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同伴关系九篇

2024-08-01

儿童同伴关系 篇1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 儿童不仅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也和同伴相互影响、相互帮助。有关儿童合作学习的研究发现, 合作学习增强了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 而同伴关系的情况又是影响合作程度的重要因素。有关研究还表明, 儿童合作、友善、关心他人等亲社会行为与儿童同伴关系成正相关;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往往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和对社会的敌意倾向, 而这些又会进一步恶化同伴关系, 造成恶性循环。

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开始, 儿童的生活重心由游戏转为学习, 教师和同学成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一阶段, 儿童的学习习惯和交往方式开始形成, 并逐渐巩固下来。因此, 小学教师应给予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更多的关注, 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帮助这些不受欢迎的儿童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受。

一、同伴关系不良儿童的表现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可分为被拒绝儿童和被忽略儿童。在同伴提名中, 获得“最不喜欢的同伴”提名较多的孩子被称为“被拒绝儿童”;而名字几乎不在同伴提名 (包括“最好的朋友”和“最不喜欢的同伴”) 中出现的儿童被称为“被忽略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 被拒绝儿童常表现出活动过度、不合作、指手画脚、控制他人、故意搞乱、侵犯他人、以怪异的方式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等行为。而被忽视儿童经常具有害羞、腼腆、被动、孤僻、胆小、逃避等性格特征, 很少主动参与有结构的游戏活动, 不主动去交朋友、接近同伴, 在公众场合不敢大声说话, 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主张, 长期遭受同伴的冷落、忽视。

二、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几种方法

在不同的情况下, 针对同伴关系不良儿童的具体情况, 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儿童改善同伴关系。以下方法可供教师参考、选用。

1. 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遵循班杜拉的替代学习原理, 强调观察、模仿、强化。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 观察学习, 通过录像、角落观察等途径鼓励儿童观察受欢迎儿童的游戏活动, 引导儿童仔细观察受欢迎儿童怎样要求加入游戏, 怎样遵守游戏规则, 在冲突中怎样与同伴沟通, 怎样表现自己的友善、同情, 怎样组织、领导同伴进行游戏等具体行为。第二步, 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 指导儿童模仿受欢迎儿童的行为, 例如向同伴打招呼、微笑、分享、恰当的身体接触、主动交谈、赞美支持等。第三步, 设计具体的游戏活动, 要求儿童在活动中完成具体的交往任务, 如严格遵守游戏规则、恰当的肢体接触, 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及时纠正、强化儿童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发现, 采用行为训练法可以增加、强化儿童的交往性社会行为。因此, 对被忽视儿童进行训练比对被拒绝儿童训练效果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行为习惯化和认知水平有所发展, 行为训练法的效果逐渐减弱。行为训练法适用于社会化明显低于同龄儿童、语言理解能力不强、认知水平较低、情感共鸣能力差的低年级儿童。

部分害羞和孤僻的儿童在成人或同龄人面前显得害羞和孤僻, 但在比自己小的儿童面前却信心十足。对于这部分儿童, 在采用行为训练法时, 开始先引导他们与更小的儿童一起活动, 然后逐渐过渡。此外, 在采用行为训练法时还应该考虑儿童的团体地位因素。

2. 认知训练法

该方法主要强调思维意识上的训练。认知训练法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讲解。即教师根据儿童交友的具体困难, 用幻灯、录像、角落观察等形式进行讲述参与、合作、竞争、冲突等情境, 指导儿童理解情境, 弄清自己的问题所在;再帮助儿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想象解决方案在执行中可能产生的效果, 教师在旁边提供补充和建议, 帮助儿童修正办法, 选择最佳方案。第二步是游戏。教师组织儿童模仿合作、冲突、帮助等各种情境, 进行角色模仿游戏, 让儿童实践自己的“最佳方案”, 再依据游戏效果及时调整, 帮助儿童表现出最恰当的行为。

研究发现, 采用认知训练法对被拒绝儿童进行训练比对被忽视儿童训练的效果更好。随着年龄增长, 认知训练法的效果有所提高。通过观察, 我们可以发现, 被拒绝儿童并不缺乏行为, 而是行为过度。例如, 有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班里最厉害的, 其他小朋友都怕他, 他觉得这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这样的孩子在交往中所建立的目标就是错误的, 他是为了让别人怕他, 而不是和同伴成为朋友。还有的孩子认为自己在班级中人缘不错, 而实际上却不受欢迎, 大家都认为他经常捣乱、打人、骂人。这样的孩子明显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 不能正确认知社会情境, 也缺乏恰当的交往策略。

