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幼儿心灵的影响五篇

2024-05-21

阅读对幼儿心灵的影响 篇1

3-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也是孩子接收大量知识, 充分认识世界的时候。我们幼儿园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幼儿早期阅读, 同时也通过各种平台向家长宣传亲子阅读的相关知识, 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让他们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重视开展亲子阅读, 提高家长开展亲子阅读的能力。我们也通过向家长推荐优秀阅读作品, 多与家长沟通, 了解家长在阅读指导中的一些经验与困惑, 在活动的开展中, 我们也在不断的思考与总结, 旨在通过亲子阅读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二、个案观察

观察对象:浩浩 (中班, 5岁)

观察记录一

背景:本月我们向家长推荐的阅读内容是《鼠小弟和大象哥哥》。

《鼠小弟和大象哥哥》读书反馈

宝贝趣语:1.鼠小弟个子小, 力气小, 胆子小, 本领小, 我很羡慕大象。2.我要做一个鼠小弟一样的人, 他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家长感言:《鼠小弟和大象哥哥》这本书很有教育意义, 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点, 不能盲目的悲观, 只要怀着一颗善良、乐观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就会收获很多的快乐!同时也教育我们看问题不能看表象, 心灵美的人值得尊敬!

观察记录二

背景:本月我们向家长推荐了《狮子脚上有根刺》这两本书。

《狮子脚上有根刺》阅读反馈

宝贝趣语:1.大象的眼睛像绿豆, 它的耳朵象扇子, 它的脚象柱子, 它的鼻子象浴缸里的龙头。2.我最喜欢小不点老鼠, 因为它帮助人。

家长感言:故事很写实,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这样, 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大家都是推诿, 看笑话, 真正能帮助你的人往往都是一些小人物, 或是你平时都瞧不起的人。

观察记录三

背景:本月我们向家长推荐的是和小动物有关的, 一本《农场的动物在叫什么》, 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阅读又有了新的收获。

《农场的动物都在叫什么》阅读反馈

宝贝趣语:1.小猪的黑尾巴很脏, 它喜欢睡觉。2.我最喜欢干净的小猪, 这只睡觉的小猪好可爱啊, 它在梦的花园吗?3.这只小花狗怎么把爸爸的臭皮鞋弄过来了, 好臭啊, 哈哈!

家长感言:小孩终于开始跟着家长说一些书上的英文单词, 并且英文也有一个延伸, 这本书幼儿读了3遍, 觉得喜欢, 有很多小动物, 还可以学英文。

三、个案分析

浩浩的父母在外地工作, 平时也是居住在外地, 而浩浩平时都是和爷爷奶奶居住, 只有周末会回来陪浩浩, 一周只有两天和父母在一起, 由他们陪伴他阅读、游玩, 其余时间都是由爷爷奶奶陪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是比较关心重视的, 能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各项工作, 对于幼儿园推荐的阅读书籍, 家长在家能和浩浩一起进行阅读, 也能积极和老师反馈阅读效果。这些基本都是孩子在和爸爸妈妈呆在一起的过程中完成, 而平时老人和孩子阅读时, 在方法上还是以大人讲故事或是让孩子自己阅读为主。

1. 从观察一中我们可以看出:

家长在指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 对鼠小弟这本书可能偏重于的教育意义, 但是对于幼儿来说, 这样的教育只是表面的, 幼儿可能并没有理解, 家长只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在幼儿身上, 而在童言趣语中的第二句也感觉是家长自己的语言。在亲子阅读中, 家长的观念很重要, 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硬塞给幼儿, 可以让幼儿反复阅读图书, 先让幼儿喜欢上书喜欢上故事, 然后再引导幼儿, 懂得里面的道理。

2. 从观察二中我们可以看出:

家长在和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能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大象的特征, 并说说大象的眼睛、耳朵、脚、鼻子象什么, 发挥了幼儿想象力。幼儿喜欢小老鼠是因为小老鼠帮助人, 这应该是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给孩子品德的教育, 从家长的感言中我们可以看出, 家长非常重视对孩子的爱的教育, 让孩子懂得朋友间要互相帮助。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 家长的引导是很重要的, 幼儿对于一本书的喜爱, 可能会因为家长的引导方法出现截然的不同, 所以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引导方法。

3. 从观察三中我们可以看出:

孩子在家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 语言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次阅读的时候正好妈妈在家, 所以本次阅读孩子是在妈妈的指导下进行的, 跟祖辈的观念不同, 爸爸妈妈比较重视孩子具体学到了什么, 对书上出现的英语也让幼儿进行了学习, 在指导时花费了比祖辈更多一点的时间。从孩子的宝贝趣语来看, 孩子平时的卫生习惯较好, 而且很喜欢小动物, 在阅读的时候愿意来讲述自己的发现了, 语言也逐渐地完整。

