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后进生的转化十篇

2024-08-30

作文后进生的转化 篇1

我认为作文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键要做好三步:

第一步:树信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转变后进生, 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 教师首先要对他们充满爱。经验告诉我们, 成功的关键在于信心。同样, 后进生学作文也要有信心, 在跟后进生闲聊中,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用自己的写作趣事让他们明白作文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帮助他们消除神秘感。告诉他们, 只要勤练笔, 作文是完全可学好的, 从而在他们心中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

作文的评价对后进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也很重要。我从后进生的“劣质作文”中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哪怕只有一丁点的成功之处, 评价时也充满感情地在班楼上楼下。”我接着让同学们分析讨论这个开头的好处。大家积极发言, 有的说, 用同学们的喊声开头, 把大家当时的高兴劲儿充分表达出来了。有的说, 这种开头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评议完了, 我对王帅说:“文章开头写得好, 继续努力喽!”他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使劲地点着头。我猜想, 王帅此时享受了成功的欢乐, 从此, 他的学习作文的信心有了明显的增强。注意创设情景, 激发后进生学习作文, 是值得重视的一环。

第二步:帮选材

一般后进生, 作文时最怕的一环是“不知道该写什么”。差生进行习作训练时, 不是觉得脑子空空, 无物可写。就是不会选材, 照搬照抄, 乱写一通。实际上, 这些差生对自己平时的经历不留心观察, 对自己头脑中储存的各种记忆不会提取。若老师注意启发, 引导学生, 帮助他们从自己储存的记忆中去提取、挖掘素材, 不但能有效地解决选材难的问题, 还能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得以发展。

选择了好的材料还不够, 还要帮助那些差生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规定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哪些应当详写, 哪些应当略写等等。这就等于为他们搭好了架子, 使他们写起来觉得顺手些。也可以把一篇文章的提纲交给几个差生去写。这样做, 虽然难免会出现雷同的文章, 但对培养他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却是大有裨益的。

对于那些实在无话可写的差生, 老师不妨试一试“供料作文”。即老师根据此次作文的要求, 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写作素材。这样, 不仅使差生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问题, 也使他们写作时有了明确的写作目的。

第三步:建语库

砖瓦及建筑构件是楼房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同样, 词、短语、句子等也是构成文章的重要构件。但语言差, 这在作文后进生中几乎无一例外。我们通过上面两步已经初步解决了作文后进生对作文的畏惧和无话可写的问题, 但真正作文水平的提高还需要有大量的语言的积累, 后进生的大脑里没有语言材料, 就无法写文章。即使写了文章, 用“空洞无物”、“索然无味”评价也言不过重。对于这个问题, 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建立语言库为习作“备料”。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是中外著名佳作, 语言丰富多彩, 是积累语言的最好“作文选”。我让后进生设一个本子, 名为“我的语库”, 将优美的词句分类摘抄。如“幽静的小路”、“悠扬的琴声”《月光曲》, 学习抓图特点描写事物, 如临其境;“青蛙呱呱地叫”、“甲虫嗡嗡地叫”《小音乐家扬科》学习摹拟声音描写景物, 如闻其声;“青的草, 绿的叶各种鲜艳的花, 都想赶集似的聚拢来。”《燕子》, 学习把事物当做人来写, 如见其物。此外, 要求后进生背好“积累·运用”的精词妙语, 名言警句。课文的精彩文段等。这样的实践, 极有利的帮助后进生把各类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我相信, 要提高后进生的作文水平, 只要花力气想些办法, 做些工作, 必有成效。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作文方面的能力欠缺, 使写出来的作文水平不高, 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老师,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关键的几步。

作文后进生的转化 篇2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志在千里。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 如果你放弃了“驽马”, 即使你的“骐骥”再优秀, 在你的事业中也有着抹之不去的遗憾。学生的优劣, 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而两种不同情况的学生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作为教育者, 我们不能用简单的优劣来定义学生。因为即使是后进生, 也是班级的一份子, 他们也有自己的希望, 有着对进步的渴望。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他们对自己的希望很迷茫, 对自己的落后束手无策。试想, 如果教师这时也放弃了他们, 又置自己的工作对象于何种境地呢?作为班主任, 我不敢想象, 也不会放弃, 因为我相信, “驽马”也有自己千里的志向, 如何来帮助这些有着千里志向的“驽马”呢?在五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我有一些体会和各位教育界的同仁交流。

一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对后进生这个群体赋予更多的关怀, 认真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 找出后进生后进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正如大家熟知的,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品行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后进生, 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后进生。心理学家表明:心理因素中的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 我们所遇到的后进生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非智力型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和纪律较差, 在班集体或家庭中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 因此, 形成了与一般学生所不同的特点, 如自卑、缺乏自信、意志力薄弱、不合群等。那么, 如何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一、让“师爱”把学生的“后进”转化成“后劲”

转化后进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莫过于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种下一颗种子, 让它自己发芽。这颗“种子”, 就是教师给予他的“师爱”。

案例:在我们班里, 有一个个子高高的男生杨越。刚升初中时, 他的成绩处于中下游, 而且长期的落后使他性格内向、缺乏信心。虽然如此, 在那双低垂的眼中依然掩饰不住对进步的渴望。看着这种眼神, 我感动了, 又有什么能让我放弃这些渴望进步的学生呢?一个决心在我心中升起:孩子, 我会帮你实现那渺茫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我时刻注意着他的成长, 并不时地给予他关怀和鼓励, 给他制定适合他的学习方法, 帮他补齐落后的基础知识, 让他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逐步提高他的成绩以树立他的信心……渐渐地他眼中的那种渴望开始闪烁出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 随之而来的是对学习更加积极地投入。三年过去了, 杨越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被第二中学录取。前些天他来找我聊天, 我问他如果考不上会怎么样?他告诉我, 即使考不上, 在初中的学习生涯中, 他已经学会了真诚地对待生活, 抹去了那让自己不敢正视的灰色。听着这些话, 我又怎能放弃这些所谓的“驽马”呢?

