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十篇

2024-08-22

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篇1

随着深圳“东进战略”大幕的全面拉开,作为深圳“东部中心”的龙岗区为实现更为科学、智能、精细化的城市管理,选择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智慧龙岗打造开放融合的基础支撑平台,提供坚实的信息安全基础,并聚合各个领域优秀的合作伙伴资源。

“一窗式”行政审批服务平台

该平台是为智慧城市战略带来最直观的改变之一。本着“简单事项无需去现场,复杂事项一次性办结”的初衷,龙岗区打破过去部门专项窗口办理业务的传统模式,提出“审批围绕项目转”的理念,通过先后整合50多个部门的数据,优化500多项服务事项,实现了从“多地、多窗口受理”到“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办”的智慧政务转型,省去了申请人来回跑路、重复申报的麻烦。

这一依托华为领先的云平台建设的一窗式平台,不仅能集中处理各个窗口、不同审批环节的工作,一旦发现业务办理存在问题,系统就会自动提醒相关审批部门,同时推送到业务监督员界面进行人工核对和跟进监督。在大举提升职能部门主动服务意识的同时,杜绝了“两头受理”、“超时办结”等顽疾,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而通过对接市、区两级系统,通用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调用得以实现,既避免数据库的重复建设,又大大缩短了材料核验时间。此外,网上办事大厅、移动APP、微信等多渠道办事通道,以及排队叫号、智慧引导、自助服务、视频监控等智能化终端设备的引入,更是为龙岗居民创造出全程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不仅如此,龙岗区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众最关心的领域,智慧城市建设也同样快速推进。智慧教育方面,以惠及全区93所学校40万名学生为目标,正通过全面推广云课堂和配套资源体系建设,推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智慧医疗方面,在线预约候诊、病历电子化和档案信息化业已实现,目前正全面部署远程医疗和居民移动健康服务;而智慧社区试点也已在多个社区初见成效,正逐步实现全区统一的智慧社区平台。

化繁为一:智慧为城市治理辟通途

处于特区一体化和经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龙岗区面对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生态优化、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压力,果断选择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华为开展全面合作,走上了一条“化繁为一”的城市建设道路。借助华为构筑的云和大数据平台,让城市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除了“一窗惠民生”外,还呈现出多个卓有成效的智慧应用。

一库汇万数。

云数据中心是打造智慧龙岗的重要基石,面对遍布各个公共机构的庞大数据资源,构建统一的基础数据库首当其冲。通过将深圳市、龙岗区政府部门存量数据进行对接,在深度的数据清洗、比对和关联后,龙岗区已汇集市、区各部门的数据记录超过1.6亿条,梳理出信息系统215个,逐步编织出一张纵横有道的“数据神经网络”。

在集数据中心、运行中心、展示中心于一体的智慧中心,大数据分析手段正完整、深入地呈现龙岗区经济和社会运行状态。整合重构后的数据,能还原出趋近真实的人物和企业画像,实现人、物、事件等城市元素的数据彼此关联、互为校验,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并充分激发出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龙岗区政务大数据的实现,为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一屏视全城。

为确保全区智慧化应用都能获得实时更新的地图服务,智慧龙岗搭建起第二块基石——融合了二维、三维和实景信息的时空信息共享平台。平台广泛覆盖建筑物、人口、企业、视频监控点、创新产业用房、安全隐患、重大危险源等领域,通过统一的服务接口向各部门提供地图服务,并收纳、积累各部门的应用结果。基于该平台开发的安全隐患管理专项应用,能够把从九个部门汇总来的两千多条安全隐患数据全部呈现在地图上,为龙岗区的安全治理专项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云汇应用。

有了“汇数、绘图”两大基石,全区各重点行业的典型应用也纷纷涌现。

在智慧综治维稳领域,利用大数据手段对信访事件、矛盾纠纷等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实现了全流程的监督考核,并通过搭建信息采集终端管理与指挥系统,对非应急类事件处置进行联动指挥,提升了社会综合治理的精准化水平。

在智慧应急领域,以龙岗区综合应急指挥系统为中心、各专项应急指挥平台为节点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实现了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综合调度、联合处置、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了政府综合应急管理水平。

在智慧警务领域,已实现公安网、视频专网、互联网数据资源信息的安全共享,包含车牌识别、人像识别在内的“科技围合”系统在建,全市第一支无人机中队也出现在龙岗区,智慧警务工作的深化和推广,让实战应用水平显著提高。

在智慧城管领域,城市管理要素、城市管理过程、城市管理决策等已实行全方位智慧化,并利用公安部门共享的视频资源,完善城管执法系统,监控公共场所违规问题,为执法取证和数据分析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智慧安监领域,建成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指挥信息支持于一体的三层预防体系。

在智慧消防领域,以消防管理信息系统为中心的智慧消防,给数据互联互通、群防群治以及标准化执法注入了新的力量。

一图合多规。

智慧龙岗的“多规合一”规划协同系统已实现发改、规土、城管等七个部门的规划协同机制,融合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12大规划,推行“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管理策略,保障了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的集约利用。“多规合一”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模式改变了项目落地难、周期长等问题,为建设单位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经费,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政府审批的“最优通道”。

众筹智建:为区域未来种下智慧生态

智慧城市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巨系统”,龙岗区调动各领域合作伙伴共建共享的决心,与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通过开放能力聚合合作伙伴,推动智慧城市生态圈良性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纵观智慧龙岗的建设历程,正是这种开放、众筹智建的合作态度,让全市乃至全球的优质供应商得以快速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生态中来,加速了新兴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丰富了产业链的合作发展模式,让龙岗区聚集经济、人口的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都获得了质的提升。

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篇2

“欲攻其事, 必先利其器”。网络、硬件、软件环境是中、小学建设自主学习平台必要的基本元素, 因此, 中小学建设与应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首要任务即规划、建设、管理好网络、硬件及软件这些基础环境。

一、校园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网络无疑是整个自主学习平台的底层基石。为确保在平台上顺利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例如:在线交互、面向知识点的视频教学资料、测试与反馈等, 必须拥有一个具备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通道, 支撑音、视、文字、图形等数据的正常传输。网络环境的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采用虚拟局域网技术合理划分校园网。

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基础环境, 是各种教育管理平台与教育资源平台运行和应用的核心。目前, 多数学校已经建成校园网, 但是由于在网络规划、建设阶段没有详细考虑实际应用与管理过程中的需求以及网络扩容、信息点增加等因素, 所以造成校园网使用以后不能实施有效的网络管理与维护, 致使网络不能稳定、高效的运行, 特别是在出现网络风暴、病毒泛滥、带宽利用率低等问题时, 不能及时发现故障原因和隔离故障源, 从而严重制约各种信息化平台应用的开展。

因此, 有效管理和高效利校园网的前提是在校园网规划阶段, 以学校各种网络应用特点与需求为依据, 采用VLAN (虚拟局域网) 划分技术, 配合三层交换机、路由等网络核心设备将行政办公网、教室网、教师办公室网、普通计算机机房网、视频教学网等网络合理分割 (见图1) 。同时, 这种化整为零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阻止网络故障的蔓延及影响范围, 保证及时检测并且排除故障源。

2、校园网的规范管理与应用。

目前, 许多学校校园网的带宽均达到百兆甚至千兆, 与Internet的接口带宽也普遍达到百兆以上。然而由于网络规划不合理、相关设备配置不齐全, 特别是网络管理观念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 经常造成校园网内部速度过慢、网内病毒泛滥等现象。同时, 由于内部使用的混乱诸如:影视视频、P2P下载、各类游戏等软件的使用以及使用后不能及时关闭, 致使校园网与公共网络接口处经常出现信道拥塞, 带宽被无限制占用。而这些现象都将直接影响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正常应用。特别是校园网与公共网接口的不畅通, 会严重影响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应用向校外和家庭的延伸。

学校应由上至下树立规范使用网络资源的观念, 制定且严格执行相关网络应用制度。学校可以配备相关的网络流量和上网行为管理设备, 依据制度对学校内各个信息点、各个虚拟网段实施合理的管理与监控, 根据需求分时、分应用的高效使用校园网带宽。例如:借助流量控制设备限制相关应用的带宽占用量, 利用网络行为管理设备监督和提示校内各个信息点的网络使用。

二、基础硬件的规划与应用。

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是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物理支柱, 他们担负着整个系统软件的运行、数据的处理、资源的存放与备份, 学校可以根据平台应用的开展进程逐步完善各类基础硬件的配置。在配备的过程中应注重整个硬件系统的兼容性、可扩充行、稳定性等因素。

硬件规划与应用的重点在于服务器角色的分离。

如图2所示, 网络自主学习系统会涉及到较多的功能模块, 采用硬件服务器合理规划、分离管理的模式是提高管理与应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以B/S结构的自主学习平台为例, 这一类平台在前端需要完成平台发布以及与用户交换信息, 中间层需要运行各个功能模块、处理各种数据, 诸如:视频服务、在线测试与反馈服务、交互服务等, 后端则是最为重要的数据库服务。如果将这些服务独立运行于不同的硬件服务器之上, 使前端、核心层以及数据库层从硬件上得以分离, 将有利于整个自主学习平台的管理、应用与发展, 可以达到安全、高效、合理的运行、管理、备份、扩充等目标。然而学校在建设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之处可能会因为资金、应用开展范围小或者基于测试等因素, 盲目的将整个系统运行于同一台服务器上, 如此一来会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服务器的管理、数据的管理备份, 造成系统运行效率低, 影响进一步的扩展平台功能以及平台应用的推广。

