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管理借鉴十篇

2024-08-03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1

交通需求管理是指为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实现特定目标(如减少交通拥挤、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所采取的影响出行行为的各种政策、技术与管理措施的总称。其本质就是运用各种措施对交通供需关系进行调节,使供需平衡。

交通需求管理手段多种多样,按照交通需求管理在出行各个阶段作用的不同,每个阶段均有多种措施与之对应,表1列举各阶段主要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2 国外交通需求管理

2.1 新加坡亮点措施介绍

新加坡交通需求管理通过采取机动车配额制度、区域许可证制度、中心区电子道路收费(ERP)、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等多项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经验,其中ERP和公共交通系统被公认为新加坡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典范。

续表1

2.1.1 ERP系统

ERP系统通过设置在道路上的电子收费装置,对进入收费区域或路段的车辆自动收费。

收费范围:中央商务区7.2 km2、乌节路(商业区)和三条快速路。

收费方式:收费区或路段出入口的ERP电子闸门按车辆进入次数收费。

收费时间:中央商务区一般为工作日的7:30~19:00;乌节路商业区段为周一至周六的12:00~20:00;快速路为早晚高峰时段;

收费额度:不同时段和车型收费不同,每3个月评估一次,根据效果调整收费额。小客车:非高峰时段0.5~1.5新元,高峰半小时每次2新元;大车、中型车和摩托车收费标准分别为小客车的2倍、1.5倍、和0.5倍。

实施效果:进入拥挤区的日交通量减少15%;早高峰小时交通量减少16%,车速提高22%;未对商业活动造成影响。

2.1.2 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由地铁、轻轨、公共汽车和出租车4部分构成。其中以公交为核心的政策导向、行业管理运营模式、多层次一体化的公交服务、以人为本的交通设计和智能公交的广泛应用是公交系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2.1.2.1 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交通政策导向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公交为核心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即实施拥车证制度限制汽车拥有,车辆税费抑制车辆增长,ERP限制小汽车使用,相关收益用于改善公交服务;二是以公交为先导的资源配套政策,即用地规划,优先考虑公交场站用地需求,政府控制用地,优先作为公交用地使用,公交专用道覆盖城市主要干道体系,主要交叉口设置公交专用信号。

2.1.2.2 责权明确行业管理模式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负责轨道、公交规划,场站、停靠站设施建设,制定运营服务标准,发放运营执照和负责运营服务监督。公共交通理事会负责车资管制、发放线路执照以及民意沟通反馈。运营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三部门间建立起设施保障、服务监督、需求反馈、技术咨询的循环机制。

2.1.2.3 规模化、专业化的公交运营模式

轨道和常规公交行业实行特许经营制,特许经营企业掌握绝大多数的公交运输资源;资源高度集中,不同方式和线路间优势互补、适度竞争,确保了公交运输效率的充分发挥。

2.1.2.4 多层次、一体化的公交服务

多层次的公交服务按新加坡的公共交通方式分为4个层次:一是地铁,主要发挥对客流走廊的骨干运输作用;二是轻轨,主要承担地铁的接驳功能,将大型住宅区与地铁干线连接起来;三是常规公交,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分为干线巴士、直达快线和社区小巴等多种服务形式;四是的士,分为普通的士和豪华的士两类,执行不同价格,满足不同类型的乘客需求。

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服务主要包括:融合多种方式的枢纽站设计,实现地铁、轻轨、公共巴士、的士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公交换乘枢纽与毗邻的商业、住宅项目一体化设计。

2.1.2.5 以人为本的交通设计

新加坡在交通设计的人本性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主要体现在:公交站点紧密结合居民区、步行设施、交叉口布置,同时,大量采用有盖走廊联系周边单位,避免乘客受日晒雨淋;在重要的巴士总站建设有空调的巴士候车空间,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公交停靠站普遍采用港湾式大容量站点形式,既减少车辆排队进站时间,同时又能分离进站车辆与直行车辆,保持站点区域的交通顺畅;公交站点与自行车停车场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自行车交通机动灵活的特点,扩展公交站点的客流吸引范围;公交站均配有详细的线路地图,线路信息、换乘站、时刻表一目了然;同时,站点还备有线路宣传册,供乘客免费取阅等。

2.1.2.6 智能公交广泛应用

智能公交是新加坡交通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运用远程监控技术、对班次延误或提前的车辆,实时提醒加速或减速运行,确保公交准点服务;远程监控信息与电子站牌实现联动,提前预报车辆到站时间;以及公交IC卡(易通卡)高度普及等。

2.2 英国亮点措施介绍

英国善于从宏观上把握交通问题,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制定交通一体化政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拥堵收费、城乡结合部停车换乘措施等。其中一体化交通政策及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是英国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最值得借鉴的部分。

2.2.1 一体化交通政策

英国交通一体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一体化:影响与交通条件相关的不同类型项目的位置布局;促进具有鼓励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作用的开发项目等。

2)运输方式之间的一体化:改善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出行环境,促使私家车主选择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出行;促使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3)一体化方法具体措施:实施需求管理措施前广泛调查并搜集建议,得到社会理解;制定战略性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框架以约束交通需求;使需求管理成为地方上意义明确的重点系统;将需求管理方法与其它规划相结合。

4)一体化措施的评价方法:一体化的实施效益包括时间、安全、环境等方面,通过计算和确定效益涉及的参数,反映不同地区决策者对措施效果的理解。

2.2.2 交通拥堵收费政策

英国的拥堵收费旨在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拥堵水平,并为公共交通发展积累资金。

准备工作:改善公共交通服务,为居民提供交通选择;广泛宣传,取得民众理解支持。

收费区域:由尤斯顿路、潘敦维尔路等道路连接的环路以内,面积21 km2,不含环路。

收费时间:在工作日7:00~16:30,进入规定区域每天交纳5英镑,可在1 d内进出多次。

付款方式:信用卡或借记卡网上支付、服务电话、标有拥挤收费标志的收费点和邮局。

监督手段:收费道路摄像机覆盖所有收费口,收费点达90%的捕捉率。

实施效果:平均出行时耗缩短了约15%;拥堵水平下降26%。

2.3 美国亮点措施介绍

美国的交通需求管理在提高车辆使用效率方面做的最好,其中轿车共乘、客车共乘在美国实施的较为成功,值得借鉴。

2.3.1 轿车共乘

轿车共乘是指个人小轿车乘坐两人以上的共乘出行。轿车共乘一般有三种组织方法:

1)区域方案:通勤者通过电话或者共乘出行登记单,由有关机构安排通过采取设置路边标识、媒体宣传和企业力所能及的措施来促进共乘。

2)企业方案:企业联合共乘的组织推行相对容易,是促进共乘实施的最有效途径。

3)自由组织:主要在家庭成员、亲戚、朋友邻居以及工友之间采取自由组织的形式。

2.3.2 客车共乘

客车共乘主要是上班族,其成功实施需要建立稳定的共乘制度和有效的组织方式。建立稳定的客车共乘制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一个稳定的共乘团体:至少有7人在出行方式、时间和个人特性上一致。

2)一个运行成本计划:包括燃料费、维护费等。

3)一个可行的出行方案:包括谁开车、谁进行计划、组织、维修等。

4)一份车辆出行保险费:应对出行中的安全问题。

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三种:

1)组织者拥有车辆:类似长期租车,组织、运作、保险等都由组织者负责。

2)企业拥有车辆:类似班车,企业购买或租赁车辆供员工使用,共乘者共同支付费用。

3)第三方拥有车辆:由中介机构所有,按车辆成本、维修费、燃油费等费用开销租赁给企业或个人使用。

2.4 荷兰鹿特丹市亮点措施介绍

荷兰鹿特丹市某医学中心为减少停车需求,对员工实行停车需求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交通需求管理主体不一定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都可以实施,鼓励员工高效出行。

1)准备工作:

对员工、来访者和病人进行调查,得知80% 的来访者和病人开车来医院;45% 的员工开车上下班;700名员工住在距医院 5~6 km 的区域,大部分开车上下班。

2)措施内容:

高峰时段开车到达医院的停车费为1.5欧元/d;住在距医院 6 km内区域的员工,高峰时段开车到达医院的停车费为4欧元/d;非高峰期开车到达医院停车费为0.5欧元/d。不开车上班的员工享受0.1欧元/km的交通补贴。

3)辅助措施:

停车措施发布在局域网上,并提供“停车管理”和“员工交通补贴”手册和咨询点答疑。

4)实施效果:

成功地减少了停车泊位需求量,开车上下班的员工比例从45%下降到20%~25%;医院不需新建停车场便可为来访者和病人提供约700个泊位。

3 经验总结

综合上述国内外各大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措施的实施情况,对我国各大城市交通需求管理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1 宏观政策层面

3.1.1 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与土地利用规划应与其它交通规划和管理措施并重

交通出行水平直接决定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应从土地利用类型规划入手,充分把握不同类型土地利用开发的需求生成强度及规律。新加坡的商业副中心建设、英国的一体化交通政策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北京市、广州市等城市也正在此方面努力。

3.1.2 交通需求管理的最终目标应落实到政策与法规层面

政策与法规是交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交通需求管理措施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以英国为例,将交通管理方法纳入到地方交通规划的法定程序来保证新方法提交到政府并得以实施。

