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理论论文十篇

2024-07-14

陶行知教育理论论文 篇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其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个方面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是“生活及教育”。“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用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这段文字阐明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者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

第一, 生活是教育展开的最鲜活的舞台, 而教育也必须通过生活体现出其促进个体发展的价值。“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 可以说:‘生活即教育’。”[2]“生活”二字的意义在陶行知的眼里, 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生活”含义不同, 生活是广泛存在的, 包括工作、劳动、休憩、社会交往以及个体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活”涵盖了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生活的范围有多广阔, 教育的领域就有多丰富。在生活中处处是教育的契机, 整个人类社会活动都应该纳入教育的范畴之中。

陶行知说: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教育就是社会的改造。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 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成长和发展, 生活中充满了变化和机会, “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 便都受了教育。”[3]什么是生活, 由此可见, 生活是教育生发的土壤和源泉, “担水劈柴皆有道, 举手投足即教育”个体在生活中求得生存。

第二, “生活即教育”说明生活决定教育, 社会生活的要求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内容。人是教育的对象, 教育的内容必须以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为基础, 教育要顺应个体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 陶行知先生认为, 人生需要什么, 教育就应该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 我们就得受面包教育;人生需要恋爱, 我们就得过恋爱的生活, 也就是受恋爱教育。以此类推, 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与之适应。教育的产生、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都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

第三, “生活即教育”表明了生活需要教育, 陶行知认为, 要用前进的生活提高落后的生活, 用合理的生活提高不合理的生活, 用有计划的生活克服无序的生活。就生活的需要而言, 教育的作用在于改造或改进人的生活。另一方面, 教育通过经验、文化的传承, 从而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教育应该引导人走向圆满而有意义的生活, 实现个体的价值。教育不是生硬地附着在生活之外的东西, 而是产生于生活中, 同时又引导生活的正向进行。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指明了实现这一理论的途径, 也鲜明地标示了与旧教育制度的界限。陶先生指出:“自有人类以来, 社会即是学校, 生活即是教育。士大夫之所以不承认它, 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从大众的立场上看, 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4]欲达此目的, 就必须打破传统旧教育制度, 因为在这种制度下, 学校将学生圈在狭小的空间里, 不接触、不了解社会, 教育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 “生活教育者主张把墙拆去, 我们承认‘社会即学校’。”“整个社会的活动, 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 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流通的。”“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能任意翱翔, 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不运用社会的力量, 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 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 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 以应济社会的需求。”这样做, 一方面是大大扩展了教育的范围, 这样的教育不限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它是完全开放式的、面向整个社会的, 马路、街道、乡村、工厂, 凡有人群的地方, 凡是社会生活的场所, 都是教育的场所, 也就是让每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都兼有学校的职能;另一方面, 是教育必须联系实际, 必须与社会沟通, 使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 使教育的内容、方法、环境、条件等, 都来一个根本改变。伴随这种改变, 学生、先生都会大大增加, 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才能最终得到实现。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贯彻生活教育理论的根据措施和方法。陶先生认为:“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传统的旧教育方法是先生讲, 学生听;先生教死书, 学生读死书, 完全脱离实际。“教学做合一”正是针对这种状况提出来的。陶行知指出;“我自回国之后, 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 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 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1926年, 陶先生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 学法, 做法是应当合一的。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语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老师。”[5]“教学做合一”理论的中心是“做”, “做”是“在劳力上劳心, 用心以制力”, 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 让学生体、脑并用;“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 强调了“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做”是使教师、学生这对教育中的主体、客体达到协调统一的关键措施, 坚持了这一点, 就能让教、学双方各自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使教育的整体作用发挥出来。“教学做合一”是为反对那些专在书本上做功夫, 离开书本就不知所从的教育法提出来的, 它并不反对书本知识, 而是主张对其采取正确态度。陶先生说:“书是一种工具, 是一种生活的工具, 一种‘做’的工具。”[6]“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不是不要书……它只是不要纯粹以文字做中心的教科书, 因为这些书是木头刀切不下菜来。”[7]他还说:“《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 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 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8]陶先生还认为, 必须摆正学与做,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力量来自实践, 又要去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升华。他说:“人类与个人最初都由行动而获得真知, 故以行动始, 以思考终, 再以思考之行动始, 以更高一级融会贯通之思考终, 再由此而跃入真理之高峰。”[9]

陶行知以“做”为中心, 把教与学统一起来, 他认为教师的教应该根据学生学的需要和特点、水平来进行, 教师的教不能脱离学生的学, 否则就是无本之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应在“做”的基础上进行, “做”就是实践。这种思想对与我们改革当前的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应试教育中, 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分离的, 教师的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 二者都不是建立在“做”的基础上, 而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在这种情形下, 学生被牢牢地关在学校里、教室里, 所在书本里和文字中, “两耳不问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学生只知道闭着眼睛学, 从来也不被允许思考所学的知识是不是有用, 对于指导现实和未来的生活到底意义有多大?学生俨然成了背书、抄书的机器, 久而久之, 学生作为儿童原本应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枯燥乏味的教学中慢慢消磨殆尽, 年纪轻轻却老气横秋, 原有的灵气和富于探索的精神再也见不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和健康, 是个性加科学。而现实中的教育却与此背道而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中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就是检验现行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够达到教是为了学服务, 教学又是为了实践服务, 教学做能够统一起来, 就说明教育的目的是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5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476.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633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623

陶行知教育理论论文 篇2

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都很高, 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陶行知认为,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养。

2、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 因而需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生之前,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3、教师要与学生相互合作, 共同学习, 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陶行知认为要与学生一起平等地生活, 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他提倡教师要向小孩子学习, 千万不可因为小孩子年纪小, 就小看他们, 相互间要在合作中学习。

4、教师要有创造精神。

陶行知提倡教师要将胆量放大, 不怕辛苦, 不怕失败, 去探索教育的奥秘真理, 还要把教育推广到边远的地方去。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今天农村教育的启示

