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机制十篇

2024-09-13

经营机制 篇1

关键词:铀矿,经营机制,效率

铀矿业是发展核工业和核科技的重要基础,新兴的中国核电事业正在加速发展,铀矿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截至2006年,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有500多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4.7亿千瓦,而中国内地总装机容量只占其中的1.6%,仅仅建设了秦山、大亚湾、深圳岭澳和连云港田湾4个核电站、11个核电组,总装机容量为900万千瓦。随着二级铀资源的耗尽,我国很快会出现铀供应无法满足需求的现象,铀的对外依存度将急升至90%以上,因此铀矿开发将面临严峻的供需要求。

1 我国铀矿开采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于各种能源的需求日趋紧张。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大,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的铀矿资源总体仍属贫铀国家。无论从资源占有量还是从资源的品位,可经济开采等角度来比较都较贫乏,但由于它是一种特殊的战略物资,引起国际间的高度重视。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发,利用核能历经近五十年的发展,虽然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核能综合开发利用作出了较大贡献,但铀矿开采也和传统采矿业一样,其开采技术、机械化作业程度、矿山防护、退役治理、资源利用等都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国内其他行业矿山开采,且造成的环境负担较大,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较大障碍。

在2010年4月底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能源战略与环保高峰会上明确表示,我国的核电发展规划将很快推出,规划目标最高或达一亿千瓦。总的来说,现如今利用核能,发展核电事业是缓解能源供给缺乏的有效途径,而发展核电的根本也在于铀矿的发现以及开采。

我国自身的铀矿开采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西北及华南都有较大的矿区。由于发展核电的迫切需要,我们需要加强勘探和勘察技术的发展,加快开发的速度,提高开采效率。据中国核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开采的铀矿量仅能满足2020年规划发电产能目标所需要的1/3,这也就表示更多的铀矿开采量需要来自进口,其中广核集团主要在中亚和澳洲寻找铀矿,而中核集团则与蒙古国开展开发合作。

2 我国铀矿资源分布与生产情况

2.1 铀矿资源分布情况

我国至今已探明大小铀矿二百多个,证实了相当数量的铀储量。矿石以中低品位为主,0.05%~0.3%品位的矿石量占总资源量的绝大部分。矿石组分相对简单,主要为单铀型矿石,仅在极少矿床有其他金属元素共生,形成铀钼、铀汞、铀铜、铀等多金属稀土矿床。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占总储量的60%以上),在一些矿田内,矿床往往成群出现,有的几个,有的几十个,而其中常有1~2个主体矿床存在。探明的铀矿体埋深多在500m以内。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4种;其所拥有的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38%、22%、19.5%、16%。含煤地层中铀矿床、碱性岩中铀矿床及其他类型铀矿床在探明储量中所占比例很少,但具有找矿潜力。

全国铀矿资源分布不均衡,已有23个省(区)发现铀矿床,但主要集中分布在赣、粤、黔、湘、桂、新、辽、滇、冀、蒙、浙、甘等省(区),尤以赣、湘、粤、桂四省(区)资源为富,占探明工业储量的74%。

2.2 铀矿开发与生产情况

中国铀矿成矿时期以中新生代为主,并主要集中在87~45Ma。成矿的先后顺序是:混合岩型、伟晶岩型、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据铀矿床矿化类型、成矿时代和大地构造单元中分布特征,划分了东部铀成矿省、天山、祁连山铀成矿省、滇西铀成矿区。并据矿床成因、赋矿围岩和成矿特征将中国主要铀矿床分为内生铀矿床(岩浆型、热液型)、外生铀矿床(成岩型、后生淋积型)和复成因铀矿床三类。

我国铀资源勘查工作却相对滞后。尽管近十年来,核工业地质系统用国家十分有限的投入,重点进行了北方铀矿的寻找和勘查,并相继发现和探明了一批大型、特大型铀矿床,但基本状况仍是“潜在总量较大,前景广阔,勘查程度较低”。

目前的铀矿勘查覆盖面不足,全国铀矿可勘查面积中,已勘查面不足50%,大多数铀矿地质勘查和研究程度很低,有很多甚至是空白区;勘查深度十分有限,我国绝大部分铀矿床探明深度仅仅在500米以内。从成矿理论分析和找矿实践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1000—1500米之内的深度应是有较大潜力的找矿深度;根据目前预测,铀资源的探明程度较低,我国当前铀矿勘查的年钻探工作量尚不足历史上最高年份的1/3,也仅是西方铀矿大国的1/5—1/3而已。年钻探工作量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我国铀矿的探明程度。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与中长期铀资源保障需求的矛盾在我国已非常突出,成为制约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最主要因素。为满足我国核电和国防建设的持续发展,需加大我国铀矿勘查的投入。普查要由国家来投资,进入勘察阶段后企业可以部分参与,但政府仍然需要继续投入或者给予政策扶持。铀矿床从发现到探明后交给矿山开采的周期也较长,一般需要10到15年。因此,铀矿勘查急需从现在起就加大投入,应尽快摸清国家铀资源“家底”。

目前中国每年开采的铀矿不到1000吨,只够满足国内市场一半的需求。为此中国不得不在现货市场上购买铀矿石并和国外供货商签订长期合同。中国正在积极开采铀矿资源,核能企业也一直努力在铀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合资企业,以减少现货市场动荡的价格对他们的影响。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我国已探明铀矿储量约为10万吨,理论上足够我国用到2020年,但这些铀矿资源的开采相对低效。尽管在中国铀矿通常成片被发现,但通常都是中小规模的矿藏,且大多为中低品位矿(0.05%—0.3%)。现在正在开采的铀矿主要位于江西、新疆、陕西和辽宁,累计产能约每年840吨。目前,中国对天然铀的需求高达每年1600吨,国内的产量可满足其需求的一半。为了弥补供需缺口,我国不得不从国外购买资源。近来我国已被视为铀矿现货市场上的主要买家。鉴于我国正在快速扩张核工业的产能。目前正在运营的核反应堆有11座,另有13座正在建设,此外还有17座已通过安全审查。我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核产能扩充到70GW。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每年大约需要12000吨天然铀用来生产燃料棒。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2010年7月6表示,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至少新建60座核电站,而启动每座新核电站需约400吨铀。

3 我国铀矿开发经营机制效率分析

3.1 我国铀矿开发经营机制

经营机制是经营机体内在的运行、调控和平衡系统,是由经营体内人、财、物的关系和权、责、利的关系有机耦合而成的具备有效生产经营活动的机能。

铀矿开采经营机制是在铀矿开采生产经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活动起到推动、调整、制约作用的有机体系,或者说,是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其内部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推动生产经营活动的机能。而铀矿地勘单位在其成立后30年的时间里,基本上从事单一铀矿地勘生产,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执行的是财务报账制,纯属军工事业型,与经营无缘,处于严重封闭状态,地勘单位本身既无压力,也无动力。目前的经营机制的总概括或总的具体表现形式的主要形式有:(1)“两包一挂”,即:包上交基数、包资产增值、承包单位的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2)“三包两挂”,即:包上交基数、包资产增值、包地质任务、承包单位的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和地质任务完成情况挂钩。

3.2 投入机制与投资效率

投入机制是指铀矿开采的生产经营活动,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和配置其外部环境所提供的物资、资金和人力资源,积极增加自身的投入,包括扩大国家预算内项目来源,开辟铀矿市场,多种经营,利用各种方法吸引外部资金和广泛挖掘人才等。同时,还要利用自有资金的再投入进行技术更新、改造。铀矿的开采,实质上就是开采方按照一定经营目标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投入产出活动。开采方只有增加收入,才能使自己有较强的后劲,在市场搏击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为生产长足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在铀矿开采的投资方面还是以政府等国有企业的投入为主,些许私有企业占少数,也就是说应该从政府投入效率去探讨关于铀矿开采的投资效率问题。

