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价值十篇

2024-05-07

现代教育价值 篇1

教育应当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注重教育公平, 对待所有的受教育者应该一视同仁。在教育中, 价值教育是本质。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教育已经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素质, 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社会, 更好地生活。教育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每一位教育者的职业都是高尚的, 他们教给人们做人的道理、人生的哲学、生命的意义, 启迪人们的思维活动, 促使人们的生活有方向和追求, 并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理想的人生目的。教育是一项具有建设性的、充满智慧性的伟大事业,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一) 现代教育的价值是一种极高的价值

如果说人天生而来带着一种自然属性的话, 那么通过接受教育, 人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通过教育, 人们能够“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能够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 也可以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人, 这是教育的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 是人的心理和精神价值观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能够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并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所谓幸福感, 不仅是个人的幸福和家庭的幸福, 还包括为人类创造幸福, 在这种创造的过程中, 感受到的幸福感是更高层次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 其中教育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育始终以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为目标, 这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 也就是说教育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具有价值, 而人类实现价值的过程, 就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可见, 现代教育的价值是极高的。

(二) 教育价值兼顾了现实和发展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 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要求具有现实意义。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 因此, 要考虑到人的自身条件和发展素质, 将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严格落实到行动上去, 使教育能够达到已经确立的目标, 这个目标指向一种理想的状态。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 社会发展是一个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因此教育必须觉察到这些问题的所在, 要考虑到发展的新情况。这就要求教育体系不断创新, 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 教育与生活是不能割裂开来的, 教育可以借助生活的某些方式得以实施。

二、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策略

(一) “三生教育”促进主体价值的实现

所谓三生教育, 就是从人本理念出发, 对人的生命、生活和生存进行教育。人们领悟到这三方面教育的本质后, 会促使自身确立正确的价值方向, 从而收获更好的人生。现代教育建设应该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在一个科学的系统体系中保证教育的有序化, 实现人自身的综合发展。教育要融入进人类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三者之中, 三生教育能够促使人类思考价值和生命, 并追求真知, 遵守社会的各项道德标准并依法做事, 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并获得他人的尊重, 从而满足自身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需求。

1. 基础在于生命教育。

在三生教育中, 生命教育是最基本的要求, 正如人具备了生命的权利后才会有进一步地发展一样, 生命教育能够为其他教育做好铺垫工作。对于人类而言, 生命是宝贵的,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必须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自身价值, 创造出精彩的生活。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对人的生命价值有更加确切的认识, 从而呵护自己的生命, 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 积极投入到社会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另一方面, 使受教育者能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命, 包括生命的过程和生长规律, 和他人的生命以及自然中生物的生命存在的表现和价值, 能够尊重同类的生命和不同类的生命, 促进自身和他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关键在于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 也就是让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地立足。通过生存教育, 受教育者能够掌握生存的基本法则和生存的基本能力, 能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所呵护。因为生存教育使人们意识到生存环境给予了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 离开了这个条件, 人类的生存就无从谈起。基于生存环境的前提下, 人类开始研究并认知生存的法则, 在各项活动中磨砺生存的意志, 自身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提高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能力。随着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 每个人的生存都面临着一些压力和挑战, 因此, 必须思考新的出路使人类自身战胜生存难题, 能够在逆境中迎难而上, 将生存面临的威胁排除, 获得强劲的生存能力。

3. 目标在于生活教育。

人类为各项事业拼搏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有些人喜欢平淡的生活, 有些人则追求在社会某些领域可以叱咤风云, 生活的目标不尽相同, 但是生活的准则是统一的。生活在社会上, 即使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或者从事不同的职业, 也都要遵循社会生活的公德和法律规范, 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这个前提下, 人类才能尽情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才能, 创造更好的生活。生活教育的作用是提供丰富的生活必备知识供人们参考和学习, 在生活的实践中获得生活的能力, 调节身心以适应生活的节奏。另一方面, 要追求优质的生活, 必须设定一定的理想和目标, 根据这个目标促使自身去合理地计划生活的不同领域, 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奋斗去获得具有幸福感的理想生活。生活教育要突破个人生活的局限, 要将受教育者放在一个生活的大环境中进行教育, 使他们更具社会道德意识, 并形成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同时要合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

(二) 领导干部要做好模范工作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涉及不同的领域,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 领导干部能够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 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 做好模范工作, 给全民树立一个榜样。

领导干部应该居安思危。古人有言“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虽然现在社会各项事业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不能因此而不思进取, 在任何时候, 领导干部的头脑中都应该具有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认识到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不足和局限, 将现代教育的价值建设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用新的观点和理论指导现代教育价值的建设。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要不断更新, 积极接受各种教育培训, 身体力行地实践现代教育价值体系, 发挥自身的领导带头作用, 做好群众的模范榜样。另一方面, 领导干部要勤政爱民, 提高办事效率, 推动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进程。

以上分析了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内涵以及建设的策略, 希望对参与现代教育建设的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社会各界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要将现代教育价值建设落实到实践中去, 协调好三生教育之间的关系, 使三生教育真的能够让人类认识到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价值, 并发挥主观能动性, 获得自身的更好发展。另一方面,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先导作用, 他们的带头实践能够加速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实现进程。

摘要:现代教育价值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一环, 本文从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内涵,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策略两方面分析了现代教育价值建设。

关键词:现代教育价值,价值建设,分析

参考文献

[1]周增斌.189例题的教育价值主要就在分析的过程之中[J].中学数学, 2009, (6) .

[2]李泽彧.一部从教育学角度对科学进行阐释与把握的力作——简评《科学的教育价值》[J].教育评论, 2008, (2) .

[3]周增斌.这例题的教育价值何在?[J].数学教学通讯, 2007, (4) .

现代教育价值 篇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并对各个领域的治理问题进行全面而又有重点的论述。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方略, 是因为这与当前我国改革所处的阶段性特点有关。众所周知, 我国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 碰到硬骨头, 怎样涉过深水区, 来啃硬骨头, 这是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国家提出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提升治理能力, 要从体制机制和能力上为破解新阶段的改革难题和涉过深水区做准备。从内容上看,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三个方面: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

教育领域是社会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部分对治理体系具体内涵的论述来看, 我认为建立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包括教育治理体系依赖的主要价值基础是法治、自由、民主和公正。法治的重要性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得到进一步强调, 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加强法治建设, 严格依法治国将成为建立和完善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前提和保障。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 主要是强调维护经济自由, 反对对经济活动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反对垄断。在规定中, 民主的理念到处可见, 协商民主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重要形式。公正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 也是调整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价值原则。所以,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决定的文本分析来看, 国家治理体系是以法治、自由、民主和公正为价值基石的。相应地, 提升治理能力是要在实践层面探讨如何依据这些原则来完善社会管理方式, 从管理走向治理, 让社会各个领域充满活力。

教育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当然也需要以上述四个价值范畴为基石。

第一个价值基础是法治, 要依法治教, 不能以人治教。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 大到教育部的政策, 小到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因人而异、因人而改、人走政息的现象确实存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教育的法治观念、制度观念不强, 一些人为的因素支配着教育管理和改革。

第二个价值基础是自由, 要体现教育自由原则。什么叫教育自由?其实就是尊重教育规律, 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 尊重教育自身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以往的教育管理中, 不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违背教育规律来改革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现在提倡教育治理, 就是要改变以往的这种现象, 按照各级各类的教育特性来办教育, 给教育以自由。强调教育管理领域管评办分离, 各归其位, 实质就体现了自由精神, 有利于纠正以往教育实践中的异化问题, 让教育更像教育, 让学校更像学校, 让教育活动更有教育意义。

