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教书的区别四篇

2024-08-20

教育和教书的区别 篇1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涵

广义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它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几个方面组成,这些教育活动是一个有机体,统一地存在于广义的道德教育中。政治教育培养政治素质,它解决与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有关的问题;思想教育培养思想素质,它解决与思想认识和思想工作方法有关的问题;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伦理道德素质,它解决与社会伦理和个人道德有关的问题。当前所说的道德教育的内涵就是这三种教育的总和。它尤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德育活动,即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

而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涵有着本质不同,它是一种培养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德育话动。具体而言,心理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心理过程正常、健康发展,从而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减少和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活动,它解决的是心理素质上的问题。心理教育这一概念,概括了提法上的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做法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以及普及性的心理知识教育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中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即忽视了某种程度上来讲与学生身心发展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部分,因此,心理教育的提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由上可以看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涵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产生的渊源不同

自古就有以德治国的说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道德教育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道德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心理学相对于德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人们在分析各类社会现象时,从各项研究中发现许多问题无法从既定的道德标准中找到原因并作出合理的解释时,便开始关注个体的心理现象,从而开始了对个体心理的研究,提出了心理教育的概念。笔者认为,心理教育是道德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容不同

道德教育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领域和道德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以及如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等问题;而心理教育要解决的是提高心理素质、发挥心理潜能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等问题。道德教育针对的是政治方向、思想倾向和道德价值观念的问题,解决人的社会倾向问题;而心理教育主要是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相对来说,心理教育解决的是育人任务中的基础层次的问题。

(三)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采用的方法不同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道德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行为准则和标准的道德规范。所以,道德教育常用灌输和树立榜样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个体没有任何自由发挥和自主判断的空间,对于既定的要求必须遵从。榜样式的教育方法通常通过榜样的事迹促发人们深藏在内心的道德情感,从而促使人们以榜样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得到了提高。榜样式的教育方法比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更易于被受教育者接受,且教育效果更为明显。进行道德教育的这两种方法,概括起来说,仍属于被动式教育。

心理教育常采用倾听、讨论、鼓励、辅导等方法开展教育工作。这些方法都是一种互动的、主动式的教育方式。心理问题源于个体的内心,表现于个体的言、行,要做好心理教育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个体的心理,只有通过倾听、讨论、观察,才能对个体的心理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通过讨论、鼓励、辅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对个体进行心理教育。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方法,除了存在主动式与被动式的差异外,笔者还认为,在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可以采用面对群体集中教育的方式,而对于心理教育则更适合采用面对个体单独教育的方式。

(四)推进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动力不同

从上所述的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方法上的主动式与被动式的差异中不难看出,推进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动力是不同的。道德教育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它是一些道德规范和要求,往往会被动地了解和接受,而心理教育的动力则是来自内部的、自身的需求,它是主动的、积极的。

(五)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对个体发展阶段性要求的程度不同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虽然也需要针对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道德教育,但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内容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必须针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内容的心理教育,这样心理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心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程度高于道德教育。

三、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

(一)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

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素质之上的。没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受教育者没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道德教育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心理教育到位了,道德教育才会易于被受教育者接受,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受教育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是非面前辨清方向、明确目标、经受住考验,从而使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说,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

(二)道德教育为心理教育指明了教育方向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有差异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心理教育也必须与不同时期的道德教育相适应。在不同时期道德教育过程中凸现的心理问题,也正是心理教育需要首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脱离了道德教育的心理教育是没有目的和意义的。所以说,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同时,道德教育又为心理教育指明了方向。

(三)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从道德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教育给日益受到严峻挑战的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心理教育对人生发展的作用使其成为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使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融为一体,是现代德育的发展方向。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看,在主体性发展、整体性发展、现代素质发展、道德心理能力发展、人格发展等方面,心理教育发展观与道德教育发展观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两者的结合点是促进道德人格发展,这种共同的发展观使心理教育成为现代德育的基础。

道德教育方法以被动式灌输为主,心理教育的方法以主动式引导为主。在教育过程中,首先从道德教育的内容出发,在灌输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同时,积极同受教育者进行主动沟通和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谈出在接受道德教育过程中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掌握和了解他们的心理,然后有针对性地通过心理教育使受教育者真正从内心接受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将道德教育融入心理教育之中,同时使心理教育服务于道德教育。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个体的一切素质中,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也是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其才干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以道德教育代替心理教育,也不能完全依靠心理教育来弥补德育工作中的不足。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将道德教育同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心理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工作计划之中,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灌输德育的知识和理念,从而真正地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和优秀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英]约翰·威尔逊;蒋一之译.道德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美]马丁·L.霍夫曼;杨韶刚,万明译.移情与道德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教育和教书的区别 篇2

