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工艺性损耗三篇

2024-09-10

非工艺性损耗 篇1

紫外光通信是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方式,它采用“日盲”波段(200~280nm)的深紫外光实现大气中的无线通信[1]。由于大气中的臭氧层会对位于日盲紫外波段的太阳光强烈吸收,因此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采用紫外光波进行散射光通信有利于通信系统信噪比的提高;同时紫外光波段受大气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散射特性,更加有利于信号的探测接收[2]。与传统无线通信技术相比,日盲非视距紫外光通信因具有区域保密性强、全方位全候性、无需跟踪瞄准和链路稳定可靠等优势[3],在军事领域备受重视并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本文在研究雾天情况下折射率、物理特性以及雾滴粒子的谱分布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散射理论分析了雾滴粒子在紫外光(λ=260nm)波段的散射特性,并建立了多次散射随机信道模型;分析了在辐射雾环境中能见度给定的情况下,紫外光通信收发系统几何尺寸的各个参数不同时,通信距离和路径损耗的关系,并得到最优化的几何尺寸参数;分析了辐射雾环境下路径损耗与通信距离、能见度之间的关系,对辐射雾环境下非视距日盲紫外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有一定的帮助。

1 雾滴粒子的分布特性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根据形成机理和地域,可以将雾分为辐射雾和平流雾两种。由于辐射雾的雾粒子半径通常小于10μm,而平流雾的雾粒子半径比辐射雾大,因此本文主要基于辐射雾条件进行分析。

按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距离,可将雾分为5个等级,如表1所示。

雾滴的成分随雾凝集核的不同而略有不同,折射率也会有所不同,通常用纯水的折射率来计算雾的散射系数。本文选取波长为260nm的紫外光,水滴对其复折射系数m =1.359+i ×3.35×10-8[4],利用能见度v与雾液态含水量的关系可以推出辐射雾和平流雾的尺寸分布[5]如下:

辐射雾:

平流雾:

式中,r为雾滴粒子的半径。 由于雾滴粒子的半径范围在1~10μm,而从超远紫外到红外波段范围为10nm~0.28μm,r/λ 的值并不是足够大,所以雾滴粒子对于超远紫外直到红外波段的影响体现在米氏散射方面。利用米氏散射理论可知雾滴粒子总的衰减系数、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表达式[6]为

式中,i为ext、sca或abs;,x为粒子尺度参数且x =2πr/λ,an、bn为米氏散射系数;r1和r2表示雾粒子半径的下限和上限;kext、ksca和kabs分别表示大气衰减系数、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Qext、Qsca和Qabs分别表示衰减效率因子、散射效率因子和吸收效率因子。

分析式(1)、(2),得到波长为260nm的紫外光在辐射雾环境下散射系数与v的关系,如图1所示。

2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多次散射信道模型的建立

假设紫外光子与雾滴粒子碰撞所发生的吸收或者散射事件是随机的,忽略紫外光子与大气中的分子、尘埃等粒子的碰撞,只考虑雾滴粒子对紫外光通信信道的影响,并且经历多次散射后,紫外光子的随机迁移方向以及能否被接收器接收到也是随机的。紫外光在大气中多次散射的路径如图2所示。

由文献[7]可知,第n次散射后,光子在接收视场内到达接收器的概率为

式中,dΩ 为散射点hn指向接收器底面的立体角微元;Ωn为被接收器底面观察到的所有散射点hn出发的散射方向所形成的立体角;Sn为Ωn所对应的Rx有效信号收集面积;p(cosθs)为散射相关函数。

光子从第n个散射点hn到Rx(记为位置h')处过程中的传输损耗可表示为[8]

式中,|hn-h'|为散射点到Rx的距离。

初始化光子权重为w0=1,记wn为第n次散射后光子的权重,则在散射点经过散射消光后光子权重为[8]

由式(3)~(5)可得路径损耗(单位为dB)为

式中,

3 仿真结果分析

在雾环境下日盲非视距紫外光多次散射路径损耗的分析中,由于紫外光通信的路径损耗受收发系统几何尺寸的影响,因此本文在能见度已知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发射视场角φT、发射仰角θT、接收视场角φR和接收仰角θR中的任何一项参数,固定其他3项参数,研究路径损耗的变化。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多次散射模型,设非对称因子g =0.874,每次发射光子数为105个,接收孔径面半径为1cm ,能见度为0.5km,通信距离为0~100m。依次改变不同的几何尺寸参数,得到路径损耗随通信距离的变化如图3、图4所示。

