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资源论文九篇

2024-09-12

听说资源论文 篇1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各种数码产品 ( 如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 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目前, 我国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 这是英语教学界的共识, 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兴趣不高、效率低下。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 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可以建造真实而栩栩如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和使用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一、影响大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提高的因素分析

( 一) 英语学习和使用机会缺乏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有限, 多数学生除了有限的课堂学习外, 很少有机会接触和使用英语。即使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由于班级人数多, 教学任务紧, 每个学生能得到听说练习的机会也是有限的。

语言学习及使用环境的缺乏, 导致学生并不能真实地体会到英语的用途和重要性, 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不高, 很难坚持学下去。

( 二) 语音语调不够清楚

由于语音语调不够清楚和准确, 导致学生在用英语交流时, 很难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因此缺乏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兴趣和信心。

( 三) 语言和文化习俗的差异

英语的产生和使用与其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有其固有的、约定俗成的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如果学生对语言中反映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信息不熟悉、不了解, 很容易出现每个词汇都认识, 却不明白句子和文章整体含义的状况。

( 四) 传统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设计不够合理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体系下,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训练主要以应对考试为目的, 所使用的练习材料多根据考试需要进行设计和选择, 不够真实和生活化。学生缺乏在真实交际环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训练, 听说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二、网络资源辅助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设计

( 一) 课前网络资源的搜集和介绍

李萌涛 ( 2001: 66) 认为, 语言学习应该采用立体输入的方式, 教师课堂教学采用图、文、声、像等立体语言输入方式教学, 可以使教学形象化、多样化、生动化, 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1. 教师课前根据单元主题, 建议或指定学生上网搜集相关内容资源并学习

如在学习到网络爱情主题时, 可要求学生课前观看《电子情缘 》等相关电影, 并做好在课内针对已看电影发表自己看法和观点的准备。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课文的相关音视频材料, 并提出重点观看内容和相关讨论题目; 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文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上, 观看教师提供的音视频材料, 同时注意观察和标注其在教师所给音视频中的使用情况, 并加以模仿和学习。

2. 教师利用网络搜集或推荐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文音视频, 学生将其作为课后学习材料进行学习

李迟, 谢小苑 ( 2013: 77) 认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度比较高的学习材料更能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如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针对所教的餐饮管理专业的学生, 为其推荐了网易公开课中的《保罗教你做面包》等系列餐饮教学节目。通过课余观看和课堂分享讨论, 学生不仅学到了与其专业相关的知识, 而且英语使用能力和听说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 由于与其所学专业有关,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高。

黄慧, 陈兢 ( 2011: 3) 研究表明, 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 学生对语言的使用和把握才会完整和有意义。

英文影视片可以从不同角度, 鲜明而直接地反映和表达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对英语语言在不同阶层、职业、场景和社会背景下的使用和把握。观看英文影视作品就是对所学语言的使用和练习, 在充满兴趣和乐趣的观看中, 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和学习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地道标准使用方式和场景, 也更有利于学生对英语文化习俗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记忆。

3. 建立班级和小组的交流微信群, 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分享的机会

学生由小组长负责课堂前后的分组学习和讨论。小组讨论学习要注意组员间的互相学习和协作, 并把每名学生都融入到英语小组的学习和讨论中, 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二) 课堂教学组织

1. 学生课堂的汇报讨论

课堂汇报讨论是对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和检测。蒋苏琴 ( 2010: 3) 指出, 行为只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成功实施, 并且实现说话人的意向目的。

首先, 由教师从每组学生中任意抽取一名学生代表本组作资料搜集和话题讨论的汇报和展示, 完成后组织其他学生就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

教师要对学生课前小组讨论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并指定专人负责实施。课堂小组讨论中, 教师应密切关注各组讨论情况, 在必要时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课堂练习应注重语言交际目标的实现, 而不是纠结于学生语言使用的细枝末节。学生在课堂讨论发言中出现语法和语言使用错误时, 如果任课教师或其他班级同学直接打断, 当场指出其所犯的错误, 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 还会对学生英语学习和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影响。

2. 教师的总结讲解

首先, 学生讨论发表完自己对课堂给定学习任务的认识和见解后, 任课教师应当场及时对学生的语言使用掌握情况和课堂表现作出鼓励性评价, 以期能够强化和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 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错误, 并作出规范使用的示范和讲解。

最后,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归纳和总结本单元的重要词汇、表达方式及其在课文和相关音视频中的使用情况。同时, 对学生所使用的音视频材料和课文中所体现的文化背景知识作出提示和说明。

( 三) 课后学习

1. 语音语调的不断学习与提高

语音语调的学习和掌握, 对成功有效地使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必不可少。学生在课后不断听并模仿自己感兴趣或教师提供的课文相关网络音视频材料, 可以弥补大多数学生缺乏与以英语为母语者进行英语交流的不足。不仅可以提高和维持英语学习兴趣, 还可以改善和提高语音语调水平。

