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十篇

2024-09-11

台湾问题 篇1

高度关注2016年“大选”及民进党

事实上, 在2014年9月, 前AIT理事主席、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就已经表示:“美国政府会在某个时间以某种方式, 针对2016年‘总统’选举结果对美国利益的影响表达意见。”卜睿哲的表态已经透露出在台湾2016“大选”中, 美国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美国会在某一时刻重磅出手, 有倾向性地支持或打压某一政党, 进而引导台湾民众作出符合美国期待的投票选择。

出于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立场, 美国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即将举行领导人选举之前, 都会加大干预力度, 强化与声势看涨、有可能执政的政党力量的关系, 美国对于台湾的领导人选举态度也会同样如此。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显示, 民进党获得了全面胜利, 执政县市由原先的6个一举扩张至13个, 所管辖的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60%以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国民党执政县市由原先的15个一夜之间萎缩至6个, 而且在“六都”当中仅剩下一个新北市。蓝绿政治版图的逆转, 出现了“绿大蓝小”的权力结构, 民进党胜选2016“大选”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 美国势必会加大对民进党的工作力度, 避免民进党一旦真的重新执政, 美国会措手不及。美国加大对民进党的工作力度, 还有一层重要原因是目前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试图通过与民进党接触, 力促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朝向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向调整, 或者至少可以逐渐摸清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底牌, 以便提前因应。

提升美台经济关系, 扩大军售

美台经济关系向来非常密切, 目前美国是台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台湾是美国的第12大贸易伙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TPP) 作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轮谈判即将结束。2015年美国会继续以支持台湾加入TPP下一轮会谈为借口, 不断推动台湾在经济上向美国靠拢, 进而强化台湾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棋子作用。同时, 按照美台双方规划, 2015年上半年第九届美台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 (TIF) 将在台北举行, 美台双方最有可能达成的成果之一是签署美台双边投资协定, 此举将进一步提升美台经济关系, 推动美台经济关系逐步向机制化和制度化方向迈进。目前中国大陆和美国也正在洽签中美双边投资协定, 如果台湾先于大陆与美国签署双边投资协定, 是否会对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带来一定影响, 值得深入观察、提前防范。

从美国对台军售的历史上来看, 以往美国每两次对台军售的平均时间间隔大约为19个月左右。上一次美国对台军售是在2011年9月, 截至2014年年底已经过去39个月的时间, 远远超出1979年以来任何两次美国对台军售的时间间隔。从这一时间规律来看, 美国在2015年有可能掀起新一轮对台军售。2014年12月4日, 美国联邦参议院通过《军舰移转法案》, 授权美国总统出售四艘佩里级巡防舰给台湾, 目前全案已在美国参众两院过关, 预计美国行政部门将于2015年上半年批准军售案。

此外, 根据奥巴马政府对台军售捆绑式销售的特点, 美国下一轮军售不会只是四艘潜舰, 还有可能包括F-16C/D战机等先进武器。未来一年中, 美国还会加大美台双方军事人员交流的频度。2013年, 美国接近有2000名军事人员访台, 2014年有2500多名, 比上一年大幅增长25%左右。与此同时, 2014年台湾也有1500多名军事人员访美, 创历史新高。2015年美台有可能继续保持这一态势, 加大军事人员的交流密度, 这将进一步提升美台军事实质关系, 同时也将对两岸和平稳定带来潜在冲击。

转危为安的办法

显然,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 美国在2015年都会明显加大对于台湾问题的介入力度。面对严峻的客观形势, 未来我们如何继续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向美国展现立场, 亮出底牌, 敦促美国停止或不断减少对于台湾问题的介入, 阻止局面向不利于我方的一方转化, 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首先, 利用美国对民进党不放心的心理, 推动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早日作出务实理性调整。民进党在此次“九合一”选举中大幅胜利, 对于美国而言并非完全利好。相反, 由于民进党并未彻底放弃“台独党纲”, 未来执政的可能性又在呈现上升态势, 美国会高度担忧民进党一旦执政, 会再度采取陈水扁时期的两岸政策, 让美国的利益受到巨大威胁。可以预测, 未来美国对于民进党的施压力度将会越来越大。近来美国多位知名智库学者纷纷表示, 民进党在2014年“九合一”地方选举的胜利并不意味着2016年就完全能赢, 美国也不可能放弃“一个中国”政策, 这其实就是对民进党的一种警告和敲打。未来我们应该顺势引导, 加大对美工作力度, 向美重申“九二共识”是大陆的基本立场, “一个中国”是大陆的根本原则, 同时也要让美国真切感受到, 在民进党没有放弃“台独党纲”、接受“九二共识”之前, 大陆不可能与民进党接触。只有通过向美国不断揭示民进党两岸政策的伪装性和欺骗性, 让美国充分认清民进党可能重新执政的危害性, 才有可能让美国强力施压民进党让其早日彻底调整两岸政策。

其次, 利用美国对于两岸服贸协议受卡的不满, 推动两岸服贸协议早日通过。两岸服贸协议自2013年6月正式签署以后, 就一直被“冷冻”在台湾“立法院”, 未能正式生效。这一现象不但在两岸引起了广泛忧虑, 也让美国不放心。事实上, 虽然美国一直防范两岸经济发展过快过热, 但对于两岸服贸协议, 美国整体上还是比较支持的。一是因为两岸服贸协议有利于推动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二是因为美国可以以两岸服贸协议为跳板, 通过台湾进军大陆市场。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 薄瑞光才会表示, “不论从商业的观点或两岸稳定的广泛利益来看, 两岸服贸协议是正面发展, 有助维护两岸稳定, 并对美国公司有利”。近日, 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也发布报告指出, 两岸服贸协议受阻, 让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质疑台湾是否有能力履行协议结果, 这不利于美台贸易发展。未来大陆可以利用美国对于两岸服贸协议受阻的担忧, 推动美国加大施压力度, 特别是对民进党的施压力度, 争取尽快顺利通过该协议。

台湾问题 篇2

一是问在重点处, 层层引向深入。知识有深浅之分, 教学有主次之别。一般而言, 基础知识、中心内容、常用知识是构成章节教学的重点内容。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 它是课堂的主攻目标。如何围绕教学重点有效设问?请欣赏特级教师黄育粤“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教学片段:

教师先出示两道减法竖式:

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习了连续退位减, 这两道题是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做过的练习。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发言) 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 带有退位点的“4”你可以看作几? (生:可以看作3。) 带退位点的“7”呢? (生:可以看作6。) 带退位点的“1”呢? (生:可以看作0。) 带退位点的数我们都要少看几?

生:带退位点的数都要少看1。

师:如果遇到带退位点的“0”又应该怎样少看呢? (教师随即将黑板上第二题中被减数十位上的“1”改为“0”, 就变为课本上的例题。

教师请一位学生把例题读一遍, 接着提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 从十位退1, 十位上是0, “0”表示这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那该怎么办呢?“0”可是个热心帮助人的好孩子, 他想呀, 想呀, 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呢?有谁知道?

生:可以从百位退1。

师:百位上的“1”表示多少?从百位退1到哪一位上?是几个10?

