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护理七篇

2024-07-21

日语护理 篇1

一、护理专业社会发展前景

1. 国内形势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明显。按照卫生部要求, 我国医护比例应该为1∶2, 而目前全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 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 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更是相差甚远。《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提出目标: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 实现护士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预期到2015年我国的医护比例将达到1∶1, 每年需要培养各层次护士15万人。这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培养与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国际形势

国际护士协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将2006年国际护士节的主题确定为“Safe Staffing Saves Lives” (护士的合理配置对拯救生命至关重要) , 目前护士配置不足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未来10年, 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 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

就日本而言, 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 在未来5年内, 需要护理服务的老人将增加150万, 达到600万。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 目前日本大约有110万人从事护理工作, 还有2.6万个岗位空缺。今后5年, 该行业预计还需要30万至50万名员工。日本厚生劳动省提出很多优惠政策, 比如政府支付护理培训费用、大学生在正规护理机构服务5年以上免还助学贷款等措施, 以吸引更多人加入护理行业。

二、日语护理人才就业前景

1. 国内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强, 老龄人口将不断增多, 社区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从这一形势来看, 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 保健医师、家庭护士将成为热门人才。据有关业内专家介绍, 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 同时, 护理人才又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

2. 赴日就业前景

鉴于日本国内护理现状, 一些日本护理服务公司将目光转向人力资源丰富而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中国。中日双方都希望借力于中国国内各大院校, 为中国赴日护理人员派遣工作寻求一条全新的国际合作双赢道路, 进一步拓宽外派劳务领域。学生只要掌握了护理基本技能, 日语达到二级水平, 经日方测试合格后, 就有机会成为日本的留学生, 可在日本深入学习护理专业的相应课程, 在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资质证书后, 由日方负责安排在护理行业就业。这样, 一方面拓宽了我国学生的就业渠道, 减缓了国内就业压力;另一方面, 通过这种渠道, 加快了我国的护理行业与世界接轨的步伐, 既实现了专业国际化, 又实现了就业国际化。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日语护理人才就业渠道非常宽泛。在我国医护比例严重失衡、老龄化加重的现状下, 不仅可以在国内各级各类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康复卫生机构就业, 从事各科临床护理、老年护理、社区康复护理、残疾康复护理与管理工作, 还可以进入高等院校或医学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致力于国际护理事业的毕业生, 还可以选择到日资、中日合资医院, 或者走出国门, 从事涉外医护服务及护理工作, 进行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 成为国际化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祁承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和谐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62) .

[2]邓慧, 王明珠.涉外护理专业就业市场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06 (20) .

日语护理 篇2

商务日语人才大多在日资企业和在日本的中资企业就业, 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 2010年中国的外资企业 (除港澳台资企业) 共138298家, 其中日资企业共22307家, 占16.13%。按平均每家日资企业雇用138人的基数计算, 日资企业在中国直接雇用了约300万人。值强调的一点是, 这并不包括间接产生的雇用……2005年—2008年, 中国的日资企业数连续三年增长。2008年中国的日资企业数量攀至峰值, 共25796家。受经济危机影响, 2009年的日资企业减少到22263家。中国外资企业 (不含港澳台资企业) 的总数也从2008年的251064家暴跌至2009年的139037家。2010年, 日资企业数量轻微增长至22307家。同年, 在中国的欧资企业共19606家, 美资企业共21617家, 均比日资企业要少。换言之, 除港台企业之外, 日企比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都要多。 (1)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 (JETRO) 日前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 现在在日外资企业达4276家, 雇用人数为102万3441人, 占日本整体雇用人数的2.4%。其中, 在日中国大陆企业为61家, 居第九位。 (2) 因此, 我们认为, 一方面需求较大, 另一方面对该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内高等院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是基础日语教学改革。尤其是国外大学很少设立的院校的独立学院, 国外这样的研究文献较少。但即使在我国国内, 独立院校日语专业起步较晚, 基础较为薄弱, 教学相应的软件硬件设备都不够完备。学生整体水平与一本、二本院校相比有一定差距。而商务日语专业带有较为明确的就业指导性, 需要教学与实践的紧密配合。既要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又要使他们掌握相当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即培养学生将日语知识和与商务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能力, 使学生既学好日语, 又能满足企业需求。如何让入学时日语基本是零起点的学生达到上述目标, 成为日语教师应考虑的问题。

从基础日语教学现状来看, 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授课方式, 摆脱不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 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此, 我们希望通过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这一项目的研究, 推动独立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发展。从日常的日语教学中的小细节抓起, 为大家今后的日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勤练习, 多实践, 体现商务日语专业特色。商务日语专业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及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又要求其能用日语处理日资企业的行政及外贸等工作, 能较熟练地运用日语处理外贸往来单证、商务文书及日常翻译工作, 而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限, 因此难免会出现“满堂灌”的情况, 而学生能完全集中精力的时间更有限, 这样就出现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足, 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的情况。因此, 需要对此进行改革。

二、独立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项目面临以下问题: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 尤其是专业类课程不尽合理;基础日语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日语运用基础日语能力不足;学习基础日语的学生对于基础日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参与度低;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课程基础日语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效果不理想。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通过教学改革和活动, 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多运用、多提高, 真正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与商务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能力。

1. 课程设置的改革

首先, 在低年级阶段, 可开设中文的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 在中高年级阶段, 逐步把日语和商贸的课程整合起来, 开设经贸日语、商务日语视听说、商务日语报刊文摘选读、商务日语贸易函电等实用性强的课程。其次, 可将听力、口语和视听说等实训课程统一整合为“视听说”课, 采用统一的教材和课件, 声、像结合, 使多感官得到刺激, 从而以听力促进会话, 以会话增强听力, 在综合训练当中使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教师应在讲课过程中补充相关日本文化知识, 让学生不仅掌握语言知识, 更了解其文化背景, 可每周安排学生看日本电影或电视剧, 了解日本的方方面面。其次学生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如多浏览日本网站, 关注日本新闻, 了解日语新动态。

