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状的反思十篇

2024-07-02

对现状的反思 篇1

1. 社会因素的影响

教育产业化后, 每年有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最现实的结果就是很多农民不愿意承担这种高昂的教育风险投资, 读书无用论开始上升。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说, 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长期以来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叉”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成为影响农业效益和农民富裕的主要制度性因素。由于农业发展缓慢, 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农村教育自然也处于弱势的地位。另一方面, 媒体对教育的宣传的力度不够, 宣传只是片面的, 没有全方位地宣传。在农村中能得到媒体的宣传教育的少之又少。所以在农村许多人教育意识薄弱, 对教育的重要认识不清, 对国家进行的“普九”不理解, 认为“普九”只是学校的事。

2. 家庭因素的影响

农村贫困地区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 一方面, 受传统愚昧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 不少人思想观念陈腐, 认为送孩子 (尤其是女孩) 上学是一大损失;另一方面,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 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 一旦毕业无法就业, 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 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者不畅, 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 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 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 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 受家庭财力的制约, 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家长都认为读书无用, 对子女的学习放任自流, 只要混完初中就行了, 没给子女树立一个目标, 直接影响农村学生的求学积极性.

3.学校因素的影响

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从硬件来看, 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城市相比有天壤之别, 加上农村偏远地区的班额设置不合理。很多班级超编严重, 初中班级人数多达60人以上, 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纪律管理、教学方法、作业批改都增加了难度。这种班额现状对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冲击很大, 因为较为适当的小班设置才能更好地展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谋求人的全面和个性发展等教学理念以及探究式等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许多农村学校由于条件比较差, 教师待遇偏低, 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 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同时, 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教师不是超编, 就是缺编, 在很多学校, 没有体音美教师, 老师往往是什么课程都要教, 如此, 造成一些课程教学质量低下。

4.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相当长的错综复杂的改革过程, 其中的改变教育思想、重新设计课程、制定评价标准、改革教学活动等都需要有专门的研究。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农村主要还是在追求“应试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阻碍着课程改革。同时, 课程改革总是受到具有守旧思想的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强烈反对, 因此改革总是迟缓的。长期以来, 农村与城市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 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 根本不可能都去上大学。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 只能成为极少数尖子生的陪衬, 成为这种教育体制和目标的牺牲品。他们中的大多数, 苦读九年 (小学六年, 初中三年) 只能回乡务农, 因为缺乏生活技能, 进城打工没门, 搞二三产业无路, 只好在家里闲着, 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处境, 农民感受不到教育的经济效益。同时, 乡镇企业却面临缺乏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工人的尴尬局面。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 改变现在农村教育的弊端, 走出现在农村教育的困境,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政府要转变解决农民、农村问题的指导思想, 制定各项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制度, 让农民有其利、有其权、有其教。要建立支持和保护农民、农业的法律政策体系, 通过补农、助农、护农, 让农民拥有财富, 享受不断提高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 保持发展经济的活力。要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这既要清除来自社会的障碍, 又要清除农民自身的障碍, 培养农民维权、用权的权力观。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增强农民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要改革城乡失衡的教育制度, 教育投入要向农村有所倾斜。

2.深化农村教育改革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 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途径。一要推进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 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 突出农村特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成人教育以农民技能培训为重点, 两者都要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 切实培养能真正服务于农村的各类人才,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 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在我国广大农村, 教育资源不足同农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并将长期存在。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 积极发展公办教育, 同时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办好农村义务教育, 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 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 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三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办好农村学校, 关键是要有好校长、好教师。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 吸引优秀人才到西部任教, 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 通过定向招生等方式培养乡村教师, 切实解决“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学校缺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不稳定的问题。四是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 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 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要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 使农村职业教育在今后几年有一个较大发展。

3.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执法主体地位, 预防辍学率的上升

认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依法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每年开学前, 地方政府必须向其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发放入学通知书, 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按时到校报到入学, 把好入学关, 从源头上防止儿童辍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应取消升学考试, 让小学生上中学完全实现“直通车”。要依法健全和完善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每学期,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要做好辍学情况统计, 统计工作要真实、客观。一经发现在校生辍学, 立即发出复学通知书, 责令其复学。对16周岁内辍学而拒不复学的学生, 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对其监护人采取行政措施, 或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 合理开发农村基础教育课程

对现状的反思 篇2

在中国古代, 礼仪被作为人们日常生活规范, 同当时的文化教育与政治体制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思想规范长期约束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近千年的历史可以被看成礼仪制度的历史。礼仪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相互尊重、礼让、和睦相处而约定俗成并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处事原则。在古代, “礼”被作为典章制度的总称, 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礼之名, 起于事神”。意思是“礼”是用来事神、致福的形式。其本质就是尊重对方, 敬重他人。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又要自尊自爱、善待自己。孔子说:“不学礼, 无以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必须把知礼、学礼和践礼视为个人修养的重要部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 人们始终都将文明礼仪视为一种行为规范所遵循, 因为知礼、行礼是维系社会和谐发展、建立和睦友善人际关系的关键。近几年,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不仅限于国内,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进入中国, 礼仪作为文明交流的核心标准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这是树立一个国家甚至民族形象的重要准则。

二、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陋习

在生活中, 对一个人的判断往往取决于此人的言谈举止, 正如世界著名文学家歌德所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遵守文明礼仪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但是许多大学生缺乏礼仪意识, 不能自觉地约束自我, 也不能积极地与他人相处。长此以往, 将阻碍其自身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陋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忽视日常礼仪规范。

当代很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遵守礼仪规范的约束, 比如: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乱涂乱画、见到长辈不打招呼, 等等。这些学生不仅在生活中做不到尊礼、守礼, 而且在日常学习中也存在颇多问题, 比如:无故旷课、上课迟到、早退、上课睡觉等不胜枚举。还有学生在校园中将打扮怪异、穿着奇装异服、言语粗俗作为彰显个性的方式。更有甚者在公共场合与异性勾肩搭背, 举止亲密, 让旁人感到不适。从以上罗列的这些陋习不难看出这一部分大学生忽视文明礼貌规范, 不仅给自己带来问题, 而且给其周围的人也带来麻烦。

2. 缺乏文明礼仪意识。

当代大学生忽视文明礼仪规范的根源是他们缺乏文明礼仪意识, 这是因为人的一切行动都会受到意识的指挥支配。这些学生平时缺乏礼仪意识, 礼仪知识也严重匮乏。与此同时, 他们身上已养成的种种陋习又阻碍他们文明礼仪意识的养成, 长此以往对这些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往往只重视专业和技能, 对于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不尽如人意, 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礼仪意识淡薄, 认为只要不违反校规、校纪就足够了, 除此以外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礼仪意识的缺失直接导致这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失礼、无礼、缺乏公德心、不懂得社交礼仪规范。

