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十篇

2024-07-26

苏教版语文 篇1

一、苏教版教材与之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相比少了语法基础知识。

如句子的主要成分的介绍, 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还有就是词性的划分,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等, 缺少了这部分语文基础的系统学习, 在教学中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

如语文考试基础知识中的修改病句, 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困难。病句修改都涉及这些语法知识, 如语序不当的问题就有:1.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2.把状语放在定语位置上。如搭配不当, 问题就包括:1.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以上所提到的病句类型都涉及到了句子的成分, 如果没有学习过句子的成分, 给学生分析病句原因, 如何修改病句, 学生只能是一知半解, 下一次考试还是错。如有一种类型的病句:“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 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这种类型的病句是因为多了一个“使”字, 句子没有了主语, 去掉“使”字就可以了。可是因为学生缺少这方面的语法知识, 只能是告诉他们去掉“使”字, 讲一题会一题, 下次考试碰到同样的类型, 又不会了。

在文言文的教学方面, 涉及的语法知识更多, 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 (上) 中的《小石潭记》, 课文前面的教学重点提示是:一、常见文言实词, 常见文言虚词。二、抓住特点, 描写景物。但是其中很多内容学生很难理解, 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 名词作状语, 表动作行为的方向, 向西。“心乐之”中的“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下见小潭”中的“下”, 名词作状语, 表动作行为的处所, 向下。“全石以为底”中是介词“以”的宾语“全石”放到了前面, 表示强调。“卷石底以出”中“卷”放在前面, 也是表示强调指出。这些内容, 没有一项不涉及到语法基础知识, 没有这些语法基础知识, 学生怎么学都不明白, 都搞不懂是为什么。在《小石潭记》中还有许多内容都是这样的, 一篇课文就有这么多, 三年来这七十多篇文言文涉及的会有多少啊!

二、教材的内容还是有些死板。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北师大附中的副校长程翔在一次公开课前问学生:“喜欢学语文的举手?”结果举手的没几个人。后来, 他在讲学中曾说过:学生要是因病或因事误了几节语文课, 他毫不担心, 可要是误了几节数学课或英语课, 他非要找时间补回来。

语文教学不重要吗?恐怕没有人会认同, 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却日益下降, 学生对语文课已经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离开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效果自然就无法得到保障。从这个角度出发,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 会很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011年暑假, 我正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华东五市游”。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涉及的几个地方都在其中, 我带上相机, 在南京中山陵, 苏州狮子林、寒山寺, 南京夫子庙秦淮河, 杭州西湖等几个景点, 根据课文教学的需要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回来后上课, 正好八年级上册有说明文《苏州园林》, 我拿上相机, 用数据线连接教室的电视机, 结合课文展示照片, 逐个形象地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 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产生了有机会也去看看的念头。这一课的教学取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枯燥无味的说明文也变得有滋有味了。在上杜牧的《泊秦淮》时, 我边上课边展示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的照片, 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 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就格外感兴趣, 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所以语文的教材还是要多贴近生活, 贴近现实, 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灵活多变, 千万不要语文教学走上“公式化”的道路, 用死板的方式教育学生, 用标准化的程式给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 变成一种新时代的“八股文”,

苏教版语文 篇2

一、符合学生心理的朗读教学评价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在课文朗读过程中应该投入感情, 模拟语言情景,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能实现郎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有机结合。所以, 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能力的必要途径和手段。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却普遍存在不好的现象, 如课堂上有的学生不想举手朗读;有的学生朗读时面红耳赤, 声音很小……都说明学生对于朗读缺乏兴趣。

笔者认为应该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适当的评价过程和方式, 用以促发学生想朗读的心理。如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朗读效果好的学生给予肯定评价:“朗读得真棒! ”“你读出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情! ”“听你朗读课文就是一种享受! ”“请你再读一遍, 让大家学习学习! ”“多美妙的声音呀, 老师觉得, 你长大后会是一位优秀的播音员! ”

又如评价学生朗读不够好的时候, 要含蓄而鼓励:“你朗读很有感情, 如果把字音读准, 就更好啦。”“你的音质真不错, 若是声音再大些, 效果会更好。”如此一来, 学生会不断地在朗读过程中思考、体会, 而又在听的过程中对照、分析, 这样就会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真正体现学生朗读的价值。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评价语言, 使学生受到鼓励和感染, 进而形成极大的表现欲, 催生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原动力, 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教学过程的高潮。

二、活用机智, 换位思考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就应该培养学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所以琅琅书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以读促讲、 以读促答, 目的就是促进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质量呢? 笔者以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朗读的时间交给学生, 同时体现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积极创新指导, 提升学生的朗读质量, 并在其过程中发散思维、感悟情感, 从而收获思想的硕果。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江南》时, 学生很容易读这首诗。学生的朗读是“江———南———可———采———莲……”, 这样“慢悠悠”拖得很陶醉, “说唱”得有模有样。这时, 执教教师大声说道:“同学们, 老师也来读一读, 大家好好评价一下, 好吗? ”学生悉心地倾听着。这位教师却有意用学生刚才朗读的声调朗读了一遍, 这时学生踊跃举手评价老师的朗读。有的说:“老师, 你读得很慢。”有的说:“你像在唱歌。”还有的说:“你和我们朗读的一样。”这就是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 换位思考与评价。学生一定会抓住表现机会。接着老师就让学生矫正和示 范。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 学生找到自己朗读中的问题, 并提出修正想法。接着教师进行了标准示范, 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效果显著。最后, 在大屏幕上展示鱼儿戏莲叶的图片, 图文并茂, 让学生欣赏和感悟采莲人愉悦的采莲心情。所以, 在朗读教学评价过程中, 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示范指导, 使学生找到自己朗读训练中的长处和问题, 不断地改进, 进而提升朗读质量和水平。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这样赞道:“教师的嘴, 就是一个源泉, 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说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的魅力。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 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切身感受, 适当地放大优点、肯定优点, 让学生心情舒畅, 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 创造和睦、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评价中学习交流, 在交流学习中发展、进步和提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篇3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进入这个模块的最后一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读导言。

