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皮九篇

2024-09-12

主动脉内皮 篇1

7-二氟甲氧基-5、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7-difluoromethoxy-5,4’-dimethoxygenistein,DFMG)是我们自主设计、合成和筛选得到的一种较先导化合物GEN具有更强的保护血管内皮过氧化氢应激损伤作用的活性新化学实体[4]。本文旨在检查DFMG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a endothelial cells,HAEC)凋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DFMG由本实验室参照文献[4]方法合成,纯度>99%,分子式C18H14O5F2,分子量348,性状为淡黄色晶体粉末。GEN(美国Sigma公司)、LPC(美国Sigma公司)、AnnexinⅤ-FITC/PI双染试剂盒(美国BEN-DER公司)和小鼠抗人DR4、DR5、细胞色素C抗体(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购自湖南科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长沙)。Caspase-3、-8和-9蛋白酶活性检测试剂盒购自中国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长沙)。

1.2 细胞与细胞培养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美国Cascade生物制品公司)用含低血清生长添加剂(Cascade生物制品公司)的M200培养基(Cascade生物制品公司),置于37℃、5%二氧化碳(CO2)及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实验使用第3~15代培养细胞。

1.3 FITC标记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

经DFMG或GEN和LPC处理的HAEC 1×106,1 000 g离心5 min,弃上清,加入195μL Annexin V-FITC结合液(1×)和5μL Annexin V-FITC,室温避光孵育10 min。然后,1 000 g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190μL Annexin V-FITC结合液(1×)和10μL碘化丙啶(PI,Sigma公司)染色液,混匀,立即用EPICS XL流式细胞仪(美国Coulter公司)检测Annexin V-FITC阳性(早期凋亡)和Annexin V-FITC/PI双染阳性(晚期凋亡)细胞百分率(细胞凋亡率)。

1.4 Caspase-3活性测定

参照文献[5]取DFMG或GEN和LPC处理的HAEC 5×106个,按Caspase-3、-8和-9蛋白酶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即用50μL冰冷Lysis Buffer悬浮细胞,置冰上20 min;4℃离心(10 000 r/min)3 min,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吸取50μL含50~200μg蛋白的细胞裂解上清;加入50μL的2×Reaction Buffer(使用前每50μL 2×Reaction Buffer加入0.5 u LDTT);加入5μL Caspase-3或-8或-9底物,并于37℃避光孵育4 h;用酶标仪在λ=405 nm测定吸光值。通过计算A(诱导剂)/A(阴性对照)的倍数来确定HAEC的Caspase-3、-8和-9活化程度。

1.5 Western blotting分析

参照文献[6]描述的方法,目的条带经薄层扫描仪(日本产,型号CS-930)扫描,Alphazmager 2200软件测定印迹区带的光密度值。以DR4/β-actin、DR5/β-actin和Cyto C/β-actin的比值分别代表DR4、DR5或Cyto C蛋白表达水平,以溶媒组的比值为1.00。

1.6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差具有齐性,用LSD法进行多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方差不齐,采用Dunnett T3法进行多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PC对HAEC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图1显示,LPC(1.0、3.0、10.0、30.0和100.0μmol/L)处理24 h时,HAEC细胞凋亡率[Annexin V-FITC阳性(早期凋亡)和Annexin V-FITC/PI双染阳性(晚期凋亡)细胞百分率之和]增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LPC(10μmol/L)的细胞凋亡率为(31.6±4.1)%(P<0.001),因此,在接下来的实验中,10μmol/L的LPC作用24 h制备LPC诱导HAEC细胞凋亡模型。

2.2 LPC对HAEC细胞Caspase-3、-8和-9活性的影响

图2表明,LPC(10μmol/L)诱导HAEC细胞Caspase-3、-8和-9活化,起始于12 h,显著激活于24 h。

2.3 DFMG对LPC诱导HAEC细胞凋亡的影响

图3可见,DFMG(0.1、1.0和10.0μmol/L)预孵育有效拮抗LPC诱导HAEC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的DFMG较先导化合物GEN拮抗作用更强。DFMG和GEN各自单独应用,在本实验条件下对HAEC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

2.4 DFMG对LPC诱导HAEC细胞Caspase-3、-8和-9活化的影响

10μmol/L DFMG预孵育显著减弱LPC激活HAEC细胞Caspase-3、-8和-9作用,相同浓度DFMG较先导化合物GEN作用更强(图4)。

2.5 DFMG对LPC诱导HAEC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图5表明,10μmol/LLPC作用HAEC细胞24 h,显著促进细胞色素C表达,DFMG能够有效拮抗LPC诱导HAEC细胞色素C表达作用,相同浓度DFMG的拮抗效应强于先导化合物GEN。

注:A为3次独立实验中1次实验典型图像。B:1)与0.1%DM-SO处理比较,P<0.05;2)与0.1%DMSO处理比较,P<0.01;3)与0.1%DMSO处理比较,P<0.001;4)与1μM LPC处理组比较,P<0.05;5)与1μM LPC处理组比较,P<0.01

注:1)与0 h组比较,P<0.01;2)与0 h组比较,P<0.001;3)与6h组比较,P<0.05;4)与6 h组比较,P<0.01

注:1)与0.1%DMSO处理组比较,P<0.05;2)与0.1%DMSO处理组比较,P<0.01;3)与0.1%DMSO处理组比较,P<0.001;4)与10.0μmol/L DFMG+LPC处理组比较,P<0.05;5)与10.0μmol/LDFMG+LPC处理组比较,P<0.01

注:1)与0.1%DMSO处理组比较,P<0.05;2)与0.1%DMSO处理组比较,P<0.01;3)与0.1%DMSO处理组比较,P<0.001;4)与10μmol/L GEN+LPC处理组比较,P<0.05