3. 文明礼仪教育严重缺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很多家庭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加之现在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因此许多家长对子女百般宠爱。这导致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世界观。他们大多表现为自私自利、任性妄为。眼中除了自己没有别人, 目无长辈, 不懂得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家长往往只看重孩子身体健康、成绩优秀, 其他方面一概忽略, 对于晚辈的文明礼仪教育缺失严重, 很多大学生连起码的礼仪规范都不知道。在某些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边缘地位,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不重视礼仪教育, 就造成这些大学生不懂礼、不习礼, 不懂得提高自我修养, 更不懂得尊重他人。

三、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现象成因

1. 文明礼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文明礼仪教育始于家庭, 家庭教育直接决定礼仪教育的成败。日常生活中, 一部分家长对子女行为失态、言语粗俗等失礼行为缺乏正面引导和教育。家长对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出现的问题往往持不多过问、放任不管的态度, 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的性格出现问题, 影响其日后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学生常常缺乏责任心、独立能力弱、虚荣心较强、抗压能力弱。

2. 学校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忽视。

当今许多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只重视学科专业的学习, 而忽略礼仪品德的教育, 形成了“只教不育”的风气, 没有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高校培养人才把知识放在首位, 礼仪道德放在次位, 而且对礼仪教育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简单灌输, 但是文明礼仪必须用心去传授, 不能依靠机械地教育, 只有学生从内心真正习得礼仪、实践礼仪才可见成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除了需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强调礼仪实践环节。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环节的开展与否, 直接关系着其教育结果的成败, 学生能否真正遵守文明礼仪规范, 关键就在于其是否能亲身去实践。通过生活实践学生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礼仪, 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3. 社会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失。

高校学生正值青春年少阶段, 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充满激情、精力旺盛, 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是这些学生并没有真正成熟, 他们情绪极不稳定, 有着矛盾性, 易冲动。这就造成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正确地辨别是非, 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缺乏抵抗能力。加之社会对于这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教育, 这些学生的礼仪文明缺失就尤为明显。这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制力, 有的人甚至迷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他们盲目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 礼、义、廉、耻在他们眼中就是空谈。社会忽视对这些大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反过来这些缺乏礼仪修养的学生又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反作用。

四、如何应对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现象

1. 大学生需从自身发现问题, 调动主观能动性。

作为文明礼仪的直接实践者,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 应当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 认识到自我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生确立主体地位的同时, 教师再给予正确的引导, 学生就会主动择优、择善地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 (即内因) 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先让学生树立文明礼仪规范的观念, 时刻遵守文明礼仪规范, 让知礼、行礼在日常生活中常态化。

2. 学校需发挥正确的教育引导作用。

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前提是弄清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还要遵循教育规律并选取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高校文明礼仪教育要遵循知行统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通过教育让学生自觉知礼、行礼, 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文明礼仪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 其更具实践性、实效性, 而非书本上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灵活选取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富有创新性、实用性。不能简单采取传统的说教式教育, 应当将文明礼仪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运用课堂模拟、社会实践、集体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使学生真正领悟文明礼仪的真谛。

3. 文明礼仪教育从家庭做起。

在家庭中,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启蒙教师, 家庭是所有教育的第一课堂, 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起点。孩子从小在知礼、懂礼的家庭中成长生活会自发地被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所熏陶, 家长对子女的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营造具有文明礼仪氛围的家庭环境。家长在家中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样, 基于此点, 家长在家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必须在子女面前起到表率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留意自己的举止, 提高个人修养, 积极践行文明礼仪规范, 承担起子女成长导师的责任, 为孩子指好路、带好道。

4. 积极营造讲文明、懂礼貌的社会环境。

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学校, 如果说家庭和学校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 那么社会环境则是间接地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礼仪道德风气对于高校学生文明礼仪修养的养成会起到促进作用, 全社会应当积极营造“知礼、行礼”的社会风气, 让社会教育的效果渗透到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使社会文明礼仪教育日常化。文明礼仪需要亲身去做, 这是一个主动的、自觉的实践行为。社会在高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可以适当主打一些以宣传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 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学以致用, 自觉养成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

五、结语

高校人才质量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由高校教育质量决定, 因此高校对人才的教育既要保证专业知识的掌握, 更要保证其品德高尚。可以说, 对于高校人才质量的要求也是国家和社会对于高校教育质量的要求。基于此点, 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下手, 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识双管齐下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奉献、为社会服务, 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文明礼仪教育更是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遵循知礼、讲理、为人谦虚的处世原则, 这既体现了个人对自身德行修养的要求, 还反映了对他人的尊重。但是当代大学生对文明礼仪普遍缺乏重视, 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并非个例, 而是大有人在。这是由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学习生活环境共同造成的。因此, 要想让大学生真正学礼、知礼, 就必须多管齐下、共同教育才可见成效。

关键词:文明礼仪,缺失,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对现状的反思 篇3

一、对反思活动本身的认识不足,缺乏理论的指导

目前,教师的教学反思多为感性认识,窄而浅,缺乏理性思考,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把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使教学成了“空思”。

置身于当今不断发展的教育特殊时期,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知识储备已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原有的教师成长经历几乎不再适用,每个教师处在成长中。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要培养会学习、善思考、能创造的学生,教师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提高,经常的通过教学反思来回顾与梳理自己的实践行为,记叙自己的教学经历,提炼自己的教学智慧,走出自己的狭隘空间,才能全面的认识现象的本身,否则,只能是天天反思日日如此,年年反思岁岁依旧。

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的经验,就必须多读书,多学习,读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就对如何教学,如何驾驭课堂,如何带领学生走出自然提供了反思的标尺,读专业性的书。领略大师的风采,模仿名师的课堂,对自己的反思大有启迪。就不会导致在行为上依然停留在经验型教师水平。

二、对反思的认识和实际的反思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决大多数教师都具有教学反思的意向,在教学中确实存在着反思,但反思的内容比较单一,侧重于反思较低层次的教学技能,对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反思不多。在反思的方式上,侧重于课后反思,缺乏反思的连贯性。决大多数教师的自我评价都很高,一方面说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很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淡薄——对自己教学的高评价与实际教学之间存在距离。多数学校对教学反思都有要求,但不明确,不具体,造成教师对教学反思的内涵并不理解,并没有从内心真正接受学校的要求,而自觉自愿的进行教学反思,处于表面应付状态,对教学的反思也還停留在“反省、回顾”的水平。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以及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都是影响教学反思发生的因素。大多数教师都能积极的认同教学新思想、新理论,如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但所认同的理论和实际的教学实践之间还有距离,说明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三、反思形式单一,反思内容和反思范围有限

教师对反思方法的选择并不局限于一种形式,而是采用几种方法。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教师反思的方法主要是写反思日记和反思教案)以及评课说课的形式。遇到问题采取在头脑中“想一想”,这种形式并没有把反思正规化,而是把思考问题当作反思的过程或反思的形式。采用建立教学档案、教学录像的反思形式则比较少。究其原因,有可能是采用这些方法在操作上比较复杂,或需要一定的技术或硬件的支持,而教师们对写反思教案或反思日记以及评课说课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通过对反思方法选择理由的调查发现,选择这几种方法的原因主要是可以及时地解决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或者是可以获得即时的反馈,便于改进。

