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改造五篇

2024-05-10

机电改造 篇1

1 设备技术改造的要求

1) 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生产需要, 决定改造哪些设备, 不应改造役龄较短或役龄过长的设备, 而要改造役龄为中年的设备为宜。改造的范围, 不宜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设备的整体结构, 要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改进一些落后环节或增加一些先进结构, 更换或加装某些零部件或装置。

2) 采用的技术要先进适用。因企业生产所需生产能力不同, 设备的技术状况也不一样, 采用的技术标准要有高有低, 讲究先进和适用, 不可盲目追求高指标。

3) 制定设备技术改造方案时, 一定要科学论证,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经各种方案对比后选择最佳方案。对所选方案和所采用的新技术一定应有把握, 要可行、适用被改造的设备。

4) 改造要有实在的经济效益。制定设备的技术改造方案, 应综合考虑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创造的效益, 要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实施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 要做到设备的技术改造要与企业长远发展和技术改造相结合, 与设备的大修理相结合, 与企业生产工艺调整相结合, 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资源相结合, 发挥各自优势, 取长补短, 不断开发新技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煤矿电机设备技术改造的重点

煤矿在实施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时, 要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矿井发挥综合生产能力的薄弱环节中的机电设备。2) 浪费资源能源经济效果差和社会效益差的机电设备。3) 对煤矿安全生产有威胁或安全设施不全的机电设备。4) 对环境污染严重, 造成公害的机电设备。

3 设备技术改造的实际作用和效果实例

例52利用经济型数控技术对现有机床进行改造。某微分电机厂分马力电机转轴, 过去用普通车床加工, 需用六道工序六台车床, 劳动强度大、精度差、效率低。该厂用Jw K—3型经济数控系统改造两台C618车床, 用单板机控制步进电动机直接驱动, 改装简便, 操作方便, 加工质量提高, 废品损失减少60%, 加工一根电机转轴仅需两道工序, 提高工效4倍, 两个月即可收回改造费用。

4 煤矿电机设备的更新

设备更新就实物形态而言, 就是用新设备更换旧设备;就价值形态而言, 它是对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消耗掉的价值的全部补偿。

设备更新主要有两种类型:首先是原型更新, 即简单更新, 也就是用结构相同的新设备去更换严重磨损不能继续使用的设备。此种更新一般是解决设备的陈旧损坏问题, 维持简单再生产。其次, 是技术更新, 即以结构更完善、技术先进、效率较高、性能更好、消耗能源和原材料较少的机电设备代替技术陈旧、维修费用高的机电设备。这种更新是加快科技进步, 提高技术装备素质的必要措施和方法。

设备更新要考虑三点:一是煤矿生产经营需要, 二是机电设备更新后有经济效益, 三是煤矿生产技术的发展。解决哪些机电设备需要更新, 在什么时间更新, 怎样进行更新。煤矿机电设备更新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 原有机电设备余值较大, 技术状态良好, 继续使用较为有利。2) 以前的煤矿机电设备使用费用增长较决, 更新愈提前愈有利。3) 设备即使可以继续使用, 但社会上出现了更先进的设备可取代原有设备, 并更新的效益更好时, 要提前进行更新。4) 原有机电设备尽管可以继续使用, 而不能满足因生产的发展而提出的更高要求时, 如果更新设备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时, 就要提前更新旧的机电设备。

5 设备更新效果实例

如某煤矿-420m水平采用分段排水, 即由-420m排至-220m, 再由-220m排至地面。现用水泵是沈阳水泵厂生产的DK400—22型水泵。水泵的运行工况效率为64%, 吨水百米电耗为0.58kw·h, 年排水电费为40.1万元, 每年以2020元的大修费递增, 因DK400—22型水泵系淘汰产品, 效率低、耗电量大, 所以应进行更新改造。根据煤矿具体条件, 可用200D43X6型水泵更换DK400—22型水泵。如果用200D43X6型水泵配原管路排水, 水泵运行工况效率为78%, 吨水百米电耗为0.45kw·h, 年排水电费为32.2万元 (电费按0.20元/kw·h) 。更新后年节电费7.9万元, 4年后, 仅电费一项节约费用就可收回全部投资。