第三个价值基础是民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 不管是在论述经济领域治理, 还是论述社会领域治理, 都非常强调“利益相关者”这个概念, 强调在各项改革中要顾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创新机制让利益相关者发出声音, 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教育治理与以往的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确立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通过民主机制, 激发社会公众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教育改革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 而是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这个模式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时就已经初步建立, 今后应继续完善, 并使之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基本模式——教育改革本身成为一种民主的过程。

第四个价值基础是公正——让人们得其所应得。公正是一个良序社会的重要价值特性, 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价值。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也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秩序, 降低或消除各种特权、不正义、不公平的现象。教育领域内在过去10 多年来, 为推进教育公平做出很多努力, 出台很多政策, 整体上矫正长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遏制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抬头, 这是有口皆碑的。但推进教育公平的道路任重道远, 教育外部的不公正尽管得到纾解, 但依然存在;教育内部的不公正现象非常严峻, 一校之中的大部分成绩一般和成绩不良学生的学习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需要教育系统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分析 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价值;价值建设;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67-02

一、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内涵

教育应当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公平,对待所有的受教育者应该一视同仁。在教育中,价值教育是本质。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我国的教育已经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素质,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社会,更好地生活。教育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每一位教育者的职业都是高尚的,他们教给人们做人的道理、人生的哲学、生命的意义,启迪人们的思维活动,促使人们的生活有方向和追求,并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理想的人生目的。教育是一项具有建设性的、充满智慧性的伟大事业,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一)现代教育的价值是一种极高的价值

如果说人天生而来带着一种自然属性的话,那么通过接受教育,人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通过教育,人们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够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也可以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这是教育的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是人的心理和精神价值观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能够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并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所谓幸福感,不仅是个人的幸福和家庭的幸福,还包括为人类创造幸福,在这种创造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幸福感是更高层次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其中教育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育始终以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为目标,这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也就是说教育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具有价值,而人类实现价值的过程,就是社会进步的过程,可见,现代教育的价值是极高的。

(二)教育价值兼顾了现实和发展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要求具有现实意义。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要考慮到人的自身条件和发展素质,将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严格落实到行动上去,使教育能够达到已经确立的目标,这个目标指向一种理想的状态。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社会发展是一个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因此教育必须觉察到这些问题的所在,要考虑到发展的新情况。这就要求教育体系不断创新,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与生活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教育可以借助生活的某些方式得以实施。

二、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策略

(一)“三生教育”促进主体价值的实现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从人本理念出发,对人的生命、生活和生存进行教育。人们领悟到这三方面教育的本质后,会促使自身确立正确的价值方向,从而收获更好的人生。现代教育建设应该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在一个科学的系统体系中保证教育的有序化,实现人自身的综合发展。教育要融入进人类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三者之中,三生教育能够促使人类思考价值和生命,并追求真知,遵守社会的各项道德标准并依法做事,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并获得他人的尊重,从而满足自身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需求。

1.基础在于生命教育。在三生教育中,生命教育是最基本的要求,正如人具备了生命的权利后才会有进一步地发展一样,生命教育能够为其他教育做好铺垫工作。对于人类而言,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自身价值,创造出精彩的生活。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对人的生命价值有更加确切的认识,从而呵护自己的生命,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积极投入到社会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另一方面,使受教育者能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命,包括生命的过程和生长规律,和他人的生命以及自然中生物的生命存在的表现和价值,能够尊重同类的生命和不同类的生命,促进自身和他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关键在于生存教育。生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也就是让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地立足。通过生存教育,受教育者能够掌握生存的基本法则和生存的基本能力,能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所呵护。因为生存教育使人们意识到生存环境给予了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离开了这个条件,人类的生存就无从谈起。基于生存环境的前提下,人类开始研究并认知生存的法则,在各项活动中磨砺生存的意志,自身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提高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能力。随着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每个人的生存都面临着一些压力和挑战,因此,必须思考新的出路使人类自身战胜生存难题,能够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将生存面临的威胁排除,获得强劲的生存能力。

3.目标在于生活教育。人类为各项事业拼搏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有些人喜欢平淡的生活,有些人则追求在社会某些领域可以叱咤风云,生活的目标不尽相同,但是生活的准则是统一的。生活在社会上,即使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或者从事不同的职业,也都要遵循社会生活的公德和法律规范,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这个前提下,人类才能尽情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活。生活教育的作用是提供丰富的生活必备知识供人们参考和学习,在生活的实践中获得生活的能力,调节身心以适应生活的节奏。另一方面,要追求优质的生活,必须设定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根据这个目标促使自身去合理地计划生活的不同领域,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奋斗去获得具有幸福感的理想生活。生活教育要突破个人生活的局限,要将受教育者放在一个生活的大环境中进行教育,使他们更具社会道德意识,并形成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同时要合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

(二)领导干部要做好模范工作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涉及不同的领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领导干部能够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工作,给全民树立一个榜样。

领导干部应该居安思危。古人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现在社会各项事业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不能因此而不思进取,在任何时候,领导干部的头脑中都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认识到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不足和局限,将现代教育的价值建设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用新的观点和理论指导现代教育价值的建设。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要不断更新,积极接受各种教育培训,身体力行地实践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发挥自身的领导带头作用,做好群众的模范榜样。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勤政爱民,提高办事效率,推动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进程。

以上分析了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内涵以及建设的策略,希望对参与现代教育建设的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社会各界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将现代教育价值建设落实到实践中去,协调好三生教育之间的关系,使三生教育真的能够让人类认识到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价值,并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自身的更好发展。另一方面,现代教育价值建设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先导作用,他们的带头实践能够加速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实现进程。

参考文献:

[1]周增斌.189例题的教育价值主要就在分析的过程之中[J].中学数学,2009,(6).

[2]李泽彧.一部从教育学角度对科学进行阐释与把握的力作——简评《科学的教育价值》[J].教育评论,2008,(2).

[3]周增斌.这例题的教育价值何在?[J].数学教学通讯,2007,(4).

[4]黄济.价值论和教育价值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读现代学校价值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有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确实,书籍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载体,我们从中收获到滋补的养料。我们能够丰富积累,提高素质。今年暑期学校发了余清臣教授等人撰写的《现代学校价值教育》,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

拿到书吸引我的是书名《现代学校价值教育》,到底有哪些价值教育,我们该怎么去实施呢?怀着这样的疑问开始阅读这本书。初读时,感觉晦涩,难以读懂。可是当你静下心来读时,你会发现这本书真的写得很好。它没有无谓的说教,没有空话,看完不禁拷问自己:自己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有注意价值教育吗?平时工作中肯定会涉及到价值教育,但是我没有专业化、体系化去进行教育,缺少合理性、合法性。《现代学校价值教育》就给我们指引了方向。我们的余教授看到了当代德育面临的重大问题,认为德育需要变革。不仅需要在内容、形式、途径、方法上进行创新,更要求在根本的层面上进行改革,以实现不同版本德育内容的系统整合、德育内容与德育策略选择的内在对应、德育合理性与合法性基础的深层铺垫。本书分为三部分。上篇主要解析价值教育的时代背景、价值教育内容体系构建以及价值教育基本策略问题。中篇主要是分门别类地对主要价值层次的若干核心价值教育主题进行解析,重点解析这些教育主题的`现实问题、背景、实质和基本策略,并为每一个价值教育主题列出理解与实施的要点。下篇主要解析主要的学校价值教育途径问题,对价值教育活动、学科课堂教学、班级文化建设、仪式活动等途径在价值教育上的特点进行解读,重点关注这些途径的操作要点。

