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学实验十篇

2024-09-12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 篇1

1修订实验内容

旨在落实学院“十二五”教学发展规划, 本着以学生为根本,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 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 2011年重新修订本课程实验项目内容。设置理念从基础技能训练入手, 逐步向熟练操作和掌握综合性实验的原理和技能过渡, 最后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简单实验设计并独立完成某个创新性实验。修订的实验内容如下。

1.1验证性实验

改进后的项目包括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细菌的简单染色与革兰氏染色、细菌的芽孢与荚膜染色和细菌的鞭毛染色与运动性观察等。基础验证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1.2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改进后的项目包括从发病畜禽病料中分离筛选出致病菌、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转接种、常见生化反应鉴定、微生物营养和环境条件设计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并启迪学生形成开放性思维。

1.3研究创新性实验

当今, 分子生物学研究把整个生命科学推到了分子水平上来, 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在微生物学中广泛应用。仅靠教学大纲计划内传统的实验教学训练已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要积极创造条件, 采取课内外结合的方式, 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例如将实验内容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相结合, 让学生体验实验设计过程, 建立系统性思维,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精细讲解

对每个基础验证性实验, 教师都要精细讲解其基本原理, 实验中所用到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和这种基础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解决哪一类实际问题。

2.2引导示范

教师演示实验的关键步骤和环节。在学生操作中,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将相关实验进行分析比较; 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

2.3归纳总结

根据实验进度和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 及时收集实验中学生遇到的共同性的问题, 统一讲解, 以系统化学生感到凌乱的知识, 达到对知识总结强化的目的。

2.4因材施教

在实验中针对学生暴露出的个别问题, 教师给予单独指点, 因材施教。对有创新精神同时基础较好的学生, 鼓励他们在完成好书本实验的基础上, 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 引导他们进行科研活动, 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实验能力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独立完成每个基础实验, 参与小组共同完成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2.5双向互动

教师与学生双方以主体性需求情感为切入口, 通过激活教师“教”与学生“学”两者的自主性、能力性和创新性, 在实验中达到创新教学目标。

3使用先进实验教学手段

3.1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优点, 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优势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细节较多, 且概念与实物联系比较紧密, 实验教学中仅利用板书为主的传统授课手段, 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优点的同时, 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将微观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 例如形态结构用图片表达; 鞭毛起作用的过程用动画展现; 微生物的特点、应用等用视频演示等。

3.2建立“开放与共享型”实验教学管理运行体制

通过开放、共享的管理运行机制, 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对周期较长的实验, 安排部分实验室不定期开放,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动物饲养管理、收集组织样本、分离微生物、整理数据及统计分析等工作。学院在原有实验设施基础上加大了对仪器的投入, 扩建了显微实训室、高压灭菌室、微生物培养与检测室等, 并增购了超净工作台、超低温冰箱、恒温培养箱、全自动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等设备。此外对于学生难以接触到的微生物学领域当前先进的实验仪器, 根据学院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具体情况, 通过共享方式, 选择使用先进的微生物检测仪器, 例如细菌自动化检测分析仪和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 使学生在接触到传统实验方式的同时, 对比这种更先进、省时准确的检测过程, 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检测仪器带来的快捷。

3.3教学、科研及实践生产有序结合

首先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其次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开拓科研思路, 树立正确的科研理念, 为今后从事工作奠定基础; 第三, 组织学生到规模化、专业化的检疫检测部门考察参观, 既让学生感受到动物疫病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广阔市场前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又使学生了解动物生产实践中的主要环节及存在的问题, 理论联系实践,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4改革实验过程考核评定方法

为了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必须改革过去以单一闭卷考试作为最主要的实验成绩的评定方法, 注重实验过程考核, 引入综合评定成绩制度, 以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1) 在每个实验开始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并写预习报告, 教师对学生预习报告评分, 按一定比例计入该课程实验考核成绩中。学生每次交出预习报告后, 实验教师随机抽取几名学生, 向他们提问预习内容, 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在写预习报告过程中的抄袭行为。2) 实验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 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评分, 主要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是否按正确规程使用仪器; 实验态度是否认真; 是否遵守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表现。3) 对学生实验报告进行评分时, 针对在实验中认真规范地做实验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和测试数据的学生, 即使数据和结论与标准答案有一定出入, 也应予以肯定, 并客观地给予分数; 针对有抄袭实验报告行为的学生, 则不能给高分, 甚至判为不及格; 此外对实验报告有新意、有更深层次思考的学生, 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并给出较好的分数。

5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通过不断地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1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科研态度和参与科研的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要重视纠正少数学生的不良风气, 例如某学生擅自旷课, 并让另一班学生代其做实验, 教师及时发现并坚决制止, 要求两人写出深刻检查, 并补做实验。这样严格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实验研究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此外还大力支持学生利用实验的部分成果积极申报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科研活动, 各项活动可以借助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予以开展, 很多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就获得了从事研究工作的经历。

5.2增强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不仅学会了动物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程序, 而且基本操作技术得到了强化训练。通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的开设, 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5.3提升了学生对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 95. 3% 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动物微生物学各种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并能够自主设计实验, 独立完成实验。每学期实验结束后, 采用网上教学评价系统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然后分析问卷结果, 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 验证所做的教学改革是否取得成效; 是否得到学生的肯定; 是否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质, 并且为今后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每年学生对动物微生物学教学评价均为优秀。

6结论

经过2005—2012级共7届本科生的教学,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更新,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适应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摘要:动物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其实验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前沿。在动物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中, 通过改革传统的实验内容, 开设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采用先进教学手段, 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动物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能力,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翠红, 陈秉岩, 王建永, 等.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01) :151-152.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 篇2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内容,实验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验时学生只要按规定的步骤,机械死板地操作即可,一般由教师来准备实验,学生来完成实验,实际教学效果差。为了适应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尝试对动物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具体有以下做法。

1.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操作能力

传统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先由教师讲解与示教,学生被动地按照要求去做,这样造成实验从属于理论课,内容偏重于验证理论,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每次实验课都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做好一切准备,学生按老师所讲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过后学生对此印象也不深,照抄课本把实验报告交上来[1]。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实验内容,轮流写预习报告,在开放性条件下提出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老师修改实验方案后,进课程结束时,安排学生到附近的企业实习,学生分组到不同的岗位上进行较长时间的观摩,并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然后不同岗位的学生换岗,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面,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亲身体会生产实践,激起学生的责任感。

3.建立多元考核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理论课成绩和实践课成绩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3.1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结合。

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比例为6∶4。理论课的平时成绩主要指课程表现、课堂纪律和对老师所提问题的参与和讨论;实践课的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态度,实验纪律,以及在设计性实验操作中的所表现出的创新意识。

3.2理论课成绩与实践课成绩的结合。

理论课成绩与实践课成绩的比例为4∶6,实践课成绩包括基本技能成绩(40%)、实验成绩(40%)和实验报告成绩(20%)。

3.3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的结合。

学生自评成绩、互评成绩与教师评价成绩的比例为3∶3∶4。

这三种考核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包含,构成一个考核网络,最终决定学生成绩。

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以达到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2.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时间较短,但准备工作非常繁琐,每次实验之前均有大量的玻璃仪器需要清洗、包扎、灭菌等。目前,各个学校均面临学生人数明显增多的局面,这些工作单独由教师或实验教师去完成,工作量很大。同时由于没有感性认识,很多学生并不珍惜上实验课的机会,对实验敷衍了事。因此我们对学生分组,由学生按照要求,在教师的演示和指导下准备实验,如清洗、安装玻璃器皿,做棉塞,灭菌操作,配制试剂,等等。学生的感受很深刻,了解到了准备实验的辛苦,也由于参与了实验准备过程,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实验过程中,既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又获得了准备微生物学实验的技能,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独立开展工作。

3.强化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动物微生物实验教学内容应根据本学科的具体特征,强化基本操作技能,进行系统的实验基本操作训练,为相关专业课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注重基础技能操作,如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培养基的配置、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无菌操作技术、细菌染色镜检等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在实验过程中强调操作重点和注意事项,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其次,强调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做基础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将所得结果与实验前预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充分讨论所得结果与预期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的

4.实施成效

4.1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程改革后,学生在小组合作、任务训练、成果展示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找到了自信。

4.2课程在内容设置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从发酵工程的基本知识入手,以常规发酵目安排教学,逐步深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4.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其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和创新意识,更能适应未来就业需要,以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近距离对接。

5.结语

教师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紧贴岗位能力需求,能真正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而言,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薛娟萍,苏杰南.论《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职业圈,2007,19:114-115.

[2]皇儒强,尤蓉,李娘辉.发酵设备课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初探.现代食品科技,2007,8(23):98-99.

[3]廖威,发酵工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山大学学

报,2003,1,(23):155-157.

机械基础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刘洪桥

(陕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陕西汉中

自实施“素质教学”以来,各学校密切结合国家的培养要求,依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力推行学科实验的教学体系改革,将实验教学提升到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高职院校作为学校与社会的中间体系,不仅要承担培养人才的使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特点及实施建议

高职院校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的制约,对投入实验室的设备资金等有限制,教学和实验室相对简单。因此创造实景育人的实践教学环境、让实践教学贴近工程实际才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教学对象的不同,需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策略去全面培养学生。

具体措施主要有三点:一是在实验室构建方面。在实验设备可以达到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多地引进一些高质量的实验设备,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良好条件,进而提高学生对实验与创新的兴趣。二是加强学生对实际操作的实践认知,注重将学生的课本知识与机器设备的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感性认识、实践经验来加强对机械知识的学习兴趣。三是增加机械课程现场教学的课时数。

二、注重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

我校组织各位老师,共同商讨,确立了一个更加贴近学主动性,又能使他们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思考,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4. 综合实验的开展

为了克服动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连贯性的缺点[2,3],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建立了一些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具有一定创新研究性的综合性开放实验。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当中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科研意识。

在课程后期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已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查阅资料,查找实验方法,以解决自己的未知为目的,设计实验,实验设计中要求涉及所学过的各种实验操作,如细菌分离培养、染色、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等基本的实验操作。初步方案完成后指导老师根据实验室条件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等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修改意见学生再进行修改。实验方案确定后,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段时间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并为学生配备所需的实验材料、试剂、培养基和仪器等,以满足实验需要。实验完成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写作,并将论文制作成幻灯片,班级内部进行交流。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我们课题分解成若干小项目,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头至尾参与整个课题过程,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加了实验过程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且通过学生实验的尝试,科研课题可得到一定的初试,为教师课题的后继工作打下基础[4]。

开放性实验室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技能,改变传统实验教学局限于验证原理、单纯掌

生学习的实验教学大纲,对实验教学的内容、实验项目设置、课时多少等都进行认真商讨。为了方便学生自主实验,我校开放了大量公共实验室,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条例,确保实验室开放与使用的安全与顺利。同时我校还建立了网上实验室,开放共享信息查询系统,方便大家查询预定信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实验操作。

我校还设置了一些验证性实验模拟平台,增强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注重学生对感性认识的理解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培养学生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为目标,制定新的实践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再按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递增、逐层推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层次教学,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同时结合工程项目队工作人员解说,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意识,使学生具备中等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需的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通过鼓励、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实验探究,更好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将有创意的设计转变为产品。

三、重视教材和实验大纲的改革

在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设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比重,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这一直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建立理论模型,加深基础认知的关键。通握操作技术,以及依附于理论课程的情况,充实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让学生尽早地走进实验室进行实践,给学生一个尽早接触专业领域、了解学科发展动向的机会。开放性实验室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5]。

5. 结语

通过近几年对动物微生物实验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实验课的效率。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新技术和新知识在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增强了科研意识和专业信心。实验环节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养成了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作风,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莉,杨双全,孙慧.浅析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20,(6):25-27.

[2]周志平.如何构建开放实验教学机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0,(3):125-128.

[3]姜文龙,韩凤春,高万云,等.设计性实验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2):103-106.

[4]左勇.提高生物制药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7-69.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 篇3

【摘 要】以南宁学院为例,从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必要性、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实验教材、建立多元化实验课程考核机制等方面对应用技术大学动物微生物学课程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及应用进行探讨,以满足应用技术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动物微生物学 综合性实验 应用技术大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148-02

动物微生物学是畜牧兽医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从事畜禽疾病防治、动物养殖、动物性食品加工及检疫行业的管理和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理论及技术课程。随着动物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日趋普遍,以及畜禽疾病临床症状的非典型化趋势等新形势的出现,对微生物操作技术要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应用技术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试以南宁学院为例,从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必要性、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实验教材、建立多元化实验课程考核机制等方面,就动物微生物学课程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动物微生物学课程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开设大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研究型实验项目是达到该目的主要手段,因而,各本科院校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优化与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动物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内容而安排的,由任课教师对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演示和解说等,由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地去做。在实验方法上基本是机械模仿,学生跟着教师操作,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这种实验模式只重视学生是否会做一个单一实验,而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实验开设的项目均为微生物基本操作,实验内容单一,不利于学生兽医临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此,可在原有的基础实验上增加综合性实验,建立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开展班级技能竞赛,从而不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南宁学院动物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共24学时,由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部分组成,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由5个实验组成,每个实验3学时,共15学时;综合性实验共7学时,在一周内完成;实验课课前培训2学时。

(一)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实验

基础实验以教师讲解和演示为主,确保学生掌握微生物操作的基本技术和要领。动物微生物综合性实验是在掌握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基础上完成的,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微生物学及动物微生物的理论知识,较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以保证学生能独立完成综合性实验。我们开设的动物微生物基本技能操作实验包括:生物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细菌抹片制备及革兰氏染色方法、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的生理生化指标的鉴定。

除这些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外,在开始动物微生物实验课之前,我们还开设有2个学时的实验课课前培训,包括学习动物微生物实验室使用章程,实验室及仪器使用记录填写、微生物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用品摆放规定、常用微生物实验玻璃器皿的准备消毒、灭菌等准备工作,确保学生在进入微生物实验室时有无菌操作的意识。

(二)动物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的设置

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以引起动物疫病的常见病原性细菌的系统分离鉴定为内容,由学生自己查询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讨论,指导老师根据小组汇报情况提出建议和注意事项。从动物机体可疑病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细菌的形态学检查→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接种→血清学试验鉴定细菌种类,从每个实验的准备、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等都要在实验方案中详细体现。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组的实验材料增加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生物实验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微生物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实验失败或实验结果不理想的情况,在出现问题时,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找寻问题的答案,并通过反复实验来得到最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动物微生物学的兴趣,同时也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微生物操作技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三)让学生融入实验准备中

