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的哥特四篇

2024-09-10

卡通的哥特 篇1

提起哥特式艺术, 很多人脑海中马上呈现出中世纪欧洲那一座座雄伟的大教堂, 高耸的尖塔, 斑斓的花窗、浑厚的骨架券、轻薄却有力的飞扶壁、金碧辉煌的内饰、功能合理的布局。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工匠在教堂的高处精心的雕刻一处非常细微的小雕像, 掉了很久还没有雕好, 一个路人就对他说, 雕那么仔细干什么?反正那么高, 没人会看得见……工匠用手指了指天上回答说, 是没人看得见, 但天上那位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呢。这样我们大概就会明白为什么那一座座宏伟教堂得以完成动辄需要耗时几百年。因为整个建筑里里外外每一个细微的角落, 无不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血。

1. 哥特式的缘起

这类恢弘的建筑之所以称作哥特式, 是因为在哥特建筑出现之前的社会中人们习惯了优雅的古典建筑, 人们就用这一代表野蛮、丑恶的词语“哥特”来形容这种神秘、高耸、涌动着不安气氛的建筑形式。

哥特可以代表领域很广的艺术样式, , 有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等。德国的艺术史家沃林格尔把哥特式艺术与北方日耳曼民族的心理精神联系起来, 以寻求哥特式艺术的深层意志, 并试图追溯到远古时代民族活动的深层动机中。

日耳曼人面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感到不安与迷茫。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精神上的安宁, 但是他们心中强烈的求知欲望却站在另一端。这是一场拉锯战。他们觉察到了宇宙的深邃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知识范围, 这种认识使他们不安, 他们渴求平静。于是, 他们试图创造一新的形式以庇护他们的灵魂, 但这并未阻止他们对知识的追求。这复杂的精神状态变成骚动, 矛盾在他们心中展开。精神不能安宁, 内心的平衡点就只能在一种麻木与自我麻痹中获得了。沃林格尔说:“正是这种被提升了的歇斯底里, 才是哥特式现象最显著的标志。”1

早期的哥特式艺术形式是萌生在这种矛盾的精神状态上的, 日耳曼民族早期的线条装饰装饰充满了运动感, 既具有生命形式感的扭曲, 也具有抽象的特点。这些线条的表现方式不是简单的对自然的模仿, 也不是单纯抽象自己心里冲动的力量, 而是把他们心中的热情赋予自然之上。

古代北欧地区的卢恩符文, 日耳曼民族相信这些符文带有强大的力量。线条的粗细变化, 直线曲线的变化, 以及富有意味的排列方式, 代表了一种的生命力量。硬朗的直线, 尖尖的锐角, 粗壮稳定的支撑上方有力的斜线, 体现一种冲动, 一种呼之欲出的力量。

随着知识的进步, 日耳曼人能够以比较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外部世界了。它们的粗犷有力的线条在某些具体的应用中变得柔和了, 尤其是在表现一些具有生命力的东西的时候。比如哥特式的雕像, 对人物的刻画增添了几分亲和与自然。

2. 哥特艺术的辉煌时期

在哥特艺术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哥特式教堂了。至于哥特式的艺术形式是如何与基督教结合起来, 并且两者一经结合就迸出火花, 相互促进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长久的占据着重要的位子。基督教与日耳曼人的思维方式都具有超验的观念, 而且基督教是一套富有逻辑性的完整体系。日耳曼人的心灵一直处在一种难以理清的矛盾之中, 而这种矛盾使得他们难以腾出心灵空间去创造更为美好的归宿。而基督教体系在结构上的完整, 切好填补了日耳曼人的缺失结构。而基督教的超验精神也在与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律动精神的日耳曼民族结合后慢慢探寻到了更能表现其神权至上的理念的形式。哥特式教堂逐渐代替罗马式成为基督教堂主要的承载体的过程, 充分的体现了日耳曼民族内心几句的强大的原始精神力量战胜了世俗的、充满人性教化的文化, 也体现了基督教神权至上对蛮族侵略文化的驯化。

著名的科隆大教堂, 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的建成用了632年。高度大约为160米。气势恢宏, 高耸的尖塔直插云霄, 旁边一簇错落着的小尖塔紧紧地攀附着, 整体透露着一股强烈向上的动势。支撑着它厚重墙体的飞扶壁也显出不小的阵势, 它们是清一色的小尖顶。整座教堂虽然体积庞大, 但是由于他在纵向上的艺术处理, 让整个建筑物显得轻盈。整个建筑的外表装饰都非常细致, 越往上装饰越多越细, 每个细节无论神龛、拱门或者尖塔上的雕塑装饰, 都散发着一种轻灵的气质。这种拔高、飞升、轻盈、精致, 这种动势, 营造出一种神秘飘渺的感觉, 若即若离, 似乎隐隐的为人指着通往天堂的入口, 令人神往。