(结合学生的回答, 教师从教具的百位上取下一个圆片, 打开后变成10个小圆片挂在十位上。让学生看清从百位上退1后, 少了“1”, 而十位上变成了“10”———图 (2) 。)

师:同学们想一想, 现在能不能从十位上退1了? (教师边问边演示:从教具中的十位上的10个小圆片中取下一个小圆片, 打开后变成10个小圆片挂在个位上,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十位上退1后, 十位上剩下“9”, 个位上变成“12”———图3, 这样就可以相减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板书:

接着, 师生一起对照教具口述演示的退位过程, 并直观地看出剩下143。最后, 脱离教具, 让学生看着竖式完整地讲述, 并归纳“中间有0的退位减”的方法。

这一教学过程, 黄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 紧紧围绕“中间有0的退位减”层层设问,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从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 巧妙借助教具, 引导学生“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促使学生的思维有序地向纵深发展。

二是问在难点处, 步步引导思辨。教学难点是由学科知识特点、学生生活经验、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决定的。其中, 旧知识推动或束缚着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这也是造成数学学习易混的原因之一。对于某些看似与旧知识相似, 实有本质区别的新知识, 教师应适时设问, 并组织学生辨析、沟通,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以下是我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片段———

师: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学们说出一个数, 老师马上就能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谁愿意出题考考老师? (学生出题, 教师故意将“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数回答成能被3整除;把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的数回答成不能被3整除。)

生:33能不能被3整除?

师:因为33个位上的“3”能被3整, 所以33能被3整除。

生:那么, 21呢?

师:因为21个位上的“1”不能被3整除, 所以21不能被3整除。

生 (齐声) :错了!错了!21能被3整除!

师:因为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看个位, 所以老师用“看个位”这个办法检验“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今天这个办法怎么就不灵了?

(教师故作纳闷, 学生也在思考。)

师: (出示第一组数30、21、12、63、84、45、96、57、78、69) 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

(学生很快发现, 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

师: (出示第二组数10、31、32、43、74、85、26、37、28、49) 请大家再算一算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

(学生很快发现, 这些数都不能被3整除。)

师:这两组数的个位都有0、1、2、3……第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 而第二组数都不能被3整除, 同学们能找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吗?

生:我发现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 与这个数个位上的数没有关系。

生:我认为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 要看整个数。

……

在上述片段中, 教师根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看个位”这个办法设置问题“陷阱”, 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的学习中。在学生初步感知“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 教师再将两位数拓展为三位数、四位数, 引导学生验证“所学”, 让他们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形成过程, 从而建构新知。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思辨能力, 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学生“以偏概全”、“一概而论”、“断章取义”等片面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

三是问在疑点处, 引导深层探究。“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当学生疑惑不解时, 教师应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以问题的存在价值为前提激化认知冲突, 诱导学生深层探究, 促进知识建构。如, 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时, 在学生初步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概念后, 我利用投影仪设计了覆盖活动卡片, 做如下判断练习:“如果给出三角形三个角中的一个角, 你能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吗?”

师: (露出一个钝角) 这是什么三角形?

生:钝角三角形。

师: (露出一个直角) 这是什么三角形?

生:直角三角形。

师: (露出一个锐角) 这是什么三角形?

生:锐角三角形。 (我故意在屏幕上出现一个“直角三角形”)

生:直角三角形。 (我在屏幕上出现一个“钝角三角形”)

师:同学们找到判断是什么三角形的奥秘了吗?

中国崛起与台湾问题 篇3

中国崛起的主要困难当然来自美国的防范政策,而在美国防范政策中对我们的最大压力是其对台独势力的支持。中国崛起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问题的解决。能否解决台湾问题是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检验。如果没有实力解决台湾问题,就说明中国还不具备崛起的实力。

随着中国实力的发展,台独势力已经意识到如果中国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台湾要独立就必须“抢”时间。遗憾的是,我们国防现代化的速度却跟不上台独的发展速度。按现在的台独发展速度看,陈水扁有可能在2006年完成公投立法,2007年进行公投,2008年修改国号。因此台独已成为中国崛起的成败性困难,如果中国克服不了这个困难,崛起将是无望的。

台湾问题中最大和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美国对中国的防范。美国防范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要美国放弃对台独的支持也是不可能的。不论是从民主的意识形态出发,还是从战略利益出发,以及从维护美在亚太的主导地位来讲,美国都要牵制中国的崛起速度。

缺少短期优势的后果

时殷弘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有长期优势,这是我们的历史信心所在,也是我们必要的战略耐心所在,看不到或看不够这种长期优势就很可能犯根本性的错误。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缺乏短期优势,导致在具体问题、眼前问题上(这些问题有时是很重大的),往往、甚至老是感到无奈或遭受挫折。

首先,在改革开放20余年后经济已有巨大发展、财政能力已非先前可比的当今,我们仍然多少墨守着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严格紧缩和限制军事开支的政策,虽然这一两年来这方面的情况有比较明显的好转;在全国大部分领域的多方面改革早已进行多年、并且取得了许多大步进展的同时,我们仍未足够积极认真地着手改革国防体制和军事机制中不少需要大幅度改革的落后成分。

其次,狭义和广义的对台工作虽然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在心态、认识、判断和体制机能几方面还有毛病,从而导致相对低效甚至一些较严重的失误。另外对台湾岛内民众心理和情感的置身处地式的理解(有些我们可以、也应当坚决不同意,但必须有深切的理解),对岛内政治实情的准确认识,对在台湾问题上的目的和手段及其关系的大战略式的细致分析与综合把握,我们都还做得相当不够。

第三,在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我们仍然前进得过于缓慢,这样就减弱了我们对台岛民意以至美国国内舆论的影响力。

还有,两岸经贸往来虽然有了巨大的发展,大陆在其中又占有总体优势,但它们尚未足够显著地转化为阻独促统斗争中的政治能力和政治得分。

最后,在那些与处理台湾问题直接相关的对美态势、政策和策略方面,我们总的方针可以说是正确的,但在实际实行中“弹钢琴”式的弹性节奏不够,存在着有时一味“过硬”、有时一味“过软”的毛病。

短期优势不足,可能使人在一个个具体的现时问题上感觉无奈或遭受挫折,因而渐次失去绝对必要的战略耐心和信心,以至有朝一日可能置长期优势于不顾,鲁莽地投入并非绝对必要和缺乏过得去的成功把握与成本效益的“大拼博”,或者走到另一个极端,即丢弃“台独意味着战争”这一现在已经关系到中国国家全局和国运之精神保障的阻独底线。一句话,我们必须下充分的决心,切实和“只争朝夕”地努力建设我们在台湾问题上的短期优势,特别是下决心在资源投入、国防体制和军队机制改革、武器系统发展和部署、部队官兵素质全面提高、军事信条和战略文化当代化、战备决策机能和战略规划合理化、国防教育提高和普及、国民战斗意识的准备等各方面加强军事力量的建设和改善。

对台战略是模糊的还是明确的

阎学通

很多人认为中国需要一个宏观战略,而我认为我们宏观战略已经有了。中国有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是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策略进行经济建设,同时进行渐进的政治改革以适应社会变化。我认为中国现在更需要的是中近期的具体的策略,即2~3年之内的策略。例如,美国对台政策由模糊转为明确,那么中国是否也需要由模糊转为明确来应对;对台独势力的发展遏制到什么程度;东亚经济区域化三年内实现什么目标;怎样推动近期目标的实现。长期战略具有指导意义但没有操作意义。一般讲来,十年的战略多是难以按计划实现的,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十年战略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十年战略都没能有效实施,我们上世纪80年代三大任务中的国家统一任务也没能完成。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形势变化速度很快,因此战略调整也需要加快速度,缩短时间。在信息化时代,以不变应万变的大国崛起战略恐难以取得最佳效果。