英语魔方秀等应用软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提高英语学习趣味性的同时改善自己的语音语调。

2. 学生英语兴趣的维持与提高

微信除了可以使用图文交流信息外, 还可以使用音视频与多人同时在线交流沟通, 在大学生中得到广泛使用。微信群等网络及时通讯交流工具, 使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和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及时。教师可利用网络组织建立课程学习交流群组并发布与教学相关的音视频资料, 学生可以在其中与大家交流其所观看和学习的网络英语音视频的观点和看法, 推荐与课程学习目标相一致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 加入到课程学习交流群中, 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和不自信。

教师可使用Skype等网络及时通信工具, 邀请以英语为母语者来到课堂与学生通过网络在线交流, 并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出解答, 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信心。鼓励学生课后利用网络及时通信工具与以英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 获得真实的语言使用体验。

3. 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要及时分析学生和自己在课堂上的优缺点表现以及影响因素, 定期检查学生课外音视频资源观看和使用情况, 并通过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式和进度。

结语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既符合语言习得规律, 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和效率。

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选择下, 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合理有效结合, 网络资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摘要:探讨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总体思路以及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指出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大学英语的听说教学,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加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网络资源,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萌涛.多媒体投影英语课堂教学初探[J].外语界, 2001, (3) :64—68.

[2]李迟, 谢小苑.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3, (1) :77.

[3]黄慧, 陈兢.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的新发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1, (3) :134.

听说资源论文 篇2

1 英语听说学习的常态

目前英语语言教学主要集中在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上。有声性是语言的第一性。[1]因此听说相结合并且先行是必须也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即使课改增加了听说的比例, 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英语教学中听与说仍然是两门独立的课程。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以下同) , 英语专业听说结合教学也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例如笔者所带的14级、15级商务、应用两个英语专业听力教材分别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商务英语听力》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听力教程》 (第三版) 。前者教材内容主要集中在商务旅行、预约、会议、产品、市场谈判等等商务环节;后者内容主要集中在电话留言、天气、问路、交通、看病等日常生活场景。口语课程则由外籍教师担任, 所用教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国际英语教程 (修订版) 系列, 内容多为家庭、城市、人生、价值观等等人文主题的深入探讨。在日常的教学中, 中外教师缺乏协调沟通, 教材内容也少有关联和衔接。学生听过的场景、词汇、句型以及对话技巧等内容在口语课上得不到体现和应用, 反之亦然。听与说的教学无法相辅相成。最终在实际生活或者工作场景中仍然听不懂、说不出。

目前的听力教学为满足体现信度的测试导致听力教学更多是一种解题技巧的学习, 而最应进行的效度测试即口语测试却很难体现。由此不难理解“聋哑英语”产生的原因。[2]

笔者在近二十年的英语听力教学中发现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大多数学生仍然是听说分离的。许多学生在进行有声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听不太明白, 进而影响到说不太流畅等诸多问题。学生由于有限的词汇量或对句型、语法的不熟悉或受限于不标准的语音从而影响到听的准确性, 并最终无法从听中获取有效信息, 导致不能进行相应的说的交流和沟通。当听的积累不够的时候, 许多学生在说的时候, 仍然会本能地习惯性地先打“腹稿”, 然后以类似汉译英的方式再把内容说出来。这仍然是一种变相的“写”, 极易脱离对话交流的主题中心, 驴唇不对马嘴, 两个人各说各话。

2 听说教学的相结合

笔者曾经对14、15两个年级6个班共计111人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在调查中, 有90人占81%比例的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听力和口语最为重要, 并且有54%的学生认为这两者应该是一体的。在对13级实习的学生进行的抽样邮件访问中, 也有近80%的学生认为在与英语相关的工作中, 听与说是最为实用和重要的手段和技能。有一位从事外贸工作的学生曾经告诉笔者, 说他的一笔订单从下单到最终完成至少有80%的工作量是以电话、邮件、面谈等方式进行, 这其中听与说的紧密结合显而易见。由此可见, 无论是在实际学习还是工作实践中, 听与说都应该是紧密结合的, 而这也恰恰是我们现行教学中的缺失环节。

听说结合的必要性还体现在语言学习的规律上。听说是英语语言学习的物质基础, 听能够促进说, 听也被称为有声阅读。阅读是语言运用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可以说, 一个人在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质后, 主要是通过阅读来汲取信息。[3]在以上调查中, 有近70%的学生认为表达的流畅是他们最为看重的, 而其中准确的语音、丰富的词汇被他们认为对流畅的表达最有帮助。这些都能在听力中得到满足。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 大量丰富的听给说提供语音、词汇、句型、语法、交流技巧等方面的物质基础, 让学生积累词汇并感受语言的应用, 让说从模仿到自主。反之, 说也能促进听。任何一个有声语言的交流过程, 也都同时包含着听与说的过程。笔者在多年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发现, 有声说读对于听力训练中的语音、词汇、语义、语气等等方面的辨析、理解和判断也有着很明显实际的促进作用。尤其在缺乏其他学习素材、手段及设备的情况下, 大量自主的有声说读也不失为一种经济、直接、有效的听力训练手段。综上所述, 听说教学的相结合是充分且必要的。

3 听说课堂的新常态

听、说教学的相结合毋庸置疑。在目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 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势必会提出新的要求。反映到我们的听、说课堂上, 也就随之要有新趋势、新特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并促进学生学习与社会应用的有效衔接。而听与说教学并重的新结合就是新常态中的创新。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有效的听说结合教学呢?