师爱对后进生的影响是博大而深远的, 它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加深了学生对教师的敬佩和信赖。教师友善待人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会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

二、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的后进生

后进生普遍存在消极心理, 如逆反心理、应会心理、自卑心理等等。了解后进生的心理是后进生转化和提高的前提, 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 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案例:郑欢, 一个在八年级时全校公认的疯丫头, 一个非常不安分的后进生。接手她的班主任工作, 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我能改变她吗?我试着深入到她的生活中, 开始进行对她的转化工作。首先, 我让他担任我的课代表。虽然她的成绩很差, 但她却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孩子。我告诉她, 自己的形象是自己用行动树立起来的, 你要想让同学承认你, 你必须努力去做, 努力做到最好, 老师相信你会变成一名优秀的学生的。她对我说, 她会努力的。虽然话不多, 但我看到她那低垂的眼中透出了一份坚毅。以后的接触中, 我又了解到她是一个生活在特殊家庭中的孩子, 不太好的环境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于是我又找她谈心, 告诉她不要太在意那些外界环境, 只要你健康地成长, 你将来就是改变身边环境的人, 就是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渐渐地, 郑欢同学在学习中越来越用心, 在生活中也开始远离那些不好的伙伴。现在, 在她身上已没有了那种疯劲儿, 同学眼中的她已是一个优秀的课代表。

三、争取家长的支持, 不放弃

辅导后进生不能急于一时, 更不要轻言放弃。“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 一点一滴的进步。只要持之以恒, 就会水滴石穿的。

案例: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后进生, 平时贪玩、捣乱、爱撒谎, 尤其是爱恶作剧, 喜欢捉弄女生。教过他的老师都很头疼, 做过大量的工作, 都没有什么效果, 原因就是家长非常溺爱他, 在家长的眼里他是没有缺点的, 教师们反映的那些事, 家长根本就不相信, 甚至因为教师反映问题和教师吵过架。自我接手这个班了解情况以后, 我就开始进行家访, 每个星期一次。开始家长很反感, 以为我是去家里告状的。可恰恰相反, 我把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反映给家长, 把孩子的不足也委婉地告诉了他们。家长听到以后十分高兴, 并且虚心地听取了我的意见。他们的态度也由原来的反感到后来的支持, 因此我的工作就好开展多了, 孩子也因此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从那以后, 家长经常来学校主动找我了解情况, 并且把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也都及时地反映给我们, 这样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 孩子在中考结束后顺利地升入了重点中学, 再也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更让人高兴的事情了。

通过上述案例, 我深深体会到:在转化后进生的实际工作中, 教师要了解后进生的心理, 找到症结所在, 因为他们错综复杂的心态, 是影响其转化的最大障碍, 只有了解并掌握了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才能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教学生活是多姿的, 学生也在不停地变换。但无论怎样, 我们都不应忽视那些渴望进步、渴望关怀的后进生。当你想放弃他们时, 请你想想他们的眼神为什么低垂?那些低垂的眼神中写的又是怎样的心情?用爱心去浇灌那些渴望已久的心灵吧!用你无尽的耐心帮那些“驽马”实现自己远过千里的志向吧!

浅谈作文后进生的转化 篇3

一、洞悉病因。

1、“作文”的含义。我们通常认为的“作文”,是文质兼美的,能见报的,甚至能与大文豪相媲美的好文章。《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作文”的解释是:“写文章(多指学生练习写作)。”可见,作文的本质就是写文章,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并不是高不可攀,它仅是学生的练习而已,并不要求那么过分严谨,它允许有瑕疵。

2、学生的本身因素。小学生刚涉世不久,阅读面、见识面、情感积累浅薄,参加的活动少之又少,每次作文师命难违,三言两句,就完事了,至于结果怎样自有老师评论呢!

3、教师的评价因素。教师也是影响学生作文因素之一。教师滥用“职权”,大量布置些大作文、小作文、周记、小练笔,再加上每次考试的作文,“滥”练笔,不管学生有没有感受,只是一意孤行。对学生作文评价一“批”到底,“吝啬”表扬,“吝啬”分数,这就使那些本来就有思想障碍的学生,更是趋于“滑坡”,甚至滑人深渊。

二、点燃希望。

心理学上说过:“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必将影响其学习效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驱动力。”作文亦是如此。因此,不管这些后进生是什么因素造成,要想转化,得先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激活他们提高作文水平的欲望。我带过一个班,班里一部分学生学习拖沓,尤其是作文,逼他写,也只写一、两句,有时甚至不写。面对这种情况,我先后开展了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谈谈活动的过程和体会,学生有了亲身经历便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后进生写的作文之所以语言空洞、晦涩,主要原因是脑中空白,无“储备粮”,“巧妇”再“巧”也“难为炊”呀。因此,为了“巧妇”能“为炊”,教师要常常刻意地向这些学生输送一些常用的、易懂的词句;一些易读易记的美文,名篇佳作,让其熟读成诵,并在此基础上,让其“仿作”。这样,后进生就能在诵读中积累,“仿作”中提高作文方法和作文能力。