注:1)与0.1%DMSO处理组比较,P<0.05;2)与10μmol/L LPC处理组比较,P<0.05

2.6 DFMG对LPC诱导HAEC细胞DR4和DR5表达的影响

10μmol/L LPC作用HAEC细胞24 h,对DR4表达无明显影响(图6A),但是,能显著诱导DR5表达(图6B)。DFMG能够有效减弱LPC诱导HAEC细胞DR5表达作用,相同浓度DFMG的拮抗效应强于先导化合物GEN。

注:1)与0.1%DMSO处理组比较,P<0.05;2)与10μmol/L LPC处理组比较,P<0.05

3 讨论

HAUNSTETTER等[7]学者很早就认为内皮细胞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后不断有研究发现血流剪切力[8]、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9]、生长因子[10]、活性氧[11]等众多因素影响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凋亡。因此,以减少内皮细胞凋亡来达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领域。本文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活性成分即LPC作用体外培养HAEC 24 h,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细胞凋亡,同时,10μmol/L LPC以时间依赖方式活化HAEC细胞Caspase-3、-8和-9。这些结果提示,LPC具有诱导HAEC细胞凋亡作用,此作用与激活死亡受体途径(Caspase-8活化)和线粒体途径(Caspase-9活化)有关[12]。

DUBEY等[13]发现,GEN(DFMG的先导化合物)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此外,国内也有人发现GEN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14]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5]增殖,能减轻Ox-LDL导致的血管炎症反应,发挥抗AS的作用[16]。在本文的研究中,用不同浓度的DFMG和GEN预孵育30 min,LPC作用HAEC 24 h后发现,DFMG和GEN皆能以浓度依赖方式降低LPC诱导HAEC细胞凋亡率。而且DFMG比GEN显现出更高的效价强度,从而证明DFMG不但和GEN一样具有拮抗LPC诱导HAEC细胞凋亡作用,而且其作用比GEN更强。

主动脉内皮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动物与药物

50 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由北京市海淀区兴隆实验动物养殖厂提供,许可证号: SCXK( 京)2011 -0006 ]。额尔敦—乌日勒( 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20706; 规格2 g /10 粒) ; 辛伐他汀(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 20120703,国药准字H20083840,规格20 mg / 片) ; 青霉素钠注射液(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655,生产批号: 20120716,规格160 万单位/瓶 × 50 瓶/盒) ; 肝素钠注射液( 天津生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505,生产批号: 20121007 ,规格1 . 25 万单位/2 m L,2 m L/支,2 m L × 10 支/盒) 。

1. 2 试剂与仪器

PAF、ET的Elisa试剂盒由上海西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生产批号分别为F20412、F20030) ;PAF、ET-1 一抗、二抗均由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一抗生产批号: bs-1119R,bs-0954R,二抗生产批号: SP-0023) 。Thermo酶标仪( 美国,型号:Multiskan Ascent) ,DK-8D数显恒温水浴锅( 中国金坛,型号: DK-8D) ,电热恒温培养箱( 中国苏州,型号: DNP9272) ,高压灭菌锅( 中国上海,型号: YXQ-LS-75SII) ,生物显微镜和成像系统( 中国南京,型号: BM2000 型) ,石蜡包埋机( 德国,型号: EG1150H+ C) ,高速立式离心机( 日本,型号: CF16RXii)

1. 3 造模及分组

普通饲料喂养1 周适应环境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0 只,造模组40 只。造模组高脂饲料喂养4 周,实验第2 周给造模组的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4 周后对造模的家兔进行球囊拉伤手术[6]。于实验第8 周通过检测家兔血脂水平和主动脉病理形态学确定AS易损斑块形成,证实造模成功,并将造模组最终存活的家兔( n = 29)完全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 n = 10) 、额尔敦—乌日勒组( n = 10) 和辛伐他汀组( n = 9) 。

1. 4 给药方法及标本制备

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灌服等容积的蒸馏水; 额尔敦—乌日勒组按家兔体质量给予额尔敦—乌日勒0. 4 g / ( kg·d) ; 辛伐他汀组按家兔体质量给予辛伐他汀5 mg /( kg·d) ,各药分别用蒸馏水制成混悬液喂饲。1 次/天,至24 周实验结束。第24 周末心脏采血,3000 rmp离心10 分钟分离血清; 同时,随机空气栓塞处死每组家兔,迅速取出主动脉,生理盐水清洗后,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1. 5 实验指标检测

1. 5. 1家兔血清ET、PAF含量检测PAF、ET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双抗体夹心) 法,根据试剂盒提供的试剂与实验步骤要求进行操作,用Multi-skan Ascent酶标仪完成测定。

1. 5. 2家兔主动脉ET、PAF的表达按照试剂说明书上步骤采用ABC法检测,两抗体均用抗体稀释液稀释200 倍后使用,光镜下观测家兔主动脉血管内皮因子PAF、ET-1 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半定量分析,每组随机选取两张切片,每张标本400 倍镜下选取5 个不重复的视野,测量其阳性染色部位的平均光密度值( 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 ) ,作为每张标本的的阳性定量指标。

1. 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若符合正态性分布和方差齐性,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LSD检验; 若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则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 05 或P < 0. 0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各组家兔血清ET、PAF浓度

家兔血清ET符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进行秩和检验分析显示,模型组家兔血清ET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 < 0. 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模型组比较,额尔敦—乌日勒能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ET水平( P < 0. 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家兔血清PAF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进行秩和检验分析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AF浓度显著升高( P <0. 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与模型组相比,额尔敦—乌日勒能显著降低血清PAF的浓度( P <0. 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 与正常组相比,aP < 0. 01; 与模型组相比,bP < 0. 01; 与辛伐他汀组比较,cP < 0. 01

2. 2 各组家兔主动脉ET、PAF的表达

光镜下可见主动脉血管ET、PAF胞浆内的棕黄色颗粒信号增强为阳性表现。光镜下可见,ET在正常组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不明显,模型组、额尔敦—乌日勒组及辛伐他汀组表达增强,呈棕黄色,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组棕黄色颗粒表达强烈。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分析染色切片中ET的AOD值符合正态性,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及LSD比较。结果显示,模型组家兔主动脉ET的AOD值比正常组明显升高( P < 0. 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模型组相比,额尔敦—乌日勒组ET的AOD值显著降低( P < 0. 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辛伐他汀组相比,额尔敦—乌日勒组ET的AOD值显著降低( P < 0. 05) ,额尔敦—乌日勒组在降低主动脉血管内皮ET的表达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见表2、图1。