动物微生物实验与其他学科实验不同,在正式实验前需有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样品采集、配置试剂、高压灭菌等。在准备实验时,我们分小组让学生参与到准备实验的全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和体会实验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实验内容与科研项目挂钩提高学生兴趣

部分学生直接将综合实验设计同老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到本学科的前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建立。

三、开放式实验室管理

南宁学院畜牧兽医实验中心的预防兽医实验室和基础兽医实验室,拥有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双目生物显微镜、恒温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超低温冰箱、高速离心机、鼓风干燥箱、电泳仪等仪器设备,能满足动物微生物实验的需要。在综合性实验开始的两周内,微生物实验相关实验室全天开放,为学生课间、晚上和周末随时实验提供保障,以满足学生综合性实验开展的需要。实验室由任课教师、实验室管理员、学生助理和小组组长共同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四、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是提升学生实践水平的关键。综合性实验对实验教师要求更高,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有娴熟的实验技能,还需要任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科最新前沿动态,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提出分析意见。同时,综合性实验需要授课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需要指导老师投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校内我们加大对实践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年暑假实验教师都进入基层养殖企业锻炼1个月。

五、建设实验教材

我们根据南宁学院实际条件及广西畜牧业发展特点,编写校本实验教材,在实验内容上不断改革,如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实验中,传统的实验设置是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草酸铵结晶紫→革兰氏碘液→95%酒精→石炭酸复红来染色。在校本实验教材中我们要求学生每人染三张细菌涂片,一张按照正常的染色步骤进行,一张只使用草酸铵结晶紫→革兰氏碘液→95%酒精,一张只用石炭酸复红来染色。通过两个对照组,让学生不但理解了不同染色剂的作用,更能真正掌握革兰氏染色的过程。

六、建立多元化实验课程考核机制

实验考核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在实验考核时实验成绩由三部分成绩来整体评估,即实验成绩=平时基本技能实验报告成绩30%+期末实验考试成绩30%+综合实验完成情况40%。

期末实验考试前,允许学生到实验室重复练习以前做过的实验;实验考试时,学生自己抽取考试题目,考试题目以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为主,学生独立完成考试内容。教师随机安排2个实验,学生通过二选一的实验考试办法选择一个实验来完成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基本上可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验成绩。综合实验成绩由实验设计20%、实验结果30%、实验大报告40%、创新分10%共同组成。多元的考核方式,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七、结语

通过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学生对如何查阅资料、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开展实验及对实验结果分析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综合性实验的实施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和深化专业知识,也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综合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遇到问题不能及时思考和分析,而是选择问教师;实验时学生重复实验的出现,使得实验材料及耗材使用量的增加,增大了试验经费的使用;另外综合实验实施时时间较为分散,不能及时进行学生考勤等。

相比传统的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更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要求,在实践要求较高的畜牧兽医专业,开展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改革,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升以及人才质量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庞歌,陈继红,朱金凤.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农业,2011(2)

[2]董萍,胡庆华,曹卓良.应用型本科院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6)

[3]许信刚,邢福珊,张耀相.《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

[4]刘志伟,屈年瑞,高大威.微生物学开放性实验的探索与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1(1)

[5]胡远亮,冯艳丽,涂俊铭,洪文,王卫东.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C439);南宁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2015XJJG14)

【作者简介】张艳雯(1983— ),女,甘肃张掖人,南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畜牧兽医教学。

实验动物学实验 篇4

目的

了解并熟悉实验动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内容

注射方法;麻醉方法;动物编号的方法;采血;动物性别鉴定;动物的致死。学习打结、缝合、固定动物等。播放录像《太行山猕猴》、《动物的捉拿和给药途径》。用品

大白鼠、小白鼠、蟾蜍、家兔,常用手术器械、注射器、小木锤、大小鼠固定器,戊巴比妥钠,乙醚、士的宁、乙醚、氯仿、氯化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常用实验动物性别鉴定

1、大、小鼠的性别鉴定

离乳仔鼠性别鉴定主要以生殖器与肛门之间的距离长短及肛门与生殖器有无被毛为标志。识别要点是:① 雄性的生殖器与肛门之间的距离较远,雌鼠较近;② 雄性的生殖器与肛门之间有毛;③ 雄性的生殖器突起较雌鼠大;④ 雌鼠乳头较雄鼠明显。成熟后,雄性可见阴囊,雌性乳头明显而易于区分。

2、豚鼠的性别鉴定

豚鼠的性别鉴定主要是通过生殖器形态来判断。雌性外生殖器阴蒂突起比较小,用拇指按住阴蒂突起,余指拨开大阴唇的皱褶,可见阴道口呈”V”形(注意发情间期的闭锁现象,即一种除了发情和分娩时外,关闭阴道口的细胞结构);雄性外生殖器有包皮覆盖的阴茎小隆起,用拇指按住其基部包皮,可见龟头向外突出。

3、兔子的性别鉴定

幼兔的性别鉴定主要以尿道开口部与肛门之间的距离及尿道开口部的形状来判别。哺乳期仔兔,雄性尿道开口部与肛门之间的距离较远,为雌性的1.5-2倍,雌性较近。雌性尿道开口扁形,大小与肛门同;雄性圆形,略小于肛门。1月龄仔兔,雄性生殖孔呈圆形,翻出可见呈圆柱体的突起;雌性生殖孔呈Y形,翻出仅见有裂缝,裂缝及于肛门。3月龄以上成年兔,雄性阴囊明显而雌性无阴囊;雄性头大短而圆而雌性头小略呈长形。

4、猫的性别鉴定

幼猫的性别是根据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来判断。距离远者为雄性,距离近者为雌性。

5、猴类的性别鉴定

猴类性别的区分较为困难。首先检查尿道开口,许多雌性动物有较大的阴蒂,其腹侧形成沟状通向尿道口,而雄性动物的尿道开口在阴茎头上。触摸阴囊内是否有睾丸是确定其雌雄的最可靠办法。

常用实验动物处死

大鼠和小鼠的处死方法

1、脊椎脱臼法

右手抓住鼠尾用力向后拉,同时左手拇指与食指用力向下按住鼠头,将脊髓 与脑髓拉断,鼠便立即死亡。

2、断头法

实验者戴上棉纱手套,用右手握住大鼠头部,左手握住背部,露出颈部,助手用剪刀在鼠颈部将鼠头剪掉。小鼠处死法相同。

3、击打法

右手抓住鼠尾,提起,用力摔击其头部,鼠痉挛后立即死亡。用小木锤用力击打鼠头部也可致死。

4、急性大失血法

可采用鼠眼眶动脉和静脉急性大量失血方法使大小鼠立即死亡。

5、化学致死法

吸入一氧化碳,大、小鼠在一氧化碳浓度为0.2-0.5%环境中即可致死。皮下注射士的宁,吸入乙醚、氯仿,均可致死。士的宁注射量,小鼠为0.76~2.0mg/kg体重,大鼠3.0-3.5ml/kg体重。氯化钾处死大鼠剂量:25%溶液0.6ml/只静脉注入。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很多,应根据动物实验目的、实验动物品种(品系)、以及需要采集标本的部位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处死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应遵循安乐死的原则。安乐死是指在不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使实验动物短时间无痛苦地死亡。处死实验动物时应注意,首先要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其次要确认实验动物已经死亡,通过对呼吸、心跳、瞳孔、神经反射等指征的观察,对死亡作出综合判断;再者要注意环保,避免污染环境,还要妥善处理好尸体。

一、颈椎脱臼处死法

此法是将实验动物的颈椎脱臼,断离脊髓致死,为大、小鼠最常用的处死方法。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并将其提起,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用左手拇指、食指用力向下按压鼠头及颈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用力拉向后上方,造成颈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实验动物立即死亡。

二、断头处死法

此法适用于鼠类等较小的实验动物。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左手按住实验动物的背部,拇指夹住实验动物右腋窝,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右手用剪刀在鼠颈部垂直将鼠头剪断,使实验动物因脑脊髓断离且大量出血死亡。

三、击打头盖骨处死法

主要用于豚鼠和兔的处死。操作时抓住实验动物尾部并提起,用木锤等硬物猛烈打击实验动物头部,使大脑中枢遭到破坏,实验动物痉挛并死亡。

四、放血处死法

此法适用于各种实验动物。具体做法是将实验动物的股动脉、颈动脉、腹主动脉剪断或剪破、刺穿实验动物的心脏放血,导致急性大出血、休克、死亡。

犬、猴等大动物应在轻度麻醉状态下,在股三角做横切口,将股动脉、股静脉全部暴露并切断,让血液流出。操作时用自来水不断冲洗切口及血液,既可保持血液畅流无阻,又可保持操作台清洁,使实验动物急性大出血死亡。

五、空气栓塞处死法

处死兔、猫、犬常用此法。向实验动物静脉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形成肺动脉或冠状动脉空气栓塞,或导致心腔内充满气泡,心脏收缩时气泡变小,心脏舒张时气泡变大,从而影响回心血液量和心输出量,引起循环障碍、休克、死亡。空气栓塞处死法注入的空气量,猫和兔为20~50ml,犬为90~160ml。

六、过量麻醉处死法

此法多用于处死豚鼠和家兔。快速过量注射非挥发性麻醉药(投药量为深麻醉时的30倍),或让动物吸入过量的乙醚,使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经过过度抑制,导致死亡。应用戊巴比妥钠注射麻醉致死。豚鼠可用其麻醉剂量3倍以上剂量腹腔注射。猫可采用本药麻醉量的2~3倍药量静脉注射或腹腔内注射。兔可用本药80~100ml/kg的剂量急速注入耳缘静脉内。狗可用本药100mg/kg静脉注射。

七、毒气处死法

让实验动物吸入大量CO2等气体而中毒死亡。吸入二氧化碳,此法安全、人道、迅速,被认为是处理啮齿类的理想方法,国外现多采用此法。可将多只动物同时置入一个大箱或塑料袋内,然后充入CO2,动物在充满CO2的容器内l~3min内死去。

人类为什么总拿小白鼠做实验?

原因一:

老鼠中的小白鼠的基因序列和人类的差不多,一些医学的科研和临床实验都是有小白鼠来完成的。当中以小白鼠做遗传学实验很好,因为它的全基因组和人类的相似度极高,很多人类难以治愈的疾病可以在小白鼠身上找到相似性状,从而加以实验发现治病基因。

原因二:

实验专用白鼠的生物学意义较大,纯系小鼠的培育方法经过百年探索已经形成固定流程,培育出的小鼠几乎完全没有个体差异(生理上),而在一般的自然种群中,同种动物间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尽管外表相同),主要表现在先天的身体素质上。生理上没有个体差异是否意味着气质上没有差异尚不明了,不过选择纯系实验白鼠主要还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先天的个体差异。

原因三:

数量充足,许多实验需要统计学分析,这就要求一定的数量,大白鼠和小白鼠,特别是小白鼠,在人工繁殖条件下,能满足这一要求。种系纯,好的实验要对实验动物的品种严格控制,这用小白鼠就容易解决。

还有动物等级,小白鼠好歹也是哺乳动物,除了体形小,与其它哺乳动物的进化水平相比并不差。体形小反而成为人工繁殖喂养的有利条件。

原因四:

其实很多实验用猩猩等与人更近似的动物做最好,但使用猩猩太昂贵了。许多实验,比如认知类的,实验结束后时需要将动物杀死,来检查其内部变化的。这样,大量的实验肯定就不能用比较“贵重”的猩猩了。

实验

二、常用实验动物采血、血细胞计数

1、小白鼠的采血 目的:

了解并熟悉小白鼠的采血方法; 掌握小白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

用品: 二甲苯棉球、1%肝素溶液、1%可卡因、乙醚、刀片、无钩弯镊子、弯止血钳、微量采血针、剪刀、剪毛剪、锋利刀片、注射器。内容:

1、剪尾采血:需血量少时可用此方法。将动物固定,显露尾部,将尾尖剪去约5mm,从尾根部向尾端部按摩,血即从断端流出。若用二甲苯棉球涂擦尾部或事先将鼠尾浸在45℃水中数分钟,使尾部血管充盈,可采到较多的血,但注意二甲苯可致溶血。也可用锋利刀片割破尾动脉或尾静脉,让血液自行流出,采血后,消毒,止血。如将动物麻醉取血量可更多些。小鼠每次采血约0.1ml,大鼠约0.4 ml。为了多次反复取血应尽量从鼠尾末端开始。

2、摘眼球采血:此法常用于鼠类大量采血。用左手固定动物,压迫眼球,尽量使眼球突出,右手用无钩弯镊子或弯止血钳迅速摘除眼球,立即将鼠倒置,头朝下,眼眶内很快流出血液。一般只适用于一次采血。大部动物采血后可以存活,可采另一侧眼球取血。

3、眼眶后静脉丛采血:用7—10cm长的微量采血针。将取血管浸入1%肝素溶液,干燥后使用。采血时,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鼠两耳之间的皮肤使鼠固定,并用中指配合,轻轻压迫颈部两侧,阻碍静脉回流,使眼球充分外突,提示眼眶后静脉丛充血。可用少量1%可卡因滴入动物眼内,使眼部局部麻醉。右手持取血管,将其尖端插入内眼角与眼球之间,轻轻向眼底方向刺入,小鼠刺入约2—3mm,大鼠刺入约4—5 mm,当感到有阻力时即停止刺入,旋转取血管以切开静脉丛,血液即流入取血管中,采血结束后,拔出取血管,放松左手,出血即停止。用本法短期内可重复采血。小鼠一次可采血0.2—0.3 ml,大鼠一次可采0.5—0.1ml。

4、颈静脉或颈动脉采血:将鼠麻醉,剪去一侧颈部外侧被毛,作颈静脉或颈动脉分离手术,用注射器即可抽出所需血量。也可插入导管,反复采血。

5、断头采血: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鼠颈部,头朝下,用利剪在头颈间1/2处迅速剪动物头部,提起动物,血液即可流入准备好的容器中。

6、心脏采血:将动物麻醉,使其仰位固定,剪去胸前区毛,消毒皮肤,在左侧第3—4肋间选择心博最强处穿刺,血液借心脏跳动的力量进入注射器。亦可在动物麻醉后,切开动物胸腔,直视心脏内抽血或剪破心脏,直接用注射器、吸管等吸血。

