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工作十篇

2024-06-24

防雷检测工作 篇1

1 现阶段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雷电的基础业务以及研究, 已经得到了气象部门的许多关注。在对于雷电监测这个方面, 现阶段来说, 我国主要采用以下探测系统: (1)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其分布于一些重要的场地, 作用在于实时监测地面静电变化率以及电场值; (2) 闪电定位系统, 借助雷电发生时采集的数据, 来分析雷电灾害的发生以及雷电的科学研究。在雷电研究方面, 我国研究机构从火箭引雷实验, 进而研究激光引雷以及短距离的实验室引雷实验。在对于雷电标准化的研究方面, 对于IEC雷电标准的制定, 都需要通过大量实验以及实践操作, 不断修订以及完善。对于雷电防护方面的技术问题, 电涌保护器以及提前放电避雷针得到普及, 而且闪电计数器也得到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以完成雷击发生时间、雷击次数、雷电能量等数据, 而且也可以对大气电场以及闪电定位进行补充和校验。

2 当前防雷检测工作的现状

2.1 防雷工作的组织管理

一般来说, 雷电的灾害防御工作需要很多部门共同协作完成, 在西方一些国家, 除了气象部门外, 电力、环境、铁路、电信等部门都参与其中, 环境部一般管理易燃易爆或危险化学场所及其环保企业的防雷管理, 企业获得雷电防护证书才能从事防雷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雷击的风险估计以及对防雷工程的检验。其他部门如电信、电力等, 要制定不同的规范, 对各个场所进行检测以及配置防雷装置。

2.2 建筑物防雷检测的工作流程

防雷机构以建筑物的高度、导线引入、雷暴天数以及所处环境等具体因素为基础, 对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综合分析, 进行风险评估, 把此风险评估提供给用户, 用户根据评估报告, 选定设计方案进行防雷设计。一般情况下, 建筑公司在建设环节就加入了防雷方案。

3 对防雷检测工作的启示

3.1 提高社会整体防雷意识

借助典型的雷击事故案例, 凭借媒体杂志等, 宣传防雷安全以及防雷抗灾的各类安全知识, 同时, 通过电视气象类节目以及气象手机短信服务等方式, 进行防雷知识的宣传, 提高公众对防雷抗灾的整体意识, 赢得社会对防雷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 通过与行政部门的合作, 依靠必要行政力量, 建立日益完善的防雷系统, 加大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 对于新建的防雷工程项目, 必须严格设计审核, 对于违规操作的公司, 必须严格审查, 在必要时候由法院等机关强制执行, 打造规范的防雷市场。

3.2 做好雷电监测的基础工作

对于雷电灾害的调查以及评估, 是划分雷电灾害区以及做好雷电监测的基础性工作, 它为雷电监测提供了原始的第一手资料。雷电灾害的调查分析、资料统计、鉴定处理以及信息发布等工作, 必须在雷电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好, 同时发动社会力量, 提供更详密的雷电灾情状况,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完备的雷电灾害数据库, 而且也应向行政部门发布详细的雷电活动情况, 做好雷击的灾害区划分。对于雷击灾害的风险评估工作, 应积极制定风险评估方法, 建立完善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管理系统, 提高系统对于雷电风险的评估性能。对于重点单位的防雷建设、大型公共设施、易燃易爆场所等大型项目, 要进行严密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 为提高风险的预测性提供更多的数据, 为用户提出实践性更强的措施。

3.3 统一规划全省的防雷检测工作

山西省的防雷检测系统, 同样也应该统筹规划, 设立全省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防雷技术平台以及雷电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对雷电的科学研究、雷电灾害调查评估、雷电风险评估以及防雷装置设计图等方面都加大管理力度, 以省为中心, 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合的防雷中心机制, 实现信息、人才、装备以及技术等各方面的共享。提高防雷各方面的技术, 使防雷技术品牌化, 促使防雷技术向集约化、规模化以及科学化方向发展。

3.4 加强雷电预测平台的建设

结合山西省的具体实情, 应充分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以及成熟技术, 加强雷电预警系统的建设, 实现雷电预测平台的完善性。以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实时探测系统为基础, 同时结合卫星云图、探空以及雷达的观测信息, 建立一个完善精确的带有详细地理信息的雷电预警系统, 研究云地闪的发生频率, 雷电的演变趋势以及雷暴云下地面电场。

3.5 完善雷电灾害应急机制

由于雷电具有突发性强, 灾害影响大等特性, 雷电灾害应急机制的建立健全很重要。雷电灾害的应急预案、雷电灾害的安全责任制、雷电灾害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 都必须建立健全。而且, 在事故发生后, 应急机制应及时启动, 在第一时间内组织人力物力, 妥善安置处理灾情, 并做好灾情的调查分析工作, 记录在案。

3.6 加强防雷检测

防雷的安全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 要更好地完成检测工作, 必须打破各部门的壁垒, 建立完整的检测体制, 与安监、公安、保险等各个部门加强合作, 实现检测部门的效益最大化。对于重点工程的防雷检测, 应从防雷设计图、检测、验收等整个过程中定期检测, 排除社会不良阻力, 提高检测工作的服务质量。

3.7 加大对农村防雷检测工作的重视度

农村防雷安全性低, 许多雷灾安全事故发生在农村, 而且由于防雷检测等系统在农村的缺乏, 雷击灾害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做好农村的防雷检测工作, 一方面是要做各种宣传, 普及雷电知识, 破除迷信, 另一方面, 对于农村建筑物, 也必须从防雷检测、防雷装置等方面, 从源头上消除雷电隐患, 另外还应该培养乡镇的防雷检测技术人员。减少农村雷击灾害的发生。

4 结语

关于防雷检测工作, 我们仍需要不断探讨, 不断研究新的检测技术, 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本文从我国现阶段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出发, 从组织管理以及检测的工作流程两方面阐述了我国现阶段的防雷检测工作的现状, 近而从检测的基础工作、预测平台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雷电监测系统,防雷检测,应急机制

参考文献

[1]陈渭民.雷电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2]李家启, 李良福.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控制[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0.

