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十篇

2024-09-13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 篇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49岁(年龄32~65岁)。入院时意识清醒18例,嗜睡5例,浅昏迷2例。经脑血管造影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7例,后交通动脉瘤12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均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除1例死亡外,术后恢复良好。

2 一般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起病急,对病情不了解,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清醒患者,应采取多沟通,向其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介入栓塞术的目的、方法以及栓塞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让其保持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并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2.2 生活护理

术前应保持情绪稳定,绝对卧床休息,房间应安静,减少探视人次、保持大便畅通、避免剧烈咳嗽引起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2.3 术前护理

测量体质量,以便准确计算术中肝素用量,术前1d备皮,行碘过敏试验,合血以及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相关检查,禁食12h,禁水8h,术日晨行保留导尿,常规左侧肢体建立静脉通道。

2.4 预防血管痉挛

控制血压患者入院后,严密监测血压,常规静脉输入尼莫地平16mg,持续微量泵泵入,控制在每分钟5~10滴,以防止脑血管痉挛,同时应用20%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必要时镇痛镇静。

3 术后护理

(1)术毕麻醉清醒后送回重症监护室,专人24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动脉瘤栓塞术后血压应保持略偏高水平,以增加脑血管的灌流量,减少因脑血管痉挛而致脑血流量不足,常规术后仍用尼莫地平持续微量泵泵入,据血压调节滴速;(2)穿刺侧肢体严格制动12h,去枕平卧6h后可抬高床头15~30°;(3)术后6h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加快对比剂从肾脏排出,保护肾脏功能,并随时观察尿量,尿液颜色,性质等,嘱患者多食含纤维高、维生素多的食物(如韭菜、波菜等),以保持大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4)对肢体神经功能障碍者,应早期行患侧肢体的屈伸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早时恢复。

4 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4.1 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术中破裂的观察,主要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和瞳孔的改变。若出现瞳孔散大,应立即报告医师积极抢救,快速降血压及中和肝素。术后瘤体破裂早期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意识突然加深、颈项强直等,是血管内栓塞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因血压聚升,栓塞不全引起,因此术后多食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是防止血压聚升的主要措施之一;其次,需严密观察血压,控制收缩压在150mm Hg以内,或平均动脉在75~93mm Hg,并根据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3],如出现头痛剧烈,频繁呕吐,意识加深,应立即通知医师,急诊行头颅CT检查若示脑出血,做好开颅手术准备,本组1例术毕动脉瘤破裂死亡。

4.2 穿刺部位血肿的观察及护理

由于栓塞术中应用肝素,加压包扎不牢可产生局部血肿,动脉鞘拔出后加压15min,再用一次性动脉压迫器压迫穿刺点,8h后解除压迫,回病房后应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密切观察穿刺处敷料有无渗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颜色、温度、有无肿胀、感觉有无麻木等。对于局部形成小血肿者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对于血肿较大者可抬高患肢,早期局部冷敷,减少出血,后期可局部热敷、理疗,使其消退。

4.3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栓塞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插管和导管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过长,以及弹簧圈栓塞时对管壁的刺激引起。以头痛,短暂的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脑血管痉挛多采用高血容量,高稀释度,高血压(3H)治疗,3H疗法可通过扩容,降低血液粘滞度和升高脑灌注压改善循环,增加脑供血、供氧,是纠正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和防治脑缺血性损害的有效方法[4]。其次,常规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尼莫地平,避光输注。本组1例术后出现短暂意识障碍,使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后意识恢复。

4.4 血栓形成

由于下肢制动,术中未严格全身肝素化以及栓塞治疗中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损伤,易导致血栓形成,故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语言、意识、下肢感觉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师行相应检查及处理。

动脉瘤栓塞术及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是栓塞成功后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江,魏伟,沈铖.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6):268-270.

[2]刘承基.脑血管外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24.

[3]孟蕾蕾,血管内神经外科栓塞术后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7):22.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共157例, 其中规则组122例, 不规则组35例。其中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破裂并发症患者共有13例。其中男6例, 女7例;年龄23~66 (平均42) 岁。动脉瘤164枚。术中破裂13例, 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4例。其中, 鹰嘴状动脉瘤4例;例囊状动脉瘤3例;不规则动脉瘤6例。本次所有患者均符合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标准, 发病时间到本院接受治疗时间的距离均不超过3d。

1.2 方法

在进行手术之前的3d内对患者应用尼膜同以防止出现血管痉挛的状况, 给药方式的静脉泵入, 剂量为4ml/h。在手术之前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手术, 对患者颅内动脉瘤和其周边血管之间的解剖关系进行评估分析, 根据患者动脉瘤部位, 大小和Hunt-Hess分级确定治疗方式, 所有患者麻醉方式均采取全身麻醉。所有患者均使用产自GE公司的Advantex DLX型的DSA机上面进行颈内动脉还有椎动脉造影, 颅内动脉瘤栓塞也使用该仪器进行治疗。麻醉仪器为Datex Oheneda全身麻醉机。购买输液泵为产自日本TERUMO的微量输液泵。手术过程中需要保证全身肝素化, 第一次肝素化需要使用的剂量为3000U, 接下来1000U/h。手术使用的是电解还有水解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 主要包括了二维还有三维等各种不同的柔软程度, 其中有2例患者使用支架与球囊进行辅助栓塞治疗。每次将一枚弹簧圈填塞进去之后均需要对患者进行造影, 对其填塞实际状况进行全面观察, 一旦有造影剂在动脉瘤腔内渗出的, 即将其诊断为动脉瘤破裂并发症。出现破裂之后继续对患者进行动脉瘤栓塞治疗。其中1例患者在球囊辅助下进行栓塞, 在继续治疗前先将球囊充盈, 这样才能够阻挡血流, 与此同时还应该应用鱼精蛋白, 以中和患者肝素, 一般情况下剂量为10mg的鱼精蛋白就能够中和掉剂量为1000U的肝素, 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

1.3 影像学检查

本病例中的所有患者均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检查符合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4例。其中最小动脉瘤1.2mm×1.5mm×2.3mm, 最大动脉瘤12.3mm×16.2mm×18.2mm, 瘤体与瘤颈的比为:1.3:1。

