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报道三篇

2024-09-13

视觉报道 篇1

(一) 图像文化的盛宴

赫尔马斯·根舍姆在1962年就写道:“摄影是世界各地都能够理解的唯一‘语言’, 它在所有民族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 维系着人类大家庭。它超越于政治影响———在人们享有自由的地方———真实地反映生活的事件……”当下, 以视觉为中心的图像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符号传播传统提出挑战, 显然, 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 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 特别是在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三者合力作用下, 日益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海德格尔曾经描述了这种现象, 他称之为世界图像的兴起:“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种关于世界的图像, 而是指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世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 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1]毋庸置疑, 继图腾时代、文字时代我们已然迎来了第三个时代———图像文化时代, 米歇尔在《图像转向》一文中指出:“无论图像转向什么, 我们都应当明白, 它不是向幼稚的模仿论、表征的复制或对应理论的回归, 也不是一种关于图像‘在场’的玄学的死灰复燃;它更应当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2]这也就是说图像文化的生成, 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 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新的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 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转换。[3]

现如今, 图像遍及于社会生活的角落, 无一看不到摄影和图像的足迹。在摄影家眼中, 摄影是一种表达方式, 它无需言语的繁缛, 即可得到确切的表述。在平常人眼里, 图像是获取和掌握信息的便捷方式。同样, 在调查性报道面前, 大多数印刷媒体的记者都会羡慕电视记者能够利用声画合一的手段向受众传递极富感染力的报道。其实, 印刷媒体如果巧妙地运用照片和图表, 同样也能使一篇文字报道绘声绘色。每一种大众媒体在进行调查性报道时都有自己的传播优劣势, 关键是如何利用媒体特征清晰地向受众呈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图像莫过于最佳的说话方式。

(二) 图像文化影响并造就消费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称之为“消费社会”的文化中, 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后, 更转向了对物质属性背后的精神和心理满足, 当商品成为某种形象的象征时, 人们的消费心理也从商品消费转向了形象消费, 于是形象就是商品。由此, 我们进入到了一个形象消费的时代。[4]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其时代的典型特征。事实上, 消费文化的内在逻辑主要是依赖于对消费者消费图像欲望的建构和培植。[5]例如, 在报纸、书籍和杂志等印刷媒体上, 照片和图表构成调查性报道的图像;在电子媒体中, 其所呈现的形象生动的移动画面以及采访对象的容貌、神情、体态等非语言符号, 构筑了调查性报道的精髓语言。理想的视觉语言是能够抓住事件发生的瞬间, 即画面或再配以数据图表, 借助于现实的形象直接投射于受众的眼球, 不仅便于受众理解, 且可引起受众所谓的新奇感, 从而利用从众心理引导消费。[6]

而图像文化主要承载的便是信息传播关系, 通过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 我们可以得出图像和媒介间的逻辑关系, 即图像文化是以媒介为中心的信息传播。[7]现如今, 我们的生活是彻底地经过电子或数字媒体中介的生活, 媒介不仅影响着我们, 同时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影响、形构着我们的工作、交往、休憩、娱乐以至内在心理世界的活动方式。

同时图像文化的消费性也造成了一定的文化惰性。尼古拉·米尔佐夫指出:“视觉文化关注到的是视觉事件, 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乐。”[8]如今在面对图像所营造出的新闻事件, 即便是世界性的、社会性的, 也难以引起人们的理解, 充其量作为一种视觉性消遣, 图像叙事仅仅停留于表面印象且表现为即时消费的特点, 使人们满足于对事件的直观把握和瞬时移情。或许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情感化”的时代, 社会产品或者社会生活方式都随着个性追求和审美情趣而变化, 也许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短时间的, 但它毕竟象征了某一时间内人们的文化取向, 也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消费社会的发展。