3.1.3 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特点

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应多管齐下,一切有利于调节交通供需平衡的手段在具备实施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被应用,形成组合拳,才能达到交通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3.1.4 重大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实施前进行详尽的调查

各大城市的经验表明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实施前期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英国的交通拥堵收费为例,其需要技术、设备、管理等各方面的准备,收费车种、费率和收费系统、收费区域、边界问题的解决等都应经过充分的论证。

3.1.5 加大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宣传力度

交通需求管理不只是技术性或行政性决策制定的结果,最终落实还应取决于人的执行情况,需要公众的全过程参与。因此,在制定措施时,必须以人为本,才能保证措施的有效实行。

3.2 微观措施层面

3.2.1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交通需求管理的根本措施在于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安全、舒适、高效的公交系统是未来城市交通系统建设的终极目标。道路空间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佳选择。

3.2.2 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强力推行交通需求管理

通过经济手段在机动车的保有和使用上提高成本,是有效控制机动车增长规模,减少高峰期交通流量和降低交通污染的有效措施,如拥堵收费、排放区收费政策。

3.2.3 采取行政性的强制措施

主要体现在对机动车的拥有和使用方面进行调控和禁限,如新加坡的机动车配额制度,北京的机动车购买摇号制度和车辆尾号限行制度也属此类。实践证明,对机动车使用进行限制可以有效提高路网的运行效率。

3.2.4 共乘及共乘机制的探讨

共乘在减少小汽车出行、提高出行的舒适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值得应用。但其涉及到费用分担问题,与我国机动车管理中的营运概念构成冲突,同时还涉及到保险与法律问题,因此共乘措施的实施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3.2.5 引导和鼓励企业等机构参与交通需求管理

政府应考虑出台相应措施,引导鼓励企业等机构进行员工出行管理,积极配合城市整体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使交通需求管理效益最大化。

4 结束语

虽然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但不同的措施有不同的使用条件和特点,必须符合本地交通出行者的出行特征,并且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都有一定关系,因此,对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具体实施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阐述交通需求管理的关键理论,梳理新加坡、英国等先进国家或城市的交通需求管理的总体实施情况,详细分析典型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实施过程和方案,从宏观的政策层面和微观的措施层面对国外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为国内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国外城市,交通管理,交通需求管理,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郭继孚,毛宝华,刘迁,等.交通需求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93-95,122-129.

[2]新加坡交通管理考察团.关于赴新加坡考察交通管理情况的报告[R].深圳:深圳市交通运输委,2007.

[3]罗兆广.新加坡交通需求管理的关键策略与特色[J].城市交通,2009,7(6):33-38.

[4]周江评.交通拥挤收费-最新国际研究进展和案例[J].城市规划,2010,34(11):47-52.

[5]陈小华.英国城市交通拥堵收费的成功策略与实施[J].上海城市管理,2012(1):55-57.

[6]李全.城市多功能建筑共享式停车需求预测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6):61-63.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2

1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条件优越

1.1 社会系统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社会系统条件,主要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在政策环境方面,创业教育实施以来,美国先后颁布了数十个有关职业培训与创业教育的法律,德国实施了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法律,法国政府专门制定ANVAR(国家技术交流转让中心)计划。通过这些法律和计划,充分调动政府拨款、税收激励、技术支持、能源供应,并以多种投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介入创业企业的发展。在经济环境方面,西方国家大学生可以在辍学、休学及续学的状态下进行创业,加上灵活的用人机制和人才的自由流动、投资基金的雄厚、市场体制的成熟,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创业热潮。在文化环境方面,西方社会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体创业受到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以致形成了宽松的创业氛围;以及外国人的创新精神和企业的创新文化,都为国外创业教育奠定了个体基础和民族性格,由此促进西方社会创业活动浪潮的掀起。与之相关,西方的大学毕业生都有自己创办企业的传统,社会地位最高的职业领域是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

1.2 学校因素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学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环节、实践机制和环境系统等。在教学环节方面,国外许多高校都将创业教育作为一个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开设,并形成了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计划系统和创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美国现有1 800多所大学和学院开设了2 200多门创业教育课程,有277个学位授予点,100多个创业研究中心[1]。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提供学术资源,日本高校的“综合学科”课程由必修科目、选修科目和自由科目组成,澳大利亚政府更是抓住发展时机开发出四套创业教育模块化教材。在实践机制方面,美国十分注重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努力开发与整合社会资源。英国政府通过启动大学生创业项目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印度的Kanwal Rekhi信息技术学院尤为重视实践性教学。在环境系统方面,国外高校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包容文化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同时,创业中心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及创业基金的设立,都为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3 个体资质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个体资质条件,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在创业意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开放式的教育体制、自由自立的就业机制,以及丰富的移民文化和对企业家精神的重视,都有利于创业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形成。在创业品质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从基础教育开始就鼓励学生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其高校注重在专业教育领域内创造能力素质的培养,特别提出了“塑造善于深邃思考,有主见、有理想、有洞察力的成功人才及领袖人才”的育人方向。在创业知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通过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并努力炼就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知识结构。在创业能力方面,哈佛大学统筹创业能力课程体系,斯坦福大学则利用得天独厚的办学经费优势保证学生创业能力的发挥[2]。除此之外,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还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校外实践企业的协作,大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2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体系完善

2.1 典型模式

总体而言,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主要以美国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为代表,分别侧重于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传授、实际经验的获得。美国百森商学院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全面负责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和提升创业进取心、事业心、创造力、创新性、灵活性、逻辑思维、市场意识、商机意识等创业意识。斯坦福大学着重对创业过程中的经济、管理、金融、市场、资本、风险等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研究,建立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科技学等多学科在内的创业教育学科体系和课程模块。哈佛大学通过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融合,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实际经验、操作技能、创业能力等。此外,英国的创业模式为政府和社会共同扶持的网络型模式,日本形成“普及教育型”、“专门教育型”、“技艺辅助型”和“综合练习型”四种模式,印度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3]。

2.2 优质教学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具有优质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师资队伍、教学方式等方面。美国30%以上的大学在本科、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创业课,斯坦福大学内部的教授老师们合作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创业课程来适应有不同需要和选择的同学们,美国最优秀的股市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主中有86%的人接受过创业教育[4]。国外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有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类、创业实务类等四种类型,丰富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细致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增强了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国外高校十分重视创业教育教师的选拔与培训,主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聘用的方式形成稳定的师资队伍。内部培养和外部聘请相结合的师资建设模式,为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条件,能有效的促进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的开展实施。国外高校的课程建设强调创业教育思想的灌输,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开展广泛的创业教育学习,以便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国外的创业教育注重探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强调根据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以此作为创业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2.3 良好环境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体系完善还表现为良好的环境,包括创业氛围、组织机构、服务保障等。国家经济的有效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民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也为创业教育的环境营造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任务。国外创业教育、创业氛围促成了许多中小企业的诞生、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进一步在全社会掀起重视创新、注重创业的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这种创业风气和创业环境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沃土”。国外注重自由精神、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个人特质的培养,这些意识的形成都有利于国外创业活动的开展。国外创业教育组织机构主要包括智囊团、创业家协会、创业研究会、家庭企业研究所、民间非盈利团体、小企业管理局、高校创业中心等。为深化创业教育,部分国外政府专门设立了创业教学基金,其它众多社会机构以提供基金或经费的方式支持创业教育,这种广渠道、多途径筹资的环境营造方式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以解决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筹资难的问题。

3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深入

3.1 历史阶段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萌芽期(1947年-1970年)、发展期(1970年-1989年)、成熟期(1989年-至今),不同阶段的创业教育内容侧重点有所差别。萌芽期的创业教育注重创业知识的传授,属于功利的职业性教育,其主要特点是创业教育开始成为学校的一门独立课程。这一时期的创业教育是在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采用传授专门技术知识为内容的课堂教学形式,缺乏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公司数量也没有明显增加。发展期的创业教育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属于实践性教育,其特点是在继续扩大创业课程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创业技能的培养。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和广泛应用,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使得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迅速,美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风险投资公司作为专业职业领域开始运作并支持潜在的创业者创业。成熟期的创业教育注重开拓精神的培养,属于素质性教育,其特点是更加重视以事业心和开拓精神为核心的创业意识的培养。在这一阶段,创业教育不仅灌输创业知识和培养操作技能,而且把创业教育看作培养大学生个性品质、心理意识、创业技能、专业知识等全方位、多领域的素质教育活动。经过60多年的发展,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已经趋于成熟,其发展轨迹从单门课程到一个项目,进而在一些大学成为专业,呈现出全程性、系统性、实践性的发展趋势。

3.2 演进规律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演进规律,突出表现在教育理念、发展过程、内在联系等方面。陈茉研究后发现,在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理念由最初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主导性教育活动”,演变为“以技能提高为主的实践综合性教育活动”,再进一步演变为“以潜能挖掘为主的素质整合性教育活动”。国外创业教育经历了由实践摸索到理论总结,最后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过程,其发展呈现出自下而上的特征。国外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表明职业性的创业教育呈现出它特有的片面性,因此加快了创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作用机制的探索,并发展为“非功利”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创业教育的演进过程表明,创业教育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它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创业教育为企业的创立提供理论指导和人才培养,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区域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等背景下,知识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并超越了物质资本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高校创业教育由此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得更为紧密。

