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抚触护理十篇

2024-06-24

新生儿抚触护理 篇1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护理

新生儿的抚触护理, 为优生优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实, 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 胎儿就接受了母亲产道收缩所带来的这一特殊之按摩。当婴儿出生后失去熟悉的那个温暖的环境时, 及时的给予他们及时按摩, 那就会使婴儿感受安全安逸。

1 抚触的准备

1.1 人员培训:要求有责任心强, 爱心的护士, 熟悉掌握对抚触重要性, 并做好充分的操作准备工作。

1.2 对于操作环境要求:室内温馨舒适, 室温在27~30℃, 室内湿度为50%~60%。

1.3 抚触操作者应双手干净, 温暖, 指甲剪短、磨平。

1.4 准备用品:播放柔和优美的音乐、室温计1个, 润肤用品、爽身粉、毛巾、干净棉布婴儿服、尿布1块, 包被1条。

2 抚触程序

2.1 对象:无合并症的早产儿、正常新生儿或疾病婴儿。

2.2 时间:应选择新生儿较安静的时机, 喂奶前后60min左右。婴儿每天可抚触2次, 每次15 min。

2.3 方法采用正规的国际按摩法, 按摩操作人员要清洁温暖双手后。

双手掌心均匀涂抹润滑油。抚触操作时, 每个部位的动作重复4~6次。要一边轻声交谈, 一边轻柔按摩。

3 操作方法

(1) 婴儿仰卧位, 两拇指指腹从眉间向两侧推至发迹。两拇指从下颌部中央向两侧以上滑行, 让上下唇形成微笑状。先用左手托头, 在用右手的指腹在前额发际处向脑后抚摸, 注意避开囟门。最后用食、中指在耳后乳突部分别轻压一下后;换手, 同样方法抚触另半部。 (2) 婴儿仰卧, 抚触操作者双手轻放在左右侧肋缘, 左手先不动, 右手缓缓上滑至宝宝的右肩, 复原, 换左手以同样方法进行, 重复操作4~6次。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脐部, 注意脐带处置还未脱落时, 请避开该区域按摩。珍贵的亲情体验, 任何一个动作, 任何一次抚触, 都是抚触者和宝宝共同的心灵语言。 (3) 婴儿俯卧, 以脊椎为中分线, 双手分别平行放在脊椎两侧, 往相反方向重复移动双手;头顶沿脊椎抚触至骶部、臀部。 (4) 婴儿仰卧, 用双手轻轻将婴儿双手抚摸下垂位, 然后从上臂到手腕部轻捏揉住其胳膊。注意动作轻柔适度。 (5) 婴儿仰卧, 抚触婴儿下肢, 操作者双手需再加少许润肤油, 用涂抹均匀润肤油的双手从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 踝部外缘轻揉捏。然后按摩踝部及足部。在抚触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如突然哭闹等) 。

4 注意点事项

(1) 窒息抢救、观察期新生儿、颅内出血、皮下出血新生儿等有特殊情况的暂停。 (2) 抚触操作要先清洁双手再将润肤油倒在手心, 揉搓双手温暖后再进行抚触。 (3) 在抚触过程中, 如出现哭闹、肌张力提高、兴奋性增加、肤色改变等, 应暂时停止抚触按摩。 (4) 抚触按摩操作时应注意与新生儿进行目光与语言交流。

5 抚触临床效果

5.1 激发多系统活力:

抚触能促使迷走神经张力, 改善胃泌素和胰岛素水平增高, 增多激素分泌, 帮助食物消化吸收。达到被抚触的婴儿体质量增加, 睡眠增加。

5.2 促进婴儿心理健康发展:

由于失去了原有温暖较固定的活动空间环境, 无包裹安全感, 所以出现爱哭闹。抚触按摩正弥补了这一缺憾, 充满爱意的抚触, 让宝宝重回安全感温暖感, 有效的稳定紧张情绪, 减少焦虑哭泣。

5.3 经常进行抚触可使婴儿成长过程中增加自信心, 不依赖, 能养成独立性。

5.4 及时发现并解决许多日常问题

(1) 腹胀与呕吐:按摩后有效减轻腹胀, 呕吐减少。 (2) 湿热疹痱:按摩可以使用润肤油有效的形成保护层, 增加皮肤弹性, 保证皮肤及时清洁。 (3) 鼻塞:由异物引起, 给予一定刺激有利于异物排出。

6 社会效益

6.1 新生儿抚触护理技术有效的改善了医护人员与产妇家属的距离,

增加了信任感拉近了彼此距离, 加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荣誉感, 护患双方心情都很愉快。

6.2 新生儿抚触不但能及时发现宝宝的不良反应, 而且能给宝宝带来

了健康、安全的成长, 也给新生儿父母带来了放心、方便和实惠, 同事也增加了医院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并维护了爱婴医院的荣誉。

6.3 由专业培训的抚触师在操作过程中, 将抚触按摩的技术手法传授

给产妇及家属, 起到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播, 同时也减轻了家长们的经济成本。

6.4 做到对宝宝智能早开发, 身心强壮, 为日后能适应高速发展及竞争强烈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生儿抚触护理 篇2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进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的患儿60例, 其中男36例、女24例, 年龄2~14d, 血清总胆红素值在225~405µmol/L之间,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成两组, 即观察组30例, 对照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 (P>0.05)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常规护理, 静脉输液、观察生命体征、皮肤护理、保护眼睛及会阴等。