防雷检测工作 篇2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其造成的建筑、设备损毁、人畜伤亡等事故损失惨重。白山市地处长白山山脉, 平均海拔1 000m以上, 雷电活动频繁, 属我国气候脆弱区, 年平均雷暴日数35d, 最多年份可达50d, 6月份~7月份平均7d就会发生一次雷暴天气, 超出全国平均数。近年来, 白山市经济发展迅速, 高层建筑日益增多, 各类电子设备和通讯器材以及家用电器的广泛普及, 导致诱发雷电灾害的因素越来越多, 重大雷电灾害的危险性也不断攀升, 实施防雷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由于防雷产品和防雷工程市场监管力度较差, 加之防雷装置设计不规范或安装不科学等, 使得防雷装置的检测工作成为雷电灾害防御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白山市气象部门在多年防雷检测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 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但一些岗位人员在从事防雷检测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片面理解, 制约着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结合多年防雷检测工作实际过程, 对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几点认识误区进行分析探讨, 并提出一些个人建议作为参考。

1 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几点认识误区

1.1 对防雷检测概念的误解

遵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 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等国家和行业防雷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防雷检测不仅要对现存防雷装置进行检测, 还要对检测单位或民用的防雷设施是否完整配套作出全面评估。而通常情况下, 防雷检测技术人员只是把对避雷针、避雷带和防静电接地等防雷设施的检测称为防雷安全检测, 忽略了防雷技术措施的安全, 可见, 对防雷检测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不能全面保障防雷安全。

1.2 对防雷检测依据的误解

由于雷电防护涉及面广, 针对各行业的防雷规范存在也较多, 不同规范之间的技术规定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有时还会相互冲突, 而且防雷规范中有限的内容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防雷安全服务现实情况, 有关技术实施要求的不具体性造成了部分防雷检测依据的模糊。这就导致了检测技术人员在实际检测工作中, 不能完全依据规范来评估检测结果, 如果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的新手检测人员, 仅按规范标准进行评判检测, 尽管判断有理有据, 仍难以避免出错。

1.3 对防雷检测工作性质的误解

防雷检测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技术性服务工作, 要求检测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科学素质与工作态度向单位或用户提供防雷安全技术服务, 属于工作量大、工作辛苦的有偿服务。一些防雷检测项目都有明确的收费标准, 但也有一部分依照防雷规范要求应检测的项目却没有收费标准。在某些时候, 检测员就会只重视检测有收费标准的项目, 而推后或干脆不进行无收费标准的防雷项目, 这样一些雷击隐患就保存下来, 一旦漏检项目发生雷灾, 防雷检测单位和人员就要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1.4 对防雷检测工作目的的误解

防雷检测工作目的是对检测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在保证检测工作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为被检测方出具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和有效的检测报告。在防雷检测工作中, 检测员往往找到几点不符规范处, 就急于下雷击隐患整改通知书, 要求被检单位或个人采取整改措施。这种做法是对真正意义上的防雷安全工作目的的误解, 要想维护被检单位或个人防雷安全, 就要全面排查被检单位或个人的所有雷击隐患, 并提出详细的系统整改方案, 督促其尽快改善。

1.5 对防雷检测项目的误解

按照防雷规范要求, 防雷检测的重点为检测雷电防护对象抗雷能力的强弱, 通过对被检单位雷电保护对象及其雷电磁环境和抗雷能力的观察了解, 确定保护对象有无防雷装置, 最后再对这些防雷装置安全性能进行检测, 这样才能达到保护被检单位人员和财产安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防雷检测人员却习惯于先对现有防雷装置进行检测, 把防雷装置的防雷性能的好坏作为判断其保护对象抗雷能力的依据, 这属于对防雷检测项目的误解, 是不能完全体现被检单位整体的防雷安全状况。

1.6 对防雷检测内容认识不足的误解

对于一些年年检测的被检单位和个人, 在年检过程中总有不少单位和个人提出防雷装置不是易损品没必要年年检测, 检测人员也就容易养成了当年照搬上一年检测内容的习惯, 这样很容易造成新增项目的漏检。当前, 科技发展更新速度很快, 很多单位设备设施不断扩展, 若只是按照上年固定内容去检测, 遗漏下雷击隐患, 一旦发生雷灾, 防雷检测单位难以推卸责任。

2 正确认识防雷检测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中国气象局颁布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 防雷检测应每年进行一次。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主要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列入国家防雷规范内的三类建筑物检测工作, 还需将防雷原理和实际操作经验贯穿于防雷技术标准规范中灵活运用, 工作集中于防直击雷的避雷装置和不断加强的各类机房检测和LEMP检测, 不仅做到检查是否具备防雷装置, 还要检测防雷设施的接地电阻、方式, 以及全部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状况, 实现真正的防雷安全检测概念。

防雷技术服务是气象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 是国家赋予气象部门的一项社会行政管理职能, 因此, 在开展防雷检测工作时, 务必要把服务摆在第一位, 认真对待所有规范内的检测项目, 切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 把创收置于服务之上, 只讲效益不顾责任, 出了雷灾事故, 不但造成大的损失, 还导致检测单位失去威望和信誉。尽可能的避免灾害发生, 确保单位和个人的防雷安全。

防雷装置性能好坏仅是判断雷电防护对象防雷安全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防雷检测时, 要把防雷装置、防护对象特点及其处于的雷电磁环境都列为防雷检测的项目, 由保护对象自身特点、雷电磁环境和其配置的防雷装置性能等防雷技术是否到位的几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后得出的结论才是准确完整的结论。随着建筑物规模扩大和设备设施的维修、改造、更新等, 原有的防雷设施可能已无法适应新的要求或需要增添新的装置, 防雷检测人员应密切关注被检单位雷电防护对象的变动、增加情况, 以防漏检和误判, 只有坚持认真负责的检测态度和做法, 才能杜绝雷击隐患的漏网, 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 使被检测方真正认识到年年接受防雷检测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刚.防雷检测工作中的若干认识误区与辨析[J].湖北气象, 2006 (2) .