四、对观察结果的思考与建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 我们发现, 浩浩在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时, 情绪比较愉快, 而爸爸妈妈在和浩浩阅读时, 不仅仅是给孩子照本宣读, 还会根据阅读的内容, 找一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来引起孩子的兴趣, 让孩子有直观的体验, 对书里的知识就有更深的记忆, 同时也能增加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与之相比较, 在爷爷奶奶陪读时, 浩浩就相对比较安静, 不能展现自己活泼的一面来, 依赖性比较重, 会让奶奶讲故事给她听, 但不会表现出很积极而且很愉悦的样子。

结论

通过跟踪观察, 可见, 家长在亲子阅读上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一个孩子世界观、人生观的逐渐形成, 是需要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去影响的。家长作为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在阅读方面也需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孩子受到熏陶而热爱读书。家长不能生硬的要求孩子开展阅读, 在孩子阅读过程中不要在乎他们学到多少知识, 而是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向家长大力宣传一些新的早期阅读、亲子阅读的理论, 让家长获取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同时也让在此方面有感触的家长进行现身说法, 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通过这些努力使家长对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 并反思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

摘要:亲子阅读, 是以阅读为纽带, 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本文通过个案跟踪的方式, 初步研究亲子阅读指导方法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

阅读对幼儿心灵的影响 篇2

一、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

提倡“绿色阅读欣赏”, 首先应该深刻认识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就是能净化人的美好心灵, 引导人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那么, 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能净化人的美好心灵, 引导人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呢?我们认为, 凡是能引导人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 凡是能引导人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美丑, 凡是能引导人爱美恶丑, 凡是能引导人勇于同黑暗腐朽势力作斗争, 勇于弘扬光明进步事业, 勇于为社会发展献身奋斗的作品, 就是能净化美好心灵, 引导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作品。有了这样的好作品, 再加上读者的“绿色阅读欣赏”, 就能充分发挥这些作品的积极作用, 净化美好心灵, 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

我们把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引导人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如《诗经》中《氓》描写的那个婚姻悲剧, 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在家庭社会中地位的不平等, 男子三心二意反复无常, 女子真诚觉醒愤怒反抗, 启示人们尤其启示女子应该慎重对待婚事, 应该反复考验男子, 应该在全社会形成谴责见异思迁男子的氛围, 反对大男子主义, 要求改变不平等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这就是引导人认识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引导人认识了“氓”制造的那个婚姻悲剧的本质, 引导人改变那个不平等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再如杜甫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深刻概括反映了阶级矛盾、阶级对立, 人民正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 预示着人民为了生存必然会起来反抗, 必然会同吃人肉喝人血的反动统治者作斗争, 推翻腐朽统治, 促进社会公平。这样的作品就是能引导人认识社会生活本质的好作品。

二是能引导人修养自身形成高尚行为习惯。如《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2]P3和“三人行必有我师”[2]P74,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2]P176,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2]P67等名言;如《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P12, “舍生取义”[3]P196和“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3]P99等名言;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如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名言, 均能引导人修养自身, 形成高尚的行为习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道家的“崇尚自然”, “无为又无不为”的思想, 墨家的“兼爱”“节俭”的思想, 等等, 都能引导人修养自身, 形成高尚的行为习惯。

三是能给人慰藉心灵, 给人美好向往。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想的理想世界, 是生活富足, 平等友爱, 和谐美满, 无苛捐杂税等的社会, 是长期动荡战乱中无法实现的田园生活, 理想社会。虽然当时不能实现, 但都表达了人们厌恶动荡战乱黑暗不平等社会, 向往平安和谐幸福自由美好的社会的愿望, 能引起人们的认同和共鸣, 能激发人们的憧憬, 所以能慰藉人们的心灵, 给人美好向往。桃花源思想是对战乱黑暗腐朽社会的批判和反抗, 是对平安光明进步社会的追求, 也有积极的社会作用。

四是能给人宣泄抑郁, 引导人觉悟觉醒。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 宣泄了困境中的全民的抑郁, 暴露了国民的劣根性, 展示了大众的麻木不仁, 尤其是深刻批判了虽败犹荣的“精神胜利法”, 引导人们批判地认识阿Q精神, 引导人们觉悟觉醒, 改造阿Q所处的社会, 也改造阿Q这样不觉醒的大多数人。阿Q的形象, 是旧中国普通农民的形象, 是长期被封建剥削压迫奴役而精神变态了的形象, 阿Q精神是追求平等幸福又向往做人上人, 得道之后又幻想压迫别人的精神。阿Q形象精神至今还有供人们批判认识民族特征的某方面意义。展示阿Q形象精神, 能引导现代人觉悟觉醒, 认识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所以《阿Q正传》至今还有积极作用, 尤其是净化中国人心灵的积极作用。

五是能迁移情趣, 给人走出困境的乐趣。如闻一多先生的《忆菊》, 描绘了美丽的菊花, 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倾注其中, 赞誉菊花也是赞美祖国之情, 一气呵成, 气势磅礴, 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从而能迁移情趣, 使人热爱菊花更热爱祖国, 引导人走出彷徨的困境, 给人奋发向上的乐趣.这就是文学作品能净化美好心灵, 引导人积极进取的积极作用。