3. 课堂内外结合的改革

课堂内外结合的改革, 一改以往比较枯燥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 加强老师与同学的互动, 鼓励学生自己体验日语学习的乐趣,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 体现日语学习的价值,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年度定期开展日语演讲比赛、日语写作比赛、或外文卡拉OK大赛定期组织日语角活动, 每期有一个主题, 如学做寿司、日本和服、女孩节等, 希望外教和老师多参与。还可以同学校里的一些社团, 如“动漫社团”等一起组织一些大家可以共同参与的活动。

4. 教学方式的改革

利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 利用合作学习法、发现学习法、个别教学法等, 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 并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例如:课文讲完后, 或设置相关的场景, 或让学生自己设置场景, 利用所学语法分组编对话, 提高学生兴趣, 寓教于乐

利用图示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例如:在学习基础日语1《新编日语第一册》的大学文化节这一课时学习牛肉盖浇饭的做法, 可以利用图示介绍做日本饭菜的基本顺序并学习烹调时所用到的各种调味料的名称及烹调方法等的日语表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 如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鼓励、情绪唤醒等多方面进行激励,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改善其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独立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堂外教学实践

首先, 根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课表状况, 将日语本科111班、112班、113班每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一个小组, 分成3个小组, 由小组内学生民主选定小组长, 由日籍教师面试决定。

其次, 分别把各班的小组长召集起来, 将每一次日语角所进行的各个话题内容, 以自选或抽签的方式, 安排给各个小组, 告知小组长每个话题, 让小组长翻译给其他成员, 确保其他人员均能听懂话题的内容和进行更好的互动。

再次, 课堂教学时, 日籍教师首先介绍本次话题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对该知识进行讲解, 再由其他成员进行知识补充或进行会话练习。之后, 由老师对表达出现的错误进行指正, 进行一两句话的评价, 对该话题进行补充性讲解和强调, 重点对句型和词汇的应用进行说明。

最后, 由日籍教师布置其他日语会话练习, 进行监督, 并对角色会话练习的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在必要时进行分组重复练习。

通过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改革促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形成更深入的了解。而课余活动的丰富, 使每一位日语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有兴趣的点上发挥自己的特长, 真正地体会到日语学习的乐趣, 并且感受到日本的文化与特色。通过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将视、听、说三者结合, 让学生学起来不会因个别的专项训练觉得累、无趣, 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 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学习基础日语, 知识建构的主动权回归学习者本人。通过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鼓励、情绪唤醒等进行激励,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改善其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将日语和商务结合起来, 使其更能满足企业需求。

摘要:在各类课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 独立学院的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如果不进行改革, 则无法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独立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内容, 除了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课堂内外结合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等课堂内系统性教学改革外, 离不开课堂外教学, 要把课堂内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训练延伸到课堂外。

关键词:独立学院,基础日语,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林娟等.中日商务人才需求与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2.

[2]李广贞.东京大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及启发[J].山东外语教学, 2012.1.

日语护理 篇3

一、教材选用单一

大部分院校的日语专业都选用某一特定的教材作为唯一教材, 但每套教材都有它的优点, 也有相应的不足。比如有些教材在语音入门阶段讲得太深, 虽说是严格按照语音学的学术标准来编排的, 但语言晦涩, 并不通俗易懂, 让初学者感到困惑, 同时也使他们一开始就对日语产生了畏难情绪。而有些教材在语法说明上存在严重漏洞, 词类、句型分类不清晰, 语法术语不严谨, 或者在语法点的编排上不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本该出现在比较靠后的语法点提前出现, 让学生在学习时摸不着头脑。大多数教材都会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错误, 而如果教材选用太单一会造成这样的错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根深蒂固。

二、教学模式老化

综合日语这门课由于课程模式相对固定, 大多数老师在授课时严格按照“单词—课文 (语法) —课后练习”这样的套路进行。其过程大相径庭, 缺乏新意。特别是在语法讲解时, 老师只讲规则, 举例句, 学生除了听就是做笔记, 缺乏师生间的互动。甚至有的老师把一个简单的语法现象往深处发散, “浅入深出”造成了学生死抠语法、钻字眼。采取这种死板的方式来接受本身就比较生硬的语法规则, 不利于学生对语法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

三、不重视语言的运用

外语不同于其他学科, 学习外语, 并不是一个理性的分析过程, 而是一个感性的熟悉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接触到日语, 才能达到熟练。在综合日语的课堂上, 特别是经过一年的基础阶段之后, 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仍采用中文授课;在课后安排上, 一味强调课文背诵, 而忽视语言环境的创造, 在很大程度上压迫了学生运用日语的主观能动性。

四、与日语能力考试脱节

日语能力考试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来说, 是关系到升学、就职的一个重要考试。一般来说, 通过一级是日语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大多数高校的日语专业并未开设针对过级的课程, 这就要求综合日语这门课应担当起这个任务。虽然综合日语的基础语法体系也包含在能力考试的语法要求之中, 并未不互相冲突, 但由于课时限制, 导致学生在学习日语的第二、三年的语言能力远未达到日语能力考试的要求。

五、增加辅助教材

因某些惯用教材的局限性, 可以考虑增加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辅助教材。比如在语音阶段可以使用一本更详细的语音教材, 从五十音图到拗音坳长音都要有大量的例词和发音练习。也可以增加一本基础语法教材, 以便于系统讲解动词变形、授受关系、敬语和一些比较难以区分的助动词、句型等。增加这些教材, 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一一讲解, 可采取导读的方式辅助使用, 或者在讲解某一个内容的时候把辅助教材作为参考书引领学生复习时自己去阅读。

六、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

综合日语课堂要打破“单词—语法—练习”的固定模式, 课堂上要避免“老师授课, 学生做笔记”的误区, 要让学生尽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每次课的开头, 用5到10分钟的时间让当天值日的学生做一个简短的发表, 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 也培养了表述能力。在讲到某些单词时, 还可以在课堂上插入一些音视频资料, 不仅锻炼了听力, 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能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在讲解到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语法时, 可以准备一些习题让学生即学即练。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利用最大化。

七、让学生最大程度接触日语

尽量避免用中文授课, 如果说第一学年用中文授课无法避免, 那么进入第二学年以后就应试着用日语讲解单词和语法。一是让学生更多的在课堂上听到日语, 二是用日语来解释日语单词或语法是最准确的。外语学习, 语感非常重要。语感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 每天都要看到、听到、读到日语。坚持用日语授课, 就是形成语感的一个很好的办法。课后安排上, 除了让学生坚持背诵课文以外, 还可以布置一个话题, 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自编对话并将其当成作业来检查。