时殷弘

一方面,在现有的世界基本格局中,在美国的巨大优势下,我们要有比较好的民族心态,绝对不能把中国的基本稳定、基本安全和远大前程赌掉、拼掉了。因此,我们要有战略耐心,以“阻独”作为台湾问题甚或当前对外战略的最优先、最重要目标,据此进行必要的调整,并为此付出各方面必要的代价。另一方面,如果台湾当局跨过2000年初我们宣布的动武“门槛”,就必须有动武的战略决心和战略准备,为此也必须事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付出必要的代价。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战略是不是有些模糊,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客观地促成了某些势力对形势的错误判断?我们是不是应当再明确一点?对这些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判断,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坚守底线,并且以清晰无疑的庄严声明和准备行动反复表明“台独意味着战争”。

唐永胜

我同意对美采取较模糊的战略,不能太明确,同时在对待像台湾这样的具体问题上,要把模糊和明确结合起来。我们谈论战略太多了,但如何确立一个有效的、能够持久一些的战略却是另外一件事情。另外,还应加强处理危机的能力,否则一旦发生危机,无法对危机做出适当的反应,这样就会限于被动并可能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中国不能缺少战略哲学,更不能缺少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为减少崛起的阵痛,我比较强调建立“安全网络”,应致力于积极参与和经营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安全机制。在各种有形与无形的“安全网络”中谋求中国的安全,这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房宁

我们的战略可能是模糊的,但美国的战略不模糊,台湾独立的意图越来越清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甚至担心,如果未来若干年内台湾独立了,我们军事力量解决不了,怎么办?迫不得已要打,可打出个“甲午海战”怎么办?!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觉得我们必须从现在起进行认真的战略调整。中国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20多年前制定的,而现在整个世界乃至我国周边的环境发生了这样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的战略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时代和环境进行调整,必须与时俱进。模糊只能是在战术上,战略则没有什么可以模糊的,尤其在台湾问题上更应如此,否则只能是自欺欺人。对美国现在我们还在采取规避的态度,不出头,不与之碰撞,但这样的局面正趋向结束。台湾问题不是台湾海峡两边的问题,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美关系问题。如果台湾独立了,那实际上是美国向中国宣战了。容忍台湾独立,步步退让,中国就没有前途,就谈不上什么民族复兴和崛起了!中国就会四分五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我们还有新疆问题、西藏问题。我甚至认为美国在声东击西。改革开放前,中美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现在我们既然进入了世界体系,就注定早晚要与美国碰撞,我们当然应尽量让这个碰撞来得晚些,以便我们有所准备。但如果我们不做相撞的准备,就是对中华民族不负责任!