因此, 在规划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时, 对于服务器应全面考虑, 统筹规划软件、硬件, 利用相关虚拟技术逐步实现服务器角色分离管理与应用。

目前, 学校服务器的配置都在不断提升, 以一台配置有2颗4核的CPU, 32G以上内存以及2块500G以上SAS硬盘的服务器为例。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应用之初, 学校可以通过单机版虚拟软件 (VM Esxi5.0) 将一台服务器虚拟成2台使用, 每台虚拟服务器分配16G内存, 1块500G硬盘, 分别用于安装前端发布系统和应用层处理系统, 从而实现不同系统的独立运行。 (见图3) 。同时也为软、硬件的管理提供方便, 尤其在平台测试运行阶段, 可以利用虚拟软件提供的功能对每个虚拟服务器中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做快照或者模板, 易于实现系统移植、安全备份等操作。

2、确保数据库服务器独立、高效运行。

数据库的读写速度以及数据库服务器并行处理能力是影响各种应用系统的重要因素, 对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也不例外。为此, 学校在建设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时, 应考虑将数据库服务器独立于其他模块运行, 不要与平台的发布系统和应用系统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也不建议安装在VM Esxi5.0的虚拟服务器中。数据库的服务器在cpu性能上要求较高, 学校可以配置一台具有高性能cpu的服务器, 建议配置2块千兆级网卡, 将学校所有应用的数据库均运行在该服务器上, 使用该数据库服务器的一块网卡通过独立的交换机、在独立的网段内与应用服务器相连。将来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以及管理与备份的需求, 可以通过另一块高速网卡连接网络存储设备。 (见图4)

3、建立数据备份策略, 合理配置备份设备。

学校在建设和应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与数据, 因此数据的备份在整个平台基础建设中也不容忽视。自平台建设伊始, 学校就应该制定合理的数据备份策略, 不能有等用起来或者等数据多了以后再考虑的想法。

从保证教育信息化安全方面考虑, 学校对于所有的信息化工作产生的数据都应建立自动加人工的备份策略。例如, 针对学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数据库, 可以使用数据库软件自身具有的定时备份功能在应用非高峰期完成对相关数据库的备份。然后, 由学校技术人员定时将自动备份的数据库文件复制到另外的存储, 实现异地备份。对于平台上传和使用的各种资源我们可以使用如Fast Copy一类的增量备份软件定期从相关服务器中备份到其他存储设备, 实现异地和增量备份。

由此可见, 要想实现数据的安全备份, 学校需配置必要的存储设备, 并且合理规划与使用。通常, 学校会将配置的存储设备全部空间划分为一个整体, 用于存放数据或者备份。然而, 这是一种不安全和浪费空间的使用方式。假如学校配置的存储设备空间足够大, 可以利用RAID技术从硬件层面合理的分配存储空间。例如:对于一个配置有16块盘的存储, 可以使用RAID 6技术每4块盘为单位划分为3个独立的空间, 然后使用RAID 5技术将3块盘划分为一个空间, 留下最后一块盘做为整个存储的热备盘。 (见图5)

三、研发适合自身特色的软件系统平台, 保证技术应用的先进性、适用性

软件系统是整个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最上层, 也是与所有用户接触最为密切和频繁的一层, 因此, 学校应该全程参与软件系统的研发过程, 包括:需求分析、功能模块设置、系统分析、代码编写语言等步骤, 只有这样, 才能使研发出来的软件系统符合自身的特色, 满足自身应用的需求。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学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在选择软件的编写语言、用户操作界面、调试运行环境的过程中, 要根据学校相关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以及开发、使用、维护的成本, 选择安全、稳定、通用的软件编写与运行环境。例如:选择微软一系列的开发及运行环境会便于以后的使用和维护, 而选择Linux以及java的运行和开发环境则对以后的运行和维护特别是对学校相关技术人员将提出更好的要求。

2、

在研发关于音、视频及图形、图像等数据操作的功能模块时要注重考虑网络环境因素, 在保诸如证音、视频、电脑操作屏幕能顺利传输的前提下, 尽可能用通用媒体格式, 少用带宽, 便于录制、存储、发布。

3、软件系统要有严格的用户管理机制, 实现分级分层的管理模式, 具备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模块。

根据不同用户角色完成不同的信息输入、显示、统计和功能应用等操作。

4、软件系统要兼容多种终端。

随着电子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 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智能网络终端的使用正逐步形成“大众化”的趋势, 因此, 学校研发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必须考虑与这些设备兼容, 将平台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拓展到这些设备上, 形成移动课堂、学校, 在更大范围内全面提升使用效果。

软件系统的研发和升级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 学校必须参与其中, 设计周全, 接口完备, 这样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使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不断深化且持续发展。

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篇3

关键词:系统建设;信息;数据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1

Building Programs of Henan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haring Co-management Platform System

Li Zhenzhen

(Henan Information Consulting Design Co.,Ltd.,Zhengzhou450008,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haring work,sharing in the province to re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challenges,sharing co-management platform can not be delayed,the system relies on WEBGIS platform,using our own research spatial data analysis engine and workflow,from basic resource data management,workflow processing to build a shared-benefit analysis,sharing rate,report gen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a full range of work to achieve the sharing of electronic office.

Keywords:System construction;Information;Data

一、系统建设的意义

共建共享工作开展以来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下:

(一)无法及时掌握各运营商基础通信资源数据。各运营商之间互不共享电信基础设施相关信息,这就导致各运营商在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时进度缓慢,容易产生纠纷;是否没有可供共享的资源、已建设施的具体位置,无法判断。(二)难以准确全面掌握运营商电信基础资源建设情况。每个省电信基础设施数以万计,对于各运营商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际落实及是否存在违规建设等情况难以监督检查。(三)无法准确高效的统计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执行情况。工信部要求的资源共建共享统计数据由各运营商上报通信管理局,数据的准确性难以验证,同时,资源共建共享数据的汇总、整理,各通信管理局基本靠人工方式处理,工作量大、处理周期长。(四)不能有效地跟踪监督各运营商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进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参与各方基本采用电话、传真、纸质函件的方式处理相关工作流程,工作进度难于跟踪、监控,不便掌握资源共建共享进度情况。

二、系统的提供的解决方案

搭建信息沟通的平台,在省通信管理局、运营商、行业协会、相关第三方之间建立了共建共享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基础资源数据库,为共建共享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基础数据和信息,为进一步整合全省各类基础资源信息奠定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直观准确的展现各类基础资源的准确位置和周边环境。提供电子化分析工具,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共建共享和自建预留的相关标准。建立共建共享流程、审批流程、争议处理流程电子化的解决方式,形成规范的本地网之间、省市公司之间、运营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协调沟通流程和申诉处理流程,加强对共建共享工作的监督、管理。实现运营企业本地网共建共享需求的协调、确认电子化,并为共建共享结算提供依据,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三、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BPM工作流引擎,协同办公自动化和共建共享流程管理两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由若干模块组成。各相关模块、子系统之间实现了无缝连接,全程共享数据。多级WEB报表,采用主流的数据双向扩展、多源分片、纯拖拽等方式来进行报表设计,利用报表展现、填报、汇总、统计分析、打印输出等功能轻松完成各类报表处理事务。Web GIS内核,预设多种空间缓冲区分析算法,能够处理地图数据、空间数据、SDE分析过的数据。

四、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包括:基础资源数据管理、地图管理、空间数据分析、审批流程管理、共建共享流程管理、争议处理、查询统计、报表管理。基础资源数据管理是本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可以管理相关设施的主要信息和其对应的空间数据,可管理建成、待建、拟建、建设中的各种基础设施,为其他子系统提供主要的数据支持。主要管理的数据分为以下几类:(一)通信基站管理:各运营商基站建设信息,包括经纬度、共建类型、相关协议、工程进度、基站主要信息等,并可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修改、导入导出等操作。(二)通信铁塔管理:各运营商铁塔建设信息,包括经纬度、共建类型、相关协议、工程进度、铁塔主要信息等,并可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修改、导入导出等操作。(三)电信杆路管理:各运营商杆路建设信息,包括杆路的路由、杆路类型、相关协议、工程进度、杆路主要信息等,并可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修改、导入导出等操作。(四)电信管道管理:管理各运营商管道建设信息,包括管道的路由、管道类型、管道占用情况、相关协议、工程进度、管道主要信息等,并可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修改、导入导出等操作。(五)通信光纤管理:各运营商管光纤建设信息,包括光纤的路由、光纤类型、芯数、使用情况、相关协议、工程进度、光纤主要信息等,并可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修改、导入導出等操作。(六)室内分布系统管理:各运营商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信息,包括建设地点的位置、工分器合路器类型、使用情况、相关协议、工程进度、主要信息等,并可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修改、导入导出等操作。