我重点阅读了下篇。对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教育深有所感。我们经常忽略公共价值。人格自由、公共责任、民主意识、公平精神四个方面是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公共价值教育的具体目标。四个目标哪个不重要?据调查小学生最在意教师的公平公正。公平精神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有多重要?记得,一年级下学期上课时,我看见代小乐小手在抽屉里把玩着什么,平时这孩子就调皮的很,现在刚好给我逮住,我为自己有理由批评他小小兴奋了下,立即大声呵斥。不料孩子说:“老师,你一点都不公平,你偏心!”我问为什么这么说,“彭姝月不是在画画吗?”彭姝月这孩子,情商高,特别招老师喜欢。我想私底下提醒她吧,没想到代小乐却抓住了这个。我仔细想想是啊,这样不就是不公平了吗?我赶忙“解释”自己没看到。这件事让我印象很深,我明白了一定要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哪怕在我们眼中很微小的一件事,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却是很重要的。

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刍议 篇5

一、毛泽东教育思想中政治方向确立与现代价值

社会主义教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是人民群众的教育, 是工人阶级手中的工具,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教育的领导权, 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毛泽东在其思想体系中反复强调了教育的政治方向和领导权问题。

1. 社会主义教育的阶级性问题

毛泽东《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中的阐述, 社会主义教育乃是工人阶级手中的工具, 非常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阶级性。明确了教育性质的核心问题, 即社会主义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 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自己的主人, 是国家的主人, 社会主义教育就应该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代表人民的利益。

2. 社会主义教育的领导权问题

1958年9月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毛泽东以文件形式明确社会主义教育的领导权问题。

毛泽东确立的党对教育的绝对领导权思想, 明确了教育的阶级性, 明确了教育为谁服务,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 这个思想的确立既是在长期革命中的经验总结, 又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扬, 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继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各种社会思潮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教育主体、客体, 教育的载体和教育的环体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新的历史条件下, 遵循“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的重要原则和思想, 意义重大。在坚持教育政治方向和党对教育绝对领导权的前提下, 更重要的是把党的方针政策纳入到教育事业的各个环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占领各个行业意识形态的高地, 使教育事业真正发挥维护国家安定统一、存进国家繁荣强盛的重要作用, 在引导青年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同时, 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毛泽东教育思想中教育者定位与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教育把教师的权威放在极高的位置,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 具有与天地君亲并重的地位。毛泽东认为,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 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局, 教师是中华民族摆脱落后挨打和文化落后局面的重要财富。

1. 教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将教师和知识分子的定位为“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1) , 这凸显了教师和知识分子的重要地位和神圣使命。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时期, 对大批的知识分子通过团结、改造和教育, 造就了一批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中坚力量。

2. 教育者自我改造和自我提升

1957年3月12日,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到“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他特别强调教师要自我改造和自我提升, 把受教育作为教育者的任务, 认为教育者应该把自己作为发展的对象, 只有发展好自己才能用真理的力量满足受教育者求知和发展的需要。“要做好先生, 首先要做好学生。” (2)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传统的教育者采用的经验型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日益复杂和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对教育者自身的知识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时代的受教育者能够通过网络渠道快捷地获取海量的知识信息, 在获取知识的速度和获取知识的广度上甚至超越了教育者, 使教育者的知识权威性逐步下降, 因此当代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 逐步提升自己的修养, 适应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三、毛泽东教育思想全面发展观的现代价值

“古称三达德, 智、仁与勇并举。今之教育学者以为可配德、智、体之三言。” (3) 毛泽东1916年12月写给好友黎锦熙的信里反应他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针。

1.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毛泽东教育思想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看做是教育的灵魂, 是统帅, 是生命线, 任何行业都要强化思想工作, 否则很危险。毛泽东主张“又红又专”, 提出“学校要大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进行遵守纪律、艰苦创业的教育……”,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 毛泽东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经常用共产主义精神鼓舞红军战士和劳苦大众,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也证明了毛泽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果。

2. 文化教育是根本

毛泽东1936年致函当时任抗日红军大学校长的林彪说:“文化教育 (识字、作文、看书报等能力的养成) , 是整个教育计划中最根本的部分之一。” (4) 并且“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而愚蠢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 (5) 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把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 要求共军战士和各行业人民认真学习各个领域的文化知识, 把文化知识的学习同生产劳动实践结合起来, 发展生产力。

3. 体育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

身体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 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意义显而易见。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中论述了“体育实居第一之”, “德、智其次”的思想, 他强调, 身体健康是工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儿童时期需要发展身体, 这种发展要是健全的。儿童时期需要发展共产主义情操、风格和集体主义气概, 就是我们时代的德育。这两者同智育连在一道的”, 因此, 学校要“注意健康第一, 学习第二”。 (6)

社会主义现阶段, 经济发展迅速,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人才观也发展巨大的变化,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倾向于全面发展, 基础知识扎实, 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能够迅速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高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对人才的新的要求, 因此毛泽东教育思想中的全面发展观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

四、毛泽东教育思想实践观的现代价值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 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教育思想上的实践观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等实践思想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1. 注重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批判本本主义的现实危害性提出的真理性宣言。此后, 他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多次批评“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 重申调查的重要性。重视从人民中来, 到人民中去, 向人民学习, 了解人民最关心的问题。

现代教育中, 教育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传统的灌输教育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教育正向引导式教育和体验式、启发式教育发展, 如何引导学生、启发学生, 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入学生中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 了解他们兴趣点, 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和教育学生, 这是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

2.“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基本原则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明确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的实践观思想, 解决了理论的落脚点和归宿问题, 为实际服务, 经实际检验, 修正理论, 最终促进实际发展。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我们现今乃至未来都需要遵循的基本的教育原则。

毛泽东教育思想在中国共产党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代教育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都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 在人才强国的大背景下, 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发掘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价值, 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引导青少年磨练优秀品质,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促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拔尖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同时, 毛泽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的先行者, 其思想体系对现代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在对教育政治方向的定位、教育者的定位、教育全面发展观、实践观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 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深入发掘其教育思想内核, 凝炼成为指导当前青年教育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教育思想,现代价值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1031, 412.

2毛泽东著作选读 (甲种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502.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357.

4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83.