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阎学通

台湾问题的论文台湾问题 篇4

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斗争,是政治和社会革命的先驱。政治和社会的反革命,也同样以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开路。在美国最大的“台独”组织“台湾独立联盟”正式公开返回台湾、公开变身进入“民主进步党”是一九八八年。民进党将台湾独立纲领正式、公开纳入党纲,是一九九一年。但是民族分离主义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斗争,则早在70年代中晚期就开始了。“台独”运动假借台湾文学论诸问题、族群问题、台湾史论中的各种问题、“命运共同体”问题,民族定义问题和历史教科书问题等等,千方百计,要得出这些结论:台湾与中国大陆长期隔离的现实下,台湾已经发展出一个在民族认同、文学特质、自我意识上和中国完全不同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宣称远在台湾达成政治独立之前,在文学、文化上早已独立。在这样一个反民族逆流下,台独派以雄厚资源拥有好几家日报、一家全岛性的电视台,几家周刊新闻杂志。“台独势力”并且以乡土教育之名,减少对中国历史、地理甚至语文课程,加强母语(实为汉语闽南系及客家系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的教学。政府以各种“基金”和预算,支持各种“乡土文史调研工作”和“社区重建”,其中就颇有人用来强化社区意识和地方意识。当然,一九九八年由教育当局强行修改国民中学历史及社会科教科书,是明目张胆地经由台湾正规教科书,宣传和中国相针对的、台湾的“国家”史观和“公民”意识,引人侧目。也必须指出:一九八八年李登辉登台以后,不惜以国家政策推行纵容和包庇“台独”的各种措施。二000年民进党政权登上台后,“台独”系文化人、文学家、教授和新闻言论人纷纷上台,占据学术和文化机关的要津。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台独”攻势益形严峻。“文学台独”及其发展形势 如果在大众传播、教育阵地、社区组织等领域中的“台独”运动称为“文化台独”,那么在台湾文学论坛中长期以来的“台独”论,就是“文学台独”了。历史地看来,“文学台独”论和“文化台独”论的发展,形影相随。但“文化台独”最早在台湾出现的面貌,却以台湾文学论的形式提出。早在一九七七年,“文学台独”论的“宗师”人物叶石涛发表了《台湾乡土文学史导论》,虽然在戒严时期还有一些伪装,但却第一次提出了台湾文学的“台湾立场”和“台湾意识”,第一次提出了台湾在日据下“现代化”历程中产生了“台湾意识”的主张(当然,这种提法都源于“左”派台独“理认家”史明在一九六二年出版的《台湾四百年史》)。一九八一年,评论家詹宏志发表〈两种文学心灵:评两篇联合报小说得奖作品〉,指出若将台湾放在全中国的视野考察,台湾文学如果没有深厚的作品,只能沦为聊备一格的“相对于中国中心的‘边疆文学’”。詹宏志的文章立刻招来“台独派”蜂涌而至的反论。今日成为“文学台独”重要理论家的彭瑞金、高天生和李乔等人,纷纷为文强调台湾文学自有“独特的历史性格”,抨击詹宏志以中国为中心去观察台湾文学。这是台湾文学思潮中第一次强调了台湾文学的“本土性”、“自主性”和“去中国性”的论说。一九八二年,叶石涛在杂志《文学界》中表示,台湾作家要反映“台湾这块土地”的“真实形象”,“不要执著于过去的亡灵,以忘恩负义的心态来轻视”„台湾的“土地与人民”,并指现“那些站在空洞神话架构上来号令叱的文学”是“毒素”,是“公害”。叶石涛说的是台湾作家要有“台湾意识”和“台湾立场”,放弃“空洞”、“神话”般的中华民族主义“亡灵”„„而秉持中华民族立声的文学作品是“毒素”、是“公害”。一九八三年,陈芳明在“台独”化后的《台湾文艺》上发表文章,热烈赞赏叶石涛在《文学界》上的上述文章中肯定了台湾文学的“本土性”和“自主性”,并预言“台湾民族文学”的“孕育”和“诞生”。同年,叶石涛发表〈再论台湾文学的提升与净化〉;林梵发表〈从迷惘到自主〉,都强调台湾文学的“自主性”,强调台湾久已与大陆分隔殊途,而台湾文学自日据以来一贯自己发展,从而产生了独自的“本土性”与“自主性。一九八五年,叶石涛为自己的书《台湾文学史纲》写序,强调自日据以来台湾文学在与中国大陆完全隔绝条件下,吸收了欧美和日本文学的“精华”,形成“鲜明的自主性格”,发展出“强烈的自主意识”。叶石涛还说,台湾文学家应以“台湾为中心”写作,要“站在台湾的立场”„ 一九八七年以后,“文学台湾论”有了新的发展。随着解严后“台独”较为宽松的环境的形成,逐渐把“文学台独”运动与“政治台独”纠结起来。一九八七年,在德国一场“中国文学的大同世界国际研讨会”后,在台湾引发了“台湾作家定位”的论争,在抗议国际场合中台湾作家(文学)被“定位”为中国作家(文学)之余,提出台湾作家定位应与台湾前途定位并同思考,主张台湾文学只反映“台湾经济生活共同体”,台湾文学中的中国是一种“虚构”与“虚伪”。有人疾呼,台湾文学早就先台湾政治取得了“独立”,台湾文学应与政治及社会的“台湾人解放运动”相结合。提出这些主张的人有李敏勇、向阳、羊子乔、刘天风和林宗源等。到了一九八八年,“文学台独”又进一步提出“台湾新民族文学”的主张。林央敏和宋泽莱分别写文章提出了“台湾(新)民族文学”,以和中国文学“划清界限”,建立台湾优良的“新民族文化”,并最终为“台湾独立建国”服务。到了90年代,叶石涛和陈芳明等人迭次发表文章,其思想内容不外乎一再强调台湾文学的“独立自主性”,不隶属于中国文学。一九九九年开始,陈芳明发表了野心勃勃的书稿《台湾新文学史》,企图全面依照“台独”史观和“文学台独”全面炮制合于“台独”尺码的“台湾新文学史”。台湾文学论领域中的统独之争 如前所述,“文学台独”的发展,其实是“文化台独论”、“台湾自主论”、“台湾主体论”发展的一个组成部份。但“台独”阵营有自己的广阔的言论阵地(如早期党外周刊、月刊如《前进》、《深耕》、《台湾时代》、《八十年代》,报纸副刊如《台湾新闻》副刊、《自由时报》副刊,文学杂志加《文学界》、《台湾文艺》和《文学台湾》等等),而相形之下,反对和批判“文学台独”的阵营只有《夏潮论坛》和后来的《文季》(不久停刊)及当前的《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势力悬殊,但是台湾文学问题上的统独斗争一直不曾间断。一九七七年,针对叶石涛〈台湾乡土文学史导论〉,陈映真发表了〈台湾乡土文学的盲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讨论。一九七九年,旅日台独派学者张良泽发表〈苦闷的台湾文学 蕴含“三脚仔”心声的系谱>于日本,主张日据台湾塑造出既非日本人又非中国人的“三脚仔”台湾人。而台湾文学就是“三脚仔”的“心声”。一九八一年,陈映真写〈思想的荒芜—读〈苦闷的台湾文学〉敬质于张良泽先生〉,加以批判。一九八四年,陈芳明发表〈现阶段台湾本土化问题〉后,吴德山(杜继平)则写〈走出“台独意识的阴影:宋东阳(陈芳明)台湾意识文学论的批判>,加以驳论。针对张良泽分别在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三年发表的<战前在 “台湾问题的论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台湾的日本文学:以西川满为例>和〈西川满书志〉,陈映真在一九八四年发表了〈西川满与台湾文学〉,批评西川满有台独意识和“热爱台湾”的谬论。统独双方对日据下台湾“皇民文学”的截然不同的评价,也表现在张良泽在一九九八年〈正视台湾文学史上的难题—关于“台湾皇民文学”作品拾遗〉,力言在日据战时下的台湾,写“皇民文学”既普遍又不得已,后人不宜妄加评论,而应加以理解。两个月后,陈映真写〈精神的荒废—张良泽皇民文学的批评〉加以驳斥。又不久,彭歌写《醒悟吧!—回陈映真〈精神的荒废〉》。三个月后,陈映真写〈近亲憎恶与皇民主义—答彭歌先生〉,加以反论。一九八八年,《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冬季号)发表了陈映真、曾健民和刘孝春、陈建忠等人的文章,编了“台湾皇民文学和理论批判”和“不许新的台湾总督府‘文奉会‘复辟”的专辑(一九九九·人间丛刊)秋季号),刊出曾健民的〈台湾“皇民文学”的总清算〉、刘孝春〈试论“皇民文学”〉及陈映真前述〈精神的荒废—张良泽“皇民文学”的批评〉,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也特别针对同情台独的台湾文学专业的日本学者垂水千惠、中岛利郎的谬论,加以批驳。还必须特别提到,一九九七年(70年代)乡土文学论争二十周年之际,统独两派各自组织了研讨会。陈映真和曾健民分别发表了〈向内战与冷战意识形态挑战—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争在台湾文学思潮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和〈民众的和民族的:乡土文学论争的精神与70年代思想精神的再确认>,前者从战后冷战与内战意识形态的颠覆来确认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争,从而批评“台独”派文论亟欲篡夺乡土文学论战的果实。另曾健民的<反乡土派的嫡传>则直接批判陈芳明的论文〈历史的歧见与回归的歧路〉。一九九九年八月,陈芳明开始在《联合文学》连载他企图雄霸台湾文学史论的书稿《台湾新文学史》,并刊出其绪论性的首章〈台湾新文学史的建构与分期〉,号称要根据日据期迄於今日的台湾“社会性质”来“建构”台湾新文学史,从而炮制了日据“殖民地社会”阶段(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再殖民社会”阶段(一九四五—一九八八)以及“后殖民社会”阶段(一九八八迄于今日)。二000年七月,陈映真在同杂志发表〈以意识形态代替科学知识的灾难〉,依据科学性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推移的理论,彻底论破了陈芳明自己杜撰的台湾“社会性质论”。从此,双方来回交锋了三回,至二000年十二月,陈映真发表〈陈芳明历史三阶段论及台湾新文学业史论可以休

台湾问题 篇5

其实, 就写作本身而言, 反映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无所谓问题的“新”与“老”。新问题与老问题是相对而言的。新问题的“新”和地域、时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个地方新, 在另一个地方也许就不新;今天是, 明天就可能不是。浏览目前的报刊, 我们也会发现, 许多刊物刊登的不都是新问题, 有的也正是大家遇到过的老问题。笔者以为, 老问题与新问题不应成为我们写作取舍的标准, 而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你的发现与探讨是不是指向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真问题就是深入实践后的发现与思考, 真问题存在于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洞悉了真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解决了真问题才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那么, 真问题如何获得, 又如何解决呢?我想, 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普通视角——再深入一步

这里的“普通视角”指的就是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常被发现的真正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必须深入进行, 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问题可以不“新”, 但必须“真”, 作为文稿的撰写也是必需的要求。比如, 当前的阅读教学中, 关于读的问题。“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语文课一是读, 二是读, 三还是读。”“阅读课要上成读书课。”……大家都认识到读书的功用确实不少, 因为读书的本身就是学生与文本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头脑对文字进行还原, 还原成生活的画面、生活的经历, 读的过程产生联想和想象, 读的过程产生情感, 情感产生力量。而且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沉浸语言形式的过程, 美美地读文, 就像吮吸乳汁一样, 浸入骨髓, 滋润成长。但是, 过分强调读书的作用, 而忽略与言语形式的“品”有机结合, 就是有失偏颇的, 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真问题。

一位教师执教《大海中永生》一课, 在第3自然段的处理中, 分四个层次让学生反复读文。一是让学生读一读这段话, 圈画出其中的地点:祖国的万里海疆, 澳门、香港, 宝岛台湾,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二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送到这些地方呢?教师讲解万里海疆留下了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足迹, 澳门、香港说的是祖国的领土回归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宝岛台湾是一桩未了的心愿,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是改革开放在世界的影响。三是引导学生联系“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他不仅属于中国, 也属于全世界”, 了解邓小平的影响, 再回读四个“也许”的句子。四是让学生练习背诵。应当说, 学生读的形式多样, 也很充分。但是笔者仍感到有些不足, 缺少言语的品味和赏析, 还应该在第三个层次后面再深入一点。