四、教师的反思水平普遍不高,还处在技术合理性水平上

在对教师的反思行为结果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教师在反思日记或反思教案中涉及的最多的内容是仅仅对事件进行描述,尝试着对教学事件和教学行为进行解释和提供证据的占少部分,但仅仅是依据个人判断给出解释以及与自己的对话,对教学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探究,而涉及广泛的社会背景问题的几乎没有。在教研活动和与同行的交流中探讨得最多的是对教学技能、方法、技巧等合理应用上的问题。初步可以得出结论,教师的反思水平主要是处在技术合理性水平。

对幼儿安全教育现状的反思 篇4

有了孩子以后,妈妈们的宁静世界开始展现出“危机四伏”的一面。厨房当然是宝宝的禁区,家里一切尖利的东西也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幼儿园有时也让人无法放心,因为老师无法盯住每个孩子……妈妈们的神经时刻紧绷,每日战战兢兢,而孩子却似乎永远防不胜防地出现新的安全问题。如何保证幼儿的安全一直是所有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关心的话题。从饮食的细节到服饰的舒适、安全;从室内有害气体的监控到交通安全的防范;从防拐卖到防火灾、水灾,教师和家长做足了功课,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幼儿受伤事件,我们虽然采取了几乎“武装到牙齿”的保护措施,却似乎永远无法给予孩子一个安全的世界。这不禁让笔者产生了这样的思考:“难道我们为孩子创造的环境还不够安全吗?”“幼儿的安全责任应由幼儿园和家长完全承担吗?”“安全感离我们的孩子有多远?”“我们对孩子的呵护是否出了问题?”

一、采取防患于教的保护措施,才能真正让孩子远离伤害。

“为什么两片薄薄的东西不断地一开一合,纸片或布料就会整整齐齐地分开呢?”明明对剪刀一直很好奇。遗憾的是家里所有的剪刀、针等尖利的东西都被放进盘子里,放在了他够不着的冰箱上。终于有一次,明明偷偷地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他搬来小板凳放在冰箱旁,然后站在板凳上够盘子。盘子好沉啊,明明猛地用力一拖,结果板凳一歪,明明摔倒了,而盘子也跟着滑落,锋利的剪刀就……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由于“隔代养育”成为较普遍的养育模式;由于父母过强的保护意识等等复杂的原因,家长往往倾向于给宝宝无微不至的照顾,宝宝遇到任何细微的危险都是家长不能容忍的。然而,孩子的好奇心和不断成长的欲望驱使着他们对周围世界不停地探索,因此绝对安全的温室是不存在的,即使有,相对于不断发展的孩子来说也只是暂时的。面对活泼好动的儿童,面对各种意料不到的情况,如果仅仅采取被动而消极的措施一味回避,只会让成人感到防不胜防,疲于奔命。因为,这种认为将孩子安放在人为营造的“保温箱”里即大功告成的呵护方案,本质上是暂时性的,它并未给孩子的发展预留空间。案例1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把危险物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就觉得安全了的想法,显然忽视了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孩子将能够利用外力达到目标(拿到剪刀)的可能性。

“要让一片田地不长野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同样,要做到让孩子真正远离伤害,最好的方法不是将可能导致伤害的因素像“野草”一样一一从孩子的世界中“剔除”出去,而是积极地教给孩子避免伤害的知识和方法,增强孩子的自护能力。这样的呵护方式才符合儿童发展的需要,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安全。正如案例1的情况,如果家长不是单纯地阻止,而是主动交给孩子一把儿童专用安全剪刀,并教会其正确的使用方法,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还可让孩子学会一项技能,避免上述一幕的发生。

二、成人的一味迁就,剥夺了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和意识。

妈妈让荧荧去卧室拿剪刀。荧荧在拿了剪刀往回走的路上被床脚绊倒,被剪刀扎破小手。荧荧爬起来就责怪剪刀:“都是你不好,为什么把我扎伤?”接着又责怪床:“都是你不好,把我绊倒。”然后又责怪妈妈:“就是你,为什么让我去拿剪刀,害我受伤?”最后还怪到了爸爸:“都是你要换房子。如果是原来的房子,我就不会摔跤了。”荧荧如此的表现,让爸爸妈妈惊讶万分。

孩子是弱小的,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需要成人的细心呵护。然而,呵护并不仅仅是成人为孩子创设合适的环境而迁就孩子自我保护的低水平,也不是成人将孩子的一切安全问题全权代理,更不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安全的旁观者。既然保护的是孩子的安全,为什么“当事人”却置身事外,不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负一点责呢?

孩子也应该部分地承担起保护自己的责任,而不应该被依赖心理所俘虏。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不仅能培养敢作敢当、不逃避和推卸责任的优良品质,更能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只有当孩子清楚所受的伤害是由自己不当的行为造成,“错在自己”的时候,孩子才可能明白自己才是自身安全最好的守护者,才会别无选择、义不容辞地承担责任,增强自护意识,而不是怨天尤人。

让我们比较一下家长在处理孩子被桌腿绊倒后的不同处理方式:有些家长会急急忙忙把孩子扶起,安慰一番,然后自责“都是妈妈不好,没有提醒宝宝”,更有甚者还会怪罪桌子,“都是桌子不好,害宝宝摔跤”,然后带着孩子把桌子打几下出出气。面对伤害,这些家长的呵护方式是消极的回避,是一时性的。家长的言行传递给孩子这样的错误信息:如果我受伤一定是别人的错,所以我有权责怪别人;因为是别人害我受伤,所以我的受伤是自己无法避免的。要想不受伤,只能靠别人的保护;没有了别人的保护,世界是危险和不可控的。这些讯息的可靠性,对孩子不断发展的一生而言,能持续多久呢?又具有多少积极意义呢?

相比之下,另一些家长的呵护方式对孩子的终生发展更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家长会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然后跟孩子一起讨论摔倒的原因,总结注意事项,最后再让孩子走一遍。这种处理方式暗含着这样的讯息:受伤是你不小心,不怪别人,所以必须要学会保护自己;只要你小心,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周围的环境对你是安全可控的。这样的讯息无疑将让孩子受益终生。当然,成人应该为孩子的安全担负大部分的责任。但是,如果不尝试着让孩子为自己的安全负责,只是一味回避,孩子将难以获得积极地面对伤害的态度,也难以养成为自己负全责的独立人格。而独立人格的养成对孩子漫长的一生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父母的过度焦虑和孩子自护信心的缺乏,阻碍了孩子安全感的获得。

军军上小班,平时特别容易焦虑不安,很难放松,一点点的小事都会让他感到害怕。一次老师组织小朋友捉西瓜虫。别的小朋友兴致勃勃,他却死活不敢。老师再三保证西瓜虫不会咬他,军军还是不肯,最后竟委屈地哭了起来。在家里,睡觉不敢关灯,因为“怕有魔鬼”;也不敢一个人

