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与规划十篇

2024-05-11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 篇1

城市群建设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能促使一定地域范围内城市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 (1) ,乃至新农村的协调发展。在当前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进程中,小城镇作为城乡之间的重要纽带,其建设发展已成为城市群建设的突出环节 (2)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众多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城市群之一,也是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武汉城市圈发展相对落后,在建设时更应优先发展小城镇。要有效促进武汉城市圈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就必须深入分析小城镇所处区域的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特征,寻找小城镇发展的科学路径,建立有针对性的规划平台,有效指导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促进武汉城市圈走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道路。

二、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现实困境

小城镇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的主要建设内容。在国内外发展比较全面的城市群中,小城镇的产业经济和城镇建设均较为发达,发达的小城镇群体已成为城市群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总体上看,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乡村产业化进程和市场化发展东快西慢,建设水平和空间发展东强西弱。有文献分析,目前我国设市城市661个,而建制镇有19369个,乡集镇有16395个,两类小城镇共35764个,分别是设市城市数量的29倍、25倍和54倍,该文献认为这种现象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存在的畸形现象。武汉城市圈城市数量仅24个,但建制镇就有428个,乡集镇数量与建制镇数量基本相当,建制镇数量是设市城市数量的17倍(见表1),也体现了这种畸形。

武汉城市圈地域分异明显,城镇发展基础参差不齐,城镇发育不平衡状况突出(见图1)。其中小城镇发展严重不足、要素集聚能力弱是当前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武汉城市圈全部约1500万城镇人口中,属于小城镇范畴的县城、建制镇总人口就达到620万左右,占总量的40%以上。但这些小城镇不仅产业经济基础薄弱,而且单体规模明显偏小,县城人口平均仅10万,建制镇平均人口仅1.4万。同时,由于小城镇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集聚能力较差,导致在与城市争夺发展空间(包括用地空间、人才空间、技术资金空间、市场运输空间)时缺乏竞争力,并由此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瓶颈。

(二)武汉城市圈可以建设发达的小城镇群体

2007年武汉城市圈的人口城镇化率为56.6%,虽然内部各县市的城镇化发展并不均衡,但以武汉市为圆心的半径为100km2紧密圈层内的县市,其人口城镇化水平普遍大于或接近武汉城市圈城镇化平均水平(见图2),武汉城市圈已经进入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研究表明,城镇化率处于30%~50%时,区域城镇化水平与小城镇发展集聚具有负相关性。直到区域城镇化率超过50%时,才具有扩散作用并对小城镇发展施加正向压力。当前武汉城市圈所处的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可以为小城镇的全面发展提供整体环境。如前文所述,武汉城市圈小城镇数量多,个体规模小,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极大。特别是面对城市圈及全国性的农民进城迁移式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状,小城镇的就业容量优势、乡土人文优势、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优势等,完全可以使小城镇成为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发展极。

三、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现状路径

一般认为,区域内的小城镇发展差异,主要取决于小城镇的主导产业设置、外来资本投入、人力资源的能动作用(特别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及宽松的制度环境。武汉城市圈的小城镇建设发展已基本形成多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仙桃市彭场镇是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重镇。2009年,其工业总产值为53亿元,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88.3%,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基地,并正在实施“全国性无纺布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心”战略。通城县各乡镇以人力资源促发展,实施卓有成效的打工人员回归创业的“回归工程”,走出了一条“劳务输出—回归创业—就地转移”的新路子。据相关报道,2006年~2008年,通城县共引进“回归”项目156个,占招商引资项目总数的86.3%,回归资金达6.5亿元,占招商引资总额的89.2%,使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而招商引资作为解决小城镇产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制订宽松的企业发展政策和营造优越的企业发展环境,已经成为普遍性的做法,本文不再赘述。

(二)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路径选择

1. 依托大中城市,培育城市型功能组团

武汉城市圈作为湖北省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中城市的产业聚集能力和发展基本达到一定水平,已经产生要素向周边地区迅速扩散的客观要求,这为众多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在武汉城市圈的9个中心城市中,武汉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已经超过500万,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5个地级市和仙桃、潜江、天门3个省直管市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一般在30万~50万,个别城市接近100万。中心城市向外扩展的城市区域化进程明显加快,周边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态势非常明显。特别是武汉都市发展区、武鄂黄城镇连绵带的大中城市周边,为承接中心城市交通物流、工业生产等产业扩散和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小城镇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利用现有小城镇,在继续加强发展生态农业、郊区旅游业的基础上,依托大中城市培育城市型功能组团,既能促使大中城市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作用、提升城市竞争力,又能迅速促进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2. 依托县城和经济强镇,培育跨区域的城镇集群

虽然武汉城市圈普遍存在县城发展一枝独秀,与周边小城镇发展落差突出的问题,但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集聚因素和县城郊区化发展的扩散因素,可为县城与周边小城镇之间加强横向联合,形成共同发展格局提供基础。在咸(宁)赤(壁)嘉(鱼)、孝(感)应(城)安(陆)、仙(桃)潜(江)天(门)等城镇密集地区,存在密集的小城镇网络和普遍偏小的小城镇个体。其中一些经济强镇的乡镇企业发达,成为农村地区及周边乡镇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例如,据相关报道,仙桃市彭场镇工业总产值是武汉市第二强镇的3倍,吸纳的农村就业劳动力为2.2万人,占武汉市吸纳城乡就业人员总数的1/3,其中90%是本镇附近劳动力。但这些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本地服务设施不健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居住生活环境不理想的制约,一般情况下,就业人口在本地取得一定资金积累后,往往向市区搬迁,影响了小城镇发展积累和发展可持续性。因此,可以依托县城和经济强镇,加强与临近小城镇之间的整合,围绕龙头企业打造城镇间的产业协作园区,共同构建基础设施网络,以此为纽带开展跨区域的小城镇集群建设,以促进小城镇进一步快速、协调发展。

3. 依托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功能区建设,培育联合服务型小城镇

武汉城市圈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其农村建设发展一般经历了传统集体经济、农村改革突破、稳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个阶段,特别是自“十一五”开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提高,农村面貌逐步改善。同时也开始出现农村居民点集中、农村服务要求进一步提高等新的发展形势。小城镇作为城乡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和纽带,在新农村建设的“工业生产向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等策略推进工作中,必须发挥城乡地域的中心作用,积极推进小城镇服务功能提升和城镇环境改善,使其成为广大新农村的服务中心。武汉城市圈各类湿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达8.04%,现有自然保护区1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各县市地域分异明显、资源特色突出、自然生态保护形势严峻。《武汉城市圈整体规划》严格划出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生态保护区域。这些区域的小城镇发展,除了开展适应其生态承载能力的产业建设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其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科研利用等功能开发,以集中规模化的城镇建设来积极承接生态功能区的居民点腾迁,以旅游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善更新来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以彰显地域环境特色的城镇风貌来增强其吸引力和生命力。这类服务型小城镇发展路径也是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合理路径之一。

四、武汉城市圈小城镇规划模式的创新探索

(一)反思:既有规划体系存在适应性不足问题

在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规划引导上,当前典型的“城市群总体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一般为城市或县城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小城镇总体规划”模式采取的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层层分解方法,往往存在上位规划对小城镇规划引导缺位问题。在宏观层面,以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为代表,其对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引导,还是以服务各级城市发展为主的引导模式,基本不存在对圈内小城镇的单独分析与针对性部署。在中观层面,以各市(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代表,在其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对于小城镇建设发展提出了分区分类的引导,但偏重于围绕中心城或者一两个市(县)域中心的发展目标实现,实行的还是与中心城市不对等的小城镇规划引导。在微观层面,以乡镇总体规划为代表,加强了城乡统筹,突出了引导与管制的结合,但存在重个体、轻整体的问题,造成小城镇在发展定位上形成强烈自我中心意识,使各小城镇极易在发展资源的选择上无序竞争、在城镇规模上竞相攀比。

(二)武汉城市圈小城镇规划方法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圈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逐步整合,特别是随着对小城镇发展重要性认识的深化,不管是省级政府层面,还是市(县)政府层面,都在有意识地打破小城镇规划上的传统藩篱,寻求规划模式的创新。例如,《鄂州市城乡总体规划》以城乡一体化为抓手,突出了市域10个特色镇的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主题,突破了重局部轻整体、城乡分割等传统(见图3)。《梁子湖地区跨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打破武汉、鄂州、咸宁、黄石四市行政区划限制,重构城镇网络,建立“板块—走廊—园区”式产业空间布局体系,构建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组织有序的城镇结构网络(见图4)。《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在中心城区规划中,统筹考虑中心城区内城乡建设,建立“主城—新城—组团—集镇—中心村”的由城及村的全覆盖式一体化规划体系,适应主城与外围新城、组团、集镇的协调互补建设,推进小城镇统筹协调发展(见图5)。

这些新的规划实践,不管是自上而下地推进各城、镇、乡、村的发展,还是自下而上地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协调城乡建设,都重视了小城镇发展的城市动力和乡村土地优势,且不同于传统规划模式,打破了小城镇发展的个体意识,形成了小城镇群体协调的发展局面。

(三)武汉城市圈新型小城镇规划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以小城镇发展的群体意识觉醒为契机,着眼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不同路径选择,针对性地建立新型小城镇规划模式,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是当前武汉城市圈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出路(见图6)。

1. 城市带动,开展协作式城镇规划

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强化区域交通、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同城化”建设,构建包括周边小城镇在内的“同城化”城镇协调区,形成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互为依托的城镇组群。在规划上,突出建立以“主城—新城—组团—集镇”为主线,由城及镇的全覆盖的空间规划格局,推进小城镇在城市区域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发展。武汉市在新城组群分区规划中,在400余平方公里的新城组群范围内,以新城和乡镇为核心,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功能和发展目标进行组织,对组群内产业、空间、交通、生态体系等进行一体化布局安排;同时以3km2~5km2为基本单元,进行空间要素的规划指引。在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引导上,既有自上而下的宏观整体指引,又十分重视小城镇在区域整体格局中的发展选择。