2.2 观察组

除采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 每日上、下午各抚触治疗1次。

2.2.1 抚触的注意事项

①抚触的时间:一般在沐浴后, 两次喂奶之间进行, 在蓝光治疗期间应暂停光疗, 每次抚触时间为10~15min, 每个动作重复10遍, 每天2次。②抚触温度:应在闭式暖箱或开放式辐射台上, 温度控制在33~35℃。③物品准备:婴儿润肤油, 尿布, 衣服等。④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抚触者要洗净双手, 用婴儿润肤油揉搓双手温暖, 再进行抚触, 在此过程中可播放柔和音乐, 与婴儿进行语言和情感交流, 要注意婴儿的反应, 如有哭闹, 肌张力提高、活动兴奋性增加、呕吐等应即刻停止对该部位的抚触, 如持续1min以上应完全停止抚触。

2.2.2 抚触手法

①头面部:两拇指指腹从眉间向两侧推, 两拇指从下颌中央向两侧以上滑行, 让上下唇形成微笑状。②胸部: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方向对侧上方交叉摧进至两侧肩部, 在胸部划一个大大的交叉, 避开新生儿乳腺。③腹部:示、中指依次从新生儿右下腹至上腹向下腹移动, 呈顺时针方向划半圆, 避开新生儿脐部和膀胱。④四肢:两手交替抓住婴儿一侧上肢从上臂至手腕轻轻滑行, 然后在滑行的过程中从近端向远端分段捏, 对侧及双下肢方法相同。⑤手和足:用拇指指腹从婴儿掌面、脚跟向手指、脚趾方向摧进, 并抚触每个手指、脚趾。⑥背部:以脊椎为中分线, 双手分别平行放在脊椎两侧, 往相反方向重复移动双手, 从背部上端开始逐步向下渐至臀部, 最后由头顶沿脊椎至骶部、臀部。

2.3 观察内容

患儿的吸奶量, 有无烦躁哭闹, 平均住院日。

2.4 采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两组间差异。

3 结果

见表1~3。

注:P<0.05

注:P<0.05

注:P<0.05

4 讨论

蓝光照射是新生儿黄疸红素血症的常用治疗方法, 但由于蓝光照射期间环境改变, 患儿全身裸露, 眼罩遮挡, 箱温的影响, 在照射期间出汗等因素使患儿改变原来的舒适感, 失去了安全感而产生情绪和睡眠的改变, 本文对照组新生儿表现啼哭、拒乳、躁动不安等明显高于观察组。

因皮肤是人体的最大感受器官, 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 通过抚触让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 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生理效应, 促进新生儿各种行为和心理发育, 减少对蓝光期间环境改变的应激, 使其安静、表现合作、产生安全感, 降低焦虑和恐惧, 易入睡, 同时通过抚触, 可促进迷走神经活动, 使胃泌素及胰岛素的释放增加, 从而增加婴儿的消化吸收功能, 使婴儿食欲增强, 摄奶量增加, 加速肠道正常菌群生长, 促进尿胆原生成增多, 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减少[4]。通过腹部抚触能增加肠蠕动, 使胎粪排出增多, 从而减少肝肠循环, 胆红素排泄增多, 从而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水平。

由此可见, 在蓝光治疗的同时实施抚触, 即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又加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排泄力度, 提高了光疗的效果, 促进病情痊愈, 缩短住院时间又能满足患儿被爱的需要, 有利于患儿良好情绪和睡眠的形成, 所以抚触是一种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简便易行有效的护理方法,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在蓝光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新生儿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对照组采用静脉补液, 观察生命体征, 皮肤护理, 保护眼睛及会阴等一般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采用抚触手法, 每日2次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摄奶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光疗过程中烦躁例数明显减少, 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结论 抚触手法运用到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中, 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抚触,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

参考文献

[1]牛峰海.抚触对早产儿胃肠运动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 (14) :1076.

[2]丁洁.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3]叶志杰, 李沐岩.婴儿抚触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J].吉林医学, 2006, 27 (8) :942-943.

浅谈新生儿抚触的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促进;早期发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34-01新生儿抚触是经过科学指导的有规范的对新生儿全身按摩, 让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使婴儿得到感触的满足和情感心理上的安慰, 产生良好的生理心理效应。据国外研究报道[1],抚触可促进婴儿体重的增加及应激能力的提高。新生儿抚触是指通过对新生儿皮肤进行科学、温和的刺激,促使新生儿健康发育,增加母婴情感交流,稳定新生儿情绪的一种科学的护理技术[2]。

1 抚触环境

房间布置色彩柔和、温馨,温度26~28 ℃,湿度55%~65%;抚触时放一些柔和的音乐;预备好毛巾、尿布、换洗衣服、按摩油。

2 撫触时间

新生儿于出生24小时后, 2次/日, 15分钟/次, 每次间隔6 ~ 8 小时, 在进食1小时后进行抚触。住院期间由培训过的医务人员操作, 出院后由受过培训的家属进行操作, 继续坚持抚触至少4个月, 定期随访。

3 抚触顺序

新生儿抚触的顺序: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

3.1 头部抚触 : 用两手拇指指腹从眉间向两侧滑动;两手拇指从下颌上、下部中央向外侧、上方滑动;让上下唇形成微笑状;一手托头,用另一只手的指腹从前额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并停止于两耳后乳突处,轻轻按压。

