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设计十篇

2024-05-01

商业建筑设计 篇1

因此, 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内涵, 从本质上说就是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而不仅仅是商业建筑的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只是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或者说商业建筑立面作为外部空间的一个侧面出现。虽然建筑的立面设计在习惯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但对现代商业建筑来说, 它不可能脱离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而独立存在。

1 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特点

1.1 广告化

在这方面, 建筑能以巨大的形象发挥独特的效果。作为一件商品, 它要以新颖的形象向社会推销建筑师的创作;作为一个广告, 它又能代表企业的实力, 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

商业建筑广告化的深层动机就是为被上层阶级主导的和被大众口味引导的市场经济服务。在这种商业利益的驱动下, 建筑物自然成了带有商业广告性质的纪念碑, 成为建筑师向社会及业主兜售的商品。因此广告性是现代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

1.2 商业化包装

商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 包装设计在商品竞争中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包装能刺激观看者的视觉, 引起顾客的注意, 唤起消费欲望, 包装还可以使单纯的技术产品附带上文化的属性, 并携带着设计者个人艺术倾向, 充满人情味, 满足人们对艺术的潜在追求。

建筑也是一种商品, 也要通过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引发消费冲动、实现价值交换。商业社会重要的包装意识和包装手法也同样渗入了建筑领域, 流行的建材和建筑式样会被建筑师包装进作品里, 成为塑造建筑形象、获取大众认可的重要手段。复制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酷爱包装的建筑师而言, 设计实在是太便利了。不过, 简单地肯定和否定建筑设计中的包装手法都是不可取的。

1.3 大众化

大众成为了消费主体, 成为商业极力讨好的对象, 毕竟是大众决定了消费的最终实现。大众的口味和喜好成为消费实现的最重要的衡量尺度和标准, 这必然使得当代的建筑商业化中带有强烈的大众气息, 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大众化成为必然。

大众化使得商业建筑外观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展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向。它使得商业建筑设计从少数社会精英的手里一步一步向大众手里转移, 广大平民百姓以大众的口味和喜好积极地参与到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 使得最终建筑的设计实际上是由建筑师和大众共同完成。大众化在为建筑设计开辟了新领域, 促进现代商业建筑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发展的同时, 显然也对建筑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就是建筑师必须善于从平民大众的口味和喜好中获取灵感和素材。

2 商业建筑的设计原则

2.1 客流规划是选择店址的最重要的因素

商业中心是消费中心, 从经济效益上讲, 商业中心必须满足整个城市消费市场的要求, 争取尽可能多的顾客;从成本效益上讲, 要争取最大的聚集效益, 要求最大限度地利利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所以, 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形态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1.1 相同客流规模的不同地区, 因客充的目的、速度、时间不同, 对选址条件有不同差别。

2.1.2 选择店址需要调查分析街道两侧的客流量规模, 选择客流较多的街道一侧。

2.1.3 选择店址要分析街道特点与客流规模的关系, 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 是选址的最好位置。

2.1.4 对于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 除了

被动适应客流规律之外, 还可以在原有路网基础上加以改善开发, 选择有开发前景的区域, 开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统, 主动地引导客流, 制造客流, 进而创造新的商业环境。

2.2 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是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因此, 它是制约商业聚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商业活动的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 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因此商业设施的选址必须是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地点。在商业的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下, 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小。所以商业中心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实质是:所有购物出行者到达中心的出行时间总和最小。

2.3 商业环境

选择店址应考虑设店地点附近的商店的规模和数量, 如果在同一地区内已有过多的同行业商店, 势必影响商店的经营效果, 此为趋异性。但是另一方面, 由于顾客希望就近广泛地比较选择商品, 以及希望一次购足所需的商品, 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趋势, 相邻而庙, 此为趋同性。

一般来说, 比较专一的商品, 顾客希望有广泛的比较和选择余地, 希望有集中的专门店。这种顾客以购买一类商品为目的, 对商业气氛、娱乐性、环境没有过多要求, 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 并比较其质量、价格等因素。

另外一此顾客, 购物的范围比较杂, 也比较随意, 或完全以休闲为主要目的, 当然不会去逛上面提到的结构单一的商业区, 而是希望到集购物、娱乐、休闲等需要为一体的综合商场。一般大商场就是以此为目标而设置的, 尽可能丰富功能来满足这类顾客的要求。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共生性, 即指商店依赖于为其他原因而来的顾客, 如商业中心区的小型商店设于大型商店附近, 主要经营小商品, 以品种齐全而取得优势。或开办大商场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务业, 有的经营连带消费商品的商店相互邻拦, 互为补充, 便利顾客。

2.4 地形特点

选择店址还要分析地形特点, 主要选择能见度高的地点, 如选择在两面临街的地点能见度就最高, 并且可以扩充橱窗面积, 增辟出入口以减缓拥挤, 这是最好的设址地点。位于街道的入口处、公共场所的迎面处都是能见度高的地点。有的地点如位于街道的凹进部位能见度就差。

2.5 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都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规定, 商业建筑的选址应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服从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

商业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师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载体, 也是满足商业地产项目需求的手段。成功的商业地产项目既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物, 也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文化艺术的浓缩, 对延续历史文脉, 彰显时代风貌, 传播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坚等.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和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1]曾坚等.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和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商业建筑设计 篇2

该项目地东临周市路、南靠年家浜路、西到康沈路、北起中大街, 处于周浦商业的核心区块, 是一座集旅游、文化、购物三重概念规划建造的浦东“新城隍庙”。它由高远集团斥资上亿元打造而成, 融合了周浦淳朴的民俗民风和独特的地方文化。

建筑采用仿明清风格, 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商业建筑群。青砖白墙的建筑外观、错落有致的建筑格局体现了浓厚的江南风情。主要入口处以八字外开城门型, 街内檐角飞翘, 形成江南特有的“一线天”式的商街, 颇具古色古香之韵。走在周浦的“小上海”, 仿佛有身处市中心的城隍庙之感。但小上海旅游文化城仍然不同于城隍庙, 虽有其外形, 是不是学到了内在的神韵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解析“小上海”

远远望去, 小上海的建筑外型的确与城隍庙有几分神似, 但身临其中, 却发现仍存在着较多的差异, 仅仅开业4、5年的“小上海”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城隍庙面前, 还是显露出了诸多破绽。

1. 块状布局零散分布。

除了沿街商业街外, “小上海”内部的建筑群呈块状布局, 数十栋建筑零散分布, 缺乏一条清晰的主动线, 支线错落密布, 因此经常使人有找不到方向的感觉。同时少了核心广场的设置, 不仅降低了商业空间的层次感, 在视觉上较为单调, 也错失了聚集人气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2. 业种配置缺乏组合。

在“小上海”内, 服饰零售的店铺占据着大半壁江山, 而之前所定位的“文化、旅游”的概念在其中根本无处可寻, 在仿古的“外衣”下, 其内在一如既往的“现代”。同时, 在店面形象、品牌档次上小上海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鲜见品牌商家, 主要以杂牌服饰、低档餐饮、小店为主。

3.大块绿化切断动线。

在动线布局中, “小上海”看似生意盎然的绿化成了其人流动线组织中最大的败笔之一。商业是需要人流互动, 大片的绿化不仅使得对面商铺“看得见、到不了”, 破坏了动线组织, 阻隔了人流的导入, 同时大片的绿化也大大挤占了人流集聚的空间, 有了景观, 而没了商气。

4.道宽设摊因小失大。

值得注意的一点, 在“小上海”原本宽大的主入口处多设置了一排临时小商业, 虽然说增加了少量的经营面积, 但结果导致里层商铺的视线被完全阻挡, 可谓“因小失大”。

仿古商业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开始, 国内涌现了一大批的仿古商业建筑。不论是在大的文化名城如北京、南京, 还是在小的古镇如锦里、浔阳, 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盖着琉璃瓦, 挂着大红灯笼的仿古商业建筑, 近年来这种趋势仍然有增无减。现在是一个多元文化时代, 前卫时尚的建筑有它们的吸引力, 源远流长了五千年的建筑文化也有其独特魅力, 仿古商业建筑是在新时代追寻和发扬本国建筑文化过程中的一种探索。尽管仿古商业建筑有些尺度还不合时宜, 有些形式还停留在对过去的直接模仿, 还有一些现代的生活内容与传统的建筑形式发生了冲突, 但我们都知道, 发展不是直线式的, 而是存在着反复, 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在探索和求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1.仿古形态所带来的建筑硬伤——透视性差。

由于仿古建筑本身的特定的形态特征, 特别是明清风格的建筑:飞翘的屋檐、雕花的门窗, 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商业建筑原本应有的透视性, 特别是二层。我们从小上海的物业结构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点:由于墙面透视性差的问题, 零售商业基本难以难以生存, 商铺的经营价值也随之降低。

2.建筑群布局杂乱——多动线、无核心。

曾有这样的例子, 很多大商家对一个商业项目的外部环境非常满意, 但一进到商场内部就马上放弃了进驻的想法, 往往只因为电梯数量不够。因此我们说, 商业体内部的交通流线如果不顺畅, 则非常容易将消费者拒之门外。