2. 城镇互动,开展网络式城镇规划

以县(区)行政区域内发展基础好、带动能力强、集聚辐射效应突出的重点小城镇(如城关镇)为核心,联合周边乡镇,加强产业协作、功能互补、生态共建和设施共享,形成“城镇联合体”。如在探索咸宁市崇阳县城关镇(天城镇)发展路径和规划工作中,为消除县级发展资源调度优势和空间限制障碍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开展“1+6”大天城区域(天城镇、白霓镇、路口镇、青山镇、石城镇、桂花泉镇、铜钟乡7个乡镇行政区区域)的网络式空间规划,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武汉市正在积极开展市域内78个“镇(乡)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以“两规”—镇(乡)域总体规划和镇(乡)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为抓手,进行发展引导、土地使用、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空间管控和综合部署,将有利于解决乡镇规划“两规”脱节的矛盾。此外,若进一步跨镇(乡)进行小区域的资源整合和城镇功能重构,依托中心城镇,将3~5个周边乡镇进行整合,开展网络式城镇规划,将比单个“镇(乡)域总体规划”更具科学性和现实性。

3. 城乡联动,开展城乡一体化城镇规划

以相邻地区若干乡镇为单元,开展跨乡镇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以建立区域整体的产业经济增长机制、资源谨慎利用机制、人口调整重布机制、设施网络共享机制。在这一规划工作中,有必要强调城乡一体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挥城乡互补优势,逐步减小缩乡差距,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中,应避免片面强调区域内的城乡均衡发展,而应突出小城镇的城乡纽带作用,按照区位、交通、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等具体特征,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发展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单个镇(街、乡)政府,普遍不具备足够的城镇建设资源调配和协调能力。以县(市、区)级政府为主导,在科学尺度的区域范围内开展跨镇域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具有更强的现实性。若按照武汉城市圈内1000km2~2000km2的县(市、区)域行政区域,开展全域式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将会出现问题分析不深入、规划措施不具体等问题。而武汉市在《武汉市汉南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中,针对该区287km2的行政区域、4个镇(街)、55个村(大队)进行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在可操作性上得到了各方认同。

4. 区域导控,开展跨镇主题式城镇规划

在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区、旅游发展区等跨乡镇的主题发展区内,以各类跨镇域主题式整合规划为抓手,进行区域整体的生态网络织补、城镇网络重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网络对接等规划工作,对小城镇建设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但需避免偏重设定主题、区域过大导致的引导不具体的问题。除前文提及的《梁子湖地区跨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等之外,武汉市正在开展的新农村示范带建设规划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该工作以武汉市对外联系主要通道沿线的7个新农村地区为重点,进行跨乡镇的规划编制工作,引导城乡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社区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和城镇集中。这一做法,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又突出了小城镇的城乡纽带作用,有利于小城镇依托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

五、结语

小城镇既然是城乡联系的重要纽带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建设发展就会有多种途径,其规划同样会有多种方法和手段。对规划工作者来说,结合地区实际进行小城镇规划模式的积极探索,也是对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建构的一个贡献。(转载自《规划师》总第175期)

摘要: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不足已成为城市圈整体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而传统的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规划引导模式又不适应其小城镇的发展实际。研究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群发展特征和区域经济地理特点, 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内小城镇发展的主要路径, 梳理近年来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有关的规划创新方法, 归纳并提出城市带动、城镇互动、城乡联动、区域导控4个新的小城镇规划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士兰, 游宏滔, 徐国良.培育中心镇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规律[J].城市规划, 2009 (5) .

[2]胡跃平.城市群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空间策略的适应性[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7) .

[3]朱东风.江苏小城镇人口发展的时空分异[J].城市规划, 2009 (12) .

[4]张同升, 刘长岐.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城镇规划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8) .

[5]刘奇志, 胡跃平.城乡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城乡协调思维[R].中国城市规划学术研究进展年度报告, 2007.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 篇2

1 核心问题梳理

四川省兴文县石海镇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石海洞乡风景名胜区的景区所在地。全镇约有60%的面积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其城镇与风景区呈现耦合的空间关系(见图2)。通过对石海洞乡风景名胜区及石海镇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全国多个城镇发展分析,发现城镇在发展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城镇经济发展缓慢,对风景区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严重不足

从石海镇2013年产业分析来看,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仅占石海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0%,其主要收入仍然来自于第二产业(见图3)。可以看出石海镇对于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开拓不足,旅游业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龙头带动作用。另外对于石海洞乡风景区的文化、特色挖掘不足,没有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且与省内周边多个旅游型城镇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无明显差异,形成同质同构的旅游小城镇,以致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严重地制约了石海镇的发展。

1.2 传统产业对风景资源危害较大,城镇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由于特殊的成矿条件,镇域内矿产多分布于石海洞乡风景区内。矿产开采不仅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还严重损害了风景资源。但由于这类传统产业能够就地取材,见效迅速,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在风景区内屡禁不绝。

1.3 建设用地的局限性,城镇建设与风景资源保护之间存在冲突

石海镇由于地处川南山区,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缺乏建设后备土地资源。在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如果城镇建设缺乏预见性与统一引导,就会导致城镇建设与风景区冲突的情况,侵占风景区内本已稀缺的土地资源,并对风景资源产生严重的危害,城镇空间发展就会处于被动需求的局面。

2 小城镇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相互关系的思考

2.1 两者间相互矛盾的关系

小城镇发展受制于风景区保护措施的制约,如果对产业不加以科学的选择,环境污染、建设凌乱等问题势必会大大降低风景资源的景观价值,对风景资源产生破坏。

如片面过分强调风景区的保护,对小城镇发展建设加以绝对地禁止和限制,这种被动的单纯保护方法无疑会限制和延缓小城镇的发展。

不加以本土化的商业化和机械人工化的环境氛围,对风景区传统人文、自然资源的冲击,将造成风景区传统文脉的断裂和遗失。

2.2 两者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风景区内小城镇健康发展可作为风景区旅游后勤保障基地,有利于提高风景区旅游服务水平,减少游人对风景资源的破坏,促进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风景资源的有效保护,为小城镇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背景环境,对小城镇发展旅游业及其他第三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镇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疏散风景区内破坏性的生产活动,并为搬迁安置核心区内的农民提供条件,能改善风景区内居民的生活水平,对防止开山采石、淘汰景区内落后产业等方面都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 规划目标与规划策略

3.1 规划目标

以当地传统文脉的整理、传承、利用为出发点,结合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及优美的自然风光,优化重塑文化与生活氛围、合理布局空间与功能、科学构建自然与人文环境,建设与石海洞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相适应的旅游综合服务基地,营造主题为“生态石海、文化石海、魅力石海”山水田园宜居的川南精品旅游镇。

3.2 规划策略

建立“自然+人文”相辅相成,“景区+村镇”特色突出的全域旅游模式。合理规划布局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和数量,通过提高对外交通环境,新建景区通往各行政村、新村聚居点的道路,串联和整合公路沿线苗寨、村庄、田园、河流等,组成有机的文化生态序列。既增强景区可进入性和通达性,也有利于吸引科考、教学人员及游客到与景区有耦合关系的苗寨居住、休闲、度假、娱乐,促进旅游全域化。

利用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主题村落,塑造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特色旅游产品,实现产业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双赢”的策略。根据不同旅游类型,划定主题发展片区,将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和其他服务业进行互动。

城镇建设与风景区整体环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整体风貌凸显风景区田园景观之美与人文特色。城镇建设尊重自然地形,符合自然、人文特色,避免城镇建设的无序与千篇一律。使城镇建设与风景区环境两者既相对独立,又融合一体,形成城镇大区域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旅游氛围(见图4)。

4 空间形态与布局特色

从城镇功能分区、尺度与肌理、景观空间体系、适度风貌格局、多系统配套体系等方面提出符合城镇地域性与风景区发展的规划布局理念。

4.1 产业耦合发展思路下的产业布局

一三产业联动,即农业和手工业围绕旅游发展而展开,农业为旅游接待提供物资和优美的旅游环境,限制污染型工业发展,主要生产旅游纪念品。

4.2 有机离散的组团式空间布局形态

综合考虑镇区用地自然条件、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的因素,提出“田园聚落”的空间发展模式,规划形成有机离散的组团式城镇与自然环境相融的空间布局形态,结合“保护”与“发展”的要求,合理布局城镇功能与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旅游服务业发展对环境的特殊要求(见图5)。

4.3 适度空间尺度的“串珠式”道路交通系统

合理控制交通路网密度,使城镇空间的生长相对紧凑有序,避免传统城镇规划的无序生长与尺度失衡。

规划依托现有道路,石海镇区形成干路与支路两个道路等级。规划结合用地情况形成“串珠式”的组团发展结构,不同功能组团在路网结构方面采用不同的布置形式(见图6)。

4.4 维持绿色生态基底,凸显自然之美

规划充分利用石海镇自然景观和城市形态特点,制定出基于“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理念,景、镇、田、林与人文相融的生态绿地网络,强调城镇对自然生态的亲密性和依存性,有意识地建立生态廊道和城镇绿地主体构架(见图7)。

4.5 搭建自然风光与乡土文化相融的城镇景观风貌体系

城镇景观风貌构建以突出小巧宜人的城镇氛围,充分解读当地人文僰苗文化与自然兴文石文化,优化城镇轮廓,构筑城镇旅游服务特色为目标,使自然风光和乡土文化有机融合,突出“兴文石海,炫丽苗乡”的旅游定位。打造人文与生态和谐、城镇与自然共融、景观与田园相呼应的兼具自然风光与乡土文化特色的城镇景观风貌(见图8)。

4.6 适度拓展总规内容深度,制定城乡建设导则协调城镇建设与风景名胜区保护

由于石海城镇与风景区耦合的特殊空间关系,为统筹全镇城乡规划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适当拓展总体规划的内容深度,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加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的内容,分别从全域控制、镇区控制、村庄控制、景观旅游、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城市设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和风貌建设指引。

5 创新思考体会

随着石海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深入,笔者对具有空间耦合关系的小城镇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层面有以下三点思考体会。

(1)生态、文脉为底——风景名胜区资源生态、地域文脉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

在充分分析研究生态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强调风景区景观资源、地域文脉的保护与利用,强化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基本原则,强调对区域生态资源与风景资源的保护。