二、调查性报道的温床

众所周知, 报道的生命在于真实性, 不论哪种媒体, 谁能够用事实说话谁无疑夺取了主动权。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的调查性报道都可以使用文字和图片两种手段证明其真实性, 它们把新闻线索发展成为完整的调查性报道的过程和方法都是相同的, 但报道的表现方式却大相径庭。本节笔者主要选取支撑调查性报道的两大主要形式:报纸和电视作为主要叙述对象, 原因有三。其一, 杂志作为印刷媒体中的一种, 由于其写作、出版周期较长, 不利于及时地后续跟踪报道。其二, 广播媒体由于其媒介性质, 一般不涉足调查性报道的领域。其三, 由于电视传播与报纸的低廉价格, 受众都更愿意选取这两种媒介获取信息。

通常, 观众可根据电视报道中直接播出的现场画面和采访对象的声音、面貌等多种渠道判断调查性报道信息、观点的真实性。如果采访对象外表忠厚老实、言辞恳切, 电视调查性报道就会略胜报纸一筹。反之, 如果采访对象外表丑陋, 电视观众是否会以貌取人?对于这样的风险, 报纸报道却不存在。通过这一比方, 我们很容易看出图像所呈现出的利与弊, 下面让我们作进一步分析。

(一) 调查性报道的美丽时代

以下将对调查性报道的两大主流媒体报纸和电视进行比对。

对于报纸:

优势:1.报纸拥有大量的文字篇幅空间, 可划出版面空间连载报道。同时, 读者的选择空间也相对较大, 可自由挑选自己喜爱的内容进行阅读。2.报纸媒体的读者可以在图表、图片乃至文字处停留较长时间, 仔细分析内容, 有较大的思考空间。3.读者往往忽略浏览报道的作者栏, 鉴于读者对记者的陌生, 报纸调查记者更适合于匿名秘密调查。

劣势:由于采访对象很可能并不认识记者, 因此无法对报道的公信力做出预先判断。

对于电视:

优势:电视记者的频频出镜使之成为观众的老朋友, 观众会根据记者过去的报道经历判断报道本身的精确性和信誉度, 同时与观众建立一种心理联系。

劣势:1.电视图表在荧屏上一闪而过, 转瞬即逝, 不利于观众思维延展。2.鉴于电视播出的线性特点, 必须为观众根据调查性报道内容的重要性给予编排, 由此限制了观众的选择范围。同时此编排如果视觉语言效果不理想, 也只能为本期节目减砖减瓦了。3.电视调查性报道通常无法由一个记者独立完成, 出色的电视调查都是新闻专业和电视技术的完美结合, 因此调查成本也比报纸调查性报道要高的多。

通过以上粗略的分析, 我们发现两大媒体各有优缺, 因而, 电视和报纸的联合便成为双赢的举动。报纸和电视记者联手调查并不是新鲜事。电视台通常都比报纸报道慢一拍, 拣报纸已经披露了的报道做。他们往往引用报纸的调查结果, 通过生动传神的视觉语言吸引受众的眼球。如果两大媒体真正做到携手合作, 如此联合调查能够在受众中产生更广泛深远的影响力。电视媒体感激报纸的信息共享帮助, 报社看重电视媒体曝光所造成的影响力, 何乐不为!

(二) 图片构筑下的调查性报道

中国在迈向商品社会的进程时, 图像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溢出所有艺术, 灌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当代新闻传媒的研究中, 图片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 成为传媒时代吸引读者的主要“卖点”, 所以图像文化更应被凸现出来。美国符号学家皮尔士认为符号有三种分类, 即图像符号、标志符号和象征符号。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符号就是一个带有意义的物体, 或者说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 其中能指是我们感知的符号的形象, 所指是能指所指代的头脑中的概念”。他所定义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图像的或者任意的关系, 与皮尔士的图片符号和象征符号相对应。[9]

以下通过数据引用展现新闻图片的魅力:

(报道中新闻图片的选用数量) :在“汶川大地震哀悼日”的报道中, 选取2008年5月19日至5月21日三天的《楚天都市报》和《长江商报》, 再选取5月22日《南方周末》之《大地震现场报告》, 并把三者作为对比研究对象。

虽然这三家报纸所用图片具体数目不等, 但其数量之多是有目共睹的, 可见, 新闻图片被重视之程度。

头版图片的选用:

以上三家报纸对新闻图片的大量使用, 弥补了文字表达的局限, 进而将新闻内涵视觉化和直观化。其报纸头版采用黑、白、灰, 间或调和一点红与黄, 在特定时期使这些颜色爆发出特殊的张力, 最大限度地传达了人们内心的情感。[10]