六是能陶醉意境, 使人产生快乐想象的共鸣。如张爱玲的《更衣记》, 描绘了中国服饰的五彩缤纷和独特魅力, 描绘了女性对中国服饰的独特领悟和热烈追求, 给读者展现了一个追求美向往美探索美创造美的意境, 让人陶醉在美的意境中, 使人产生美的快乐想象, 使人产生美的共鸣, 使人憧憬美好的未来。这就是文学作品能净化心灵, 引导人积极进取的积极作用。

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 有的作者有意识地突出了作品的积极作用;有的作者无意识地反映了某种社会现实, 也能体现作品的积极作用;有时读者无意识地领会到了作品的积极作用;有时读者经过深刻挖掘领悟到作品的积极作用;有时读者独自能领悟到作品的积极作用;有时读者需经名人点拨或需与别人交流品赏才能领悟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深刻。但无论怎样表现和欣赏, 作品的积极作用都是丰富多彩的, 都需要“绿色阅读欣赏”, 也就是不带任何偏见地阅读欣赏, 力求全面客观科学地阅读欣赏, 才能净化美好心灵, 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 充分发挥作品的积极作用。

二、文学作品的消极作用

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 应该通过“绿色阅读欣赏”, 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文学作品的消极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也应该深刻认识。文学作品的消极作用就是腐蚀人的灵魂, 消磨人的斗志, 诱导人的野性, 利用人的私欲情欲, 使人误入歧途, 使人更容易消极颓废, 落后腐败甚至走上危害社会的道路。那么什么样的文学作品, 才是带有消极作用的作品呢?我们认为凡是宣扬黑暗腐朽落后倒退的作品, 凡是维护反动统治的作品, 凡是诱导人私欲野性消极颓废的作品, 凡是不利于公正公平发展科学民主进步的作品, 凡是不利于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完善进步的作品, 就是带有消极作用的作品。古往今来, 宣扬凶杀, 宣扬色情, 宣扬赌博, 宣扬私欲, 宣扬奸诈, 宣扬坑骗, 宣扬迷信等等的作品, 自然就是消极的作品;宣扬皇权神圣, 宣扬等级森严, 宣扬维持封建落后统治愚忠愚孝的作品, 当然也是消极的作品;即使是比较正统的甚至被称为名家名著的某些作品, 也往往受作者的时代思想的局限, 也流露出某些消极的情绪;更有流传到当代的古代作品的不适宜当代社会发展却阻碍当代社会进步的某些思想, 也是消极的思想因素。文学作品中有了上述消极因素, 如果读者不会批判地阅读欣赏, 不注重不讲究“绿色阅读欣赏”, 就容易被腐蚀被诱导被毒害, 就容易消极颓废腐败堕落, 甚至危害社会走上犯罪道路。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重消除文学作品的负面影响。

我们把文学作品的消极作用负面影响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宣扬愚昧落后的权势。千百年来的封建皇权统治, 儒家正统思想的宣扬, 等级森严残酷的现实, 压迫剥削得人们产生了一种甘愿当牛作马的意识, 这是一种精神摧残, 这是一种愚民意识的结果。没有民主缺乏科学, 封建统治者靠他的权势地位愚弄欺压百姓, 而文学作品中甚至文学名著中也有宣传愚昧落后的权势思想。如《西游记》中孙悟空, 火眼金晴手握金箍棒所向无敌, 是个才能智慧高过唐僧多少倍的英雄豪杰, 是西天取经的第一功臣, 只是他是唐僧的徒弟, 就屡屡受师父的迫害, 紧箍咒一念, 孙悟空就遭殃。这让人感觉到愚昧落后的权势是统治者的法宝, 只要你地位低就只能乖乖服从管教, 你再有本事再有才能不让你发挥你就甭想发挥。每当我们看到孙悟空被师父唐僧的紧箍咒念得死去活来时, 我们就深深同情受害者孙悟空, 我们就怪罪憎恶压迫者唐僧愚昧落后。为什么师父不讲科学不讲民主呢?即使师父的地位不可动摇, 那么为什么不听从徒弟的正确意见呢, 为什么师父屡屡犯错误迫害徒弟?实际上作者是有意无意宣传了愚昧落后的权势。我们应该消除这种负面影响, 应该批判唐僧的愚昧落后等级森严的权势观念, 应该劝说他科学民主, 选贤任能, 不能压制德才兼备的下属, 更不能迫害折磨徒弟, 这于西天取经的事业也不利。