因此, 认知训练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帮助儿童发现问题, 其实质就是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交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使儿童提出解决方法、学习交往策略。想办法有助于帮助儿童提高社会直觉能力。第二个步骤则是帮助儿童去验证、修改解决方案, 提高自己新的交往认知。

3. 情感训练法

情感训练法主要是基于心理学家对儿童情绪、情感的研究结果制定的, 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移情, 即利用动画、录像、图片等方式创设故事情境, 引导儿童体验故事主人公在同伴交往中的情绪变化。第二步是情感体验。教师设计游戏或活动, 引导儿童在角色扮演中融入情境, 让儿童在成功的交往中获得快乐感, 在交往冲突中感受内疚、孤独等情绪。第三步是情感回忆。在第二步的活动结束后, 指导儿童回忆同伴交往中的各种情感体验, 并利用反馈进行强化各种体验。

情感训练法对被拒绝儿童和被忽略儿童同样适用。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的情感从不完善、肤浅到逐步完善、深刻。因此, 采用情感训练法来提高幼儿的同伴接纳水平, 效果会逐渐增大。

4. 系统式团体心理辅导

前三种训练方法是针对具体儿童的行为来制定的个别化训练方法, 强调针对不同儿童的不同问题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而对教师来说, 会遇到班级中有好几个儿童都存在交往不良的现象。这时, 教师除了要和家长合作、共同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外, 还要处理好这些儿童在班级中的地位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集体活动方案, 使班级中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团体活动普遍提升, 辅助个别教育计划的实施。下面就是两种设计方案。

“记小红账活动”。现在的儿童中存在“记小黑账活动”, 儿童会把一天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不高兴的事情都记在一个小本上, 如“今天××打了我两下”等。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设计“记小红账”活动。要求班级中的每一位儿童有针对性地记录几个同学的进步状况和好人好事, 同时同伴关系不良儿童的家长也配合教师记孩子的“小红账”。然后, 每周利用班会时间进行宣读。这样可以分散同伴关系不良儿童对其缺陷的注意力, 提高其团体地位。同时, 教师还要有意引导儿童的恰当行为, 使他们有“立功受表扬的机会”。

“小天使与守护神活动”。教师将全班同学的名单制成小纸条, 让每名同学从中任意抽一张。每位同学自己担任“守护神”, 而小纸条上所写的同学就是“小天使”。在两周的时间内, 守护神要尽力照顾好小天使, 但又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自己抽到的人是谁。两周后, 请每一位同学猜猜自己的守护神是谁, 然后公布答案, “小天使”和“守护神”彼此交流感受, 互赠小礼物。

儿童同伴关系 篇2

关键词:同伴关系,小学生,影响

同伴 (peer) , 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在《韦氏新大学词典》中被定义为“彼此之间地位平等的人”。心理学家认为, 同伴是“社会上平等的”、“共同操作时, 在行为的复杂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个体”。

同伴关系 (peer relationship) , 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大量研究证实这种关系是青少年社会化发展过程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需要经过八个心理社会阶段, 每一阶段都需要解决一个心理社会危机。在个体生命的早期, 亲子依恋是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儿童开始接受社会教育后, 儿童在与成人的纵向人际关系不断扩展的同时, 与同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对儿童来说, 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一种权威性的关系, 并且具有一种不可选择的强制性, 而我们所说的同伴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小学时期是儿童开始建立同伴团体的重要时期,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其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家庭以外, 同伴关系是除了父母以外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 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研究表明,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背景, 是满足儿童社会化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源泉, 影响着小学生心理发展与社会化成长。能否被同伴接纳、被所属群体所接受, 对小学生能否适应学校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形成人的行为和个性特点非常重要, 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而主要的方式。同伴交往及其影响早在学前期就已经发生了, 儿童跨入学校的同时, 也进入了一个更为开阔的交往世界, 同伴交往的形式及特点都产生了新的变化。与幼儿相比, 小学儿童相互交往频率更多, 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加, 其社会性交往也逐渐更富有组织性, 社会交互作用的形式和内容也日趋复杂多样和深刻。在整个小学时期内, 由于小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 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 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 这种家庭以外的交往关系对儿童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 同伴关系使儿童减少了孤独感, 掌握了必备的社交技能