现代教育价值 篇6

一、《弟子规》影响家长的日常行为习惯, 对孩子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我国自古提倡躬行身教。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影响教育子女, 是最具影响力的家庭教育方法。因此, 家庭教育不仅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而且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因为父母的观念、生活方式及情感等方面未必适合今天的孩子, 家长通过自我教育, 可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从而影响孩子的言行。

在《弟子规》中, 作者讲述了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等道理, 虽浅显易懂, 力行则不易。现代性的危机社会容易使人养成虚幻浮华的品格和习性。家长本身对于《弟子规》这一课的缺乏, 导致其不能正确指导孩子的言行, 从而使《弟子规》的效用不能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发挥。因此, 家长率先学习《弟子规》, 并根据其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 将其精髓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以身作则, 这对孩子的成长学习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 《弟子规》从“入则孝, 出则悌”讲起。在家庭教育中, 要培养孩子的孝悌之心, 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其父母的恭敬之心。家长带头孝顺自己的父母, 让孩子感受到孝敬老人的重要性, 这能有效实施感恩教育, 同时也让孩子沐浴在爱的家庭氛围中, 以同样的态度去孝顺家长, 关爱他人。如今独生子女众多, 青少年往往因家长溺爱而以自我为中心。家长要培养孩子关怀他人的品质, 首先就需以身作则, 对待亲人、朋友和同事时, 用《弟子规》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家长践行“孝悌”的同时, 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父母的孝悌之心, 体验理解这种付出, 并把感恩父母、关爱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 这应该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榜样教育的最好办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而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最直接的便是受到父母的影响。试想, 如果父母整天作息时间无规律, 生活习惯不好, 孩子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 它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学习之中。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父母便应让自己的行为高雅起来。《弟子规》第三篇“谨”所述皆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生活小事及行为习惯, 它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出了具体的规范。例如, 在生活上要“衣贵洁, 不贵华;上循分, 下称家;对饮食, 勿拣择;食适可, 勿过则”。在处事上要“事匆忙, 忙多错;勿畏难, 勿轻略;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等等。只有父母首先树立了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才能为孩子做好表率, 顺利实施习惯教育。

二、《弟子规》指引家长纠正错误教育观念, 寻得适当教育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不仅要不断发现并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规范自己的言行, 而且要注意纠正自己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种种失误。如今,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陆续进入生育高峰, 张扬、自我、青春的气息尚存, 猛然间便要从“独生子女”转变成“为人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年轻的现代父母必须迅速完成角色的转变, 寻找到适当的教育方法, 担起为孩子未来负责的重任。因此, 家长可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 对自己的日常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总结, 并为孩子选择适合其发展的有利的外部教育资源与环境。

《弟子规》在开篇“入则孝”中便提出:“父母呼, 应勿缓。”而当今许多年轻的父母并不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孝心。例如,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外面玩耍, 母亲想要带小孩回家, 小孩则以耍赖的方式拒绝回家。母亲只好掏出一颗糖果作为回家的交换, 孩子便服服帖帖地回家了。试想, 糖果可以让孩子服服帖帖跟着回家, 而母亲多少次的呼叫声孩子却充耳不闻。在这个小孩心目中, 糖果比母亲更重要。对于如此年幼的孩子, 父母便已经在其心里种下了功利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 孩子的欲望必定也会无止境地扩张, 直到父母无法满足。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 教的不是“父母呼, 应勿缓”, 而是“物欲呼, 应勿缓”。孩子长大后, 他所应的也不是父母的需要, 而是自己的物欲。再如, 现代父母对美的观念也会深深影响孩子。年轻父母往往喜欢追求名牌, 给孩子穿好的吃好的, 甚至有家长从小便给孩子灌输整容的观念, 认为整容可以让人更有自信, 在未来的人生中更具竞争力。这样通过以外在来赢得他人重视的错误审美观, 只会让孩子失掉正确的价值观, 内心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空虚。《弟子规》讲道:“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因此, 现代父母应努力学习圣贤教诲, 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 教导孩子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的享受,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以求德行与内心之美。

三、学习《弟子规》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构建学习型家庭。

朱庆澜先生曾把家庭生活环境喻为“家庭的气象”。他说:“气象就是这个样子, 家里是个什么样子, 小孩子一定变成那个样了。家庭气象, 好比立个木头, 小孩好比木头的影子, 木是直的, 影子一定直, 木是弯的, 影子一定曲。”可见, 良好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而努力构建学习型家庭, 更能使孩子沐浴在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之中, 从而提高自我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构建学习型家庭应注意把握两点, 一是父母自身要加强学习, 要经常给自己充电,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并把新的强大的能量不断地释放给孩子和社会。二是父母与孩子要共同学习。亲子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又可互相激励, 各自达成一定的目标。这也是构成和谐家庭的重要因素。

此外, 研究表明, 在日常阅读活动方面, 父母的阅读指导并影响子女的阅读兴趣, 父母决定或影响着子女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习惯。因此, 父母的阅读行为给予了孩子最初的阅读暗示。《弟子规》是汇集了儒家思想当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精髓提炼出来的做人行为规范, 是儒家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父母对《弟子规》等传统经典著作的学习, 在接受自我教育的同时, 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与孩子共同学习儒家经典, 并用《弟子规》中“孝悌”“谨信”“泛爱众”的做人规范来指导生活。亲子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不仅能促进良好家庭学习习惯的形成, 还可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 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构建学习型家庭, 并以此影响孩子的生活态度。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弟子规》的最后一篇“学文”谈到了读书的习惯、方法和环境等, 如:“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这也为学习型家庭的构建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

四、家长应对《弟子规》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更新教育观念。

《弟子规》注重家庭对孩子的身和心的教化, 发掘人类的道德、伦理和人性的价值, 其中所蕴含的精华直到今天也不过时, 非但不过时, 它还可以与现代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发挥效应。但是必须看到, 《弟子规》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它所携带的母体的文化基因也深深打着封建的烙印, 其内容仍然是良莠杂陈, 精华与糟粕互见, 如果饥不择食, 囫囵吞下, 便不利于其真正价值的发挥。

如今, 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在许多方面已经不同, 现代家庭倡导家长与孩子应形成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 孩子不再是家长的依附, 家长也无权支配孩子的前途与命运。而在《弟子规》中, 最大的问题便是要求孩子唯家长是从, 一切听命于家长, 它潜移默化地抹杀了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 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 孩子的前途命运也完全由家长掌握, 这显然不适用于现代家庭。例如:“事虽小, 勿擅为。苟擅为, 子道亏。”虽说孩子年龄小, 缺乏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 需要家长的指导, 但若要求孩子事事听从于父母而完全没有自主权, 便阻塞了孩子独立思考的一切空间, 即使孩子长大成人, 也会缺乏生存能力而不能独立面对社会。因此, 现代家庭教育更倾向于教育孩子凡是自己能够做的, 应当让他自己做。孩子不能单独做的事, 或者一时想不起来的事, 父母才帮助他做。《弟子规》还提出:“话说多, 不如少。”强调多听少言, 此话具有其合理性, 但若把它作为人生基本训条来规范儿童, 则很有可能泯灭了孩子天真、率性、活泼的天性。所谓童言无忌, 如果孩子从小就失去了可以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长大后也只能成为一个毫无自我想法的平庸之辈。对于现代孩子来说, 其个性的发展需要在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中实现, 但经常性的、无端的斥责, 以及过多的、无条件的约束, 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缺乏正确判断。孩子特别需要家长及时的、客观的、肯定的评价和赞许, 从而增强信心, 借以促进积极进取的心态。因此, 对于《弟子规》中的那些不合时宜的思想, 家长应先通过自己的学习, 并根据自己的认识, 结合现代教育思想, 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挖掘《弟子规》的现代意义, 使其更加与时俱进。

总而言之,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 家长不仅要求孩子学习《弟子规》, 而且应将其作为自我教育与被教育的一个重要教材, 并以此纠正实施家庭教育中所犯的错误, 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让先贤的智慧在孩子心中扎根, 同时也体会圣贤教育给家庭所带来的和谐与幸福。

摘要:《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蒙学的一本经典著作, 它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仍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从家长率先学习《弟子规》的角度着手, 揭示其对现代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更好地挖掘《弟子规》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弟子规》,现代家长,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毓秀.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现代教育价值 篇7