二是过分暴露农民起义的惨败。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是推动朝代变更历史进步的主要方式, 但由于作者的思想的局限, 却有时过分暴露了农民起义的惨败, 这客观上不是歌颂而是嘲讽了农民起义。如《水浒传》整篇小说描写了众多英雄人物的反抗, 但其结局却是众多英雄四分五裂, 一大部分人被“招安”死于当权者的阴谋之下。比如作品中的宋江, 一心想让各个兄弟有个“名分”, 帮助朝廷去攻打辽国, 获胜后却因大宋朝廷被辽贿赂, 义军战胜辽国获得的州郡又被大宋朝廷逼迫重新退还辽国。之后梁山军又被派去攻打田虎、王庆的起义, 都获得了胜利, 但再回京时大宋朝廷却不许进入城门。梁山好汉又想重回梁山, 被宋江劝住。后来大宋朝廷又派梁山军征讨方腊, 梁山军虽获胜但却付出了惨痛代价。许多将领不想回京受封, 纷纷离开义军, 只宋江等人一路回京。最后的下场却是朝廷用计把梁山好汉用酒毒死。这个结局何等悲惨, 由轰轰烈烈到凄凄惨惨, 是颂扬义军吗, 是总结义军的经验教训吗?我看只能说是“反面教员”, 告诫后人不能象梁山义军那样分不清敌友了, 不能帮助朝廷剿杀别的义军了。这样过分暴露起义军的惨败, 客观上也告诫读者, 不要上山为寇, 不要与朝廷作对, 造反没有好下场。所以读到此处时, 一定要注意消除负面影响, 不要被腐朽的黑暗势力吓倒, 不要被义军的惨败结局吓倒, 不要被朝廷“招安”的甜言蜜语所欺骗, 要坚定地走与腐朽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的道路, 要团结义军友军才能胜利。

三是宣扬玩弄歧视女性。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宣扬大男子主义, 宣扬玩弄歧视女性的作品, 比比皆是。如商纣王荒淫残暴亡了国, 《封神演义》中却把祸国殃民、危害苍生的罪名加在商纣王之妃妲姬的身上, 写妲姬本是狐妖所化, 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对女性的防备和偏见。在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 提到了一个故事, 说一个书生正在读书, 看墙头突然露出一张美人的脸, 听到那美人喊他, 后来就被勾引而死, 原来那女子是个妖怪。这个故事也容易使男子对女人产生一种误解和下意识的厌恶。本来男女是应该平等的, 妇女在养育子女操持家务方面贡献会更大, 妇女应该受到尊重, 但封建帝王三宫六院佳丽上百上千, 本身就是玩弄女性, 被打入冷宫的女子不计其数, 上层封建官僚也往往三妻四妾, 文学作品中反映这种生活也往往宣扬玩弄歧视女性。这种消极影响应该消除, 应该形成全社会尊重妇女的民风民俗。

四是过分描写“性”的细节。文学作品中两性生活的描写应该是含蓄的, 但有些作者却迎合世俗的寻欢作乐, 过分描写性的细节, 污染了文学的高雅殿堂, 也误导了不规范的性生活, 尤其误导了青少年想入非非的性的幻想, 甚至误导到走上侵犯女性而犯罪的道路。如《白鹿原》描写第三个女人娶来的新婚之夜, 描写她的性感部位, 描写她的性生活的主动, 描写她的性生活快感, 描写她像一团绒球的女人, 缠磨男人一年后她就瘦成了一根干枯的苞谷杆子, 最后吐血死了。这样的描写就过分细致, 应该特别注意消除负面影响, 尤其是教育青少年不要误入歧途。这些庸俗低级下流的描写, 只会危害社会, 是对净化道德心灵的倒退。

五是给人塑造颓废堕落的形象。如当代作家余华小说《活着》中塑造的徐福贵的形象, 就是一个颓废堕落的形象。徐福贵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他出生在有一百多亩良田的大户人家, 只会吃喝嫖赌, 只想玩好、疯好, 他说“逛妓院——是为了排解生活的无趣, 赌钱——是为了光宗耀祖”最终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风流堕落, 败光了所有家产。他的家业, 由一头牛逐步变成了一只羊一只鹅一只鸡, 最终一无所有。这个颓废堕落的形象, 不但不值得同情, 只能作为“反面教员”批判, 一定要批判他的颓废消极, 坐吃山空的人生观, 一定要消除他的负面影响, 要告诫人们人生不是追求享乐, 人生只能奋发进取, 才有光明灿烂的前途。

六是给人凄惨恐怖的环境。还以余华小说《活着》为例, 主人公徐福贵所处的环境太凄惨恐怖了, 他身边的亲人像一颗颗定时炸弹, 到了该引爆的时刻便自动引爆, 徐老爷 (福贵爹) 、徐夫人 (福贵娘) , 如果说生老病死是常理, 那么有庆的死, 凤霞的死, 家珍的死, 二喜的死, 苦根的死等, 这一串串鲜活的生命在作者的笔下也都一个个光荣地结束了一生, 带给读者更多的是打击和痛苦, 他完全抛弃了人性, 出现了一种令人死板的氛围。这种凄惨恐怖的人生环境, 容易使人丧失人生希望。生命怎么这么脆弱呢, 真不知何时会死, 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这就必须消除消极影响。人生虽有不幸, 但却又有大幸, 即使战争、地震、水灾、火灾来临不是还有幸存者吗, 只要努力抗争人生就有希望。