多为院落结构的仿古商业, 建筑单体数量多且排布密集错乱, 直接导致了商业动线的增多。缺乏合理的商业动线规划、使得人与空间的互动性大大减弱, 商铺价值也无法发挥出来。

3. 禁不起时间锤炼——易老旧、显斑驳。

明清风格仿古建筑多为木质构架, 时间一长, 非常容易出现掉漆、坑纹等现象, 墙体显得非常陈旧, 而商业的品质也因此下降。所以, 仿古建筑适时地需要“穿衣戴帽” (建设者对老旧建筑立面改造工程的形象说法) 但这却需要花费相当高的维护成本, 因为老旧的墙体每隔几年就要重新粉刷, 才能重焕新颜。

4. 店招难以古今融合。

现代的店招颜色丰富、形式多样, 但与仿古商业相结合, 便会产生一种不伦不类之感, 难以与古典气息的建筑相融合。我们说, 仿古商业建筑本身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和营销的空间, 更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传统文化、视觉享受的空间。而缺乏统一的管理, 杂乱的店招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杂乱无章且品质较低的印象。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启示一:结合历史文化底蕴。

建筑的外部特征成为把感情及态度从一人传递给他人的手段。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那些古朴的砖墙, 形式优美的牌坊, 精雕细琢的门窗, 从视觉上演绎了传统建筑的文化意象。我们到夫子庙观赏灯会, 于秦淮河上泛舟, 到豫园游湖心亭, 尝百年特色小吃……这些可以亲身参与的活动从心理上带给了消费者更深层次的体验。老建筑外观的历史感和内部的新内涵将过去与现在联系了起来,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得以融合, 这就是仿古商业建筑的魅力所在。

因此我们认为, 仿古建筑应选择建在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的区域地段。有历史才能体现特色, 在商业竞争激烈的今天, 只有真正具有文化含量与商业时尚元素结合的商业, 才能吸引消费者, 而非简单的外观造型。

启示二:商业动线清晰。

商业建筑空间的价值及其提升由诸多因素决定,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 商业空间价值的最大化体现在能够吸引充沛的人流并使其在此区域停留。对于商业地块来说, 充沛的人流来自于对商业建筑空间交通动线的有效组织。仿古建筑亦不例外, 合理清晰的商业动线不仅能吸纳人流, 更促使经营价值的最大化。

启示三:改进设计思路。

我们提出, 仿古商业不仅仅体现建筑的特色风格, 更应结合商业独有的经营功能。国内的仿古商业建筑形式基本上仍停留在具象的模仿之上, 简单地将古代建筑元素附加于现代建筑形式之上, 忽略了与商业功能的结合, 从内部的动线组织, 商业氛围的营造、其他细节的处理等等都需认真地考量, 而纵观如今的仿古商业, 差距还是存在的, 因此我们认为, 对于仿古商业建筑设计的思路、理念仍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

启示四:透视商业元素。

如前文所提及的, 由于仿古建筑本身形态的限制, 致使商业的透视性较差, 在繁杂的外立造型掩盖之下, 商业完全隐匿其中。因此我们认为, 必要的建筑改造能够使得商业元素凸现, 增强透视性。

我们可以从豫园的湖滨楼改造前后, 来窥视一二。原本靠湖面的封闭墙面、窗框改造后, 成为了镂空造型, 这一设计就大大增加了店面的透视性。 (如图11)

启示五:复古店招与建筑融为一体。

对于店招, 我们仍然建议以传统复古店招为主, 使之与建筑本身完美融合, 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 提升商业品质。城隍庙对于店招的设计值得借鉴, 古色古香, 是商业, 更是一种文化。 (如图12)

结语

不可否认, 仿古商业建筑的确存在着诸多缺陷, 但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 它们是建筑师追寻和发扬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种探索。而且, 仿古商业建筑所独具的传统文化特色仍然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欢迎, 他们不仅可以在里面购物, 同时也可以旅游、休闲、感受文化, 而仿古商业建筑因其形式的特殊化, 也极具识别性。

探析商业建筑表皮设计 篇3

摘要:本文结合实例,归纳总结了高技派建筑通过表皮体现出来的文化、艺术、生态、和技术性,从对建筑表皮设计的基本概念、探讨现代建筑表皮、建筑表皮设计的发展历程、商业建筑的媒体化、流行性、独立存在性、多元化等方面轮速了题目。展示了表皮在当代高技建筑创作中运用的一些重要手段和技法,以期对建筑师设计创作有所启迪。文章旨在与同行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建筑表皮;表皮设计;艺术;建筑文化

引言:每一栋建筑的表皮设计都是重要的组成条件,进行对结构的研究能够让人们更了解清楚建筑相对其它艺术而言,具有其独特的特殊性。文章选择了当前较为流行的建筑表皮结构艺术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了高科技建筑通过表皮体现出的文化、艺术、与技术性,展示了表皮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运用的一些重要手段。

正文

一、建筑表皮设计的概念

表皮是来自于生物学的词汇。所谓建筑表皮,大概是指人们通过触觉视觉直接感受到的建筑表层,包括内部和外部,其概念与建筑外墙有一定区别。建筑表皮的功能主要有保温、通风、遮阳、隔音、隔热、采光等。建筑表皮设计即是指设计师设计出的建筑表层既满足一定的功能,一般来讲,建筑表皮包含着建筑的墙面、地面、屋顶等位置,即是建筑主体的围护物,又能够美化建筑外观的综合构思与设计,是形式与功能的高度统一。商业建筑作为现代城市文化的载体,不仅具有娱乐休闲功能,更是向消费者传递商业信息的重要载体。

二、现代建筑表皮

在目前的建筑设计领域中,作为一个组成传统建筑物主要部分的建筑围护系统,逐渐被人们称为是建筑表皮系统,传统的建筑立面设计也开始改称为建筑表皮设计。追究原因,传统建筑围护系统所包含的墙体、门窗、屋顶等构件名称,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建筑在部件组成与功能扩展上的要求,现代建筑表皮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由各种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幕墙,还可以把各种材质的遮阳百叶、卷帘通过各种构成手段吗,组合出全新的建筑表皮。对于现代建筑而言,透明建筑表皮的演化将会是建筑技术不断进步最主要的体现。

三、建筑表皮设计的发展历程

1、从古代到二十世纪前半叶,从古代宗教建筑的立面装饰处理到密斯设计的玻璃幕墙立面都属于建筑表皮设计。可是古代建筑的表皮设计主要注重塑造美学的形式以及象征的意义上面。而以密斯为代表的一些现代建筑师,关注的则是建筑的空间与体量,特别是“空间”,已经成为现代化建筑的标志,其创新和变化影响到整个时代的建筑意向。

2、二十世纪后半叶,现代建筑的一元化局面遭遇了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建筑表皮开始呈现多元化倾向,人们逐渐对其重视起来。但是那个时代著名的建筑师文丘里,在其出版的划时代名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把建筑的问题分解为表皮问题与空间问题,指出在有限的空间创造之外,还有无限丰富的表皮创造的可能,阐述了表皮创造的独立性。

3、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建筑的发展,表皮设计亦然成了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核心。表皮不再仅是内外部建筑空间的分界线,其对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充分利用,逐渐转化为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界面,起到了成为分隔建筑室内外环境和能量的作用。

四、商业建筑媒体化

媒体和信息是息息相关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建筑表皮媒体化,正是一种商业建筑经济化的完美体现。凭借着不断创新突破的信息技术,传媒的传播能力得到了空前提高,这就帮助到展现商业建筑表皮而非建筑的功能空间。商业建筑外墙的橱窗、巨大的商业广告、广告柱上的灯箱、露天的电子屏幕,无处不在的各种视觉媒体,不断地制造、更新、传递着最新的流行信息,这些信息不断地刺激着大众的多重感官,吸引着大众的注意力,这样的效果正是建设商业建筑的价值体现。

商业建筑表皮在信息时代成为了某种装置符号、某种与结构分离后不断变化的信息表皮,最直接的功能就是其本身就是传播信息的广告媒体资源,使得商业建筑在城市中心区得以充分地实现其商业价值,也起到随时随地引导着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作用。

五、大众流行性

“流行藝术”的释义称谓,也可以译为“波普艺术”,在西方被称为“Popart ”。是源于最早的时期英文中的“Popular”一词的缩写——“Pop”,

“PopArt”因此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艺评家劳伦斯·阿洛韦提出来的,大意是指那些“普通的、通俗的、流行的、大众的、”艺术形式。商业建筑的大众流行性则主要体现在它比一般的流行艺术拥有更加庞大的群体以及更深刻的影响力。

“色彩”是一个流行性的重要风向标,也是最容易被大众传播和接受的因素。上世纪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表皮色彩多数是以白、灰、黑、等中性色彩为主,建筑整体风格太过工业化、冷峻粗糙。而信息时代下的商业建筑,色彩大胆、丰富鲜艳、多样多化,更加形象地体现出商业建筑本身的品牌特征与内在特性,也迎合了大众享乐主义的消费氛围。