防雷检测工作 篇3

【关键词】气象防雷;检测工作;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10-01

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比如台风、暴雨、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方面的灾难。雷电灾害属于其中后果最严重的一种。由于雷电灾害的影响,我们国家每年都会损失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它导致的严重灾害体现如下:火灾、爆炸、甚至是严重的信息系统瘫痪情况等。全面涉及到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工作,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困扰。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得到翻天覆地的更新。我国各个区域城市的高层建筑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越来越广泛,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以及远远超过人类的想象。如何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相关单位的重要工作,成为人类发展中无法回避的话题。

所以对于测报工作,需要做好全面的观测和监控工作。合理分析其中的客观和主观原因,尽量避免误差。气象防雷检测人员如发现数据不正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对自动站的检测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检修、维护和管理等,以保证气象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共同财产和基础设备的安全。

一、强防雷装置的检测

我们必须要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起码要一年检查一次,但是对于易燃易爆的危险性场所,起码要半年检测一次。强防雷装置的检测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检测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明确被测建筑物属防雷建筑物的类型,到实地勘察地网的状况,尤其是工接地的工作中需要仔细观察。因为它具有比较隐蔽的特征,我们需要知道接地体的选材、材料量质、布局施工等方面的情况,需要检测接地体的埋地深度、使其和行通道保持恰当的距离,看一下是否符合GB50057—94的标准;假如不符合上述的要求,需要对它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测。只要符合些条件,才不会产生。“跨步电压”的危险情况,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人工接地体与相邻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合理性和安全性,不然的话需要采取地网的等电位工作。

2、完成检测前的检查工作

引下线部分及接闪器部分是检查工作的重点内容。需要保证接闪器的完整性,没有出现断裂和腐蚀的情况,特别是在电话线、电视信号线、计算机信号线等方面的检查,避免这些线路和闪装置和直接的接触。检查检查建筑物的顶端,是否存在位连接的情况。或者是避免油站、液化汽站的各种管道保持平行的出现电位的连接,法兰之间不能存在有交集的情况。同时在相应的长度中,不能重复接地。防雷电波的侵入的保护措施是否到位,关键是其周围不能存在有燃气管道等其它金属管道。

3、检测检验

在对所有的数据检测之前,要对所有的检测器对于仔细的检查。保证各个机器都保持正常运行的高效状态。在检查数据的时候,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反复进行,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在检查各仪器的各个阶段中,记录好它的连接方式、运行情况等,确保防雷装置的合格率。应用科学技术及时有效地排除区域气象观测站常见的障碍,提高气象防雷检测的质量,保证区域站运行高效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进行减灾减难工作,为地方经济做好充分保障。

二、加强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

防雷装置的检测只限于对当时的当时的防雷装置状况进行检测。符合标准的防雷装置需要避免人为性的破坏,保证它的高效运行。加强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势在必行。我们应该要求执行巡检制度,和明确工作岗位责任。为了提高防雷检测工作效率,造区域站制定巡查制度。值班人员每天在早上、中午、晚上必须要通过监控软件观察各区域的运行情况,发现故障要及时反映,及时解决。检测的技术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具备基本的气象知识和天气学专业素养,依据一定的气象学原理把最新的科学技术灵活应用到区域气象检测的工作中。因为防雷装置遭受破坏后,它的保护功能便会失效。接闪器部分及引下线由于遭到破坏,它会裸露在地面上,有时候因为施工的需要,、线路会被折断,导致工作状态的异常。应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对运行异常情况进行及时修正。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和中心站或生产中心的联系,以便得到有效的帮助。

三、强防雷工作管理,规范防雷检测工作

气象观测业务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其中相关的专业性也很强大。特别是相关的天文知识:包括看云识别天气,天气现象记载、残缺记录的统计和异常记录的处理等。影响地面自动气象站工作的因素多种多样,雷击和雷电电磁脉冲的自然侵害、或者是人为的操作失误等影响。比如:地震、风雨雷电、雪灾等灾害性对外来的外来电磁场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导致了自动站缺测数据的缺失。所以我们要禁止不合格防雷器进入市场,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四、加强电防护知识的宣传,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防雷减灾意识

我们可以到各个地区进行的防雷减灾活动的宣传,利用讲座和贴海报和标语的形式,减少雷灾带来的经济损失。向人民群众讲解相关的防雷技巧,人们增强防雷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比如在雷雨的天气不能进行野外活动,雷雨天不能在室内打电话等。

广大群众应注意收看收听气象台发布的关于雷暴天气预警和预报。同时利用新途径、新载体、新方法等,不断拓宽电防护知识的宣传。利用多媒体中的网络、微博、论坛等新渠道进行多方面的宣传。

结束语:地面气象防雷测报工作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我们必须要做到具体问题加强理论性和操作性的学习。做好日常气象的检测和监控工作,进而使业务技术更加规范,最才能保证气象检测工作的水平和。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安排,加强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参考文献

[1] 零磊.范林林.高文强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期刊论文]-科技传播2012(1).

