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趣味教学十篇

2024-06-22

数学趣味教学 篇1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教生学”, 强调的是以教师教为主, 而学生学习为辅。这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学生的被动的接受。这样一来, 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式的发展, 必须以提高每个学生综合水平为出发点。因此,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兴趣, 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内在的需要。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我尽量做到不再偏重于传授书本知识, 而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现以初三代数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基础知识”为例作如下评述:

1. 在教学目标上, 由知识传授为中心, 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我的具体做法是教学目标由“给出目标”转向“学生找出本节学习目标”。首先, 由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 自学本节的内容, 然后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清本节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 并在自学过程中找出本节的属于自己的疑难之处。这样教师就由“关注知识”转向了“关注学生”, 让学生在自己亲自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拥有自信, 最后, 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以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 教育观念的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注重个性教育意识, 整体性教育意识。在这一点的运用上, 我首先了解学生的现状, 在对学生做了综合的分析以后, 把本班的学生按实际情况进行了分类, 同时把今天学生应掌握的教材也做了详细的分析, 这两点结合起来, 在上课的活动中做到了心中有数。有了这一底数, 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每个学生的特点去做有目的的提问、讨论。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 以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 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从而改变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的现象, 使每个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均有进步。

3. 在教学关系上, 树立主体意识, 把教师摆在裁判的位置上。在本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中, 我首先为学生创立好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本节课的主体、主人, 让学生自学找到本节的掌握目标是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提问中, 发现问题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评定是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 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我在本节的训练题的设计中, 分三种题型去设计, 让每一类型的同学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下工夫, 好的练习题、分层次的练习题, 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力;要把学习中的问题, 解题过程中的问题, 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去发现, 去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 激发兴趣, 提高能力。

4. 在对学生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上, 我准备了几个层次的练习题来检测, 包括: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性基础题;中等难度的类型题和难度大的综合题。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一套题, 从而给每个学生当堂一个准确、公正的评价, 让其摆正自身的位置, 从而看到自身的进步, 摒弃那些自暴自弃的想法, 以树立自信心。

5. 给学生一个自己交流总结的空间, 通过这一环节, 让学生再次思悟到学习过程的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数学趣味教学 篇2

一、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帮助学生感受数学趣味性

培养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环节, 学生只有掌握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质以及规律的方法, 才能够获取更多新的知识, 发展自身的智力, 提升自身的能力。小学生增长知识、认识事物主要靠的是自身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在开发小学生智力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所以教师不仅要利用语言表达以及语言直观等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问题, 还要利用更多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的形象化, 这样才能够更加快速直接的说明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到数学学习为他们带来的乐趣。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会遇到如何将知识的传授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的问题, 小学生总是听老师来说, 被动地接受各种数学知识, 这样很容易出现思维疲劳、厌恶学习等情绪, 而多媒体出现在数学教学应用中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新鲜刺激的感官体验,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再加上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的课件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与活动、讨论时间,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应有的锻炼, 还收获了学习知识的快乐体验, 培养了学生的智力与情商。

二、以游戏为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其非常突出的特点, 那就是具体形象思维支配他们的所有思维, 所以具有激励性、竞争性等外在形式的游戏尤为感兴趣,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 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 为学生创造更多与事物相接触的机会,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化学生的感知, 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较弱, 他们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 所以,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游戏, 利用一些可以演示过程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帮助学生保持长久、稳定的注意力

三、学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

情境教学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学习效率以及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素质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要及时地进行改正, 创设一个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情境,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在情境教学中收获需要的知识, 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天赋。情境教学将情境与知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大大的提升了知识掌握程度, 情境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教师在讲授方程式建立的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创设出一个“牛吃草”的教学情境, 以粉笔作为草, 用粉笔盒作为牛, 每次放入粉笔盒中一支笔再拿出一支笔, 这样就模仿了牛吃草、草再生长的情境, 最终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出动态平衡的原理, 方便学生学会建立方程等式的数学知识。

四、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有着无穷的潜力, 小学生的潜力更加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需要教师来扮演挖掘潜力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以填鸭式教学为主,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浪费教师与学生的精力, 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并不可取。所以, 教师要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使得数学课堂变回最初的本质, 即快乐课堂本质。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真正的去用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这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在创建快乐课堂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尝试创新教学方式的做法, 这样另辟蹊径的做法在课堂上可以起到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评书是我国的经典优秀传统文化, 它是传统文化中出类拔萃的一门语言艺术, 深受学生的喜爱, 将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宝贵资源引入校园与课堂, 不仅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 在启用这一教学方法时,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一直是所有教学方法开展的前提, 教师要多多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考虑, 以此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与基础。

五、结语

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充满乐趣的学习, 这一定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 这更是一项重要的元素, 所以, 教师在开始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多多利用教学方法, 为学生提供更多有乐趣的学习氛围, 从而帮助学生以更加高涨的学习热情、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来迎接将来的数学学习, 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 更加有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圆满结束, 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率,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建新.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 (14) .