图3(a)为固定θT=5°、φR=30°、θR=5°,改变φT时,路径损耗的变化趋势图。 可以看出,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大,路径损耗迅速增大;随着φT的增加,路径损耗几乎没有变化。这是因为增加φT可以增大有效散射体积,但同时降低了接收端的接收能力。因此,φT对路径损耗几乎没有影响。

图3(b)为固定φT=30°、φR=30°、θR=5°,改变θT时,路径损耗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随着θT的增大,路径损耗逐渐增大。 这是由于θT增大,导致散射角也增大,从而降低了光子被接收器接收到的概率,因此,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θT要尽量小。

图4(a)为固定φT=30°、θT=5°、θR=5°,改变φR时,路径损耗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随着φR的增大,路径损耗迅速减小。因为增加了接收视野,接收到的光子数自然就增多。可见,φR越大越好。

图4(b)为固定φT=30°、θT=5°、φR=30°,改变θR时,路径损耗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随着θR的增大,路径损耗逐渐增大,这与改变θT的现象及原因是一样的。因此,在其他3个参数固定的情况下,θR要尽量小。

通过上述仿真,可知在能见度固定的情况下,紫外光大气散射通信几何尺寸对大气信道传输路径损耗的影响,通过模型仿真,为了使路径损耗降低,得到了紫外光大气散射通信几何尺寸的最优化参数:即φT=30°,θT=5°,φR=30°,θR=5°。以此为基础,继续分析已知几何尺寸参数的情况下,辐射雾环境下通信距离、能见度和路径损耗的关系。图5所示为辐射雾下通信距离分别为0.2、0.5、1和2km时路径损耗与能见度之间的关系。

由图可以看出,在辐射雾情况下,当能见度v给定时,通信距离越短,其路径损耗越小;当通信距离给定时,v越大,其路径损耗变化趋势是先下降至一个最低点然后再慢慢变大,但变大的趋势不明显。当通信距离为0.2km时,路径损耗在v为0.2km达到最低点;当通信距离为0.5km时,路径损耗在v为1.0km达到最低点;当通信距离为1km时,路径损耗在v为1.7km达到最低点;当通信距离为2km时,路径损耗在能见度选取的最大范围内没有出现最低点。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在雾环境下,当能见度很小时,雾滴粒子的浓度会很大,这样大量的雾滴粒子会存在于紫外光的传输路径上,经过多次散射之后,到达接收端的紫外光子随之减少,因此传输信道的路径损耗会增大;反之,当能见度很大时,传输路径上的雾滴粒子会减少,由于雾滴粒子是光子散射的媒介,因此会使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子数变少,从而导致路径损耗增大。所以会存在一个能见度值使其路径损耗最小。

4 结束语

本文对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多次散射信道模型进行研究,得到了多次散射情况下260nm紫外光在大气信道传输时的路径损耗。通过仿真分析得知,收发系统几何尺寸对路径损耗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降低路径损耗,要求θT和θR尽量小,φR越大越好,由于φT相对影响较小,所以不做太多要求;其次,基于上述结论,选取最优化的几何尺寸参数,分析了辐射雾环境下,对于不同的通信距离,路径损耗和能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通信距离及收发系统的几何尺寸已知的情况下,存在一个能见度使紫外光路径损耗最小,为实际链路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Xu Z,Sadle B M.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s:potential and state-of-the-art[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08,46(5):67-73.

[2]林勇,徐智勇,汪井源,等,雾环境下非视距散射光通信最佳链路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44(2):705-710.

[3]赵太飞,何华,柯熙政.基于日盲紫外光LED的无线光通信性能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1,22(12):1797-1801.

[4]Hale G M,Querry M R.Optical constants of water in the 200nm to 200μm wavelength region[J].Appl Opt,1972,12(3):555-563.

[5]王瑞.激光在雾媒质中的传播衰减特性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5-15.

[6]李浩,孙学金,唐丽萍.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大气体散射强度特性[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1,30(4):328-332.

