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十篇

2024-05-07

中国传统民居 篇1

关键词:生态建筑,传统民居,生态设计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尔(Paolo·Soleri)主张城镇建设保持生态平衡和保持城市与建筑的自身特征,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成为Arcology,即生态建筑学。因此,生态建筑设计即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将建筑这一人工物置于自然环境中时,组成建筑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充分考虑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并使能源在建筑和环境中高效有序地循环转换。

生态建筑及其设计方法的研究近40年来得到重视,逐渐成为建筑创作的一个潮流。其实,生态建筑的理念可以说从最原始的建筑开始就有所体现,无论是原始的简单庇护所,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都与自然有所交流,同样,中国传统民居也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朴素的生态设计观。

1 人—自然的整体性设计

不能将生态建筑看作一个简单的建筑单体去做设计,而应当在满足业主要求、建筑本身的目的性的前提下,将其所在的区域纳入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各个方面,尊重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点,自觉促进技术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将各种因素统一考虑,权衡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解答,建立不破坏区域环境、技术运用适当、人性化的居住社区和城市环境。这就要求对建筑场地进行充分考虑,包括建筑物的朝向、定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对植被的考虑等。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受到风水观念的驱使,对建筑的选址十分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总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以城址、住宅为例,最佳选址要求“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金带环抱”等,对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方面综合考虑。这种选址方法经过分析是符合生态建筑要求的。村舍前面有场地,宜用于农事;村舍后有树林、竹园,环境得以调节。有水的地方,建筑临水而建,水能供人饮用、洗涤以及水巷交通;有山的地方,建筑建在山坡上,结合地势,建筑多南面,达到最佳的环境条件。建筑采用构成组合的形式:建筑以“间”为单位,一间、三间、五间一幢,间的前面有院,如此可以说是一个单元,以此进行拼接组合,成一“进”。有的住宅,有四进、五进,形成一条中轴线。一进有相对的独立性,院内可以植树种花,乃至挖池叠山,起到净化室外空气、调节温度的作用。

2 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现代生态建筑讲求高效无污染原则,首要含义是指降低建筑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利用阳光、风能、雨水、地热等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合理进行建筑设计,实现自然的采光、通风、降湿等,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和浪费。

中国传统民居可以说是最原始、最朴素的太阳能、风能利用。南方湿润多雨,气候温和,日照较长,因此建筑往往高耸,有良好的通风,也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并且南北向比较短,院落空间小,建筑的阴影刚好投射到院落中,形成阴凉的小天井,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很凉爽。北方建筑则刚好相反,北方寒冷干燥、日照较少,无论是庙宇、宫殿还是官邸、民宅大都南北向布置,北面、东面和西面三面围以厚墙以加强保温,南立面则开门窗,南北向偏短,以增强对光和热的吸收。民居一般有较深的檐廊,既是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又是室内外的过渡区域,可以组织良好的通风,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见图1)。

3 对节省能源的考虑

建筑能耗是建筑物对自然界造成的主要间接危害之一,如何尽可能多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成为生态建筑的一个重要课题。

北方民居多设火墙、火炕,墙内设回环盘绕的烟道,炊烟的烟道通过火炕,然后通过空心火墙流至排烟口,把饮食余热作为采暖热源二次利用且利用得很充分。这一“绿色”思想及能源循环利用技术,正是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典范。

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见图2),用木桩或竹子将建筑与地面脱离,高高架起,用楼梯上下,屋顶挑檐深远,造成的大片阴影使下部空间荫凉,底层架空和带缝的竹、木楼板,使底部较为阴凉的室外空气渗透到室内,空气自然流动带走热量,同时也避免了雨水的淹没和虫蛇的侵扰,适用于南方的多雨、潮湿地区。攀西和滇西北传统民居中采取了一系列适应高日照干旱气候的地域技术,外墙实多虚少,设置水院、绿荫院、复合建筑空间、空气间层的保温隔热构造、遮阳灰空间等。

4 建筑材料的生态选择

当代生态建筑要求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尽可能使用无污染、易降解、可再生的环境材料,避免选择的建筑材料含有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物质,给自然环境带来危害,并尽量实现建筑材料利用的高效性。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房屋为主,是良好的生态建材。1)木结构对于瞬间冲击和周期性疲劳破坏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即使有地震发生,木构架建筑仍然可以保持结构的稳定和完整;2)在节能方面,木构架建筑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3)旧屋材料如梁枋、椽等拆下来后可重复利用。云南、贵州一带极其适宜林木生长,建筑材料选择上以木材、竹子为主,形成独具特色的干栏建筑。北方窑洞这一传统民居形式(见图3),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在黄土高原上的冲沟、坡地上挖凿而成,利用黄土所特有的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既不占用耕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且经久耐用,一口好的窑洞可供几代人居住,是传统节能、节地建筑的典范。窑顶的种植不仅具有保温、隔热、蓄能和调节小气候等功能,还充分利用窑顶增加了种植面积。

参考文献

[1]陈哲.当代生态建筑特性评析[J].新建筑,2002(4):29-30.

[2]宋海林.关于生态建筑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建筑学报,1999(3):60-61.

中国传统民居 篇2

一、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状态

1. 改造历史保护定居点

历史定居点在当今社会需要加强保护, 并需要长期的政府拨款, 但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将会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 是当今社会城市建设改造所不能够相比的。快速的效益和高性能驱使政府部门往往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 而不是保护。对于需要进行保护的建筑, 由于缺乏适当的支持, 人们更希望通过改造来使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2. 对留在历史上的定居点的保护状态, 缺乏认识

目前, 大多数对于历史定居点保护的做法就是将历史定居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 而历史悠久的定居点则仍然保留其原有的价值, 对于真正的物质实体的保护的研究非常少。许多人们坚持的重点是——对于传统民居的历史定居点的保护状态, 缺乏有效的认识, 更有甚者认为不值得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既然有所保留就应该对其进行保护, 如果对于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缺乏应有的保护, 他们也难以生存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应该经常对历史悠久的定居点进行保护, 在保护的过程中有一些优秀的传统民居建筑被人们所忽视, 大部分被拆掉。

3. 具体操作规划和管理部门缺乏监管指引

城市规划法有明确的规定, 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了法律效力。但保护的做法显示, 规划指导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尽如人意。没有人制定详细的计划, 部分原因是规划和管理部门执法不严, 对于项目审批的一些不当行为或威胁防护的做法没有进行约束。

二、传统建筑的更新保护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如今农村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广大的农村地区开始进行新的建设, 旧的传统的民居建筑被拆除。众所周知, 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破旧的建筑, 而且也是对千年的文化传统延续的丢失。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物是无形的文化财产, 有着非常大的价值, 需要进行及时的保护。

1. 继承历史文脉, 保护传统建筑风格的民居

对于那些有价值的古老的街区或乡镇, 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需要考虑对古城进行保存, 保留原始地块或图案及轮廓。由于传统民居布局能够对当地的传统和文化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反应。传统的街道、住宅建筑的形式、特征、规模、色彩、布局等原建设的风格, 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其原有的建筑风格, 并且需要做出适当的修改。除此之外, 应确保保护区的可视面积的充分性。为此, 除了在保护区划出一定的区域进行限制建筑, 对于周边的环境、新建筑建设与保护区的风格进行相应的协调。对于住宅建筑的传统形式在不改变其外部条件的前提下, 可以对内部做出适当地更新, 从而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可将沿街的住宅建筑变成商业性质的建筑, 通过更改或恢复建筑的性能, 使商店内部形式协调整个街道的风格。商业性质的服务应该有传统的特色, 从而能够建造出完整的传统居住地点。

2. 合理修复, 恢复其历史价值

现在保留的许多的传统住宅建筑, 它们的完整性一直得不到保障、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应该加强保护, 进行合理的修复、这不仅需要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 同时也需要对这一地域的文化进行重建, 让当地的居民对当地的文化有更强烈的认同感。

3. 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应用

传统民居并不是无用的废弃的古民居建筑群, 他们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发展的对原有的历史文化进行追溯, 从而能够形成新的建筑模式。如何满足和适应新的农村建设的需要, 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的同时, 要学会用优良的传统民居建筑元素和环境特点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结合, 选取合理的材料, 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及审美的需要。对原有的元素进行创新, 对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进行吸收, 有效地推动当地的文化和环境向更适宜居住的新的民居发展。

4. 新民居旅游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相结合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人们更加渴望回到自然, 追求和谐环境。对于古村落, 旅游也变得日益火热。通过在传统民居进行旅游活动, 一方面能够使当地居民有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对历史居住文化的宣传, 使得更多的人对古建筑有深入的了解, 从而能够主动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突出保护旅游区的古建筑, 对古建筑进行修复, 保留其传统的民俗风格, 运用日常生活元素对当地的环境进行丰富, 让人们能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 并与其互动。

三、结语

总之, 传统民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如今, 许多传统民居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更新以及有效利用、合理的规划, 古建筑的保护, 已成为当今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品欣赏

摘要:传统民居建筑具有非常独特和宝贵的历史积淀, 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具有非常高社会和经济价值。本文从生态平衡的概念出发, 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有效的利用经济资源, 使传统民居建筑能够在现代都市中永葆青春和活力。

关键词:传统建筑资源,经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倍思, 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当代建筑思潮的批判——历史建筑与文化名城价值的重估[J], 建筑师, 2011.

[2]刘启波, 周若祁, 论绿色住区建设中的地域性评价[J], 建筑师, 2013.