规划提炼景观、文化要素作为核心资源建构景镇建设的空间基础载体,城镇建设考虑地域特色,彰显地域文化内涵,并使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

(2)城镇空间、风貌为表——城镇建设生态有机生长,适当拓展总体规划深度,塑造景镇整体形象品牌。

借鉴离散数学的思维模式,规划城镇与自然环境相融的空间布局形态,使得城镇建设用地被生态自然所包裹,交通网络结构顺应地形自由穿插其中,形成生态有机的旅游小城镇空间。

适当拓展总体规划内容,用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的方法对城乡景观风貌(全域控制、镇区控制、村庄控制、景观旅游、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城市设计等)进行引导与控制。

(3)新常态下,产业联动为谋——产业发展强调以旅游业为产业龙头,区域产业经济根据旅游活动规律进行组织。

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规划通过调整和优化景镇经济产业结构,把农业发展与资源保护、风景旅游相结合,发挥农业和旅游业的联动效益,以生态观光农业发展为契机,发展特色产业并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挥农业和旅游业结合优势,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景镇功能互补,双赢的局面(见图9)。

6 结语

在局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无序的城镇发展使自然与历史人文环境显得十分脆弱,如何在城镇建设中尊重自然、保护风景资源,并在其中挖掘、提取、利用其特色,在规划中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风景区环境及特色保护和城镇发展建设不一定互相矛盾,在科学规划的引导下可以相互促进,互利互荣。

对于类似石海洞乡与城镇空间关系密切耦合的风景名胜区,只有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以风景资源合理保护为前提条件,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辩证思想,合理选择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科学进行小城镇建设,才能实现小城镇与风景名胜区的协调发展,开创风景资源保护与居民社会发展双赢的局面。

摘要:伴随着旅游业发展的热潮,经济发展的诉求对于风景资源保护的挑战也日益加大,但是国家对于风景资源的保护力度也在升级,与风景名胜区相邻相融、关系密切的小城镇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也是莫衷一是,在发展与保护之间难以抉择。根据这类小城镇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文章以四川省兴文县石海洞乡风景名胜区内石海镇总体规划为例,提出了对于风景区内小城镇建设推进的思考与对策,以求在小城镇发展建设与风景资源保护相互协调中探索“双赢”策略,实现小城镇建设与风景区整体环境的有机融合,旨在小城镇总体规划层面探讨这类小城镇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这类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城镇,风景名胜区,耦合关系,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莫琳.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镇总体规划实施的空间实效性[D].北京:北京大学,2012.

[2]胡佳.城市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共生途径研究——以常熟虞山景区为例[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0.

[3]武旭阳.与风景名胜区衔接的城市地段规划策略探讨[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4]邓武功,贾建中.城市风景区研究(二)——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途径[J].中国园林,2008(1):4-9.

[5]陈战是.小城镇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探讨——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内小城镇为例[J].城市规划,2005(1):84-87.

[6]赵新平,等.小城镇重点战略的困境与实践误区[J].城市规划,2002(10).

[7]唐进群.风景名胜区毗邻城镇地带范围界定的探讨[J].城市规划,2011(1):24-26.

[8]黄光宇,等.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浅析城镇发展与城镇规划关系 篇3

【关键词】城镇;规划管理;经济;开发

从城镇化的战略需求看,城镇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城镇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镇规划,必须从城镇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的战略、建设城镇的纲领、管理城镇的依据,也是城镇政府指导调控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39%,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镇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镇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城镇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镇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镇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镇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镇规划代表的是城镇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镇还没有独立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镇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镇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镇整体利益的代表,城镇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

1. 要树立规划的资源意识。城镇规划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一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要通过有偿出让、转让。土地出让转让的关键是土地价值问题。尽管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具体某一块用地来说,它的价值往往由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情况和城镇规划确定的开发条件来决定。《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镇规划”的规定,明确了城镇开发用地的性质、功能和容积率等开发要求由城镇规划来确定,这些开发要求直接左右着开发效益。因此,通过城镇规划的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开发商与城镇政府收益分配比例,可以为政府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具体地说,城镇建设中容积率的提高、原有建筑的加层、“破墙开店”等用地性质功能的改变都可以产生很高的级差收益,但这不是项目开发本身产生的,而是政府长期基础设施投入的结果。这些收益不能全部纳入开发商的口袋,而要通过规划的手段,使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收益回流到政府的口袋中,为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镇规划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2. 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城镇规划,规划管理要靠“两手”。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按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力要素流动和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对形成城镇土地市场和带动城镇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如果城镇规划不利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就无法对城镇建设实施有效的调控。当然,城镇规划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为,无论在什么体制下都是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的形式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商追求的是最高最大的利润,这种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造成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市场土地供给的有限性与价格的上涨趋势也往往会导致土地投机活动。市场调节的结果也往往只使直接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而维护城镇正常功能的绿地、道路交通设施等公益事业仍然难以吸引投资,只能依靠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城镇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市场机制很容易导致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城镇功能失调。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工作既不能单靠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也不能仅靠市场调节进行规范,而要靠“两手”,一是行政法规“有形的手”,二是市场调节“无形的手”。

3. 城镇规划要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3.1 当前城镇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设资金问题。有资金才能改造城镇,没有资金城镇就难以发展。所以.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所有的城镇市长所关注的问题。没有建设资金,规划得再好也没有用。在国际上,城镇建设资金一般有三个来源:(1)税收,西方国家都是用税收来搞城镇建设的。像日本大版市1996年的建设资金是1500多个亿,还说不够。(2)级差地租,以土地来挣钱,比较典型的是香港。(3)各种收费,增加城镇积累。就我国来说,税收不是我们的办法,规划费用也不是办法,国务院早已三令五申,不许乱摊派。

3.2 地方政府唯一能掌握的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用不好,城镇就不能发展;级差地租用得好,城镇就会发展。温州市紧紧抓住这一点,五年内城镇改造面达50%,创造了一个新的温州城。杭州、宁波等城市也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手段,对旧城区进行成街、成片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同时,有的市县尽管也利用级差地租的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旧城改造,但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规划部门的作用,缺乏科学的测算,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一个本来可以给政府带来收益的成片开发项目入不敷出,成为政府的包袱。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规划的手段、级差地租的杠杆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3.3 规划管理应具有前瞻性,应能预测城镇经济发展动向,并及时调整策略与手段,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应该更多起引导作用,而少使用制约手段。规划管理与投资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目前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已经开始吸引一些人才、资金、技术进入西部地区,但相应的配套软硬件环境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政府观念开放程度不够、市场经济意识不够、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不够、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办事效率低、官僚作风严重等等.从而影响招商引资的进程。如何把握好城镇规划与投资环境的关系,充分了解和努力发挥城镇规划对投资环境的作用,以营造最佳投资环境,是城镇规划管理者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课题。

近半个世纪来,城镇规划的研究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全面渗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依据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我们大体可以看清城镇规划的基本轮廓:城镇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

城镇建设规划现状与发展构想分析 篇4

专业论文

城镇建设规划现状与发展构想分析

城镇建设规划现状与发展构想分析

【摘要】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综合性很强的社会事业。城镇建设规划是一项非常长远的战略性社会建设事业,城镇规划的科学与

合理性,关系着城镇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对于全面推动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城镇建设规划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城镇建设规划 存在问题 发展构想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急

剧膨胀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消耗与浪费,加之当前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资源不断遭到破坏,给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可谓危机四伏。高质量建设我国的城镇,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要深入认识和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城镇建设和规划相脱节:城镇规划是指城镇人民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镇土地。协调城镇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镇规划的根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镇合理的进行建设和城镇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镇社会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规划是建设的先导,是建设的基础,但一些领导的城镇规划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随意修改城镇规划。

2、城镇建设规划自身的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践中,由于受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资金和各项资源的影响,导致当前城镇建设规划档次非常的低,很多城镇公共基础建设严重滞后,比如城镇道路建设规划等。有新房、无道路,有路无排水设施的现象非常的普遍,因此导致城镇建规划档次非常的低,而且相关绿化设施不配套,导致城镇居民实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3、规划管理薄弱,违法建设屡禁不止。一是乡镇一级大部分还没有成立管理机构,没有专业管理人员。二是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较为突出。许多乡镇建设项目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后到县发改部门立项时,才到规划部门征询建设项目选址意见;许多村庄不按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加之一些村干部更换频繁,规划实施缺乏连续性。

4、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城镇道路、给排水、绿化等市政公共基础设施还不配套,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还不完善,一些城镇建设缺乏特色,品位不高。同时,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各重点镇和南北山区乡的发展极不平衡。

二、对城镇建设规划进行探讨

1、提高城镇规模与生态环境容量之间的集聚度。在分析以往发展水平基

础之上,对某一时期可能出现的的规模以及城镇人口的变动情况要详细的了解和全面的掌握。在对影响城镇生产与发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时期的合理的发展仅预测,同时还要意识到城镇人口变化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城镇建设规划应当与该地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而城镇的环境容量取决于各种自然条件因素,因此应当从自然要素的角度对城镇的可承载能力进行研究。

2、加强管理,提高水平。努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是根本保证。一些发达国家城镇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城镇“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而我国城镇发展的现状却是很多城镇“重建轻管”,“有硬件,无软件”。因此,在抓好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

3、塑造城镇特色,建设各具特色的城镇。加强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分析,挖掘自然的、历史的和地方的特点,形成具有时代感和地方特色的城镇风貌。塑造城镇特色要注意把握完整性和综合性。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发展的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要任务来抓,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组织实施道路、供水、供热、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各具特色的城镇。

4、城镇发展中应把握的重点:(1)要抓好规划、要科学编制城乡布局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以及相关的专业规划,努力实现规划的全覆盖。同时,要建立一套监管规划实施的体制机制,下决心解决规划建设“两张皮”的问题。(2)要高标准建设、城镇建设要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坚持建设的高标准,要按照彰显大气、追求精细的思路,建设近水、亲绿、宜人的开敞空间。新建市政公共设施及房屋建筑,要达到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