3.2 胸部抚触 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方(两侧肋下缘)向对侧上方交叉推进,至两侧肩部,在胸部划一个大的交叉,避开新生儿的乳头。

3.3 腹部抚触 食、中指依次从新生儿的右下腹至上腹向左下腹移动,呈顺时针方向画半圆,避开新生儿的脐部。

3.4 四肢抚触 两手交替抓住新生儿的一侧上肢从腋窝至手腕轻轻滑行,然后在滑行的过程中从近端向远端分段挤捏。对侧及双下肢的做法相同。

3.5 手和足抚触 用拇指指腹从新生儿手掌面或脚跟向手指或脚趾方向推进,并抚触每个手指或脚趾。

3.6 背和臀部抚触 以脊椎为中分线,双手分别放在脊椎两侧,从背部上端开始逐步向下渐至臀部。新生儿呈俯卧位,两手掌分别于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滑动;以脊柱为中线,双手食指与中指并拢由上至下滑动四次。

4 抚触的注意事项

①抚触前应剪指甲、洗手;婴儿过饱、过饿或烦躁哭闹时不宜抚触;开始抚触时动作应轻柔,逐渐增加压力,让宝宝慢慢适应,每个部位4~6次;抚触力度标准是做完之后如果发现孩子的皮肤微微发红,则表示力度正好;如果孩子的皮肤不变颜色,则说明力度不够;如果只做了两三下,皮肤就红了,说明力量太强。另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力度也应有一定的增加。②抚触时观察婴儿的反应,出现哭闹、肌张力提高、肤色改变应暂停;不要强迫婴儿保持固定姿势;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腹部;抚触的时候应该不断的用亲昵的语言、目光与婴儿进行交流;抚触时要让产妇和家属积极参与,并教会抚触手法,婴儿出院后继续由母亲或家属抚触,定期随访。③确保抚触时不受打扰,可伴放一些柔和的音乐帮助彼此放松。每次洗澡后抚触约10分钟为宜。④记住各部位安全点:双手捧起宝宝头部时,要注意他的脊柱和颈部的安全。另外,千万不要把润肤油滴到宝宝眼睛里。腹部抚触的时候,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有利于孩子胃肠消化。新生儿的脐带还未脱落时,抚触一定要小心进行,最好不要碰到它。注意关节的保护,不要在关节部位施加压力,要自如地转动其手腕、肘部和肩部的关节。

5抚触意义

5.1抚触可提高新生儿智能及促进智能各方面全面发育的机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是神经系统的外感受器官,通过抚触皮肤刺激了新生儿脑神经细胞及其它神经系统的发育。

5.2抚触能够促进新生儿神经与行为的发育。进行分组比较测评得出抚触组新生儿在智能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抚触可提高正常新生儿的智商及促进新生儿智能等方面的发展。

5.3抚触组多数新生儿对声源方向辨别、动态图像注视、语言组织表达早于对照组。

5.4另外,在家庭生活中,母亲在抚触过程中的语言、对视、愉悦的情绪和表情、母子亲情交流等都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构成了良性刺激,帮助新生儿获得安全感,发展对父母的信任感。

6 讨论

新生儿在出生时初步具有视、听等功能,新生儿的视觉、听觉功能在新生儿出生时非常弱化,但触觉是最原始的感觉器官,皮肤又是面积最大的体表感觉器官,为中枢神经的外感受器,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加强免疫力和应激力,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新生儿的哭闹,增加睡眠。抚触是对婴儿的良性刺激,增加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了迷走神经的活动。抚触通过调节婴儿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抚触有助于婴儿体格生长发育,增加免疫力,促进神经系统及智能发育等,尤其在新生儿疾病状态下,抚触作为辅助治疗护理方法,直接让患儿受益。抚触能减少新生儿患病率, 促进其健康成长。通过抚触可调节婴儿机体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功能, 有利于促进婴儿内啡肽, 5- 羟色胺, 肾上腺激素等的分泌, 从而减低应激反应, 增强免疫应答[3] 。

抚触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医疗价值,由于在国内起步较晚,要取得同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参与到抚触的行列,应将婴儿抚触的早期教育引入到产科护理,使这项适合于健康或有病婴儿,既简便易行,成本低,效益好,且有安全有效的育儿护理技术能在全国得以深入普及,让广大婴儿受益,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 胡云清,陈兰兰,申永凡.新生儿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1):69.

[2]李文芳,陈玲玉.新生儿抚触的临床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 (8):1230.

