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工业规划十篇

2024-08-21

“十二五”工业规划 篇1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相关产业。为加快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单位编制了《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水泥工业“十二五”展规划》、《平板玻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非金属矿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5个子规划。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的具体部署,是推进未来5年我国建材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5年。全行业继续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转变、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一)主要产品产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建材工业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水泥产量18.8亿t,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建筑陶瓷产量78亿m2,卫生陶瓷产量1.7亿件,年均分别增长11.9%、10.5%、13.2%和15.7%。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7万亿元,实现利润2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9.5%和42%。

(二)部分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等先进生产技术,并具备了成套装备的制造能力。12万t超大型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及全氧燃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水泥的大型原料均化、预分解窑节能煅烧、节能粉磨、自动控制以及工程设计和装备制造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5年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7.7亿t,2010年新型干法产能达到12.6亿t,占总产能比重81%。浮法玻璃比重达到87%,其中优质浮法玻璃比重35%。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55%。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4亿t、落后平板玻璃产能6000万重量箱。2010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量4.7亿t,约占全国的25%,前2家产能已超过1亿t。前10家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达到57%。东、中、西部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占比由2005年的54%、25%、21%调整为2010年的41%、29%、30%,一批浮法玻璃和建筑陶瓷生产线在西部地区相继建成。

(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建材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5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烟气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46%和12%。建材工业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6亿t,其中利用煤矸石量占全国50%以上,综合利用粉煤灰量占全国30%以上。700多条水泥生产线配套建成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800 MW。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及工业废弃物(以下简称协同处置)关键技术已经全面掌握,一批示范工程陆续实施并推广应用。

(五)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0年建材工业出口总额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同时,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带动水泥工业大型成套装备批量出口,国内企业广泛参与国际工程服务领域竞争,占有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建设市场40%以上份额。

注:(1)5年累计数;(2)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总体看,建材工业快速发展仍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具体看,行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总体能耗高、排放多,落后产能规模大,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二是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三是技术创新不足,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滞后。四是企业平均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

二、发展环境

(一)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建材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建材工业发展将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未来5年,国内投资比重将有所下降,增速也将放缓,但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实施,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建材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品种、质量、性能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绿色建筑也促使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抗震减灾、防火保温、舒适环保等新的功能,同时在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迫使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约束,迫切要求建材工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建材工业核心竞争力。建材工业主要产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总体过剩,未来市场竞争势必日趋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将决定建材企业能否有效应对国际化带来的严竣挑战。

(二)需求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建材工业主要产品需求将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发展速度渐趋平缓的态势。

注:2010年数据为实际产量数;2015年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需求预测数据包括国内市场需求及兼顾国际产业分工可能出口量。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建材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建材工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从严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盲目扩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开发集安全、环保、节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材料,促进建材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坚持技术进步。加强自主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开发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加快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与应用,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坚持优化布局。统筹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和物流成本等因素,立足区域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大宗产品产能。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促进形成沿江沿河产业带。在循环经济园区和城市周边,配套发展协同处置和消纳固体废弃物项目。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淘汰落后的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协同处置推广应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提高20%。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水泥、玻璃行业重点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注:(1)水泥基材料及制品比重指用于工厂化生产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比例;(2)新型墙体材料是指墙体材料中黏土实心砖以外的部分;(3)5年累计数;(4)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四、发展重点

(一)优化产业结构

1. 优化组织结构

支持水泥、平板玻璃等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管理、资源、资本、品牌为纽带,加快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实施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通过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精深加工、物流营销和工程服务等,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综合竞争力。

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加工玻璃、陶瓷、非金属矿等行业中小企业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优势,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引导产业链各类企业加强分工协作,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 优化产品结构

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重点发展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加快培育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 优化区域结构

水泥。立足服务区域市场,着眼降低物流成本,统筹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和市场等因素,优化生产力布局。在石灰石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布局熟料生产基地。支持大型熟料生产企业,在有混合材来源的消费集中地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线。在大中城市周边,利用已有水泥窑开展协同处置。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00 kg的省份,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不足900 kg的省份,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平板玻璃。产能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除优质浮法技术外,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重点围绕发展高端品种、提高质量、强化节能减排及深加工等环节,改造和提升现有生产线,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支持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序适度发展平板玻璃。引导玻璃深加工企业集中布局和集聚发展。

建筑陶瓷。东部沿海地区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引导产业转移,原则上不再新建产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打造知名品牌,支持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发展陶瓷机械装备、物流、商贸会展等配套产业。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适度承接东部地区陶瓷产业转移,重点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档次及配套能力,培育区域品牌。西部地区可根据市场、资源、能源和环境条件,适度布局生产能力。

新型建筑材料。按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集聚发展的模式,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在部分城镇周边合理布局若干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加工基地,推进部品化。

非金属矿。严格行业准入,加大资源保护。以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业经济区为基础,依托优势矿产资源集中地,统筹规划,建设石墨、石材、萤石、耐火黏土、高岭土和膨润土等深加工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

4. 发展建材服务业

促进建材工业生产制造与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定制加工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设计咨询服务单位开展工程咨询、试验设计、装备集成、安装调试、运营服务一体化的建材生产工程承包服务,积极开拓国内外业务。发展建筑陶瓷、石材等装饰及装修材料的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推进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石材等大宗材料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探索建立建材下乡营销配送体系,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面向建材行业的能效评估、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检测认证、科技成果推广等服务,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

(二)推进节能减排

1. 加大节能降耗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对现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建材工业能效水平。

2. 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执行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坚持减量置换,推进兼并重组,加强技术改造,支持“上大压小”,控制产能扩张,加快淘汰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落后水泥生产线、水泥粉磨站以及落后平板玻璃生产线。2015年末,水泥、平板玻璃等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3. 推进清洁生产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优化工艺流程,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控制生产全过程污染物的产生、治理和排放。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减轻末端治理压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广高效除尘技术与装备,加强生产过程粉尘排放控制,降低粉尘排放量。推广降噪新技术,降低声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水污染。

4. 发展循环经济

充分发挥建材工业无害化最终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建立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以及城市和谐发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协同处置示范工程建设。减少资源消耗,鼓励综合利用矿渣、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尾矿等大宗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生产水泥、墙体材料等产品,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发展绿色矿业,强化非金属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三)加快技术进步

1. 加强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制约建材工业的窑炉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二氧化碳减排以及低品位原燃料利用等关键技术,大力开发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加工制造核心技术,加快研发促进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

2. 推进技术改造

支持建材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以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完善、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水泥。对新型干法生产线实施以余热发电、协同处置、综合节能、粉磨节电、高效收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减排等为主的技术改造。

平板玻璃。原料优化和标准化控制、配合料高温预分解、全氧燃烧、熔窑余热综合利用、烟气脱硫脱硝、生产线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改造。

建筑卫生陶瓷。陶瓷砖干法制粉、薄型化、一次烧成,卫生陶瓷高压注浆、真空挤出等技术改造。

墙体材料。以节能型隧道窑逐步替代轮窑、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电机为主的技术改造。

非金属矿。以超细超纯选矿加工、尾矿综合利用和改性复合深加工为主的技术改造。

3. 完善标准规范

加快制修订特种玻璃、精深加工玻璃、特种玻纤、水泥基材料及制品、防火保温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特种陶瓷、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等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加强与应用标准衔接。制、修订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协同处置、产品质量、包装贮存运输使用、安全卫生防护等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与国际标准对接,提升国内相关标准的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五、重点工程

(一)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建材工业节能减排,到2015年水泥、玻璃、陶瓷、玻璃纤维等主要行业能耗和排放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在大中型建材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推广和应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制订主要行业能耗标准,在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对不达标企业实施节能专项改造。推广高效减排技术与装备,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二)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开展协同处置,利用水泥窑帮助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减少土地占用,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最终处置,推动水泥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主要内容:选择若干座大中型城市,依托周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对水泥熟料生产装置进行适应性改造,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各类废弃物的预处理设施,开展协同处置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争取到2012年,在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到2015年,部分中等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