所谓政府投入效率,是指政府投资项目的投入与各类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但是,由于政府在经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政府投资又具有与非政府投资不同的特点。政府承担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等多项职能,政府的多元目标决定了其效率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政府投资效率,不能仅从某一个项目的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而应从政府职能的实现和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程度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适当的政府投资规模、合理的政府投资结构、高效的资金使用都是政府投资效率的体现。因此,本文认为政府投资效率可从四个层次来把握、分析与考察:

(1)政府投入规模效率。即在现有资源的约束条件下,能够实现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均衡的最佳数量。

(2)政府投入结构效率。其核心是政府投资结构合理度问题,主要探讨有限的财政资源总量或财政投资能力如何在众多的资金需求项之间的平衡问题,它应该是基于帕累托的组合效率。

(3)政府投入资金使用效率。即政府投资项目从立项到施工直到完工的整个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及其工程质量问题。

而如今对铀矿的需求越来越大,仅仅只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向市场化改革,运用市场的力量使得铀矿的开采能够达到最佳状态。而铀矿的开采作为核能源的主要供给,对于铀矿开采的投资效率来说,政府每年在铀矿开发等方面的投资相当大,开采的范围也从国内铀矿开采扩展至国外多数地区的铀矿开发。总体上来说,投资是相当大的,而且随着近年来铀矿开采的兴起,其投资会越来越多,投资效率也会逐渐向上增长。

3.3 产出机制与产出效率

产出机制是与投入机制相对应的,指铀矿开采要建立适应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所需的技术开发,项目、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的经营机制。为此,铀矿的开采方要经常预测商情,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对于市场发出的信号作出迅速的反应,并用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取得优胜。

就产出效率来说,铀矿开采是地勘单位的工作项目之一,地勘单位又是省直属单位之一,也就是说作为事业单位而言,其面临的是高投入低效率的经营机制。

(1)参与铀矿开采工作的程序较多,诸如最基本的申办矿产权、采矿权、安全评估、环境评估等,在前期的投入是相当大的。而且还需要对在开采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环境的污染。诸多负面因素的形成会导致产出效率降低。

(2)参与工作的人员较多,就必然会出现一种滥竽充数的状况,往往也因为人们的惰性造成工程持续时间延长等突发事件,致使产出效率降低。

(3)铀矿资源是核电的主要资源,我国对其的需求是很迫切的,而我国铀矿开采的产出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致使铀矿的供给需要靠进口来满足。

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上,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虽然我国核电发展目标有大幅增长,成为未来世界核电最具增长性的市场,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核电发展仍然很低。统计数据显示,日前我国已投产核电装机容量约9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1.3%,比例很低。而世界各国核电站总发电量的比例平均为16%,法国、日本、美国等国的比例更高。显而易见,法、日等国核电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对铀资源的需要量相对稳定;中国当前铀资源需求量有限,铀矿仍处于买方市场。

4 我国铀矿开发经营机制发展对策建议

由于核电项目的崛起,一个以转换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热潮也在铀矿开发中迅速掀起。铀矿地勘单位如何跟上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尽早尽快实现经营机制效率的提高与改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铀矿开发的发展,是摆在铀矿地质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就铀矿开发经营机制的未来发展,谈些粗浅看法。

(1)确保开发技术的创新与领先,必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学成果转化到生产建设的领域才是有效的生产力。要把外面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引进到铀矿开采上来,不能像讲故事那样讲讲而已,要实实在在地干。科技人员的知识要更新,工程技术人员要有真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我们应大胆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旧的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任何抱残守缺、无所作为的思想都是有害的。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铀矿开采的工作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开采过程中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淡化其对国家投资的依赖,呼唤人们对地勘事业的执著追求。

(3)投资主体多元化。我国目前正在研究铀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政策,讨论调整体制,适当放开铀开发。同时也是为未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核电所作的铺垫之一。分散投资是我国铀矿开发投资的有效手段,可以大大地减少风险,同时也必须加快开采的进度,以防止国际市场和形势的突然变化对铀矿开采进程的冲击。除了提高铀的进口,还可以积极参加一些国际铀矿开采合作项目,可促进产量的提升和开采技术的提高。

(4)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方式是指铀矿开发过程中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金等)在各产业的配置数量及其比例。资源配置方式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资源配置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资源利用的效能。通过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分析和研究产业布局情况,进而依据产业布局方式的调整方向,相应调整资源配置方式,逐步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开采过程的整体资源最佳效能。

(5)要加大对铀矿山“三废”进行综合治理,从而提高环境影响的效率。如:铀矿开发的“废水”处理如何做到贵在坚持,达到废水处理率100%,合格排放率100%;污水处理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两者矛盾的处理问题。铀矿山的“废渣”要将集中堆放推广为废渣返回矿山采空区充填,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而且可以消灭地质灾害。铀矿开采的“废气”治理也是极为重要。

(6)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与闲暇时间,可以适当开发第三产业,使得闲暇人员的工作得到合理安排,这样的话投资方面也就不会有所闲置和浪费。

5 结束语

经营机制 篇2

关键词:土地流转,股份合作,适度规模,效应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这就需要集中有效耕地, 打破管理界限, 提高组织化程度,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河北省滦南县龙德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折价入股和现金入股的形式吸收农民入社。目前全县已拥有投资股东22个, 注册资本3 000万元人民币, 吸纳社员180户, 实现土地流转3 000亩。合作社以“与民同利、造福乡梓”为宗旨, 通过设立生产发展基金、风险基金、股东生活困难扶助基金和村庄生活环境改造基金, 壮大自身实力, 增加农民收入, 改变村庄面貌, 促进农村稳定。

1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的做法

1.1 建立土地折价入股机制

龙德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根据本村实际制定土地折价入股的实施办法。土地入股总数不限, 每亩一股, 一股每年折价700元, 入股期限13年 (至第二轮土地延包结束) , 每亩土地折价总款9 100元, 计入个人股本金账户, 和现金入股一样用于经营分红。目前, 已吸纳入股土地1 500亩, 折价1 365万元, 占注册资本的45.5%。

1.2 建立土地股份利益分配机制

合作社实行三次分配办法。第一, 股金延续返还制。合作社每年向入股农民返还当年的土地折价股本金, 13年内股本金全部返清, 社员如继续入社需重新制定土地入股办法。第二, 每年经营利润按1∶3∶6比例进行分配 (10%作为公基金, 30%作为管理费, 60%作为股金红利分配) 。第三, 优先接收土地入股农民到合作社做农业工人, 2014年80元/ (人·天) 工资。

1.3 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管理服务机制

合作社按照生产需要设立了生产经营部、财务管理部、产品烘干仓储营运部、生产资料产品购销部、农机服务部。同时合作者通过拆借资金购置全套农业生产机械设备, 目前已购置烘干设备、小麦收割机、玉米青贮收割机、装载机、大马力拖拉机、播种机械、植保喷防机械共60余台 (套) 。

1.4 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制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 合作社从周边邻村通过租赁的方法流转土地1 500亩, 每亩租金保底价700元, 以2013年的玉米单价2.10元/kg作为土地租赁费标准, 在合作社承租期间玉米零售价超过2.10元/kg时, 土地租赁费随之按比例上涨, 以充分保护流转土地农民的利益, 吸引农民向合作社继续流转土地。

2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带来的效应

龙德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经营以来, 由于管理机制比较完善, 农民入股办社的积极性较高, 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 充分显现出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带来的良好效应。