5、(1)突出编制内容特点。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大专院校编制。要以“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理念,按照建精品、出亮点的要求,从质量、深度和专项内容上,坚持高起点、高品位修编,并且着力在超前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2)加强对小城镇规划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强对小城镇规划的管理和监督,完善重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规划编制经费要纳入县区和城镇财政预算。(3)规划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划,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强制性。规划决不能随领导人的调整而变更,随领导人的意志而转移。对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的措施

1、建立健全城镇建设规划编制体系。通过建立健全该体系,可以对城镇规划建设实施科学的安排与布局,并以此为指导,对当前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的优化与配置。同时,应对选择较好的交通条件好,发展区域经济,尤其要选择那些地理环境相对比较优越的区域来发展城镇;对于交通条件比较差,前景比较渺茫的区域,如果没有补救的方法,则建议放弃对其投资规划。

2、不断加大对城镇建设规划的投资力度。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陈旧观念,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融资体制,培育小城镇建设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建立良性的投入发展机制。实践中,可以通过加大对城镇 建设规划的投资力度,引进高素质规划人才,将城镇建设规划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性工作对待,以确保城镇建设规划工作能够有效地落实到实处。

3、通过不断完善当前的城镇建规划系统,全面提高规划水平。从本质上来讲,城镇就是城乡结合点,同时也是某一区域范围的中心所在,因此应当合理地确定城镇规划建设规模、职能,对城镇建筑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对城镇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通过完善城镇建设规划系统,将理论、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城镇建设规划管理规范,以提高规划水平。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加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设施的配套建设,对玉皇中学等新建学校应加快设施的配套完善;强化居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及社会服务组织的建设,提高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逐步推广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减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

四、结束语

城镇建设规划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关系着城镇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应当加强重视,以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城镇规划既要着眼于当前的利益,也要考虑未来的需要;既要从城镇的自身出发,也要树立区域和全局观念;既要有超前意识,也要不脱离实际。

参考文献:

[1]马春笋.我国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构思[J].城市问题,1998年01期.[2]谢元水.浅析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0年01 期.[3]张荣昌.加快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1998年01 期.[4]梅克保.中国城镇建设的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 篇5

中国建铕设计冊究B完CHINA ARCHir ECTURE OE5IGIW Si RBEARCH GROUP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 (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 GB_C·一»I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集团) 是国资委直属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 是我国城乡建设领域中业务覆盖面广、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建设科技综合集团。集团拥有工程设计、城乡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等多项甲级资质。“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建筑设计总院、华北市政院、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国内一流设计单位同属集团二级企业, 其前身成立于1975年,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 目前已成为我国唯一专门针对中小城市、县镇和农村地区规划建设领域进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设计工作的专业机构, 是住建部城乡规划和村镇建设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 长期以来还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科技部、民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国家开发银行等多个部委提供技术支持, 获得了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与好评。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业务包括:1、规划设计:城乡总体规划、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综合社区及居住区规划, 城镇住宅和公建设计, 新农村建设规划等;2、技术服务:为各部委、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专业评审服务;协助制订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和规范;3、科研及宣传:承担国家和部委城镇化与城乡建设发展重大课题研究, 为企业提供专项研究、服务、宣传等。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以独有的“科技研究一规划设计一咨询服务”一体化架构为基础, 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和行业平台优势, 形成了具有完整梯队和雄厚技术实力的专业队伍, 多年来以卓越的规划、设计、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全球最佳范例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住建部优秀勘察设计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北京市优秀勘察设计奖等国际、国家、省部级优秀设计和科研奖项五十余项。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中国建筑学会小城镇建筑分会的挂靠单位, 和《小城镇建设》杂志的主办单位, 联合了全国行业内的科研机构、专家学者, 已成为我国城乡规划建设领域开展学术交流、理论研究、宣传推广的良好平台。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办公室TEL:010-88328566 FAX:010-88328599经营部TEL:010-88328565打造一流的城镇规划、设计、科研机构提供专业、优质的规划设计服务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 篇6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模式探索

把云南省建成民族旅游特色小城镇战略目标的实施以来, 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技术设计权威部门进行了小城镇规划建设模式实践活动, 让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在规划设计上和建设过程中得到实践, 美丽的临沧在各乡 (镇) 逐步形成。小城镇规划是当地党委、政府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茂兰镇基本概况

茂兰镇地处云县的东北部, 距县城25 km, 介于东经100°10′~100°25′, 北纬24°46′, 南北长96 km, 东西宽83.5 km, 国土面积384.8 km2, 耕地面积5.5万亩。全镇15个村委会, 236个村民小组, 2012年末国内生产总值2.198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15 989万元, 第二产业1 630万元, 第三产业4 356万元, 财政收入652.85万元, 支出652.85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 643元, 人均口粮368公斤, 非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12 316元, 人均口粮315公斤, 总人口41 002人, 其中农业人口40 438人, 集镇居住人口8 931人, 经过全镇人民共同努力, 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家园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二、茂兰镇小城镇规划建设概况与存在问题

1. 规划建设结构单一, 规划程度低

在茂兰镇规划建设中, 小城镇集镇中心区域规划建设内绝大部分是老居民区和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住地、小城镇试点区、农田地、空闲地块、市政公共设施的道路、给水排水、电线电网等16.7公顷规划区域面积, 一期、二期规划建设项目由于项目资金、群众主观意识工作难度大等问题, 规划建设与中央、省、市、县规划建设要求差距太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含金量低, 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 制约着小城镇规划建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 加之近几年来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着基层党委、政府只忙于完成上级项目抽查验收工作, 缺乏科学规划建设发展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从而加大了小城镇规划建设艰难程度。

2. 规划建设取得成就不一

一期规划建设区域内效益低, 近年来国家加大城市和小城镇规划建设投入力度, 出现了房地产开发商热潮, 城市和小城镇规划建设取得很大成就。2003年云县被省级列入小城镇规划建设试点镇的有幸福镇、涌宝镇、大寨镇、茂兰镇。而茂兰镇是全县乡镇中一期开发规划建设效益最低镇。经过开发18 961 m2土地, 共计投资723万元, 仅可以出让小宗地89宗, 回收354万元。最主要的是茂兰镇政府中心区域长期处于“脏、乱、差”的状况 (2005~2010年) , 通过二期投资1 173万元治脏、治乱、治差环卫工作和环镇公路、主大街道、次干道给水排水规划建设工作, 小集镇新家园建设工作, 逐步治理“脏、乱、差”现状, 道路成了规范网络系统, 给水排水及镇容镇貌明显改善。“小桥流水”的集镇中心区域初步形成。

3. 对小城镇规划建设投入不足

小城镇规划建设投入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二是市、县、镇财政投入;三是企业、开发商和群众资金投入。应当说几年来国家拉动内需投入到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 全镇投入资金每年不少于几百万元, 但是乡镇基层几乎无乡镇企业, 很少有房地产开发商来投资开发, 这样就造就与实际需要投入相差甚远。

三、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措施

1. 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茂兰镇小城镇规划建设一期相对滞后, 通过二期根治“脏、乱、差”现象, 对移民大街进行建设道路、下水道、人行道改善建设, 对主大街、茶马古道、环镇公路、老长土路面、农贸市场给水排水1 173万元基础工程实施, 把茂兰土地管理所、字守开、字守祥农户进行折搬迁, 使得小城镇规划建设区域内道路成贯通规范网络系统, 取得一个良好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基础。新区进行3 600 m2土地规划, 培育出规划建设高起点的新亮点, 走“政府职能+安居工程+科学规划建设”的路子, 将会形成道路网络化, 市政建设规范化, 人居环境美化亮化的集镇中心新形象。

2. 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投资条件

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投资条件包括:一是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采取积极“金融、财政、税收”等宏观调控政策, 微观放活多样性融资渠道政策, 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政策和资金扶持;二是要把小城镇规划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不断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投资力度, 使小城镇规划建设内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3. 在人是第一资源上做大文章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是小城镇规划建设最核心关键的问题, 不发达地区经济问题, 要从发达地区经济模式学习。人作为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最活跃的因素, 是第一资源, 而经济欠发达初级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人, 由于历史、现实人文环境、地理位置限制, 人们在山吃山, 在山靠山的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政府部门要用好小城镇规划建设专项资金, 搞活社会各方面资金, 采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高起点小城镇规划设计模式, 树立昆明、大理、西双版纳、丽江民族文化旅游小城镇建设形式。参照爱华镇、涌宝镇、幸福镇小城镇规划建设可持续科学发展成功典型案例, 结合民族旅游茶马古道实际, 走“政府职能决策科学化+开发商经济效益最大化+群众得益民主化”的路子。

四、结语

茂兰镇小城镇规划建设再次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立足于茂兰总体上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的实际,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巩固和提升支柱产业, 更加注重小城镇规划建设对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将看到, 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社会主义新茂兰镇小城镇在建设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云政办发[2008]259号.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 篇7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从自然资源和环境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强调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其目的是发展,关键是可持续,内涵概括起来有四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走有序、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建立渐进、高效、合理的发展模式。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规划因其实施对象的区域联系的整体性、空间系统的层次性及时间尺度的动态性而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进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可在满足经济发展、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城镇体系规划只有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将区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出发点,强调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统一,才能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才能编制出可持续的城镇体系规划。

2 郑州市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二元差距日益突出

近年来,郑州市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也明显地表现出城市地区发展迅速、郊区发展缓慢,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缓慢的特征。城乡在经济与社会、收入与分配以及城市空间布局等诸多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内部发展不平衡。

2.2 资源约束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显现

随着郑州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大城镇对土地、水等各种资源和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在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土地政策下,郑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市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79m 3,水资源在未来发展中仍需进一步保障;城镇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增长主要以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业为主,生态环境日益退化。这导致了两个较为严重的后果:1)资源枯竭对经济发展的瓶颈性约束越来越强,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环境功能逐步退化使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2.3 区域责任重大,核心城市辐射力、竞争力不强

当前城市群已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和参与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载体,中原城市群与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等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群相比较,发展规模及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和中原城市群的龙头城市,担负着带动中原城市群发展壮大和带领全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大区域责任。