中国传统民居 篇3

关键词:传统民居;民居文化;特点;可发展性

一、中国传统民居的概述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各地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特征,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和习俗。土地是人类自古以来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中国民居也以既统一又多元化的形式出现,居住成为民居最基本的功能。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勤劳人民用汗水积累下了很多宝贵经验,使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成为我国也成为世界的宝贵遗产。中国传统民居是非常注重风水、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的。这种被保留下来的文化,直到今天也有很多地方被沿用。

二、中国传统民居的分类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河南和陕甘宁等地区,大体分为地坑式、土坯式和沿崖式。地下窑洞占地面积少,隔音、隔热,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我国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气候干燥。当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只有黄土是较多的,而且更适合于窑洞建筑,不仅能节省资源,也能更好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干栏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干栏式住宅下层为空,上层用来居住,这种居住格局也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整个房屋是架空的,居住区在上空,通风便利,防潮湿。干栏是用竹、木等做为承重的物体构件。

圆形常见的蒙古包。蒙古人以游牧为生,经常迁移,为了便于拆卸,大多以毡棚为居住所,上面仿造雨伞的形状,下面为圆形毡墙,顶端留有空隙,经常用来采光、通风。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蒙古包也因此成为了游牧民流传下来的产物。

四合院在所有的传统民居模式中,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也极其广泛。北京和东北地区较多,四合院的空间形式常为封闭性。

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具有主体建筑突出,流线明朗,格局完善,建筑层次分明的特点。

三、中国传统民居存在的意义

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不管是建筑还是各类文学作品,都不是闭塞的,而不是一个开放性的,可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文化产物。就中国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新的社会内涵下,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吸取内在精华为我们所沿用,更能作为今天建筑的典范从中得出灵感,创造出能被现代人所接受,更能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建筑空间。

四、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我国南方民居多雨,较注重通风隔热,雨水排挤,不常用贵族颜色而多用绚丽色彩,建筑形式自由夸张,寓意浓厚;北方民居风沙较多,要求保温,房屋色彩较单一,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较深。

五、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内隐性是一种极为丰富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并融汇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中。道家提倡崇尚个性,亲近自然,对中国传统民居居住文化影响深远。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也是多个民族、地域相融合的结晶。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民居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强力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六、结束语

中国传统民居综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构造的手法上具有特殊性,同时也反映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状况。传统民居的内在特质和文化,应该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和发展,也应以活力充满新文化的形式重现在现代人的生活过程中,使中国传统民居更好的服务和被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中国传统民居对今后新的住宅设计影响深远,会出现更前卫的设计理念,各地区将传统的文化内涵经深层次的提炼,总结出适合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我们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当继承传统的,民族的丰富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 篇4

班级: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研0701 姓名:刘启泓 学号:0741040

摘要:“传统民居”是指那些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它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思想内涵。本文以西安民居为例,试图挖掘中国传统民居特有的的生态理念和文化因子,进行可继承性研究的探讨,为当今我国居住类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传统民居;天人合一;生态优化;文化因子

1、前言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例如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绎的悟性共鸣的美学原则和建筑形态的构成原则等,而中国人深层的世界观、自然观等民族意识也常通过传统建筑空间特性的塑造反映出来。另外,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正因如此,中国传统建筑就像一颗明珠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耀眼的一席之地,而且影响广泛深远。

所谓“传统民居”是指那些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实践思考和感悟来设计自己的住宅,其营建都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地区间的各种差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在艺术、技术、环境谐调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有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因此它又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佼佼者之一。

自古以来,建筑的营建,不仅要满足人类对挡风遮雨、生活起居的物质需求,而且还要满足人类对心理、伦理、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天人合一”是中国“周易美学”的理论核心,在各类建筑中,传统民居最为完全、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体现在与自然协调共生的营建思想、中庸适度的发展目标、经验为本的承传模式,体现在追求“天——地——人”和谐共生上。它的设计精神为今天与未来讲究与自然谐调的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民居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孕育出风格迥异的民居特色。专家们认为:中国现代建筑风格的探索应体现“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表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契机”的思想。因此更应充分研究各地民居,充分考虑它们的不同自然、人文地理背景和其渗透历练的文化价值观,因地制宜,继承文脉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地域文化得以持续,并结合现代生活和现代建筑理论走多元化的居住类建筑设计道路。

本文仅以西安地区的民居为例,试图挖掘中国传统民居特有的的生态理念和文化因子,进行可继承性研究的探讨,为当今我国居住类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2、中国传统民居孕育的“生态优化”理念

中国民居的生态哲理是受传统的哲学思想所支配,而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却又是哲学观念和生态观念的有机联系和统一。中国古人崇尚自然,效法自然,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这里“天”是无所不包括的自然,是客体;“人”是与天地共生的人,是主体。“天人合一”要求主体人融入客体自然,坚持两者的根本统一,泯除明显的差别从而达到个人与宇宙不二的状态。《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指天、地、人均有其内在的肌理,但最终均要服从于运动不息的自然规律,天、地、人之间是一个有机循环和有新陈代谢的整体系统。这一思想反映到古代建筑上,就在于择地造屋,按照自然地理环境建造居室等。《周易》提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主张人们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和改造,在其变化之后应尽量与它相适应,从而做到天随人愿,人不违天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哲理和现代生态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但在时空上却大大地超越了现代生态学的形成。因此中国传统民居在“天人合一”哲理的影响下从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陈设乃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均充满了“生态优化”的理念。

传统民居是在其特有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民居的择地建家很讲究在自然环境中的落位,选择有利的风土、水文、地理气候条件。中国民居的选址,基本上是按照“风水”的基本原则和格局,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最佳选择,具有上述自然环境和相对封闭的空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的小气候,背山屏挡冬季北向寒风,面水迎来南向季风,朝阳具有良好的日照,缓坡避免淹涝之灾和保持水土,并易在农副业的多种经营下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负阴抱阳”的基本原则不一定要有山有水,在平原地区只要形成背靠依托,面临全局和处于主动有利地位的空间也属于这种格局。所谓“一层街衢一层水,一层墙屋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明堂,对面屋宇即案山”(《阴宅房心集》)。而通过建筑层数、层高和地坪的调整,使整幢建筑前低后高和左右翼呈环抱状,也是模拟了“负阴抱阳”的自然环境来实现。古人对居住环境的认识为:“夫宅者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规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室相扶感通天地……”(《黄帝内经》),在这种阴阳合成的观点下,阴阳法则备受推崇。首先,院落外“实”内“虚”,构成了一对阴阳关系。其次,空间组合依据“门堂之制”,在轴线主导下依次排列门屋和正堂,再配以两厢,门堂一主一次又是一对阴阳关系,东西厢房的配置是第三对阴阳关系,以横轴线贯之。而在纵横轴线交织控制的院落关系中,纵为主,横为次,形成第四对阴阳关系。在这种阴阳全成的观点下,中国民居从南到北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即屋宇为阳(实),而院落为阴(虚),这种阴阳相成虚实相间的院落序列空间,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较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较好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噪等问题。

中国民居的院落非常重视其大小与屋宇的比例,院落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纳气通风,以具有“藏风聚气,通天接地”的功能;院落和室内过厅、穿堂等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气流网络,院落空间即是气流集散的汇合处,它是沟通天地阴阳之气的“气场中心”,也是居住的生活中心。中国民居将内院看作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最佳场所,并在院落内引入大自然的风光:大户人家高墙深院,叠石理水,植树栽花,曲径通幽地把院落扩大为私家园林,而小户人家即使面积很小也要种植几株翠竹和几棵芭蕉或以满架苍藤,充分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交融。

中国民居还在室内运用各种盆栽、盆景、瓶插、山石巧妙地将人工与自然融合在适度的范围内,使它们来于自然、高于自然,将大自然的风景加以提炼,在小中见大,假中有真,近有透远,达到了多方胜景,咫尺山的自然感受。精心布置的盆景、盆栽展现了中国民居以绿色陈设为主的室内自然景观。中国民居生态精神又一表现是中国民居在建筑结构方面的特点,房屋一般在梁柱式木构架的外围砌墙,把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两者分开,支撑体和围护体分开,具有“墙倒屋不塌”的优点,大大减轻了地震对房屋的威胁。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我国传统建筑仿生柔性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建筑哲理中“顺应自然,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木材具有柔性和弹性,木构架中的节点又都普遍使用榫卯构造联接,如动物的骨骼关节能在一定程度中伸缩和扭转,地震时能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和消耗地震的能量。

中国民居中还表现出就地取材、应用自然材料的生态精神,由于中国土地辽阔,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中就地取材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营建措施。天然材料不仅对人体无害,且虽经加工后在很大的程度上仍能反映自然的特征和满足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和大自然融合的心理要求。西藏的石屋、东北的井干式木房、云南的竹楼、西北的窑洞、内蒙古的帐篷……它们就地取材,适应当地气候,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天然材料所特有的纹理质感和色彩易激发起人们的心理感应。木材纹理如烟云流水,质地温暖亲切,大理石或以山川壑或似云海波涛给人于无穷暇想。运用自然材料大有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3、中国传统民居空间组织及其构成要素的文化取向