六、独立存在性

与现代主义建筑“形式追随功能”不同的是,信息时代的建筑表皮不再是依附建筑功能主体的存在,而是具有深刻的独立存在性,成为表达建筑意义的重要载体,商业建筑也不例外。这是信息时代建筑表皮的基本特征,也是后现代主义特征。在强大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建筑表皮从属于结构或功能的关系被瓦解,建筑的功能性和建筑表皮所传达的意义取得了平等的地位。信息化时代促使了建筑表皮的觉醒。数字信息技术所孕育的力量,削弱了甚至是颠覆了表皮与功能、表皮和结构间的关系,而且为建筑表皮的觉醒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同时渗透到建筑本体的科技力量与信息技术,使建筑行业可以应对更复杂困难的建筑表皮,让表皮设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可实施性及自由度。这点正是信息时代背景下整个现代建筑表皮的特征,商业建筑表皮的发展只是其中的典型证明。

七、多元可变性

商业建筑本身的特点,为了刺激大众消费行为的发生必然使得建筑载体要吸人眼球且令人印象深刻。所以信息化的力量必然使商业建筑表皮的多样可变性觉醒,使得其表皮特征朝着更加多元性的方向发展,甚至是某些我们现在无法预知和从未实现的形态。这个恰好又是和大众流行所对立的特征。

采用强大的数字工具,建筑师就可以让任何形状的表皮赋以各种各样的材质,也可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排除传统的建筑语言符号的变幻莫测的表皮,而这正是现代信息化背景下的商业建筑显著的特点,更是未来商业建筑更受欢迎追捧、令人兴奋不已的地方。

八、过度追求商业建筑表皮的负面作用

现代建筑表皮所承载的视觉信息越来越庞大,如果信息“泛滥、超载”就会造成民众的“视觉污染”。严重破坏到民众对建筑物的阅读能力,造成审美主体出现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建筑开始建成,光鲜华立的建筑表皮会让消费者应接不暇,导致出现视觉污染,从而无法满足“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九、结论

追求商业建筑表皮视觉效果是商业建筑表皮数字化、消费化、以及大众化的体现。对于未来商业建筑的发展,作者认为商业建筑的表皮除了继续保留一些基本特征外,应该朝着更绿色化、人性化的建筑方向去发展,实现表皮的低耗节能处理与商业信息特征的平衡点,这个也是整个建筑设计重要的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在不同时期下,全球各地会陆陆续续诞生各式各样的建筑特征。而中国目前社会在高速的经济发展背后,开始进行理性思考,本土化地域化的建筑思想重新得到重视,整个社会正逐渐实现精神文化的本质回归。在未来的建筑创作中,商业建筑设计的发展将会更加持续久远,因此我们不应被视觉文化的浅层迷惑,抛弃对形式的盲目跟从,创建一种新型的思考建筑设计模式,这样才能推动整个商业建筑领域表皮的发展。

虽然目前我国的高技建筑创作仍然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可是通过不段的探讨与学习,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建筑师必定会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高技建筑以适应这个多元化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李鋼,李保峰,龚斌.建筑表皮的生态意义.新建筑.2008 年02 期.

[2] 亚历山大.考帕.建筑外立面速查手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

[3] 布正伟. 结构构思论———现代建筑创作结构运用的思路与技巧[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

[4] 江滨,高嵬. 二维设计基础·平面构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9 - 42.

[5] 戴航,高燕. 梁构·建筑[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 3.

[6] 吴焕加. 雅马萨奇[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6.

商业建筑设计 篇4

摘要:创新知识及方法、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应用在商业建筑的前期方案设计、后期与商业招商(租)平面布局及业态结合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呈现出互动互补的的趋势,为营建创新新颖的建筑设计的表现形式及营造业态丰富多彩的并有机组合的商业气氛与环境,创造出建筑设计表现环境空间与商业氛围密切紧密结合的形式,分析具体的商场、写字楼成功案例,归纳出如何成功运用创新的思维与方法及实践,通过商业建筑创新的理论总结并运用推广于引类商业建筑的创新拓展中,进一步打造具有创新新型的商业建筑及商业商场环境及对应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创新 创新体系 创新实践 创新方法 创新型商业建筑

悦达889广场位于万航渡路889号,是一幢办公与商场结合的商业建筑,外观沿着长寿路具有巨大圆弧面的写字楼外观及沿万航渡路展开沿街的商业商铺布局,裙房全部为商业布局,而塔楼与裙房通过巨大的三维钢构云顶进行连接衬映,营造出创新独特的建筑表观形式及环境,而内在的商业表现形式、平面布局、业态组合、空间体系中环境装修、光照、机电空调的建筑因素采用,全都体现了具体的创新方法的运用及创新思维的体现。

一、前期方案设计的创新采用

1、由于悦达889广场占地位于长寿路与万航渡路的交叉处,北面与东南面皆为住宅区,前期的规划设计方杂如何满足周边建筑日照时间的需求与周边环境划界,防火登高区域规范的满足,无不影响方案的采用,而采用新奇的建筑外观必与各种建筑规范的要求产生冲突,而按创新方法运用:设计团队经常性的头脑风暴会议、采用价值工程分析,各方案评价过程采用优选法等具体方法的运用,确定初期方案的优劣及定位、定型,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保证了创新新颖建筑的前提方向性,如原定方案为裙房之上设计为2栋15层的办公写字楼方案,可满足与居民区的日照分析内容,但容积率又不能充分利用,而后又在距离居民区最远的万航渡路与长寿路交叉地域中安排1栋30层的写字楼,而距离居民区最近的立面造型采用退台的形式,分别于20层与25层的标高处,向远离北面居民楼进行退台的处理,保证了与北面居民楼的日照间距空间距离,此类创新方法的采用,就是“和田十二法”创新方法中“加一加”、“减一减”方法原则并用的措施;

再如原初步设计方案,由几家境内及海外设计单位分别各自方案设计,而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委托境外的设计单位凯里森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直至最后的施工图建筑设计,亦可看作是优选法的具体实施运用,顶尖的建筑师是保证创新源泉创意灵感的起源。

2、裙房的商业平面布局创新、策划定位,亦紧跟市场的风向趋势并跟随市场的热点及时进行调整及最新重新订位,亦可以说,为了招商客户的需求绞尽脑汁挖掘建筑平面、空间,从租房内部至公共区域全方法的找寻合理的着手点,尽力满足招租的条件,最终商场业态的组合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商场的组合形式,亦使创新运用于商场商业使之呈现出多彩多姿的变化及独特的魅力形式,亦体现出创新思维中的组合思维、联想思维的实际运用,相比传统的大百货形式,悦达889广场更注重于shopping mall的形式及购物给予人的自身体验及各商户的商品,商场内涵的服务装修的环境氛围,吸引购物人群的品味及购物人群品质的内在导聚导向,使商场中的人、物、内涵由内至外、由外至内,在商场中的每一层的平面及每个商户区域的各个平面空间,呈现多样有机并随机变换的各式组合,逐渐向从市场导向到研发导向的商场平面及业态组合创新;慢慢地由商场市场价值提升到一种商场文化价值的形成,也是一种综合型知识在市场价值之外再加上商场本身内涵的商场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了商场本身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服务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竟争力。

3、创造商业建筑中建筑形式的统一与分化的模式

悦达889广场分办公塔楼及商业裙房两种业态完全不同的商业业态的组合,而商场的同层、不同层又有不同的业态如何按符号型知识为基础,提高商业建筑的附加值从而提升了商业建筑本身的市场价值颇具一番心思,由于悦达889广场外观依地形呈曲弧面扩展,而立体空间又有弧形3D造型的云顶钢构玻璃形式,本身的建筑外观形式就寓意了建筑本身具有云间似水流动的动态行云般的理念因此内在的各标识采用云端水流线条的形式,而装修的主导风格亦与此相衬应,如办公楼内走道的墙壁面采用如云顶云间线条相似的扭纹玻璃局部装饰,裙房商场的主立柱采用于铝板透切的水纹进行包装,公共走道的天棚顶采用具有水纹样的木饰面铝板,公共空间的楼板采用石膏板的水纹样进行墙裙装饰,此等装饰的设计及理念更多采的是侧向创新设计的具体运用,而商场内中厅两侧的整体设计理念却又完全不同,一侧采用现代简洁的外在形式寓意浦东的新派现代感觉,而近西面一侧采用石材古典造型的形式,寓意浦西的深厚文化底蕴,而各材质却又能体现云水间的线条饰样,此类又更多的是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创新思维的进行整体设计运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二、采用全面创新管理的理念去推动完善商业布局设计的合理性市场性价值性