1、美术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美术教育对德育方面的作用

众所周知, 德育的终极目标便是树立受教育者良好的三观, 其途径在于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教育活动, 让学生分辨世间的善恶与美丑, 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趣味, 从而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个人、集体和社会的不同地位。这样看来, 高职院校所进行的美术教学是对德育教育的充分展现, 正确认识到真、善、美的有利之处, 对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把握, 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高职学生。美术教育还能为个人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为其性情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并且也让自身的功利化趋势得到抑制潜移默化中修养个人的道德情操, 培养高尚的生活乐趣, 以美储美。

将职业院校的美术以及德育教育更好的结合, 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比如, 在进行美术教育的欣赏课程时, 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在进行具体作品的欣赏时, 要学会充分结合作者的背景故事等, 该图的历史背景及描绘的人物的情感, 让学生一同欣赏, 这样一来, 学生既能了解到相关的历史又能提高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同时能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1.2 美术教育对智育方面的作用

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 同科学是不可分开的, 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在大多科学家和艺术家之间, 这一特点都有很多表现。例如, 著名的科学家有爱因斯坦, 虽然他是研究物理学的专家, 但是对于小提琴的热爱也是不容忽视的;还有像开普勒等科学家都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探究。在我国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例如天文学家张衡也是这样的代表, 不仅在天文学方面有所建树, 而且在科学方面也是很有成就的科学家, 著名数学家钱学森曾说过:“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苦干, 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 造成缺乏整体的、有机的联系的认识。”所以说形象的思维能力对每个人来说, 都非常重要, 在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过程中, 不光要对学生进行艺术方面的教育和熏陶, 还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使自身审美感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全方位的理性相关能力的直接感化, 促使学生将理性同感性能够结合起来。

1.3 美术教育对体育方面的作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对于人类从事各种活动而言, 这样才能促使人类向知识的更深层次去探索, 并进行更为全面的科研事业。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不只是单纯从心理上的发展, 还要从身体上去考虑, 来促进体育的良性发展, 达到以美健体的效果。通过美术教育的手段, 使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放松, 以实现身体机理的协调循环, 尽可能地将一些不利的因素排除掉, 保障学生体质和体能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可表现在:通过学习和欣赏美术作品, 可以消除神经紧张, 陶冶人的性情, 调节人的心境, 能够较好的保证情绪的稳定性, 让学生适应不同的环境氛围。将学生的形体美同体育的相关技巧良好地搭配在一起, 能让学生的形体健美和运动技巧提高和完善。实现健与美的高度融合, 提高人们的审美感染。通过美术教育, 可以使学生了解形体塑造, 完善运动技巧, 促进学生和谐、均衡、健美的发展。

2、如何培养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价值性取向

2.1 营造美的氛围, 提高审美情趣

对于美术课程的设置, 要尽可能多选取一些高雅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以及临摹和影评等, 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并挖掘出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在这样美好的情景中, 才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提升, 对审美素养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那么如何营造这样好的氛围呢?我们可以在校园艺术的各种活动中开展美术以及书画的大型展览, 让学生平时枯燥的学习得到改善, 使校园生活更加活跃, 更有利于学生实践生活更好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

在校园形成热爱美, 追求美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 每当学校有活动时, 美术教育的学生还可以密切配合学校活动, 如艺术节、音乐会、运动会的设计和布置等等。

2.2 结合实际, 面向社会

高职美术教育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放眼社会, 面向社会, 并服务社会。让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着美术现象。生活中的艺术类造型的增多, 更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更能体现生活的种种价值, 这就体现了美的教育的效果, 在生活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以及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的成功与否同学生的实际就业问题密切相关。

2.3 美术教育的创新性

就目前的美术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 社会的现代化逐步提升, 人类的精神文明需求也得到提升, 这其中突显的创新意识越发显著。现在的一切与人类相关的事物都在贴近技术的美感, 在艺术方面的创新更加成为商品竞争中的至关因素。所以, 不难看出在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改革过程中, 对于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核心, 此项策略已经在众多发达国家中实兴起来, 想尽办法使艺术的创新教育得到蓬勃发展。

结语:

总的说来, 在我国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实现美育, 保障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为学生拓宽视野创造良好的条件, 充分了解并分析清美术同社会、生活、文化以及生产劳动之间的不同关系的关系等等。提高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技术的培养, 让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学生追求梦想的平台,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现代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具特殊的个性魅力, 有利于更好地培养职业院校的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了接受美和传播美的平台, 现代美术教育不仅能够造就美术人才, 还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学完美的人格。所以现代职业院校更应该重视美术教育,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美术教育,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苏军国浅析高校师范类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33)

[2]、耿聪浅论本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1 (2)

[3]、黄荣川.李玉珉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师范性培养探究[J]-艺术探索2008, 22 (4)

现代教育价值 篇8

【关键词】人文学科 大学教育 价值功能

一、现代大学教育中应强化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当然也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人是大学课程实践的主体,‘人的尺度是根本的,‘物的尺度必须服从‘人的尺度。大学课程实践目标要以培养完整的人为价值取向,因为人类实践的最终目的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充分发展。”[1]“以人为本”的目标应贯穿于现代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现代大学教育中需强化人文精神。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要对人文价值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2]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落实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上。大学教育有两大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研究,这两者最终的目的是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促进大学生从智能到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学过程要始终以人为中心运作。大学教育的中心在于“立人”,这应该是大学教育中普遍遵循的教育理念,强化人文精神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主旋律。

社会是人的社会,而人又是一定社会中的人,良好发展的人和良好的社会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人的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人文精神,就是要使大学生在科学知识、文化素养、思想品质、操作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完善的和全面的发展。近代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了著名的大学教学理念: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是“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显然,科学性智能素质和人文性精神追求,这二者要在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中和谐统一,大学生仅有科学理性的追求是不够的,还要有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境界,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进步也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教育之目的,不仅在于科学研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还在于文化传统之保持,以及人格之铸就和人性之完善。”[3]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教人求真,教人求善、求美,追求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完善知识,完善思想,完善个性,从而造就许许多多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的现代知识分子,使他们成为民族的脊梁,成为国家的栋梁。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明确指出:“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培养”,“只有可以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完全的教育”[4]。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绝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而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高度,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重大意义,大学教育应该从全面塑造人出发,以创新教育为立足点,把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造就大批富有创造性、素质全面的高标准人才。

二、高校人文学科肩负着完善大学人文教育的重任

高校人文学科具有双重职能,作为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肩负着使高校学生获得社会科学知识和智能的重任,此外,人文学科还有一项潜在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独特的职能,即从人文精神方面铸造大学生爱美向善和求真的灵魂。人文学科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够在善与美方面正确引导自然科学服务于社会。高校人文学科的意义归结于一点,即直接指向人的生命意义,以完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为教育的目标,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生命状态,使他们的生命价值趋于完善。

