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转运站四篇

2024-08-18

垃圾转运站 篇1

上海市蕰藻浜垃圾转运站工程,其目的在于解决上海市区北部区域的散装垃圾的压缩转运。实现绿色环保运输,保护水运河道水质,提升城市形象。该转运站的供电主要包括四部分:中转站供电(新建设施)、转运码头供电(新建设施)、生活辅助设施供电(已有设施)及原码头作业区域供电(已有设施)。用电负荷的分布为:中转站设备工作容量为1129kW(其中大功率用电设备主要是4台压缩机和4台活动地板,单机功率分别为168kW和58kW)、转运码头设备工作容量为1020kW(其中大功率用电设备主要为3台桥式起重机,单机功率为300kW)、生活辅助设施工作容量为170kW、原码头作业区域设备工作容量为240kW。本设计在中转站车间内设10kV变电所一座,为全垃圾转运站工程提供电源(废除原有的10kV变电所,将其负荷并入新建变电所)。变电所引入两路10kV电源互为暗备用,电气主接线为:10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380V低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母线联络接线。内设高压配电设备、干式变压器二台(1250kVA)、低压配电设备及集中电容补偿设备。配电系统包括建筑配电系统和工艺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接线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2 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垃圾转运站工程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变电所引入两路10kV电源,采用两路电源同时运行互为暗备用的方式,以减少正常运行时的10kV供电线路的电能损耗。

2.1 备用方式引入电源

2.2 低压配电系统主要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配电系统简单可靠,尽量减少配电级数过多产生的电能损耗。根据负荷分布的特点、工艺过程处理的要求,采用0.4kV一级或二级配电。在设计中对用电功率较大的单台设备,如压缩机、活动地板、桥式起重机等采用了由变电所一级配电到设备现场就地控制箱;对单台设备用电功率较小但用电设备台数较多的工艺处理过程,如污水处理系统,前端除臭系统,末端除臭系统等采用了由变电所配电到现场分配电箱,再由现场分配电箱二级配电到各设备用电点。对车间的照明配电采用由变电所经树干式配电至各分区的照明配电箱,再由照明配电箱二级配电到各用电点。这样避免较多级配电产生的设备及线路的损耗。

2.3 变电所靠近负荷中心

在充分考虑对新建设施及原设施供电满足设计规范的情况下,做到合理分布供电网络。将10kV变电所设在用电负荷最大的中转站车间内,既方便了中转站设备的供电,也考虑了负荷较大的新建转运码头供电的合理可靠性,使其供电距离小于250m;且有利于对原有设施供电的改造,使其供电距离均小于280m。在进行中转站车间及变电所设备布置时,尽可能缩短了大功率用电设备的供电距离,将中转站车间的4台大功率的压缩机和4台活动地板分别布置在变电所的左右两侧,使其供电线路最短。对中转车间内其他用电负荷的供电为:工艺设备的供电按功能区域划分供电区间,对建筑照明配电按建筑的防火、防烟区域划分供电区间,使其供电网路清晰,供电路径最短,提高供电质量及网络运行的经济效益,减少供电网络的电能损耗。

2.4 合理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在车间变电所内进行集中电容补偿。根据不同用电设备所提供的功率因数,经负荷计算后,在两段0.4kV低压母线上分别安装360kV·A的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并通过功率因数控制器所测得的实际功率因数控制电容回路,进行自动投切,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0.94。减少了变压器的损耗,提高了变压器的有功出力;减少了10kV供电线路的电能损耗。

3 变压器节能设计

变压器节能的实质是降低变压器自身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损耗、提高其运行效率。本次设计主要考虑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及选用高效节能型变压器。