2000年以来,郑州市全速步入“高速”时代,整体经济以跨越式发展速度前进,国民生产总值连年飞跃式增速,2009年在全国270个地市位居第23位,但与周边其他省会城市相比,郑州市中心城区的发展存在城市首位度低、经济规模偏小、规模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不突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不强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市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过小,2009年郑州市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17%,这一比例位列中部六省之末;市域发展呈现出整体实力强大而中心城区偏小的“强区域弱中心”现象,2009年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成为支持市域经济排名靠前的重要力量。

3 郑州市城镇体系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摸清资源本底,强化城乡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与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它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根据区域的资源实际承载能力,确定其合理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它强调发展不能脱离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束缚,强调发展的极限性。针对郑州目前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与资源紧缺的事实,进行城市资源支撑能力的研究,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郑州市城镇体系规划面对的重要内容之一。

进行城乡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1)要摸清各类资源的总量特征和区域分布特征,包括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2)要在摸清资源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土地、水资源及能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研究全市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城乡空间结构调整、空间管制、区域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3.2 加强空间管制,引导及优化城乡发展空间

城镇体系依附于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而存在,其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是系统内城镇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区域开发建设的空间管制恰恰是实现合理的区域空间开发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根据郑州市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市域空间管制的目标,将郑州市域空间分为城镇发展空间、绿色开敞空间两大类型。

1)城镇发展空间。城镇发展空间主要是城镇建设用地,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独立工矿用地、交通建设点项目用地、水利建设项目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的规模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标准,注重节约土地资源。2)绿色开敞空间。绿色开敞空间包含环境敏感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两个层次。它为城镇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3.3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引导区域城镇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1)统筹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a.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增强中心城市在城镇化中的核心作用;b.加强小城镇建设,发挥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覆盖作用;c.加强城镇重点发展地区的城市功能建设,发挥它们在城镇化中的基础带动作用;d.加强新农村建设,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面,发挥新农村在城镇化中的顶托作用。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在全市构建与城镇空间发展相吻合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中,重点推进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建设;逐步推动现有分散的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实现规模效应和集聚优势。同时,以产业集聚区为基本单元,整合现有优势产业,形成各种特色的产业园区,并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3)统筹城乡空间发展。强调城镇集约化的内涵发展,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控制城镇空间规模的无序扩张引导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向密集演化,积极开展行政村合并工作,推进农民居住小区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城乡空间的优化。

3.4 加强区域协调,突出规划的综合调控职能

1)区域内部的协调。指郑州市内各县市以全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全局利益为重,资源共享,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区域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区域协调要求内部各县市在全面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协调好与临近地区的关系,注重区域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区域分工,避免产业趋同化;优势互补的地区之间,要打破地区行政上的束缚,使地区之间合作扩大化、畅通化;各县市在编制规划时,要做到与上级规划和临近地区规划的双协调;在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时,要充分做到与其他地区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2)区际间的协调。即城镇体系所在区域与其周边地区发展的协调。首先,从整体上通盘考虑与洛阳、开封等周边接壤地区的协调问题,宏观上确立东西向的沿陇海城镇发展的主轴带,扩大城市腹地,结合周边中等城市,形成城镇体系的开放空间结构。其次,在中原城市群范围内,分析郑州市的区域比较优势及与中原城市群内其他主要城市的区际关系,优化郑州市域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布局,对郑州市域内各城镇进行产业定位和城市职能分工,协调好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最后,加强郑州市与中原城市群及中原城市群主要发展轴线上城市间如洛阳、开封、新乡、许昌在产业空间组织、干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协调,强化郑州在产业空间组织上的功能,促进郑州与汴西新区、许长产业带、洛东新区、新乡桥北新区、焦南新区的对接。

4 结语

在城镇化及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增长不再是区域发展的唯一目标,一系列忽视生态和社会效益所产生的问题使我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资源和环境约束背景下的城镇体系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贯穿规划始末;要以全面促进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加强资源承载力、空间管制、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四方面的研究,以协调人地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区域发展的综合效益

摘要:简单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作为城镇体系规划发展趋势的重要意义,针对郑州市城镇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指导资源和环境约束背景下城镇体系和谐发展,实现区域发展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环境承载力

参考文献

[1]陈为邦.世纪之交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1(1):7-10.

[2]牛慧恩.城镇体系规划要兼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J].规划师,1999(3):34.

[3]张京祥,崔功豪.区域与城市研究领域的拓展:城镇群体空间组合[J].城市规划,1999(6):37-39.

[4]仇保兴.论五个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J].城市规划,2004(1):8-16.

[5]刘玉亭,何深静,魏立华.论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框架的新走向[J].城市规划,2008(3):41-44.

论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认识与实践 篇8

摘要: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和乡村联系的重要纽带,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新形势下,如何规划小城镇发展方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小城镇总体规划规划要点及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总体规划;发展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至关重要。我国许多乡镇为了加快城市建设都开展了“撤乡并镇”工作,这导致“空城”、“鬼城”现象的不断涌现,这样不仅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变相地加大了农民负担。小城镇规划发展一定要以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基础,避免大跃进、大跳跃,在保持城市和乡村各自功能的前提下,协调发展。

2小城镇总体规划要点

2.1小城镇规划要科学定位

小城镇建设规划应把握小城镇在所属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准确定位。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的经济特性和产业重点,小城镇建设首先要明确自己所处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的特性和重点。对于没有人文积淀、历史资源、自然资源的新建小城镇,不妨明确小城镇相对于邻近中心城市的从属地位,围绕中心城市的经济特点和中心城市对于生活物资、生产物资以及劳动力需求开展建设,在主体经济中占有一定位置、在产业链中占有若干的环节。小城镇作为衔接城市、乡村的纽带,既具有乡村属性,也具有城市属性。可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人口转移的过渡环节,也可以作为某些一线、二线城市人口负担过重导致的住房和就业紧张、以及建设项目用地紧张的有效缓冲。

2.2小城镇结构布局

(1)集中块状模式。集中块状模式为小型城镇的布局所常用的模式,常用于平原地带。它的基本模式是由中心向周边扩散式发展,当城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新的副中心便从中应运而生。集中块状模式有经济效益高、效率也显著,但是这种模式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例如交通拥堵问题频出、环境保护问题出现等问题。(2)集中带状模式。集中带状模式的特点为:主要道路交通带动各项生产生活地区、周围环境保护措施良好效益良好;但是限制因素较多,交通问题急需考虑。(3)集中组团模式。集中组团模式将城镇根据地形、用地选择等条件划为多个组团,其特点为:用地较为紧凑、但是划分各用地职能时比较繁琐,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

2.3小城镇的城镇容量设计

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城镇体系,是围绕城市中心,实现各自功能、布局合理的小城镇群体。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既具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的功能,也有服务中心城市的功能。每个小城镇建设规划中不但要明确小城镇的定位,还要考虑小城镇未来容量问题。要充分考虑城镇经济發展后的人口集聚效应,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根据中心城市的未来发展规模预计小城镇的建设规模,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国外有好多先进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建设规划部门应审慎论证,拟订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为子孙后代负责。

2.4完善辅助设施建设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两大基本国策,也是小城镇建设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大关键。设计、建设较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设施,形成足够的特色和城镇魅力,不但可以满足农村进城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教育需求,使小城镇居民相对稳定,不断提高小城镇人口文化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为小城镇工商业发展培养建设、生产、管理、服务领域的急需人才,也可以使小城镇比较中心城市具有宜居吸引力和某些领域的竞争力。当然,单纯有优良的教育基础设施还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制定优厚政策,吸引城市富余教师、退休教师、应届大学生来小城镇定居住和工作,鼓励企业工程师和能工巧匠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职业技能、技术培训。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剧,城市聚集了大量老龄化人口,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是政策性退休,退休后尚有很大余热需要发挥,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这部分人的文化优势、技术优势,营造宜居氛围予以吸引,利用小城镇的环境优势、宽松节奏吸引这部分消费资源,并建设配套医疗、养老设施,形成新的产业链,以破解老龄化社会到来引起的中心城市养老负担过重的难题。

2.5环境保护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很多地区采用粗放型小城市建设模式,导致小城镇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如:地下水、土壤、空气严重污染,人居环境恶劣,疾病率居高不下。这种牺牲子孙后代幸福的经济增长模式得不偿失,将来用于污染治理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之初就要建立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社会政策。

2.6小城镇的特色建设

我们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个民族、地区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这些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要得到弘扬,而不是因为城镇化的到来失去生存的土壤,不要因为政策引导的缺失而消失,传统文化、特色产品、技艺永远是小城镇存在、发展的灵魂和魅力,不要因为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商业化遗失传统。传统村落、历史遗址、民间手艺的保留和传承,才是小城镇持久生命力之所在。小城镇的特色建设不仅仅是产品的特色、产业的特色,规划、建设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文化特色的保留和传承。

3小城镇规划发展方向分析

3.1小城镇的空间整合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应该从量变逐步过渡到质变,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宏观调控,合理布局,逐步提高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经济情况、技术水平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要素,挑选重点城镇进行重点建设,配套高层次的基础设施并兼顾周边乡镇需要。此外,还应明确各地区城镇的职能分工,完善重点产业的布局调整和社会服务建设,加强各个城镇之间的合作联系,加强各个小城镇间的合作联系,协调发展成为统一的整体。小城镇的空间整合,有利于交流和合理利用资源,优化小城镇的空间布局,对于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3.2小城镇的点-轴式发展

我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呈现经济发展落后和城市建设缓慢的现象,导致小城镇的建设也长期停滞不前。而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要政绩,在推进小城镇发展时,运用行政手段迫使农民进行城镇化生活,这不仅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且农民无论在职业、文化和生产生活条件上都没有完成最基本的城镇化建设。笔者认为,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来源于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在区域建设发展早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低,资金的投入和重点开发项目应该放在少数中心和少数轴线上。这样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3加快小城镇中中心镇的发展

小城镇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推进中心镇的发展有利于集中小城镇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中心镇的集聚功能,增强对农村工业的吸引力;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结束语

小城镇的规划发展具有不可逆性,而城乡统筹下的规划对小城镇的发展有提挈的作用。因此要做好规划的总结和探索,尤其是研究一些发展成熟的小城镇,提出相对成熟的“模板”,给其他地区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借鉴,使后来者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建设浪费。

参考文献:

[1]张同升浏长岐.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城镇规划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9(08).