八、将日语能力考试引入课堂

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情况下, 根据日语能力考试大纲, 循序渐进地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能力考试要求掌握的语法点, 或是在教材上讲到某一个句型时, 顺带插入相关的、近义的能力考试句型。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知识量, 让学生系统地记忆某一类句型, 也能从平时就一点一滴开始做应试准备, 不至于在考试之前时间局促的情况下囫囵吞枣, 导致复习效率低下。

总之, 作为高校日语专业主干课程的综合日语, 在承认其重要性的基础上, 也不要忽视课堂的灵活性, 打破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与日语能力考试相结合, 能够使综合日语的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婉莹.现代日语教学基础[M].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2][日]高见泽孟, 著.日语教学法入门[M].黄文明, 编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日语护理 篇4

由于日本在上世纪对我国进行了侵略战争, 且由于中国中学历史的教育, 普遍的大学生对于日本都建立起了一个深恶痛绝的印象, 痛恨其对我中华造成过的血泪屈辱史, 愤怒其近年来故意扭曲历史, 篡改日本中学生教科书, 不就二战的罪状道歉等问题。在许多大学生的眼中, 日本就是一个差劲的民族, 是既残忍又没有良心的家伙。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日本在近几十年来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他们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等优秀品质也值得我们的敬佩和学习。近年来社会上有部分的年轻人出现“哈日”等生活倾向, 可以说与日本优秀一面有不可分割的原因。在大学中, 日语专业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了更多的日本文化, 风俗习惯之后, 对日本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有了一个比非日语专业更深入的理解机会。我们觉得有必要研究一下日语专业与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这个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 在观念上会不会有什么区别差异?如果有差异, 那么这个差异主要又在什么地方呢?同时, 两种专业的学生观念相似的地方又主要在哪里呢?幸运的是, 我所处的学院刚好有日语专业的设置, 所以我们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 对学院内部分日语专业的学生与非日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 现就问卷中得出的问题展开比较和探讨, 就二者的异同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07、08级日语专业学生50人;07、08级非日语专业学生50人, 男女比例基本均等, 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率100%。采用访谈法, 问卷法, 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2.调研结果及讨论

根据小组调查回收的问卷中可以发现, 总体上说, 日语专业与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对日本观普遍上是相似的, 不过认识的程度有所不同, 在小部分观念中存在着差异。两类专业学生的相似观点是都存在着强烈的反日情绪, 并且这种情绪可以从具体内容及其指向的主体方面表现出来, 同时, 从选项中可以看出, 虽然存在着反日情绪, 但是, 在很多方面并不是完完全全给予日本否定的评价, 在不少的方面还是给予了肯定和赞许的, 比如:日本的民族精神、日本的经济实力、日本的尖端科学技术如电器工业、日本的文化尤其是动漫画文化等等。当然, 能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基本保持相似的观点是与我们的生长环境, 生长时期, 中小学教育, 社会教育等方面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学生的对日观点是特定的历史产物。

2.1反日情绪

首先, 在反日情绪方面, 两类专业的学生基本一致, 这个是由于历史问题及当代日本政府在对待历史问题上的暧昧态度所致。在问卷采访中, 提到日本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学生首先想起的是日本曾经对我们发动的侵略战争造成的创伤,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可以追溯到1894年甲午战争, 及其后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卢沟桥事变后的全面侵略,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这段50余年的侵略历史基本现在的大学生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 大学生对当代日本政府篡改教科书, 不承认侵略战争和不给予道歉和赔偿, 首相频频参拜靖国神社, 钓鱼岛主权问题等现代中日矛盾也略有所知。对此, 无论是日语专业或非日语专业的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愤慨, 于是体现出一定的反日情绪。这个观点比较容易理解, 毕竟, 我们调查的大学生无论什么专业, 都同属中国人, 有着民族自尊心, 对于日本的恶行给予一致的谴责和鄙视是非常正常自然的心态。如在第一题“你对日本大和民族的看法”中, 日语专业有54%的学生选取了“是个不错的民族, 但是心里压根不喜欢他们”, 同时非日语专业有60%人也选取了该选项, 另外选“是个善良勤劳勇敢的民族”和“是个差劲的民族, 多是残忍而没有良心的家伙”两项的人数都不多, 都在10%~20%之间, 由此可见, 虽然我们知道日本有许多的优点, 但是反日情绪还是在大学生的心理中占主要的位置。在最后的自由发言题“你对日本有什么认识看法?”中, 有学生这样写道:“虽然日本是个勤劳, 团结的民族, 但我无法忘记电影中那触目惊心的凶残画面, 故无法对它产生任何的好感, 自从看过《南京大屠杀》后就更是如此。”“日本虽然是一个经济发达, 科技先进的国家, 我对它的动漫文化也很感兴趣, 但就是不喜欢他们当年的侵华战争, 尤其是‘南京大屠杀’, 不能忘记国耻啊!”。在日语专业的学生中有18%选择了“日本是个善良勤劳勇敢的民族”, 非日语专业有14%选取, 这个证明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从正面上肯定了日本。不可否认, 日本在二战后和我国同样在废墟中开始重建, 却以惊人的速度在90年代跃居世界经济的第二位, 这与日本民族的勤劳, 团结, 吃苦耐劳是分不开的, 这部分的学生可能深入研究过日本的发展问题而作出的结论, 当然, 也有可能是只看到现在日本发达, 动漫业优秀的一面而以偏概全。但是, 毕竟这样的观点是非主流的观点。

在反日情绪的原因方面, 专业和非专业的学生则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 如在“中日关系僵化原因在哪一方?”题目上, 日语专业学生中, 有4%选择了中方, 50%选择了日方, 46%选择了双方;而在非日语专业学生中, 则有72%的同学选择了日方, 28%的同学选择了双方, 中方无人选择。可以看出, 非日语专业学生的反日情绪明显要高于日语专业的学生。这个我们分析认为是因为日语专业的学生接触的日本文化比较多, 了解了日本好与不好的两面, 而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了解不深, 基本都是基于中学课本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于是其反日情绪也就高于日语专业的学生了。