3.3 发展趋势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呈现出全程性、系统性、实践性等发展趋势。美国创业教育协会提出,创业是一项终身的学习过程,从小开始全面普及创业教育并将创业学习贯穿教育全过程。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广泛,从小学直至研究生都有开设。美国的创业教育呈现全程化的趋势,这种全程性表现为从大一到大四都有教学规划,并根据不同年级的阶段任务安排创业教育学习重点。这一趋势在百森商学院尤为突出,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从入学直到毕业都有创业教育内容的全程学习(图1)。国外高校强调创业教育的系统性,百森商学院的创业选修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基础级、专业级、支撑级(图2)。美国的创业教育十分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高校成立各种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运作机构,以规范和管理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开展与研究。高校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捐赠,这种联系网络实现了高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美国大学与企业联系密切,学生可以通过项目研究进入企业,企业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从而使高校与企业联系密切,并由此建立由学校、社会与企业组成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4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推广“创业教育”是创业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国外创业教育已经发展60多年,呈现出条件优越、体系完善、改革深入的发展特点。而我国创业教育仅仅开展10余年,尚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因此,在我国创业教育的实施中,借鉴国外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基本国情和开展现状,进行我国创业教育模式的本土化探索。

首先,研究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的社会、学校、个体等条件优势,对建构我国创业教育的条件体系大有裨益。具体包括社会系统、学校因素、个体资质等方面:1国外创业教育的开展,有赖于创业人才培养计划与创业教育法律体系、融资渠道与税收优惠、鼓励创新企业文化与创业的社会氛围,这些“场域”因素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创业和创业教育。以此为借鉴,我国需要加强创业教育环境系统建设,从创业及创业教育的法律法规、社会培训、技术开发、证券发放、资金提供、利息分担、税收减免、资源供应、投资基金、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民族性格、职业声望等方面,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业教育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社会系统因素。2国外创业教育具有完善的教学计划体系、课程结构体系、学术研究体系、模块教材体系等教学内容,且已经形成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和实践系统,更有校园创业文化和高校组织机构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这些学校因素与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最为密切,直接关系到创业教育的生存和质量。因此,我国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从专业建设、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学术刊物、创业中心、教学材料、学科团体、模块教材、创业竞赛、创业实践、模拟创业、校园文化、创业基金等方面,加强学校的教学环节、实践机制及环境系统的建设。3我国大学生依然存在“等、靠、要”的就业观念,缺乏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思想准备,这与国外大学生形成了鲜明对比。国外创业者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独立自主的个性、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顶级的操作能力,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实施。微观个体因素对创业教育的影响,决定了创业教育开展条件既要注重宏观社会环境和中观学校环境的营造,又要着重于微观个体资质的塑造。因此,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个体价值、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创业热情、团队精神、创造能力、创业思路、实践能力,为个体创业奠定良好的个体意识、品质、知识和能力基础。

其次,研究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的模式、教学、环境等完善体系,对我国进行创业教育体系的本土化探索大有裨益。具体包括典型模式、优质教学、良好环境等方面:1创业教育的模式建构,有利于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开展。国外创业教育主要有三种典型模式,它们分别以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实际经验为主。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创业教育也发展出三种典型模式,它们侧重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综合式创业教育。我国的创业教育需要进行本土化的探索,这就必然要求立足于本国国情,借鉴国外模式,建构适合在我国开展的创业教育系统模式,如成人教育领域-辐射模式、职业教育领域- 结合模式、基础教育领域- 渗透模式等。2国外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环节中完善的课程结构和丰富的教学方式,以及配套的师资培训和合理的教师队伍。我国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快课程结构建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从硬件和软件上确保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3国外创业教育的创业氛围、组织机构、服务保障等方面,都将作为我国创业教育开展的学习内容。通过成功经验的引进,营造包括创业氛围、组织机构、服务保障等在内的创业教育环境,以发展我国创业教育的动力机制和参照系统。

最后,研究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的历史阶段、演进规律、发展趋势等改革取向,对深化我国创业教育改革大有裨益。1国外创业教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每个阶段的创业教育重点各不相同。与之相对,我国的创业教育主要经历两个阶段:高校自主探索阶段、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创业教育阶段的定位,有利于教育内容和任务的确立,从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业教育的开展和研究。2创业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教育理念的变革,教育理念的树立也影响着创业教育的开展。国外创业教育日益得到国家重视,并不断出台鼓励创业和支持创业教育的政策。同时,教育的发展过程必然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条件相联系,影响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点,而忽视或否定其它方面的作用。因此,在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强教育规律研究,转变教育理念并逐步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创业和创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3创业教育应当突破实施领域的局限,由高等教育延伸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领域。不同的领域根据其目标、特点、内容、对象,选择相应的空间、时间、方式、要求、途径等要素及其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它们分别进行侧重基础性、综合性、职业性的创业教育内容学习与培养。在此基础上,以国外创业教育的开展为参考,我国的创业教育应该注重全程性、系统性与实践性的密切结合,推进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

当然,国外的创业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成熟、自满、停滞的陷阱,研究、出版的困境,优秀的创业教师短缺,安全-风险进退两难,行政领导地位旋转门问题[5]。在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本国国情及地区实际,借鉴其先进典型与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和迎接这些挑战,进行创业教育的本土化探索。

摘要: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推广“创业教育”是创业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高等院校责无旁贷。国外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已经发展60多年,呈现出条件优越、体系完善、改革深入的发展特点。而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仅仅开展10余年,尚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因此,在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和实施模式,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高校具体现状,进行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和措施的本土化探索。

关键词:创业教育,国外经验,本土化

参考文献

[1]刘振亚.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2):52-55.

[2]魏小琳.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9):56-62.

[3]刘洋.中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6):135-140.

[4]张小刚,赵洁.从高校创业教育到创业实践的探析——以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163-166.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篇3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特色

立法保障模式 美国在1976年颁布了该国第一部倡导终身学习的法案——《终身学习法》。1994年,克林顿政府颁布了关系美国未来社会终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法案——《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在该法案中强调美国社会需要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知识技能,扩展学习潜力,提高全面素质水平,培养终身学习思维和风尚。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也于2000年制订并颁布了《终身教育法》,并于2007年进行了大幅度修订。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政府在2007年《终身教育法》修订中有几个修改亮点:一是建立完整的终身学习推动体系;二是明确规范政府职责;三是提出有效的推广机制,包括大學学历的自学鉴定、学习账户制、成人基本教育、学习型城市等。

主题活动宣传模式 终身教育政策是进行终身教育的指导方针和实践依据。终身教育政策的颁布和完善,对于终身教育的开展和推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德国通过每年开展“塑造、开展、继续教育”这种主题鲜明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各级继续教育组织与机构的活力,为德国公民提供更多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倡导全民建立终身学习的理想和培养终身学习的氛围。

德国政府长期对民众的继续教育参与状况进行广泛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继续教育系统报告书》。该调查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民众对于政府提出的终身学习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同时也深刻挖掘民众可能出现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新需求,从而不断完善终身教育的政策机制和实施办法。

调查结果显示,从1990年起,德国民众对终身教育的参与率逐年增加,参与率由1979年的23%上升至1997年的48%。这充分表明德国民众已经建立起牢固的终身学习理念并不断付诸行动,对不断提高德国公民的个人知识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德国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教育资源开放模式 近年来,日本的很多国立大学积极地参与终身教育事业,并把终身教育作为大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了“支援终身教育研究中心”,把大学课程及大学其他各类学习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并举办各类知识技能讲座,向社会各单位阶层派遣教师,提供教育咨询服务等。

无独有偶,英国的牛津大学为终身教育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广阔的学习空间,专门为社会人员开设了基础学科和技能学科课程。在该校,进行大学教育的校外社会人员已达16000人以上,几乎与在校人数持平。牛津大学校长托玛斯认为,大学应该是社会知识的源泉,任何人都有权利接受教育来弥补自身知识和技能的缺陷。

行政机构设置模式 为推广并开展终身学习,韩国在各级政府组织机构上成立了审议咨询中心,具体措施为在中央教育和人力资源部成立了“终身教育振兴委员会”,在市道和市郡区分别成立了“终身教育协议会”,从而在各级政府组织中建立完善的推动架构。

韩国在2008年成立了“终身学习振兴院”,该机构负责终身教育政策的研究和制订,设计和修订研拟计划、建立信息系统、进行人员培训及协调联系,而市道级政府一级也设立了类似终身教育中枢机构,负责行政管理、联系协调、提供学习机会;在市郡区设立的“终身学习中心”负责为当地民众提供终身学习方面的咨询服务以及学习资源共享。

为推广终身学习,日本政府在1988年将文部省的“社会教育局”改名为“终身学习局”,全力推进终身教育活动,在各都道府县设置了23个“生涯学习推进中心”,负责各地终身学习的推广。

对我国构建终身教育发展体系的启示

我国的终身教育理念和制度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不能盲目生搬硬套某些模式,而是需要综合分析、取长补短,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终身教育模式。

树立终身教育发展目标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向社会积极宣传终身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传递终身教育的理念,树立终身教育活动中的模范先进人物,形成全社会接受并积极参与终身教育的氛围,主要体现在:让学习成为个体的基本需要,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向学习化社会方向不断发展,让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全民化意识。