1、商场的布局设计理念更多采用全员创新的手段,进行全价值链的优化设计,建筑设计与市场招商商务人员的密切配合有了大致的建筑总平面后,交由招商市场人员,根据招商策略计划,对潜在客户的分析及配置,预先规划出一个招商商户分布初期平面,然后交由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分层的内部分割设计,而期间主力招商客户的确定,为分层商业布局的定性起到了支撑性的作用,主力客户一旦确定下来,邻近的租户亦采取与大型主力户型相辅互补型的业态,尽量做到高低配置、业态互补,人流组织流动连贯,如原悦达889广场原初期设计地下一层为酒吧街,而现实却调整采用两侧为大型超市型业态,一家为家居型,而另一侧采用高端海外进口食品型,中间采用饮食、小型数码产品、冷饮、美甲、饰件品等相辅互补高低搭配,充分利用大型超市的人流、顾客购买力分类所带来联动效应,由此若无招商人员的介入,此类建筑设计平面分割没有一点的市场性,可行性,纵然设计出来可能起到的“守株待免”空置无租的效果;同时对各具体的商铺分割平面设计按市场市务人员的需求,尽量做到既灵活分割,又可聚合集成为一间大型商铺的模式,而商户的需求,为全员创新中客户需求体现;同时物业服务人员对于商场平面布局亦有自已的理解,提交设计人员后,以商场周边的人流、车流的组织各种服务设施的布局起到了建设性、决定性的作用,如悦达889广场车库进出口的处理,原设计为单向进出口实际采用市政主入口为双向进出口形式,方便车流的组织、办公楼大堂垂直电梯采用高低速区的形式,亦为常用的垂直电梯组织方式,此种皆从物业管理角度得出的经验总结。

2、全价值链创新对于商业建筑平面布局设计的促成与发展通过对商业建筑设计的平面布局的整合,提出招租平面的价值主张,先行向租户介绍商场的价值表现,提出与客户(商户)的主张利益结合点,以商场方的租金(价值)与租户的收益相关联,以促成双赢的局面形成,而通过价值实现过程,将租户的各项要求,融入建筑平面分割中及相应的建筑机电功能中,通过满足招商商户提出的具体的水电风气用量的要求,而才能实现商户进场,否则则不能实施,如很多餐饮客户对用水、排污用气要求较多,而原设计布局没有考虑余量和布置,则不能有些区域任意安排,而平时商场的各种营销宣传就是商场价值传播的过程,各种营销中的商场平面布局的宣传,既是对商场整体的宣传亦是对商户(租户)个体价值的宣传,使商场各顾客客户对于各租户的商品的价值产生兴趣及吸引力,从而才能使购买商品的行为在商场中实现,通过租户对于商场的租金敏感度的体验而实施其出售商品的定位、定价,进而使顾客对于各商户的商品价格(价值)有体验并在商场的建筑平面空间的布局中产生购物的体验,进而使商场租户购物人群的价值取向集中到一起,才能使商场中上述三方形成良性的互动,进而完成商场实现租金收益的价值主张的实现,所以商场平面布局设计的采用及实施,对于商场的价值主张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故而通达巧妙的设计构思,微妙的商业设施的分配,使各种最新的租户商品销售及顾客最新的消费需求、欲望及体验都能在创新的商业平面布局中进行结合及实现,进而使创新出来的商业平面布局设计氛围、表现形式得出价值的实现,产生巨大的效益,从而间接提高了商场的市场竟争力。

三、使用创新洞见模式,关注未来商业发展趋势并进一步调整商业的平面布局及各种组合,争取创新商业模式成功

1、现有的悦达889广场从09年开业以来已通过两年多的运营调整,其间商户的进出亦体现正常的趋势,90%以上的出租率达到业内的超高标准,租金收入稳步增长,商户、业主、顾客三方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态势,其间为满足市场营销的需求,多次进行营销模式的促进改变,除了传统的国家法定假日的营销及活动开展外,研究人们消费需求模式的改变、发展、未来趋势,并研究商户的行为、模式、发展、而进一步进行商业平面(业态)调整;通过官方微博及网络互动,进行互联网络宣传、营销并进一步加大比例,为近年来营销的新趋势,而商场的网站,从各型商户到招商条件、商场本身介绍无一不全,及时吸引了年轻一代的目光,引导消费行为,加强消费品牌的植入,都是一种主动培养未来消费趋势的主动创新洞见,如同南京西路、淮海路等商业区域的逐渐形成,通过本身一点的商业商场形成成片的商业网点网络、近而形成热点商业区域,达到曹家渡商圈的最终形成。

2、采用非常规的具有创新模式的商业设施的调整及对新颖产业新型模式商户进行导入和引进,营造独特的商业布局和业态,使商场的品牌营销传播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赢得租户和消费顾客的吸引力,积极引进具有文化内涵的营销活动如各种艺术家的获奖雕塑展,公共区域增加带有云水间纹样式的石椅,延长消费人群的驻留时间,增加快餐、咖啡厅业态布局吸引年轻人的消费,使得在商场的玩乐体闲时间增加,从而带动其它业态的发展,而增加年轻人群的消费力,而体充健康保健型概念商户的引进,增加了年长人群银发消费能力,而餐饮早教儿童摄影文化培训书店游乐场,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人群吸引力,同时通过新颖的商业装修环境的调整,做到商户户户不同,而又有贴心人群相同一致的服务理念及服务行为,使商场本身各平面布局多彩纷呈,满足消费人群从老年到幼年的各年龄的需求,满足特定人群如商务人士成功人士的小众需求,对于主流消费人群的突出关注和购买力的统计,进而进行业态布局的主力型调整,增加商场业主方及租户商户的现金流入,做到商场各型收益的最大化。

3、而予见人们的未来消费模式、行为,调整经营布局的变化,如近年来网络电商的崛起,对于实体商场的冲突已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化被动为主动为互动互相融合,进行网络虚拟化与实体商户的互动促进交联,而又保持各自特征的消费行为,实体商场给人以亲身的生活体验并增加互动人际交往的行为习惯,而网商以快捷满足人们的目的性消费为主,却又各自的特点不同,发展各自的营销方式形为,使两者结合促进,形成商户的多种渠道经营和多种的赢利模式,从而使实体商场保持存在优势和理由,此类消费营销行为的未来模式,只能越来越多,而保持创新的眼光及能力,抓住上述的趋势、行为才是保证商场竟争力的要素之一。

四、若保持创新新型的商场成功模式,采用创新管理亦为同样重要 悦达889广场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由专业的商业经营团队进行专业的招商、运营及经营品牌的输出,又进一步带动商场租户流的进出和互动;采用创新的招商宣传手段,以全员的创新促进,使人人参与管理的模式深入商场经营的每一阶段,以专业创新的营销策划,保证商场的价值得以传播,认同,使得商场的任何创新的平面布局、规划、设计最终被租户、顾客认可,最终产生经济效益,实现创新平面布局业态的成功。

浅析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城市建设呈现突飞猛进的趋势, 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随之而来的商业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大大改善了城市的景观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商业建筑不仅仅要有合理的功能分区, 还必须要有合理的安全疏散、交通组织、消防救援等, 否则一旦发生火灾, 造成人员疏散不及时, 救援不到位, 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商业建筑的人流集中性以及功能的复杂性, 消防设计成为商业建筑的重要问题, 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分析国内的火灾案例, 不难发现商业建筑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 因此我们应重视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

1 商业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性

商业建筑的特点:1) 单层面积大, 防火分区多, 疏散距离长, 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较混乱;2) 发生火灾时, 很多外窗被广告牌覆盖, 造成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快, 消防人员不利于援救, 增加疏散难度;3) 人员多容易出现混乱现象, 而且人们在疏散过程中, 有一种惧怕的心理, 喜欢向熟悉的、明亮的路线疏散, 也增加了疏散的困难。

商业建筑的功能分区合理, 交通路线舒畅, 人员安全疏散方便快速, 不仅反映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同时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从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性为设计基本点。对商业建筑进行防火设计, 应从商业建筑的特点出发, 合理处理好建筑功能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安全疏散和避难设计危及人们的人生安全, 因此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是商业建筑设计中重中之重的关键。

2 商业建筑消防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长期的工作中, 笔者发现商业建筑的商家一方面为了更好的吸引顾客的眼球, 在商业建筑的外立面使用了大面积的广告牌, 造成了消防人员救援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更多的创造高的经济价值, 在建筑内部一味的增加商业面积, 减少疏散面积, 增加了整栋楼火灾的危险性。对这些问题, 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外立面广告牌过大, 影响消防救援。

广告牌是商业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立面元素。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眼球, 尽可能的做大广告牌, 这样就妨碍了消防人员的救援。如3月17日贵州都匀市匀中大厦发生火灾时, 消防人员及时赶到进行救援, 但遗憾的是水枪的水无法射进大楼, 都被巨大的广告牌挡了回来, 延长了救援时间, 使整体损失变大。

2) 楼梯疏散宽度达到要求, 但是开门大小不足。

商业建筑内部疏散楼梯的梯段宽度满足商场的疏散宽度, 但是疏散门没有梯段宽, 造成人们在实际火灾中只能达到疏散门的宽度, 造成整体疏散宽度的不够。

3) 商业内部功能随意修改, 造成实际疏散宽度不够。

某些商家为了尽可能多的利用内部空间, 减小疏散宽度, 把一些商业内部的储藏间改成店铺来经营, 造成了实际存在商场的人数增加, 使其原本的疏散宽度达不到实际的需求。