[2]江展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策略初探[J].未来教育家, 2013, (07) .

[3]杨瑞萍.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几点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20) .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1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74

趣味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倡导的教学方法,通过趣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而趣味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一、创设趣味教学的良好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趣味教学主要靠的是教师的引导,为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学习计算的内容时,要让学生来表述计算的过程,当然这要靠教师的科学方法。首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选择适当的简洁语言来把计算的过程表述出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也跟着自己去说,慢慢地,学生就会自己表述了,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准确清楚,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计算的完整过程,又不感觉到复杂。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都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将其中的人物故事融入到教学中,创设趣味教学的浓厚氛围。如教师可以这样来让学生学习计算题:喜羊羊收萝卜,每天收15颗萝卜,共收了4天,总共收了多少棵萝卜?让学生在一边表述中,一边列出具体的算式,同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纸上进行计算、验算,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激起数学学习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数学知识并不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抽象难懂、不容易理解,其实数字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数学知识本身就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进一步“解读”。因此,要想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数学课堂中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的题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亲切感。当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练习时间,让他们能够进一步去消化知识,因为数学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当学生进行了课堂教学以后,要实现当堂训练,并且在练习时要让学生有充的分时间进行锻炼,让学生提高计算的能力。

另外,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如数学计算教学,为了避免教学过程的单一和枯燥,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比如,可以让学生练习视算、听算,直接说出计算的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水平。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让他们做数学游戏,如夺红旗、找朋友等,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参与度,让他们在练习中提高能力。为了实现数学练习的良好效果,一些基本的数学口算和基本的数学计算应该做到天天练习,重点的数学知识和学生难掌握的数学知识,要做到重点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施主动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在下面听,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得不到真正的锻炼。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自主去探索和实践,进而给学生展示的才能的机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辩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多给学生创造讨论和争辩的机会,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教师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情感得到交融,他们完善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提高了参与意识,最终学会学习。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数学研究的基础,数学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喜欢上数学学习。

四、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学习很吃力,由此越来越不爱学习,这时候教师不能批评他们,要帮助他们找到失败的原因,对症下药,多鼓励他们。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要因人而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喜欢上数学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要及时捕捉其闪光点,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就要给予赞扬,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知识。尤其是后进生,教师的鼓励能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使他们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活动。

五、把游戏引入教学活动中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游戏能大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尤其是具有竞争性和激励性的游戏,更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游戏,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就会持久,且热情高涨,课堂会变得活跃起来。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设计的游戏方式应生动活泼,生动具体。另外,课堂要以形象直观教学为主,多给学生看一看、拼一拼、想一想的机会,以深化所学知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想法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学习。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除了要做好以上几点之外,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练、多讲,同时,教师要及时引导,认真观察,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1] 于春华.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8).

[2] 施香娟.培养迁移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苑教育,2015(8).

[3] 邹彩虹.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J].学苑教育,2015(17).

[4] 谢光祥.在继承和创新中寻求平衡——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9).

关于数学数学趣味教学的论文 篇4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将故事情节融入数学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动力。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一节内容时,教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喜羊羊得到了三根精美的条形金属,她想用三根金属条制作一面镜子。但是她将三个金属条摆来摆去就是摆不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大家能不能给喜羊羊一个满意的解释?通过故事激趣,学生动手,从而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结论。通过故事引领,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激活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游戏激趣