(三)产能优化工程

工程目标: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亿t,淘汰落后平板玻璃产能5000万重量箱。

主要内容: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行业准入条件,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和国家财政支持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落后产能压缩和疏导机制,确保淘汰落后和产能优化工程目标实现。

(四)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支撑,适当提高建筑材料耐久性,推动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

主要内容:结合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旧城改造、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以节能门窗、节能墙体、节能屋面系统为重点,生产并推广使用低辐射镀膜中空/真空玻璃制品等建筑节能玻璃、外墙用防火保温材料、阻燃隔热防水材料、轻质节能墙体材料、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等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以及新型抗震节能集成房屋。

(五)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培育工程

工程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牵引,以产业技术进步为支撑,推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发展。

主要内容:实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及制造规模化。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超薄屏显基板玻璃等特种玻璃,特种玻璃纤维、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高性能无机纤维,风电叶片、高压容器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石英陶瓷以及陶瓷分离膜等特种陶瓷,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和特种石墨等其他新材料。

(六)示范基地创建工程

工程目标:创建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为特征的建材领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主要内容:在具有资源和市场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基础好、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地区,依托龙头企业,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壮大主导产业,完善研发设计、信息网络、污染治理、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链配套体系,创建若干玻璃、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等生产精深加工一体化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指导

本规划由工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要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规划与产业政策、年度计划的衔接,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依据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核准或备案相关建设项目。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据本规划制订省级建材工业规划,并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按程序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

(二)创新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建材工业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强化行业运行监测,定期发布行业运行信息。加强行业管理,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完善产业政策

制修订水泥、玻璃、非金属矿、新型建筑材料等行业产业政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管理办法。研究制订鼓励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精深加工产品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协同处置的相关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行业准入管理,推进能效对标和清洁生产审核,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在项目核准(备案)、财税、信贷等方面统筹对本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和示范工程的支持。

(四)加强质量管理

推动行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深入推进水泥、玻璃、防火保温材料等重点建材产品的质量对标和达标工作。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制修订建材产品标准。结合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规程与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建设行业诚信体系,培育知名品牌。

(五)加大资源保护

加强非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在矿山开采、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产品质量、能源消耗、低品位矿综合利用等方面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萤石、耐火黏土等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实行生产指令性计划管理,严格生产总量控制。研究建立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六)推进国际合作

鼓励进口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严格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初级产品出口,支持扩大建材工业高附加值产品及装备出口。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工程总承包,开展境外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合作和投资建厂,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搭建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营销体系和技术输出的专业服务平台。

“十二五”工业规划 篇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有关行业协会, 有关中央企业: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平板玻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非金属矿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5个子规划。现印发你们, 请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八日

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言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相关产业。为加快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单位编制了《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水泥工业“十二五”展规划》、《平板玻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非金属矿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5个子规划。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 》的具体部署, 是推进未来五年我国建材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五年。全行业继续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转变、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一) 主要产品产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 建材工业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 水泥产量18.8亿吨, 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 建筑陶瓷产量78亿平方米, 卫生陶瓷产量1.7亿件, 年均分别增长11.9%、10.5%、13.2%和15.7%。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7万亿元, 实现利润2 000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29.5%和42%。

(二) 部分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等先进生产技术, 并具备了成套装备的制造能力。12万吨超大型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及全氧燃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水泥的大型原料均化、预分解窑节能煅烧、节能粉磨、自动控制以及工程设计和装备制造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五年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7.7亿吨, 2010年新型干法产能达到12.6亿吨, 占总产能比重81%。浮法玻璃比重达到87%, 其中优质浮法玻璃比重35%。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55%。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4亿吨、落后平板玻璃产能6 000万重量箱。2010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量4.7亿吨, 约占全国的25%, 前两家产能已超过1亿吨。前10家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达到57%。东、中、西部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占比由2005年的54%、25%、21%调整为2010年的41%、29%、30%, 一批浮法玻璃和建筑陶瓷生产线在西部地区相继建成。

(四)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建材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5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其中烟气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46%和12%。建材工业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6亿吨, 其中利用煤矸石量占全国50%以上, 综合利用粉煤灰量占全国30%以上。700多条水泥生产线配套建成余热发电, 总装机容量超过4 800兆瓦。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及工业废弃物 (以下简称协同处置) 关键技术已经全面掌握, 一批示范工程陆续实施并推广应用。

(五) 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0年建材工业出口总额193亿美元, 同比增长17.3%。同时, 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 带动水泥工业大型成套装备批量出口, 国内企业广泛参与国际工程服务领域竞争, 占有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建设市场40%以上份额。

总体看, 建材工业快速发展仍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 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具体看, 行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总体能耗高、排放多, 落后产能规模大, 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二是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三是技术创新不足, 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滞后。四是企业平均规模小, 生产集中度低。

二、发展环境

(一) 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建材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 既有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 也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 建材工业发展将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 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 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未来五年, 国内投资比重将有所下降, 增速也将放缓, 但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 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 以及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实施, 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建筑的发展, 对建材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 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品种、质量、性能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绿色建筑也促使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 进一步增强抗震减灾、防火保温、舒适环保等新的功能, 同时在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迫使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 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进一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约束, 迫切要求建材工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要求进一步提升建材工业核心竞争力。建材工业主要产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总体过剩, 未来市场竞争势必日趋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将决定建材企业能否有效应对国际化带来的严竣挑战。

(二) 需求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 预计建材工业主要产品需求将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发展速度渐趋平缓的态势。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建材工业发展方式, 立足国内需求, 严格控制总量,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技术进步, 发展循环经济,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 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促进建材工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 基本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从严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盲目扩张,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 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清洁生产, 着力开发集安全、环保、节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材料, 促进建材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坚持技术进步。加强自主创新, 强化创新驱动, 大力开发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 加快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与应用, 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坚持优化布局。统筹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和物流成本等因素, 立足区域市场需求, 合理布局大宗产品产能。充分发挥水运优势, 促进形成沿江沿河产业带。在循环经济园区和城市周边, 配套发展协同处置和消纳固体废弃物项目。

(三) 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 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淘汰落后的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 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协同处置推广应用, 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提高20%。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水泥、玻璃行业重点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1~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四、发展重点

(一) 优化产业结构

1.优化组织结构

支持水泥、平板玻璃等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优势骨干企业, 以技术、管理、资源、资本、品牌为纽带, 加快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实施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 通过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精深加工、物流营销和工程服务等, 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 延伸完善产业链, 提高产业集中度, 增强综合竞争力。

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加工玻璃、陶瓷、非金属矿等行业中小企业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优势, 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 引导产业链各类企业加强分工协作, 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优化产品结构

着力延伸产业链, 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品,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提升产品档次。重点发展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 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加快培育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优化区域结构

水泥。立足服务区域市场, 着眼降低物流成本, 统筹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和市场等因素, 优化生产力布局。在石灰石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布局熟料生产基地。支持大型熟料生产企业, 在有混合材来源的消费集中地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线。在大中城市周边, 利用已有水泥窑开展协同处置。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00千克的省份, 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 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 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不足900千克的省份, 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 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平板玻璃。产能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 除优质浮法技术外,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重点围绕发展高端品种、提高质量、强化节能减排及深加工等环节, 改造和提升现有生产线, 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支持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序适度发展平板玻璃。引导玻璃深加工企业集中布局和集聚发展。

建筑陶瓷。东部沿海地区要控制总量, 淘汰落后, 引导产业转移, 原则上不再新建产区, 重点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 打造知名品牌, 支持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发展陶瓷机械装备、物流、商贸会展等配套产业。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适度承接东部地区陶瓷产业转移, 重点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档次及配套能力, 培育区域品牌。西部地区可根据市场、资源、能源和环境条件, 适度布局生产能力。