2、豚鼠的采血 目的

了解并熟悉豚鼠的采血方法; 用品

刀片、注射器、消毒干棉球、75%酒精棉球、20%的柠檬酸钠溶液、纱布、脱脂棉。

方法与步骤:

1、耳缘切口采血:先将豚鼠耳消毒,用刀片割破耳缘,在切口边缘涂上20%的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凝,则血可自切口处流出。此法采血每次可采0.5ml左右。

2、背中足静脉采血:固定豚鼠,将其右或左后肢膝关节伸直,脚背消毒,找出背中足静脉,左手拇指和食指拉住豚鼠的趾端,右手将注射针刺入静脉,拔针后立即出血。采血后用纱布或脱脂棉压迫止血。

3、心脏采血:选心跳最明显的部位把注射针刺入心脏,血液即流入针管。心脏采血时所用的针头应细长些,以免发生采血后穿刺孔出血。

3、家兔的采血 目的 了解并熟悉家兔的采血方法; 掌握家兔的耳缘静脉采血方法。用品

常用手术器械、玻璃取血管、计数板、注射器、显微镜。内容

1、耳缘静脉采血:将兔固定,拔去耳缘静脉局部的被毛,消毒,用手指轻弹兔耳,使静脉扩张,用针头刺耳缘静脉末端,血液即流出。本法为兔最常用的采血方法,可多次重复使用。

2、耳中央动脉采血:在兔耳中央有一条较粗的、颜色较鲜红的中央动脉。用左手固定兔耳,右手持注射器,在中央动脉的末端,沿着与动脉平行的向心方向刺入动脉,即可见血液进入针管。由于兔耳中央动脉容易痉挛,故抽血前必须让兔耳充分充血,采血时动作要迅速。采血所用针头不要太细,一般用6号针头,针刺部位从中央动脉末端开始,不要在近耳根部采血。

3、颈静脉采血:将家兔麻醉,剪去一侧颈部外侧被毛,作颈静脉或颈动脉分离手术,用注射器即可抽出所需血量。也可插入导管,反复采血。

4、心脏采血:穿刺部位在第三肋间胸骨左缘1mm处,选心跳最明显的部位把注射针刺入心脏,血液即流入针管。心脏采血时所用的针头应细长些,以免发生采血后穿刺孔出血。

4、小白鼠RBC、WBC计数 目的

1、复习小白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

2、学习微量采血法和红、白细胞计数法。原理

用加有抗凝剂的溶液将定量的血液稀释,滴入血细胞计数室内,于显微镜下计数,求出一定容积的稀释血液中的RBC、WBC数,再将其换算成1L血液中的RBC、WBC个数。用品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器、显微镜、微量吸血管、酒精棉球、消毒脱脂棉球、RBC稀释液(0.9%NaCl溶液)或RBC稀释液:NaCl(维持渗透压)0.5g,Na2SO4(使溶液比重增加,红细胞均匀分布不易下沉)2.5g,HgCl2(固定红细胞并防腐)0.25g,蒸馏水加至100ml。

WBC稀释液,其成分为:冰醋酸1ml(破坏红细胞),1%龙胆紫1ml(染白细胞核,便于计数),加蒸馏水至100ml。方法与步骤

1、熟悉血细胞计数板和微量吸血管的构造

(1)计数板是一块厚厚的长方形玻璃板,板的中部有四条直槽,内侧两槽中间有一条横槽,把中部隔成两个长方型的平台。此平台比整个玻璃板的平台低0.1mm,当放上盖玻片后,平台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平台中部有3mm×3mm精确划分的9个大方格,称为计数室,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1mm=1mm2, 体积为0.1mm3。中央的大方格则由双线精确划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的面积为0.2mm×0.2mm=0.04mm2,体积为0.004mm3,每个中方格又用单线精确划分成16个小方格。适用于RBC计数。

(2)微量吸血管 一次性玻璃细管,以防交叉感染。该管长12cm,在4.5cm处和9cm处各有一定量标记,分别10μl和20μl。在11cm处有一色标,为连 结橡胶吸头的标记。

2、微量采血和稀释

(1)先准确吸取3.98mlRBC稀释液于一洁净的试管内。

(2)手持微量吸血管,将其管口浸入血滴,缓缓吸入血液至20μl处,如吸入血液稍过量,可用手指或干棉球轻触管口,缓缓转动,可使血液吸出,至恰好与刻度相符。用干棉球将管口外面的血液擦拭干净。将血液加入到准备好的RBC稀释液中。注意,应将采血管垂直插入稀释液底部,缓缓挤出血液使之不扩散,轻吸上清液再挤出,使血液完全转入到试管中。

(3)将血液和稀释液混匀。

3、充液

取洁净计数板及盖玻片,将盖玻片平放在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干净吸血管或小吸管吸少量混匀的RBC稀释液,然后将管口斜置于盖玻片边缘的计数板毛玻璃斜面上,挤出少量稀释液,此时液体即由于毛细管作用而进入计数室内。但须注意,如果计数室内留有气泡或稀释液过多以致溢出室外的凹沟中,都应该洗去,再重新充液。

4、计数

充液后应让计数板静置8min,待RBC充分下沉后方可进行计数。先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RBC分布是否均匀,如果分布很不均匀,应洗去重做。在低倍镜下找到中央大方格,看清其横、竖线后即可用高倍镜来计数。显微镜的光圈应缩小并降低聚光器使得视野较暗,这样RBC的轮廓可更清楚些。通常选择中央大方格四角的4个中格和中央的1个中格来计数。计数为了防止遗漏,应按一定的顺序:即第一行先从左向右数到最后一格,下一行则从右向左数,以此类推。对于分布在双线上的RBC,则可计数左侧和上方线上的RBC,即按照“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计数时应将每个中格的RBC数记录下来,若发现各中格之间的RBC数相差超过15个时,表示其分布不均匀,应将计数室洗净,重新摇匀吸管中的稀释血液,再充液进行计数。

5、计算

RBC的稀释倍数为200倍:(0.02ml+3.98ml)/0.02ml=200 计数室5个中格的总容积为0.02mm3,设5个中格RBC总数为X,则1mm3稀释液RBC总数为X×50个。由此可知,每毫升血液中实际RBC数目:X×50×200个,即10000X,再乘以106得出每升血液中的RBC数。WBC基本与RBC相同,不同之处:

1、WBC稀释液,其成分为:冰醋酸1ml(破坏红细胞),1%龙胆紫1ml(染白细胞核,便于计数),加蒸馏水至100ml。

2、计数板四角的四个大方格又各分为16个中方格,适用于WBC计数。

3、吸取WBC稀释液为0.38ml,血液稀释了20倍。

4、在计数WBC时,计数四角的4个大方格中的WBC总数。其总容积为0.4mm3,换算成每升血液中的WBC数时,4个大方格内WBC数×2.5×20×106=WBC数/L。

5、计数时,如发现大方格之间的WBC数相差超过10个时,表示WBC分布不均匀,应重新充液计数。思考题:

1、在实际操作中,你认为哪种采血方法效果好?为什么?

2、小结在操作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计数的准确性? 实验

三、常用实验动物的给药、胰岛素惊厥

1、小白鼠的给药 目的:

1、了解并熟悉小白鼠、豚鼠、家兔的给药方法;

2、掌握小白鼠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

3、了解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的机能。

用品:小鼠专用灌胃针、注射器、75%酒精棉球。

内容:

1.灌胃给药

小鼠专用灌胃针由注射器和喂管组成,喂管长约1nm,喂管尖端焊有一金属小圆球,金属球中空,用途是防止喂管插入时造成损伤。金属球弯成20度角,以适应口腔与食道之间弯曲。将喂管插头紧紧连接在注射器的接口上,吸入定量的药液;左手捉住小鼠,右手拿起准备好的注射器。将喂管针头尖端防放进小鼠口咽部,顺咽后壁轻轻往下推,喂管会顺着食管滑入小鼠的胃,插入深度约3cm。用中指与拇指捏住针筒,食指按着针竿的头慢慢往下压,即可将注射器忠的药液灌入小鼠的胃中。在插入过程中如遇到阻力或可看见1/3的针管,则江喂管取出重新插入,因为这时灌胃并没有插入胃中。

2.注射给药

(1)皮下注射给药

皮下注射给药是将药液推入皮下结缔组织,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作皮下注射常选项背或大腿内侧的皮肤。操作时,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然后将皮肤提起,注射针头取一钝角角度刺入皮下,把针头轻轻向左右摆动,易摆动则表示已刺入皮下,再轻轻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地将药物注入皮下。拔针时左手拇、食指捏住进针部位片刻,以防止药物外漏。注射量约为0.1-0.3ml/10g体重。

(2)皮内注射给药

是将药液注入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观察皮肤血管的通透性变化或皮内反应,接种、过敏实验等一般作皮内注射。先将注射部位的被毛剪掉,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和食指按住皮肤使之绷紧,在两指之间,用结核菌素注射器连接4.5针头穿刺,针头进入皮肤浅层,再向上挑起并梢刺入,将药液注入皮内。注射后皮肤出现一白色小皮丘,而皮肤上的毛孔极为明显。注射量为0.1ml/次。

(3)肌肉注射给药

小鼠体积小,肌肉少,很少采用肌肉注射。当给小鼠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他溶剂中的药物时,采用肌肉注射。操作时1人保定小鼠,另一人用左手抓住小鼠的1条后肢,右手拿注射器。将注射器与半腱肌呈60°角迅速插入1/4,注入药液。用药量:不超过0.1ml/10g体重。

(4)静脉注射给药

将小鼠放在金属笼或鼠夹中,通过金属笼或鼠夹的孔拉出尾巴,用左手抓住小鼠尾巴中部,小鼠的尾部有2条动脉和3条静脉,2条动脉分别在尾部的背侧面和腹侧面,3条静脉呈品字型分布,一般采用左右两侧的静脉。拔去沿尾部静脉走向的毛,置尾巴于45-50℃温水中浸泡几分钟或用75%酒精棉球反复擦拭尾部,以达到消毒和使尾部血管扩张及软化表皮角质的目的。当尾部静脉注射时,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恻,使静脉更为充盈,用中指从下面托起尾巴,以无名指夹住尾巴的末梢,右手持4号针头注射器,使针头与静脉平行(小于30° 角),从尾巴的下1/4处进针,开始注入药物时应缓慢,仔细观察,如果无阻力,无白色皮丘出现,说明已刺入血管,可正式注入药物。有的实验需连日反复尾静脉注射给药,注射部位应尽可能从尾端开始,按次序向尾根部移动,更换血管位置注射给药。注射量为0.05-0.1ml/10g体重。拔出针头后,用拇指按住注射部位轻压1-2min,防止出血。

(5)腹腔注射

左手提起并固定小鼠,使鼠腹部朝上,鼠头略低于尾部,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在下腹部近腹白线的两侧进行穿刺,针头刺入皮肤后进针3nm左右,接着使注射针头与皮肤呈45°角刺入腹肌,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当针尖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后抵抗感消失。固定针头,保持针尖不动,回抽针栓,如无回血、肠液和尿液后即可注射药液。注射量为0.1-0.2ml/10g体重。

2、豚鼠的给药

1)皮下注射给药

皮下注射部位取颈背、腋下、侧腹或豚鼠后大腿的内侧,注射时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豚鼠皮肤,将连有5(1/2)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皮下。

2)肌肉注射给药

选用大腿外侧肌肉进行注射。操作时1人保定豚鼠,另一人用左手抓住豚鼠的1条后肢,右手拿注射器。将注射器与半腱肌呈60°角迅速插入1/4,注入药液。用药量:不超过0.1ml/10g体重。

3、家兔的给药

1)静脉注射 兔耳部血管分布清晰。兔耳中央为动脉,耳外缘为静脉。内缘静脉深不易固定,故不用。外缘静脉表浅易固定,常用。先拔去注射部位的被毛,用手指弹动或轻揉兔耳,使静脉充盈,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的近端,拇指绷紧静脉的远端,无名指及小指垫在下面,右手持注射器连6号针头尽量从静脉的远端刺入,移动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针头,放开食指和中指,将药液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迫针眼片刻。

2)皮下注射 注射时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皮肤,将连有5(1/2)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皮下。皮下注射部位一般狗、猫多在大腿外侧,豚鼠在后大腿的内侧或小腹部;大白鼠可在侧下腹部。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

3)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应选肌肉发达,无大血管通过的部位,一般多选臀部。注射时垂直迅速刺入肌肉,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即可进行注射。

4)腹腔注射

用家兔做实验时,进针部位为下腹部的腹白线离开1cm处。

小白鼠胰岛素惊厥

基本原理

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时,便引起血糖下降,动物出现惊厥现象。动物与器材

小白鼠数只、1ml注射器、鼠笼、胰岛素溶液(2μ/ml)、50%葡萄糖溶液、酸性生理盐水。方法与步骤

1.取4只小白鼠称重后,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只。2.给实验组动物腹腔注射胰岛素溶液(0.1ml/10g体重)。3.给对照组动物腹腔注射等量的酸性生理盐水。4.将两组动物都放在30—37℃的环境中,并记下时间,注意观察并比较两组动物的神态、姿势及活动情况。

5.当动物出现角弓反张、乱滚等惊厥反应时,记下时间,并立即皮下注射葡萄糖溶液(0.1ml/10g体重)。

6.比较对照组动物、注射葡萄糖的动物、以及出现惊厥而未经抢救的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分析所得的结果。注意事项

1.动物在实验前必须饥饿18—24h。2.一定要用pH2.5—3.5的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胰岛素溶液。因为胰岛素在酸性环境中才有效应。

3.酸性生理盐水的配制将10ml0.1mol/LHCl加入300ml生理盐水中,调整其pH值在2.5—3.5,如果偏碱,可加入同样浓度的盐酸调整。

4.注射了胰岛素的动物最好放在30—37℃环境中保温,夏天可为室温,冬天则应高些,可到36—37℃。因温度过低,反应出现较慢。思考题

试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实验

四、实验动物的全身麻醉、损毁小白鼠小脑的效应

1、实验动物的全身麻醉 目的:

了解影响实验动物麻醉的因素; 了解并熟悉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掌握大、小白鼠的吸入麻醉法。原理:

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全身麻醉方法: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呈现神志消失,全身不感疼痛,肌肉松弛和反射抑制等现象,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其特点为抑制深浅与药物在血液内的浓度有关,当麻醉药从体内排出或在体内代谢破坏后,动物逐渐清醒,不留后遗症。