由于亲子关系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 因此, 无论儿童做错了什么, 都会得到父母的接纳, 而且亲子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权威-服从”的关系, 而同伴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惠的关系。在同伴交往中, 儿童不得不靠自己的社会交往技能和优点来赢得其他小朋友的认同, 获得属于自己的地位, 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有效地加入其他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 如何与其他儿童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说服别人并寻求其他儿童的支持和帮助, 在冲突情景中, 儿童还必须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立场和为自己辩护, 如何机智地解决冲突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儿童在同伴中必不可少的“社会交往技能”。研究发现,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往往会表现出许多破坏行为、攻击性和敌意、不合作、态度冷漠、行为退缩等不良的社会交往技能, 而这些恰恰是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绊脚石。

2 同伴关系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同一性的发展

儿童首先在和父母的相互作用中对人的性别作出了区别, 同伴文化使这种认识进一步扩展, 并使之具体化和详细化。儿童主要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获得并保持与性别相符合的行为, 并利用相互作用对适当的性别行为进行鼓励, 同伴的榜样作用也可以促进适当的性别态度的形成。当儿童出现与性别不相符合应的行为时, 比如当男孩哭、玩娃娃或表现出对织毛衣、缝纫的兴趣时, 会遭到其他男孩的嘲笑;女孩同样也会嘲笑那些像野男孩一样疯玩的女孩。同时, 男孩会因为玩橄榄球、抵抗那些欺负他们的对手而受到同伴的青睐、父母的赞同;女孩子也会因为表现出喜欢照料孩子、行为可爱、机敏等受到同伴的喜爱、父母的称许。

3 同伴交往能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良好发展

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合作的关系, 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儿童通过与同伴的交往, 满足自己交往和归属的需要。需要的满足会使儿童得到快乐, 而快乐是个体最基本的肯定的情感体验, 有助于儿童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不良同伴关系, 预示着高中阶段和成人时期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儿童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时间久了, 这种消极情绪就会严重阻碍其社会化的进程。因此, 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产生积极情绪, 形成和发展健康的情感。

4 同伴交往可以使儿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发展良好的社会行为

“自我中心”是个体在婴幼儿阶段所表现出的一种自然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随着儿童的心理发展逐渐减弱或消失。但是, 由于独生子女成为家中众星捧月的对象, 其“自我中心”倾向也随之加重。如果儿童主动寻求与同伴交往, 与同伴在一起的游戏、活动日益频繁, 他便会逐渐了解到其他孩子所拥有的权利, 并借助于其他孩子的行为来评价自己的行为。随着交往经验的积累, 儿童还能逐渐了解群体交往中的规则, 产生与同伴交往所需的合作、共享、谦让、同情、助人、宽容等良好的社会行为。尊重他人, 理解行为规范、协作精神、服务精神这一类品性, 不是靠成人的说教, 而是靠儿童在游戏活动与社交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简而言之, 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5 同伴关系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态度、能力

同伴关系可以给儿童提供榜样、期待、和强化作用, 从而使他们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行为、观点和态度。研究表明, 在学校里, 同伴构成的环境对学生有最大的、最直接的影响。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相比,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经常、更亲切、更认真, 更丰富多变。儿童通过和同伴的互动, 学会了各种交朋友的方式, 并且学会了沟通、自卫和合作等技巧, 直接地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并且获得从成人那儿得不到的一些信息, 这样可以使他们在未来有能力应付种种可能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同伴交往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 提供了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知活动的源泉, 为以后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儿童社会化, 发展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良好的情绪情感及社会交往能力, 可以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会成为将来人际关系的阴影。所以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逢超.儿童社会技能缺失及其对同伴关系的影响[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2]申继亮, 李虹, 夏勇等.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3]韩虹.论儿童同伴关系的培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

[4]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2) .

[5]俞国良, 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192-226.

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儿童 同伴关系 功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182-02

1 同伴关系内涵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张文新,1999)。儿童进入学校之后人际关系主要是: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形成了同伴关系。儿童进入学校之后,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与同伴在一起,不同于之前在家里与父母的相处了。同伴关系起着亲子关系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提供了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性有重要影响。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同伴关系在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同伴关系的功能

同伴关系是儿童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儿童逐渐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個性特征不断完善,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同伴关系是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和适应都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化原因,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帮助儿童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儿童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能熟悉他人的特征和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如何相处,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同伴交往提供了儿童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已有研究表明受欢迎的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更强。