新型建筑材料。按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集聚发展的模式,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 在部分城镇周边合理布局若干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加工基地, 推进部品化。

非金属矿。严格行业准入, 加大资源保护。以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业经济区为基础, 依托优势矿产资源集中地, 统筹规划, 建设石墨、石材、萤石、耐火粘土、高岭土和膨润土等深加工产业基地, 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

4.发展建材服务业

促进建材工业生产制造与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定制加工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设计咨询服务单位开展工程咨询、试验设计、装备集成、安装调试、运营服务一体化的建材生产工程承包服务, 积极开拓国内外业务。发展建筑陶瓷、石材等装饰及装修材料的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推进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石材等大宗材料物流配送网络建设, 探索建立建材下乡营销配送体系, 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面向建材行业的能效评估、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检测认证、科技成果推广等服务, 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

(二) 推进节能减排

1.加大节能降耗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 对现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 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全面提高建材工业能效水平。

2.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执行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 坚持减量置换, 推进兼并重组, 加强技术改造, 支持“上大压小”, 控制产能扩张, 加快淘汰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落后水泥生产线、水泥粉磨站以及落后平板玻璃生产线。2015年末, 水泥、平板玻璃等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3.推进清洁生产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 优化工艺流程, 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控制生产全过程污染物的产生、治理和排放。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 减轻末端治理压力, 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广高效除尘技术与装备, 加强生产过程粉尘排放控制, 降低粉尘排放量。推广降噪新技术, 降低声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 降低水资源消耗, 减少水污染。

4.发展循环经济

充分发挥建材工业无害化最终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优势, 建立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以及城市和谐发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协同处置示范工程建设。减少资源消耗, 鼓励综合利用矿渣、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尾矿等大宗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 生产水泥、墙体材料等产品, 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发展绿色矿业, 强化非金属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三) 加快技术进步

1.加强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制约建材工业的窑炉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二氧化碳减排以及低品位原燃料利用等关键技术, 大力开发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加工制造核心技术, 加快研发促进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

2.推进技术改造

支持建材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以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完善、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为重点, 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水泥。对新型干法生产线实施以余热发电、协同处置、综合节能、粉磨节电、高效收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减排等为主的技术改造。

平板玻璃。原料优化和标准化控制、配合料高温预分解、全氧燃烧、熔窑余热综合利用、烟气脱硫脱硝、生产线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改造。

建筑卫生陶瓷。陶瓷砖干法制粉、薄型化、一次烧成, 卫生陶瓷高压注浆、真空挤出等技术改造。

墙体材料。以节能型隧道窑逐步替代轮窑、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电机为主的技术改造。

非金属矿。以超细超纯选矿加工、尾矿综合利用和改性复合深加工为主的技术改造。

3.完善标准规范

加快制修订特种玻璃、精深加工玻璃、特种玻纤、水泥基材料及制品、防火保温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特种陶瓷、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等的技术和产品标准, 加强与应用标准衔接。制修订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协同处置、产品质量、包装贮存运输使用、安全卫生防护等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与国际标准对标, 提升国内相关标准的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五、重点工程

(一) 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建材工业节能减排, 到2015年水泥、玻璃、陶瓷、玻璃纤维等主要行业能耗和排放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在大中型建材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 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提升能效水平, 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推广和应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 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制订主要行业能耗标准, 在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 对不达标企业实施节能专项改造。推广高效减排技术与装备, 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 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二) 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开展协同处置, 利用水泥窑帮助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 减少土地占用, 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最终处置, 推动水泥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主要内容:选择若干座大中型城市, 依托周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 对水泥熟料生产装置进行适应性改造, 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各类废弃物的预处理设施, 开展协同处置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争取到2012年, 在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 到2015年, 部分中等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

(三) 产能优化工程

工程目标: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亿吨, 淘汰落后平板玻璃产能5 000万重量箱。

主要内容: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行业准入条件, 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和国家财政支持政策,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完善落后产能压缩和疏导机制, 确保淘汰落后和产能优化工程目标实现。

(四) 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支撑, 适当提高建筑材料耐久性, 推动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

主要内容:结合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旧城改造、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 以节能门窗、节能墙体、节能屋面系统为重点, 生产并推广使用低辐射镀膜中空/真空玻璃制品等建筑节能玻璃、外墙用防火保温材料、阻燃隔热防水材料、轻质节能墙体材料、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等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 以及新型抗震节能集成房屋。

(五)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培育工程

工程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牵引, 以产业技术进步为支撑, 推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发展。

主要内容:实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及制造规模化。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超薄屏显基板玻璃等特种玻璃, 特种玻璃纤维、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高性能无机纤维, 风电叶片、高压容器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 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石英陶瓷以及陶瓷分离膜等特种陶瓷, 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和特种石墨等其他新材料。

(六) 示范基地创建工程

工程目标:创建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为特征的建材领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主要内容:在具有资源和市场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基础好、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地区, 依托龙头企业, 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 壮大主导产业, 完善研发设计、信息网络、污染治理、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链配套体系, 创建若干玻璃、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等生产精深加工一体化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六、保障措施

(一) 强化规划指导

本规划由工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要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加强规划与产业政策、年度计划的衔接, 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 依据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核准或备案相关建设项目。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据本规划制订省级建材工业规划, 并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 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 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必要时按程序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

(二) 创新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建材工业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 强化行业运行监测, 定期发布行业运行信息。加强行业管理, 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 完善产业政策

制修订水泥、玻璃、非金属矿、新型建筑材料等行业产业政策, 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管理办法。研究制订鼓励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精深加工产品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协同处置的相关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严格行业准入管理, 推进能效对标和清洁生产审核, 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在项目核准 (备案) 、财税、信贷等方面统筹对本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和示范工程的支持。

(四) 加强质量管理

推动行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深入推进水泥、玻璃、防火保温材料等重点建材产品的质量对标和达标工作。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 制修订建材产品标准。结合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规程与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 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建设行业诚信体系, 培育知名品牌。

(五) 加大资源保护

加强非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在矿山开采、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产品质量、能源消耗、低品位矿综合利用等方面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萤石、耐火粘土等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 实行生产指令性计划管理, 严格生产总量控制。研究建立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六) 推进国际合作

鼓励进口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严格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初级产品出口, 支持扩大建材工业高附加值产品及装备出口。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 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工程总承包, 开展境外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合作和投资建厂, 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搭建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营销体系和技术输出的专业服务平台。

附件1: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2:平板玻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3: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4: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5:非金属矿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工业规划 篇3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介绍,截至2013年6月底,《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时间已过半,化纤协会开展了《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总结和评价了《规划》实施的进度与效果,研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对《规划》后半期继续实施和推进提出了措施建议。

报告指出,2012年,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888.5亿元,比2010年增长39.2%,年均增长18%;化纤产能达到4021万吨,比2010年增长14.2%,年均增长6.9%;化纤产量3792.16万吨,比2010年增长22.7%,年均增长10.8%;化纤在纺织纤维加工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70.0%提高到2012年的74%,提高了4个百分点;棉纺使用化纤量由2010年的1060万吨提高到2012年的1170万吨,增加了10.4%;化纤产量占全球比重达67.7%,比2010年提高近0.8个百分点。“可以说在产能产量方面我国的化纤行业做得相当不错。如果打分的话,我可以给打100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这样评价。

除了行业规模指标完成进度较快之外,整个化纤行业在这段时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行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推进明显、标准化建设发展较快、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在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方面,报告显示,行业常规产品优质化进一步推进,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取得新突破,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加快发展步伐,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工作有力推进,重点技术与装备自主化和工程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但在产业布局方面,在我看来,如果按照100分计算,这个分数还不到60,行业做得还不够,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由于整体布局和产业链配套等原因,并没有做起来。”端小平这样说,“综合来看,化纤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可以给打85分。”