民居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习俗,并融汇于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可以看到,民居的地域性特征深刻地反映到民居的空间组织及其构成要素上来。另外,道家提倡亲近自然、崇尚个性,对居住文化影响深远,为此,中国传统特色的住宅每每倡导一种朴实、内敛、人性化的居住模式。中国民居浓郁的乡土气息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有“情”观念。中国民居洒脱的生活气息、动人的民族风情和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是理性与浪漫的结合,常赋予人们以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民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有关,又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使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外观与内外空间的处理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决定了民居的地方特色。例如西安古民居一般称作西安四合院,但和北京的四合院又有不同。北京的四合院是单体的四合院,没有前后院之分。而西安的四合院一般都有两到三进,呈长方形,为典型的“深宅大院”;另外,西安现在存留下来的古民居,除极少量的明代民居建筑外,以清朝及民国时期建筑为主,以前大多是富商或官宦人家的房子,大部分都有精美的雕饰,比较华丽,艺术价值很高。西安市古民居不仅承载着先人对建筑、天文、哲学、人伦、政治等诸方面的理解和思索,也记录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从而积淀为古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是以“家”的概念作为基础展开,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把伦理道德的价值观转化为美的意识,从而将建筑和室内设计的审美观念置于理性的支配之下,伦理精神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所独有的特色。可以说,传统民居选址、布局的风水模式,反映出一种家之环境文化偏向;传统民居的对称组群封闭式布局,反映出一种家之伦常文化偏向。传统民居内部庭院的经营以严整的格局、强烈的秩序来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应当遵守的伦理规范。传统的四合院是按照中国儒家思想的宗法家族观念组合的有层次序列的前后院落,体现在其空间格局上具有明确的轴线,反映方正严明的哲理思想和秩序,表现出建筑群体组合中的渐进的层次,向心的朝内院的家族组合体,堂屋是家庭生活的核心,为礼仪性建筑。建筑与情景的紧密关联在传统建筑空间的精神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厅堂、居室一定是长幼有序、尊卑不同的井然秩序,而花园则力求“自然”,追求轻松自在,总之建筑的不同功能性,表述着不同的气氛。西安民居的宅院一般为“一正两厢”的组合形式,按南北纵轴线对称构筑房屋和院落。所谓“一正”,指正房,为家内长者、尊者所居之处,坐北朝南,位于中轴线上。“两厢”指沿南北轴线相向对称布置的东西厢房,为家内晚辈的住处,建筑规模与装饰皆在正房之下。在正房的左右,有另筑耳房和小院,作为厨房和杂屋使用。正房平面布局彩用“一明两暗”的基本形,即以中间一开间为明间,两侧两个开间为暗间,明间为家庭生活起居、红白事等活动之用,暗间为卧室。西安民居这种中轴对称、规整严谨的平面布局,从空间形态上强调了“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传统等级思想。

西安民居都具有突出的门楼,门楼上端的正中间具雕刻精细的匾额。从匾额的镌字中可以看出院主人的身份、地位和信仰。门楼最富特色的是砖雕。砖雕花嵌装在门楼两侧砖墙上方的弯曲部分,俗称“鹅颈”的地方。鹅颈下也设置砖雕花,从上到下作垂柱状。刻花部分呈方形结构,三面外露,后面靠墙,六个角边都用砖刻的竹节边将主题框起来,好象画框一样。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寓意吉祥如意。屋顶式样以硬山顶居多,屋脊常用青瓦竖侧砌筑,脊尾有吻兽。影壁常布置在大门入口处,挡住街道对宅内的视线干扰,以增强居室的封闭性。封面以浮雕花饰为主,有的亦雕刻吉祥文字,随着光影的变幻,壁面的浮雕亦幻化出丰富的质感。位于西安闹市区兴隆巷42号的高家大院。原是中国戏剧界赫赫有名的易俗社创始人之一高培支的旧居,修于清朝末年,大院坐北朝南,为三开间三进院落,院内两侧的厢房都是“房子半边盖”的厦房,具有典型陕西民居特色,且前后、东西相向对称,上房为硬山明柱出檐二层楼房,二道门为三开门,即正门带两个偏门,门楼砖雕精美,除花鸟竹木之外,“平为福”、“苍竹”等字如浮空中,与白纸窗棂相映成趣。

西安民居一般都具有平面布局紧凑、用地经济、选材与建造质量严格、室内外空间处理灵活、以及装饰艺术水平较高等特点,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但它虽然具有自己的地方风格和特点,但其平面关系与空间组织仍属于中国传统院落式的民居模式。它的主要布局特点是多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层层组织院落,向纵深发展的狭长平面布置形式。故房屋之间的室外空间自然形成了狭长的四合院式的庭院。平面布局虽呈现窄长、严谨和规整的形式,但是通过组合变化,其各部建筑空间关系,既能满足生活使用要求,又能创造不同情趣和丰富多变的生活环境。如果在狭长的庭院中,不去考虑扩大空间效果,势必造成呆板、封闭、无生活气息的环境。然而西安地区民居,巧用檐廊、透花窗格等使空间相互渗透,在檐廊和花窗中、组织多种外观精巧,内容丰富的图案,使狭窄的四合院,处于淡雅、玲珑剔透的木装修之中。由于厅、廊、庭院相互贯通,不仅给室内外空间互相延伸创造条件,也形成了一种有层次的通透和扩大空间的效果。人们可以从民居内部布局方式的安排,清楚地看到这些居民乃至于这个民族的家族伦理观念和准则。中国建筑文化是礼与乐相统一的文化,是礼与乐(首先是诉诸情感的艺术与审美)的统一,是内在的令人精神意志肃整的伦理、发人深思的自然哲学与外在的令人心灵愉悦的情感形式的和谐,是天理与人欲的同时满足。

民居的一些细部特征,如门楼、窗等,它们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和涵义。思想的物化,既是外在艺术形式的综合表达,也是内在人生哲理的具体显现。门楼反映整个住宅的兴衰荣辱,因而产生了“门第高低”之分。窗大小、式样、或窗棂花纹、工艺反映人民的喜好和审美情趣。影壁、烟囟、柱头、柱础、屋脊、房屋的边脚和墙顶,门钹、门窗框的线脚,都充满丰富的地方文化艺术色彩。

民居陈设是传统民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居的陈设一般都直接来自生活的物件,竹草编制的室内装修、床龛和陈设,家具和生活用具,无处不在表现着独具生活情趣和传统工艺文化。

3、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理念在当今居住建筑设计中创造性继承的探讨。

中国民居的崇尚自然、争取自然、借鉴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运用自然地形、材料,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它所映射出的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人工建筑与自然生态的亲和性,是我们今天创造新的人居环境必须重新开发、认识、继承和借鉴的宝库。在倡导生态与文化的今天,传统民居以其极强的生态精神以及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民族性,成为开展各种研究的良好素材。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许多建筑丧失特色与个性。现代化与历史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保护传统是为了返本开新,对传统的改造要在创新中借鉴。事实上,建筑只有在使用中,不断纳入当代人的生活交往,才能不断发生新的对建筑的理解行为,也才能使古老的建筑的潜在特质对当代人开放,重现当代建筑意义。

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传统建筑创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既就是为了追求和反映时代特征,又不洋化,也不抄袭和照搬传统建筑的新建筑风格,而是从西方高技术中吸取有利于我国传统建筑发展的经验技术,为我国传统特色服务。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分析其文脉沿袭足迹,从整体到局部理解其中包含的重要理念,从来自传统文化及建筑的和谐精神中,将其神韵融入建筑设计创作过程的每一个整体构思与细部处理,其目的是,以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传统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中独特的认知与理解模式,以传统文化的物质符号——这里面包含传统建筑所特有的造型及构造手法等,来表达具有创新意识的、又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承关系的崭新观念。

作者认为传统民居不是每一种形式都值得我们去延续和再现,必须从众多的传统民居形式中,找出地域特色的范式来,范式与形式不同,形式多而繁杂,范式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去粗取精,提炼范式中有形的和无形的某些要素,在住宅设计的创新中得以再现,从而研制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居住类建筑设计模式。我们可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创造性继承,发掘传统民居中的生态优化理念、文化因子及有利于其形成的建筑语言,如序列、空间、形式、尺度、交通,组合等,并将其与现代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结合起来,这样继承传统就不仅仅是表面上符号的挪用和拼贴,或所谓的神似形似,而是真正能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传统的生态理念和文化因子。

建筑设计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历史哲理、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比物质条件更能深刻地影响建筑的演变和发展。传统意象作为一种建筑设计初期概念形成的元素之一,在现代建筑理论与思潮日趋多元化的环境下更加显现出其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中国传统民居 篇5

作者问(以下简称问):您最初进行民居研究有受到哪些人或事物的影响?

陆元鼎教授(以下简称陆):影响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来自龙庆忠老先生1)(图1)的启蒙和教导;另外就是1958 年参与在北京召开的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会后受命的工作中受到刘敦桢先生的影响;再就是就是教学安排的机缘,当然还有自己的兴趣。

问:您提到的教学安排具体是什么?

陆:我1952 年毕业后留校进入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1953 年因教学需要将我调入建筑历史教研组,这促使我不断去了解传统建筑的内容,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也带学生进行测绘调研。1955 年前的测绘主要是古建筑,第一次带学生测绘实习是1954 年,我们一组师生当时到登封少林寺,另一组师生去了洛阳白马寺。1956 年后,我的老师龙庆忠老先生提出到潮州去测民居。当时不叫民居,古建筑里面叫旧住宅,或者叫传统住宅,测绘了不少内容。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民居十分丰富,觉得非常有研究的必要。1959 年我去参加农村人民公社调研,带队到广东惠东,也去作民居调查,发现了一座很好的房子——房龙世居,当时我就用步测来测绘,后来,陆陆续续不断地发现许多不错的民居,这样就越来越有兴趣了。

问:那后来您又如何将之作为一个研究方向了呢?

陆:我怎么把研究方向定成民居呢?这个问题还牵涉到我后来一直做民居研究。当时除了老教授以外,我们系里中青年教师有6 位。我们每个青年教师都要选择一个研究方向。那时我已经分配到建筑史教研组,研究方向不能脱离建筑史。那时也跑了广东不少地方,知道广东的古建筑或者官式建筑并不多,多集中在北方,但是民居很丰富。广东的古建筑就光孝寺最早了,那是南宋时期的,后来看到的很多古庙都是清明时代的。到广东各地去一看,比较大的古建筑庙宇宫殿都没有,衙门都烧掉了。佛山的庙宇也没有,道观只有一个佛山祖庙。仁寿寺是清代的,很小。肇庆的梅庵倒是宋代的。所以不像北京、山西那样古建筑有很多。立足于这里的资源情况,决定研究民居。

问:前面您提到刘敦桢先生的影响,能回忆一下吗?

陆:之前读过刘敦桢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在营造学社时候写过的传统住宅方面的文章。1950 年代他在北京会议上的讲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很有启发。后来有直接接触是在1958 年开会以后,几乎年年都要去刘先生那里进行书稿情况的汇报,影响也就更深了。

图2 1958年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会议日程安排

问:1958 年的会议是一场怎样的会议,讨论的内容主要是什么呢?

