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基建布局三篇

2024-05-13

重大基建布局 篇1

“基地”一词源于军事术语,指武装部队赖以保障给养或由之发动军事行动的地点或设施。现今基地是指作为发展某种事业基础的地区,或开展某项事业的专用场所。“创新基地”指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并对某一领域或产业创新与发展具有较大引导和支撑作用的创新组织,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创新基地载体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科研院所(独立科研院所、大学科研院所)、转制院所(科技型企业)、企业研发机构(如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按依托机构性质有四种类型:依托研究机构、依托大学、依托转制院所和依托企业。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依托单位有八种类型:依托大学、综合类科研院所、基础类科研院所、公益类科研院所、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转制院所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

依据创新链的结构,创新基地大致可以分为研究试验基地、技术开发与工程化基地、产业化基地等三种类型。其中,研究试验基地的载体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科学工程(科学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知识创新工程基地、“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等;技术开发与工程化基地的载体有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农业科技园等;产业化基地的载体有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科技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产学研结合创新基地等。

创新基地建设是关系到国家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大举措,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多年来的持续发展,我国创新基地建设虽然提高了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创新基地还较少,在一些环节上还难以支撑国家重大专项和战略性产业发展,其布局和管理运行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学者、政府机构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1 国内文献总量及分布

1.1 文献总量和分布

通过对国内CNKI数据库的初步检索(自1915年截止2011年2月),发现有关创新基地的文章有3 200篇;使用万方数据库检索到的创新基地相关文章有2万多篇,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文章1 900多篇。对创新基地具体的组织形式进行检索,文献情况如表1所示。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截止2011年2月)

使用关键词“创新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研机构”等与“管理”、“机制”、“布局”进行组合检索,CNKI检索文献情况如下表2所示。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截止2011年2月)

1.2 研究热点

从分布上看,我国各类创新基地研究热点分布如图1所示。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截止2011年2月)

目前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这三方面上。

从内容上看,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研究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文章大多集中在对创新基地类型、概念、作用的简要介绍,较为深入一步的研究也只是概况性地介绍了某类创新基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鲜有在宏观层面对我国当前重大创新基地的布局和管理机制体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建设创新基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创新基地的布局和管理机制受到各企事业单位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2.1 针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

从检索的文章看,近年在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的研究越发成为关注的重点,也有很多文章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意见。

2004年王富涛的硕士论文《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研究》对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后20—40年的定位发展趋势作出设想,总结出国家重点实验室20年来形成的管理与经费投入模式。

2006年1月宋伟在《中美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刍议》一文对比中美国家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举例分析美国能源部最重要的9所国家实验室大部分建立在研究型大学中,其管理可以概括为“政府拥有,大学代管”;实验室内部实行主任负责制和合同签约方式,由联邦职能部门和同行评议进行定期评估,并对我国国家实验室管理提出了建议。

2008年9月赵玉龙的《高校研究基地建设现状的思考》一文指出了研究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二是国家技术中心建设过程中重点实验室的痕迹过重;三是研究基地的运行受依托单位影响较大。提出在建设中应要凝练好研究方向和平台;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原则;依托优势学科,突出建设特色;研究基地建设不可重投入轻产出。

2008年11月吴根的《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从学科、地域、主管部门等角度分析了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的建议,即要加强前瞻性,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战略性布局;强化宏观管理部门的调控能力,体现国家意志;加强领域分布的针对性,合理竞争,共同发展;加强吐故纳新,保持实验室的高水平。

2010年4月兰州大学王志成的硕士论文《对甘肃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的研究》通过了解甘肃省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背景,剖析其发展轨迹和运行机制,运用科技哲学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将其建立与发展放在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科技体制的进步的大背景下予以综合分析,总结甘肃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建立以来形成的管理模式,深入分析了制约甘肃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各种问题,并结合我国长远发展战略思路提出甘肃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管理的设想与措施,对于推动甘肃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主创新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010年12月王鹏的《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一文中指出管理模式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具有关键影响。文章对目前我国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存在的三种现实管理模式,即实验室-学院一体化模式、跨学院平台型模式和直属二级单位模式与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的理想模式存在的学科发展、行政地位、人员流动、管理机制、资源共享上的冲突进行分析,提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致力于实验室自身需要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与和谐发展。