2.1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龙德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规模经营的理念, 发动农民把自己经营多年的承包地, 以折价入股的形式委托给合作社, 统一规划、统一开发, 实行产业化经营, 改变了本村多年一种一收的传统模式。龙德通过引进娃娃菜、中草药、全株玉米、小麦良种来进行规模开发, 并与北京蔬菜批发企业、奶牛养殖企业、县种业公司签订收购合同, 实行定单种植。所有引进的新品种产值比单户种植效益提高了20%~40%, 并且产生了规模效应。仅青贮全株玉米, 就收获520万kg, 实现产值166万元, 合作社盈利50万元。

2.2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通过土地流转使土地成方连片, 便于实现机械化种植。合作社投资300多万元用于购置全套种收和粮食加工机械设备, 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省劳动力80%以上。合作社利用空闲时间还对周边各村土地实行全托和半托服务, 2014年农业机械全托服务达到400多亩。

2.3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

由于土地集中规模经营, 按照市场技术要求, 规范生产, 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由合作社的技术人员规范操作, 使产品达到标准化, 合作社已提交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 并申请了注册商标, 使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以品牌形象进入市场。

2.4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有效地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了农民收入

龙德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股份制经营, 社员每年收回当年土地折价入股股金, 并从专业合作社盈利中得到60%的分红, 2014年每股就分红200元。入股的农民失去土地以后, 被专业合作社优先聘为农业工人, 又从中获取劳务收入, 因而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

3 发展目标

经营机制 篇3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者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1 研究意义

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经营者是以经营管理企业作为自己的使命,靠发展企业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特殊群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有企业改革,要求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经营者绩效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发展方向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使得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与优化问题。长期以来,经营层、特别是总经理的任免主要由董事决定。而某些职能部门总是将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当作自己的职责,委派的董事等也必须要时刻听命于自己。如此一来,董事会就成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化身,自然不能真正按照市场化要求选聘和评价经营层了。而经营者也就不会对董事会、对企业、对员工负责,而是对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了。所以,董事会的市场化水平和程度,将直接决定直选经营层和总经理工作能否取得成功,能否有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2.2 企业经营者在岗时绩效考核和离岗后薪酬保障问题。由于国有企业所有权缺位使得对经营者的考核评价始终停留在形式阶段,国有企业现行绩效考评体系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励措施仅限于在职经营者,而离职或转岗的国企经营者不能享有该项权利。由于国企经营者离职后得不到有效的社会保障,直接造成其在岗期间使用各种手段以谋求离职后的生活保障的卑劣行径。

2.3 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制约问题。在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政府及相关部门如果彻底放权,不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就会造成监督机制缺失,客观上会造成企业经营者欺上瞒下,使得政策信息不对称,并有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

3 对策措施的探讨与研究

3.1 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企业的发展目标是经营者的内在追求。要想使他们更有积极性和承担风险的意愿,就必须建立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3.1.1 逐步改变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偏低的状况,尤其应注重退休前后的收入反差。要承认其人力资本的价值,使回报与业绩相称;要调整经营者的收入结构,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长期激励,行之有效的方式主要有:增值奖股、直接购股、虚拟股份、分红权、股份期权等。同时需要辅之以精神激励,以激发经营者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对经营者的管理不应仅局限经营者在位时,也应对经营者退位后进行考虑。适当调高国企经营者的退休金和社保标准,提高其股票收入、股票期权收入比重,一方面对经营者来说是良好的激励,另一方面可以调节其退休前后的收入差距,解除其后顾之忧。

3.1.2 建立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优化用人的动态机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现代的用人机制越来越灵活,企业间的人才流动也越来越频繁。要使经营者时刻保持紧迫感,企业就必须有一套灵活的用人机制,对员工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建立公平竞争上岗的经营者人力资本市场和自由流动的经营者阶层,推动国企经营者任免机制由任命制向市场化选聘机制转变。

3.1.3 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建立接管机制。有了较完善的资本市场就可建立接管机制,接管机制使得企业被接管的威胁始终存在。公平收购或代理权的争夺,将会改选现任经营者和董事会成员,从而激励和控制经营者行为。

3.2 逐步完善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经营者努力工作,取得最大经营绩效的欲望。而约束机制则有助于防止经营者为谋取私利而损害公司和所有者利益的不良行为。两者相辅相承,共同促使经营者尽心尽力地实现委托人的目标,即实现资本增值和资本利益最大化。

3.2.1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中国企业市场化最薄弱的环节是法制建设,因此应当建立起科学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国企经营管理行为实施过程管理。按照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成功经验,经营层、特别是总经理理应由董事会来聘用,由董事会来对经营层和总经理的业绩进行评价与考核,由董事会决定经营层和总经理的去留、奖惩。而其他所有制企业所以能够在这项工作上取得成功,其核心就是市场化。亦即一切按照市场规律、市场要求来办事,而不是受制于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因为,董事会是由股东决定的,虽然股东有大小,但利益取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薪酬管理方面,一方面,经营者的薪酬要走市场化之路,一切按照效益和贡献来决定,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居高不下、能涨不能降。另一方面,企业员工的薪酬决定,也要由经营层根据效益状况来决定,董事会可以将相关的意见和要求通过委派董事表达,而不要过度干预。另外,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可有效防止决策失误或经营者为谋取私利而发生的有意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追究其经济责任。同时,建立企业经营者个人信誉档案,作为评价经营者信誉的一个依据。

3.2.2 建立对经营者严格而科学的经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董事会的市场化水平和程度,将是这项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按照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成功经验,经营层、特别是总经理理应由董事会来聘用,由董事会来对经营层和总经理的业绩进行评价与考核,由董事会决定经营层和总经理的去留、奖惩。另外,正因为董事会的市场化水平和程度将直接影响经营层直选工作的效果,因此,经营层选聘出来后是否具有相应的权力、能否承担好相应的责任与履行好相应的义务,也就成了一个值得观察的问题。如果董事会能够一切按照市场化要求选聘和使用经营层、特别是总经理,并赋予总经理足够的企业经营权,那么,包括总经理在内的经营层,就有可能按照市场化要求经营与管理企业,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反之,则仍有可能换汤不换药。endprint

3.2.3 加强职工民主管理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①建立或完善国企经营者工作成果质量评价机制。对于可以进行质量评价的工作成果,应当按有关规定进行评价,特别是业务工作的成果,更应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质量评价。这项工作做好了,绩效考核的质量才能得到切实的保证。②年终考核时要注意倾听不同层面职工的意见,上级派下来的绩效考核组除了听领导班子汇报一年来的工作、领导干部述职、民主测评、检查工作痕迹材料之外,建议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找不同层面的职工听取具体意见,名单由考核组确定。通过这种方式深入了解企业经营者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听取批评和建议方面的意见。有了这些具体的意见,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经营者的整体业绩。

3.2.4 建立完善离任审计制度。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侧重于对“人”的监督和评价,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要重点关注公费出差等项目支出,将经费使用情况在审计报告中单独提出据实反映,为经费公开提供基础。对审计对象存在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行为,应当给予处罚的,由审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公司规定作出审计决定。依据审计决定,企业经营者如有侵占企业资产、资金和资源等情况的,要责令有关人员如数退赔,构成犯罪的可向相关行政机构检举揭发,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审计机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提请董事会进一步研究审议。应当由其他部门处理的问题,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因罢免、职务终止等原因离职的责任人,未经审计,不得解除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

4 结论

加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是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能够增强国企经营者的紧迫感,提高其责任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其的积极性,激励其利用毕生所学指导国企发展方向,同时也有助于肃清国企经营层的不正之风,永葆经营层清正廉洁。

参考文献:

[1]陈佳贵.现代管理综合专题[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改革与管理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3]田志龙.经营者监督与激励[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4]王洛林.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5]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25.