陆:这个会议于1958 年在北京召开,是由建筑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当时会议上提出批判古建筑,不要去搞古建筑,应该搞老百姓的建筑、民间的建筑。以前讲建筑史,都是讲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这些建筑,像陵墓、坛庙、宫殿等,都没有提人民的建筑。当时有讲园林,特别是江南的那些园林,也是封建文人的。但古建筑里面几乎没有讲民居的,“人民的”怎样体现到建筑历史中间,因此提出来要搞民居研究。

问:那这次会议的参与者主要有哪些呢?

陆:有北京部里的代表,还有像梁思成先生、刘敦桢先生等各个学校的代表,以及北京各大设计院的老总。当时开会有一张名单,一共有31 个单位参加了。会议主持者是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汪之力院长、梁思成先生和刘敦桢先生三位(图2)。

问:会议上提出了什么任务吗?

陆:会议上提出要编三史,即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现代建筑史。建筑史编写的任务由刘敦桢先生组织分配。古代部分由刘老先生自己主持。近代的由侯幼彬主持,现代的由我主持。另外,会议提出了要研究民居建筑,安排任务要求去全国各地调查民居。他们指定广东一片的民居建筑由华南工学院来负责,然后要求我们进行详细的调查以后,每年进行工作汇报。

问:那会议之后,您如何展开研究的?

陆:当时研究也是断断续续,因为运动很多,我们部分老师和学生都下到乡下。1960 年回来以后,才可以说搞教学和研究了。

回来后,我除了教学之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行民居调查。此外也带着有兴趣的学生一起调查和做研究。1963 年时,我带的本科毕业生中,有五个学生对民居比较有兴趣,于是我就带他们跑了潮州和客家两个地区。他们中有四个是潮州人,一个是客家人。一开始带他们一起跑调研,后来分开跑,跑了两三个月时间。相对于全国来说,跑这些还是很少地方,但就这两个区我们也跑不过来。我们的学生是本地人,有优势,能听懂当地话,这在调研过程当中非常重要。1956 年我去潮州地区调研时,当时还请了翻译,结果他翻译给我的就只有50%,翻译也就是听匠人讲,但听完一些词汇记不住,因为他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因此不是本地人去调查当地民居事实上是很困难的,现在还是如此,因为牵涉到方言问题。后来到了1964 年,遇上设计革命运动,要学大庆,建筑干打垒,即建筑上什么装饰都不要搞,一切都要节约。

图 3 1987 年南京会议,陆元鼎先生与汪之力主任委员(中)及其他委员合影 图片由陆元鼎先生提供。

图 4 1993 年北京会议,陆元鼎先生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及其他专家合影 图片由陆元鼎先生提供。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被下放到广东韶关曲江县,下到枫湾公社( 松下大队) 一个叫石背的地方,每个系按部队连队编制。下放时天天劳动种地,自己盖房子,当然也获得了不少农业知识。1970 年后,教师陆续返校。本来我是第三批回来的,但是不能走,还要清理留下物资以后才能回去,那时我是连队的事务长,要清理所有登记物资,所以我留下来了。到了1971 年底,我是最后一批才回来的。

问:文革结束后,您的研究是如何进一步进展的呢?

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发展时期,那时高考也恢复了,学校步入正轨。1979 年3 月中国建筑学会属下的建筑历史委员会恢复成立,当时选了龙老先生作为副主任委员,我被选为委员(图3、4)。

1979 年11 月,建筑历史委员会在安徽芜湖召开了学术会议、1981 年在江西景德镇召开学术会议、1983 年在安徽凤阳召开学术会议。为什么要谈这个呢,因为这些会议上曾经讨论过各个学科要不要成立学术委员会,但是只是讨论文案,而没有结果。

到1984 年4 月,中宣部召开了会议。中宣部说要编100 本有关中国艺术的书,出100 本见证我们建国以后伟大的成就。其中古代部分要出60 本,分为五大类,全名叫做《中国美术全集》,包括绘画、雕塑、工艺、书法、建筑。建筑分配下来,要出6 本书。其中包括宫殿、陵墓、坛庙、宗教建筑、民居、园林。第一册是于卓云、楼庆西老师编的《宫殿建筑》、第二册是杨道明老师编的《陵墓建筑》、第三册是潘谷西老师编的《园林建筑》、第四册是孙大章、喻唯国老师编的《宗教建筑》、第五册是我和杨谷生老师编的《民居建筑》、第六册是白佐民、邵俊仪老师编的《坛庙建筑》。我主要是编写民居建筑。1984 年开完会后,85,86,87 年,我每年一到暑假就出去调研和拍片,因为利用暑假时间不影响教学。后来这本书于1987 年底交稿了,1988 年正式出版。

问:当时编书有什么要求吗?

图 5 1990 年陆元鼎先生与家人去新疆考察,途中坐骡车留影 图片由陆元鼎先生提供。

图 6 20 世纪 80 年代陆元鼎先生在家中书房查阅资料 图片由陆元鼎先生提供。

图 7 20 世纪 80 年代陆元鼎先生在家中,其傍为先生夫人魏彦钧教授 图片由陆元鼎先生提供。

图 8 20 世纪 80 年代陆元鼎先生在家中写作 图片由陆元鼎先生提供。

图 9 1995 年陆元鼎先生与中国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秘书长曾永年合影 图片由陆元鼎先生提供。

图 10 1995 年第六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考察喀什时新疆住户热情接待照片 图片由陆元鼎先生提供。

图 11 2012 年陆元鼎先生及夫人考察贺州村落时与农民亲切交谈照片 图片由陆元鼎先生提供。

陆:对图片质量要求特别高。那时我们学校科研处和系里都非常重视,给我派了专门拍照的助手,从学校宣传部调来一个专门拍照的廖少强同志,派到我们系里,他平时就在系里做公务性拍照和整理资料工作。我出去调研时,系里就指定他跟着我。

问:1984~1987 这几年您主要去了哪些地方?

陆:1984 年去的云南。到西双版纳坐了3 天长途汽车,第一天坐汽车翻两个山头吃中饭,再翻两个山头住下来,一天下来也就是翻4 个山头。到了西双版纳后去了思茅、橄榄坝、勐海等地方。当时和廖少强同志一起去的,因公路还没有修,路上太颠,他当时抱着相机,怕震动,两个脚瞪着,手护着,用整个身体保护着相机。

后来我还跑了北京、山西、陕西、河南、贵州、广西、新疆、华东一带等,1987 年递交了《民居建筑》的书稿,1988 年出版。广东地区我利用平时教学外的时间经常去跑,也整理了很多广东当地的民居资料,写了《广东民居》一书,于1990 年出版(图5~8)。

问:您跑了这么多地方后的体会是什么?

我当时调查了很多民居,也知道哪些地方的民居是有特点的。但同时我也感到民居这个范围太广,分散于全国各地,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弱小的,意识到需要动员大家一起来做这方面研究。

问:1988 年您主持了全国第一次民居学术会议,能说说当时的举办背景吗?

陆:1980 年代我也一直不停地在写文章。当时看到老百姓的房子坏得很厉害,就希望多方面呼吁,引起政府注意,改善农村的住房条件和环境。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我遇见曾永年先生(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秘书长),他建议挂靠在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属下,以民居研究部这个民间学术团体名义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学术研究及交流。1988 年经过筹备,在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支持下,召开了第一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图9)。

问:第一次会议就有港台专家的参与,您是如何邀请的?

陆:通知当时是广泛发出去,看看他们来的情况如何。我也想到如果能邀请到香港专家来参加会更好,但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那个时候我认识香港大学的龙炳颐教授,他在香港也是研究民居的。还有就是写《华夏意匠》的李允鉌建筑师。我邀请了他们,他们都答应来参加。他还主动帮我从台湾请来了一位专家,王镇华先生,也是研究民居的。这样,第一次会议就有了两岸三地的专家一起讨论。第一届会议参会代表一共有56人。

第二届会是1989 年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当时参加的人员就更多了,还来了很多资深的老建筑师。在云南一共开了两个星期,12 月16 日到12 月29 日,去到大理、丽江、西双版纳考察。参加人员从第一年的56 人变成67 人。当时参会有著名的建筑师如北京市设计院张开济,还有严星华老建筑师等。到第三届参与人员变成78 人,第四届就达到了105 人。会议开到现在已经20 届了。每年都开一次会,其中中国民居会议两年开一次,中间隔一年是海峡两岸(青年)传统民居会议。这个青年会议第一届是1995 年,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届了。现在的会议与会人数通常150 人左右,最多达到240 人(图10、11)。

问:会议举办在不断薪火相传,会议人数在不断增加,会议成果是如何保存的呢?

陆:起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帮我们出了5 期会议论文集《中国传统民居和文化》,后来地方出版社帮忙出了5 期。现在会议文章太多,都是使用年鉴刊载,书后面附了一张光盘。所有会议论文都附在光盘里,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问:会议给民居研究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民居研究队伍当中,您觉得在民居研究上有何变化和发展?

陆: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民居研究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过程。起初都是调查,提的主要是建筑的平面、立面、构造、材料、装饰、细部等,几乎没有谈到文化。大概在1979 年,80 年代初,才开始强调要跟文化结合起来。文化研究要跟它的地理、气候、伦理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到1990 年代以后,民居研究就跟其他的学科,例如人文学科、地理学科、人类学科、社会学、美学等结合起来。综合其他学科交叉研究,因此研究民居的视角越来越广泛了。到了21 世纪,研究方法又更加不同了,民居研究从单纯的个体,到聚落或村落研究。因此民居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多样化了。

现在的民居研究,全国各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研究单位都有不同的方法。每个人学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爱好不同,研究方法就会有所不同。研究民居往往是从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研究目的出发而使用不同的方法,包括从各自学科本身的规律和方法出发。因此,研究方法还要根据自己学科不同和研究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我自己研究民居主要依据民系,我有一篇文章《从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探索民居研究的方法》,从民居到民系,这是我研究民居的方法,跟其他人不一定相同。

图 12 陆元鼎先生在民居研究所接受访谈时照片 方兴拍摄

问:最后,请您谈谈民居研究的前景?