文学作品的消极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有作者有意无意的作品本身的消极影响, 也有读者缺乏批判地阅读意识而形成的消极影响, 消极影响确也是常见的。我们必须消除消极影响, 才能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积极影响, 才能使人生社会更美好。

三、文学作品的“绿色阅读欣赏”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也有多方面的消极作用。要想“开卷有益”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 消除文学作品的消极影响, 必须提倡“绿色阅读欣赏”。那么什么叫“绿色阅读欣赏”, 怎样才能实现“绿色阅读欣赏”呢?下面我们简要论述一下。

一是“绿色阅读欣赏”就是高雅文明批判进步的阅读欣赏。所谓“绿色”就是高雅纯洁文明进步之意。“绿色”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奋发向上的景象, 不被任何污染的景象, “绿色”象征高雅纯洁、文明进步。“绿色阅读欣赏”就是客观的科学的批判的进步的阅读欣赏。“绿色阅读欣赏”不带任何偏见偏执, 不受任何污秽思想观念的影响, 而是靠读者实事求是地阅读分析批判审视“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地阅读欣赏。通过“绿色阅读欣赏”达到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积极作用, 也尽力消除文学作品消极影响的目的。

二是“绿色阅读欣赏”要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读者来实现。关键是读者要加强自身修养, 要努力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要懂得文艺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的原则, 要懂得实事求是地批判认识文学作品, 也要懂得了解社会历史现实未来发展的规律, 懂得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方向, 懂得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要求意愿和意志。具备了较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再去高雅文明批判进步的阅读欣赏, 就能实现“绿色阅读欣赏”, 就能充分发挥净化美好心灵, 消除负面影响的作用, 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 充分消除文学作品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 (合订一卷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817-818

[2]程昌明.论语注析[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6.

浅谈阅读对幼儿心灵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早期阅读;幼儿;心灵;策略

引言

幼儿要想在学习初期尽快入门,前提是要掌握阅读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幼儿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进步。而早期的幼儿阅读范本及其相关的幼儿文学作品中,其包含的内容能够给幼儿的心灵带来洗礼和熏陶。儿童绘本阅读真正的目的并不在于上面的文字内容,而是要幼儿学会从绘本图片中读出其中蕴含的故事情节,了解其中的中心思想,从而受到思想的启蒙和教育。鉴于儿童正处于认知水平较低的时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对其的引导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

幼儿早期阅读对心灵的重要影响可以通过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而充分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同时,还能够陶冶儿童的心性,磨练儿童的耐性,甚至对幼儿的一生都会有其潜移默化的影响。阅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让儿童走进阅读的世界里,可以使其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进一步去了解生活的内涵和真正意义,并且阅读所衍生出的其他素养和能力也将使幼儿获益一生,如帮助幼儿开始改变自己内向、寡言少语的性格,纠正偏执的个性,开始关注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养成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

1、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积极性

幼儿阅读的过程本质上是和语言、图片相接触的动态发展过程。然而阅读能力并不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因此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后天培养,尽量选取儿童乐于接受的讲课方式和学习方法,如可以选择一本充满童趣的小故事书或者一个包含很多图片的绘本读本,通过示范性的声情并茂地朗读,让幼儿置身其中慢慢享受语言的乐趣,渐渐培养其对于阅读的兴趣。如果阅读的文章较为复杂,孩子们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则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可以灵活变换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自编自演,把文章的内容故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由几个幼儿代表演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通过这种形式的指导和激发,既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又能使之得到切身的体会和感悟,学习兴趣浓厚。

2、创设阅读平台,引导幼儿克服自闭心理

阅读可以帮助人敞开心扉,和他人交流,从较为自闭的状态慢慢变得外放和乐观。教师可以从中为幼儿创造机会,鼓励与他人探讨与阅读,让他们乐于与班级其他小朋友共同进行阅读学习。例如,然然是我们的插班生,开学近一个月她始终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当姥姥送她到幼儿园准备离开时,然然总是痛哭,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也不亲近。笔者通过观察其一段时间,然后与其家长沟通并了解到相关情况:然然来自农村,不太适应城市生活,而且不善与人交谈,对于新环境适应能力较差。于是笔者决定在阅读课上通过做小游戏的方式缓解她的压力和紧张,拉着她的小手一起做游戏,对她微笑,鼓励她。

3、家园共育,让阅读成为连接幼儿、家长之间心灵的桥梁

我们要教会幼儿分享阅读,和自己父母进行有效的互动,进而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在满怀期待的心态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对此,教师需要向家长介绍幼儿阅读的重要意义,使其认识到阅读可以给孩子带来观察、表达与思考能力的提高,还能陶冶情操,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同时,需要向家长讲解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准备丰富的阅读材料,利用桌椅板凳、玩具、文具等实物来创设情境,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合理安排每天的阅读时间和内容,使幼儿养成勤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定期举办阅读比赛等,进而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学习积极性。最后,还要帮助家长选择适合儿童的读物,推荐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再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与实际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阅读教学。

结语

作为早期阅读启蒙阶段的引导者,幼儿教师需要在教课过程中饱含对幼儿的爱意和关心,积极创设利于儿童进行阅读学习的生活情景,进而切实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放飞他们的童稚心灵。

参考文献:

[1]杨婕.让阅读滋润幼儿心灵[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10:146.