防雷检测工作 篇4

防雷检测部四月工作总结:

1、对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和中石化华北分公司所属8个单位进行了上半年防雷检测;

2、所在XX区的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08年度防雷检测现已全部完成;

3、对盾安防雷科技服务中心的执照、代码证及税务登记证进行了年度检验和变更。

五月工作安排:

1、开展并完成对神华集团神东公司所属单位08年度防雷检测;

2、完成对长庆油田分公司所属第二采气厂和第三输油处的防雷检测;

3、对所在XX区的煤矿、学校、银行、建筑工地等建、构筑物全面开展常规检测;

4、对长庆油田分公司所属经初检不合格的单位进行复检;

防爆电梯检测工作探究 篇5

关键词:防爆电梯,检测

防爆电梯的检测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综合性强的设备检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防爆电梯在爆炸危险环境下的安全使用,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从各个角度发现不利于防爆安全的因素,做好防爆电梯的检测工作。下文首先分析防爆电梯的检测标准,如何进行防爆电梯的检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防爆电梯的检测工作。

一、防爆电梯的检测标准

1. 了解防爆电梯的资料,分析爆炸区域物质特性。

对一个防爆电梯进行检测首先要对其资料进行分析,要具备完整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电梯设备上也要标明合格证号、防爆的主要类型、级别以及温度组别的名牌等。同时,要与爆炸区域的环境和危险物的特性进行分析,防爆电梯的整体和部分设计、安装等是否满足爆炸区域的等级和危险物质的级别、类型等的技术需要。区域根据级别的不同分为0级区域、1级区域和2级区域。在0级区域一般使用专门设计的特殊性电器控制设备和本质安全型组成的复合型防爆电梯。1级区域是爆炸性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的区域,一般使用隔离性于本质安全型、正压型防爆机房与本质安全型的复合型整体防爆电梯,或是使用一些专门设计的特殊整体防爆电梯。2级区域是在不正常情况下可能发生气体爆炸,一般适用于报警式的防爆电梯或是专门针对其情况设计的防爆电梯。

2. 对防爆型系统中点燃源、隔爆部件和易产生火花部件的要求。

在防暴电梯的运行过程中,易点燃混合型爆炸气体的点燃源主要有电晕放电、静电火花、电弧火花以及电气火花。高温高热的表面也易形成点燃源,通过摩擦、撞击等机械动作引发火花。对于易产生火花的部位应采用无火花材料进行镶嵌,比如橡胶、黄铜等。采用截面为圆形的电缆接入防爆接线盒,防护套表面不可出现老化等问题,隔爆间隙满足技术要求,隔爆壳体不存在聚电、机械变形等情况。

3. 对防爆电梯主电路设备的要求。

在电梯的主电路中,应装有能迅速切断电源的装置。接地部件同接地干线相连的接地线截面要大于相线截面的三分之一,且宜使用多股软线。在进入机房起,零线和地线的线路始终分开,接地装置的电阻要不大于4Ω。

二、如何进行防爆电梯的检测工作

1. 对防爆型电器控制柜和系统结构进行检测。

防爆型电器控制柜的检验主要包括对其外观和结构的检查,检查其压紧螺栓螺纹余量、爬电距离以及内部布线走线等。检查隔爆接合面结构的各个参数,包括隔爆结合面有效长度、隔爆螺纹精度和有效啮合扣数及长度等。分析密封圈并对其进行试验,进行主空腔及接线盒空腔动态强度等的试验;对系统结构进行检查,从防爆电梯的各部分的名牌标志是否清晰到接线、布线以及安装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等,进行全方面的检测。

2. 对摩擦、撞击等机械运动易产生火花部件进行检查试验。

按照JB/T8313标准对因为撞击和摩擦等机械运动易引爆混合型爆炸气体的金属材料进行试验,应用光纤火花测试仪进行撞击火花试验,设置各种可能发生的环境,比如慢速和快速、满载和空载等组合情况,最终并进行数据分析,对安全性做出最有效的评估。

3. 对防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检测。

根据GB3836.1中的标准规定对防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不同部件的温度进行测试,利用非接触式的测温仪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温度测试。进行制动安全钳楔块温度测试、导靴摩擦温度测试以及限速器压绳舌摩擦温度测试等测试。

三、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防爆电梯的检测工作

1. 加强对防爆电梯的制造许可规定和进口审核。

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防爆电梯的制造单位进行评审,严格按照技术图纸和文件资料要求规范进行生产,并明确要求防爆电梯制造单位出示防爆合格证和产品合格证等证明,并定性和定量的明确规定该制造单位所能制造的防爆电梯的规格、类型以及使用的范围等。对于进口的防爆电梯的整机或是防爆部件进行严格的审核,国家防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颁发了防爆合格证之后才可使用。

2. 健全监管体系,规范检测工作。

加强对防爆电梯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明确相关检测标准,做好防爆电梯的防爆性能检测工作。对于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及时进行控制和处理。国家相关部门要健全法律法规,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防爆电梯安全性能检测的方案或流程,加强防爆电梯的安全使用。

3. 加强检测人员的素质培养。

在整个防爆电梯的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对于防爆电梯的安全使用起着关键作用。防爆电梯检测人员要树立防爆性能安全意识,对相关的防爆电气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练了解,接受规范化的防爆检测培训,在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检验监测工作。严格做好招聘工作,选择相关专业的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很好的处理机械防爆、电气以及气体粉尘问题,更好的将防爆电梯的检测工作开展好。

总结

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性场所的产业不断兴起发展,防爆电梯的广泛运用使对其的检测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全面了解防爆电梯的检测标准,对防爆电梯整机和各部件如何进行检测,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防爆电梯的检测工作,保障企业的良好发展和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刚, 荣树铎.防爆电梯的防爆要求和检验[J].煤矿机电, 1999年05期.

[2]张翔.TF系列防爆电梯、防爆吊笼通过鉴定[J].船艇, 1990年10期.