用品:注射器、乙醚、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氨基甲酸乙酯、内容:实验动物的麻醉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正确的麻醉处理,是动物实验成功的有力保障。而麻醉处理不当,会给实验结果带来难以分析的误差。要想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除掌握实验动物麻醉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遵循科学的麻醉程序外,还应了解影响实验动物麻醉的各种因素,如动物因素、环境因素等。

1、动物因素

1、年龄和体重

动物对药物的反应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有人将大鼠、小鼠按年龄分成幼年、成年和老年3组,观察年龄对乙醇、戊烷和二氯乙烷等急性毒性的影响。按LD50及麻醉浓度观察,敏感性显示为幼年>成年>老年。

体重小的动物每单位体重的基础代谢率较大动物高,因此,动物越小,每单位体重所需的麻醉药剂量越大。一些慢性实验,观察时间较长,可选择年幼、体重较小的动物做实验。

2、性别 实验证明,不同性别的动物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也不尽一致,雌性动物性周期不同阶段和怀孕、授乳时的机体反应性有较大的改变,因此,一般情况优先选雄性动物或雌雄各半做实验。

3、生理和健康状况 体瘦、肌肉发达的动物较脂肪多的动物所需麻醉药量大,这是因为相对非代谢组织,其基础代谢率较低。活动可增加代谢率,因此,好动的动物所需的麻醉量大。身体状况差的动物,所需麻醉药量小耐受性降低。易发生中毒现象。

4、动物饲养

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是维持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饲料对动物的关系更为密切。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抵御疾病的能力及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于营养丰富的饲料。动物在麻醉之前一周应提前到位,给于精心的饲养管理,使其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2、环境因素

1、温度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缓慢的变化,机体可以进行自动调节与之相适应。但变化莫测过大或过急,对机体将产生行为和生理等不良影响。因此,实验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升高,易发生中毒现象。因此影响麻醉效果。

2、湿度;

3、空气的流速和清洁度 方法:

1.吸入麻醉法 麻醉药以蒸气或气体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而产生麻醉者,称吸入麻醉,常用乙醚作麻醉药。吸入法对多数动物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其优点是易于调节麻醉的深度和较快的终止麻醉,缺点是中、小型动物较适用,对大型动物如狗的吸入麻醉操作复杂,通常不用。

具体方法是:使用乙醚麻醉兔及大小鼠时,可将动物放入玻璃麻醉箱内,把装有浸润乙醚棉球的小烧杯放入麻醉箱,然后观察动物。开始动物自主活动,不久动物出现异常兴奋,不停地挣扎,随后排出大小便。渐渐地动物由兴奋转为抑制,倒下不动,呼吸变慢。如动物四肢紧张度明显减低,角膜反射迟钝,皮肤痛觉消失,则表示动物已进入麻醉,可行手术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动物的变化,必要时把乙醚烧杯放在动物鼻部,以维持麻醉的时间与深度。2.注射麻醉法 常用的麻醉药有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氨基甲酸乙酯等。大、小鼠和豚鼠常采用腹腔注射法进行全身麻醉。狗、兔等动物既可腹腔注射给药,也可静脉注射给药。在麻醉兴奋期出现时,动物挣扎不安,为防止注射针滑脱,常用吸入麻醉法进行诱导,待动物安静后再行腹腔或静脉穿刺给药麻醉。在注射麻醉药物时,先用麻醉药总量的三分之二,密切观察动物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已达到所需麻醉的程度,余下的麻醉药则不用,避免麻醉过深抑制延脑呼吸中枢导致动物死亡。注意事项

1、麻醉剂的用量,除参照一般标准外,还应考虑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且体重与所需剂量的关系也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一般说,衰弱和过胖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所需剂量较小,在使用麻醉剂过程中,随时检查动物的反应情况,尤其是采用静脉注射,绝不可将按体重计算出的用量匆忙进行注射。

2、动物在麻醉期体温容易下降,要采取保温措施。

3、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应立即停止注射。配制的药液浓度要适中不可过高,以免麻醉过急;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体积。

4、作慢性实验时,在寒冷冬季,麻醉剂在注射前应加热至动物体温水平。思考题

小结在操作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动物麻醉效果?

常用的麻醉剂

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麻醉剂分为三类,即挥发性麻醉剂、非挥发性麻醉剂和中药麻醉剂。1.挥发性麻醉剂 这类麻药包括乙醚、氯仿等。乙醚是常用的吸入麻醉剂,乙醚挥发性很强,有特殊的气味,为易燃品,适用于各种动物(鸡除外),乙醚的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其特点是安全范围大,肌肉能完全松弛,对肝和肾的毒性较小,麻醉的诱导期和苏醒较短,动物麻醉深度容易掌握,而且麻醉后苏醒较快。其副作用是对呼吸道和结膜刺激性强,胃肠道反应增高,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液体分泌增多,易发生呼吸道阻塞,使用时应小心。2.非挥发性麻醉剂 这类麻醉剂种类较多,包括苯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等巴比妥类的衍生物,氨基酸乙脂和水合氯醛。这些麻醉剂使用方便,一次给药可维持较长的麻醉时间,麻醉过程较平稳,动物无明显挣扎现象。但缺点是苏醒较慢。(1)戊巴比妥钠:为中效巴比妥类药物。戊巴比妥钠,是常用的麻醉剂,有兽用、人兽共用的产品,使用时应注意药品质量。(2)硫喷妥钠:硫喷妥钠为超速效巴比妥类药物,为淡黄色粉末,有硫臭,易吸水,装在安瓶中保存。其水溶液不稳定,故必须临时配制,常配浓度为1%~5%,在0~4℃冰箱中保存,置7天之内,其分解甚微;在室温中则只能保存24h。如见溶液色呈深黄、混浊,即表示已分解,不能使用。该药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短,一次用药仅可维持数分钟。因此,一般用作为诱导麻醉或基础麻醉。其副作用:对呼吸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宜与吗啡合用。(3)氯胺酮:为中效巴比妥药物,常用其盐酸盐。静脉或肌肉给药后,很快起到麻醉作用,但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仅10~20min。为了延长时间,可重复给药。其副作用是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有时还可引起动物呕吐等。(4)水合氯 11 醛:此药为无色透明棱状结晶,有穿透性的臭气及腐蚀性苦味。其溶解度较小,常配浓度为5%~10%。配制后的溶液易沉淀,用时先在水浴锅中适量加热,促其融解。作用特点与巴比妥类药物相似,似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催眠药,能起到全身麻醉作用,其麻醉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故安全范围小,使用时应注意。其副作用为对皮肤和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5)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此药是比较温和的麻醉药,安全度大。多数实验动物都可使用,更使用于小动物。一般用作基础麻醉,如实验全部过程都用此药麻醉时,动物保温尤为重要。使用时常配成20%~25%水溶液,犬、猫、兔直肠灌注1.5g/kg体重;皮下、静脉、腹腔注射0.75~1g/kg体重。当与水合氯醛按1:1比例合并麻醉时,效果更好。但在作静脉注射时必须溶在生理盐水中,配成5%或10%的溶液,即每千克体重注射10~20ml。蛙类:2g/kg体重,由背部淋巴囊注射。鸟类:1.25g/kg体重,由肌肉注入。鼠:1.5~2g/kg体重,由腹腔注射。(6)异戊巴比妥钠:常配成5%~10%的水溶液,作用和戊巴比妥钠相似。使用剂量和方法:犬、猫、兔腹腔和肌肉注射80~100mg/kg体重;静脉注射40~50mg/kg体重;直肠灌注100mg/kg体重。鼠:腹腔注射100mg/kg体重。3.中药麻醉剂 动物实验时有时也用到象洋金花和氢溴酸东莨菪菅碱等中药麻醉剂,但由于其作用不够稳定,而且常需加佐剂麻醉效果才能理想,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及普及,因而,多数实验室不选用这类麻醉剂进行麻醉。

2、豚鼠的局部麻醉 目的

1、了解并熟悉豚鼠的局部麻醉方法

2、掌握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用品

刀片、注射器、消毒干棉球、75%酒精棉球、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原理

用局部麻醉药阻滞周围神经末梢或神经干、神经节、神经丛的冲动传导,产生局部性的麻醉区,称为局部麻醉。其特点是动物保持清醒,对重要器官功能干扰轻微,麻醉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大中型动物各种短时间内的实验。豚鼠对麻醉药物很敏感。内容

1.表面麻醉 利用局部麻醉药的组织穿透作用,透过粘膜,阻滞表面的神经末梢,称表面麻醉。在口腔及鼻腔粘膜、眼结膜、尿道等部位手术时,常把麻醉药涂敷、滴入、喷于表面上,或尿道灌注给药,使之麻醉。

2.局部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逐层注射麻醉药,靠药液的张力弥散,浸入组织,麻醉感觉神经末梢,称局部浸润麻醉。常用药为普鲁卡因。在施行局部浸 润麻醉时,先固定好动物,用0.5~1%盐酸普鲁卡因皮内注射,使局部皮肤表面呈现一桔皮样隆起,称皮丘,然后从皮丘进针,向皮下分层注射,在扩大浸润范围时,针尖应从已浸润过的部位刺入,直至要求麻醉区域的皮肤都浸润为止。每次注射时,必须先抽注射器,以免将麻醉药注入血管内引起中毒反应。3.区域阻滞麻醉:在手术区四周和底部注射麻醉药阻断疼痛的向心传导,称区域阻断麻醉。常用药为普鲁卡因。

4.神经干(丛)阻滞麻醉:在神经干(丛)的周围注射麻醉药,阻滞其传导,使其所支配的区域无疼痛,称神经干(丛)阻滞麻醉。常用药为利多卡因。

3、损毁小白鼠小脑的效应 目的:

1、掌握小白鼠的麻醉方法;

2、了解小脑的机能。基本原理

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肌肉运动等机能。当小脑损伤后,随着破坏程度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肌紧张失调及平衡失调。动物与器材

小白鼠、常用手术器械、大头针、麻醉口罩、乙醚、棉花。方法与步骤

1.用乙醚麻醉小鼠(注意仔细观察呼吸,若呼吸变慢时则表示动物已麻醉)。2.自头顶部至耳后沿正中线剪开皮肤,将颈肌向下剥离。透过透明的颅骨即可看清小脑的位置(图9-6)用大头针刺穿颅骨,直达小脑(2—3mm),搅毁该侧小脑(注意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脑干)。

3.待小鼠清醒后,可见其向一侧旋转或翻滚。如损伤较轻,小鼠向健侧旋转;当损伤重时,则向损伤侧翻滚。

4.将实验用完的小鼠拉断颈椎处死后弃之。思考题

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小脑的生理机能。

实验

五、家兔的热原实验

目的

1、练习家兔的各种注射方法;

2、了解家兔热源反应的基本原理。原理

家兔体温变化十分灵敏,最易产生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典型、恒定,因此常选用家兔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1、用体温计测量实验前家兔的正常体温。

2、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热源实验:给家兔静脉注射伤寒一副伤寒四联菌苗0.5~2.0ml/kg,菌苗含量应不低于100亿/ml;皮下注射2%二硝基酚溶液(30毫克)15~20分钟后开始发热;肌注10%蛋白胨1.0g/Kg;皮下注射消毒脱脂牛奶3~5ml。

3、一至两小时后,用体温计再次测量家兔的体温,看其有何变化。思考题

在热源实验操作过程中,你认为应注意哪些方面?

实验

六、动物体内常见寄生虫卵检查

目的

1、学习常见实验动物虫卵标本的采集和检查方法。

2、学会对不同虫卵进行鉴定。用品

大鼠、小鼠、猕猴的粪便、示范片、盖玻片、载玻片、目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 方法

1、直接涂片法

包括粪便、血液、肠内容物等直接涂片检查。取一载玻片,在其上加一滴生理盐水,取少许粪便或肠内容物与生理盐水混匀后于显微镜下观察。血液可直接滴于载玻片上,制成涂片,加盖玻片观察。

2、虫卵收集法

a.沉淀集卵法:取粪便加适量清水,混匀后过滤,重复数次至液体清亮为止,静止沉淀十分钟后,取底部沉淀物作镜检。此法适于检查血吸虫卵。

b.饱和盐水漂浮法:利用虫卵的比重小于饱和盐水的原理,使线虫卵和几种绦虫卵或包囊漂浮于液面上,提高检查效果。实验步骤和内容:

1、自然感染蠕虫的调查

取猕猴粪便在盛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漂洗,直接查找寄生虫虫体和虫卵,根据虫体和虫卵的形态,签别虫种。

2、直接涂片法或沉淀集卵法检查寄生虫卵。

3、观察蛔虫、蛲虫、绦虫和血吸虫卵标本装片。

注意:观察各种虫卵的大小、形状、颜色、卵膜结构等以及各种虫卵的特征

A、蛔虫卵(线虫纲一虫体线形或长圆柱形,雌雄异体)受精卵为椭圆形,大小约40-60微米(35-50×45-76),卵壳的表面有一层凸凹不平的蛋白质膜,被胆汁染成棕黄色,整个虫卵呈棕黄色。卵壳厚而透明。卵内有一近圆形的卵细胞。

未受精卵多为长椭圆形,大小约40一60微米(39-40×88-94),卵壳与蛋白质膜较薄,卵内充满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

无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其蛋白质膜有时缺失,无蛋白质膜的受精卵是无色透明,请注意与其它虫卵的区别。

B、蛲虫(线虫纲:虫体细小,乳白色,似一白色线头。)虫卵为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稍凸。大小约25-55微米(20-30×50-60),卵壳较厚,无色透明,内含幼虫。

C、绦虫(绦虫纲:腹背扁平、带状、分节,雌雄同体,常见的有链状带绦虫。)虫卵近球形,较小,大小约45-70微米,虫卵自孕节排出时卵壳己脱落,镜下所见是具胚膜的六钩蚴,胚膜较厚,棕黄色有放射状的条纹。

D、血吸虫(吸虫纲一多有腹背扁平,舌状或叶状,有吸盘,雌雄异体,常见的有日本血吸虫等。)虫卵为椭圆形,淡黄色。大小约74-106×55-80微米,卵壳较薄无盖,壳 的一侧有小棘,一般在镜下不易见到。成熟的卵内含有一个毛蚴。注意事项

1.高倍镜下观察必须加盖玻片;

2.采用直接涂片法时,不要涂得太多,必须分散开,均匀; 3.观察寄生虫卵前,需在高倍镜下校对目镜每格的长度,才能算出虫卵大小; 4.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发现后换为高倍镜。实验报告内容