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游戏,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用纸张做折角的游戏,一次、两次反复对折,启发学生观察角有哪些特点?在原角的基础上对折一次只有两个角吗?再如,教学“年、月、日”这节内容,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将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引入游戏:让一个同学报月份,如果报出的是大月,同学们要快速举左手,如果报出的是小月,同学们快速举右手,如果报的是二月,两只手都要举起。同学们都踊跃地参与到游戏中。通过游戏可以强化思维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三、媒体激趣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发达,他们多以形象思维认识与理解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逼真的特点,直观呈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静态的内容动态化,符合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的特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一节时,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或者只让学生观看静态的图画,学生就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图形平移与旋转的动态过程,学生饶有兴趣地观看图片的演变与移动,对知识就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通过形象的展示也使学生感觉知识简单、容易掌握。多媒体还在视觉上给学生以图文并茂的美感刺激,有效地延长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观察中,提高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四、评价激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最深层次的要求,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认可。对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中更需要教师的鼓励与肯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例如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说:“你真棒,你思考问题的角度是独特的,这种解法老师也没有想到”,对努力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你的学习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会更好”,对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一个温暖鼓励的眼神、一次肩头的抚摸,可以对其这样进行评价:“没有关系,虽然你没有答对问题,但是老师同学们都欣赏你的勇气。”教师的激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学生会在心中燃起克服困难、力争上游的火焰。

五、活动激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适合在“动”中获取知识与体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数学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与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学习“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领学生在课堂开展了“小小超市”数学活动,学生将教室布置成超市格局,学生们分别扮演售货员与购物的顾客,到超市进行购物。在购物中会直接涉及到加减法的运算,顾客和售货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付钱多少及应该找零多少等问题。因为超市购物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境,学生们对活动感到亲切,兴致盎然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计算,在活动中踊跃交流,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掌握与巩固了知识。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为深入探究问题的动力,在趣中学,在乐中研,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构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趣味浓厚的情境,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与素质的不断提高。

如何提高职高数学趣味教学 篇5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思维与数学知识的结合,数学知识是静的数学,它的简单积累难以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数学思维却积极活跃于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是数学学习成功的核心因素。高职院校面对的都是一些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的学生,要想学好高职数学,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那么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对这些年的高职数学教学浅谈一些体会。

1 在对知识的需要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学中就应创设积极的求知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特别是课堂的引入环节,抓得住人如同磁力吸铁一般,使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教学的内容。使人人都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进取状态之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把教师所教的变成学生要学的内容,才能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如在讲授函数的连续性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对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渴望,一种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空气和水的流动,气温的变化等,都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这些现象反映在数学中,也就是函数的连续性。

2 在对知识的疑问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要使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中就应积极创造问题情境,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就可以以此来点燃学生思维之火花,学生会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当问题解决,陷阱破除,获得成功时,这种感情尤为强烈,这样就为为接下的内容学习,架设了桥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我们在讲授积分这一内容时,就可以通过设疑来引入知识,使学生在疑问中,产生兴趣。我们都知道加法和减法是逆运算的关系,乘法和除法是逆运算的关系,这样的逆运算有很多。那么在我们学习了导数和微分的知识后,是不是它们也存在着这样的逆运算呢?即已知一个函数的导数和微分,去寻求原来的函数,这个过程就是逆运算,也就是积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 在对知识的好奇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上称好奇为直接兴趣,好奇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中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教材,努力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或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并以好奇心为动力,推动学习活动的进程,使不生自觉地、主动地思维。

如在讲授定积分的概念时,我们可以通过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入手。梯形的面积很容易求,曲线的怎么求呢?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再比如,在讲椭圆的定义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我能在一分钟之内画出一个椭圆来,学生听了有的表示怀疑,有的表示惊讶,但都处于迫不及待的期望和等待之中。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两枚图钉钉在小黑板上,图钉上系一条线,用粉笔拉动转一圈,粉笔留下的轨迹为椭圆。通过画图、椭圆的定义也瓜熟蒂落。

4 在对知识的应用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广泛的应用性,应用性同时也是数学内容虽高度抽象却仍能蓬勃发展的基础。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如能有意识地、经常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抽象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看到数学的力量,数学的生动性,看到数学的理论来源于实际;又转过来为实际服务的真理,这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5 在对知识的猜测中,激发兴趣

数学的高度抽象和很强的逻辑推理,往往使许多学生,尤其是基础不够扎实的职高生望而生畏,为排除这种心理,教师应在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直观因素,形象因素。不论实际事物,直观教具,教学图表,都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出,数学知识虽然高度抽象的形式出现,但这只能在表面上掩盖它起源于外部的实质。这一切都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抽象的思维提供了具体的起点。这种通过学生自己实地观察和试验,归纳和类比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的好方法。

综上,我们结合高职数学的学科特点,探讨了数学教学中进行趣味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潜心钻研,既使面对的是高职学生,也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2]中学新课标资源库.数学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组织编写.—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2.