新生儿抚触护理 篇4

新妈咪几乎每天都要给新生宝宝洗澡,给新生儿洗澡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水温室温、环境、衣物等等。那么洗澡后,该如何护理新生宝宝呢?其实,新生儿都是喜欢洗澡的,那么,浴后的护理也该遵循新生儿的特点,重点护理一些部位。当然,浴后的抚触对于新生儿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礼物,有条件的妈咪也要做一做。

浴后护理应注意新生儿五官的特殊性

1、眼睛:刚出生的时候医院会给孩子点眼药,防止产道过程中的感染,一般1到3天。如果回家以后没有分泌物,眼药就不用用了,但是每天早上要用干净的小毛巾,蘸温水从眼角内侧到外侧擦孩子的眼睛,一边眼睛用毛巾的一边,另外一边眼睛用毛巾的另一边,用毛巾去护理两个眼睛。

宝宝的眼睛是个很脆弱的部位,特别是新生儿,如果不注意护理,容易因为感染而发生眼病,那可就麻烦了。

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及临床体会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7月开始在我院出生的阿氏评分在7分以上的正常新生儿100例,其中男婴56例,女婴44例,胎龄在37周以上体质量2 600 g~4 200 g,其母没有任何并发症。

1.2.1 抚触前准备 房间温暖安静,室温在28℃以上,准备好适量的润肤油,选择抚触的时间应在沐浴后,午睡及晚上就寝前(2~3次/d,每次10~15 min)。抚触时婴儿不宜太饱或太饿,抚触者双手温暖,指甲短于指端。

1.2.2 抚触方法 ①脸部(舒缓脸部紧绷)取适量婴儿油或婴儿润肤乳液,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眉头、眼窝、人中、下巴,同样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②胸部(顺畅呼吸循环)双手放在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婴儿右肩,复原,左手以同样方法进行;③手部(增加灵活反应)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只手。双手夹住小手臂,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的手腕和小手。在确保手部不受伤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手掌心按摩至手指;④腹部(有助于肠胃活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但是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该区域。用手指尖在婴儿腹部从操作者的左方向右按摩,操作者可能会感觉气泡在指下移动。可做“I LOVE YOU”亲情体验,用右手在婴儿的左腹由上往下画一个英文字母“I”,再依操作者的方向由左至右画一个倒写的“L”,最后由左至右画一个倒写的“U”。在做上述动作时要用关爱的语调说“我爱你”,传递爱和关怀;⑤腿部(增加运动协调功能)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至踝部轻轻挤捏,然后按摩脚踝及足部。接下来双手夹住婴儿的小腿,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的脚踝和脚掌。在确保脚踝不受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脚后跟按摩至脚趾;⑥背部(舒缓背部肌肉)双手平放婴儿背部,从颈部向下按摩,然后用指尖轻轻按摩脊柱两边的肌肉,然后再次从颈部向脊柱下端迂回运动。

2 结果

对经抚触的100例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观察发现,抚触婴儿的体质量增长良好,出生时的体质量平均为3200 g,42天后体质量平均为4300 g,抚触婴儿的生长发育较迅速。有43例生后就可以抬头,有30例抬头高度达到10 cm,持续时间达到3~5 min,30例生后60 d尝试爬行。同时抚触婴儿常见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明显减少,胃口好,吃奶量增多,反应灵敏,哭闹情况明显减少,情绪安稳。

3 讨论

抚触是新生儿健康有益的一种自然保健法。通过充分的抚触,传递触觉,视觉,听觉,动觉,平衡觉的综合信息。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增进食物消化吸收,调节婴儿睡眠节律,提高婴儿免疫力及抗病力[2]。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抚触这种非语言的感情交流方式增强新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亲密接触。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应激力和智力[3]。提高宝宝的情商智商,刺激大脑发育,稳定宝宝的情绪,为以后宝宝的性格发育,健康的人际交流以及健全的适应行为奠定基础。

新生儿抚触不仅仅是肌肤的接触,也不是单纯的医疗护理行为,而是通过声音,光线,语音,表情等多因素干预,让宝宝感到爱和关怀,是情感和爱的连接与传递。抚触与情感的重叠作用,可对各种神经行为发育形成一种综合的增强功能[4],婴儿的神经细胞的联系是通过语言,图像,声音,面部表情甚至因果关系(婴儿微笑后母亲以微笑回应)的学习而得到增强。并且这种关系将会成为永久的。抚触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当代的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认为,从妊娠第八周起,胎儿的大脑皮层就开始形成,出生时,脑神经细胞大部分已分裂形成。新生儿在常规的环境中,神经细胞按一般的速度发育,外界的刺激越频繁,越强烈,脑神经细胞发育速度也越快[5]。

通过对新生儿抚触的临床观察证实,抚触可以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变得自然协调,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和心里行为发育,它可提高母乳喂养率,它是一种关爱,一种保健治疗,给家庭和婴儿带来欢愉和健康。目前抚触在我国的宣传和推广还不够深入,大多数人对抚触还不甚了解因而还需要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推行,让更多婴儿从生长第一天起就接受抚触,使他们从中获益,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AbogailW,Frank A S,Tiffany F O,et al.Massage effects on co-caine-exposed preteen neonates.JDevBevBehavPediatr,1993,14:318-322.

[2]杨旭芳.新生儿抚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国康复,2004,19(3):176-177.

[3]何国琼,林小艳.改良抚触方法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78-280.

[4]雪丽娟,叶梅艳,杨巧玲,等.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29.