光镜下观测PAF染色切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组有强烈的棕黄色颗粒表达,阳性部位在内皮细胞的胞浆、胞膜及胞质里均可见。额尔敦—乌日勒组及辛伐他汀组两组PAF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浆,胞膜仅有少量表达。染色切片中PAF的AOD值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家兔主动脉血管PAF的AOD值与正常组相较明显升高,( P < 0. 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额尔敦—乌日勒组主动脉PAF的AOD值显著降低( P < 0. 01) ,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2、图2。

注: 与正常组相比,aP < 0. 01; 与模型组相比,bP < 0. 01; 与辛伐他汀组相比,cP < 0. 05。

A正常组B模型组C额尔敦—乌日勒组D辛伐他汀组

A正常组B模型组C额尔敦—乌日勒D辛伐他汀组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内皮细胞具有抗凝、止血、选择性屏障、细胞通透性等作用,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可使血液中的脂质等成分堆积于内皮下间隙,从而形成泡沫细胞[7]。血管内皮功能减退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最敏感的指标,是AS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内皮细胞损伤是诱发AS的重要环节,保护内皮细胞可有效防止AS的发生发展。ET是内皮细胞分泌的主要缩血管因子,维持血管张力,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而PAF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起始因子[8]。

随着民族医药的发展,蒙医蒙药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并具有安全、高效、低毒等优势。AS易损斑块的检测手段多具有损伤性,目前常采用复合因素造模建造雄性家兔AS易损斑块模型,实验8 周末通过检测血脂,显示家兔已形成AS易损斑块,为进一步观察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对AS易损斑块血清及主动脉ET、PAF的干预作用奠定了基础。实验结果表明额尔敦—乌日勒能降低AS家兔血清及主动脉ET、PAF水平( P < 0. 01) ,并且与辛伐他汀组相比,在影响AS易损斑块家兔主动脉ET水平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P < 0. 05) ,为临床寻找他汀类药物的替代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亦为临床运用中蒙药治疗AS提供更加完善的实验理论和依据。

总之,额尔敦—乌日勒可能通过降低血管内皮因子ET、PAF的上升水平,降低主动脉组织ET的表达,恢复内皮功能的平衡状态,从而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作用。

摘要:目的 通过观测额尔敦—乌日勒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因子内皮素(endothelin,ET)、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的影响,明确其稳定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正常组10只不进行造模,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40只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免疫损伤、球囊拉伤术复合因素造模,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8周造模成功后,将最终造模成功的29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n=10)、额尔敦—乌日勒组(n=10)、辛伐他汀组(n=9),额尔敦—乌日勒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给予额尔敦—乌日勒、辛伐他汀进行干预,24周后取材,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家兔血管内皮因子PAF和ET的浓度及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额尔敦—乌日勒显著降低血清ET、PAF(P<0.01),在降低ET水平上优于辛伐他汀组;与模型组比较,额尔敦—乌日勒组能降低主动脉ET、PAF表达(P<0.01),在降低ET表达上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 额尔敦—乌日勒具有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主动脉内皮 篇3

[关键词] 糖尿病;游离脂肪酸;内皮细胞;bcl-2;BAX;PI3K/AKT

[中图分类号] R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0-0004-04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free fatty acid and glucose on endothelial cell of rat aorta

GUO Hailian1 LIU Xiaoling2 LI Pengcui3 HAN Le2 WANG Dongqing1

1.Graduate Schoo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China; 3.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 Laborator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free fatty acid(FFAs) and glucose on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Methods Rat aorta endothelial cell (RAEC)were cultured in vitro, glucose(5.5 mmol/L, 30 mmol/L) and palmitic acid (200 μmol/L、400 μmol/L、600 μmol/L)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were applied,alone and together, to RAEC for 24 h, 48 h, 72 h.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CD31-related antigen and detectedIL-8, Bcl-2, BAX protein expression changes; Applied four methyl azo thiazole blue (determined by MTT) colorimetric detection different environment RAEC proliferation capacity. Results Glucose and FFAs, alone and together, can lead to apoptotic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RAEC; FFAs and glucose display strong growth inhibitory effect in a-time and does-development manner against RAEC (P < 0.05), 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roliferation of cultured alone group (P < 0.01). After intervention, IL-8, BAX expression were increased, Bcl-2 protein expression were gradually decreased, Bcl-2/BAX ratio wrere decreased, and more obvirous expression of the combination group. Conclusion High FFAs and high glucose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RAEC and promote their apoptosis, its mechanism may be involved by glucose and palmitate PI3K/AKT pathway activation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apoptosis.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 Free fatty acid; Endothelial cell; bcl-2; BAX; PI3K/AKT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并发症,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在血管并发症中起着关键作用[1]。200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上,BANTING科学奖得主McGarry JD 教授提出,脂代谢障碍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2]。伴随着葡萄糖利用和代谢障碍,脂肪的合成代谢障碍而分解代谢异常增高,血液中FFAs含量增多,而FFAs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脂代谢异常状况。FFAs尤其是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可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键因素。因此,探讨脂毒性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实验观察高糖状态下不同浓度的棕榈酸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和试剂

SD大鼠(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软脂酸(Gibco,USA),RPMI 1640(武汉博士德),胎牛血清(Cyagen Biosciences,USA),大鼠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Prospec,USA),胰蛋白酶(TRYPSIN 1:250)(Solarbio),去脂牛血清白蛋白(d-BSA)、四甲基偶氮唑蓝(MTT)(sigma,USA),即用型兔抗大鼠CD31单克隆一抗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即用型兔抗大鼠bcl-2单克隆一抗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即用型兔抗大鼠BAX单克隆一抗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即用型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DAB显色液(武汉博士德)。