2006年11月20日我有幸随陶研会的同志一起到重庆长寿行知技术学校参观, 那一幕至今还铭刻在我的心里:宽敞的操场上, 学生整齐划一的步伐、响亮清脆的口号;实习车间里, 孩子们一丝不苟的操作、虚心不止的求学态度;教学大楼的门都开着, 楼道干净, 所有的书、本子及文具都整整齐齐地放在各自的课桌里;讲台上, 座次表制作得像书卡, 从稚嫩的笔触看, 应该是学生们的作品;墙壁上, 学生自办的黑板报“我们的成功就是比别人更努力”的标题催人奋进;校园里没有一名清洁工, 学校的环境干净整洁;学校的大小事, 各种集会的筹备, 小卖部、食堂等的管理全是由学生, 几年来学生自己找补没有出差错, 我简直不敢相信, 不禁为此惊叹!这是行知思想的渗透……所有这一切, 让我感受到, 若没有对生活的爱、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是不能把每个细节都做得那样好的。尽管我有些疑虑, 但学校注重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针对市场需要为社会培养品德良好的技能人才的思想给我深深的思考。

1、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 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化势在必行。

农村广袤的土地, 任凭你驰骋的空间从范围上看太宽;从条件上看很艰苦;从经济待遇上看, 劳不敷出;从家庭支持看, 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教师发展看, 可望而不可急, 机会不多……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职业, 我们说学校要发展首先要学生的发展, 而学生的发展与教师发展息息相关。试看我们的现状令人担忧, 城乡差距太大;教师对比太强烈;学生不稳定因素太多;学校间竞争太残酷, 极不和谐的音符, 对农村教师更是有失公平。首先, 农村的师生配比就与城区学校有差距, 农村1:22, 城区1:17;其二, 生源差别也较大。凡是条件优越点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 而留在农村的恰好是条件不优越, 家庭条件不够好, 单亲、留守儿童数量多的孩子, 学生个体发展不明显的;第三, 教师能力参差不齐。教师毕业后分配到学校, 有的教师工作后参加了继续学习能力较强, 有的教师毕业后苦于生计奔波, 学习的进取心偏弱, 加之教师学习的机会少又缺乏专业人士的引领, 致使教师能力发展不均, 教师间的差距太大;第四, 农村教师待遇普遍偏低, 教师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致使很多教师滋生了不满情绪, 把教书看做职业。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优越条件学校的吸引, 很多农村教师一心梦想跳出农村, 到经济发展的地区应聘, 对农村教育也就不那么安心;第五, 教师学习时间严重不足。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成为一肩多能, 有些偏远点的学校教师几乎一个人就包一个班, 每天上4——5节课, 3——4门学科, 批改几十人的作业, 晚上还得备课。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科都掌握好。

基于上述原因, 我感觉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让教师把教书当成自己的事业, 除了要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外, 也应该加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 让教师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作为专业化的农村教师, 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培育的对象, 把学生看作有独立人格的人, 对学生施以教育关爱。那么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自己, 看看自己的特长应该在哪门学科上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个人得给自己勾勒好发展蓝图, 这个准备必须提前作好。

2、农村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 必须做一个勤奋学习的人。

作为农村教师人穷志不短, 尽管我们条件艰苦点, 方法笨拙点, 形式土一点, 花的时间比别人多一点。我个人认为学习仍然是我们生活和追求的重要部分, 学习热情是不能减的。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 一直沉浸在一辈子, 一节课周而复始上了几十年, 仍然是几十年如一日, 这种教学的效果就不言而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新的观念、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涌现, 特别是我们进行了六年的新课程改革, 我们更懂得教师不学习就要落后的道理。即便我们的教学只剩下“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一本书, 一张嘴”但我们的理念, 我们的思想应该是先进的。应该成为一个实践知识的学习者, 作为教师就要勤奋学习, 不断反思自身素质、教学行为、教学计划、教学评价、自身成长、学生发展等, 以此来提高自己。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才能有收获,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农村教师也应该有思想, 必须做一个教学研究者。

作为农村教师常受许多条件的制约, 很多事想得到但确没有勇气去做到, 喜欢引用甚至沿用别人的, 一种方法用了几十年也不曾改变。自己有好的方法也不敢尝试, 担心别人说这说那, 于是很多时候都扮演了一个“跟随者”而不是学习的“研究者”。教师的教和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要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除了要做教学的研究者, 更要做教学的研究者。目前个别教师的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的“教”上。教师们精心备好教案, 课堂上滔滔不绝按照自己设计的内容讲解, 一环扣一环, 那么严密没有丝毫疏漏, 课堂上也没有机会考虑学生的生成。我个人认为这是不成功的课, 不完美的

课, 不精彩的课。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是教学极其宝贵的财富。作为教师更应该走进学生, 研究学生的学习, 研究学生的生活, 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教师这样研究学生的过程, 就是拓展课程资源的过程, 教师熟悉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水平、学习能力, 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4、农村教师也应该积极进取, 必须做一个有创新思维的人。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 人的生存环境日新月异, 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 人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创造人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应该成为它的天职。教师就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任务, 要想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教师就必须有创新意识。新课程实施六年来, 我们的教师对课程有了更深的理性的理解。绝大多数教师改变了唯分数论的观点, 教学不再是为了应考而教。六年的课程改革让许多教师既掌握了新课程理念, 也让教师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许多教师能够借助身边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即便我们的条件简陋些, 只有黑板、教材、粉笔, 也要凭借教师的一张嘴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能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真正实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陶行知教育理论论文 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陶行知教育理论生命课堂