比如:《长江商报》19日的头版将整个版面及报头刷黑, 给人一种情绪凝重的视觉效果。通过对图片色彩恰到好处的运用, 形成极强的视觉舒张, 是新闻图片表达视觉语言成为一种情绪和判断必不可少的手法。[11]

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 《新闻调查》是一档研究性较强的节目, 其对画面的捕捉和选取成为节目的闪光, 给节目增添不少收视的亮点。《新闻调查·北京不眠夜》中, 面对暴雨带来的一场灾难, 节目开篇运用7幅静止画面, 并配以现场声:雷声、汽车轰鸣声、汽车发动声, 其中雷声运用了两次, 这些声音都在以暴雨声为背景下作为前景声发出, 不仅把观众的目光定格于那一刻, 而且定格了观众的思想和情感。

图一、图七没有画面的穿插, 它的影像构成只有黑与白, 一种凝重感油然而生。简短白色字体呈入眼帘、印入脑海;图二、图三、图四分别讲述了暴雨中行人、车辆的状况, 告诉了观众两个字“危急”;图五、图六都是图文结合, 也就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其中数据的运用给予直观的冲击。每一个画面都传达出报道的内涵, 都让观众心领神会, 拉近了观众和受难者的情感认同和视角融合。

不论电视调查性报道还是报纸, 图片占据的比例已然不在小数, 因此在图片的采集方面应做到与内容切合, 突出细节并通过细节来表现报道主题。同时图片也应从特定的角度观察和反映新闻事件, 渲染受众的情绪, 这也正符合了当代受众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图片越来越承载了传递信息的功能, 丰富、色彩鲜艳的图片很容易成为视觉的中心, 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形成醒目、简洁、明快的独特报道风格。

三、图解调查性报道

(一) 调查性报道的视觉符号

面对无数的新闻事件、无数的新闻人物, 最终有哪些能在我们记忆的河床里沉淀?有哪些事情还没有被挖掘?有哪些生动的镜头能纳入庞大而缜密的叙事链条?显然, 深度报道要打动读者、做出深度, 需要的是细节!“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被称为非语言符号”, 在人类传播活动中, 大量信息都是经由非语言符号进行传递的, 因此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语言符号。借鉴李彬在《传播学引论》中的分类方法[12], 如下:

1. 体态语:

细节画面对于电视节目的表情达意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刻画人物内心, 揭示人物性格, 为节目主题的深化打下基础。对记者来说, 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无不体现着专业素养以及对人民最朴素的情感。

2. 画面:

为了叙述的形象与方便, 画面成为最直观的语言。如在2012年7月26日《社会能见度》播出的《北京721大暴雨·派出所所长李方洪因公牺牲》中, 由于排水系统复杂, 节目配用简单的动画, 以及箭头和画面颜色的闪动, 引导观众读图。后续使用GPS地图, 定位受灾区既形象生动又便于理解。

3. 环境:

《社会能见度》的演播室几乎没有任何刻意布置, 主持人身后是红色或黑色的绒布长帘, 嘉宾背后是深红色木质屏风, 给人以简明、严肃、客观的直观感觉, 和调查性报道应有的电视节目特征相吻合。[13]

任何报道, 无论技巧怎么眼花缭乱, 结构怎么与众不同, 语言怎么标新立异, 带给人最大触动和震撼的还是对客观事实的尊重和还原。无论是新闻事实的揭示、新闻人物的刻画、新闻现场的重构、情绪氛围的营造, 都应最大限度地表现细节。细节传递信息, 细节体现叙事, 细节反映真实, 细节是一种无言的力量。[14]

(二) 调查性报道的视觉叙事

无论是语言、图像还是背景音乐, 《新闻调查》一期节目时长45分钟, 要在一个相当于一集电视剧长度的时间里把一个非虚构的新闻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存在很大的难度和限制。节目中如何以合理的形式把三种元素完美融合?叙事的文本如何才能切合节目的主题?如何制造出故事的曲折感?

