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分层现象三篇

2024-06-23

热力分层现象 篇1

媒介分层是指媒介对于受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媒介需求所产生的反应。市场经济促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媒介分层现象在大众传播媒介内部集中表现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即对大众传播的一种提升和细化, 将需求不同的大众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 用不同的传播方式或媒介传播各种不同的信息。 (1) 而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现象则是指针对深度报道的传播特点和传播功能, 根据不同受众、不同时段、不同地域对深度报道的需求, 选择适合的媒介形式和传播渠道进行信息传递, 以实现深度报道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深度报道出现媒介分层的动因

“决定媒介分层的重要方面是受众分层, 受众分层的一个主要指标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变化明显地在媒介的发展过程中留下印记。中国大陆的媒介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充分说明了社会分层在其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的变革引发社会的急剧分化, 旧有的社会层次被打破了。属于不同社会层次中的人们在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别。” (2) 媒介分层不仅是社会分层的一个结果, 同时也在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层, 从而促使社会分层中一个重要现象——消费分层的形成。“作为社会分层的相对独立的一个维度, 消费分层有其特殊而复杂的测量指标, 它不仅需要测量消费水平, 而且更重要的是区分出不同的消费取向、消费模式和消费品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别的生活方式, 而这些测量指标常常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 (3) 从上述论断可以看出, 媒介分层与社会分层、受众分层、消费分层甚至文化分层之间的关系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且分层的标准并不固定, 常常随着各种指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从根本上讲, 社会分层也是深度报道媒介分层的基础, 但是分层后的媒介对深度报道不同的容纳程度却是深度报道出现媒介分层现象的动因。

在媒介分层尚未形成的大众传播时代, 媒体的权力相对集中, 传播者的中心地位坚不可摧, 深度报道正是在这种“中心场发散式”的传播模式下发挥着“表现真正意义”的魅力。然而, 随着新的媒介形态不断出现, 媒介分层的局面逐渐明朗, “尤其在网络新技术所缔结的信息传播结构中, ‘权力’的分散、‘中心意义’的弱化, 使得现代传媒‘去中心化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不再固定或明确” (4) , 深度报道所表现出的“意义”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分层后的媒介对深度报道的态度各不相同, 与深度报道的价值追求相契合的媒介, 视之若珍宝, 譬如综合性时事周刊;反之, 与深度报道的价值追求相悖的媒介, 弃之如敝履, 譬如数字移动电视。由此, 深度报道出现媒介分层的势头不可阻挡, 这种格局正是分层后的媒介对深度报道不同的容纳程度所致。

深度报道对媒介分层的要求

1.深度报道是在新闻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形成的一种新型报道方式, 从传播技术变迁的角度来看, 它是印刷媒体为了应对电子媒体的冲击而寻求出路的结果, 这也决定了深度报道对传媒载体的性质有其特殊的要求。

2.与其他报道方式不同, 深度报道需要“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 用一种统摄性的思维组织报道结构, 用一种逻辑性的表达方式展开报道进程, 这也对深度报道的媒体专业化程度提出了要求。

在大众传播的小众化潮流下, 许多细化、窄化、专业化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 它们所奉行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手段与大众传媒不尽相同, 许多媒体甚至与深度报道的价值诉求相去甚远。譬如纯粹以娱乐消费为宗旨的专业媒体, 它们根本无须考虑深度报道的宏大叙事和深远意旨, 只要能够为受众提供娱乐快餐即可;而即使在某些有能力涉及深度报道的媒体中, 其传播者的专业化程度也是制约深度报道质量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深度报道需要传播者具备高度的大局观、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懈的探究精神、细致下沉的采访作风和自觉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若根据新闻媒体的专业化程度划分层次, 则深度报道对媒介分层的要求也就不难判断了。

3.深度报道不同于新闻短讯或娱乐报道, 它并不能够作为单纯的休闲消费信息去填补受众时间的空白, 而是需要受众具备足够的注意力和耐心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就对受众接受深度报道的时间、场合甚至接受心态提出了要求。

目前分众化传媒使得受众分层变得越来越精细, 传统的受众层次划分指标如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收入和社会地位等再也不能满足媒介分层的多样性, 不断流动的人群为分众化传媒的实现创造着可能性。譬如在乘坐电梯时, 人们接触的是电梯内的框架媒体;等候公交车时, 人们“欣赏”的是站牌电子显示屏的高频播放;在公交车或出租车上, 移动数字电视成为伴随人们旅途的一道风景;写字楼里的楼宇电视、商场中的视频购物显示器等各种数字新媒体无孔不入地占领和分割着媒介市场。而这些新媒体的受众群体流动性极强, 缺少时间和精力去接受深度报道。因此, 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 从某种程度上说, 也是建立在受众分层的基础之上的。

