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处置论文

2024-09-12

急救处置论文 篇1

迅速检查致命伤-ABBCS评估法

交通伤往往是严重的多发伤,接诊后的10 min是抢救严重多发伤的“黄金期”[2]。ABBCS评估法能快速评估伤员的生命体征,查出危及生命的伤情。

A(airway,呼吸道):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上呼吸道有无异物,有无血液、痰液等阻塞物,有无舌后坠。

B(breathing,呼吸):检查伤员是否有呼吸,呼吸深度与频率,胸壁有无开放伤口,有无反常呼吸,胸壁有无压痛,有无气胸及连枷胸,口唇有无发绀。

B(bleeding,出血):检查患者是否有出血情况,如体表有无出血的伤口及皮下瘀血,还可根据伤员附近的血迹、衣服渗血情况、组织膨隆情况、脉搏情况、面色情况、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血压、呼吸、精神状态等推断出血程度。

C(circulationatlon,循环):检查动脉搏动是否存在、频率、节律和强弱,了解末梢灌注情况、肢端温度、甲床的颜色等。如果被困在交通工具内的伤员无法测血压,可以通过测量脉搏的方法间接判定血压是否正常,一般采用手触动脉法。能触及桡动脉者,提示收缩压80mmHg,仅能触及股动脉者,收缩压70mmHg,仅能触及颈内动脉搏动者,则收缩压60 mmHg。

S(sensation,知觉):检查伤员的意识及反应,对语言、疼痛等刺激的反应情况。观察伤者的意识情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肢体有无瘫痪,有无高位截瘫情况。

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的目的是把有限的急救资源用在最需要急救的伤员上,在治疗的时候,把伤员的伤情分成了四大类。第一级伤员用T1来表示,是最需要抢救,最有抢救价值的伤员,用红色表示。第二级为延后治疗,用T2来表示,这种是需要得到抢救的,但是应该排到第二位,用黄色表示。第三类,T3,用绿色表示,是轻伤,只需要轻微治疗。最后一级,T4,这类伤员情况极其严重,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因此用黑色表示。

交通伤现场急救要点

针对窒息:窒息是导致伤员现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故应恢复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第一步要纠正伤员的不良体位,对神志清醒的患者,使其半卧位,对于意识丧失的伤员要使其稳定侧卧位,这样可以避免因咽部组织下坠造成呼吸道堵塞,也有利于伤员呕吐物及呼吸道血液的引流。第二步是要祛除覆盖在伤员面部及胸腹部的物品,解除面部及口腔的压捂及胸腔、腹腔的外在压力,让伤员可以自由呼吸。第三步是检查及清理呼吸道中的异物,取出活动义齿。如伤员昏迷并伴有较重的鼾声,说明可能有较重的颅脑损伤,此时应将伤员的舌牵出固定,或给予口咽管插入,这样有利于气流进出的顺畅,减少呼吸肌做功。

针对失血:针对失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失血性休克死亡在外伤死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现场止血就是救命的关键措施之一。第一步,首先禁止伤员做任何活动,以免加重出血。第二步是对于头面部出血,可以采用指压以及加压包扎的方法止血。对于肢体出血,可以采用加压包扎,也可以酌情上止血带,以及抗休克裤,这时要注意,应用止血带的必须要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并且有明显的标记。对于已经严重出血,无法止血的内脏出血,应该争分夺秒地送伤员去医院。

针对缺氧:针对缺氧,要提供呼吸支持,对表现为呼吸浅、慢、不规则及呼吸停止,同时有口唇及全身青紫,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伤员,说明已经发生呼吸功能障碍,自主呼吸已经不能满足其自身需要。此时除了通畅呼吸道(摆成正确体位、插入口咽管等)外,应立即给予呼吸支持,如供氧、实施人工呼吸,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面罩加压人工呼吸,必要时实施气管插管及应用呼吸机。此外,对开放性气胸的伤员应进行密封包扎,对张力性气胸者进行负压抽气及闭式引流。