(2)获得情感的支持。马斯诺指出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基本的需要。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玩耍的过程中能获得快乐。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会因为同伴的支持而感受到安全感。现在的家庭多是核心家庭,缺少兄弟姐妹一起成长,而拥有同伴的儿童会减少孤独感。

(3)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促进人格的发展。同伴关系也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这一切会影响到儿童学习、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3 不良同伴关系的表现及成因

研究表明,不良的同伴关系阻碍儿童的健康发展。不良的同伴关系是指那些捣乱的儿童,对同伴关系的破坏的行为。

3.1 不良同伴关系的表现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在与其他儿童相处时喜欢破坏他人的同伴交往,故意捣乱或者侵犯他人。比如其他儿童在游戏时,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会去破坏他们的活动。他们的这种表现有时是希望引起教师和其他儿童的注意。他们的内心其实是渴望与他人交往的,只是表现出来的行为会让其他儿童反感。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妒嫉心强;爱说谎;不尊重他人、想要控制他人。

3.2 不良同伴关系的成因

3.2.1 儿童自身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一般在个性特点上比较笨拙。还有些儿童因为自己的外貌特征而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害怕被他人排斥,长久下来,这些儿童缺乏与同伴的交往技能,跟同伴关系很差。其实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3.2.2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对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态度和行为,家庭教养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同伴交往。有些父母认为自己把所有的一切都倾注到孩子身上,孩子应该按照自己的安排发展。由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原因,有些父母觉得社会险恶,儿童没必要过多接触社会,不在学校的时间就是在家里,有些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受委屈,不让他们与其他孩子玩耍和交往。这样使得孩子缺少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慢慢地容易形成不良的同伴关系,不知道如何处理同伴关系。那些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儿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同人分享和合作,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容易出现反社会行为,不愿意与同伴交往。这些都是不良同伴关系的成因。

父母的社交能力,例如父母是爱交际的,孩子也会在那样的家庭氛围里受到影响,倾向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也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3.2.3 学校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儿童的同伴关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束从敏(1997)的调查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多是被教师表扬的,受排斥的儿童却多是教师不喜欢并经常批评的。即教师对一个学生的态度决定了其他学生对这个学生的态度。其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也是儿童不良同伴关系的原因之一。现在很多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花瓶,还没有被重视,而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3 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

儿童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儿童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创建最优的环境,提高他们

的人际交往能力。

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篇4

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同伴接纳的类型,从儿童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方面探讨了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并作了简要评述.

作 者:覃玉宇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湖北,武汉,430079刊 名:柳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8(3)分类号:B844.1关键词:同伴关系 同伴接纳 社会行为 社会认知

儿童同伴关系 篇5

关键词:社会行为,能力,人际关系,回归分析,学生

社会技能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社会知识,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积极交往,以实现自己或他人互动目标的行为方式[1]。国外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技能有利于学生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对交往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2],稳固同伴群体[3],促进同伴交往中的成功和社会接纳[2],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等。同时,同伴接纳也能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的获得[4],满足社交需求与安全感[5],促进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发展[6],反之亦然。

在目前社会转型、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增多,以及电视、网络、电信业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少年的社会技能和同伴交往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社会技能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采用自编的社会技能同伴行为描述量表,考察小学生社会技能与其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我国小学生的学校适应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武汉市某普通小学学生460名,其中三年级学生129名,四年级学生109名,五年级学生113名,六年级学生109名。共收回有效问卷448份,其中男生243名,女生205名,有效回收率为97.4%。

1.2 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小学生社会技能同伴行为描述问卷”,共29题,2个分问卷;其中积极行为技能和消极行为技能,共26题,另加3个重复项目构成“效度问卷”。同质性信度测试分问卷α系数为0.916~0.979,总问卷α系数为0.943。 结构效度检验表明,总相关分数为-0.618~0.571,均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分问卷间的相关分数为-0.017,总体上低于总问卷与各分问卷的相关系数(0.683~-0.742);教师评定分数作为效标,与同伴评定分数之间的相关性显著(r值为-0.481~0.442,P<0.01),呈中低度相关,其中2者积极、消极分数和总分两两之间互为正、负相关。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采用班级限定提名法测量儿童在同伴中的接纳性。先让儿童看一遍全班同学的名单, 要求小学生选出在班上最喜欢的3个同学和最不喜欢的3个同学。经累加得到各人的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次数,以班级为单位标准化,求出Z分。按以下标准划分同伴接纳:(1)受欢迎型,积极提名Z分≥1且消极提名Z分≤0;(2)被拒绝型,积极提名Z分≤0且消极提名Z分≥1;(3)被忽视型,积极提名及消极提名Z分均≤-0.5;(4)一般型,除上述3类外,其他儿童都属于一般型儿童。