1、绘出镜下观察到的蛔虫、蛲虫、绦虫和血吸虫卵。

2、概括总结蛔虫、蛲虫、绦虫和血吸虫卵的形态区别要点。

3、在整过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

七、雌性小鼠动情周期的检查

目的

1、学习小鼠阴道内液体的采集方法;

2、了解在动情周期的不同阶段,小鼠阴道涂片的组织学变化。原理

哺乳类的雌性动物在性成熟后,出现动情周期变化,其中啮齿类动物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发生比较典型的变化。因此,根椐阴道涂片的细胞学改变,可以推断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未成熟的大、小白鼠尚无自然的动情周期,但当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则可使其提前出现。用品

显微镜、棉签、载玻片、生理盐水、碱性美蓝溶液(配制:美蓝0.3g,溶于95%的乙醇30ml中,再加蒸馏水至100ml及10%NaOH溶液0.1ml)等。动物

性成熟的雌性小白鼠。方法与步骤

1、小鼠阴道内液体取法

取阴道内液体有下列三种方法:

(1)冲洗法 将装有消毒生理盐水的滴管轻轻插入动物阴道内,按压滴管橡皮头,将生理盐水打入阴道,然后吸出,如此2-3次。最后将滴管中的阴道冲洗液滴在载玻片上。

(2)沾取法 将消毒的细棉签用生理盐水润湿,轻轻插入动物阴道内0.5cm,慢慢转动一下取出。

(3)刮取法 用光滑的玻璃小勺或牛角制 小刮片慢慢插入阴道内,在阴道壁轻轻刮取一点阴道内含物。

2、涂片

将带有阴道内含物的细棉签等在载玻片上均匀的转动做成涂片,然后将涂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3、染色

用碱性美蓝溶液染色5min左右,用蒸馏水冲洗剩余的美蓝溶液(注意:应从涂片边缘慢慢冲洗,切不要把细胞冲洗掉),并使之干燥。

4、观察结果

在显微镜下观察阴道分泌物涂片的组织学变化,确定动情周期变化的不同阶 段。

阶段

表 小白鼠性周期阴道分泌物涂片变化 持续时卵巢变化 涂片可见 间/h 卵泡加速大量有核上皮细胞,少量角化

生长 细胞

卵泡成熟、满视野角化上皮细胞,少量有

排卵 核上皮细胞

黄体生成 角化上皮细胞及白细胞 动情前期

动情期

动情后期

动情 黄体退化 大量白细胞及少量黏液 间期

注意事项:

1.采取阴道(下口)内分泌物,不是肠道内容物(上口); 2.制作涂片要均匀;

3.自然干燥后,再染色8-10min;

4.用蒸馏水冲洗剩余的美蓝溶液时,应从涂片边缘慢慢冲洗; 5.在镜下镜检(如用高倍镜,必须加盖玻片)。

实验

八、小鼠下颌骨形态分析

目的与原理

小鼠的下颌骨形态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不同品种或品系小鼠下颌骨的形态、大小不同,因此该项技术可以作为纯系小鼠、纯系大鼠遗传质量的检测方法之一。下颌骨形态分析是一种定量技术。可阐明许多遗传学差异。主要是对小鼠或大鼠右侧下颌骨形态做对比分析,通过多变量分析,建立判别函数进行性别判别。

常规标本制备方法

1.随机抽取小鼠数只(60日龄,体重相当)处死,取下头颅。

2.投入沸水中煮约10分钟,冷却后把头颅上的组织仔细剔除,放在含有木瓜蛋白酶的自来水中(下颌骨带的残肉与酶的比例为1:25),水的PH为4.5,消化温度为40—60℃,最适温度为52 ℃,保温过夜,取出下颌骨,用小镊子去掉残肉和门齿,再用水洗净。

3.自然干燥,存放于塑料袋中。

4.制作坐标底片,用于测量下颌骨有关变量。

5.在坐标底片上用两个平直的玻璃细条粘成直角,成L型,与坐标的纵轴和横轴相吻合,压平待用。动物

小白鼠 方法与步骤

1.下颌骨的11个测量点参见下图。

2.将待测标本平放在解剖镜载物台的标尺上,下颌骨前端和下部边缘与标尺上的L型玻璃条的X及Y轴分别贴紧放平,将每个标本11个变量的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统一处理。

3、打开SPSS,输入数据;定义变量;

4、操作步骤:Analyze→Classify →Discriminant →open discriminant analyze;Gender →grouping variables(define range);all variables →independent;Method →enter independent together;open statistics →function coefficients →Fisher’s,unstandardized →continue;open classify →display→summary table,casewise results;prior probabilities →All groups equal → continue →OK。结果分析:求出判别系数和判别函数;

2、得到判别代结果和判别率;

3、验证回代和新标本判别。注意事项

1、标本要保证完整性;

2、小白鼠雌雄的体重要分别相近;

3、突变性的标本要舍去;

4、测量要注意准确;

5、每组标本的性别,不要混淆。

实验

九、家兔的神经分离、气管插管

目的

1、学习气管插管术;

2、学习分离及识别有关的血管和神经;

3、学习测定家兔呼吸运动的方法。用品

常用手术器械、气体插管、玻璃分针、刺激器、张力换能器、铁夹台、25%氨基甲酸乙酯、3%乳酸。动物

家兔 方法与步骤

1、麻醉并固定动物

每组取家兔一只,称重,按40mg/kg体重的剂量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射戊巴比妥钠溶液,将动物麻醉。当动物四肢松软,呼吸变深变慢,角膜反射迟钝时,表明动物己被麻醉,即可停止注射。将麻醉动物仰卧于兔体手术台上,固定好头部和四肢,将兔舌拉出以免阻塞呼吸道。注意:缓慢注射;兔舌拉出;颈部必须放正拉直。

2、颈部手术

用剪毛剪剪去颈部被毛,用手术刀切开颈部皮肤(5-7cm)长,分离皮下结缔组织和肌肉,暴露气管,分离气管和食管,在气管下穿一棉线备用。

3、颈部神经及血管分离术

3.1 颈总动脉的分离 在颈部,神经与颈总动脉被结缔组织膜束在一起,形成血管神经束,位于气管的外侧,其腹面被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所覆盖。用玻璃分针将气管两侧上述肌肉分离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分离的左侧肌肉和皮肤,稍向外翻,即可将血管神经束翻于食指之上。然后用玻璃分针分离颈总动脉外的结缔组织膜,将动脉分离约4cm长,并向头端追索到甲状软骨上缘,暴露颈动脉窦,在颈动脉下穿一棉线。用同样的方法可分离右侧颈总动脉。3.2 颈部神 经的分离 轻轻提起左侧颈总动脉下的线,即可清楚看到三条粗细不同的神经。其中迷走神经最粗,呈白色,一般位于外侧,易于识别;交感神经较细,略呈灰色,一般位于内侧;减压神经最细,呈白色,一般位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之间。

由于家兔品种不同及个体间的差异,三条神经的位置有较大的变异,应注意识别。识别准确后,用玻璃分针顺着神经的方向,小心分离其外的结缔组织膜,-般先分离减压神经,然后再分离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并分别在各神经下穿不同颜色的线(双线)备用。

4、气管切开术

在喉头下2-3cm处的气管上作一“T”型切口,将与气管口径相近的气管插管向心方向插入气管中,用线结扎,并将余线固定于气管插管的分叉处,以防气管插管脱落。

5、腹部手术

剪去剑突部位腹部被毛,切开胸骨下端剑突部位的皮肤,并沿腹白线再切开长约2cm的切口。细心分离剑突软骨并结扎,线的另一端连于张力换能器上,张力换能器连接于计算机BL-410的 1 通道上。

6、开机→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实验项目→呼吸实验→呼吸运动调节 这时可看到在屏幕上显示4个波形窗口,鼠标左双击1通道窗口,即只显示出1通道波形窗口,在屏幕右下角选实验标记。鼠标点开始即可描记呼吸运动曲线。

7、观察项目

7.1 慢速记录正常的呼吸运动曲线,注意分清吸气与呼气时的曲线方向; 7.2 增加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将橡皮管(长约lm,内径0.7cm)连于气管插管的一个侧管上,用止血钳夹闭另一侧管,使无效腔增加,观察并记录呼吸运动的变化。当呼吸运动出现明显改变后立即去掉橡皮管使呼吸运动恢复正常;

7.3 窒息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将气管插管的两个侧管同时夹闭,观察并记录呼吸运动的变化;

7.4 血中酸性物质增多的效应 取5ml注射器,由耳缘静脉较快地注入3%乳酸溶液2m1,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7.5 分别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并记录呼吸运动。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防止动脉套管刺破颈总动脉和发生凝血现象;

2、剪去一段剑突软骨时,不能剪得过深,以免伤及其下附着的膈肌,并要保证剑突软骨与胸骨完全分离;

3、在分离神经及穿线时,切勿损伤与其伴行的神经;

4、在颈总动脉近甲状腺处有甲状腺前动脉,分离时应稍靠下方,以免损伤;

5、注射要缓慢,兔舌要拉出,颈部必须放正拉直。

实验

十、实验动物环境因子检测

目的

1、正确使用环境因子检测仪器;

2、了解噪音计、光度计、温度计、湿度计的测定原理;

3、学习测定方法。内容

测定各种实验动物环境的照度、噪音、温度和湿度。

实验

十一、小白鼠走迷宫

目的

1.通过观察、分析小白鼠学习和记忆过程,理解大脑在动物行为机制建立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因素。

3.通过实验,了解数据统计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原理

老鼠接近人类,通过老鼠的实验可以间接地了解人脑的功能。学习和记忆是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重要机能之一。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刺激而获得的行为习惯或经验;获得的行为习惯或经验维持一定时间的能力就是记忆。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对其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为设置的迷宫里,动物通过不断感受复杂通道的结构,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行为。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条件反射逐渐建立,以至在大脑皮层形成记忆。通过记录动物搜寻食物的时间长短可以对此加以评价。同时也可以考察一些刺激(如饥饿和化学药剂)对记忆力的影响。

实验材料

小白鼠。用品

由学生根据实验需要自行准备。实验步骤

(一)实验准备

1.用硬纸板或木板构建迷宫。高度以小白鼠不能爬上为宜,上面也可以盖上一玻璃板。

1、选择健康活泼的小白鼠5只,要求年龄和体重一致,实验前饥饿一天,但提供水。另选择一只未经饥饿处理的小白鼠备用。在迷宫内特定位置放置一块面包。

(二)实验项目

1.饥饿处理的小白鼠1只,放置在迷宫入口,记录其找到食物所需时间。5分钟后,重复上述步骤,同样的间隔时间对其进行四次实验,每只小白鼠共计进 行5次实验。

2.对其余四只饥饿处理的小白鼠进行5次实验,记录每只小白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

3.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求出5只小白鼠每次实验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平均值。以实验次数为横坐标,找到食物的时间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制作标准曲线。把上述平均值标在坐标纸上并连接各点,从而得到实验数据与寻找时间的关系曲线。观察图形的变化趋势。

4.取未经饥饿处理的小白鼠进行步骤1,把记录的时间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小白鼠记忆力的变化。

5.取1只饥饿处理的小白鼠称重,皮下注射120mg/kgNaNO2,然后让其走迷宫,重复步骤1,将所记录的时间与标准曲线对比,分析小白鼠记忆力的变化。

6.另取1只饥饿处理的小白鼠称重,测试前半小时将小白鼠灌服20%-40%酒精100ml/kg。将所记录的时间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小白鼠记忆力的变化。

7.再取1只饥饿处理的小白鼠静脉注射乙酰胆碱,重复步骤1,将所记录的时间与标准曲线对比,分析小白鼠记忆力的变化

实验改进点

1、实验用年老的小鼠与小白鼠进行对比考察年龄对学习和记忆力的影响。

2、实验考察乙酰胆碱和NaNO2对小白鼠学习和记忆力的影响。

3、实验注意事项

1、选材为活泼健康的小白鼠,不能选运动机能和记忆力差的小白鼠。

2、为了避免嗅觉对测试的影响,做每一个实验项目前都应对迷宫进行清洁。实验分工

和 负责找资料,负责整理和制作,实验改进点由这几人讨论。

实验预期结果

1、随着小白鼠学习和记忆过程的进行,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2、未经饥饿处理的小白鼠由于没有饥饿的刺激,找到食物的时间会更长。

3、由于NaNO2是缺氧剂,会造成脑部缺氧,从而破坏记忆的保持,因此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会变长。

4、测试前半小时将小白鼠灌服20%-40%酒精可以明显干扰记忆的再现,因此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会变长。

5、小白鼠脑部乙酰胆碱的增加会增强记忆力,因此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会变短。思考

1.小白鼠的年龄对学习和记忆有没有影响? 2.人的大脑也和小白鼠有类似的结果吗? 3.乙酰胆碱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实验参考资料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苗明三主编中国医药出版社.北京.1997.6 《动物生物学实验技术》黄诗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出版社2001.8:109,131,132 《实验动物学》罗满林、顾为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8P127-143.实验十二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及验证(设计)

(一)病毒性肝炎模型

常用方法是注射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复制乙型肝炎模型。但大部分实验动物对甲型肝炎病毒不易感。我国已有报导红面猕猴、恒河猴、人及野生树鼩种毒后出现人甲型肝炎现象。近年来发现某些鸭肝炎病毒的特征与人肝炎病毒十分相似,故用鸭作为人肝炎模型也开始增多。

(二)免疫性肝炎模型

慢性或迁延性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着抗肝细胞成分抗体。1959年国外有人用肝组织悬液加弗氏佐剂免疫豚鼠,成功地诱发了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病变。也有人报导肝膜蛋白(LSP)加佐剂分次注射产生动物免疫性肝炎模型。

(三)胃、肠道溃疡模型

在动物身上复制胃、肠道溃疡的方法较多,但所用的方法不同,引起的溃疡病变也各有特点。常用的方法有:

1.应激法 以各种强烈的伤害性刺激(如强迫制动、饥饿、寒冷等),引起动物发生应激性溃疡。如把动物浸入冷水中或放在应激箱中不断地遭受电刺激,使之剧烈不安,一昼夜即能引起胃粘膜出血及溃疡。这种方法简单,成功率达99%以上。

2.药物法 给动物投服或注射一定量的组织胺、胃泌素、肾上腺类固醇、水杨酸盐、血清素、利血平、保泰松等可造成动物胃肠溃疡。如给豚鼠小剂量的组织胺,连续数天,可引起胃、十二指肠、食道等发生溃疡。又如可用利血平、血清紧张素、阿斯匹林等诱发大白鼠或小白鼠的胃溃疡。