学生大声朗读

师:从这段导言中我们知道本专题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解说的呢?

生:大自然有很多美,我们要欣赏它。

生:人们可以在自然中体味人生。

生:如何与自然相处。

师:这三位同学回答地很好。这也是本专题三个板块的内容:谛听天籁——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感悟自然——在自然中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湖山沉思——思考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今天我们首先一同进入第一个板块:谛听天籁,去感受郁达夫笔下江南冬景特有的味道。(板书: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师:《江南的冬景》,从文章题目来看,作者写的是江南这一特定区域冬天的景象。为了突出说明这一点,作者选择了哪些地方与其进行比较。请大家阅读文本的第1小节,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很快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北国冬天,北国夏夜,闽粤冬天

师:(板书:北国冬天北国夏夜 闽粤冬天)这几组比较说明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看。

生:江南冬景与众不同。比北国冬天暖和、可爱,比北国夏夜更给人一种明朗的情调,又比闽粤冬天更像冬天。

师:其实我们通过比较,也只能对江南冬天有一个大体的感受,而江南冬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让我们来重点研读文章的第5——10小节,具体感受这份与众不同的魅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这几小节,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写了江南的冬景?

学生自读

生:植被、散步、冬雨、冬雪、旱冬。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散步不是。散步是由上一小节引发的联想,是为了说明江南冬天给人舒适的感觉。

师:大家同意吗?

大部分学生点头

师:那我们少数服从多数。(学生笑)

(板书:植被冬雨冬雪旱冬)

师:画家刘海粟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过郁达夫的散文:“青年画家不读郁达夫的散文,就画不了江浙的山水。”可见,郁达夫散文行文如一幅幅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中这四幅画。

如何欣赏:

①给每一段文字取一个既优美又恰当的题目。

②每段文字中分别刻画了哪些景物?

③这幅画面表现了江南冬景怎样的特征?

操作步骤:分组讨论

①每大组同学按次序分别讨论一幅画面。

②每位同学先静下心,将这段文字反复朗读几遍,并把自己对前面三个问题的思考和体会用一段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③四人小组进行交流,选出取得最好的一个题目和表达最美的一段文字。

④最后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每个学生都很投入地朗读起来,并不时地在书上圈圈点点,随后在课堂记录本上快速地写着。接着四人小组热烈地讨论,有的小组还不时有掌声响起,也有的为了一个题目,为了一个词,一句话在讨论着,反复推敲着……)

全班交流

第一幅画:

师:同学们讨论得那么热烈,可见,已渐渐走进了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美景。谁先来为我们描画一下第一幅画呢?

生:(一生主动站起交流)风和日暖的午后,到冬郊去走走。你看到的将会是一幅明丽的江南冬景图:成片的雪白芦花昂然挺立,红叶迎风颤动,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乌桕树上点缀着雪白的乌桕子,小草虽然大都变成了赭色,根部依然带着绿意。江南的冬天不会使你感到冬的肃杀,反而会感到莫名的含蓄,那里的生机,仿佛在告诉大家春天快来了。

师:这位同学很敏锐地抓住了江南冬天植物色彩的特点,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生:有。(一同学站起。)江南由于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即使已至冬至,依然有不败的芦花,火红的枫叶。草虽有赭色,但根部还带着绿意,可谓秋去花还在。不像北国的冬天,一入冬,立即冰天雪地,纯白得耀眼,安静得可怕,一片肃杀之气,没有一点生机,人们只能过着蛰居生活。江南的冬是春的前奏,依然会有丛丛绿意,仿佛预示着春天马上要来。不像北国的冬春两季完全是两个断章,似乎从来就没有任何关系一般。故我称这之为“春的前奏”。

师:(学生鼓掌)好一幅“春的前奏”啊!我不禁想到雪莱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闭上眼睛,感受到的是一幅鲜活而真实,与色彩单调而肃杀的北国冬景截然不同的明丽且富有生气的“春的前奏”图,你们感受到了吗?

(有的学生自然地闭上了眼睛,有的不住地点头。)

第二幅画:

师:好,当我们还沉浸在这一幅“春的前奏”中时,第二组同学早已等不及了,你们也一定有好的作品要奉献给我们吧!