应用文作为管理国家、处理政务、交流信息的一种文字载体,在我国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2011年开始使用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教材,根据《大纲》要求,将部分应用文种分别编入各册教材,形成了系列。应用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应用文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日常生活、公共事务中,有效地发挥着交际、事务处理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会写、能写应用文也成为人们“出世之必备,应事之必需”,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写作应用文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职业中学的学生走向工厂、企业是他们大多数的必然选择,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较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因此,使学生掌握、提高应用文写作技能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必选项。

纵观当前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些教师认为应用文写作教学比较枯燥而干脆略过不教,无视《大纲》规定的培养要求。而多数的教师则是为完成教学计划而呆板地教,从理论讲授到范文分析到写作练习再到习作讲评修改成为固定的程式。教师面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厌教、怕教、不会教,造成了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厌写、怕写、不会写。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双双缺席,课堂教学效果堪忧。在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今天,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要牢记“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需要呼唤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课堂师生的“生命在场”,师生以“生命”的方式存在于教育的场域中,构建“生命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担负起教育的使命——“点着生命的火焰,放出生命之光明”。

那么,该如何构建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生命课堂”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浅述如下。

一、坚持文道并重统一性

语文是一门人文综合学科,重在文化教育、人文教育、言语人格教育,它具有工具性、应用性、文化性、基础性等特点。就“工具性”角度而言,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也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极目标)。”语文教育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素养,其中写作素养的培养直接指向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关乎学生的人生发展,应用文写作与学生一直在练习的记叙文、议论文写作相比,其工具性的特点似乎更为明显,这是中职语文教师的普遍共识。而恰恰是这份“共识”让当下许多应用文写作课堂陷入罔顾学生的内心需求、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窘境。所以,要构建“生命课堂”,在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工具性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其人文性的特点,要强调文道并重,避免把活的应用文教成死的知识点,学生能够“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

“生活教育”告诉我们,在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时要认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教材的编者想要教师教什么?教师能够教什么?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

如新教材第二册“计划”这一文种写作的学习,教师不能仅仅教给学生写计划的格式、规范,不能仅仅教计划的一些理论和写作技巧,如果照此教学,学生走出课堂后还剩下些什么呢?于他们的实际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就业工作有什么益处呢?其实,应用文的教学除却理论、格式、规范之外,还应有其人文性的内涵。教师要大力挖掘教材及教材之外的人文性素材来作为教学内容,坚持文道并重,教学才会融通,工具性的实用价值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教材中明确了计划是单位、部门和个人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工作或任务,从目标、步骤及措施等方面预先做出安排的事务文书。教学中,教师可不急于让学生去看计划的格式要求,可先通过引入一些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之类的名人名言和小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制订计划对“单位”“部门”和“个人”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入两则学生写作的学习计划的范文。一则计划有预见性,也具有时效性,同时整体思路具体清晰,对实际学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另一则计划则相对差些。在这里,教学的目的依然不是如何写计划,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分析出两则计划的异同,思考如果按计划执行后的不同结果,从而使学生明白:制订计划需要对未来达成的目标有明确的认知,而计划目标的设定是必须以实际实施为向度的,只有“自知”才能“自明”。学生也会明白,制订计划还需要他们对为了达成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有一番认真的思索,这一点又建立在学生对主客观条件的认知上。制订计划需要学生缜密思考达成目标及采取各项措施的步骤,这对学生合理安排有效利用时间的能力、有条不紊完成任务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提出了要求,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学生还会认识到计划制订出来是为了执行的,这需要脚踏实地、条理清晰地去实现计划,而实现计划的过程很难一帆风顺,困难、挫折不可避免,如何笑对挫折、克服困难,如何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都是学生们的必修课。而一项切实可行的计划被执行成功后,对激发、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作用更是无比强大的。经过这样的教学环节之后,学生对计划写作应该有了自发的要求,此时再来学习格式、要求、规范这些写作技巧层面的内容也就水到渠成。正因为学生对计划的认识不再只是粗浅的、浮于表面、流于程式的,学生最终写出来的计划也必将是充满“个性”的,有生命活力的。这样制订出来的“计划”才是可以依照执行的,这样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课堂充满思维的碰撞、展现个性的精彩、观照教学的全程,是极具师生生命张力的课堂。

二、注重情景创设实效性

应用文种类繁多,新教材中列出的需要学生掌握的应用文样式有便条、单据、启事、通知、计划、访谈录、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创业策划书、求职应聘信、海报、简报、记录等14种,其中便条、单据、启事又各有多个小类。而结合学生将要面向就业的实际,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须为学生补充一些专业性应用文,如财会专业常用的预决算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外贸函电、经济合同等。这就需要学生去一一掌握具体文种特点、写作格式、注意事项等规范性要求,应用文写作教学不能回避这一点。但如果只重视这一点,应用文写作教学必将陷入呆板、枯燥、机械、重复的泥淖,课堂也将是死气沉沉的。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要明确写作的源头,这源头,更多的是生活,是社会实践。“生命课堂”必然是面向生活的课堂,需要教师在注重应用文写作教学追求规范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活、工作情景的创设及引入。要使应用文写作教学由“死”变“活”,采用情景化教学方法也许是不错的办法。

情景,通常是指“情形,景象”。情景的“景”,可以“无我而在”,特指那些客观存在或依据客观而主观创设的“景”,更多地强调视觉、艺术和心理的色彩与效果,突显显性的表征,具有“触景生情”的功能。应用文的情境化教学是指教师围绕某个应用文样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实际的情形,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从中领悟教学内容,进而进行应用文写作技能训练的一种亲验式教学方法,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启发性、虚构性和趣味性”特点。

如在学习第三册“调查报告”这一文种时,教师既可以采用课本课后练习所提供的情境——从同学每月伙食、电话通讯、图书购买、生活用品等方面的支出设计问卷,对同学们平时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来切入学习,也可以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将视线投向社会,以本地区经济发展结构、产业发展计划等为调查对象来创设情境切入学习。