1.2 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颈椎脱臼处死SD雌性大鼠,碘伏酒精消毒后,逐层剖开胸腹腔,于脊柱旁暴露主动脉,游离主动脉周围筋膜及结缔组织,分离后取主动脉弓至髂总动脉段,剪下放入无菌PBS液中漂洗去除附壁血细胞后,放入1640培养液中,使用眼科镊将主动脉内膜翻转朝外,并剪成1~2 mm宽动脉环,平均摆放入25 cm2培养瓶中,37 ℃、5%CO2培养箱中静置1 h后,加入配制好的大鼠专用内皮细胞培养液(RPMI1640、20%胎牛血清、大鼠内皮生长因子、肝素、青链霉素),静置68 h以上。每3天更换培养液一次,待细胞生长单层融合后,0.25%胰酶消化传代,实验使用3~5代细胞。采用形态学、倒置显微镜及抗CD31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法行内皮细胞鉴定。

1.3 实验分组

试验共设置7组:(1)游离脂肪酸干预组设3组:以去脂牛血清白蛋白(d-BSA)为溶解软脂酸的载体,以加入培养液中软脂酸浓度的不同分为200 μmol/L、400 μmol/L、600 μmol/L(各组载体d-BSA含量为0.2%、0.4%、0.6%);(2)葡萄糖干预组,30 mmol/L GLU;(3)联合培养组:30 mmol/L GLU + 400 μmol/L PA;(4)对照组:①正常培养液组(含5.5mmol/L GLU),②0.5% d-BSA+正常培养液组。

1.4 形态学观察

以每孔1×104个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细胞贴壁后加入PA及葡萄糖。设正常培养液组和0.5%d-BSA+正常培养液组为对照,于5%CO2、37℃温箱中孵育48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1.5 生长曲线的测定

取90%单层融合的鼠主动脉内皮细胞P3代细胞消化成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3×104/mL,接种至24孔培养板中,每孔1 mL,每三孔为1组,共8组。每隔24 h抽查一组,用血球计数板数细胞数目,以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细胞数对数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细胞倍增时间以以下公式计算:TD =T×log2/(log Nt-log No),T为培养时间,Nt和No分别代表接种后及培养T小时后的细胞数。

1.6 主动脉内皮细胞生存率的检测(MTT比色法)

将细胞培养至单层融合时,换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同步化细胞24 h,分别给于不同浓度的干预液,共同孵育24 h、48 h、72 h终点时,每孔依次加入MTT溶液20 μL(5 mg/mL),避光继续培养4 h,弃培养上清液;每孔加入DMSO 150 μL,置37℃水浴摇床均匀震荡10 min,室温放置10 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用酶标仪在492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A)值。

1.7 免疫化学染色法测定IL-8、Bcl-2/BAX表达水平

常规消化,收集主动脉内皮细胞,按照每孔1×105接种于放有盖玻片的6孔板内,每孔加入2 mL 1640内皮细胞培养液,置于37℃、5%CO2孵育箱细胞爬片24 h,换无血清培养液培养24 h同步化细胞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棕榈酸及葡萄糖继续培养48 h,在48 h终点进行试验:先用PBS洗两次,加入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30 min,PBS洗两次,灭活酶室温30 min,蒸馏水洗2次,胰酶37℃修复10 min,PBS洗2次,山羊血清37℃封闭30 min,按操作说明滴加抗体,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风干后封片,每次试验均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组,以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采用Image-Pro Plus(IPP)分析免疫组化图片。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显著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用q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

原代细胞在培养5~7 d后,在主动脉贴壁附近可见少量游出的内皮细胞,呈多角形或短梭形;培养到12~13 d,可见迁移出的细胞呈片生长,70%~80%单层融合,分布密度不均。见图1。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在传代接种2 h后开始贴壁,24 h后90%细胞贴壁生长,24~48 h间细胞量有所减少,48 h后可见新长出的细胞为单层、互不重叠,呈梭形或鹅卵石状,边界清晰,胞浆丰富,核清晰,呈多角形。第3~5天,可见细胞呈小片状集落生长,细胞涨势增快,第5~7天细胞生长融合成片,中间排列紧密,部分可见典型的“铺路石”状排列的单层细胞。培养至7~8代后,细胞变瘦小,分泌物增多,可见细胞分化,成老化状态。

图1 原代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100×

2.2 CD31相关抗原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可见细胞呈圆形、梭形或多边形,细胞胞浆内可见棕黄色颗粒(图2a),而对照组内未见着色(图2b)。证实培养的细胞为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

2.3 各组细胞(MTT)增殖状况

不同剂量的棕榈酸、葡萄糖及联合培养组处理内皮细胞24 h、48 h、72 h后,与正常培养液组及d-BSA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24 h低剂量P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短时间低浓度的棕榈酸酯对内皮细胞的损害较小;相同浓度时,24 h与72 h组内比较,高糖组、高、中、低剂量棕榈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联合培养组不同时间段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高糖组、中、高剂量棕榈酸组48 h与72 h组内比较,24 h与48 h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低剂量组24 h与48 h,48 h与72 h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正常培养液组与d-BSA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说明棕榈酸及高糖抑制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趋势;高糖及高脂联合培养组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依赖趋势。见图3。

注:横坐标(X轴)代表分组:①1640组为正常对照组(含GLU5.5 mmol/L);②d-BSA组为0.5%d-BSA+1640对照组(含GLU5.5 mmol/L);③高糖组为30 mmol/L GLU组;④联合组为30 mmol/L GLU+400 μmol/L PA;⑤低浓度PA为200 μmol/LPA组;⑥中浓度PA为400 μmol/L PA组;⑦高浓度PA为600 μmol/L PA组;纵坐标(Y轴)代表增殖率

图3 FFAs及葡萄糖对RAEC增殖的影响

2.4 细胞生长曲线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在传代接种2 h后开始贴壁,24 h后90%细胞贴壁生长,24~48 h间细胞量有所减少,48 h后可见新长出的细胞为单层、互不重叠,传代细胞增殖速率较原代细胞增长稍快,第4~7天为对数生长期,第8~9天为平台期。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见图4。