从常规方面来说, 我们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关联性。

3.1 教师的关联

如果受限于某些条件, 听说仍然作为两门独立课程使用不同教材并分别由不同教师担任的话, 那么教师之间的沟通就必须及时有效, 可以集中备课选材, 共同协调教学内容的进度安排等。如果作为一门课程, 那么教师只需自行安排好听与说的学时分配即可。

3.2 教材的关联

现行的大多教材都是听说分离或者侧重于其中某一个方面的。那么在教材的选用上要尽量保证内容的关联性。如果教材选用受限, 可以由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主题讨论等等方面进行重新整合, 并适当辅以自主补充材料, 最大限度地保证听说的结合学习与训练。

3.3 练习的关联

听说教学过程中, 教师布置给学生的课堂、课外练习都应具关联性, 以相似或相同主题布置听说练习, 在学习互补的同时也能有效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3.4 词、句、语法等某单个方面的关联

因为同一层次教材的编写都是遵循统一教学大纲的指导, 因此各本教材之间都有着显性或者隐性的关联性。在教材内容无法全面配合的情况下, 可以挑出听或说中某个重点词汇、句型、或语法点进行关联性学习和训练, 同样可以达到教学互补的效果。

下面以应用英语专业教育方向为例。第一学年的听力和口语常规教学安排为每周各4个学时。如果合并为听说课, 那么每周8个学时就能很充分地保证听说结合学习与训练。教材以《英语听力教程》第一册为例。本册十个主题单元涉及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医等方面, 这些题材不仅适合听, 也非常适合说。例如第一单元, 主题为“Can I Take a Message?”电话留言。整个单元的内容从电话问候、找人等接打电话的基本对话开始, 逐步过渡到工作场景中的电话留言、商谈等重点技能技巧的学习, 从基本词汇到重点句型全面涵盖。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一个电话交流呢?课堂教学可以按照先听后说进行。教师首先安排2个课时进行听力训练, 让学生听取接打电话中的一些基本对话如问候、找人、预约等场景中所涉及的词汇 (如指示代词this、that等) 、句型 (如This is Mary speaking.) 常用短语 (如hold on等) 、语腔语调等, 并完成一定的听力题练习, 掌握部分基本词汇和用法。听力课后教师还应布置更多相应场景并要求学生以听过的内容为参考收集更多词汇、句型等材料为下一步的说做准备。在第二次课2个课时的说课堂中, 教师可以从复习第一次的听力课内容开始, 然后以学生收集的材料为主, 通过monologue、group presentation、role play等各种教学形式完成更多的电话场景, 让学生最终牢固地掌握接打电话的基本词汇、句型和技巧。在第三次课的2个课时中, 我们要进行重点场景的集中、深入和拓展听力学习。根据教材安排, 这个重点场景也就是工作场景中的电话留言学习。这一部分的听力内容主要集中在咨询、预约、商谈以及电话留言等方面。学生要求掌握“Can I Take a Message?”等重点句型以及留言格式等内容。在最后的2个课时的说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补充更多的诸如电话预约酒店住宿、给出工作指示、商谈合同细节、电话会议等工作场景, 并通过repeti⁃tion、report、role play等更多方式补充更多的电话词汇和语言应用。在这8个课时的听说结合学习与训练中, 既有基础的词汇学习, 也有重点的技能训练, 生活性和实际应用性比较好地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第二学年的听说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引进教师英语的听说学习, 更专业化, 也能保证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与第三学年的实习工作岗位要求进行顺利衔接。

先说后听比较适合简单生活化的主题。从说开始建立学生对主题的初步印象, 然后导入听, 并增加难度和深度, 然后再回到说, 在听力内容和教师的引导下拓展说的话题层面。对于处理较难的主题可以先听后说。先从听力内容中熟悉和掌握说所需要的词汇、句型、语法、技巧等, 然后练习说的时候才不会漫无目的。以同一主题为切入点, 学生在听与说两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和训练。此种听说新结合的教学有别于传统的听说课堂。传统的听说教学往往侧重于其中某一个方面, 学生学习的或是听或是说。而在这种听说教学并重的新结合中, 听与说是同等重要的, 是互为补充的, 是相辅相成的。听与说互相推进,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听与说两方面的学习效度。

这种听说并重结合的教学安排不仅符合语言的学习规律, 也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运用打下良好基础, 十分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的实用性和技能性的要求, 也确保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摘要:听、说是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 但是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形势下, 传统的听说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职业的需求。该文从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角度, 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对听、说并重的教学结合重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听,说,并重,结合,新常态

参考文献

[1]葆青.实用英语语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1.