2.2 针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

2003年浙江大学李钢的硕士论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运行及其机制研究》提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政策目标和原则,从建设流程和外部支撑环境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2008年东北师范大学李刚研究生论文《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策略研究》从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工程研究中心的现状,主要总结了美国工程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合作研究中心以及我国工程研究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现状。

2008年6月徐峰在《我国国家级科研基地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中介绍了我国国家级科研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对总体布局、国家给予的支持及其管理与运行进行叙述。

2009年6月,赵捷等在《政府支持科学仪器设备产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思考》中分析我国高水平科学仪器研发基地缺乏时指出:到2008年正在运行的22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中,只有4家直接以科学仪器设备命名;在总数约350家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直接与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相关的不到10家,而且在企业中尚未建立科学仪器研发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9年7月程家喻等在《科技跃升期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处于快速跃升期,具备了科技大发展的能力,但仍然存在缺乏一流人才、创新团队和领先企业等问题,人才培育的关键是要建设好创新基地。

2010年6月李天柱等在《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网络及其启示》中以五个国外典型集群为研究对象,观察了生物技术产业研究开发的集群现象与创新网络的主要成员、网络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分析指出: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专家型公司(expert companies)和核心公司(core companies)等不同类型的创新基地为主体的创新网络中,集群内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是网络中最核心的成员,其意义和作用远比一般的集群创新网络中的科研机构要大得多;同时,只有科研机构密集、基础研究水平高的组织集群,才具备形成持续创新能力的基础。

2010年9月程方明在《关于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思考》一文深入探讨了依托高等学校建设工程研究中心的运行模式、合作关系、资源整合、建设方向、团队建设、开发特征等关键问题,为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提供参考。

通过观察发现,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研究从2003年才开始逐渐起步,开始大多通过分析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定位研究其存在问题,目前研究热点则集中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上。

2.3 针对大学科技园的研究

2005年李林的文章《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运行模式及策略研究》从大学科技园运行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模式,指出我国目前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高校、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对大学科技园认识不够;政府色彩太浓;缺乏管理人才及市场开拓型人才;缺乏风险投资资金;相对封闭,缺乏开放性;同时也提出了有助于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策略:坚持以高校为主导;政府积极支持;实行开放式办园,封闭式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设立科技园管理平台公司;大力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加快培育资本市场,解决资金难题。

2007年段然的研究生论文《我国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研究》引入经济学模型研究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将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划分为宏观指导层、中观协调层和微观运行层,并结合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双重属性着重讨论了狭义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微观管理层的几种管理模式如政府管理型、政府协调型和政府扶持型,最后提出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管理模式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自2004年以来,我国对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相关文章越来越多,虽然研究热点仍集中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但是对管理与运行模式探析的文章在逐渐增多。

2.4 针对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

2001年李森柏的硕士论文《国有企业技术中心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分析了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008年李建华在《知识经济下企业技术中心创新管理模式研究》中结合我国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对我国企业技术中心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21世纪知识经济下企业的技术创新组织部门——技术中心面临着智能和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变化,原来的技术中心组织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需要,提倡建立一个开发的、灵活的研究开发网络。

2009年10月湖南大学孙耀吾等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战略共振效应及实证研究》一文中叙述了企业创新活动始终在技术和市场战略的共振效应中进行战略组合,不同类型的创新战略组合及其共振效应下的创新战略调整具有不同的绩效,并结合数字家庭产业闪联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的案例分析,说明了以企业创新基地为核心形成的技术标准联盟及其所带动的研发、扩散网络在实现企业创新战略和应用战略共振效应方面的作用。

研究发现,相比之下,对企业技术中心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多,是研究的热点方向,2001年开始就已经有较多研究文章出现,但以现状和评价类的文章为主,对管理、运行机制和布局研究的专题性文章尚少。

2.5 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研究

2006年刘明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作与管理研究》中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作与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运作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包括:转变政府在孵化器产业发展中的角色,确定合理的盈利模式,制定科学的入驻标准,以市场的方式配置孵化资源,建立多渠道的退出方式,确定合理的治理建议等。

2010年8月李继文的硕士论文《上海杨浦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机制研究》阐述了孵化器管理机制研究的意义与目的,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阐述研究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分析得出管理机制对于企业孵化器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以杨浦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研究。