图4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曲线

2.5 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

正常对照组、d-BSA对照组培养内皮细胞48 h后,IL-8、BAX几乎不表达或弱表达,两个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浓度FFAs、高糖及联合培养组处理细胞后,细胞IL-8表达明显增高,且具有剂量-时间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细胞Bcl-2表达随时间延长及浓度的增高表达逐渐减弱,与正常对照组及d-BSA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细胞BAX表达则随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增加表达亦增强,与正常对照组及d-BS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cl-2/BAX比值随葡萄糖及棕榈酸浓度增高逐渐减低,联合培养组为甚。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异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代谢异常,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随着血糖的增高而发生改变,伴随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升高[3]。血管内皮细胞裱衬在整个心血管系统的内表面,是血管壁与血液之间的分界细胞,是形成心血管封闭管道系统的形态基础。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炎症反应的中介物,也是受损靶器官,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从而影响炎症反应的进展和结局。内皮细胞的存活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维护血管结构及血管生成中是极其重要的[4]。

bcl-2基因(即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具有抑制凋亡的作用。bax基因属于bcl-2基因家族,编码的BAX蛋白可与Bcl-2形成异二聚体,对Bcl-2产生阻抑作用。bax与bcl-2相互制约,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一种平衡状态。研究发现Bax/Bcl-2两蛋白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决定对细胞凋亡抑制作用强弱的关键因素,因此认为,bax是极重要的促细胞凋亡基因之一。BAX主要位于细胞质中,当凋亡发生时,BAX即刻转移到线粒体并与线粒体膜相结合,通过加速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增加Caspases的活性来促进细胞凋亡。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把细胞Bcl-2/BAX值作为判断细胞凋亡是否被抑制或加强的主要标志之一[5]。

高血糖能通过减少Akt活性抑制葡萄糖转运子4(GLUT-4)介导葡萄糖转运,导致2型糖尿病。高葡萄糖可明显引起内皮细胞的早期凋亡,而不影响细胞的坏死,其形成可能与Akt酶活性下降有关。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内皮细胞增殖,Akt的308位点苏氨酸磷酸化是葡萄糖影响内皮细胞增殖信号级联中的敏感元件[6]。PI3K-Akt信号途径在葡萄糖对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7]。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是有效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措施。

IL-8由多种细胞产生,包括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近来发现内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可产生。IL-8参与多种炎症疾患的发病过程,其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已被证实在血管新生、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8,9]。Tashiro等发现,糖尿病患者尿中IL-8水平与HbA1c水平有显著联系,提示高血糖可能刺激IL-8的合成和分泌[10]。我们的实验证实,在高糖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IL-8表达增加,与Tashiro所观察到的反应一致;而在FFAs干预下,实验组中呈阳性表达,在正常对照组细胞内呈阴性表达,由此推测,在FFAs的诱导下,IL-8的上调,进一步介导炎性反应,在联合组中,高糖及高脂具有协同作用,参与了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展和恶化。

本实验研究证实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在葡萄糖及FFAs干预下,细胞凋亡增加,并具有浓度-剂量依赖趋势。在高糖环境下,FFAs引起Akt快速激活,并导致PI3K受体激活,增加了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通过氧化应激使细胞内IL-8表达增加,同时激活PKC通路,使其转位,引起其下游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表达增强,因此,Bcl-2/BAX比值减小。FFAs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可能部分通过bcl-2改变线粒体膜的功能,并释放细胞色素C,部分通过调整Bcl-2/BAX的比率引起细胞凋亡。因此,Bcl-2可抑制线粒体介导的细胞死亡[11]。高糖环境下,高棕榈酸酯可激活细胞凋亡的机制导致内皮细胞凋亡,PI3K-Akt信号缺陷参与了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从而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浆中升高的FFAs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损伤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FFAs引起的脂毒性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有重要的发病学意义,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其作用机制,对预防及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Omi H,Okayama N,Shimizu M,et al. Participation of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s in neutrophil adhesion and surface expression of adhesion molecules on cultured human endothelial cells:effect of antidiabetic medicines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2,16(3):201-208.

[2]McGarry JD. Dysregulation of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the etiology of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2002,51(1):7-18.

[3]杨治芳,毛季萍,汤佳珍. 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2):100-103.

[4]Jacques E N■r,Joan C,David JM,et 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ediated angiogenesis i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endothelial cell survival and induction of Bcl-2 expression[J]. Am J Pathol,1999,154(2):375-384.

[5]Lee JU,Hosotani R,Wada M,et al. Role of Bcl-2 family proteins(Bax,Bcl-2 and Bcl-X)on cellular susceptibility to radiatio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J]. Eur J Cancer,1999,35(9):1374-1380.

[6]于佩,于德民,齐建成,等. 高糖对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及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 天津医药,2007,35(11):807-810.

[7]Palanivel R,Maida A,Liu Y,et al. Regulation of insulin signalling,glucose uptake and etabolism in rat skeletal muscle cells upon prolonged exposure to resistin[J]. Diabetologia,2006,49(1):183-190.

[8]Harada A,Sekido N,Akahoshi T,et al. Essential involvement of interleukin-8(IL-8)in acute inflammation[J]. J Leukoc Biol,1994,56(5):559-564.

[9]Su BH,Chiu HY,Lin TW,et al. Interleukin-8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of premature infants at risk of chronic lung disease[J]. J Formos Med Assoc,2005,104(4):244-248.

[10]Tashiro K,Koyanagi I,Saitoh A,et al. Urinary levels o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and interleukin-8(IL-8),and renal injuri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J]. J Clin Lab Anal,2002,16(1):1-4.

[11]Timothy SK,Yunpeng D,Casey MM,et al. Levin Overexpression of Bcl-2 in vascular endothelium inhibits the microvascular lesion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J]. Am J Pathol,2010,176:2550-2558.