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趋势

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变迁, 深度报道也由印刷媒体的专宠, 逐渐转战电子媒体、入驻网络媒体、进军手机媒体, 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同时, 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总体来说, 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纸质媒体是深度报道的主战场。纸质媒体集合了刊载深度报道的最适宜条件和最佳受众群, 譬如版面文字的线性叙述、“第二落点”的后发优势、阅读时间的自主支配以及受众群体的相对耐心和理性等特点, 为深度报道这种具有专业魅力的报道方式开辟了主战场。由于阅读深度报道需要读者思维的逻辑性、需要“聚精会神”、需要伴以理解和思考, 而新媒体的超文本阅读以“跳跃性”为特征, 因此, 印刷体的文本更适合承载深度报道与生俱来的连贯性和深刻性。与此同时, 除了主战场以外, 深度报道也在电子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领域开辟了广阔的阵地, 但从传播效果来看, 目前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有待进一步完善。

严肃媒体是深度报道的根据地。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 大众传媒也迅速呈现出消费主义的倾向, “在消费主义笼罩下, 市场逻辑、利润至上等价值体系已主宰了大众媒介的选择, 新闻从业人员由‘守门人’变为市场口味的追逐者, 新闻也不再是‘现实的写照’, 而变成了迎合受众的商品” (5) 。这些都是与深度报道的本质和功能相悖的。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 严肃媒体承担起了刊播深度报道的责任, 对大众传媒的消费主义和娱乐化倾向进行抵制和抗衡, 维护着媒体的权威。

深度报道媒介分层的动态性。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现象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变化不断变动。譬如人们最初认定电子媒体没有能力制作深度报道, 因为它无法把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内容展示在屏幕上, 然而, 电视深度报道的勃兴和繁荣却向人们证实了电子媒介操作深度报道的独特魅力。当下新媒体迅速崛起, 浅层阅读成为其主要的阅读模式, 深度报道似乎受到了排挤, 但是, 谁又能断言新媒体将永远与“深阅读”相斥呢?最新的研究成果“电子纸”的问世, 也许就可以跨越新媒体与纸媒的沟壑。因此, 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 动态性是其基本的趋势之一。

深度报道媒介分层的相对性。深度报道媒介分层的相对性是指, 并不存在绝对适合和绝对不适合刊播深度报道的媒介形式, 譬如纸媒中的“地铁报”就不适合刊载深度报道, 而数字媒体中的“电子报纸阅读器”则对深度报道十分欢迎。换句话说, 我们只能从整体上把握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现象和趋势, 却不能用僵化的眼光生硬地进行简单分层。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与社会分层、受众分层、消费分层和文化分层的复杂性息息相关, 任何一个指标的微小变动, 都有可能改变分层的标准和实践效果。

综上所述, 探讨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现象, 是基于我国现实媒介生态环境做出的概述和预测, 中国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度报道的全力投入, 而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现象也可以为中国报业的发展路径提供可资借鉴的分析样本。

注释

1 周鸿铎:《应用传播学引论》,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年版, 206~207页。

2 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 《新闻大学》 (秋季号) , 2002 (3) 。

3 王双明、初琦:《媒介分层发展之现状分析》, 《东南传播》, 2006 (4) 。

4 程士安:《分众化媒介与精细化分层的受众》, 《广告大观》, 2006 (1) 。

浅谈水泥混凝土的结构分层现象 篇2

【关键词】水泥;施工

在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艺要求的不同,产生的内分层和外分层结构也有其不同的特点。除水泥混定碎石路面外,水泥混凝土施工均要求提浆,提浆工艺本身要求混凝土产生明显的外分层结构,使饰面和纹理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水泥混凝土在密实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内分层现象,如滑模摊铺施工采用插入式振动设备振动密实,在振动棒周围砂浆富集,又如水泥混定碎石施工中存在中间密实度最大,表面和底部密实度较中间部位低的内分层现象。

混凝土的外分层是可以利用的,如用于纹理制作的提浆分层,表面裸骨工艺产生的分层,表面除浆工艺产生的分层。内分层对混凝土结构一般都是有害的。本文介绍水泥混凝土结构分层现象产生原因、分层的应用和有害分层现象的避免方法,为改进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艺提供参考。

1.水泥混凝土结构分层现象及其形成过程

1.1混凝土的内分层结构

水泥混凝土在振动成型和提浆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结构不断变化,浆体流动,空气不断排出,混凝土结构不断密實;继续振动和提浆时,在水分挤出和气泡排出的上升过程中,由于受粗集料骨架的限制,部分积聚在粗集料的空隙中,形成内分层结构。

这种密实不均匀性是压实作用机理本身造成的,是客观存在的结构本质特性。从外观看没有分层现象,但内部密度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现象也是一种内分层,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不利影响。

还有一种内分层结构,混凝土采用内部振动密实成型时,在振动棒附近,振动作用较强,振动棒通过后,流动性较好的砂浆填充振动棒占有的空间,形成内分层结构。如果滑模摊铺施工时不能连续摊铺,振动棒震动作用时间过长,混凝土混合料还会产生内部离析现象,这种内部离析是一类严重的内分层现象。

1.2混凝土的外分层结构

水泥混凝土结构先天就存在外分层现象,水泥混凝土外分层结构是由于振动提浆作用形成的。振动成型过程中,混凝土混合料流动,由于集料与砂浆的密度不同,集料的密度大,在振动作用下,粗集料下沉较快,细集料下沉较慢,水分挤出上升,形成外分层结构。