国家提供行政支持,开放教育资源供全民共享 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一筹划,向全社会开放现有的学校和社会公共设施,建立终身教育系统。同时,采取减税等优惠政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建立终身教育系统作贡献;鼓励开设民营趣味学校、技能学校,不断开拓成人教育社会化办学空间,促使社会各界的全面参与和合作。

面对新形势,成人教育担负的任务必然是繁重的,需要政府、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和社会各行共同合作与全面参与,使成人教育不再是少数单位和少数人的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共同热点,从而促使成人教育更加社会化。

大力推广网络教育,使网络教学成为终身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呈现相应的变化。网络教育的诞生和发展,也引起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运用网络推进教育也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

国外城市管理经验借鉴及其启示 篇4

班级:广告090

1姓名:孔祥玉

学号:2009112509

国外城市管理经验借鉴及其启示

今天我要谈的是新加坡的城市管理对我国城市管理的启示。作为城市管理的成功典范,新加坡成了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方法。目前,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管理中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乱拆乱建、公平缺失等等,这些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国许多城市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面临的时空环境更加复杂,对城市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早,在城市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城市管理模式,因此,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来审视我国的城市管理,进而完善城市管理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分离

“建管分离”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新加坡在这方面做得十分成功。该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不同的相互独立的部门承担。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重建局负责,城市管理职能则主要是由市镇理事会行使。各部门之间除了定期进行交流外,一般相互不干涉各自的职权范围,权责明确,便于城市管理规范化进行。

2、城市管理实现法制化

新加坡城市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法制化的管理,这也是它成功的最重要经验。首先建立一套完备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同时,城市管理的执法力度很大,“严”字当头。另外,还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的法纪监督稽查队伍和遍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监控网络。

3、重视宣传教育

新加坡政府认为法制化的管理只能“治标”,要真正“治本”需要从根本上减少城市环境的破坏行为,这就要依赖于广泛的宣传教育。因此,政府不断以各种形式对其居民进行城市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各项法律规章、维护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4、城市管理单位与居民有效沟通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市镇理事会,把居民、城市管理中的承包商、基层领袖和政府部门都看作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始终保持着有效的沟通。市镇理

事会定期与建屋局、环境发展部等相关的政府部门举行会谈,通过宣传海报、布条、教育手册以及主办大型的活动来教育居民,同时还通过与基层领袖的定期会面以了解居民的问题和需求。

5、政府官员以身作则

新加坡城市重建局、建屋发展局、公园及康乐局、市镇理事会等公用事业局的工作人员每天巡视公园、绿地、街道等,对有损坏或者不合要求的地方及时进行整治。新加坡的总理也对环境卫生、绿化及整个城市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视,经常亲自上街巡视,亲自检查。因此,政府官员的重视保证了新加坡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新加坡城市管理模式的借鉴经验

1、借鉴可能性

城市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属性,才存在相互借鉴的可能。我们认为,英美国家城市无论在经济、人口,还是在文化传承与中国城市的差异性较大,可借鉴的地方不多。相反,新加坡作为亚洲国家,与中国城市具有较多的共同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加坡为城市国家,城市化率非常高。自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后,城市化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两者在城市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共性;第二,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且保持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中国改革开改三十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较好成效,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还实现了“率先突围”。因此,两者城市发展思路有其一致性;第四,新加坡的人文历史具有中华文化的渊源,其城市建筑也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中国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两者的城市管理文化也有相通之处等。因此,两者的城市共性,决定了两个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相互借鉴的可能。

2、先进经验

我们总结出新加坡城市管理中可以值得我国城市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理念先进。新加坡城市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法治保障。在以人为本方面,新加坡致力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加强“花园城市”建设。在服务优先方面,新加坡政府树立亲商思维、服务理念,政府行为要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在加强法治保障方面,新加坡强调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特权,法律之上没有权威;二是城市管理体制科学。新加坡城市管理部门职责明确,国家发展部等行政部门之间职责是法定的,有关部门下属的多个法定机构,均由议会授权设立。新加坡城市管理协

调有力,成立了“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在拟定政策、综合协调有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加坡考评监督制度严格,其考评项目非常体系化,对每项指标都有十分具体的评分标准。新加坡社区自治程度高。新加坡政府在城市管理上很有特色的一点就是社会和公民角色的确立,它将城市划分为5个社区,并设立社区发展理事会,在推动社区自治和参与城市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法制环境健全。新加坡城市管理的法制化水平较高,建立了一整套切合实际、操作性强、没有回旋余地的法律体系,立法严密,执法严正。

总的来说,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是符合城市管理发展需要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不断改革与完善。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组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我们有必要整合市与市有关规划、土地、市容等方面的协调机构的职责,由两地政府共同设立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指导两市城市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编制两市城市管理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协调实施,监督检查两市城市管理工作,负责两市城市管理考核,指导城市管理执法局执法工作,负责城市管理数字化管理与应急处理等。相关组建工作可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工作方案,报有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探索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欧美城市管理中普遍适用的以“企业家政府”和“虚拟政府”为代表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我国城市可以大胆借鉴,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引人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和顾客至上意识,通过委托、招标、租赁、承包等形式,把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转移给企业、社区和私人机构,政府只负责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管理标准制定、价格监督和服务质量监督,环卫、市政、园林的养护实行企业化管理,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非政府组织承担市政设施的招标、监理、鉴定等专业性工作,在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实现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

第三,提高城市管理社会化参与程度。从城市管理的发展动向可知,市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可以更新城市管理的观念,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因此,我国城市应着力于建立政府主导,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实行城市管理市民听证制度,让市民从决策、执法、监督全过程参与城市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和社会认可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则的积极性,因为来自于社会的规则,能最大程度得到群众的遵从。另外,我们还要发挥城市管理专家顾问组的作用,广泛吸纳专家和社会意见,择优配置社会智力,充分接受社会监督,实现城市管理社会化。

第四,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一方面,继续探索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制度,建议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牵头,进一步明晰我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行政处罚权范围的界限,明确市、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之间职责分工,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监督制度,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另一方面,建议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疏理,做好立、改、废的衔接,以利于城市管理法制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同时,建议由市政府组织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完善监督措施,推进法治城市建设进程。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5

在崇尚公平信用的社会, 了解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事档案管理的做法, 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 对完善我国的人事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阅读大量资料, 认为在国外人事档案管理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完善的信用档案

美国的信用档案建设已比较成熟, 在多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美国信用档案的归档范围一般包括个人自然情况、借贷信用的历史情况、个人其他交易情况、法院判决等四个方面。经过在长期实践中的运行、改进和提高, 信用档案建设已越来越规范, 且内容精炼、形式简单、体例统一、独具特点。

1. 社会安全号。

在美国, 无论人怎样自由流动, 都有一个终生不变的社会安全号。联邦政府通过此号码可以追踪雇员和雇主交纳保险金的情况, 以此作为日后获取诸如退休金、老年医疗、退役军人收益等各种社会保障的凭证。由于美国信用体系完善, 每个人都拥有一份信誉局作出的信用报告, 通过这个无法伪造的号码, 任何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都可付费查询这份报告。完善的信用体系, 使得个人信用状况只需借助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就可以得到论证, 即是否具备支付能力或消费、投资和经营能力。一旦个人的信誉被信用局记录在案, 存在污点, 那么他在今后的诸多领域均会受到限制。因此, 在美国不讲信用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每个美国公民都格外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

2. 负面信息定期销毁。

根据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的规定, 个人信用档案的正面信息可以永远保存, 负面信息达到规定年限必须销毁。如拖欠付款的不良记录按规定保留7年, 破产记录保留10年。这种永远留存正面信息并定期销毁负面信息的规定十分的人性化, 既可鼓励信誉有污点的人改过自新, 重新做人, 又避免了恶性循环现象的发生, 从而真正达到了建立信用档案的目的。

二、人事档案信息部分向社会或个人开放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人事档案不仅可以部分地向本人开放, 还可以向一些被授权的机构和个人开放, 但开放的内容和范围是有条件的, 而且十分谨慎。美国公民非常注重维护自己的知情权, 可将人事档案内容部分地向本人开放, “为纳税人服务, 使纳税人满意”的工作原则使得美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履行这一规定。在美国, 无论在职或离职人员都可在正常工作日, 以合理的理由申请查阅本人档案, 但鉴定、考核、录用等材料除外。在查阅过程中, 如对人事档案的内容产生质疑, 可向主管部门提出核实请求。经审核, 如确系错误信息, 则予以剔除;或由本人提交一份

澄清事实的备忘录, 放入人事档案中。社会机构或个人需要查阅他人人事档案时, 必须向法院申请, 经审核批准后, 以被授权人身份查阅人事档案。未经授权私自查阅人事档案属违法行为, 执法机关也不例外, 这充分维护了个人隐私权。此外, 许多国家将人事档案分为可公开和不可公开两部分, 如美国人事档案分为公共信息和保密信息。公共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供职单位、工作时间、上次薪金调整的日期和数目以及上次升职、降职、调动、停职、退职等职位变动日期等内容;保密信息则包括个人鉴定、评价、处分及与医疗有关的残疾、心理、精神疾病记录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材料等。