[6]论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与改革[J].体制改革,2003(9).

[7]董俊,陈瑞华.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督与激励机制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3(01):89-90.

[8]程国平.经营者激励:理论、方案与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企业经营战略:战略经营机制 篇4

 

企业经营战略:战略经营机制

 

。什麽是把握准确率的关键?经营管理的动作难度系数越高,准确率就越低;经营管理动作越简单,准确率就越高,管的少,其实才是真正管的好!从企业营销再造的角度,企业经营所有的门和墙都是虚设的,坚持简单经营管理的企业,面对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是简单的,奉行复杂经营管理的企业,面对的始终都是一大堆世界性的经营管理难题。

战略经营机制:

在百年盛世咨询的商业逻辑里,坚持简单经营管理的企业,必须经营的第二要素就是战略。从士气跨越到战略,这个跨度是不是大了一点?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并不过分,但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不能经营士气的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都软弱无力;拥有了士气,但不会经营战略的企业,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发力. 《企业营销再造―抢在竞争对手前面知道的秘密》一书明确指出:企业软弱无力是一种悲哀,企业有力无处用更是一种悲哀!

战略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一个企业对未来的选择。战略是面向未来的,你的企业有今天的成就,来源于你3年前的决策,你企业3年后的结果,取决于你今天的决策,这就是百年盛世咨询所说的战略。百年盛世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联手推出《企业营销再造―抢在竞争对手前面知道的秘密》,就是要提醒所有企业:战略不是帮助企业解决今天的问题的,战略是帮助企业解决明天的问题的。企业今天有了问题,是企业昨天的战略出了问题,企业今天不去经营战略,企业的明天肯定有问题。所以那些等企业出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才去制定或依赖战略的企业,根本不知道战略的真正价值,所以他们永远无法真正去经营战略。

《企业营销再造―抢在竞争对手前面知道的秘密》一书明确指出:无论是万科还是TCL,也无论是华为还是格兰仕,在它们的发展史上,都有经营战略的成功。比如万科在多元化扩张之后决定做减法,收缩于房地产业务,TCL在产业升级中的“王牌电视战役”与二三级城市的“精耕细作计划”,华为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蚕食道路,格兰仕决心整合微波炉全球制造资源,打价格战等等,都对这些公司的未来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可以说,某一个时间段的战略成功,既构成了这些企业的成功基因,也同时设计了这些企业的战略天花板。我们决大多数的企业,甚至许多非常优秀的企业,根本还不知道,怎样去经营一个企业的战略。

对于战略,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已经接触和付出太多了.我们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同一个行业,100个企业做战略,99个的战略是进行业前10名,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正在玩的战略游戏。在百年盛世咨询的战略逻辑里,企业战略不是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的规律是:100个人都选一样的答案,100个人都通过考试。企业战略的规律是:100个企业都选择相同的战略,就有99个必须出局!战略不是用来看的,战略是用来做的,再好的战略,没有一个机制来经营,也是空的。

经营战略很复杂吗?在百年盛世咨询的战略逻辑里,对于坚持简单经营管理的企业,经营战略比经营士气简单的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企业,通常都把经营战略想的太复杂了,把经营士气想的太简单了。经营士气还不简单吗?我们把工资和奖励提高一倍不就士气高涨了?经营战略太复杂了,根本就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搞定的!

当前施工企业的经营投标运作机制 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经营投标,运作机制

1 当前建筑市场的环境

目前对于中国经济来说, 最大的震动莫过于加入WTO, 同其他大部分行业一样, WTO也将给我国建筑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活力。虽然中国的建筑市场很庞大, 近五年的总投资达到了1万亿元左右, 但国内的建筑企业也多达3000余家, 从业人员近3000余万人, 企业市场平均占有的从额十分有限, 其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加上目前中国加入了WTO, 按CATS (服务贸易总协定) 的基本规则, 地方和行业的保护也将逐步的废止, 竞争也将更加残酷。目前, 国际上已有30余个大的承包商进入了中国的建筑市场, 他们的财力、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均高于国内的同行业建筑企业, 国内建筑企业的危机迫在眉睫!

2 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经营机构

中国建筑企业要生存发展, 首先要建立一个能适应建筑市场的机构和该机构相配套的机制, 一个企业最能反映这个机制的就是经营投标, 一个可以拿定单的部门, 该部门就是企业的龙头, 没有定单, 企业也就没“米”下锅, 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图1给出了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投标机构, 它由六个部组成, 即信息部、商务部、报价部、技术部、审查部和专家顾问部。

2.1 经营机构工作流程

经营机构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2.2 职责

2.2.1 信息部职责

信息是拿到工程的基础条件。信息部的主要任务就搜集各种工程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筛选、汇总上报, 供公司领导决策。

当前的工程信息很多, 有真有假, 为使企业节约成本, 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必须对工程信息进行筛选, 实行程序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管理。

信息的搜集, 经营部可以在各地派驻具员, 广泛的搜集各类工程信息, 也可通过中介机构提供信息, 搜集信息时应反映以下要素:1) 工程性质。2) 工程内容 (概况、规模) 。3) 工程的资金来源。4) 工程设计的实施时间。

得到工程信息后, 应快速传回信息部进行归类、编号, 对信息进行核实、分析、筛远, 目的的是最终确定出要点信息。信息分析的原则:第一,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核实, 分析信息的可靠性。第二, 投资是否与企业相适应, 是国内投资即按工程进度进行付款或是BOT (建设、经营权转让) 形式进行融资, 或是EPC (设计、采购、施工) 形式对企业最有利或适应企业, 企业的风险性如何。第三, 该工程与企业的资质是否适应, 是否需与其他相关企业相联合投标。第四, 依据工程性质和规模分析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与企业的实力是否相匹配, 企业的承受能力如何。第五, 工程的要求如何, 即工程技术的难易程度, 要求的设备是否需要国外进口, 如何采购。第六, 工程的回报前景如何。第七, 分析可能出现的对手参与情况。

通过信息分析确定是否为重要信息, 将重要信息反馈相关的追踪人员, 进行重点追踪或增加人力再反馈信息部门再分析, 未列入重点的信息要及时通知其他信息人员停止此信息的追踪, 以免造成重复。

2.2.2 商务部职责

按业主的要求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及投标文件资料。业主进行资格审查的目的在于审查投标商的能力 (综合实力) , 以便选取最好的施工队伍承建工程。资格预审文件根据工程性质的不同, 其内容也不尽相同, 归纳起来大致有六大内容, 即承包商的资质等级、组织机构、承建类似工程经验、拥有的资源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施工设备) 和财务状况及信誉。

具体的编制依据对应业主的要求, 并严格按照资格预审文件编制。资格预审申请书编制完成之后应进行审核, 其审核的程序应按照编制的程序进行, 在审核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工程经验应尽可能的选择获得优质工程奖项的工程项目, 并将工程验收文件、业主的评价及获奖证书附上。

2) 人员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 应选择从事过类似工程并在经验 (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经验) 及工作年限等要求上满足和超过业主要求。

3) 机械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及性能应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4) 财务状况反映其是否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充裕的流动资金或可靠的资金周转能力和信誉。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指标。

a.年生产能力比:

N= (GVS) /G

式中:N——年生产能力;

V——流动资产;

G——工程概算;

S——施工概算;

C——3~5年投标人的平均产值。

此值为衡量承包商完成本项目的能力, 比值应小于1, 否则应有可能完不成任务。N<1为优, 11.5为不合格。

b.速动比:

RQ=Q/W

式中:RQ——速动比;

Q——速动资产;