2.分层结构对水泥混凝土使用性能的影响

2.1外分层与混凝土的表面功能

水泥混凝土表面提浆,控制提起的水泥浆的稠度,对实现混凝土的表面功能有重要作用。

提浆有利于对路面进行整平,提高路面的平整度。普通混凝土路面用三辊轴摊铺时,由振动轴离心提浆;采用滑模摊铺施工时,由振动系统振动提浆,挤压板进一步挤压提浆和自动抹平板提浆抹平。这些工作的实质是使路面具有外分层结构,通过形成一层砂浆层,使路面的表面修整工作容易进行,表面平整度达到高的要求。水泥稳定碎石没有提浆现象和外分层,则要达到平整度要求需要采取许多其他措施,其效果都没有提浆的好。

过度提浆对水泥混凝土的使用是不利的。提浆厚度过大时,一方面,砂浆的收缩远大于混凝土的收缩,表面砂浆收缩受到下部混凝土的约束,容易产生收缩裂缝。三辊轴机组施工中的离心提浆作用,表面浆体的水灰比增加,如果提浆过度,表面是纯水泥浆,甚至是一层水泥浆稀溶液,路面平整度和耐磨性都成问题。

2.2外分层对混凝土路面结构强度的影响

设混凝土表面砂浆层厚度为hm,弹性模量为Em,混凝土层的厚度为hc,弹性模量为Ec。下面按复合材料理论和等刚度原则估计外分层对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对于抗拉强度,混凝土的弯曲刚度为:DJ=Em[(Hm+Hc-Ho)3-(Hc-Ho)3]+E[(Hc-Ho)3+Ho3]

3(1一U2)

U一砼的泊松比,可取0.15;ho一中性面位置,按下式计算:

Emhm2+mh如E^c2

。 2(E^n+E^)

砼的当量厚度为:

hi={12(1一u2)Dj/Ec}

由弯拉强度的概念,若试件总厚读为h,无分层时混凝土强度为Rw,由有分层的混凝土弯拉强度为:脚灿对于劈裂抗拉强度,可假定两层结合牢固,没有分离,无外分层时砼的劈裂强度为Rp,则:

Rp=(E小m+E^)剐Ech

2.3内分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内分层降低混凝土的密度和均匀性,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采用最大粒径较大的粗集料时,内分层降低水泥浆与集料的界面粘结性能,对于混凝土的弯拉性能和疲劳性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内分层结构对路面使用是十分不利的。由于强度与密度有很大的关系,密度的微小变化都将影响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表面和底面的密度较低’因而强度较低,对于承受弯拉应力和要求具有抗滑、耐磨的表面功能的水泥混凝土结构,正好是不相容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压碎作用还产生一种特殊的内分层结构,被压碎的集料没有胶凝材料包裹,这是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波动的较大原因之一。

3.防止混凝土有害分层的措施

3.1防止严重外分层韵措施

防止严重外分层的措施,从材料和工艺上考虑主要有:一是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施工,减少混凝土分层离析;二是提高混凝土混合料的粘聚性,保证基本砂率要求和最小水泥用量要求;三是严禁人在混凝土表面用浠水泥浆找补整平;四是提高混凝土搅拌的生产能力,保持施工的连续性,防止出现外分层并被包裹在混凝土结构中;五是接桩等施工时,应将桩头砂浆凿除;六是混凝土结构每次施工结束前,用新拌混凝土置换已产生的砂浆,防止分层现象。

3.2防止有害内分层的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

一是采用适当高的沙率,使砂浆全部包裹住粗集料,并有适当的富余量,使振动密实成型过程中水和气泡能够顺利排出。

二是内部振动振捣机的振动棒间距和振动时间掌握要好,不能过振,也不能欠振。

三是振动棒不得碰撞模板和钢筋。

四是水泥稳定基层碾压施工时,表面应采用胶轮压路机补压,提高表面的密实度,如果摊铺层厚度过大,宜分层摊铺。应按计算确定,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尚不应小和300mm;第十一,不配筋的外叶墙应设控制缝,控制缝间距不宜大于6m;第十二,设置灰缝钢筋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4.在建筑物墙体中设置配筋带

自组织现象的热力学分析 篇3

自组织现象的热力学分析

作者从几何热力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自组织现象,并利用相空间的微观状态数计算了具体模型的熵值变化,分析了在沙堆的演化和沙崩过程中熵值变化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在自组织现象发生的过程中,自由能减少,但熵增加.作者还说明了自组织现象不仅在远离平衡的非平衡系统发生,而且在近平衡条件下也可能发生.

作 者:史玲娜 王宗笠  作者单位:史玲娜(重庆交通学院基础部,重庆,400074)

王宗笠(重庆大学物理系,重庆,400044)

刊 名: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41(6) 分类号:N93 关键词:自组织   熵   近平衡   自由能  

上一篇:关心理解下一篇:社会新闻功能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