仔细分析学生的每一次读书, 有的是寻找答案的读, 有的是理解性的读, 有的是老师的引读, 而带有自己思考、玩味语言的读书却明显不足。理解性的读书不是我们追求的, 能够结合文本的言语特征, 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情感才是读书的境界, 才能达到课标的“培养语感, 有所感悟”的要求。

“读”“悟”结合方为“读”。课文《大海中永生》的四个“也许”的排比句式, 有力地概括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有力地写出了邓小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排比的句式不但让文章结构完整紧凑, 而且让读者阅读时充满了力量, 充满了希望, 同时更增添了对邓小平无限的怀念。笔者以为, 在读出痛悼心情的同时, 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语言特点, 学生再读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 感受到一种力量。

这样, 在大家熟知的问题上, 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方面回归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使自己的教学走向高效, 另一方面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思考过程, 写出来的文稿也为更多的老师提供了教学的建议。

二、换个角度——再独特一点

不可否认, 文稿的写作表达方式是需要技巧的, 但是相对于换种角度、选准视角而言, 用朴素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独特的研究内容同样是一种创造, 同样有意义, 同样有乐趣。

新课程改革以来, 研究阅读教学“对话”的老师很多。常州市怀德苑小学的项阳老师将小学青年语文特级教师经典教学案例的理答作为研究的内容, 可以说是视角独特。他指出理答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行为, 智慧理答是名师们的一个典型特征。他以小学语文名师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他们的理答行为进行可量化的观察和属性分析, 对理答后学生的反应情况进行分类, 对研究对象和听课教师进行访谈, 对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的理答行为做出了比较, 发现了名师理答的特点, 比如关注学生、善于点拨等, 并且透析了不同名师的教学风格以及风格形成的背后因素, 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理答方面的借鉴与参考, 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智慧理答水平。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网络成为了教师们便利的学习资源之一, 解读名师教学实录并借鉴学习, 成为了大家主要的学习方式, 模仿名师、借鉴名师的教学也出现在了大大小小的公开课、研讨课上。可是, 许多教师学习、借鉴、吸收惯用的是加法思维, 什么都想学, 什么都想用, 结果什么都学不来, 什么都用不上。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吸收精华还需要内化, 只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成为自己举手投足间的一部分才能成就优质的课堂。借用别人的一招一式, “嫁接”不好, 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样, 文稿的叙述不需要华丽的词语, 不需要新颖的形式, 当时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也就怎么写了。

匡正“解决问题”中的问题 篇6

问题一:应用题的地位“边缘化”了吗

《数学课程标准》把我国小学数学历来以“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传统打破了, 将“解决问题”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之中。很多教师认为这是将原先的应用题“依附”在其他领域中, 是“边缘化”的标志, 并产生了应用题“边缘化”之忧。

应用题的地位真的是“边缘化”了吗?

新教材取消了传统教材中应用题作为独立领域的知识块, 将它作为各领域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求各个领域的知识教学都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为中心, 使“解决问题”成为统领各个知识领域教学的主线。明摆着不是不重视应用题的教学, 使其“边缘化”, 而是提高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使其“中心化”了, 这也是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要求相一致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注意使“解决问题”处于数学学习的中心地位, 应该把学生努力引导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

用了新教材后, 教师何以困惑?究其原因, 主要是传统教材中应用题都是集中编排在一个单元内, 有着严密的体系和清晰的结构, 教师对教材的意图一看就明, 较容易把握;新课程改革后, 教师拿到新教材, 发现“解决问题”散落在各个单元之中, 误以为“应用题”与其他领域知识间是“依附”关系。再加上教学时, 不少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形成的关于“应用题”训练的高效教学模式也很难完全照搬, 因而感慨:新教材, 真不知道如何教?说到底, 教师困惑的原因是在新教材的“新”上, 教师对新教材各个知识块中“解决问题”的中心地位没有认识到位, 导致教学时目的不明, 重点不清, 心中无数, 因而教学后经常感到顾此失彼, 教学效果不佳。

新教材中“解决问题”统领着各个领域的知识, 因为它的“新”, 更需要我们教师对它进行认真审视。最好能通观各年段的几册教材, 梳理出每册教材中各个单元中要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 掌握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哪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每个课时中关于“解决问题”方面的教学目标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时自然就不会顾此失彼, 教学后的“困惑”也就会越来越少。

问题二:数量关系“淡化”了吗

数量关系是从一类有共同规律的数学问题中总结出来的, 能揭示某些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传统教材中, 很多常用的数量关系式都出现在教材中醒目的位置, 教师教学时也非常重视抓住抽象的数量关系式, 有的甚至让学生机械记忆, 然后再按一定的程式指导学生根据抽象出的数量关系式亦步亦趋地去解题。正是针对这些弊端, 新教材中不再出现抽象出的数量关系式, 所以不少教师误认为“淡化数量关系”是新课程、新教材的特点。课堂教学时, 有的教师生怕落得个“教学理念陈旧”的罪名而绝口不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时, 仅仅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思考问题, 学生的解题能力当然得不到提高。

其实, 新教材中不再出现数量关系式并不是要淡化数量关系, 而是为了防止师生机械处理抽象的数量关系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 并且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 体会模型的思想。”由此可见, 对于数量关系, 我们不仅不能使其淡出, 而且要使其深入。如何深入?就是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 使学生能深层次理解和把握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并使其内化, 从而有效“建模”, 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解题能力“下降”了吗

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都是集中按“类”编排, 教学时, 教师有“例”可举, 有“类”可归, 学生有“模”可仿, 有“样”可循。而且长期以来, 教师对这种严谨的体系和清晰的脉络已经非常熟悉、认同, 并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教学程序, 即“通过一道例题概括出一种解题模式→运用这一模式进行练习→提供更多题目使学生掌握这一模式”。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析数量间的运算关系, 形成解题模式。学生解题过程实质上是套用模式的过程, “识别”类型成了学生读题后首要的思维活动, 所以学生解决相关类型题目时正确率较高。

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贯穿在各个知识领域里, 淡化了题型类归, 淡化了数量关系的机械训练, 与传统教材应用题集中编排相比, 表面上看确实显得“散”而没有系统, 不便于教师集中训练。教师对老教材虽情有独钟, 无奈新教材中旧鞋老路都难寻了, 教师教学时也就很难再给学生一个标准的解题模式。学生解题时也少了原先坚实的辅助“拐杖”、标准的模仿“样板”, 因而在解那些“经典”类型的题时正确率就没有过去高了。

那么是否就能下结论:使用新教材后,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了?