[2]何南林.世界英语研究及教学[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5:183-187.

影视资源:助力学生的英语听说 篇3

1.连线中心句。教师先让学生听预告片的声音,猜猜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讨论完后再观看。如让学生把想象中的外星人在纸上画出来,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My alien has/is/can ...,交流后小组内评出画得最好的外星人,并向全班介绍。接着,教师让学生把电影中会出现的单词和图片进行配对,再集中交流,解决一些生词。最后看电影,看完后完成连线句子的练习,这些句子都是电影内容的中心句。

2.填演讲气泡。教师播放影视时,突然暂停,然后将对话气泡放在即将说话的人旁边,让大家想象,猜猜下面他会说什么。学生在此活动中思想必须高度集中,动脑又动口。

3.报道主持人。如教师播放一段去郊游的视频,每播放一小段就暂停,然后要求大家学记者的样子进行报道。影视的内容一般选用生活中真实的、有时效性的又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材料。如果长期进行此活动,那么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另外,学生观看时可能仅仅关注视觉的享受,而忽略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可以先不播放画面,只让学生听声音,并在听之前布置任务,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篇4

一、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Free talk,谈话形式要多样,如师生交谈、同学对话、表演、复述课文等。教师可联系新课内容预先布置谈话主题,让学生有所准备,确保谈话的完整性、流畅性。其次,要注重呈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如幻灯、图片、简笔画等,采取演讲、唱歌、朗读、编剧、复述文章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开口交流,不知不觉中遗忘害怕与紧张的心理。

激发学生对“听”的兴趣。听,可以是教师叙述的一个故事或对一个问题的描述,学生听;也可以是教师有选择性地播放英文歌曲或英语电影的经典对白,学生听;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听。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环节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自由谈话、演讲和表演中提高听说能力。

1. 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分层评估。教师应当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适时肯定、鼓励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觉得“我能行”,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我要学”的动机。一个对话或一篇文章教完后,可以采取“限时朗读”、“限时背诵”等措施,分层要求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学好英语的欲望。

2. 角色扮演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问候、打招呼、告别、祝贺、赞扬、提建议、购物、电话交谈等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英汉两种文体的差异,利用或借鉴中学英语教材每单元中的对话及其形式进行组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英两种语言及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

3. 鼓励学生多听多读、从听入手,以听促说。

认知心理学认为,说和写是在听和读的基础上形成的二级语言能力,也就是说,听是说的基础。初中英语教材配有英语专业人士的录音,教师要让学生跟着练习。通过模仿,学生对西方人见面如何寒暄、如何互致问候、如何宴请客人,如何致谢、如何告别等印象深刻,今后在英语环境中就能表达得流利得体。通过反复模仿地道的英语,学生的语音、语调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纠正。不少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普遍具有胆小、羞怯的特点,还有些学生虽然听得懂,但是表达不出来或者做听力练习时来不及反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常提醒学生“Open your mouth and speak aloud.”,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战胜羞怯,每说一句话都尽量做到“三最”,即“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在全国各地掀起热潮的“李阳疯狂英语”学习法的精髓就在于他让人放声地读,冲破一切心理障碍,通过反复听朗读、背诵、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提高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教师可将李阳的“三最法”、“一口气法”等介绍给学生,要求他们对所学的每时每一句话都争取做到脱口而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听力将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三、培养英语语感,学会用英语思维。

实践证明,边听边朗读,模仿纯正的英语录音,注意语音、语调、停顿、重音等,经过不断地听、朗读、背诵,能形成语感。更重要的是,无论对话还是做听力练习,教师都要指导训练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应答,不可将听到的英语语言转换成汉语。思考后再转成英语应答,这样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影响理解。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思维不尽相同,不是所有的英语都有相对等的汉语。在短短的时间内,既要听,又要理解、翻译,还要进行综合判断,这是不可能的,弄不好会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逐渐培养用英语思维,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可以提高理解力,

四、创设语言交际环境,为学生提供听说机会。

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听说过程是一个理解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四到六人一组的形式,自己创设情景,如在学校里、饭厅吃饭时、公园里等,分角色把他们自编的对话表演出来,课堂效果很好,气氛活跃。随着学生们神情动作的再现,既加深了学生对句型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促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助于英语词汇和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积极性自然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交际能力也在表演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由于受条件限制,学生缺少课后的英语交际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优化课堂结构、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用英语上课,进行快节奏、高密度的听说训练,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让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强他们说好英语的信心。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坚持每节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走上讲台;用英语读文章、讲故事、朗诵诗歌,进行值日报告等。内容可不断改变、增加。教师要及时引导、鼓励,并做到持之以恒。“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无论课堂内外,在英语语言交际过程中,教师都是组织者、指导者,即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后,应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应多加鼓励、表扬,使学生表达有安全感。