三、人事档案内容精而新

美国的人事档案材料少而精, 更新及时。澳大利亚的档案工作者更是将人事档案中常用的、有重要价值的内容浓缩成摘要性的人事档案信息输入计算机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及时更新维护, 既方便检索统计, 又便于提供利用。相比之下, 我国的人事档案材料, 内容冗陈, 玉石混杂。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各项管理制度, 尤其是销毁制度中的严格规定, 导致档案工作者不敢轻易摒弃人事档案中的冗陈材料, 人事档案材料不够精炼, 许多内容重复。如人事档案中的年度考核表, 每年形成一张, 一个二十几岁参加工作的同志, 到退休时, 仅考核表就会有厚厚的一沓, 而工资表则更多。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启示我们:人事档案并非多多益善, 有用才是硬道理。笔者建议, 每隔3~5年对人事档案中类似考核表、工资表一类的材料进行清理, 将考核结果、工资档次等有利用参考价值和需要延续利用的信息进行摘录、登记、存档, 清理出来的材料单独存放几年后, 确实没有利用价值的履行销毁手续后予以销毁。

四、人事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管理的体制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6

1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1 英国建立完善的技能教育考核模式,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

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制定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起NVQ、GNVQ和普通教育三种证书等值、互换机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三条可供选择的通道。将职业资格等级与工作岗位及证书的等级(大学学位)联系起来。这既有利于学生的连续教育,也为学生分阶段继续教育提供了方便,全日制可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也可选读职业资格课程;可边工作边学习,也可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学习,灵活多样多渠道。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比较著名的还有BTEC教育模式及其能力考核方式。BTEC是英国首要的职业技术资格方面开发和颁证机构,在英国具有广泛性和权威性。BTEC既代表商业技术教育委员会这一机构,也代表一种职业技术从业资格。BTEC教学模式的知识体系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不要求有针对性很强的教材,而是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同时,突出通用能力培养,把发展通用能力作为培养的一个目标。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创新等能力。BTEC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其评估目的主要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能力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

1.2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及其能力考核方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是学科体系,而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整个教育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企业中的实践和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和经济发展需要多少人,就培训多少人;二是双元制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以技能培训为主,考试也重在技能。为双元制能力本位的实现并为现代化企业培养适应人才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其三,行会在职业教育中起到很大作用。联邦的职业教育法规确定了行会的地位,这是在法律基础上成立的一个机构,所有企业都是相应行会的成员。企业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行会中有一个职业教育考试委员会和由企业、雇员、教师代表组成的教育委员会,负责职业考试的相关事宜以及确定企业的培训资格。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职前的职业教育,向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传授相应的职业知识、必需的职业技能与相应的经验;二是进修,主要为了适应新技术的变化而进行的短期培训;三是转岗,行业的更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产业的从业人员面临新的职业选择,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以适应新职业需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都围绕职业需要来进行。专业设置由各州根据实际需要,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

双元制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试和国家考试两类。学院负责的平时考试由任课教师负责,企业负责的平时考试由实训教师负责。国家考试则由州统一组织,由国家委托的机构(如行业协会)负责。为了确保国家考试不受培训机构影响而保证其客观性及独立性,“双元制”职业教育采用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国家考试由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行业协会专门设有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雇主联合会、工会及职业学校三方代表所组成,其中,雇主和工会代表人数相同并且至少有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由于考试由行业协会组织实施,而不是根据哪一个培训机构(企业或职业学校)中所传授的具体内容,从而可更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因此“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结业证书不仅在德国得到认可,而且在欧共体的一些国家也得到承认。

2 国外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借鉴国外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对推动我国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2.1 注重实践,教学活动从课堂教学为主向以专业实习、现场教学为主转移。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以专业实习、现场教学为主,更多注重的是实践环节的教学,这是西方高职教育的一大显著特色。发达国家注重实践教学以实验实习为主向顶岗实习为主转移,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企业与学校因此建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合作体系;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所以社会的需要会反馈为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又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教育究其实质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强了社会实用性,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它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2 建立科学完善的职业资格制度及其技能考核模式。

发达国家的技能考核实现了从考核理论为主的考试考核向考核技能为主的考试考核转移,并以此作为引导和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的手段。我国应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完善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取消单一的理论考核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加强职业资格技能考核,从而充分彰显高职教育技能考核的特色。

2.3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市场进行专业设置。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因为工企业广泛的参与,使其专业设置表现出明显的市场性,充分反映了地方的需要,不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且注意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从而使其专业设置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及时反映人才市场的需求,毕业生得以有很强的竞争力,就业率高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亟需大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同时,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凸现出来,企业的人才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出现招募难、“技能人才荒”的现象。这意味着我国的高职教育体制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需要开设相应的专业,同时还应深入地研究未来市场的变化,根据未来人才需求预测适度超前的设置或调整专业,才能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奇.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石吉勇.高等职业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Z].

[3]魏东新.高等职业院校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Z].

国外生态补偿经验借鉴研究 篇7

一、国外生态补偿实践及其政府作为

(一) 国外政府公共支付对生态功能的补偿

政府运用公共财政为生态产品及服务支付报酬, 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生态补偿模式。对于重要的生态补偿领域, 在世界各国生态补偿的模式上, 政府购买模式或者补偿仍是支付生态环境服务的主要方式。例如, 法国、马来西亚的林业基金中, 国家财政拨付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展, 墨西哥政府于2003年开始对森林保护进行补偿, 重要生态区补偿标准为40美元/ (hm2·a) ;美国政府一直采取保护性退耕政策手段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由政府购买生态效益、提供补偿资金, 对原先种地的农民为开展生态保护放弃耕作而由此所承担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 以提高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进而提高全国森林覆被率和生态质量。美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很重视, 政府承担大部分资金投入。为加大流域上游地区农民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采取了水土保持补偿机制, 即由流域下游水土保持受益区的政府和居民向上游地区做出环境贡献的居民进行货币补偿。20世纪后期, 美国的水土保持走上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传统水土保持技术的设计理念也逐步发展到以保证区域总体生态质量为指导。

(二) 国外生态补偿有关的政策和制度

国外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已逐步制度化、法律化。为了治理生态环境, 美国、日本、欧盟等分别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加强生态补偿。美国联邦政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来进行环境补偿。在水资源保护的补偿方面, 1971年提出了一个农村清洁水计划, 根据这个计划, 政府与那些为减轻无定点污染源而自愿执行管理措施的农场主分摊部分费用。1977年的《土地恢复法》规定, 企业在申请采矿书时要交纳环境恢复履约保证金, 还必须根据采矿量缴纳矿山恢复基金。地下煤炭开采每产1吨煤需缴纳15美分, 地面采煤则是每吨35美分。美国年产煤炭10亿吨, 一年可收入2.5亿美元的基金, 立法以来已累计有40亿美元用于煤矿修复。1985年修订的《农业法》中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 大规模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截至1990年共将1.18亿英亩的农地纳入计划, 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 还考虑给农场主以税额减免, 发给具有某些特殊优惠权的“绿票”等。美国、法国、巴西、哥斯达黎加等国都分别在不同的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建立了相应政府补偿法律制度, 通过政府预算、开征特别用途税及发行债券等3种主要方式开辟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还有一些国家通过污染者和收益者收费来积累资金, 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流域管理。此外, 政府从政策、贷款、税收上给予支持以提高环保型农户的国外生态补偿基本上都具有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法律依据, 能够综合运用市场的和行政的等各种手段保证生态补偿的进行。

二、国际实践经验总结

(一) 法律法规比较完善

建立了初步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对各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责任界定及对补偿内容、方式和标准规定明确等等。因此要借鉴国外成功的制度, 系统梳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 重新修订有关法律法规。突出生态环境利益和生态公共价值, 将生态补偿的范围、对象、方式、标准等确定下来, 明确国家、地方、资源开发利用者和生态环境保护者的权利和责任,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二) 市场机制的完善

国外的生态补偿对象则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 除了对直接受损者提供补偿外, 受益者还要支付给提供生态服务的政府、企业或个人一定的补偿, 作为他们在提供生态服务过程中投入的补偿, 生态补偿是以市场交易机制为基础的服务行为。国外的生态补偿方式主要是以市场运作为主, 如纽约市清洁供水的一对一交易;欧盟的生态标记产品市场;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的森林生态补偿基金以及以美国耕地保护储备计划为代表的少量公共支付方式。

由于西方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较高, 生态补偿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市场的途径完成的。这些国家的政府做的最多的就是保证生态交易的合法性, 对于生态交易的行政干预很少。这样可以充分尊重交易双方的意愿, 保证双方的利益均衡, 减少利益上的冲突。政府是生态效益的主要购买者, 市场竞争机制仍然可以在生态补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政府完全可以利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激励政策来提高生态效益。

(三) 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

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法律规范和制度、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上, 解决市场难以自发解决的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在过去的20多年里, 我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实践, 政府在建立和推动实施生态补偿方面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 通过财政手段实施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工程, 或是通过调整生态税费政策, 提高生态破坏和占用的成本。但与此同时, 政府责任不明确, 补偿手段单一, 横向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阻碍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 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 切实强化生态管理部门的责任, 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 结合实际采取多样化的补偿手段, 严格监督生态补偿, 承担协调和仲裁的责任, 采用综合生态管理的方法指导生态保护与建设活动。

摘要:概述了国外生态补偿实践活动, 对实践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对国外生态补偿研究进行了梳理, 指出国外生态补偿实践活动对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补偿,研究,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蔡守秋.欧盟环境政策法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树义.俄罗斯生态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3]彭诗言.生态补偿机制的国际比较[J].特区经济, 2009.