(收稿日期:2012-01-16)

主动脉内皮 篇4

关键词:中医药,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 (AS) 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干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之一。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我国的特色与优势, 现就近年来中医药保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

1 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

近20多年的研究表明, 血管内皮不是单纯的血管屏障, 而是一个多功能的内分泌器官, 能合成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参与机体复杂功能的调节过程。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和分泌几十种生物活性物质。大致可分为:血管收缩因子, 如内皮素 (ET) 、血管紧张素I (AGI) 、血栓素;血管舒张因子, 如一氧化氮 (NO) 、前列腺素 (PGE) 等黏附因子, 如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VCAM-1) 、细胞间黏附因子 (ICAM) ;生长因子, 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TGF)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 等;凝血纤溶物质, 如纤溶酶原激活物 (PA) 、VonWillebrand因子 (vWF) 、血小板激活因子 (PAE) 。正常血管内皮细胞能调节血管紧张度及血管结构, 并能分泌抗血小板物质、抗凝和纤溶蛋白、防止细胞 (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向血管壁黏附聚集[1]。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内皮受损可促进白细胞黏附迁移、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增殖、粥样斑块脆性增加与破裂。导致血栓形成, 是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导致AS形成的始动环节。因此, 对内皮功能紊乱进行干预治疗, 已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环节。

2 单味中药

2.1 活血化瘀类中药

彭小春等[2]研究川芎嗪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致人内皮细胞ECV304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影响机制, 川芎嗪能显著提高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酶SOD、GSH-Px的活性, 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诱导的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王立杰等[3]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升高AS家兔血NO的及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 水平, 这两种由血管内皮释放的舒张血管物质, 能维持血管舒张性, 抑制血小板黏附, 减轻AS家兔血管损伤, 抑制AS的形成和发展。张艳军等[4]观察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结果证实, 丹酚酸B能降低AS家兔血浆血栓素B2 (TXB2) 、ET浓度, 增加6-keto-PGF1α浓度, 从而起到保护内皮细胞的效应, 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对内皮细胞功能没有明显影响。杨艳秋等[5]采用中药当归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钠治疗42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发现阿魏酸钠可通过降低血浆ET水平, 升高NO水平, 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林梅瑟等[6]观察姜黄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经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浆TG、TC、LDL-C、HDL-C水平明显改善, PAI-1及PAI-1/t-PA比值下降。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降低vWF、PAI-1及PAI-1/t-PA水平,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2.2 清热类中药

丁辉等[7]将56只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 (C) , 高脂饮食假手术组 (HD) , 肾动脉狭窄组 (RAS) , 肾动脉狭窄高脂饮食组 (HD+RAS) , 实验结果表明, HD组, RAS组, HD+RAS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 小檗碱对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谭华炳等[8]研究发现清热解毒中药绞股蓝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浆ET-1、TG、TC及LDL-C水平, 纠正血管的舒缩功能, 调节脂蛋白代谢。秦俭等[9]实验结果证实虎杖能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降低胸主动脉AS斑块面积。刘月丽等[10]研究山苦茶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山苦茶提取物B、D通过降低AS大鼠血清丙二醛 (MDA) 水平, 提高NOS、SOD活性, 增加AS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能力。

2.3 补益类中药

李凤娥等[11]采用维生素D3与高脂饲料相结合复制大鼠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人参二醇组皂苷能够降低大鼠血清TC、LDL-C, 人参二醇组皂苷通过降血脂, 保护内皮细胞, 稳定细胞膜作用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马灵筠等[12]观察枸杞多糖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枸杞多糖组与模型组比较, TG、CRP、NO、ET-1、MDA等指标明显下降, SOD活性明显升高, 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少, 具有抗AS作用。曾国安等[13]研究报道, 黄芪多糖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清中TG、MDA、NO、C反应蛋白 (CRP) 、ET-1的含量, 减轻内皮缩血管肽对血管的损伤作用, 提示黄芪多糖具有较好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2.4 其他类中药

殷惠军等[14]通过小牛血清白蛋白损伤血管内皮后, 以高脂饮食喂养建立AS兔模型, 蒺藜总皂苷小剂量、大剂量治疗组血清NO水平与模型组比显著升高, ET水平明显下降, 提示蒺藜总皂苷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 减少NO的降解和合成抑制, 抑制ET合成、释放, 提高血清及动脉壁组织NOS的表达, 达到保护血管内皮, 抗AS的作用。杜万红等[15]发现十两茶提取物显著降低高脂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MDA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ADMA) 含量和增加NO水平, 且呈剂量依赖性, 提示十两茶提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与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ADMA/NO系统,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张艳慧等[16]研究表明, 蜈蚣通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内皮细胞合成NO的能力, 抑制ET的释放,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从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牛丽颖等[17]通过实验, 发现淡豆豉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平衡有关。

3 中药复方

3.1 化痰祛瘀类

张来军等[18]研究发现, 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血清NO水平和肱动脉FMD, 总有效率达91.8%, 明显高于对照组68.29%。提示其通过抗凝、降低缩血管因子水平, 提高舒血管因子水平, 减少部分细胞黏附分子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曹加潍等[19]报道, 通心络胶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抗AS形成的机制可能与下调CD40及CD40L mRNA的表达有关。刘宁等[20]观察化痰祛瘀汤 (黄芪、党参、丹参、赤芍、茯苓、半夏、菖蒲、川芎、绞股蓝组成) 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治疗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明显轻于高脂模型组, 血清NO、hs-CRP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升高, 提示该方可抑制炎症反应,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裴强等[21]研究发现, 桂枝茯苓胶囊 (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 可明显升高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清NO水平;降低血清ET-l及hs-CRP水平, 下调主动脉ICAM-1的表达, 桂枝茯苓胶囊有一定抗AS作用。