1.4 动脉瘤体分类标准

为准确给动脉瘤分组, (1) 规定囊状、瘤体光滑的动脉瘤为规则动脉瘤; (2) 其他动脉瘤都为不规则动脉瘤。本研究为降低主观测量带来的误差, 所有动脉瘤测量、分组工作均由同一技术员完成。最终确定研究对象157例, 以颅内动脉瘤形状分为规则组122例, 不规则组35例, 两组患者其他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百分数表示, 采取χ2分析, 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与破裂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发现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对术中发生破裂出血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 发现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详见表1。

2.2 术中破裂状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的6例患者均是在发病急性期内使用可脱性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 在所有患者中占据比例为4.0%。详见表2。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出现动脉瘤破裂的状况之后, 收缩压在短时间内升到最低100mm Hg左右, 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瞳孔扩大, 这些临床表现均提示了患者可能为动脉瘤破裂, 对其进行血管造影发现有造影剂外渗现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抢救治疗后均恢复良好, 对患者进行随访半年, 均未出现动脉瘤再通的状况。

3 讨论

3.1 动脉瘤的发生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血管疾病, 罹患率为2%~5%。其中50%的颅内动脉瘤都会发生破裂, 动脉瘤破裂常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中囊性动脉瘤的发生率最高, 人们认为颅内动脉瘤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分叉处管壁中层缺少平滑肌和弹力纤维以及血流不断冲击而逐渐扩展形成, 但并非所有的动脉主要分叉部都同时出现动脉瘤, 因此, 用血流动力学学说不能完全解释的发病机制。目前颅内动脉瘤的细胞分子病理机制, 动态方面和对于MMPs以及VEGF在MISA发病机制方面仍待进一步研究。

3.2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中破裂的危害

动脉瘤术中破裂再出血会对局部脑组织造成破坏并会使颅内压的升高, 加重病情。血管内介入术必须要使用的造影剂在破裂过程中会外渗, 造影剂的外渗要比单纯动脉瘤破裂造成的损害严重得多, 造影剂对神经细胞的毒性极大, 加之造影剂一旦破入蛛网膜后会引起蛛网膜下腔理化环境改变, 从而继发严重的血管痉挛, 往往导致病情恶化。

3.2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中破裂风险分析

笔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原因较多, 样本量有限, 不能逐一进行分析, 影响因素有: (1) 有高血压病史的动脉瘤患者, 脑动脉黄变、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会增加术中破裂的风险。 (2) Hunt-Hes分级为Ⅳ级和Ⅴ级的患者往往伴有颅内压增高、颅内血肿及严重的脑肿胀。会增加介入手术的难度, 容易增高术中认为因素导致破裂的机率。 (3) 较大动脉瘤的瘤颈所承受的血流冲击力更大, 瘤壁的张力也更大。 (4) 形状不规则的动脉瘤往往瘤体的顺应性低, 血管张力明显增高, 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时, 会进一步增加血管壁的张力, 若血管壁不能耐受进一步增大后的张力, 可能会诱使血管破裂, 不规则的动脉瘤术前可能已经多次发生自发性动脉瘤破裂, 会存在自身的薄弱点, 薄弱点是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内在风险因素, 增加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风险。表1显示当患者其他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时, 形状不规则的动脉瘤发生破裂的概率与形状规则的动脉瘤发生破裂的概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因此, 当对形状不规则的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时要更加谨慎小心, 尽量无张力的栓塞, 选择弹簧圈时要柔软, 大小合适, 如有必要可采用分期分次栓塞, 如果做到以上几点, 应该可以大大减少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风险。

3.3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中破裂的处理

在排除所有主管因素时, 有时一些突发情况和患者本身血管瘤的特点任然会导致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术中破裂, 此时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案尤其重要。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出现血管内介入治疗术破裂的比例为8.3%。栓塞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后, 要沉着冷静。表Ⅱ中破裂病理出现瞳孔散打现象切不可轻视, 应该及时考虑到这可能与造影剂刺激动眼神经有关;所有患者血压均升高至200mm Hg左右, 可见其危害性。一旦发现微导管导丝刺破动脉瘤动脉瘤壁或疝出动脉瘤腔, 应该迅速对动脉瘤进行填塞, 这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 动脉瘤的填塞要到确认造影剂不再外渗为止。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 需要缜密考虑后进行每一步操作, 才能将术中意外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随着栓塞技术越来越成熟,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的发生率将越来越低, 致残率也会越来越低。

摘要: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57例, 按照动脉瘤是否规则分为规则组和不规则组, 比较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情况差异, 其中规则组122例, 不规则35例。两组术中共发生血管破裂出血的患者13例, 其中弹簧圈栓塞治疗9例, 相对采用球囊辅助技术栓塞2例, 支架辅助技术栓塞患者2例。结果对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的患者, 迅速栓塞后开颅清除血肿7例, 侧脑室外引流5例, 腰大池外引流2例;出院时恢复良好7例, 轻度瘫痪5例, 重度瘫痪1例, 死亡1例。动脉瘤栓塞术中破裂出血与患者本身和施术者都有密切关, 一旦发生术中破裂出血, 必须针对原因迅速果断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 继续对动脉瘤进行填塞, 如果处理得当, 多数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良好, 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立君, 林成海, 邵正凯, 等.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6, 3 (8) :369-372.

[2]祝刚, 晏广, 李百升, 等.血管内治疗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2, 17 (11) :499-500.

[3]廖旭兴.颅内多发动脉瘤发病机制, 新手术入路显微解剖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2010.

[4]于金录, 许侃, 王宏磊, 等.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7例分析及处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8, 34 (12) :728-730.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 篇3

【关键词】介入栓塞术;颅内动脉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03-01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动脉管壁是主要的发病部位,也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发病后治疗不及时,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本文对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血管瘤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25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45.5±8.2)岁,其中5例为颈内动脉瘤,20例为前交通动脉瘤,1例为基底动脉瘤,25例为后交通动脉瘤,2例为椎动脉瘤,2例为大脑中动脉瘤。

1.2方法

1.2.1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营造安静、干净、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叮嘱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稳定患者情绪。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避免感冒诱发咳嗽、打喷嚏等症状,迅速升高腹压,增高颅内压。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进行密切关注,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剧烈头痛、癫痫发作以及神志不清等症状时,应该警惕为动脉瘤破裂,立刻告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降压措施,控制患者病情。