教堂的内部平面是一个十字形, 在基督教里这是一个重要的符号, 是耶稣受难的见证, 代表了耶稣遭受的罪。海涅曾这样描述他的感觉:“教堂里我感到精神逐渐飞升, 肉身遭到践踏。教堂内部是一个空心十字架, 我们就在这刑具里走动;五颜六色的窗户把血滴和浓汁似的红红绿绿的光线投到我们身上;我们身边呜呜地唱着丧歌;我们脚下满是墓碑和尸骸, 精神沿着高耸笔立的巨柱凌空而起, 痛苦地和肉身分裂, 肉身则像一袭长袍扑落地上。从外面来看, 这些哥特式的教堂, 这些宏伟无比的建筑物, 造得那样的空灵、优美、精制、透明, 简直叫人要把它当作大理石的布拉邦特花边了, 你这才真正体验到那个时代的巨大威力, 它甚至能把石头都弄得服服贴贴, 石头看来都鬼气森森地通灵会意似的, 连这最顽强的物质也宣扬着基督教的唯灵主义。”哥特教堂对神权的象征, 对人的精神影响, 由此可见一斑。

3. 现阶段的哥特

坐落在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代表哥特式艺术发展的新阶段。设计者高迪是虔诚的信徒, 他是狂热的自然主义者, 他非常喜欢使用曲线, 他认为曲线是属于上帝的。他曾经说:只有疯子才会描绘不存在的东西。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 哥特教堂终于翻开了新的篇章。

这座建筑初建的时候正是艺术运动纷至沓来的时期, 圣家族教堂的设计中就不可避免的带有了时代的印记, 它与新艺术运动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改变了以往对直线造型的重视, 更多使用曲线去表现。高迪对于曲线的把握运用真的令人钦佩。他的曲线运用不是娇柔无力的, 他通常把一条曲线扭曲到不同的维度上, 并且能用很多线条通过各种组合创造出非常带有力量感的形式来。比如教堂的主题尖塔, 剪影的侧线就是一条曲率很小的弧线, 因此看起来充满了力量感, 而且由于曲率的变化, 显得塔体更具有能量, 整个建筑好似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似乎有力量从底部开始向上涌动, 像是它的脉搏, 这股内在的动势完全不同于传统哥特建筑锋利的指向, 但它的气势也毫不亚于后者。

这种新的哥特式对人物的刻画也与传统的哥特雕像有所不同。前面已经提到, 传统的哥特雕像在人物面部表情上是运用比较自然柔和的雕刻手法, 而在无生命的物体上, 比如衣服的褶皱刻画上则是相对粗犷硬朗的线条。而我们在这座新建筑上看到的人物雕塑, 就显现出了另一种风格:无论是面部表情的刻画还是衣物装饰的褶皱处理, 使用硬朗的线条抽象的表现, 这可以说是哥特人精神意志的外在表象的一种螺旋式发展的象征。整体上看这教堂的装饰, 有些地方的装饰做了很抽象的概括, 非常简洁有力, 而有些局部的装饰却非常繁复, 像盛夏的爬山虎结结实实的裹在建筑的外墙。这也许和高迪想要在建筑商真实的反映圣经故事从而选择的表现方式有关, 而种强烈的差异大概也现了哥特精神在矛盾中挣扎寻求出路的一种方式。无论如何, 这座未完成的建筑是很成功的, 恰似一首凝固的音乐, 时而舒缓, 时而高亢。这座石头的建筑以其独特的精神状态感召人。

哥特式艺术发展到近代, 亦在文学、音乐等方面展示了其巨大的影响力。19世纪以来, 出现了一种以激情、超自然、幽深、恐惧、阴郁……为基调的被称为“哥特小说”。这些小说营造的氛围很像我们开篇时讲到的哥特神秘、激烈而又难以自鸣的日耳曼民族的心理精神带给我们的感触。狂乱的精神, 扭曲的心灵这大概就是哥特式的精神之髓吧。哥特音乐, 也反映了一种类似的厌世、冰冷、令人精神紧张而又凄美悲伤的压抑情愫, 让人有一种想释放, 想冲破, 这世俗牢笼的冲动。

后记

哥特式艺术的产生发展体现了精神对物质、唯灵主义与野蛮文化的融合过程, 外在的艺术形象, 内心挣扎痛苦的人们内心深处萌动着的神秘、诡谲的感受。它的神秘对现代生活在都市里的迷失了自我, 找不到归宿的人们构成具有强大吸力的磁场。也许他们和古日耳曼人一样都在寻求一种内心的归宿, 一个可以让心灵栖息的港湾。现实的残酷驱赶着人们为生存奔走, 人们只能麻木的作为, 同时内心深处发出低沉的呐喊。哥特式的文化艺术形式以其张扬的外在形式与低调的态度营造着一个深沉的光明的暗黑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我相信哥特式的精神会伴随人类一路走下去。

摘要:哥特可以代表领域很广的艺术样式, , 有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等。德国的艺术史家沃林格尔把哥特式艺术与北方日耳曼民族的心理精神联系起来, 以寻求哥特式艺术的深层意志, 并试图追溯到远古时代民族活动的深层动机中。

关键词:哥特,发展,教堂

参考文献

[1]《哥特形式论》 (德) 沃林格尔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4.