高校人文学科在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的选择,以及促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和智能素养不断完善方面,肩负着无可取代的重任。此外,人文精神还可从非智力因素方面激发大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潜能,使他们获得更多对社会有益的科技知识。人文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以及人文科学研究的价值性,正如法国著名学者丹纳在论述德国人为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时所言:“在精神文明方面出的力,谁也比不上德国人:渊博的考据,哲理的探究,对最难懂的文字的钻研,版本的校订,字典的编纂,材料的收集与分类,实验室中的研究,在一切学问的领域内,凡是艰苦沉闷,但属于基础性质而必不可少的劳动,都是他们的专长;他们以了不起的耐性与牺牲精神,替现代大厦把所有的石头凿好。”[5]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依然是不容忽视的现象,当前的大学教育应强化人文精神,人文学科的改革和完善便可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情各方面健康成长。人文精神不仅是在美的和善的方面,而且也从真的方面改造及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使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也完善了自身。“大学要实现自己的本真理想,就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何以为生的知识技能教育,而且要对其进行‘为何而生的人生理想教育,使之将‘为学与‘为人有机地融合起来。……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6]大学者,社会进步之发动机,大学生者,促使国家和民族兴旺之栋梁人才。大学教育应在教育的各种领域、各个层面、各个阶段,实现智能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使大学生具备造福于社会的技能和人生追求。高校人文学科应根据社会发展现状,积极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得高校的人文学科能够不断优化大学生的精神素质,使其具备健康和优质的知识素养、心理素质、情感意向、价值追求和发展潜力。

三、大学的科学教育应与人文教育谐调发展

传播知识和科学理念,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无疑是大学的重要职责。但知识与科学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规范和引导下,知识和科学才可能被赋予善的目的。[7] “科学探索如果脱离了人文精神的制约,就可能沦为唯科学主义的俘虏。唯科学主义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等人文因素排斥在大学教育的维度之外,从而助长了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的倾向。”[8]失去了人文教育,大学教育可能会沦落为唯科学主义和唯技术功利,大学教育便会退化为一种物化活动,结果只能导致科学精神的扭曲。因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和谐发展,二者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在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的同时,应注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同步发展,要避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失衡状态,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则要注意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协调发展,以及二者的互相促进。endprint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沿袭的“重理轻文”“文理有别”的思想观念,加深了学科之间的隔膜,其危害是,大学生所学知识圄于专业领域,不能够眼界开阔和触类旁通,这便造成了他们狭窄的知识面和保守的思维模式。为了顺应当前社会的科技、学术、文化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必须彻底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隔膜,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而且要将二者有机融合。

为了在更深层次和更宏阔的领域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谐调发展,大学的课程改革应走综合化的道路,这有利于消除大学现行各门学科之间的隔膜状态,使得大学生避免“专门化”的局限,做到“通专结合”,强化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综合素质。所谓课程综合化,一方面,要建设科学的、高水准的课程群,使得各门相关的课程结构为有机整体,这整体应体现出层次性、互补性、综合性;另一方面,同一学科的各类别课程,如,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要也进行优化组合,此外,以学生的求知进取为中心,还应将各种知识因素、技能因素、研究因素、发展因素加以整合,使其转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潜能。因此,实现了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便可“有利于消除大学现行各门学科之间的隔膜状态,以便进行自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融通与整合,沟通课程之间的知识连带关系,实现课与课之间的交互融汇与递进提高,从而发挥知识的整体功能……”[9]大学教育通过综合化的课程建设,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顺应现代社会的综合素质,并进一步强化其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提高其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科研能力等等,“课程综合化”促使“人才培养综合化”,如此,课程体系便与社会需求相关联。在当前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理科与文科课程应进一步相互渗透,做到“贯通文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破专己守残之陋习”,“立融会贯通之学风”。课程综合化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能够谐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它还能够促使大学的课程结构实现现代性转型。

【参考文献】

[1]叶信治.大学课程的“实践观点”[J].南京:江苏高教,2003(1):33-36.

[2]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2-3.

[3]刘晓虹.大学与人文教育[J].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

[4]潘光旦.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5]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53-154.

[6]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8]王平.论大学的人文意蕴[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6).

儒家伦理的现代价值 篇9

缺乏伦理秩序,经济现代化就缺乏精神动力的支撑和参与,就难以实现社会持久进步的现代化目标。由于中国属于儒家文化圈的主要发源地,同为受儒家文化圈影响的日本和韩国也曾经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过重要贡献,因而关于儒家伦理与现代化建设之间关系,或者说儒家伦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成为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学术界主要围绕儒家伦理对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内生价值、目标价值和动力价值等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和探讨。本文综观并述评学术界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阐释和挖掘儒家伦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提供参考与启示。

一、关于儒家伦理对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内生价值

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就是某种经济秩序形成的过程,这种经济秩序本质上不是基于外部压力的结果,而是内部建立起来的某种均衡。经济制度只能作为经济现代化“他律”的手段,而伦理目标和伦理形态却是经济现代化的“自律”地型塑。因此,伦理秩序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具有内生价值,它是国家经济现代化的价值诉求,并且规定着国家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价值与形态。

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看,学界普遍承认儒家伦理对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具有内生价值,儒家伦理的伦理与价值主张与经济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现实要求高度契合,使东亚诸国走上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经济现代化道路。概括起来其主要观点有五种:“职业精神说”、“人文精神论”、“情感价值内化论”、“价值观渗透论”、“逆向精神力量论”等。

我国学者龚群主张“职业精神说”。他从儒家伦理中的敬业精神出发,认为儒家的职业精神更注重义与利的统一,与现代社会对人们职业活动的要求能够高度契合,对东亚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具有现代价值。与传统经商活动相比,明代商人的经商活动已经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就体现在明代商人所持有的“贾道”观上。所谓“贾道”,即商人的经商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纯粹的经济谋利,还为了获取利益之外的精神利益。这种将追求世俗利益的动机与追求价值精神的动机相统一的“贾道”观催生了明代商人职业伦理的诞生。而商人伦理中的诚实不欺和“以义生利”的伦理观念至今仍然是东亚国家儒商们的价值理念。除了商人,教师和医生的职业伦理也影响着东亚国家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信念,“从现代职业的观点看,传统社会中的史官、教师、医生以及商人的职业伦理,更有现代意义”②。

章海山坚持“人文精神论”。他将儒家伦理的贡献从儒家文化圈国家扩大至世界诸国,认为儒家伦理中的人文精神正是现代社会急需的伦理与道德品质,对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经济现代化不仅仅表现为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所取得的物质文明成就,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归根到底就是人们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人文精神。据此,章海山认为儒家伦理在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精神方面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这恰恰是经济现代化所需要的伦理精神。章海山批评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物化”现象,赞赏儒家伦理重视“爱人”、“惠人”的思想,认为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儒家伦理的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无疑有助于唤醒那些沉溺于物欲之中的人们。此外,儒家伦理强调的整体主义有助于抑制经济现代化带来的个人主义泛滥趋势,对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尽管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少消极因素,然而它的价值取向相对于一味讲个人自由、权利的价值取向更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协调,更有利于现代经济的发展。”③

徐吉鹏主张“情感价值内化论”。他认为在日本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儒家伦理逐渐失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但是儒家伦理已经内化到日本人日常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和民族心理之中,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人的经济活动、情感价值。徐吉鹏举证说,儒家伦理对日本经济生活的这种影响比比皆是,被誉为日本经营方略“三大神器”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就是儒家伦理对日本企业经济活动影响的重要体现,它培养了日本人对企业的忠诚、勤奋、和谐的文化观念④。