2.2反日情绪的指向性

其次, 是反日情绪指向的主体上的相似性。所谓指向的主体, 即我们反日反的是日本的什么人。从查找的资料文献中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大学生的反日情绪首先是指向日本政府, 或者日本政府的某一行为, 但是这种不满与反感, 常常很自然地扩大到整个日本民族, 所有的日本人, 即被调查者的反日情绪容易有扩大化的倾向。但是,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的结果得出, 无论是日语专业还是非日语专业的学生, 均没有把对日本政府或日本政府的某一行为的不满和反感与所有日本人民联系起来。他们确实痛恨日本政府或日本政府的某一行为, 但还是认为大部分的日本人都是“善良的, 团结的, 有纪律的, 懂礼貌的”, 对所接触的日本人也是持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 (注:我学院中有两个来自日本的外籍女教师, 普遍全院师生对其都抱有好感) 。在“对待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的看法是否一致?”的问题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分别是巧合的94%选择了“不一样, 有些日本人还是善良可爱的”, 认为“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都是令人讨厌的”, 专业学生中无人选择, 非专业学生中也只有4% (2人) 而已。从以上的数据可以明显判断出, 我院学生无论是日语专业还是非日语专业学生并没有完全把对日本政府行为的不满扩大到所有日本人中, 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区别对待。调查结果与曾经的文献的差异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越来越理性, 当然, 或者也是由于我们学院有着两个善良的日本老师, 从而使对日本人的观念上有印象分的加成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2.3抵制日货问题

关于日本商品的抵制并没有随着反日情绪的高涨而升高。虽然日语专业与非专业的学生都对日本表示反感, 但是对抵制日货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的认同感。日语专业学生中, 有92%的学生选择不认同 (抵制日货) , 应该理性消费, 8%的学生表示认同, 而非专业的学生有76%表示认同, 24%的同学则反之, 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 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反日情绪比日语专业学生要高,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 绝大多数的学生 (超过3/4) 的学生对日本制造的质量好的东西还是给予肯定与赞扬的, 尤其是日本的电器产品, 如相机, 手机, 家电类电器, 由于这类电器设计精美, 功能齐全, 经久耐用, 价钱在可承受范围下, 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购买。同样, 在制造这些产品过程中日本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如团队精神, 敬业精神, 销售时的礼貌, 大学生们普遍表示敬佩。如有个学生在自由感想中是这样写的:“……对日本人最深的印象在于他们善于创新, 他们制造出来的产品精巧, 实用, 而且他们很勤奋, 善于接受外来事物, 对古代留下的文化善于保护并发扬, 还有待客礼貌, 热情, 是一个团结的民族, 这些都比我们中国人做得好, 尤其是团结方面, 有人说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 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 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如果我们中国人能有日本人一样的团结精神, 那中国就不会遭受过去的血泪史了。”可以看出, 日本精巧新颖的商品以及制造这些商品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深深的为我们的大学生所接受, 钦佩乃至汗颜。

日本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除了电器外, 最大的估计是日本的动漫画, 电视剧文化了。可以说, 今天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看着日本的动画片长大的, 同时日本的漫画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仅童年沉浸在日本的动漫画中, 现今也喜爱看日剧和听日文歌曲。在问卷的调查选项中, “是否喜欢看日剧, 日本动漫画或是听日本歌”这一选项中, 专业学生有64%选择了“喜欢, 经常看”, 36%学生选择了“既不喜欢也不讨厌”;非专业学生中选项的比例为33%和66%, 而“讨厌, 基本不看”的选项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学生都没有选择。这个结果表明, 两类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数据几乎呈现相反的趋势。显然, 日语专业的学生受到专业的影响, 基本都会涉猎日本的文化作品, 而非专业的学生喜欢则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了。甚至在访谈中了解到, 大部分的日语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选择日语专业是大部分受到了动漫的影响。问到为何喜欢日本动漫时, 得到的答案是日本动漫不仅是人物, 故事情节精彩,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宣传一些积极向上的精神, 比如:团队精神, 敬业精神, 不屈不挠的精神, 坚持正义等可贵的精神品质。如有学生在感想中写道:“……日本漫画之所以受到我的喜爱, 不仅仅是因为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画面精美, 而且是因为其中宣传的精神, 例如《海贼王》, 反映的是正义与邪恶, 团结与背叛, 坚持不懈不服输等优秀品质。……很显然, 在漫画文化方面, 日本人做得真是比我们中国人优秀, 这是我们值得深省的问题啊!”

2.4对日本的了解程度

最后, 在对日本当下社会情况的调查中, 日语专业与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异, 但是, 并不是日语专业的学生了解程度比非专业的学生高, 而是恰恰相反——专业学生有92%的人认为对日本现今情况“了解甚少”, 4%的人选“了解很多”, 另有4%的人是“不了解”;而非专业学生在这三个选项中的比例是“70%”, “12%”和“18%”。为什么非日语专业的学生认为了解日本的情况比专业学生的了解还要多呢?对此, 我们的解释是由于学日语的同学接触的日本文化越多, 反而觉得自己需要知道的东西很多, 从而认为自己了解很少;非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看过日本动漫, 社会新闻, 日本基本就是那样了。这个观点在具体谈论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日语专业的同学基本对当今日本社会能说出很多的东西, 而非日语专业的同学对日本的认识多限于动漫、电器, 甚至有些人还停留在二战期间, 五六十年前的状况。

3.结束语

总结以上的内容, 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对待日本的态度上的问题和差别。首先是态度的情绪化。在如何看待日本这一类笼统的价值观问题上, 我们的大学生已经比十年前, 二十年的大学生要表现得更为理性与平和, 但是, 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学生, 仍然存在许多情绪化的现象, 尤其是遇到一些国家性突发事件的时候, 这种情绪化的心态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时候往往是借故宣泄自己的情绪, 之所以反日情绪有这样高的比例, 这是与我们多年的教育分不开的, 当然也与大学生正值年轻气盛, 心理上的不成熟有关。其次是对待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能够区别对待, 关注日本恶劣一面的同时, 能看到日本百姓善良的一面, 这个自然与这么多年来日本与我国家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良好一面有直接的关系, 可以看出,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所做的努力还是展现出一定的成效的。三是抵制日货的心态普遍不高, 现在与未来估计都会做到理性消费, 对于日本好的东西如电子产品, 动漫文化以及它们背后蕴含的日本民族精神都能给予肯定和赞扬, 这点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的客观精神, 实用主义。

历史不能忘记, 落后就要挨打;别人的优点我们要正视, 中日的差距要通过努力学习对方来缩短, 以史为鉴, 正视差距, 努力学习, 放眼将来, 这是每个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正确的对日历史观点, 也是本文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所在。

参考文献

[1]陈生洛.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看法[J].青年研究, 2003, (11) .