[2]《外国建筑简史》梁旻胡筱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卡通的哥特 篇2

一、哥特传统的概念

“哥特”最初是人们对一个北欧部落的称呼, 这个部落属于条顿民族在欧洲南部的一个分支, 后来随着在同罗马人战斗过程中哥特人成为了战斗的主力军而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民族。虽然后来这一民族由于受到了文明发展的冲击而使得本民族其他的特性逐渐的消失, 但是其好战的特点却因为被人们牢记而流传了下来。后来,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法萨利将该时期思想家喜爱的一种中世纪的建筑风格称之为“哥特建筑”, “哥特”这个词语又一次进入到了人们的视线。之后,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人们开始将神秘、落后、恐怖、中世纪和野蛮等众多的词语含义统称为“哥特”, 哥特传统便由此而生。

二、哥特传统在英美文学中的特点

1.故事结构紧密

在哥特式的文学作品中, 作者往往是通过利用多种带有极端性的故事情节和场面来吸引读者注意的, 这种创作方式可以让读者的心灵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极大刺激。

1818 年, 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中, 弗兰肯斯坦是一个研究生命科学的学者, 他有一个通过人工创造生命的梦想;为了完成整个梦想, 他没日没夜的忙碌在实验室中, 后来, 他终于依靠自己的双手创作出了一个怪物。这个怪物刚“出生”时, 非常的善良, 对每一个人都很好也很友善, 他希望主人公可以赋予他一些人类的东西, 并拥有一个自己的新娘。但是, 主人公却因为他外貌丑陋而鄙视和误解他, 人们也因为他丑陋的外貌排挤他, 不肯接受他, 不与他交流, 这使得他内心感到非常的痛苦。长时间的处于这种痛苦的生存环境中, 使得他的心态发生了改变, 他开始憎恶世上的一切, 想要毁灭一切, 随后, 他便杀掉了主人公的弟弟和未婚妻, 这使得主人公也开始展开对他的追杀。在最后的搏斗中, 主人公死掉了, 此时这个被创造出的怪物也因为本性苏醒而对自己做出的事情十分的懊恼, 从而跳海自杀了。从整部作品来看, 重要故事场景也透露出恐怖阴森的气息, 其故事情节逻辑结构设定的十分的缜密, 情节跌宕起伏, 结局在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 让读者的内心被紧紧的拴在了作品内容中。

2.极致的恐怖和怪诞

哥特式作品具有的一个较大的特色就是小说的情节带有一种恐怖怪诞的氛围。作者们通过自己的现象塑造出了许多怪异的故事情节, 通过使用变形这一写作手法, 将当时社会中人们内心深处存在的残忍和丑陋十分夸张的表现了出来, 从而让读者对人性中存在的邪恶一面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故事情节的设定方面, 哥特式作品将生死、人鬼巧妙的结合到了一起, 并通过对比鬼怪们的世界与人们生存的现实世界之间存在微妙联系, 从而将整部作品中所有的任务巧妙的联系到了一起。

以刘易斯创作的《修道者》为例, 这是刘易斯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写下的一步哥特式小说, 这步小说设立的写作背景是西班牙马德里这个地方的一个修道院, 这个修道院的院长安布罗斯是小说的男主角, 安东尼亚是小说的女主角。小说故事情节的开端是安布罗斯在修道院中见到了安东尼亚, 当男主角看到了美丽的女主角之后, 他的心中便产生了一个十分邪恶的想法, 这让他逐渐忘记了自己的神职而开始追求这个美丽的姑娘;男主角在第一次非礼女主角时, 恰巧被女主角的母亲看到了, 男主角为了防止事情暴露, 自己院长的地位不保, 而杀掉了女主角的母亲;然后, 他为了能够得到女主角, 便依靠魔鬼的帮助, 让女主角假死, 将她埋在了修道院后院之中;最后, 当这件事情被暴露出来之后, 男主角为了免遭惩罚, 又一次与魔鬼进行了交易, 这一次他将灵魂卖给了魔鬼, 以此来换取自己的自由, 但即使是这样, 他最后也没有拥有好的结果。

这部哥特式小说塑造了一个一直在坚守自己的社会地位但是却不去履行自己职业责任的假绅士, 这让它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喜爱和追捧, 成为了当时最畅销的小说作品之一, 作者在整部小说中塑造的一种恐怖、罪恶与情节相互交织的故事情节不仅深深地吸引着读者的目光, 更是对读者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心理描写的复杂性

除了故事情节的设定和故事场景的氛围与众不同, 哥特式小说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哥特式小说中, 作者除了通过渲染外界环境的变化来达到营造出一种恐怖紧张的故事氛围之外, 还会通过对故事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与描写将小说的这种恐怖和紧张从内而外的渗透进读者的内心。

雨果创作的《巴黎圣母院》讲诉的是一个爱情故事, 小说中有敲钟人卡西莫多、少女爱斯梅拉达、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队长法比和穷诗人甘果瓦等, 整部小说通过人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对比让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的突出, 并通过对这些人物心理活动变化描写将自己同情穷苦人民、控诉社会的想法充分的表达了出来。并且, 小说还通过对克洛德自己内心的情感冲突以及欲望的描写, 突出了哥特式小说怪诞的特点。

三、哥特传统产生的影响

1.对英国文学创作的影响

在英国, 哥特文学是以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为发展基础, 这时期的戏剧作品由于受到了人文思想的影响使得其内容逐渐的世俗化, 其中塞内加创造的、广受人们欢迎喜爱的、故事情节充满了暴力、杀戮和复仇的戏剧就是哥特式小说。哥特式小说在英国不断发展, 并促使英国世俗作家不断涌现的重要表现。其中, 以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等戏剧, 不仅推动了哥特小说在英国的发展, 还促进了英国文学的长足发展。