采用匿名的自我报告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主试为经过严格培训的发展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四年级以下学生由主试朗读测试题,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1.3 统计分析

用统计软件SPSS 11. 5进行统计检验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性别小学生社会技能得分比较

结果表明,在积极行为技能方面,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消极行为技能方面,女生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说明女生的总体社会技能水平高于男生。见表1。

2.2 小学生同伴接纳类型分布

见表2。

2.3 小学生社会技能水平对其同伴接纳的预测

在学校情境中,同伴接纳类型是与社会技能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领域。以4类同伴接纳为因变量,积极行为技能和消极行为技能为自变量,采用全部纳入法,分别建立回归方程,设置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性水平为0.05,结果见表3。

从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来看,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技能对受欢迎、被拒绝、被忽视同伴接纳类型都有明显的预测效应。其中,积极行为技能对受欢迎同伴类型、消极行为技能对被拒绝同伴类型、积极与消极行为技能对被忽视和一般同伴类型都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小学女生在积极行为技能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消极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与已有的研究结果[7,8]一致。可能是由于本问卷中所涉及的社会技能内容,大多是带有社会规范性质和亲社会性质的行为准则,在对这些准则的遵从和亲社会行为表现方面,女生优于男生[9]。此外,也可能与同伴和朋友的支持对女生更加重要有关。

社会技能对小学生所处的受欢迎、被拒绝、被忽视、一般的同伴类型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积极行为方面的表现对小学生是否受同伴欢迎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消极行为对小学生是否被同伴拒绝存在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力。这些结论与本研究假设和已有的其他研究[10,11,12]一致,不仅证实了“受欢迎”、“被拒绝”人格特质的具体、微观行为描述与其总体、宏观评价间的对应关系,反映了在目前我国文化背景和经济体制下,小学生的社会技能与同伴接纳的发展状况,也验证了班杜拉于1963年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因为小学生是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新的社会行为,所形成的社会行为如果不符合规范,同伴就会给予惩罚或不理睬;对符合社会规范、社会所许可的行为,同伴则会给予奖励或积极强化。因而,小学生的行为方式越符合社会规范,越容易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反之,越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绝。

儿童同伴关系 篇6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近或相同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或指同龄人间、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同伴关系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很普遍但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皮亚杰在其著作《儿童的道德判断》中说到, 儿童在与同伴的平等交往中通过认知冲突从自我中心中解放出来, 同伴交往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儿童潜在思维模式的结构和质量的提高。[2]

听障学生由于缺乏听觉刺激, 其言语、认知和行为等易受到阻碍, 因此听障学生的同伴交往也同样会受到影响。有研究指出听障初中生的社会交往存在问题, 不良的同伴关系对听障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3]本研究通过分析和调查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 了解其同伴关系的具体情况, 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以便提高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魏运华1998年编制与修订的同伴关系满意度量表。[4]原量表共有20个题项, 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点计分法, 即“完全不符合”计1分、“基本不符合”计2分、“有一点符合”计3分、“基本符合”计4分、“完全符合”计5分, 因此量表总分是20~100分, 分数越高则表明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越高。不过考虑到听障学生的认知水平, 为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题项, 选出最适合的答案, 笔者对计分进行了改良, 将“完全不符合”改成“不符合”、“基本不符合”改成“25%符合”、“有一点符合”改成“50%符合”、“基本符合”改成“75%符合”、“完全符合”改成“100%符合”, 相应的分值没有改变。

(二)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来自山西省某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中学生, 共136人, 其中男生69人, 女生67人;初一年级37人, 初二年级36人, 初三年级25人;高一年级9人, 高二年级29人。由于调查期间高三年级的学生去参加高考, 因此本研究没有调查到高三年级学生的情况。

(三) 数据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运用差异分析法对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在性别、性格、是否独生子女、听力损失情况等变量上进行分析。