地图管理由WEBGIS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该功能基于真实的电子地图背景,将电子地图与资源对象分层叠加显示,支持多种图层管理,禁建区域管理。可实现地图的基本操作、资源对象的管理、查询定位和分析功能,并通过内部数据接口,为其他子系统提供相关的GIS服务。空间数据分析依赖SDE数据引擎提供的空间位置数据和逻辑关系,进行复杂的空间分析,提供基于空间的缓冲区搜索、缓冲区生成、不同电信设施之间的空间位置分析,为其他子系统提供空间决策分析数据。预设多种SDE空间数据分析算法,能够对点(基站、铁塔)、线(传输线路)、面和不规则区域以及聚居区、非聚居区、军事禁区、重点区域等多种空间数据进行查找分析。审批流程管理、共建共享流程管理和争议处理功能的实现均依赖于BPM工作流引擎,能够设定多种复杂的沟通协调流程和业务审批流程。报表管理子系统按照不同时间段、不同专题、不同资源类型等生成简明扼要、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地反映全省三家运营商的基础设施信息、共建共享工作成果报表为省通信管理局领导提供参考、为开展基础资源共建共享活动提供借鉴和指导、为信息沟通提供重要依据。系统在统计分析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形成各类与共建共享密切相关的统计分析报表。系统还提供了安全管理和系统管理功能,为整个系统平台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基于Ad hoc的家庭无线局域网”的搭建

(一)搭建家庭无线网络设备

1.能够连入Internet网络的ADSL Modem(有线或者无线)。

2.带有无线网络适配器的计算机(也可以配置了网络适配器)。

3.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 Professional版本。

(二)搭建家庭无线网络要求

1.区分带有无线功能计算机两种基本通信模式:infrastructure(基础架构)网络和Ad hoc(点对点)网络。

2.掌握802.11协议的对等网络Ad hoc、无线网络的分层结构、特点、接入技术等。

3.由于无线环境中存在较强的突发干扰和随机干扰,传统TCP的基本假设在无线环境中不再成立,了解提高TCP协议在Ad hoc网络中性能的TCP-BUS协议。

4.由于无线网络安全的脆弱性,能够提供无线网络安全方案,比如密钥管理、入侵检测、响应方案等一系列提高安全性技术。

5.绘制基于ad hoc家庭无线网络(WLAN)拓扑结构,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无线网络的连接状况。

(三)搭建家庭无线网络配置步骤

利用Windows XP系统自身的家庭无线网络向导进行家庭无线网络配置比较简单,集成了网络密钥,SSID等一系列功能。安装了无线网卡后,将鼠标移到相应网络连接项就会在状态栏显示如下图所示提示,表明當前的无线网络连接还不可用。

STEP1:在如上图所示无线连接图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查看可用的无线网络”选项,即打开如下图所示窗口。此时连接显示无连接状态。

STEP2:单击更改高级设置,有一张“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单击“添加按钮”,会出现“无线网络连接属性关联选项卡”,在选项卡内填入SSID:default,由于是家庭无线网络,所以我选择网络验证为开放式模式,数据加密为WEP格式,网络密钥为5或40个字符,“这是一个计算机到计算机的(临时)网络,未使用无线访问点”复选框打勾,随后在无线网络连接属性中出现default网络。在每一台ad hoc网络中配置方法同上。单击查看无线网络连接配置窗口中出现点对点default网络。至此,ad hoc网络建立完成。

STEP3:建立好Ad hoc无线网络,接着使用一台网络结点网络适配器有线方式接入ADSL MODEM,实现Internet连接,在本实例中使用有线方式接入。使用IPCONFIG命令可以看到Ad hoc无线网络中连接Internet服务器的IP地址,一共有2个IP地址,一个为无线网络适配器地址,一个为连接入Internet有线网络适配器地址。图二为Ad hoc无线网络中另一台网络结点IP地址。

STEP4:分别在两台笔记本上都打开网络安装向导,将有网络适配器的网络计算机选择“这台计算机直接连接入Internet”,另一台Ad hoc网络结点选择“通过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设置相同的工作组名称为thomas home,这样就使用Windows XP自带的网络配置好了ad hoc网络接入Internet的Internet网关。

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篇4

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12-07(湘科条字[2006]159号)

有关单位:

湖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规划纲要,也是贯彻落实我省“科技兴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我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整体创新水平和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我省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手段,改善科研环境,充分发挥科技资源效益,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湖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湖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湖 南 省 财 政 厅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湖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湖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促进科技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开放和共享,保障“湖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条件平台)的持续、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提高科技手段,改善科研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条件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突出重点,促进创新。为建设创新型湖南提供科技基础条件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条 条件平台建设与管理的主要任务:

(1)结合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

(2)根据“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着重解决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科技服务能力的关键问题;

(3)构建和完善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自然科技资源共享、产业(行业)共性技术公共服务、科技信息和科学数据共享、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农村科技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信息保障系统;

(4)构建和完善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权益和义务关系,逐步形成全省性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制度环境。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共同负责条件平台建设与管理,成立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领导由科技厅和财政厅领导担任,成员由科技厅条件财务处和财政厅教科文处相关人员共同组成,办公地点设在科技厅条件财务处。

办公室的职责:

(1)负责制定条件平台建设规划和编制条件平台建设的年度计划;

(2)负责组织建立条件平台建设的管理体系,建立专家库和中介机构资料库;

(3)负责组织条件平台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监理、验收和评价;

(4)负责监督检查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5)负责条件平台运行的管理与绩效考评;

(6)负责定期向社会发布条件平台的运行情况及相关信息。

第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备条件平台项目实施的基础设施和场所,具有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管理团队,项目负责人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

(3)具有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自筹资金和后勤保障能力。

第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的职责

(1)按要求编写项目的《实施方案》和《任务书》;并严格遵守经批准后的《实施方案》和《任务书》中的各项条款,认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项目预定目标;

(2)保证项目所需的配套经费及建设所需的相关条件;

(3)按规定使用项目经费,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理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接受办公室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4)按要求登录条件平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按进度要求提交监理申请报告和项目进展汇报材料,自觉接受办公室委托的中介机构的中期监理;

(5)项目验收后与办公室签订有关资源共享责任书,所形成的信息资源统一纳入条件平台门户网站,对社会提供服务。

第三章 项目管理

第七条 条件平台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验收和评价工作依据《湖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申报受理规程》、《湖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评审、立项规程》、《湖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监理验收规程》和《湖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绩效评价规程》进行管理。

第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按条件平台项目申报要求填报《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专用表)》、《实施方案》和《任务书》,按照省科技厅项目申报时间要求,向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受理中心统一申报。

第九条 办公室负责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查,并组织项目评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批准立项并下达经费。

第十条 办公室与项目承担单位签署经核定后的《任务书》,《任务书》中明确项目承担单位的责任、权益和义务,项目建设内容和考核指标等。《任务书》一经批准,即作为项目实施、监理和验收的依据。

第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建设期内对部分具备对外提供服务条件的资源可先行开放、共享。

第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在完成任务2个月内,向办公室提出项目验收申请。申请项目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提供以下材料:

(1)项目承担单位针对《任务书》撰写的项目完成情况报告;

(2)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财务验收报告和经授权的中介机构提供的审计报告;

(3)经授权的中介机构提供的项目执行期监理报告和绩效考评报告;

(4)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三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通过验收:

(1)未完成项目《任务书》预定任务和目标;

(2)无法持续稳定的对外提供共享服务;

(3)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4)有重大事项变动未经批准;

(5)经费使用存在严重问题,未通过财务验收;

(6)超过《实施方案》规定的项目建设期限半年以上,且未通过办公室批准延期的。

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按规定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符合验收条件的可再次申请验收。再次未通过验收的,按撤销项目处理。

第十四条 项目中止或撤销

(1)项目承担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项目承担单位申请中止项目或由办公室撤销项目:

①单位主导业务和产权发生重大变化,不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

②丧失技术依托,项目无法继续实施的;

③自筹经费不能按时足额到位的;

④考评或验收未能通过,经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2)项目中止或撤销资产的处置。项目中止或撤销的资产,由办公室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置。

(3)对造成项目实施中止或撤销的,项目承担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将列入科技计划信用不良记录名单,三年内不得申请条件平台项目。

第四章 经费与资产管理

第十五条 条件平台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由政府、项目承担单位及社会力量共同筹集。财政按项目性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支持比例。自筹部分由项目承担单位保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平台建设,主要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落实,办公室协助。

第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认真编制经费支出预算,其范围包括项目业务费

和组织管理费。项目业务费指运行费、仪器设备购置费、材料费、文献购置费、加工服务费、技术开发费、人才培养经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等。组织管理费指的是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发生的组织、论证、评审、监督检查及运行考核等各项费用。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的拨付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必须进行政府采购。

第十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执行预算,确有必要调整时,应报办公室核批。项目经费必须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设账,专款专用。

第十九条 项目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出具财务验收报告,财务验收是项目验收的前提,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通过财务验收:

(1)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2)未对专项资金进行单独核算;

(3)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4)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5)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

(6)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二十条 条件平台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办公室视情节轻重予以缓拨经费、停止拨款、通报批评、强制中止或撤销项目:

(1)项目承担单位有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建设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等经费管理规定的行为,或自筹经费不能落实的;

(2)项目单位管理不善,项目未能按《任务书》规定执行的,或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超期半年以上不能通过验收的;

(3)不接受办公室对项目检查、监理、审计和评估的;

(4)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中止的。

第二十一条 项目完成后,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转项目承担单位资产账户。对用财政资金采购的科研仪器设备,办公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无偿调拨,并按规定办理资产结转。

