调查了几个学生才明白, 他们是阅读了, 可是没有认真地进行思考, 自然就无法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了。从那以后, 我每星期都会抽出一点时间, 把大家喜欢的故事在课堂上交流, 把他们自己读到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比如, 我喜欢哪个人物?我觉得哪个故事的内容很精彩?日积月累, 原本不爱说话的学生也都一起参与了, 没有了标准答案, 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说出来, 提出自己的疑问, 让自己慢慢地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的心,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合理使用评价手段, 让学生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 并持之以恒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 需要教师不断地督促引导。教师应允许学生有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 必须持之以恒, 像滴水穿石一样, 一点一滴, 经年累月, 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而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语言鼓励是最好的动力源泉,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对他们语言评价也不尽相同。否则, 泛泛的评价将成为一种形式, 而失去了其真正的鼓励作用。

比如, 对于阅读书本比较少的、兴趣不是很浓的学生, 我经常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相信自己, 你会做得更好!”使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信心倍增。而对于那些喜欢阅读的同学, 我则会及时给予“你的知识真丰富, 真像一个小博士!”的评价, 使学生顿时有了很强的成就感。同时, 利用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我利用“星星榜”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学生会因为获得教师的星星而感到高兴。通过这些方式, 我们可以与学生形成一种自然的沟通与互动,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时刻关注, 不断地敦促他们, 这样必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从点滴做起, 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 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篇7

一、肯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要使阅读成为悦读,如果一味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硬性要求每个孩子必须在书包里放一本老师规定的课外书,不仅会让阅读流于形式主义,还有可能会使孩子产生畏惧、逆反心理。因此,只有使学生产生兴趣的阅读才能成为悦读。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悦读也有三到,谓耳到眼到口到。

(1)学会用耳倾听。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于是,教师将每天的读书课指定为课外书读书课。在读书课上,教师每天讲一个故事片段,留下悬念给孩子们想象,然后介绍书的名字。由于孩子们喜欢充满幻想、奇妙的故事,用声音营造的故事情节更能在他们的心坎里定格。同时,每周的读书课,教师都会抽出一天来讲一个简短、恰当的故事。听故事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最主要的是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看到学生们渐渐踏上悦读之路,没有什么比这更兴奋的了。

(2)学会用眼阅读。孩子们在学完拼音的同时,也认识了不少字。这时,教师引导孩子自主阅读就需要改变策略。在读书课的时候,教师曾经给学生们讲了《野兔与刺猬》的故事。“兔子在中国和乌龟比赛失败了,在德国又有什么奇遇呢?”看到学生们渴望的眼神,教师在讲故事的时候特意留了一个悬念:野兔怎么又输给了刺猬了呢?学生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询问在哪里买《格林童话》。接下来的几天,教师欣喜地发现,在读书课时学生们会安静地翻开书,有的同学还会举手请教不认识的字。现在市面上的儿童文学作品琳琅满目,极富想象力,图文并茂很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在如此丰富的文化大餐面前,因为欣赏迷恋图画的同时,也就自然地走上了悦读之路。

(3)学会用口交流。阅读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更加需要用嘴巴大声诵读。在听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后,看了一本又一本课外书之后,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故事素材,此时让他们简要复述故事或创造性复述故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充分吸收、积累语言。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在每天的第一节语文课前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讲故事的平台。讲故事的形式多样化,可以单人讲,也可以小组合作。可以加上动作、配上道具表演着讲,也可以单纯复述的形式讲。故事,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感受到阅读的甜蜜,也让听众在如痴如醉的陶冶中领悟了阅读的神秘。

二、会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低年级的学生心智发展还未成熟,单靠兴趣让学生持续阅读那只能成为水中花、镜中月。同时,再加上语言积累不够、理解能力不强等外在因素,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必然会遇到重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其进行合适的恰当的阅读方法指导,给学生营造充分阅读的平台。

(1)注重校内指导。在学校创建“书香班级”,启动读书工程,评选“读书小状元”等活动,有助于低段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在语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默读、朗读、跳读等阅读方式。启动读书工程,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评选一位“读书小状元”,评出一个书香满溢小组。读书交流会以故事会、朗诵会、赛诗会、词语接龙、知识竞赛等多样形式展开,使学生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

(2)引领家庭辅助。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更不可能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因此,家庭成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佳场所,这就需要家长的主动参与。为保证学生能够真正进行阅读,教师设置了含有日期、书名、家长评价、自我感悟的“一(1)班阅读小能手成长记录表”。教师通过记录表,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能了如指掌,比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三、结束语