三、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一) 听障学生同伴关系满意度整体水平

同伴关系满意度整体水平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由于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的最高分为80分, 因此将分值区间分为六个组别, 即20~30分、31~40分、41~50分、51~60分、61~70分、71~80分。处于20~30分区间水平的有2人, 占1.5%的比重;31~40分区间水平的有3人, 占2.2%的比重;41~50分区间水平的有17人, 占12.5%的比重;51~60分区间水平的有51人, 占37.5%的比重;61~70分区间水平的有59人, 占43.4%的比重;71~80分区间水平的有4人, 占2.9%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 该学校听障中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听障中学生处理同学关系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 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差异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不同性别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从平均值看, 男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平均值为59.77分, 女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平均值为60.94分, 可见该学校的女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高于男听障学生。

(三) 不同听力状况的同伴关系满意度的水平差异

不同听力状况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差异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 不同听力状况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从平均值看, 全聋的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平均值为58.38分, 有残余听力的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平均值为61.38分, 因此, 该学校的学生中有残余听力的学生比无听力的学生拥有更高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

(四) 城乡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差异

城乡状况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差异如表4所示。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非常显著, 下同

从表4可以看出, 城乡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呈显著性差异, 城市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为62.52分, 显著高于农村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 (58.31分) 。

(五) 独生和非独生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的水平差异

独生和非独生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差异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 独生和非独生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从平均值看, 独生子女的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平均值为57.56分, 非独生子女的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平均值为60.81分, 因此, 该学校的非独生子女的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高于独生子女的听障学生的水平。

(六) 不同性格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的水平差异

不同性格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差异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 不同性格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从平均值看, 外向型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居最高位, 平均值为61.27分。位居第二的是二者兼而有之性格的听障中学生, 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的平均值为61.17分。最后是内向型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 平均值为57.86分。但是, 从标准差看, 外向型和二者兼而有之性格的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比内向型性格的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要相对稳定。

(七) 不同成绩状况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的水平差异

不同成绩状况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差异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 不同成绩状况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是, 通过标准差看, 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听障学生的满意度水平比成绩一般和差的听障学生的稳定性要好, 并且成绩优秀的、良好的以及一般的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要依次高于成绩差的听障学生。

(八) 与教师的关系影响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

与教师不同关系的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差异如表8所示。

从表8可以看出, 与教师的关系非常显著地影响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采用LSD多重比较法进行分析, 首先, 与教师关系最好的听障学生拥有最高水平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 其次是与教师关系不错的听障学生, 再次是与教师关系一般的听障学生, 而与教师关系不好的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最低。

四、小结及建议

(一) 小结

总体上看, 被调查的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在性别、听力状况、是否独生子女、性格、成绩状况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城乡差别方面呈显著差异, 在与教师的关系方面呈非常显著的差异。

(二) 建议

1. 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听障学生的优秀品德和社会交往能力

同伴关系不好的学生, 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学生的早期家庭生活, 儿童在家庭中形成的品德和习惯会影响其在学校的同伴关系和社会生活, 如果学生的家庭功能存在问题, 其同伴接纳度也低。[5]因此, 听障学生的父母在其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和社会交往能力, 尤其是注重培养独生子女与人分享、团结合作的能力, 为以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基础。例如, 父母尤其是乡村孩子的父母, 在家里要多与孩子进行互动, 经常做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的亲子活动, 让听障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2. 教师的教育注重一视同仁, 关爱每一个学生

有研究表明,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容易赢得同伴的接纳和欣赏。[6]本研究也表明, 成绩最好的以及和教师关系最好的学生拥有最高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 并且在与教师关系变量上, 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呈非常显著的差异水平。因此, 教师要放下自己的身段, 与学生做朋友,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课外活动时, 应该要一视同仁, 多关注那些成绩不好、无听力、性格内向的学生。例如, 平时上课的互动环节, 多给被动型听障学生表现的机会;在班会和集体活动中, 让积极主动型学生带动被动型学生的热情;关爱每一名学生, 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积极和同学交往, 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

3.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国外研究者表明受欢迎的学生通常比较喜欢交际, 为人友好和善, 支持同伴, 交往中比较主动, 能够和平地解决争端, 较少表现攻击行为;同伴关系不好的学生, 通常比较害羞, 不善交际, 很少积极地加入群体活动, 虽然攻击行为少, 但对他人通常表现出退缩行为。[7]因此, 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集体活动, 增加学生相互接触的机会,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同时, 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和社交训练的课程, 提高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往, 碰到交往困境如何调节等, 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 从而提高学生的同伴交往能力。

摘要:该研究通过发放同伴关系满意度问卷, 对山西省某特殊教育学校的136名听障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该校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水平在性别、听力状况、是否独生子女、性格、成绩状况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城乡差别方面呈显著差异, 在与教师的关系方面呈非常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听障中学生,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满意度,听障中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文新, 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33.