研究发现目前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机制、发展模式上的研究文章较多,且从2004年开始一直不断增加,预计有可能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2.6 针对农业科技园的研究

2004年何忠伟在《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分析》一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发展的现状,认为尚存在配套政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多头管理与体制不顺、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从自身的特点、实践情况、农业科技实力等方面分析其发展潜力,并提出我国农业科技园发展的对策。

2004年贺志胜的硕士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运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现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与运作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思路、基本框架及发展对策。

研究发现,相比之下,目前对农业科技园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现状问题上,还有待深入探讨。

2.7 针对科技产业基地的研究

2004年8月晏敬东的《科技产业基地的运行机制研究》一文从科技产业基地的动力机制、环境机制、市场机制、风险机制、运行的支撑体系等五个方面对科技产业基地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2004年刘昌屏的《科技产业化基地的管理模式研究》一文分析了我国科技产业基地发展现状,对科技产业基地的类型、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化基地未来发展模式。

研究发现,相比之下,目前对科技产业基地的研究为数尚少,还没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

3 综述文献对创新基地布局与管理的建议

建设创新基地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检索到的文献研究发现,为使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得以更好地发展,研究人员多数都提及的建议有:加强前瞻性、强化战略布局、强化管理部门的政策扶植与引导、加强部门合作与集成、实现自主创新等。

3.1 关于我国创新基地的布局

(1)文献中所见,“八五”以来,我国经过若干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已经在学科、技术领域方向上进行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形式的创新基地布局,我国在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在学科领域方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于化学、数理、地学、信息、生命科学、材料和工程等7个领域。“十一五”以来,向交叉学科、大科学工程等学科融合的方向进行布局,并且开始在企业进行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集中于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

在地域分布方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在前沿学科和前瞻性基础技术研究活动活跃、科技相对比较发达的教育部重点大学和中央级科研机构集中的地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布局在技术领域具有优势的中央科研机构、大学所在地区,同时,与其所在地周边相关产业技术领域的区域发展基础有比较密切的关联。

截至2008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21个,试点国家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个,国家大学科学仪器中心12个,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15个。另外,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建设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特色产业基地、农业科技园等,在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中也设置了各种研发中心或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化中心等形式的创新基地载体。

(2)文献中所见,从我国创新基地总体布局层面上看,各类创新基地载体拥有大量的国家科技和教育资源,几乎集中了我国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最优秀的人才,在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缺乏统一布局,特别是缺乏科技创新生态链上的总体布局与规划;科研基地地域分布不均衡,目前已经形成规模的各类创新基地载体多数建设在经济、社会、科教资源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在重大基础性科学问题及全球性重大议题的基础研究与创新方面还需要超前部署,等等。

(3)建议发挥政府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和战略性技术领域研究的主导作用。在国家层面上布局和组织在关系国家战略利益、突破经济和社会发展瓶颈性约束、引发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等关键领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基地。进一步支持和加强基础研究的国际交流合作,与发达国家共建国际性、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机构(科研基地)。

3.2 关于创新基地的管理机制

(1)建立统一协调的宏观管理机制。

创新基地载体的组织管理结构上涉及宏观管理部门、依托单位和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尚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如:1)宏观管理条块分割,与依托单位的关系不明晰;2)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有些科研基地的大型仪器设备未能有效利用,尚未实现真正的开放、交流与共享;3)基础性科研基地还需要稳定的经费支持,工程型科研基地缺少基本的运行维护经费。建议加大对创新基地建设的投入,包括财政投入和利用政策激励措施促使企业增加投入。对创新基地进行重点支持,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主要应由这些创新基地来承担。

(2)建议实施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计划。

以培养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目标,在任务带学科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计划。一是按照创新链和学科进行整体布局。重点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重点建设一批战略高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在各类创新基地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学科布局的合理性和完整性,重点建设一批交叉学科创新基地。二是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类基地。在现有各类创新基地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扩大建设;对于已与重大创新基地功能相似的,可以通过严格评审进行认定。