3.烧灼法 用电极烧灼胃底部的胃壁,可造成象人的胃溃疡病变;用浓醋酸给大鼠胃壁内注射或涂抹于胃壁浆膜面上可造成慢性溃疡。烧灼法复制胃、肠道溃疡模型的优点是方法简便,溃疡部位可由作者自己选择。

4.结扎幽门法 选用大鼠、小鼠或豚鼠,麻醉后,无菌技术下在剑突下由腹正中切开腹壁皮肤及肌层,切口长约3cm,暴露胃,沿胃向右,辩清幽门和十二指肠的联结处,避开血管,于其下穿线,将幽门完全结扎。术后绝对禁食禁水。幽门结扎后,可刺激胃液分泌并使高酸度胃液在胃中潴留,造成胃溃疡。这类溃疡复制方法简单,发生快,成功率高,但病变较表浅,严格地说仍然属于胃粘膜急性出血性糜烂,与人类胃溃疡的典型病变差距较大,适于作探索抗溃疡病药物研究和胃溃疡发病学方面的研究。

其他还可用外科手术方法从肠道上部排除可中和胃酸的碱性胆汁、胰 液或十二指肠液造成溃疡。还可用刺激、损伤或毁损脑组织等方法造成溃疡。

(四)胰腺炎模型

复制胰腺炎模型可采用使胰液外分泌发生潴留;使各种胰酶在胰管系统内活化;感染或某些微生物毒素的作用,影响胰腺的营养、代谢等。实验动物选用狗、兔和大鼠。将狗自身胆注按0.5ml/kg体重缓慢注入狗胰腺体尾交界处的胰腺实质内,则可引起胰腺局部组织坏死及炎性浸润,与人类急性胰腺炎和病变相似。用大肠杆菌悬液9亿/ml,按1ml/kg体重,向兔胰管内逆进注射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另外也可采用大鼠腹腔内连续注射乙硫胺酸诱发成功胰腺炎模型。随着乙硫胺酸注射时间的延长,胰腺组织可以出现广泛进行性破坏和退化及胰酶水平的持续下降。

(五)糖尿病模型

糖尿病模型的复制方法采用注射致高血糖因子;手术切除胰腺的全部或大部;用四氧嘧啶(Alloxan)破坏胰岛β细胞,造成胰性糖尿病;注射根皮苷使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发生障碍并破坏酯酶致使葡萄糖磷酸化过程和脱磷酸过程障碍,引起根皮苷糖皮。

四氧嘧啶复制的糖尿病动物模型是目前研究人类糖尿病较好的方法,其实验性糖尿病近似人类糖尿病,体内代谢障碍时有可能产生此种衍生物,胰岛外分泌部不受损伤,几乎所有常用实验动物都可用来进行实验研究。模型胰岛的β细胞不是功能消失,而是功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有利于研究胰岛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动物不必注射胰岛素即可存活很久。大鼠造型剂量为12mg/100g体重,家兔为150~200mg/kg体重,狗约为50~60mg/kg体重。家兔根皮苷皮糖尿病造型剂量为0.5%根皮苷按15m/kg体重,皮下注射。注意所用四氧嘧啶和根皮苷溶液必须现配现用。

实验

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篇5

如何加强信息素养, 更新教育理念, 培育实验动物学优秀人才, 是实验动物学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3]。面对实验动物学领域的各种困难和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实施了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改革, 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 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本文从师资队伍、优化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三个方面论述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理念水平, 培养信息素质

开展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改革, 首先需要教师熟练掌握信息化的先进理念与教学手段, 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把信息理念融入到实验动物学教学中, 灵活地运用信息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组织教师开展了以下四项活动。

1.1 开展幻灯片制作与平面媒体播放理论培训班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从头讲到尾, 对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缺乏理论推衍, 导致学生理解不深, 学习的兴趣大减。有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生疏, 只是机械地把教案的内容搬到幻灯上来, 教学质量不高。针对这种现状, 教研室适时地开展了幻灯片制作与平面播放理论培训班, 深入学习平面媒体播放理论, 探讨幻灯制作技巧, 研究如何利用幻灯片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学习, 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幻灯片的制作有了很大提高, 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实践证明, 发挥信息化优势, 弥补传统教学缺陷, 是实施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2 开展网络应用及网页技术培训班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查找信息的能力不足, 教学内容陈旧, 跟不上实验动物学领域的发展形势。针对这种现状, 教研室开展了网络应用及网页技术培训班。组织教师学习信息检索的各种方法, 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图书数据库。组织教师学习谷歌搜索技巧, 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资源。教研室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动物学专业网站, 及时对外发布教学科研与保障的各种信息。为以后开展网络教学打基础, 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网页技术的培训。

1.3 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培训班

为响应学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号召, 给建立实验动物学网络课程打基础, 教研室2006年开始组织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的培训。教师学习了网络教学内容的采集、编辑、分类, 开展网络教学的组织方式方法, 以及各种与网络课程相关软件的应用等等。通过培训, 教研室初步掌握了网络课程建设的要点, 为开展网络课程扩大教研室信息化教学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4 开展信息化教学建设培训班

实验动物学网络课程开设以来, 网络课程系统性不强, 形式比较死板, 网络课程访问量小, 学员参与度不高。针对这种现状, 教研室认真分析了原因, 发现教师对实施信息化教学信心不足, 存在技术决定教学效果的思想等。为此教研室又组织教师开展了信息化教学建设培训班, 总结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介绍信息化教学的科学理论与先进经验。通过学习, 广大教师提高了实施信息化教学的信心, 对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了基本的解决办法, 促进了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进一步改革。

2 应用信息化手段, 优化传统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动物的基础知识, 逐步掌握动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能够利用实验动物复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熟悉并遵守实验动物相关法律法规, 树立善待动物的价值观。在教学理念上充分遵守“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体现科学精神与社会伦理、动物福利的相互渗透;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整体动物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等多层次实验技术的相互融合, 强调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中, 教材改革是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全国没有统一的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 实验动物学教材没有固定, 各个医学院校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教材是教学的基础, 教材建设搞不好, 信息化教学也是空谈。为顺应实验动物学不断发展的趋势, 拓宽实验动物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教研室对实验动物学教材进行多次改编。教材因其涵盖面广且内容新颖而被列为上海市研究生指定用书。

另外, 课程改革是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为此着重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2.1 根据不同专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不同专业的学生, 有各自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侧重不同的教学大纲。如研究生的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比较医学、实验动物的选择、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免疫缺陷动物、胚胎工程动物和转基因动物等内容, 力求充分反映学科前沿;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学生, 着重使其熟悉与实验动物使用及管理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而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 重点则是使其熟练掌握各种动物实验技术。

2.2 统一课件格式, 保持教学连续性

同一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同教师参与, 每位教师的授课风格与授课方式因人而异。为保持教学连续性, 教研室在承接教学任务前,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 制定基调统一的课件格式与基本的授课方式。教学结束后及时总结, 进一步调整课件格式, 完善课件内容。

2.3 实验课程强调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研室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 设置了有针对性的实验课程。各个专业实验课程的比例不尽相同, 如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强调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课的比例占到总学时的5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30%, 其它为40%。

实验课程根据内容的不同划分为通用基础、专业综合和自主设计三个部分。通用基础部分是动物实验基本技术和“3R”实验, 专业综合和自主设计部分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安排设置, 既注重专业性, 又强调综合性和应用性。如对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开设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的实验,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开设实验动物质量监测和实验设施环境监测的实验, 对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则开设转基因动物模型建立及检测的实验, 对药学专业学生开设药物急性毒性实验、药物代谢实验等。自主设计部分作为第二课堂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结合相关专业, 自主设计和完成一个实验方案。

2.4 改进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往教研室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一味讲授, 没有大量的实例支持, 没有过多的理论推演, 缺乏学生参与和互动。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各种培训, 让教师对“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了解到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认识到信息化工具给教学带来的大量便利。教师们精心组织教学设计, 合理筹划每堂课的内容,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一味灌输的形式, 尝试问题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 探索与实践讨论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式。

另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种信息载体如图片、录像带、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等说明演示教学内容。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 可以变间接为直接, 变抽象为具体,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加深理解, 弥补了传统实验的不足。如在介绍实验动物的品种品系时, 可将各种实验动物的照片与录像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 以加深印象, 使之生动有趣。在讲解动物实验操作技术时, 把教师在实验室操作的全过程通过摄像机直接转播到教室的大屏幕上, 形象直观。教研室还拍摄了一套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光盘, 配合实验课的开展,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3 实施网络教学, 发挥信息化的优势

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 给实验动物学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充分把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实验动物学的教学质量。

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 只是实施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基本功能, 还要充分依托网络, 建立实验动物学网络课程, 发挥信息化在教学中更大的作用。教研室依托军队网络教学应用系统, 建立了实验动物学网络教学课程, 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研室通过网络课程, 可以实现多媒体信息的存储管理、快速查询、实时存取和随机编辑;开展网上教学、网上自学、网上作业、网上考试等教学活动, 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管理。网络教学稳步发展, 受到广大学员的好评, 教研室荣获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3.1 将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整理成电子格式

目前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幻灯、授课的录像与课堂的扩展知识等转移到网络课程中。教研室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 把授课内容根据学生认知的过程重新组织安排, 对课堂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大力开发, 在授课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 形成授课资料, 收集整理成电子格式。

3.2 把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加入网络教学

教师平时阅览大量的专业网站与专业文献, 得到的实验动物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 是学科知识的重要内容。而教材相对滞后, 这些内容不能体现出来。在网络教学中加入进去, 使学员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

3.3 建立实验动物学专业网站

网站是实验动物学教研室对外的窗口, 教学与科研信息能够通过网站及时有效地进行交流。建立实验动物学专业网站对于教研室组织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与教学相长有很大裨益。

3.4 建立实验动物学教学资源公共平台

教研室将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动物饲养与实验室等多种软硬件设施资源优化组合, 建立实验动物学教学资源公共平台。利用这个平台, 可以网络的方式自由选择时间地点来学习, 也可通过正式上课的方式到多媒体教室来学习, 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到实验动物饲养与实验室来学习, 以后还将考虑用多种方式交叉学习。

综上所述, 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实施的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改革, 切实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信息素养,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使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摘要: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是教育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针对教育信息化形势下实验动物学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需要, 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增强教学基本功, 提高教学理念水平, 培养信息素质;应用信息化手段, 优化传统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果;发挥信息化的优势, 实施网络教学。以提高实验动物学专业的教学质量, 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信息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高洁, 杨改学.我国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 (3) :24-27.

[2]孟琦.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 2008 (1) :58-61.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 篇6

1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有限的教学课时数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实验动物学课时设置较少,因此,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和编排,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是实验动物学教学面临的最大课题。

1.2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传统教学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理论与实践脱离,以应试知识记忆和认知能力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等。

1.3考核方式不够灵活

传统的闭卷考试倾向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况,而农林类实验动物学课程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后,具备动物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1.4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较弱

作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重点高校,延边大学朝鲜族学生占相当一部分比例,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汉语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对这部分学生应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克服由于语言障碍而产生的学习压力大、跟不上教学进度等困难。

2教学改革内容

2.1合理调节与编排教学内容

2. 1. 1熟悉基本原理,了解最新技术现代实验动物学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实验动物学技术动态,学院提前为学生分配临床医学、遗传学、免疫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优秀论文,每周利用10 min时间让学生轮流介绍论文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遗传工程小鼠章节较难,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学院在详细讲解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了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并用多篇相关论文和具体案例增强学生的理解。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直观地掌握乙烷亚硝基脲( ENU) 突变转基因小鼠、基因剔除转基因小鼠、时空调控转基因小鼠在实际科研工作当中应用的区别、特点以及局限性。

2. 1. 2明确实验教学内容重点本科生阶段,实验动物学的动物实验侧重点与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其他学科不同,主要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期工作上。这部分内容要掌握实验动物的抓取保定、编号标记、性别辨认、麻醉、去毛、给药、采血取样、处死及动物尸体的处理等常见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教学, 使学生明白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懂得从实验动物学科高度、实验动物标准化体系组成、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等不同层次科学地选择动物。

2. 1. 3增强实验动物标准化意识低质量的实验动物会大大影响实验结果,因此,要求使用的实验动物必须在微生物学质量控制、遗传学质量控制、环境控制和营养控制等方面达到国家统一技术标准。为了让学生对标准化实验动物的培育环境有更深刻地了解,学院组织观摩延边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包括实验动物设施的分区、空调系统、净化系统、污物处理系统、实验动物饲育器材等,不仅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实验动物设施的有关参数,还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动物室工作的标准操作程序( SOP) 。

2. 1. 4加强实验动物伦理教育在教学中,首先为学生树立辩证的动物实验伦理观,保护动物的合法权利。对学生中有滥杀、虐待动物的倾向要及时给予制止和批评,引导学生养成尊重、爱护实验动物的意识。 其次贯彻“4R”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动物实验。 在教学中,应统筹安排实验内容,减少( Reduction) 动物使用的数量; 以低等生物、微生物或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电子计算机模拟替代( Replacement) 活动物实验; 优化( Refinement) 实验过程,减轻动物痛苦; 在提高学生科研素质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责任心( Responsibility) 。

2.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该课程课时少与内容多之间的矛盾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为此,学院改进了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教学法。例如,在有关动物实验的教学中,以播放教学录像的形式呈现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转基因小鼠外源基因的注入等内容。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改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很好地缓解了近几年由于学生数量激增而导致的实验动物生命成本提高的问题。新的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动物的使用,但不能够完全代替活体动物。为此,学院增加学生与动物的比例,相对降低动物的用量,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动物实验操作技能。

2.3改革考核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学院调整了考核方式,采用开卷笔试和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开卷笔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验设计,各占20% ,这不仅能考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还能考察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成绩包括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各占30% 。 平时实验成绩根据平时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 实验操作考试则让学生抽签, 实际操作某项实验技术,例如动物保定、灌胃、洗肺、 小鼠尾静脉采血、麻醉等,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评分。 这种考核方式既考核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又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性的重视程度。