[4]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8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总结

一、国外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

19世纪德国大学引入了一种重视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宗旨是,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并重的开放式培养,这种模式培养出了大量适应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型人才。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第一,宽进严出,全日的和业余的同一标准。第二,规模培养,淡化导师因素。第三,淡化教材,倡导学生博采众长,重视能力培养。第四,治学严谨,学习效果评价独特。第五,重视研究方法,强调第一手调查研究。法国大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育“高”“精”“尖”的人才,并且每年他们为此,认真仔细挑选优秀教师,甚至专门引进国外一流名师,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课业管理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都是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进行管理。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特点: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过程专业化、课程设置灵活化、质量管理严格化、培养目的社會化、培养趋势国际化。

二、国外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理论基础

1、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基础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可以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学术感想,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术感知能力,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准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2、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导。我国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存在研究方法过时,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校课程过于侧重于思想方法论的培养,而对具体研究问题中应该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指导不够,一般是来自于导师的言传身教,而很多导师的研究方法或者研究方向单一,采用的方法论也比较单一。导致学生接触面窄,选择复杂多变的研究方法的机会就少。

3、重视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综合学习。国外高校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与否。学校提供的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能促使学生学术灵感的爆发。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建立诸如此类选修课系统,但是对于选修课的管理方面存在比如宽容管理,对学生课业要求低等问题。所以我国在重视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管理。而对于像工商管理这样的综合性学科,不仅仅要精通本专业领域的重点知识,还必须了解诸如金融、投资、企业运作等方面的知识。

4、灵活设置课程,适应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每个人学习同一门课程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收获,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应该多元化,能满足不同个性的研究生的学习需求。

(二)学习能力

1、重视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老师要求学生、迫使学生学习的普遍情况,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高。同时存在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给老师的授课带来了一些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授课教师一方面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授课内容,一方面应该变幻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重视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的学习一定要多阅读文献资料,包括外文文献。而工商管理学科,本身是一个理论性学科,更应该在多阅读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三)优化管理

1、提高培养过程中的淘汰率。我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呈现出“严进宽出”的局面,许多学生为了能进入大学,发挥了巨大努力。但是进入学校以后却是忙于各种其他工作,荒废了学业,毕业论文也是在导师的催促之下敷衍了事。而许多高校为了保护学校名声以及来年的招生,往往宽松处理。

2、淡化单一导师因素,吸取众家之长。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是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导师制,鲜有导师组负责制的模式。一个或几个学生均是来自于一位导师的真传,学生受一位导师的影响较深。这种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而失去了变化性。而且可能存在学生和导师的思维有巨大差异的情况。一方面导师的指导学生的工作量大,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导师的指导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成长。为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可以采用导师组集体指导方式,便于研究生吸取众家之长。

3、提倡自主选题,提高论文质量要求。论文代表着研究生完成学业的成果,因此无论是选题还是后续的写作均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教师喜欢给研究生毕业论文提供选题,而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大量文献阅读构建理论基础,为后续写作遗留了大量问题。故现今研究生的培养应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同时提高论文的质量要求。

4、提升研究生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水平。研究生授课教师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动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研究生提供接触最新知识的机会,引导研究生做出最新的、最有价值的学习与探索,将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长久深远的影响。只有在新的理论、新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才能提出更新、更先进、更适合现代化教育的理念。

5、信息化的管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信息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应该结合信息化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的配备,教育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变革。为适应创新型管理的需要,研究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大量利用信息化资源。

6、竞争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并存。随着我国本科、研究生的扩招,学生培养质量问题堪忧。为了适应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需要,我们应该逐渐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同时引入淘汰机制。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培养学生面向现实经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或者理论上,而应该结合实际。理论在于指导实践,同时实践也会促进理论的完善。工商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如此,培养模式不仅要有理论性而且还应该有探索性。

2、建立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改善大学的科研条件,另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如果辅之以企业实际操作,将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升学生的钻研能力。(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1、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4YJG0204

2、重庆工商大学校级重点课程《技术经济与管理》,项目编号:XJZDKC201302

参考文献:

[1] 伍红林.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43-46

[2] 贺佃奎.当代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8(6):75-78

[3] 张三强.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6(1):92-94

[4] 杨亦民,刘若兰.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分析[J].教育和教学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9

一、学习国外社区教育方面的有益经验

社区教育是一个国际概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并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19世纪中叶丹麦教育家格兰德维格与其合作者柯尔德正式成立了第一所“民众学校”,开启了现代社区教育的先河。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社区教育在美洲、欧洲、澳洲以及亚洲、非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普遍开展起来。截.d:20世纪末,全球已有70多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社区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当今社区教育是国际社会城市战略发展的重要走向。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起步早,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美国的“社区教育”

在西方“社区教育”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学者德威,他指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接着,这一思想由曼雷和莫托在美国的密执安州进行了实验。他们实验的内容包括:成立天才儿童教学班;对残疾儿童实施特殊教育;为青年、成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机会;实行职业合作教育;推进社区辅导计划;开展社区保健活动;推行社区福利活动等等。这项实验把学校和社区联系起来,学校成为社区的一种资源为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的推行,把教育部门和社区内其他各部门和各方力量和资源加以统筹协调。社区教育的内容从社区居民的需要出发,体现当地民众的需要和利益。随后,社区教育的内涵被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国所认识和接受,成为现代国际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根据居民不同需要组织安排“社区教育”。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多种非全天性课程的教育,包括帮助新移民提高语言能力,开设音乐、绘画、保健、家政、家教知识等多种培训课程,以及训练某种职业技能和应聘能力。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有的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教育,有的在校外进行活动。居民选读社区教育的各种课程并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学历,而是为了学会某项活动技能,如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家政能力、促进个人文化素质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增加就业机会等。从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社区教育的重心,一是转向成年人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发展教育;二是学校加强与社区有关团体的合作,尤其是与企业的合作;三是学校更加积极主动地拓展为社区服务的各种项目,开设为社区服务的课程,如老年人休闲的生活课程等。可以看出,美国的社区教育实际上可界定为向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

2.德国的“邻里之家”

德国的社区教育主要由“邻里之家”实施。“邻里之家”是为社区居民解决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以及进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它的活动内容有文化娱乐,包括儿童文艺、各类讲座、报告会。如各种报告会、出国访问、家庭伦理讲座以及各种体育文化、生活等讲座和交流会。工作人员精心组织各种活动,欢迎居民参加各类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将自己的技能、经验、知识、才能、兴趣充分展现出来,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睦邻友好关系。有些社区的“邻里之家”还编印《学习活动项目表》分类发给居民,使他们了解“邻里之家”的学习活动计划,以便随时参加或选择所需项目。由此可见,德国把社区教育界定为“民众教育”。

3.日本的“公民馆”

日本依托各种专门设施,开展社区教育。专门设施有公民馆、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妇女会馆、市民会馆、文化馆等。公民馆则是最具代表性的社区教育综合设施。公民馆是社区学习活动场所,由政府从地区教育经费中拨款建造。它是中小学生课余活动在职成人业余学习和休闲活动、家庭妇女、退休人员等学习、交往之地。

建立公民馆的目的:一是构建行政地域内的终身学习支持体系,发现和组织志愿工作者,鼓励和推进学习化社会,扩大和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委员会。二是构建社区终身学习支持体系,为学习者提供信息咨询,创造学习机会,交流、发表学习成果,为市民提供继续教育机会。三是加强、完善、确保各层次居民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四是完善学习信息体系,如音乐、舞蹈等休闲学习和医疗保健、防震、防火等知识性学习等。五是培养和充分发挥终身学习指导者的作用。包括配制专人、提高队伍素质、创设指导者人才库等。六是改变学历社会的价值观,促进学习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公民馆是公民业余学习、文化活动的场所,政府禁止利用公民馆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禁止与党派联合和选择有关的活动,禁止宗教和教派活动。

对于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其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使不同国家的社区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比如北欧各国的“民众教育”;日本的“公民馆”教育;德国的“邻里之家”教育以及美国的“社区学院”等,尽管各国社区教育的类型不同,模式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把社区教育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学校在当代已经不是进行教育的惟一场所,教育范围已经延伸到全社会,延伸到各社区。国外社区教育的发展经历启示我们,社区教育无需过多的额外投入,它可以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改造与再分配,以实现社区教育的低成本扩张与发展,从而实现社区教育“自然阶段”的历史跨越,并最终实现教育个人发展、社区发展、国家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借鉴国外社区教育有益经验,对于发展我国社区教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二、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区

在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区时,我们既要体现一般社区教育服务功能、社区文化建设服务功能以及社区开发咨询服务等功能外,又要体现出中国学习型社区的特色。