[2]程遂营.城乡统筹与我国旅游:现实需求与必然趋势[J].旅游学刊,2011(11).

沅江市“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篇9

为了全面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促进城镇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结合全市城镇建设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市 “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建设具有湖乡文化特色魅力水城的目标定位,不断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城镇面貌显著改善,品位和档次不断提升,基本形成了以沅江市区为核心,以中心镇为骨干,重点镇为纽带,一般镇为网络的分工明确,职能互补,结构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

1、主要指标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20多亿元,城镇化水平由“十五”末期的35.5%提高到“十一五”末期的44.2%,年均提高1.7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26.34万。南大膳镇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镇,三眼塘镇被列入省级重点镇,四季红镇被列入益阳市级重点镇。

2、城乡规划成效显著。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聘请专业规划机构,对沅江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对城市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公共设施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研究设计,至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区面积将达23KM2。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各建制镇总规的编制,增加了村庄整治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并完成了50个新农村整建规划。

3、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沅江市的城镇主要集中在市域公路干线沿线,形成了“一核三轴两组团一走廊”的城镇空间体系。以重点镇为骨干,以一般镇为纽带,以乡场集镇为节点,形成分工明确、职能互补、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

4、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20多亿元,先后开工新建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几十项。建成了桔城新区,逐步建成了3个公园和一条人工运河,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及部分污水干管,湘北区域电网,天然气二气源站,启动了旧城改造和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城市公园、广场、市场、医院、道路桥梁等公用事业设施逐步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5、建设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到2010年底,全市建筑企业发展到10余家,其中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二级企业2家,开发房屋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为国家创税上亿元。全市建筑、房地产、勘察设计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产值、上缴税金占全市GDP和全市税收总额的份量越来越大,其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

6、城镇“载体”作用日趋明显。我市城镇在一定区域内,发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职能作用,成为功能辐射、资金聚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载体。中心城区的中联重科、辣妹子公司、通威饲料、岳纸集团,南大的乌鲤养殖、建材生产,四季红的木线条加工、腐乳制作、谷酒成酿,黄茅洲、草尾等镇的高效农业和苎麻加工,三眼塘镇的汽车运输等行业,不仅开辟了新的就业门路,而且实现了产业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

二、我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水平较低。目前城镇化水平只有44.2%,距2010年规划目标45%还差了0.8个百分点,实现2015年城镇化水平50%就较为困难,略低于全国、全省同期平均水平。

2、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中心城区聚集辐射功能不强,小城镇规模小,缺乏产业支撑,辐射和带动能力弱。城镇体系分工不十分明显,空间配置缺乏协调,未能构成优势互补,城市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大部分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而且仍体现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功能差,基础设施不配套。

3、城镇服务功能不强。城区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综合服务功能不强,聚集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的能力较弱。

4、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除市区外,绝大部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不足,其中尤以文化科教设施较为缺乏,城镇功能发挥不够,辐射带动能力弱,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集聚力不强,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市域内共享基础设施缺乏,城镇之间的发展和建设缺乏统一协调,各自为阵现象突出,且极不平衡。

5、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经济的总体效益不高,部分城镇既无能力容纳大批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进入城镇,又不能够有效反哺农村;产业发展存在规模小、链条短、现代化水平低的状况,缺乏产业支撑,难以刺激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的有效集聚;低水平重复建设、分散建设状况依然存在;重建轻管现象还比较严重等。

6、经营城市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经营城市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市政公用事业、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不快,经营管理体制不活,公用事业、城镇基础设施和无形资产尚未真正实行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政府土地储备、土地使用权招、拍、挂起步较晚,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

7、城镇规划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规划应有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发挥不够,规划编制与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规划的广度与深度都还不够,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编制需要加快进度,规划设计发掘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够,城镇建设缺乏个性、特色和风貌。规划监督和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三、我市“十二五”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生态旅游城的“魅力水城”目标定位,把推进城镇化与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壮大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培育产业支撑,加强城镇规划,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镇管理,突出文化特色,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宜居、宜商、宜游的“魅力水城”。

(二)发展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市城镇化发展目标是:全市城镇化水平51.5%,年均递增2%,城镇化基础设施总投资61.07亿元,年均递增3亿元,城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6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0%,城区路灯装置率、亮灯率100%,城镇供水能力达20万吨/日,自来水普及率达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吨/日,处理率达9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吨/日,污水处理率达95%。

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其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是:

1.科学编制城镇规划,为城镇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依据。突出规划的前瞻性、操作性和针对性,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局部突破、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突出重点与城乡统筹的关系,完成我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城区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集镇、村庄规划编制。加快编制与城镇建设发展相配套的城镇燃气规划、城镇道路规划、城镇电力电信规划等专项规划。优化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土地综合效益。实施规划评审制度,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建立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和验收制度,提高公众参与率,增强规划透明度。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完善城镇给排水体系,完成桔城水厂8万吨改扩建、建制镇水厂新建和改建、给排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配套等工程,不断提高城镇给排水保障能力。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城镇供水能力达到20万吨/日,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加快实施城镇燃气建设工程,实现日供气量30万立方米,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实现城区集中联片供热。加强城镇道路建设,形成便捷、通畅的城镇交通网络,提高城镇道路通行能力。加快城镇青少年、老年、妇女儿童文体科教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文化生活质量。实施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快城区景观建设,启动五湖连通工程,新建沿湖风光带、郭家湖、蓼叶湖、后江湖三大城市公园和体育公园,广泛开展绿化合格单位、园林式单位等创建活动,增加城镇景观,扩大城镇绿地面积,提升城镇品位。启动洞庭湖湿地旅游项目建设,扩大赤山岛、龙虎山等景区规模。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城镇信息化水平。(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见附表1-7)

3.加快城镇住房建设,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把城镇住房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拉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保持商品房开发适度规模,积极开发高层住宅,创建标准化住宅小区,增加绿地面积和休闲空间,实现住宅建设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积极平抑房价,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新增廉租房面积54万平方米。建成一批档次品位较高、社区服务完善的住宅小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2平方米。积极培育房地产中介市场,重点发展房地产信息咨询、经纪等中介服务,规范中介行为。加强物业管理,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物业管理服务体系,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见附表1—7)

4.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夯实城镇发展经济基础。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扶持壮大城镇二、三产业,加快城镇经济发展。认真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整合项目资源,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一步扩大城镇人口规模。积极培育新型建材、水产品、农产品交易等专业市场,充分调动农民进城创业、兴办企业的积极性,着力培育集镇特色产业经济。

5.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坚持建设扩容与管理增效相结合,不断深化改革,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综合管理、协调高效”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城镇执法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城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机关单位、商业门店“门前五包”责任制,规范设置户外广告和宣传灯箱,坚决杜绝乱停乱放、乱写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改善城镇环境。加强市政设施巡查检修,提高市政设施使用率。加强社会公德、文明行为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热爱城镇、建设城镇的自觉性,努力营造城镇建设管理的良好氛围。

四、我市“十二五”城镇化发展对策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及时研究和解决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抓好城镇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城镇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完善城镇建设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责权利相统一的城镇建设责任体系,确保城镇建设顺利开展。把城镇建设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兑现,推动工作落实。

2、科学规划,严格落实。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制定城镇建设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统筹安排部署,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已经通过审批的建设规划,及时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强和改进规划实施管理,努力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在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的,严格按审批程序进行。

3、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加快建立公平的人口流动机制,规范城镇人口登记管理制度,放宽户口准入限制,增加城镇人口规模。加快建立节约型城镇发展机制,合理确定建设密度,大力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建立城镇建设土地保障机制,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加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力度,做到城镇建设用地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 篇10

辽东山区自1959年实行市管县体制以来, 突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 充分发挥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乡镇建设有长足发展。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强力推动下, 小城镇建设步入快车道。丹东地区建制镇由“八五”末的48个增加到64个。小城镇道路、供水、排水、通讯、贸易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快发展。小城镇道路柏油硬化率由51%提高到100%, 自来水普及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 生活燃气率达到40%左右,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0-6.0m2。通讯设施发展较快, 实现了电话程控化, 电视有线化。中小学校、敬老院、科学文化站点、卫生医疗院所等公益设施逐步完善, 为农村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 加强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管理, 开展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和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活动, “脏、乱、差”面貌有一定改观。

一、辽东山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

辽东山区由于其所处的“三沿” (沿江、沿海、沿边) “四区” (石质山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 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 以及思想不解放, 工作不到位, 小城镇建设与南方沿海地区、辽宁中部平原地区 (沈阳经济区) 及国外相比, 有很大差距, 呈现不同的特点。

1. 镇域面积大, 人口少。

辽东山区乡镇镇域平均面积195.7km2, 最大的600km2 (桓仁满族自治县华来镇) , 最小的20.09km2 (丹东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安民镇) 。苏州市小城镇镇域平均面积49.5km2, 温州市永中镇仅为12km2。丹东市小城镇镇域平均面积为苏州市的4.2倍。

根据2008-2009年的跟踪调查, 2008年, 辽东山区镇域平均, 有为3.98万人, 最多为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岫岩镇, 有12.3万人, 最少为营口盖州市果园乡只有1900人。2009年, 丹东市镇域平均人口2.39万人, 镇区平均人口4070人。镇区5000人以下的乡镇55个, 占乡镇总数64个的85.9%;1万人以下的乡镇58个, 占90.6%。镇域和镇区人口最多的是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 分别为9.56万人和8.18万人。镇域人口最少的是凤城市大兴镇, 人口8678人;镇区人口最少的为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 只有137人。