设备的大修、改造与更新都是对设备磨损进行的补偿。在实际运行中, 针对某一系统或某一台设备, 应该采取哪种方式来补偿磨损, 关键取决于综合经济效益。因此, 必须进行综合分析, 比较后做出选择。企业对设备进行改造或更新, 一般为消除生产中的薄弱环节。评价改造或更新设备方案的经济效果时, 不能只考虑该台设备自身的得失, 而一定将它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环节, 以系统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参考文献

[1]万之奇, 刘耀曾.煤矿机电设备更新研究.煤炭经济研究, 1995.

[2]李树晶.浅析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国西部科技, 2010.

[3]李普.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及发展.科技信息, 2010.

机电改造 篇2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前提下, 力求简单、节约, 做到操作简便、维修维护方便、系统安全可靠。在配置硬件时, 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要留有一定的余量, 以便于新功能的进一步开发。

1 改造过程

1.1 可行性调研

要了解改造后会带给企业多大的经济效益, 对同行企业有多大的应用价值, 改造成本与更新设备成本之间的价值差有多大, 最终决定是否可行。

1.2 产品工艺特性

任何一个PLC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 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故在改造时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和和用户的基本要求, 应尽量进行新功能开发。

1.3 控制过程

要详细分析控制要求和控制电路, 故必须细致、全面地了解控制的全过程, 才能够确定PLC控制的基本方式、所要完成的动作、自动工作循环的组成、各个自动控制动作的循环顺序、必须的保护和连锁条件及故障指示等等。

2 I/O点数的选择

在选择PLC I/O点数时,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 要兼顾价格及备用余量, 即使这样, 还要留一定的余量。一般情况下, I/O点数要根据控制对象输入输出信号的实际需要, 再考虑10%~30%的余量即可。通常每增加一个点, PLC机的价格就增加一百元左右。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也要适当考虑节约I/O点数, 可采用改进接线和优化程序的方法适当节约I/O点数, 例如以下几点。

(1) 分组输入:可以将几种工作方式分别使用的输入信号分成若干组, 因为PLC机在运行时只能使用其中的一组信号, 因此各组可共享输入点数, 这就有效地减少了输入点数。

(2) 控制功能相同的操作开关可以并联连接。

(3) 可以采用矩阵式的输入方式。

3 用户存储容量选择

用户存储容量是指PLC用于存储用户程序的存储容量, 它的大小是由用户控制程序的大小来决定的, 在此基础上适当考虑留有一定的余量 (20%~30%即可) , 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M=开关量I/O点数×10+模拟量通道数×100存储容量=M+M× (20%~30%)

3.1 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

可以选择整体式PLC机或者是模块式PLC机。整体式的I/O点平均价格比模块式的低, 而且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等优点, 一般用于工艺过程比较固定的系统中, 但是功能不及模块式的灵活。模块式PLC机的各个部分以模块的形式插入机架的底板上, 组装在一个机架内, 输入输出部分也是模块式的, 所以配置灵活、装配方便、便于扩展, 一般的中型、大型等比较复杂的PLC机采用这种结构, 而且也能够适应于比较恶劣的生产环境。

3.2 选择适当的安装方式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远程序、集中式或者是多台联网的分布式。集中式不需要设置驱动远程I/O硬件, 系统反应灵活, 而且成本比较低;大型复杂的系统选择常采用远程I/O式;多台联网式适合于多台分别互相独立控制的设备, 如果有些设备需要相互联系, 则可以增加通信模块。

3.3 功能的选择

PLC的主要功能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数据处理、人机对话、自检、记录、通讯等功能, 以开关量为主的控制系统可以选择小型PLC机。对于比较复杂的具有PID运算、闭环控制、通信联网等功能的控制系统, 可以选择中档和高档的PLC机。

4 进行I/O地址分配

这一个环节虽然不十分复杂, 但必须考虑周到, 尤其是在考虑节约I/O点数的情况下。在进行I/O地址分配时, 最好有一个自己比较好区分的规律, 以便于进行程序设计。