3.2 益气活血类

李亚芹等[22]研究表明, 参芍胶囊 (人参、茎叶、皂苷、白芍) 对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心肌损害有保护作用, 通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肌组织中NO、NOS及降低心肌组织中ET及PAI-1水平,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王楠等[23]证实经益心舒服囊 (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丹参、川芎、山楂) 及他汀干预后, 实验性动脉硬化兔模型的动脉硬化程度减轻, 血管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益心舒服囊联合他汀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贾爱明等[24]实验结果表明芪参降脂饮 (黄芪、丹参、当归等) 可明显降低TXB2、TXB2/6-ketoPGF1α/ET, 升高6-keto-PGF1α,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防止血栓形成, 进而起到防治AS的作用。王学玲[25]观察80例冠心病患者经芎芍胶囊干预前后肱动脉舒张功能及血清NO、ET、6-kteo-PGF1α、TXB2浓度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 证实了芎芍胶囊可以调控NO/ET的平衡, 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

3.3 活血化瘀类

管高峰等[26]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AS具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为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和释放NO、ET,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进而起到抗AS作用。贾运乔[27]研究大黄蛰虫丸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发现高脂血模型大鼠经大黄蛰虫丸 (熟大黄、黄芩、生地黄、蛰虫、水蛭、蛴螬、虻虫、桃仁、杏仁、芍药、牛膝、甘草) 治疗后, 血清TG、TC、LDL、MDA含量明显降低, SOD活性增高, 与模型组比较血清NO明显升高、ET明显降低;HDL-C升高提示该药能降血脂、抗过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王贵娟等[28]采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鳖甲煎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鳖甲煎丸组大鼠血清TG、TC、LDL、MDA含量明显降低, SOD活性及HDL-C升高, 证实了鳖甲煎丸 (大黄、桃仁、人参等) 能升高血清NO含量, 降低ET, 调节NO/ET的平衡,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3.4 其他类中药复方

赵书刚等[29]采用连朴饮 (丹参、川黄连、厚朴、山栀、石菖蒲、法半夏、淡豆豉) 治疗湿热夹瘀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结果发现连朴饮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脉粥样硬化指数 (AIP) 明显改善, 血清ET明显下降、NO明显上升。提示该方能维持舒张和收缩血管的NO、ET的平衡,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防止血管发生粥样硬化。郭来等[30]采取高脂饲料加静脉注射小牛血清方法 (免疫损伤) 制作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发现模型组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ET-1mRNA的表达上调, 复方莶草合剂能从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对ET-1 mRNA进行调节, 减少ET的生成。焦宏等[31]研究桂枝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血脂和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影响, 发现桂枝汤可降低血脂和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吴智春等[32]观察清热解毒经方金匮泻心汤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动物实验, 该方具有调脂、抗氧化、影响NO代谢、保护动脉内皮细胞等作用。赵添成[33]研究搜风祛痰中药活心汤对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mRNA及iNOS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发现活心汤可抑制AngⅡ导致的内皮细胞损伤, 减少NF-κBmRNA及iNOSmRNA的表达,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4 结语

主动脉内皮 篇5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相关性,内皮素水平

冠状动脉慢血流 (slow coronary flow, SCF) 指经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未发现心外膜冠状动脉明显病变, 却有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1]。SCF经CAG检出率约1%, 并逐渐被临床重视。近年来研究发现, 内皮素 (endothelin, ET) 水平增高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校正TIMI血流计帧法 (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 c TFC) 诊断SCF, 并分析其与ET水平的相关关系。

资料与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 提示心外膜主要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患者84例, 并排除冠状动脉痉挛及扩张、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溶栓治疗后、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采用校正TIMI血流计帧法 (c TFC) , 将冠状动脉平均帧数>27帧者归为SCF, 将患者分为SCF组 (36例) 和对照组 (48例) 。

SCF诊断标准:校正TIMI血流计帧法 (c TFC) :以桡动脉为径路, 用5F多功能导管, 以Judkins法行CAG, 多体位记录在以30帧/秒的速度计数造影剂从各冠状动脉起始端充盈至末端的帧数。其中c TFC第一帧的判断:造影剂完全充盈冠状动脉起始端, 见造影剂前向运动;最后一帧的判断:造影剂到达靶动脉末端标记性分支。末梢标记性分支为:左前降支 (LAD) -心尖部, 若LAD包绕心尖, 则最接近心尖的分支为末端标记;左回旋支 (LCX) -钝缘支最长动脉的远端分叉处;右冠状动脉 (RCA) -左室后支动脉的第一分支。计数时LAD和LCX取右前斜加足位, RCA选左前斜加头位。因LAD较长, 以其帧数除以1.7, 即为c TFC[2]。

临床指标:所有研究对象入院第2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 HITACHI 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DANAMHC-2022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测定血常规。ET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 所用仪器为γ放射免疫计数仪。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ET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

入选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比例、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ET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ET相关性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 ET (OR=11.081, 95%CI 2.186~56.170, P=0.004) , ET水平增高是SCF的危险因素, 见表2。

讨论

SCF现象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有限,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 SCF是冠心病的早期阶段, 患者可发生类似心绞痛症状, 甚至进展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

ET是由内皮素前体蛋白生成, 分子量2 500, 含21个氨基酸残基, 在人第六染色体上可检测到其基因[3]。ET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 在冠状动脉、脑血管及心内膜上含量较高, 作为各种炎性递质和激素调节肽参与生理调节[4]。在心血管方面, ET作用于延髓核团, 是已知收缩冠状动脉作用最强的递质, 是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作用的100倍, 并作为单核细胞的趋化因子刺激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紊乱, 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 且ET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成正相关[5,6]。有研究表明, ET水平异常与高血压、高脂血症有关, 并降低血管内壁的顺应性[7]。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可能与SCF相关的因素, 发现ET水平升高是SCF的危险因素, 提示ET可能参与了SCF病理生理过程。

参考文献

[1] Hawkins BM, Stavrakis S, Rousan T A, et al.Coronary slow flow-prevalence and clinical correlations[J].CircJ, 2012, 76 (4) :936-942.