4) 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宽度分布不均, 造成实际疏散的“瓶颈现象”。

在计算疏散宽度后, 为了有效的利用空间把楼梯放在一些没有用的角落, 有的时候就会发现某个防火分区内的疏散楼梯较多, 而个别防火分区还需借用别的防火分区的楼梯, 这样就造成了实际疏散的“瓶颈现象”。

5) 顶部采用钢构架, 虽进行了防火处理, 但实际耐火性能不高, 发生火灾时, 造成建筑坍塌, 影响疏散。

现在很多商场喜欢用钢构架顶棚, 这样既可改善光线, 又可形成丰富的室内空间, 但是钢构架即使是采取了防火措施, 还是容易在火灾中发生坍塌现象, 这样既容易砸伤人, 又影响人员的疏散。

6) 建筑设计采用自然排烟设计, 但实际使用过程中, 外窗已被广告牌覆盖, 降低排烟效果, 缩短了可疏散时间。

商业建筑外立面开窗, 虽然可以按照自然排烟设计, 但是实际上建筑外立面的窗户都被巨大的广告牌遮挡了, 造成了室内的空气不能与室外的空气流通, 在火灾中使其浓烟不能往外散去, 造成可以疏散的时间减少。

7) 每层防火分区数量多, 并且商家为了内部使用方便, 大量采用防火卷帘替代防火墙。

但实际使用过程中, 防火卷帘的火灾延续时间只有1 h, 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5.3条第1款第1项“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 h”的要求, 严重影响着商场内部的安全疏散。防火墙对商业的内部经营不如防火卷帘的影响小, 因此很多商家就直接把防火墙改成防火卷帘, 造成商场可疏散的时间减少。

3 对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的对策

1) 商业广告牌大小位置确定, 合理设置排烟设施。

在商业建筑中, 首先规定商业广告牌的大小和位置, 使其不影响商业建筑的消防救援。避免商业建筑外窗被广告牌遮挡。也可以确切的定性建筑内部的排烟形式, 根据排烟形式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设计, 从而使其满足建筑防火的疏散时间;其次采用机械排烟设计时, 应注意机械排烟口的位置, 使其避开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防止出现烟雾随着人流动;最后, 机械排烟口的开启区域要合理设计, 使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这样在火灾中可以防止因远端排烟口打开加速火灾蔓延。

2) 疏散门、楼梯宽度统一。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计算商业内部的疏散宽度, 使其疏散楼梯的梯段宽度要满足本层所需的疏散宽度。由于每层商业的疏散宽度计算公式不同, 造成每层所需的疏散宽度不同, 因此在设计中要注意每层的梯段宽度是否满足本层疏散所需。同时要注意疏散门的宽度是否也满足本层疏散要求, 在设计的疏散宽度中, 应按照技术规范, 取疏散门和梯段宽两者中最小的值为设计疏散宽度。

3) 商业建筑内部功能确定。

在设计中的储藏室或者办公用房等, 在实际的应用中应按照设计的功能进行使用, 不宜改造为商业店铺。如要对其功能改变, 需计算本层设计的疏散宽度是否达到本层所需的疏散宽度, 如达到则可以进行修改, 反之则坚决不可进行功能的改变, 否则在使用中是不能满足消防设计要求的, 如遇火灾, 则宜造成重大问题。

4) 疏散宽度平均分布, 严格控制疏散距离。

在商业建筑设计中, 首先要计算本层所需的疏散宽度, 再对其防火分区进行划分, 使其疏散宽度均匀地分布在防火分区内, 使人员可以双向或者多向的疏散, 同时尽可能的使其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两个疏散楼梯。在满足商业的疏散宽度的同时还需要满足疏散距离, 以免造成疏散人员在疏散时来不及跑入疏散楼梯, 同时在装修审核中, 考虑商业的业态分布形式, 综合考虑商业的疏散宽度。

5) 防火卷帘的选用和使用要合适。

在使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进行防火分区时, 应注意其总宽度不能大于防火分隔物的1/3, 或不应大于20 m。生活中大量的商业建筑火灾案例显示, 防火卷帘的耐火性能低, 容易导致火灾蔓延, 影响人员疏散, 因此在设计中要采用包括背火面温升作为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 提高防火分隔的耐火性, 争取疏散时间。

4结语

当今, 人们对物质需求越来越多, 商业建筑的人流也越来越多, 其建筑消防设计也显的更加重要。对商业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广告牌和疏散宽度等问题, 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和商店建筑设计的要求, 使其消防设计更加有利于火灾时的疏散。

摘要:从商业建筑的特点出发, 分析了商业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结合商业建筑的外部与内部的消防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如外立面广告牌、疏散楼梯、疏散通道等消防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以期指导消防设计。

关键词:商业建筑,广告牌,疏散楼梯,疏散通道,消防设计

参考文献

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问题研究 篇6

1 居住区商业建筑造型特点

居住区商业建筑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和性质, 在建筑造型上也往往反映出其独特的性格和特征, 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1.1 整体性

居住区商业建筑的整体性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

1.1.1 风格的整体性

某些社区中的商业建筑风格与其住宅的风格保持一致, 这给整个社区奠定了一个基调, 成为一个社区的整体风格。有些风格是历史遗留的, 有些是人为塑造的, 比如现在流行的英伦风格、古典风格、现代主意风格等。例如, 采用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的居住区商业建筑, 通常采用经典的三段式仿石立面使整个造型浑然大气, 而细部的精雕细作体现出欧式浓郁的欧洲风情。

1.1.2 色调的整体性

通过构成商业空间的基本色调来统一整体造型。色彩的调子大体可分为对比色和调和色两大类, 对比色不是指简单相异色彩的叠加, 而是仍存在一定的主从关系, 这种色调使空间统一中蕴涵着变化;而调和色最易形成整体感, 色调最易统一, 即使有变化也只是同类色的协作关系。

1.2 标志性

商业建筑是社区内必不可少的服务场所, 因而其建筑造型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并以其整体形象、局部形式、环境设施或装饰色彩的独特个性形成人们观赏的视觉焦点, 显示了特有的标志性意义。尤其是集中式商业建筑, 体量大, 形态多样, 己经成为一个社区的醒目标志性建筑。

1.3 区域性

本文中的区域性是相对于地域性特点来说的。虽然商业建筑带有浓重的现代气息, 但也可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 其建筑形象也可以带有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印记, 显示出自身的地区性特色, 建筑造型的地域性特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它主要表现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三方面的影响。这是我们所说的地域性, 而区域性与其的区别只在于, 它属于更小的范围, 是以社区为单位, 让建筑体现一个社区原有的文化背景与特色。如现在上海有许多老社区还一直保留着一些老的建筑、古井、老街。这些历史遗留的痕迹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 使之成为一个地区的特色。

1.4 综合性

具备综合性的功能的商业建筑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因此, 社区的商业建筑既要满足居民的日常购物需求, 还要能提供一些必需的休闲场所, 除了可以消除购物时的疲劳, 同时还可以作为居民邻里之间的一个交流空间。

2 居住区商业建筑造型设计的要素

2.1 形体

建筑形体是内部功能空间的外在视觉表现, 并受外部环境和审美要求的制约。建筑造型设计即是以视觉形象体现主观审美要求的过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建筑造型的考虑往往是与建筑内部功能组织和空间布局同时交互进行的。首先, 在进行功能分区的同时, 设计可将建筑空间归纳为若干个功能体块作为造型设计的基本空间素材。对于建筑来说, 其功能体块的组成和规模大小是由设计任务决定的不变因素。但是其布局、形状和造型处理却可完全不同。从功能分区是功能体块的形体选择, 到空间布局中结合造型意匠对形体关系的调整, 直到最后完善形体的功能和审美意义对其造型进一步的加工, 这就是形体要素在建筑造型设计运用中逐步演变的完整过程。

2.1.1 功能空间的形体选择

反映建筑使用功能的空间体块应选择空间形式合宜、并符合造型设计要求的形体。一般从工程技术的角度考虑, 常采用外形简单、规则或几何关系明确的建筑形体。特别是基本几何体, 不仅便于工程实施, 而且在视觉效果上也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建筑常用的几何体可以立方体和圆球体为原形, 分为平面体系和曲面体系两大类。各种基本几何体都显示着特有的视觉特性。有两种、三种或多种几何形体构成的复合形体仍具有明确的几何组合关系, 具有丰富多姿和灵活多变的组合造型, 可以充分表达建筑使用功能的内涵。

2.1.2 形体造型的加工处理

(1) 削减法

又称为减法, 即使按照形式构图规律切削或挖去基本形体上的一部分体块, 以达到修正形体视觉形象和创造富有造型细部的设计目标。这种手法在追求简洁、精巧的交通建筑造型中较多见。