5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可采用梯形图法或者是指令语句表法, 并在原有基础上认真分析, 使功能进一步完善。在工业控制中, 除了过程控制系统外, 大部分控制系统属于顺序控制系统。对新编制的PLC程序要反复调试, 调试的过程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5.1 程序检查

把已经编好的程序输入编程器中, 仔细进行检查, 在改正语法和数据错误后存入PLC的存储器中。

5.2 模拟运行

模拟系统的实际输入信号, 并在程序运行中, 在适当的时刻搬动开关接通或断开输入信号, 模拟各种机械动作, 使检测组件的状态发生变化, 同时观察PLC输出端状态指示灯的变化, 来确定程序执行情况, 并对照执行组件正确动作, 看程序是否有错误, 这一个过程要反复进行才能取得试验的成功。

5.3 实物调试

利用现场实际的主令组件、检测组件和执行组件组成模拟控制系统, 进一步检测组件的可靠性以及PLC的实际负载能力。

5.4 现场调试

这一步要在前几步都完成的情况下, 对系统安装完毕时才能进行, 对于一些具体的参数要进一步的现场整定。在反复调试检查没有问题时, 再把程序固化到EPROM中, 投入试运行。

6 系统安装

6.1 布线

(1) 动力线、控制线以及PLC的电源线和I/O线应分别配线, 在隔离变压器与PLC的I/O线之间应采用双绞线连接。

(2) PLC远离干扰电源, 而且不能与高压电器安装在同一个开关柜内。

(3) PLC的输入与输出应分开走线, 开关量与模拟量也要分开, 模拟量信号的传送应采用屏蔽线, 屏蔽层应一端或两端接地, 接地电阻要小于屏蔽层电阻的10%。

(4) 为了防止外界信号的干扰, 基本单元与扩展单元以及功能模块的连接电缆应单独设置。

(5) 交流线与直流线不要用同一根电缆, 输出线尽量远离高压线和动力线。

6.2 I/O

端的接线输入线一般不长于30m, 而且尽量采用常开点的形式连接到输入端, 使编制的梯形图与原理图一致

输出组件应设有短路保护装置, 若使用感性负载, 继电器要选择寿命比较长的, 而且为了防止干扰, 也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1) 外部安全电路:为了防止异常不安全状态的发生, 要设置相应的保护电路, 如:急停电路、互锁保护电路、电源过载保护电路、重大故障的报警及防护电路等。

(2) PLC要可靠地接地:良好的接地是保证PLC可靠工作的重要条件, 为了避免偶发电压冲击的危害, PLC的接地线与机器的接地端相接, 接地线的面积应不小于2mm2, 接地电阻要小于100Ω, 若用到扩展单元, 其接地点应与基本单元接地点接在一起, 禁止PLC与其它设备共享接地点, 而且接地尽量靠近PLC。

7 结语

关于农村机电排灌改造分析 篇3

关键词技术改造;机电排灌;建议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2-0199-01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水利工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较完善的防洪、治涝、灌溉、供水、发电、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体系。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修建各类水利工程40余万处,其中堤防工程816座,水库工程9394座,山塘243339座,引水工程96711处,机电排灌站27099处,机电井4254眼。水利工程年供水总量223.52×108m3,灌溉耕地面积2747.13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8.3%,水电装机达259.0×104kw;治理低洼易涝耕地面积525.9万亩,占全省易涝面积的71.5%;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67×104km2;堤防工程堤线总长9719.73km,保护耕地面积1143.42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6.8%,保护人口1165.12×104人,占全省人口的27.0%。我省通过几十年的水利规划和水利工程建设为江西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保障,但部分偏远地区和乡镇的机电排灌工程建于60年代初期,经过40多年的运行,工程标准、设备及建筑物等存在很多问题,为发挥工程应有的作用,急需对工程进行技改。根据2004年2月到2006年1月省厅编制的《江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报告》和《江西省机电泵站更新改造规划》的议案,为农村机电排灌工程改造奠定了政策基础,技改势在必行。机电排灌工程改造目的是要有效提高排涝抗旱能力,其技改措施主要有:更新设备,增加装机容量,降低扬程,渠道清淤,水工建筑物加固,理顺管理机制等。