2.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从19 世纪20 年代开始, 哥特式小说就在美国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并且, 随着美国文学家对哥特式小说拥护度的提升, 让其在美国文学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之后, 哥特文学在美国发展的过程中, 还吸取了欧洲哥特式文学的创作精华, 并将其融入到了美国文学中, 从而使得哥特式文学的艺术魅力在美国被最大化的表现出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哥特传统以它自身带有的那种带有较大的震撼人类内心世界的力量, 使得其愈发的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拥护。随着特殊文学作品的增多, 让人们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哥特传统在英美文学创作中的广泛应用, 不仅可以充分的满足读者在阅读文学著作时的内心需求, 又能够依靠其自身的吸引力为英美文学“招揽”更多的读者, 从而为英美文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哥特传统指的是英美文学在18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文学创作形式, 该形式的出现, 不仅对当时英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还对19世纪、20世纪英美文学作家的作品创作影响巨大, 这使得其在创作史上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创作组织。从哥特传统出现开始, 国内外专家学者便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和讨论, 这使得其影响范围也逐渐的扩大。对此, 本文以哥特传统为论点, 通过分析其对英美文学创作的影响, 找出其在创作史上的贡献。

关键词:英美文学,哥特传统,研究

参考文献

[1]肖书珍.浅析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5, 04 (25) :36-37.

[2]杨蕾达.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与经典作品赏析[J].短篇小说 (原创版) , 2013, 20 (12) :3-4.

[3]邵柏圣.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探讨[J].芒种, 2013, 23 (05) :207-208.

[4]王春娜.浅析英美文学中关于哥特传统的研究[J].参花 (上) , 2014, 05 (03) :103-104.

卡通的哥特 篇3

本片的导演是多届艾美奖的获得者Genndy Tartakovskv,大体上来说,这是一部怪兽题材的电影,里面有一堆搞笑的,别出心裁的怪胎:Count Dracula拥有一个豪华的度假宾馆,他对它做了些改造之后,一家世上唯一的怪物旅店开张了,这家旅店仅对怪物们开放,用来帮助他们远离人世的纷扰。田园般的环境给了他年轻的女儿Mavis非同一般的安全感,至少从外表上来说,她是年轻的……一切都如此美好,直到年轻的背包客Jonathan忽然来访,他撞上了Mavis的114岁生日晚会。

好片子总是有着巨星护航,本片的配音非常大牌,Adam Sandier扮演Dracula,SelenaGomez扮演他的女儿Mavis,Steve Buscemi扮演狼人Wayne,Kevin James扮演弗莱肯斯坦,CeeLo Green扮演木乃伊Murray,David Spade扮演隐身人Griffin,Jon Lovilz扮演Quasimodo。Andy Samberg则扮演Jonathan,等等,还有很多大牌,在此不一一介绍。这个住着怪物的旅店的故事在Sony Pictures Animation沉寂了整整六年,直到Tartakovsky搬进了“Hotel T”。在此之前的导演们已经给出了角色原案,Sony的艺术家们也做出了角色的CG建模,技术组的艺术家们也在Arnold上完成了图像输出技术的架构。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只有一个。

推翻之前所有的准备。

“事实上,这些事儿我们已经干了有一年多了,差不多一年半了,在我们要改写它之前。”James Crossley说道,他是lmageworks的高级动画总监,带领着一支由90多名艺术家组成的团队。“角色设计还有建模什么的都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蓄势待发。问题在于,我们所制作出的角色,它们的风格更趋向于写实一点,自然一点,但这并不是Genndy想要的,所以我们需要以现有的资源为基础来达到Genndy的要求,毕竟我们根本就没有时间从头再来。”

Tartakovsky,以Cartoon Network的卡通连续剧《德克斯特的实验室》还有《杰克武士》而出名,但是对CG角色没有什么经验,并且也没有执导过一部动画长片。他仅有一年的时间与Imageworks的艺术家们共同协作,成片之后,立即上映。

“肢离破碎”

算上本旅店不常露面的常住人口在内,将要在片中出现的主要角色共有40个。“这个城堡太大了,我们要在里面塞满各种各样的怪物。”视效总监Dan Kramer说道,他几乎是与Tartakovsky同时加入团队的,“总不能满屋子都是僵尸还有木乃伊吧。”

我们在之前提到过,Tartakovsky刚来的时候,制作组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角色的设计与创建工作。“他们大约已经完成了百分之80,”Tartakovsky说道,“一个简简单单,没有什么特色的角色显然是行不通的,Genndy希望这些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能够让人印象深刻,比方说Jonathan,他希望观众们第一看看到这个角色,就知道他是个蠢蛋。”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角色设计与创建的方面,团队成员们都在使用以往的经验。但是Tartakovsky希望他们能够来一些突破。“他所崇尚的风格是,怎么说呢,疯疯癫癫的,角色们都会经常做出一些令人吃惊的动作,摆出不寻常的姿势来。”Kramer说道。

有些角色的动作甚至有些过分夸张了,甚至看上去有些“肢离破碎”。

“Genndy讨厌‘循规蹈矩’这个词儿,”Crossley说道,“他不会担心在同一个镜头中Dracula的眼睛却不一样大,我们是否把角色的嘴角调校得太高也并不重要,这些都不是问题。他看重的地方是,好的!我们正在改进设计,哦!太棒了,这就是我要的样子!’。”