新生儿抚触护理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08年11月在我院剖宫产、阿氏评分在8~10分的足月新生儿100例, 随机分为2组, 干预组50例, 男婴27例、女婴23例, 对照组50例, 男婴26例、女婴24例, 2组新生儿出生时均无窒息史、抢救史, 出生后全部采取母乳喂养, 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2组性别、体重、胎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保持室内温度在25℃左右, 时间一般安排在新生儿出生24h之后, 选择婴儿2次进餐之间, 不烦躁, 清醒时进行。腹部抚触的方法:抚触前操作者应温暖双手, 倒一些婴儿润肤油润滑双手, 2手分别从新生儿右下腹经中上腹滑向左上腹, 右手指腹面自右上腹滑向右下腹部, 再自右上腹经左上腹滑向左下腹, 最后自右下腹经右上腹滑向左上腹、左下腹。每个动作3~5次, 每日2次, 每次10~15min, 共6d。对照组新生儿不予腹部抚触。

1.3 观察项目

(1) 新生儿出生后第2~6日每日吸吮次数; (2) 首次胎便排出时间; (3) 首次胎便转黄时间; (4) 每日排泄黄便次数; (5)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1) 2组新生儿出生后第2~6日每日吸吮次数比较, 腹部抚触组为 (8.17±0.84) 次, 对照组为 (7.96±0.82) 次, 2组差异显著性 (P<0.01) 。

(2) 2组新生儿出生后首次排出胎便时间、首次胎便转黄时间和从大便转黄后3d内每日排黄便次数情况, 见表1, 结果抚触组情况优于对照组。

(3) 2组新生儿出生后6d内经皮测黄疸指数比较 (x-±s) , 如表2。

3 讨论

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缺乏使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的菌丛, 使肠内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此外, 新生儿肠内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多, 活性高, 很快将结合胆红素分解为脂溶性间接胆红素, 迅速被肠粘膜吸收进入血循环造成高胆红素血症。因此促进胆红素排泄, 减少其重吸收即为治疗黄疸的有效措施之一。

以上结果表明, 尽管新生儿黄疸发生原因比较复杂, 但抚触有明显减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作用。这是一项简便易行、成本低、效益好且又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但是, 新生儿抚触次数的多少、抚触时间的长短及抚触部位和抚触手法的不同, 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高低有无影响、抚触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对新生儿成长发育等其他方面有无影响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注:与对照组同项比较, *P<0.05, **P<0.01, ***P<0.01, 下同

摘要:目的观察对新生儿进行腹部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第1胎足月健康新生儿100例, 随机分为2组, 干预组出生后第1日即进行腹部抚触, 每日2次, 每次10~15min, 共6d。对照组不进行腹部抚触。结果2组新生儿每日吸吮次数、首次胎便转黄时间, 经皮测黄疸指数及新生儿每日排黄便次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进行护理干预的新生儿出生后首次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提早, 排黄便次数增加, 每日吸吮次数明显增加, 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

关键词:腹部抚触,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

参考文献

[1]朱延力.儿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8 9.

[2]王菊香, 高玉先, 张葆荣.抚触与早产儿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1) :30.

新生儿抚触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入院新生儿(含早产儿),入选标准:出生后24 h转入笔者所在科,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死亡、失访及家长不能配合的病例,共收集患儿165例,根据患儿出生顺序随机分为抚触组(M组)82例与对照组(C组)83例。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予正确的基础护理。

1.2.2 抚触治疗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M组患儿自住院第2天起开始给予抚触疗法,2次/d,分别在上午及下午哺乳后1 h进行,15 min/次[2],记录患儿出院时间。出院后教育其家长以同样方法继续抚触,随访至患儿3月龄,记录3月龄时体重及身高。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资料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行LSD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M组住院天数(4.04±0.21)d,较C组(4.89±0.28)d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3月龄体重及身高增长率分别为(111±9.4)%、(29±3.2)%,均明显高于C组(93±7.9)%、(23±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的双手对被抚触者的皮肤各部位进行有技巧的按摩,对新生儿进行全身抚触,可以使之得到大量的感觉信息刺激,让患儿感受到满足、心理安慰,使患儿感觉安全、舒适,安定患儿情绪,减少焦虑和烦躁[3]。国内外研究表明,抚触不仅有益于新生儿健康及生长发育,而且能促进体重增加,促进机体免疫力和应激能力的提高,预防和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具体表现如下。

3.1 促进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

抚触能促进母婴间的交流,增加母子感情,促进孕妇乳汁的分泌,增加婴儿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和交流,从而促进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4]。

3.2增强机体免疫力

按摩可刺激新生儿的淋巴系统,增强婴儿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和活性,使Ig M、Ig G增加,促进婴儿β-内啡肽、5-羟色胺、肾上腺素、血清素等分泌,增强免疫应答,从而增加其免疫力,降低常见感染性疾病发病率[5,6]。

3.3 促进生长发育

抚触可使婴儿代谢增强,刺激内分泌肽、鸟氨酸脱羧酶分泌,提高生长激素水平,使血红蛋白合成增加,增加婴儿骨骼及体重,促进其生长发育[7]。

3.4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抚触能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促进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加,有效改善新生儿、早产儿的消化功能,减少新生儿、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5,6,7,8],促进排便,对新生儿、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具有治疗价值[9]。

3.5 促进黄疸的消退

抚触使新生儿、早产儿食欲增加,促进肠蠕动,加速胆红素的排泄,降低新生儿、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减轻病情,减少核黄疸的发生,并能减少光疗引起的患儿烦躁、哭闹、腹胀、呕吐等副反应[10,11]。

3.6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抚触可兴奋婴儿皮肤感受点,刺激触觉神经细胞和中枢的联系,从而刺激脑的神经组织发育[6]。同时抚触又是一种情感的交流,相当于一种语言,使婴儿情感有所回馈,也有益于脑的发育[12,13]。