怎样做好学校防雷减灾工作 篇6

一、雷电灾害的危害

雷电是大气云层中正负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的一种放电现象, 因此雷电中蕴含了巨大的电流能量。一般来讲, 其蕴含的电流往往高达几十万安培, 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并且, 雷电具有放电时间短的特点, 往往在一瞬间就击中人体, 如此庞大的能量瞬间导入人体, 可想而知其伤害有多大。雷电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 还严重威胁到财产安全。雷电灾害不仅可能会引起火灾, 对工厂建筑物和机器等造成伤害, 雷电中的感应雷 (雷击电磁脉冲) 放电过程中, 强大的脉冲电流会对周围的导线或其他金属物体造成巨大冲击, 由此危害到建筑物内的一些精密电子仪器, 从而造成损失。

学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基地, 人群相对较密集, 国内包括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在内, 师生数目无疑是巨大的, 因而, 更应该防雷减灾。2009年8月1日, 浙江义乌上溪中心小学教工宿舍遭雷击, 导致交换机损坏一台, 价值1万元。2010年7月5日, 稠城街道尚经小学被雷击, 导致8台交换机和2台电视机被损坏, 价值1.45万元。近几年来, 义乌中小学校遭雷击损失共有6万元。而中小学在此方面的教育力度不足, 中小学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应对危害的能力非常有限, 所以雷电危害一旦发生, 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如教育设施的破坏, 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教育秩序的混乱等。

二、我国中小学防雷工作

1. 学生个人防雷。

学校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 雷击对学生个人安全形成很大威胁,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学会一些个人防雷措施。

(1) 雷雨天气时, 应该尽量留在屋内, 并且关好门窗, 防止闪雷进入;在室外来不及回家的人员应先进入建筑物躲避, 待雷雨过后再出来。

(2) 雷雨天气时, 尽量不要使用电话或手机, 以免无线电信号引来雷电。

(3) 尽量不要使用不接地线的两足插座以及电视、音箱等电器。

(4) 雷雨天气时, 尽量远离墙壁、金属物、电线等带电设备。

(5) 雷雨天气时, 尽量避免在室外进行运动, 尤其是水上运动;不要呆在地势空旷的场地, 尽量找地方躲避。

(6) 雷雨天气时, 不要待在如山顶等地势高的地方, 最好是寻找地势较低的地方躲避。

(7) 雷雨天气时, 切记不要在树木下躲雨, 最好远离树木、桅杆等。

(8) 不要靠近易燃、易爆物品。

(9) 尽量使用汽车等有绝缘功能的交通工具。

(10) 使用顶头有绝缘塑料的雨伞, 最好使用平头雨伞。

2. 学校后勤防雷工作。

中小学在教育学生注意个人防雷措施的同时, 学校相关工作机构应对防雷工作采取措施。

(1) 学校后勤部门应该每年定期请专业的防雷检测机构或人员对企业的防雷装置进行检测, 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 应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制度及应急措施, 内部设立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防雷安全工作、防雷设备的不定期检测以及防雷设备的日常维护等, 并明确责任。

(3) 在设计建筑物时, 应充分考虑到地形、气候、环境、该地区雷电活动规律以及保护物的类型, 选用安全性高、适宜度高、性价比高的防雷设施。

(4) 坚决选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防雷设备, 不贪图小利。

(5) 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 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 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 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6) 在相关网络平台设立气象科普知识专栏, 专门开设防雷减灾知识讲座, 广泛宣传防雷安全知识, 不断提高师生的防雷安全意识。

三、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具体措施

鉴于雷电灾害的危害之大, 我们就更应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 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这一问题, 从而减小雷击灾害对学校的危害。

1. 提高学生和学校对防雷工作的认识。

国家、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从大局出发, 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以及本着对学校和学生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 看清当前雷电灾害多发、危害重大的状况, 充分认识到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中小学以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中小学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而不是采取消极的侥幸心理, 要增强当前落在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落实防雷工作时, 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坚持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重要指导方针, 并严格按照国家对于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要求去落实工作。另外, 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领导, 建立严格的防雷减灾责任制度, 做到任务和责任的分解与层层落实, 尽最大的努力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2. 学校选址问题。

学校作为一个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 如果遭遇雷击, 产生的危机面会很广, 因此学校在建校时应该考虑好选址的问题, 以减少雷击事件发生的概率。要认真、谨慎考虑学校周围的环境, 不要把教学楼建立在很高的地点, 如高坡或较高的地势;否则, 就会成为一个雷击的重点对象。同时, 要查阅此地的历史资料, 看看有没有雷击历史或者雷击概率。

3. 学校信息系统是否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 应在完成直接、间

接损失评估和建设、维护投资预测后, 认真分析, 综合考虑, 做到安全、适用、经济。

4. 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

防雷工作的具体实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人员支持, 甚至还需要一些部门的协助, 如学校的防雷设备检测需要专业人员;对雷击时间的调查和分析以及高科技技术研究资金的供给需要政府的支持。因此, 气象部门作为防雷主管单位, 也应该把学校防雷作为一项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5. 重视和加强对中小学防雷工作的建设。

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防雷检测和执法力度, 但是工作重心主要是在企业单位, 忽略了学校等一些人群聚集的场所。从目前的形势状况来讲, 中小学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防雷灾工作的一大盲区。由于中小学对防雷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对雷电灾害的认识也不到位, 因此长期以来, 学校的防雷意识一直都很低, 也就是说,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防雷灾工作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国家、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对学校防雷工作的建设, 逐渐改变学校防雷存在盲区这一现状。

路基工作状况快速检测指标研究 篇7

关键词:路基,快速检测,指标,无损

0 引言

道路路基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性能, 但由于隐蔽性的特点, 加上施工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质量意识不强很容易出现早期的路基病害问题, 所以要加强重视路基的检测工作。传统的检测方式主要为人工检测方法, 不能有效的发现路基内部的隐患, 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人身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 检测的深度有限, 效率低、代表性差, 花费较高。为了满足路基的质量要求和排查隐患的工作需要, 要提倡快速检测手段, 但目前非常有效的快速检测方法还没有, 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展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1 路基病害类型及常见的检测方法