其实, 原先学生解答相关题型的正确率虽然很高, 但这种很“强”的解题能力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我们多次发现, 在相关学业水平测试中, 只要将题型稍微一变, 很多学生就乱了方寸。另外, 我们都有这样的记忆, 过去大多数学生一遇到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条件不够明朗化的或有多余条件的数学问题就无从下笔, 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见, 过去虽然不少学生具备了熟练的解题技巧, 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未真正提高。而使用了新教材后, 教师明显感觉“好学生更好了”!好在哪?就是现在的不少学生再遇到过去的优等生认为比较棘手的那些数学难题时, 解决问题的思路广, 策略多, 能力明显高于过去。由此看来, 对现在的学生解过去那些“经典”常规类型题时正确率低了点, 就认为现在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下降了, 是不妥当的, 也是不科学的。

问题四:只是改变了“名称”吗

传统应用题教学的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解题, 虽然也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这些“实际问题”大多数是“加工成分”很高的“习题”。大多数情况下, 呈现给学生的“实际问题”结构规范化、条件明朗化、答案唯一化。所以, 教学的重点基本上就放在教会学生解不同的题型, 过分追求解题的类型与解题的数量,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解题模式”与“解题技巧”。当然, 有经验的老师会在训练学生解题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严密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是, 其中很少有猜想、预测、合情推理的成分。

新教材将“应用题”易名为“解决问题”后, 有不少老师粗浅地认为, 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就是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甚至有个别老师极端地认为, 将“应用题”易名为“解决问题”, 只是换了个符合时代特征的名称。因为教学的理念没有变, 因而不少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 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过程当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的视角还是与教学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一样, 主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将不同类型的问题“解决”掉, 问题一“解决”, 也就万事大吉了。

新教材将“应用题”易名为“解决问题”, 难道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

其实, “应用题”易名“解决问题”后, 从教材的呈现形式到教学目标, 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到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承载着培养探究能力、提高合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所以, 在教学时, 我们不能仅关注解题类型与解题技巧, 将视角放在解题结果上, 而要更多地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注“解决问题”的质量, 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在着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工夫。 (1) 关注呈现给学生的问题情境。我们呈现给学生的问题情境是不是现实的、儿童化的、有意义的且具有适当的开放性, 从中能否培养学生处理复杂信息材料的能力。 (2) 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因而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学中, 要注意多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提高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3) 关注教与学的行为。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思考, 变老师的“讲”为学生的“探”,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尝试解决的过程,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4) 关注合作交流。注意让学生体验合作交流的好处, 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5) 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注意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允许大胆猜想、预测, 鼓励合情推理, 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6) 关注解题后的评价与反思。重视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的习惯, 重视沟通各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终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问题串, 以便形成合理的解题思路, 并掌握一定的解题策略, 如寻找数量关系、画图、假设、列表整理、转化、倒过来推等。

台湾问题 篇7

举办“台湾商品大集”是实施《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一项重要举措, 搭建了中小型企业进入首都市场的平台, 增进了首都消费者对台湾商品的直观认识。

一、宝岛风情·品味台湾

宝岛台湾,婆娑之洋、美丽之岛,由于兼融闽南、客家、外省及原住民等不同族群,无论在语言、生活形态、饮食及宗教信仰上,处处展现出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及和谐共荣的缤纷景象。因此,以“宝岛风情·品味台湾”为主题的第18期“台湾商品大集”不但扩大了台湾产品在北京的品牌影响和销售市场,也让广大消费者感受到了宝岛台湾独特的魅力。

二、独具风情的特色产品

近年来,台湾商品凭借浓郁的特色、上佳的品质、良好的口碑,引起了北京消费者浓厚的兴趣。台湾大集摒弃传统的销售展示观念,特意选择了60余家企业带来了涉及茶叶茶具、咖啡酒品、休闲食品、服装珠宝、日用保健等7大类130多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宝岛特色商品参展,其中有47家企业来自台湾本土,使京城市民足不出城就能全方位地品味台湾精品,领略宝岛风情。

特色产品:

1、茶叶茶具咖啡类:

台湾高山茶、冻顶乌龙茶;阿里山咖啡、玉山咖啡、咖啡豆。

2、酒类饮品:

金门高粱酒、红酒、花酒、水果酒;乌梅汁、芦荟汁、水果茶、柚子茶、果汁饮料。

3、副食品、休闲食品:

xo干贝酱、蒸鱼酱油、黑豆鼓、豆瓣酱、养生醋;旗鱼松、鲔鱼松、猪肉松、猪肉干、东港樱花虾、豆鼓小鱼干、干燥海藻;澎湖海藻酥、手工牛皮糖、贡糖、黑糖棒棒糖、黑糖海燕窝、台湾好料麻糬、台湾皮蛋、面线、冰激凌、茶点茶叶休闲食品、麻花、蒜香青豆、奶粉;高山族农产品、有机杂粮、有机食品、茭白等蔬果。

4、保健品类:

天然明列子、白柚参、葡萄籽、芦荟、胶原蛋白、儿茶素。

5、服装饰品类:

琉璃工艺品饰品、珠宝首饰;养生保健内衣、冲锋衣、冲浪衣、潜水衣、护具、运动服、休闲服、T恤、裤子、丝巾、百变围巾。

6、日用品类:

精油、面膜;防水围裙、保洁垫、环保清洁洗剂、口腔环保系列产品、竹炭养生精品系列、汽配零件;蚕丝被、毛巾、床上用品、纺织日用品;各种香品、香炉;台湾特色工艺品、礼品;智高科学益智积木。

7、电子产品类:

电动小型缝纫机;蓝牙产品、无线智能控制家用绿能电源产品、网络线材及其配件、各式切换器、分配器、UPS不断电系统、突波保护防雷器、电源转换器、各种接口转换器等计算机、电子通讯外围产品。

大集现场,富有独特风味的阿里山咖啡和高山茶,香醇甘冽的金门高粱酒,甜而不腻的牛轧糖,绵绵爽口的芭乐汁、营养丰富的明列子等产品销售业绩名列前茅,受到了首都市民的青睐。此外,台湾精油、白柚参和高科技电子类产品都是首次在京露面,为北京市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三、不落的大集,双赢的成果

“台湾商品大集”中,琳琅满目的台湾风味食品,争奇斗艳的宝岛特色工艺,充分展现了宝岛台湾的风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0天累计零售额达633.2万元,12月1日,还举办了台资企业与大陆采购商、零售商对接洽谈会,共有74家台商和28家北京大中型商业企业进行对接洽谈,部分产品达成了进店销售协议。

2010北京“台湾商品大集”搭建了中小型企业进入北京市场的平台,增进了大陆消费者对台湾商品的直观认识,推动了京台经贸的顺利发展,取得了双赢的成果。

结语

至此,2010北京“各地商品大集”不仅在首都市场集中展示了各地的特色商品和特色文化,为各地商品进京打通了绿色通道,实现了消费者、参展商、采购商、承办商场、主办方五方共赢。

大集后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和各地商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各地名品进入首都市场,力图将全国各地名、特、优、新精品长久留在北京,在首都打造永不落幕的“各地商品大集”。

2010年12月21日,京东商城将正式开启网上“各地商品大集”系统平台,实现“时空上全天候,地域上全中国”各地特色商品网络覆盖。

2011年,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将继续推动“各地商品大集”的品牌化、规范化、多样化、常态化和市场化,力争将“各地商品大集”打造成内贸领域国内一流的展会品牌。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实现“缤纷商品大集创新共赢未来”!