存在问题及技改措施:

1)设备日益残旧老化,需要更新机组及配套设备机电排灌工程技改,首先是要更新已经达到使用年限的机电设备。一些乡镇或偏远地区的机电排灌设备虽然每年都有技改,但仍有90%的机电设备是改革开放左右的产品,该部分设备存在绝缘老化,线圈绕组氧化,机身发热严重,启动程序复杂等问题,严重影响安全运行。

2)流量增大,应结合设备更新增加装机容量机电排灌工程原有排涝灌溉标准低,排涝标准只按10年一遇170mm 降雨4d排干80%装机设计,与现行标准10年一遇24h设计暴雨184mm降雨3d排干标准相距甚远,另外,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发展,城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原来为农业服务的排灌泵站,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部分转变为城市排涝工程,其标准要求更高。即要求排灌流量明显增大,应在设备更新时考虑增加装机容量。如某电排原有3台130kw和1台110kw机组,技改时装设4台155kw机组,增加120kw装机容量以满足水量增大的要求,现运行效果良好。

3)水泵安装,在预装水泵时一定要计算水泵的流量,安装时也要提高高度,提高水泵安装高程,降低扬程,增大流量农村小型机电排灌工程原受益面积90%已上是农田,设计扬程按农田的普遍高程来设计,随着农村农作物结构的调整,农田仅占受益面积的50%,其余是经济作物和鱼塘,其受淹水位大部分提高40~50cm,因此在水泵技改时,可以优选水泵型号,提高水泵安装高程,降低扬程,增大流量。

4)渠道流量小,需清淤扩宽现有排灌渠道淤积严重,流量偏小,不能满足过水断面要求,造成排涝泵站没水抽,上游却受淹的这种急水难消的现象,为改善这种局面,必须对渠道进行清淤,扩宽渠道断面,增加过流量,达到快速排水的目的。众多沟渠淤积严重以及水草太多,渠道过流能力减小,上游受淹,下游却没水抽,技改时应清理渠道,满足过水要求同样,灌溉时主涌水位很高了,而支涌却没水,不能达到及时灌溉的目的,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某水电排灌溉时,水位需3.2m以上,才能满足灌溉要求,如果渠道过流能力良好,2.9m水位就可满足要求,可以节省不少费用,由此可见,技改必须清淤扩涌。

5)配套的部分水工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需进行加固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工建筑物主要有电排站的压力涵、消力池以及拦污栅等。

6)运行费用缺乏,需理顺管理体制,确保运作费用农村小型机电排灌工程的运行费用,虽然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收取,但是实际收费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水利部门又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制约机制,电排费收取率不足60%,造成运行费用缺乏,拖欠职工资,职工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排灌工程的正常运作。目前,农村小型排灌工程的管理体制仍停留在农业化时代,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田逐渐减少,公路、铁路以及公共用地的电排费转嫁到农田上,无形中加重了农民负担,这正与我国减轻农民负担的基本政策背道而驰,这种管理体制是不可取的。因此,需理顺管理体制,确保运作费用。对机电排灌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2年9月颁发的《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将担任防洪、排涝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定性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可在省统一部署下,结合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工作来理顺鼎湖区机电排灌管理体制。对于界定为纯公益性的机电排灌事业单位,按照“精简、高效”原则,在严格定岗定员的前提下,将运行和维修管养经费纳入地方财政安排,确保经费来源,维持正常有效运作,并达到扶持农业和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①在技改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排灌工程受益区的水情和受益面积结构的变化,确定抽排水流量和水泵安装高程,优化水泵机组选型,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②在技改设计中,应尽量结合现有水工建筑物尺寸来选择水泵机组,从而减少技改工程投资。③与机电排灌站配套的截洪渠标准偏低,不足10年一遇标准,超10年一遇雨型的洪水便经溢洪道下泄入涝区,且现状的截洪渠由于淤积而减少过流断面,下泄水量更大,明显加重电排的排涝压力,因此,在做好电排技改的同时,应进一步提高截洪渠的防御能力。④目前,城区排放的生活和工业废污水与排区现有的农业用水混为一体,部分工业污水超标排放逐渐污染农田,威胁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严重腐蚀排水设施,增加泵站的维护费用,为减少腐蚀,在对相关部门提出做好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的监管工作的同时,在工程设计上,建议在进水前池进水口处增设节制闸,在非排水期间下闸,抽干前池内的水,从而减少对水泵的腐蚀。⑤加强对机电排灌工程运行人员的内部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确保安全运行。