[2][瑞士]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卢,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3]张杨.聋校初中生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特点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0.

[4][5]贺晓霞.聋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与同伴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2012.

[6]杨光艳, 陈春萍.同伴关系的功能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衡水学院学报, 2006 (3) :61-64.

巧解幼儿冲突 建立良好同伴关系 篇7

1.“隔岸观火”法

[方法要点]对于一些不亟待解决的冲突,教师可以静观其变,让幼儿自行解决冲突,但要密切关注冲突发展状况,以防幼儿因无法自行解决冲突而引发更大的冲突。

[案例呈现]在一次区角游戏时,朵朵突然在表演区里大哭起来。由于没有孩子来找我“告状”,我便走到相邻的搭建区,一边假装看其他孩子玩积木,一边悄悄地观望表演区内事态的发展。只见晴晴不断地对朵朵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让你摔倒的。”另两个孩子则将晴晴拉到一边说:“不用管她,谁让她来抢绸子的,”“就是,你不来抢就不会摔倒的,都是你自己的错。”晴晴为自己辩解,“我不是故意的,你在我后面。我怎么知道你要来抢我的绸子。”“你还乱串区,是你的不对。”在几名孩子轮番“理论”下,朵朵的哭声越来越小,最后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说:“我看你们玩得那么高兴,我也想玩,接下来能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吗?”晴晴等几名孩子同意了朵朵的要求。

[案例分析]幼儿往往能以自己的方式化解大部分冲突,他们处理冲突的能力远远超出成人的想象。上述案例中,晴晴等几名幼儿通过给朵朵讲道理——抢绸子、乱串区,让朵朵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化解了冲突,最终大家一起玩。因此,在冲突发生时教师切记不可过早或不合时宜地介入冲突。这不仅会剥夺幼儿自己处理冲突的机会,而且不利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授之以渔”法

[方法要点]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从而逐渐提高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

[案例呈现]正当孩子们分工搭建“胶州湾小区”时,文文和洋洋突然扭扯在一起。文文说:“我是设计师,谁让你乱搭的?”洋洋说:“我们一起建楼,我也可以搭。”强强喊:“你们不要打了,有事找‘评议员,评理去。”于是文文和洋洋相互拉扯着来到“评议角”,值班的“评议员”让他们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请了“见证人”做了证明后,为他们做出了公正的“评判”。

[案例分析]幼儿冲突防不胜防、时有发生,所有的冲突都由教师解决,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降低或剥夺他们的自主性。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教会幼儿解决冲突的方法。比如,我在班里设立了一个“评议角”,让幼儿轮流当“评议员”以帮助幼儿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当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时,他们就到“评议角”里请“评议员”来解决冲突。“评议员”面对不同的冲突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化解幼儿之间的冲突,从而学会和掌握解决各种冲突的本领。

3.“声东击西”法

[方法要点]在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或喜欢做的事情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化解冲突。

[案例呈现]在玩沙区里,丽丽、坤坤、辉辉等几名孩子因争抢沙漏而请我主持公道。我对情绪激烈的丽丽和坤坤说:“你们不是喜欢玩‘寻宝’游戏吗?看,婕婕、青青她们已经寻了好多宝了,你们要不要和老师一起加入他们去‘寻宝’呢?”丽丽和坤坤犹豫了一下,就和我一起去玩“寻宝”游戏了。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中,我没有直接针对幼儿冲突进行处理,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能激发起幼儿兴趣的“寻宝”游戏来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从而轻松地化解了冲突。此种方法在运用时一定要自然。如果太生硬便会有敷衍幼儿的嫌疑,不仅不会奏效。反而会影响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

4.“自然后果”法

[方法要点]通过让幼儿体验因冲突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教师引导幼儿学会主动规避冲突和化解冲突,

[案例呈现]在大家正准备开始音乐表演活动时,慧慧和月月却因争抢“指挥棒”而发生了冲突。慧慧攥着“指挥棒”的一端说:“这是我先拿到的,我当小指挥。”月月紧握着另一端说:“上次你已经当过指挥了。这次该我了!”由于她俩互不相让。致使表演时间被耽误了许久,招来其他同伴的抱怨。同时,根据班规,她俩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再具有竞选“小指挥”的资格。

儿童同伴关系 篇8

以286名上海市普通中学的`学生(初一、初三、高二)为研究对象,利用道德判断推理量表、班级戏剧量表和社会测量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推理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它与同伴关系的相关显著.同伴关系与道德判断推理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中学生同伴关系是其亲社会行为的一个有效的预测因素.