三、夯实根基。

那些写作文不生动、不具体的学生,一般语文基础也较差,尽管他们有努力提高作文水平的欲望,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就要针对情况,给以帮助,帮助度过难关。我们可采取“补旧”,和他们一起订计划,拿来旧课本,给他们明确要求:“每天熟记50字。”和他们一起攻破错别字大关;继而进行“练习”,每天坚持写一句,逐步由短句到长句,这样循序渐进,这些有基础障碍的学生根基就“牢”了。

四、学写生活。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文亦要如此。没有积累就没有优美的文章,没有实际的感受,就不能写出真实情感的文章。后进生的作文内容往往是闭门造车,又怎能谈得上文质兼美呢?必须让他们学会积累生活,感悟生活,通过日记等形式记载生活。后进生感悟生活能力很弱,为了使他们学会感悟,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活动,在活动中要“冷落”优等生,“重视”后进生,让其唱“主角”,让他们在真切的活动中感悟生活,让他们在沸腾的社会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再适时引导其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又何愁没有内容可写呢?

五、享受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后进生由于长期受歧视,因而产生自卑心理,成功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转化后进生的作文水平,更要重视其成功的体验。

后进生由于各方面因素,尽管已努力,还是难与优等生相比。因此,在训练中,对于后进生要降低要求。可以针对情况,把整篇文章化成一小段一小段,让他们逐段攻破,让其在攻破每一小段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或不拘形式地让他们作文,允许他们在与同学的共同讨论下完成;不拘老师的命题作文,他们可以自由选题,写自己喜闻乐见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他们就有话可说,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极大的效应,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瀑布心理效应”。后进生往往比优等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教师在批改后进生的作文时,即使是一篇“劣作”,也不要吝啬你的笔。殊不知,你的一句激励,哪怕一句简短的肯定“你进步了!”、“你真不错!”……他们也会激动好一阵子。

作文后进生的转化 篇4

文/x6sucriceh

我们班里有着为数不多的几个作文暂差生,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看,他们自卑,害怕写作,不喜欢观察和思考,对一切没兴趣,较懒惰,其他功课学习均不理想,敷衍了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能让后进生爱上写作文、写好作文,更非是一件容易之事,确实得花上一番心思和功夫。那么,有无诀窍让我们所谓的“后进生”也爱上写作文呢?我觉得这是完全可以的。

一、促膝谈心,树立自信,爱上写作之基础

后进生文化基础薄弱,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正因为后进生知识不丰富,导致他们不愿动笔写作文,不爱表现自己,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要真诚相待,热情鼓励,不能厌弃他们,更不能另眼看待,要多鼓励他们在愉快的课堂中学习作文,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写好作文,耐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困难。鼓励后进生相信自己,不要惧怕写作文,别人做到的事,自己一定也能做到。教师要打破惯例,近距离和后进生促膝谈心,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自信,有了自信心,就有了学习积极性,就有了成长的动力,这样后进生爱上写作文之路上就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课外阅读,润物无声,爱上写作之潜移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刘向的一句读书名言。课外书籍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大世界,它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后进生大都觉得课本知识枯燥无味,他们喜欢读课本以外的东西,去课外寻求快乐。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他们逐步走进阅读的世界中去,去领略读的真谛,必将大大丰富后进生的课外生活,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现在许多教师常会教育学生读《优秀作文选》,认为读这类读物会迅速提高作文水平,其实,这是错误的,这样做,常常会扼杀后进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后进生的阅读自主权教师不应作过多干涉,让他们尽可以择一适合他们喜好的与年龄阅历的书来读。《故事大王》如果他们喜欢看,就让他们看;《幽默故事》如果他们喜欢看,就让他们看;《脑筋急转弯》如果他们喜欢看,就让他们看……不必逼着他们看《鲁滨逊漂流记》;也不必逼着他们看四大名著。小学生阅读基本上属于学习性阅读,不要非让学生读高品味的书不可,只要“开卷有益”,只要他们乐读,就会有收获。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要引导后进生读正版书,不去读低级趣味的读物。

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就得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让后进生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在浩瀚书海中徜徉。

总之,让学生走进阅读的世界,让那一字一句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在阅读中,可听到新苗拔节的声音,在阅读中,一个个灵动的心灵在成长,课外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后进生爱上写作文。

三、多写生活,面批细改,爱上写作之拐杖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写生活,面批细改,就像给了后进生一根作文之路的拐杖,是教师辅导后进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由于后进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都相对比较差,老师应在最基础、最简单的选材、字词句上多给予帮助。最有效最直接有效的辅导方式就是面批细改。在全班的课堂作文辅导后,让后进生自己先写好初稿,接着教师收好后进生作文草稿,逐个当面修改,和他一起商量,梳理写作的内容,逐词逐句来分析作文草稿中出现的优点和不足,要狠狠地表扬优点,不足之处和蔼地向他们指出。初稿面批细改后再让他去写。虽然这个办法很费功夫,但是效果那是相当的好,因此花时很值。每学期的七八篇大作文,老师能坚持面批细改,自然会引领学生爱上写作文。