[2]陈生洛.中国大学生美国观与日本观之比较[J].青年研究, 2002, (6) .

日语护理 篇5

关键词:网络环境,综合日语,课程资源开发

高职《综合日语》课程是日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教学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综合日语》的能力培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从教的方面来看,网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将网络媒体仅仅当当作“电子课本”或“电子习题集”的“课本电子化”时代已经结束,为学生开发出数字化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已是必然的发展潮流;而从学的方面看,学生日语学习能力的养成不仅仅在课堂上完成,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生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使学生接受网络学习服务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学习习惯的变化和资源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导致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本文根据我校《综合日语》培养方式的变化,围绕课程资源的开发,探讨了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多维评价并加强学习效果。

一、高职《综合日语》课程资源开发

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着眼点在于具体的教学模式和实施过程,也要关注一些理论问题,如遵循媒体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情境教学理论、社会化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理论等,要注重对情境认知和学习过程的支持。基于此,《综合日语》的课程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四类进行开发建设:

(一)微课

微课是目前教学资源里比较高效的一种,通过5—8分钟的简短视频讲解某一知识难点或重点。微课以它“短、小、精、趣”的特征,满足了时代的要求,迎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如,在讲授日语授受动词的时候,面对あげる、くれる、もれる、やる这几个都可以翻译成“给”的日语单词时,即使在课堂上已经了解了它们的用法,在实际应用中却也可能完全不会使用。我们就可以把它拍成微课,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最后达到融会贯通。当然,在微课的制作上要遵循学习、媒体教学等理论,课程设计是关键。《综合日语》的微课资源建设是我校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重中之重,不仅要关注微课的制作质量,更要懂得微课的种类和使用,在哪个节点用、如何用,都要做精心设计和安排。

(二)电影、电视剧、动漫、娱乐节目等视频资料

网络的发展,可应用于《综合日语》课程的影视资料非常广泛,其中未加工的影视资料最为常见,日本的人气电影、电视剧和动漫是这类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资料的选择要遵循能否体现当下流行趋势、能否吸引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语言难度是否适合不同学习阶段等原则,有目的地去选择有教学意义的影视资料,必须要与教学要求相符合,不能让学生乱看、随意地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观看结果,组织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当然,未加工的影视资料一般不在课堂上放映,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课堂进行讨论学习,这样能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听力资料

主要包括日本流行音乐类和新闻类等语音资料。流行音乐的选择上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日本儿歌、动漫歌曲和流行歌曲,根据日文的难度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保证教学的学习要求。新闻类节目,内容包含政治、经济、娱乐和体育等社会多方面,有快、中、慢三个速度供学生选择。新闻中大部分都是日常常用词汇,在每天的潜移默化中达到听力水平的提升,学生可以加强对于标准语的语感,并且可以更多地接触、了解日本文化。当然,这些听力资源会定时更新,以保证听力资料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四)图文并茂资料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挑选制作,体现中日文化差异的图文并茂资料占大部分,定期更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工具在教学上的应用也很广泛,一般资金投入越高,工具越精良,质量越高,如为课程资源建设专用网站平台、Moodle平台等等,但对于大多数学校的《综合日语》课程来说,这类平台建设和使用的案例还很少见。根据我校《综合日语》课程资源建设情况,我校主要应用四种简便快捷的免费工具:微信聊天功能、QQ、云盘和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和QQ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沟通工具,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云盘和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中的使用频率正在升高。云盘是目前教师和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工具,主要功能是海量存储,教师可通过云盘上传学习资料供学生下载查看,比电子邮箱更方便、存储空间更大。比较知名的云盘服务商有百度云盘、360云盘、金山快盘等。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打造课程公众号,制作简单,网上教学视频资源多样,教师可快速掌握。教师可用公众号发布课程相关文章、图片、音乐和短视频,布置学习任务和与学生互动都很方便。由于当前学生玩手机的时间普遍偏长,学生点击率高,所以使用这款工具的教师与日俱增,口碑良好。

二、《综合日语》课程资源的应用与评价

我校的《综合日语》实行的是立体化教学模式,立体化教学模式指的是围绕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大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满足企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从横向来看,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生和教师活动;从纵向看,是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多元化、深入化的开发,其中网络信息化扮演着重要角色,贯穿了整个教和学的过程。教学模式的立体化除了要对教材开发和教学设计的立体化开发外,课程网络资源开发的立体化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一)课程资源的应用

1.课前

教师将学习任务发布到微信公众平台上,把相关的学习资料,包括案例、小视频、文章、音乐等,如果是大型文件,可共享到云盘里,让学生清楚下节课要做什么,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记录下来。另外,教师可通过查看点击率和下载率来监督各组同学的查看准备情况。

2.课中

通常分为五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教师布置任务,创设情境;第二步,师生交流,教师答疑解惑;第三步,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第四步,学生展示,教师评价;第五步,课上小结,加深学生记忆。

其中小结的方式有很多,教师不能只用寥寥几句强调一下重点,这样效果欠佳。在此环节应多组织小活动,或其他趣味方式。比如补词总结,就像电视中《我爱记歌词》栏目,把本节学过的内容或当堂布置的内容作为出题范围,教师出题,学生或小组抢答,加深学生记忆。另外目前比较流行歌曲总结法,可在课程总结处加入“每课一歌”环节,把课程知识编入流行歌曲的曲调中,师生共同吟唱。或直接选择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歌曲教学生唱,让同学们互相打擂,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3.课后