在房间里玩耍,妈妈离开一会儿都会让军军哭闹不止。老师和家人都很头痛。

从案例的描述可以判断出,军军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造成他安全感的缺失有许多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和老师教育的方法和态度不当是主要原因。父母的处世态度对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生命的一开始,孩子就会根据周围成人的态度来调节自己的言行,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这种适应能力使他们从出生开始就适应外界成为可能,同时也会使孩子在成人错误态度的影响下,形成不良的思维定式,最终导致错误的行为方式。如果父母总是小心翼翼,因为害怕孩子受伤而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那么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处世态度。孩子会认为这个世界充满危险,是不可靠的。在他的世界中充满这样的话语:除非妈妈在身边,否则我就不敢……因为我没法照顾好自己。或是:每当我面对新鲜事物、陌生人或陌生的环境,我就会焦虑不安,因为我怕受伤害……

儿童心理学关于叛逆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说明这一点:三岁左右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对父母说“不”,并开始独立探索周围的世界。在这一时期,如果父母采取包容、支持的态度,孩子长大后容易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乐于探索并更易获得安全感。相反,如果父母采取漠视、压制的态度,因为害怕受伤而抑制孩子的探索行为,孩子长大后容易对新鲜事物反应冷漠,有退缩行为,不易获得安全感。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可以看到无数这样的现象:孩子一拿剪刀,大人就紧张地大喊“小心”;孩子明明已经减慢了速度小心地过马路,成人还是觉得拉着孩子的手过马路更放心。类似的过度焦虑会阻碍儿童安全感的获得,也会相应地阻碍儿童探索性的发展,导致儿童退缩行为的加重。成人这样的呵护方式,对孩子而言更像是一种束缚,对孩子长远的发展而言无疑是有害的。

同时,安全感的获得也来自于孩子对自我保护能力的肯定。如果孩子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他就会觉得周围的世界是可控的,因此也是安全的。在孩子积累了一定的成功自护体验以后,孩子对自己的自护能力就有了一个积极的评价:我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那么,安全感也更容易获得。佛洛伊德认为,早期安全感的获得将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而生命与非生命的一个巨大区别就在于:生命是发展而不是停滞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呵护应该重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和机会,而不在于迁就孩子现有的发展水平,被动消极地应付。呵护生命,就要增强孩子的自护能力,就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自护的责任,更要给予孩子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心灵。

上学期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本人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摸索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如下,本人就这个学期来,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1、求新思变,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怎样教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法无疑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这一历史潮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此道理,不能及时的转变思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很快将会被时代淘汰。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为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本学期以来,本人在完成工作之余,广阅资料、听专家讲座学习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明晰新目标。有效地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自己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摸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2、常抓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本人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另外,课堂教学中注意营造民主的氛围,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生理、心理的发展,个体差异大,大部分学生都渴求别人的理解与尊重。作为教师,我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蹲下来跟学生说话,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学生之所需,抛砖引玉,为在知识海洋里前行的学生指明方向。

3、注重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对现状的反思 篇5

马斯洛在开篇就提出,我们的第一个命题声明:个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有组织的整体。每一个人在产生某种需要或是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都表明的是整个人的意愿和动机倾向。那种把人肢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分析的行为是荒谬的,例如“是‘约翰·史密斯’而不是他的肚子要吃东西”,因为“受到促动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个人的某个部分”。我们不难理解这个命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有意无意地总是忽视这个前提。

这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是整体的功能不是构成整体的部分的功能的叠加,整体通常具有超越部分叠加之后的功能,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整体去理解学生和学习。

就学生而言,不仅在学习中需要调动其认知需要、学习的渴望,除了“知”,“情”“意”“行”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的学校教育因为过分关注学业成绩,有忽视社会问题和学生实际的倾向,强调认知发展忽视学生心智成长倾向,并对除了学业成绩之外的挫折表现得漠视,任学生的其他挫折自生自灭,学生时常因此感到能力不足并由此难以得到自我认同,过分长时间的学校生活使学生与亲人和朋友交流的时间和精力都受到限制……这些其实都是对学生是一个整体性的人的忽略,只看到了学生的认知的需要、学习的渴望,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感到一种内在的虚无,除了好好学习很难找到其他被认为合理的支点,对于怎样良好处理自己的全部生活常常感到不知所措。

就学习而言,需要调动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视觉、听觉,还必须是整个人的参与,是包含整个人的经验、情感的参与。而在这点常常被忽略,我们关注学生通过某种学习之后的可以得到的标准化的成果,对于学生是否是调动自身的所有因素参与到学习中关心不足。只有学生整体参与到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最大程度提高学习的效率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都作为课程的目标,这是一种理念上的革新,但是制度上的保障依然不够,高考选拔制度一考定未来的压力,还是迫使师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与提高考试成绩有直接关系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上。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才是扭转乾坤的关键所在。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需要的满足

(一)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进行了分析,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两种是低级需要,后三种是高级需要。虽然“大多数的文明(以及它们的政治、教育、宗教学说等)是指向真理、爱、美的高级冲动被假设为时在本质上内在地不同于那些动物性的需要。进而,这两者又被假设为是相互敌对、相互排斥的,并为取得控制权而处于永恒的冲突之中。从这样一个视角来看,所有的文化以及它们的功能机构,都是站在高级需要的一边,反对低级需要”,但是马斯洛认为“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有着不同的特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两者都必须属于基本、天定的人的本性,它们不会异于或违背人性,它们是人性的一部分”。

马斯洛站在一个较为客观的角度解读了人性,取消了性本善或性本恶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人性有其自身的弱点,但是也内在的具有控制这些弱点和削弱这些弱点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因素。他把这些因素称之为“控制马的缰绳”。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拥有促进其发展的自身因素的同时存在阻碍其发展的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并存的,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灭阻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就像不能要求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必须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说家一样,性格内向的孩子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睿智深沉的思想家。任何学生的发展不是需要其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而是需要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发展中的学生其自身蕴含了自身的可能性,学校需要做的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制定学生的发展方向,而是要尊重和关心学生本身的意愿以及自身的可能性,并且调动其发展的冲动来冲破阻碍因素的束缚,

(二)需要的满足与如何满足儿童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每一个需要的产生都是以前一个低级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前四种需要为匮乏性需要,这些需要的尚未满足不断推动人们从事满足该种需要的行为,一旦匮乏性需要的到满足,这种行为也会停止,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长性需要,它在匮乏性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且不会终止,会一直推动人们自我实现的活动。

在现在的教育和家庭以及社会环境中,出现了儿童的匮乏性需要得到过度满足的情况。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众星捧月的局面,对儿童的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以牺牲成年人要得到的爱和尊重为代价的,儿童处于舞台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在迎合儿童的需要,甘愿作出各种妥协。物质上的过度满足和精神上的过度溺爱,使得儿童漠视已经拥有的,甚至倾向于低估食物、安全、爱、自尊和尊重的价值甚至对之不屑一顾,马斯洛由此指出“单纯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不够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有必要去体验坚强、隐忍、挫折、约束、限制等感受”。