[3]李玉鹏.职业中专数学乐趣教学探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4]徐淑辉.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5]肖爱国.中专数学趣味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3).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 篇6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 它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 可以多种教学手段来展现丰富的教学内容, 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声有色、声像同步的有效教学情境, 使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 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使枯燥无味的教学氛围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加富有趣味性, 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起到先声夺人, 吸引学生有效注意力的效果, 从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与思维的最佳状态。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 将其剪开, 再将其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这样利用多媒体将剪与拼的过程全程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 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学生发现将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所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此时引导学生观察原来的圆形与经过剪切后所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之产是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学生得出虽然形状变了, 但是二者的面积并没有变, 这样将新知求圆的面积转化了求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怎么求呢?由于采用多媒体进行剪与拼, 形象直观, 学生很容易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半径, 而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周长的一半, 这样自然而然就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二、设计趣味问题, 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一个新颖有趣的问题, 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积极地解决问题。当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时, 学生就会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 就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求知欲, 就会带着心中的疑问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有了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与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自然就会活力十足, 教学氛围轻松、愉悦, 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 自然也就不会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件枯燥而繁琐的事情, 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与强烈的学习热情。如学习“年月日”时, 我问学生, 都几岁了, 过了几个生日, 学生回答, 11岁了, 过了11个生日。我接着提出:有一个大哥哥他今年17岁了, 你们猜他过了几个生日?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也过了17个生日了。此时我告诉学生:可是他只过了4个生日, 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纷纷猜测着各种可能性, 我都一一否决了, 然后告诉学生总是有这样一些人, 他们过的生日要比我们少许多个。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他们过的生日要比我们少。这样一个充满趣味性的问题使得学生求知的火种被点燃, 学习的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强烈动机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百看不如一干。”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动手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单一的以听为主的教学模式, 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来亲身实践, 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积极动脑, 促进学生手脑的协调发展, 让学生在动手中积极思维,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 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的机会, 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 潜能得以挖掘, 让学生在动手中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记忆, 使我们的教学趣味性更强, 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更足, 兴趣更浓。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一些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仔细观察, 启发学生思考, 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换为已经学过的哪些图形, 从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积极动手, 有的学生将平行四边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有的拼成了两个长方形, 然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将平行四边形转换成长方形, 很直观地了解到了哪些量发生了变化, 哪些量没有变。这样顺利地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所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更深刻, 记忆更牢固, 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与思想, 使学生学会了转化思想, 将不能直接求解的几何体通过重组转换成已学过的图形, 从而使学生掌握了一类问题的求解, 这样的学习是高效的。

趣味教学,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 篇7

一、做游戏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 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 可以激起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意识, 调动学习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儿童来说, 游戏是学习, 游戏是劳动, 游戏是重要的教育方式。”游戏可以激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使学生对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游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手使脑得到发展, 使它更加明智, 脑使手得到发展, 使它变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在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引入游戏机制, 将趣味游戏与枯燥数学结合起来, 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性、易操作的数学游戏活动, 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玩中学。如学习了最小公倍数,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明7暗7的游戏, 明7就是带有7的数字, 如7、17、27等, 暗7就是的公倍数, 如7、14、21等, 让学生从1开始依次往下说, 当遇到明7或暗7时, 这个数字不说, 而是要说明是明7或暗7或既是明7又是暗7。学生一听说要玩游戏, 立即来了兴致, 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学得积极而主动。又如在学习了基本图形后, 我们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些基本图形, 如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 并让学生将这些图形进行组装, 形成全新的图形, 看哪个学生所拼的图形最具创意。这样的游戏活动给予了学生充分想象、发挥个性与特长的空间。既加强了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讲故事

故事有着可爱的人物形象, 动听的故事情节、感人的生活场景, 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小学生。将故事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 可以以幽默风趣的故事化解数学的枯燥性与无味性, 增强数学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与趣味性, 改变学生以往认为数学抽象深奥、枯燥难学的看法,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与娱乐性, 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形成内部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依托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创编趣味故事, 将小学生所喜爱的人物形象、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实现寓教于乐, 乐中学。如在学习大于与小于号时, 小学生年龄小极易混淆, 而且学习热情不高。针对这种情况, 我为学生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数学王国里来了一对孪生兄弟:>和<, 它们长得非常像, 搞得王国家里的数字小朋友都无法分辨而闹出许多笑话。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忙分辨这对孪生兄弟吗?这样自然能够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仔细观察, 踊跃发言, 形成了主体参与意识, 学生与教师一起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了故事的讲述中。这样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自己发现了它们的特征, 既帮助了数学王国里的小朋友认识这对孪生兄弟, 又使自己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了大于号与小于号。这样的教学比起教师枯燥的讲解更富有吸引力, 更形象生动, 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看动画