因此,当制作进行到镜头阶段的时候,工作人员发现他们一直在对角色们进行不断地升级,让他们的身体更加柔软,可以扭曲成各种不同的形状。“这是Genndy的第一部CG长片,”Crossley说道,“他是做手绘动画出身的,他说,‘我们不知道如果我接触CG的话会怎么样,但是我们一直都想试试。’基本上来说,我们从来都没有否定过他的观点。”

Tartakovsky特地准备了Wacom手绘显示器还有特别订制的自定义逐帧演示插件。通过这种逐帧的制作方式,Tartakovsky能够更加自由地指导动画师们作出他想要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Crossley第一个测试并且进行创建的角色是Frankenstein。他用这个角色制作了一些演示性镜头。“这些角色的动作很真实,细致,”Crossley,“看过之后Genndy走上工作台,开始绘制Dracula大笑的动作,他将角色的下巴画得有平时的三倍长,这是我们从来都没有去尝试过的。如果我们试着去做这个,那么角色非得崩坏不可,毫无疑问,他的下巴会陷到他的胸腔里面。”

要有应急措施!

现在,对于动画师们来说,利用对建模进行在可行性范围内的调整以达到夸张的动作要求已经变成了他们的新目标,并且是必须要办到的。

“在镜头制作阶段,我们的动画师们专门挤进了一个屋子,在里面专心制作角色,”amer说道,“我们导入角色,然后对它们进行细化,一切进行得都不错,唯一的问题是,动画师们的工作非常辛苦。为了达到最终的要求,动画师们要逐帧地对角色进行修正,以往的全靠计算机来代劳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即便是如此,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动画师说要放弃的。怎么说呢,我们已经爱上了这种风格的角色们,所以,我们就直接跟着感觉去走了。如果,确实是有一些东西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无论如何都无法解决的话,我们也许会试试直接让电脑代劳的老办法。”

动画师们使用Autodesk Maya来制作角色,他们用滑块与曲柄来将角色摆成Tartakovsy所绘制出的动作,然后再进行雕刻。“我们的工作进行到控制节点,”Crossley说道,“我们使用了lattices,clusters,blendshapes,还有一款Maya专用的插件名字叫作‘SpWrinkleFree’。如果你将角色建模的几个面向中间挤压,有时候或出现顶点重合造成角色表面不整齐甚至是更糟糕的情况,这个时候SpWrinkleFree就会派上大用场。”

虽然我们有一个动画师利用这款插件完美地对巫师角色的手掌进行了修整,但是总体上来说,这款插件更多地是被用在角色的脸上的,比方说嘴或者是眼睛的周围。

“我们的动画师都已经变成建模师了,”Crossley说道,“他们大约有半分之30的时间都在做建模。有一次我们为了一帧画面就对整个场景进行了重新建模,甚至有很多时候动画师的手中正在进行动作的角色的建模就是他们自己创建的。有时候场景临时出现一些新角色,基本上靠的也是动画师们,比方说我们要在场景中填充大量的角色,其中我们需要两个僵尸,一个胖点,一个瘦点,我们就会先做出一个,然后复制,收缩,然后再对脸部进行下调整就完事了。”

感觉!要手绘那样的!

能够一个姿势接一个姿势地来制作角色的动作给予了本片手绘动画一样的感觉,这恰恰就是Crossley想要的并且符合Tartakovsky风格的。“很多人是分阶段来制作CG角色的动作的,”Crossley说道,“他们首先制作躯干的运动轨迹,使它流畅,自然,然后再追加手臂还有腿的动作,很多情况下这样做都是没有问题的,能够收获不错的效果。但是在这部作品中,角色与其设计是本片的核心之一,我让动画师们为每个角色给出5个动作设计方案,要确信角色完美,饱满,然后就以此为基础来制作动画。”

这是一次全新的并且很有意思的经验,我们在将整个团队向过去的风格过渡,现在他们正在做的动画风格张扬,并且非常细致。“为这部作品雇佣动画师并不是一件难事儿,因为Genndy实在是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角色的设计方案都棒极了,每个人都知道这部关于一群怪物的动画片会好看得不得了,”Crossley说道,“同样的,它的风格也几乎是最复杂的,一切以往所累积的经验不再是那么得靠谱了,他们将要重新学习如何设计与摆设姿势。人们已经习惯于将角色制作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离谱,而我们,正试着将其简化,更加完美,更加容易被理解。”

对于动画师们来说,要让角色的行走动作看起来逼真并不是一件难事儿,掌握其中的一切关键点就是了,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角色中心的移动,打个比方,如果你能够掌握一个角色行走过程中臀部的运动轨迹,那么你做出的角色的步行动作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这部动画片中,‘重心移动’已经不再重要了,”Crossley说道,“我们要从小幅度的动作做起。举个例子,Dracula,他行走起来自信昂扬,后背看起来虽然呆板但是骄傲异常,我们没有做什么太多余的事情,在他行走的过程中,我们保持其z轴不变,然后为其添加上腿部的动作,这样看来他走起来就会没有任何的起伏,更谈不上什么重心移动了,怎么说呢,他走起路来就像是滑过去一样。”

当动画师们向Crossley提出自己的疑问,认为这样的步行看起来并不真实的时候,Crossley会这样回答:“这样才会看起来有漫画的感觉。”