在这里镜头语言对于整个调查性报道来说尤为重要, 作为叙事的主要表达载体而存在。《新闻调查》节目报道的不仅仅是事件的结果, 更是对事件本身进行剖根问底、追根溯源的过程。如此一来, 事实的厚度构筑了叙事的深度, 其中主要依靠镜头间不同蒙太奇的组合及有声语言和画面的配合来达到叙事效果, 还原出一个生动的新闻事件。

在《社会能见度》、《北京721大暴雨·派出所所长李方洪因公牺牲》中, 镜头语言的作用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画面集中于受灾人家里斑驳的墙面、杂乱的家具与衣物, 这些元素的拼凑毫无保留地激荡出受众内心的悲凉感。如果仅仅依靠记者苍白的语言, 势必不会留下强烈的直观感———所有的辛酸与无奈均表现在镜头之下。镜头作为叙事载体的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镜头语言和视听元素作为推进叙事的手段, 无论是对节目主题的烘托、细节场景的捕捉还是现场环境的交待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叙事的完整性、可视性以及气氛的渲染和营造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5]

四、结语

“读图时代”最核心的证据有两点:一是当前已经进入快速阅读的时代, 而图片是适应这种转变最好的元素;二是媒体要在众多竞争中脱颖, 图片便成为重中之重。正如郝伯特里德在《现代绘画简史》中所说, 整个艺术史是一部视觉不断变更, 视觉方式不断发展的历史, 任何静态的描述都是徒劳的。

视觉报道 篇2

【关键词】视觉文化 新闻报道 图像 视觉转向

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说到底,它是一种消费主义的文化,“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但是人们所消费的,却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①当前社会文化主要表现为以这种音响、图像、娱乐、时尚等为特征的视觉文化。在今天的艺术生产和文化消费中,视觉文化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它们成为当前绝对性的文化范式时,其内部的文化逻辑就具备了一种强大的辐射和吸附功能。视觉文化逻辑正引领着新闻生态景观和审美模式发生一场视觉化转型。

一、新闻的图像化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传媒必须重新审视视觉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对图像的使用。为充分适应“图像化生存”的受众阅读心理,媒体在图像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报纸开始更为充分、更为全面地运用它的版面元素,无论是在图画、图表、线条、色彩、空白的使用上,还是在版面的风格化、个性化的体现上,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信息的传递正越来越重视对图像的运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图表新闻应运而生。它利用细致的绘图吸引受众的视线,它不仅能陈述事实,而且还使整个版面充满生机,显得明快清晰,消除人们的视觉和心理疲劳,给受众带来阅读的舒适感。

图表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一幅好的图表可以用数字、图案等来表达新闻事实,更加客观地反映事实,起到文字、照片所达不到的效果。目前,它在我国各大纸质传媒的报道中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1999年新华社就将图表作为一种新的报道形式,成立了专门的图表编辑室,利用计算机绘画手段,以图形、表格的方式解释新闻现象。2000年4月25日《北京青年报》开辟了《读图时代》专刊,大版刊出图表新闻。图表新闻具有直观、简洁、详实、准确等方面的作用,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提高了报道的说服力。

图像比文字具有更强的可参与性,这一文化特性在媒介上的表象就是新闻的图像化。美国艺术家格林伯格(Greenberg)指出:“每门艺术权限的特有而合适的范围,这与该艺术所特有的媒介特性相一致。”②媒介的图像主要是线条、色彩、构图与材料等,这些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具有争取受众的天然优势。消费社会的文化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追求视觉效果的最大冲击与诉诸人的情感心灵世界,而媒体的图像化就成了向其中任何一方迁就或归附的最直接的途径。

二、新闻的去深度化

德国媒介理论家史特姆(Strom)在对电视的研究中发现:“当收看电视的人面对着快速变化的图像和速度被加快的姿势和动作时他简直是被逼着从一幅图像换到另一幅图像……结果,看电视的人不能再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内心里也停止标识。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发现个人是用更兴奋的、被唤起的胜利状态来行动并做出反映的,这反过来又会导致理解力的下降。”③史特姆的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图像文化的制作秘诀是“刺激——反映”的心理模式,而且让人们看到它对于受众“看客心理”和“无深度消费态势”的养成关系。这种心理模式和养成关系,也就是我国报纸目前特征呈现的深层次原因。