第五章 运行管理

第二十二条 条件平台项目所产生的各类信息资源,经验收后均统一纳入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进行运行管理,各项目承担单位转为资源提供单位。

第二十三条 资源提供单位与办公室签订资源共享合同,并根据合同中的责任、权益和义务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源,并接受考核。

第二十四条 办公室将对资源提供单位的资源共享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考核评估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对优秀的予以奖励,在新建条件平台项目上予以优先支持;对不达标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不达标的取消其资格。

第二十五条 资源提供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取消其资源提供单位资格,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列入湖南省科技计划信用不良记录名单并进行公示:

(1)资源无法对外提供共享的;

(2)对资源的保护和监管不力,造成资源流失和损毁等严重后果的;

(3)提供资源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给用户造成巨大损失的;

(4)服务质量差,多次受用户投诉,敦促整改仍无改善的;

(5)服务中严重违反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给用户造成巨大损失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篇5

自2002年7月, 科技部作出启动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大决定以来, 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已进入重要时期。目前, 各项建设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 但与国外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平台建设相比, 我国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 加强对平台运行机理的探索研究, 加快建立以共享为特征的运行机制体系, 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 已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内涵与架构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支撑体系, 是一项实现各类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跨部门、跨平台、跨领域的整合、共享、服务和应用的系统工程, 是一个逻辑上高度集中、物理上高度分布的大型复杂系统。平台通过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 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 从而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研究实验基地、自然科技资源保存和利用体系、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 以及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三大部分构成, 具体包括六大平台, 即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具体见图1。

2、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已基本建成了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并建立了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 初步形成了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 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而言, 截至2008年, 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公用网已将分散于全国七大区域31个省市的1.2万台 (套) 单价4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通过信息平台向全社会开放;实现对外开放共享的科学数据存量资源达到35.5TB;科技平台门户系统建设初步完成了信息资源接入, 形成了涵盖28类资源信息的数据库系统, 整合资源信息达350余万条;同时, 据不完全统计, 共有1.7万人参与了科技平台建设和运行服务, 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平台建设和管理的骨干人才。

经过长期的努力,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仍未能满足当今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 资源分散浪费, 布局不合理且重复建设严重;缺乏顶层设计标准, 资源数据无法自动汇交, 跨平台资源难以共享;财政投入总量不够, 配置不当, 立项重复, 投资分散;缺乏资源信息共享的政策法规和保障机制条块分割、部门封闭, 科学数据垄断、信息失真等情况严重, 并长期存在着国家投入形成的科技资源属单位或个人所有等问题;缺乏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人才队伍不稳, 专业素质不高;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未能充分考虑服务于本区域科技创新的需要, 缺乏特色。

总体而言, 整体规划与宏观协调的缺乏以及以共享为特征的政策法规和保障机制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水平与服务质量, 由此, 根据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机理, 加快建设相适应的平台运行机制体系已成为我国科技界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机理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其运行过程涉及众多影响因素, 每个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都存在各种各样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1、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的动力机理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的动力机理是指推动平台形成、运行与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与运行方式。目前,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主要是政府行为, 各项工作主要依靠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完成。平台建设所需的战略规划制定、资金投入、相关制度与保障机制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以及专业人才培育与管理等方面均依靠政府职能完成。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具体负责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 相关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的研究以及相应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等。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反映, 其平稳运行与能力发展是系统内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及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三大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如图2所示,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形成、运行与发展依赖于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在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制度体系及专业人才方面对平台建设进行持续且均衡的投入, 从而通过平台与外部的资源共享与利用, 推动相应的科技产出。

2、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的协同机理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发展本身是一个自组织和他组织的过程。一方面, 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各种作用使系统能够自动地由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 即在平台的发展过程中, 各种因素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会使系统最终只受少数变量因素支配, 这种协同作用会推动整个系统持久、稳定、有序地发展;另一方面, 国家可以通过战略或措施决策对平台的发展过程进行干预, 使系统趋于稳定和统一。

这种来自外部政府的干预, 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 平台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且在逻辑上高度统一、在物理上高度分布的系统, 要使全国各地的各种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必须依靠来自宏观层面的整体规划、顶层设计、标准规范设置以及监督协调职能等。

3、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的资源共享机理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的共享, 是平台共建协作的利益主体和社会其他成员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通过合作方式共同使用平台资源并享受其效用, 达到预期目标效益的过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实现资源共享, 必须以以下几个方面为前提:明确利益主体的共同技术需求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的先决条件, 布局合理且完备开放的物质和信息保障系统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 统一完善的标准规范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现跨平台元数据自动汇交、实时更新维护、跨平台跨领域资源信息查询检索的重要支撑, 完善的物质与信息共享平台和渠道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

4、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的信息传导机理

“资源共享、信息先行”, 以信息资源共享带动实物资源共享是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原则。平台的信息传导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即创新链条上的纵向传导和利益主体之间的横向传导, 分别见图3 (a) 和 (b) 。

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从上至下基本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及成果转化等阶段。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根据技术创新的需要, 亦对下设的子平台进行明确的研究领域与分工定位, 通过整合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及科技中介等主体的科研优势, 明确其分工, 推动信息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流动与转换, 即信息在创新链条上的纵向传导。具体包括, 定期发布创新平台基础研究项目信息, 鼓励各类研发机构参与项目的应用研究与工程项目等。

利益主体的横向传导是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通过各种信息网络、门户网站、数据库及虚拟研究机构等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该传导途径具有网状的、散射的特征, 各类信息应用主体可以自由地从平台的相应入口获取所需信息。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信息传导需要以权责明确的信息技术管理机构、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以及互为发送与接收主体的信息双向传输技术系统等为基础。

5、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的利益均衡机理

一方面, 利益主体各方为了各自的需要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过程中获取相应效益, 另一方面,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与维护需要相应的投入与成本, 因此,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过程中必然涉及利益均衡的问题。首先,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利益主体会自行根据经济效益的高低确定是否参与共享;其次,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通过建立分级有偿使用制度, 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共享行为提出不同程度的收费要求。具体而言, 对公益事业性共享主体实行免费开放, 如各种面向社会的科普信息与场馆等;对参与平台投入与建设的协作网内以赢利为主的共享主体, 根据其投入的比例与额度进行一定的费用减免, 超出部分再行缴费;对协作网外的社会共享主体实施市场标准付费使用等, 从而促使基础条件资源向最具效益的方向聚集。与此同时, 参与共享的利益主体还需按比例承担相应风险, 从而对提供资源的主体补偿相应的折旧、损坏与维护费用。

总体而言,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具有鲜明特征, 根据其运行机理的要求, 加快建立完善以共享为特征的平台运行机制体系是平台制度体系建设的重心。

三、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机制体系建设

1、管理协同机制

综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的动力机理、协同机理与共享机理的特征可得,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及统一管理对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的共享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管理协同机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各级政府必须根据所辖范围内社会各界对科技基础条件的迫切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特色, 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 明确平台各部分的功能定位, 对各种物质与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重新布局, 同时, 加强顶层设计对下属各个节点的建设控制, 避免重复建设, 提高资源的利用与共享效率。其次, 根据全国范围内的学科发展情况以及区域发展水平确定不同阶段的平台建设主题, 通过充分调动相应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中介体系的力量, 促使优势资源聚集,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利用价值高的科技基础条件共享系统。再次, 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科学合理的标准规范体系, 协调现有的各种元数据标准、资源分类标识标准等, 从而形成元数据、资源分类、资源标识等共性标准或规范, 为提高跨平台的交互与检索效率、提高信息共享水平提供支撑。

2、资源共享机制

资源共享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核心, 资源共享机制必须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共享效率的提高。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各类科技中介对自身的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整合, 并建立稳定的双边、多边科技条件使用协作机制与科研合作机制, 从而促进社会上各种分散资源的整合与重构。其次, 加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 强化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场所的建设, 建立高效运转的共享网络, 提升平台的服务质量。再次, 大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共享的社会氛围, 鼓励多种途径的资源共享活动, 积极宣传推广共享经验。

3、利益风险机制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利益与风险均衡机制是平台持续运作的保证。首先, 共享利益主体通过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获取资源开展科研活动, 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 通过建立完善的有偿使用与收费制度, 对资源提供者作出经济补偿。其次, 为实现风险共担, 需对因共享过程中资源形成的损耗及维护支出进行补偿, 具体由资源提供者及平台所设立的资源损耗与维修基金按比例分摊, 资源提供者又可从有偿使用制度的收费标准中计入损耗成本, 从而获得经济补偿。对于共享利益主体在使用资源过程中因不善使用或违法使用而造成的有形或无形的损失, 则应通过制定一系列使用协议及规章加以追究, 从而保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稳定持续运行。

4、竞争激励机制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涉及多部门、多平台、多学科及多领域的系统, 下属各个子平台、子系统的规模、功能各异, 在平台的运行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以促进平台内部的健康发展。一方面, 通过设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与末位淘汰机制, 对共享面窄、管理不善、运行效益过低的部分进行逐步淘汰, 避免建设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 通过设立奖励机制, 激励平台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 从而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新格局。

5、人才培养机制

专业人才队伍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三大部分之一, 人才的缺失及其素质的下降终将导致整个平台的效率下降。因此, 人才培养机制需要以人为本, 贯彻实施人才战略, 围绕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与运行要求, 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与提升, 同时, 通过深化人才制度改革, 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与激励制度, 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从而打造一支具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管理与服务能力的骨干人才队伍。

四、结语

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完善科技资源占有、配置、开发和利用的方式, 已成为决定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由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现状与问题可以看出, 包括平台运行机制在内的制度体系的探索、建设与创新仍然是整项平台建设工作的核心。通过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平台在动力、协同、资源共享、信息传导以及利益均衡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色与要求, 因此, 为满足经济科技发展及平台建设的需要, 应强化以管理协同、资源共享、利益风险、竞争机理以及人才培养为主的, 以共享为特征的平台运行机制体系的建设,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资源的共享效应, 推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颖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标准化体系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7 (9) .