机电改造 篇4

1.1 故障维修。

机电设备已经发生了故障, 立刻组织相关维修人员对其进行维修的方式, 此种方式也被称事后维修, 也就是说设备不坏不修。产生这种维修方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譬如点检人员在对设备检查诊断时, 不能发现机电设备不明显的故障隐患, 故障维修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经济, 如果煤矿的机电设备不重要或不影响生产, 这种方式可行。反之, 这种维修方式会增加机电设备故障故障率, 导致维修时间长, 影响煤矿的生产。

1.2 定期维修。

就是根据机电设备运行周期或者当量时间来对机电设备定期维修, 这种维修方式也被称为预防维修或计划维修, 以设备点检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是这种方式的倡导, 这种方式能使机电设备故障早期及时发现, 及时得到维修, 从而缩短了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停机时间。预防维修主要有两个面的内容, 即定期维修与状态维修。状态维修就是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 通常是通过检测、监测以及诊断技术来实现的, 这种方式能针对性地安排维修时机, 能预先排除机电设备的故障, 达到避免和减少机电设备故障停机减少损失的目的。

1.3 改进维修, 就是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

状况或故障发生原因, 利用新技术进行大力创新, 对煤矿的机电设备实施改进设计和技术改造, 达到改进设备的性能的目的, 通常这种维修方式也被称技术维修, 改进维修对机电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奠定了基础, 对设备的一些缺陷与不足有了更好的补充, 改进维修通过对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 使机电设备更适于煤矿的开采。

1.4 状态维修。

就是通过对机电设备的状态监测或诊断技术等的测量, 记录下机电设备运行参数与信息, 从而得出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 这种方式主要特点是在产品设计制造阶段时, 就对就机电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做出缜密的考虑, 这种方式以根本为出发点来防止机电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2 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我国煤矿机电维修管理模式的演变是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发展紧密相联的, 目前已建立了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逐步引入了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但从整体上, 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预修为主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管理模式。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维修管理模式, 致使约1/3的工作量由于时机不准而做无效维修, 设备开机率低、维修时间长, 有时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我国对煤矿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管理较晚,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在矿山供电系统及煤矿生产系统中开始引入可靠性的概念, 并建立了一些简单的模型。之后, 陆续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某些部件开展可靠性维修管理的研究。但从整体上看, 基于经验对一些故障现象作定性分析。目前尚未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缺乏对煤矿机电设备及其元部件可靠性、维修性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分析, 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模式、维修策略的确定都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因此, 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及更新改造对策

3.1 改善维修制度的管理, 健全维修方式

煤矿企业可以根据现有机电设备的状况, 以现代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特性以及机电设备在煤炭生产中的作用等因素为基础, 来制定来维修方案, 不断完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根据机电设备的不同特点来选择维修方式, 逐步向科学与新型维修管理模式转变。同时企业要高度重视影响机电设备的运行的一切因素, 包括设备使用、维护以及维修职工的技术技能与素质, 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 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点检、班检、定期维护以及巡回检查等相关内容与制度。

3.2 完善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健全维修技术标准

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 完善的基础是机电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完善的依据是机电设备运行记录以及故障档案。同时根据机电设备的各个组成部件的寿命而制定制定对机电设备的定期计划检修制度, 这项措施能把设备故障控制在萌芽阶段。此外, 煤矿所有的机电设备都要有运行档案, 并且要及时进行整理与归类, 相关技术人员要进行分析后, 同时要和机电设备使用说明书充分结合起来, 详细制定机电设备的检修计划, 其内容包括月度、季度以及年度的设备检修方案。