1.2.2术后护理

术后,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加强呼吸道护理,使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呕吐物导致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以及瞳孔变化等进行密切关注,给予患者低流量氧气吸入,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并且将床头抬高约30°左右,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使颅内压降低,改善脑水肿。护理人员应该对穿刺部位进行密切关注,查看有无血肿或者渗血,确定术侧足背皮肤色泽、动脉搏动、肢体末梢循环、痛觉以及温度等是否发生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该警惕为下肢动脉栓塞,立刻告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1.2.3饮食护理

住院期间,合理安排患者饮食,尽量为患者准备高营养、高蛋白、容易消化以及高热量的食物,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如鱼类、瘦肉、豆制品以及去皮禽类等,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组织修复能力。同时,定时按摩患者的腹部,控制好按摩时间,一般在15min左右,指导患者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大便软化剂或者润肠剂,使大便保持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高腹压。

1.2.4并发症护理

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表现以肢体瘫痪、意识障碍以及头痛等症状为主,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使脑组织长时间处于缺氧、缺血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所以,一定要加强并发症预防,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加强心理疏导,使患者的情绪保持稳定,降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风险。同时,术后48h内,对患者的肢体活动、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等变化进行密切关注,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头痛、肢体瘫痪以及失语等症状,尤其是心率、血压发生变化,应该立刻告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稳定患者病情。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本组的55例患者中,50例完全致密栓塞,占90.91%,4例非致密栓塞,占7.27%,1例颈部残留,占1.82%,且术中无1例患者微弹簧圈解旋或者动脉瘤破裂。

3讨论

介入栓塞治疗是临床上治疗颅内动脉瘤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具有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但是由于介入栓塞治疗在血管内进行操作,风险较高,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动脉瘤破裂以及脑血管痉挛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围术期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一个关键[2]。同时,术后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进一步加强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不仅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能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对确保手术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1例死亡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说明加强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血管瘤的护理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这一结果与荣向霞[4]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血管瘤时,再给予优质护理,对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提高疗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莹,柳红勤.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4:508-509.

[2]王洋. 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护理措施探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01:177-178.

[3]张丽英.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2:111-113.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 篇4

作者:张宁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包头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微侵袭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4例颅内动脉瘤分别采用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用格拉斯哥结果量表(GC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48例血管内治疗和26例显微手术患者中,术后早期恢复良好者分别为43例和18例,轻度残疾例数各为2例,重度残疾例数2例和3例,死亡例数1例和3例。术后6~12个月有24例得以随访,恢复良好21例,重度残疾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手术者的经验采取两种不同的微侵袭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微侵袭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和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颅内动脉瘤的微侵袭治疗日臻成熟,尤其是针对单纯颅内动脉瘤,无论是显微手术或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均能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我科应用这两种方法对收治的74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74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48例,年龄18 ~76岁,平均49.5岁。其中2次出血者13例,3次出血者3例,有高血压病史者17例。

1.2 临床表现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首发症状者62例,以颅神经障碍为首发症状者10例,以视力进行性恶化者2例。74例病人按照Hunt和Hess分级:Ⅳ级者3例,Ⅲ级者11例,Ⅱ级者29例,Ⅰ级者31例。

1.3 影像学检查及动脉瘤的部位

74例患者均经CT和DSA造影证实。CT扫描发现63例有不同程度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8例,脑积水9例。动脉瘤最小为0.3cm×0.3cm,最大3.5cm×3.0cm。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2例,眼动脉5例,后交通动脉34例,前交通动脉21例,大脑中动脉5例,大脑前动脉3例,基底动脉分叉部2例,大脑后动脉瘤2例。1例病人合并有多发动脉瘤,为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床突旁动脉瘤。

1.4 治疗方法

根据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患者病情的严重度不同,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或显微外科手术。

1.4.1 血管内介入栓塞

74例病人中血管内介入治疗48例,主要采用电解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0例,后交通动脉瘤28例,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1例,大脑前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例,眼动脉瘤2例,采用球囊闭塞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1例。

1.4.2 显微外科手术

26例患者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1例,后交通动脉瘤6例,眼动脉瘤3例,大脑前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大脑后动脉瘤2例。结果

根据格拉斯哥结果量表评分结果分别于手术后早期(出院时)和晚期(术后半年)行手术疗效判定。

2.1 介入栓塞组

48例患者中取得完全栓塞者32例,90%栓塞者7例,大部分栓塞者8例,行颈内动脉球囊闭塞1例。术后早期恢复良好者43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1例。

2.2 显微手术组

26例患者中行动脉瘤夹闭术22例,共夹闭动脉瘤22个,行动脉瘤颅内外孤立术1例,行动脉瘤包裹术3例。显微手术后有12例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10例夹闭满意,2例有瘤颈残留。术后早期恢复良好者18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3例。

术后6~12个月74例病人中有24例得以随访,恢复良好21例,重度残疾者3例,无死亡病例。讨论

3.1 颅内动脉瘤微侵袭治疗方法的选择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多数发生于脑底动脉环(Willis环)。由于瘤体一般很小,在其破裂出血之前很少被发现,一旦发生出血,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凡是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应尽快行确定性病因治疗,传统的方法是直接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颈。近10余年来,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的发展为颅内动脉瘤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且随着血管内栓塞技术的成熟和栓塞材料的进步,血管内栓塞治疗与直接开颅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有分庭抗礼之势,这两种微侵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段已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对颅内动脉瘤,尤其是发生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临床医师常面临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还是显微手术夹闭的难题。这里既包括了对治疗时机、动脉瘤部位和大小的把握,也包括了对患者病情轻重、年龄和经济能力的考虑,同时还与医师的擅长、优势相关联。我们的经验是:(1)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如病人全身状况良好,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良好,病人能耐受,出血以后脑功能损害不太重,属于HuntⅢ级以下者,应首先直接行显微手术,否则首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根据血管造影所显示的动脉瘤部位,如果属于前循环动脉瘤,手术难度不大,可以首选直接手术;如动脉瘤位于后循环系统,手术难度较大,首选血管内栓塞;(3)血管造影如无严重脑血管痉挛,可行血管内栓塞;如有严重脑血管痉挛,影响微导管进入动脉瘤时,则不适宜行血管内栓塞治疗;(4)由于栓塞治疗不能解除巨大动脉瘤的占位及压迫效应,同时极易造成动脉瘤复发等多方面原因,也不适宜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部分患者可采用载瘤动脉闭塞和显微手术切除。由此可见,对颅内动脉瘤的微侵袭治疗,目前采用的这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相辅相成、互补应用的,应该客观综合分析选择。我们遵循上述原则,对48例进行血管内治疗,26例行显微手术治疗,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3.2 两种微侵袭治疗方法疗效的评价