刍议后进生的转化 篇5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消除后进生消极、自卑的心理

“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 并无优劣之分, 而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冲刺, 而后天形成的巨大反差则是由客观环境和条件决定的。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 后进生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同龄学生智商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落伍了;二是因家庭和社会的客观原因迫使学生上进心消退;三是自身性格等原因, 在学习上有情绪而成了后进生。自尊心人皆有之, 但这一部分后进生由于得不到尊重而变得没有自信, 变得很自卑, 由于自卑, 而对各方面的刺激更加敏感;在学习上他们屡遭挫折, 产生失望心理而又不甘心, 于是便出“歪念头”, 来满足自己的好胜心理。因此, 教师在和后进生的交流中要抓住后进生的这种心理, 想方设法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要多方面关心和帮助这些后进生, 同时要热情而严肃地对他们提出希望, 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善意真心, 逐渐地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心理。

二、积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使他们在集体中再现自己, 树立自信心

后进生经常受到冷遇, 同时感到班集体对他的排斥, 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时教师要明白“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努力从后进生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 充分利用这些“闪光点”去为班集体争光。例如:后进生Y字写得很好, 我就安排他为班里的板报组组长, 负责办板报, 因为每次都得奖, 他渐渐地树立起了自信心, 成绩也渐渐提高了;Z同学爱管闲事, 经常打架, 在一次篮球比赛中他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 于是我让他当上了班里的体育委员, 从那以后, 他更是任劳任怨地为班里服务, 为同学服务, 再也不打架了, 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转化后进生的点滴体会 篇6

一、用爱心去触动后进生

希望被人关注是人类的天性, 我们应该懂得学生的这一人的本性, 并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位学生, 爱护每一位学生, 尽可能做到一视同仁, 做到关注每个学生。有时候, 老师给学生的哪怕是一句普通的问候, 一次无关紧要的提问, 都可能改变学生的心境。尤其是后进生, 更需要班主任的关注。深入了解学生,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 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 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 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

我在初二下学期接管一个班, 交接时原班主任告诉我班上有两个学生已被学校处分, 是最为头疼的两个后进生, 当我第一次上该班的物理课时, 我发现这两个学生还比较认真听课, 瞬间在我脑海闪现着一个念头:他们渴望得到我这新班主任的关注。我想:我一定能转变他们。第二天我找他俩谈话, 先是关心地询问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情况, 并表扬了他们昨天课堂上的良好表现, 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们, 使他们感到温暖, 接着我告诉他们:你们以前的错那是过去, 我不计较, 只要你们从现在开始, 一改过去的坏习惯, 我会向学校争取撤销对你们的处分, 此时我在两位学生的脸上看到了希望的微笑。同时我在他们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予表扬、鼓励, 让他们感到班主任没有放弃他们, 他们也有好多优点。还有个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就是对他们委以重任。前面提到的两个后进生, 其中一个体育方面有特长, 我让他做体育委员, 在他的带领下, 本班在校运会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样增强了该同学的自信心, 使他感到自己也是一个有用之人。最终他们俩在学习和纪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用耐心去培育后进生

对后进生, 仅有爱心还不够, 还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才能取得成效。因为后进生有上进的愿望, 但往往缺乏毅力和自制力, 在进步过程中经受不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反复, 班主任要以最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 要有“允许别人犯错误, 又允许别人改正错误”的宽大胸怀, 认真总结其成绩, 了解反复的原因, 给他们注入新的活力。我班有一位最令我头痛的学生, 她不与同学交往, 不与人说话, 上课低着头不看黑板, 天天迟到, 不做作业, 可以说是一位心里有自闭症的学生, 对她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育, 都收效甚微。说句心里话, 我真想放弃, 但出于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常告诫自己:要有耐心, 决不能放弃。于是, 我继续对她施以爱心, 安排她和班里最优秀的一位同学同桌, 让其感觉到老师还在关心、爱护她, 并千方百计地挖掘她的闪光点, 细心注意她, 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都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坚持不懈的辛苦转化工作, 该生终于突破了自闭的心理, 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用智慧去转化后进生

我们现行的规则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缺陷, 那就是所有的制度, 只能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做出规范, 而对隐藏在孩子心里的道德思想问题, 规章制度却无能为力, 这时候, 我们班主任更需要在规则教育之外, 用智慧来转化后进生。

在我班的班规中有一条是这样规定的:不能上网吧, 违者一次扣操行分5分。但班上有一位男生迷上了电脑游戏, 经常私自上网吧长时间地上网, 无视对他操行扣分, 若按惯例, 写检查, 通知家长, 上报学校给予纪律处分是常见的处理程序, 但我冷静地思考后, 对这个学生说:现有一项重要的任务, 给你两周的时间, 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网瘾有害健康成长的材料, 做成宣传资料, 在班级内公开展览, 只要完成得好, 就取消对你的处罚。两周后, 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的“网瘾有害健康成长”的宣传资料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成为对学生进行“网瘾有害健康”教育的不可多得的教育载体, 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位男生也因此提高了认识, 不再去网吧了。

关于转化后进生的思考 篇7

一、后进生落后原因分析

要转化后进生, 首先要清楚后进生落后的原因。后进生大致有这些致差因素:

1. 生理原因造成的。

因先天因素造成的后进生确实有, 但为数极少。这类学生在学业上应适当放松, “不求成才, 但求成人”。是较现实的目标。为这些学生要提供宽松的环境, 以利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2. 更多的后进生是这样造成的:

因缺课、贪玩、家庭影响等各种原因使学生开始在某一知识片段上出现了缺陷, 并且事后也未得到及时弥补。渐渐地, 已有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出现障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上课听不懂教师的讲解, 不由自主地走思;自习课因学习困难而无所事事导致不遵守纪律;因为知识缺陷的积累导致做作业困难而不能完成作业;由此引起考试成绩的下降, 招致了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责罚、同学的讥笑。至此, 学生即使努力学也学不会了, 逐渐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 学习逐渐成为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学习的兴趣也就随之磨灭了。并且, 随着成绩的下降及教师、同学等的消极评价, 学生的自信心也逐渐丧失。久之, 后进生便产生了。