日本必须明确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篇8

日本想在“中华民国”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间两面通吃

我们先看第一份文件。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是中日3个文件中最具基础性的文件,其中第三款是这样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那么,《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又是如何规定的呢?《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说:“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问题随之产生了,因为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的是:“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这份中日关系基础性文件中偷换了概念,回避了中方“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实质性立场,而对于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日本方面只是“充分理解和尊重”。日本在文件中只承认了《开罗宣言》确定的“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的立场,这实际是“两个中国”隐喻式表述。若一定要从积极意义上看,日方的这个表述只是明确承认了台湾不属于日本,日本放弃在《马关条约》中获得的对台湾的所有权利。但对于当时已为战败国的日本而言,这是一个没有意义但是必须有的法律表态。对此,李登辉倒看出其中隐义,2008年7月26日,他在“李登辉学校”开讲时说:“台湾与中国没有什么关系,台澎金马在日本放弃时也没有指明要交给中国”,他呼吁要从“生为台湾人的悲哀”,到“做一个新时代台湾人”,真正摆脱“一个中国”。

可能是由于日本人贪欲太重,以至在这份文件的法权关系上留下签约主体与条约内容相冲突的如下悖论:即如果日本坚持认为台湾主权转交的对象是其交战对象中华民国,那么日本就不应当接受《中日联合声明》第五款中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弃战争赔偿的要求”的表述,因为,按日方的上述逻辑,后者不是战争的对象。换言之,只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曾为交战对象中华民国主权及其相关权利的天然继承者,那么日本在法权关系上才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弃赔偿”的施惠客体。然而日本却不顾这样的法律悖论,既不想赔偿中国又不想放弃台湾,在“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间两面通吃,并想以此瞒天过海,在事实上造成“两个中国”的后果,并在未来台湾问题上实现咸鱼翻身的目的。

正是由于日本在这份文件中预留了这些自相矛盾的法律问题,以至从文件签署迄今,中日关系始终没有步入良性互动的轨道,中日战略合作的政治基础始终没有形成。

东海问题的实质

是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

再看第二个文件《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该条约共五款,均未涉及台湾。第一款规定,“缔约双方应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其中的“领土完整”的含义,如结合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解释,对中国而言,是将台湾地区排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外的。这实际上是“两个中国”隐喻式表述,这一隐喻后来便自然转成日本对华外交始终不变的基调。在第三个文件《中日联合宣言》中,关于台湾问题,日方专列自然段重申:“日方继续遵守日本在《中日聯合声明》中表明的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重申中国只有一个。日本将继续只同台湾维持民间和地区性往来。”当历史进入21世纪,日本在对华关系的文件中,多次重申:在台湾问题上,日本继续坚持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明的立场。

与日本不同,在中美3个公报中,美国对台湾地位的表述非常确定,即“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又承认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这在法权逻辑上也就承认了中方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

对台湾归属的立场是检验日本是否放弃昔日“大东亚”政策的试金石。通过上述历史文献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从1972年迄今凡30多年,日本对台湾从未死心。30多年来日本坚持不承认而只是“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这表明,与美国对台政策相比,中国与日本在东海有着绝对不可调和的事关亚洲战后和平体系即雅尔塔体系的结构性矛盾;中日间的东海问题,并不是什么石油问题,它实质就是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邓小平曾对美国人说“中国人不解决台湾问题会死不瞑目的”。

进入21世纪的中日关系的特点是在双方改善关系的需求日益增大的同时,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也日益南辕北辙。日本方面对不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一部分”的表态在中日双方的文件中日益鲜明和突出,如果在中方的核心利益即台湾问题上日本不仅不作让步,反而还日益强调,那么双方主张的“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就失去了政治基础。

最后,必须提醒的是,目前我们所讨论台海统一的历史背景前提,是日本北方四岛尚未收回,朝鲜半岛尚未统一;而在可预见的时期,这个前提不会改变。但是,北方四岛全部或部分回归日本,以及朝鲜半岛的统一,与台湾回归中国一样,是或迟或早要发生的事。 对中国具有紧迫意义的是,如前两国的统一出现早于中国台海统一,那届时台湾问题向有利于中国方向解决的难度将会成倍地增大。

历史的量变是漫长的,但历史的飞跃却是突然和出乎意料的。2008年8月8日,就在第29届奥运会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下在北京开幕的同时,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与俄罗斯爆发大规模冲突。这个突发性事件向我们警示:国家分裂的危险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对此,对中华民族有历史责任感的人,都要对祖国两岸统一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

台湾问题 篇9

讲 稿

系部:计算机系

班级:通信11—3 姓名:蒋晓燕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的认识

尊敬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是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的一些认识。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实现新时期党的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还记得余光中老先生的那首《乡愁》吗?“.......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首耳熟而详的诗歌不知道出了多少华夏儿女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的心声。然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却任重而道远。综观中国近代史,我们眼中总是包含着血与泪。那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我们当然希望把台湾早日统一起来,但我们也知道台湾问题又不是一早一夕就能解决得了的,可台湾问题一天得不到完美的解决,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华儿女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作为一名大学生,祖国未来发展所依靠人才,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对台湾回归祖国的认识做一次演讲。1.台湾问题的由来

从16世纪中叶以来,美丽富饶的台湾宝岛就成为西方殖民者觊觎的对象,台湾就此开始成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至康熙元年荷兰殖民总督不得不签字投降,中国人民收回了属于自己的台湾宝岛,清政府治理台湾期间,台湾同胞富有高度的民族爱国精神,日后清政府逐渐走上了腐败,于1895年4月17日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又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台湾再次与祖国分离。2.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人民政府完全享有和行使对台湾的主权。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完全是中国的内政,是涉及中国是统一还是分裂的问题。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3.台湾与二战的关系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本来在法律上和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增长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4.台湾与内战的关系

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南京的民国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着手解放台湾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进入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扶持国民政权,形成台湾与大陆的对峙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把捍卫民族尊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国人民为之英勇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一切阻挠破坏中国统一的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断推动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无论国内外敌对势力如何阻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国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成绩承继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因此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中央政府坚持不懈努力解决台湾问题以完成我国早日统一。但在美国等国际势力和台独势力的阻碍,至今仍未能实现。但中央政府始终没有放弃我国的统一大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方针政策。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并确立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台独势力严重阻碍我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台独”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国际背景,而台湾当局拒绝和谈、限制交往、在国际上推行“双重承认”和“两个中国”的政策,又实际上为“台独”活动提供了条件。极少数“台独”分子鼓吹“独立”,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某些国际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和岛内的分裂势力,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制造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3.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并且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

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台湾已不是简单的中国内政问题,也不只是又关乎中华民族荣辱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所以统一祖国主权势在必行,而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做到: 第一,稳定国内政局及周边环境,做好随时武力收台的准备。在国内,大力加强军队建设,快速提升军事实力。只有当中国的军事实力强大到足以制服台独时,态度才有可能避免。必要时我们只好武力解决政权了。

第二: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我们支持一切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的事,坚决反对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的事。决不能台独势力纵横下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反对台独势力,两岸和平发展才会渐行渐好。总之,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将台湾从中国领土中分出去。

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于台湾问题要做到一下几点:

1、台湾是中国主权的一部分,台湾的回归不仅仅对中国国防和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完整性更有其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对台湾回归的意义要有更独立的认识和深入思考。

2、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关心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国家针对台湾的政策方针的了解,对台湾政治坏境和台海问题的国际形势的认识,而且要深入的去解读。学会独立思考,不激进,不盲从。

3、大学生是祖国的精英分子,肩负着祖国统一的大任,将来更有可能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所以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以期将来在台湾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4、增强对台湾人民的认同感,不要因为台湾一些政客的作为而疏远台湾人民,要清楚的认识到台湾和大陆一脉同源,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缺少台湾,我们中华民族是不完整的,中华文化是残缺的。

加强文化交流,找到两岸人民的共同归属感很重要。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台湾形势,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自身的建设,将自己建设为一个自由、民主、均富的整体。然后寻求逐渐与台湾的融合,为两岸的整体发展而共同努力。只有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才能赢得自己的国际地位,才有能力阻止国际势力对台湾问题的无理干涉。即使将来,不得已武力收复台湾,也有那样的国防军事实力。收复台湾是迟早的事,终不过我觉得我们的政府要权衡好两方面问题。第一:手段问题,如果台湾仍一意孤行,非弄得鱼死网破的话,我们的政府决不会纵容,那是我觉得动用武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了,但如果台湾还处于徘徊,我们我们也不会轻易动用武器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血浓于水,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有我们的经济刚步入正轨,一切都还有待于发展与提高,如果交战,难免美国,日本不会插手进来,世界大战会不会卷土重来我不能肯定,但这绝对这一定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东亚地区的稳定造成不小的冲击力;还有就是时间问题,我觉得关于台湾问题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总之,对待台湾问题,我们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我们和台湾同胞血脉相连,我们都渴望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稳定的家园。因此促进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实现两岸经济共同发展,是两岸繁荣发展,是两岸共同的心声。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强大的政府会给我们海峡两岸同胞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中国最终也会实现完全的统一,拥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愿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张。坚持一个中国不动摇、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实现!