生:(第二组同学)对。(大家鼓掌)

师:好,来吧。

生:我们小组的题目是:江村暮雨图。纯正的江南小村,清澈见底的小河从远处像一条丝带飘来。两旁的树木虽没有了绿意,却不失几分生气。几间小屋里人们正在闲谈,他们坐在一起,显得十分高兴。屋外下着绵绵的细雨,雨声和谈话声交错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师:江南的冬雨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只是既然题目叫:江村暮雨图,“暮”字从你的文字中如何体现呢?作者又为何把冬雨放在垂暮?

(学生同桌讨论起来)

生:(同组另一同学站起,大家停止讨论。)文中写到“一味红黄”、“月晕”暗示天渐渐暗下,并写出了灯火的颜色和效果,显得很柔和,在屋外淅淅沥沥的微雨衬托下,给人一种很温馨,悠闲的感觉。而把冬雨放在垂暮,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整个环境的静谧。

师:从哪些细节可以感受到这份静谧呢?

生:(又一学生发言)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大家笑)我们从小就生活在江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天已垂暮,江南农村,人们早已回家,更何况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雨中。屋外惟有被微寒的濛濛冬雨浸润了的小桥、远山和那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还在那静静地享受着。门前泊了一只乌篷小船,在雨中独自摇摆。江南的冬雨洒脱却不失柔美,微寒却不失温馨,在这垂暮时分,灰白蒙蒙,整个儿给人一种朦胧之感。她的降临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飘逸的薄纱。这时最惬意的事莫过于躲在家中静静品味这份朦胧与细腻。或者两三知己,斟上酒尽情谈笑,任凭灯光与喧哗点缀屋外的一片静谧。环境的静谧,其实也是更好地展现了人心灵的宁静。江南的冬雨就应该是这样美,而我们生活的江南,也正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师:(学生和听课老师鼓掌)这真是一番灵魂的享受啊!此般如诗如画的境界,怎能不令人为之陶醉?怪不得作者在这江南微雨寒村中会发出如此感慨:“人到了这样的境界,自然得会胸襟洒脱起来,终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作者在这里还提到了一句诗,“暮雨潇潇江上村”,请大家看大屏幕有关介绍。作者的用意何在呢?

(幻灯片:唐五代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李涉曾官至太学博士,颇有诗名。一天夜里,江上遇群盗,盗首问:“来者何人?”李涉随从答道:“李涉博士也。”盗首云:“若是李博士,吾辈不须剽他金帛,闻其诗名久矣,但希一篇,金帛非贵也。”李乃赠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

(学生思考片刻)

师:让我们想象诗人与绿林豪客相遇的场面,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肉横飞,人们印象中性格彪悍、暴躁的绿林豪客,此时也变得平淡温和了,而诗人也那么客气地赠诗一切是那么宁静而悠闲,这难道不是从一个侧面表现潇潇暮雨笼罩下的静谧江村迷人的魅力吗?

第三幅画

苏教版语文 篇4

整理人:颜庭学 2009-5-21

一.同音近音共存的易错字 至与致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唯与惟

1.惟草木之零落兮,春与秋其代序。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辩与辨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雨与语

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萧与箫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藉与籍

1.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知与智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志与识

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利、砺、厉、枥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反与返

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尊与樽

1.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宴与晏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坐与座

1.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2.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罔与惘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行与形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具与俱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生与身

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君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冥与暝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2.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曼与蔓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常与长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燥与躁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而与尔

1.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雁与燕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渡与度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娟与鹃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通假造成易错字

道与导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受与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有与又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来二十有一年矣

生与性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暴与曝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不与否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属与嘱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说与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巅与颠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花与华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曾与增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弼佛与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馐与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三、同音、近音和近形误写错字

颂与诵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醒与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燥与躁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岩与檐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勾与钩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做与作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尽与禁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架与驾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齿与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砾与铄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珠与铢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磷与鳞、粟与栗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暇与遐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凌与陵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浆与桨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凭与冯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雀与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苍与沧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拔与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嬴与膺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忧与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与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切与砌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皇与黄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着与著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荫与阴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冽与洌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青莲与清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候与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情与勤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岸与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蟮与鳝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四.版本不同写法不同

1.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东西)

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没有“得”)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食)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强虏)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间)

苏教版语文 篇5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苏教版带给人的更多的是困惑与失望,尤其表现在这套教材的选文上。笔者就苏教版必修二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5版),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一下选文问题。

一.选文有“标新立异”之嫌

苏教版必修二《阿房宫赋》有一句“高低冥迷,不知东西”,人教版第二册作“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第11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王力《古代汉语》作“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第1314页,中华书局,1999年6月第3版);再查一下苏教版和人教版两篇选文的出处,居然都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的《樊川文集》,这就更让人奇怪了:同样的出版社同样的文章,为何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呢?

笔者以为,此句的版本以“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为宜。理由有二:一是“不知西东”的“东”与前文的“龙”“虹”和后文的“融”压韵,使文章更具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二是“不知西东”是常见版本,且已经被大家接受,硬要改为“不知东西”,并无多大意义。

类似“高低冥迷,不知东西”的情况在苏教版必修二中还有一些。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人间如梦”,常见版本作“人生如梦”。又如,《六国论》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常见版本作“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关于高中语文教材的功能,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功能便是文学普及,因为绝大数学生毕业以后便很难再有机会系统地接受语文教育了。既然是文学普及,就没有必要在版本上改来改去,只需选择常见版本即可。另外,新课程改革也应该是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而并不是新在教材选文的版本上。

因此,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似乎在刻意回避使用多年的人教版教材,有故意“标新立异”之嫌。对此,很多一线教师都有类似的看法。

二.选文有“崇洋媚外”之嫌

苏教版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和“和平的祈祷”专题共有选文7篇。除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外,另外6篇都是外国翻译作品,占到了必修二全部选文的35%。一本普通的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外国翻译作品居然超过了三分之一,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疑虑。

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中国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中国文学也称得上是浩如烟海。难道就找不出足够数量的经典作品供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之用?难道就选不出几篇符合“珍爱生命”专题或“和平的祈祷”专题的文章?