针对挤压综合征:措施是补液、碱化尿液以及降低血钾。治疗措施是在现场就地补液,重点是葡萄糖溶液以及平衡盐液体,有条件时加用胰岛素,以促进血钾进入细胞内。同时应用利尿剂和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通过大量利尿和碱化尿液增加肾小管流量,减少肌红蛋白在肾小管内的凝聚,从而减轻肾小管损伤,避免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针对疼痛:止痛是现场急救时容易忽略的情况之一,尤其对严重创伤及骨折的患者,伤员在静卧时对疼痛还能勉强忍受,但是在送医院途中的活动和颠簸使疼痛不可避免地加重,因此,救援人员在现后送伤员前务必做好止痛工作,以防患于未然。可给予伤员吗啡、杜冷丁及其他止痛药物,要尽可能避免使用镇静药物。

针对脊柱损伤:我们应该采取妥善固定和合理搬运的方法。脊柱损伤后,脊髓可能已经损伤,即使没有发生损伤,也失去了保护机制,此时进行不合理的搬动就势必造成脊髓损伤发生或加重,从而发生截瘫,造成伤员的终身遗憾,故必须采取妥善措施保护脊柱。(1)上颈托:对交通事故中的任何可疑者均要求用上颈托,应在原位安放,颈托安放前不能搬动伤员,同时嘱伤员尽可能避免头颈部活动。(2)尽可能保持伤员原有的体位:在转移伤员时,应尽可能保持伤员原有的体位,在搬运过程中要有专人使用“头锁”及“颈锁”的方法固定伤员的头颈部,将其活动幅度降至最小。(3)使用脊柱板:脊柱板是搬运及转送脊柱损伤伤员的最佳工具,应避免使用其他工具,特别是使用柔软的布质折叠式担架。如现场无脊柱板,则使用类似硬质物品,如木板、门板等。

针对骨折采取妥善的固定措施:对骨折患者实施固定是现场急救中不能省略的急救措施,特别是在狭窄空间内的患有骨折的伤员,必须进行的急救措施之一就是对骨折和脊柱进行固定保护。对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用夹板或木板妥善固定,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两个关节,以免在运送途中骨折断端移位,造成继发性损伤。

针对感染:要在现场进行清理和保护创面的措施。感染是导致伤员后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创面则是致病微生物进入体内的途径和在人体大量繁殖的温床,故应在早期急救时充分实施清理和保护创面的措施,这样才能改善伤员预后。其主要措施是对已经污染的创面用生理盐水或洁净的清水冲洗,然后实施局部消毒,最后加以包扎。对无污染的创面直接实施局部消毒及包扎即可。如果事故地点距医院很近,加之途中再污染的可能性较小者(如在救护车上等),对已经停止出血的伤口可以不必包扎。此外对脱出的脏器(如肠脱出、脑膨出等)不要还纳,应用生理盐水浸泡后的三角巾进行保护性包扎或覆盖,然后尽快送医院。如果有条件时可给予广谱抗生素。

其他措施:(1)恢复及保持体温:恢复及保持伤员体温也十分重要,可以提高生存率。救援人员可以给伤员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毯及相应物品,给予热饮料等。(2)抗休克: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扩容纠酸治疗,同时注意纠正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及时对这些致命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死亡。因此,提高我国交通事故救援能力,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现场急救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黄淇敏,朱根法.根据区域特点发展我院急救医疗[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2):97-99.

烧伤如何急救处置? 篇2

(2)让衣服着火的伤者迅速躺下,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泼灭或用雨衣、大衣、棉被等覆盖灭火。

(3)冷却烧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伤处或将烧伤部位浸泡在清洁的冷水中(用桶、盆、碗等容器)。直至皮肤温度恢复正常。

(4)伤处未肿胀前,尽快小心地脱去佩戴于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等。

(5)小心脱去或剪去被高温液体或化学剂沾湿的衣物(注意勿烧伤抢救者自己)。为防表皮被揭掉,可在烫伤处倒适量的食醋。

(6)用消毒敷料(或清洁的毛巾、手帕、床单、保鲜纸等)覆盖烧伤部位。

上一篇:《生命的面积》下一篇:电除尘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