自1964年Kurze将显微手术应用到夹闭颅内动脉瘤治疗以来,采用显微技术直接处理颅内动脉瘤一直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经过数十年经验的积累和设备、技术的改进,显微技术已经日臻成熟。血管内栓塞治疗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新途径,特别是Guglielmi(1991年)等发明电解脱铂金弹簧圈(GDC)以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方兴未艾,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侵袭性、低死亡率和低致残率已被广泛认可,尤其是在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治疗及后循环动脉瘤的治疗中更显示出优越性。开颅显微外科夹闭动脉瘤不仅效果好,而且能同时清除脑底池的血液,有助于缓解或者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急性期动脉瘤合并有脑积水的病例,目前仍然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就疗效而言,无论是显微手术还是血管内栓塞治疗术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即夹闭不全或栓塞不全,动脉瘤有瘤颈或瘤体残余。Thornton报道1 397例动脉瘤夹闭的病例中,有82例(52%)有瘤颈残留,随访中7例发生再出血,6例残留增大,年再出血率为19% [1]。同样Hayakawa报道455例动脉瘤采用GDC栓塞,其中39%有瘤颈残留,随访173个月,25%残留进行性血栓化,26%无改善,49%有血管再通[2]。由此可见,由于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都有瘤颈或瘤体的残留,残余部分仍被血流冲击而有继续出血和增大的可能;对于某些复杂或巨大动脉瘤,采取单一的方式仍然不能彻底治疗,如某些宽颈动脉瘤,瘤颈和瘤体之比大于1/2者,栓塞材料容易脱出,巨大动脉栓塞又不能解除压迫症状等,而显微手术又存在一定危险和相当难度等,因此对某些颅内复杂动脉瘤较为理想的治疗模式是显微外科和血管内栓塞技术的结合,方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参考文献】

[1]Thornton J,Debrun GM,Aletich VA,et al.Follow up angiography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treated with endovascular placement of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J].Neurosurgery,2002,50(2):239-250.[2]Hayakawa M,Marayama Y,Duckwiler GR,at al.Natural history of theneek remmant of a cerebral aneurysm treated with the Guglielm:detachable coil system[J].J Neurosury,2000,93(4):561-568.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中, 男12例, 女9例, 年龄36~70岁, 平均51.3岁。Hunt-Hess分级:Ⅰ级3例, Ⅱ级5例, Ⅲ级10例, Ⅳ级3例。临床表现以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16例, 颅神经障碍4例, 视力进行性恶化1例。

1.2 影像学检查

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均经头颅CT及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检查而确诊, 其中5例行CT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 CTA) 。前交通动脉瘤9例, 后交通动脉瘤11例, 大脑中动脉瘤1例。其中出血2次以上者6例。动脉瘤最小为2.0 mm×2.0 mm×1.0 mm, 最大为10.0 mm×8.0 mm×8.0 mm, 瘤体/瘤颈比为1.1~2.4。

1.3 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经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 置入6F导管鞘, 全身肝素化后行DSA, 了解动脉瘤形状、大小、位置、与载瘤动脉关系以及脑底动脉环等情况。瘤体/瘤颈比值<1.5者直接进行介入治疗, 瘤体/瘤颈比值>1.5者在支架或球囊辅助下进行介入治疗。根据动脉瘤的直径大小选择相应的电解脱微弹簧圈 (GDC、Matrix或EDC) 。在示踪路径图下进行栓塞, 经导引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内, 同轴系统导管间用生理盐水持续滴注, 经微导管送入弹簧圈, 填满动脉瘤腔, 弹簧圈在X线透视下在动脉瘤内盘旋至致密不透X线, 经导引导管造影动脉瘤不再显影。拔出导引管, 留置导管鞘, 不中和肝素, 6 h后拔除导管鞘, 压迫止血30 min, 穿刺点局部加压包扎。常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速避凝抗凝治疗1周, 口服阿司匹林3个月, 6个月后复查DSA。

2 结果

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 15例患者达到完全闭塞, 4例患者95%以上闭塞, 2例患者90%~95%闭塞,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术后载瘤动脉均显影正常, 无死亡、异位栓塞及永久并发症发生。随访1~24个月, 未再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 生活均正常。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局限性异常扩大, 也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 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SAH也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致命危险。颅内动脉瘤的发生以30~60岁多见。动脉瘤不定期的反复自发破裂出血, 威胁患者生命, 如何预防再出血是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率的关键措施。根据常规脑动脉造影或DSA明确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的部位、形态、大小, 对估计预后、决定手术方案有重大价值[3]。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是在DSA下经股动脉穿刺, 将可脱性球囊或特制的电解脱微弹簧圈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 使之引起栓塞, 从而达到闭塞动脉瘤的目的[4]。血管内栓塞能治疗大多数颅内动脉瘤, 但其禁忌证如下:颅内血肿引起颅内高压者;载瘤动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者;动脉瘤颈有小动脉发生, 栓塞可能导致该小动脉闭塞。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均无以上禁忌证。

目前主张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时机为尽早检查明确, 有效处理动脉瘤[5]。研究表明, 如患者的一般状况允许, 出血后3 d内对动脉瘤进行干预治疗较为理想[6]。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动脉瘤的大小和体颈比, 瘤体/瘤颈比值>1.5的动脉瘤往往可获得较完全栓塞。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 15例患者达到完全闭塞, 4例患者95%以上闭塞, 2例患者90%~95%闭塞。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当前国际上较先进且应用普遍的一种介入方法。尽管其具有许多优点, 但血栓栓塞仍为最主要的并发症, 可能导致遗留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血栓栓塞发生的原因包括术中抗凝不充分、血液高凝状态、颈动脉斑块、载瘤动脉内血栓或斑块脱落、动脉瘤栓或斑块脱落以及介入器械诱发的血栓、气泡等。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术后载瘤动脉均显影正常, 无死亡、异位栓塞及永久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 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预后良好, 患者易于接受。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1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 15例患者达到完全闭塞, 4例患者95%以上闭塞, 2例患者90%~95%闭塞,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术后载瘤动脉均显影正常, 无死亡、异位栓塞及永久并发症发生。随访1~24个月, 未再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 生活均正常。结论:电解脱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栓塞,弹簧圈

参考文献

[1]李宝民.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7.