3.1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根据工艺及消防负荷对供电的要求,本工程采用两回10kV电源互为暗备用,各接一台变压器。经用电负荷计算,选择2台1250kV·A的变压器,变压器负载率分别为0.74和0.77。变电所380V低压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母线联络开关接线,在转运站高峰工作时间,两台变压器同时投入运行,母线联络开关断开,使两台变压器分裂运行,均工作在高效区间。在转运站非高峰工作时间,用电负荷较少,用电设备只考虑一台压缩机和一台桥式起重机工作及一些附属设施和照明设施的用电,此时可以只投运一台变压器,合上母线联络开关带上全站的工作负荷,使一台变压器处在备用状态,减少了一台变压器自身的电能损耗。设计中变压器的容量及电气主接线均能适应负荷变化,可以根据经济运行原则灵活投切变压器,使变压器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从而减少电能的损耗。

3.2 选用高效节能型干式变压器

变压器在传递功率过程中要产生电能损耗,分别为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在确保变压器安全和可靠运行的基础上,本次设计选用损耗低的节能型SCB10干式变压器。其损耗值与SCB9系列相比:SCB10-1250/10型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短路损耗为1.83kW和8.46kW;SCB9-1250/10型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短路损耗为2.05kW和9.1kW其空载损耗可降低10.7%,短路损耗可降低7%。

4 配电线路节能设计

配电线路节能的实质是减少线路上的能量损耗。由于线路上存在电阻,有电流流过时,就会产生电能损耗。三相配电线路的功率损耗为:

式中,ΔP为三相配电线路的功率损耗,kW;P为配电线路输送的有功功率,kW;U为线电压,V;I为线电流,A;cosθ为配电线路输送负荷的功率因素;R为配电线路导线每相电阻,Ω。

由式中看出,在线路的电压U和线路输送的有功功率P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少线路功率损耗ΔP的值,只有提高功率因素cosθ的值或减小每相电阻R的值。

4.1 高功率因素cosθ的值

在设计中对供电距离较远,负荷较大且功率因素较低的桥式起重机等连续工作制的电动机实施了无功就地补偿。使补偿后功率因数达0.85以上,减少了配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

4.2 减小配电线路每相电阻R的值

线路电阻R=PL/s,即线路电阻与电导率P成正比,与线路截面S成反比,与线路长度L成正比,因此减少线路的电阻就从以下三点入手。

1)设计中选用电导率较小的铜导体做导线。本工程为垃圾中转站工程,环境条件为具有腐蚀性的工作环境且为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公共设施。选用铜导体既满足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电缆导体材质选择要求也达到了配电线路节能设计的要求。

2)减小配电导线长度。首先,在进行配电线路电缆敷设时尽可能走直线,少走弯路,以减少导线长度;其次,低压配电线路做到不走或少走回头线,以减少来回线路上的电能损失。在设计中对中转站车间内距变压器较近的用电设备的供电线路采用电缆穿钢管埋地敷设,使配电路径最短;对距变压器较远的用电设备供电,电缆路径公用部分采用电缆沿桥架敷设,至设备附近,电缆出桥架改用穿管敷设至用电点,使电缆敷设方便且配电路径较短。对生活辅助设施及厂区路灯的供电线路,由于用电点较分散且供电距离较远,主要采用电缆直埋的敷设方式。这样敷设路径的选择方便且灵活,减少了供电的导线长度。对转运站码头及原码头作业区域供电线路采用电缆穿排管敷设方式,由于这部分的用电设备相对集中且均为大截面的电缆,采用穿排管敷设安全可靠,维护方便。排管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可以使排管沿较短路径敷设而缩短供电导线长度。

3)增大导线的截面。首先,对距离比较长、导线截面小于50mm2且经常连续运行的线路,除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的配合及电压损失所选定的截面,再加大了一级导线截面,减少供电线路的电能损耗。所增加投资费用的回收年限大约为:一至二年(因节约能耗而减少的年运行费用)。其次,充分利用空调等季节性负荷的线路,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空调用电负荷不大且较分散。只在管理用房、控制室、计量间、值班室及生活辅助用房等区域设有空调,均采用分体式空调,所以在空调配电设计时没有专设的空调配电系统,均与该区域内的照明配电合用一路配电线路。当这些负荷不用时,即相当于增大了常期负荷供电线的导线截面,从而减少线路的损耗。