陆:民居在建筑历史范围内,还是一个很小的学科,但它是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学科。过去的社会最早产生的就是住宅,例如穴居、巢居等。远古人类最早的建筑形式就是居住建筑。“住”对现代人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民居研究的发展已扩展到聚落、集群及村镇的研究。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研究的队伍也越来越大。研究论文和著作也越来很多。我统计了一下,新中国成立以后,到2013 年为止,根据《中国民居建筑年鉴》1-3 辑统计,正式出版的著作有2230 本,论文有5368 篇。

但总的感觉,民居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努力。大量的人员在研究民居,书出了很多,但目前民居研究中调查很多,理论上总结不够,还需要更加系统的理论服务于村落住宅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应该兼顾实践。这一方面的欠缺主要是真正的民居实践和村落研究的成功案例偏少。因此,民居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去探索。通过研究传统民居,古为今用。

民居和村落的研究和实践,个人和民间团体虽然在不断的推进和付出努力,但研究的力量还是有限的。需要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重视,民间学术团体才能配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以上访谈内容已经陆元鼎先生本人审阅)

总结

陆元鼎先生早于1953 年开始中国古建筑史教学工作并从事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他多年来考察祖国各地丰富的民居资源,研究各地特色民居,踏遍无数传统村落,洞悉各族民俗文化。其首著《中国美术全集 · 建筑艺术 · 民居建筑》于1988 年出版,其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学习和传播,为民居研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广泛的基础。1988 年陆元鼎先生组织大陆及港台的民居研究学者在华南工学院举办了首次中国民居学术会议,为民居研究创造了更广阔、更深入的交流及研究平台。他呕心沥血,年年推进,为民间传统建筑文化的保留及推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被评为第一代“中国民居建筑大师”。

透过访谈(图12),亦可见陆元鼎先生为民居研究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其研究经历也可折射出各时期研究环境,通过梳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1. 20 世纪50 年代,建国之初,一切百废待新。当时学习苏联,提出建筑上要使用社会主义内容的民族形式。著名的中国营造学社同仁,梁思成、刘敦桢、刘致平先生等全心致力于中国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但在抗战时期,学社迁往李庄的过程中,刘敦桢和刘致平等专家就同时感言祖国民居艺术的璀璨,注意到各地民居的多样性,他们也感叹对各地民居资料掌握的严重不足,遂开始民居资料的搜集工作。营造学社成员之一的龙庆忠先生也同梁先生和刘先生等一起从事学社的调研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1952 年,陆元鼎先生毕业并留校任教,特别是受到龙庆忠教授的影响,开始从事民居建筑的收集和研究工作,从1953 年开始在广东地区进行调研工作,并选定民居研究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逐渐开始了长期的民居研究之路。

2. 1958 年之前陆元鼎先生一边授课,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到处调研,收集资料。1958 年,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由建筑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此次会议正式提出了要进行民居研究,并分配了著书任务。然而,1958年之后各种运动展开,陆元鼎先生很多时间下到乡下进行劳动,研究进展虽然缓慢,但陆先生在复杂的环境中一直断断续续地、坚持地进行着民居研究。

3. 1977 年后,随着经济复苏,高考恢复,研究随之步入正轨,很多研究成果亦得以刊发。1988 年出版了和杨谷生先生的合著《中国美术全集》中的《民居建筑》分册。1990 年,其著作《广东民居》出版。《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于1992 年出版。《中国建筑艺术全集21 卷 · 宅第建筑 · 南方汉族》于1999 年出版,《岭南人文 · 性格 · 建筑》于2005 年出版。此外,还编著有诸多书籍成果。1979 年3 月28 日,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委员会恢复成立。其下设的中国建筑历史委员会,选举陆先生作为委员。

4. 随着研究不断跟进,陆元鼎先生在调访中发现老百姓的房子坏得非常厉害,又深感个人力量不足。为了呼吁更多人一起进行民居研究,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于1988 年主持举办了首届全国民居会议。会议传续至今,极大地扩充了民居研究团队,积淀了丰富的民居研究成果。1992 年11 月中国建筑学会会议提出一级学会下面设置7 个学术委员会,并指定陆先生主持其中的民居委员会。

5. 民居研究经老一辈先生努力和新一辈学者传承,现已进入更加成熟和系统的阶段。学科呈现从单一到复杂,从单体到聚落,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多元化趋势。然而,这个解决人类最基本问题——“住”的命题仍有许多空间需要继续探索,前行无际。

摘要:文章以年代为背景,据陆先生记忆和口述,以访谈的方式了解先生从事民居研究,以及在面对丰富民居资源时,如何团结同仁、共同努力推进,将民居研究团队不断扩充,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的。通过先生口述,亦能获知一些历史事件的相关背景,并折射出各时期的研究环境等。

关键词:陆元鼎先生,民居研究,各时期研究环境

注释

传统生土民居建筑浅析 篇6

关键词:传统生土民居,营造工艺,震害特征

1概述

生土建筑是一种古老且现在仍然被广泛采用的建筑类型,它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个大洲。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3的人口仍然居住在生土建筑里面[1]。生土民居由于具有经济、就地取材、施工简单、维修容易以及保温性能好等特点,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民居仍较广泛的存在并发挥着其重要作用。由于民居材料力学性质以及传统施工工艺缺失等原因,造成民居抗震性能普遍较差,无法很好的满足抗震要求。在地震来临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例如,2003年四川盐源5.0级地震,都引起了相当程度的房屋倒塌及人员伤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的7.1级地震,震区农村房屋的倒塌率竟然达到了骇人听闻的90%以上[2]。

2生土民居的特点

我国生土民居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环保,就地取材。土作为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当其用作主题材料建造房屋时,方便就地取材,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而且生土还可以回收利用,是一种纯绿色的物质,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2)保温性能好,施工方便。我国的生土民居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在民建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施工工艺,施工方便。而且由于土的热传导较低,保温性能好,使民居具有了冬暖夏凉的功能特点。3)维修简单。由于土体材料的可塑性强,使得民居建筑的墙体等构件在维修时非常简单。4)抗震性能普遍较差。由于传统营造经验的失传,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等原因,导致生土民居的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损坏甚至倒塌。

3生土民居结构形式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明显的气候差异性原因,导致生土民居建筑的存在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根据结构性质和材料,生土民居主要分为两大类:生土窑洞和生土房屋。生土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陕北、陇东、内蒙等黄土高原地区。按照建造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3]:1)靠山式窑洞。窑洞临山而建,在山脚、山腰的同等高度上建成带状分布群,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村落。2)下沉式窑洞。在黄土高原的地下开挖出窑洞院落(一般往下开挖7 m~10 m),依靠开挖的斜坡和地面联系。3)半敞式窑洞。在平川地带或半丘陵地区,采用平房和窑洞组合的方式建造院落。即窑洞前面加盖平房,这样既有平房通风又有窑洞保温的优点。生土房屋按照施工工艺又可分为土坯房屋、夯土房屋以及土楼。由于其使用材料的普遍性,使其分布较窑洞更加广泛,几乎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

1)土坯房屋。土坯房屋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生土房屋。在制作时,一般是采用天然生土做成土坯砖,然后砌筑成房屋。为提高土坯砖的延性,在制作土坯砖时,往往会往土中添加秸秆等纤维物质。2)土楼。福建土楼被誉为“世界第一生土建筑”,它采用厚度达到1 m以上的圆形结构墙体,在墙体立面还分布“竹筋”。3)夯土房屋。夯土房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等地,它主要是将具有一定含水率的生土夯筑成墙体。

4生土民居的震害特征

生土房屋由于自身的材料属性,其抗震性能普遍较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发生严重损害,甚至倒塌。经过研究及震害调查发现,生土房屋的震害特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墙体受剪破坏。由于生土房屋的材料强度低,在水平方向的地震力作用下,墙体容易发生受剪破坏。这种破坏的特点是在破坏时,在墙体上往往会形成两条交叉的斜裂缝,裂缝呈现出“X”形状。2)基础破坏。生土房屋在建造时,通常基础的深度、宽度较小。且一般都是采用三合土或碎石把原状土置换,然后再夯实。在此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差异性,会引起基础强度不均匀。再加上其上部墙体机构一般比较厚重,会导致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呈竖向分布,见图1。3)木构架破坏。生土房屋中的土坯房屋,较多时候会采取木构架承重的结构形式,由木框架来承受房顶的重量。由于使用木材的强度或者组成木构架的各杆之间连接不牢固的原因,在地震力作用下,木构架往往会发生破坏,进而引起房屋倒塌,见图2。4)墙体外闪。经震后灾害的调查表明,墙体由横、纵墙交界处附近发生破坏引起墙体外闪仍是一种重要的破坏形式之一,见图3。

5生土民居营造工艺的改进建议

根据生土民居的震害特征,本文在营造工艺方面提出了以下建议:1)在木构架承重体系时,木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一定要可靠,最好采取传统可靠的“榫卯”连接,避免简单的铁钉连接。因为榫卯连接在地震作用下可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动,能够起到较好的耗能作用。2)当采用混合承重体系时,墙体承受框架梁的部位要局部加强,可设置与墙厚相仿的木板,把梁放置在木板上。这样能利用模板把梁传来的集中力分散传给墙体,避免墙体因局部受到的压强过大而被压坏。3)为防止夯土房屋的非承重纵墙与横墙在拐角处发生脱裂,应当在横墙与纵墙之间建立可靠的连接。在施工时,可水平放置“T”形竹木棍。当房屋采用木框架承重时,还应当给木框架柱留出足够的变形空间。防止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柱与墙体发生碰撞,从而导致墙体破坏。4)在土坯房屋中设置多道“圈梁”,增加墙体的整体性,避免墙体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失稳破坏。

6结语

生土民居作为历史的产物,还将会继续履行其历史使命。通过对其特点、结构形式以及震害特征的分析,本文给出了营造工艺方面的建议,对其抗震性能的提高有着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荆萁敏.生土建筑[J].建筑学报,1994(5):29-31.