(3)建议加强创新基地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避免重复和分散。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大的挑战在于制度、人才和物质能力的加强,包括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需要打破部门和区域分割,协同集成各方面科技发展资源,建设和持续地维护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基地要为经济发展和提升产业技术竞争力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夯实持续创新的基础,积累持续创新的能力。

央行布局债市“基建” 篇2

债券市场发力的趋势,在2013年将得以继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认为,这意味着未来债券融资这种成本更低的融资方式在政策层面将获得更多推进。

这一势头在2012年底已经出现端倪。《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央行内部于近日专门举办信用评级讲座,并在做相关研究,加强推动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并促进投资机构内部评级。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信号意味着,央行正在布局加强债券市场的机制建设。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看来,债券市场发力的背后是融资结构的深刻变化,它并不单纯是一种金融产品的设计,相反,其与近几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的变化息息相关。实现宏观经济调控方式逐步向市场化的间接调控转变,是中国政府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目的。而央行在其中的推进与布局显然举足轻重。

布局债市

在三分天下的中国债券市场,央行推动的银行间债市已成为主板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末,经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量规模突破4.1万亿元,较2011年底增加1.1万亿元。而2011年底3万亿元的存量已占中国直接债务融资规模的60%。

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央行宏观调控的操作意图能通过债券市场传达和体现,银行间债市成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平台和货币市场联通资本市场的渠道。

“通过债券市场调节流动性,以价格工具进行宏观调控,这样能扩大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副总裁胡艳妮说。

事实上,债市发展的紧迫性从2009下半年起就越发明显。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入,中国货币增长迅速放量。随后,又开始实施连续的紧缩政策。同时,国际金融业正在此时开始对银行的风险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包括巴塞尔协议III等一系列监管指标推出,对银行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提出更高要求。

这一态势在2012年更加凸显,地方融资平台在房地产调控与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嗷嗷待哺,融资困难已经成为一些地区2012年的头号难题。

“社会融资的现实需求正在倒逼债市深层改革。”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如何保证前期刺激政策下投入的项目不烂尾,满足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社会融资需求,但又要控制货币供应量不快速上升,具有逆周期特性的债券融资成为央行解决现实难题的选择。

接近央行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指出,目前央行以及金融机构对融资问题的认识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在宏观政策的考核指标上,央行不仅提出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概念,还将进一步放开债券市场管制、积极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定为债市发展的大体思路。

目前,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地方融资难题,央行陆续推出多种债券,例如资产收益型债券,对地方政府现金流好的资产直接发债融资。在保障房建设上,银行间市场的债务融资,已成为保障房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上,至2012年10月末央行已批复近2000亿小微企业金融债。

谢多表示,未来10年的大趋势,是银行贷款将在整个社会融资中的比例进一步下降,有可能下降到30%、40%,与美国融资结构相近,而中国企业债规模也会与贷款基本持平。

上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上,社会融资与银行贷款的比例拟通过计量实证得出。但如何推进社会融资结构转变,不是一个宏观政策如利率、汇率能调控达到的,具体的微观债券市场发展仍有许多制度性制约,一些体制上具体操作上的障碍仍需要改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吴庆认为,央行的这些考量与规划布局,表明其正在为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做出积极的准备。

多重影响

一些分析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债市的进一步发展,将对央行宏观调控、市场融资主体商业银行发展产生多重影响。

2008年下半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并发行了首单中期票据融资800亿元。3.85%的发债利率只相当于同期贷款利率的60%。五年来,通过这种新融资工具,中石油不仅得以持续融资,还节省了将近500亿元的财务成本。

此外,中石油的融资地位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5年前,银行贷款是中石油的“主粮”,占中石油融资量的90%,5年后,中石油90%融资都是通过债券市场完成,并且能自主决定何时以及在哪里进行发债融资。

企业融资结构之变,也推动了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5年前,银行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例如,2008年工行对中石油的贷款是195亿元,债券承销400亿元,但至2011年,工行对中石油的贷款230亿,量上基本没有变化,但工行对中石油的债券承销已超过1000亿。商业银行债券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现在社会融资结构最大变化是金融脱媒、金融多元化。直接融资主要是债券,其次是股票、信托、票据以及其他多层次资本市场。”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说。