“我们只有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才会去考虑物理常识,”Crossley说道,“我们会去考虑一个角色与地面呈45度夹角的时候或者是‘紧急刹车’的时候会怎么样。嗯……衣服会飘起来,不光是如此,我们还会加上更加夸张的效果以满足导演想要的漫画版的强烈表现力,那么既然是这样,我们的重点就转移到了衣服还有头发上,希望它们能够不负众望,在动画师的辛勤折腾下发光发热,表现抢眼。”

每一帧都不容易

头发,虽然作为制作重点之一,不过相对于衣服的模拟来说,也并非有着十分绝对的重要性。服装模拟团队要头疼的事儿还多着呢。

“在一些需要动态模糊的帧数中,如果用来模拟角色动作的方式在模拟服装上行不通,那么很遗憾,角色本身就得为衣服牺牲下,一切都以服装的模拟方式为基准来进行,”Kramer说道,“这可够服装模拟团队忙活的了,要让服装的模拟方式在一切其他领域同样具有可行性,怎么形容呢,有时候他们要为每一帧的画面准备四个小样儿出来。”

幸运的是,并不是全部的服装模拟都要如此地完美,精准。“当一个角色做动作的时候,我们就让服装跟随着角色一起动,之间的捆绑要做到天衣无缝,”Kramer说道,“但是有的时候,当角色的动作快得令你眼花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必要将其制作得像之前那样细致,衣服有时候甚至已经离开了角色建模的框架,但是这些都是不会被注意到的。”

这些生机勃勃,个性迥异的角色也给后期渲染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在这部片子中,动画师们经常让角色们高速移动,快到几乎完全透明。“我们应用的软件是Amold,这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物理模拟软件,软件中的一切设置都是在努力向着现实世界中的物理定律靠近的,”Kramer说道,“当一个角色在高速移动的时候,他的身后就一定会出现拖影,也就是N-N的动态模糊,如果一个角色的移动速度达到每小时100公里左右的时候,他在我们的眼前就会‘消失不见’。”

但是Tartakovsky想要看到角色,不管是在高速移动还是其他的什么时候,都要让这些角色能够被看见,包括他们身体上的任何一个部位。就是因为这样,贯穿这部电影制作的始终,动画师们都在忙着处理角色的动态模糊,那些快的看不见踪影的,也要人为添加上去。

哥特文学的发展 篇4

“哥特”(Goth)自于条顿民族中哥特部落的名称。原本居住在北欧的条顿民族,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迁徙浪潮中,终于在公元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其中,彪悍的哥特人是同罗马人作战的主力。在同历史上许多被先进文明征服的民族一样,哥特人也被迅速的同化了,很快失去了他的民族性。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后,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就消失了。但是,英勇善战的哥特人在南欧人,特别是意大利人的心目中始终留下无比的伤痛,其创伤和那种既怕又恨的复杂心情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无法随之消失的。

帝国灭亡一千多年以后,意大利法萨里(Vasari,1511-1574)在历史的尘封中找出了“哥特”一词,用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12——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主要用于建造教堂和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建筑。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恐怖的地下藏尸所等。在那些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的绝妙象征。因此,用那个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来指称这种建筑风格自然是再适合不过了。这样,在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18世纪后期哥特一词成了一种小说体裁的名称。这种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者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是过去时的,特别是中世纪;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他超自然现象;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

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哥特小说产生于1764年。霍拉斯•瓦尔浦尔(Horace Walpole)出版了著名的小说《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小说出人意料的成功,瓦尔浦尔为书名加上了副标题“一个哥特的故事(”A Gothic Story)。后来这种小说就被命名为哥特小说。

《奥特朗托城堡》的巨大成功使许多作家竞相效法。到18世纪90年代,随着安•拉德克里夫(Ann Radcliffe)的《乌多夫堡之谜》、《意大利人》、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的《修道士》以及其他许多引起轰动的作品相继问世,哥特小说不仅作为一种小说题材在英国无可争辩的确定了自己的地位,而且还深刻的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文学的创作。

两百多年以来,在英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哥特作品的创作,而且许多第一流的作家和诗人,比如英国的司各特、科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勃朗蒂姐妹、康拉德、福斯特、戈尔丁和美国的布朗、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霍桑、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福克纳、奥康纳、莫里森等人都要么直接创作过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要么把哥特小说的手法大量运用与创作之中,使哥特小说从通俗小说这一文学领域的“边缘地位”得以进入文学的中心以及文学发展的主流,从而在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

亨利•詹姆斯曾过,需要大量的社会和文化沃土才能抚育出一支文学之花。哥特小说能产生于英国并在英语文学中繁荣发展,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虽然哥特小说与哥特人毫无关系,但日耳曼民族(即条顿民族)中所流传的极为丰富的民间传说,以及以这些传说为素材的中世纪浪漫故事,是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源泉。在民族大迁徙中征服了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克逊人和诺曼人同属于条顿部落。在北欧严峻的自然条件和长达数百年的民族大迁徙的千难万险以及无休止的征战中,这些部落民族创作了丰富多彩的传说,以反映他们所经历的惊险恐怖的斗争。