[2]http://news.sohu.com/20080526/n257070244.shtml.

[3]陈嘉,阿肯江.托呼提.掺和麦秸秆纤维土体材料抗压强度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材,2009,35(150):13-14.

[4]于文.新疆喀什生土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

近代东北民居的传统样式 篇7

关键词:近代,东北民居,传统样式

从古至今,对一个地域的民风民俗的印象,往往是从观察当地的民居开始的。民居是百姓生活的依托之所,是最真实的生活物品,也是最强烈最直接的民俗民风的具象物。东北地区地处东经118度50分至138度05分,北纬38度43分至53度43分之间,冬季气温严寒北部,严冬长达9个月,极北漠河地区长年无夏,还有永久冻土层,积雪厚度可达200至500毫米。所以东北地区的民居要充分考虑到季节气候的特征,将一些防寒避寒的因素包含在民居的设计里。再加上东北地区一直是多种游牧民族的栖身之地,自古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又多民族深度融合的区域,历史上有高句丽、渤海国、契丹、鲜卑、女真、蒙古族、鄂伦春、鄂温春、达斡尔等游牧民族在东北地区长期生活,四十多万年前,各族人民的祖先就在这块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大地共同栖息繁衍,各民族的文化得到广泛的交流,同时又有中原文化的浸润,故在东北民居上,体现出一定的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特色。[1]16本文收集了三种近代东北民居的传统样式,从其建造特征及采暖方式上进行论证。

一、昂库与地窨子

地窨子就是一种居住于山林中的东北猎人的房屋,赫哲语称为“胡日布”。据史书记载,满族先世肃慎氏,舜帝时就开始了与中原地带的沟通,肃慎氏曾“来朝,贡弓矢”于舜帝,此后肃慎氏的满族后人不断以“楛矢石砮”进贡中原,与中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后汉书·东夷列传》描写肃慎人的居住习俗时云:“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尝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3]2813这大概是关于地窨子民居的最早记载,从这段记载来看,当时肃慎人建造地窨子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已可以在山林里建造出深达九级台阶的地窨子。这种“掘土为穴”的居住方式也是辽金代时期女真人的冬季居所,《金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女真人“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这段记载说明至少在汉代时,东北的游牧民族就开始居住在这种半地穴的民居里。

地窨子是从一种更加简陋的地窝棚“昂库”发展而来的,昂库是一种最简陋的地窝棚,简陋到用树条搣弯成拱形埋在地里,再绑上横杆将每根树条固定下来,压上一层层的苫草,就可以成为最简单的遮挡风雨的住处。直至清代,这种简陋的“昂库”仍然在雪林里随处可见,故清人曹廷杰在《西伯利亚东偏记要》中记述道:“冬夏处止之处,取树皮或草为小屋,有安口、搓罗、傲苟、胡莫纳、麻依嘎、刀伦阿吉比莽诸名。”一代代的东北猎人将其居住经验积累下来,于是“昂库”也从简陋到复杂,最后成为一种固定的民居样式“地窨子”。建造地窨子的第一步是选择房址,居民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坡跟,离水源较近之处,即《金史》所说的“负山水”之地。然后再“坎地梁木其上”,就是要先向地下挖三四尺深的长方形坑,在坑内立起中间高、两边矮的几排房柱,柱上再加檩椽,椽子的外端搭在坑沿地面上或插进坑壁的土里,房顶上绑房芭铺草把,再盖半尺多厚的土,南面或东南角留出房门,开出天窗以采光。

地窨子因埋在地下,所以要以挖出的土梯坎接入室内,室内的大小是根据居住人口的多少而定。在东北人的心目中,地窨子也有好坏之分,似乎是挖得越深越好,故史书记载:“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也就是说最好的地窨子可以在地下挖出九级台阶的深度,内部更加宽大舒适。地窨子地下和地上各占一半,内部空间高约两米左右,为防止野兽踩踏,外面房顶四周再围以一定高度的土墙遮挡。地窨子里面搭上木板,铺上厚草和兽皮褥子即可住人,在屋中央堆起火堆来驱走严寒。在冬季寒冷或雨季潮湿的季节里,地窨子正中拢起火堆,既可取暖、驱潮、又可支起吊锅做饭,烟从房顶的烟道排出室外。地窨子因深藏地下,避开了地面的严寒,保暖性能好又成本低廉,很适合建房技术水平不高又经常更换居住地的游猎民族在冬季使用。

二、撮罗子与奥伦

“撮罗子”又称“斜仁柱”或“撮罗昂库”,是鄂伦春、鄂温春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一种圆锥形窝棚式民居。鄂伦春族生活在大小兴安岭一带,这里山高谷深溪流纵横,原始森林里有红松、桦树、柞树、杨树等耐寒高大乔木和木耳、蘑菇、榛子等土特产品及药材,也有虎、熊、鹿、狍、野猪、貂、狐狸、野鸡等珍禽异兽和河里的鲑鱼、鳇鱼等。鄂伦春人世代靠着一杆枪、一匹马,游猎在茫茫林海,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走出白桦林,开始半耕半猎的定居生活。

鄂伦春族民居的主要样式就是撮罗子,“撮罗”是“尖”、“斜仁”是“木杆”、“昂库”是窝棚的意思,就是“用木杆搭起的尖顶屋”。建造撮罗子要选择一处地势高敞平坦、阳光充足、靠近水源的地方,先用几根顶端带枝杈、能够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个倾斜度约60度的圆锥形伞状架子,下面散开有一片高约一丈、宽约一丈三至一丈六的空间,然后再用30根木杆搭在骨架之间捆绑固定,这就是撮罗子的“屋架”。在骨架上覆盖以狍皮或桦树皮,夏可防雨,冬能御寒。“撮罗子”的顶端要留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时通风透烟,白天又可采光。撮罗子门口朝南,由两根结实的支柱当门框,挂以皮门帘或草帘以遮挡。“撮罗子”上面的覆盖物会根据季节而更换,冬天多用狍皮覆盖,增加其保暖性,一架“撮罗子”约需狍皮五六十张。到了春天要换上桦树皮,以通风透气。撮罗子的门帘也是用草或狍皮制成,可以起到隔绝风雪的保温效果。撮罗子的内部用木板搭出一尺高的铺位,铺上草席或兽皮,就是居民起居的地方。在中间的空地上支起的火堆,上面有支架吊起饭锅,集取暖做饭于一体,火堆燃起时,青烟徐徐上升至上面的烟道直接升入空中。在厚厚的草皮和兽皮的包裹之中,撮罗子内部形成了一个温暖的空间,使居住在雪林子里面的、没有建房技术、不需要长期居住在一地的猎人们得以安全过冬。[4]15而且“撮罗子”结构简单,拆盖极为容易,所用材料俯首即拾,更体现出其建造方便的特征。

“奥伦”是鄂伦春人的高脚仓库,作为主体民居的一个附件而存在,是用来储存干肉、粮食、不常用的物件以及过季的衣物等。“奥伦”的建造方法是选四根自然生长的呈长方形对角的树木,在高出地面三米左右的地方砍去树梢,在其上面横铺木板,四周围上树条和树皮,再用树枝做成半圆形的顶棚,覆盖桦树皮,并在一侧开个小门,就成了一个“奥伦”。为了防止野兽侵入,将四根柱子的外皮剥光磨光,使得野兽不易爬上。因“奥伦”高敞通风,所存放的东西既可以防潮防霉,也可以防鼠吃虫咬。“奥伦”建造在鄂伦春人经常居住的地方,虽然每个“奥伦”都有特定主人,其中的物件也属于私人物品,但“奥伦”既不上锁也无人看管,如有人缺少什么东西,可自行去别人家的“奥伦”里拿来使用,这是鄂伦春族或其他东北猎人的互助精神的体现。

三、草坯房与火炕

草坯房是东北汉民族和高丽族的住宅。古代高句丽人的草坯房简陋矮小,据《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高丽”条所记:高丽人“其所居必依山谷,皆以茅草茸舍”,说明草坯屋是唐代高句丽人的主要民居样式。建草坯房时要先在地下60厘米处夯实地基,埋入地基石,立好木柱,然后用土坯来填充墙壁。用做墙壁的土坯有两种:一种是用特制的工具直接从草地上挖取一块块长方形的“草筏子”,草筏子形似土坯,中间混合着天生的草根,很结实,也取用方便。一种是用泥土和草节混合而成的长方形土坯,托坯时先把细长的羊角草铡碎后掺和在泥巴里,再加坯模子把泥巴制成长约一尺、厚约二寸的泥坯,造一间草坯房大约需要一千块左右的泥坯。草坯房的房顶用草苫顶,东北的草坯房顶多是人字形的,苫房顶的草有莎草、章茅、黄茅、谷草、稻草等种类,通常是在草坯房的屋顶上先铺上高粱杆或树条织成的房芭,抹泥堵其缝隙后,再在上面层层铺草,用草绳交叉来固定。一座草坯房造成后,还要再在外墙上抹一层草皮泥巴,使房子的墙壁与房顶浑然一体,呈现出典型的土木建筑特征。这样的草坯房外观虽然粗糙,但冬暖夏凉,造价低廉,非常适合东北贫困的下层民众居住。

草坯房的采暖方法有两种,白天是靠大窗的采光来提高室温,所以草坯房的窗子开在朝南向阳的墙上,宽大的窗户让阳光充足地进到室内以提高室温。窗户上糊着的窗纸也是东北民居的一大特征,是一种特制的“麻纸”,采用芦苇、莆棒、线麻等经过剁、碾、淘、蒸、晾干等多种工艺制成的,再经过桐油、胶油的浸泡处理,形成了麻纸防水防潮,坚韧耐用的特性,而且透光性能好。东北民居的窗户上糊上了这种窗户纸,不仅整齐好看,而且具有了很好的采光性能,使白天室内有了较高的气温。

火炕是东北草坯房居民的主要御寒措施,据考古资料证明,肃慎氏是火炕的最早发明者。高句丽人与肃慎氏相邻,习俗相通,因此火炕也较早被高丽人所使用。《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高丽”条所记:高丽人“冬月皆作长炕,下燃鞰火取暖”。辽金时期女真族人也是使用火炕采暖,他们和高句丽人一样“床鞰火其下,饮食起居其上”。东北民居的火炕一般都与屋间的长度相等,有东西两端的对面火炕,还有占据房间三面墙的万字炕。炕面约五尺宽,低矮宽大,每炕均有一个粗壮高大的烟囱立于房屋墙外,通过矮小的“烟囱墙”与屋内炕洞连通。火炕除了有采暖睡觉的作用之外,也是东北居民娱乐、待客、学习的场所。火炕上还可以晾晒烘烤粮食、孵小鸡、孵豆芽、发酵各种食品。在严寒的冬天,东北人的鸡窝也搭建在屋外的烟囱矮墙上,让鸡在冬天也可以享受热火炕。[4]19火炕文化充分体现着东北居民在居住和采暖方面的智慧,他们充分利用了烧炕时所产生的每一点热量,让整个冬天不寒冷。

参考文献

[1]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丛佩远.中国东北史[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3]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97.