5 机电设备节能设计

5.1 优化机电设备布置

从机电设备布置而言,尽量将需要散热的设备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通风,降低建筑物内的能耗;对变压器室等产生大量热量的设备房间在设计总体布局时考虑了不与配置空调的设备房间相毗邻,以便减少空调的耗能。

5.2 选用环保节能型电气设备

减少机电设备电能损耗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1)在设计中主要选用了Y系列电动机,具有效率高、启动转矩大、噪声小、防护性能良好等特点,达到节能的目的。

2)因变频控制设备和气体放电灯具的选用,产生的的谐波电流会使旋转电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产生附加损耗。设计中选用了能有效抑制谐波的电气设备,在并联电容器组回路中设置了串联电抗器以抑制谐波电流,并限制合闸时的涌流;选用D,Yn11接线组别的三相配电变压器,为3次谐波电流提供环流通路;在压缩机的变频控制箱内装设了谐波滤波装置。通过以上措施有效的控制了谐波电流,提高了供电质量,减少了附加损耗。

5.3 对机电设备采用合理的控制方式

在设计中根据工艺流程的实际要求,对需要根据负荷变化调节的压缩机、活动地板、给水泵等功率较大且需连续运行的设备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提高了电机在轻载时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对不经常运行的消防水泵、雨水泵等功率较大的用电设备采用软启动控制方式,降低启动电流,减少电能损耗。

6 结束语

1)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根据工程的环境条件、外部电源条件、负荷等级、负荷分区、总体布置及已有设施的改造和利用等,充分综合考虑了供电质量、电能损耗、投资经济性、运行灵活性、系统可靠性等各种因素。

2)变压器选用SCB10 DYn11接线组别节能型干式变压器,负载率宜为0.7至0.8区间。

3)对功率大且功率因素低的用电设备实施无功就地补偿。

4)对需连续运行且负载不稳定的设备采用变频调速控制。

5)选用能有效抑制谐波的电气设备。

摘要:阐述某生活垃圾转运站配电系统节能、变压器节能、配电线路节能、机电设备节能等几个方面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垃圾转运站,节能,配电系统

参考文献

[1]任元会.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K]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垃圾转运站 篇2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 为省辖地级市, 以境内金华山得名。东邻台州, 南毗丽水, 西连衢州, 北接绍兴、杭州。面积2 044.7km2, 目前建成区面积约64km2。金华的城乡建设虽然历史悠久, 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其发展速度却比较缓慢。1949年金华市区的建成区面积仅为1.86km2, 基础设施落后, 绿地面积稀少, 供水、环卫、公交等市政公用事业则是一片空白。市区的环境卫生, 民国时期, 虽配有少量清道夫, 设置木置垃圾箱, 但环境卫生极差, 露天粪缸遍布, 沟渠污水四溢。新中国成立后, 加快环卫设施建设, 成立了环卫管理和实施机构, 落实专项经费, 逐步扩大清扫保洁面积, 建立垃圾填埋场统一消纳垃圾。

20世纪60、70年代, 市区收集的垃圾主要堆积在解放门的溪滩边。垃圾堆积多了, 用拖拉机等农用车将垃圾运往郊区村庄进行肥田消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市区进行垃圾堆放已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1982年, 市政府在市郊山嘴头村征地0.67hm2, 投入建设资金10万元, 建设垃圾临时堆放场, 这是市区垃圾中转的雏形。当时的垃圾还没有最终处理场所, 一般都是根据附近农村对垃圾的需求, 对垃圾当成肥料用于农业生产。1986年, 市政府投资8万元, 在婺州公园建立了市区第一座垃圾中转站解放门垃圾中转站, 它集合了当时技术人员的才智, 自行研发了机械碰撞式。直到1993年, 在离市区13km处的江东镇雅湖村租 (征) 地开始建设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 才使市区垃圾转运设施的建设走上了正常轨道。之后又相继在凤凰山、国贸街、青春路、中村小区、江滨小区、五一路等地段建立了碰撞式垃圾中转站。1996年, 市区又在北苑、兰溪门、河盘桥等地建成了6座行吊式垃圾中转站, 每座投资30余万元。2000年, 市区站前区、金磐小区新建了拉臂压缩式中转站年新型压块式垃圾中转站在金艺路投入使用。进入2004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为了更大的提高运输效率, 降低运输成本, 减轻转运站对周边环境影响, 市区开始建设压缩式中转站, 先后对解放门进行改造, 采用广西南宁、杭州雄奔设备建设了工业园区、低田等地的中转站, 使垃圾转运输融入了先进科技。也使得市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2 垃圾转运设备