对于整个化纤产业来说,在“十二五”的后半期,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也有新的特点。纤维需求仍将稳步增长,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国际纺织化纤工业格局继续调整,贸易环境不断复杂化,资源环境制约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带来更多挑战,行业发展自身也面临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需要行业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转型升级,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协调和谐发展。如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向民间资本开放上游石化领域;加强化纤原料供给保障;逐步建立高性能纤维材料国家采购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重大工程专项的组织实施;加快推动成立“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深化改革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的行业和企业都做好面对困难的充分心理准备,积极努力迎接行业的美好未来。”端小平说。(邵蔚)

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 篇4

《规划》突出了以下重点:一是指明了煤炭工业发展方向。《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一五”发展成就,深刻剖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准确把握国内外煤炭工业发展形势,提出了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重点任务。二是强调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顿关闭小煤矿,淘汰落后产能,依托科技进步,切实转变煤炭发展方式。三是明确了保障能源稳定供给为基本任务。稳步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建设大煤矿,合理安排煤矿生产建设规模,防止煤炭供需失衡,实现煤炭的长期稳定供应。四是突出了以人为本。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着力改善煤矿生产环境,注重尘肺病防治,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改善矿区民生,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好、落实好。五是强调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水资源条件,做好煤炭开发布局,开发中更加注重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更加注重保护环境。《规划》确定了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布局、集约开发、安全生产、高效利用、保护环境的发展方针,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保障煤炭稳定供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矿区环境质量,提高矿工生活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规划》提出了“六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煤炭工业发展与产业布局调整、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生产建设与控总量、调结构相结合,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促进煤炭产业升级;坚持开发转化与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推进高效清洁利用;坚持企业发展、接替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建设和谐矿区;坚持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相衔接,实现互利共赢。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煤炭生产能力41亿吨,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左右,原煤入选率65%以上;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千万吨级矿井(露天)达到60处,生产能力8亿吨;低热值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60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率75%;矿井水利用率75%,土地复垦率超过60%;节约能源9500万吨标准煤。

“十二五”工业规划 篇5

2012年9月14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发布了《山西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晋政办发[2012]69号) (以下简称“规划”) , 为山西省“十二五”期间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科学的蓝图。“规划”的实施对促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就“规划”中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作如下解读。

1“十二五”规划目标

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达20 428×104t;利用煤矸石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 000×104k W;山西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8%。

2“十二五”综合利用指标

到2015年:煤矸石综合利用量达到10 250×104t, 综合利用量达到68%, 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30%;粉煤灰综合利用量达到5 200×104t, 综合利用量达到84%, 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41%;钢铁冶炼渣综合利用量达到2 082×104t, 综合利用量达到68%, 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25%;脱硫石膏综合利用量达到669×104t, 综合利用量达到60%, 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35%;赤泥综合利用量达到135×104t, 综合利用量达到15%, 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12.6%;镁渣综合利用量达到882×104t, 综合利用量达到70%, 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28%;电石渣综合利用量达到190×104t, 综合利用量达到72%, 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30%。

3“十二五”综合利用任务

a) 电力工业利用煤矸石发电利用煤矸石7 850×104t;b) 水泥行业利用量3 447×104t。其中:利用煤矸石10×104t、粉煤灰1 700×104t、钢铁冶渣832×104t、脱硫石膏200×104t、赤泥25×104t、镁渣600×104t、电石渣80×104t;c) 建材行业新型建材利用量5 598×104t。其中:利用煤矸石2 044×104t、粉煤灰1 000×104t、钢铁冶渣900×104t、脱硫石膏369×104t、赤泥1 005×104t、镁渣200×104t、电石渣80×104t;d) 纸面石膏板制造业利用脱硫石膏100×104t;e) 陶粒制造业利用量1 090×104t。其中:利用煤矸石90×104t、粉煤灰1 000×104t;f) 高端利用量1 080×104t。其中:生产聚合氯化铝等利用煤矸石190×104t、生产白炭黑、氧化铝等利用粉煤灰500×104t;生产复合肥等利用钢铁冶渣300×104t、提铁提钪等利用赤泥10×104t、复合肥添加剂等利用镁渣50×104t、制作化工原料等利用电石渣30×104t;g) 各类建筑设施充垫与充填利用量2 168×104t。其中:利用煤矸石66×104t、粉煤灰2 020×104t、钢铁冶渣50×104t、镁渣32×104t。

4 综合利用主要途径与发展方向

4.1 煤矸石

a) 在大中型矿区, 稳步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

b) 扩大煤矸石制砖、水泥、砌块等利废建材和筑基铺路的利用规模;

c) 探索煤矸石生产增白和超细高岭土、膨润土、聚合氧化铝、陶粒、无机复合肥等高附加值利用途径;

d) 加大煤矸石用于采空区回填、土地复垦、沉陷区治理力度;

e) 鼓励引导大型矿业集团研发适合不同地质条件和矿井开拓方式的井下充填置换煤技术并推广应用。

4.2 粉煤灰

a) 鼓励电厂完善除灰系统, 基本实现粉煤灰干排;

b) 推广粉煤灰分选和粉磨等精细加工, 提高粉煤灰资源化利用能力及附加值;

c) 继续推进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蒸压砖、陶粒等利废建材生产应用, 大幅提高利用量和利用比例;

d) 有序推进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及其配套项目建设;

e) 推动煤电基地将粉煤灰用于煤矿井下防治煤自燃、防治水患安全工程;

f) 鼓励粉煤灰复垦、回填造地和生态利用。

4.3 脱硫石膏[1]

a) 将脱硫石膏作为天然石膏的替代, 提高建材等行业脱硫石膏制品的应用比例;

b) 推进脱硫石膏生产石膏砌块、干混砂浆等大规模利用;

c) 提高脱硫石膏的质量, 大力推进脱硫石膏生产水泥缓凝剂、高强石膏粉、纸面石膏板等高附加值利用。

4.4 赤泥[2]

a) 重点研发低成本赤泥膜分离脱碱技术、赤泥改性铁矿粉造块结合剂技术、赤泥生产高性能混凝土掺合科技术、赤泥制备工业窑炉用耐火保温材料技术、赤泥资源中提取稀土和稀散金属技术、赤泥生产新型建筑材料枝术、赤泥胶结充填料用于矿山充填工程技术、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技术等赤泥预处理深度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

b) 在河津、交口、阳泉等赤泥集中产生区域, 建设赤泥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集成和推广赤泥处置处理先进适用技术, 发展赤泥“以废治废”特色产业链, 有效提高赤泥综合利用率。

4.5 镁渣

a) 扩大镁渣在水泥熟料、制砖、砌块等利废建材和筑基铺路等用途中的利用规模;

b) 推进镁渣综合利用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积极研究和开拓新的镁渣综合利用技术和工艺;

c) 开发新的镁渣建筑材料制品、复合肥添加剂、型煤粘结剂等产品;

d) 鼓励镁渣改性生产微晶玻璃, 将镁渣作为复合肥添加剂替代白云石粉, 减少白云石的开采。

4.6 电石渣

a) 在聚氯乙烯行业, 积极开发、推广干法乙炔、无 (低) 汞催化剂、大型流化床氯乙烯合成反应器等新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耗碱、耗氯产品;

b) 支持企业上下游联合, 发展电力一电石一化工一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

c) 支持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 推广电石渣用作电厂脱硫剂, 鼓励电石渣通过净化提出纯净氢氧化钙, 用于生产轻质碳酸钙;

d) 积极探索电石渣生产生石灰作为电石原料、生产轻质砖、用做化工原料等用途。

5 规划实施的生态环境效益

“十二五”期间各类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规划目标20 428×104t, 如若能得以实现, 经概算可获得如下良好的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a) 可减少土地占用面积约5 333×104m2;b) 可减少扬尘排放量约40×104t;c) 可减少淋溶污染水进入土壤及地下水入渗量约1 335×104m3;d) 可减少生态恢复治理投资约16 000×104元;e) 可减少相关自然矿石资源开采约12 300×104t;f) 可增加综合利用产值约292×108元。