当前我国的报纸通过图像与信息,向大众展示了一个流光溢彩的消费世界,表现出消费文化的“无深度、片断性、重复性”的特征。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这两个时代的宠儿,联手制造了以快节奏、无深度、片断性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看到,广告充斥着报纸,它不停地教育着人们消费什么,怎么消费,而报纸的各种“时尚专刊”、“汽车专刊”等也宣扬着消费的快感。仿佛媒介是宣扬消费主义的天然工具,而且也有一些媒体依靠消费类或具有消费主义色彩的内容逐渐做大做强。人们听到与看到的是欢歌笑语、华衣美服,那些远离现实生活的新闻和时尚文章,让观众远离了生活的烦恼,享受着媒介带来的快感。通过消费主义,媒介得以笼络住更多的受众,而这也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消费时代的媒体是富有感性的媒体,它们热衷于报道最震撼的事件。但它只是把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搬到版面或荧屏上,让人们的感官得到满足,在理性上一般不花费更多的注意力。我们在大众化媒体上通常看到世界发生了什么,但很少看到它们为什么会发生。商业炒作、广告和明星逸事穿插其间,花边新闻占很大的比重。接着,楼市专版、汽车专版和日用品分类广告,色彩纷呈,把都市繁华的景象衬托出来。生龙活虎的版面似乎缺少最重要的东西——思想的影响力。除了会议新闻中罗列着一些政治概念外,受众既看不到有生机、有创见的时事分析,也看不到启迪人们心灵的短评。

图像的泛滥使得“去深度”的文化逻辑在当今大行其道,它所制造的文化狂欢和消费盛宴,对大众传媒来说具有极强的蛊惑力,在这种文化逻辑的征服下,新闻开始追求感性化,平面化和狂欢化的叙事原则。他们不再充当现存消费性日常生活的批判者,而是有意无意成为这种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塑造者,他们也不再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对现存生活的批判,而是直接诉求人们该如何去享受生活。

三、新闻的震惊诉求

没有了“深度”的韵味,新闻和受众就自觉追求一种即刻的、平面的、生理方面的快感效应,新闻的竞争也就落到了视觉上的震惊效应。对惹人注目的效果的追求,是消费文化和视觉文化的生命所在。思想消解后,新闻就只有通过这种人为制造的轰动效应,来获得大家对它的关注和青睐。新闻对于震惊效应的追求主要体现为内容的低俗化和宣传炒作。

传媒低俗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不良倾向。近一段时间,低俗之风在一些报纸中呈抬头之势,传媒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忘记了自己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一股弥漫在新闻报道中的低俗之风,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业的“四大公害”,并受到各界的强烈抨击。

总之,视觉文化时代的报纸,用私人空间来满足大众日趋强烈的窥视欲;男女之间暧昧的关系总被表现得那么富有魅惑力;文本的精神旗帜从严肃、正经走向调侃、嬉戏、狂欢,语言则追求图像式的重形轻质,语不惊人死不休,带上了明显的技术卖弄色彩。□

参考文献

①蔡骐、刘维红,《论媒介化社会中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共谋》,《今传媒》,2005(2):211-12

②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转引自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文学评论》,2003(6):89

③[加]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13

(作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视觉报道 篇3

国内报纸奥运报道版面点评:震撼视觉榜

本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 | 国际 | 财经 | 体育 | 文娱 | 科技 | 教育 | 图片 | 视频 | 论坛 | 专题 | 直播 | 访谈 | 资料 | WAP | English

传媒频道传媒聚焦传媒视点高层声音传统媒体网络传播业务园地传媒产业传媒院校传媒管理传媒博客

您的位置: 新华网首页 >> 传媒在线 >> 传媒期刊 >> 青年记者

国内报纸奥运报道版面点评:震撼视觉榜

2008年11月03日 14:47:15 来源:《青年记者》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北京奥运会赛场外的报纸媒体,用文字、色彩、线条等展现了一道道视觉盛宴。本文以可读、悦读为基本标准,以运用版式设计的基本元素,设计有创意、有特色,报道赛场内外的人、事、物等为基本判断原则,从国内报纸的奥运报道中优选9个版面,从知名国际大报中优选出一个版面,组成如下震撼视觉榜(国内报纸按时间顺序排列,国外报纸在最后)。