美国学者赖肖尔则坚持“价值观渗透论”。他认为东亚国家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完全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孔孟之徒”。但是,无论是中国、韩国还是日本,它们的国民身上仍然渗透着儒家伦理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儒家伦理比西方任何宗教和伦理观念的影响都要强大。赖肖尔解释说,传统的日本人以异乎寻常的热情学习和接受西方现代科学和技术,包括与现代社会有关的一切法律制度、社会规范、民主思想、伦理道德的普遍原则,但是在这种对待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狂热现象之下,日本人强烈的孔教特性却仍有其潜在的作用,他们对政府的承诺和说辞深信不疑,信奉人际关系之道,坚持忠诚、勤劳的价值理念,把教育视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儒家伦理已经植根于东亚国家的土壤中。因此,赖肖尔得出结论说,时至今日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孔孟之徒”,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人都是“孔孟之徒”⑤。

然而,也有学者持有不同见解。我国学者黄秉泰坚持“逆向精神力量论”,认为从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来看,上述国家在经济现代过程之初儒家伦理不仅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这是由于儒家伦理具有一种反现代化的偏见所致。但是,黄秉泰没有因此全盘否定儒家伦理对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价值。他提出了一个“逆向的精神力量”的概念,认为儒家伦理属于一种逆向的精神力量,只有当经济现代化进程结束之后儒家伦理才能够发挥巩固经济现代化成果的独特作用⑥。

与上述学者不同,德国学者马克思・韦伯则持有全盘否定的观点,认为儒家伦理不仅对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没有价值,反而会影响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进程。在韦伯看来,经济现代化即是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据此,韦伯从中国社会结构的特性出发,认为儒家伦理在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没有价值,甚至将儒家伦理视为阻碍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因素。反之,认为新教伦理精神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⑦。

二、关于儒家伦理对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价值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有特定的伦理与价值取向。在此意义上,东亚国家在经济现代化之初就蕴含了特定了的伦理与价值取向,东亚诸国普遍都将富强和文明视为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价值,而我国也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关于儒家伦理对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价值,学界主要存有两种基本的观点:以陈嘉明和李伏明为代表的“伦理状态论”和以森岛通夫为代表的“伦理指向论”。

我国学者陈嘉明认为经济现代化并不单纯以经济的增长为目标指向,而是以某种伦理精神为指向。儒家伦理构成了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指向。经济增长只是经济现代化的诸多表现之一,实际上经济现代化是以形成某种现代性为目标,并且以某种现代性观念为指导。简言之,经济现代化的目瞬皇悄承┦字,而是一定的伦理状态。在经济现代化的背后是伦理观念的现代化⑧。

李伏明从儒家伦理对现代社会公共事业的影响证明儒家伦理对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价值。李伏明认为,与传统社会的发展不同,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公共事业的发展,而儒家所强调的个人服从国家、个体服从整体、私利服从公共利益的伦理主张有助于提高现代公民的公共责任意识,与经济现代化所要实现的和谐状态基本一致。因此,儒家伦理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一个伦理指向,迎合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⑨。

日本学者森岛通夫认为儒家伦理中的一些理念和精神指向具有现代意义,是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能够取得经济现代化的成功的主要原因。森岛通夫认为,日本是一个以勤劳著称的现代化国家,而儒家伦理中提倡勤劳和节俭的伦理观念不仅与日本的现代化发展目标相一致,并且还构成了日本现代化的潜在因素。如果近代的日本人不崇尚勤劳和节俭,不反对好逸恶劳和铺张浪费,“那么近代资本主义也肯定不会在日本取得成功”⑩。

三、关于儒家伦理对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价值

作为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日本政府承认儒家伦理精神对日本经济现代化具有巨大的贡献。对此,日本政府曾于1884年发布的经济白皮书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如果就经济增长激励的有效性来确定儒家伦理精神、法律规章制度和资本三者的份量,那么儒家伦理精神应占5/10,法律规章制度占4/10,而资本只占1/10。日本政府对儒家伦理精神的这一量化评价虽然不具有科学性,但却反映了儒家伦理精神在日本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贡献。关于伦理秩序对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价值,国内外学界主要持有观点:“转化动力说”、“内在动力说”、“伦理动机说”、“伦理资源说”。

我国学者夏振坤和张艳国提出了“转化动力说”,认为儒家伦理精神虽然不能构成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但却构成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传统儒家伦理的基础是封建等级制及其生产方式,它固然不能够直接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但儒家伦理中的某些理性因素则是现代社会所需。从这个意义上,他们认为传统社会的儒家伦理精神通过某种方式的转化和改造可以构成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李翔海提出了“内在动力说”,他在对比基督教伦理精神的基础上,指出儒家的伦理精神是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从一个非和谐社会到和谐社会的转变是东亚国家进行现代化的共同特点。人们从封建等级制的束缚和压迫下获得解放。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追寻精神的安顿并且对现代化的未来前途充满憧憬。李翔海强调,东亚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人们表现出的这种自觉与希望和基督教世界国家完全不同,前者完全是基于内在的动力,后者则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儒家伦理精神强调终极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恰恰是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所需。儒家伦理精神的终极关怀在现实生活中就体现在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以及人们积极投身到社会建设的热情。

西方学者马克雷对儒家伦理精神大加赞赏,认为儒家伦理中的一些积极的因素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具有独特的价值。马克雷认为,儒家伦理中的忠诚精神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区别于西方宗教伦理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源。对于西方人而言,儒家伦理所强调的那种诚挚地忠诚于国家、社会和企业的思想观念是无法效仿的,而这种忠实于集体和组织的伦理思想恰恰是东亚国家经济崛起的重要动力,它使东亚国家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经济现代化不同的独特之路。儒家伦理“在日本这样国家里是促进增产提高效力的动力”。

亚当・斯密主张“伦理动机说”,认为正确的伦理动机将对经济现代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任何伦理观念都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因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种精神自律的普遍形式即是伦理秩序。亚当・斯密承认伦理秩序对市场秩序的作用,他将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以物易物的相互转让等六种伦理动机视为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基础。

另一些西方学者如科斯、贝克尔等人则主张“伦理资源说”。他们将伦理观念视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认为伦理是能产生极大外部效果的人力资本,“它帮助个人对他和其他人在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现行制度结构中的作用作出道德评判”。伦理的存在是因为世界是复杂的,而人心却是有边界的。如果世界是简单的,人类社会和历史是能够直观把握的,那么人们就不会用伦理这种形式来理解和把握周遭世界。从这个意义上,伦理是节约人们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成本,提高人们交往效率的一种工具。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决不仅仅依赖于物质条件,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重要。相比其他产品而言,生产像“虔诚”这一类的精神产品尤其依赖于伦理建设和意识形态积累。在东亚国家走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强化“对现行制度安排的合乎义理性(Legitimacy)的意识形态信念,能淡化机会主义行为”。正因如此,任何政府都通过向伦理教育投资来对个人意识形态资本积累进行补贴,伦理成为助力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注释:

① 郑永年:《为什么一个道德国度面临道德解体危机》,《联合早报》20xx年10月4日。

② 龚群:《中国传统社会的职业及其伦理》,《孔子研究》20xx年第2期。

③ 章海山:《中国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④ 徐吉鹏:《传统伦理在日本现代化中的命运》,《道德与文明》20xx年第4期。