3.7 减轻疼痛刺激

抚触带来的温和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张力改变及5-羟色胺的作用,满足婴儿感情上的需求,使其身心感到安慰,消除了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减轻对疼痛刺激的反应[14]。

3.8 抚触可用于其他新生儿、早产儿疾病治疗

如新生儿硬肿症[15]、羊水咽下综合征及皮肤疾病等。

抚触是一种最自然、最经济、最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医疗技术。目前,许多国家成立了抚触机构,我国在近几年内开展了对抚触的多方面研究和探索。抚触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早产儿疾病康复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入院的新生儿、早产儿165例,根据患儿出生顺序随机分为抚触组82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抚触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自住院第2天起开始给予抚触疗法,2次/d,15~20min/次,出院后教育其家长以同样方法继续抚触,记录患儿出院时间,随访3月龄时体重及身高增长率。结果:两组患儿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抚触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住院天数明显缩短,3月龄时体重及身高增长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能促进新生儿、早产儿疾病的康复,有助于其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新生儿抚触护理 篇8

婴儿抚触源于英语Touch, 在发达国家婴儿抚触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婴儿抚触通过双手对婴儿轻柔爱抚与温和按摩, 被认为是对婴儿健康最有益处最自然的一种医疗技术。

1.1 第一节, 婴儿抚触 (脸部)

在手掌中倒适量婴儿油, 将手搓热, 从婴儿前额中心处开始用双手拇指轻轻往外推压。然后依次是眉头, 眼窝, 人中, 下巴。婴儿抚触脸部这个动作, 可以舒缓脸部因吸吮、啼哭及长牙所造成的紧绷。

1.2 第二节, 婴儿抚触 (胸部)

双手放在宝宝的两侧肋缘, 先是右手向上滑向宝宝右肩, 复原;换左手, 方法同前。婴儿抚触胸部动作可以顺畅呼吸及面部血液循环。

1.3 第三节, 婴儿抚触 (手臂)

双手先捏住宝宝的一只胳膊, 从上臂到手腕轻轻挤捏, 再按摩小手掌和每个小手指。换手, 方法同前。婴儿抚触手臂动作, 可以增强手臂和手的灵活反应, 增加运动协调功能以及增强血液循环。

1.4 第四节, 婴儿抚触 (腹部)

在宝宝腹部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这个动作可以加强婴儿内排泄功能, 有助排气舒解便秘, 按摩动作要在婴儿下腹结束 (右下方) , 这是排泄器官所在部位, 婴儿抚触腹部动作目的是把排泄物推向结肠。注意: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进行这个按摩动作。

1.5 第五节, 婴儿抚触 (腿部)

从宝宝的大腿开始轻轻挤捏至膝、小腿, 然后按摩脚踝、小脚及脚趾。婴儿抚触腿部动作是增强腿和脚的灵活反应。

1.6 第六节, 婴儿抚触 (背部)

将宝宝趴在床上 (注意宝宝脸部, 使其呼吸顺畅) , 双手轮流从宝宝头部开始沿颈顺着脊柱向下按摩, 再用双手指尖轻轻从脊柱向两侧按摩。动作结束后, 还可将手轻轻抵住宝宝的小脚, 使宝宝顺势向前爬行 (注意:新生儿做1~2个爬行动作即可) 。

2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综合征, 由于寒冷损伤, 感染或早产引起, 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 又称寒冷综合征, 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

2.1 原因

由于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皮肤薄嫩, 血管丰富, 容易散热。综色脂肪是新生儿体内特有的组织, 它的代谢是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急需产热时的主要能量来源, 而饥饿时的能量来源是白色脂肪, 如小儿周围环境温度过低, 散热过多, 棕色脂肪容易耗尽, 体温即会下降。新生儿严重感染时体温也会不升。这些情况下皮下脂肪都容易凝固而变硬, 同时低温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 渗透性增加, 易发生水肿, 结果产生硬肿。硬肿易发生于小腿, 面颊肩部, 大腿外侧, 臀部, 上肢等, 亦可累及全身。

2.2 治疗

(1) 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 (1) 轻症患儿在温水浴后用预暖的棉被包裹, 置24~26℃的暖室中外加热水袋, 水温从40℃渐增至60℃, 体温可较快上升至正常。 (2) 中度和重度患儿可先安放在远红外线开放型保暖床上, 将温度调节到高于小儿体温1.5~2℃处, 约每30分钟能使体温升高1℃随患儿体温的上升继续提高保暖床的温度, 当体温达34℃时可移至封闭式保暖箱中, 保持箱温在35℃左右。 (2) 营养和液体:要保证供应足够的热卡和液体, 开始时热卡至少应达到基础代谢的需要, 以后渐加至正常需要量液体量一般控制在60~80m L/ (kg·d) , 缓慢滴入, 速度约4m L/ (kg·h) 因低温时心肾功能减低, 输液量不宜过多。对低血糖小儿适当提高葡萄糖进入量。 (3) 药物:对心肾功能较差者可给多巴胺和多巴酚胺等心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宜用小剂量2~5μg/ (kg·min) 静脉滴入;抗生素的应用对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尤为重要对肾脏毒性较大的药物尽可能少用。