[2]罗珊:国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经验启示与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8) .

[3]贺德方、谢科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6 (12) .

[4]丛中笑:王选的世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篇6

辽宁省遥感影像信息处理平台建设——基础地形数据库项目属于辽宁省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的子项目。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调查、国土资源动态监测、土地开发整理等方面[1,2,3]。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辽宁省国土资源部门, 纠正卫星影像提供准确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项目主要内容为制作辽宁省区域范围内1:1万基础地形数据库, 分辨率为200 DPI, 格式为北京54和西安80两套坐标系的GEOTIFF数据。

1 项目区概述

辽宁省简称辽, 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 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 北纬38°43′~43°26′之间, 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km, 南北间直线距离约550km。

2 数据准备

2.1 资料收集

辽宁省1:1万基础地形数据库成果的制作, 根据资料源有两种格式:一种是矢量格式, 另一种为栅格数据。辽宁省区域范围共涉及1:1万地形图6508幅, 由于资料收集困难的原因, 个别边界地区的1:1万地形图资料缺失, 共收集到1:1万地形图6445幅, 其余的以40幅1:5万地形图补充。

2.2 求解转换参数

由于地形图原图只有54坐标或者80坐标一套成果, 根据实际要求, 需要对这些像控点成果进行北京54坐标系到西安80坐标系或者西安80坐标系到北京54坐标系的坐标转换。作业中, 考虑到要保证像控点的精度, 不能进行简单的平移与旋转, 本项目以市为单位作为工作区, 在每个工作区内选择能够覆盖工作区具有80和54坐标的国家D级控制点求取转化参数, 转化模型选择布尔莎七参数模型[4,5], 对每个工作区求解54坐标到80坐标及80坐标到54坐标各一套参数, 共求得28套参数。作业过程中, 由于辽宁省区域范围内1:1万地形图涉及的中央经线有120°、123°和126°, 涉及到每个带边缘处接边时要注意检查数据的接边情况。

3 数据加工

3.1 总体技术路线

现有的地形图资料有矢量和栅格两种格式, 图1为数据加工的总体技术路线流程。矢量数据原始数据格式为Auto CAD的*.dwg格式, 由于Auto CAD的*.dwg格式数据无法转换为栅格数据, 因此将Auto CAD数据转换为Map Gis的数据格式, 并在Map Gis软件中依据1:1万图式对数据的线型、符号和文字进行处理, 输出分辨率为200DPI的TIF格式栅格数据, 而后在Erdas软件中进行配准。栅格数据为1:1万纸质地形图, 将1:1万地形图扫描后, 利用已经生成的1:1万地形图标准图廓, 采用清华山维软件或者ERDAS软件逐公里网格进行几何纠正;同时必须保证4个图廓点以及公里网格与图廓的交点, 都进行严格的几何纠正。纠正后输出分辨率为200DPI的Geo Tiff格式。

3.2 清华山维纠正

2清华山维纠正清华山维sunway survey Epscan (扫描矢量化系统) 主要功能是解决数据采和数据加工, 主要包括处理扫描图像并进行矢量化处理, 系统中提供了标准模清华山维sunway survey Epscan (扫描矢量化系统) 主要功能是解决数据采集和数据加工, 主要包括处理扫描图像并进行矢量化处理, 系统中提供了标准模板, 进行1:1万地形图扫描选择的模板是GB-10000.mdt。图像处理的操作流程包括打开图片、图片定位、图像配准、图片存盘, 详细流程如图2所示。

3.3 ERDAS纠正

ERDAS IMAGINE软件中的几何校正模块能够实现1:1万地形基.3 ERDAS纠正ERDAS IMAGINE是美国ERDAS公司开发的专业遥感图像处理与地理信息统软件。ERDAS IMAGINE软件中的几何校正模块能够实现1:1万地形基ERDAS IMAGINE是美国ERDAS公司开发的专业遥感图像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ERDAS IMAGINE软件中的几何校正模块能够实现1:1万地形基础数据的纠正, 通过实验我们已经得到验证, 具体的纠正技术流程如3所示。

3.4 ERDAS基础地形图的配准

辽宁省1:1万基础地形数据成果要求, 同一幅图提供54、80两套坐标数据果。由于1:1万地形图数据和扫描后的纸质地形图原图坐标系有54坐标的, 也有80坐标的, 地形图配准时要依据原始数据的坐标系统对地形图进行配准, 即原始数据坐标系为54坐标系的, 需要首先利用ERDAS软件配准该图1:1万地形图数据的54坐标系成果, 然后再依据54与80坐标之间的转换参数, 进行该图80坐标系成果的配准。反之亦然。进行配准时, 投影类型应选择“Transverse Mercator”, 基准面名称选择“Undefined”, 比例因子为1, 中央经线依据地形图数据本身的地理位置可为120°、123°和126°, 东偏移为500公里, 北偏移为0公里, 原图为北京54坐标情况下椭球名称选择“Krassovsky”, 原图为80坐标系椭球选择“IAG 75”。

3.5 数据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资料收集过程中, 一定收集采用现有的现势性最好的地形图和数据, 避免重复工作;

2) 纸质地形图扫描后, 利用已经生成的1:1万地形图标准图廓, 采用清华山维软件逐公里网格进行几何纠正;同时必须保证4个图廓点以及公里网格与图廓的交点都进行严格的几何纠正;

3) 元数据填写时注意原始的数据的坐标系统;

4) ERDAS软件中投影参数的设置54和80两套坐标系统应该注意区分;

5) 注意54和80两套坐标系统文件名称中新旧图号的区分;

6) 数据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投影参数的检查, 保证所有数据接边正确。

4 结论

该项目的完成为辽宁省国土系统遥感影像数据加工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所取得的成果将会在土地调查、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矿业权核查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良军, 等.黑龙江省国土资源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相关技术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8 (3) :15-17.

[2]马洪斌, 等.3S技术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 2008 (3) :195-198.

[3]梅涂术, 等.基于3S技术的矿产资源移动执法监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 2009 (3) :174-175.

[4]何宗, 等.基于GPS的遥感图像纠正铁道勘察论文[J].铁道勘察, 2005 (2) ;22-24.

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篇7

关键词:程序设计基础,案例,工作过程

作为职业院校, 我们的办学初衷是为社会培养各类急需的实用型人才, 而作为专门培养软件人才的我院示范专业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师, 我们深感开发《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综上所述, 我们软件教研室在示范专业建设中对该课程进行了大胆的开发与创新。在本课程开发的同时, 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立项工作。综上所述, 该课题的研究目的归纳如下:

(1) 教师按照标准化的软件开发流程进行案例的设计, 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程序设计基础的基本技能。

(2) 学生在综合运用相关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基础上, 通过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与讲解, 能利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相关技术进行项目设计。最终能成为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标准规范、自动化程度高、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序设计基础方面的技术服务人员。

(3) 培养学生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自信心, 和实事求是的做事风格。真正的让踏入测试行业的学生, 成为IT公司产品出货前的把关人。

一、意义

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我院在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中逐步树立了“以实践教学、案例教学为核心, 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指导思想,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以真实的程序设计基础案例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明确程序设计基础在软件开发流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并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探索程序设计基础在提高教学效益方面的方法和策略, 提高学生程序设计基础技能;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培养出一批社会紧缺的程序设计基础人才, 提高软件编写质量, 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同时能够适应软件外包和国际化软件开发的中高端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迅猛发展。

二、特色

该课题的特色也是该课程在我们示范专业开发过程中所体现的创新之处。

我们本着“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的指导思想, 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一方面可以在软件开发中运用程序设计基础技术提高软件质量, 另一方面通过对程序设计基础岗位技能的学习, 达到掌握软件开发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内容:

走访软件企业对程序设计基础人员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 对程序设计基础在教学活动中重要作用的必要性的调查研究, 形成调研报告。结合企业真实项目开发典型案例、拓展案例和综合项目, 形成案例库。教师在各课程中有针对性进行程序设计基础的设计与研究, 并进行及时的反思、评价。归纳出程序设计基础环境在软件开发实施方法、步骤。实践技能测试题库建设。教学课件建设。能够适应各个模块之间的程序设计基础方法设计, 使得程序设计基础贯穿于全课程, 从而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关键问题

(1) 教学案例的选择及设计模块建设

(2) 程序设计基础工具的选择及过程模块建设

五、方案

本课题以案例研究为主导, 辅之以下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等现状, 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2) 案例研究法:引导教师用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解构与重构的相关理论, 剖析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形成在整合教学中有效支撑的案例集。