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坚强的意志力则是学好英语的保障,只有二者并重,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清听说的重要性,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力。英语在中学课程中是耗时较多的一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要学好英语,尤其是提高听说能力,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师生共同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听说光来的时候有阴影 篇5

她以为她是谁,不就老爸是个局长嘛!那是她老爸吗?我有次听见她叫“小爸”,爸爸还有大小啊……关于祝梦洁的流言有很多,但祝梦洁根本没心情去管这些,她一直独来独往。

舅舅和舅妈因为不能生育,一直很想要个孩子,而祝梦洁还有个弟弟,家里经济情况又不好。所以,八岁的时候,祝梦洁被过继给了舅舅家。已经那么大了,祝梦洁实在改不了口。后来舅妈说,那就叫小爸、小妈吧,听起来亲切些,慢慢地,就这么叫了。

可就在祝梦洁来舅舅家的第二年,舅妈怀孕了,生下弟弟梦龙。祝梦洁一下子觉得两头都是她的家,但又都不像她的家,她似乎成了局外人。于是,她的性格变得孤僻起来。

这年的三月份,祝梦洁参加了学校的“学雷锋”活动,来到猩猩家。那是一个搭建的棚子,一扇铁门摇摇晃晃,好像随时都会倒下来的样子。猩猩是个14岁的瘦小男孩,他怯生生地接过各种礼物。

祝梦洁第二次见到猩猩,是她去买一套早早订好的漫画书时。这是要送给梦龙的生日礼物,从书店出来,她看到三个高年级男生挡着猩猩的去路,让他把卖瓶子的钱交出来……不知怎的,祝梦洁大着胆子冲了上去,吼道,谁敢欺负我弟弟?几个男孩看到她后一哄而散。

猩猩说,我记得你,你是上次去我家的姐姐。姐姐,去我家玩一会儿吗?从来没人邀请过祝梦洁去家里玩,她被这个简单的邀请感动了,一时头脑发热,把手里新买的漫画递给了他。猩猩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走进猩猩家,猩猩神秘兮兮地从床底下拖出一只旧鞋盒,从里面摸出一个小小的苹果,欢天喜地地递给祝梦洁。祝梦洁心想:这应该是他招待最尊贵客人的规格吧!

那天祝梦洁回到家,听到的却是梦龙住院的消息。她竟然从来没有发现,梦龙是一个有视觉障碍的小孩。她只知道他容易摔跤,容易拿错东西。

舅舅和舅妈早就知道梦龙的病,但从来没有跟祝梦洁说起,怕她有心理负担。他们从未想过要把梦洁送走,只是看到她一直闷闷不乐,考虑是不是让她回到亲生父母那里会更好。

头一回,祝梦洁的那些失落感好像突然间不复存在了。那套梦龙喜欢的漫画书,祝梦洁又千方百计弄到一套新的,在梦龙做手术前放在了他的床头。这是祝梦洁第一次送给梦龙礼物。

重视听说训练轻松学好英语 篇6

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走“轻负高效”之路, 我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应该特别重视听说训练, 笔者多年的实践表明, 重视听说训练, 能让学生轻松学好英语。

首先, 是“听”的训练

亚历山大曾说过“掌握一种语言, 首先是听懂”。可见“听”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前提条件, 也是学习英语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段。

听的训练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依据这样的教学原则, 可将听的训练分为听教材磁带Reading部分、听英语课堂语言 (这两点是课堂听的内容) , 视听动画、视听原汁原味的英语故事片 (这是课后听的内容, 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

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 (她) 们虽有小学英语做基础, 但他 (她) 们听的能力还普遍较差, 听的训练以教材Reading部分、日常用语、简单的英语课堂语言以及由教师帮助收集或改编的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听力材料为主。超出学生听力范围的英语课堂语言, 教师应该辅助以肢体语言, 以帮助学生理解。收集或改编的内容不宜过难, 句型不宜过于复杂, 生词不宜过多, 否则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初二的学生, 有了一定的听力基础, 教师应该追求全英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 有利于学生的口头模仿, 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要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观看英文版的动画片, 如英文版的《喜羊丰与灰太狼》 (Pleasant goat and big big wolf) 、《狮子王》 (The lion king) 、《灰姑娘》 (Cinderella) 等。

从语言训练技能来看, 把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听说技能训练结合起来, 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 风土人情等, 是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关键所在。可以让初三的部分优秀学生视听原汁原味的英语故事片, 如《录取通知》 (Accepted) 、《乔丹传人》 (Like Mike) 、《留级乙王》 (Van Wilder) 等。目的是让这部分同学真正了解英语文化背景, 真正学会符合于英语本族人的正确表达方法。