课后需要让学生进行网上测试,搜集学生反馈意见。练习题最好类似游戏的方式,学生闯关成功,给予分数奖励。由于《综合日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不是所有的练习都能通过网上在线答题实现。有些练习应以拍摄视频的方式上交,教师评价。手机可以拍摄视频,云盘易于上传大型文件,此种方法易于实现。另外,学生也可根据实际练习情况,通过QQ或微信公众号与教师进行交流,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反馈。

(二)学习效果的评价

仅仅是终结性评价是不够的,形成性评价也应纳入到《综合日语》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之中。形成性评价是以以人为本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其中包括自我评估、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评估以及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形成性评估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并将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这种评估方式不是对学生分级或鉴定,而是能让学习者有效调整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可帮助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做到有据可依,摸清底细。因此,在《综合日语》教学中应积极实行形成性评估,使用多维评价体系。

如图1所示,这是目前我校《综合日语》课程使用的多维评价体系,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效果良好。评价节点共有20个,其中3个属于终结性评价,17个属于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包括三部分:学习周记、教师观察和学习效果。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权重的40%,形成性评价占60%,其中学习周记占10%,教师观察占20%,学习效果占30%。

学习周记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轨迹和心路历程。包含对本周学习计划的安排和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并把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疑问,进行反思。最后把自己的练习成果或作品用视频和图片的形式记录,最后把这些资料上传到云端,进行存档,教师每周查阅进行指导,并给出评语和分数。

教师观察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综合评价。包含学生的出勤情况,以及学生对本门课的积极程度,往往指的是学生在做任务和回答问题的踊跃程度。作业展示主要看小组内的分工和配合是否默契协调;资源利用率指的是学生对课前学习资料的预习程度,是否查阅了微信公众号内的资源;最后,教师对每组或个人给予定性评价。

学习效果指的是学生表现的即时性评价,包含评价的主体和练习测验的种类。学习效果成绩的来源主要有课堂展示活动、口语练习和网络测验;评价的方式包含教师、同学和学生自己的三方面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和全面。

网络信息化时代下对《综合日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课程资源开发多元化明显,种类丰富,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过程中辅助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实施效果和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教学效果评价上采用多维评价体系,执行的标准有待进一步考量,如微信公众号的具体维护和模块问题、微课的使用原则和质量问题、形成性评价的信度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孙姚同.泛在学习环境下成人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J].中国成人教育2015(10):120-123.

[2]盛翠菊.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7):31-33.

[3]楼程富.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21-23.

[4]陈越.刍议基础日语词汇教学趣味课堂模式改革与实践[J].语文学刊2015(01):115-116

[5]邢有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01):287-288.

[6]霍国宏.基于网络的“商务日语函电”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论丛,2015(11):91-92.

日语被动态小议 篇6

者以外の非積極的関与者を主語として、ことを描く型を受動態 (受身) と言う」, 即“以中心动词的行为者以外的非积极参与者为主语进行描写的句式叫做被动态”。其主要标志是在动词未然形后加上助动词「れる/られる」。多伴有受到危害、损害、伤害之意, 但在现代日语中, 主体受益、中立 (既非受害也非受益) 、间接受到影响时也常用被动句式来表示。

一、被动态的接续规则如下:

注:サ变动词后接「られる」其未然形用「せ」而不用「し」构成「せられる」, 使用时又用约音, 即「せら」约为「さ」, 形成「される」。

二、被动句的分类:日语被动句的分类方法有很多, 主要有根据“主语是否是人”

分类, 或根据“主语是直接受到影响还是间接受到影响”分类两种方法。“主语是否是人”的分类方法将日语被动句分为有情主语句和无情主语句两大类;“主语是直接受到影响还是间接受到影响”的分类方法将日语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本文按照后一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1、直接被动句:

指主语直接受到动作或者作用的影响, 主语又是动作作用的直接承受者, 原来主动句中的“を格”或者“に格”的名词句作为被动句中的主语。直接被动句又分为“主语是人的直接被动句”和“主语是事或者物的的直接被动句”。

1) 、主语是人的直接被动句:指人直接承受他人行为的影响。

例如: (1) 太郎ちゃんは父親に叱られた。

(2) 私はクラスメートに笑われた。

上面的句子 (1) 中, 【太郎】是动作的承受者, 用【は】表示;【父親】是动作的发动者, 在句中作补语, 用格助词【に】或者【から】表示。原本被动句是只用于表示主语 (主体) 受到伤害、利益受到损害等不利影响时的表达, 但近年来由于受西洋语法影响, 日语中也出现了以下这种并非“受害”, 反而有点“受益、受惠”的被动句。如例 (3) , (4) 。

(3) 子供は時々担任の先生に褒められる。

(4) 田中先生は生徒に慕われている。

2) 、主语是事或者物的的直接被动句:被动句本来表示【谁被谁怎么样了】, 所以行为的主体多用于人。不过, 受西方语法影响, 日语被动句中也出现了一些用事或

者物做主语的句子。这类句子的主语在主动句里是他动词的宾语, 在被动句里往往用【が】表示、即使用【は】也是为了表示对比或者导致否定。当一般事物名词充当被动句的主语时, 有时无须指出动作的主体 (补语) , 或者不清楚动作的主体是谁, 在这种情况下动作的主体 (补语) 常常被省略。这种被动句多用于客观地描述某一现象。

例えば:中国がどのように紹介され、日本人の学生にどのように受け止められいるか、ぜひ知りたいのである。

最近、この言葉がよく使われているようである。

緑茶は中国の人々によく飲まれている。

如果涉及动作的主体 (补语) , 而谓语是表示事物的发明、创造、创作或者发现一类的动词, 如“作る、発明する、設計する、書く”, 这时动作的主体 (补语) 一般不用“に”、常用【によって】表示。

例えば:この建物は有名な建築家によって設計された。

秦は始皇帝によって統一された。

日本のポップカルチャーがどのような人々によって作られているの

か、興味を持った。

2、间接被动句

间接被动句主语不是动作的直接承受者, 而是间接地受到与之没有直接关系事情的影响。从内容来看, 这种影响通常是对主语 (主体) 不利的, 给主体带来了损害。因此, 这种被动句在日语中又叫做“迷惑の受身文”或者“被害の受け身” (受害被动句) 。在这种句式中由原来能动句中未出现的一个动作成员担当主语, 因而此类被动句与能动句相比多出来一个动作成员, 因为“多出来一个成员”, 可以认为与其完全对应的能动句不存在。这是区别直接被动句的重要外在标志。