二、怎样转化后进生

1. 摸底工程。

医生治病要对症下药, 教师转化后进生也是如此。首先要具体分析后进学生致差的原因、知识缺漏情况、目前的学习状态等。摸清底数, 然后分别建立档案, 再针对本人实际制定相应的措施、计划。这是转化的前提。

2. 爱心工程。

教师往往喜欢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对后进生却不仅常常忽视其存在, 而且对待他们也往往有一些不公正的做法, 并且影响着周围的同学。这样做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长此以往, 后进生往往很自卑, 性格压抑、孤僻, 有一种失落感与被抛弃感, 与教师有一定的对抗或惧怕心理。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是低效的。因此, 要想转化, 必先感化。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愉悦、自由、温馨的气氛, 以满腔师爱去温暖感化后进生。

3. 信心工程。

后进生往往缺乏成功的自信。试想, 如果他本人总是相信自己学不好, 畏首畏尾, 那他肯定就学不好。所以, 去除其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打消其种种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树立其能学好的信心是转化的首要条件。

如何培养这种信心呢?那就是鼓励他能成功, 并创造条件使其成功, 哪怕这个成功是很微小的。只有让他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其自信心才能逐步建立。

4. 方法工程。

转化后进生, 弥补其若干知识缺陷, 单靠教师补课、同学帮助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怎么办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转化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便是教给学生自己学习, 培养其自学能力, 使其逐步具备自我造血功能, 从“扶着走”逐步过渡到“自己走”。

析后进生的转化 篇8

1 无私关爱,唤起激情

教师要给予学生真挚的爱,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唤起激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如果教师能尊重他们,时时处处以父母般的爱去关心他们,感化他们,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也一定会敏感地体验到教师的善意与真诚,就容易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以至向教师敞开他们的心扉,让教师触摸他们的内心,寻找其后进的原因,并从内心接受教师的教育。

2 抓住闪光点,耐心诱导

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不断激励,促进他们的上进心,使其最终成为一个思想进步,学习上进的合格生。世间万物都有他们的长短之处,后进生也不例外,只是囿于我们对后进生的固有思维定势而忽视了他们的闪光点,只顾去寻找他们的不足,这其实就是一种不公正的偏见。孰不知后进生的内在潜能还未被我们发掘,一旦抓住契机而挖掘,他们释放出来的能量如火山爆发。所以我们对后进生的举止、言行、思维等都要掌握。有了这第一手材料,并结合他们的闪光点,把握火候,及时教育,耐心诱导,燃起希望之火,使他们不断上进。我们要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于肯定和赞扬,并且做到对后进生有爱心、耐心,既不能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洞察秋毫,对症下药。

3 寻找原因,自我改进

形成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出自学生本身,有的则出自于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当然也不排除教师“导向”上的误差。

学生方面的原因,要么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对学习缺乏兴趣;要么是受了社会舆论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而不愿读书;要么是基础差,方法不对,成绩赶不上而造成畏难情绪;还有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其他人又管不住,散漫成性。我们很多教师只找学生的原因,而忽视了从自身查找原因,这是最可怕的,要知道教师的失误往往会导致后进生的产生。一句刻薄的话语,也许就种下了一颗后进生的种子;一个冷漠的眼神,也许就戳伤了一颗本已自卑的心。偏爱好生,冷漠后进生,造成后进生与教师的隔阂对立,使后生进自暴自弃。要想转化后进生,首先就要改进教师本身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自我反省,自我改进。

作文后进生的转化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一)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发展期,生理的巨大变化,导致身高、体重的显著增加,出现了心理断乳期。而所处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及学校环境给年少又“长大”的青春期初中生不同的教育与熏陶,形成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看着学生普遍敞着怀,男生走路晃晃悠悠,甚至有的男生还穿着拖鞋上学,还打仗;听着班级男生比女生多,感觉清一色,都愿说脏话的情况;看着学生普遍吃东西随地扔的垃圾;听着邻班的申诉,说我班学生扫完地竟把垃圾倒在邻班后门口;望着课堂里学生普遍毫无顾忌随意说闲话,与老师会讲“理”,很多人照着书抄诗字还写错,收作业很多人不做而收不全……,从军训到上课,几十人的班级还没能发现一位上进、热情的有影响力的人物。

虽然唇枪舌剑的唾液战,软硬兼施的心理战有着一定的暂时效果,可学生中 “非正式群体”的小团体意识及影响力,学习后进生、行为问题生以及兼而有之的后进生占着很大比例的生源组建的班集体,呈现出自我意识很强,意志薄弱、习惯懒散、萎靡不振、随口脏话、好说好动、集体观念弱等一系列的问题,对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问题的聚焦与定位