⑤ 埃德温・棘肖尔:《日本人》,上海译文出版1980年版,第233页。

⑥ 黄秉泰:《儒学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06页。

⑦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年版。

⑧ 陈嘉明:《中国现代化视角下的儒家义务论伦理》,《中国社会科学》20xx年第9期。

⑨ 李伏明:《儒家经济伦理与现代化》,《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

现代教育价值 篇10

关键词:传统武术,学校体育,文化性,内涵性

武术进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已有50多年的历程, 在现代西方体育占主导地位的学校体育中, 本土体育被强势挤压的现实依然没有改变, 我国武术在发展中, 为了达到西方竞技体育的要求, 不断的在向“高、新、难”的方向发展变化, 不断的丢掉传统, 走向现代竞技体育的方向, 结果导致在学校体育中“武术难学、不被喜欢”的局面。同时, 我国武术在学校体育的发展中, 被片面的追求体育属性, 忽视了武术的传统文化性, 致使武术在学校的推广与普及停留在形式上, 发展举步维艰。近些年来, 有不少学者倡导继承传统, 挖掘与保护本土体育, 自2006年来, 至少20多个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传统武术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因此, 在我国流传历史悠久的传统武术进入学校体育教育, 是保护与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其现代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审视。

1 对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现状分析1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体育内容, 传统武术在历史上曾是我国人们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承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我国传统武术的鉴定, 在不同时期与不同角度上进行认识时存在一定出入, 如:李浩[1]在《新中国武术发展思考》一文中认为传统武术是“以中国民族文化为理论基础, 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导引, 以具有攻防技击价值为根本属性, 伴随着历史的积淀而逐渐形成的, 具有中华文化共性的, 独具风格、形式多样、具有修身养性、自卫御敌、娱乐观赏等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邱丕相等[2]在《传统武术发展新思路》中把武术分为传统武术体系与竞技武术体系, 认为“传统武术体系是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 以套路、散手及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 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 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 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其特点是有较强的区域性, 包涵着地方人文地理的文化特色, 是地方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但对传统武术的核心认识趋于一致性, 都认同传统武术的体育性与文化性。

从1961年武术进入《全国大、中、小体育教学大纲》以来, 开启了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但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强势下, 为了适应竞技需求, 在校园开展的武术教育, 却不幸的渐渐失去了传统的一些重要部分, 文化内涵被渐渐淡化, 追求高、难、新的竞技属性, 使形成的现代竞技武术代替了武术的全部, 并且在各种西方体育的挤压下, 我国本土武术在校园体育中处在狭窄的空间里情同虚设, 在学校体育中甚至不及跆拳道、瑜伽等。

在当前开展非常有限的校园武术教育中, 从运动层面来看, 是在传统武术的运动技术结构上向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 也是在西方体育的强势下的一种脱变, 但现代武术在继承传统武术的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传统武术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 片面的追求竞技性, 失去了其原来的许多文化内涵性。因此有了许多学者们的质疑, 如王建民[3]在《武术教育价值的重审和再释》中提出“学校武术被片面的定位于单一的体育课程, 在价值选择中过分追求其体育属性, 从而忽视了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

2 对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现代认识

在当前体育教育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整体处于边缘化状态, 并在西方体育的强势下, 我国本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被挤压在狭窄的空间之内, 传统武术作为我国重要的本土体育内容, 她的意义价值没有得到现代认识与重视, 同时, 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整体缺乏文化渗透与影响力的情形下, 武术的体育价值、特别是文化价值在远离人们, 没有发挥其对现代人所需要的价值与意义。

传统武术有着强身健体的体育价值功能, 与西方现代体育相比, 具有形式多样、受众面广、可跨年龄长、运动负荷强度大小不等等特点, 适合各种身体条件的人群, 可能更适宜于我国大众体育活动的现状和条件, 因此传统武术进入校园体育教育, 同样有西方体育的体育价值;传统武术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进入学校体育教育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 在中、小学阶段, 可以促进学生们了解当地传统文化, 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心理活动之中, 把承载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学生们的行为模式与思想情感中, 让他们遵循生活道理, 使传统武术从文化传承的层面服务人们。

高校是文化发展的中心, 引领文化是高校的重要功能,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 是学校体育走向全民体育的重要转折点, 高校体育应该承担起保护和重整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我国高校学生一般都来自全国各地, 甚至部分来自国外, 因此, 通过在高校校园传统武术的开展与交流, 使学生们能相互了解各地文化, 有利于形成新的文化局面, 同时, 也能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 让世界了解和接受我国文化, 正如潘建雷[4]在《传统文化:百年历程与现代价值》所说, “世界需要一种尊重差异、和谐包容的新文化, 这不是某个国家、某个文明的事情, 而是世界的总体问题;中国问题在世界框架中得到解决, 也是世界问题融合中国的要素得到解决,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世界价值。”因此, 应充分挖掘传统武术的文化性, 体育总局群体司曾提出, “以后群体工作要以开发传统活动项目为主, 即充分挖掘传统体育的资源, 为时代所用, 自然有生命力的民族体育项目就会发展开来, 但还不够, 最重要的还要寻求其文化内涵和价值”[5], 这对我国传统武术进入校园体育有一个辩证的现代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是明确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必要性和确立其地位的重要前提, 才能营造传统武术在校园体育真正可行的发展局面, 从而服务人类。

3 传统武术对促进当前校园体育教育内涵发展的意义

在我国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处于现实上的双重边缘化状态: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领域的边缘化;西方现代体育处于学校体育的主统地位, 我国本土体育处于边缘化状态。包含传统武术的我国本土体育, 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身健体的体育价值功能, 强调文化教化、身心俱修。由体验经济时代极端物化的形式, 导致我国当前社会面临传统道德文化的严重缺失,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人们在不断亵渎一切传统的美好价值和信念, 以自我为轴心、唯利是图, 过于开放与自由、以利益为纽带, 这些社会道德与精神文化的缺失迫切需要我国传统文化的弥补, 传统武术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性传统文化, 是现代社会发展中迫切需求的范式文化。传统武术对当前校园体育教育的发展意义, 不仅体现在对人们身体、心理价值功能方面,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道德、精神等许多传统文化内涵方面, 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正能量方式, 只有认清传统武术在当代发展的价值内涵, 才能明确其在现代社会空间的价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 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 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校园体育教育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的教育, 也是一种文化教育, 体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传统武术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 她的独特价值性是现代西方体育无法替代的, 树立对我国传统武术的充分理解与现代意识, 使我国校园体育教育在全球化发展中保留自身的特色, “生长于斯、发展于斯、创新于斯”, 立足本土不失根本, 传统武术进入校园体育教育, 不仅是挖掘我国本土的体育资源和文化资源本身, 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校园体育教育整体内涵性的重要举措, 符合当前社会和当代人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我国传统武术促进校园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

4 结语

强调武术的体育性, 弱化武术的传统文化性, 并以追求现代竞技体育模式的现代武术遮蔽了传统武术在校园体育中的发展, 同时, 也是我国武术在学校推广与普及中停留在形式上, 发展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从体育价值与文化价值两个方面, 充分认识传统武术进入学校体育教育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抓住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性, 是明确传统武术在校园发展的必要性所在;在“小、中、大学”校园, 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 构建不同的开展模式, 是具体落实传统武术进入校园的关键举措, 同时, 也是保护与继承我国本土传统体育, 深化校园体育教育内涵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浩.新中国武术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11 (11) :124-126.

[2]邱丕相, 翁信辉.传统武术发展的新思路[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5) :54-56.

[3]王明建.武术教育价值的重审与再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2 (36) :43-45.

[4]潘建雷, 张英姬.传统文化:百年历程与现代价值[J].新视野, 2012 (6) :116-120.

上一篇:电子设备的防雷下一篇:实习操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