哥特小说的另一重要源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这时期英国戏剧深受古罗马剧作家塞内加(Lucius Annaeus Seneca)的影响。充满复仇、阴谋、暴力和凶杀,甚至还有鬼魂出没,因此情节惊险刺激。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和詹姆士一世时期的悲剧(Jacobean Tragedies),对哥特小说的出现与发展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圣经》和基督教传说也是哥特小说的重要源泉。《圣经》里描述过许多恐怖场面,而基督教也一直极力渲染地狱之可怕。在《启示录》里,里面描写了天使和撒旦的战争,地上的屠杀、瘟疫、灾难和饥荒,以及其他大量关于末日审判的神秘而可怕的征兆。《启示录》因其生动的语言、奇异的想象、神秘的象征、鲜明的意象和震撼人心的气势,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弥尔顿的《失落园》到今天许多的恐怖电影都直接取材于《启示录》或者受它的启示。哥特小说中许多典型人物类型,比如魔鬼、恶棍英雄、流浪的犹太人等,都能在《圣经》中找到他们的原型(撒旦、该隐等);二兄弟相残,夺人之妻、仇杀、强奸、乱伦、同性恋等哥特小说中通常的主题,都无不在《圣经》中反复出现。至于哥特小说中做突出、最为普遍、最为持久的主题:善与恶之间永恒的冲突,那就是一部《圣经》从头至尾的主线。

哥特小说之所以产生和繁荣于18世纪,也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浪漫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挑战。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得到空前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结盟终得以摧毁罗马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人文主义的大发展却反过来沉重打击教会势力,并使以上帝为中心的传统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处于解体之中。到了18世纪,欧洲进入了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热情讴歌、极力弘扬人的理性,却忽视并压抑情感、想象、直觉,否认神秘和其他超自然现象。席卷欧美的浪漫主义运动就是对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逆反。哥特小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被批评家们称为“黑色浪漫主义”。他的所谓“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情节上,他浓墨重彩的渲染暴力和恐怖;在主题和思想上,他不像是一般的浪漫主义那样侧重于正面表达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主要是通过揭示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的阴暗面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

哥特小说对广大读者具有非同寻常的吸引力,有深刻的心理和美学根源。哥特小说的心理基础是人与生俱来的恐惧感。美国现代著名哥特小说作家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说:“人类最古来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在阅读哥特故事时,我们既感到强烈的恐惧,同时又确信自己的安全,也就是说,我们既能在幻觉中置身险境,但又从心底知道自己和危险之间还有一道安全的屏障,这时,我们就能感到一种强烈的愉悦。

哥特小说的美学基础是和恐惧相关的“壮美”(编者按:一般中国学者把审美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

1、艳俗;

2、含蓄;

3、矫情;

4、病态。意为最高的欣赏层次是“病态”,西方并不如此认为,他们认为最高层次是一种具有神性的“壮美”)。早在18世纪,英国著名美学家博克(Edmund Burke)在讨论壮美时,就已经谈到人类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并且把壮美和恐惧联系起来。他把“美”分为秀美(The Beautiful)和组织者壮美(The Sublime)。一般来说,秀美的事物小巧、精致、和谐,并为人们所熟悉,它们在观赏者心中所引起的是甜蜜、温馨、热爱、安全的愉悦和激动。与之相比,当面对高山、滚滚大河、亘古荒原、茫茫林海、历史遗迹或者电闪雷鸣时,我们似乎体验到一种神秘的超验力量,心中不由得充满敬畏。西方文学里第一个壮美形象可以说是《创世纪》里的上帝,而第一个壮美场面就是祂在黑暗中创造了光明,混沌中创造了世界。《圣经》里另外还有许多引起人们敬畏和恐惧的场面,如大洪水、上帝毁灭索多玛和蛾摩拉、上帝在电闪雷鸣中降临西奈山、耶稣死亡、末日审判等。

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场面会发现,他们全都是有关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之间的冲突。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这种冲突归根结底是上帝与魔鬼之间的永恒冲突。而这种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上帝与魔鬼之间的冲突是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它贯穿哥特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

与此有关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即哥特小说在英国和德国这样一些国家最为繁荣,成就最高;而这些国家正是最主要的新教国家,其中英美更是长期为清教主义所统治。清教主义可以说是基督教里的原教旨主义,它是新教中一个比较极端的重要流派。清教徒信奉加尔文主义,把《圣经》里的每一个字都看成上帝的话。他们宣扬“原罪说”,强调人性的堕落,坚信人的命运生前决定,认为只有靠上帝的恩赐才能获救。他们把一切都看成是善与恶的斗争,是上帝和魔鬼之间永恒斗争的体现。他们以十字军骑士般的狂热,替天行道,把一切不符合清教信仰、清教道德的东西统统看成是邪恶而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清教徒同天主教以及一切与清教信仰、清教道德相勃的东西之间进行的激烈而且常常是血腥的斗争,本身就可以说是一个在上帝的旗帜下演出的“哥特故事”。这样的文化背景就是为什么渲染恐怖气氛、深入进行道德探索的哥特小说在英德等国特别繁荣的原因。

尽管在哥特小说兴起之时,对天主教徒和各种男女“巫”的残酷迫害已经成为过去,但其影响依然十分明显。早期的许多哥特小说,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奥特朗托城堡》、《乌多芙堡之谜》、《意大利人》、《修道士》以及爱伦坡的名作《钟摆与陷井》等等,都是以意大利、西班牙或者法国南部这样的天主教国家为背景,而且大都是在暴露天主教及其教士的邪恶。同样,“清巫”事件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这在美国文学中十分突出,比如1692年萨勒姆发生了大规模残酷迫害所谓女巫的事件,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刺激着文学家们的艺术想象力,从约翰•尼尔(John Neal)、霍桑到现在剧作家亚瑟•米勒、当代作家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等许多文学家都以萨勒姆事件为素材创作出了气氛恐怖、寓意深刻的作品。