学习第四册“记录”这一文种时,学生正逢高二学年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就一学期(或学年)以来某一方面的表现或收获或困惑等打电话给父母的作业来创设情境切入“电话记录”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教师事先录好的《中国警官走进美利坚》中的一段电话交谈来创设情境切入学习。至于会议记录情境的创设,考虑到实际操作,教师可采用事先录制校企合作单位的会议等录像在课上播放的方式创设情境,也可以班级歌唱比赛筹备会之类的学生实际校园生活的事件为议题创设情境。

情境的创设一方面要立足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另一方面要立足学生所学专业,同时还要立足地区的实情、时代的特征。

陶行知说,我们传统教育中学校教育在形式、内容、培养目标三方面往往是与社会隔离的,其中内容上的隔离最为明显,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情境的引入,将培养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观察情境、分析情境、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相关情境的演练中,学生的应变、组织与操作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无疑对他们将来面对真实工作情境进行写作起着重要作用。情境的引入,将为学生打通学校与社会、企业的隔阂,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都可以大大增加。这样的“大学校”“大课堂”,何处没有鲜活蓬勃的生命印记?

三、追求师生成长共时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生命课堂”必须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是,“学生成长”并不是“生命课堂”教育教学的唯一最终指向。在重视学生这一“主体”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师生共同成长才是“生命课堂”的最终指向。

教师专业成长涉及方方面面,就应用文写作教学而言,教师的“成长”更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是一种自主发展。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往往把应用文写作教学归为语文学科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而不是像高职院校一样开设专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在中职学校承担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大多是未经专业化训练的中文专业毕业生,教学更偏向文学写作。文学写作与应用文写作二者规律不同,写作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无疑会降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效率。其次,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本身也是社会的人、工作的人,处理公私事务、交流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也需要写作应用文。可见,无论是为了更好地“教”学生,还是为了自己的实际应用,都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学”的同时,自己也要“学”,必须要做到“教学合一”。

只有将“教”与“学”合一,教师自身才能得到成长,教师的“教”也才能真正做到“学生立场”。这样,教师的教育“生命”也才能在课堂上时时焕发光彩。

陶行知教育理论 篇4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应知应会50题

一、填空

1._________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2.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基本观点是、、。

3.1927 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______________学校,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同教育的新路,还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了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文 化和科学水平。

4.民主的教育是、民治、的教育。

5.和 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

6.1925 年底,陶行知先生在南开学校演讲《学做一个人》中指出,做一个整个的人应 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要素。

7.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陶行知主张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并强调_______。8.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是:、、、。

9.我们可以说,教一切,学一切,都要以 为基础。

10.我们对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这一至理名言可以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

12.“ ”是陶公精神的来源,也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更应该是我们教师敬业精神的表现。13.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14.“墨辩”分知识为 知、知、知。

15.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是、、。

二、判断

1.“研究性学习”的明显特征是教与学。()2.陶行知认为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

4.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被尊之为“万世师表”,堪称师德楷模,而且他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哲学方面也很有研究。()

5.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有助于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6.创造教育就是手和脑共同进行的教育。()

7.儿童的生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8.民主的教师,必须要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但师生必须有眼的严格的界限。()

9.平常人对待机会的四种情形是:候机会、失机会、看不见机会、空想机会。

10.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1.陶行知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学生思想和求知识的引路人,不做教书匠。()

12.教学做合一指的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就怎么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13.平常人对待机会的四种情形是:候机会、失机会、看不见机会、空想机会。()

14.民主的教师,必须要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但师生 必须有眼的严格的界限。()

15.陶行知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学生思想和求知识的引路人,不做教书匠。()

三、选择

1.称赞陶行知先生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A、鲁迅 B、毛泽东 C、杜威 D、董必武 2.陶行知的社会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3.“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最先提出来的。A、杜威 B、洛克 C、陶行知

4.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包含()A、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 B、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 C、教育具有终身性 D、教育具有全面性 E、教育全民性

5.教什么和怎样教绝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的问题。

A、教材 B、教具 C、人 D、教室

6.“问题不在于才他们的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的兴趣且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这句话是()说的。A、鲁迅 B、杜威 C、卢梭

7.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 8.陶行知倡导的“每天四问”是指问“我们的()有没有进步?”

A、身体、学问、财力、工作; B、身体、学问、道德、人际关系 C、学问、能力、道德、财力; D、身体、学问、工作、道德

四、简答

1.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2.如何理解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3.实施创造教育需要哪些条件? 4.如何选择儿童用书?

5.教师应怎样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6.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 7.“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五、论述

1.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哪一点对你启发最大?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2.陶行知的师德思想给你哪些启示?结合实际谈谈现代教师应具有哪些修养?

3.请你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对“教学做合一”的理解。

4.《陶行知的教育名篇》提到: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 立民主平等的思想。书中谈到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

(一)虚心;

(二)宽容;

(三)与学生同甘共;

(四)跟民众学习;

(五)跟小孩子学习;

(六)肃清形式、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为此,你读后有何感想?结合平时教育教学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两点谈一谈。

5.在书中,我们深深感到许多的内容与新课标的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列举两处,并加以说明。

答 案:

一、填空

1.师爱 2.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3.晓庄试验乡村师范 4.民有、民享 5.通力合作、同心协力 6.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 7.身教重于言教 8.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 步? 9.做

10、忽视、期望太切 11.千学万学学做真人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13.健康 14.闻、说、亲 15.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二、判断

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选择题 1.B 2.C 3.A 4.ABCD5.5.C 6.C 7.B 8.D

四、简答

1.答:

一、解放儿童的双眼。

二、解放儿童的大脑。

三、解放儿童的双手。

四、解放儿童的嘴。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2.答: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含义: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学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种田,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田里教。

3.答:

一、民主化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二、因材施教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条件之一。

三、在实践的过程基础上思考。

四、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答:

一、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干一个动作的力量。

二、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

三、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

5.答:

一、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陶行知要求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 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教师应能作到。

二、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6.答:第一“生活即教育” ;第二“社会即学校” ;第三“教学做合一”)。

7.答: 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 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 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五、论述

1.答: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有如下内容:

一、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创造力,都是人才的秧苗。

二、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即包容、宽恕孩子的一些“幼稚可笑”行为,也许在我们教 师的信任、宽容和指导下,学生中可能会诞生爱迪生、瓦特、牛顿等。

三、教师要为创造力搭建平台,提供和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

四、教师首先要有创造能力,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2.答:

一、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

三、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五、教师要勤奋好学,开拓进取

3.答:

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二、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三、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4.5.答案略

陶行知教育理论论文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理论,教育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语文的地位却在慢慢下滑,因为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语文的工具性,没有认识到语文的价值性。语文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使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才能够使初中语文充满“生气”和“活力”,真正的发展起来。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从小学起,学生一直在接受应试教育,教师也按照应试教育进行教学,利用分数来划分学生的好坏。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语文人才的培养,也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应试教育中,学生是很难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学校只有改变这种教育思想,才能改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二)师资力量差

在学校,一些语文教师虽然有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师资力量差。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很多语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科研水平都比较低,严重影响了语文的教学质量。语文教师没有一个专业的能力,就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能对学生的语文的学习有帮助。因此,语文在教育中就没有一个很高的地位,严重影响教育的发展。很多语文老师没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没有很高的文凭。因此,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如果没有一个专业的老师来指导学生学习,那么学生是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的。教师的师资力量是学校的教学发展的基础。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因此,学校应该把师资力量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作用来完成。应该对教师进行计划建设,应该为语文教师提供不断进修的机会,全面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有了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够使学校的发展更加的迅速。这样,教师才能为学生的语文的学习设计出一套科学化、人性化的学习方案。这样,语文的教学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真正提高。

(三)学习的困扰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代都是班里的佼佼者,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升了初中后,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却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一些学生会在这样的环境里失去学习动力,整天沉迷在玩乐中。还有一些同学虽然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但是却没有调整学习方法。毕竟由于学习环境和内容的差异,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没有调整学习方法,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变得低下,学习成绩也不会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引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措施

(一)进行教材改革

学校应该紧随经济和教育改革的步伐,能够不断对语文教材进行改革,使教材的内容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人文性,这样就能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活跃。语文的教学只有能够反映时代气息,具备人文化,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教材的内容的丰富,会使语文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会使语文教学科学化。学生在教材中能够学习到先进的内容,有正能量的内容,就会使自己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不断的陶冶自己的情操。这样高职的语文教育才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才能实现教育中的突破。

(二)构建生活化课堂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因此,生活化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与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贴近生活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初中的语文教学只有实现了生活化,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生学习课文时,教师引入的内容方式都要贴近生活,在课文的导入过程中还要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教师把语文的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后,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能够集中学生的精神。

(三)解放课堂,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例如,学生在学习写作文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去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在冰雪融化时,可以引导学生到大自然找春,百花盛开时,组织学生郊游,金风送爽时,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原野,大雪纷飞时,带领学生感受冬日的寂静。通过这些方式,能够使学生对生活产生热爱,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总结出一些写作素材。

三、结语

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是需要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教学模式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得到学校的重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的教学才能真正的实现突破。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阮兰妮.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9).

陶行知教育理论论文 篇6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过程性,应用性,体验性,全员参与性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人类教育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不仅对过去的中国和世界,而且对现在的世界和我国的教育改革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当前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推行的研究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本质特性和核心观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一般而言,研究性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重过程;(2)重应用;(3)重体验;(4)重全员参与。为了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实质,我尝试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视角分析归纳研究性学习中的四个基本特征,以此加深对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理解,指导自己在数学研究性教学活动中的实践。

一、过程性

陶先生在《智育大纲》一文中指出:“深望诸生能以探知识之本源,能应用以求知识之归宿。盖明知识之本源,然后乃能取之无尽;明知识之归宿,然后乃能用之无穷。”

研究性学习较为注重掌握观察、实验、调查和现代的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它与现行的其他必修的学科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又有别于以往一些偏重于创造技法训练和思维训练,因此,它不属于传统的知识教育。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激发探索创新的欲望。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有所判断、有所解释、有所应用,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也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和主要结果。

二、应用性

陶先生针对旧的传统教育“先生教学生学。教而不做,学而不做”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科学教学法。陶行知先生认为只有坚持“教学做合一”,才能教得好也才能学得好,才能“收手脑相长之效”,培养出适应新生活、创造新生活的新公民。

我认为,陶行知提出的“做”是应用,是创造。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二是规则的学习;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其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在这一点上,与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学与教的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在学习形式上,研究性学习具有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特点,但在学习内容上,其侧重点不在于掌握某些概念和规则,而是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的本来目的。

三、体验性

陶行知重视在生活中、社会中学习,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建立“工学团”,推行乡村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等,达到“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的教育目的。

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即研究过程的体验。传统的学科教学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其教学过程基本上是间接经验的学习。这种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学习、掌握数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丰富的知识体系。但是,现代社会要求教育不仅传承文化,还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各种素质,尤其是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结合作为基础。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直接经验是人们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要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被人们更好地掌握,并内化成人们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中的体验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因为学习体验可以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创造性本身不仅是一种行为、一种能力、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和一种观念。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研究活动)的基础上,在学生充分体验并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其创造行为的个人观念体系。

四、全员参与的组织性和环境要求

陶行知先生在《小先生与民众教育》中指出:“要知识公有,不再私占。要把教育化为‘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样,人人有得到沾施的机会。‘天下为公’的基础,第一步便要知识公有。”

重全员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与个性特点,制订适当的研究计划,进而实现自己的研究目标。全员参与还意味着学生们要共同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分享意识、分享能力等。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的特点体现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还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这种合作不但包括能力上的合作,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合作。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协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为中国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他创立“生活教育”学说,提倡“创造的教育”,主张“教学做合一”,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所表现出来的超前意识和改革勇气,对我们当前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易凌峰.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 1 (第1版) .