6 结语

山西“十二五”期间虽然对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科学规划, 为经济转型与跨越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 开发力度大, 是全国矿料的主要生产与供应地, 逐年产生的大量工业固废给山西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仍在持续增加。因此, “十二五”期间必须把规划的项目实施好, 确保其建成投运并发挥效益。在此基础上, 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a) 对未能得到综合利用的工业固废, 必须强化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实施全部规范处置;

b) 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 抓住山西列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 结合山西省情制定地方行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提升企业开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c) 强化工业固废在综合利用技术上的突破, 针对各类工业固废的不同性质, 提出综合利用的研究方向, 像朔州建设的粉煤灰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一样, 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发煤矸石、赤泥、冶炼渣、脱硫渣、氧化铝废渣、镁渣、电石渣等工业固废在建材、再生能源、化工、环保以及农业等方面高附加值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创新技术, 在全省建立起专业性的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 使园区成为全省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 为山西“十二五”后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储备与支撑, 持续提升山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为美丽山西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本文还参考了《山西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晋政办发[2012]69号) 。

参考文献

[1]陈云嫩.烟气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3 (8) :19-21.

《“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 篇6

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到“十二五”规划纲要, 未来5年推动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年) 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纲要》具体描绘了我们国家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 主要阐述国家的战略意图, 明确政府工作的重点, 是未来5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共62章5万余字, 另有5个图片和22个专栏, 分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等16篇。

《“十二五”规划纲要》体现6大特点, 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划纲要通篇贯穿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围绕主题主线确定政策导向、设置规划目标、明确战略重点。二是力求做到五年与十年、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 做好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 巩固和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 为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三是努力体现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导向, 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坚持民生优先原则, 在收入分配、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 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五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六是在体现规划战略性、前瞻性的同时, 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这是“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 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纲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 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进行全方位调整,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纲要》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历史的高度强化科技创新、教育人才、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 加强社会建议,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纲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深化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等领域的改革, 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形成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我国未来5年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制定。经过今后5年努力, 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 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教育发展将明显加快,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将取得显著成效,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将全面改善,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显著提高, 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工业规划 篇7

发展清洁、安全、低能耗、高纯度、规模化的多晶硅生产技术, 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率, 缩小与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的差距。实现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 鼓励规模化生产, 提高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密切关注清洁、环保的新型光伏电池及材料技术进展, 加强技术研发。

(二) 提高国产设备和集成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水平。

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光电转换效率, 降低生产能耗为目标, 支持多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片及组件、薄膜电池用关键生产设备以及发电应用设备研发与产业化, 加强本地化设备的应用。推动设备企业与光伏产品企业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

(三)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大力支持低成本、高转换效率和长寿命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研发及产业化, 降低电池产品成本和最终发电成本, 力争尽快实现平价上网。推动硅基薄膜、铜铟镓锡薄膜等电池的技术进步及产业化进程, 提高薄膜电池的转率效率。

(四) 促进光伏产品应用, 扩大光伏发电市场。

积极推动上网电价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并在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加强光伏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支持建立一批分布式光伏电站、离网应用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 (BIPV) 系统、小型光伏系统及以光伏为主的多能互补系统, 鼓励大型光伏并网电站的建设与应用, 推动完善适应光伏发电特点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

(五) 完善光伏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五”规划发展方式必须转型 篇8

金融危机的出现,对中国经济从外部冲击到内部需求都有所改变。前一个历史时期取得巨大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新的阶段具有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推进“十二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改革,对今后10年、20年、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了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的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现在看来,“十一五”提出的目标有相当一部分要落空。目前,这种部分落空所造成的影响,表面上还是有限的。但是,“十二五”期间,如果继续“十一五”未曾转变的增长方式,继续这种目标落空的态势,就会对我国后10年、20年、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将是大势所趋。

判断未来10年的经济走势,有一个趋势性判断,即支撑过去30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外部、内部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十二五”发展方式的转型与改革,面临着两个约束性条件。一是外部市场的变化。外部市场的萎缩将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同时也伴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长期实行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式应当终结。另一个是内部需求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在内部需求上突出地表现在从私人产品的短缺转变到公共产品的短缺。在这个背景下,我国以总量扩张为目标的增长主义应当终结。

“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不能把很多问题简单地归到外部因素上。“十二五”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改革,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变革;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改革;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十一五”规划中,把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作为一个出发点,把结构调整作为一个主线,这个思路很好,但现在看,这些思路、规划和目标都尚未实现或者难以实现。为什么没有实现?我认为,原因在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改变。地方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几个主要的特点,比如以追求经济总量为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土地批租和重化工业项目为主要特点,以行政干预和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不仅没有太大的改变,在最近几年反而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势头。

要实质性地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推进政府转型。那么,从2003年就已经提出的政府转型,为什么到今天依旧转不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就是政府转型和政府的自身利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政府自身利益倾向的形成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局性的,这就加深了政府转型的难度。“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结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而结构性调整和结构性改革有没有突破,或者说制定好的规划能不能实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政府转型方面有所突破。

“十二五”工业规划 篇9

《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日期:2012-1-20

文/刘兴龙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近日,工信部发布《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目标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率提高2 个百分点。至“十二五”末全行业出口总额达到3000 亿美元,年均增长7.5%。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8%。化纤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年产值超过100 亿元的企业(集团)超过20 家。

2010 年,全国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765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8.2%,就业人数1148 万人,年均增长2.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10 亿元,年均增

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长19.2%,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利润总额2875 亿元,年均增长27.7%。

从国际看,“十二五”时期,我国纺织工业面临发达国家在产业链高端、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链低端的双重竞争将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品牌和供应链整合的优势,占据着市场的主动地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动用贸易救济或增加技术贸易壁垒等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口。

从国内看,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受劳动环境和待遇的制约,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纺织工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趋严重,随着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本地就业数量增加,向东部纺织企业输出的劳动力数量逐步减少,东部企业劳动力短缺明显。同时,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对纺织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提出更高要求。

《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包括:

1、行业保持平稳增长。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

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增长8%,工业增加值率提高2个百分点。至“十二五”末全行业出口总额达到3000 亿美元,年均增长7.5%。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达到5150 万吨,年均增长4.5%。全行业就业人数保持在2000 万人左右;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至“十二五”末,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的比例达到48:27:25。

新产品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内销比重逐步提高,满足高中低不同消费层次需求。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8%。化纤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年产值超过100 亿元的企业(集团)超过20 家;

3、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左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1%。掌握一批高新技术纤维开发应用和先进纺织装备研发制造核心技术,棉纺、化纤和服装等行业主流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能力明显增强。形成具有国

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际影响力的品牌5-10 个,国内市场认知度较高的知名品牌100 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品牌企业50 家,品牌产品出口比重达到25%;

5、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再上新台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0 年降低20%,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0 年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 年下降10%。初步建立纺织纤维循环再利用体系,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到800 万吨左右。

“十二五”时期,纺织工业将重点发展四大领域。发展新型纺织纤维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差别化纤维、高技术纤维和生物质纤维技术及产业化。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装备和生产自动化控制水平,扩大产品的差别化比重,实现常规化纤产品的优质化。大力发展涤纶长短纤仿棉技术,高仿真仿棉纤维占涤纶比重达到15%,积极推广纤维纺丝液着色技术,有色纤维比重达到5-10%,并发展多元化聚酯产品。鼓励发展碳纤维(PAN 基)、芳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玄武岩纤维、超高

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促进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化,扩大应用领域。