2.1 非压缩设备

2.1.1 碰撞式垃圾转运设备

这种设备类型的垃圾中转站是最先在金华市区建设并投入使用, 在当时环卫专业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开发完成, 原理是利用地形高差和汽车倒车的冲撞力, 垃圾自动装卸, 操作方便, 不需耗电, 该项目曾获省建筑设计三等奖。设计并建设了第一座垃圾转运站———解放门垃圾转运站, 该站占地面积约300m2, 造价8万元。工作原理如图1。

先通过人力车或电动车将垃圾运至卸台, 然后通过人工将垃圾推入料斗中, 待料斗装满后, 将专用垃圾车倒车倒入车位通过机械碰撞打开料斗底口垃圾通过重力掉入车厢内, 然后加盖运出。该设备的特点是操作方便, 无电能消耗, 料斗容积为1.5m3, 控制一车容量的垃圾量, 占地面积较大。缺点是垃圾未经过压缩, 平均每车垃圾2.5t。转运效率不高, 服务半径受影响, 噪音偏大, 车道内垃圾污水较多, 周边环境较差。但由于操作方便, 是市区很长一段时间内垃圾中转的主要模式, 为城市环境卫生的改善发挥了很大的重用。目前还在使用的有凤凰山路垃圾中转站、国贸街垃圾中转站、五一路垃圾中转站等, 由于存在上述缺点, 已不能满足市区对环境卫生的要求, 目前正逐步淘汰之中。

2.1.2 吊装式垃圾中转设备

该种类型中转设备也属于非压缩类设备。为了解决碰撞式垃圾中转站占地面积较大, 对于建成区特别是老城区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 规划较为困难而引入的。工作原理为转运站地面下设置垃圾箱坑, 垃圾箱安放于坑内, 环卫工人将清运垃圾人工装运进入垃圾箱, 待垃圾装满后, 操作人员密封垃圾箱盖, 控制起吊装置, 将垃圾箱吊起, 然后将箱位放置在垃圾车上。该设备的优点包括占地面积少, 密闭运输, 结构简单, 使用寿命较长, 地上只有臂吊, 可以随意安装在道路两侧和居民小区内;其缺点是存在行吊不稳定, 操控较烦琐, 卫生清理较困难以及噪音较大, 安全性较差、房屋层高较高, 箱体容易腐蚀等原因, 没有大面积采用, 目前只应用于兰溪门中转站和北苑小区中转站 (表1) 。

2.1.3 拉臂式中转设备

非压缩拉臂式中转站源于压缩拉臂式中转站, 是科研人员通过压缩拉臂式转运站设备和碰撞式垃圾转运站结合研制开发出来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厢坑置放于地面以下, 两侧人力车垃圾通道把垃圾装入集装箱内, 然后通过专用的拉臂运输车, 将箱体勾挂至运输车上, 完成垃圾转运。此设备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造价低。缺点是运输量不大, 人工装运垃圾费时费力, 周边环境较差。但由于有优点突出, 因此广泛用于农村、集镇等偏远等垃圾量不大的地方中转运输。对于我国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一定的时期内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2 压缩式设备