2.4灵活运用多种语言教学方案

作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建校以来,延边大学始终坚持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的理念,形成了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这一特色也体现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在实验动物学授课学生中,20% 以上是朝鲜族学生,这些学生的汉语理解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偏弱,加上该课程知识点繁多,应用性强,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产生明显的畏难情绪; 因此,在教学中,学院适当给朝鲜族学生播放韩国的实验动物学课件或实验操作视频,并加注英文和中文释义。这样既很好地调动了朝鲜族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让其他学生受益。此外,教研室还特制了一些朝鲜语科教片和学习资料发给朝鲜族学生,让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觉预习和复习,拓展知识面。这种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朝鲜族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更好地跟上教学进程。

3结语

通过对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学院克服了实验动物学课程课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 从教学内容编排着手,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加深了延边大学动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等专业学生对实验动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对新形式下创新与实践型专业人才培养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摘要: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已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色,是生命科学高等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笔者结合延边大学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法等教学改革方案来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探索。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 篇7

1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其优越性。归纳起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在教学上自成体系, 互不干涉。理论教师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实践教师则注重实验操作的讲解, 这样往往出现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脱节的现象。这样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也不利于操作技能的形成, 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使教学工作的效率降低[2]。教师以口述与板书为主要形式授课, 学生则以听课记笔记来掌握知识, 考试时学生单纯死记硬背知识点就能得高分。这样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呆板, 其结果就是费时费力, 知识输出量少;重视知识的吸收, 忽视知识的应用;教学任务量大, 教学方式单一, 很难提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方式, 创立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 教师精讲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首先,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 能有效避免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的弊端, 由于教学班级较多, 实验室数量较少, 不能及时安排学生实验, 导致理论课与实验课间隔时间过长, 造成理论与实验的脱节, 其主要表现为在实验课上教师仍需进行相关理论的复习, 极其浪费实验课时间[4]。其次,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 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切身的动手参与,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为了促进动物微生物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解决理论与实验脱节的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院的教学团队分别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2.1 动物微生物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大纲的“一体化”

首先明确动物微生物学的教学目标, 然后根据本科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 制订合适的教学形式;因而重新编排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大纲符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要求。教学团队仔细钻研教材, 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研讨, 找出共性的必须掌握的知识和符合专业特点的知识, 慎重编写教学大纲。另外认真准备相关配套的教辅资料, 包括典型的细菌培养平板、多媒体图片、动画等[5]。教学内容是重要的载体, 通过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例如, 学生亲自完成的细菌培养实验结果, 可与保存的细菌平板对比, 找出自己出现的问题。用实验操作来演绎理论知识的应用, 用理论教学模块为实验教学服务, 这就是“一体化”教学大纲要达到的目的。

2.2 理论教师与实验指导教师的“一体化”

教师是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 使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成为真正的一体化教师, 使教师的职能从单一地传授理论知识向指导实验操作进行转变。在课堂上教师既能讲授理论, 又能对实验操作进行指导, 还能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6]。这就要求目前的在职教师首先更新理念,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树立起以培养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本的职业观;其次适当参加一些培训, 通过观摩研讨课等方式提高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重视;最后还需要教师切身体会基层生产实践, 这样更有利于教师自身实际操作技能的完善。

2.3 使用一体化教材

教材是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基础, 以前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基本分为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两类。理论教材中涉及的实验操作技能知识较少, 学生读起来感觉比较枯燥, 而实验教材中理论知识星星点点, 不便于学生查阅与实验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7]。而在现阶段的教学中, 学院的教学团队根据多年教学、科研与实践经验, 选用了理论实验一体化的教材———由河南农业大学崔保安教授主编的《兽医微生物学》, 该教材的全部理论章节之后为每一章节对应的实验指导, 特别在实验课时, 方便学生查阅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 不仅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有帮助。通过长期调查发现, 目前使用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2.4 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学院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主要从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评估项目, 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专业理论课考试占总成绩60%, 操作技能考试占总成绩40%。同时实行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验成绩评定时, 一方面, 参考平时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 实验报告的重点不是实验数据的准确程度, 而是实验报告中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从中观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书写表达的能力, 根据学生对结果分析的透彻深刻程度给出不同的分值[8]。另一方面, 学生完成指定操作题目, 例如革兰染色及观察、高压灭菌锅的使用和微生物划线分离技术等项目, 并解答与操作相关的理论问题, 同时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独立解决。教师依据综合情况给予相应评价[9]。

3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初步效果

从2011年起, 学院的教学团队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 多年实施得到了诸多的良好反馈。

3.1 学生角度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普遍得到很大的提高,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学生认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可使知识更加连贯, 由于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机会更多, 所以课堂学习氛围较为浓厚, 学生与教师关于学科知识方面的交谈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有大量学生选择微生物学作为以后报考研究生的方向。根据历年统计数据来看, 自从“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以来, 学生对本专业课相关概念掌握的更加透彻, 期末综合成绩的及格率、优良率和平均成绩都有显著提高 (见表1) [10]。同时也能将理论较好地运用于实践, 动手操作时, 由于对原理理解地十分到位, 普遍具有独自完成一项实验的基本技能, 并且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

3.2 教师角度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 实践操作指导的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必不可少[8]。对于执教多年的老教师而言, 丰富的教学经验往往会形成一种定势, 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并不容易, 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改变提供了契机, 应用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模式, 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切实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 更使授课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4]。

4 小结

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不只是教学方法单方面的改革, 而是一个整体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学院各级部门的支持, 包括课程安排、仪器设备的完善等。本次教学改革的尝试表明, 本科院校动物微生物学课程采用理论与实际一体化教学方法是符合本科教育规律和特点的, 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同时也使得教师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相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将来会得到更多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建军.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7) :202-203.

[2]刘悦彬.试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2) :20-21.

[3]邓唯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5) :88-89.

[4]廖林楠, 林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2) :15-16.

[5]张力, 袁峰, 苏军龙, 等.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解剖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林区教学, 2013 (6) :3-4.

[6]武峭山.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 2010 (10) :114-115.

[7]段贵珠, 刘沫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7) :42-43.

[8]陈华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9 (12) :45-46.

[9]鲍立宁, 凌琪, 王莉.“层次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 2013 (8) :111-112.

理财?向动物学几招! 篇8

兔子授招:分散投资

赵睿夫妻俩是最激进的房产投资者,买了三套房,每个月要用70%的收入来支付房贷,存款那当然是一分没有的。本指望着房价上涨赚个盆满钵满,结果赵睿父亲突然生病急用钱,房子又赶上调控期,想卖却乏人问津。

学习重点:

弱小的兔子,很有风险防范意识,为自己多开发几处备险地,求得的就是个安全。我们普通人理财也应该有“狡兔三窟”的精神,分散投资,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像赵睿夫妻,如果房产减为二套,再合理配置些流动性高的投资项目,遇到急用现金的情况,就可以从容应对了。

LOVE提示:

个人和家庭理财最合理的资金分配方法是三分法——将理财投资的资金分成三份:流动资金、使用预定资金和生利性资金。流动资金主要是用于生病等各种意外突发事件的准备金,以活期、定期储蓄或按日开放理财等方式存放;使用预定资金是指一定年限后计划使用的资金,用于买房、买车、留学等,可以投资在国债、分红基金等中长期、回报率较高的金融产品上;而生利性资金是指预计十年不可能动用的资金,可以投资在股票、债券、外汇以及房产等高收益产品上。

出镜老师:猫咪

猫咪授招:风险评估

在销售部做秘书的Lily每天听着销售精英们谈论期货投资,几万、几十万瞬时翻倍的利润让她很是动心。但是有人亏本平仓的消息也叫Lily在财富诱惑中本能地感到危险……要决策是否参与投资,Lily或许应该向猫咪学习——

学习重点:

猫咪一路追着老鼠来到鼠洞,老鼠吱溜一声钻进洞,猫咪停下,把胡子探向洞口丈量……

你有没有想过给自己也装一副“理财胡子”呢?方法很简单,只要想清楚一件事:我到底能承受多少风险损失?如果投资失误,对生活有没有重大影响?用你能承受的最大值去丈量一下投资项目的风险,凡是风险超出承受范围的,即使收益再诱人,也要果断放弃。

LOVE提示:

如果不知道如何DIY“理财胡子”,那就去寻求专业理财师的帮助吧,请他为你做风险评估。根据承受风险程度的差别,理财师会为你归类:非常进取型、温和进取型、中庸稳健型、温和保守型或者是非常保守型,指导你认清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并进一步做出适合的理财投资计划。

出镜老师:壁虎

壁虎授招:果断止损

甜甜做股票五年,手里的股票越攒越多,拿出總市值来瞧瞧,好了,缩水超过60%……如若早点和壁虎老师学上一招,哪里会有这样“深套”的痛苦。

学习重点:

断尾求生——壁虎是面对危险最果断的“割肉”高手,一旦被敌人盯住,就会挣扎一番自己扔掉尾巴,借机逃生。

即使在持续熊市中,下跌也是一个长时间过程。如果甜甜有壁虎的“断尾”勇气,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止损出逃,等到股价跌到低位,“再把尾巴长回来”。但是一味想着“不卖就不赔”,很可能会在震荡下跌中损失加剧,即使有一天股价涨回,中间又损失了多少投资机会和收益呢?

LOVE提示:

时间价值是理财投资中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除了账面市值,我们还要承受投资资金长时间冻结的损失,只有让资金流动起来,才能不断争取投资收益。因此设置止损点,及时调转投资方向,才是成熟理智的选择。

出镜老师:田鼠

田鼠授招:储蓄积累

LUNA有很多计划:搭便车旅行、开网店、投资黄金,甚至辞职在家写书……可惜的是,每个计划都不能实现——作为一个标准的月光族,LUNA悲催地发现,自己只要停下工作,就连下个月的房租都没有着落。

学习重点:

LUNA真该向田鼠学习:每只田鼠秋天都会为过冬储备十多斤粮食。对于小小的田鼠来说,运送和储存这么多的粮食,是项漫长又艰巨的工作,但是田鼠却能锲而不舍、细水长流地积累着,堆出一个丰硕的粮仓。要是LUNA也有自己的小“钱仓”,人生规划的选择,不就自由多了吗?

LOVE提示:

先要“有财”,才能“理财”。储蓄虽然简单,却是投资理财最重要的基础环节。除了少部分幸运者之外,人们的财富都首先来自于积累,所以一个良好的定时定量的储蓄计划对每个人的财富生涯都很重要。

出镜老师:刺猬

刺猬授招:适时收缩

小米热衷投资,过去几年投资理财做得很不错,房产已然翻倍,炒新股也赚了二十多万,此外还有信托产品和理财产品的收益,人称“小富婆”。不过近来经济持续低迷,各类金融产品的预期收益不断下降,小米很迷茫,现在该如何投资呢?

学习重点:

刺猬一到冬天就进入冬眠的昏睡中,等到气候变暖,才会悠悠转醒,并且体力更充沛、动作更灵敏。碰到经济寒冬,学刺猬冬眠保存能量是明智的选择。收回股票之类的激进投资,转做收益低但安全的储蓄或保本理财,就当资金“睡着了”,等到衰退结束,小米就可以“苏醒”过来重新活跃投资啦。

LOVE提示: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 篇9

庞有志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家兔具有重要的实验动物学价值,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畜牧兽医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本文就家兔在生物医学、畜牧兽医学领域的研究以及在生物检定与环境检测、生物制品制造和生物教学等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关键词:家兔;实验动物;动物实验

兔(rabbit)起源于欧洲野生穴兔,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科中有真兔属、野兔鼠和白尾棕色兔属。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的祖先是真兔属,作为实验动物的兔都是在家兔培育的基础上按照实验动物的要求进一步培育而成的。家兔作为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时间无从考证,其最早应用主要是为生物医学研究服务,随着实验动物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家兔作为实验动物已广泛应用到多种学科(如生物学、动物学、畜牧学、兽医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营养学、生态学等)和多种工程技术(如胚胎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环境工程等)的研究,如今实验家兔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新兴产业。据报道,美国每年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达60万只,目前我国实验兔的养殖在养兔业中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在生物医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1.1生殖生理及胚胎学的研究 利用家兔可诱发排卵的特点进行各种生殖生理和胚胎学的研究。家兔属刺激性排卵动物,雄兔的交配动作或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100单位/只)均可诱发排卵。注射孕酮或某些药物可抑制排卵;家兔排卵多少可以卵巢表面带有鲜红色的小突起个数表示。由于成熟母兔只能在交配后排卵,所以排卵的时间可以准确判定,同期胚胎材料容易取得。因此家兔常用于生殖生理、胚胎学、妊娠诊断和避孕药物的筛选等研究。

1.2免疫学研究家兔血清产量大,胸淋巴结明显,耳静脉粗,易于注射和采血。最大用兔是用来自备高效价特异性强的免疫血清,用于制备的抗血清种类及其广泛,包括病原体免疫血清、间接免疫血清、抗补体抗体血清、抗组织免疫血清等。常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免疫病理学和免疫药理学研究。常见的动物模型有兔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兔马杉型肾炎和兔恶性纤维瘤综合症等。

1.3心血管疾病及冠心病的研究家兔颈部神经血管和胸腔的结构特殊,很适合做急性心血管实验,如直接法记录颈动脉压、中心静脉压,间接法测量冠脉流量、 作者简介:庞有志,男,1963年4月生,河南新蔡县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研究,Email:pyzh20062126.com;Tel:***

心搏量、肺动脉和主动脉血流量等。适用于复制心血管病和冠心病,包括心肌梗塞、缺血性濒危心肌、心源性休克、缺血性心率紊乱、心率失常、冠心病、肺水肿等;最早用于胆固醇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研究的动物就是家兔,如利用纯胆固醇溶于植物油饲喂家兔,可引起家兔典型的高胆固醇血症,主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冠状动脉硬化症等。家兔的高脂血症、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与人类的病变及其相似。因此利用家兔复制心血管病和冠心病的动物模型,对人类心血管疾病及肺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4传染病学研究家兔对多种微生物和寄生虫都很敏感,利用家兔可建立细菌性心内膜炎、淋球菌感染、慢性葡萄球菌骨髓炎、狂犬病、天花、脑炎、肺吸虫病、血吸虫病、弓形虫病等疾病的动物模型,用于研究人体相应的疾病。兔感染-日本血吸虫模型用于抗血吸虫药物的实验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毒性反应等;兔利什曼原虫模型也用于免疫学研究。

1.5眼科学研究家兔的眼球很大,眼球体积约5~6cm2,重约3~4g,便于进行手术操作和观察,是眼科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常用家兔复制角膜瘢痕模型,在双眼角膜上,复制成左右等大、等深的创伤或瘢痕,用于观察药物对角膜创伤愈合的影响、筛选治疗角膜瘢痕的有效药物及疗效机理研究等。注意作眼科研究选用实验兔必须是有色兔,因为白色家兔的虹膜颜色是白色的,和角膜浅层瘢痕的颜色相似,对比度不鲜明。