其次, 是“说”的训练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 “听”在这四要素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说”是人们进行言语交流的手段, “听”的目的是为了“能说”、“会说”。没有听, 就没有说, 也就无法进行语言交流。但光“听”不“说”也不能达到语言交流的终目标。

“说”要从朗读开始。读书时要求学生“Read loudly”、“Speak quickly”。朗读和大声读出是克服害羞心理和“哑巴英语”的第一步, 而快速朗读不仅可以提高读书效率, 而且有助于学生跟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听说节奏。“说的真正内涵是交流, 是语言沟通,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说”中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是:1.每天坚持说Everyday English。内容包括问候, 打招呼, 询问日期、星期、天气等情况, 谈各自的家庭、爱好, 或是周围发生的有趣的事, 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只要将刚学过的知识, 运用到对话中去就行。2.创设情景语境, 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可利用实物、图片进行会话训练, 也可分组对话, 如教学9A第一单元有关星座时, 可以小组为单位, 一组3-4人, 说出各自的星座及该星座同学性格特点, 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性格是否与星座上介绍的性格特点吻合, 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性格等。3.运用排演、表演等手法, 让所有学生融入英语语境中。让讲台变舞台, 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教师适当给予指点, 这样的英语课必定会声情并茂, 趣味横生。表演, 也可不拘泥于课文, 要鼓励创新, 在充分理解所学词组、句型的基础上, 提高在交际中应用英语的能力。4.表演刚刚观看过的英文版动画片、原汁原味的英语故事片, 是更高一层的要求。

第三, “听写”是听说训练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灵活、有效、恰当地运用听写手段, 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有效防止学生厌学英语, 减少两极分化,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是十分有益的。

听写训练要遵循遗忘规律。艾宾豪斯遗忘曲线表明:在记忆初期遗忘的速度最快, 以后逐渐减慢。根据这一规律, 教师可“趁热打铁”, 及时布置读背任务, 及时进行听写。一单元结束后要组织对本单元内容的再听写, 以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第四, 语法教学对听说训练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画龙点睛作用

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谚语:“语法是英语学习的拐杖 (Grammar is a walking-stick in English learning) 。”这句话简单而直观地描述了英语语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辅助作用。英语语法的教学能使学生学到系统的英语语言规律, 从而增强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例如:牛津英语8BUnit3被动语态, 其结构是:be+PP, 时态变化都只改变be的各种形式。掌握了这一规律在听说训练中遇到类似句子就能听得明白, 说得容易, 如果不懂语法, 误将被动语态中的“b e”理解为“是”或“成为”, 岂不笑话?

英语学习从“听说”开始 篇7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声音是语言的灵魂,文字是语言的标本

我们的学生所学的不是英语这门语言,而是英语这门文字。声音是语言的灵魂,文字不过是语言的标本。如果不掌握语音语调,我们就无法用这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就丢掉了语言最生命、最灵魂的东西,就无法同这门语言建立感情,更无法让它忠心地为我们服务。

为什么许多学生学不好英语?因为我们每天输入的都是文字,而不是语言的灵魂:声音。我们背单词也是背单词的字母顺序,而不是记单词的声音。所以我们的阅读能力很好,听力和口语却很差。在我们的脑海里装满了重重的文字,没有声音。我们交流时必须先调动文字,再通过音标这门工具把文字转变成声音。

学英语,首先要打通耳朵。任何一个国家的幼儿在开口讲话前,都已经默默听了这门语言一年左右。有一句话,十聋九哑,对于英语学习者也是一样的,英语听力不行,口语也很难提高。

声音的输入,是学习语言的第一要务。学一门外语,一定要打好基础,尤其是语音语调,它就像一个人的外表,语音语调好的人就很自信,而语音语调不好的人因为自卑,往往很早放弃对英语的探索。

二、沟通从“说”开始

我国学生英语读写非常好,考试成绩也很高,但听力和口语普遍较差。这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我们学习英语,从小到大强调的是考试而不是如何使用这门语言。因此我们学了多年英语,到最后却发现自己无法驾御这门语言。在人民大学报告厅,当一位大学生快速地用英语陈述完自己长达5分钟的问题之后,前来作报告的美国大使普理赫一脸无辜地说:“对不起,你的问题我没听懂。”提问的同学不得不用汉语重覆了一遍,然后由翻译告诉大使问题的内容。这个场面实在令我国的大学生和英语教育者汗颜。在英语的学习和教学中我们应倡导:“把英语说出来!”因为语言最主要的目的是用来交流。