作 者:刘志军  作者单位: 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3(4) 分类号:B844.1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道德判断推理   同伴关系  

儿童同伴关系 篇9

关键词:同伴关系;文献计量分析

本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5—2014年国内同伴关系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理解和分析,并以同伴关系对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上有关同伴关系的416篇核心期刊以同伴关系为关键词进行筛选出55篇文章,进行阅读、归类、分析和理解,旨在了解有关国内同伴关系研究的最新动态。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系统,以同伴关系为关键词,检索2005—2014年有关同伴关系的核心期刊论文416篇进行筛选,最终得到55篇,占总论文的13.2%。在认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对所见所得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内同伴关系研究文献分布

2.1.1 同伴关系研究文献年代分布

2005—2014年关于同伴关系的文献量分别是1、3、3、5、8、8、8、8、7、4,从数量来看,2005—2008年数量有上升的趋势,但是变化不大,2009—2012年数目有大幅度上升,并且每年数目都是8篇,比较稳定。

2.1.2 同伴关系研究文献主题分布

根据文献论文内容的主要特征,结合自我的相关理论,可以将检索的论文分别归入4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儿童幼儿同伴关系、中小学生同伴关系、流动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和特殊儿童同伴关系。从本次数量分析统计来看,儿童幼儿同伴关系独占鳌头,共计27篇,占49.1%,将近一半;其他方向的研究较少,中小学生同伴关系占29.1%(16篇),流动留守儿童12.7%(7篇),特殊儿童9.1%(5篇)。

2.2 国内同伴关系研究的主题分析

2.2.1 儿童幼儿同伴关系

儿童时期是对友谊和依恋行为发生迅速变化的发展期。虽然最初建立的依恋关系是对爸妈的依恋,但随后在其生命的其他时刻,个体还可以与除父母之外的其他群体发生依恋关系,其中就包括同伴依恋。同伴在青少年时期的影响逐渐突显,有的同伴能影响青少年的一生,并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社会适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幼儿时期,个体对父母的依恋特别强,所以有的人就说幼儿同伴关系跟其他因素没啥关系,但是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稳定性受幼儿年龄和时间间隔的影响。

2.2.2 中小学生同伴关系

初中生的同伴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70年代,有关同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越多的关注。相对而言,同伴关系是平辈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初中生之间,他与长辈晚辈的关系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中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不仅会影响到个体的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同伴关系会使中小学生性格变得活泼开朗,善于与人交流,成为阳光活泼的中小学生。

2.2.3 流动留守儿童同伴关系

流动儿童的本质是“流动”,随着父母的流动,他们流动到城市,父母从城市间流动,他们也随着流动到不同的城市。留守儿童的本质是“留守”,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就留守在老家里。流动儿童相对弱势地位使他们难以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生活的困难,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流动儿童” 这一独特身份造成其同伴交往中缺乏优越感,再加上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普遍可见,在社会交往中他们表现出退缩、回避等自卑行为,即使对于同伴发出的友好、善意的信号,他们也不会善意接受;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相比非留守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和更强的孤独体验感,因为他们每年能与父母见面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层面的通力合作。

2.2.4 特殊儿童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特殊教育的飞速发展,使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特殊儿童在我国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心。尤其是在同伴关系这方面,我们要给予更多的研究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们,是他们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提高。本文旨在对我国近20年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趋势,以期为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3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国内同伴关系研究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同伴关系研究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这是可喜的一面。同时,也必须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3.1研究方法是制约同伴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现在我国有很多关于同伴关系的文章,但是文章在前几年数目还挺多,在最近一两年数目又有下滑趋势。

3.2 该领域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相关研究的水平上,而应进一步分析其因果联系,确定自我作为前因、后果或中介的作用。

3.3虽然当前对同伴关系研究也不少,但在某些具体方面还未涉及到。

参考文献:

[1] 杨钋,朱琼.初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

[2] 雷雳.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

[3] 李婧怡.国内外青少年同伴关系对社会化影响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0.

[4] 贺荟中,左娟娟.近二十年来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5] 孙晓军.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J].心理科学,2010.

[6]赵冬梅.儿童的孤独感及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7.

[7] 钟歆.青少年同伴依恋、基于发展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4.

上一篇:护生实习带教体会下一篇:四大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