[3]陶行知.小先生与民众教育.谈生活教育.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3.

[4]许国春.教育史研究.1997 (4) .

陶行知教育理论论文 篇7

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有着极长的历史和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是学校对班主任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笔者从教多年,且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亲历了家校联系在这些年的一些演变与作用,深有感触。

家校联系的方式经历了多样化发展,具体而言,现在有家访、请家长到校、家长会、书面联系等方式。

在手机普及到千家万户的今天,家访似乎是一个老的话题,又似乎是有点久远的事了。记得刚从教的几年,业余时间经常性地进行家访,每到学生家里,先不说家访的内容,就学生家长热情诚恳的态度,就很让人感动,那时的家访确实是有作用的,而现在家访这一形式基本上已经消失,即使有,也变了味。学生反感,怕你告状,家长不情愿,好象你要麻烦他,老师亦不愿意,连个家庭往址都很难弄清,更别说满大街地去找了。

请家长到校吧!到是前两年较为时兴的一种家校联系形式,学生在校有什么问题了,请家长来一趟学校,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一下,交换一下意见,本来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也有问题,一般来讲,总归是学生在校有了点问题,才请家长。家长来校后又难免要爱到班主任和其它任课教师的当面开导,多少有点难为情,甚至于有的家长怕到学校来,尤其是一些后进生的家长。有些家长出差在外,跑业务,当天来不了。有些家长在合资企业工作,请假出来本身就是一件难办的事。

家长会,每学期也就一两次,既然是会,且是一个众多家长一起参加的会,难免针对性不强,效果亦不是很好。

而书面联系是比较实用的方法之一,但目前也是一些通知之类的东西多一些。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学校的班级人数是比较多的,如何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是摆在各位班主任前面的难题。笔者班级的学生每天都会把当天的作业记在一本“作业记录本”上,我也会把今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和部分学生今天的课堂表现写在本子上,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看。这样呢,这本作业记录本就身兼二职,除了记录作业之外,也有了家校联系之用。但现实是,这本本子由学生自己带回,如果写了批评之类的语言,那往往是那天学生忘记带回家了。对于批量处理的一些重复信息,则会占用到班主任的大量精力,影响其它工作的展开,传统的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弊端较多。

学校教育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任何一种教育的方式无不是一个特定的时期的反映,一种历史的产物,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老的东西遇到一些困惑,甚至于被人淡化以致于抛弃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下面笔者就我这一年的一些做法,谈一些看法:

笔者曾接手一个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班级学生数39人。如何把每个同学在校情况尽可能多地如实地反映给家长,是我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既然传统的一些做法已失去其优势,那么出路又在哪呢?首先解决一个认识上的理论问题:家校联系应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在分析了班级学生及其家长的情况后,发现班级学生家庭电话普及率100%,家长拥有移动通讯工具39人,这是一个很大的可利用的资源。于是开学伊始,便设计了一个表格,除告知班主任及课任教师联系电话外(包括移动通讯),要求家长详尽填写家庭往址,家庭电话,移动通讯,电子信箱等。然后将这些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建立一个班级家校联系资料。下面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沟通与信任:从打电话开始

开学一周后,在掌握了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便开始了我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主要目地是建立相互之间的的一种信任,增进彼此了解,以期在今后进行良好的配合。逐一的给学生家长打电话或通过家校短信平台告知孩子在新的环境中一周来的表现,主要是告诉家长孩子身上的闪光的优点,这个期间我多半是不提学生缺点的,至少在我充分了解学生个性之前,我先得主动发觉学生的优点,以便和家长有足够多的共鸣,方便今后的交流与沟通。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通电话或通过家校短信平台联系而不遗漏一个,以示教育的公平性原则。

这个方法很好也很有效,家长感知了老师的诚意后,对教师有了一种信任感。在取得了一个好的开头的基础上,将电话家访逐渐引向深入。现在是家长主动和我电话联系的多,孩子有事没事家长总爱打个电话谈谈。

目前,电话家访已成为我班主任工作家校沟通的主要方式,我的家访是通过电话完成的。电话家访的特点是方便、快捷,能够快速的和家长做双向沟通,及时的反映学生当天的在校表现。老师能很快的联系到家长,反映事实,家长能和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由于电话家访也有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局限,我们在电话家访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电话家访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电话家访很快捷,但要分场合。如果能选择学生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进行,那自然可以避免让学生陷入尴尬的境地,就算父母直言学生的缺点,也不至于让子女子陷入不安。电话家访要分时间,如果在家长下班以后的时间进行,那么家长能有足够的时间来用于相互交流。

电话家访的内容要充分准备。

电话家访很快捷,但绝不可随意。电话家访之前可以事先罗列一些要讲的重要事项,哪些要讲,哪些要强调。哪些是问题,怎么去解决,把事情孰轻孰重排个顺序。要避免告状式的家访,让电话家访既能反映学生的问题,又让家长知道孩子的闪光点,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教育的希望。

电话家访要有心平气和的心态。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老师的话一般很在意。老师在讲话的时候语速要一定要慢一点,避免词不达意。因为观察不到对方的情绪和表情,所以语气语调就显得就显得尤其重要。用平常心来叙述家访的内容,与家长探讨,老师和家长用良好的情绪来交流,也让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时不会紧缩眉头。

二、轻松时髦:条条短信通家校

在电话家访的同时,我还利用家校路路通用短信的形式进行家校联系。我班的家校互联是接手后开通的,从去年九月到今年的三月,每个学生家每个月每个礼拜都能收到来自班主任的短信,家校联系的效率大大的提高。

利用“家校路路通”信息平台,班主任和课任老师们可以在家校互联软件平台上编发信息到家长的手机对学生相关情况予以及时通知,家长通过手机回复的信息同样会显示在老师们使用的网络主页上,双方可以即时沟通学生状况。

大到学校的通知,一个短信群发,就能轻松解决,比如开学报到日期的提醒,传统的做法很难想象,而群发短信确能让家长在同一时间里接受到信息。小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比如“您的孩子在昨天物理课表现积极,特此表扬。留言人:姚老师(直接回复给对方留言)。”等等。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家校之间的沟通。种种便捷的“家校互联”方式是否能真正在家、校之间架起畅通无阻的桥梁呢?