[2]李江涛, 谢晓东, 王朝华, 等.颅内动脉瘤的介人治疗进展[J].放射学实践, 2007, 9 (22) :999.

[3]吕明, 吴中学.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 4 (9) :963-966.

[4]马廉亭.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始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1, 12 (6) :65-66.

[5]肖福顺, 吴中学.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再通的可能性[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0, 27 (4) :203-205.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 篇6

例1女性, 52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 情绪紧张后突发意识不清6h入院。入院时BP 160/90mm Hg, 嗜睡状态, 双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2.5mm, 光反射存在且对称, 四肢活动对称, 病理征阴性, 脑膜刺激征阳性, 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隙出血。入院后给予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 每8小时一次;尼莫地平24h微泵维持及对症治疗。入院第2天, 患者意识渐清晰。第3天脑血管造影提示“左后交通动脉瘤”, 予以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 手术顺利。第4天6时, 患者突发意识不清, B P180/90mm Hg, 四肢疼痛刺激后活动幅度减少, 急查头部CT未见颅内新发出血, 考虑为脑血管痉挛, 立即予以“羟乙基淀粉500ml静脉滴注, 尼莫地平控制脑血管痉挛, 20%甘露醇减轻脑水肿”等治疗, 5d后复查头部CT提示双侧基底节及额叶低密度影。10d后患者意识障碍逐渐减轻, 但仍反应迟钝, 存在四肢瘫痪, 不能言语。

例2女性, 42岁, 既往无高血压病病史, 劳动后突发剧烈头痛2h入院。入院时BP 106/76mm Hg, 神志清楚, 双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3mm, 光反射存在且对称, 四肢肌力5级, 病理征阴性, 脑膜刺激征阳性, 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隙出血。脑CT血管造影提示“左后交通动脉瘤”。入院第3天, 予以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 手术顺利。第5天9时, 患者突发意识不清, BP 160100mm Hg, 右侧肢体疼痛刺激后活动减少, 急查头部CT未见颅内新发出血, 考虑为脑血管痉挛, 立即予以羟乙基淀粉、尼莫地平、20%甘露醇等治疗。第6天, 患者双侧瞳孔不等大, 复查头部CT提示左侧额颞叶低密度影, 中线结构移位。立即予以去骨瓣减压, 加用阿司匹林片、20%甘露醇、依达拉奉等治疗1周, 患者意识逐渐清晰, 但仍存在右侧中枢性上下肢瘫痪。

讨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高发生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SAH发生后, 特别是自发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必然有血管壁的损伤, 引起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一旦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不能达到平衡, 势必会造成血管腔的狭窄,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其确切发生机制可能是SAH后血液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 (如氧合血红蛋白、5-羟色胺、血栓烷、组胺等) 刺激血管, 造成血管痉挛[2]。由于蛛网膜下隙积血时产生大量缩血管物质刺激血管, 使血管产生强烈的痉挛。其次, 蛛网膜下隙的血凝块对血管壁机械性牵拉和压迫, 通过神经反射等也可导致血管痉挛。持久的痉挛使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受损, 释放更多的缩血管物质, 产生恶性循环, 最终产生脑血管痉挛[3]。

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高峰时间为SAH后10~14天[4], 本文2例患者分别为SAH后第4、5天发生, 病情程度重, 例1患者存在双侧大脑半球梗死导致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 例2患者为左侧大脑中动脉梗死致大面积梗死。虽然给予传统扩容、升压、血液稀释及钙离子拮抗药等治疗, 但仍遗留严重并发症, 是否因动脉瘤介入治疗而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增高, 值得进一步探讨。临床上要加强护理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张口困难、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及时报告医生, 并协助处理, 达到降低颅内动脉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佳, 吴裕臣, 洪道俊, 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 35 (6) :368-370.

[2]罗勇, 吴立权, 陈谦学, 等.动脉瘤性SAH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多元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 12 (9) :525-527.

[3]李照凯, 姜长斌, 尹琳, 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4) :3-5.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0岁~76岁,平均53.1岁。动脉瘤破裂病人38例,未破裂者4例。Hunt-Hess分级:Ⅰ级2例,Ⅱ级12例,Ⅲ级27例,Ⅳ级1例。

1.2 影像学检查

均通过全脑脑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成像(CTA)确诊动脉瘤,单发35例,两个动脉瘤7例;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者9个,前交通动脉者6个,后交通动脉者14个,大脑中动脉者7个,大脑前动脉者0个,椎基底动脉者9个,大脑后动脉者4个。动脉瘤体颈比:≥1.5者31个,1.2~1.4者11个,1.0~1.1者5个,<1.0者2个。

1.3 治疗方法

通过对DSA及CTA分析和评估选定手术方案,脑血管造影均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操作。确诊后1 d~14 d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采用高血压、高血容量、血液稀释疗法(3H疗法)、尼莫地平抗脑血管痉挛。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经股动脉穿刺后置6F导管鞘,导引导管置于C1~C2平面的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根据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将微导管头端塑形,在微导丝导引下,置微导管头端于相应动脉瘤腔中内三分之一处,根据动脉瘤形态、部位选择是否支架辅助、双微导管或球囊辅助技术进行操作,其中单纯运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者30例36个,运用双微管技术4例5个,运用支架辅助者6例6个,运用球囊辅助者2例2个。

2 结果

2.1 栓塞效果

本组48个动脉瘤全部一次成功栓塞,1个动脉瘤由于血管痉挛于3 d后二次手术成功栓塞,35个动脉瘤完全栓塞;9个动脉瘤瘤颈部分显影;4个动脉瘤残留部分瘤颈与少许瘤体。术中出现脑血管痉挛者3例,均在术中、术后运用尼莫地平、罂粟碱、3H疗法、术后腰穿或腰大池引流释放脑脊液等手段进行治疗,3例脑血管痉挛均得到缓解。本组病人术中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及弹簧圈脱出现象。

2.2 随访

42例病人随访1个月~8个月,36例病人恢复良好,5例轻度残疾,1例病人(Hunt-Hess分级Ⅳ级)于术后1个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3 讨论