在学生基本的母语能力和文化素养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便让他们大量接受第一创作语言并非母语的外国翻译作品,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大量阅读第一创作语言为汉语的选文对提高青少年的母语能力和文化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无论第一创作语言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而苏教版如此大量的外国翻译选文,不能不让人觉得有“崇洋媚外”之嫌。

三.选文有“非典型性”之嫌

苏教版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选了一篇题为《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的消息。其用意当然不难猜测。选择这篇消息,一是服务于“历史的回声”这个专题,二是服务于该专题后的写作指导。

作为消息,其鲜明的特点便是时效性和准确性,正如写作指导所说“消息,是以简明的文字,在‘第一时间’里报道在‘第一现场’所发生的新闻事实”。但是,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篇消息便会发现,消息中报道的事实发生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而这篇消息发表于2005年,前后相隔了30多年。因此,写作指导中所说的“《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很能体现上面所说的(消息的)这些特点”,就让人有点不知所云了。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客观原因,国内不能同步知晓70年代初国际上发生的这一著名事件。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才对此事有深入的了解,并在第一时间将其作为消息发表于报端,因此也是及时的———一种相对的及时。我们姑且承认这一看似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但至少说明这篇选文放在这里是不够典型的。

换个角度说,新中国成立已经60年了,改革开放也已经走过了30年,神州大地之变化可以说日新月异,其间值得大书特书的人和事不计其数。为什么就找不出一篇既符合“历史的回声”这一主题又能体现消息特点的典范的新闻稿呢?

苏教版语文 篇6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初中语文教材的种类也逐渐增多。近年来,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成为许多学校的选择之一, 但是我们也发现苏教版初中语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都知道,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 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将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水平。初中语文教会学生的不仅是各种学习方法, 更多的是学会思考, 提高理解能力。理解能力的高低将决定着学生在对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否完全理解教师的思想。但是, 我们发现旧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学生。同时, 教材并没有及时更新, 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左右犯难。因此, 本文所探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创新, 从这一角度来改变初中语文教学以及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

二、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现状分析

(一)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教学内容是教材的灵魂, 也是教材的核心。因此, 教学内容的编写是很重要的。教材的编写也是会受到特定地区的教学质量影响的。苏教版的教材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第一, 教材的内容偏深偏难。苏教版的教学内容可能比较适合江苏地区学生的水平, 但却不适用其他地区的学生, 这就导致苏教版初中语文普及率不够高。内容的偏深偏难并不能快速的提高学生的成绩, 反而会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 效果适得其反。第二, 教材的内容多半是以教师为主, 而忽略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教材的编者认为教材的内容应结合教师的教学能力来编写, 学生与教材的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忽视。第三, 教学内容过于传统, 没有针对现代初中生设计出适合这一代学生的教材。我们都知道, 现代青少年思想超前, 传统教材的内容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所以这一点也制约着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普及。以上这几点都导致了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 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不够新颖。

(二)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思想的现状分析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更注重的是人本主义思想, 过分地注重人本主义思想对初中语文的教学并没有益处。任何事物都有其适量性, 适当的人本主义思想将有效地影响学生, 但是过分的人本主义思想会使学生的道德素养扭曲,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苏教版初中语文的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是指教材中过分注重教育学生, 娱乐性的内容少之又少。内容枯燥是指所选文章不能够吸引学生, 导致学生对教材没有产生好感。比如说,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描写英雄的文章较多, 并且对这些英雄人物并没有客观的评价, 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辩证地了解这些人物。英雄人物原本是为了让我们学习其精神, 但是教学的刻意安排使得学生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这些英雄人物。而且有些不合时宜的思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但是我们也发现苏教版的教材对古典文学插入较为适当, 这样大大减少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恐惧心理。可以说这也是苏教版初中语文的一个优点。我们说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 去其糟粕才是正确之路。