这里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是家长要拥有手机并会使用短信功能。我们班学生家长手机拥有率是比较高的,但相当一部分家长,手机是很高档的,但却不会使用短信功能,我的做法是让他的孩子教他,会了给我发个信息来。

二是短信要个性化,不能异化为一种通知的功能,对不同的学生要求有不同的个性化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家长感兴趣。

三是和家长的交流要尽可能的深一些,比如我现在就常和很多的学生家长探讨一些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三、传统与历史 |:发扬光大

家访能够让家校联系的更加紧密,其目的除了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还可以让老师能够更直接的了解到家长的需求。家长对孩子的成绩要求各不相同,老师在培养学生向更高更强的彼岸前进时,也要借助电话家访、短信互动的快捷优点,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老师如果能够结合传统家访,面对面的和家长交谈,一定会起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传统的家访是有着厚重的人文基础的,在新的时期,我们更应注重与研究与探讨我们的传统的家访这一形式,让它发扬光大。

在我刚从教的那个年代,通常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家长也很少要求对每个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都了解得面面俱到,对家校联系也没有太高的期望。随着岁月的变迁,孩子们都住进了楼房,学生住得越来越分散。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甚至对学校的要求有“苛责”之嫌。

我坚持每学期都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尤其是一些困难生(生活上的、学习上的、行为上的),主他们切实感知到老师的关爱。

现代教育中,家长要求越来越高,家校联系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但手段先进并不能成就成功的家校联系。家校联系,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要努力做到和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和学校达到共识。

陶行知教育理论论文 篇8

在家长对新型幼儿音乐教育的迫切需求下,在新一轮课改的大力推动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已不仅仅是集体音乐教学活动所能涵盖的范围,而应努力把音乐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有机结合,让音乐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更让幼儿的生活成为音乐教育的广阔舞台,让音乐教育回归幼儿的生活。

一、用音乐“串联”幼儿的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因此,幼儿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用音乐“串联”幼儿的生活,用音乐规范幼儿的行为,也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倾听、欣赏以及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达到新《纲要》“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的目标。

(一)运动中的音乐

运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都可以让音乐贯穿其中。晨操和午操韵律活动时动感、轻快、优美的歌曲;自由活动时轻柔、舒缓的交响乐、协奏曲等,每天都陪伴幼儿度过最愉快的运动时光。合适的音乐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更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还能随着音乐色彩的变化调节幼儿的情绪。在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中,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不断提升,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也逐步发展,具体表现为肢体动作的快速反应与协调,更乐意配合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二)游戏中的音乐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游戏王”。恰当地、不断地提供音乐,能激发幼儿愉快的情感,使幼儿的音乐天赋得以更好发挥,并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如在区域活动中设置“音乐区”,准备一些头饰、敲击乐器等,播放背景音乐,让幼儿自由表现、自由创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又譬如在自主性游戏中播放一些体现角色扮演的歌曲,不仅丰富游戏形式与内容,增進幼儿的角色意识,更让他们在无意识的哼唱中锻炼了歌唱的能力。

(三)学习中的音乐

这里的学习是狭义的,即幼儿参与的集体或小组教学活动。在幼儿园里,我们不仅能在音乐教学中用到音乐,在语言、美术、社会甚至科学活动中都可以请音乐来“帮忙”,渲染气氛,调动兴趣,激发情感,为各类教学活动锦上添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常见的如语言活动中诗朗诵、讲故事的配乐,美术活动中幼儿作画时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等。

(四)生活中的音乐

这里的生活单指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生活环节,包括日常活动规则的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首先,在日常活动中,在各环节的衔接时,可以选择固定的音乐代表老师的要求与指令。在指向性明显的节奏或钢琴声中,幼儿不仅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提高他们对不同音乐曲调、速度、力度以及情绪的感受与分辨能力。其次,音乐在入园、用餐、午睡时都能起到安抚情绪,营造氛围的效果,这在新生入园时特别突出。“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教师应抓住每一个契机开展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让生活“丰富”幼儿的音乐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除了主动将音乐教育融于幼儿生活,我们还应积极在生活中寻找音乐教育的契机、素材和方法,不断丰富幼儿的音乐世界,精心培育他们心中音乐的萌芽。

(一)关注孩子生活中的音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已经很少唱“马路边”,而总是煞有介事地哼着各种流行歌曲,这让许多教师十分无奈。其实我们不必刻意阻止孩子与流行乐的接触,而可以选择一些孩子们喜欢也适合他们的流行乐开展教学活动,稍加变化,让孩子们尝试创编属于自己的歌词,既丰富他们接触的音乐类型,也提升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只要老师善于观察,认真关注幼儿的生活,愿意专注音乐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我们也能让孩子们有专属于他们的“流行”音乐,让快乐的歌声始终充满幼儿的生活。

(二)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音乐

“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音乐也是如此。作为一门听觉艺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音乐”等着幼儿去发现、去体会、去再现。首先从幼儿身边的东西入手,让他们听辨各种音响的效果,在玩中不断探索发现不同物品的音质、音调的不同。再利用它们作为伴奏乐器,尝试根据乐曲的性质来选择匹配,进行打击乐演奏,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审美经验”,更“使他们体验了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其次,关注自然声源。风吹草动,树木摇曳,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音乐。这个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与耳朵。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更是美好情操的培养与健康人格的塑造。这是让音乐教育回归幼儿生活的最美好的初衷。

(三)让生活经验为音乐教育服务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应从感受入手,先让幼儿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再让幼儿进一步体会,边感受边学习,加深理解,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他们会学得更快、更好、更主动。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让音乐教育回归幼儿的生活,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当务之急是应引导家长理性应对各种“考级风”,既要避免片面追求幼儿学习音乐的结果,更要努力为孩子享受学习音乐的快乐保驾护航,让音乐的萌芽在每个孩子心上都能开出美丽的花。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笔记之二 篇9

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人民生活向前、向上需要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

陶行知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

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

‚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为什么主张‚社会即学校‛呢?