发展高端纺织装备制造业。紧密围绕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各类高端纺织装备的研发制造和产业化,包括:高新技术纤维成套工艺技术装备,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成套工艺技术装备,全流程智能型纺织自动化生产线,高性能纺纱和织造设备,产业用预成型智能织造装备,新型非织造布成套装备,绿色环保低碳纺织机械产品,高端纺织技术装备专用基础件等。提升传统纺织机械的生产效率和自动控制水平,增强产品可靠性。加强纺织机械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两化”融合水平,促进纺织机械企业的工艺技术进步和提高机床数控化率。到2015 年,主要纺织机械产品30%以上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其中纺纱机械、化纤机械等主要产品达50%以上。

发展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原创核心技术,以新能源、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为重点,集中推动非织造、经编和立体成型编织、功能后整理、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复合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配合下游市场需求,加大产业用纺织品在工程领域应用的专业指导,扩大高端产品在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到2015 年达到1290 万吨,占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的比例达到25%。

发展传统纺织分行业。提高棉、毛、麻、丝天然纤维资源利用水平,加强高效、节能新型纺纱、织造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实现纺织产品的多样化和高档化。棉纺紧密纺纱达到2000 万锭,棉纺无梭织机占有率达到65%,复合纺、赛络纺、嵌入纺等新型毛纺技术推广应用比例达到60%以上,织物自动监测和分析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0%。加强服装企业信息化集成制造系统和大规模定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推广服装和家纺企业。

“十二五”工业规划 篇10

1.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精神, 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要求, 围绕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农时中突出的技术问题, 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建设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 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保证, 以企业为主体,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主要途径, 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 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 全面提升关系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一批重大产品技术, 拥有一批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 加速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实现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为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技术保证。

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农业机械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与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2.战略目标

2015年, 力争在大型农业动力和作业装备领域实现重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 并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开发的新产品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重点培育若干创新能力和水平优势显著、具有向行业持续输出技术能力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3.基本原则

(1) 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宗旨。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及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业装备制造业, 淘汰落后产品、生产技术与产能,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十二五”期间, 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 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加快新产品批量生产技术更新改造步伐, 从整体上提高农业装备制造业素质。

(2) 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作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进步的投资主体,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 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产业技术升级;把握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把握住后发优势, 加快产业技术水平跨越式发展。

(3) 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十二五”期间, 要加大对产业的高新技术投入, 总体跟进, 重点突破。从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发展农业装备的需求出发, 以增强农业装备产业素质和高新技术产品供给能力为核心, 坚持“自主创新, 市场急需, 重点突破, 持续提升, 发挥效能”的原则, 保持重要产品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 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 要加强技术集成和创新, 实施技术集成战略、吸收性发展战略、技术标准战略, 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与突破、成套技术系统集成及其产业化, 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围绕国家粮食与食物安全、区域优势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发挥, 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创新性强、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品质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重视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的高新技术装备, 推进其产业化。

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突破关键技术

1. 重点发展领域

(1) 保障粮棉油糖安全增效的技术装备。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棉安全目标, 继续提升动力机械和小麦生产技术装备水平, 突破水稻和玉米生产所需的栽植、收获装备的瓶颈, 开发纤维类、块茎类、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所需关键装备, 形成主要粮食和优势经济作物生产全过程用成套装备的开发和生产能力, 有效保证供给, 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效益。

(2)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的装备。以节能环保型农用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装备、种肥药精准施用装备、农作物秸秆储运机械、新型节水装备等为重点, 加强耕地、水、肥、药、种等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与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3)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装备。大力发展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经济作物生产装备, 提高畜牧机械水平, 特别是发展草饲料的牧、捆和运输装备, 提高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和产能。

(4) 农业产业化所需的农产品加工成套装备。重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及现代物流成套设备, 突破制约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供应链产业装备瓶颈;重点发展茶叶加工机械, 集成开发农产品在线检测控制设备, 构建保证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 确保农产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

(5) 农机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 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植保机械、节水装备等系统控制水平和智能水平, 以提高其生产率、安全性、舒适性等。

2.重点突破关键技术

(1) 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重点发展以大型拖拉机、高效通用联合收获机、精密播种和精确插秧机、大型喷灌机组等关键产品为龙头, 重点突破大功率农业装备配套的节能环保型柴油机电控喷射技术, 高效通用联合收获机械主要工作部件技术, 故障检测及作业性能检测技术, 动力换挡变速技术, 电液自动控制技术, 闭心负荷传感液压提升系统, 损失监控技术, 电液控制技术, 静液压驱动技术, 农业机械可靠性技术, 农产品保鲜及储运技术, 农产品物料干燥工程技术, 农产品功能成分及危害物残留检测技术, 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数控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及应用。通过实施若干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重大技术应用工程, 把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网络制造技术、并行制造技术、模块化技术、快速资源重组技术等进行广泛应用;以负载变速系统和异型部件、覆盖件、高速旋转部件形位精密加工为主的数控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以高效农业生产为目标的精确农业生产技术系统配套设备及工艺, 涉及食物安全保障和国家优势产业发展的粮食、油料、果蔬、棉花等重大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技术与装备;加速开发低能耗、低排放、高性能的农用内燃发动机。

(3) 信息化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 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辅助工程 (CAE) 、计算机辅助工艺 (CAPP)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产品数据管理 (PDM) 、制造资源计划 (MRPII) 及企业资源管理 (ERP) 等。在大型企业集团逐步实施“网络制造”, 开展合作设计、合作制造, 建立国内和国际技术开发合作平台。开展“数控化”工程和“数字化”工程, 对企业现有设备及其生产的整机、零部件实施“数字化”工程, 提高犁体、耙片、排种器、变速器及桥体等通用部件总成及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及插秧机等大规模生产产品的互换与配套能力。

(4) 新材料技术。以降低成本和能耗与强化产品性能、开发轻量化的轻便经济型农业装备为目标, 大力推进新型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非金属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技术以及多功能、智能、仿生等复合材料在农业装备领域的应用。

(5) 现代传感器技术。大力支持面向动植物对象的生理生态和形态检测、行为监测的农业装备传感技术和仪表材料及特殊元器件开发, 集成土壤信息采集和设施农业环境监控系统技术, 优先发展联合收获机机载谷物产量、水分和作业面积在线传感器技术, 种、肥、水和农药施用监测传感器技术, 逐步形成农业生产信息获取、过程监测、总线通信与计算机控制工程应用技术体系。

重大产品研发

围绕大功率拖拉机、多功能高效联合收割机、精量低污染施药机械、甘蔗收获机械、高效节能大中型水泵、喷灌机等重大产品开发, 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围绕发动机、传动、电控、液压等核心部件研发, 增强农机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围绕科研手段和条件的改善, 提升农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试验试制能力;围绕科研机制创新, 支持重点企业技术进步, 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1. 大功率拖拉机及其智能监控系统

(1) 依据。国内拖拉机产品技术整体水平较低, 总体上看, 尚处在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目前92 k W (125 hp) 以上拖拉机产品大量依靠进口。大功率轮式拖拉机是农业机械中高新技术应用最为密集的产品, 是一个国家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水平的代表,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2006—2020) 》, 国务院《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6]8号) 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产品。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的扩大, 国内市场对大中功率拖拉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年产销量预计将突破30万台, 且需求功率段快速向上延伸。新型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研制成功, 将有力地推进拖拉机行业的技术进步, 在替代进口的同时, 也为国内高端农机产品进入国外市场奠定基础。

(2) 研究目标。围绕节能降耗、降低排放与智能监控, 集成开发大功率拖拉机, 重点开发其电液控制的动力换挡变速和无级变速传动系统、节能型液压悬挂系统;研究开发符合ISO11783协议的机具总线系统、车载通信、控制模块等, 建立车载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网络化智能控制系统:提供基于CAN总线的性能检测、显示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提供基于CAN总线的变速箱电液动力换挡控制系统;提供支持SAEJ1939协议和ISO11783协议的拖拉机车载电子化控制单元和车载电子化控制平台, 实现整车测控的一体化功能。