1.1 路基病害类型及形成原因

路基承受整个路面的上部荷载, 是路面质量的保障, 在长期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必然会产生变形, 对整个公路造成危害, 造成路基的病害原因有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土质等, 非自然因素包括设计、施工、人为破坏、养护管理不善等。公路路基病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沉降变形, 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道路路面塌陷, 出现裂缝, 在桥梁两端出现桥头跳车, 严重时会造成整体性滑坡, 使边坡失稳等。引起路基沉降的原因有地基处理不当, 路基材料的选择不合适, 施工上压实度不够, 基层的纵向和横向搭接不合理等, 道路的承载能力不足, 不能满足实际交通需求, 自然因素包括水害、地震、泥石流等。

裂缝, 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在路面产生反射裂缝, 水分会通过裂缝进入路基造成路基的软化, 承载力不足, 从而使整个路基发生结构性破坏, 裂缝按照其本身特点可以分为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产生裂缝的原因有交通量过大, 荷载引起裂缝, 施工不当的原因、路基材料选择不合理、路面耐久性不足破损、自然因素等。

路基边坡类病害, 有塌方、落石等, 产生原因边坡受力的失稳, 主要有边坡支挡结构的施工不当, 或偶然因素引起破坏。

路基病害产生原因概括起来为工程地质、水文以及气候因素原因, 设计上没有合理设置排水设施、防护和支挡结构、特殊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不当等, 施工上盲目追求工期, 施工不规范, 没有合理的压实厚度、施工顺序不合理、含水量控制不好等, 后期养护管理上不科学规范, 养护不及时等。

1.2 路基病害检测方法

传统检测方法, 包括灌砂法、钻孔取芯法、环刀法等, 分为原位检测和取样检测, 通过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后得到路基的回弹模量、强度、厚度和压实度, 反映路基的健康工作状况, 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不能有效的检测到路基内部的裂缝、含水等。

无损检测技术, 这种方法不会破坏检测物体本身结构, 只需要在检测物表面就能够了解其结构特征、物理指标和状态特性, 主要的无损检测方法有电磁波法、弹性波法、层析成像等。近年来由于科技发展, 各种无损检测仪器和方法被很好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有基于地质雷达技术的路基检测方法、基于高密度电法的路基检测方法、基于瑞利波技术的路基检测方法等。

2 路基工作状况表征指标

2.1 路基压实度

压实度的评定主要是通过室内测得的标准密度来确定, 在确定时要尽可能的使室内试验条件和现场实际条件相接近, 常用的振动击实和大型马歇尔击实试验既是考虑了施工中振动压路机碾压成型进行改进的。确定试验方法时要依据路基土的类别, 主要方法有击实法、振动台法以及表面振动压实仪法。轻型和重型击实法适用于细粒土和粗粒土, 振动台法和表面振动压实仪法适用于颗粒质量百分数大于15%的无粘性粗粒土和巨粒土。现场密度的检测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法、钻芯法、FWD以及瑞雷波法。

2.2 路基回弹模量

回弹模量是路基和路面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是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在荷载一定情况下, 回弹模量越大产生的垂直位移就越小。路基回弹模量反映了路基强度和稳定性, 是表征路基承载力的重要参数。

回弹模量分为静回弹模量和动回弹模量两种, 测定回弹模量的方法有加载板法, 适用于路基土的表层测试;贝克曼梁法, 适用于路基土厚度大于1m的粒料整层的表面;FWD法具有高效无损的特点, 能够评定各结构层的性能;PFWD法检测速度快, 需要操作人员少, 操作简单, 没有地区和条件限制。

2.3 路基含水量

路基含水量是路基中水的质量和路基干重度的比值, 路基含水量是各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检测时按照修建时间可以分为新建路基含水量检测和既有路基含水量检测两种, 新建路基由于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比重法、烘干法、核子密度仪法、电容法及碳化钙气压法几种, 而既有路基因为取土不方便通常采用探地雷达法和高密度电法。

2.4 路基裂缝

路基裂缝对整个公路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引起路面层产生反射裂缝, 裂缝产生后水分会进入, 进一步导致路基软化, 道路破坏加速, 强度、平整度和稳定性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路基裂缝可以分为荷载引起的裂缝, 路基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超过了疲劳强度和抗剪强度而产生;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缝, 压实度不够、纵向和横向接缝处理不当多种原因造成;路基材料选择不当引起的裂缝, 使用的材料没有经过严格检验, 含水量过高等;路面破损引起的裂缝, 道路运营过程中如果养护不及时, 在水和荷载反复作用下会产生裂缝, 水分进入裂缝后导致路基软化, 产生裂缝。

3 路基工作状况快速检测方法

3.1 压实度检测

路基压实度的快读检测方法有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和落锤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两种方法。

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在现场能够准确快速测定路基的密度和含水量, 很好的适应了现代道路施工, 缺点是反射性物质可能会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有时需要打孔, 在孔洞形成过程中会破坏附近结构, 影响准确性。其基本步骤为标定仪器、选取测定点、放置仪器、开机退出安全距离、计数关机。

落锤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简称FWD, 在施工质量检测、养护管理检测、道路改造检测以及路面动态理论研究上应用广泛, 能够有效反映路基压实状况, 误差小, 工作强度低, 能够连续、大范围工作, 并且受到含水量影响小。

3.2 回弹模量检测

回弹模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有自动弯沉仪、稳态弯沉量测技术以及动态弯沉量测技术。快速检测方法和传统仪器比较价格昂贵, 但操作简便, 具有高效、无损的特点, 精度高, 能够很好的模拟行车荷载的动力作用, 采集大量数据并处理输出相关图形。

3.3 含水量检测

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有探地雷达法和高密度电法, 探地雷达法目前还需要对地质信号提取波速上以及电介常数和含水率的关系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技术还不够成熟, 但应用前景广阔。高密度电法也只能定性判断路基含水量多少, 不能得到具体数值,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电阻率理论。

3.4 路基裂缝检测

路基裂缝的无损检测为探地雷达技术, 通过将路基裂缝产生的图像分为三类, 与正常路基雷达图像进行比较, 找到裂缝的图像特征, 能够有效识别路基中裂缝, 对检测人员的图像识别和解释能力要求较高。

参考文献

[1]毛杰.基于落锤式弯沉仪数据反演的碎石化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特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 2010.