保护传统民居 传承民族记忆 篇8

诗意栖居古老民居传承文脉

传统民居往往蕴含着古老、朴素的“天人合一”理念。每一处传统民居都与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完美契合,体现着对自然的依赖与尊重。如晋东南及晋西北的黄土丘陵地带,窑洞是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家园与黄土地浑然一体,体现着当地朴素、简洁、实用的民居色彩:湘西侗家的传统民居吊脚楼,则多位于悬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或凌空飞架,或险挂峭壁,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与秀丽的山水相映成画,妙不可言。“依山建屋,傍水结村”,一向是山地丘陵地区村落选址的重要原则。建筑用材则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尽量使用本地天然建筑材料,从而使建筑物在形式、色彩与质感上保持统一风格,达到民居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浑然一体的效果。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时常能够在传统民居中得以体现,稍具规模的古宅院尤甚。大至内外空间的形态、结构布局,小至每一扇门窗、家具等的装饰设计,无不富有浓厚的传统哲理、伦理色彩。正宅通常以天井为中轴线,两边严格对称,严肃方正。作为礼治建筑的祠堂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威严有加。庭院的进深结构井井有条,整个宅院体现出浓重的宗族伦理观念。除伦理观念之外,古民居的所有者往往以其身份、地位、经济实力以及个人的艺术品位、社会的审美时尚来考虑建筑的规模与装饰的形式,由此形成的文化氛围对后来的居住者的人格形成又有着极大的引导与熏陶作用。

传统民居有着非凡的艺术价值,且往往是“有形”与“无形”艺术的完美结合。不少古民居的建筑、装饰通常十分考究,房梁、柱础、斗拱、檐饰、门窗、脊饰的石刻、木雕等无不费尽心思,构图精美,雕刻巧妙。大量的花鸟、神兽、人物等寓意吉祥的图案,极具艺术欣赏价值。极富韵味的各色楹联,或写景状物,或叙事述史,或抒情寄怀,抑或是格言哲理,体现出居住者的情趣与人生追求,烘托出传统民居特有的文化氛围。

作为建筑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民居,不仅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因子,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往往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化风俗,表现着各地方、各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与外地、外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演变历程,见证并记录着历史时期人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传统民居凝聚着前人的智慧,有着巨大的科学价值。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发展,无论是单体建筑的结构造型、细部装饰、内部布置,还是建筑组群、村镇聚落的选址、布局等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传统主流民居建筑多布局严谨,构筑巧妙,功能合理。一向为古人所看重的选址建房之参考的堪舆之学也蕴含着不少科学思想,“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至今仍为重要的建筑原则。

在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中,人们往往渴望拥有一个宁静的空间来放松心情,净化心灵,远离尘嚣与浮躁,回归自然,回归本我。散落于城市中的古民居便成为了喧嚣都市中的最后一片“静土”,盛满人们诗意栖居的梦想。保护传统民居,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遗存用作展览、开发旅游,重要的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留住城市的优势和文脉。正如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吴良镛所言,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是“土木的历史”。土木建筑往往十分脆弱,极易受气候、虫蛀、天灾人祸的破坏,因此,中国古建保护比西方更为不易。

古村老城民居保护走入困境

在漫长的岁月里,为数甚巨的古民居湮灭了。十年浩劫,大量的古民居被人们的无知与偏执破坏殆尽。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逝去的难以追回,现有的更需保护。受现今社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区不再修建传统民居,对古民居的保护便显得尤为重要。不少地方政府着眼于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并初见成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丽江古城与平遥古城,因妥善保存了大量古代民居,从而保存下了古城的人文韵味。世世代代的人们在古城上演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透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房屋不言,然而保护完好的古民居最能够体现与保持古城的韵味与活力。在现代人心目中,古老的民居是城市历史的守望者,也是人们心灵的理想家园。

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宏村因典雅精致的徽州古民居而闻名世界。徽州古民居遍布古徽州各地,融山越文化、吴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于一体,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徽州古民居的数量之多、建筑风格之美、构件雕凿之精、文化底蕴之深,无与伦比,将民居建筑艺术发展到了极致,成就了古民居建筑中一座高峰。徽州的每一个村镇都依山傍水,青砖黛瓦马头墙,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古宅民居、祠堂牌坊、戏台书院、石桥古道、古塔寺庙、园林水道,构成了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于朴素中显露徽州文化特有的端庄与雅致。

徽州古民居是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由分散在古徽州各地的许多特殊的单体建筑构成,因此保护与管理难度较大,点多、面广、头绪繁杂,在民居保护领域极具代表性。尽管政府做了大量保护修缮工作,但徽州古民居的保护仍然面临诸多的矛盾与压力。徽州古民居大多沿用至今,但一些居住者不满老宅昏暗的光线、潮湿的环境及鼠类的侵扰,或推倒重建或废弃不管,大批民居就此消失。尽管有1998年安徽省公布的《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的警戒和束缚,但由于大多古民居属私人财产,政府管理十分困难。加之人为的不科学的拆卸、更新和维护不力导致自然坍塌,徽州古民居面临着困境。

如今,徽州古民居正在以每年100多幢的速度消失。甚至一些省重点保护单位也遭到破坏,青石雕花栏板被倒卖到外地,祠堂门罩、斗拱、雀替等重要构件被窃,只好临时用木块支撑。普通民居的遭遇更惨,一些缺乏远见的村民将有着重要价值的雕花门窗、隔断、匾额及石、木、砖雕件自拆下变卖,导致不少徽州民居上的雕刻被挖得满目疮痍,有的古民居甚至被挖成了一座空壳。拆迁遗址上断壁残垣,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砖、瓦、石条等珍贵材料被弃之如敝屣。由于缺乏资金进行修缮,许多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濒临坍塌的危险。在梅雨季节,不少无人居住的古民居普遍存在漏雨现象,有的民居木构件因此严重腐朽,瓦片大面积脱落。有的则基础松弛,墙体倾斜,部分坍塌。在管理层面,还存在文物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备,古民居保护执法难等问题。

整体而言,在数量众多的古村镇中,具有旅游开发价值且能吸引大量游客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古村镇则处于少人问津的状况。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极易出现资金匮乏,管理不善的问题,使得古民居的保护与修缮工作难以为继;而声名远扬的历史文化名镇名城,虽然少有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却面临着过度开发之虞,容易走入过度商业化,失去原有文化内涵的歧途。最为典型的当属平遥、丽江、周庄等古城镇。这些古城镇保存了典型而又完整的传统民居聚落形态,素来走旅游开发的道路,虽然在古民居管理维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在保持古民居固有的文化内涵方面却无可圈可点之处。在可观的商业利益的驱使之下,不少当地居民利用古民居开设店铺、客栈,甚至私自改变古民居的格局、风貌,“拆旧建新”、“毁真造假”。传统民居作为古城文化精髓的主要载体,其原真性与完整性极为重要。过度商业化、原住民外迁、人口膨胀与破坏性建设等使得这些古城镇传统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俗受到强烈冲击。

在民居保护面临的所有问题中,最令人唏嘘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开发而进行的强拆。这种现象在近年来屡见不鲜,其根源正在于地方政府及企业存在重视政绩及现实利益的功利思想,对古民居珍贵价值的无知,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匮乏。南京古民居的遭遇尤为典型。城南的秦淮河两岸,曾经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民居。那些典雅的江南民居,是南京历史、经济、文化、民俗历史信息的珍贵物质载体,也是董小苑、陈圆圆、柳如是、李香君等等江南传奇女子动人故事的发生之地。在过去的干百年里,虽经历了朝代更替、军阀战争、日本侵占和解放战争,却始终脉络清晰,风貌完整。然而在最近20多年的时间里,有关部门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数次改造建设,历史街区遗存飞速减少,只剩下目前几块孤立的明清街区,点缀在秦淮河边。

困境之下文化记忆如何保留

古民居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记忆,民居保护不只是单纯的建筑形象的标本式保护,更不是冻结过去的回忆,古民居中的活态文化同样需要受到妥善的保护与传承。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如何完整保存古民居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出台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指出,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维修是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还其历史本来面目。文物管理部门应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维修。国内一些古城镇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浙江宁波慈城市在古民居保护方面,坚持原真性原则,长期进行保护性投入,修复后的古建筑,仍保持原貌,以民居为主,保留了“人在景中,景在人中”的独特魅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为该市颁发了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素有微文化“活化石”美誉的“微派建筑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和传承技术研究示范”项目,目前也正式列入国家科技“十二五”计划。所有这些,传达了这样一种让人乐观的信息:中国古民居保护正在成为社会性的文化自觉,众多原本令人忧虑的问题也许有望化解。