1.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资源优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区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优势,需切实加以开发和利用。一是要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优化社区教育布局结构,构建各类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二是要发挥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协调,打开资源共享通道,向社区开放,共建社区教育基地,并参与社区管理,促进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社会效益。三是要发挥社区退休老教师、老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的优势,积极参与社区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四是要发挥企业、行业的物质及信息资源优势,使部分闲置资产和信息资源参与社区教育。五是要发挥小区的设施优势,抓住房地产开发的机遇,引导开发商在小区建设的布局结构设计、绿化地带和物业管理等环节上渗透人性化的教育内容,提高小区的文化品位。六是要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城市人口呈现增长势头,在给城市带来压力的同时,又积蓄了发展优势,通过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向互动,使人力资源得到扩张,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并给城市教育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各社区之间要建立横向联系,形成合力,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实现社区教育的均衡化,使社区教育向以教育部门和社区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转变。

2.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教育优势,提升市民的人文素养

社区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本质功能就是给社区内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的居民群体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居民的身份将会发生转换,由过去的单位人、职业人转变为社区人、社会人。人际关系将会出现新的组合,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呈现超越行政和经济关系的趋势。社区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教育的体制和结构方式将会发生变化,举办教育的主体将由独家经营型转向社会广泛参与型;教育内容将由文化基础知识型转变为技术实践型;受教育的对象将由学生转向社会全体成员;接受教育的时间将由阶段教育型转向终身学习型。这些转变将极大地改善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学习秩序,提高整体素质,实现人的相互协调和发展。

3.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培训优势,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社区教育必须开展以“短平快”为主的培训。一是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职校师资和设备的优势,注重发挥好城区职校与社区的互动作用,大力举办在职培训、转岗和转业培训,组织接受行业委托的职业资格教育和再就业教育,为各项建设事业培养实用型人才。二是要利用远程教育和电大、党校、老年大学、农广校、卫校和计算机专修学院等机构的资源,为社区居民开展学电脑、学外语、学科技知识等新“三学”活动搭建学习的平台,特别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教育培训,建立社区教育体制。三是要开展好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及老年人的继续教育。四是要积极开展职业资格教育和“绿色证书”教育。通过这些培训,不断增强市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服务优势,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农地流转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篇10

一、发达国家农地流转模式

㈠美国农地流转模式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 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美国土地所有制形式有三种:私人所有、联邦政府所有和州政府所有。事实上, 美国96%的土地私人所有, 美国的农地市场是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农地价格和其他商品一样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 政府只是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制措施, 如信贷支持、政策引导、利息调节、价格补贴等鼓励诱导家庭农场规模的适度扩大。

美国土地开发转让制度是在土地私有制下形成的, 农地所有者拥有包括土地开发权在内的权利约束。所以, 农地所有者可以将土地开发权通过土地市场分离出来转让与他人。对于需要保护的耕地, 州政府向农地所有者购得农地开发权, 农地所有者出售土地开发权后可以继续耕种该土地, 但不得改变农业用途。

在美国, 农地市场是一种“准完全竞争性”市场。这和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差异。美国的法律保护农地所有权不受侵犯, 允许私人之间土地买卖和出租, 政府一般不干涉。出售土地时, 买卖双方根据当时农地的市场价值评估买卖价格, 达成买卖协议, 既可由买卖双方自己协商, 也可聘请私人估价公司, 然后双方共同到县政府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以实现土地产权的转移, 完成交易。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一般不涉及土地的所有权, 而大多是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有偿转让, 土地转让的主体一般由政府与家庭农场主通过签订经济契约来实现, 土地流转的主要目标在于农场规模的扩大、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先进科技与管理的运用。

但是, 私人买卖土地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 并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向政府缴纳不动产税, 并以个人所得税的方式缴纳土地转让收益税。美国土地管理机构对私人土地买卖的管理只限于登记收费, 土地交易纠纷一般都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1]。政府对农地交易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减少农地交易的障碍。美国人均土地较多, 土地市场发育成熟, 政府对市场监管的力度是最小的。政府通过对农地产权边界的界定, 为农地所有者权利提供法律保障等措施, 使农地市场机制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 在美国, 土地是家庭农场的私有财产, 再加上有效的制度保障, 使得土地在流转过程中能够达到产权边界明晰。所以, 农户可以在市场上自由的买卖和出租, 能够很好地得到市场的调节, 而且政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来保障农地的权力, 农地经营规模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地流转市场。

㈡英国农地流转模式英国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英国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计划与自由市场相结合、政府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法律规定, 英国的全部土地都归英王或国家所有, 一般居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他们拥有的是土地使用权。英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基本原则是:以利用定归属, 重视保护“土地的动态利用”,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

在农地流转市场建设中, 英国政府以指导性计划、法律、经济政策等间接手段指导和干预农地市场。同时, 政府通过中央和地方双层管理体系,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市场进行监管。中央政府在宏观上对农地市场进行干预管理, 包括制定各种相关的法律、条例和法令, 实施无偿或有偿资助政策和减费脱收政策, 建立国有化开发机构和公共组织机构等。在微观层面, 地方政府对农地市场的干预管理分为三个方面: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审核批准“规划许可”和强制征购土地。英国古典式的市场监管, 强调市场进行经济调节, 辅之以行政手段, 这种调节方式使农地流转行为更加规范、有序[2]。

总体来看, 英国农地流转的目的主要是扩大农场规模。在农地流转市场建设过程中, 一方面, 政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英国一系列的立法和相关政策加速了土地流转市场建设的步伐, 使土地逐渐地流向那些有能力管理土地的自营农场主手中。另一方面, 市场在农地流转过程中也发挥了有效的调节作用, 形成了良性的流动机制。而土地的规模化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㈢法国农地流转模式法国的农业结构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土地分散、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在农地所有权的经营上存在两种不同土地经营制度, 一种是土地所有者直接经营自己的土地。另外一种是租佃, 这在法国北部农场相当普遍, 佃农的权利越来越大。法国土地流转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市场或继承获得。为了解决人地矛盾, 政府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改革土地继承制度, 以保证土地不再继续细碎化。二是支持中等规模的农场发展, 促进小规模农场转移, 稳定大农场。法国农地流转主要通过用益权制度来处理土地的租佃关系。法国农地用益权可通过转让、出租、抵押等方式流转。

政府对农地流转市场的监管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制定相关法律规定。规定私有土地必须用于农业, 不准用于非农用途。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征购弃耕和劣耕者的土地。同时还规定, 土地不可分割转让, 只能整体继承或出让。二是国家专门设立土地事务所, 对市场进行监管。同时, 设立土地银行。土地在市场上交易以后还要经过管理机构批准, 否则流转被视为无效。三是政府作为供给者对土地市场进行调控。政府设立“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 其作用就是购买土地, 并对土地进行整治, 然后转让给农民[3]。此外, 政府对中等农场在土地购买贷款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另外, 法国政府采取对年老农民发放终生养老金的办法, 促使他们离开农业, 让出来的土地主要用于扩大农场规模。

总之, 在法国农地流转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政府不仅制定了促进农地重组的政策, 还充当土地中转者的角色。另外, 政府还千方百计地保障失地农户的利益。

㈣日本农地流转模式日本农业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国, 但是在农地利用组织结构方面与中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如土地经营的主体都是以农户为单位, 这种结构类型有很多弊端, 如经营分散, 规模小, 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等[4]。

日本从1950年开始土地改革, 通过强制手段使每户农民都有地种, 并在1952年颁布《农地法》, 将土地的规模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从此日本形成了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经营方式。

日本农地交易管理制度建立于上世纪70年代, 政府在流通领域内运用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地价水平, 主要由都道府县级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由以下四部分构成:一是农地交易许可制, 直接控制地价水平、调节土地利用方向。二是农地交易申报制, 目的是控制影响农地市场价格波动的大规模土地交易。三是农地交易监视区制度, 作为对农地交易申报制的重要补充, 主要用于控制规模较小的土地交易活动。四是空闲地制度, 目的是防止投机性囤积土地, 提高农地利用程度。

在市场监管中, 日本政府实行比较严格的行政手段保障市场运行, 同时由于农地交易管理以土地的科学估价为基础, 且管理目标明确、管理范围比较宽泛, 对于抑制土地价格上涨起了积极作用。其中不少方法直接为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借鉴。

总的来说, 在日本农地流转市场建设过程中, 政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觑。政府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 培育了良好的农地流转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也为农地流转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另外, 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也发挥了其作为农地流转市场中介的作用。日本农协的良好发展是各国农民组织发展中的一个比较典型例子。它不仅促进了农民的合作, 也成了农地流转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媒介, 加快了流转的速度, 保证了流转的成功率, 为农民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经济转型国家农地流转模式

㈠俄罗斯农地流转模式俄罗斯从1991年开始土地私有化, 这一年, 政府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 其核心就是紧急实施土地私有化[5], 具体做法就是大规模建立个体农户, 取消或改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将其变为农户联合体、股份公司、财产股份生产合作社等。2001年重新修订的《土地法典》, 废除了国家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和粮食定购任务, 开始引入市场价格机制, 以家庭农场经济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形成。2002年, 又颁布了《农用土地流转法》, 在政府的规制下, 农民可以买卖土地。