2. 辽东山区“两密度”小, 城镇发展空间大。

辽东山区人口密度203人/k㎡, 丹东市仅108人/k㎡, 不仅低于辽宁省其他地区人口密度372人/k㎡, 也低于全省人口密度304人/k㎡ (见表1) 。

辽东山区乡镇密度5.11个/千k㎡, 丹东4.2个/千k㎡, 低于全省其他地区的乡镇密度7.22个/千k㎡和全省的乡镇密度6.37个/千k㎡ (见表1) 。

3. 布局较分散, 分布不均衡。

辽东山区小城镇从地区分布来看, 总体上呈东低西高, 北低南高的特点。如东部小城镇密度丹东为4.2个/千k㎡, 本溪为3.6个/千k㎡, 均低于全地区小城镇平均密度 (5.1个/千k㎡) ;西部辽阳为6.9个/千k㎡, 鞍山为6.2个/千k㎡, 均高于全地区小城镇平均密度。北部铁岭为6.4个/千k㎡, 抚顺为4.2个/千k㎡;南部营口为7.4个/千k㎡, 辽阳为6.9个/千k㎡, 均高于全地区小城镇平均密度 (见表2) 。从丹东地区来看, 是南高东低。南部小城镇密度为7.3个/千k㎡, 高于丹东市小城镇平均密度 (4.2个/千k㎡) , 东部为1.8个/千k㎡, 低于全市小城镇平均密度。南部小城镇密度为东部的4倍多。上述这些特点都是与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

4. 中日村镇空间布局结构文化呈现明显差异。

中国城镇空间结构为“几何学性空间”, 建筑布局为以中轴线为中心的“对称布局”, 基本构造单元为“路”, “场”呈现“二元性” (多元性) 特征。日本村镇空间结构为“行为性空间”, 建筑布局为不强调中轴线对称的“雁行布局”, 基本构造单元为“町”, “场”呈现“一元性” (单一性) 特征。与村镇空间实体构造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 (习俗、规则、制度、组织等) 和信息环境 (心理、意识、行为等) 也有很大差异 (见表3) 。中外城镇规划建设的比较分析, 可为规划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点和区域特征的辽东山区现代化社会主义生态小城镇提供广阔的视野和有益的借鉴。

二、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存在“超高化、超载化、逆向化、扁平化和空心化”等“五化”问题。“超高化”, 即一些规划所定发展目标过高, 过度超前, 操作性不强。如某镇镇域人口只有十一二万, 镇区人口不过二三万, 规划2030年要建成大城市, 镇域人口要达到100万, 镇区人口要达到50万, 就很难实现。有的专家分析认为这是“纸上谈兵”, 届时只能实现5%。“超载化”, 即少数规划ABCD、甲乙丙丁, 洋洋洒洒, 数十万言, 有如汽车超载, 满满登登, 而实际指导作用不大。“逆向化”, 即个别规划不是将居住区放到河流上游, 而是放到河流下游;不是将排放有害有毒废水的工业企业放到河流下游, 而是放到河流上游;不是将有烟尘、有害有毒废气排放的工业企业放到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 而是放到其他频率风向的下风向。还有的将有严重噪声污染的企业放到居民小区内甚至住宅楼下, 造成噪声扰民问题。“扁平化”, 即某些规划建设“摊大饼子”、“铺大摊子”。不仅人口求多, 而且面积贪大, 按大都市规划布局利用土地, 土地资源造成很大浪费。“空心化”, 即某些乡镇规划区面积很大, 而人口出多进少, 土地城镇化速度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 造成人地不相谐调的现象。

2. 乡镇建设在“五区” (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住稠密区, 矿山温泉采空区) 和“三带” (断裂带、滑坡泥石流带、泛洪带) 内开发建设的问题。造成功能分区不明显, 布局紊乱, 工矿企业与居民小区混杂。如在学校、医院附近或居民小区建设有噪声、烟尘排放的企业, 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建宾馆、酒店、游泳场, 在矿山采空区建住宅楼群, 有的甚至把镇址选在断裂带上, 造成城镇功能性紊乱, 布局性亏损和灾难性隐患问题比较严重。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稳定性差, 随意性强, 变动性大, 常常随领导的变动而变动。

3. 经济拉动弱, “包装”色彩强。由于“两弱” (产业带动弱于人口流动, 市场牵动弱于行政变动) 造成行政建制超前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超前于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超前于城镇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三超前”现象。

4. 小城镇环境污染形势比较严峻。重生产轻生态, 重建设轻管理, 急功近利, 片面追求GDP增长, 使不少招商引资项目成了“招商引污”项目, 加之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由大城市向小城镇转移, 造成小城镇严重的结构性污染、转移性污染和复合型污染, 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

5. 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落后, 生态小城镇建设任务艰巨。我国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自2003年创建至今, 共有1027个建成环境优美乡镇, 辽宁省只有24个, 占全国总数的2.34%, 辽东山区仅有1个 (鞍山海城市西柳镇) , 占全省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的4.17%。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共80个, 辽东山区有19个, 占23.75, 其他地区有61个, 占76.25%。

6. 对贯彻落实“小城镇、大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认识不深, 思想不解放, 眼界不开阔, 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不清晰, 国家和省市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 如土地政策、户籍政策、资金政策等贯彻不力, 落得不实,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辽东山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从总体上看, 辽东山区小城镇建设规模小, 层次低, 功能不全, 布局较乱, 小城镇的产业、人口、资金和人才的聚集度 (力度、速度、程度) 不高, 处于“非生态化、低度城镇化”阶段。辽东山区小城镇建设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沿海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重机遇, 跨越赶超, 开拓创新, 为建设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三效”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统一、“三生”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同步的现代化生态小城镇, 促进辽东山区经济社会环境强劲、可持续、平衡发展, 实现把辽东山区建设成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园、基因库和“四绿” (坚固的“绿色屏障”, 丰满的“绿色水库”, 高效的“绿色之肺”, 永恒的“绿色银行”) “五地” (水电水产与矿业、林果土特产品生产基地, 绿色与有机农业园地, 温泉、森林浴与生态旅游胜地, 生物多样性基因宝地、人居生态佳地) 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坚守生态红线, 坚持生态绿线

辽东山区生态小城镇规划建设要坚持贯彻落实“一主三线”方针。“一主”, 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主旋律”;“三线”, 就是坚持始终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坚持守住严控规划建设的“生态红线” (见图1) , 坚持保护修复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绿线” (见图2) 。

1. 严格掌控“生态红线”, 严防产生生态赤字。要搞好生态小城镇规划建设首先要严格把握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这条“生态红线”, 以此作为底线, 确定资源开发强度和环境容量利用程度, 即生态足迹要小于生态承载力, 排污总量 (环境负荷) 要小于环境容量, 避免出现“生态赤字”和“环境超载”现象, 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确定生态承载力 (开发红线) 和生态足迹 (环境负荷) , 是编制乡镇总体规划的根本依据之一。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C为区域生态承载力总量, N为人口总数, 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 (hm2/人) , aj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 rj为均衡因子, yj为产量因子, yj=ylj/ywj, ylj为某国家或区域的j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 ywj为j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产力。

生态足迹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F为生态足迹总量, N为人口总数, ef为人均生态足迹, 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 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 rj为均衡因子, 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 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 pi为i种消费品的平均生产能力。

根据加拿大生态足迹理论, 当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 (EF>EC) 时, 出现生态赤字 (ecological deficit) , 说明该地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环境容量的利用已经“过度”, 产生了“超载”和环境不安全问题, 其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相反, 如果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 (EF

环境负荷 (生态足迹) 也可以用IPAT方程式表示:

式中, I为环境负荷, P为人口, A为人均GDP, T为单位GDP的环境负荷。

环境负荷I可以特指各种资源消耗量或废物产生量。

IPAT方程也可以写作:

式中:G=P×A, G即为GDP, 该式可称做IGT方程。

在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 运用IPAT方程或IGT方程, 并将末端治理效果考虑进去, 可以把规划期的环境负荷计算出来。

2. 全面贯穿“生态绿线”, 科学划分、合理布局功能分区, 根据乡镇区位、土地状况、职能定位、发展目标以及区域地质、气象、水文等情况统筹安排, 综合平衡, 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和布局城镇居住区、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区等功能区。特别要将居住区与工业区 (产业园) 明确划分开, 合理安排好。要坚持做到“有上有下”、“有分有合”、“有隔有联”、“有集有散”。“有上有下”, “上”就是将居住区布置到河流上方, 将有烟尘、有害有毒气体排放的企业放到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 (而不是一般的笼统所谓“下风向”) 。根据丹东地区1986-1990年的气象观测, 全年风向频率最大的是东北风, 占13.3%, 其次为北、西北和南风, 各占10%左右, 偏东风和偏西风频率最小, 各5%左右。各风向频率随季节变化较大, 春夏多偏南风, 频率为30%左右;秋冬多偏北风, 频率为35%左右。1991-1995年, 最大频率风向仍为东北风, 占14%, 最小频率风向仍为偏东风和偏西风, 各占5%和6%。1996-2000年最大频率风向东北风占13%, 最小频率偏东风和偏西风各占1%和2%。进行功能区布局, 特别是工业园区与居住区布局时要充分考虑风向频率及风速变化。辽东山区风向频率与丹东市大体相同。根据把有烟尘、有害有毒气体排放的企业和园区布置到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的原则, 应将其布置到该区域城镇的或东或西两个方向。“下”就是将有害有毒废水排放的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放到河流下方。“有分有合”, “分”就是要科学划分不同功能区, 将不同功能区合理布局。“合”就是统筹兼顾, 将其拼合成一张图, 统合成一盘棋, 融合成一个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 。“有隔有联”, “隔”就是严格禁止在“五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公益林区、居民稠密区) 内建设污染企业和污染设施, 特别是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区内绝不能建工业企业、游泳场, 不能混杂, 不能混搭, 要隔离开, 在不同功能区之间特别是在居住区、文教区与工业区之间要设置绿化隔离带;“联”就是要用道路交通体系将它们联系到一起,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集有散”, “集”就是人口、工业要集中;“散”就是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要分散, 商贸网点要又集中 (商贸区、商业一条街) 又分散。要根据人口密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见图3) 。

四、科学划分资源开发区

为实现乡镇区域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 优化持续利用和依法有效保护, 应根据国家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以及本区域的环境资源特点, 科学进行资源开发规划分区,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 土地利用, 资源开发, 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建立开发与保护并重, 经济与环境协调的优化空间格局。按开发方式, 一般可将资源开发划分为以下四类规划区。