三、苏教版初中语文的结构需要创新

(一) 单元合成与整体训练相结合

通过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仔细研究, 我们发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结构还有待改进。学生群体在不断的改变, 因此教材的改革也是很必要的。我们提倡单元合成与整体训练相结合, 是说首先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注意整合,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每个单元的文章要优势互补, 同时整体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语文课堂并不能单一的只是阅读的课堂, 还要充分的融入写作训练, 阅读训练。单元合成是指文章的选择, 单元的设置都是很重要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同类文章的出现, 这样不仅浪费了教材的内容名额, 还会影响教学效果。整体训练是指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之后, 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进行整体的训练, 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二) 人文精神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人文精神一直是近几年来教育所提倡的话题, 而个性发展是这一代初中生所特有的气质。从这一点上来讲, 人文精神和个性发展是需要相结合的。传统的人文教育是教材内容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人文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 因此教材的编写必须把握好这个尺度。我们大胆地假设一下, 如果一本语文课本中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类文章必然会使得学生感到厌烦。个性发展是指教材内容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 但是教材毕竟是教育学生的媒介, 因此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尺度。根据以上两点总结出人文精神与个体发展结合需要把握好度, 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教材的质量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苏教版初中语文一直是走在教学最前端的教材。但是我们也发现苏教版初中语文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些是受地域因素的影响, 有些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究其根本都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初中语文教材不仅要包括所有的中学语文教学内容, 还要通过设置教学单元、整体训练等方法来提高教材的可实用性。还有一本好的教材人文精神的适当融入也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也不能过分地添加这些成分, 把握好度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教材。

摘要:经调查研究,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学, 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探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首先,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存在的两点问题。通过分析问题, 对第二点提出了解决办法, 来改变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弊端。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朱嫣红.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9.

[2]范晓红.关于苏北地区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使用效能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2.

苏教版语文 篇7

一、创设有效口语交际情境

1. 细化情境设计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一般都有交际场景的提示, 为了保证情境的逼真性, 教师需要对情境进一步细化设计。

(1) 语言描述情境。如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秋游》一课时, 应安排在准备秋游的前几天, 教师可通过语言如此激励:“小朋友, 金色的秋天已经来到, 我们准备去秋游。可是上哪儿去好呢?选择地点的权利今天就交给小朋友们了。谁说得最有道理, 就听谁的。”这样, 全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被激发, 兴奋点也被激活, 话匣子自然也被打开。

(2) 动手布置情境。《介绍世界名城》 (苏教版五下) , 要求学生提前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搜集世界各地著名城市的资料, 让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 在课前按各组组员喜欢的风格动手布置各自的“旅游区”。这样, 教室里不是旅游景区, 又胜似旅游景区, 然后请各组组员在自己的“旅游区”里当“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组的名城风景名胜, 评出“最佳导游”, 效果甚佳。

这样, 在创设相对真实的情境中,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激活思维, 激发起学生交流的兴趣和愿望。学生沉浸在真实具体的情境里, 徜徉在充满感情的活动里, 才能更好地学习用文明、准确、得体的语言与人交流。

2. 活化文本情境

有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没有情境提示或提示不够理想,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创编设计”。比如《影视剧评说》, 内容“交际性”不强, 容易上成一个人独立讲内容给大家听的单向活动。为使其“活”起来, 可把它置于“影视剧评说比赛”的具体情境中, 由学生主持, 课前四人小组讲影视人物, 选取一个代表参加比赛, 评委由学生担任, 其他学生是听众。但每听完一个影视评说, 幸运听众可向评说者提不懂的问题, 评委轮流点评, 依次亮分。这样, 在比较激烈的比赛情境中, 学生人人有任务, 形成多向互动, 使得本次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充满生命活力。

3. 关注交际主体

在创设交际的物质的硬环境的同时, 要十分注重交际主体的设定。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带领部分孩子进入真实的生活, 与真实的交际主体进行真实的交际, 如《请你帮个忙》。但一般情况下,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的交际主体是学生、教师, 形成生生、师生互动, 或在争辩研讨情境中形成对立的主体, 或在课堂情境中以模拟、表演、比赛的主体出现。为提升情境的真实性, 要特别注意交际主体与交际环境的吻合, 尤其是在模拟情境或表演情境中, 交际主体的语言一定要避免“如果你是……”, 而代之以“你是……”“我是……”, 并给交际主体一定的修饰打扮, 从情感、视觉中强化交际主体的角色意识, 从而使交际主体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实现有效交际, 不断地接近预设的交际目标。

二、挖掘小学语文课堂交际情境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一学期只有8节, 仅凭这有限的8节课就想实现学生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而其他小学语文课中隐藏着许多交际情境, 若能充分挖掘, 经常训练, 将对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1. 运用阅读文本情境

小学语文课中占有量最多的是阅读课, 在阅读文本已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转换的学习, 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又能内化文本的语言, 从而逐渐提高孩子的语言品位, 提升孩子的语言质量。

(1) 迁移情境“复述说”。如苏教版三上《掌声》一课, 孩子们还沉浸在英子得到掌声后激动不已的情境中时, 可当场请上一位“英子”, 其他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英子, 当轮到你上讲台讲故事时, 你的心情怎样?”“当听到同学们给你的掌声时, 你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在阅读中、在与文本对话中, 情感世界已进入文本描绘的情境中。此时可让孩子们再次进行角色换位对话、交流, 以达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语言品质的提升。

(2) 填补空白“想象说”。教材许多地方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教师要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 使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抬起头一看, 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 馋得直流口水。”教师先带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并向学生交代明白故事发生的原因, 接着让学生说说“馋”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馋”字以后, 再让他们看着图, 想象一下狐狸馋的样子。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 并用语言表达: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块肉;嘴巴张大了, 舌头也伸出来了, 口水滴滴答答直往下流;身子也立起来了, 两只前爪紧绷着, 恨不得扑上去把肉抢过来……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 把狐狸的本质属性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并且很快领悟了狐狸急于想得到那块肉的迫切心情, 达到了不讲自明的效果。