俄罗斯耗时10年左右的土地制度改革成效十分明显[6]。在俄罗斯, 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土地, 俄农地的63%已经属于私人, 97%的土地所有者得到了土地所有权证书。它废除了原来的土地单一国有制 (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都是国有土地的租赁者) , 建立了私有和合作所有为主、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土地所有制关系, 彻底解决了前苏联时期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致命缺陷。

土地私有化是俄罗斯改革的基本政策, 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私有化之后, 俄罗斯农民非常珍惜土地, 把土地当做资本和家庭财富以及谋生的手段。他们通过建立家庭农场或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加入合作经济组织, 或以土地入股成为农业股份企业的股东, 俄罗斯农民经营土地的方式是现代化的。

总之, 俄罗斯农地流转制度与农地流转外部环境的构建都比较完善。俄罗斯《农地流转法》从法律层面保障了农民土地流转权利的实现。土地市场与土地银行的建立使农地流转具备了外部条件。但俄农地流转制度对农地流转后用途的限制则是这一制度还没有取得预期经济绩效的主要原因。

㈡越南农地流转模式1988年颁布的《越南土地法》经过了1993年、1998年、2001年三次修改, 但无论怎么修改, 法律始终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即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国家对土地实行管理和用途管制。2003年, 越南颁布第三部《土地法》, 分别对国家和土地使用者 (企业、集体、个人等) 的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规定土地归全民所有, 国家代表全民拥有土地处置权, 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土地用途, 规定土地交易量和使用期限, 决定土地使用、出租、回收、变更用途、定价等事宜。

在具体政策实施方面, 越南政府主要通过土地审批和颁布土地所有权证来管理农地流转市场。目前, 越土地市场存在两种价格:一为官方价格, 由财政部、资源环境部共同确定, 主要用于土地使用权转让税、土地分配和租赁税、土地征用补偿金等税费的计算基础;二为民间土地交易价格。官方价格一般低于民间交易价格。

总之, 越南农地流转市场改革成效比较显著, 在过去十年中, 越南的农村部门已经从集体化迈向建立私有财产权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道路。

㈢匈牙利农地流转模式匈牙利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可以分转型前和转型后三个阶段来描述。

转型前匈牙利的农业改革在各项经济变革中是最成功的, 农业改革的成功也为全面的经济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 后来匈牙利政局也比东欧其他国家平稳的多。

匈牙利在1990年之前的农地改革主要体现在合作社和自留地政策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合作社。1956年11月卡达尔政府颁布了新农业政策, 以合同制和国家自由收购制取代原来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支持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发展生产, 允许农民自由选择经营方式, 允许农民自由出售农产品。卡达尔的农业政策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自留地及其优惠政策。匈牙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其中给农民自留地及其优惠政策的做法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有不少农民不理解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意义并非自愿加入合作社, 但是, 合作社保留农户的自留地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了农民, 合作化的过程比较顺利。

历史过渡时期农地改革:1990年初东欧剧变后, 政府把合作化时期集中的土地归还原主, 从政治上看好像是恢复了正义[3]。

土地归还原主的规定比较死板, 一定要把原来的土地归还给原来的主人。原土地所有者中的许多人已转到城市, 并且很多人都不愿回农村。土地私有化具体是以证券形式补偿原土地所有者的损失。最后匈牙利95%的耕地私有化了。土地私有化使土地经营规模极度分散, 几乎全国人口都与土地有了牵连, 土地物归原主后的另一个严重遗留问题就是原来无土地的农民失去了生活来源, 无地农民的就业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匈牙利私有化经济改革后, 分散的土地所有权导致了规模不经济、高成本、不具竞争力, 并使家庭规模化经营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阻碍, 匈牙利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土地所有权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设立国家土地基金及其管理组织和实施以土地集中为核心的乡村发展规划项目就是其中两项最有成效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

农地市场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土地私有化改革之后, 匈牙利土地私有化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发展土地市场来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然而, 土地私有化改革虽然使产权明晰, 但也造成了所有权分散, 进而降低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 通过发展土地市场, 在明晰土地产权的基础上, 促进土地重新集中成为匈牙利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途径。此外, 匈牙利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中, 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重视城乡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重视综合管理, 重视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重视用市场方法保护土地, 重视农民利益的保护, 重视社会化服务, 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总之, 私有化改革大大促进了匈牙利土地市场的发展, 匈牙利持续、完整的土地登记系统以及不断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为匈牙利土地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 匈牙利土地市场影响土地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土地所有权的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自愿交换。土地所有权的转让是通过买卖来实现,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通过租赁来实现, 而土地自愿交换则是为了土地集中的效率。

三、启发

首先, 我们发现, 无论是建立农地出租市场或销售市场, 对生产力都有一个积极影响, 并使家庭获得土地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 只要能澄清土地所有权, 使家庭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执行这些权利, 也就是说小规模生产者如果能够通过市场获得更多的土地, 相对于平均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分配, 农业生产力就有大幅度的提高。

其次, 政府的政策至少在两个方面对土地市场的运作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 它始终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财产权利的担保。比如政府强制执行的安全长期的土地权利, 对土地租赁及销售市场的运作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 在市场调节存在失灵的部门, 政府也应当适当地介入以解决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其素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对在购买大型农机时遇到资金困难的农户提供贷款或补贴等。总之, 政府既不能完全放手, 听凭市场来调节农地集中, 也不能过分干预, 完全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府应当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最后, 我们发现, 农村信贷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土地市场的运作。农户能否参与土地的租赁和销售与获得信贷密切相关。所以, 完善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对于解决农业规模化经营中易出现的资金瓶颈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 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使保险和贷款的形式多样化。同时, 政府应当适当调低农业保险和贷款的门槛, 继续坚持和发展“金融下乡”活动, 解决因资金不足而使规模化经营受阻的问题;另一方面, 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和农业金融服务的认识, 对参与农业保险和贷款的农民提供指导, 提高其抵御风险和偿贷的能力。

四、促进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建设的建议

㈠政府立法和政策支持从以上发达国家农地流转市场建设经验来看, 不管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还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国家, 都采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不同的是, 有些国家将重点放在法律、法规层面;有些国家将重点放在农地供给方面, 即政府严格控制农地供给量, 通过价格杠杆实现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和监管;有些国家则注重在土地交易之前,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制定规划对土地用途做出明确的规定;有些国家则强调政府管理方式, 通过政府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对土地市场进行管理。

㈡必须依赖市场的作用土地是一种生产资料, 它的价值只有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 资本化就是为了实现土地作为一种社会资产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效益和政策。目前, 我国的土地是国家所有, 家庭承包经营, 在这种制度下, 要使土地进入市场, 必须进行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问题的关键是, 市场如何配置农地这种生产要素, 即农地经营权如何通过市场来流转, 实现土地作为社会化生产要素的增值功能。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来看, 市场在解决土地问题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而与此相关的市场包括农地所有权市场、土地使用权市场等。特别是农地使用权市场, 这种市场在中国目前还欠发达, 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中国今后农地市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㈢培育和支持促进农地流转的中介组织的发展政府在政策、税收和资金等方面支持促进农地流转的中介组织, 并利用制度培育农业经营主体, 引导农地流转的方向和发展农地经营规模。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始终是支持促进各经济主体进行农地流转的角色。如日本的农业合作组织 (农协) 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 成为了农地流转过程中最重要的中介。他们不仅促进了农地流转的速度、效率, 而且保证了农地流转的成功率, 为农民提供了保障。当然, 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合理发展需要国家从立法、政策上提供保障和扶持, 这是值得我国政府借鉴的。

㈣切实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专家认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际上对农民具有类似社会保障的功用。伴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需要, 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向城市非农领域转移, 城市往往难以很好地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保问题, 依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将同样履行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土地流转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的经营权。能否对这些人进行合理的补偿和妥善安置成为土地流转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国外在这一方面都有明确细致的规定, 如英国对小农场主的补助金、终身年金, 对丧失土地开发权的土地所有者的补助金。补偿标准也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的农村土地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社会保障的功能, 土地流转后, 一定要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总的来说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这是长远之计。二是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补偿, 土地补偿标准应与市场挂钩, 按市场土地价格计算标准计算, 补偿一定要到位, 真正补偿到农民手中。

㈤土地流转一定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做保障, 流转程序一定要规范严谨, 做到依法流转我国现在土地制度流转的法律还很不完善, 大多是对农地流转的原则性规定, 对流转的具体程序和步骤还没有详细的规定。因此, 应加大农地流转的立法工作, 使我国农地流转真正有法可依。一是通过立法明确土地流转中受益方的权利, 实现国家、农民和第三方利益的公平。只有各方权利公平, 结果才会实现公平。二是通过法律保证农地流转不会造成国家耕地的减少, 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威胁。三是在目前条件下, 要通过法律来保证农地流转在农业内部进行, 防止土地兼并和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四是通过法律规范农地经营权交易市场, 保证农地流转的公平、合理。

参考文献

[1]史志强.国外土地流转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东南学术, 2009, ⑵.

[2]华彦玲, 施国庆, 刘爱文.国外农地流转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世界农业, 2006, ⑼.

[3]Jude Wallace, Ian Williamson, Buildingl and markets, Land Use Policy23 (2006) .

[4]刘克春.国外关于农地流转的理论研究[J].理论参考, 2009, ⑴.

[5]王志远.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9, ⑵.

上一篇:记忆系统下一篇:快乐高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