(3) 经验总结法:在教师个人实践的基础上, 定期聘请软件企业、行业专家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通过研讨总结, 逐步形成程序设计基础整合的方法和途径。

(4) 行动研究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拓宽思路, 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 拟订总体研究计划, 根据总体情况, 制订具体计划, 积极开展有效的行动研究, 及时总结评价, 调整研究方向。

(5) 成果分析法

收集整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资料, 包括论文、课件、测试用例等, 归纳总结。

六、落实措施

本课题的落实措施思路为:

收集和整理中外有关企业程序设计基础的经典案例, 开展专题理论研究, 形成专题研究论文。开展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案例分析和调研, 形成调研报告。召开1—2次小型学术研讨会, 对本课题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讨。收集材料, 分析整理测试用例。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软件设计与编程基础》, 吴艳平,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年7月[1]《软件设计与编程基础》, 吴艳平,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年7月

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篇8

摘 要:2014年,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财政厅决定实施吉林省基础教育教研信息化平台试点项目,经过1年的建设该试点项目业已建设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为做好试運行工作,我们对教研平台的内涵、建设背景、平台框架以及运行机制的思考加以梳理,以便于试点单位更好地应用教研信息化平台,不断总结经验,为该项目的推广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框架;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3-0081-05

2014年,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财政厅为贯彻落实《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的服务与支撑作用,有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为城乡同步备课提供硬件及软件保障,探索实施省、市、县、校四级网络教研中心建设的途径和办法,决定实施吉林省基础教育教研信息化平台试点项目(以下简称“平台试点项目”)。经过1年多时间的建设,该项目已经建成并上线试运行。为做好教研平台常态化应用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平台的作用,积累和总结经验,我们对各实验区进行了一些实地调研和理论思考,现将吉林省基础教育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问题作一探讨。

一、关于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理性思考

近年来,平台研究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受到了经济学界与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平台在上世纪90年代首先成为美国管理学者研究的重点,在本世纪初被法国学者引入产业经济学而获得快速发展,目前平台理论初成体系,并且成为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双重研究热点[1]。一般来说,对平台通常的理解是指一种基础的、可用于衍生其他产品的环境,这种环境可能只用于产生其他的产品,也有可能在产生其他产品之后还会是这些衍生产品生存的环境。由此可以认为教研平台是为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及广大基层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提供相应的工具,并对由教研活动产生的成果进行存储与分享,供不同群体应用的环境要素总和。

1.教研平台建设与运行基本要素

教研平台的建设与运行需要一些基本要素:

(1)硬件环境,包括服务器存储、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网络带宽等;

(2)软件环境,包括支撑网络教研平台运行的软件以及相应的政策、章程、管理办法、运行机制、投入机制等;

(3)人力资本,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术、管理等。

2.教研平台特征

教研平台是由承担教研功能的教师进修院校以及基层学校教研机构等组成的研究联盟,应具有提供教研课题设计、承担教学研究、实施教研成果推广等教学研究基础条件,是服务广大教研员履行职能、中小学校教师日常研修的载体。除了具有其他交互性平台具有的特点外,教研平台突出体现在集聚教研资源和提供公共服务上,同时,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集聚性。集聚性要求平台建设以开放的思路集聚和配置教研诸要素,使平台在该领域该区域的教研资源配置最优,服务水平最高。

(2)公共性。公共性要求平台建设以普惠性教研为导向,建立教研资源共享机制,高效利用各级教研机构和中小学校的教研资源,提供教研服务,开展协同教研,不断提高全省教研工作的水平。

(3)方向性。方向性要求教研平台建设有明确的建设规划、发展目标和重点内容,要有明确的教研服务对象和教学研究任务,规范的规章制度和机制保障,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4)开放性。开放性要求教研平台建设实行迭代开发、滚动发展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教研平台拥有的设备设施等教研资源效益,允许外来资源接入平台,丰富已有的资源。

(5)服务性。服务性要求教研平台向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及广大基层学校提供教研咨询服务,帮助广大基层学校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6)创新性。创新性要求平台建设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基本原则,把提高教研员的教研能力、促进教研工作转型摆在平台建设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平台集聚全省教研人员及优秀教师的优势,带动全省教研工作的进步。

二、建设教研信息化平台的背景

1.国内相关情况

通过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省内教师进修院校与基层学校之间的教研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通是国内许多省份的共同做法。当前,但各省在具体建设与运行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其成功经验对我省教研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典型个案

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以及南京美若普科技共同研发的《教学新时空》教研平台于2010年10月试运行[2]。《教学新时空》重点提供了全省“优质教研活动”,地方或学校“特色教研活动”和“名校课程”、“名师课堂”等现场直播内容,更有全科联网教研、远程菜单培训、网上专题研修、专家在线辅导等功能,向教师提供名师课堂、大家学堂、教研沙龙、优秀课展评、网上实验室、网上教师学习型社区等资源。

浙江省教研室与省教育技术中心研发的学科协作组网络平台于2010年建成[3],覆盖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20个学科,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平台实现了信息获取、资源下载、学科教研、业务进修、在线学习、展示交流等功能。

福建省网络教研平台于2013年上线,是由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信息中心承办,开设教学研究交流新空间,发布最新的教研动态、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教学视点和教学资料,并将开展名师在线访谈等活动,为教师的备课教学、听课评课、资源建设与共享、成果展示等提供方便。

(2)经验借鉴

1)购买服务。上述教研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均采用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的方式。教研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涉及到程序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平台建成后的运行与维护,教研平台中往往涵盖了大量的教师信息,信息安全以及平台运行的流畅性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加以维护。

2)责任明晰。技术部门承担技术保障与运营安全,而具体运行由相应的业务部门承担。省教研室是教学研究的牵头部门,承担引领全省各级教研部门参与网络教研的职责。

3)共建共享。上述省份均采用与辖区各市州及区县共建的方式加以运行,以市州为单位承办全省性的课堂教学直播,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4)经费支持。教研活动在线直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不仅涉及到聘请专家,还涉及到相应的技术保障,确保教研活动顺利开展。上述各省在教研活动直播方面均有专项经费支持,例如江苏省教学新时空,省教育厅每年均向教研室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在线教研直播活动。

2.省内相关情况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如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的信息化工作,网络建设已经进入到全省的每一个角落。目前,吉林省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的信息网络,全省长途光缆长度已超过 21843 公里,本地网中继光缆长度超过134009 公里。长途网与本地网光缆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网络整体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宽带业务和信息化的发展[4],为全省广大教师日常研修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但是,也存在着制约教育信息化的各种体制机制因素,其中包括下列几个问题:

(1)如何减少重复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当前,我省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种层次的研修平台逐年增加,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参与网络研修的教师不断增多。但是,存在平台投入分散、重复建设、配置不当、共享机制缺乏、相应政策法规不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使得教研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长期存在,已有的教研资源效益没有充分发挥。这种状况,不仅造成了国家投资的巨大浪费,还为老师们的日常学习带来了负担。

(2)如何强化专业性,提供优质的公共教研服务。当前,全省的教育类网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宣传区域教育进展为主的门户信息类网站;一类是以提供互动交流的社区类网站。这些网站基本是由成熟的商业化网站程序搭建的,同质性较强。缺乏针对我省实际的、服务于教研专业性平台。教研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它的建立可以向全省广大教研员、教师教学研究提供专业化的工具。通过开展基于项目的研究,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教研信息化平台可以帮助广大学校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广大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的依托。

(3)如何集聚优质教研资源,形成教研合力。当前,我省网络教研资源分散,条块分割,各自所有,无法形成教研合力,利用效率不高,是教研服务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改变现状,必须要提供一个有效的制度性安排,建立有利于集聚教研资源,形成教研合力的体制和机制。教研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较好地实现上述要求。

三、我省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基本现状

根据“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全省共建设省级教研平台(1个)、市级教研平台(2个)、区县教研平台(4个)、学校教研平台(20个)。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各级教研平台硬件及配套软件建设基本完成。

1.平台建设总体架构

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具有完整的“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院校系统;二是在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前,已经建成了吉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有了完整的用户体系。因此,我省的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其他省份的平台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总体来看我省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总体架构主要包括四级教研平台以及相应的教研工具两个部分构成。

(1)四级教研平台

教研平台的建设机制是将学校作为信息的采集与接收、区县负责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及区域活动的协调与组织及区域内数据中枢、市州及省负责教研活动的协调,打通由学校到省的通道。鉴于教研活动地点的分散及优质教研资源的不均衡,扩大教研成果的影响,在教研平台的设计中,依托我省完善的省、市、县三级进修院校,精心设计省级网络应用软件,并根据预算资金为省、市、县和学校实验区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学校配备了移动录播设备、区县提供了信息采集设备及服务器和相应的信息处理设备、市州配备了服务器及电脑、省级教研平台配备了录播教室、服务于全省的数据中枢平台和信息分发平台,构建一个相对封闭的大社区,使全省教研员、教师通过一个大平台开展各种研修活动。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促进优质资源的流通,把原来的信息孤岛通过教研平台的建设机制,连接成网,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资源的效益,促进全省教育均衡的发展。