2.2.1 拉臂式压缩设备

1998、1999年市区相继建成了站前区中转站、金磐开发区中转站, 采用侧装拉臂式垃圾模式, 主要特点包括整套压缩由垃圾压缩机、垃圾集装箱组成, 与专用勾臂车配套使用。工作运行平稳, 压缩比率较大, 转运效率较高, 全密封设计, 清洁卫生。采用先进的液压和电气控制技术, 自动上料、自动提门、自动锁箱、自动压缩, 全自动化操作。设有垃圾渗滤液收排装置, 防止二次污染。体形轻巧, 操作简便, 安装灵活。可另选压缩机移位系统, 使换箱高速准确, 提高系统运作效率。适用于住宅区、商业区, 亦可安装在清洁船上处理水面漂浮物。不足的地方包括压缩设备较小, 压缩量不大, 来回一次行程时间较长, 对于垃圾相对集中垃圾量较大的区域, 容易造成排队现象, 效率不高, 而且机电设备较复杂, 维护成本较高。其工作原理为人力收集垃圾从侧面的料斗通过纵向的压缩设备, 压至垃圾箱内, 待垃圾箱装满后, 通过垃圾车吊挂将垃圾箱勾起放在专用运输车上完成装运

2.2.2 压块式压缩设备

压块式垃圾中转站, 包括支架、3个液压油缸和垃圾箱, 其特征点是:支架由压紧机构支架和推进机构支架组成, 压紧机构支架包括四根立柱和顶板, 推进机构支架包括支腿和支腿上部的推进油缸架, 3个液压油缸是压紧油缸、推进油缸和换位油缸, 压紧油缸垂直的固定在压紧机构支架的顶板中心, 缸杆向下, 下端为长方体的压块, 压块有4个支臂, 通过滑轮和立柱接触, 推进油缸水平的固定在推进油缸架中, 缸杆向着压块, 缸杆末端为推板, 换位油缸水平的固定在推进油缸下方的地槽中, 缸杆向着压块, 在地槽中, 铺有轨道, 轨道上放置着垃圾箱, 垃圾箱分为2格, 每个格中有一个垃圾斗, 垃圾斗由沿轨道方向的两个侧板和底板构成, 它的长、宽比压块的长、宽大30~100mm, 垃圾斗的两侧板上各安有2个吊环, 压块的上平面四周安有4个吊钩, 和垃圾斗上的吊环相配合, 换位油缸缸杆的端部和垃圾箱用销柱连在一起。存在的问题包括安全性较差, 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卫生清理较为困难, 由于存在一定的缺陷, 目前没有大面采用, 使用该转运设备的中转站是金艺路中转站。

2.2.3 后装式压缩设备

后装式垃圾转运设备代表是南宁专用汽厂生产的垃圾压缩设备, 应用于市区解放门垃圾转运站。其工作原理为先用专用车辆将压缩集装箱放置在工作台上, 与压缩机对接完成, 人力收集的垃圾通过两侧通道, 进入后堂压缩区, 将垃圾装入压缩斗, 通过压缩系统的破碎和压缩等程序, 将垃圾压至垃圾集装箱内。集装箱装满后, 与压缩设备脱离, 通过举升定位移箱等操作, 将集装箱推入专用车辆内完成转运。该设备的优点为自动化程度高, 压缩率大。缺点是油路电气设备复杂, 故障率较高, 维护成本较高能耗较高车辆的通用性较差

2.2.4 前装式压缩设备

前装式压缩设备, 其突出特点是设有高位工作台, 其作业原理为将压缩厢体放置在工作台上, 通过前置压缩设备对接集装箱体, 从前面进行垃圾装运并压缩装载。集装箱装满后, 通过移动前置的压缩设备, 将集箱装移入运输车辆实现转运。和后装式压缩设备对比, 本设备大大减少中转站的面积, 而且不需提升, 大大减少能耗, 由于油路电气比较简单位, 其维护成本较低, 由于该设备造价低, 占地小, 清理维护方便, 污水收集处理等优点, 广范用于市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等区域的垃圾转运。

3 各种垃圾转运设备的比较

通过以上的介绍, 目前市区主要的垃圾转运设备的类型有7种, 包括碰撞式、吊装式、垃臂式、拉臂压缩式、压块式、前装压缩式、后装压缩式等, 其主要性能指标及优缺点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前装式的垃圾转运设备具有有高效压缩、自动节能, 方便操作, 节能节地的特点, 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是今后市区垃圾转运站建设的方向而非压缩式的转运站设备由于存在转运量少, 周边环境较差等不利因素, 已逐步淘汰。