风险监管难题未解

虽然有关债市的一系列规划布局正在大力推进之中,然而制约债市发展的短板——风险监管问题,目前来看却颇显棘手。

风险监管之难,来自于监管主体过于纷杂,以及债券产品信息披露、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等几个方面。处理风险监管问题过程中的利益重新分配、行政逻辑指挥发债、风险披露评估体系建设难题等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可能都将成为阻碍债市得以真正发展的桎梏。

当下,中国债券市场分割严重,公司债由证监会负责审批,企业债由发改委管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券则由央行主管的交易商协会负责。监管协调已是债市发展的一大矛盾。

8月31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发改委已经成立部级协调机制,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就进一步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发展的思路达成了共识。各有关部门将在现有分工基础上,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

尽管如此,“审批多头是中国债券市场目前最大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室主任范建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债券评级方面,目前在银行间债市,仍存在债券产品信息披露待完善以及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问题。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指出,评级问题不解决将影响中国债市的发展。

“国内评级公司职业操守不被认可,生存空间受券商内部评级机构的挤压。在评级泡沫下,融资主体往往有意隐瞒重要信息。发债后,短短几天就亏损预警。目前投资机构最需解决的,是怎么样去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刘东亮说。

在付兵涛看来,从市场角度,中国本身债券的品种、市场的深广度与经济规模还不成比例,特别是债券评级建设,企业诚信、风险自我约束、机构对风险识别,央行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根据央行日前的动作可以发现,评级问题已经受到重视。如何建立中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将成为央行今后在债券市场发展上的主要工作之一。

重大基建布局 篇3

大纲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

(五)小结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历史使命和光荣目标共同决定

(二)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党应对考验、战胜挑战的必然要求

(四)当前急需防范和化解危险

正文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2015年2月2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新命题、新任务、新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2年已进入迈进小康社会的冲刺年,全国人民、全党吹响冲刺的冲锋号。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实现双倍增长。

2014年国家统计局显示,2014年我国GDP合人民币63万亿左右,比2010年的40万亿增长约58%。

本课教师认为,约在2017年,我国GDP可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计划。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要措施、主要任务,作了整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留死角,全覆盖,无空白,无例外,即全面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的改革现在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现在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象征着改革进入新阶段,翻开新的一页。改革之初,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从局部、外围做起,最后实现整个体制转轨。我们现在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不再是改革之初的简单任务和目标,面临的全是新难题。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依法治国是全方位的铺开,全覆盖的推进,不留死角,不留空白,毫无例外,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各领域。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围绕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同时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作出周密部署——六大任务,包括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 2014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提出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并作出安排和部署。

(五)小结

2014年12月,总书记到江苏视察工作,首次提出“四个全面”。

2015年1月13日,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召开,总书记作会议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要在“四个全面”的格局下进行。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正式提出“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命题。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概括、新论断、新任务和新发展。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概括和结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总书记,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承担的历史重任,以及对现代化建设的组织推进的系统思考,得出的重要判断和重要命题。“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命题和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新发展,揭示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和核心目标。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历史使命和光荣目标共同决定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艰巨的历史使命和中国现代化建设要努力完成的光荣目标,决定了我们必须有宏观的、反映中国特色基本规律的战略、方略来做保障。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判断和命题是当前全党的战略方略,它服务的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的艰巨历史重任和光荣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提出光荣的历史使命和艰巨的历史重任——两个百年目标。

第一,到2020年,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四个全面”的第一个方面。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100年献礼。

第二,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总书记的带领下,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习总书记发表讲话,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命题。中国梦是对两个百年目标的进一步高度凝缩和概括。

(二)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深化的需要。改革需要重要的战略、方略和顶层设计。现在改革处于在深水区和攻坚期,更需要科学的、系统的大战略,猛攻有效的推进改革的大体系。

(三)党应对考验、战胜挑战的必然要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应对考验、战胜挑战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现在面临四大考验,需要组织精良的队伍,分工明确的工作,从而战胜各种挑战和考验。

中国共产党现在经受四大方面的挑战: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四大考验有如四波滔天巨浪,反复冲刷着队伍。事实证明,有些党员干部没能经受住考验最终被依法裁决。

总书记强调制度建设,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市场经济大潮、改革开放的滔天巨浪,没有章法约束,党组织便无法应对。

(四)当前急需防范和化解危险

上一篇:我要练下一篇:三标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