心理学以及行为科学指出:行为是指个体的感觉器官,接受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刺激使运动器官方面所形成的反应。至于这种个体或有机体接受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可能为了调整体内生理状态,也有可能为了调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采取一定的活动,这便构成了行为。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个体行为往往受团体常模的影响。文化学上把行为解释为文化的产物,也就是说,个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常模控制,支配人行为的文化常模,又往往是参照群体的。那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的心理、生理更进一步强化了——从众心理。学生对于自身群体的归属意识,迫使其认同自身群体的文化。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行为问题有严重缺陷,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经过观察、调查、谈话,我发现后进生有一些共同点:在小学学业差,经常受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同学的耻笑;家长要么疏于管理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溺爱。对后进生比例比较大的班级,我想,确立班级文化价值导向、把握班级文化常模、建立班级文化心理,以潜在或隐性的方式影响使后进生遵从班级文化常模进而形成、逐步巩固他们的行为方式,获得“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因而,创造有利于班级每一位成员发展的班级文化环境是班级生存之必须,是满足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每一方面” 这一素质教育要求的。

心理学理论提出,人固然有各种需要,有生物性的需要,也有社会性的需要,但是人的最高需要是实现自己潜能的发挥。给予后进生满足他们发展的班级文化环境,我确信:人之初,性本善。定能唤起人性中的善、真、诚之本性,帮助后进生提高思想认识,端正上学的目的,明确学习的真正含义,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和集体活动中,引导、帮助后进生正确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挖掘自己、发现自己、把握自己,提升自己使每一位后进生身上所潜藏的积极力量都实现出来!他们会欣喜看到自己人性中心底的美好、希望、感动、上进,享受阳光、体验温暖、感受友谊,使后进生对生活有热情,想做事、作成事、作好事。

(三)问题的严重性调查

“刘老师,你班***在昨天打了邻班的***了”德育处的老师几步小跑,走到我跟前说着,望着我惊愕的面孔,又说:听说你班***的什么哥哥在上一届,借这可能胆大了!。我心想,刚升入初中才两天就有动作,真了得!可那是谁呢?回班找机会一点名,竟然是个子矮小,言语迟钝,行动敏捷的小男孩,他周围总有几位铁哥们形影不离,这是全校新生入校以来打仗首例。经查实,“铁哥们”中,我班的有3名,外班的有2名,他们都是来自同一所小学并在小学都是学困生和行为问题生。同事们说,课堂上学生基本上都坐不住板凳里倒歪斜左右摇摆、只要稍有动静就都拉开了话匣子满面春风地唧唧喳喳,特别是有一拨男生和女生手转动着笔,像耍魔术似的这边“啪嚓”一声,那边“咔”一声此起彼伏。课间观察,多个小团体几人一伙冲出教室上学校小卖店买吃的,从小卖店一路会吃到教室,弄的油嘴马哈;有时高年级的学生或别的班级学生在我班门口找人。看吧,学生书桌堂里废纸、书籍、本子、纸屑、小食品袋等乱七八糟,椅子下更是随着拉动书包及书堂抽书而带出的垃圾。几十人的班级,只有几个人会听一会儿课,偶而座姿会好一点。近几天观察、访谈后,近三分之二的人无学习兴趣,上课溜号找玩的可能性,有8人是课堂“乐子”的源泉。通过全班学生书面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及“你是班级的主人,你的班级该啥样?”问卷调查,进一步发现其实他们都知道自己应该维护班级利益,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及时做作业,只是学习基础弱、养成了一系列不良习惯就是改不了。这些,对于老师们的正常教育教学,班级健康发展及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成长起着严重破坏作用。

二、问题的归因分析

1、理论的来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具有多元智能和不同的发展潜质。当我们用分数去衡量学生时,学生自然有好差之分;当我们用爱去赏识学生时,其实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都很优秀。后进生绝大多数心地善良、秉性不差,聪慧,动手能力强,如果学校教育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发展的机会,建构了一种后进生可选择的教育以适应他们的潜质、学习方式和发展需求,他们就不会产生不良的趋向和行为。皮亚杰等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合作学习、情境学习要求学生们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相互支持、协作,后进生的一点点闪光点能获得老师、同学的认同感,他们就有可能把个体的“自我”与班集体的“自我”统一起来,形成“我的班级意识”,处处以自己的行动来维护这一“我的班级”形象,个体的情感、价值、行为将归属于班级。

2、同行意见

老班主任们深有感触,后进生比例多的班集体,难以形成班级凝聚力,纪律难以保证,学习氛围难以形成,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易成散沙。

3、调查

班级分4个小组。通过调查、家访、谈话,发现:以某一小组为例,14人中,单亲家庭7人,父母外出打工学生自己自立门户或寄住老人处者3人,父母为生计早出晚归,孩子睁开眼看不见家长,晚上要睡觉时才见家长面的2人。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低,道德修养差,教育孩子粗暴,满足于孩子的物质需求,缺乏与孩子的沟通;造成孩子自卑、缺乏自信、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或者粗野、个性极强,道德认知程度极低;学习无自主性导致学习成绩差,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蔑视,感觉无前途、无意义,对任何事都没了兴趣,行为出现偏差。

三、措施与行动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又是在不同条件中发展的人。作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我把每一位班级成员置于班级生活的主体位置上,满足着不同的发展需求。