(2) 添加法

此法恰与减法相反, 即是在建筑基本形体上添加附属形体, 用以丰富和完善总体造型的手法。

(3) 分割法

这是一种消弱形体的体量感, 化整为零的处理手法。它以增加形体的层次感, 使单一形体变为多元组合形体, 或用以改变形体的比例关系, 调整尺寸感, 创造出服务区综合楼新的视觉形象。

(4) 转化法

这是采用从一种形体过渡到另一种形体的渐变手法创造新形体的加工处理手法。构成形体转换的因素包括形状、方向、大小、角度和曲率等几何要素。这种新形体因几何关系复杂, 传统结构形式难以实施, 当代建筑材料技术的进步, 为其发展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2 色彩

色彩是环境中重要的视觉元素, 它和形、光等视觉元素一起传达建筑环境的信息及语言。它依附于其他元素而存在, 又和其他元素紧密相连。色彩相对于其它视觉元素, 更加直观和鲜明并且富有情感。色彩在商业建筑中的运用比较突出, 分表现了它在塑造建筑个性和营造环境氛围上的重要作用。色彩要素在配合形体、材质要素的运用中, 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2.2.1 色彩与形体

1) 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外墙面在建筑立面中占比重较大, 因此外墙面的色彩基调, 对于整个商业建筑尤其重要。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城市商业中心有区别, 前者更强调的是它的区域性, 因此, 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基色调应该与整个社区的基色调保持一致。同时, 单纯统一的色彩还可以将复杂松散的形体关系转化为简单统一的构成关系。

2) 在建筑细部运用色彩的对比来加强建筑形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 在建筑形体需要着重表现的部分 (如凸出的门窗等) 相对提高色彩的明度和对比度。

2.2.2 色彩与材质

色彩是材料的天然属性之一, 各种材料都有它的自然本色与自然环境有很强的亲和力。随着科技进步, 材料科学的发展, 用于设计中的材料日益增多, 其中包括新发现的天然材料和新创造 (下转第126页) (上接第141页) 的人工材料。因此作为建筑审美情感表达的色彩, 也更加绚丽多彩。而各种材料的质地、质感更加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材料的质地是它的表面的粗糙或光滑的程度。

3 结论

未来, 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发展将呈现:整体化倾向、综合化倾向、高效与省时倾向、区域化倾向、生态化倾向;同时, 其建筑设计方法多样化, 像模拟计算法这类区别于传统的理论方法将逐步完善;最后, 学科将更加综合化, 涉及到建筑、景观、规划、管理、政策、商业、数学、计算机等多个领域, 因此, 一个成功的作品需要多方面协调才能更好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顾馥保, 主编.商业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琶洲商业综合体建筑消防设计 篇7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多种公共空间的集合体,形态上呈现出高层裙楼、多层地下商业和超高层塔楼的复合体,由于其规模庞大、功能复杂,可燃物多,容易发生消防安全管理疏漏,火险隐患多,一旦起火,容易造成大面积火灾。实例证明,综合体建筑发生火灾,火势蔓延更快,扑救、疏散更为困难,容易造成更大的损失。

为减小火灾损失、保证人员安全,消防设计是综合体建筑的安全设计重点之一,本文以广州琶洲商业综合体为例,对商业综合体建筑消防设计进行分析。

1 项目概况

琶洲综合体(图1)由一座六层高层商业裙楼、两栋超高层办公塔楼及三层地下室组成,主要功能为商业、餐饮、办公、地下车库等。两栋办公塔楼,塔楼A高度为150.69m(41 层)、塔楼B高度为141.09m(38 层)。总建筑面积为196156m2,其中地上商业面积72558m2。属一类高层建筑,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由于裙楼部分各种功能的混合搭配,呈现出建筑体量上的巨大规模,超出了当时既有的规范指引,出现了多个消防设计难题,也是各个综合体建筑中常见的消防难点(表1)。

2 消防设计难点及解决办法

2.1 商场进深过大,疏散距离过长问题

商场轮廓为圆橄榄形,体量大,进深大,总长超过150m,腹部进深超过100m,为保持商场内部空间的流动性,且按照消防规范,疏散楼梯间在首层应直通室外,因此商场疏散楼梯都尽量设置于建筑外围,疏散梯能较直接与室外安全区相连,货梯、客梯及设备用房等均分布设置于建筑外围。但是商场腹部到外围疏散楼梯间的距离已超过现有规范的30m疏散距离(图2)。

为保持商场内部的空间流动性,开发商要求所有的疏散楼梯及设备用房都要沿建筑外围布置,中部为开敞的大空间。以此为条件进的消防设计,每层平面内部需要设置超长的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区的分隔,为满足疏散走道的距离,前室被拉长拉大,占用了商铺的空间。开发商心目中平面布置,出发点为商业及利益最大化,对于火灾救援及消防疏散则是违规甚至违法设计。

作为建筑师,则应该承担起协调开发商要求与法规冲突的责任。通过几次论证和方案比较,在商场中部增加两部疏散楼梯,可以满足商场内部大空间的消防疏散,满足疏散距离,并且不需要超长楼梯前室,超长防火卷帘让商场内部空间完整。两部疏散楼梯在商场内部几何中心,点状布置,能满足营业厅内30m的疏散要求,同时将该疏散梯与防火墙结合,分隔防火分区。标准层中利用防火墙,在功能上自然分隔了商业街与百货商场。两部疏散楼梯占用了商场的200m2左右空间,比原方案外围楼梯的条状前室面积小,两部楼梯的建造成本,比超长的防火卷帘和前室加压的成本也更经济(图3)。

图2开发商理想的三层平面(图中3C防火分区,需要用超长防火卷帘红色卷帘与其他防火分区分隔)

图 3 修改后三层平面(腹部增加两组疏散楼梯,影院空间调整至三、四楼)

2.2 首层疏散楼梯的疏散问题

2.2.1 消防问题:首层楼梯无法疏散至室外

规范要求,疏散楼梯间在首层应直通室外,或者通过扩大楼梯间及扩大前室通向室外,扩大楼梯间及前室到室外距离不超过15m。位于裙楼外围的疏散楼梯,可以满足规范与室外相连,但是新增设的两部楼梯在位于裙楼中心,距离商场首层室外的最小距离也超过了30m,无法直通室外。

商场的单层面积较大,楼梯间在首层出现疏散距离的问题,此案并非首例。广州的太古汇商场和深圳的海港城等商场,均采用首层架空的方式,来缩短楼梯与室外的15m距离,也解决了首层商业进深过深,到室外疏散距离超过30m的问题。架空做法是商场中部楼梯间在首层最常用的解决方式,架空部分的功能为机动车落客点。

对于本项目,首层架空办法并不适合琶洲综合体项目:其一,本项目为回迁商业,首层外沿设置的街铺对应商业补偿,涉及到产权问题,不可轻易取消;其二,原有设计为六层满铺设计,若首层架空并满足原容积率,则需要裙楼再增加半层,方可平衡规划指标,但与北侧住宅之间的间距已不允许建筑继续增加高度,即不可以增加层数。因此架空的方案在综合体不可行。

图4首层通常做法:无颜色部位为架空层

图 5 首层消防报建 :灰色部分为疏散走道

图 6 首层消防验收,红色区域为验收时增加的疏散通道

2.2.2 解决方案:首层设置疏散走道

琶洲综合体首层疏散设计借鉴了消防设计中“避难走道”的概念设计,在商场内楼梯间与室外之间设置一“疏散走道”连接楼梯间与室外,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的设计方法相同,但位于首层而非地下室,因此不是避难走道而称作疏散走道。疏散走道设有防烟加压设施,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可以作为营业厅的安全出口,楼梯间及营业厅均通过疏散走道与室外相连,走道两侧除疏散门之外不开设其他洞口即到达疏散走道相当于已经到达安全区。疏散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之和。

商业综合体对原有的后勤流线走道进行了调整,将首层的后勤货物通道按照专用疏散通道设计,首层在1D防火分区左下侧、右侧及1F防火分区下侧各设置一条疏散走道,净宽1.8m,与单个疏散楼梯净宽相同,楼梯间与疏散走道之间设置前室。最长一条疏散走道的中心线长度为33m。疏散走道解决了商场的消防问题,同时对商场内部的划分,与业态分区相结合,使内部通道与商业内部能够紧密结合。在广州太古汇商场也将疏散走道与内部人员通道结合设计,成为疏散安全区。

2.2.3 验收整改:疏散走道宽度加宽

2014 年广东省公安厅引发【粤公通字2014 第13 号】《加强部分场所消防设计和安全防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商业娱乐场所提出更明确和严格的消防要求。2014 年琶洲消防综合体验收,认为本项目属于大型综合类商业项目,应按照2014 年《意见》的标准验收。