《青年时报》8月17日4版

理由:传统与现代结合《青年时报》的奥运版面沿袭了该报注重内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又与现代设计融合表达的做法。这个版面有色彩鲜艳京剧脸谱造型的版头作为版面的标识,很有吸引力。另外,淡淡的祥云底纹和969三个数字的灰色也使版面平添了几分中国苏杭水墨的韵味。这个版面以一个整版报道了博尔特以绝对优势获得男子百米短跑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博尔特弯弓射雕的大图成为本版的视觉中心,围绕这张大图,三篇文稿分布在版面的左上、右中和左下位置,既填补了版面的空白又使图文关系和谐自然,版面十分整洁。本版的色彩丰富,形成了黑色、灰色、黄色和绿色等不同颜色之间的变化,形成对比,产生节奏感;另外标题的颜色、大小、纵横变化,抠底处理后图片的线条变化等都同样产生节奏感,给读者带来视觉享受。

《华商晨报》8月17日A11版

理由:多而不乱

《华商晨报》的奥运特刊《中国骄奥》中设置了“看懂奥运”版,这个版面以信息密集为特点,采用密集组合版式,给读者呈现了一顿丰盛的信息大餐。在版面元素上,该版主要是用图说话,大量的电脑示意图把排球项目的规则、场地、比赛场馆、运动特点等信息表现出来。运动员的身躯起到了自然区分版面的作用,大量的图片分布在版面的左边、右中和下边三个区域,图片数量众多但井然有序,多而不凌乱。在色彩处理上,该版面大胆地运用了带

图案的整版底纹,底纹颜色在柔和的暖、冷色调之间根据图片颜色变换,运动员拦网的图案似有似无,使版面的图层更加丰富多彩,多而不炫。

《东莞日报》8月18日特6版

理由:对称之美

《东莞日报》的这个版面报道了前一天男子体操单项决赛中邹凯、肖钦分别夺冠的新闻。该报的版型为瘦报形式,不仅外观俊朗,而且报纸的垂直感较强,而本版融合了垂直版式和水平版式的优点,多处运用对称手法,大气、清新。首先整个版面呈左右对称之势,而两条标题上下对称,纵向走文在一统天下的横题中脱颖而出,红色带立体阴影和底纹反白的操作使标题更加突出。两张经过抠底处理的运动员比赛图片呈左上和右下的对称,而且运动员的身体方向也是对称关系,给版面造成了一种朝这两个方向拉伸的张力,拓展了版面的空间感。版面的三个底纹增加了版面的垂直方向的力度。居于左中下和右中上的两张横向窄幅图片也是对称关系,这个窄幅的剪裁增加了版面的水平感,实现了整个版面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均衡。此外,该版面还注意留白的使用,使版面张弛有度,清新自然。

《重庆晚报》8月18日A4版

理由:动静结合《重庆晚报》做的这个菲尔普斯专版体现了动静的完美结合。一张菲尔普斯的划水动作图占据了整个版面,湖蓝的水成为文字和其他小图的衬底。鱼眼镜头使菲尔普斯变形,却凸显了其向前的冲劲,给人一种压抑感,同时展现了水下让人沸腾的世界。菲尔普斯展开双臂奋力划水在版面的上面1/3处,下面的2/3版面给他提供了充足的向前空间,使这种运动没有阻断感。一张菲尔普斯霸气十足手指前方的中图放在版面底部,避免了头重脚轻,使版面上下和谐,同时加强了向前的气势。相对于版面上下的“动”,版面的中间显得“静”。中间主要是文字,整个区域分成横向三列和纵向三列,把流行的三横分割和三列分割版式结合起来,浅蓝色的底纹使文字更加清晰,又和湖蓝色的池水不失同一整体,给人宁静、深远的感觉;另外,圆角的矩形线条非常柔和,和周围荡漾的池水步调一致。