上述治疗是我们的常规治疗方案, 硬肿消退效果不理想, 我科采用了婴儿抚触辅助治疗先报道如下。

3 资料与方法

3.1 治疗组

患儿8例, 男4例, 女4例, 都分别患有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体重在1500~3500g之间, 这些患儿在入院是或入院后1~2d即出现硬肿, 我们给予相应的补液, 置暖箱等抗感染, 对症治疗后再给予婴儿抚触, 针对硬肿部位抚触时间稍延长, 每次20~30min, 每日2次。在给予抚触1d后即发现硬肿部位的皮肤明显变软, 硬肿范围缩小, 在2~3d后逐渐消退, 痊愈。

3.2 对照组

患儿5例, 男3例, 女2例, 也分别患有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体重在1500~3500g之间, 这些患儿在入院时即患有硬肿, 我们给予相应的补液, 置暖箱等抗感染, 对症治疗, 随时观察病情变化。结果发现患儿四肢及全身温暖, 硬肿在1~2d后都无明显变化, 第3天时硬肿范围缩小。轻者4d左右消退痊愈, 重者5~6d消退痊愈。

4 结论及体会

新生儿抚触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出生的7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婴36例, 女婴40例;体重2.6~4.0 kg, 平均体重 (3.2±0.5) kg;其中自然分娩56例, 剖宫产20例;所有婴儿均为足月分娩;足月产儿, Apgar评分均>8, 无窒息史, 无新生儿综合征及并发症, 均无脐带感染症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A组与B组, 各有38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体重、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新生儿不进行任何干扰。B组新生儿给予水疗结合抚触法, 在操作前, 将水温调试到28~30℃为宜, 采用特制的仿羊水溶质配方作为游泳用水, 保持水深不让新生儿足底触及泳池底部为标准, 选择适宜医院用的游泳圈。泳池内均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预防发生交叉感染。每人1桶水备用, 控制水温在38~40℃在进行游泳前要给予婴儿贴上防水护脐贴, 选择合适型号游泳圈由专业人士给其套上, 将婴儿放入游泳池中时动作要轻缓, 手法要娴熟, 让其进行自由运动, 并密切关注婴儿是否出现不适状况。游泳维持时间15 min/次左右。在水疗运动完成后要由专业人士运用科学的抚触方法从头面、胸、腹部、四肢、手足、背部循序渐进的进行, 顺时针方向在脐痂已经脱落的婴儿脐部进行按摩, 每个动作要重复4~5次左右。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出院时的体重增加情况、排便时间及粪便转黄的时间。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2 结果

B组新生儿在出生10 d体重增加较A组快, 粪便转黄时间较A组早, 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家长越来越重视婴幼儿的健康保健工作[2]。婴儿水疗又被称作“婴儿游泳”, 是具备专业设备、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在仿羊水的泳池中, 使婴幼儿在水中被动及自主进行早期活动。经相关研究表明, 对婴儿进行水疗恩能够够有效提高婴儿免疫力以及机体应急能力, 能够有效促进婴儿睡眠, 提高婴儿睡眠质量, 增强婴儿胃肠功能从而促进消化及吸收。婴儿在水中进行游泳时, 一般是先被动游泳, 后改变为自主的主动游泳, 有效促进婴儿的机体生长发育。

游泳水疗法将现代科学育儿技术与新生儿游泳本能有效结合起来, 通过配置特定配方的水质, 控制好特定的水温, 使新生儿在与母体子宫羊水相似质地的环境中自主进行全身运动, 以对其生长发育形成积极促进的影响, 也能起到降低疾病发生概率的目的[3]。新生儿在水中进行游泳时, 能够通过水对胸廓产生的一定的压力而对新生儿的肺活量起到增加作用, 并能对胸廓的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并能对心肺功能起到增强的功效。同时在水的拍击影响下能使肌肉、四肢关节、骨骼等灵活性增强, 其柔韧度增加, 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加快婴儿的成长, 水波还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对婴儿的皮肤及外周血管进行轻柔按摩。因此, 对新生儿进行水疗能对婴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血液循环系统起到积极影响, 加速婴儿的消化、呼吸、循环、骨骼及肌肉等的发育, 促进脑神经功能的发育, 使婴儿的身心超前进行发育, 超前开发婴儿的智商以及情商。抚触的手法较简便易行, 且效果显著, 比较实用, 能通过对婴儿方的皮肤进行抚触, 有效刺激触觉感受器, 然后经传入神经及时将刺激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对收到的刺激信号进行全面分析及判断, 后做出相应反应, 进而促进神经及其他系统进行快速生长发育。国内研究资料表明, 婴儿通过进行游泳锻炼, 增加了婴儿的摄奶量, 体内激素水平也明显增高, 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对婴儿实行水疗保健, 能使婴儿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功能增强, 从而提高了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增高了婴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 加快淋巴转换率, 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空气的导热能力小于水, 人在水中进行游泳活动时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从而促进肠道蠕动功能。经研究表明, 新生儿的胎粪中含有胆红素, 其含量在90 mg左右, 当这些胆红素在肠腔内不能及时排出时, 从而使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增加, 引发黄疸的发生或者使原本患有黄疸的婴儿症状加重, 而婴儿水疗能够促使排便, 使胆红素及时排出体外, 缩短转为黄疸的时间, 减少肝肠循环, 促进胆红素在肠道中被重复吸收, 能够有效降低婴幼儿黄疸的发生率。

该研究中, 水疗结合抚触法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不进行任何干扰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就证实, 水疗结合抚触法能够促进正常足月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使其健康生长, 是较为有益的婴幼儿保健运动项目,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竞萍, 田莉莉.新生儿泳疗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4 (12) :45-46.