消防报建时,疏散走道的设计净宽均为1.8m;2014年消防验收时要求按照《意见》,疏散走道的宽度要与楼梯所疏散的所有商业人流总宽度相同,即加宽原疏散走道的宽度。因为多股人流同时疏散至首层并共用一条疏散通道时,疏散宽度仅为一股人流宽度,会造成多股人流叠加,发生踩踏事故。不仅是疏散走道,所有楼梯间,都要满足与与室外相连的通道宽度与疏散人流的宽度相同。整个项目在消防验收时进行了较大的整改,加宽了疏散走道的宽度,减少了商业面积。如T-3 楼梯由四个双跑剪刀梯组成的疏散楼梯组成,每个楼梯净宽1.6m,报建时首层通道设计疏散宽度为1.8m,验收时每个通道宽度要求6.4m,取消首层两个商铺方可满足验收要求,造成了部分商业面积损失(图4~8)。

结论:商业建筑首层的消防设计,疏散楼梯宜靠近室外布置,并结合商业流线,利用室外架空层,使楼梯疏散口直通室外,减少走道面积。位于大进深平面中心的疏散楼梯,宜采用“疏散走道”的设计方法,与商场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通道相结合,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

2.3 放映厅消防疏散设计问题

商业综合体的影院功能为综合体中的主力店,设计应结合消防、策划等多方面的需求。开发商要求,影院空间设置在六楼,二至五层商业平面需要保持裙楼腹部有开敞的大空间,有利于整个商场的商业动线和人流组织;同时越接近地面的楼层,商业价值越高,而影院功能所需面积较大,且为目的性消费,因此商业策划将影院功能尽量放在建筑的最高处,使位于首层及影院中间楼层的商业价值均得到提升。在产品定位中,影院设置一个IMAX影厅,结合数个大中型放映厅及贵宾厅等共8个放映厅,为琶洲地区区域级的电影院。

图7原有T-3楼梯:上下两侧各留不小于1.8m的通道通向室外,图中红色部分为原有疏散走道。

图 8 整 改 后 T-3 楼 梯( 消 防验收提出 :T-3-1 疏散宽度为4×1.6m=6.4m,T-3-2 疏 散 宽度为 4×1.6m=6.4m,整改结果:图中红色线部分,都作为架空疏散走道,损失了 100m2商业面积)

放映厅属于人口密集功能场所,按照规范的规定,放映厅若布置在六层,则每厅面积不可大于200m2,几个小型放映厅可以设置在六层;而IMAX影厅的面积最小需求为600m2,大型影厅面积也超过了200m2,即IMAX厅和大放映厅应设置于三层及三层以下至地下一层以上的空间。

如放映厅分别设置于三层和六层,则可以保持局部的三四层商铺,但影院需要分区管理,对影院的整体形象和人流组织非常不利;如将放映厅全部设置于三、四层,则方便管理,影厅形象整体,但五六层的商业价值过低。一方面是零散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是整体价值的提升;综合体的选择是整合价值最优原则,影院设于三四层,影院的入口大堂设置于四层,重新对五六层空间进行商业策划和定位。

放映厅与商场营业厅之间,空间上可通过走道互相连通,临近影院的商铺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商业内街、影院与营业厅之间如何划分防火分区,属于放映厅还是营业厅功能,是消防设计的一个难点;放映厅的座位在视线设计时,需要升起形成阶梯地面,大型的放映厅的升起高度会跨越上下两层自然楼层进行疏散。放映厅本身高度在10~25m,会跨越几个楼层,其疏散可否分别通过上下两层同时疏散,成为本设计的又一难点。

琶洲商业综合体共设置8 个放映厅,放映厅的基本概况如表2。

经过与消防局专家专项会讨论,以消防安全为前提,放映厅的走道内不可以作为营业厅,周边如设置商铺,则应将商业与走道一起作为营业厅空间计算疏散人数。放映厅独立设防火分区,每个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m2,不与其它功能共用防火分区,每个分区的至少有两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的宽度满足该分区的最小疏散宽度。对于跨跃两层的1、2、3 号放映厅,在划分防火分区时,其放映厅投影面积计全部入落地层(即三层)的防火分区,放映厅落地层疏散宽度可以满足该厅投影面积所需的全部疏散宽度。跃层和平层的每个放映厅在相应的防火分区内至少有两个出口直达疏散楼梯,不穿越营业厅。

1、2、3 号厅跨越了多个楼层, 主要疏散口设置在三层,在四层增设若干疏散口,来满足疏散和管理需要。四层增设的疏散口为解决疏散距离设置,通向其他防火分区,增设的疏散口不计入防火分区的疏散宽度。

2.4 过街天桥和地铁连通道的疏散设计

过街天桥和隧道是建筑与相邻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一个地上,一个地下,令使用者不需要通过室外,无风雨的到达另一座建筑,极大的方便了行人,为城市做出贡献;同时作为建筑的出入口之一,天桥和隧道带来了大量的客流,是商业动线的设计重点之一。在商业综合体中设置天桥和隧道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但却是消防设计的难点。因为隧道和天桥长度一般较长,从10m到80m不等,通道两端相连的建筑性质不尽相同,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设计过程中存在规范和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琶洲综合体有一个过街天桥和一条地下隧道,天桥位于三层,与东北侧3 号办公楼相接,长度30m;地下隧道位于地下一层,与东南角的万盛围地铁站相连,长度35m。

东北侧3 号办公楼楼与琶洲综合体为同一开发商,消防设计时可以统一设计,过街天桥作为营业厅功能,独立成一防火分区,分别用综合体的一部疏散梯以及3号办公楼的一部室外疏散梯进行疏散,两出安全口之间距离不超过60m。

隧道连接着地铁站出口与综合体地下一层的商场,由于综合体和地铁站物业权属及建筑性质不同,互相之间不可以借用对方疏散口进行疏散,而隧道属于综合体的一部分,其自身长度已经超过30m,无法作为营业厅设计,其消防设计成为难点。

设计中与消防部门及地铁相关部门多次协调,将隧道和商场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防火分区,商场内按照营业厅消防设计,隧道部分仅为通道,无其他功能,参考《地铁设计规范》设计。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8.5.6 规定:“地下出入口通道长度不宜超过100m,超过时应采取能满足消防疏散要求的措施。”隧道独立划分防火分区,设置两个安全出口直通疏散楼梯,并设一个连通口通往其营业厅。隧道最远点至两部疏散楼梯的距离均小于100m,隧道与地铁站之间划为不同防火分区,在分区接口处两侧各设置一道防火卷帘,用于地铁和商场各自消防控制。

2.5 消防救援口

消防救援口是最近被重视起来的消防立面设计问题,在2014 年的广东省公安厅的《意见》中,第七部分第3 条,明确了消防救援口的设计要求。

琶洲综合体的裙楼为高层建筑,2012 年报建时没有关于消防救援口的规范要求,2014 年消防验收提出了关于消防救援口的设置要求。商业裙房的外立面无设置外窗,裙楼部分仅在塔楼落地的立面设置了可开启外窗。如需要每层增加可开启式消防救援口,对外立面会造成极大的破坏,然而救援口的设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救援口的意义在于,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可以通过消防救援口能够快速进入建筑内部,进行消防救援。同时消防车的消防水柱可以通过消防救援窗口射入火灾建筑内部,实现外部灭火措施。

综合体的外立面虽然没玻璃,但设置了很多室内通风百叶,均为可拆卸的百叶,消防水柱可以通过百叶射入商场内部;且玻璃幕墙为框架式玻璃幕墙,玻璃材料均为易于敲碎的普通钢化玻璃,塔楼的落地边设置了可开启的外窗。由于验收前后的消防标准不同,本项目虽然无真正的消防救援口,但外立面设计完全满足消防关于救援口的功能要求,可以通过消防验收。

3 结语

综合体项目,从方案设计到消防报建、消防验收,消防问题贯穿整个项目的功能布局、垂直交通、外立面设计,消防设计与业主的利益发生矛盾,对功能布局产生影响,也使建造成本提升。本文就商业综合体中的消防疏散和疏散宽度问题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设计中对消防问题的处理办法,旨在对综合体项目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项目验收之时,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正在推出,明确了多种综合体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关于避难疏散走道的设计方法,商业下沉式疏散广场的疏散要求,混合功能建筑各部分独立进行防火设计的指示,对综合体建筑设计是明确的指引;同时更多的新型复合建筑也层出不穷,推动着建筑设计向前发展。

图、表来源

企业如何设计商业模式 篇8

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一定是在技术上的突破,而是在某一个环节的改进,或是对原有模式的重组、创新,甚至是对整个游戏规则的颠覆。商业模式的创新形式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贯穿于企业资源开发、研发模式、制造方式、营销体系、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也就是说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上的创新都可能变成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设计和完善商业模式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必修课,那么,企业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呢?