(一)协商的方式确立班级文化价值导向

实录:当上课铃声再响起时,学生们陆续回到座位上,我也与学生一样坐在座位上。我是坐在最后一个座位。讲台上空无一人,静静的、静静的,已经坐好的学生们开始左顾右盼,向门口张望,向后望望,发现我的学生又坐好了;没寻到我的学生又继续张望,直到想明白好动的同学为什么坐好,才定定神不动了。静静的、静静的,又过2---3分钟,我仍没动。静坐的学生,慢慢地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却似乎又下意识地觉着将要有什么事情发生。(班主任工作)这时,我平静的声音从后面响起:“这几天,同学们看到了老师在调查着一件事----课堂纪律,很多同学反映有一批人上课愿说点闲话,做一些小动作,搅的课堂乱哄哄。调查中,我感受着大多同学的正义,也想感谢为班级忠心耿耿真实反映一件件事情的人。”我提高了声音:“今天,我不想提昨天、前天或以前,就想提上一节课。”我迅速降低语气,缓缓说道:“你认为上节课,课堂上什么人、什么事影响了你?若你觉得以后你要在很好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请到前面谈谈。”静静的,静静的,突然有人站起来向后面望了一眼,向前走去,是于海军,他笑一笑,慢吞吞地说:“我看见陈扬和同桌郭玉莹发笑,俩人接着唠嗑了,影响了老师上课,我觉得不对。”说完,慢慢的回座了。我忙看陈扬和同桌郭玉莹,陈扬脸红了。陈扬低着头,用余光向两边扫了又扫,慢慢站起来,起身走到讲台,说:“后面的李京镇总拨弄我,……

反思:我与学生都在座位上,心态上给学生创设无人为压力、平等的环境——暗示要解决的是我们自己应该解决的事,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他们同龄人之间的思想撞击中定位、用他们自己的思考确立适于自己与他人的行为道德、人生价值观;运用初中生的从众心理,让学生在交流中矫正不利于集体的品行,不是没能防患于未然,而是允许学生犯错误,让每一位学生确实感受到这个错误给自己、他人、对集体的危害,才能全身心认同接受制定的规则,确立“我的班级意识”让没一位学生都形成班级的归属感。我只做了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在与学生无形的协商中确立班级文化的价值导向。我想,尊重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班集体文化建设中来,引领学生追求心灵的成长,体验成长的快乐,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发现班级精神的榜样,把握班级文化常模

在过去的班级里,我的学生一直都处于不重要的位置,都没有在班级取得重要地位,当然也很少可能做班级干部,因此,进入初中后当上干部会有意外的满足,做不上班级干部也不会太失落。社会心理学者的研究表明,班级文化常模是班级中强有力的人影响的结果。如何发现班级精神的榜样?我心中想“何不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多变、表现欲和自我意识的心理,把班级分为两个小班,实施“班中班”小班化管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班级。说干就干。第二天,召开班会,说出了我的方案,同学们很好奇,多数学生赞同。我很中肯地与同学们说道:班级是我们自己的,是你的,他的、我的。每一个人无论过去成绩、品行如何,从今天开始只要对班级有爱心,愿意为同学服务,为班级服务,能让同学们感受到你对班级的火热、忠诚的心都有资格竞选班干部。一石激起千重浪,几个后进生竟胆怯地到我跟前又验证了他听的没错。在学生初步准备的前提下,我又安排了一节课对报名竞选班干部的近20名选手一一进行了培训,从语言的组织、语音、手势及表情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们第一次有了舞台感、重视感。没报名的很眼热,向我打听还有没有其他职位,当我告诉他们小组长、课代表等职位时,你猜他们有多开心!培训中我心里一阵阵难受,发现班长、团支书职位空缺。这是多么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多么想让老师认可、同学欣赏而表现,却又多么自卑、不自信!第二天,我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道:过去有的同学因为多种因素的干扰学习成绩收获不大,现在很后悔。我看到了你的悔悟、感受到你对新的班级的信心。感谢你!这样的同学定会给班级、给老师、给家长、给自己一个惊喜!我希望,这样的同学能以更高的表准要求自己,率领班级引领初一学年!第三天,班级专人摄影,把严肃、真诚、火热的画面,激动的声音、羞涩而执着表情,还有点生疏的动作定格在班级历史性的瞬间。选出了班干部,包括小组长和课代表。最后一数,两小班的班干部人数加在一起占全班人数60%多。要求每个班干部首先管好自己,然后再管他人。班干部们工作热情很高,也很约束自己。同时又把班级的每一扇窗户、每一扇门、窗台承包到人,明确承包责任制,签署承包合同。在两小班之间、在学生之间开展了纪律、卫生和学习等方面的竞赛活动。在一次次活动中,学生们由好奇、参与到争个高低,渐渐体察到自己的变化,集体的变化。活动方法的新奇,教育过程的细化,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着润雨的洗礼、发生着变化,让学生感悟、体验和评判自己的苦恼、自己的不足、自己的失败、自己的进步、自己的快乐和自己的成长,实践着对自我的教育。我精心设计和实施每一次的教育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期望、有所提高、有所思考,涌现出几个方面践行并忠诚班级制度的“领袖”式人物,其中就有一位是小团体中的“领导”。为了短时间内进一步确立威信,扩大“领袖”式人物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加大影响力,我请求几位课任老师专门为他们写表扬卡片在班级朗读,并隆重地授予“感动班级奖”。超越奖**同学:你是一位真正的有志者!学年第十一名,你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学年前十名,已不在是5班人遥远的梦,……

科学的评价能激励和鼓舞学生进取。

四、评估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多数后进生的行为作为班级文化的外化,积极、向上,思进取,从后进生外化的行为中能感受到积极健康思想的内化而阳光、利群、幸福的归属感,为班级而学习。班级发展的团员中,第一批有2人是学困生,第二批有一人是行为困难生。有4名后进生获得进步奖,3名后进生获体育明星奖,1名获舞蹈创编奖……。班级成绩明显提高,个别学生进入学年前15名,消灭了学年后15名,班级劣差率学年最低!我在学生们的转变中体悟到:班主任是给学生提供最优发展空间的人,是激励、挖掘学生潜能的人,他未必能够让每个人都会有优秀的人生,但能够做到使每个人拥有积极进取的人生。