[2]钱艳.阅读,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76-277.

[3]罗屹.让阅读侵润心灵——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5(12):77.

[4]何淑娟.重视早期阅读让孩子心灵飞翔[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238.

家庭指导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 篇4

罗玲

05-13班 2005421088

摘要

研究早期阅读以及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家长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幼儿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兴趣

能力发展

早期阅读“(early reading)儿童一岁半以后开始的阅读,主要由成人将儿童读物中的内容读给儿童听,儿童识字后,进入自己阅读。早期阅读是当代一些教育家主张提早对幼儿进行教育而提倡的。他们认为如果大脑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受到刺激,有些东西就永远丧失。接受刺激的最佳期是儿童早期,早到出生18个月时。他们还认为早期阅读对儿童的影响不仅会持续下去,而且还会随着他们学历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这是《教育大辞典》对早期阅读的解释。我认为更确切的来说,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婴幼儿在最初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等,早期阅读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是通向视野开阔、心灵丰富、头脑发达、聪明灵透的最佳途径。

早期阅读是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所以,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早期阅读教育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我认为早期阅读有以下三个方面作用:

1、促进幼儿良好的听、说、读习惯的养成。幼儿阅读不仅仅是能否认识几个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的问题,而好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对幼儿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幼儿文学中,像《小兔乖乖》、《聪明的乌龟》、《三只羊》等,都非常形象生动,能很好的吸引小朋友,牵动着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不管在看,还是在听,都全神贯注,养成一个听、说、阅读的良好习惯。此外,在阅读活动中,可以让幼儿逐渐了解到阅读的基本程序,逐步形成观察、想像、思考、听读一整套方法。如:老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逐渐无意识地将听到的语句、词、与书上的印刷符号对上号,并在此过程,学会了正确的翻阅书本的方法等,锻炼了幼儿初步的独立阅读技能,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幼儿阅读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和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主动探索的能力,使之形成对阅读的积极态度,而且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纠正、自我调适的阅读技巧,也为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较高的阅读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2、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幼儿阅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刺激物,借助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促进幼儿学习形象化语言。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语句“春风吹绿柳树,吹红了桃花,吹醒了青蛙……”等等。这些语言清楚、准确,具体形象地表达人对各种事物、人物情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对于处在早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这种形象化的语言符合他们的认知思维特点,对他们有极大的魅力。很多幼儿在倾听故事时,会获得一种满足的愉悦感,并逐步了解用这样形象化的语言所产生的效果。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孩子们的谈话,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经常会很形象地描述那些故事、童话中的人物和语言,这说明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学到了许多东西。通过阅读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形象化语言的过渡,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3、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早期阅读是成人借助于图书和幼儿交往与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人不仅丰富和扩展婴幼儿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也能够让婴幼儿在书中再认出他已经熟悉的事物,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的东西。同时可以丰富幼儿掌握的词汇,提高语言理解能力的现实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还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比如,在指导阅读时,通过让小朋友续编故事,或开展“小舞台”交流活动,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表演道具,幼儿将阅读内容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哑剧、续编创编故事等形式,培养幼儿在集体中大胆表现,勇于创新,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这些活动可以密切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性格、理想、世界观都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幼儿在形成自觉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使幼儿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幼儿的早期阅读,是当前国内外关于早期教育的热点课题之一。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早期阅读已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早期阅读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早期阅读在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开启其智慧、丰富其知识、发展其个性、提高其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价值,以往研究已经证实,基本上达成共识。因此,幼儿园和家庭要重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但实践证明,在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家庭环境、家长的自身素质、教养态度、观念、方法等都直接影响和左右着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目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在认识方面以及方式、方法上出现了不同的差异,存在着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在1998年开始的关于《早期阅读与幼儿家庭指导》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人曾对上海地区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指导现状进行过一定范围内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指导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幼儿早期阅读观:在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家庭已经意识到幼儿早期阅读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真正价值和涵义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缺乏科学的认识,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过分强调将阅读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或工具。不少家长认为“幼儿阅读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是有好处的”,但很少意识到早期阅读对孩子情感的发展、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甚至有些家长将幼儿阅读简单的等同与早期识字,从而造成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家长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机械的识字上,功利性的追求识字率,片面地进行知识性、学习性的“工具式”阅读,而忽视了对孩子整体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样的阅读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害的。