[2]毛杰.陆阳.张蓉.张华.基FWD的旧路路基模量反算的问题探讨[J].公路工程, 2010-02-20.

[3]魏万红.浅谈公路旧路路基检测与评价[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 (5) :68-69.

[4]罗孝荣, 陆学元, 张素云.标准击实曲线的理论分析和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7 (5) :556-559.

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探讨研究 篇8

[关键词]气象;防雷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12-01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世界上每年因为雷击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十几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因雷击和雷击发生的次生灾害而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在1万以上,可见,雷电灾害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威胁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对这一自然灾害予以高度的重视,避免雷击所带来的损失。

1 提高防雷检测覆盖率的措施

对于覆盖率的提高,气象防雷技术主要采取了如下的实施手段:首先是要完善防雷检测考核指标,2要确保所以对于雷电信息的高度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和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的定位,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只有完整性,才能做到不遗漏,不给安全问题留下隐患,只有及时性才能尽早采取补救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提高了防雷检测考核指标,可以得搜集到的信息通过高质量的标准,同时使得信息的使用人员可以作出充分、准确的决策,只有数据绝对可靠并且足够丰富,才能警醒数据的详细分析,数据缺损、不科学都会误导分析结果;其次是要加强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并将其培训作为日常工作以及期末晋升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定期对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考核和评比,培训之后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要分重点,有层次。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重新进行系统的培训,强化薄弱环节,屡次考核都不能达到要求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淘汰,以保证整个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对于考核成绩突出的技术人员,要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奖励,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奖罚分明,才能把考核落实到实处,而不是走形式主义的路线。这样才能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防雷技术实施以及搜集到的雷电信息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发问题可以马上解决不会造成过度的损失;最后是要加强气象防雷工作的日常常规检查工作,保证一切设施都处在安全运转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雷电发生之前以及雷电发生时及时处理信息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到没有遗漏的环节,逐一按层次、按步骤的规范检查,检查之后的数据及时填写,不能忘记填写或者是主观任意填写,这些数据都是以后处理问题的可靠参考,因此十分重要。其次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在微小的安全隐患都能带来不可预估的事故和损失,所以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和财产损失。

2 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物中的运用

无论雷电以哪种方式进入建筑物,都会造成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等电子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更有甚者可能会造成电子系统的瘫痪,因此,防雷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物中的运用是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一是外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外部主要是为了扩散电流,因为电流的来源量是不可控制的,所以只能在过程中进行消减,把降到建筑物上的电流尽量降到最低,减轻损害;二是内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主要是为了减少建筑物内部雷电击穿,产生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治反击接触电压等二次雷击伤害,实践已经证明了,二次雷电伤害的危害程度也是相当大的,不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也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三是在综合防雷装置中主要采用了拦截直击雷设置,是为了避免避雷针对于电子设备的很多副作用,采用屏蔽设置主要是为了表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电子设备在雷电的干扰下可能瞬时间陷入瘫痪状态,使得通信等全部中断,阻隔内外人员的沟通,给抢救带来障碍。但是屏蔽设置的可以使阻隔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有效规避对电子设备能量的干扰,采用分流指引下线设置主要是为了规避分流效果的影响,这样使得减少和降低电压电感从而降低反击电压,采用接地分流和泄放直击雷可以避免雷电电磁干扰能量,从而均衡电位有效保护建筑物在一个安全的方位内工作,采用电位均衡连接设置可以规避电位差对于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整个防雷技术从预防到解决,每一个步骤都考虑到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最高效的解决方案,争取把损害降到了最低限度。

3 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气象水平不断的提高,气象数据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依据。气象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宽。气象分为气象信息服务和气象工程服务两个方面:气象信息服务主要是为大众提供科学、准确、完整的气象信息,直观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比如,根据气象信息进行出行计划,或者是穿衣标准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气象工程服务主要是为了加强气象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使其应用的范围更广、更全,比如说利用人工降雨来环节干旱造成的农作物减产。首先,气象防雷技术在今后会朝着技术发展以及预测预警发展的方向前进,因为任何的措施都要进行事前的预测,只有这样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而气象信息正是这种技术的最完美体现。其次,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做好事前的工作总结以及借鉴以往的不足不断改革创新,要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教训,提高抵抗能力创造新思路,这样,气象行业可以实施总体规划、上下协同以及分层实施的道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社会资源,为建造和谐社会添一份力量。再次,要倡导气象防雷内部的竞争机制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每一个员工都将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的提升。理论的创新和研讨是所有的技术研发的保证,要运用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新的理论。

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以一定的科学数据和科学技术为支撑,把每一个具体的防雷计划进行系统的规划,并且严格按照规划来执行,对于不完善或者是不足的方面要及时的整改和调整,以达到最优。要把社会利益和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在气象防雷技术的指导下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S],2000

[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350543-2004[S]

防雷工作制度 篇9

一、落实防雷安全制度

防雷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是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防雷检测站要加强建设项目中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落实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切实从源头把好防雷安全关。防雷装置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当在夏季雷暴高发期前主动申报检测,并委托具备资质的防雷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确保防雷装置发挥作用。