造成颅内动脉瘤病因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动脉瘤诊断主要依靠全脑血管造影或CT脑血管成像。颅内动脉瘤一旦确诊需尽早确定治疗方案,除少数未破裂动脉瘤可保守治疗、严密观察外,其他颅内动脉瘤均需手术干预。动脉瘤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开颅手术治疗包括:动脉瘤颈夹闭;动脉瘤孤立术+血管搭桥术;动脉瘤包裹术等[2]。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手术方法,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的改进,与以下因素有关:(1)Hunt-Hess分级较高的动脉瘤病人,早期开颅手术效果差;(2)动脉瘤位置不佳,手术不易到达,或者夹闭动脉瘤会造成功能区损害;(3)病人普遍较容易接受微创手术;(4)介入材料的发展提高介入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优于开颅手术等[3]。

介入栓塞治疗不选择手术时机,只要明确诊断,随时可进行治疗。早期开展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常遇到早期急诊开颅脑水肿严重,外侧裂无法顺利分开,勉强牵开外侧裂又造成脑组织严重受损,导致病人预后较差,而择期手术病人需等到发病两周左右颅压降低,具备条件才能手术,较多病人在降颅压过程中动脉瘤二次破裂失去生命。介入栓塞术改善急诊病人预后。有学者认为动脉瘤病人适合介入治疗,均应及早手术[4];且脑血管痉挛不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禁忌证[5]。本组病人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均第一时间行介入治疗,结果显示疗效较好。

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虽然微创,但是治疗过程存在风险。术前需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栓塞技术。目前脑动脉瘤介入治疗采用的技术主要有:动脉瘤囊内单纯微弹簧圈栓塞术、球囊辅助栓塞技术、支辅助栓塞技术、双微管技术、密网支架技术等[6]。本组病人大部分运用单纯微弹簧圈栓塞技术,少数病人采用球囊、支架辅助。本组病人1例病人系后交通宽颈动脉瘤,采用球囊辅助栓塞技术;5个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结合微弹簧圈栓塞技术;2个动脉瘤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均取得良好效果。术前全面评估病情,仔细分析动脉瘤形态、部位,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是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

介入栓塞技术取得的进步与发展,与栓塞材料密切相关。动脉瘤栓塞材料已进行数十次更新换代,从初始运用手术丝线头,到钨丝,再到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单螺旋弹簧圈[7],发展到3D弹簧圈、生物活性物质修饰弹簧圈等。本组病人主要运用3D弹簧圈、2D弹簧圈、机械解脱弹簧圈、电解脱弹簧圈等。3D弹簧圈可自动形成三维网篮状结构,既从内部保护动脉瘤瘤体,也使继续填塞,其余传统弹簧圈可与之缠绕,而不易脱入载瘤动脉,大大提高栓塞安全性及成功率[8]。支架及球囊应用使以前无法栓塞治疗的宽颈动脉瘤得以治疗,支架根据回收情况分为可回收自动膨胀式支架和不可回收自动膨胀式支架;根据打开方式分为自动膨胀式支架和球囊扩张支架;根据金属覆盖率分为密网支架和普通支架。密网支架可起到血流导向作用,适合于巨大大血管动脉瘤的治疗[9]。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常见并发症,一旦术中破裂病人死亡率很高。本科开展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早期有1例病人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血压急剧升高,双侧瞳孔迅速散大,复查头颅CT提示颅内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过积极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最终病人死亡。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原因为:病人血管条件、动脉瘤形态;术者经验及操作手法。治疗中1例病人与操作手法有关,当推送弹簧圈遇到阻力时不能强行加力,要适当回撤后反复推送直到能顺利推送进去为止。若在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出血,微导管位置适当,则应迅速填入弹簧圈,即可阻止出血;若弹簧圈已填塞得较为致密、造影剂外溢量较少,则可控制血压暂时观察后再次造影,一般出血都会自行停止,术中一旦确认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病人应立即行CT检查,根据病情采取积极措施,必要时行开颅手术。

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及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动脉瘤术后主要致死及致残原因。本组病人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运用尼莫地平、罂粟碱及3H疗法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文献称早期介入术中应用尼莫地平对脑血管痉挛的预防较为有效[10]。本组病例中凡疑脑血管痉挛者,均运用3H疗法,全程应用尼莫地平,部分病人行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或腰大池引流术引流蛛网膜下腔陈旧性积血。本组全部42例病人有1例因为严重血管痉挛终止手术,在尼莫地平及3H疗法基础上,于3 d后再次介入手术取得成功。

术中或术后脑血栓形成是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的另一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会危及病人生命,严重影响预后。有学者认为脑血栓形成首先与病人血液状况有关,部分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形成血栓[11];其次与术前用药密切相关,若术中需要支架辅助,必须足量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本科治疗经验是:病人如需支架辅助,术前4 h口服或鼻饲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各300 mg,术后继续口服或鼻饲阿司匹林100mg及氯吡格雷75 mg口服1个月,之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本组病例有1例病人系怀孕3个月孕妇,在介入栓塞结束时,撤管过程中发现颈内动脉C5段以远不显影,及时采用支架取栓技术再通血管,无严重后果。由此认为术前评估血液状况、术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术后撤出导管系统边撤导管边造影等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脑栓塞是影响动脉瘤栓塞效果的并发症,原因有:操作中动脉管壁斑块脱落;动脉瘤内血栓脱落;术中肝素化不全使血管内凝血等。脑栓塞可能造成偏瘫、失语、语言障碍等。在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全程足量抗凝;操作时动作轻柔;解脱弹簧圈应在可视下进行。本组病例未出现脑栓塞情况。

综上所述,随着介入栓塞材料优化及介入技术进步,介入栓塞术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流方法、治疗效果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可,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对病情有所判断,不是所有颅内动脉瘤均适合介入治疗,有的病例开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