2、缺少科学的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幼儿阅读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也开始尝试进行这方面的实践,然而从家长以及老师的反馈来看,除了少数家庭以外,大部分家长的阅读指导在孩子身上的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长缺少正确的幼儿阅读观所导致的,过多地追求阅读指导的“结果”,使幼儿阅读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幼儿阅读阅读成了呆板的家庭教育行为,减弱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在于家长缺少对阅读过程的科学指导。在对家长阅读指导行为的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的指导行为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个人情绪化现象严重,“兴致高时、情绪好时陪孩子看看书,不高兴、没兴致时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发展特点认识不够,没有考虑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特点,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无法有效的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提高阅读的质量,比如有些家长在指导孩子阅读图书时,仅仅只是照着书上的文字往下念,根本不去关注那些与文字相匹配的画面,也不去理会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提出来的问题和困惑,厚厚的一本书也许几分钟就给孩子读完了,对于图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却熟视无睹,那么孩子在这样一种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只是一些单一的信息,而没有真正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和价值。另外,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阅读特点和需求,在分析、评价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时,往往不能恰当地给予解析,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分析其行为,容易主观地作出评判,在某些情况下就会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发展,从而使本应该和谐交流的亲子阅读变成负担式的机械阅读。

3、缺乏和谐的幼儿阅读环境: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阅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也愿意花钱到书店为孩子购买各种各样的图书,在家庭中也会为孩子创设一定的阅读环境。但在调查中发现家长在究竟应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图书进行阅读,为孩子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更适宜孩子阅读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

(1)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阅读材料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调查发现75%以上的家长只是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择图书,较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而且在为孩子选择图书的依据或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购书欲望;只有1%左右的家长在为幼儿购买图书时能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以及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等。

(2)缺少足够的幼儿阅读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收入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也在不断提高。据有关资料表明,家庭教育支出已经占到家庭收入得30%左右,但在时间上的投入却越来越少,在调查中发现,每天能保持2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家庭不足15%。

(3)家庭环境的布置不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还很差,行为和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维持孩子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在调查中发现,能够真正为幼儿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或单独置放孩子阅读材料场所的家庭微乎其微。另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家庭中能够有意识地为孩子准备书房、书橱、书桌的比例不足3%。

根据调查的现状和幼儿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概念及指导意义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幼儿阅读是一种准备性阅读,而不是成人的那种独立的看书、读报普通意义上的阅读,它是一种对图书、画报、色彩、音像、标志等多种读物的阅读习惯、兴趣和逐步阅读的过程,是为孩子的正常社会化做准备,更是为幼儿接触由文字符号组成的人类社会的文明做准备。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提高,受家长和教师指导方法和技能的影响,在家庭中首先要建立一种家庭共同参与式的阅读环境,早期阅读主体不但包括幼儿,还包括父母,家庭中的早期阅读实际上是在父母的出声阅读、把抽象文字符号所包含的内涵转化成幼儿可以理解的口语氛围中,让幼儿在可以感悟的声音、图象中慢慢形成对书面语言文字的兴趣过程,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第二,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的阅读环境。

一、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学期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

1、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通过半年的实践,我认为“帮我早读书”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期阅读材料。这套教材图文并茂、语音规范、语义浅显、知识面广,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磁带、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通过游戏和生活,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

2、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选择图书。如有的孩子做事三心二意,就可以选择《小猫钓鱼》的故事;有的孩子爱撒谎,可有意识地为他选一些有关诚实方面的书,如《木偶奇遇记》等。

3、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如有的孩子喜欢动物或兵器,有的孩子则喜欢《孙悟空》、《白雪公主》,家长在选择图书时,要尽量满足孩子。选书时还要顾及孩子的特长,如有的孩子爱绘画,可为其多买一些精美的绘画书。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书,他才会主动去看,去学。因此,购书时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挑选一些他感兴趣的书。

二、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三、父母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成人的榜样是使幼儿形成自我强化的源泉,幼儿的早期阅读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父母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影响下,逐渐对图书产生兴趣的,如果父母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却用命令式的口气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阅读”,是没有用的。所以,要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好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到自己喜欢阅读,在家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样才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父母需要跟孩子建立起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在帮助孩子阅读的时候引导他们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开始时可以给孩子讲些童话故事,让他们听懂;同孩子一起看书,并讲解其中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因此说明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合理运用阅读指导方法。

一、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幼儿期的孩子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事一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常以好奇的心态去发现疑难问题,寻找答案,不断地对成人加以穷究、发问。面对这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家长应耐心地解答孩子的疑问,切不该粗暴地加以制止或敷衍了事,平时,家长也可陪同孩子一起去书中查阅资料,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书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由于幼儿期正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这一阶段,他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的感性经验,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书上的相关知识。因此,家长平时应注意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生活,丰富其直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阅读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给幼儿讲《猴子捞月亮》这一故事前,先引导孩子去认识倒影的话,那他在听故事时就很容易理解其内容了。