2. 玉米生产作业装备

(1) 依据。我国作为世界第2大玉米生产国, 常年种植面积达0.24亿hm2, 产量1.4亿t左右, 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22%和25%, 粮、饲、经多用, 在粮食、饲料、化工、医药、轻工和经贸等行业都是重要的产品和原料, 是水稻、小麦不可替代的粮食作物。玉米生产的劳动强度较大, 玉米收获又是玉米生产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 约占整个玉米种植投入劳动量的55%。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是减轻农民“三秋”劳动强度, 降低生产成本,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我国玉米种植农艺特殊, 种植行距不等, 造成了现有玉米收获机很难适应市场需要。从技术上解决长期制约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上述技术“瓶颈”问题, 促进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技术进步迫在眉睫。

玉米去雄就是将玉米生长到一定时期去掉顶部雄穗, 改变植株吸收和制造养分的输送方向, 增加单产10%左右。国外对玉米去雄机械技术的研究有限, 国内尚未有相关的研究, 考虑到玉米去雄的重要性, 有必要对玉米去雄机械进行开发研制。

(2) 研究目标。以适应玉米多种种植制度, 实现强制抓取、横向输送、有序喂入、无倒伏纵向输送和扶持状态下摘穗的玉米收获方法, 解决我国玉米收获的跨区作业问题。在此基础上, 配置高效、低损伤剥皮装置, 实现玉米果穗和剥净苞叶的收获方式, 以及配置玉米茎叶切碎装置, 实现茎叶切碎、装车, 作饲料或还田, 使玉米收获技术再次实现重大突破, 机器的适用面更广, 用途更广泛, 极大地提高作业性能和生产效率, 推动玉米收获机械的跨区、普及与应用。对玉米去雄多功能高地隙自走式底盘和玉米去雄装置和施药装备进行研究, 开发多功能高地隙自走式玉米去雄机。

3. 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谷物联合收割机

(1) 依据。我国小麦与水稻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超过80万台, 其技术来源主要是以新疆-2型产品为基础。多年来, 众多厂家虽然在部分工作部件上进行了改进, 尤其是制造质量的上升, 成为“南征北战”的跨区作业主力机型, 但从目前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需要, 机手组织跨区作业服务的收益上讲, 从减少收获损失的效能上看, 更需要发展大型通用型联合收获机械。

(2) 研究目标。开发能够适应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的高效通用型的联合收割机。重点解决联合收割机的脱粒、分离、清选装置的通过能力和对多种作物的适应性, 机载谷物产量自动计量技术, 依据产量要素生成种肥施用专家处方技术, 作业工况监视与自动调控和故障诊断技术、通用系列底盘技术等, 提高联合收割机“三化”水平和作业性能, 保障作业效率和作业可靠性。

4.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

(1) 依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产棉国, 同时又是用棉大国。棉花生产比粮食生产用工量大, 摘收和加工都较复杂。目前棉花田间作业的耕整、铺膜、滴灌、施肥、精量播种等诸多环节在主产区基本实现机械化, 但在用工量多, 季节性强的收获、转运环节主要以人工为主, 而且打顶、采棉和田间运输等环节占棉花生产总用工量的70%, 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 成本高, 往往因不能及时完成收获, 造成棉花减产和部分棉花霉变, 使品级下降, 减少经济收入。另外, 在棉花加工环节也急需提高加工成套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我国现有大中型棉花加工厂1 000多家, 多数企业的关键环节的单机使用性能差, 故障率高, 制造技术水平低;加工过程中, 粉尘处理达不到环保要求等, 急需改进和提高, 由于加工效率低, 使加工周期长达4~6个月, 由于棉花长期存放, 不能及时加工, 往往造成霉烂、变质, 品级下降。

近几年, 国家非常重视棉花生产机械化问题, 因为只有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才能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调整种植结构, 降低生产成本, 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该产品技术是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特别是我国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 棉花产量高、质量好, 是国家棉花出口的主要基地, 但由于采棉和转运基本由人工完成, 是阻碍棉花生产和发展的“瓶颈”。为解决好采棉机械化问题, 从1998年到现在, 新疆地区从美国引进大型采棉机300多台, 价值5亿元。但引进的大型采棉机产品不仅价格贵, 而且维修难、配件价格高昂。迫切需要研制国产的技术先进、经济实用、性能优良的成套技术装备, 这对实现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 提高棉花质量,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标。研制棉花种子处理成套设备、精密点播复式作业机械、棉花种植田间管理的打顶塑形设备、自走式采棉机、棉花田间转运系统成套设备、棉花病虫害防治设备、棉田节水灌溉设备等, 提高田间作业的机械化。研制棉花加工成套设备中的场地棉垛自动开松输送成套设备、异性纤维在线剔出设备、籽棉烘干成套设备、高效皮辊轧花设备、皮棉清理设备、自动打包成套设备、棉包自动化管理成套系统设备、棉花加工厂自动化管理系统设备等新产品, 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水平。研究棉籽油精炼加工技术和成套设备、棉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成套设备, 提高棉花综合利用成效。

5. 种子产业生产装备

(1) 依据。我国的粮食安全首先是数量上的保证。根据我国粮食增产的历史及潜力看, 采用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的做法, 潜力是很有限的。因此, 提高农田的单产水平, 培育和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 发展良种的增产潜力就成为粮食增产的基本途径。为了培育和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 在我国各个农业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基本都有自己的试验育种小区, 目的是进行农作物育种试验。试验小区的播种、收获是整个农业田间科学试验中最费工、最重要的环节, 小区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试验方案能否正确实施。在一个中等农业试验站里仅小麦一项的选种圃就可达1.4万个品系, 产量鉴定圃还需设置约1 500个小区, 因而试验小区的数量相当大。而大多数试验小区还是用人工的方法完成播种、收获作业的, 这样劳动量非常巨大, 工作之繁重相当惊人, 而且易拖延播种期, 效率低, 更直接影响育种试验的精确性。小区播种机及收获机械是培育新品种、繁殖良种和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等田间试验时所用的专用机械。当前我国尚无自主研制的小区播种机及收获机, 且工作性能等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2) 研究目标。以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作业效率, 节约试验种子, 保证育种试验精确性、服务于种子生产为总体目标, 立足我国国情, 研制成本较低、通用性好的, 与小功率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小区播种、收获配套机械设备。以提高种子繁育过程中的精确分选为目标, 重点突破试验用种子精选的小型成套设备;以提高种子生存质量为目标, 重点攻克种子丸粒化技术产品;以提高种子活力分级效率、推广精密播种节种为目标, 重点突破种子活性、卫生安全检测仪器。

6. 甘蔗收获装备

(1) 依据。甘蔗一方面为食糖工业提供原料, 另一方面也是国际公认的最好的制作可再生能源原料之一。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食糖生产国之一, 总产量居世界第3, 2007年蔗糖产量700多万t, 甘蔗种植面积124.73万hm2, 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和海南等地。

目前中国人均食糖年消费量约为8.4 kg, 是世界人均食糖消费最少的国家之一, 远远低于全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24.9 kg的水平, 但同时我国也是食糖进口国之一, 每年大约需进口300多万t。随着一次能源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二次可再生能源车用乙醇的生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糖料作物正是发展替代能源车用乙醇的有效途径, 食糖价格也随之上涨。据专家预测, 到2010年我国食糖年消费量将超过1 600万t, 食糖缺口600多万t, 这将影响我国的食糖供给安全。

影响我国甘蔗生产种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甘蔗类作物收获机械化水平低下, 单位劳动力产出率不高, 没有国际竞争力。研制适合我国甘蔗作物生产工艺的收获技术重大装备, 一方面可以提高甘蔗作物收获机械化水平, 提高劳动效能, 提高国际竞争力, 发展甘蔗作物种植业, 保证我国将来食糖生产和能源供给安全;另一方面, 提高单位劳动力产出率, 提高农民收入。