例えば:雪が降った。 (私は雪に降られた。)

田中さんが先に論文を発表した。 (私は田中さんに先に論文を発表された。)

间接被动句也分由自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和由他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两种。

1) 、自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

在欧美语法和汉语语法中都没有由自动词构成的被动表达, 所以, 日语中这类被动句的构成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较难理解。这类句子中的被动动词皆由自动词构成, 这个动作的发生间接地对主语造成不好的影响。日语常常用这样的句式来表示主语间接受到打扰或者影响。整个句子含有“由于别人……而使得主语不能或没能……”的意思。例如:前の日に、隣の部屋の人に騒がれて、よく眠れなかった。

遠足の日に雨に降られて困りました。

彼は三年前に母親に死なれた。

きのうの夜、子供に泣かれて、目が覚めてしまいました。

2) 、他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

日语中除了由自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外, 他动词同样也能构成间接被动句,

同样表示主语 (主体) 间接地受到了与自身没有直接关系事情的不利影响。

例えば: (1) レストランで、隣のテーブルの人にタバコを吸われて、気分が悪くなりました。

(2) となりの部屋でパーティーをはじめられたので、うるさくて勉強ができませんでした。

在 (1) 、 (2) 由他动词构成的被动句中, 主语并非动作的直接承受者, 而是间接受影响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不明确出现在句子里, 但潜在存在着。

在由他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中, 有一类被称为所有者被动句。所谓所有者被动句是指主语是动作作用的承受者 (物) 的所有者。例えば:

(1) 私は妹にパソコンを壊された。

(2) 鈴木さんは先生に絵を褒められた。

(3) 私は電車の中で (人に) 足を踏まれた。

(4) 順番が来て、名前を呼ばれたら、すっかりあがってしまった。

这类被动句中, 动作的直接承受者并不是句子的主语, 仍然作为宾语出现, 而整个句子的主语是受动者的所有者。像「パソコン」、「絵」「足」「名前」等是主语我的所有物或者身体的一部分, 也被称作所有者被动句。特别是像「足」等身体部位在主动句中处于“を格”, 但是要注意其被动句不能翻译成「私の足が踏まれた」, 而是「私は足を踏まれた」。这类被动句“を格”所表示的动作的客体多为动作主体身体的一部分, 或者是其衣着, 或是其所有者, 或者是某某一个侧面 (如动作、姿势、状态等) 。与主动句比较, 这类被动句通常明显出现受害的意识, 但在现代日语中, 有时候也有主体受益、中立 (既非受害也非受益) 的情况。

三、结束语: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句对日语被动句进行了考察分析, 对日语被动句的概念特征以及接续规则进行了介绍, 并对日语被动句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特别是对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不好理解的间接被动句, 举出了大量的例句进行分析, 希望能对广大日语学习者及日语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摘要:日语被动态是日语动词语态中很重要的一种。以动词的被动态做谓语的句子称为被动句。主要在不知道主语以及要使主语一致的时候使用, 本文将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其中, 间接被动文的用法在中文用法中不存在, 所以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 需要好好把握。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使广大日语学习者和日语教学工作者更好的掌握日语被动句, 以便更好的把握中日两国语言以及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日语被动态,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

参考文献

[1]藤田直也编著日本語文法学習者によく分かる教え方[M].株式会社アルク.2000年8月

[2]王子愉编著.俞彭年、周启明译现代日语语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

[3]彭广陆守屋三千代主编综合日语[M].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商务日语教学探究 篇7

一商务日语概述

1. 商务日语的概念

商务日语原先叫作经贸日语或商贸日语, 随着日语应用范围的逐步拓宽, 商务日语涉及的领域由单纯的商品进出口逐步发展到管理、法律、服务、财务及IT等更多的领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 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商务活动范围的拓宽, 商务日语应用的领域也日益扩大和延伸。商务日语并不是日语和商务知识的简单相加, 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日语基础能力外, 还要具备一定的商务工作日语应用能力, 包括在从事商务活动中可能会涉及的商务知识、商务策略、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商务礼仪、商务惯例等。综上所述, 可以将商务日语定义为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的日语, 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 更强调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日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2. 商务日语的特点

商务日语与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日语不同, 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 商务日语的应用范围更广, 涉及的领域包括外贸进出口、服务、企业管理、法律、财务甚至IT等, 具有鲜明的职业和行业特点;其次, 其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要求, 主要针对在职场使用日语的能力, 有特定的用语、词汇及文体等;再次, 由于要在日本企业里用日语进行职业活动, 因此对人们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最后, 商务日语的应用是随着中日两国间的商贸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 其内容和形式都一直在不断地更新。由此可见, 商务日语与普通的日语有本质的区别, 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

二商务界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分析

商务日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还是商务活动范围, 一般在日资企业里需求较多, 现代商务领域对日语方面商务人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的日语沟通能力

语言具有传递信息功能, 商务日语是在职场领域所用的语言, 有其特定的词汇、语法和措辞等要求, 商务人才必须具备基本的日语沟通能力, 掌握职场领域通用的语言, 能与日方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传递有用的信息, 这是商务日语的基础职能。此外, 还要懂得一些必要的礼貌措辞, 在交谈时要注意敬语的使用, 倘若使用敬语不当, 势必会给对方留下不良的印象, 对双方的商务沟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必须要格外注意敬语的使用。

2. 日常的商务活动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国际商务工作者, 除了要掌握日常商务日语的使用, 可以很好地跟对方沟通, 表达和传递有效的信息外, 还要掌握必要的商务知识和技能。商务知识主要包括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日本方面的商务惯例、经贸知识以及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这些都是确保能做好商务工作的基本保障。此外, 商务人员还要掌握一些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邮件、沟通函等商函的写作方法, 避免影响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商务技能是指熟练地运用商务知识, 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商务活动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商务知识和运用商务知识进行工作的能力。