三、听说的关系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加强培养及训练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让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思维,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和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由此看出,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Wilga M.Rivers认为,听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建立的过程。听的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感觉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肤浅的印象,能粗略地识别,能根据自己学习第一语言的经验对所听的材料进行初步地切分音段,这基本上是一个被动和接收的阶段。第二阶段被称为识别阶段,它是一个通过切分音段和组织音段来识别的阶段。学习者把所接收的信号诸个加以识别,把已经识别的与正在识别的联系起来。这个识别过程是积极而细致的。第三阶段为领悟和建立阶段。学习者通过认知系统重复一遍所听的材料,而且不时地把已经理解的东西与听到的加以对照和修正。学习者通过重新理解使所听材料成为一种比较容易保留的形式存入记忆。这样,理解了的材料得到了改变,被保留下来的是语义信息。有了语义信息,人们再寻求表达形式。从听的理解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在反复听后会对如何说何时说以及说什么有所了解,这时方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是大量听的结果。学习者由于听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口头交际能力差异很大。那些听得多、理解得多、范围又广的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就强。而那些听得少,理解不透彻的学习者,在表达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或者不知如何说,口头交际能力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听和说是相辅相成的。在我们的学生中,口语能力强的学生,听力也不差,听力好的学生口语也都不错。聪明的英语学习者应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到一起,以“听说”为英语学习的起点。

我国学生对于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取决于其听说能力,目前我国学生听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提高听说能力是对我们教学的迫切要求,因为它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简明语言学教程》戴伟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教程》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与文化》顾嘉祖陆升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 篇8

一、初中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分析

1. 传统教学方式缺少互动性

传统的英语教育多按照学习生词、阅读文章等方式来教学, 其共同点就是以教师为教学中心, 忽视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而新时代的英语教育呼吁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教学过程提倡平等, 教学方式提倡双向互动。传统的教学方式, 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的英语专业人才。

2. 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传统的英语教学, 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 教学方式模式化;教学内容主要局限于课本, 缺少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引入,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沟通和应用, 学生没有真正地运用一门语言, 很难全面掌握, 也难以建立长期持续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应试教育模式程序化, 使得教学气氛更加沉闷, 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3. 教学素材单一

当前英语教材内容虽涉及政治、商业文化、地理等各个方面, 但是课本知识很有限, 缺少对相应的背景文化的渗透。虽然有些学校补充了相应的背景材料, 但一般都作为补充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课堂上很少涉及。这样的学习现状往往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材料的一知半解, 不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

二、构架初中英语视听说优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1. 提供丰富的视听学习材料

初中英语教育, 教师应该立足于课本, 更多地借助网络和信息资源。教学材料的内容要全面, 应包含教育、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材料的选取应尽可能的原汁原味, 避免中国式英语教材, 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不同领域的英文知识。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推荐不同形式的视听材料, 比如短剧、动画、电影、歌曲等, 并根据材料设计问题。学生对英文歌曲、英文动画、英文电影的接受比较容易, 教师不妨多安排这种形式的教学。

2. 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互动式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发言机会。比如:通过课前英语才艺展示, 可以单独表演英文歌曲, 可以组队表演英语短剧, 每节课抽出短暂的时间, 供学生展示才艺,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提供了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机会, 增进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还可进一步给学生提供生活中的场景, 并以丰富的语言输入内容, 鼓励学生多看、多听视频材料, 可以引导学生跟读、模仿, 最大限度地树立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为了鼓励学生多阅读相关资料, 教师可以布置相应题材的课外阅读作业, 让学生针对阅读资料撰写读后感和作文。

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导学生学习和分享适宜的学习方法

在英语学习中,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 在视听过程中, 学生没有必要听懂每一句话, 但是一定要掌握关键信息。这个过程我们可以采取“General—Specific—General”, 也就是“整体—细节—整体”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 听力教学前, 可以引导学生对主体内容有个大概“粗印象”。听完第一遍时, 教师可以叫学生总结听力内容的总体内容。这个过程既检验了学生对听力内容的接受程度, 又可以帮助学生将听力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提高其表述能力。在第二遍听力过程中, 应该采用精听的方式, 可以要求学生分句复述, 最后完成相关内容的细节填写。之后, 再进行第三遍听读训练, 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通过这三个步骤的活动安排, 听和说就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4. 重视视听课课后学习的开展

根据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 听是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 说是信息的输出。输入和输出同等重要, 在听力训练时, 要坚持听说并重的原则。视听课后, 教师不妨安排相应的口语测试, 如对子活动、小组活动、话题讨论、角色扮演、观点辩论、主题演讲等, 充分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 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

摘要:英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外语, 但作为语言它有着语言的共性, 即用于交流。因此, 听说训练在英语教学中应占有重要的位置, 尤其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背景下, 学生所学的知识应该为其所用, 使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本文基于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理论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视听说,输入和输出理论

参考文献

[1]曲岩.浅谈初中英语听说教学[J].新课程 (教师) , 2010 (2)

“美化”农村初中英语听说课堂 篇9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其主要的功能是交际。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 英语也就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然而,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的农村中学里的英语听说教学是尤其的滞后。下面我就谈谈我这两年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些感想。