(2) 研究目标。针对我国甘蔗作物种植农艺特点、制糖设备规模及工艺技术特点要求, 重点研究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甘蔗种植、生长特征的整秆收获和切段式收获2种工艺的收获技术, 甘蔗收获联合作业机具达国际先进水平。

7. 秸秆收集固化成型关键技术与装备

(1) 依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产出物的51%左右转化为秸秆, 年产约6亿t, 每年除用于肥料、饲料和造纸等, 仍有约2亿t, 折合1亿t标准煤浪费。开展秸秆收集与增值综合利用, 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必将会再造一个农业。

秸秆集储已成为秸秆规模化工业利用的“瓶颈”。我国秸秆量大、样多、分散, 依靠传统收集技术与手段, 难以实现秸秆的快速收集, 更难以满足工业化利用的规模、标准与持续性要求。现阶段, 我国秸秆收集储运机械化整体水平非常低, 关键技术环节技术和装备还处于空白, 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秸秆规模化综合利用的“瓶颈”。

(2) 研究目标。重点针对1年1熟和1年2熟种植区棉秆、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秸秆量大、分散、收获期短, 难以处理影响种植的关键问题, 以及生物质发电、制气等综合利用工程对规模化、持续均衡供应原料的迫切需求, 依据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生产条件、农村动力配备、社会经济状况, 从与拖拉机配套、适应面广的分段式收获和规模化使用的联合收获机械2种系列装备方面统筹考虑。研究开发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棉秆联合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玉米秸秆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小麦秸秆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秸秆根茬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秸秆物流关键技术与装备和秸秆高密度固化成型关键技术与装备, 构建秸秆收集固化成型装备技术体系。实现农作物秸秆低成本收集, 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并为增值利用提供原料保障,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8. 高效用水农业装备

(1) 依据。我国水资源紧缺, 人均2 200 m3,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用水一直是用水大户, 占总用水量的80%, 而农业用水存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 农业水利用系数不到0.5, 每年损失水约2 000亿m3, 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加快高技术支撑下的节水高效农业产业化进程, 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 对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 研究目标。目前要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核心, 研究、开发、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研制移动式新型灌溉系统等大田作物节水装备;进行多功能、系列化、适应多元化小水源的行走式抗旱灌溉机具开发, 进行抗旱排涝的移动式泵站开发;主攻作物生理生态监测技术与仪器设备研究开发、作物生长过程水肥调控施用技术及装备开发, 利用农业综合管理专家系统, 实现设施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控制, 提高水、肥、药等作物生长必须条件的有效检测与控制, 为作物品质过程控制提供信息手段和装备保障支持。

9. 高效低污染施药装备

(1) 依据。受全球气候异常因素、农业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重大变化的影响,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程度将会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在当前注重生物防治及发展“绿色”农业的大环境下, 化学防治仍是控制病虫草害的快捷而有效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植保机械仍以手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弥雾机为主, 手动防治面积约占总防治面积的70%, 机型老, 技术落后, 基本沿用大流量、粗雾滴甚至雨淋式、全覆盖的喷洒方式, 不仅造成药液的巨大浪费, 土地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而且防治效果差, 防治效率低, 不及时、不彻底, 漏防现象严重。研制高效低污染施药装备, 将病虫害防治工作由个体随意粗放型向统防统治集约型发展, 提高机动防治及药效, 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发展安全食品、保护人畜、资源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2) 研究目标。重点开发农药低量防漂移喷雾关键技术装备, 创立低飘喷头和空气射流喷头的雾化理论;开发超低量航空喷洒设备, 与各种型式的农用飞机、超轻型飞机和轻型直升飞机配套, 进行航空超低量喷洒;开发喷杆喷雾机, 与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 配备超低量或防滴式低量雾化装置, 还可用于农田、草原常规病虫草害防治;研究新型超低量喷雾装备, 按照GPS导航和精准喷药控制系统产生的喷雾作业处方图, 自动准确地调节喷雾量, 并利用静电技术, 使雾滴带电, 提高雾滴在作物及蝗虫体上的附着率。

政策措施

1.国家制定重大农机产品开发规划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发展需要, 在5年计划实施的前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农业装备产业重大产品的开发规划, 确定落后技术产品的淘汰目录, 指导企业产品开发。

国家支持加强农业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建设。产品开发可采取自行开发、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等多种形式。在稳定支持已建国家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 以及大学和产业领域科研院所产品开发的基础上, 加大对农业装备大型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建设的支持, 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加大国家对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 对开发产品所需的科研设施建设和试验研究等投资, 凡符合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的, 可在所得税前列支。在国家购机补贴等政策性支持计划中, 鼓励新产品的应用。给予新产品前3年内生产所得税免除的优惠。在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中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 选择重大产品重点支持。

2.构建农业装备产品开发平台

以国家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 通过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整合有效资源建立新型产品技术开发平台, 以企业为主体实现产品技术研究、人才培养、新产品制造与实验推广相结合的产品开发新机制。加大国家对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 以国家资金投入为引导, 企业资金投入为主体, 社会资金积极参与, 组织开展重大产品技术的开发。

3.优先支持重点产品开发, 加大新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优先发展大功率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多功能联合收割机等粮棉油糖作物全程作业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成套装备、经济作物和牧草生产装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装备等。加大对农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 提高国产装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档次。重点支持大功率拖拉机、多功能联合收割机等产品的电控系统及控制元件的开发, 提高农机产品的效率及安全性、舒适性。

4.统筹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技术的协调发展

国家要引导和鼓励发展适合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新型、高效、节能、环保型农业装备。积极发展以信息化技术为先导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 提高传统农业装备技术水平。注重发展适合山区丘陵地区的经济型农业装备技术, 推进农业机械化整体技术的全面实现。

5.以“重点突破、增加品种、优化结构、拓展领域”为主要任务

优先支持研究粮油作物全程作业装备技术, 保障国家粮油安全,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发展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健康养殖、生物质综合利用等装备技术,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持续支持研究节能减

附件:

1.关键技术

大功率农业装备配套节能环保型柴油机电控喷射技术

高效通用收获机械主要工作部件技术故障检测及作业性能检测技术

动力换挡变速技术电液自动控制技术

闭心负荷传感液压提升系统损失监控技术

电液控制技术静液压驱动技术

农业机械可靠性技术农产品保鲜及储运技术农产物料干燥工程技术

农产品功能成分及危害物残留检测技术2.关键零部件重点科研项目

大功率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关键部件研究

高效通用谷物收获机械主要工作部件研究排、降耗、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技术, 为农业资源的高效安全利用和节本增效提供装备技术支撑;加快研究以信息化技术为先导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 提升农业装备产业竞争力。

积极推进新型材料的应用。加强农业机械特殊型材、耐磨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等研究。加强新型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非金属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技术, 以及功能性、智能化、仿生等复合材料在农业装备领域的应用。

6.支持现代制造技术在农业装备企业中的应用

广泛应用柔性生产技术、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网络制造技术、模块化技术等, 推动企业技术改造, 提升传统农业装备产业和先进制造能力。

7.建立产品淘汰机制

淘汰性能落后、耗能高、排放高的产品, 国家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淘汰产品目录。实施并鼓励采用先进技术、限制淘汰落后技术的产品发展政策, 引领产品开发和发展方向。

大中功率节能环保型柴油机

静液压驱动装置

动力换挡变速箱

电液自动控制系统与元件

闭心负荷传感液压提升装置

大转角拖拉机前驱动桥

3.重点发展产品

132.3~279.3 k W (180~380 hp) 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

节能环保型中功率拖拉机

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

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和高速插秧机

玉米联合收割机

纤维作物联合收割机

能源、饲料、甘蔗、棉花等作物联合收割机

大型自走式喷灌机

主要农产品加工成套装备

上一篇:镀层结合力下一篇:热爱祖国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