[7]肖后飞.紫外光通信系统传输模型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

非工艺性损耗 篇2

一、引言

数控车床一般用来加工轴类或者盘类的回转体零件,对于一些简单的回转体类零件,其轮廓主要由直线和圆弧曲线构成,采用编程指令 G01、G02和 G03来实现。但对于一些轮廓较为复杂的零件,尤其是用方程描述的列表曲线类零件,如抛物线、椭圆等外轮廓,编程人员只能利用宏程序进行编程加工,但宏程序涉及很多的变量参数设定和复杂的循环及跳转程序结构,计算复杂且工作效率低。若采用软件自动编程方法,则可以明显提高编程效率,优化加工工艺,尤其是在外形轮廓是非圆弧的复杂曲面编程中,更能发挥其优势。下面通过非圆二次曲线轮廓零件的数控编程来介绍CAXA数控车在自动编程中的具体应用。

二、二次曲线轮廓零件分析

1.手工编程难点分析

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非圆弧曲线轮廓零件中,其外轮廓曲线非一般简单圆弧面所构成,而是用方程描述的列表曲线方程所构成,例如双曲线方程、椭圆方程或者是抛物线方程。如图 1和图 2所示。

对于上述具有二次曲线轮廓的车床零件,编程人员一般都需要通过宏程序实现,通过设置变量参数,用 G01程序语言嵌套在循环、判断及跳转的结构中,以直线插补原理拟合计算处理后实现复杂轮廓曲线的程序编制。宏程序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利用宏程序编程时,要求编程人员懂得计算机语言方面的知识,例如变量的设定,循环语句、判断语句及跳转语句的格式、程序的调试等,对编程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另一方面由于二次非圆弧曲线的原点与编程原点不重合,导致在手工编程时需要进行加工坐标平移计算,影响编程的工作效率。

2.二次曲线轮廓的工艺分析

(1)零件图分析。

如图 3所示,该零件的外轮廓线由直线、椭圆以及两段圆弧所构成,其编程加工的难点在于由椭圆外轮廓线、 R25的圆弧段和 R40的圆弧段相切形成的光滑外圆面的编程计算。若使用手工编程,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绘图来计算节点坐标位置,同时需要利用宏程序语言完成椭圆段曲线的程序编制,工作量较大且加工效率低。

因此利用 CAXA数控车对该零件进行自动编程以改进零件的加工工艺,可以取得较好的加工效果。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如图 4所示。

(2)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该零件在实际加工时首先夹持右端,加工左端轮廓线至 Φ50的外圆面处,之后掉头装夹在 Φ50外圆面处加工右端轮廓线及宽为 4mm的槽加工,右端的加工难点就在于 R25、 R40及椭圆段的外轮廓编程,下面着重介绍基于CAXA数控车软件的外轮廓的粗、精加工编程。

①确定毛坯及装夹方式。根据零件图选毛坯为 Φ90×265的圆棒料,材料为45钢。使用液压卡盘夹紧工件,伸出右端加工长度,精车右端面保证总长的同时建立编程坐标系,以工件 Φ30右端面的中心为编程原点。

②确定数控刀具及切削用量。根据该零件右端外轮廓的加工要求,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如表 1所示。

三、CAXA数控车的加工设置

1.毛坯及外轮廓的建模

在 CAXA数控车软件中对加工对象进行轮廓建模时,需要同时给出毛坯轮廓和加工对象的外轮廓。如图 5所示,虚线所示的为零件毛坯轮廓线框,实线所示为被加工外轮廓曲线。在零件轮廓建模时,只需要给出加工轨迹轮廓,无需绘制完整的零件图。另外宽 4mm的槽加工在轮廓线加工结束后利用槽加工命令完成,因此在外轮廓粗精加工时忽略槽的轮廓线,最右端只需要绘制Φ30×40的外圆面尺寸线即可。

CAXA数控车软件在提供绘制轮廓线命令的同时,也给出了较好的文件转换和导入功能。可以在 CAXA电子图板软件中完成轮廓图的绘制,经 CAXA数控车中的数据输入到 CAXA数控车的界面中。

2.零件外轮廓加工

(1)外轮廓粗车加工。

轮廓粗车功能主要用于对工件外轮廓表面、内轮廓表面和端面的粗车加工,用于快速消除毛坯多余部分加工轨迹的生成、轨迹仿真以及数控代码的提取。进行轮廓粗车操作时,要确定被加工轮廓和毛坯轮廓。被加工轮廓就是加工结束后的工件表面轮廓,毛坯轮廓就是加工前毛坯的表面轮廓。作图时,一定要注意被加工轮廓和毛坯轮廓必须两端点相连,两轮廓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加工区域,在此区域的材料将被加工去除,同时被加工轮廓和毛坯轮廓不能单独闭合或者自相交。