1. 禁止开发区:

即生态红线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区、风景名胜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重要历史文物古迹所在地;河滩行洪区;对生态环境难以防范安全隐患、具有不可恢复影响的地区;县城规划区;军事管辖区。

2. 限制开发区:

即生态黄线区。市场容量有限、利用方式不合理、开采规模受限, 或被列为国家战略储备的资源地区;具有地方特色, 但资源量有限, 需要保护的地区;开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采取措施仍难以达到环保要求, 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地区;有可靠的资源基础和市场需求, 但技术条件尚不成熟的地区;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区;省市规划规定的限制开发资源的地区。

3. 鼓励开发区:

即生态绿线区。资源丰富, 储量可靠, 分布比较集中, 资源紧缺, 市场前景看好;易于形成规模化开发, 集约化经营, 经济效益较高;有较好的开发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 且开发过程能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影响的地区。

4. 允许开发区:

即生态蓝线区。除上述鼓励、限制、禁止开发区以外的区域均为允许开发区。

五、划好城乡建设五条线

1. 划好红线, 控制道路宽度。道路是乡镇框架。搞好道路布局宽度、停车场和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解决马路停车场和“白道”问题。搭建起畅通、便捷、安全、绿色的交通体系。大力发展电动车等“绿标车”, 建设“绿标路”, 防范与控制交通事故和汽车尾气、噪声污染。

2. 划好蓝线, 合理布局建筑密度, 严格控制容积率。做到高低错落, 疏密相间, “开天辟地”, “白云蓝天”, 显山露水和借山用水, 形成开朗敞亮的天际线和开阔豁朗的视觉通廊和审美视角, 克服压抑感、憋屈感和疲劳感。要改变比较普遍存在的“沿路一条街, 沿河一条道”的“马路经济”和“马路小城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形成等字型生态城镇。为节约高效利用土地, 要建立紧凑型、集约型城镇, 防止扁平化, 铺大摊子。但同时又要控制好适当的建筑密度和合理的容积率, 保持良好的生态空间, 做到聚集而不密集, 开敞而不“敞开”, 紧凑而不拥挤, 并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按规定, 城镇建筑密度旧区保持33%-25%, 新区保持28%-20%;容积率旧区保持2-4, 新区1.7-3.5比较适宜。

3. 划好绿线, 保证有足够的绿化空间。辽宁省规定, 环境优美乡镇建成区绿化率要大于20%。根据丹东市调查, 镇区绿化率只有12%。苏州则达到23%。因此, 辽东山区生态小城镇规划建设必须做好绿化工作。一是要规划好明显的功能分区, 并在生活区、文教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二是要抓好“三区” (镇区、社区、厂区) 及村庄、庭院的绿化规划建设工作。三是学习推广日本、新加坡等国和广东珠三角等地的经验, 抓好绿道 (生态廊道) 和组团隔离带的绿化规划建设。

4. 划好白线, 留有足够的活动和运动空间。在乡镇规划建设中, 要建设休闲广场 (公园) 、文化广场 (公园) 、体育广场 (公园) 和主题广场 (公园) , 使人们有足够的运动、休闲、娱乐、交流、演出场地, 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健身等各方面的需求, 不断提升城镇的文化品位和居民的整体素质。

5. 划好紫线, 严格保护好乡镇的文化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迹。

六、积极推进小城镇区域整和, 实现近域乡镇一体化、同镇化、网络化

1. 辽东山区乡镇面积大, 人口少, 财力不足, 经济实力较弱, 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交通快速化、通讯网络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趋势, 要学习南方一些省市乡镇规划建设的经验, 积极推进区域整合, 逐步实现近域乡镇一体化、同镇化、网络化。

2. 小城镇区域融合的基本原则。 (1) 距离较近, 一般以20-30公里以内为宜。 (2) 有利于资源共享, 环境共建,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 (3) 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和整体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 取长补短, 长短结合, 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4) 有利于区域分工协作, 统筹协调发展。 (5) 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

3. 小城镇区域结构的一般模式。 (1) 单核矩阵, 又称“雁行矩阵”, 即以一个中心小城镇作为近域小城镇“领头雁”和“发展极”, 周边小城镇作为“协调极”、“辐射面”所组成的结构模式。东港市孤山镇作为该市西部的交通中心、集散中心, 发挥着“核心”和“领头雁”作用, 带动周边菩萨庙、黄土坎、新农、小甸子、黑沟等镇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成为“孤山雁行矩阵”。凤城市通远堡镇作为丹东北大门、沈丹驿站和凤城西北部交通中心、商贸中心, 成为“发展极”和“领头雁”, 带动东西两厢和南边弟兄山、四门子、青城子、刘家河等小城镇协调共同发展, 成为“通远堡单核矩阵”。 (2) 双核矩阵, 以一个中心 (主核) 和一个副中心 (副核) 组成的结构模式。两核距离较近, 交通便捷, 联系密切,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凤城市东北部以赛马镇为“主核”, 爱阳镇为“副核”, 以此二镇为“双核”、“双极”向南辐射带动大兴、石城等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成为“赛爱双核矩阵”。本溪县东部以田师傅镇 (综合型) 为“主核”, 碱厂镇 (集贸型) 为“副核”与北部南甸子镇 (集贸型) 、东边东营坊乡 (农林旅游型) 组成“田碱双核矩阵”。 (3) 三角矩阵, 即一个“主角”带动两个“副角”形成“成长三角”的稳定结构模式。本溪满族自治县以草河口镇为“主角”, 草河城镇、草河掌镇为“副角”组成的“成长三角矩阵”。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 (主角) , 与红旗镇 (副角) 及盖州市果园乡 (副角) 组成的“成长三角矩阵”。

4. 小城镇区域整合方式。 (1) 合并。辽东山区城镇化处于“低度城镇化”与“过度城镇化”并存阶段。乡镇合并不仅可以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 使区域布局更加合理, 而且可以精减机构和人员, 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 有利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举措。苏州市本着“扩大县城镇、发展中心镇、保持特色镇、撤并小乡镇”的原则, 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进行区划调整, 使乡镇总数由181个减少到128个, 撤并幅度达29.3%。镇域面积由原来的39km2扩大到49.5km2, 人口由原来的3.1万人增加到3.93万人。宜兴市43个乡镇撤并成28个, 撤并幅度为34.8%。武进市56个乡镇撤并成30个建制镇, 撤并幅度达46.4%。丹东市2002年进行一次乡镇区划调整, 仅撤并了6个乡镇, 占乡镇总数的9.4%。辽东山区要学习借鉴江苏等地的成功经验,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将人口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中心地位不明显、辐射能力不强, 以及过于密集甚至连成一片 (距离仅5-10公里) 的一般乡镇 (街道办、农场) 合并到一起, 或扶弱增强, 强弱合并, 以减少乡镇数量, 提高城镇质量, 把小城镇规模并大、实力并强、班子并优。如东港市小甸子镇与黑沟镇合并组成新甸镇 (或大甸镇) , 龙王庙镇与马家店镇合并组成龙马镇, 凤城市东汤镇与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合并组成双汤镇 (或东汤镇) , 辽阳县吉洞峪满族乡与甜水满族乡合并组成吉甜满族乡。根据国内外小城镇规模研究, 一个城镇人口规模至少达到3万人左右 (如苏、杭) , 才能比较经济合理地配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更好地发挥城镇规模效应和辐射能力。辽东山区地广人稀, 90%的小城镇镇区人口不足一万人。其镇区人口规模至少应达到1.0-1.5万人以上。从城镇体系来看, 中心城镇人口应占城镇总人口1/2左右为宜。 (2) 同镇化。对于距离较近 (10km-20km) , 资源相同, 经济类型相近或资源经济互补的乡镇, 在不改变行政体制的情况下, 可以统一进行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 统一进行交通、通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统一开展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可以强强联合, 也可以以强带弱。如东港市北井子镇与椅圈镇、凤城市赛马镇与爱阳镇、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与永甸镇、大石桥石虎庄镇与官屯镇、海城市西柳镇与感王镇和中山镇等可以实行同镇化整合, 一体化发展。 (3) 组团 (网络化) 。乡镇距离稍远 (20-50公里) , 辐射范围较大的区域, 以“单核”或“双核”为增长极, 与周边小城镇组成经济共同体 (开发区) , 一个县 (市) 区可形成几大组团 (板块) 。各乡镇行政机构保持独立,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修复保护等大项目、大工程进行统一规划, 统筹建设, 联合开发, 共同发展。把分散的小城镇组织联合起来形成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分工协作、梯度辐射、环境协调和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体系。如东港市以孤山镇为领头雁形成“大孤山组团 (板块) ”, 可包括菩萨庙、黄土坎、新农、小甸子、黑沟等镇。凤城市以通远堡镇为发展极, 包括四门子、青城子、弟兄山、刘家河等镇, 形成“通远堡组团 (板块) ”。以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和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为“双核”, 包括振安区楼房、汤山城、九连城、同兴等镇和金矿办事处形成“金龙组团 (板块) ”。

七、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加强规划的监督管理

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充分发挥城镇规划的指导作用、协调作用和约束作用, 加大执法力度, 对城镇建设管理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引导。要进一步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增强严肃性, 克服执行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规划如有重大改变, 一定要按程序进行审查和审批。

城镇规划要实施统一管理, 权限应高度集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城镇规划管理改革应慎重、稳妥地进行。如可考虑改革按单体建筑设计审批为按组团 (群) 、小区建筑设计审批;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控制性详规指导下编制的修建性详规, 也可以将部分任务下放给下一级主管部门完成或在其指导下完成。

要加强规划设计人员和规划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 特别要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 不断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规划管理水平, 变以往的落后的规划设计方法为现代的先进规划设计方法, 经验规划管理为科学规划管理。

摘要:通过对辽东山区小城镇规划建设基本情况、一般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 提出该区域生态小城镇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科学功能分区和开发分区, 坚守生态红线和坚持生态绿线, 以及区域整合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为保护辽宁东部“绿色屏障”和“绿色瑰宝”, 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幸福的辽东山区生态小城镇提供依据。

上一篇:高效途径下一篇:思维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