总之,在学校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向每一位学生授之以渔,争取春色满园。同时,在家庭辅助下,自我感悟,众人扶持,成就一枝独秀。当学生达到厚积薄发的程度,当阅读不再是一种任务,当悦读成为一种习惯,相信学生会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摘要:六七岁的孩子处在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将会事半功倍。悦读就是要使孩子肯读、会读,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贯彻阅读策略,在家长的辅助下,使悦读之花从一枝独秀成为满城春色。

关键词:学生,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策略,悦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许彩霞.文化视角中的低年级课外阅读实践例谈[J].江苏教育研究,2009(33).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 篇8

关键词:低年级;写字;习惯;培养

一、正确的书写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写字前,我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告诉学生写字的时候,两腿并拢,放在桌下,腰挺直,两臂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在教学生执笔时,我先示范执笔方法,用右手执笔,在离笔尖约1寸的地方,大拇指与食指的关节自然弯曲捏住笔,中指的第一节垫在笔杆下端,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弯曲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压在书写纸上。笔杆后端斜靠在虎口接近食指根处,与纸面约成45度角,五指自然有力,掌心要空。做到“三个一”,即一寸、一拳、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远,眼离书本约一尺远,胸离桌子约一拳远)。

二、科学的写字方法

在写字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写字方法。首先,认真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了解每个字每个部分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左右结构的字中有左窄右宽的:“休”“清”;有左宽右窄的:“那”“到”。上下结构的字中有的是下托上的:“品”“思”;有的是上盖下的:“安”“落”……各种结构形态的汉字都有规律可循,各有自己的特点。

其次,要多叮嘱,多示范。大部分学生都很好动,对于写字的姿势不能很好地保持,于是我尽可能地多叮嘱,使其保持好的写字姿势。同时,我也要求自己有规范的板书,起到示范作用。

再次,将识字和写字联系起来。写字离不开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编字谜、编生字故事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识字教学。如:一位母亲戴着帽子在水边,这是“海”字;一人在树下休息,这是“休”;一口咬掉牛尾巴,这是“告”;二人坐在一起,这是“丛”字;一人牵一头牛,这是“件”字;两个小人土上坐,这是“坐”字。

三、培养好的写字兴趣

写字教学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所以兴趣很重要。在写字教学时,我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向他们介绍我国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郑板桥“卖字助穷人”;岳飞“沙上练字”等。举办作业展览、书法展览,每周星期五,我都要举行一次作业展览,把好的作业给大家传阅、欣赏,并告诉大家好在哪里。不好的作业也让大家看看,并找出哪里不好,以此来警示自己。做“笔画组合游戏”,如:女+子=好,口+巴=吧,父+巴=爸等。以此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四、提高自身的写字修养

一年级的学生存在着极强的“向师性”和模仿心理。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他们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在示范书写时,边写边强调笔画的长短粗细,结构的安排。如果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一动笔却手忙脚乱,写的字平平常常,甚至面目可憎,说服力何在?因此,我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外,每天还要写一篇字,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和修养。

五、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点评

学生书写之后,我对其写的字进行适当的点评,既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又能增强自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在点评时,我从结构、笔画入手,既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书写的不足。通过点评,让学生认识到怎样写才美。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如下方法进行点评。一是将学生请到办公室,分析他们作业的长处与不足。如,我班一名优生,在写字时老把一些笔画写得不够规范,我将她请到办公室,仔细指出问题所在,既保护了她的自尊心,又改正了不足。二是在写字课上或利用课间,在教室里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点评。如,我班一名特别调皮的男孩,老是粗心大意,写不好,偶尔一次,作业没有出错,我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了他。这样,既改正了缺点,又提高了自信心。从此以后,这位调皮的学生很少出错,而且字写得越来越好。三是指导学生互评作业,让自己从他人身上吸取优点,改正不足,在互评中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篇9

我国在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体育教学训练模式。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注重对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可以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不断成长奠定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必要性

注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实际上非常符合我国所提倡的终身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因为通过体育锻炼,小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锻炼自己的身体,起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另外,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小学生还可以不断放松自我,增强与他人的交流与交往,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初入校园,小学生对于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通过体育锻炼,他们能形成对体育学科的兴趣,进而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以及更为强健的体魄。从长远角度来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极具科学性以及客观性的,是符合科学、系统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关键性举措。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具体对策