二、认真做好“讲、看、听、引”四个方面 “讲”包括家长讲和幼儿讲。每天,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地为幼儿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也可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让幼儿来穿插故事内容或续编故事,这样,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还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看”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色彩鲜艳的低幼读物,而且还应引导幼儿观看一些动画片之类的与视觉刺激有关的多媒体材料;也可教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与符号,或在逛街时带幼儿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商店名称、马路路名等等,这些都是早期阅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听”孩子故事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地就有了自编故事的欲望。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而且也别忘了对他进步的肯定。有时,家长讲完一个故事后,也可同孩子交流一下读后感。交流时家长要注意倾听,及时帮助孩子引导话题,使之紧紧围绕主题,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家长应以游戏方式、玩具性质引导幼儿自由地去阅读书籍,并适当地进行复述故事。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还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等手段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闲暇时,家长应多带幼儿去图书馆或书店,诱导幼儿喜爱阅读的环境。

三、从多种角度看图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图书并非单一的文学作品园地,有许多幼儿画册是带有智力开发内容的,家长不但应充分利用现成的智力题,同时还应注意发掘图书内容隐藏的各种资源,比如画面结构、色彩、线条、形象、物的数量等等。可以提问:“小房子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小鸡的头是什么样子的?图中有几个小动物?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仔细寻找,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着许多教育孩子的素材,可以培养孩子数、形、空间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家长还可同幼儿一起合作,将幼儿自编的故事制成一本图书,幼儿绘画,家长配文字,这样不仅使孩子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也使幼儿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

上海少儿出版社社长、总编周舜培曾在学前儿童识字教育研讨会上说“我认为阅读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提出尽早阅读就是一切。因为阅读确实是孩子一切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人80%以上的知识要通过阅读获得,阅读能力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阅读能力主要依赖于幼儿时期的早期阅读教育,所以早期教育重在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贾国琳 韩仁玲:《为了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王洁 :《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上海托幼》2002年1-6月刊第4期

阅读对幼儿心灵的影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012年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46例, 男38例, 女8例;年龄38岁~76岁,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及观察组23例,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治疗方案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冬梅护理”心灵沟通流程。 (1) 入院时沟通。对新病人责任护士在1 min内接待, 在安排床位的同时与病人或家属进行沟通, 病区环境、治疗探视时间、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同室病友等, 以缓解病人及家属的陌生感, 提高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在10min内完成住院登记及填写病人入院相关资料, 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等。并给病人送“六个一” (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开水、一个安全告知、一张温馨卡、一个健康咨询电话) 。 (2) 住院期间沟通。责任护士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项目、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饮食、休息、手术形式、术前术后护理要求、医疗费用清单等内容, 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3) 植入术前沟通。细心向病人讲解手术前的注意事项, 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寻找问题的根源, 帮助其解决问题;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使病人有安全感, 而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准备手术。护士在与病人沟通的时候, 应注意观察病人是否有紧张情绪;对情绪紧张者, 要认真查找原因, 并积极配合家属寻找解决的办法, 尽早避免或解除病人的术前焦虑;介绍同种病例病人康复情况, 以增强病人的信心。 (4) 植入术后沟通。病人术后回病房后责任护士可亲切地握握病人的手, 告诉病人手术已经完成, 已经回到病房, 使其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技术精湛的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 让病人感受到安全可靠。病人不适时护士要有安慰语, 并积极查找不适的原因, 配合医生对病人实施治疗, 以减轻或缓解病人的不适。教会病人学会数脉搏及常用的行为控制技术, 如疼痛时放松、催眠等方法[1]。 (5) 出院时沟通。出院前1d由责任护士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办理出院手续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出院当天责任护士向病人或家属做好出院健康指导, 如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告知病人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并填写回访卡。 (6) 出院后沟通。在出院后1周、1个月由责任护士进行电话回访, 并随时接受有关健康咨询, 必要时上门随诊, 并填写回访记录。

1.2.2 调查方法

分别于病人起搏器植入后1周、1月、半年, 通过病人来院复查、上门随访等方式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病人定期复诊依从性、生活方式、情绪状态。对不能填写调查问卷的病人由其家属填写。随访6个月, 无1例失访。共发出问卷126份, 回收126份, 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例 (%)

3 讨论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病人, 康复是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医务人员、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配合。需要定期复诊、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情绪状态等共同配合才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康复效果, 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2]。本文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结果分析发现, “冬梅护理”心灵沟通有利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病人提高对疾病的接受程度, 有利于改善定期复诊依从性, 建立与疾病抗衡的信心和勇气,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质量。

冬梅护理心灵沟通是一种全方位沟通, 70种沟通流程涵盖了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 使护士在沟通时有章可循, 不会遗漏任何环节, 同时“冬梅护理”心灵沟通即“一技巧、二掌握、三留意、四多、五避免、六结合、七沟通、八声八心、九个一点、十个锦囊”的方法, 达到了告知和了解、理解和配合、满意和感谢的目标, 促进了病人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49-150.

上一篇:GIS旅游信息下一篇:完美联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