二、农村中学英语听说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课改的深入, 英语听说测试已被列入中考测试的一部分, 并占有一定的分值。这个改革深刻影响了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体系和结构。但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影响了农村初中英语的听说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英语启蒙教学不均衡

新课标要求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也就是说, 学生在进初中之前已学了四年的英语, 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而我们都知道, 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是极不平衡的, 城市或是一些城镇学校, 小学配备了很优秀很专业的英语教师, 教学设施齐全。而农村小学由于规模比较小, 有的学校甚至是一个教师包揽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 并且教师也不是科班出生。所以在孩子刚接触英语时, 农村小学生就已被城镇的小学生甩在身后了。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自身的语音语调不标准, 又缺少英标的系统教学, 导致学生一开始就发音不准, 辩音能力弱, 对于连读、爆破、弱读等的规律和技巧一无所知。所以在朗读时难免会出错, 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 教学装备问题2.1硬件配备

对于农村初中来说, 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设备很少, 条件很差。大多数教师还仅仅是停留在拿个录音机就当是带上了高科技, 他们还从未尝试过用PPT、展台等先进的设备进行授课。学校也没有语音室, 多媒体教室。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只是机械的听一些对话, 读些单词、句型和背些文章。

2.2师资配备

从教师的配备来看, 现在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学历基本已经达标, 但很多是非大学英语专业本专科的毕业生, 而是由原来的代课教师通过自考、成人高考而来的学历, 这部分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很大的欠缺。

3. 教学方式问题

农村中学的教师仍然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 受升学率的牵制, 只注重词汇的识记, 语法的讲解;另一方面, 由于听说教学耗时多, 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比较高, 又难于操控, 教师们都不敢轻易尝试在听说教学上多花时间。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听、听不明白, 说、说不清楚, 久而久之, 学生的听说能力越来越糟。

4. 学习环境

农村初中地处偏僻, 消息闭塞。学生只有在英语课堂上接触到英语。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言学习脱离了实践, 学生的听、说能力都得不到锻炼, 也就不可能有进步。而相反, 城镇学校的学生他们有比较多的机会可以看看英语短片, 在商场里、广告牌、一些商标上都可以有意无意中看到英语, 他们随时随地可听、随时随地可说英语, 学生会有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

三、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几点尝试

农村初中的英语听说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 既然能找出原因, 我们就不愁没有解决问题的途径。

1. 提升教师素质, 变化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要学会与时俱进。既然英语听说能力测试已经列入中考考试范围, 足见教育主管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听说教学在英语这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也要强化听说教学。但是我们现在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是语言不标准使得他们不敢说, 怕说错, 越不敢说, 越说不好, 不会说也就不会听。听和说, 说和听, 相辅相成, 互相影响, 融为一体。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 教师就要积极主动变化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英语教学中, 可设计一系列的duty report, 人物描述, 歌唱, 绘画, 游戏等的方式, 激发学生说, 创造说的机会, 在一部分学生说的同时也锻炼了另一部分学生听的能力。这样, 学生学习有兴趣了, 敢于说了, 乐于听了, 那么潜移默化, 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了, 英语水平也提升了。

2. 鼓励学生自身养成多听、多说的学习习惯

要想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 光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培养学生听说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坚持不懈的听, 听得多才能说得出, 听得准才能读得准。实践证明, 那些养成了听的习惯的学生, 英语基本功就扎实, 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就强。在这一方面, 教师要起引导同时也起监督作用。在学生还不会自己选择听读材料的时候, 教师就要担负起责任, 为学生精挑细选一些适合他们的材料, 同时教师也是学生坚持这项活动的监督者。

3.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客观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

上面说到的学生及教师方面的问题是教学层面上的。但是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我们的教学体制问题, 这是政策层面上, 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无能为力的。教学体制, 教学评价机制不改, 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永远的只是纸上谈兵。在此, 还是要呼吁我们教育主管部门要大胆改革英语科目的评价方式。据说, 以后的高考英语会有大尺度的改革。这是我们英语教师都拍手称赞的。相信通过从上层到基层的全面改革, 我们学生的听说能力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四、结束语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耗时、费力、成效较慢的活动, 但也是势在必行来不得马虎的一项艰巨的活动。只有我们师生通力合作, 共同努力, 不断的摸索, 大胆的创新, 我们一定能收到成效, 达到应有的目标。农村初中的学生也一定能在以后的英语课堂上更活跃、更大胆开口, 敢于交流。相信我们农村中学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会越来越强, 英语水平会越来越高。也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美化了学生的语音、语调, 我们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才会更“美”。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其主要功能是交际。我们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下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目前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 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农村初中生学习英语多数是“哑巴英语”、“中国式英语”, 具体表现在要么不会说, 要么说出的英语生硬、拗口。对此, 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究。

上一篇:桥梁振动监测下一篇:舆论监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