根据加工工艺中先粗后精的加工工艺原则,首先对零件右端的外轮廓进行粗车加工,单击 CAXA数控车工具栏上的“轮廓粗车”图标,根据加工要求填写各项加工参数、进退刀方式、切削用量的粗车参数表。在 CAXA数控车软件中,只有默认的一把 Lt0的车刀,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粗车所需外轮廓车刀,并设置相应的刀具参数。粗车加工参数和轮廓车刀选取如图 6和图 7所示。

在合理设置各项参数之后,根据系统提示分别拾取图 5中的被加工轮廓和毛坯轮廓。系统默认拾取方式为链拾取,这样会将毛坯轮廓和被加工轮廓混在一起,因此需要单击空格键切换拾取方式,采用单个拾取或者限制链拾取的方式,确定图 5中的被加工轮廓线(实线显示部分),之后确定毛坯轮廓,即图 5中的虚线部分。这样被加工轮廓线与毛坯轮廓线所封闭的区域即为去除材料的部分,最后按照系统提示确定刀具的进退刀点,系统则自动生成粗车外轮廓的刀具轨迹图,如图 8所示。

nlc202309030304

(2)外轮廓精车加工。

轮廓精车实现对工件外轮廓表面、内轮廓表面和端面的精车加工。轮廓精车时,只需要确定加工轮廓,无需确定毛坯轮廓。被加工轮廓就是加工结束后的工件表面轮廓,被加工轮廓不能闭合或自相交。外轮廓的精车与粗车设置相似,只是将加工参数适当改变,用其余采用系统默认设置,此处不赘述。

(3)外轮廓的粗精加工轨迹仿真及程序生成。

在 CAXA数控车软件中生成的粗、精加工刀具轨迹,可以进行模拟仿真,以验证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具体操作如下:单击数控车工具栏中的“轨迹仿真”图标,CAXA数控车系统可以自动进行轨迹仿真。选择“二维实体”、“缺省毛坯轮廓”方式。根据系统提示,拾取已经生成的粗、精加工刀具轨迹,系统开始进行仿真。通过轨迹仿真,观察刀具走刀路线以及是否存在干涉及过切现象。图 9为外轮廓粗精加工后的仿真结果示意图,图 10为切槽加工后的最终加工效果图。

程序 G代码生成是根据当前数控系统的配置要求,把刀轨路径的走刀路线转化成 G代码数据文件,即自动生成CNC数控程序,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运行主菜单中的数控车 -代码生成命令,或者单击数控车工具栏中的“代码生成”图标,填写“后置文件”对话框的相关参数,保存后置文件(*.cut)的地址,输入程序名称,之后单击“打开”按钮,在加工区域拾取所需的刀具路径轨迹,系统自动生成“记事本”文件,即为生成的数控G代码程序。图 11为该零件粗加工的部分程序代码。

3.机床设置及程序后置处理

当采用自动编程时,经过刀具走刀路径计算产生刀位文件,然后通过后置处理转换成为可用于实际加工的 G代码程序。CAXA数控车具有灵活多样的通用型后置处理模块,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控系统,可以根据机床类型修改后置处理文件,包括刀位走刀路径的点位坐标,刀具信息、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等相关信息,修改后输出至相应数控系统中,用于实际车床的加工操作。以法兰克系统的数控车床为例,打开软件选择机床设置选项卡,增加机床,设置相应的数控代码,数控程序格式参数。程序格式参数包括程序说明、程序头和程序尾等内容。

(1)设置方式:宏指令设置程序格式参数,其中宏指令为:$+宏指令串。

(2)程序说明:记录程序的名称、编制日期等信息。代码设置为:O$POST_CODE。

(3)程序头:数控程序开头部分都相对固定,包括工件坐标系设置,绝对坐标设置、主轴启动,以及冷却液开启等,代码设置为:$DCMP_OFF $ $G21 $ $WCOORD$ $G90 @$CHANGE_TOOL $TOOL_NO$COMP_NO @$SPN_F$SPN_SPEED $ $SPN_CW @$COOL_ON。

四、结语

采用 CAXA数控车软件对二次非圆弧曲线类零件进行造型、轮廓设计、仿真加工及程序后置处理,避免了手工编程中复杂的节点计算,可缩短编程所需的辅助时间,使得产品的加工工艺得到优化,提高了编程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制造类企业的新品研发生产中。 IM