中国重视教育的传统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以及整个社会弥散的对物质和社会地位的功利性追求,有些家庭为了配合儿童的学习,而放弃了对儿童其他方面的要求,放弃了对儿童作为家庭成员应学会的责任,放弃了儿童参与社会生活从而获得协作精神的可能性,忽略了儿童对精神上的爱的交流的需求。这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学校生活的过分重视以及学业成绩的过分强调,会让许多学生感到来自学业的压力了甚至因此生出抗拒之情,即使不抗拒也很难使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自发的事情。学生可能学会了认知,但是在“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方面可能还是有很大困难。学习不应该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唯一期待,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生活之中,因为,教育首先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三、自我实现

马斯洛将将自我实现定义为“它(自我实现)是指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如同密尔在《论自由》中说:“人性倒像一棵树,要求按照使其成为活物的内部力量的倾向朝四面八方生长、发展。”每个人都要按照其本性,从事自己适合的事情,否则,人将永远处于不安和不满足之中。只有通过自我实现人才能成为其自身,只有自我实现人才能表现出其独特性。

这么说来,自我实现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产生以及其内在倾向的自由发展。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各种匮乏性需要的满足,当各种匮乏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坚持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的第一次产生是匮乏性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可是匮乏性需要能得到妥善满足的人少之又少,那么自我满足的需要的产生岂不是幸运儿的专利?这不是精英主义的思想?不过马斯洛同时强调产生了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对匮乏性需要的满足也拥有了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自我实现的人在面对匮乏性需要的重新缺乏的时候会弱化对匮乏性需要的强烈愿望,而依然将注意力的重点放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上。

笔者认为,自我实现的意识如果顺其自然产生,可能要以匮乏性需要的满足为基础,可是如果加入人为干预因素,在匮乏性需要没得到完全满足的情况下让人具有自我实现的意识也是可能的。在战争年代,自幼食不果腹的仁人志士依然存有满腔热情,将为国捐躯视为其自我实现的方式,这种自我实现不以匮乏性需要的满足为基础。这说明教育完全能够在唤起人的自我实现意识上发挥作用,教育也应该在此发挥作用。只有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每个人内在倾向性得以展开,才可能体会到幸福。教育也应该是关于幸福的。因为人类一切行动的目的都指向幸福。

自我实现意味着内在倾向性的自由发展,说的是根据个人心理特征和天赋潜能以及喜好的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内在展开的,不是外在要求的。正如杰斐逊所言,“再没有比以相同的态度对待不相同的人更不公平的了。”对学生的自我实现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方式进行衡量评价,只要学生的拥有自我实现的意识并有志于此,只要学生的自我实现不损害他人,就应该得到保护。这是让学生感受到内在自由和自己的力量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华夏出版社, 1987.

[2]、[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9.

对现状的反思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型,反思,对策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倡导“任务型”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尽量设计有效的活动任务,力求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益。然而,走进我们的课堂,费时低效现象仍比比皆是,尤其是对Reading部分的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英语老师分析与反思的教学现状。

教学现状一: Reading的导入缺乏一定过渡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无形中在教学效率上打了折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一步。然而,在课堂上,许多老师往往一上来就是默写、校对、检查作业。然后以一句“Today we willlearn……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进入新课。

反思: 直接呈现新内容,这种不注意衔接的处理方法呆板、单调,吊不起学生的“胃口”,使课堂气氛沉闷,尤其是在词汇、话题、知识点等方面缺乏呈献的技巧和适当的过渡,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对策: 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妨用Brainstorming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复习和语篇话题有关的词汇、知识点,然后顺着这些内容或设疑、或讲故事,而后过渡到语篇。这样一来,既兼顾了前一课时的复习,又为Reading的进行准备了足够的前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气氛,为高效的Reading部分奠定基础。

教学现状二: Reading部分的处理模式的单一化和程序化,导致了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减弱,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连续听几节Reading部分的课后,发现这几节课的流程是几乎是一样的: 图片导入→听录音→回答三到五个简单的问题→判断正误→自读课文→回答问题→讲解难句→练习( 翻译句子和完成短文) 。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感到乏味,上英语课就不会有所期盼。“老师教课文就是那一套,不说我都知道老师下一步要干什么! ”

反思: 在热闹的课堂上,应接不暇的图片、你来我往的问答或许会让我们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自己是学生的话,老师正第十八次、第十九次,甚至于更多遍地重复同一套程序化的进程,我们会怎么想? 这样流于形式的任务型教学我们还会感兴趣吗?

对策: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所选的课文体裁、话题不一,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和他们不同的认知水平,开动脑筋,探究出多种风格各异的Reading部分模式与思路。

例如,对于难度不大的课文,我们可以采用“自读→老师点拨→讨论→口头简述→书面表达”这一模式; 对于结构、版块很清晰的课文则可以把文章分割成三到五块,把全班学生按就近原则分成四到六人一小组,每组各学一块,分别给每一小组布置阅读任务,每一大组( 自然组) 合在一起就是篇完整的文章。在他们完成任务后,各小组把自己组内刚才讨论的文章内容在大组间互相交流,最后由大组的组长会同小组长把内容加以汇总。这一方法无论在大班还是在小班内开展都是很有效的,尤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益等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教学现状三: 过分强调学生对Reading的朗读、背诵以及难句的理解,练习设计偏重于浅层次的语言点的训练,忽视课文的结构梳理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都知道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每节课都应该围绕目标设计各种任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却有意或无意地把阅读和写作分割开来: Reading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读和理解,写作应该在练笔版块解决。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会让学生反复地听、读课文,花大量的时间讲解所谓的知识点或难句,最后还要辅之以句子翻译等练习来“巩固”新授内容。

反思: 事实上,这种做法仅仅是给学生呈现Reading的语义,没有将真实的语境和语用功能呈现给学生,没有达到真实的教育教学目的。学生虽然记住一大堆语句和词汇,但在真实交际时却会不知所措。这也就是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以外的书面表达无从着手的原因。

对策: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课文首先要教会学生抓住课文的框架结构和要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语篇设计一些比较高层次要求的“任务”,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仿写———仿写文中的基本句型、仿写语篇的结构形式、写作思路以及内容; 可以让学生改写课文; 可以让学生一题多写、反复练笔; 等各种各样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既能让学生复习并灵活运用了所学的知识点和句式,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与对策 篇7

目前, 一线教师所用的多数是“经验”式作文教学。教师根据教材上有限的要求与提示, 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传道、授业、解惑”, 且自认为感觉良好, 使得整个作文教学都处于盲目、随意的状态, 造成了作文教学今日尴尬的局面:教师是“不想写、被动批、粗讲评”;学生是“提起作文皱眉头, 开始写作直挠头, 拿起笔来摇笔头, 想了半天没开头”。具体分析其原因, 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值得关注。