《新闻午报》8月21日A1版

理由:典型中国

《新闻午报》的“奥运新报”特刊版面抓住京剧这个中国国粹,运用京剧元素表现奥运赛场的风云。这个版面把前一天赛场上最具亮点的新闻和中国京剧经典剧本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进行重新演绎,形象生动。这个版面采用杂志封面文章式的版式,经过后期处理的吴静钰穿着色彩鲜艳京剧戏服的巨幅照片居于版面左中,相当

醒目,中国气息浓厚,飘舞的京剧戏服、跳跃造型的人物形象使版面动感十足。红色的报头和大图强烈明快,右中区域的标题和文字报道呈黑灰色,有效调节了版面的明暗对比。报头和重头报道采用了同一底纹,整体感强。导读条居于版面下部,无底纹操作和奖牌图案、博尔特脸部特写使其不被读者忽视。

《新快报》8月21日A10版

理由:大胆强势

《新快报》的这个版面显得很“爷们”,表现出男人的拼搏、杀气、霸气和豪气。首先,版面中央的大滩血迹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整个版面洋溢着一股杀气、血性十足。四溅的血迹勾勒出中国男篮队员聚在一起互相鼓励的照片,把他们在这次奥运会上的拼搏精神形象地表现出来;《中国男篮,有种!》的标题表达直接,有力;水平倾斜向上的标题走文、红黑色勾白边的超粗黑字体、部分题压图的做法,使版面更具强势和压迫感。

该版的主要色彩是红、黑、灰,图片和标题以红色为主,两张小图的黑色底纹巧妙地调和了红黑之间的对比。血迹图周围的大量留白也使版面更加透气,舒缓了血迹和红字带来的紧张感。另外小图的纵向叠放也增加了版面的垂直感,和水平的标题形成制约。

《新京报》8月21日A7版

理由:擅于“减法”

脱胎于都市报版式的《新京报》,版式风格以大气、清新、简洁和优雅取胜,这次的奥运版面承袭了这一作风。所选的版面把新闻内容和设计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殷剑的比赛图片作为版面的主要框架,殷剑的比赛历程稿放在帆板上,另外两篇稿件以一个边栏放在运动员背后的空白区域。整个版面没有给人强烈刺激的色块、也没有不同方向的线条,标题的字体采用传统的宋体系列字,全版采用的编排手段非常简单。正是通过这样的“减法”手段,该版面实现了信息与阅读节奏、阅读愉悦之间的平衡,做到可读、易读、速读、悦读。

《厦门晚报》8月22日第34版

理由:黑白运动之魅

《厦门晚报》奥运特刊“逐梦”从报眉到版式,都体现着整体设计、流畅阅读的原则,整个版面很干净、清晰。所选的这个版面用新闻图片营造版面的视觉中心,打破了以左上为版面视觉中心的常规,体现出现代报纸版面强势区域的主观赋予性。经过处理,图片从版面的左上一直延伸到右中,呈一个不规则的倒U字形,版面也随之有了一股流动的力量,整个版面“活”了起来。所选的图片展现了跳水运动员空中变幻的转体动作,虚实相间,显现出层次感,和版面的黑白印刷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报纸不一定要彩色印刷才好看,一片色彩斑斓中看到此类版面,一样有惊艳之感。

《今日早报》8月24日A16版

理由:妙趣横生

近年来,新闻漫画在新闻图片中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今日早报》在这次奥运报道设置了“依依早早看奥运”的新闻漫画专版,塑造了小美眉“伊伊”和小帅哥“早早”两个人物,每天的内容以前一天的赛果和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介绍组成。所选的该报8月24日版面,报纸变纵向为横向,给人8开小报通版操作的感觉,而且水平运动的方向也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整个版面由7幅小图组成,纵横分布在8开版面上,信息传递趣味横生。版面以暖色调为主,给人欢快祥和的感觉。在一叠奥运特刊中设置一个图片专版现已成为潮流,《今日早报》设置横向新闻漫画专版的做法比较独特,让读者眼前一亮。