1)省级教研平台。省级教研平台承担主体教研平台软件系统功能的设计与提供,全省各级教研平台优质资源的存储与调配,协调各级教研活动的开展,为全省教师提供研修场所及资源。在教研平台项目建设前,学院建设了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主要服務于院内的教师培训工作,已经具备创建培训项目、培训项目管理等功能,但是功能比较简单。为了盘活已有的存量,实现与已有的数据互联互通,及时服务于全省教师,教研平台采用边开发、边上线、边应用、边修改的建设模式,与原有的培训平台深度融合,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在各项功能上线运行的过程中,结合广大教师的需求以及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战略,对原有的功能设计做了一定的修改,使之更符合当前全省的教研特点。其中省级教研平台开发完成“个人中心-教师工作坊-学校联盟-教研社区”四级体系建设,并开发了统一认证模块、资源中心模块。

2)市级教研平台。市级教研平台承担着辖区内区县教研活动的协调与运行,存储区县优质教研资源,与省教研平台互联互通,通过省提供的平台软件开展工作。

3)区县教研平台。区县教研平台承担辖区内学校教研活动的协调与运行,存储、加工辖区学校推送的资源。与市州教研平台互联互通,通过省提供的平台软件开展工作。

4)学校教研平台。学校教研平台承担辖区信息的采集与接收功能,与县区教研平台互联互通,通过省提供的平台软件开展工作。

(2)教研工具。教研工具主要包括教研活动组织工具、研修档案管理工具、信息发布与管理工具、教研评选工具、研修监管工具、课堂观察研究工具、教研工作笔记、教研课题管理工具、研修问答工具等,为教研员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工具支持。

2.平台建设试点进展

2014年,按照“試点先行、总结经验”的平台建设基本思路,开展了平台建设的试点工作。选取长春市、吉林市以及长春市南关区、九台市,吉林市昌邑区以及永吉县。建设“省-市-县-校”四级平台。目前,四级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运行效果良好,在提供教研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资源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平台建设紧扣教研工作需求。平台建设紧密围绕教研员“研究、管理、指导、服务”工作职能[5],提供方便快捷的教研工具,支持全省各级教研员开展教研工作。例如教研员可以利用统计工具对区域内学科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利用评选工具方便快捷地组织评选活动、利用教研活动组织工具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利用社区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教学指导……教研信息化平台试运行以来,受到了广大教研员的欢迎。

(2)平台服务成效日益显现。教研服务是我省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平台生存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教研平台试运行期间,已经有吉林市、白山市、松原市以及26个区县开通了本地教研社区。其中有4个区县在教研平台开展教师全员研修活动。

(3)教研资源共享和利用程度提高。教研资源的联合和共享,实现教研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决定教研信息化平台能否发挥作用的基础。我们与中国教研网、学科网、超星图书馆以及继教网、奥鹏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师研修网等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系,为全省教师教研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同时,全省各地教师进修院校通过平台制作的网络课程、发起的教研活动以及教师研修中生成性资源等,有力地促进了平台资源中心的建设,达到了资源共享的建设目标,真正实现了高效和有机的资源整合和优化。

四、关于教研信息化平台运行机制的探讨

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与运营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既不同于以前单纯的网站建设,也不同于一个部门业务的简单运营,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需要围绕教研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优化,提高教研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效益,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建立和不断完善平台建设的模式和运行机制。针对平台建设的实际,应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对平台建设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便统一认识,更好地指导今后平台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1.平台建设的投入方式

教研信息化平台的定位是服务于全省教研工作的公益性平台,既涉及硬件的扩容、软件的开发与完善,又涉及到服务器的托管与软件的安全运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加以保障。对于平台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投入,既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调整优化投入结构,又要多渠道多层次筹措平台建设和运行经费。参照国内成熟经验,与平台比较类似的许多公共服务机构,大都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对于教研基础条件平台,以政府投入为主。如果教研信息化平台采用平台盈利的方式运行,MOOC平台的盈利模式可资借鉴[6]。Coursera、edX、Udacity是世界上流行的 MOOC 三大共享平台,其主要商业运营模式主要采用结业证书、学生推荐、教材广告、版权收费、学位收费,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大规模的数据带来的额外信息附加值。教研信息化平台的发展,通过为用户提供增值与差异化的服务获取利润,为教研信息化平台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可能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2.平台组织模式

教研信息化平台是有效整合教研资源的载体,需要有效组织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改善教研的条件,提供教研服务。平台的组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技术层、管理层、应用层。技术层是指技术人员参与平台建设、运行和管理的平台建设承担单位。管理层则是提出需求、出台管理文件制度,对平台的建设运营提供建议。应用层是指由平台的服务对象构成的服务群体,包括各级进修院校的教研员和广大基层学校的教师。可以说,平台的组织层次是灵活和多样的,在最大程度上整合资源,提高教研协同的合力。

3.平台运行机制

要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提高平台的创新和服务功能,除了建立有效的组织模式,还须构建资源共享、高效灵活、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只有当教师之间充分地建立了联系,网络教研的应用价值才能得以彰显,为同行借鉴, 或演化出合作的可能,或激发出新的想法等。[7]从省外教研平台运行的现状来看,一般采用两种运行模式:“志愿者”运行模式和“教研室”运行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志愿者”模式能在全省更大范围内召集平台建设者,有利于草根教研的开展,但难以调动各级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员的积极性;“教研室”运行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广大教研员的积极性,有组织、成规模的教研活动开展相对容易,但不利于草根教研活动的开展。为了更好地推动平台建设和发展,需要吸收这两种基本组织模式的优点,克服各自的不足,以“志愿者”与“教研室”结合的方式,即教研室要强化自己的教研领导力,组织大规模、区域性的网络教研活动,又要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确保网络教研的常态化。

五、对教研信息化平台试点工作的思考

1.成立试点单位工作领导小组

各试点单位应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网络教研工作的规划与设计,促进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的深度融合,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对“互联网+”背景下教研工作特点的研究

应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种工具开展研究工作。例如通过调查问卷工具,获取教师群体对某些事件的态度和看法;通过课例研究,开展基于实证的精细化课堂观察;通过教研统计获取区域内教师基本信息统计。采用“线上活动前预热-线下网络公开课-线下总结”三段式教研方式,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应采用大家参与的方式,即由教研员的独白转向群体参与。应充分利用平台资源,由教学研究转向课程研究。应调动各地教师进修院校的积极性,采用轮流坐庄的方式,合理调度,围绕主题,开展探究式、研培式、竞赛式、观摩式、指导式以及自修式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3.应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

探索工作坊教研的机制和方法,促进网络教研常态化。

4.探索区域资源中心建设的建设机制,保证资源的质量,促进优质资源的流通

吉林省基础教育教研信息化平台的建成,对于我省教研工作者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改变了我省没有专业化教研平台的历史,使“省-市-县”各级教研部门形成合力,为全省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教研服务的平台保障。

参考文献:

[1]钱平凡,陈光华,温琳.平台研究国际进展与侧重点及政策含义[J].发展研究,2014(5).

[2]倪娟.深入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 构建面向全省师生的现代化教研平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2).

[3]浙江省学科协作组网络教研平台管理员工作会议在杭召开[J].浙江教育技术,2013(5).

[4]聂爽.吉林省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评估与分析[J]. 统计与管理,2013(5).

[5]陈娴.教研员职能定位的研究与实践[J].贵州教育,2015(6).

[6]马新强,黄羿,蔡宗模.MOOC教育平台技术及运营模式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1).

[7]李琳,孙卫华.网络教研活动的社会网络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0(6).

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篇9

“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国科发财字〔2005〕295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各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特制定《“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科学技术部 财 政 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 育 部

二OO五年七月十八日

“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制定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为全社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支撑,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与实施原则

(一)目标

到2010年,建立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搭建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和完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推动全国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新建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整合、优化各类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成以20余个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科技期刊资源的50%以上,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农作物、林木、微生物等种质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原则

1.有限目标,科学部署。贯彻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平台建设的有限目标,强化科学部署和严格论证,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2.分层建设,分级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部门(单位)(以下统称部门)、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分层次开展平台建设,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在部门和地方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分级加强管理;促进军民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共享。

3.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与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4.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1.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对全国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150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八个中心城市现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依靠各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性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的综合使用效益。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各级分析测试中心集聚了我国各类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这些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开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整合和推广工作,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在综合集成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新建若干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2.研究实验基地

进一步强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部门、地方现有实验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生命、海洋、医学、农业、林业、地学等重要基础学科和部分前沿学科领域,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若干为多学科研究服务并具有强大支撑能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支撑新兴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3.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按照不同类型野外台站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和区域科学发展的需求,以现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遴选出百余个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在“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施”的原则下,进行整合与布局,改造并完善野外台站动态观测与研究所需要的野外仪器设备、站内试验室、标本和数据存储等实验研究基础设施,分别形成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材料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网,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4.计量基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长度、力学、光学、热工、无线电、时间频率、电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领域的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重要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解决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资源共享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在线、快速测试技术及检测技术标准;着力解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建立完善国家检测/校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1.植物种质资源

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加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条件建设,形成新型共享机制,提高保存设施的水平,实现约4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2.微生物菌种资源

整合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有实际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细菌、真菌、病毒及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开展农、林、医、药、食品、兽医、海洋基础研究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微生物菌种资源约10万株。

3.人类遗传资源

结合我国人种特点和民族众多的国情,以我国各民族生命健康和人种安全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遗传资源、特殊健康体质人群遗传资源、亚健康人群遗传资源为重点,整合共享人类遗传资源约15万份。