1. 教材方面

教材是教师搞好作文教学的助手, 也是教师手中最重要的作文指导材料。但就目前使用的教材来看, 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 作文训练缺少计划性。纵观各种版本的初中教材, 对于作文训练总是缺少计划。教材几乎都是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来规定写作的范围, 虽然这样做可以有效利用该单元中的美文给学生提供写作范例, 但从长远来看, 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因为, 每次作文都仅仅是进行了篇章训练、综合训练, 没有单项训练、分解训练, 而且写作起点又高, 要求也高, 使得多数学生难以把握, 难免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其次, 作文训练指导太少。现行的教材, 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通通放在一起。这样做, 除头绪不清外, 对作文教学的指导也体现得很少, 这就迷失了教材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

2. 教师方面

一是作文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教师本身因为对作文教学缺乏应有的热情而怕批改作文, 自然也使得学生因为缺乏写作的热情而怕写作文。这种情况表现在作文教学的四个环节中 (命题、指导、批改、讲评) 。由于教学的无计划, 教师常常会出现一些状况:该上作文课了, 临去教室的前几分钟还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作文题目来, 直到走进教室才随便挤出一个题目。这样的命题根本谈不上符合学生实际、有真情实感。其结果, 或老调重弹, 或曲高和寡, 学生望题生厌, 望题生畏, 哪里还有写作的兴趣?而接下来的作文指导则更是简单化、套式化, 引而不发, 疏而不通, 越指导, 学生的写作越僵化, 长此以往, 学生的一点点灵气也全被磨灭了。

二是作文与生活、阅读脱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 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我们的写作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室内进行, 与生活实际几乎没有联系, 学生们既没有丰富的词汇, 又不熟悉多样的题材, 作文时文思枯竭, 自然文不成篇。再者, 读与写分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 导致读不能很好地为写服务, 写作也无法促进阅读。

3. 学生方面

其一, 作文落入俗套。常见一些学生的作文, 写《我的教师》时, 不是写其深夜批改作业, 就是写其背生病的同学去医院, 再不就是用语重心长的一番话教育“我”, 让“我”幡然醒悟……并不是说这些题材不能写, 而是写滥了, 写俗了就会缺乏新意, 令人倒胃口。

其二, 缺少生活的亲历。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但是, 由于应试教育之风愈演愈烈, 学生被压得毫无喘息之力, 封闭在高墙之内, 远离生活的他们自然没有写作素材。另外, 作业如山, 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名存实亡, 学生的语言缺少积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采取的对策

要改变上述现状,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制定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要制定出长期写作计划和短期需完成的目标。计划要细致、明确, 哪个学段应掌握哪些写作要领, 必须达到怎样的写作水准, 可以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现手法等都要制定具体。计划还要不断检查、调整, 适时地查漏补缺, 以期完善, 防止计划的随意性、教条化。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由浅入深, 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写作的殿堂。

2. 走出教室, 扩大信息接受源, 亲历人间冷暖。

陶行知先生早就奉行“生活即教育”的主张, 提倡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全面沟通, 把生活当作大课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践行生活教育, 努力使作文课从教室内走出来, 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 走进大自然, 扩大信息接受源。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 教师要敢于破除“封闭式”教学, 敢于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去观察幽远的山谷、凸凹的原野, 去陶冶健康的情感, 去捕捉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

(2) 融入社会, 亲历人间冷暖。作文教学应体现开放的时代特点, 使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平时要多让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 关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作文内容上, 有意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让个人激情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利用秋收劳动, 理解“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利用电视节目, 了解汶川灾情, 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更懂得“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做人哲理。

3. 力求出新。

文章是表现生活、交流思想的载体, 没有新意, 老炒“冷饭”, 别人当然不爱看。因此, 作文必须出新。

(1) 立意要“新”。立意新, 就是把自己思考的真知灼见表达出来, 把自己在某些方面独到的发现传达给读者。 (2) 取材要“巧”。生活丰富多彩, 感知生活也应渗透到社会、家庭、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3) 结构要“奇”。要注重在结构上苦心经营, 巧运匠心, 收到“尺水兴波”之妙。 (4) 语言要“美”和“精”。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张, 对语言的追求可用一个“精”字来概括。同时写作还应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工夫, 要力求新鲜生动, 写出自己的个性。

4. 多渠道拓宽写作途径。

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一切手段来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首先, 阅读与写作要紧密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 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 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课文的能力, 让学生同中求异, 不断拓宽写作思路, 达到创新的目的。

对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现状的反思 篇8

关键词 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3-0047-02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教育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逐步普及。机器人教育要求学生学会机器人的搭建及相关编程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目前,我国小学机器人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因为机器人教育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小学机器人教育进行研究与思考,为小学机器人教育的开展打好硬件基础以及创建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摆在小学机器人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

2 小学机器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重比赛,轻智能培养 目前机器人教育存在片面追求学生比赛的成绩上,使得机器人教育的目标出现了偏离。一味地注意比赛成绩,学生情绪处于紧张状态,学生在重负下难以发挥创新精神,失去了对机器人知识学习的兴趣。机器人比赛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与智能的充分发挥,在这种比赛机制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重主科,轻机器人教育 在机器人教育与主科教育之间,家长与教师还存在着重主科学习、轻机器人教育的倾向。导致课内课外学生只致力于主科的学习,而投入机器人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缺乏参加实践与训练的时间保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1]。

重形式,轻投入 许多学校把机器人教育列为校本课程项目。机器人教育需要有较大财力的支持。而目前学校对机器人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很少,缺少专业化的机器人教学教师,教学内容与教法也是处在不规范状态,机器人教育未进入正常轨道,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之中。

3 提高小学机器人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为机器人教育的规范和广泛开展创造条件 机器人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1)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要把机器人教育纳入常规课程,以新课程评价标准来认识与界定机器人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2)要为机器人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硬件。可以建立机器人教育实验室或者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室来开展机器人教育课程,为机器人教育提供基本物质保障。

3)以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参考,促进机器人课程的建设,提高机器人教学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确保机器人教学时间,机器人教育应该与其他课程一样,配备专门的教室与课程,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

4)要采取有效的教学形式。根据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条件,机器人教育一般采取兴趣小组的形式,这种类似小班额的教育形式,优势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可以保证师生充分交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5)提高机器人课任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推动机器人教育不断发展并提高其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但就目前来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有些学校用信息教育教师或者其他课程的教师来兼任机器人教育课程。针对此种情况,可以通过组织兼任教师参加培训、到兄弟学校参观等途径提升自身的教育专业化水平,上级主管部门也要提供培训与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机器人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机器人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学要具有开放性。学生对机器人知识比较好奇,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与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如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创意比赛的相关规则,然后可以向学生呈现器材,让学生进行思考:看到这些器材后,给你的初步感觉是什么?你对这其中的哪些器材有兴趣?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器材,说说你想用这些器材做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机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素养[2]。学生面对一堆零散的零件,在没有组装说明书的前提下,需要思考哪个零件应该置于哪个位置,怎样使每个零件都发挥作用,每个零件都找到相应的部位,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创造力。