1.6发热、解热和检查致热源等实验研究家兔体温变化十分灵敏,最易产生发热反应,而且发热反应典型、恒定,因此常选用家兔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给家兔注射细菌培养液和内毒素可引起感染性发热,注射化学药品或异性蛋白等可引起非感染性发热。

1.7皮肤反应实验家兔皮肤对刺激反应敏感,其反应近似于人类。常选用家兔皮肤进行毒物对皮肤局部实验研究;兔耳可用于进行实验性芥子气皮肤损伤和冻伤、烫伤的研究、化妆品对皮肤影响的研究;耳朵内侧部位特别适于作皮肤反应的研究。

1.8建立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目前利用转基因兔建立疾病动物模型涉及到的疾病主要有传染病、遗传病和肿瘤。利用家兔进行肾素-Ⅱ(Ren-2)基因(与人类高血压有关)、人血Ⅸ因子基因(与血液病有关)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NBLF-1)基因(与非洲淋巴瘤及人鼻咽癌有关)等的转基因动物均在研究或鉴定中。转基因兔疾病模型的研究与建立,必将大大推动人类医学研究,同时也将大大提高家兔的医学价值和实验动物学价值。

1.9其他方面的研究在心血管药理学、神经药理学、抗生育药理学、毒理学、放射生物学、中医药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家兔都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另外,家兔的软骨发育不全、低淀粉酶血症、遗传性青光眼、维生素A缺乏、脑小症、脊柱裂、遗传性骨质疏松等都与人类的相应病症类似,因此被广泛用于这些疾病的研究。

2.在畜牧兽医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2.1遗传育种学家兔多胎,世代间隔短,可为研究性状的选择反应、选择极限、有效群体含量和选择强度,确定繁育方法、制定选配制度、进行近交与杂交分析、研究基因与环境互作等提供大家畜无可比拟的素材,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很好的实验模型,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家兔育种和生产中培育出了生产上众多的品种和品系及各种配套系;家兔在毛色、毛质、血型等方面存在有多种突变型,是培育近交系和纯系的重要遗传基础,目前生产和实验用的多种近交系及纯系,多是来自对不同性状的突变型的培育,位于美国缅因州巴哈伯(Bar Harbor)镇的Jackson实验室已收集到的家兔近交系有34个,我国目前尚没有培育出自己的近交系;家兔对环境敏感,且皮毛性状易于观察和测量,因此家兔也是研究动物诱变育种、抗病育种的好材料。2.2动物繁殖学家兔由于是刺激性排卵动物,给家兔施以诱发条件可确定何时排卵、何时进行剖腹切开宫取胎兔,因而在人工授精、性别控制、胚胎移植和转基因研究中是最佳的实验动物。

2.2.1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和精子冷冻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畜禽遗传进展和品种改良速度。在精子获能、精子冷冻保存和精子功能测定等许多研究中,家兔都是首选的实验动物。近年来将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进行显微操作又促进了显微受精技术的发展。罗军和范必琴(1993)将新鲜兔精子注入卵胞质内获得仔兔。Yang(1990)通过透明带下注射精子技术,使兔胚卵裂率达81%,注射LH后获得的兔卵母细胞囊胚率为41%。

2.2.2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就是将哺乳动物卵细胞从母体取出,在体外进行精卵结合的过程。由于体外受精是在实验室进行,故又称为“试管动物”技术。早在1954年,Thibault等从母兔子宫中回收精子,使兔体外受精成功。1959年张明觉等首次使兔体外受精产仔,获得试管动物。之后关于哺乳动物卵体外受精的研究报告迅速增加,研究逐渐深入,各种试管动物相继出现。

2.2.3性别控制 目前动物的性别控制主要通过X、Y精子分离、受精环境控制、胚胎性别鉴定、胚胎性别改造和性反转等途径来实现,每一种途径又有许多方法,如X精子和Y精子分离技术有物理分离法、免疫法、流动细胞光度测定法等,每一种途径、每一种性别控制的方法,几乎都有以兔为研究对象的试验结果。

2.2.4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是目前用于牛羊等单胎或少胎动物一项繁殖生物技术,这项技术主要用于优秀种畜生产。但这项技术成熟之前的一些研究,很多都是以家兔为实验动物的,因为胚胎移植所包括的一系列技术如同期发情、超数排

卵、胚胎采集、胚胎短期保存和培养以及胚胎植入受体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都是既方便又经济的。兔通过超数排卵处理,一次可排出100枚左右的卵子,胚胎移植首先从家兔开始,现在小鼠、猫、牛、羊、猪、马等20多种哺乳动物中获得成功。

2.2.5转基因兔生产 转基因动物技术包括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法、胚胎干细胞法及精子载体法等,精子载体法的可行性最早是用兔进行实验的。早在1971年,Brackett等将兔精液与放射性标记的SV40病毒DNA孵育后发现,在精子头部能够检测到放射活性。用放射性标记的精液给母兔进行人工授精,获得的2-细胞受精卵由于整合有SV40病毒DNA,可使CV-1肾细胞感染SV40病毒,说明SV40病毒DNA通过精子带进了卵细胞内。1985年Hammer等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人生长素基因注入兔卵内,首次获得了转基因兔。转基因兔的培育不仅可以促进自身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而且能为大家畜转基因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转基因技术用于兔的改良在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质量和增强动物抗病性等方面,也已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2.2.6克隆动物 将哺乳动物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或细胞核,通过显微操作技术,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卵母细胞中,经培养、移植而产出的动物,称为移核动物或克隆动物,利用这一方法可以产生大量的同质动物。Stice等(1988)将兔胚的8细胞核,移到兔去核的成熟卵母细胞胞质中,获得了移核兔。陆德裕等(1990)也成功地获得了我国首例移核兔。该技术引起的最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是英国科学家Wilmut等(1997)年使体细胞核移植的克隆绵羊“多利”(Dolly)问世,这一技术充分说明人类可以更快地生产大量的克隆动物,这对于加速优质种畜和珍贵野生动物的繁殖和培育以及对于人类某些遗传病的防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应该知道在“多利”出世之前,人们利用家兔为实验动物也做了不少研究。

2.3畜禽营养学动物实验是家畜营养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家兔作为单胃草食动物,在消化上具有草食动物相同的许多特点,通过兔的饲养、消化和代谢试验,可以为推算其它家畜在各种生理状况(如维持、生长、妊娠、泌乳等)每天对能量、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的需要量提供参考。

2.4畜禽疾病防治 家兔作为实验动物在研究多重感染中特别有用,在一些人畜共患病的感染试验中家兔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或能量不足或蛋白质不平衡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影响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因此利用家兔可进行许多营养代谢病的研究。

3.生物检定和环境检测 生物检定是在任何生物制品推向临床应用之前都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用来作为检定测试对象的“活仪器”就是实验动物。

3.1家兔因对内毒素等发热物质特别敏感,在药物生物检定中,热源(热源是微生物及其尸体或微生物代谢产物,其化学成分为菌蛋白、脂多糖、核蛋白或这些物质的水解物)的检查均选用家兔来进行。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液,静脉注入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决定供试品中所含热源的浓度是否符合规定。家兔广泛用于制药工业和人、畜用生物制品等各类制剂的热源质试验。

3.2各种人用和畜用生物制品中的毒素、类毒素和病毒等皮肤反应试验,以及制品的效价试验,安全试验等。

3.3环境检测家兔作为实验动物可以用来检测环境中的污染因子。如对某种放射性物质污染区的检测、重金属污染测定、对某个新型农药的生物学测试以及对生物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的测试等,通过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测试,为环境评价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生物制品制造

4.1人用和畜用各类诊断血清制品,预防治疗用血清及其它制剂的制造。家兔耳静脉大而明显,注射采血方便,其血清量按体重相比也将其它动物多。广泛地用于人、畜各类血清和诊断血清的研制,免疫学研究中常用的各种免疫血清,大多是采用家兔制备的。包括:

(1)病原体免疫血清:如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等免疫兔血清。

(2)间接免疫血清:如兔抗人球蛋白免疫血清,羊抗免疫血清等。

(3)抗补体抗体血清:如免疫豚鼠球蛋白免疫血清等。

(4)抗组织免疫血清:如兔抗大白鼠肝组织免疫血清,兔抗大白鼠肝铁蛋白免疫血清等。

4.2制备生化药物 利用兔胆、肝、脾、脑等脏器可以制备多种生化药物。

4.3制备疫苗在家兔预防上使用的多种疫苗如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灭活苗,巴氏杆菌A群苗,兔瘟、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兔瘟、巴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三联苗都是利用家兔制备的。

4.4制备动物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动物也称为动物生物反应器或动物个体表达系统,可用于基因产品的制备,用于制备家兔生物反应器的表达系统主要是乳腺和血液。利用转基因兔生物反应器可生产一些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蛋白如β-干扰素、γ干扰素和尿激酶等;Buhler等(1990)利用兔的β酪蛋白启动子构建了人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获得的转基因兔的乳腺中可分泌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浓度达50~430ng/ml,这些研究虽还存在转基因方面的一些困难,但其研究方法已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利用转基因兔还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Weidle等(1991)将小鼠的单抗的轻重链基因重组,导入家兔

体内,获得的转基因兔血清中单抗的含量为100~200μg/ml,经免疫固定实验,证明在转基因家兔的血液中可表达编码小鼠单克隆抗体的基因,利用血液生物反应器制备单克隆抗体与常规单克隆制备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动物免疫的步骤,这为获得能适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单抗提供了新的方法。

5.生物学教学 家兔作为教学用动物广泛用于中学及大专院校生物学、畜牧兽医学教学实验和实习。家兔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作为哺乳动物的代表,一直作为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的实验教学动物并编入相应的实验指导书。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多门课程如家畜生理学、家畜解剖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动物传染病学和动物免疫学等课程所开设的很多教学实验都是以家兔为实验动物来完成的。

参考文献

[1]颜呈准,刘瑞三主编.实验动物科学管理实用手册[M].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

[2]吴端生,张建主编.现代实验动物学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施新猷编著.医用实验动物学[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庞有志主编.动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 篇10

1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存在的问题

过去,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平时实验课成绩, 二是期末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虽然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占比较大, 但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单一、随意性较强, 一般是从平时学习的实验项目中随机抽取一个进行考核, 忽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 造成学生为通过考试而重点掌握需要考试的部分内容, 而不重视其他方面。这种考核方式难以评价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也很难全面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2 改革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方法的实践

2.1 调整实验教学内容

为保证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根据高职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修订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并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删除部分临床已淘汰、较为陈旧的实验内容, 增加综合性实验, 并把实验设计纳入实验考核中。综合性实验安排在实验教学后期, 给学生未知的细菌培养物, 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 借助互联网查阅资料, 4人组成一个团队, 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 再与实验教师对方案进行探讨、修改、完善, 以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 学生自己制备培养基、接种细菌, 并用相关实验方法鉴定所给细菌。实验结束后, 小组共同讨论、撰写论文并作报告, 其他小组对其报告 (包括实验设计流程、实验结果等相关问题) 进行提问, 由小组成员共同回答。最后由实验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评价、打分。

2.2 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实验考核成绩占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总成绩的30%, 实验考核分为平时实验考核、综合性实验考核和期末实验考核, 而期末实验考核又包括形态学考核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其中, 平时实验考核占10分, 综合性实验考核占10分, 形态学考核占5分, 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5分。

2.3 实验考核的具体内容及标准

2.3.1 平时实验考核

包括平时实验课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平时实验课成绩由实验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验课考勤、课堂纪律、实验表现、回答问题、操作规范程度、实验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涉及实验教学的各个方面。实验报告成绩由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书写、结果的正确性以及结果分析等进行评分。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实验考核的有效进行, 又避免了最后一次操作技能考核的偶然性。

2.3.2 综合性实验考核

由实验教师根据整个综合性实验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 按照评定标准给出相应得分。通过综合性实验考核, 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加强学生实验素养培养, 同时通过查找文献、撰写论文、论文答辩为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奠定一定基础。

2.3.3期末实验考核

期末实验考核分为形态学考核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形态学考核, 由实验教师事先准备好镜下细菌形态涂片10张 (包括常见细菌形态、特殊结构染色及真菌涂片等) , 10名学生同时进行考核, 学生坐在显微镜前观察细菌形态并将其写在答题纸上, 一种细菌有1分钟的观察时间, 之后按顺序轮转位置, 直至10种细菌形态全部观察完毕。在考核过程中由2名教师监考, 1名教师计时;其他尚未考核的学生在另一个实验室等候, 由1名教师负责管理。实验操作技能考核, 包括革兰染色和细菌接种两个操作项目。革兰染色操作考核, 首先学生对实验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未标记的普通细菌培养物进行涂片、染色, 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 然后由实验教师观察其染色情况并由学生描述显微镜下细菌形态、排列等, 最后实验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细菌接种操作考核, 学生按操作顺序灭菌、挑菌、平板划线, 并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第二天观察培养情况, 实验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在操作过程中考核学生无菌操作、细菌分离培养等实验操作能力。

最后, 将平时实验考核成绩、综合性实验考核成绩、期末实验考核成绩相加, 即得出每位学生的实验课总成绩。

3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方法改革效果

将平时实验考核与期末实验考核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定, 能系统、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实验操作能力[3]。这一改革措施既有利于学生的“学”, 又有利于实验教师的“教”。一方面, 实验教师改变了过去注重实验任务完成, 忽视学生学习效果及与理论课教学的关系的错误思想, 增强了责任感, 提高了自身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在实验课上对学生要求更加严格, 讲解、示教、辅导、答疑等也更加耐心细致, 提升了教师综合素质[4];另一方面, 学生普遍比以往更加重视实验课, 其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都有较大提高, 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实验前充分准备, 积极回答问题。通过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了实验报告书写能力与操作规范性, 增加了对微生物学检验这门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 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 提高了操作考试成绩和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5]。

参考文献

[1]黄大林.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 2011, 13 (7) :646-648.

[2]尹敏琳.改革生化实验教学考核,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23 (2) :90-91.

[3]谢春.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技能考核[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23) :42-63.

[4]李哲, 周密, 马琳, 等.医学微生物学开放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20 (1) :174.

上一篇:扶正补肾汤下一篇:地热勘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