非工艺性损耗 篇3

目前,社会需求和日益变化的市场对本科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新开设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提出要求,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根据培养“工程型”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以过程及其应用为主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对当前陶瓷的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考核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了较深入的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非材料专业《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创建于1958年的工科院校,办学定位为以陶瓷为特色,努力把学校建成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名校;各专业追踪学科发展动态,设置学生最必要、最先进、最有效的基本课程,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专业办学特色,景德镇陶瓷学院各专业均开设了《陶瓷工艺学》课程。在国家大力倡导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背景下,针对非材料专业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新开设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是高等院校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改革和实践非材料类专业《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第 1 页

二、《陶瓷工艺学》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

目前,非材料专业学生所学的陶瓷工艺学仍是选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主要是借鉴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设的《陶瓷工艺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该课时数(包括授课学时数和实验学时数)为72学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非材料类专业学生并未有相关的材料理论专业知识,只凭在高中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很难学好这门理论性极强的《陶瓷工艺学》课程,这不仅因为其中涉及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而且理论推导多,相关的生产图片较少,对于非材料专业而言,这必将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如何能够在短短的72学时中讲授完这门课,将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如果老师上课方法不当,讲得太快、太多,就会导致学生不想听、厌学,反而适得其反。因此,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会提高非材料专业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1.改革课程体系,突出非材料专业的特色

针对非材料专业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新开设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跟以往《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相比,不再讲解陶瓷的烧结原理、显微结构和工艺特性,而是更加注重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以实际案例讲解生产过程

第 2 页 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办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2.设计实践教学

非材料专业突出的就是动手能力,它的实践性很强,随着社会的发展,陶瓷相关设备和科技在不断变革,也不断赋予了现代陶瓷新的功能。只有使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地检验理论,并反过来促使实践的开展。通过实践,学生能够认识课堂理论与实际陶瓷工艺制备的差距,进而了解社会和适应市场。其中,学生不仅接受老师的辅导,同时,也可以听取工程师、销售部和产品开发部门等部门专家的评议,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既拓宽了教学视野又充实了教学内容。陶瓷工艺学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也促进了老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陶瓷工艺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改革

1.构建陶瓷文化

江西陶瓷文化资源是人们超越时间和空间感知陶瓷文化历史的客观载体。如“千年瓷都”景德镇,是以陶瓷为背景与文化底蕴的一种高品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而陶瓷工艺学

第 3 页 正是讲述如何把这种美体现在陶瓷材料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了解陶瓷工艺让学生从朴实的泥土中发现美,对具体形象的塑造,有利于增加个性的深度,启发大脑敏感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中获得创造的乐趣和审美的愉悦感。那么,如何在讲解《陶瓷工艺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陶瓷文化构建将会对学生有着很好的启发。比如,在讲解宋代“建盏”时,首先讲其文化起源,由于宋代文人或雅士多喜欢茶文化,经常斗茶,而斗茶最重要的是“咀华”,即在茶盏中放适量的茶叶末,倒入少量沸水调匀,然后再注入水,使之四分满,此时盏中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沫,称为“华”,谁的白色泡沫保持时间越久,谁就为获胜者。而黑釉茶盏最适合衬托白色的茶沫。然后引导学生去理解黑釉的颜色不同,是由于釉中的氧化物不同以致其配方组成不同等因素所致,就好比讲故事一样展开。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不同,力图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材料媒介中,用全新的框架、角度和手段去创造当代陶艺的模式,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复合材料,呈现出新的陶瓷文化精神。

2.引入现代教育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技术的发展,陶瓷产品及其相应的制备工艺技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同时,作为非材料专业的学生,对材料专业的基础知识并没有涉足。因此,实践教学就显得

第 4 页 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要不断引入现代教育手段,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直观性。在卓越班《陶瓷工艺学》实训中,让学生使用数控仿真加工软件,模拟数控机床加工陶瓷模具的整个过程,通过模拟仿真练习,让学生既结合了自己的专业,又很好地掌握了陶瓷模具的成型过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非材料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在理论教学中,由于陶瓷工艺学实践性很强,非材料专业学生并未有相关的基础,因此,采用多媒体以及相关陶瓷工艺生产环节的录像,并结合实物、样品进行教学,能较全面地带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改革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遵循“以人为本、过程控制、内外结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从组织机构、政策和条件支持、管理与运行制度及师资选聘等方面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要建立校内质量监控体系、社会评价体系、联合培养单位质量反馈体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要以学生工程能力评价为主体,建立以课程、实践、学

第 5 页 校导师、企业导师四为一体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工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能力评价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商品煤交易下一篇:现代社会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