与此同时,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标准要不断完善与健全, 不但包括技术管理、经济管理、维护技术等各方面的标准, 而且相关机电设备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与维护修理的定额标准也不容忽视, 这样就逐步建立期了现代化科学的维修管理制度。

3.3 大力实施绿色维修, 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

煤矿企业还要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 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 设备的不断更新。机电设备要在技术上寻求先进, 在操作规程上力求简单方便。在经济上力求合理。 (2) 设备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主要途径有两个途径:其一机电设备的结构作局部要大力改进, 其二要大力增加机电设备的新型零件与各种先进的装置。

我厂针对原先ZKT-Ⅱ真空防爆开关综合试验台体积大, 不可移动, 不能方便现场测试防爆开关等缺点, 经过改进成功制造出一台KY-Ⅱ型可移式测试箱, 对CR-100A接触电阻测试仪和JT-2型接触器三相同步测试仪进行合理组合, 并固定在移动式的箱体中, 方便与现场测试, 从而减少了整台开关本体、芯架的拆除及元件的拆除上固定实验台进行测试的繁锁步骤, 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减轻了劳动强度;对P-30B耙矸机漏斗进行重新设计改造, 改造后耙矸机可直接耙入卸料槽进入漏斗, 顺着皮带机方向均匀出货, 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既减少矿车损坏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对原先车间FW-100烘箱体积小、使用年限长、烘箱内升温不稳定, 板状电热元件易烧毁, 散热性能差、无时间继电器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改造, 改造后的烘箱具有自动双重 (时间、温度) 控制新型节能干燥设备, 它具有升温快、耗电小、易于控制等特点;员工自主创新, 制造了功能极大优化, 适用范围广, 更为坚固、耐用的全自动编织机, 为矿节省外购资金十余万元, 稳定并多倍提升了矿菱形金属网生产能力, 更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开自制全自动设备的先河。

结语

实践证明,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标准化创新管理能消除机电设备事故隐患, 有利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还能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系统可靠高效地运行, 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变传统单一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将先进的维修思想和技术应用到设备维修管理中, 可以给设备维修管理带来勃勃生机。

摘要:在我国, 煤炭行业是工业的基础,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有一句话是说"出碳不出碳, 关键在机电", 可见机电设备在煤炭生产中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煤炭生产的环境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比较高和严格的要求。随着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和在煤矿的全方位应用, 加强机电技术改造十分必要。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改造

参考文献

[1]王全效, 简析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企业管理与科技报, 2009 (9) .

[2]轩庆明,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山东大学学报, 2009 (7) .

[3]田秀丽, 浅谈设备维修的重要性.大众科技报, 2008 (11) .

机电改造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产业经济

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一)煤矿生产方面。《江苏省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初步方案》中提出:从2016年起,拟用3至5年时间,通过给予政策支持等综合措施,引导5家企业14处煤矿有序退出,退出产能达到全省核定总产能的47.7%;其中,地方企业退出3家8处煤矿;中央企业退出2家6处煤矿。徐州地区的现有矿井也进入有序的关停和整合阶段,截至2015年底,徐矿集团已关闭矿井21对。目前,徐矿集团正积极加速企业转型,谋求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

(二)矿井建设方面。国务院在《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目前,徐州地区的中煤旗下矿井建设单位主要以中西部在建矿井二、三期项目为主,借助国家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管廊方向的大力发展,矿井建设单位正逐步向隧道施工方向转型。

(三)路桥交通方面。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快高速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江苏省2016年将投入848亿元用于公路、铁路等几十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到2020年全省实现13个省辖市快速铁路市市通。徐州市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20)》,计划到2020年建成城市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443.28亿元。

(四)工程机械方面。工程机械制造业是徐州的主导产业,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美驰车桥、罗特艾德、利勃海尔、约翰迪尔、艾斯克等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有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近400家,从业人员达10多万。随着未来大量路桥工程项目的开工,对于高素质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需求缺口将急剧扩大。

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结合企业调研、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矿山机电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类企业。