2. 活用师生对话情境

苏教版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 篇8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描述了一种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本文的刻画角度与一般的作品有所差别,注重描绘的是背影,利用背影这一细节将父爱描述得淋漓尽致,构思非常精巧。

二、设计理念

文章的核心是围绕“背影”叙述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四次背影,从背影中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教学采用的是互动的形式,首先让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接着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渲染课堂氛围,设计探究性的学习目标,最后老师带着学生进行文章情感的深度感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子之情。

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所描述的重点背影,学习作者的描述手法及表达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亲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培养尊重与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进行课文的朗诵,体会课文中的真挚的亲情。

教学难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所用的刻画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父亲的背影图,再配上“父亲”这首歌曲,进行课堂氛围的渲染。听过歌曲后让学生谈一谈感想,对于“父亲”是什么样的看法,在心目中父亲是什么样的一个印象。接着进行情境导入:都说父亲的爱是重如泰山默默无闻的,那么如何描绘这样的一种父爱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朱自清是如何描绘父爱的。

(设计意图:采用图片与歌曲进行氛围渲染,提示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就是描绘父亲的,在交谈中谈一谈父亲,再次渲染氛围。)

(二)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描写的是背影,写到了几次背影。

背影的意义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了背影。

第一次是在开头描写背影,点出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惜别背影。

第四次在结尾,再现背影。

描写背影是为了刻画当时人物的心理,刻画父亲对于自己的爱。

2.同学们认为哪一次的背景是最感动你的,为什么呢?

在第二次买橘子时刻画的背影最感人,描写得非常精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段为什么描绘得这么详细。

这段非常详细的描写是为了利用买橘子这件细微的事情,描绘出父亲对于儿子的关爱,步履蹒跚却爬过铁道去买橘子,让“我”热泪盈眶。

接下来学生就好好地朗读与体会文中描绘背影的手法,以及其中体现的情感与心理特征。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与讨论,推荐一个学生进行发言大比拼,看看哪一个小组体会得最深刻。

朗读,望父买橘见背影。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析,比如通过父亲的穿戴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背影:黑、深青——穿着朴素,心情沉重,带给读者的是一个非常压抑的感觉,这个背影是非常沉重的。学生要学会从细节角度分析,又比如从走路的姿势分析,是蹒跚沧老的背影。再分析背影的作用是什么,映衬出了什么样的背景。

师:父亲老境颓唐,饱经风霜,在家境惨淡的情况下依旧不辞辛苦地送儿子去北京。当时父子两人的心境都是非常低落,一件买橘子的事情让作者热泪盈眶,结合这样的背景分析人物心理,才能更深入地体会到当时的情境,感受到真诚的父爱体会人间的哀愁。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文中背影出现的次数,接着观察背影出的情况,感受不同段落中背景出现的意义何在。接着着重分析背影作用与意义,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当时的内心心理,并且结合当时的课文背景体会父亲对于自己的爱。)

(三)师生交流,升华主题。

1.师:一般描写都是从外貌与动作角度出发,文中除了这些描述手法还有其他一些表达方式,你们能找一找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父爱吗?

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简单的一句话写出了父亲甘愿承受家庭的惨淡负重,安慰儿子要好好生活。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在如此惨淡的家境下还劳碌费神地送儿子,表达对儿子非常亲密的关系。

2.师:你们现在感受到父爱的沉重吗?作者采用简单的细节描写将父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让你们进行描写,那么你们会怎样描写呢?阅读文章后,对于父亲的看法是否有什么改变呢?

(设计意图:师生的交流是升华主题的重要步骤,学生理解的是父爱。但是理解得还不全面,除了要从动作与外貌进行体会外,还需要从文章中说的话进行理解与感悟。最后联系生活实情,让学生谈谈父亲,从而进行情感教育。)

(四)拓展延伸,感受真情。

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曾观察过这样细致的动作,你们的父母对于你们也是非常关爱,但是父母亲对于你们的要求确实不多,也许只是一张感恩的明信片,他们就会非常感动,你们可以叙述出最让你或者父母亲感动的事情吗?

六、课堂小结

师:父母的爱永远是无私的,中学生年龄小可能还理解不到父亲的爱,但是通过这篇文章你们能从细微的事情中感受真情吗?亲情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亲情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珍惜与回报的情感。让我们随着《懂你》这首歌结束这节课,再次体会父爱、感受亲情。

七、作业

这节课的作业比较特殊,就是你们在课后回到家中,向父母表示感谢,感恩他们对于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是一张简单的纸条,也可以给父母亲夹一次菜,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需要你们真心践行,并且向父母说一声辛苦了。

八、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 篇9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游》教学实录”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秋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细读课文,并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朗读,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生活激趣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秋游》,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秋”指什么季节?“秋游”是什么意思?(秋天到郊外游玩)齐读课题。` 师:在我们的身边,秋天已经悄悄来临了。这两天,大家都睁大了双眼去寻找秋天,来说说你们的收获吧。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首诗或儿歌。(全班交流)师: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这节课,老师要邀请大家一起去郊外游玩,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收获更多。

二、范读课文,指导看图。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课《秋游》,捧好书,准备出发。(师范读)

师: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你看到了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请大家走进这幅《秋游》图。生:秋天很美。学习生字词

师:小朋友,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可是这些生字、新词还认识吗?