W——流动负债。

此比值反映承包商在紧急时能利用速动资产归还流动负债能力, 速动比大于1是合格的。

c.合同遮幅比:

P= (0.2×G) / (V-W)

式中:P———合同遮幅比;

G——工程概算;

V——流动资产;

W——流动负债;

本系数越小越好, 表明承包商在执行工程时资金周转能力强。P值小于0.5合格。

d.长期平衡系数:

L= (0.2×G) / (T-U)

式中:P——合同遮幅比;

G——工程概算;

T——总资产;

W——总负债;

本九用于判断承包商长期资产负债与工程概算关系。比值小于0.5为合格。如承包人财务能力达不到上述指标要求, 则必须开具信贷证明。

e.信誉是承包商资格合格的基本条件, 应将获奖证书和业主竣工文件中验收、评价较好的资料附到申请书中, 同时要在整个资格预审过程中向业主做好宣传工作。

2.2.3 报价部的职责:编制报价文件, 对最终报价提供方案

1) 分析该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工程前景, 工程的回报率。

2) 研究招标文件尽可颈有地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

3) 进行现场勘察, 了解当地的地理条件, 地貌、气候水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了解三通一平或四通一平情况, 详细调查当地的材料情况, 包括运距、基本价格并作出相应的预测 (材料涨落的情况) , 调查当地劳动力价格, 综合以上情况, 写出现场调查报告。

4)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该工程的规模效应, 工程的难易程度 (是否需要新工艺、新设备) 工程投入的风险和回报同时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

5) 认真研究报告文件, 仔细编写报价, 提出最终报价的建议稿。

2.2.4 审查部职责

审查所做的商务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先进合理可行。报价是否具有竞争力, 有没有漏项或其他重大失误并给决策层提供最终报价的参考性报价方案。这里对最终报价的决策和审查原则作出几点建议。

1) 依据本单位的施工水平、管理水平、综合能力测算工程的成本。工程成本是一个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最根本的要素, 工程成本越低, 市场的竞争力越强, 当前市场的报价基本上就是企业的成本加上相适应的利润。正确的分析利润是投标报价的重要因素, 根据不同的工程, 依据不同的技术难度来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当前利润, 使其最终报价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 依据业主的评标办法来确定最终报价, 一般业主开标前公布其评标办法 (一般为复合性标底、业主的报价为50%~75%, 报价的最终分析为50~75分之间) 。

3) 如为国际即世行或亚行贷款的项目, 则以最低价中标, 就是企业的成本加微薄的利润的原则进行报价。

2.2.5 专家顾问部职责

依据其丰富的经验对施组提出更合理的方案, 使其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达到业主的条件。

对报价竞争力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评估, 采取何种竞争性方式进行报价, 以确保工程中标并尽最大可能的取得高回报, 给最终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

3 结语

经营机制 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机制激励约束

积极推进国企改革, 建立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 是市场经济和国企平稳较快发展的需求。激励约束机制既包含精神激励与以年薪制、期权制、股经营为形式的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利益导向机制, 也包含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结合的监督约束机制。改革开放以来, 国企改革在激励约束机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整体来看, 目前国企的激励约束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需进一步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讨。

一、建立和健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造就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 应当采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激励机制中的对立统一体, 两者相辅相成。国有企业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性质决定了经营管理者需要倡导奉献精神, 同时其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地位, 又决定了经营管理者需要获得与其风险和贡献相对称的经济报酬。

1. 重视精神激励。

对国企经营管理者来说需要提倡奉献精神;对社会来说需要构筑国企经营管理者的价值认可机制, 塑造尊重企业家才能的社会氛围。两者相互促进, 最终形成社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循环态势。这种社会———经营管理者的互动循环态势主要表现为:社会认可经营管理者的氛围越是浓厚, 则经营管理者自我激励越是强烈;反之, 经营管理者的绩效越是突出, 则社会的氛围越是浓厚。两者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约束的互动之势。精神激励主要表现在对国企经营管理者的成就感的激励。国有企业面临困境, 作为经营管理者需要坚定信念, 知难而进, 把个人价值融入到国企振兴中去。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确定国企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资质, 并以资质为标准实现经营管理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 增强经营管理者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信誉度, 激发其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和事业心。

2. 加强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应体现对国企经营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权利与责任相结合、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以改革收益分配为突破口, 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企分配制度。 (1) 推行年薪制。年薪制即以年为单位核算国企经营管理者的基本薪酬和效益薪酬。基本薪酬按照企业的规模类别确定, 按月支付:效益薪酬与经营绩效联系, 按年分期发放。当年支付不超过应付总额的50%, 余额以风险基金形式存入其专用账户, 任期届满经考核合格后一并支付。年薪制实施需要与任免管理相协调。国有产权代表的年薪由出资方核定, 总经理的年薪由董事会核定, 政府原则上规定年薪构成, 并通过税收等经济杠杆对年薪进行调节和再分配。对有重大贡献的国企经营管理者, 政府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适当给予一次性重奖。市场调节机制需要引入国企经营管理者收益分配中, 以经营管理者的均衡工资率为基础, 经由市场根据经营管理者的绩效确定其收益。实行期 (股) 权制。期 (股) 权制即某一时期某一价格为基准, 以优惠或贴息等形式给予国企经营管理者适当比例的企业股份, 经营管理者以分批兑现的方式取得股份的所有权。对有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者还可以补充养老保险的形式激励。期 (股) 权制以期权的方式把经营管理者的收益与企业的长期利益捆绑起来, 预防和制约其短期行为。 (2) 持股经营。持股经营即股份制国企的经营管理者以私人名义通过购买企业股权或增注资本金等形式投资参股其所经营管理的国企, 实行持股经营。股份由经营管理者私人出资。在综合考虑人员构成、企业规模、经营效益等指标的基础上, 经营管理者持股的数额一般限定在员工平均持股额的5-10倍。持股经营使经营管理者、融资资产经营受益者和资产所有者 (出资主体) 于一体, 并与其他资产所有者结成利益共同体, 既稳定了管理层, 又保障了企业的长期效益。

收益与企业的绩效挂钩是从利益分配上激励经营管理者的基本准则, 在实践中需要实行分类管理。竞争性国企, 经营管理者的收益可由董事会参照经理市场的均衡价格核定;对垄断性国企, 经营管理者的收益可由政府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参照竞争性国企经营管理者的收益和企业实际, 对工资总量或平均工资直接管理;对困难国企, 经营管理者的收益可由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程度适当量化, 通过经营管理者的资质认证, 参照核定其收益。

二、完善和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约束机制

1. 强化内部监督。

其关键在于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需要构筑由权利机构 (股东会) 、决策机构 (董事会) 、监督机构 (监事会) 和执行机构 (经理层) 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国企资产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监督权和经营管理权, 为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内部制衡机制提供了基础。

构筑法人治理结构, 强化内部制衡机制。按照公司法规定, 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既相互分离又彼此监督制衡的权责制。通过制度安排, 约束国企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 规范出资人、产权代表、经营层三者关系。出资人对产权代表的重大决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施加约束;产权代表对经营层贯彻董事会决策日、常经营管理施加约束。在构筑法人治理结构中, 必须坚持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的原则, 实现决策权与经营权分立, 保障内部制衡机制具备组织基础。规范董事会权责和程序, 实行董事会定期报告制, 每月向投资主体报告企业的重大产权和人事变动、限定数额以上的投资及贷款担保、分配方案及资产运营和保值增值。需要指出的是, 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制衡整体, 如果片面赋予执行机构过重权利, 反而会引致内部制衡机制失衡。改制国企必须保证法人治理结构的完整性, 监事会必不可少。设置监事会须坚持“体外为主、内外结合、以上为主、上下结合”的原则。其成员可由出资主体代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其主席的产生可根据国企资产结构的差异采取委派、选派、推荐等方式。作为国有企业, 党组织不可或缺。以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形式, 从组织结构上明确国企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 为党组织对重大问题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创造条件。