五、反思

1、巩固班级文化常模,继续以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建设班级文化环境。

2、后进生的发展有反弹现象。需要家长的配合,并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方法;及时与后进生谈话,订计划;科学评价。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 篇10

一、关爱、尊重、信任后进生, 建立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 要把学生当人看,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后进生都有被理解、尊重和肯定的心理要求, 有较“优生”更加强烈的表达自己意愿、体现自己价值的要求, 有与人交往的愿望, 但由于后进生曾受到过同学的讥讽、老师的冷漠、父母的责备, 因而有较强的抵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对老师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屑一顾, 甚至对老师要求做的偏不做, 对学校和老师禁止的却执意去做, 破罐子破摔。因此, 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 教师应想办法对“症”下药, 走进他们的内心, 了解他们的情感体验, 架起一座与后进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老师要让后进生尊重自己, 服从自己的教育, 自己首先要主动去接近后进生, 做他们的朋友,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让他们感到老师是自己最可信的人, 有话乐于向老师说, 有苦敢于向老师诉, 听师言, 行师道, 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只有“心悦”才能“诚服”, 只有这样,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 教师怎样才能走进后进生的心灵深处呢?笔者认为:

首先, 教师要真心诚意的对待后进生, 尊重他们。后进生的自尊心极强、极其敏感, 他们对人多疑, 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事事不如别人愿, 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会引起他们的极度关注, 因此, 老师应注意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让他们感到老师很尊重自己。如在上课提问时, 对于较简单的问题, 尽量鼓励后进生举手, 然后有针对性地让后进生回答, 即使他们的答案不十分正确, 教师也要对其敢于回答问题的态度和回答正确的部分给予充分肯定, 当然, 后进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会不会, 只要老师仔细观察便会自知:当他们不敢看老师或低头思考时, 教师应尽量避开与他们的目光接触, 不要叫他们来回答。可一味的表扬也是教育后进生的一个误区, 如果后进生犯了错误, 教师也要批评, 但不要在公众场合大声斥责, 应选择学生休息时间, 单独给予批评, 当他们犯了错误需要严厉批评时, 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在乎你, 是因为为你着想才严格要求你。这样, 在严师面前, 他们才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 进而理解教师的一片苦心。

其次, 要关爱后进生。后进生有强烈的自尊心, 他们的心灵较“优生”更脆弱, 他们比“优生”更渴望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关心和爱抚。老师应爱生如子、视生如友、以诚相待, 和他们交朋友, 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不翻成年老帐, 不用刺激性语言刺伤他们的自尊心, 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药”可救, 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从而做事、学习都能为老师着想, 尽可能多的回敬老师。

再次, 要相信后进生。后进生自卑心理强, 认为自己在老师眼里可有可无, 甚至无比有好, 因而自暴自弃。爱因斯坦说:“宽容也是教育”。教师要对后进生的不足和过错能够宽容和谅解, 这样, 他们会感到老师是可信可亲可敬的人。教师要大胆信任后进生, 相信只要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就会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 对于适合后进生干的一些工作, 要大胆地将任务交给他们, 让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 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 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笔者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 教过许多班, 这些班的学生分布总会呈现好中差中间大两头小的状况, 后进生往往要占全班人数的20%左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不要搞一刀切,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 在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时, 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提出不同的完成时间, 让后进生感到老师的要求并不苛刻, 只要自己努力, 是完全可以完成的, 布置作业时, 根据学生状况, 安排难易不同的作业要他们去做, 避免后进生因题太难而感到老虎吃苍蝇无处下爪。时间一长, 后进生会感到学习有兴趣、有学头, 从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向着目标去努力。

其实, 即使是后进生, 并不是一无是处, 在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 只是因为教育者未发现而导致“金子”的暂时泯灭。如他们好动善感、活动频率高、组织能力强、劳动观念强, 吃苦耐劳, 多有一技之长, 后进生的这些闪光点, 蕴含着巨大的转化潜能, 教师要随时捕捉这些闪光点, 因势利导, 有计划地为他们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实现自觉转化。

身为教师, 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纵向评价后进生, 从今昔对比中找出他们的点滴进步, 及时的予以肯定和表扬, 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偏向他们、重视他们,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老师的关爱之中, 他们的点滴进步都会引起老师的极大关注。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和途径, 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教无定法, 根据后进生的个性差异, 教育者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下面是我在转化后进生时

1. 谈话法

这种方法是笔者在转化后进生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我首先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 确定不同的谈话内容,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和他们交谈, 谈话中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倾吐自己的心声, 然后因势利导。谈话最忌教师的居高临下, 上纲上线。

2. 捎信法

作为后进生, 有许多不愿和老师接触, 甚至躲避老师, 老师为了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可以“捎信带话”。内容往往包含两方面, 大量的是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 当然也要巧妙地含沙射影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和奋斗目标。教育者的信任会引起后进生的高度重视, 促进他们转化。

四、多方协作, 共同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的转化只限于学校和教师, 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孤掌难鸣, 在狠抓校内转化的同时, 还要与社会、家庭共同协商、密切配合, 三头抓, 三头都要硬, 让学生的活动范围内时时有人管、处处有启迪、感化他们的事。对个别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的家长, 学校及教师要帮他们设计教育方案, 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既独立又统一, 既有共同内容又相互补充, 确实使后进生的转化落到实处, 取得成效。

上一篇:动态学习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有效批注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