2)教学要具有思考与实践性。过多的理论阐述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失去对机器人教学的兴趣。因此机器人教育要重思考与实践,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动手实践呈现出来。面对一些相关器材,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类型的器材能够做什么,跟哪一种器材相搭配可以实现怎样的作用,为实现这种作用还需要增加哪些自制器材?然后再动手去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够成功。这样通过思考、动手,不断地尝试、修改,在实践中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感受到创新实践的乐趣。

3)教学要具有合作探究性。在机器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探究的机会,这也是机器人教育的特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是学生实践探究的合作者、组织者与引导者。如在创意机器人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将学生按个性特征的不同分为两个小组,学生首先在组内合作探究,然后两小组各选出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创意,再让两个小组进行合作,将两个小组的创意进行整合,最终合作完成学习过程。这样,可以保障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活动,每位学生都积极思考,参与小组的创意活动,由此集大家所想,顺利完成机器人制作,学生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快感[3]。

4)教学要注意与信息技术融合。机器人的制作与控制系统多与信息技术知识相联系。这也决定了机器人教育与信息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都学习到了一定的电脑知识,但对获取网络资源的方法还不能熟练运用。因此,教师在设计网站时,可以闯关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新知识。每一关都融入一个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并附有闯关提示。例如:第一关的任务是搭建机器人头部;第二关是搭建机器人的手部与腿部;第三关是机器人的组建;第四关是搭建机器人小车;第五关是选择使用传感器。这样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机器人教育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机器人搭建的方法,还通过网站了解了重心、平衡性等知识,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提升了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要有规范性。机器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机器人教学的课堂随意性比较大,如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调试等都要求学生可以自由走动,这就需要教师规范课堂秩序,有效调控课堂,提高教学的规范性。如为了规范课堂教学,可以采取“四步教学法”:

第一步是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教师个别指导;

第二步是学生把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来,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第三步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第四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坚持辅导,并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结语

机器人教育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的机器人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机器人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与交流,教师要做好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飞丽娟,王跃,等.4C教学法在小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3(14):164.

[2]郑立新,王振强.义务教育阶段机器人模块内容标准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27-30.

农村小学课改的现状及反思 篇9

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在乡村小学已铺开。农村小学课改的现状如何?有何启示?对此,笔者深入各类有代表性的农村小学进行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整理、分析这些材料,谨此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农村小学课改的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着很大差距,加上这次改革来得太迅猛,学校、家庭与社会都缺少足够的准备,所以,农村小学课改的帷幕刚一拉开,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

1.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作为新课改推行的主体──农村教师已经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怎样教、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营造者。于是乎,有的惶惑不解:翻开教材,往日熟悉的“面孔”不见了,咋变成了有趣的“娃娃”书?自己以前编写教案的本领似乎被大打折扣,经验也猝然变得苍白起来;有的顿生疑云:作业如何设计?学生自立了,可纪律却难以维持;教学是开放的,讲究生成与探究,注重合作与个性,可考试怎么应付?这实质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

2.参与、支持课改的社会氛围难以形成。

课改的实验工作需要一种自上而下、坚实的支撑力量,需要一种积极、主动地为课程改革提供咨询意见和资源支持的社会氛围。然而,在现实中,参与、支持农村课改的社会氛围却难以形成。

(1)中心小学校长(原教育站站长)、主管业务的领导对课改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教育理念落后。培训学习不愿参与,也不过问教师培训情况的情况普遍存在;评课指导说不出个所以然,甚至出现有悖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的“指导”行为。如此这般,实在令人痛惜。要知道,课改不但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是教育创新的具体体现,而且是学校领导的神圣职责,是法律赋予的义务。所以,校长应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领导们也应和老师们一样,对课改需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才能完成课程这项伟大工程。

(2)教师课改热情普遍不高,干劲不足。

① 有的教师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明显表现在培训学习出现应付式。参加学习人数廖廖无几,考核测试却是100%的参与。

② 教师对课改有如下种种态度:

这批学生是试验品,课改给学生带来些什么的,谁也下不了定论,现在的中、高考还不是以“分数”录取学生;中老教师感叹自己年老了,接受新生事物不行了,搞课改,找年青人干去;学校年终考核、奖励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我不用搞课改,只要我抓到“老鼠”(考出好成绩)就是“好猫”,搞课改,操心多,折腾多,吃亏也多,搞课改是科研部门的事。

(3)农村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成了课改的阻力。

长期以来,对农村的家长来说,供孩子上学的目的是跳出“农门”,对于课改,家长们惊诧不已,愤懑纷纷:“课堂怎么全乱了套?、“孩子怎么没作业了?”,有的家长找上门,指责教师的“不称职”,请求“处理”教师。理由是:老师给了学生太多的“自由”,这样是放纵孩子,孩子会学不到更多的“知识”,将来考不上大学,学就白上了。家长的惘然、不理解乃至不支持也削弱了课改的力量。

3.教学上,农村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在侵占着“市场”。

在课改面前,有的在抱怨教改理念难以转化为教学行为之时,干脆“经验”起来,即所谓“穿新鞋,走老路”,你改你的,我搞我的。

(1)普遍存在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与行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现象,特别在农村村小,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2)课堂缺乏活力,严重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立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充满生命力的过程。而在农村小学,课堂上常常听到这样顺口溜:小小手,放桌上;小耳杂,竖起来;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闭起来。这种把学生看成是没有思维的躯体的教学行为,严重抑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怎能得以培养?

(3)课堂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学生的探索过程只是“走过场”。

大多农村教师对课堂教学“探索”的实际操作不能正确把握,认为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动动手就体现了“探索”。一节课结束,老师喊累,学生叫苦,可学生仍没有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以及被应用的,这就不是充满探索的学习过程。

4.农村小学施行新理念的教学行为困难重重。

(1)农村没有经费购买教学挂图、教具、学具,更不用说“电脑”的设施,这给施行新理念的教学行为带来了不少的困难:组织、调控课堂教学难;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难;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能力等也不能得以更好的培养。由此严重地制约

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方式改变。

(2)课改专业引领不到位。

农村教师对课改的实施普遍有畏难情绪。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其中原因有受自身素质的影响外,更主要是由于地域特点和各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农村小学课改工作缺乏上级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教师专业引领不到位,给教师实施新理念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对农村小学课改现状的反思

课程改革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适应、改进、变革的过程。农村课改中产生的困惑和问题是必然的,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一种旧观念的形成往往是历史的产物,文化的产物,要更改它,必然会遇到阻碍,关键是要以科学的态度正视问题与阻力。我想成为农村小学课改发展障碍应有主、客观方面的因素。