2. 深化内部监督。

实现对国企经营管理者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的约束, 必须将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结合起来, 单独依靠内部监督或外部监督, 都难以奏效。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是国企约束机制的两个方面, 不可相互代替。政府对国企的经营行为不加干预, 但对国企的监督职能不能缺位。 (1) 完善稽查特派员制度。1994年《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以来, 监事会在监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收到一定成效,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监督约束责任主体不明确, 影响监事会派出;监督机制也是行业主管部门, 监督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重叠等, 影响监事会作用发挥。国务院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派出稽查特派员是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加强监督约束的新举措, 为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稽查特派员维护出资主体的权益, 代表政府对资产经营公司和重点骨干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企业在财务上存在明显不当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行为, 稽查特派员即向派出机构汇报并请政府行政监督机构进行必要的检查。 (2) 加强考核监督。以严格审计为基础, 业绩考核为重点, 分类分层为方法, 在党委领导下, 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 国资管理、审计、监察和工会共同参与考核国企经营管纪者。需要建立和完善国企经营者目标考核体系, 做为考核国企经营管理者的主要标准。当前, 国企经营者目标考核体系存在弊端, 如考核指标繁琐, 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也纳入考核;考核指标可靠性较较低, 亏损企业也可做成赢利, 赢利企业可改成亏损。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需要科学的考核指标。实践中要强化上缴税收等过硬指标, 并以此判断其它指标的真伪。其次, 需要建立国企决策失误追究制度, 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当前国企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业已建立, 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尚待建立。《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1999年颁发, 需要严格执行。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期届满或任期内调任、辞职、退休之前, 以及国企改制、国有资产重组时应严格审计, 强化监控约束。

3. 国企监察工作纳入国家行政监察体制并逐步予以强化。

国家行政监督通过国家行政监察体制实现, 国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人主体, 需加强和完善国企监察工作, 并纳入国家行政监察体制。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者, 应委派国企 (含国有控股企业) 经营管理者。国企 (含国有控股企业) 的党政负责人交叉任职于法人治理结构中。监察约束国企经营管理者的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 教育和惩戒其不良行为, 应成为国企党委、纪委的主要工作。国企党组织必须发挥监督约束作用, 党组织负责人应依法进入董事会和管理层, 参与党政联席会议, 讨论重大决策和重大人事任免。扩大群众监督、与论监督等民主监督范围和渠道, 强化对党员经营管理者的党内监督, 促使其带头自律。通过把国企的监察工作纳入国家行政监察体制, 在加强党政机关廉政建设的同时, 强化对国企的管理和监督, 防止国企成为党政机关少数人和少数国企经营管理者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参考文献

[1].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吴泽桐, 吴奕湖.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经济管理, 2001年

经营机制 篇7

哈尔滨市健身俱乐部历经近30年的发展,从原来功能单一的几家健身房到现在拥有一百多家功能齐备的大中小型健身中心,实现了量和质的飞跃。而现有的研究发现,国内健身俱乐部的硬件设施已经能和国外俱乐部媲美,但最大的差距在软件,也即经营和管理上的差距,哈尔滨的健身俱乐部也不例外。本研究立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哈尔滨市健身俱乐部的微观经营管理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促进哈尔滨市健身俱乐部管理机制的完善,以提高运营效率和获取相应的运营效益。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对哈尔滨市健身俱乐部整体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哈尔滨市高、中、低三种档次有代表性的健身俱乐部12家为个案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学习了专门的经营管理理论,掌握了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机制信息。

2.2.2 访谈法

走访了12家健身俱乐部的主要经营管理者,获取了俱乐部经营管理的一手信息。

2.2.3 实地调查法

深入各健身俱乐部对其管理机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访谈式调查, 并且获得了真实的一手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教学服务管理分析

健身课程和服务是俱乐部的主要经营产品,其好坏直接影响俱乐部的收益。从教学计划管理来看,调研的俱乐部均采用总教练负责制。从操课内容设置来看,高档健身俱乐部集体操课主要由中、外流行健身课程构成,如印度瑜伽、欧美街舞、肚皮舞、器械操、舍宾、普拉提等。中档健身俱乐部一般设有有氧操、瑜伽、普拉提、街舞、拉丁舞等,有氧操占到了总授课内容的60.4%。而形体、芭蕾、瑜伽和普拉提所占比例不高。低档健身俱乐部主要以有氧健身操、垫上操、形体练习为主,其他内容少有涉及。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有些俱乐部紧跟时髦,忽略了消费者的健身实际,而有的内容安排单一,常年少有变化。

对于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评价,除个别中高档健身俱乐部建立完备的评价机制外,仍有不少中档和低档健身俱乐部管理松散,随意性大。众所周知,教学质量管理主要评价教练员的编操水平、教学艺术、服务意识。哈尔滨多数教练员操化课内容丰富、动作新颖,但从健身者运动中的表现和课后反馈以及从专业的眼光来看,其运动量、运动强度的安排违背了运动生理心理负荷曲线。另外,多数专职教练与会员的交流、沟通频繁,及时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占教练总人数一半以上的兼职教练与会员的课前课后沟通欠缺。

3.2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在作为企业的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走访中发现:哈尔滨市部分中、高档次的健身俱乐部人事构架较齐备,均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然后由总经理聘请技术总监,再由技术总监招聘教学人员。而低档次俱乐部人事机构设置相对简单,有的仅设了前台人员负责财务、销售和服务,而总经理、总教练一人兼之。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作为俱乐部经营主体的教练员和服务人员的管理上,尤其是对教练员的培训管理。对教练员参加培训情况的调查显示:每半年参加一次培训的仅5.35%,每年参加一次培训的占13.33%,而两年培训一次的占34.15%,竟有33.07%的三年才参加一次培训,更有14.1%的没有参加过培训。从培训形式来看,除了行业协会举办的数量有限的培训和个别高档次俱乐部自行组织的培训外,多数教练员都是通过电视、网络或光盘自学更新了技能内容。从培训的内容来看,目前培训的重点在于短期内教给教练员很多的操化内容,而对于科学编排知识与技巧和科学指导会员如何健身方面的知识少有涉及。

3.3 营销管理分析

营销管理是俱乐部经营的主要环节,手段的采用因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俱乐部的自身特色而异。目前,哈尔滨市健身俱乐部营销多运用短期会员制的销售形式,重视卡的推出类别,均设有年卡、半年卡、季卡、月卡、次卡;中高档俱乐部还设有贵宾卡、金卡、银卡;个别俱乐部推出了亲情卡、家庭月卡、双休日卡及情侣卡等;还有的设有学生卡、老年卡等。

从营销现状中发现,多数俱乐部注重产品的宣传和推销,主要通过价格的竞争以获取顾客,注重大量的营销手段的齐头并进,忽略了对销售产品特点和营销目的的正确分析,更忽略了对自身品牌的分析和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的研究。这种只兼顾某一侧面的营销手段,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

3.4 品牌管理分析

品牌形象对作为市场主体的健身俱乐部在目前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一种企业行为,中高档健身俱乐部的运营管理机制将遵循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调研发现,哈尔滨多数俱乐部品牌管理意识不强,概念模糊,仅有4家高档俱乐部注重通过连锁经营来增强品牌形象;有3家俱乐部看中服务质量的提高对品牌形象树立的重要性,也有俱乐部认为改善健身环境尤其是硬环境也能树品牌形象,但多数小型俱乐部没有意识到品牌培育的重要性。