[2]杨小兰, 都三萍, 王安荣.新生儿游泳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 2010, 8 (456) :48-49.

新生儿抚触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2月笔者所在科新生儿区收治的420例进行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男248例, 女172例, 年龄2~28 d, 黄疸指数 (224.01~266.76μmol/L) 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符合光疗指征。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0例。观察组男136例, 女74例, 年龄2~27 d, 平均 (16.7±2.4) d, 平均病程 (5.1±2.2) d;对照组男138例, 女72例, 年龄2~28 d, 平均 (16.5±2.3) d, 平均病程 (5.2±2.1) d。两组性别、年龄、治疗用药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一般常规护理, 如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的供给, 维持体温的恒定, 保护眼睛及生殖器, 保持皮肤清洁及完整性, 减少副作用发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抚触及音乐疗法。照射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天上午沐浴后选取新生儿前额正中点位测定点通过经皮黄疸测定仪对新生儿黄疸指数进行测量并记录。给予蓝光照射治疗, 12 h/d。黄疸指数测定及蓝光照射治疗为同一常见同一型号设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4 d后哭闹平均时间、睡眠平均时间以及黄疸指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4 d治疗, 观察组患儿哭闹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 讨论

音乐通过声波的形式刺激人的听觉系统, 并在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产生反应, 调节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 从而对神经、血管、内分泌等系统功能造成影响[1,2]。将音乐特质科学而系统的进行运用, 产生对人有益的影响, 在个人疾病或残障治疗过程中使身心以及情绪达到最佳结合被称为音乐疗法[3]。该治疗方法不仅具有调节心率、舒缓肌肉紧张、降低血压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镇痛、镇静[4]。早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及古印度人即将其应用于疼痛的缓解。

抚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方法, 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 近年来传入我国, 在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中应用较多。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 医学模式也在不断转变。护理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执行医嘱或者是技术操作, 而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作为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一项有益措施, 抚触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和应用等优点。在治疗护理过程中, 患儿出现烦躁或哭闹时给予包括躯体抚触以及腹部按摩在内的抚慰, 通过对患儿触觉和听觉系统的爱抚消除其紧张恐惧感, 让患儿在安静和舒适的状态下实施蓝光治疗。当新生儿得到爱抚后, 大脑丘脑下部可对内分泌系统产生调节作用, 促进其分泌对精神系统有稳定作用的激素。而当患儿得不到足够的爱抚时, 就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一种不安状态。有研究认为对患儿施以温柔抚触的同时, 配合亲切的语言以及关爱而温和的微笑和眼神在满足患儿爱的需要的同时还会增加去安全感以及舒适感。正确的抚触同时可以对婴幼儿胃肠液的分泌起到刺激作用, 有利于消化和吸收食物, 排泄胎粪, 从而减少了机体重吸收胆红素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5,6]。此外抚触对新生儿呼吸循环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可以增加其安静睡眠时间, 有利于新生儿体重增加, 这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生理功能改善有着重要意义[7]。韦林安等曾提出抚触可提高光疗中患儿的适应性和光疗效果[8]。还有文献报道, 在对新生儿进行抚触的过程中配以舒缓优雅的背景音乐与单纯进行抚触的新生儿进行比较, 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哭闹, 延长其睡眠时间, 缩短胎便转黄时间, 降低黄疸指数[9]。

本组研究资料中, 笔者对21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再予以抚触加音乐的方法配合治疗, 较之于单纯的常规治疗, 抚触加音乐治疗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哭闹时间、睡眠时间以及黄疸指数的改善均有明显优势。说明抚触加音乐疗法在增加黄疸患儿治疗效果方面疗效确切。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治疗过程中, 配以合理的抚触以及音乐, 不仅可满足患儿对爱抚的需求, 有效增强常规黄疸治疗的疗效, 该组合治疗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促进生长发育的辅助手段, 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做进一步的研究, 使该方法得以规范, 为更多的黄疸患儿提供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抚触加音乐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4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按一般的常规护理, 观察组另外加用抚触及音乐疗法。观察两组新生儿平均哭闹时间、睡眠时间、黄疸指数。结果:治疗4d后观察组哭闹时间和经皮测定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 每日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1) 。结论:抚触加音乐疗法可提高光疗中患儿的适应性和光疗效果。

关键词:抚触,音乐疗法,高胆红素血症,应用

参考文献

[1]崔静, 赵继军.音乐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 2007, 13 (25) :2421-2422.

[2]裴艳, 刘晓虹.我国音乐治疗研究的发展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 (4) :40-42.

[3]叶翠.音乐与心理[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 12 (4) :23-25.

[4]华陵莉, 王李芳.患者焦虑的评估及处理[J].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11) :46.

[5]汤丽娟.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护理研究, 2003, 17 (1) :280.

[6]张锦琼.抚触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3) :31-32.

[7]黄水清.婴儿抚触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 2000, 15 (20) :567-568.

[8]韦林安, 李丽, 何群.抚触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蓝光治疗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 2007, 21 (5) :1357-1358.

上一篇:地应力测量方法综述下一篇:平凡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