在工作中, 我就有这样的遭遇:对表现不好的学生鼓励了、批评了、教育了, 真是软硬兼施, 什么方法都用了, 可学生就是没有发生好的转变, 奇迹始终没有出现。这种无奈的感觉着实不好受。但是近日, 我有幸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教育专著《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顿时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书中的前言部分, 王老师提到:“一个赏识的眼神, 一句表扬的话语, 一个温柔的微笑, 或有意为之, 或不经意而为, 于是乎, 原来作业不做的学生做作业了, 原来上学迟到的学生再也不迟到了, 原来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变得文质彬彬了, 原来的小霸王更是变成了‘红花少年’……”这样的成功教育, 一直是我心向往之的, 但在王老师看来, 这是教育神话, 是小说, 是故事, 并不是我们的教育案例, 是美丽的谎言。王老师称这些一厢情愿, 不顾教育事实而自圆其说、自欺欺人的案例为“阿Q案例”。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打破了我原先的那种所谓教育的“美好梦想”。

接着, 王老师结合教育实际, 多方分析, 指出“阿Q案例”是把复杂的教育事业简单化了, 把艰巨的教育工作轻松化了, 把多样的教育方法单一化了, 更严重的是, 把崇高的教育精神庸俗化了。

比如有一则案例, 让我印象深刻, 叫作“教育专家的方法为何不灵”。案例记录的是一个教育专家有一次发现一个孩子在摇晃一株小树苗, 便走上前去说:“小朋友, 小树苗可不能摇呀, 你一摇, 它就头晕, 要叫疼的, 就要流泪了。”孩子于是很懂事地不摇了。而当我们的老师在遇到类似的情况, 采用这位专家的方法时, 情况就不一样了, 小朋友说:“老师, 你骗人, 小树怎么会头晕, 怎么会想事情, 怎么会说话呢?”老师晕了, 心里想现在的孩子怎么啦?我首先为案例中后来的孩子敢于讲真话而喝彩叫好, 并不是现在的孩子怎么啦, 相反, 作为老师应该反思:我们教师怎么啦?教育专家的方法是不是一定正确?是不是适用所有的孩子, 就像孩子质疑那样, 小树怎么会头晕, 怎么会想事情, 怎么会说话呢?其实, 教育专家的方法并不是适合所有的教育、所有的孩子。不同的孩子情况不同, 就像书中所说, 有的孩子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发达, 换位思考能力强, 有同情心, 有的孩子可能缺乏想象力, 很现实, 或者不善于换位思考, 或者缺乏同情心。不同的孩子显然不能采用同一种教育方法, 要根据实际, 有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回想以前的教育, 细细思考, 我不禁为自己汗颜。王老师提到的成功教育案例是我以前一直推崇, 且深信不疑的, 但是王老师对此一针见血, 深刻剖析所谓成功教育案例的虚假和弊端, 让我如梦初醒, 深感自己的浅薄。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中的很多东西不能迷信盲目照搬, 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 通过教育现象寻找隐藏在教育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这样的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

翻看《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书中一个个鲜活、真实、带有困惑问题的教育案例呈现在眼前, 这些案例对我而言, 都似曾相识, 都是一直以来让我困惑迷茫、悬而未解的问题。因为曾经遇到过, 所以读到这些案例, 感觉既亲切又陌生, 感受颇多。

如书中“家长替孩子做作业, 我怎么处理?”这个案例, 就让我深有同感。案例中的孩子写字很慢, 字迹很潦草, 错误百出是事实, 但是, 家长不顾教师的劝说, 三番五次代替孩子做作业, 在教师面前还抵赖。确实, 这种局面, 教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家长, 在我的班上也存在, 我也与他们经常沟通, 但是毫无作用。我曾经想放弃这个孩子, 心里暗自吐槽这位家长毫无素质。但理智提醒我, 责怪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可一时间我真的黔驴技穷, 找不到有效的办法。所幸, 案例中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具体帮助孩子切实提高书写速度,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提高解题能力, 不要责备家长。还可以针对孩子的实际, 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 有选择性地做作业。我想, 这样才是务实的做法,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教育专著, 让我强烈感受到, 作为教师除了要有教育的热情, 更要有教育的智慧。回想自己二十多年的执教历程, 为什么我经常对教育问题一筹莫展, 为什么我就想不到那些方式、方法?我想, 这也许就是教书匠和教师的区别了。作为教书匠, 只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机械重复工作, 这样的工作毫无波澜, 也很难有起色。而真正的教师, 应该是不断学习、不断研究, 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教师, 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推动教育的发展。扪心自问, 很惭愧, 我想, 我至今还只是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上, 没有成为真正的教师。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脱离教书匠的队伍, 成为教育的研究者, 首先, 教师要真正爱学生, 爱教育;其次, 对教育工作要细心, 细节往往决定成败;第三, 要耐心, 教育的工作曲折繁杂, 杜绝浮躁、急功近利;第四, 要多学习, 学习能为教育站在更高起点提供更新更好的教育智慧;第五, 要不断研究, 教师只有以研究者的姿态对待教育, 才能对教育看得更深、更透, 教育才能发展创新。