三、切实做好雷电风险评估工作

雷电风险评估是雷电灾害防御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保障重点建设项目防雷安全、减少雷灾风险的重要措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重大建设工程、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爆炸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建设项目雷电风险评估工作。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立项和初步设计时、施工图设计前委托实施雷电风险评估。评估结论作为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和安全条件审查的重要设计依据,从而达到源头上防御、减轻风险和保障公共安全的目的。

四、加强防雷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落实防雷安全责任制,气象、安监、消防、住建、教育等管理部门要履行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强化措施,将防雷安全作为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共同做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人员聚集场所、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防雷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防雷安全责任事故的查处力度,对于拒不接受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拒不接受防雷装置定期监测、防雷装置不合格又拒不整改、使用不合格防雷产品的单位和责任人,气象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必要时组织联合执法;对因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防雷安全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五、做好雷电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工作

新时期防雷工作的新思考 篇10

1 拓展防雷工作领域

当前雷灾波及范围已经非常广泛,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范围。雷灾已经与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有了联系,在网络、报纸上时常可看到这样的新闻:某地某人在自家房间内吃饭,意外被雷击倒……真是祸从天降。可见,为了降低雷灾的发生与危害,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些预防雷灾的基础知识。因此,应拓展传统的防雷工作领域,从以往的少数门类的技术人员拓展到各行各业人员,甚至使每个寻常百姓都能掌握一定的防雷常识。

2 将防雷工作重点放在高科技上

20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保护了数以万计的室内居住者和建筑物。但是,在新时期,仅仅依靠避雷针防雷已经不能满足防雷工作的需要。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是因为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与现代社会相比,当初人们在室内作业很难受到雷电的危害。但是,如今在新时期,随着信号接收设备、程控电话、计算机等高新科技产品在高楼大厦内外的广泛使用,雷灾自然就很容易被引进室内了。随着高新科技产品的普遍应用,其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和便捷。比如,在一本名为《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书中,曾有这样的描述,“高新技术是新时期经济的源动力与火车头,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技术与新技术产业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发挥了积极能效。”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对新技术成果有了真切的体验。单从一些数据就可知道电信在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了。在美国,电信投资1元,旅游业就能增收119元;同样,在我国,电信投资1元,其他各行各业就能多收入18元。所以,人们对高科技的期望与依赖性越来越强,这就使得电信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电信网也随之遍布了全国各地。高科技在给各行各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摆脱的自然灾害,曾经影响面很小的雷灾与千家万户有了新联系。因此,可以这样说,新时期的雷灾是高科技带来的必然产物。

在各种各样的高科产品中,影响力最大的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离不开计算机,其他很多行业的日常工作也都与计算机有联系,比如银行、医院、工业研究等,甚至每个事业单位的日常办公都必须依赖计算机。不管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还是微波数字技术,它们的核心设备都是超大规模或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这些微电子设备的体积都很小、耐压也很低,有的设备的在几十伏的电压下就可能被毁坏。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只有用微安计算,耗能很小,这就使得它们所能承受的能量值也十分小,它们在应用方面的优势,却经不起雷灾带来的劣势:当雷电发生时,很小的电波就能直接劈坏高新技术设备。由于这些高科技设备的灵敏度很高,在很小的磁场或电场冲击下,就可能受到严重干扰,不能正常工作。雷灾,对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对新技术产品的危害。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应该把防雷工作的重点放在高科技上。

3 将雷电从强变弱是防雷的手段

传统的防雷机构主要是电力机构,他们防雷主要是预防强电。但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前不久,有一份微波站的报告这样论述,“当前,微波站遭受雷电灾害的概率远远大于变电站与电厂所遭遇的雷灾概率。”我们必须像以往抓变电站和电厂那样安排防雷措施,甚至是部署更加全面的防雷措施。传统的防雷措施在变电站、发电厂效果明显,但是在新时期,用在弱电上却很不凑效。这是由于弱电设备与强电设备有着本质区别——它们对雷电的敏感度不同,所适用的防雷要求也有很大差别。另外,传统的通信基本上只有邮电局一个系统承担,但是如今电力部门、气象局、铁道部等,也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微波通信网,因而防雷就成了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防雷问题是各个弱电电网设备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与行业类别没有太大联系,因为他们面临的防雷问题多是高新技术设备所需要的弱电防雷问题。

4 科学估量雷灾危害性

在传统的防雷工作中,人们最先估量的是雷灾所破坏的物体本身的价值。但是,在新时期雷灾所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仅仅估量雷电击毁的物件的价值,是很难估量出雷灾所带来的真实损失的。例如,2012年的雷击事件,国家气象局的计算机被破坏,造成超过50 h不能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了全国各地气象信息和资料的传输。假如当时正处于防汛重点时期,全国各地有很多部门急需得到准确的气象信息,一旦因信息不及时造成严重损失,对计算机本身的价值估量是很难代表雷电所带来的总损失。所以,当高科技与雷电发生联系之后,雷电所带来的危害性是难以估量的。当前,人们对新时期防雷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大家已经意识到了防雷工作的重要性,防雷意识也明显提高。从当前国内外的防雷状况来看,我国的防雷工作起步比较晚,并且国际上的防雷工作也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很多先进的防雷技术都没有得到有效论证,很难分辨其真实功效,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才能为其下定论。当前我国的防雷队伍和防雷技术都较为落后,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创新防雷技术,以期有突破性进展。

5 结束语

在新时期,防雷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有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防雷工作的重要性,并全面认识防雷工作的新特点、新目标,积极部署有效的防雷措施。另外,防雷工作仅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雷意识,尤其是在使用高科技设备的领域中,应周密布设防雷措施,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防雷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时期的防雷工作取得更大成果。

参考文献

[1]彭才焕.不断开创湖北省防雷工作新局面的若干思考[J].湖北气象,2006(02).

[2]李明霞.关于气象防雷工作的几点反思[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9).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插图的利用下一篇:C51高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