4.动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筛选、整合现有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寄生虫、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择具有种群数量优势的单位,进行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5.标本类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生物标本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实现约1000万号生物标本的整合共享;开展岩矿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6.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及实验细胞库

整合目前国内已有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常用实验动物品种资源的种子中心建设,建立以7~10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及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资源种类。建成细胞株(系)近千种、容量超过5,000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实验细胞库。

7.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植物、动物、人类遗传种质、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岩矿标本和矿床模型、实验材料等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约1,100多万份(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的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1.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针对国家长期布局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采集系统持续积累的科学数据,重点对观测性、考查与监测性数据汇交整理,按照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包括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地质与矿产、对地观测等领域在内的10余个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科技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科学数据共享网

在数据资源管理相对分散的科学技术领域,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数据资源,按照学科领域构建主体数据库,在地球系统、医药卫生、基础科学、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建设约11个科学数据共享网。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科学数据共享信息发布系统;开展科学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库建设及其检索等系统的开发;形成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

(四)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1.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到2010年外文科技期刊总量达到约30,000种以上;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网络服务系统为基础,加强与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国家图书馆等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与对接,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刊物的50%以上;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2.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使专利文献收藏数量占全世界出版专利文献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立联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构建从目录到全文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

3.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提高我国标准文献收藏比率;建设标准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标准检索、阅览和服务系统,形成完善的标准文献的检索与传递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文献信息网的链接,拓展标准文献的资源和服务范围。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1.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2.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

建立行业技术评价推广服务体系,制定重大共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产品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公益领域和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每年选择建立10个左右公益与共性技术转化中心,提高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构建国家、部门和地方在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同工作网络平台。

3.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和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构建全国技术标准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立与技术标准相配套的研究和验证的工作体系,提高技术标准研究能力。

(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制定统一的平台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集成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平台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与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互联与对接,向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信息服务。

2.网络计算应用系统

依托成熟的网络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若干个计算节点,在气象、地震、医药等领域开展网络计算环境系统和网络计算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重要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3.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 建设分布于全国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开发便捷的网络协同研究工具软件包,形成网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系统;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应用示范系统,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时空界限,促进我国科研方式的变革。

4.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

联合有关部门,汇集国内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和相关科技资源信息,通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征集活动、择优购买版权、扶持开发创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可利用的社会科普资源进行数字化入库,制定规范要求,综合集成,实现与相关科技信息资源的连接,形成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

5.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

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国家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形成以1个国家级、30个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及部分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为支撑的全国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利用体系;建立县(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扩展基层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渠道。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成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协调,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发挥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

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科技部。

2.各部门、地方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本部门、地方平台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

各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需求,成立本地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投入渠道

1.各级财政根据需要安排平台建设资金;原有用于支持文献、数据、种质等资源采集,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2.各地方财政负责地方平台建设的投入,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平台建设的经费,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支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

3.政府资金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平台建设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4.各级财政应根据需求安排平台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与绩效考评挂钩。具体管理由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

1.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行对平台建设项目和运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2.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执行良好的项目、运行服务效果好的平台和在平台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及时调整或中止执行不力的项目,充分体现“谁先共享,谁先受益”。

3.平台建设工作要公开透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数据库,及时将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财政部门、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平台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及滚动支持的机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拟实施项目的牵头部门(地方),由牵头部门(地方)负责,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根据整体框架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

2.实行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以及队伍建设三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度规范、标准规范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具体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同时开展,项目验收时,每一个建设项目成果都应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

3.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健全资源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共享服务方案,保障一定规模的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稳定的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成立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服务加强监督指导。

4.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建立符合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在有条件的领域推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设置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有关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五)营造共享的社会环境

1.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形成公共资源共享的文化,宣传和弘扬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意识。

2.通过平台的开放共享,创造社会成员享有使用科技资源和参与科技创新的公平机会;与科普活动相结合,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支撑。

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篇10

1 私有云平台简述

私有云即为一个特定客户/环境单独建设的一套计算平台, 它对底层硬件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和管理, 并以统一资源池的方式面向用户需求, 提供定制化计算服务, 因而私有云可提供对数据、安全和服务的有效控制, 由于客户拥有基础设施, 因此客户将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专有应用程序和中间件服务。私有云一般部署在数据中心的防火墙保护范围内部, 并将基础硬件置于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

建设私有云平台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规划预期:

(1) 做好基础架构融合规划。

(2) 做好资源与服务的整合准备, 构建信息与数据的统一分析处理机制, 即大数据。

(3) 服务可迁移特性分析, 做好业务运行平台高度虚拟化以及资源共享的准备工作。

(4) 业务作为IT资源的一种, 应具备即需即用、灵活高效的特点, 因此应考虑业务运行的弹性空间和业务可扩展的真实需求, 并做好升级前后的具体评估。

2 VMWARE ESXI基础设施的选择

VMWARE ESXI客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基础设施, 但能对包括处理器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资源以资源池方式充分利用, 因此对虚拟管理平台而言, 基础设施已经变成面向消费者的一种Laa S服务。基于ESXI的虚拟化管理平台, 只要提前作出模板规划, 管理员即可在需要时快速完成业务环境部署, 其完善的管理机制可有效维持业务健康运行及快速恢复。

2.1 演进式迁移

对于多数园区网络而言, 现有的基础设施已经长期运行, 业务常常处于分散或各自独立的状态下, 考虑到业务的可持续运行、投资效益以及场地限制, 直接淘汰正在使用的设备投资而彻底转向私有云部署-并不合理。根据Gartner的分析显示, 机构用户自行建设的私有云接受程度较高, 但需要在建设初期即投入相当费用来建设基础平台和基础架构, 对于资金有限的园区网用户而言, 是很沉重的负担。对此IT人员在进行云计算架构规划之初, 需要将投资内容区分优先级别和采购类别, 可分为硬件资产投资、软件资产投资、项目维护与迁移投资、运维投资等几个区块, 从而简化成本问题处理时的难度。一种通常的做法为, 统计现有的基础计算设备和网络设施, 整理业务清单, 计算未来的业务发展趋向, 预估数据容量增速, 并作出逐步升级和迁移的完整规划。

演进式迁移是在现有网络设施基础上, 首先仅增加部署一套集成系统方案, 例如VMWARE ESXI虚拟化平台, 将现有基础设施集成在一个虚拟化环境中, 此后即可通过集成管理平台对原始基础硬件实行统一管理。因此分散而互相独立的业务可逐步迁移到初始的集成平台, 并进一步提供自动化、动态化的数据中心管理措施。由于网络管理者可能对私有云的服务内容和运作方式不熟悉, 基于风险和成本的考量, 多半以少量非关键业务导入或测试性迁移为主要操作手段, 且迁移过程不对园区网络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为首要条件, 待日后系统逐步稳定, 则提出下一步平台扩充规划和业务迁移规划, 直至最后云平台彻底满足业务需求, 即完成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演进式迁移是按照不断追加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减少私有云初期使用成本, 并在此后视情况逐步扩充并不断发展平台计算能力的升级方式, 它要求私有云服务架构必须具备相当的可扩充性能, 平台的任何位置都具有升级弹性, 平台运行业务可迁移。

2.2 革命性升级

考虑到业务对运行硬件的要求不断提升, 原始设施可能无法支持业务的快速发展, 虚拟化平台具有灵活、高效、弹性的各种特性, 网络管理者可以完全放弃原始的落后的计算设施, 特别当基础硬件无法与云管理平台无缝融合时:直接投资建设独立的云平台极为必要。

革命性升级指放弃原始基础设施中全部或绝大部分计算资源, 仅保留可以与云计算平台无缝兼容的部分, 初期即以足够的投入建设可支持业务完整运行的计算平台, 并作出未来升级规划的升级方式。

与渐进式升级方式比较, 革命性升级具有升级优势, 但初期投资较大。很多机构愿意采用渐进式升级方式, 前期业务影响较小, 但随着云平台规模逐渐扩大, 在与原始基础设施集成方面会暴露出更多问题, 计算中心的整个系统在管理与运维方面会面临很多困难。

3 私有云平台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完善的设施运维与管理才能保障业务的高效和可持续运行, 云平台对物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存放高密度刀片机箱和工业化存储设施的机柜时刻在散发较大热能, 规模化的刀箱、存储和交换设备需要稳定的大功率电源供应, 不标准的机房环境, 很容易降低设备计算性能, 甚至对硬件集成设备造成损伤。

对于基于VMWARE ESXI的虚拟化平台而言, 对每个虚拟机都部署端点防御并不是最经济的解决方案, 可以考虑选择基于整个虚拟平台的安全解决方案, 从平台底层直接完成病毒防护与信息过滤, 在保护云平台提供服务效率的基础上, 增强系统自我保护的能力。虚拟化操作密度越高, 整体安全解决方案与传统方案的性能开销差距越大。

4 结语

随着企业网络和学校园区网络的不断发展, 私有云平台的高效、节能以及动态需求管理等优势正在被广泛认知, 对很多网络管理者而言, 建设云平台将是本地网络未来建设发展的重要选择。作为工作经验的总结,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抛砖引玉, 提供建设本地云平台的一些经验和原则, 谨与同行共同交流。

参考文献

上一篇:病毒传播模式下一篇:设计素描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