摘要:目的 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42例病人共计49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个动脉瘤100%栓塞35个,近全栓塞14个。42例病人随访1个月~8个月,死亡1例,恢复良好36例,轻度残疾5例。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治疗创伤小、可早期手术从而避免动脉瘤二次破裂、尽早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从而减轻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术后不留疤痕、不影响美观等优点。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 篇8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0sclerosis occlusive disease of lower limbs,ASO),是一种退行性病变,6O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8.3~18.8[1],男性高于女性。临床表现为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溃疡、坏疽等。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有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外科手术适应症有限、创伤大、术后再闭塞率高以及围手术期的致死性并发症并不罕见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随着生物工程材料技术的发展,介入技术以其创伤小、血管再通率高、再闭塞率相对低、疗效确切等特点,于近年来迅速崛起。围手术期护理特别重要,关乎手术安全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能否及时合理处理,以下对我科部分经介入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间护理经验做一总结: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O12年6月我院收治病例中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O例,女10例;年龄65~82岁,平均7O岁;病程3个月~2年。术前均采用下肢CTA明确诊断,踝肱指数O~O.5。经治患者20例,2O肢。其中合并糖尿病者3例,合并高血压者13例,所有20例病人患肢均有不同程度足部溃疡。

1.2 方法

本组同侧股动脉穿刺3例,对侧股动脉17例。2例行支架植入术及球囊扩张术,17例单纯行球囊扩张术。所有病例均未行内膜下成形术。术后均给予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中成药活血化瘀等治疗。

2 结果

本组病例2例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术后护理及时发现并告知医师做了相应治疗,经治疗患者症状改善。1例介入术后缩短了截肢平面及范围,仅截除第一趾,截肢处愈合。2例介入治疗后,仅部分血管再通,远段血供改善不明显,且术后护理密切观察临床症状改善不理想,终难免截肢。其余病例介入术后患肢疼痛、麻木及皮温降低等均明显改善。1例术后出现尿血。2例發生穿刺部位血肿。15例患者术后1月溃疡范围明显缩小。术后随访目前尚无再闭塞病例。术后均未发现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术后护理工作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发现了上述情况,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均达到预期。

3 围术期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评估:了解患者职业、发病时间、发病情况、发病后心理状态等一般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肢皮温、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的时间、动脉搏动情况进行了解,做出专科护理评估。

3.1.2 心理护理:ASO患者病程长,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差,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情绪波动大、悲观、焦虑、烦躁对介入治疗缺乏信心。

3.1.3 患肢护理: ASO患者的患肢末梢血运差,伴有缺血性营养障碍,肢端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外伤。

3.1.4 术前指导:吸烟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力劝患者戒烟,减少尼古丁对血管刺激,以免加重病情。指导患者在床上排便,以免术后卧床排便困难。

3.1.5 术前准备:完善辅助检查,如三大常规、心电图、凝血常规、肝、肾功能、踝肱指数(ABI)测定等。两侧腹股沟区备皮,术前禁食6h。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指导患者注意保暖,但不可用热水直接加热患肢。注意患者有无便秘,如有则及时处理。

3.2.2 出血及出血倾向观察:由于患者原发病常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介入术后仍可能存在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可能出现血栓形成,故常应用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因此,介入术后护理应注意观察出血现象。穿刺部位护理及压迫时间非常重要,因为压迫时间过短会导致局部出血,过长则因过度压迫股静脉而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2]。

3.2.3抗凝治疗护理: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0.4 ml每12 h皮下注射1次,持续7d,后改为口服华法林2.5 mg/d、拜阿司匹林0.1 mg/d,终身服用。用药期间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防止抗凝过度引起出血等并发症。

4 出院指导

出院后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及告知患者术后定期复查。告知患者戒烟、戒酒,进食低盐、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注意大便通畅,坚持适度锻炼身体,及时来院复查。

参考文献:

[1] Robert M,Schainfeld DO.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J].JABFP,2001,14(6):443—450.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 篇9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共完成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54例, 其中男34例, 女20例, 年龄平均36.5岁, 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对全脑血管造影后择期手术。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3例, 后交通动脉瘤25例, 大脑中动脉瘤4例, 颈内动脉瘤2例。

2 术前护理

2.1 做好术前准备

(1) 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各项检查; (2) 术前清洁会阴及腹股沟区, 备皮; (3) 做碘过敏试验, 术前禁食12h, 禁饮4h; (4) 术前6h静脉泵入尼莫地平1~2mg/h扩张血管, 预防术中血管痉挛。

2.2 防止再次出血的护理

(1)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抬高床头15°~30°谢绝探视, 避免声、光等刺激。保证患者休息,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 确保呼吸道通畅, 防止颅内压升高。

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尤其是血压的监测, 防止血压升高, 降低基础血压, 第2次出血多发生在第1次出血2周内。动脉瘤破裂前的先兆有头痛、眼痛、睑痛、恶心、颈部僵痛、腰背痛等。动脉瘤破裂时可出现“裂开样头痛”、呕吐、畏光、烦躁不安并伴有意障碍, 可有短暂性血压升高, 体温上升至38℃, 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及时发现动脉瘤破裂的先兆症状, 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医师采取急救措施[2]。

2.4 防止颅内压升高

颅内压升高的常见因素有焦虑紧张、烦躁、癫痫、用力排便、打喷嚏等。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焦虑、烦躁情绪, 我们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心理进行交流, 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 介绍动脉瘤栓塞手术, 预防再次出血的意义, 使之保持平稳的心态;同时向家属介绍手术潜在的风险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及危害,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 主动配合治疗。合理调整饮食, 预防便秘, 控制和预防癫痫的发作。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1) 术后绝对卧床休息6~24h, 术侧下肢制动, 健侧卧位, 抬高床头15°~30°, 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防止脑水肿。若有出血和血肿, 应延长卧床时间; (2) 饮食:鼓励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 (3) 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用力排便, 以免穿刺点压力增高而出血。对于排便困难者, 术后给予缓泻剂; (4)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 避免腹压增加导致局部出血。咳嗽严重者, 遵医嘱给予镇咳剂或对症治疗。 (5) 术后应多饮水, 适量补液, 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3.2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 股动脉血栓的形成:严密观察伤口敷料以判断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周围有无渗血机皮下血肿。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下肢皮温1次/h, 瞩穿刺侧肢体伸直, 不可弯曲, 平卧6~24h, 如果出现肢端苍白、小腿剧烈疼痛和麻木, 皮肤温度下降, 提示动脉栓塞的可能, 应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措施。 (2) 脑血管痉挛: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24h内应15~30min记录一次, 若出现持续头痛, 多因栓塞刺激血管和脑膜等组织引起, 需行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的可能。为防止脑血管痉挛常规给予尼莫地平泵入3m L/h, 并应用20%甘露醇250m L静滴以降低颅内压。 (3) 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破裂是介入栓塞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多因血压急剧波动、术中机械刺激、术后抗凝治疗凝血机制改变所致, 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 意识丧失, 甚至昏迷, 应立即给予镇静、降压、吸氧来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中和肝素, 本组患者未发生肿瘤破裂, 这与严格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有关[1]。