此外,虽然哥特小说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却几乎没变。前面已经提到,哥特小说是在同占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冲突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一开始就具有边缘性、挑战性和颠覆性,虽然他后来也不时进入中心,与各时期主流文学相结合,但它本质上的边缘性和颠覆性却保持下来。这是他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由于强调刺激和趣味,哥特小说从总体上看,主要是一种通俗文学、大众文学,同占主流地位的“精英文学”总保持相当的距离。第二,由于他的“黑色”性质,哥特小说致力于通过表现暴力和堕落来揭示社会罪恶和探索人性的阴暗面,他自然就对以维护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体系为目的的主流意识形态构成颠覆的危险。

18世纪和20世纪初,浪漫主义成了文学的主流,哥特小说也进入了最繁荣时期,几乎所有主要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都创作了哥特故事或者使用了哥特手法并且推动了哥特小说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所有的浪漫主义者都是现实叛逆者,但主流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在于理想化,而哥特文学却意不在此。尽管哥特文学中也有一些理想化人物,而且也在间接地表达理想的价值观念,但其重点从来就是暴露黑暗和罪恶。正是因为这种“黑色”性质,再加上浪漫主义的叛逆精神,在浪漫主义时代,最典型的哥特人物的“恶棍英雄”,即所谓的“拜伦式英雄”。他集善恶于一身,具有超常意志和力量,同压抑人性、束缚个性的社会及各种体制势不两立,因而是性格孤独的边缘人物,其代表人物是拜伦塑造的曼弗里德。后来尼采提出了“超人”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这种人物形象的影响。

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现实主义文学成了主导,但现实主义作家并没有拒绝使用哥特手法,相反,哥特手法正好有助于他们揭露社会罪恶、批判社会现实。如约翰贝利所说,狄更斯等现实主义作家把“哥特恐怖小说题材同社会谴责小说体裁相结合”。这种结合在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远大前程》、《荒凉山庄》、《双城记》、《艰难时代》等作品中都明显的表现出来。在这些作家笔下,哥特故事的背景从遥远的过去和古老的城堡搬到现实中的工业城市。即使在勃朗蒂姐妹的《简爱》和《荒凉山庄》这样的作品里,哥特情节也是被置于现实生活之中。因此,在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社会化和现实化。

尽管哥特小说在英国产生和繁荣,但19世纪2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的发展中心似乎移到了美国。哥特小说能在美国迅速繁荣、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根源。来到美洲的早期移民经历了饥饿、寒冷、瘟疫和死亡,一部美国史可以说是他们在陌生而危险的环境中不断探索、冲突和征服的历史;而且美国小说兴起之时正好是哥特小说在英国和欧洲最繁荣的时候;不过,最重要的是美国历史上和美国文化中十分突出的清教传统。

美国第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是查尔斯•布朗(Charles B•Brown)在18 世纪推出的几部作品都是几部充满阴森恐怖和血腥暴力的小说。而第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欧文(Wsshington Irving)在司各特的影响下创作出了《睡谷》等哥特故事。由此可见,美国小说一开始就具有了明显的歌特色彩。不过,尽管美国哥特小说受到英国哥特小说的明显影响,但它后来逐渐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在英国日益社会化、现实化,而在美国却日益内在化、心理化。

美国作家爱伦坡和霍桑把道德探索和心理探索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了美国哥特小说的核心。爱伦坡曾说,他作品中的恐怖是“心灵的恐怖,”,他把人物放在他所创造的特殊环境之中,利用恐惧的特殊力量,打破社会为人铸造的外壳,进入到人的灵魂深处,揭示人最隐秘的内心活动,暴露平常连他自己都不愿和不敢面对的丑恶。相比之下,霍桑所受到的清教主义影响要远超过爱伦坡。因此他在道德探索、在对清教主义的表现和批判方面,也比爱伦坡更为直接和普遍。他既象清教徒一样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去揭示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罪恶倾向,同时又揭露清教专政时期的黑暗和批判清教主义对人性的摧残。除了以上两位,还有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e)、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梅尔(Walter De La Mare)、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等都是沿袭了这一传统。

到了19世纪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进入了帝国时代,而哥特小说也获得了新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哥特小说除了在传统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继续发展外,还出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新特点,那就是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反思。威尔斯(H.G.Wells)在《莫罗博士的岛》(The Island Of Dr Moreau,1896)里塑造了莫罗这么一个为自己的野心所毁灭的帝国主义者。而康拉德的许多重要作品不仅揭示了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侵略、压迫和掠夺,而且还从不同方面着重探索和批判了帝国主义者在道德上的堕落。《黑暗之心》里的库尔茨在临死前终于认识到,他那颗“黑暗的心”才是非洲丛林里摧毁一切的黑暗的罪恶渊薮。另外,福斯特(E.M.Forster)则注重从文化心理方面对帝国主义进行批判。他的《通往印度之路》里的恐怖的根源是帝国主义者的傲慢与无知。这部小说是探索和表现文明之间、种族之间文化冲突的先驱之作。

上一篇:民事连带责任下一篇:流行歌曲与时代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