出示:白兔农田追逐一望无边 郊外 草地 开心

笑着 喊着 蚂蚱 棉花

几只 ?(1)、指读词语。

(2)、找一找轻声音节的词,多音字。(3)、选择其中的一个说句话。

三、精读课文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仔细感受一下

秋天的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好吗?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朋友秋游时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一)、第二自然段

师:你觉得秋天的天空怎么样?(美)美在哪里呢?我们读读课文好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生讨论:抓住“蓝蓝的、一望无边、有时像„„有时像„„”

师:“蓝蓝的”对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颜色是蓝蓝的,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再美一点。

师:“一望无边”哦,原来天空是这么广阔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边,谁能读好这个词?指读,真不错,你把天空的广阔无边给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有时像„„有时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云真有趣,小朋友,你们看,这天上的云朵就只像白兔,绵羊吗?这些飘动的云变化真多啊!在这一望无际的天空中,这些云朵还在不断的变化着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也可以联系平时所看到的来说说天上的云还像什么? 师:句式练习(学生说到有时„„完成这个句子练习)出示句子: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

小结:的确,秋天的天空多美呀!美在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多神奇!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多么广阔啊!那谁能通过朗读把秋天天空的美丽读出来呢?(指读课文)你读得真美,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试一下好吗?(齐读)

(二)、第三自然段

过渡:我们刚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还有什么也很美呢?(田野)

师:分小组读课文自己学习讨论,用一句话来说说田野的景色。

学生交流

(1)、田野里,稻子成熟了。(对呀,田野里稻子金黄金黄的,这就告诉我们稻子是成熟

(2)、田野里,高粱火红火红的。(你看到了火红火红的高粱,秋天到了,高粱涨红了脸朝我们笑呢!那高粱也成熟了。)(3)、田野里,棉花白了。(棉花白白的,如果你看到一团团雪白的

棉花,那你一定会替农民伯伯高兴,因为棉花成熟了,获得了大丰收。)

师:谁愿意来读读呢?(指读)你能想象一下稻田里这丰收的景象吗?

田野里稻子黄了,黄得怎样?高粱红了,红得怎样?棉花白了,白得怎样?可以说一种,也可以说两种,能说三种就更好了。

出示:田野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小结: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斓,确实很美。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老师还觉得,这些颜色不光美,还说明了庄稼成熟了,就要丰收了,大家肯定很高兴,所以读的时候还要——高兴点。真好,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第四自然段

过渡:小朋友,秋天的天空是那么的美,秋天的田野是那么的美,在这么美丽的季节里,小朋友来到郊外游玩,玩了些什么呢?谁来读读课文?

师:指读第4自然段,思考:共有几句话? 生: 师:指读第一句: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1)、读得不错!圈点“有的„„”读读体会,“亮开了嗓子”在干什么呢?

(2)、引导学生看看图,小朋友还玩些什么?(3)用上“有的”来说说笑朋友还玩了些什么。

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尽情欢笑,大家(引读):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4、那就让我们开开心心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写了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秋游,秋天的天空和田野都很美丽,大家玩得也很开心。让我们再一起把课文美美的读一读好吗?

五、作业

1、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2、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板书:

秋游 天空

美 田野

开心 游玩

苏教版语文 篇10

一、“文”为何要包“诗”———“文包诗”的编写意图

1.降低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副主编朱家珑先生在《2008年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修订会议发言提纲》中指出:“‘便教利学’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价值取向。这也是我们这套教材最突出的优点, 即:一方面便利老师的教学, 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从‘便教利学’的思想出发, 我们还自主编写了‘文包诗’的古诗故事, 把诗词的写作背景、诗境赏析融在一篇文章中, 促进他们对古诗的理解……”“文包诗”这类课文是苏教版的创造, 不管从编写理念, 还是“文包诗”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看, 编者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

2.使学生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及白话解读。“文包诗”之“文”就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而产生的文体。“文包诗”就是希望先通过“文”给学生一种整体认识, 然后从“诗”入手, 以“诗”统“文”, “诗”“文”对照, 最后归结到诗, 力求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意境、情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如《少年王勃》一文通过对王勃创作过程的叙述, 描写了“王勃站在窗前, 凝望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 天连着水, 水连着天, 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 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通过这个情境, 引出“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 编者的目的就在于希望通过“文”为学生了解古诗的内容、意境和情感提供一个背景, 以便让其从本质和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涵。

3.为古诗教学提出了一个革新的方向。随着2001年语文课程教材改革, 苏教版教材出现了“文包诗”的课文。这类课文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 目的在于想为古诗教学提供一个革新方向。我们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 希望小学生可以关注古诗创作背景。由于传统的古诗课文设置的特点, 以及教学的要求, 老师较少关注一首古诗创作的具体背景。而“文包诗”这种课文的出现正是要让学生明白古诗这种特殊的体裁之所以有魅力, 是因为它是有感情做基础的, 而不是诗人的无病呻吟。第二, 希望小学生可以体会揣摩诗人的情感。“文包诗”中的关键词句往往与诗歌紧密相连, 编者希望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进行朗读领悟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第三, 希望小学生学以致用。对语文教学来说,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首要任务。“文包诗”这样的课文希望学生把“文”看做一个学习的范例, 在教学中利用这样的范例, 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终极目的不是让他模仿着写一首古诗, 而是通过学习“文包诗”的课文, 使其根据其中意境构建一个场景, 促其展开想象, 让他们从中找到学习古诗的快乐, 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