3. 跨文化的商务交际能力

跨文化商务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国际商务活动的商务沟通必然要进行跨文化之间的沟通,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有其特定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 人们行为处事均有一定的礼仪礼节和风俗习惯, 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人, 各自的行为都有极大的差异。倘若在进行商务沟通的过程中, 由于不了解对方的文化或风俗习惯而说错了话或做错了事, 势必会冒犯对方, 从而对双方的商务沟通工作带来恶劣的影响。因此, 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意识是取得良好的商务沟通效果的必要条件, 必须在与对方进行沟通合作前, 了解和熟悉对方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在进行商务沟通时, 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和行为, 不断提高跨文化的商务交际能力。

三中国商务日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国商务日语的教学起步较晚, 大约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 商务日语的教学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 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中国商务日语的教学是顺应中日两国商贸活动日益频繁而开设的, 因此当时大学教育开设的课程内容主要是针对对外贸易为主的教学内容, 而且在商务日语教材方面没有统一和权威的认定。对商务日语的教学缺乏口语教学、文化教学等其他方面课程的设置, 一方面学生对日本文化不了解, 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比较枯燥、乏味,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日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以致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

2.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20世纪90年代, 中国开始设置日语课程的教学, 但大多数基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教学范围涉及商务日语口语、听力、函电、谈判、技巧等, 基本上还是以书面教材为主, 仍为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情况实际上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商务日语的兴趣, 阻碍了学生与教师的自主性交流和实际应用, 往往导致学生毕业后相当一段时期不能马上进入角色。

3. 缺乏有实力的师资队伍

大学里从事日语教学的老师不仅应具备日语语言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还需要有足够的商务经验和知识, 但现实中这样的人才确实太少。大部分学校的日语教师只掌握日语知识, 而没有其他学科的知识;其他学科的教师又不会日语, 缺乏既能教日语又能教其他学科的复合型教师。在日本长期留学、工作的教师毕竟占少数, 大部分教师本身对日本文化了解得不够透彻, 只是教书本上的知识, 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一部分学校的会话课程是由日籍教师或长期在日本居住过的中国教师担任, 这可以让学生学到流利、地道的日语口语。但是一些学校不重视会话课, 让没有留日经验的教师担任, 这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日语会话水平不高。

四提高中国商务日语教学水平的对策

目前, 日资企业在用人上已趋向多面化, 社会上大量需要既精通日语、熟悉对日商务惯例又具有较强对日商务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高校商务日语教学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上述大背景, 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日本经贸、金融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及最新知识, 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具有较强的日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坚实的日语言基本功, 具有较强的商务日语交际能力, 掌握经济、贸易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 能从事国际经贸活动并具有多方向发展潜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 商务日语教学改革必须要面向市场。

1. 拓宽商务日语教学的内容和范围

第一, 设置实用性的商务日语教学课程。课程是学生各项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 它的重要性无可替代。商务日语所培养的是既懂日语知识又具备商务操作能力的综合型应用人才。因此, 课程设置应针对日企对岗位的要求, 以实用为原则、能力为目标, 充分体现实用性、应用性的特点。根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积极开展日资企业生产、服务、管理调研, 进一步明确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方案, 根据不同的需要, 制定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体系, 制订符合市场需要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组织全系教师反复论证, 重组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 努力探索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第二, 注重日语文化的教学。在日企工作的商务人员, 首先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其次是语言表达要得体、符合日语习惯, 同时还要尊重日本的商务惯例、礼仪礼节等。因文化误解会导致冲突或摩擦发生, 甚至工作失败, 所以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文化渗透, 设置实用性强、形式多样的文化课程。通过日语文化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对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及风俗习惯、商务礼仪等有全面的了解。另外, 作为课程的延伸, 还可以请日资企业的日本管理人员做关于企业文化、商务礼仪、日资企业管理理念等的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做关于中日文化差异方面的讲座;特别是即将毕业前, 可以设置有关应聘日本企业的课程内容;注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第三, 不断更新日语课程的教材。商务日语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 所以无论是理论上对商务日语的研究, 还是实践都存在一些问题。商务日语教材也是如此, 存在教材编写滞后、内容陈旧等问题。如商务日语礼仪、商务日语敬语、商务日语应用文写作等教材凤毛麟角。日语外贸函电教材较多, 但内容相对陈旧, 以致学生学而不能用。教材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学生获取知识的质量和能力的高低, 所以教师要选好教材。 (1) 要选用成熟、内容先进、理论和实践密切相结合的商务日语教材。 (2) 要创造条件编写实用性强、内容新颖的教材。 (3)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建议在编写纸质教材的同时, 尝试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的制作, 使课堂视听结合、声像图像结合, 给学生创造出生动逼真的商务语言环境, 提高学生学习商务日语的兴趣。

2.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第一, 采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推广课件教学。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教学等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 每周安排学生看日本电影或日本电视剧,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通过互联网让学生收集最新资料, 丰富学习内容, 掌握日语新动态。第二, 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实践教学是整体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商务日语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要创设良好的商务实践环境, 使学生各种能力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炼。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增加模拟商务情境活动, 把培养学生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建立日语文化体验室、商务日语模拟室、电子商务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加大商务活动的模拟训练力度, 增强学生的实际商务操作能力;同时加强产学合作, 可邀请企业家进入课堂与学生交流, 定期不定期地给学生做讲座, 也可聘请企业家直接担任课程教学。增加学生去企业实践的时间, 建议每学期有校外实践时间, 重点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经营决策等能力和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3. 加强商务日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商务日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商务日语教学来说尤其关键。一方面商务日语教师应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深入细致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正确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善于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避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误用现象。此外, 利用课余时间或教学网络给学生补充一些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知识等难度适当的读物, 扩充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日语词汇量, 帮助学生在系统学习商务日语语言的同时, 了解并掌握日本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 从而清除在今后跨文化交际上的障碍。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重积累自身的商务工作经验。教师应首先积极参与商务活动, 积累商务日语知识和工作经验。另外, 在充满商机的大环境下, 把握适当的时机参与实际的商务活动也是商务日语教育工作者可以考虑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金香兰、徐雄彬.日企经营理念对商务日语专业教学的启示[J].神州, 2012 (12) :24~25

[2]王秀文.日语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1) :57~61

[3]段艳菊.中日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与文化中断[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5) :61~63

[4]高春燕、刘文静.浅谈新形势下日语专业的就业前景[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1 (1)

上一篇:教育改革动力学下一篇:顶部隔震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