哈尔滨市多数俱乐部硬件环境设施和软件服务内容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项目和特色服务,盲目上马现象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的建立。少有俱乐部注重从整个健身行业的特点出发,致力于提高俱乐部的声誉,树立行业内品牌,以达到培育健身市场,共同打造健身这块品牌的大局意识。

4 结论与建议

1.严格教学服务管理

良好的教学服务是培养健身俱乐部忠实顾客的根本[1]。首先,教练员要在课程开发上下工夫,加强教学研究,关注东西方健身前沿知识,结合本地和本俱乐部特点,创新更多的特殊健身课程,并将交叉学科的知识运用于健身指导中,满足学员不断变化的健身需求和解决健身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加强教法研究,将健身引导成为一种时尚[2]。努力将原本单调的运动变得好玩,改变会员因课程枯燥不能坚持而大量流失的现状,使其在迎合会员各异的健身需求的前提下又不失引领健身时尚的风范,让会员意识到“花钱买健康”的真谛。其次,教练员是会员在俱乐部接触得最多的服务人员,注重细节服务,做到课前、课后留出时间解决会员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帮助会员及时处理健身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树立人本化服务意识,力争每次课介绍一个健身小常识,消除会员的一种健身误区,做到差异化服务。

2.规范人事管理

俱乐部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俱乐部的运营效果。各俱乐部应立足自身实情设置人员构架。中、高档俱乐部应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分工,保证俱乐部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低档次俱乐部可视情况而定,应有保证俱乐部正常运行的人事构架。就教练员的管理而言,建议制定符合本俱乐部运营实际的教练员管理措施,加强培训力度;建议各俱乐部立足健身人群的特点和俱乐部发展的总体规划,本着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专门人才。可以采用送出去、请进来和自己培养等方式,且不能错失与地方相高校联合培养的机遇。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不能忽视对教练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服务意识、教学技能和与会员交流沟通能力等的全面塑造,更不能忽略与健身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的培训力度。

3.强化营销管理

健身俱乐部在确定自己服务和销售对象时要有充分的市场调研,不能一概的都是面向大众,要细分市场[3],体现俱乐部的经营特色。建议俱乐部的销售部门加强调查和研究,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注重关系营销方式的多元化应用。立足现有基础,加强俱乐部与客户间的关系营销,建立、保持并加强与俱乐部会员的良好关系,在日常的服务中与之加强联系,留住已有会员;加强俱乐部间的横向联系,结成企业联盟,共同开发健身市场,拓展营销的空间;建立政府关系营销,利用政府行为的干预和政府宣传的力量来呼吁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并真正的扩大潜在的消费群体。建议俱乐部之间,俱乐部和高校之间以及俱乐部和体育相关协会之间建立起利益联盟,为俱乐部的可持续营销打下坚实基础。

4.加强品牌管理

加强品牌管理任重而道远。在品牌实践过程中,对品牌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是使品牌保持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议俱乐部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力争为顾客提供差异化服务和特色服务,做到关心每一位顾客的需求,使顾客对俱乐部提供的服务产生认同感。建立并完善会员投诉制度,突出对会员的人性化关怀,让会员参与俱乐部的管理,最终实现会员与俱乐部的双赢,从而提高俱乐部的市场竞争力。建议俱乐部在进行市场拓展和品牌运营时应从自身品牌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和整合行动措施,中、高档健身俱乐部在不断提高集体操课、私教课程质量的同时,不能忽视健身环境的改善和健身氛围的营造,努力打造营运特色,保持俱乐部品牌的优势。小型低档次健身俱乐部应利用自身的健身技术和服务,深入社区和广场,向群众推广健康及终身健身的益处,吸引更多的人到俱乐部消费,从而扩大俱乐部的对外影响。

参考文献

[1]程林林.四川省体育产业化驱动力的科学发展观的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

[2]李大威,范旭山.对哈市健身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

经营机制 篇8

摘要: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是由人参与的活动,因此,要提高社会经济活动运行的效率,就必须认真研究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动力机制问题,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调动积极性,一要靠激励;二要靠约束。

关键词:国企经营者 激励与约束 研究

0 引言

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是由人参与的活动,因此,要提高社会经济活动运行的效率,就必须认真研究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动力机制问题,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也是如此。调动积极性,一要靠激励;二要靠约束。

1 现有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存在的问题

由国资委制定的,以实现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为直接目的,以实施年薪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而且,以此为依据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地方所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不可否认,《办法》具有重要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它以制度的方式承认了企业管理劳动的独特价值,并开始把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身份从政府官员转变为企业经营者。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现行制度的初步性、过渡性和局限性。

1.1 将适用的主体称作“企业负责人”不够规范。《办法》第2条规定,其适用的主体包括:①国有独资企业和不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②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权代表出任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列入国资委管理的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将上述主体称作企业负责人,直接来源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第3章的规定。表面看来只是一个称谓而已,但它仍明显带有国有企业传统体制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痕迹。长远来讲,不利于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非行政化和职业化,也不利于与国际接轨。

1.2 年薪制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①年薪制容易引发短期行为,无法对经营者实施长期激励。年薪制属于短期激励,它是以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现实中公司经营者时常需要独立地就公司的经营管理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决策,诸如公司购并、公司重组及重大长期投资等。这些重大决定给公司带来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但年薪制却难以考虑进去。②年薪制要求的条件国有企业难以具备。实行年薪制要求企业财务体系的完全规范化,财务资料的准确和真实,而且所有者能够进行强有力的监督, 否则对经营者的考核就有可能变成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由经营者操控的账面游戏,经营者也可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收入,通过各种途径“寻租”。③年薪制仅仅是一种物质刺激甚至仅仅是一种金钱刺激,不能发挥精神激励作用,难以满足国有企业的特殊需要。

2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可采取的措施

2.1 强化经营者关切度。经营者能否象关心自己的财产一样关心国有企业资产,这是国有企业能否真正搞好搞活的一个决定性条件。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者的关切度,应当说两者是具有一定的联系的。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经营的实践来看,就有不少成功的大企业的经理人员甚至公司董事、董事长也不是企业的所有者,不持有企业的任何股份,不对企业亏损负财产赔偿责任,可是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却仍然对企业保持着极高的关切度。如此看来,让经营者成为所有者,并不是提高经营者关切度的独一方法。事实上,无论作为所有者的经营者还是作为非所有者的经营者,他们对企业的关切度,都取决于一个共同的因素,即企业对经营者的利益回报。作为所有者的经营者,他之所以关心企业,是因为他希望通过企业资产增值给他带来更多的红利收入;而对那些不是企业所有者的经营者来说,他们也自然要关心自己能从企业取得多少收入,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拟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前国有企业“抓大放小” 的改革,就某些小企业而言,为了提高经营者的关切度,让经营者在本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股份,或者把个别的小企业整体出售给经营者,这也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就国有企业“抓大”而言,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者的关切度,决不能象对待小企业那样,也只在资产量化上做文章,公有制占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失出了这个根本原则,中国就没有了社会主义。因此,调动国有大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我们应主要在经营机制特别是企业领导体制上下功夫。具体说来应抓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在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上,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第二,在企业经营者的使用上,要强化激励机制。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企业的年薪制。并视其经营成果分档浮动发放风险收入的工资制度,因此对经营者是一种极好的激励与制约。第三,在企业经营者的管理上,要进一步强化约束机制。应当规定,除政策和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损失外,由经营者经营失误造成的损失,必须从经营者的年薪中作一定比例的扣除,给企业以相应的经济补偿,其不足部分,还应从下年度的年薪中扣抵,使经营者尽量负起经营性的盈亏责任;同时还应以法的形式规定。