1.农村目前的教育状况制约着课改。

第一,农村的孩子相对城镇孩子来说性格较内向,不善言谈,不善交往,严重影响课改中对学生合作学习与相互交流的培养;农村学生约70%没有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学习起点较低,加上农村信息较闭塞,见识不广,知识面较窄,这给课改中培养学生的搜集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带来了困难。第二,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大多学历结构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还存在一部分乡村聘任的代课教师;基本没有专职科任教师。而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现行状况下农村教师参加课改的能力、水平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第三,农村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孩子买不起一些必要的课外书籍,这与课改中供学生选择的学习资料受到了限制。第四,农村师资较薄弱,有些还是代课教师任教导主任、校长。一些学校的领导素质偏低,观念落后,这也很难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2.各种制度改革的滞后成为课改的主要障碍。

(1)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滞后。

一直以来,高考招生仅凭笔试成绩录取,能考上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多是那些刻苦拼搏、死记硬背、基础扎实的学生,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要的也应该是这样的学生,但笔试很难测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高考招生录取应大胆探索改革之路,打破“一纸定命运”的做法,建议笔试后录取院校再进行能力面试考核。这样,发展和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真正成为社会与每一个人的内在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会得以顺利实施。

(2)领导的任用制度日趋行政化。

领导的任用制度日趋行政化,专业水平日渐淡化,这无形助长了的官本位思想,削弱了专业意识。据了解,大多校长长期脱离教学一线。“校长是搞行政的,不用过问业务”竟

很自然地得到人们的默认,以至于课改当头,一些校长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此呼吁,领导任用强调专业素质,取消行政级别,用人制度尽快步入专业化的轨道。

(3)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滞后。

《标准》下的教育评价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践能力。而传统的教育评价关注的是“分数”,评价方法集中于纸和笔,至使教师的一切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围绕考试和分数展开,学生走进了读死书,死读书的胡同。一组组数据,名次的先后,把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搞得很脆弱,原有的改革热情、学习愿望一点点丢失,个人的想法和创意被埋没。如此滞后的评价方式、方法成了新课程改革的“瓶颈”。所以,教育体系的评价要尽快沿着《标准》指出的方向进行调整和改革,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甚少甚微,农村教师的工资得不到保障。

农村教学经费不足。一支粉笔、一本书就是校内的一切教学资源。更有甚者,有的单位教育经费挪作他用,以至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没有得到保障,教师课改的动力何在?课改出现的消极主义的病态心理就难免了。

三、措施和方法

农村小学如何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课改实验工作,笔者认为应努力做好如下几方面:

1.把培训教师作为第一要务,切实提高教师的课改能力。

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师,所以按新理念重塑教师是课改的第一要务。结合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客观原因,本着“先训后教,边训边教,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目前主要采用短期面授与集中培训,首要是让教师在灵魂深处打下课改的烙印:要进行课改,而且非改不可,只能进,不能退。课改中后期采用分散培训与长期跟踪培训。通过实践探讨、专题讲座、行为反思、案例分析、观摩录像等培训,教给教师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2.精心组织,广开宣传,酿造良好社会氛围。

农村教育面广,交通不便,不宜组织大规模的课改教研活动,可构建若干个实验协作区开展活动,聘请优秀教师为课改兼职教研员,负责本协作区实验工作的指导。另外,充分发挥各种宣传阵地,强化课改舆论宣传,邀请家长、社会有关人士召开课改专题座谈会、听课等,引导他们参与、支持课程改革实验。使他们懂得,社会的发展要求公民增强自立,遇到问题学会优化解决,而新课改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以,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是大势所趋,不能坐以观望。

3.结成对子,对口扶持,转变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

如何让农村好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实施中焕发出活力? “捆绑式”的是一条有效途径。即城镇小学确定若干农村小学结成对子,城镇学校送教下乡,村小教师送教进城,既解决了农村信息不畅问题,又避免了农村教师摸黑路。通过现身说法,让教师知道课堂上怎样营造一个探索和理解的氛围,怎样和学生平等地对话和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同时针对农村小学生学习起点低和性格内向的特点,教学时可放低教学起点,让孩子运用农村特有的经验主动构建知识,并且善于抓住农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敢说、想说、抢说。

4.针对资金缺乏,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

新课程对教学的客观条件要求比较高,而农村学校由于经费问题,不可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可因地制宜,挖掘资源,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对于教具、学具,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开动脑筋,就地取材,随时制作。

诚然,农村小学课改目前虽最薄弱,问题最棘手,但农村特有的自然优势,为课改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更加适应新课程的教与学。同时新课程为城乡教师建立了同一新平台,加上各种制度改革与课改目标的日趋匹配,所以,只要农村教师不气馁,抓好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农村小学课改是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作者简介:

黄雪芳,广西邕宁县教研室教研员。

联系电话:0771-4724860

听课、评课活动的现状与反思 篇10

现象一:老师们对此活动态度消极, 大部分老师不愿授课, 甚至有部分老师不愿听课。

与往常相同, 上学期, 学校为了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发挥个人优势, 教导处号召全体教师自愿报名参加赛教的授课科目。但大部分老师问:“不参加行不行?”迟迟无人报名。最后, 学校在鼓励无用的情况下, 要求每位老师必须上一节课。并根据老师们的被动报名情况将其分成了三个听课、评课小组, 并要求评选出5名“校级教学能手。”

现象二:评课活动虚而不实, 不能起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评课时, 老师们有的只说教学优点, 对教学问题避而不谈;有的对教学优点大加虚夸, 对教学问题只说一些“时间把握不准;没照顾到全体学生”等不痛不痒的话。面对以上两种现象, 我不由心寒, 老师们为何如此消极, 如此虚伪?于是, 此项活动又从报名授课科目开始, 一幕幕的展现在我的脑海里, 直到评课结束, 老师们如释重负地在谈笑声中离开。我恍然醒悟, 原来, 这次活动除几位老师获校级“教学能手”称号外, 其他老师一无所获。于是, 在不断地反思与实践中, 我认为要改变以上现状, 使听课、评课活动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必须做到:

一、不断完善听课、评课活动的组织形式,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深知管理过程远远重于管理结果。因而, 针对听课、评课活动这一主要的教研形式。本学期, 我们不仅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听课、评课活动的意义;在教研活动时间引导教师进行了以“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专题的理论探讨;使老师们认识到了听课、评课活动的重要性;而且修改了学校的奖励制度, 将奖励融入听课、评课活动的过程管理之中。对于在此项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客观评价, 提出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意见或建议的老师, 我们将给与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这样一来, 大部分老师在本学期的听课、评课活动中认识明确, 行动积极, 变被动为主动。

二、加强业务指导, 使教师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有章可循

针对评课这一现象, 我认为各位老师不能客观地评价一节课。原因在于: (1) 我们本次活动的任务是评选出5名校级教学能手, 与老师们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 影响了老师们评课时的坦诚态度, 造成了评课的失真。 (2) 不会听课, 不知道听课听什么, 评课从什么地方评。这就造成了大家千篇一律的评语:“教太大方, 普通话标准”等。因此, 我们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 引导教师对听课、评课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学习、讨论, 使得各位老师在本学期的评课活动中, 都能从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对同行的课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 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三、注重听课、评课活动的效果

上一篇:影像数字水准仪研究论文下一篇:礼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