如今,社会化保护成为民居保护的一种趋势。在英国,政府将一些古堡巨宅以象征性的价格“卖”给私人,条件是负责修复和经常性维护。在欧美各国,社会力量对遗产保护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此外,政府还用经济激励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文物保护当中,其中,减免税收是主要的经济激励手段。传统民居保护从来不应该只是某部门或某一群体的工作,而更加需要社会化保护。安徽省黄山市率先推出全新的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化保护模式,海内外人士可认领保护古村落或单幢古建,认领者将可获得古民居的居住使用权,原文物建筑所有权不变。保护方式分为自行保护及提供资金由当地专业部门组织保护两种,亦可只提供文物建筑保护技术。对认领保护的古建筑不能破坏或改变建筑风貌与结构,不能私自增加建筑物或构筑物。苏州市在古民居的社会化保护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允许和鼓励海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实行产权多元化、抢修保护社会化、运作市场化。上海对古民居的社会化保护也让不少古民居重获新生。如2005年,具有典型上海浦东特色的民国时期民间建筑“吴家祠堂”和“陶家宅一号”,得以“原汁原味”地再现在世人面前,就是社会化保护的成果。总之,坚持原真性、人性化、整体性及发展性原则,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徽州壁画民居彩绘的传统工艺论文 篇9

一、徽州壁画民居彩绘的传统制作工艺

徽州壁画民居彩绘现存下来的大都是绘制在厅堂藻井和内壁天花上,采用的绘制底材一般都是木板。绘制者相当慎重对待板材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板材的强度和硬度,还要深入了解板材的纹理、形状、大小、疏密,以方便作画。主人往往还会考虑到保存的时间长久,会在绘制前对板材做一些防潮、防晒、防腐、防蛀的保护措施,以确保绘画材料的可靠。其次,在用色上也很讲究,早期的黑色、深灰色的提取直接用烟灰制作,徽州壁画中大都直接用稻草灰,或者用农村烧柴火的锅底的烟灰,刮下来用酒熬制成墨黑。黄色、赭石类色彩则从矿石中提取,绿色则从植物的根茎上提取,红、黄、白等色则将河床里的淤泥晒干研成粉末,徽州地区将红色和黄色的泥巴淘洗出来,直接使用。可以说,绘画的颜料完全取诸自然,间色、复色的使用可以从自然界提取的色彩再经过人为的加工、混合得出。没有化学成分的作用,这样绘制更加环保。色泥、矿石制成的颜料都属于矿物质颜料,不容易褪色,使徽州壁画历经百年依旧色彩鲜艳。在工艺做法上,徽州传统的做法采用披麻灰做底,外墙上均用熟石灰膏披灰而成,即先搅拌灰泥抹匀,半干时其渗透性很强,不同于纸上作画,也不同于其他墙面。徽州壁画外墙作画需要在半湿的情况下一挥而就,以保证颜料的渗透,这样会使颜料与墙体一起干透,绘画者需要熟悉石灰膏的干燥程度,以使画面保存时间长久。内室彩绘大都是绘制在木板上,作画者要充分熟悉木板的收缩和延伸等性能,包括绘制底板的强度、硬度和表层纹理的疏密。这些传统的制作工艺需要绘制者在熟悉绘画材料性能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好材料。工匠画师的作画技巧都是过硬的,他们对墙体的干燥程度及如何使用笔墨相当了解,能充分把握好墙体的干燥度进行作画,使笔墨渗入墙体达到最佳状态。而在黟县关麓村的民居彩绘中,天花上都是木板铺筑,采用直接在木板上涂上白色做底,画上白色花卉。据考证,在徽州建筑中,居室窗户较小,画师以白色为基色,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室内的亮度,一方面也是为了拓展房间的内部空间,使居室显得明亮。

二、徽州壁画民居彩绘的传统绘画技法工艺

传统民居的生态设计策略探索 篇10

一、传统哲学思想对民居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对于传统民居的营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哲学理念中一些思想自然而然会在传统民居上有所反映。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天人合一”这一包含着生态理念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阴与阳是万物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阴、阳结合创造了生命;五行则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属性;阴阳五行法是世界这个系统赖以运行的法则,而每一个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个体都具有与整体相似的特征。这些传统哲学思想融合了朴素的生态观念,与现代生态学观点不谋而合。在传统民居的营造过程中,这些哲学理念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不断总结聚落选址、民居营造等方面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风水理论。

二、气候分区对民居的影响

现代建筑观念普遍认为建筑是人们为了躲避恶劣天气、躲风避雨的产物,气候对于建筑的营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能够影响到建筑营造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为直接的是选址。选址是建筑营造的第一步,传统民居的选址多讲究风水,要求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季风性气候所造成的,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可以尽可能阻挡冬季寒风,减小屋内热能的消耗,夏季将室外水体附近凉爽的风引入室内,降低室内的温度,这其实就是我国古代人民利用风压来实现自然通风,调节室内温度,也是现代积极倡导的一种绿色生态理念。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巨大,总体来说北方较干燥寒冷,南方较温暖潮湿,因此南北建筑在功能侧重上有所差异。北方民居侧重于防寒,外围护结构一般比南方更加厚重,平面布局更加紧凑,建筑平面也更加规整,开敞的楼梯和外廊较少见,单体建筑之间一般在南北朝向上间隔较大,这是为了防止冬季日照被遮挡。外墙围护结构一般三面为实墙,南面为木墙或开窗。一般北方民居都配有火炕或火墙一类的取暖设施,这也是南北民居的一个明显差异。北方民居院落一般有着比较明确的布局制式,如北京四合院便是典型范例。北方天气干燥,雨水较少,不少民居采用单檐屋面来收集雨水,这与现代的雨水回收中水再利用的理念不谋而合。南方气候更加温暖潮湿,民居也更加注重通风。多数民居为了避免夏季的炎热都会采用通风屋顶,在西墙种植爬山虎等绿植减少西晒对建筑的影响,建筑形态更为多变,以获得更好的自然通风与艺术效果。南方夏季炎热,遮阳体现更明显,如骑楼、外廊等,建筑与建筑间的布置也更为紧凑,使建筑尽可能地处于阴影区,避开太阳直射。我国传统民居多采用院落的形式,北方院落为了争取冬日的日照,南北方向上较长,布局开阔;南方院落为了避免夏日的太阳直射,建筑与建筑之间间距短小,南北方向较短,布局紧凑,同时也注重利用布局与庭院来组织自然通风,如著名的江南园林,在保证自然通风的同时也保证了庭院的艺术性。

三、人文经济对民居的影响

建筑同时具备物质性与精神性。一个地区建筑的形态不仅仅受到物质技术的制约,还受到该地区人们人文生活的制约,民居作为一个地区人们社会生活的缩影更是如此。民居在不同的人文环境中呈现的是不同的形态,各个历史时期与地区的民居总是体现着当时人们的人文状态。不同的族群有着不同的人文环境,因此他们的民居哪怕是处于相似的自然环境中也是具有各异的形态,例如客家土楼和岭南民居。最早的客家人是从中原黄河流域迁徙到永定和南靖地区,一方面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民居仍保留着合院的一些特色,另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外敌,因此形成了土楼这一特殊的民居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民居在建造的过程中经济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经济对于民居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建筑材料的使用,因此催发了人们对于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和精准选取。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会使用茅草作为瓦的替代品,在防水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而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人们用瓦作为屋面的防水材料,而室内的通风、保温则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砖是我国常见的建筑材料,江南园林的兴盛更是发掘了砖的多种用途,除了砌墙以外,砖还被用来作为铺地材料,用在室外既可以迅速排水,又利于植被生长;用在室内则可以拼接出不同的花纹,在保证室内整洁的同时也美化了室内环境。而一些零碎的砖、瓦则可以砌成园林里的花漏窗。

四、建筑材料对民居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建筑均以木结构为主,这是古人充分考虑到取材和施工速度等因素后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各地民居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在建筑材料上有着不同的选择。寒冷地区如东北、西藏,为了抵御寒冷,多用砖石和泥土围成厚重的围护结构;而湿热的南方地区如云贵一带则多以轻巧的木板、竹子组成围护结构,利于通风散热。这样的就地取材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又避免了远距离运输的能源消耗。但就地取材仍会给民居的营造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即材料的单一雷同性。因此在传统民居营造的过程中人们经常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将不同的材料组合叠加使用,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长和共同作用。实际营造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组合利用材料的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古人在营造民居时除了就地取材利用新材料以外,对于废旧材料的运用也是相当多的,比起经济的上的获利,这更体现了古人在道德伦理上对于传统生态观的认识。例如,将破损的砖敲碎,作为三合土埋入地基,或者当做外墙的填充材料;福建广东一带沿海地区的蛎壳墙就是用废海蛎壳砌墙。

五、传统民居在现代建筑的借鉴意义

目前,生态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生态绿色建筑的实践中,许多建筑大师都将目光转向传统建筑,从中汲取养分,应用于现代建筑的设计,例如建筑大师伦佐·皮阿诺设计的吉巴欧艺术中心。在我国出现的一些生态建筑实践中,受西方各种思潮影响明显,具有本土风格的实践还较少。对我国传统民居研究是为了现代化应用,传统民居的一些设计手法对于现代生态绿色建筑的设计还是值得参考的。我国传统民居的生态绿色建筑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将建筑的营造与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考虑。二是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充分考虑营造微气候。三是就地取材,减少建造过程的能耗。

我国独特的文化体系注定了我们在创作生态绿色建筑时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当地的风俗文化。现代生态建筑大多是一些主动性技术的堆砌,将传统民居的被动性技术结合起来将会为现代生态建筑增添一些人情味。

参考文献

[1]李建斌.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

[2]张晓丽.晋北传统民居生态经验与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上一篇:放散装置下一篇:寒假体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