《纽约时报》8月4日“BEIJING”奥运专版第1版

理由:中国意境美

《纽约时报》的这个版面在中国工笔画的带动下,通过恰到好处的留白,精心设计的题文关系、题图关系,营造出一种意境美,不失国际大报的风范。

整个版面呈三横分割版式,报眉下面是一幅很有特色的中国工笔画,画中表现了几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景物,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匠心独运。在这幅画的衬托下,整个版面色彩清丽典雅,富于意境,让人无限遐想。版面的中间部分是版面的头条,多行标题的采用使文章的标题区扩大,这个模块中的留白增加,符合中国画的审美需求,也使信息传递强弱有度。版面的底部是运动员图片和文字组成的三个模块,呈纵向延伸之势,和水平的工笔画相互调节。其中菲尔普斯张开的双臂和中文“八字”又形成呼应,中文字凸显出中国元素,菲尔普斯冲击八金的跃跃欲试之态也形象地刻画出来。(邬心云

作者为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播系讲师)

浏览更多传媒资讯,欢迎点击新华网传媒频道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钱江晚报奥运报道“记者民兵连”探幽

·从杭州“西湖之声”的奥运报道看广播优势 ·新华社奥运报道团:用新闻报道增强国家软实力 ·美NBC奥运报道评析:只有抛开偏见才能读懂中国 ·奥运报道让各传媒充分展现职业水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责任编辑: 朱希琳)

本周要闻更多>>

·以SWOT理论分

析传媒专业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四川新闻界抗震勇士总动员 四大活动绽放记者周 ·湖南卫视将停播《新闻联播》?负责人出面否认 ·湖南省利用互联网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综述 ·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落幕 海外兵团抢荧屏饭碗 ·收视冲冠遗憾删剪多 《落地请开手机》拍续集 ·金融危机影响韩国影视圈 韩剧缩量、明星失业

·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回应微软黑屏事件

·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解放催生的中国传媒经济学

·广州各局“一把手”上电视节目 为居民解决问题

传媒图库更多>>

跳槽最成功的女主持人:杨澜

08野外生态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揭晓 雪豹夺冠

团结力量大 主持界的“五大家族”

记者追访王志在丽江工作:发言紧张 念错字

传媒视点 更多>>

·美国部分日报奥运报道点评:奥运“点亮”体育版 ·以SWOT理论分析传媒专业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解放催生的中国传媒经济学 ·德国华人记者张丹红复出始末 49位欧洲名人力挺 ·一路坎坷一路前行 中国互联网今年二十一岁 ·美国全球战略服务的新闻舆论:不战而屈人之兵 ·杂志的卖相:街头争夺战还是内容争夺战

·第二代选秀节目注重内容“创意” “门道”更专业 ·国际先驱导报:微软,中国最大的“黑客” ·金融风暴对传媒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视频热播更多>>

传媒招聘 更多>>

·新华社2009年校园招聘

·13场网络招聘会下月亮相北京

·腾讯公司将在全国招聘700名新员工

·辽宁电视台24万年薪诚聘高端主持人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招聘采编人员2名

·连云港市广电局招聘播音主持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校报》、校园网招聘

·<篮球报>招聘篮球记者编辑

传媒访谈 更多>>

本网专访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 专访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刘亚东

传媒博客 更多>>

·[转载]王志“空降”与纪连海换马甲

·鲁豫为何出走?央视为什么留不住名嘴主持人 ·热得烫手,不是开心网的好兆头

·柴静:记者最大权利是别人可以向你打开心灵 ·“整容”让《新闻联播》“脸蛋儿”更好看? ·记者博客揭塌矿事故惊动

总理的“三喜三忧”

传媒人物 更多>>

·“痛并快乐着”的央视名嘴——白岩松

·邻家男孩李佳明 归来之后仍是“泥巴”

·从外交部发言人到学者 沈国放笑对“间谍案”谣言

·“董浩叔叔”:其实装傻也挺不容易

·传媒人物:民声传话筒——郑雪君

新华广告新华社广告中心发布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制作单位:新华网

【视觉报道】推荐阅读:

视觉引导07-03

视觉手段05-07

视觉逻辑05-24

视觉分析05-25

视觉界面05-28

就业视觉06-02

视觉革命06-06

视觉转向06-08

视觉方案06-18

景观视觉07-05

上一篇:时域特征参数下一篇:安全管理下的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