二、“文”不能包“诗”———“文包诗”的实质:“抛玉引砖”的教材编写现象

1.对史实和诗意的解读存在偏差。“文包诗”的课文在诗歌教学上是一次大胆的创新, 但不难看出这样的“创新”显然伴随着一些实际问题。最明显的是在解读文本时, “文”的文化品位不高, 且对诗人生活史的解读也时有偏差。如《但愿人长久》这篇文章, 课文开头写道:古时候, 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 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课文用“古时候”一笔带过苏轼出生的实际朝代———宋朝有失偏颇。“古时候”是一个很含糊的说法。苏东坡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高度是众所周知的。我们认为对于这样的大文豪, 课文可以直接说明“宋代有个大文学家叫苏轼”, 明确又不失崇敬。另外, 对“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解释也不太准确。书中写的是:“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虽然远隔千里, 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但其实, 所谓“人长久”并不是指“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而是指苏轼希望大家都能健康长寿, 只有人健在, 才能长久地拥有这轮明月。

2.“抛玉引砖”的改写破坏了诗歌的意境。“文包诗”的课文大多都是构建一个具体场景, 然后再把对古诗的翻译穿插其中。但是如此直白的白话文翻译, 距离古典诗词要传达的意境相去甚远。如《英英学古诗》这篇课文用简短的对话把诗的意思、诗人、朝代都包含其中。其对诗的解读是这样的:“秋天的夜晚, 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 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 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这样看来, 这篇课文完成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知道诗歌的意思、诗人、朝代, 仅此而已!这样粗糙的改造破坏了诗歌本来的意境, 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真的是这简简单单的几句白话文就能够传达的吗?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它短小精悍, 内涵丰富, 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字一句都包括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意境, 否则为什么中国古代会出现那么多对一句古诗的一个用字都要反复斟酌推敲的故事呢?可见, 编者对于这首诗做出如此的改编, 确实让我们对于古典文化的慢慢流逝感到惋惜。

3.本末倒置, 喧宾夺主。“文包诗”这种课文的核心应该是“诗”。但是编者在编写时似乎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颇有舍本逐末之感。如《但愿人长久》一篇。课文要求背诵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这三个自然段是对《明月几时有》一词的部分翻译;而对《明月几时有》一词本身, 课文只要求背诵最后几句:“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如此看来, 编者认为翻译出的白话文比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更有背诵的价值!这种不分主次的做法, 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实际价值。我们认为倒不如让学生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背下来。

4.小题大做, 急功近利。“文包诗”课文的出现带有十分明显的目的, 就是让学生理解一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这样的文章似乎太过实用, 就是只挑它所认为的重点告诉你———考试会考什么, 它就告诉你什么, 不考的内容几乎不会涉及到。如凡是考诗句填写, 涉及到王勃的《滕王阁序》时, 就必考那著名的“落霞与秋水”两句, 但是我们只学这两句诗就足够理解王勃作此文的精髓了吗?这显然是不够的。太功利的教学, 虽然看似一种“捷径”, 但那只是表面上的“捷径”。事实上, 我们会离经典文学越来越远。此外, 从教学功能上看, “文包诗”其实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阶段及其心理特点, 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学段的要求———二、三、四、五年级用的基本都是同一个写作模式, 那就是“生活史+诗歌”;再从选材上看, 写作模式化导致知识结构也没有体现出根本的教学梯度!

三、如何改造“文包诗”———对“文包诗”的建议

1.去粗取精, 回归选文的经典面目。根据以上论述, 我们认为教材选编应回归选文的经典面目, 呼唤经典。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之大成, 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见证。这样的文学经典不需要所谓“华丽”的包装, 也不需要束缚的笼子, 只需回归经典本来的面目, 将包诗之文去掉, 除去清河里的泥沙, 直接呈现古诗, 在经典中品味我国古典文化的丰厚内涵, 在古诗本来的面目中体会那一份意境的悠远。

2.去除“伪形”, 将“文”置于助读系统。现在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 存在着两种不当现象, 分别是“伪形”和“空无”。伪形, 即教材编写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鸠占鹊巢”现象, “文包诗”即属此类———文本属“用件”, 应归入辅助所选正文的课后资源或助读文献, 或归入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作者生活史的附加单元, 但现在却占据了不该占据的位置, 结果妨害了师生对“经典”本体内容的教学。“空无”, 是说教材中本来应该有的内容实际却没有进行编写的现象。如教材中不仅应该包含经典的选文及课后练习, 还应该提供专门的板块, 如助读系统、资源在线, 必要的教学策略、教学情境的基本条件等, 以供师生参考。但长期以来,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始终坚持“单篇选文”加“课后练习”这样一种粗糙的编写思路, 以致该有的没有, 不该有的却有了。因此, 科学的编写思路应该是把“文包诗”之“文”从选文中“剥离”出来, 去除“伪形”, 弥补“空无”, 用以填补“助读系统”、“资源系统”的空白。

上一篇:急性假性结肠梗阻下一篇:大师与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