4 结语

垃圾转运站 篇3

【关键词】垃圾转运车;垃圾箱后门;翻转机构;改进;后盖机构设计

一、引言

为了更好的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提高垃圾处理工作的效率,需要对垃圾处理的设备进行改造。改造就可以改造垃圾转运车辆,也可以改造建筑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建筑外观无法采取措施进行改变,即使要改变其成本也太高,耗费时间也太长。因此,只能采取相应的策略改进垃圾转运设备。文章介绍了一种后门翻转机构的改进方案,希望能够对实际工作发挥借鉴与指导作用。

二、转运车原有结构及其后盖工作原理

1、垃圾转运车的结构。要想提出相应的机构改进方案,首先就必须了解垃圾转运车的结构情况,只有在清楚的了解原有的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才能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具体结构如下:箱体通过副车架与底盘相连接。对于这样的结构,如果箱体外形尺寸不发生任何改变,要想降低整车的高度,几乎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要想降低整车的高度,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后盖打开后的高度尺寸。

2、后盖的运动情况。就后盖来说,其具体的运动情形如下:原有开启结构是由液压油缸驱动后盖的,使得销轴在长槽孔当中滑动,当滑动到位之后,再绕着中心点作四分之一的圆周运动,由于后盖向后移一定距离,这样后盖翻转时就不会与箱体后部干涉。后盖关闭时作反向动作,关闭到位后后盖通过密封胶条与箱体紧密贴合,保证转运垃圾过程中不漏污水,杜绝了二次污染,起到环保作用,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3、高度要求。后盖回转半径不得缩小,否则将與箱体干涉。这样要降低后盖打开高度,只有改变后盖运动方式,使后盖开启到位后与箱体顶部间隙更小,才能使后盖开启到位后整车高度满足小于3.4m这一基本要求。

三、转运车后盖机构设计

为了对机构进行改进,更好的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参照原转运车的结构,并考虑现有的工装、设备,决定采用铰链四连杆机构来实现这一动作,来降低后盖打开高度。该机构设计用几何作图法即可。这种方法只需该机构的起始、终了两个位置就可进行设计,设计方法较直观,求解速度快,符合企业要求。

1、后盖结构的确定。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改制进度,我们尽量在原有结构上进行改进。这样,现有的工艺、工装设备就可通用。所以只改动后盖与两连架杆的铰链座,其余结构、尺寸均不变。

2、后盖起始与终了位置的确定。后盖结构、尺寸定好后即确定了连杆的铰链中心的两点。接下来确定后盖的起始、终了位置。由原有机构动作可知,后盖向后移一定距离,然后才开始作往复摆动。所以铰链四连杆的起始位置为后盖后移的位置。后盖最低点与箱体顶部的间隙为40mm。铰链中心箱体顶面距离为53mm、与箱体后面距离为612mm。这样当后盖打开到位后,整车高度为3367mm,符合后盖打开后整车高度小于3.4m的要求,同时不影响该转运车与垃圾压缩站的对接。

3、四连杆机构固定铰链的确定。选定后盖的起始、终了两个位置,按照铰链四连杆几何作图法,在后盖的起始、终了位置连接B1、B2;C1、C2,并分别作出它们的垂直平分线nb、nc,在nb线上任选一点为固定铰链A,在nc线上任选一点为固定铰链D,则AB1C1D即为机构在第一位置时的运动简图。显然,此时可作出无数多个机构,我们只要取其中一个即可。 在保证后盖在运动过程中不与箱体干涉的条件下,以 B1或B2为圆心,半径为850mm画圆,该圆与nb的交点为 A(靠箱体一侧);以C1或C2为圆心,半径为920mm画圆,该圆与nc的交点为D(靠箱体一侧),具体如图所示。