演讲人:蒋晓燕

台湾问题 篇10

一、追求目标多元, 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

《标准》规定“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具体要求包括:

1. 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2. 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 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与他人交流思过程和结果, 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当我们认真审视“解决问题”这一目标时, 不难发现, 它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 以数学思考为核心, 以情感与态度作为调节。其他目标可以通过“解决问题”这一活动来达成。对解决问题目标的把握, 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解决问题是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并非单一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地说, 目标要求首先要让学生面对和尝试不同的现象, 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能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与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或数量关系, 并把他们提出来, 然后才是解决问题。传统应用问题教学中, 学生较为习惯直接面对一个确定的问题, 思考解题方法, 提出问题是教师或教材的职责。而此目标把“你发现了什么”这一过程还给了学生, 成为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第一步。

第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倡导运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想方法,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但更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 包括学科内部以及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教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就要在突出学科育人功能的同时, 走出学科本位。实际上, 在现实生活中, 包括数学学科内部以及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 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往往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与方法才能解决。这一目标为解决问题开阔了视野与思路。

第三, 强调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倡导策略的个性化体验与积累。对于学生发展而言, 解决问题的真正意义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体验解决问题过程中策略的多样化。当学生由不会做到会做, 需要的就是策略的支持。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在多样化的鼓励下, 形成思维的个性化, 这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第四, 强调问题解决过程的个体性与全体性的结合, 强调问题解决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教育价值。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所以,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倡导自主探究下的合作交流, 倡导学生不同思维成果的碰撞与共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 着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数学思维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作为新课程标准下的“问题解决”教学, 其实质是学习者面对新的情境下所进行的数学思维训练, 实施者的价值取向和问题设计的内置思维空间大小将直接影响学生进入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活动的质量。那么, 解决问题教学中怎样的问题情境才有价值?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

所谓问题, 指对学习者来说没有现成方法可以解决的情境状态, 它需要学习者经过思考和探索才能解决。所谓数学问题情境, 是指以数学问题为主体的真实的任务环境。它包括知识的背景、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表征 (虚拟现实、高质量视频等) 和问题的操作空间。知识背景包括学习新知识所应具备的经验、体验和思维方式等, 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尤为重要。从问题呈现的角度看, 数学问题表征是问题的外包装, 它可以使问题变得生动有趣, 使问题更具有吸引力。从解决问题的过程看, 它应该能够辅助 (支持) 学生思考, 应该是“过程化”的表征, 表征服务于问题和问题解决。有时, 在问题呈现时可能无表征或有简单的表征, 即赤裸裸地呈现数学问题, 我们应该看重“过程化”的表征。思维空间是问题操作空间的核心部分, 是数学问题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 也是数学问题情境的重点。数学问题情境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 服务于学生学习全过程, 从学习心向的确定直至完成知识的建构都是在数学问题情境中进行的。置学生的学习过程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是数学问题情境的核心。评价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 最重要的指标是看其内置的思维空间是否广阔, 能否有利于《标准》中规定的“解决问题”的目标实现。一般来说, 一个好问题应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或创造精神) ;二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发展空间;三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四是具有给定信息的现实性和简易性。

现行教材在“问题解决”的内容体系、编排与呈现等方面作了很多尝试, 如: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要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 要有宽广的实践空间等。所有这些, 虽颠覆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应用题标准化题型的模式, 突破了传统应用题的诸多不足, 但存在着片面追求、走极端的倾向, 如过度创设情境且过于华丽, 呈现方式以纯图片、半图片、半文字居多, 只重视数学问题生活化, 而忽视生活问题数学化。特别是通过问题的设计与解决促进学生创造性数学思维的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问题从哪里来?笔者认为, 其一是改造。按前面对问题的界定, 我们可以发现课本练习中的很多题目只能算是训练性的习题。有时, 我们必须对一些习题进行改造, 使之成为“问题”。五年级数学书上有这样一类行程问题:小红和小强从相距800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出发, 小红每分钟行65米, 小强每分钟行70米, 4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我们可以把它改造成: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 小红和小强从相距8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 小红每分钟行65米, 小强每分钟行70米, 4分钟后, 小红和小强两人相距多少米? (请你从不同的运动方向去考虑问题) 显然这是一个没有规定运动方向的开放性问题, 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运动方向去考虑。第一种是相向而行, 算式是800- (70+65) ×4;第二种是相背而行, 算式是800+ (70+65) ×4;第三种是同向而行, 小强在前, 800+ (70-65) ×4;第四种也是同向而行, 小红在前, 800- (70-65) ×4。这样的改进比一般性习题更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紧张度, 更能使学生整体把握行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其二是引进。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我们的隔海邻居日本、陆地邻居俄罗斯都非常重视“应用题”, 他们命制的应用题很有特点。在“问题解决”口号的推动下, 国内教师也原创了许多极有特色的数学应用问题, 我们要注意收集或参考。

【案例1】弗赖登塔尔有一个经典的“巨人手印问题”:昨夜外星人访问我校, 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手印, 今夜他还要来, 试问, 我们给他坐的椅子应该有多高?他用的新铅笔应该要多长?

这个题目好懂、有趣自不必言, 尤其是体现比例的思想, 通过测量两只手大小的比值, 将比值用于设计椅子高度和铅笔长度, 这是比、比例、相似等数学本质的体现。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操作, 测量, 更是一个绝好的数学活动。

【案例2】 (荷兰) 甲离学校10公里, 乙离甲3公里, 问乙离学校几公里?

本题训练学生的表示能力。首先要问, 甲、乙、学校在一条直线上吗?如果在一条直线上, 答案有两个。如果不在一条直线上, 答案有无限多, 但都位于一个圆上。

【案例3】 (连云港) 餐饮一条街上有“好日子”和“好心情”两家餐厅, 下图是周末两家餐厅的就餐人数, 你能根据图示判断出哪家餐厅比较拥挤吗?为什么?

本题训练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拥挤”现象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且本题的解答思路和策略根据不同的理解是多样的。从图示可以看出, “好日子”餐厅的面积为48平方米, “好心情”餐厅的面积为24平方米, 前者面积为后者的2倍。而前者就餐人数为50人, 后者为30人, 前者人数不到后者的2倍, 所以后者比较拥挤;也可以通过人均占地面积的角度进行思考, 即6×8÷50=0.96 (平方米) , 4×6÷30=0.8 (平方米) , 0.96>0.8, 所以, “好心情”餐厅比较拥挤;也可以通过单位面积的人数进行比较, 即所以, “好心情”餐厅要拥挤一些。

上一篇:地铁桩支护下一篇:大学工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