小学生眼中的世界是多彩的、动态的, 而数字本身是静止枯燥的, 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加教材的静态教学模式很难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集于一体的特点, 为学生制作动态的视频, 以动画的形式展现数学知识, 使得学生所看到的数学知识更具色彩化、情境化与动态化, 这样的动画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水平,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关注与对未知的探索, 从而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与积极的学习行为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这样的教学自然能取得最佳效果。如低年级学习数字时, 我们可以赋予静止的数字可爱的外表, 让这些静止的数字动起来, 让它们富有生命与活力, 让这些可爱的数字开口说话。这样学生便不会认为是在进行枯燥繁重的学习, 而是在观赏一部精彩的动画片。这样在愉悦的氛围与积极的情绪下学习更能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探讨 篇8

一、创造平等、民主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趣味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法,教学研究与实践证明,其能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趣味教学,最重要的前提是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来,从而为实施趣味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密切师生情感,使小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另外,还能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会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创新思考和学习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时,笔者引导学生自主做例题,结果令人惊喜万分,学生解题的思路可谓是百花竞妍,有的学生还举一反三地进行了创新。

二、贴近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趣味

尽管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自然科学,涉及数量、结构、空间模型等诸多内容,但其实际也是一种有趣的数字游戏。游戏元素一直渗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在小学数学课程里面,很多数字与符号,都颇具游戏化因子,其中,不少数学问题的设置与解答,也充满了游戏化色彩,例如,数字类谜题、魔方等都蕴含了丰富的趣味。可以说,数学与游戏是紧密相连、互相融合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小学生学习数学课程,其实也是对生活中有趣的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选取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利用数学和生活、游戏的相关性,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教学,例如,利用水果、玩具、拼图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与思考,并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在寓教于乐中,就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智慧回答的能力,强化其对数学知识的基本认知。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应当少而精,以5~8分钟为宜,练习的方式应多种多样,避免枯燥、单一。对于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在课后反思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奇趣中乐学善学

如今,小学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的音、画、色,以及视频、影片、卡通、故事等内容,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使学生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集中。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因为小学生对三维图形缺少想象力和空间感,此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三维图形来展示立体几何,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长宽高、表面积、体积等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亲手制作立体几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自体悟立体几何的奥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益智小游戏,例如,数字、卡通、图案连连看等,也可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计算能力。

四、设计多元变式练习,增强数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有效的练习是巩固学生数学理论知识、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坚持科学性和趣味性原则,以提高练习的成效。例如,□×□=12有几种填法?学生通过乘法口诀可以很快得到答案,即“2×6、4×3、12×1”三种填法。如果再进行位置交换,则会出现6种填法。由于小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教师还应分层次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学具袋中的小卡片、小棒等,也能为数学课堂带来很多趣味。一年级下册配套的学具袋中有一副扑克牌,为了充分发挥扑克牌的作用,笔者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五人,两人比赛,一人做裁判,一人记录。参加比赛的学生,每次抽两张或三张牌进行加、减法或连加、连减运算,谁的数据最大,谁就是赢者。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地不知做了多少次口算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口算和心算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无定法,小学数学教学的艺术应当跳出教学的固囿,将教学的重点落在激励、唤醒和鼓舞上,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不断解放思想,努力创新教学手法,让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欢乐的课堂氛围中,爱上数学,学会学数学!

参考文献:

[1]王金虎.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J].学周刊,2015(1).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 篇9

每个学生准备20根小棍和2根皮筋,让他们进行了以下操作:1.每人把自己的直尺竖着平放在桌面的中间,直尺的右边摆出 10根小棍。然后让他们把10根小棍捆成一捆,把这捆小棍放在直尺的左边,通过操作使学生明确10个一是10。2.让学生添上一根,把这根放在直尺的右边,表示一共有11根小棍。这时让学生举起自己写的“11”的数字卡片,然后对着实物讨论“11”左边的1表示什么,右边的1表示什么,明确11的组成。接着仍让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其它各数。3.学习到“20”这个数时,出现了又够10个1根的情况,我让学生先想想该怎么办。当每个学生又动手把10个1根捆成了一捆以后,我组织大家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①这捆小棍放在哪边?这两捆小棍表示多少?②“20”怎么写?为什么左边写2,右边写0?③右边的0不写行吗?为什么不行?通过实际操作和热烈的讨论,使学生加深了对“20”这个数的认识。这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摆实物,把他们的口、眼、手等各种器官都调动起来,促进了脑的思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既轻松又愉快地学会了新知识。