2010年4月26日,“创业武汉”系列公益培训在武汉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十期培训班,继续为武汉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创业者“送智力、送培训、送服务”。本期培训主题是“商业模式与赢利模式设计”,主讲嘉宾是杭州经合易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孵化第一人、主动式营销模式创造人施侃晟博士。

施博士首先分析了中国4500万中小企业在后危机时代的创业现状与困惑。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却仍旧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要改变中小企业现状,施博士认为,必须从建立科学优秀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入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秀的商业模式需符合九大要素——科技的唯一性、商业模式的唯一性、便捷的自我复制性、公信力、超过价格的价值、迎合时代特征、无国界限制、非犹豫性、实操性。商业模式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以价值链为核心、进行资源整合、寻找和抓住创收点、认真进行市场调查。

施博士通过招商引资、物联网、传媒、商业地产、大学生就业、城市、运营商、大卖场、国家、营销等十种类型的商业模式成功案例,讲授如何引入介入式孵化,产生核裂变效应,帮助中小企业迅速诞生增值、增效,多赚钱,少花钱,快出名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商业建筑设计 篇9

即在创新过程中能看到钱的变化。例如麦当劳,商铺出租期间有租金变化、土豆种植收获时有价格变化等;赵本山拍电影、拍电视剧、办刘老根大舞台演出,这其中都是有现金流动的。价值能显著地被叠加

麦当劳的地产、土豆种植等有价值叠加效果。需求能爆发性增长

以分众传媒为例,其运作模式就是在电梯口安装电视播放广告。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如何来解释它?首先这是从车体广告过渡到平面广告再到楼宇广告进而产生的电梯口视频广告,这是一种跨行业行为。其次,写字楼中上下班高峰时间电梯口堆积等待的人群最初被视为一种浪费资源,而视频广告的出现将这部分资源利用了起来。不过现在分众传媒的运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成本能破坏性降低

企业并购不是量与量的叠加,而必然是资源的商业型互补性。现在这个时代是大战略和大商业模式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研究产业组合,必然需要有战略性地介入一些新兴产业或行业,对原有行业进行彻底的战略性梳理。大家要知道,充分的战略论证所需成本肯定远远小于错误的战略决策可能带来的损失。商业模式是对战略落地的最好方法,因为商业模式独特的宏观视角、对资源的态度和增值方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全方位资源整合的体系,使得商业模式具有了大集团商业运作的基本能力。竞争优势能系统锁定

从表面上看微软集团是个软件公司,而实际上它是个典型的投资公司。市场上只要出现了任何对其有利的商业机会,微软会全部买到手。这是一个大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对行业定位的问题,当然客观上来说,也遏制了行业的创新而导致了苹果公司的崛起。

商业建筑设计 篇10

一、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在商业营销中的重要性

(一) 促进商场销售

完美的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可以加大消费者消费的可能性。比如, 在很多商场内都会设置电影院, 商场会根据流行趋势在商场内部设置海报等宣传工具, 给消费者以视觉冲击。

(二) 培养忠实客户

消费者在进入商场后, 如果商场空间室内设计能够消费者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 消费者会对商场产生归属感, 进而让消费者产生再次购买的欲望。当然, 商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对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有很大影响。因此, 商场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 还需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卖家必须重视消费者的感受, 培养忠实客户, 并逐渐形成品牌效益, 提高销售额。很多商场内金店的设计就比较理想, 空间室内设计简单大方, 不仅能够满足百姓的消费需求, 也符合高端人群的消费心理。

(三) 分流消费者

如今, 很多商场的运营状况就是每天进入商场的人比较多, 但是真正消费的人比较少。当然, 人们之所以能够进入某家商场, 说明该家商场具有可以吸引消费者之处。商场空间环境也是商场服务的一部分, 只有进入商场的人数不断增多, 商品销售的机率才会增大, 这也体现了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和商业营销的关联性。很多女装店面的忠实客户会不定期带朋友过来消费, 在互相的评价中, 消费者会对女装风格和品牌进行深入了解, 进而促进消费。商场也要对自身的空间室内设计有一个良好的定位, 这样才能增加人流量。

二、商场空间室内设计问题分析

(一) 商场空间室内设计理念

在设计人员开展商场空间室内设计之前, 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需要对以下因素展开分析研究:一是商场的客户消费层次, 二是客户目标, 三是客户的消费亮点, 只有充分了解以上因素, 设计人员才能合理制定商场空间室内设计方案, 明确商场空间室内设计目标和方向, 提高商场空间室内设计水平。在新形势下, 商场空间室内设计的多样性对于商场空间室内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设计人员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多参加专业化培训, 提高自身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 进而提高自身的商场空间室内设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 商场空间功能划分

商场往往会根据消费者的特点和习性对空间进行功能划分。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必须符合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商场空间功能划分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进而达到销售商品的目标。在商场内部一些娱乐性空间内。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就需要坚持“求异”原则, 并保证商场空间室内设计的特殊性, 设计人员会通过改变商场空间的颜色和灯光等对商场空间设计进行调整, 突出商场特色。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必须注重私密性, 保护客户的隐私。当然, 私密性并不是单一的对某个客户的隐私进行保护, 私密性也属于小型群体客户。

(三) 材料的使用

商场空间室内材料有以下几种:一是天然加工, 二是人工合成。其中, 人工合成的材料比较注重外观, 而且比较耐用, 能够在一般的工厂内生产出来, 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以下商场空间室内材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一是砖瓦, 二是石灰, 三是水泥, 四是钢铁, 五是玻璃, 六是陶瓷, 七是塑料, 八是橡胶, 九是涂料, 以上材料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 商场在选择空间室内材料时必须谨慎, 降低不合格材料的使用率。环保不仅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 环保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只要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降低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才能实现人类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在商场空间室内设计中必须选择绿色材料。在采购商场空间室内设计材料时, 采购人员必须对材料的价格, 来源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 充分了解商场空间室内设计材料的特性, 降低商场的运营成本, 提高商场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 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必须注重色彩的搭配, 并不是颜色的种类越多越好, 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材料的颜色。

三、如何把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和商业营销关联在一起

(一) 结合商品形态展开商场空间室内设计

在新形势下, 把商品形态和商场空间设计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体现出商业营销的价值, 商品必须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才会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缩短消费者和卖家之间的距离, 良好的商场空间设计起到了连接作用。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必须建立在产品形态基础之上, 不同形态的产品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消费者的消费状态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商场空间室内设计不合理就会给消费者带来混乱的感觉, 无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商场空间室内设计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给消费者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很多卖家会在店门口摆放一些表现力比较强的模特, 这样能给相对年轻的消费者留下活泼的印象, 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由此可以看出, 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品质感, 二是颜色分类, 三是灯光运用, 四是商品价格。商场内一些大众品牌必须营造出能够让大众接受的销售氛围, 不同的设计风格代表了不同的消费群体。

(二) 结合商品特点展开商场空间室内设计

很多消费者对于经常看见的商品已经出现视觉习惯, 对于日常中比较常见的商品会产生一定的归属感, 这也是我国很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很多收入较高的人群多喜欢简单大方的产品, 这也是这类人群的消费习惯, 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必须根据消费者的习惯开展, 这样才能实现商场营销的目的。商场的空间室内设计要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设计师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而且创新是商场空间室内设计的灵魂,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比如商场内的一些童装店, 要想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商场空间室内设计人员可以把童装店的背景设置成童话故事等等。商场空间室内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 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必须定期进行更新。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很多商场空间设计在前一段时间内还比较受欢迎, 在下一周就不再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因此, 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必须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当下流行元素进行调整和创新, 促进消费。商场空间室内设计的新颖只能祈祷吸引消费者眼球, 促进消费的作用。但是, 商场要想培养客户的忠实度, 就必须完善售后服务, 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开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消费, 为商场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进而提高商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竞争力。但是, 不同的商场客户类型不同, 对商场空间室内设计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很多商场的消费目标都是大众群体, 在商场空间室内设计上要求简单大方, 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酒店的空间室内设计要求温馨, 这样能让入住的客人有种家的感觉。

结语

商场空间环境也是商场服务的一部分, 只有进入商场的人数不断增多, 商品销售的机率才会增大, 这也体现了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和商业营销的关联性。设计人员只有充分了解以上因素, 设计人员才能合理制定商场空间室内设计方案, 明确商场空间室内设计目标和方向, 提高商场空间室内设计水平。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必须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当下流行元素进行调整和创新, 促进消费。商场空间室内设计的新颖只能祈祷吸引消费者眼球, 促进消费的作用。商场空间室内设计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给消费者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但是, 商场要想培养客户的忠实度, 就必须完善售后服务, 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在商场空间室内设计中必须选择绿色材料。在采购商场空间室内设计材料时, 采购人员必须对材料的价格, 来源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环保不仅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 环保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只要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降低商场空间室内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才能实现人类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无论是商业空间室内设计还是商业营销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营销, 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和商业营销并不是独立的, 而是密不可分的, 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商业营销,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现利益最大化。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人员必须从营销的角度开展空间室内设计, 明确商业空间室内设计方向和目标, 合理制定商业空间室内设计方案, 提高空间室内设计水平。

关键词: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商业营销,关联性

参考文献

[1]黄运东.浅谈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与商业营销的关联性[J].广西城镇建设, 2010, 12:74-77.

[2]汪煜斌.专卖店空间设计与商业营销的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8:175.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的新模式下一篇:温州民间借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