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 避免劳累, 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改善睡眠状态, 避免参加剧烈运动及危险性工作;需继续服药者严格遵医嘱服用, 指导患者按时服药, 说明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1~3个月来院复诊。

参考文献

[1]尹风云, 陶秀波, 石秀丽.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29 (7) :7094-7095.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 篇10

关键词:早期,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疗效,预后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UIA) 存在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的风险, 一旦出现SAH后, 就会有较高致死率、致残率, 目前常用的干预性治疗 (包括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 , 同样存在致残致死率, 所以采用何种方法于何时机治疗UIA越来越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近年来, 随着影像学技术和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 已经成为UIA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使用GDC对我院2009年7月~2013年6月的63例UIA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 收到了比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2013年6月有31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 其中63例UIA患者 (87个动脉瘤) 行介入栓塞治疗。男26例, 女37例;年龄16~75 (平均49.3) 岁。所有患者中除15例是健康体检时发现动脉瘤, 7例为其他原因外, 其余各位患者入院时都基本上有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是有头痛头昏症状的患者31例, 动眼神经麻痹表现的患者10例。

1.2 影像学检查

63例患者都是通过头颅CTA或者脑血管造影等脑动脉瘤检查金标准获得确诊, 共计查出87个动脉瘤, 其分布情况详见下表1。51例为动脉瘤单发, 2枚动脉瘤同现患者8例, 4例存在3枚动脉瘤。直径最小的动脉瘤为6.2mm, 最大的动脉瘤瘤体为27mm×23mm×20mm。

1.3 手术方法

患者首先行CTA或者脑血管造影检查, 后进行CT重建, 将动脉瘤的生长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以及瘤颈宽窄情况弄清楚。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敲定单纯弹簧圈动脉瘤囊内栓塞术的介入方案, 并考究论证。在患者全麻并肝素化处理的状态下, 选股动脉为穿刺点进行介入手术。当导丝超选至动脉瘤时, 向动脉瘤囊内引入适当大小和长度的弹簧圈进行栓塞。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除1例因血管扭曲得非常明显, 导致微导管都不能沿着血管送到需治疗的动脉瘤腔而没能完成介入手术, 其余86个动脉瘤都顺利地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术后的脑血管造影显示所有弹簧圈导入的动脉瘤内显影剂残留明显减少, 所见动脉瘤的体积也缩小明显。见表2。

2.2 并发症

2例栓塞性事件中1例是眼动脉段的动脉瘤, 其在导管介入的过程中出现了血栓, 经溶栓治疗后情况消失。另外1例是一侧有优势血流的前交通动脉瘤, 一侧血管介入栓塞后导致另一侧血管内血流变慢。术后3例永久性并发症包括2例肢体偏瘫和1例失语。

2.3 随访

在对患者后续的随访过程中发现, 没有再出现动脉瘤性SAH的患者, 3例术后永久性并发症者没有明显临床变化。其中还有50例患者做了影像学检查, 其中出现动脉瘤复发的患者有7例, 包括4例原本介入过的动脉瘤瘤体增大和3例瘤颈再发, 对4例瘤体增大的患者和1例瘤颈再发患者进行第二次介入栓塞治疗, 手术成功, 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动脉瘤存在的风险

未破裂的动脉瘤就像一颗定时炸弹, 随时可能破裂出血, 导致严重后果。各家对此也有报道, 比较一致地认定其破裂出血的风险与动脉瘤所处的部位、动脉瘤的大小以及患者的自身身体素质有关。Juvela等[2]经过平均20年 (1~40年) 的随访, 统计出10年内引发SAH的总发生率是10.5%, 20年内的总发生率是23%, 30年内总发生率是30.3%。相关文献报道显示未破裂动脉瘤的年破裂率为3.42%。结果还显示前、后循环处动脉瘤破裂率差别较大, 并且提示年龄是未破裂动脉瘤破裂的高危因素。高血压表现为高血流动力, 不但可以引起动脉瘤, 而且还可导致其破裂出血。Nahed等[3]关于100例直径7mm以内颅内动脉瘤的研究发现, 血压增高比血压正常的破裂率高出2.6倍。Weir等的大样本随访指出, 吸烟可能引起动脉瘤并促使其增长扩大, 甚至还可引起动脉瘤破裂。另外, 动脉瘤破裂出血出现在女性患者的机率比男性患者高。身体应激时, 动脉瘤也更容易出现破裂。

3.2 介入栓塞治疗的风险

介入治疗本身存在着风险。本组研究术中发生2起血栓性事件, 3例动脉瘤出血, 3例出现永久并发症。Wiebers等在40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大样本随访中发现, 不论是手术还是与介入治疗, 患者的总伤残率仅略低于未处理的患者, 并且提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与患者的年龄是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4]。由于存在技术和设备的差异, 多组研究数据显示介入治疗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2.2%~7.0%, 死亡率为0%~1.7%。但可喜的是, 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以及医技水平的提高, 介入治疗总的致残致死率正逐年降低。

3.3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策略

未破裂动脉瘤要不要早期治疗目前争论较多, 但一致认为应该综合考虑动脉瘤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生长速度及有无出血史等, 同时还要对患者的身体的基本情况做一个评判, 最后再综合经治医院的医技和设备水平制定治疗方案[5]。尽管有报道指出小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较低, 但在临床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小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引发严重后果, 所以小动脉瘤的早期治疗也应该重视。

综上, 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引发因素较多, 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没有固定标准, 需要仔细考虑危险-效益比。动脉瘤年破裂率不低, 而且介入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随访其并发症和死亡率也相对较低。所以, 早期应用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斌贤, 李明华, 王武.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危急事件中支架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2) :93-96.

[2]Juvela S.Natural history of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risks for aneurysm formation, growth, and rupture[J].Acta Neurochir Suppl, 2002, 82:27-30.

[3]Nahed BV, Di Luna ML, Morgan T, et al.Hypertension, age, and location predict rupture of small intracranial aneurysms[J].Neurosurgery, 2005, 57 (4) :676-683.

[4]黄海东, 赵凯, 顾建文.新型颅内支架Enterprise结合水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91-94.

上一篇: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下一篇:乡村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