胡适和鲁迅教育孩子的区别 篇3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能折射出为人父母者的价值取向。在这一点上,胡适和鲁迅有着巨大的区别:胡适希望他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做最上等的人”;鲁迅则较有平常心,他在文坛行走多年,见多了正人君子们的种种丑陋嘴脸,看够了上层社会的堕落,不希望孩子成为空头文学家或空头美术家,他只希望孩子实实在在做人,“寻点小事情过活”。

两位父亲的期望与实现

胡适一生,做的都是“最上等的人”,是皇上和总统的朋友,因而,他对孩子也有一样的要求。胡适的儿子胡祖望在苏州读书,1928年8月26日,在致胡祖望的信中,胡适写道:

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个班要赶在一班的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在一校的最高一排。功课要考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大约是胡祖望向父亲报告考试及格了,胡适才有了“功课及格,那算什么”之说。如果功课是优呢?胡适会不会像当今某些家长,又有别的说辞?难说。

鲁迅临去世时,留下了一个著名的遗言,这就是收在《且介亭杂文末篇》中叫《死》的那篇文章。对于孩子的未来,鲁迅自然是希望“后来居上”的。他说过希望他儿子做父亲做得比他还好。但是,对子嗣未来谋生的手段,鲁迅却写下了这样的遗嘱: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鲁迅的意思很明白,宁可做一个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不要做那种徒有虚名、华而不实之徒。

胡适要求孩子做“最上等的人”,什么样的人算是“最上等的人”呢?他没有展开论述,但像胡适这样,一生大约应算是“最上等的人”吧?倘若以胡适本人为标杆,似乎不好说他的孩子完成了他下达的指标。胡适的长子是有一点出息的,蒋介石政权搬到台湾前后,胡祖望曾在他岳父驻泰国曼谷的一家公司任工程师。1953年迁居台北以后,往返于台湾、美国之间,曾任台驻美经济机构代表。胡适的小儿子胡思杜在美国读了两所大学,都没有毕业,还几乎成了“问题青年”,终于当不成“最上等的人”。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现在也是一个名人了,一生在捣鼓他的无线电,似乎不好断定是否属“寻点小事情过活”之类。周海婴写了一本《鲁迅与我七十年》,其中谈到他的儿子,也就是鲁迅的嫡孙周令飞卖爆米花一事,倒是蛮有趣味的。

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发生一件给国人带来不小震撼的事:鲁迅的孙子周令飞竟然从Fi本跟一个“身份可疑”的台湾姑娘张纯华到台北结婚去了。一时问,境外媒体大肆炒作,港台报刊称周令飞是“海峡两岸第一个闯关者”。

周海婴在书中写道,周令飞刚到台北那阵,有人企图利用他。媒体一片喧哗,有的将他赴台的行动干脆名之为“投奔自由”。有的媒体企图邀他去为其工作,他立即警惕地意识到有可能被利用而予婉拒。他一向热衷于摄影艺术,宁愿改行学习经营之道,当起他岳父开办的百货公司的协理,也不做“出格”的事。

后来,因为修地铁,周令飞岳父开的百货公司门口临时搭起了围栏,交通受到妨碍,顾客随之大减,生意每况愈下,资金滞搁,只好关门了事。周令飞的岳父为了躲债逃去日本,只能靠周令飞这个外来的女婿料善后。

周令飞与张纯华夫妇一下子变得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便是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周令飞也没有做“出格”的事。他们买了一台爆米花机,将爆好的米花批发给摊贩,以此度日。

其实,周令飞的卖爆米花,不正是鲁迅说的“寻点小事情过活”吗?仅凭这点,我认为,周令飞是不愧为鲁迅的后人的,如果他“出格”,在台湾当个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应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里,不仅是有无才能的问题,更是有无操守的问题。依靠自己谋生存,求发展,正是鲁迅这条遗嘱的实质内容。周令飞不仅没有给鲁迅丢脸,实际上正是遵从了鲁迅的遗愿,是照鲁迅的遗嘱办事。

宁可卖爆米花,也不愿做“出格”的事,这有鲁迅的遗风在,这有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在,有如此风骨,我相信周令飞会有更美好的未来——不过,话说回来,哪怕他永远卖爆米花吧,哪怕他永远生活在人间的底层吧,他在人格上也比那些空头文学家和美术家来得更健全,他的生活也比病态者更接近真实和自然。老舍说:“在我看来,(我的)儿子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

教书和育人两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篇4

一、充分利用教材,加强思想教育教师为了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必须有意识地把要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结合教材融化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取得预期效果。

二、针对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重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三、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塑造,为学生树立榜样教书育人能否收到实效,要害在于教师能否在学生的心目中塑造好自身形象,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1、要具有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点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果。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体会下一篇:习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