(一)中煤下属矿井建设企业。中煤集团属于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是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也是本专业传统就业单位,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整体发生结构调整,以及艰苦行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对矿山机电专业人才转依然有大量需求缺口。

(二)内蒙地区煤矿生产企业。内蒙为本专业对口单招的生源地,也是本专业就业的主要区域,毕业生对内蒙企业具有很高的归属感和认可度。从近3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集中在神东、神华、伊泰等国有大型企业。虽然近年来煤炭生产企业的人才需求量萎缩,但毕业生的生源地就业裙带优势较大。

(三)中煤下属隧道施工企业。随着国家产业布局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煤下属矿井建设单位也逐步向隧道施工方向转型,从事隧道施工与设备安装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加,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四)中铁下属路桥施工企业。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到,未来中铁下属路桥施工企业对路桥机械操作与维护人才需求量将继续井喷式增长,随着与中铁下属路桥施工企业校企合作的深入,有望成为本专业专业改造与未来就业的主要方向之一。

(五)徐州工程机械商会下属企业。徐州工程商会下属的160多家工程机械企业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生产、销售、租赁、维修、施工等业务。随着项目、业务的不断拓展,对于高素质的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并形成较大缺口,保守估计每年的操作人员需求量达100人以上。经过前期校方与商会的交流,初步确定了针对商会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意向。

三、专业结构性问题及其建设调整的思考

由于煤炭相关企业整体进入调整期,而路桥工程项目持续增加,对于高素质工程机械人员的需求缺口不断增大;本专业正积极寻求向“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转型。

(一)专业转型的必要性。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与去产能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新常态,虽然矿山机电专业传统的人才需求单位仍具有很大的需求缺口,但学生对煤炭相关企业整体认可度下降,导致专业的招生率和就业相关率不高,在保持传统煤炭专业定力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专业转型。

(二)专业转型的可行性。“十三五”期间大量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实施,必将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程机械操作人员,而目前大多操作人员文化水平停留在中专以下,无法掌握昂贵的大型工程机械的运行、维修与保养知识,从而造成设备故障频发、寿命降低,造成工期的延误,无形中提高了施工企业的费用成本,并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对于能够操作设备,懂机械、电气、液压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维修、保养、焊接操作的高素质操作人员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与“矿山机电”专业同属机电大类,具有相同的专业基础平台课,大部分实验实训设备可以通用,教师的转型难度很低。同时,本专业拥有从企业引进的专职教师,了解常用工程机械设备的原理、结构、运行操作、维修保养等相关知识;而且,本专业所有教师均具有工程现场经验,能够为专业的顺利转型提供前期的人员基础保障。

(三)已进行的前期工作。

1.企业调研,了解人才需要状况,打通就业求导。与中铁十局四公司建立了稳定供求关系,已连续2年向该公司输送架桥机的操作维护人员,并且12级多名同学在现场已提拔为队长,负责架桥施工的指挥工作。与徐州工程机械商会进行了多次交流,初步确定了针对商会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意向,从而为专业的转型后的就业问题扫清了障碍,使得专业转型更有底气。

2.师资培养,同行取经,打破专业知识壁垒。本专业将有序派出专职教师赴相关高校与企业进行学习与交流,已安排教师学习省特色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开办与建设经验,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验实训条件、校企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与交流,从而为专业的成功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四)创新与思考。在保持专业定力,谋求专业转型的过程中,经过与徐州工程机械商会的多次洽谈,摸索出了一条学校与商会间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合作新模式。学校与商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并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商会提供实训基地、考证培训等服务;学校订单培养的毕业生与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就业协议,劳务公司根据商会下属用工企业的需求,派出相应人员赴现场施工,施工完毕后返回劳务公司。该合作模式有以下优点:一是有效降低了学校与众多中小规模施工企业进行人才联合培养的难度,通过直接与商会对接,增强了沟通协调的效率。二是有效解决了毕业生直接就职于中小规模施工企业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通过直接与第三方的劳务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提高了学生工作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初步方案[Z].2016-3-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Z].2016-2-1

上一篇:纺织印染企业下一篇:岗位能力培养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