(一)注重排队站队训练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必须先把握好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只有充分考量小学的身心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的体育锻炼培养方案。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排队站队这一环节,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形成快速、安静、整齐排队的能力与习惯。在体育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问好,而学生也需要排好队伍向教师问好。之后,教师需要宣布课程规章制度,以及本堂课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在此期间,学生需要按照要求排好队伍,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站队效率,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注重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关键。针对当前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来看,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其一,可以选择榜样激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虽然涉世未深,可对于一些知名体育明星还是会有一些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任务开始之前向学生介绍一些比较熟悉的体育明星,充分发挥这些明星的榜样作用,通过明星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其二,编制口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一些相对复杂的动作,小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困难,这时编制朗朗上口、通俗易记的口诀,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则可以帮助学生将动作和技巧记忆深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帮助。其三,增加学生的自我锻炼机会,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当前的教育教学制度要求教师时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锻炼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而学生在进行自主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找到锻炼的方法,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和监督,确保学生锻炼安全的同时,也为一些产生困惑的学生答疑解惑。其四,利用竞赛的形式进行体育课堂讲解。体育具有竞技性,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尝试引入竞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一位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以最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另外,通过竞赛,学生还可以形成坚韧的性格品质,消除消极情绪,提升运动积极性。其五,开展一些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阳光足球、七彩跳绳以及花样排球。所谓阳光足球,就是按照阳光体育的原则,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足球运动。低年级小学生不具有太强的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开展阳光足球这类项目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能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过程当中,起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和作用。

(三)注重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完善

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资源可以被利用,体育教师要学会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完善。其一,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教师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智商智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且他们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具体做法:教师需要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比较能够接受的形式,参与到体育运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培养等多个方面实现统一,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技巧,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其三,教师要对学校所提供的物质资源进行整合。常见的用于进行体育课程讲解的物力资源包括基础运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及相应的器材。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利用,确保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三、结语

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过程中务必需要进行的一个环节。让小学生自幼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有利于其形成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之后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落实终身体育的锻炼目标。既是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对其心理状态、综合能力的改善,为小学生之后的成长与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 篇10

一、诱导学生阅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低下, 再加上贪玩好动, 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 教师必须循循善诱, 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在教学中, 我经常开展一些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接收更多的信息, 激发阅读的兴趣。

(一) 让学生有阅读的渴望

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促进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 是构成阅读能力最为活跃的因素。研究表明,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想学的动力时, 身心就会处于最佳状态, 这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 投其所好, 有意识地诱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在学习生活中, 教师要多倾听学生读书, 多表扬喜爱看书的学生, 多向学生朗读、推荐好书。讲故事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方式。每天上课前我安排一个三分钟的演讲, 内容一般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 然后由学生评价、打分。学生轮流讲, 人人必讲, 这样他们必须搜集材料, 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 有了兴趣后, 读书还要有好习惯。怎样培养阅读的习惯呢?

1.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做标记和批注的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标记和批注, 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有了进一步的把握, 当他再次读到这本书时, 重温以前的见解和疑问, 做到“温故而知新”, 收获就会更大。久而久之, 这种良好的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2.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迅速略读的习惯。要大量地阅读, 如果每本书都精读,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大现实的。略读的方法有: (1) 看标题、内容提要和序言, 特别注意标题、主题和宗旨, 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 (2) 研究目录, 弄清楚书籍的大致结构。除了以上的两种略读方法外, 还有许多。七年级的学生如能掌握这些方法, 有助于在阅读过程中化难为易。

3.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写读书笔记, 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对于积累学习资料, 是很有必要的。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读书的准则, 即一定要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写出来。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多积累知识,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摘抄佳词妙句后反复揣摩、吟诵、领悟, 或对原文中的某些观点加以分析和发挥, 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二) 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

低年级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 往往不能合理安排好课余时间, 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及时督促指引。如在家安排“亲子共读”时间, 既能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又能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在校安排晨读、午读时间, 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

二、引入竞争机制

学生读了大量的书, 总会迫不及待地与同伴分享, 可开展书友会, 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彼此读过的书, 让学生把读书作为自己的一种精神生活。此外, 引导学生读好书, 好读书, 避免跟风, 别人读什么我就读什么, 根本不管书的质量。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学大师的作品, 指导学生读一本好书, 让学生受用一辈子。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孟母三迁”的佳话成为环境育人的最佳范例。学校常新的宣传橱窗, 醒目的名言警句, 先进的管理理念, 活跃的学生团体、广播站、校报, 体现学校及学生特点的校服、校徽及校史荣誉感, 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校风, 等等, 这些良好的校园环境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奖励惩罚要恰当

坏习惯成癖可怕, 令人生厌;好习惯养成可爱, 讨人喜欢。奖励惩罚对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鞭策的作用。学校要有严肃的纪律、严格的管理、严明的奖励制度以惩戒坏习惯, 表扬好习惯, 对学生的好人好事和闪光点, 要及时给予奖励表彰, 体现学生自身的价值, 使其充满成功感、幸福感;对恶习劣迹、错误的行为, 要旗帜鲜明, 立即给予严肃、恰当的惩罚和批评, 采取果断措施, 促进学生清醒, 幡然悔悟。应用这两种手段, 好习惯因奖励而自然养成, 坏习惯因受罚而逐渐改掉。

上一篇:音乐爱好论文下一篇:HBV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