4、四连杆机构尺寸的确定。定出四连杆机构的固定铰链A和D,得出机架AD= 464.7mm。至此,铰链四连杆机构尺寸全部得出,分别为机架(AD=464.7mm);连杆(BC=900mm);连架杆1(AB=850mm);连架杆2(CD=920mm)。其中最短杆机架(AD=464.7mm)与最长杆连架杆2(CD=920mm)之和为 1384.7mm;其余两杆长度之和为1750mm。即铰链四连杆机构中的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固定最短杆(机架AD=464.7mm),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该机构由双作用液压伸缩油缸驱动,而非电机驱动,所以此机构只能在起始、终了位置之间作来回摆动。

5、提升机构动力输出及其附件的确定。确定了机构的运动简图,接下来就要设计四连杆机构的具体结构。考虑到成本及生产安排,液压油缸与原有结构的通用,即安装距为804mm,行程为541mm。根据四连杆机构和油缸的结构、尺寸,设计出垃圾转运车后盖启闭结构。即底盘发动机通过变速箱、取力器、液压油泵驱动油缸开始动作,受限位销轴影响,后盖只能向后平移45mm。该位置为铰链四连杆机构的起始位置,油缸继续动作至完全到位。

四、结束语

相关的改进工作完成之后,再对改进后的转运车进行试验,实践表明,该机构的性能良好,动作顺畅,能够正常运行,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当油缸完全缩回到位的时候,后盖处于完全关闭状态,这就使得在转运垃圾的时候,不会发生污水渗漏的情形,达到了完全密封的效果。因为之前使用的环卫站使用的转运车,存在滴洒漏的现象,影响市容,经过维修,对垃圾转运车的污水收集系统进行改装,把原有的收集系统割掉,通过刹车系统弄一个可以自动伸缩的污水收集系统代替。顺应了垃圾转运的实际工作,也避免了对周围带来相应的污染,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当油缸举升到位的时候,整车高度为3.36m,小于所要求的3.4m,满足旧站改造的实际要求,适应了垃圾转运车改造的实际需要,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李东风.大连城镇生活垃圾调查及生物预处理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陈树勋.移动式垃圾转运站翻转机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J].广西大学学报,2012(2)

镇级垃圾转运站管理制度 篇4

一、垃圾转运站负责人责任

1、负责垃圾转运站设备及配备车辆操作使用,维修,保养工作。

2、负责将站区内垃圾用车辆转运至垃圾道内存放。

3、负责垃圾转运站卫生清洁工作。

4、负责同卫生部门联系,正确处理协调彼此间关系。

5、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垃圾转运站运行状态。

6、及时完成上级临时布置的工作任务。

二、车辆管理制度

1、车辆操作实施定人、定岗,做到职责分明。

2、每周中应有一天定为设备保养日,根据设备保养要求,定期更换机油及“三滤”,使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3、车辆操作前应例行检查,观察各仪表指标是否正常。

4、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机械设备操作规定操作,防止损坏车辆。

5、车辆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车上的垃圾杂物,保持车体干净整洁,并停放在专用车库内,确保安全。

三、检测检验规定

1、站内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圾分类的机关知识。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

2、管理人员应对圾收集车实行随机抽查检验,对所有自运单位的进展垃圾收集车辆,要求其逐个检查,认真鉴定垃圾成份,严禁有毒有害垃圾进场,并认真做好记录。

3、管理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4、管理人员有任对外来有车辆垃圾成分进行检验,车辆倾倒时发现有毒有害垃要及时制止其倾倒并责令其立即出同时向级部门报告。

5、工作人员应加强责任心,提高安全任意识。

四、安全管理制度

1、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和突击事件的应急处理训练,并做好记录。

2、站区重点部位应设置醒目警示标志。

3、发生事故时,管理人员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

五、消防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要将消防工程纳入保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做好经常性的防灾宣传教育工作

3、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制和消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4、按照规定标准配足消防器材,固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六、消毒工作规定

1、根据气候变化和蚊、蚁密度,调整药理和消毒次数。

2、做好消毒记录,每日要消杀面积药品用量进行详细记录

3、药品管理要远离办公、生活场所,严格药品领取手续和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剩余药品要及时入库。

上一篇:教育的有为与无为下一篇:风湿性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