2.2 确保职工主人翁权益。需要创新决策参与和利润分享机制。劳动者是生产过程在中最能动的要素,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改制后《公司法》则规定公司制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股东大会,股东大会享有人事权、财产处置权、重大事项决策权和受益分配权。这样一来,就使过去职代会的权利职能被大大削弱,在公司制企业中的地位也相对降低。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出路在于寻求一种新的决策参与方式,即通过一种新的体制安排来达到目的。劳动者职工的主翁权利,在企业内部无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民主参与权;二是经济受益权。民主参与权讲的是职工有权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如果董事会和监事会中既有了出资者股东的代表,又有了劳动者职工的代表,那么企业决策时就能较好地体现劳动者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决策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充分调动股东和劳动者职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从体制上消除现行职代会作为企业领导机构存在与股东会的职能摩擦与矛盾。

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篇9

推进农业体制机制完善创新,是激发生产经营活力、保障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之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和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农业部门的重大任务。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扩大登记试点范围,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服务。深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和监管制度,确保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遏制土地经营的“非粮化”、“非农化”倾向。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强调解仲裁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引导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

二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政策。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扶持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增加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快建立部门联合评定发布示范社机制,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落实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支持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

三是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方向是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总体要求是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

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重点是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在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使公益性服务机构真正做到全覆盖、有保障,切实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关键是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的生力军作用。着力点是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积极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发展多种形式、便捷有效的服务模式。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通过探索服务模式、总结典型经验、树立推介典型、研究扶持政策,从基层入手务实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四是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神圣权利,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根本体现,也是农民进退有据的重要保障。要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具体办法,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障农民对集体资源和经营性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强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加快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程。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创建活动,大力宣传示范县先进经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加大农村审计监督力度。建立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

经营机制 篇10

一、扩大营业网点覆盖面,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南海本地人们的生活, 满足老百姓的金融需求, 南海农商银行加快探索创建社区银行的步伐, 广设营业网点, 实行精细化管理。南海农商银行在区内率先迈出探索创建社区银行的步伐, 广设营业网点, 至今已有240多个网点, 为南海区从业人员及营业网点最多、信贷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的银行。针对一些较为偏远地方的金融需求。南海农商银行还在继续扩大营业网点的覆盖面, 加快建设夜市银行、跨区支行, 使金融服务走进郊区、融入社区, 渗入到每一个老百姓的生活中。此外,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点的服务环境, 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金融带来的便利, 南海农商银行积极加大投入,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居民区或闹市区离行式自助银行的数量, 优化各营业网点自助设备的性能和质量, 满足客户24小时的个性化业务需求。

基于营业网点在全区覆盖的网络优势, 南海农商银行极力做好基础服务, 突出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 提供存取款、支付、结算、租赁和企事业单位各种费用的代收代发等便民措施, 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实实在在的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曾说:“中国不缺少全球性的大银行, 缺少的是在城市社区和农村为广大民众踏踏实实服务的社区银行。”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一份子, 及时有效为民提供价格实惠、便利、安全的金融服务是责无旁贷的。

二、丰富金融产品, 创新服务模式

发展普惠金融, 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 离不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断丰富和创新。为此, 南海农商银行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打通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在内的电子渠道, 不断升级支付工具和手段, 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

根据普惠金融需求多样性的特点, 南海农商银行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细分贷款品种。针对个人, 不仅提供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信用贷款、住房装修贷款等业务, 还重磅推出卡个人自助循环贷款, 只要审核客户的资信状况达到要求, 即可在一定期限内核定最高贷款额度供客户循环使用, 客户还可自助完成借款、还款等相关手续。针对企业, 南海农商银行提供的服务包括各类非消费性贷款、贸易融资、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证 (含保函) 、信用证、票据承兑等表内外授信和融资, 以及相关的中间业务。

为了解决一些微型企业主、个体业主融资难的问题, 南海农商行还成立了微贷中心, 专门负责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农、小作坊、小业主等经营性或消费性贷款业务。为践行“信速贷”这个品牌的服务理念, 南海农商行持续优化贷款审批, 提高贷款授信率, 改进再贷款管理。并对经考核共同认定的成长型小企业贷款, 开辟“绿色担保通道”和“绿色审批通道”, 且要求客户经理“走出去”, 主动上门服务, 由“坐商”向“行商”转变, 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粘度。2013年, 南海农商银行累计为2883家小微客户发放贷款79.19亿元, 规模在全省农合机构中排名首位。其中, 与区政府联手推出的“育鹰宝”产品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2013年服务小微企业二十佳金融产品”称号。“信诚为本、速达未来”, 南海农商行小微金融部现已研发出20多款个性化产品, 能有效满足不同层次的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 助力小微企业腾飞。

三、普及金融知识, 维护消费者权益

所谓普惠金融, 就是要将金融知识普及给大众, 将金融服务惠及给民生。当今, 金融产品日益丰富, 但金融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应用技能却迟迟未能与之同步发展, 因此, 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其实是普惠金融的第一步。

南海农商银行自成立以来, 坚持走村组访商户、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送金融知识入社区活动, 如“贷款客户关爱行动”、“金融知识进万家”、“百姓金融风险防范周”等普及金融知识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建设, 将活动理念真正渗入到有金融需求的消费者心中。通过社区金融服务与金融宣传, 普及了金融知识, 提高了居民的金融信用意识、消费意识和安全意识, 有效地维护了客户的金融消费权益。2013年, 为践行“银行业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理念, 南海农商行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 将各种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落到实处, 带到老百姓的身边, 引领消费者充分认知贷款、银行卡、理财、网上银行、自助银行、代销产品、防反诈骗、非法集资等多个方面的相关常识, 帮助公众实现“多一份金融了解, 多一份财富保障”的愿望。另, 南海农商行每年如期开展长达一个月的“金桂服务月”活动, 活动期间, 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众多优惠甚至免费的服务项目, 还千方百计地将金融知识和关爱送进千家万户, 以实际行动为消费者的权益保驾护航。只有通过金融宣传, 普及了金融知识, 居民的金融信用意识、消费意识和安全意识才能提高, 客户的金融消费权益也才能得到有效维护, 才能合民意、得民心, 才能深入践行普惠金融的服务理念。

四、相信“二八定律”, 更重视“金字塔底层理论”

很长时间以来, 金融机构笃信所谓的“二八定律”, 即企业80%的利润是由20%的高端客户创造的, 因此更愿意投入更多资源服务那20%的高端客户而忽略了生活在“金字塔底层”的大众客户。甚至很多金融机构还因此背上了“嫌贫爱富”、“傍大款”等骂名。

如今, 普惠金融呼吁人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金融服务的权利, 倡导所有金融机构不仅要热心为社会的高层服务, 更要为中层、底层的普通大众贴心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银行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 用“金字塔底层理论”向“二八定律”发出了巨大的挑战。其实所谓的“金字塔底层”是一个市场基数大、总购买力强、发展潜力旺盛的群体, 只要我们为这个群体提供合适的产品、价格和服务, 打通开往“金字塔底层”的市场, 不仅能赢得“金字塔底层的财富”, 推动企业经营, 还能将众多的利民措施惠及社会底层, 达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良好效果, 进而实现多方受益、合作共赢。这也是成熟的普惠金融体系应具备的内容。南海农商银行扎根南海本地六十余载, 一直秉承“相伴多年, 更贴您心”的服务理念, 不嫌贫爱富, 不挑肥拣瘦, 致力于服务当地老百姓, 强调服务对象的广泛, 且将农户、小微企业等低收入群体纳入服务对象, 不断完善特殊金融消费者群体的服务措施和形式, 群众基础广泛, 客户信赖度高。

上一篇:处方点评下一篇:窗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