对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探究 篇10

一、在教学游戏中, 吸取课本重点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应该认识到每门学科所包含着的理论性、逻辑性很强。如果在授课的时候仅仅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来传授的话, 恐怕是很难让学生接受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 只有把这些比较单调乏味的知识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传授给学生, 并且让学生参与进活动来, 从快乐中发现趣味, 从趣味中提高各自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现今新课程的改革下, 小学课本的知识点留给教师传授方式的空间很大, 这同时也就为教学课堂上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例如在引导小学生认识“一角钱有什么价值、有什么用途”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不能仅仅按照课本上列举的案例来讲, 同时也可以开展课堂游戏活动, 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些学生拿着钱来购物, 一些同学用钱来捐助, 一些同学把钱积攒起来等等。学生在这种游戏活动中能够快乐主动地认识和理解“一角钱的价值和用途”这个知识点, 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和快乐。

二、运用情境教学模式, 快乐学习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低,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都爱动, 爱玩, 所以在教学课堂上如果缺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时, 他们很快就会听不进课去, 有时还会在课堂上捣乱, 影响教师授课。笔者认为,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教学模式, 尽可能地深入到小学生的生活中来, 也可以在课间的时候和小学生们聊一聊, 与此同时教师要将自己对本门学科的理解和认识进行儿童化, 这样就为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这门比较难的学科创造了轻松、快乐的氛围。具体来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 关于情景教学模式下的事情。

现代新课程改革最为明显的就是许多知识点都更加活泼、生动了。例如在教学“减法运算的意义”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就可以用书上列出的小猫吃鱼这一故事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扩展, 将知识点穿插在整个故事中, 慢慢地递进、深入, 时刻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师可以不时地进行逻辑性的提问, 到最后抛出总结性的问题:“那么最后小猫还有几条鱼可以吃呢?”小学生面对这种新颖的课堂提问, 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同时也学到了减法运算中的数为0的实际意义, 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 关于情景教学模式的数学口诀。

小学生普遍对日常生活中的顺口溜形式的口诀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就在教学方面带给教师很大的启示:假如将这种顺口溜形式的口诀运用到数学的教学模式当中, 把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得不好、背诵不下来的教学知识通过顺口溜口诀的方式进行总结, 一定会达到双倍的效果。例如: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是先接触到的是加减法运算, 思维已经固定了, 在学习乘除运算的过程中就显得有点吃力, 对乘除法的敏感度不够。要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就可以将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步骤进行总结并编成顺口溜, 这样的话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背诵起来就很轻松。同时, 这种口诀的节奏感强, 学生还可以将它用作课外游戏中的口令, 这会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 体现了娱乐与学习的一体化。

三、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达到教学效果

风趣幽默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能力。尤其是在面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小学生时, 能使学生愿意听并且参与进来, 很重要。比如在课上运用一些针对性的语言等, 可以直白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这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可想而知, 教学效果很好。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一些可以现场进行的实验,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 强烈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

教师在讲课的同时, 要尽量同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和想象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习了“统计初步”后, 可以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耗电情况, 抽查10天中全校的耗电量并且要求列出统计数据表。把学到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此外, 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扩大自己视野的有效措施。课外活动的种类很多,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创造一些小发明、小制作等等。例如:利用勾股定理与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测量电视塔的高度、树的高度等。丰富的课外实践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四、适度的鼓励、宽容

教师不仅要运用各种手法来诱导学生兴趣的展示, 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保持长久的动力。但是要做到这一点, 对失败的宽容往往是不容忽视的。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说, 他们很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赞扬, 哪怕是小小的鼓励就足够了。在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不可能没有失败, 也不可能没有成功, 最重要的是教师怎么对待这些成功与失败, 宽容, 鼓励成功, 学生们的信心就会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 趣味教学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只有把趣味性教学贯穿到整个小学数学课堂中, 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变得有滋有味。

参考文献

[1].方志娟.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三个结合[J].时代教育, 2008 (8) .

[2].庄玉婷.数学游戏与数学课堂教学[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1) .

[3].陈琼.寓教于乐以乐促学——浅谈小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堂学习 (基础教育) , 2009 (12) .

上一篇:广告设计人才下一篇: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