陶行知还认为:

‚‘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

他说,‚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而‚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

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学,是传授知识给学生,如不精于业务或不懂业务,则教不好课。陶行知曾指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每一个教师,都要切实掌握所授学科的知识技能,并要逐步达到精通的地步。陶行知认为,教师应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他指出:‚读书多,则积理富,积理富,则随时应用,绰有余裕矣。‛只有博识多闻,上课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做到问一答十,举一反三;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更具说服力。

陶行知教育理论论文 篇10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幼儿园美术,幼儿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命题是:生活即教育, 这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丰富经验的总结, 是对人类几千年的“小众教育”思想与制度的一次全面清理与否定, 生活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学说, 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美术教育尤其是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与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当今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教育, 不仅可以培养儿童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而且能陶冶儿童情操, 开启儿童智力, 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 从而提高儿童的素质, 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 我只是取其一瓢, 用心体会, 获得了一些启示。下面说说我是如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

一、让幼儿在走进生活中学习美术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我们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的眼光。”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感受和发现, 我们不能让孩子们成为“美盲”。是的, 美术离我们并不遥远, 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就存在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它可以是墙上挂着的一幅画, 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 也可以是一件玩具, 更可以是餐桌上的一道菜肴, 等等。比如, 钢琴上的一个水晶球, 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景观, 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每日生活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水晶球, 引导幼儿来观察欣赏,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美术。首先, 我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到这个水晶球大约有一个拳头那么大, 里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气泡, 它们像刚从海底蹿出来, 在这片小天地中游荡, 不停地发出“嘟噜噜”的声音。在水晶球的正上方, 有一大一小两只海豚, 它们有着晶蓝色的身体, 海蓝色的鳍和尾巴, 还有墨绿色的、细长的眼睛, 颜色非常的协调。它们高高跃起, 试图冲出水晶球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非常动感。在水晶球底部, 生长着许多千姿百态的珊瑚, 礁石, 他们有的长成了螺旋状, 有的长成了大山的样子, 还有的婷婷玉立, 相对相依, 宛如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珊瑚的造型别致。在这些珊瑚, 礁石身上, 嵌着亮丽的色彩, 有血一般的红色, 玉一样的绿色, 如雪的白色, 色彩丰富。再如:幼儿园的玩具, 它们与幼儿朝夕相处, 也是生活成员, 而这些餐具上, 有着各式的造型, 上面有着不同的花纹。就可以利用这一生活材料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美术, 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大碗、小碗、盘子等不同造型, 知道造型美;认识卡通图案、花卉图案, 甚至了解环周装饰、底部装饰、周边装饰等不同美术表现形式……生活的中的美术又何止这些,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就能带领幼儿走进生活学习美术, 乐趣无穷。

二、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

生活教育理论是具有实践性的, 陶行知先生批评唯书本是从、不重社会实践的中国传统教育, 提倡教育向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开放, 社会生活实践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可以让生活走进我们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课堂, 让幼儿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拓展绘画经验, 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 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如:“伞”是幼儿在生活中能够经常见到的, 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物品。“伞的伞面上有美丽的图案, 为下雨天、大晴天的马路上增添了一抹美丽的色彩。”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素材, 因此可以设计美术活动《美丽的伞》, 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来装饰“伞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伞的颜色、花纹等等, 也体现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接着让幼儿观察课件中不同小花伞面上的美丽图案, 说一说有什么样的花纹。然后, 幼儿创作。幼儿有了之前的经验, 创作时就表现得比较淋漓尽致。最后, 展示欣赏。整个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让生活的一个小内容走进了美术的课堂。再如:把马路上的汽车带进课堂, 请幼儿收集汽车的图片、书籍等资料, 还建议家长带幼儿到马路边上一起来认识汽车。这些教育措施很好的丰富了幼儿对于汽车的生活经验, 然后在美术课堂中很好的表现出了汽车, 在造型方面、色彩方面都各有进步。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各种各样的生活内容、生活用品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美术活动的内容, 让生活走进我们的美术课堂。

三、让美术学习与生活环境相融

我国古代有精辟地论述:“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就是强调生活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又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生活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 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让幼儿园生活环境成为美术学习的一个平台。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 首先应该是一个美的天地, 要注重给幼儿美的体验和熏陶, 这不仅仅是培养幼儿美感的需要, 而且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创设美的生活环境, 使生活环境成为幼儿学习美术的一个平台, 是一名艺术。比如, 创设的色彩和谐的环境。幼儿园往往是色彩斑斓的, 但是一定要重视色彩的和谐。给幼儿一种色彩的美感, 可以考虑一种主色调下的小范围变化, 如, 以蓝色为主的班级主色调, 用不同明度的蓝进行调动, 再配以和谐的黄绿色, 使整个颜色很和谐, 再如, 以粉色为主色调的班级主环境, 可以用不同明度的红调动氛围, 再配以咖啡、白等色彩进行搭配, 让环境变得温馨而有灵性, 活泼却不花哨, 让幼儿有美的感受和体验, 这过程便是一种美术的学习过程, 也是让美术学习与生活环境相融的一个过程。

上一篇:辩证思维方式下一篇:公益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