[2] Gibson C M, Cannon C P, Daley W L, et al.TIMI frame count:a quantitative method of asses sing coronary artery flow[J].Circulation, 1996, 93 (5) :879-888.

[3] Burg MM, Soufer A, Lampert R, et al.Autonomic contribution to endothelin-1 increase during laboratory anger-recall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Mol Med, 2011, 17 (5/6) :495-501.

[4] Freixa X, H eras M, Ortiz JT, et al.Usefulness of endothelin-1 assessment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Rev Esp Cardiol, 2011, 64 (2) :105-110.

[5] Rodrguez-Pascual F, Busnadiego O, Lagares D, et al.Role of endo thelin in the cardio vascular system[J].Pha rmacol Res, 2011, 63 (6) :463-472.

[6] Yanagisawa M, Kurihara H, Kimura S, et al.A novel potent vasoconstrictor peptide produced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Nature, 1988, 332 (6163) :411-415.

主动脉内皮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共54例。全部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肺血栓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男32例、女22例, 年龄 (52.6±10.9) 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每组2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肺血栓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进行规范溶栓+抗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 (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40mg口服, 每晚1次。治疗14d后抽血测定相关指标。

1.3 观察指标

内皮素-1 (ET-1) 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 浓度测定采用单抗酶联免疫吸附法, 试剂盒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NO测定应用化学比色法, 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常规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血糖、肝功、肾功、电解质等作为安全性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T-1、NO、v WF

2组治疗后ET-1、v WF较治疗前下降, 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且治疗组ET-1、v WF低于对照组, NO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效果明显。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急性肺动脉栓塞时, 由于肺动脉机械阻塞、神经体液因素、低氧血症等导致肺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力增高, 进而导致右心室扩大、右心衰竭, 缺血和肺动脉高压可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 损害血管内皮, 进一步加重病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 NO的生成减少, 而ET-1生成增加, 影响了NO/ET-1的平衡[3]。v WF是在内皮细胞损伤时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调节因子。因此, NO、ET及v WF水平能比较敏感而全面的反映内皮细胞功能。阿托伐他汀具有的抗炎、抗氧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非调脂作用在其治疗过程中也越来越突出。

本研究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 其中治疗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后测定血管内皮因子ET-1、v WF均下降, NO水平升高, 且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 (P<0.05) ;安全性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比较无意义。研究证实, 他汀类药物可促进内源性一氧化氮合成, 抑制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表达[4]。Li等[5]也证实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中, 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肺动脉压, 提高存活率。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过程中, 阿托伐他汀可以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 可以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减低血管炎性反应, 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 其进一步的保护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5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d。2组均治疗14d。观察血内皮素-1 (ET-1) 、一氧化氮 (NO)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 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ET-1、vWF均下降, NO水平升高, 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 (P<0.05)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轻度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肺动脉栓塞, 急性,血管内皮素

参考文献

[1] Yi T, Rao DA, Tang PC, et al.Amelioration of human allograft arterial injury by atorvastutin or simvastatin correlates with reduction of interfere on-gamma Production by infiltrating T-cells[J].Transplantation, 2008, 86 (5) :719-727

[2] 闫永红, 张超徐, 俊蛟, 等.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干预研究[J], 临床荟萃, 2012, 27 (1) :4-6.

[3] 李益民, 何胜虎, 乔华.交感神经系统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 (11) :1016-1018.

[4] 勒建军靳建军, 郭军, 陆慰萱.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肺栓塞的保护作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 11 (7) :541-545.

主动脉内皮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及处理

序贯选择本院2010年2月到2010年8月本院心血管门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治疗组。4组患者均按照标准方案给予降压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商品名:阿乐,北京嘉林制药有限公司)10mg/d,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商品名:展思门,北京中惠药业有限公司)0.25 Bid,联合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和二甲双胍0.25 Bid。。老年标准以年满60岁为准。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所有研究对象在研究初始均常规测定血压、血液生化、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治疗90d再次测定血压、血液生化、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FMD。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1.1.2 研究对象剔除标准

(1)80岁以上;(2)肌病;(3)肝肾功能不全;(4)心源性休克;(5)高血压急症;(6)确诊为糖尿病患者;(7)近2周有他汀类、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药物用药史;(8)肿瘤;(9)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0)对二甲双胍和(或)阿托伐他汀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血压测定在诊室完成,测压前安静休息15min,在测量前30min内禁止吸烟和饮用茶、咖啡等兴奋性食品饮料,排空膀胱。采用间接测压即无创伤性血压测量:使用汞柱血压计按照柯氏音听诊法确定患者血压。

研究对象按常规禁食12h后于次日上午10h之前抽取静脉血5mL,在全自动生化仪器上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BS)、C反应蛋白(CPR),另抽取静脉血2mL用磁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IR程度判断使用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BS×FINS/22.5[2]。

FMD检查参照Celermajer等介绍的方法进行[3]。采用Sequoia C512彩色超声成像仪(美国Acuson公司),探头频率4~6MHz,以肱动脉作为扫描血管。受试者休息10min后开始扫描。取仰卧位,右上肢外展15°,以纵切面扫描肱动脉,调节深度和增益直至能获得理想腔/壁界面的影像,于舒张末期(心电图出现R波)在距肘窝上方2~5cm处测量动脉内径(D0),然后在检测部位皮肤上作标记。而后将缚于右前臂的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至250mmHg,持续4.5min后迅速放气,放气后45~90s在原标记部位再次测量舒张末期肱动脉内径(D1)。每个指标均记录3个心动周期(包括静息状态和反应性充血),取平均值。每次测量各项系统设置保持不变。以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low-mediated dilatation FMD)代表肱动脉内皮功能。计算方法:FMD=(D1-D0)/D0×100%。

治疗90d后重复测量上述指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储存和分析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比较用t检验,P值<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4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及血压、生化指标、HOMA-IR和FMD无显著差异,在同一基线水平,见表1和表2。

(2)4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压下降情况一致,组间无显著差异。

(3)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FMD分别由(5.30±2.09)、(5.29±2.11)和(5.31±2.16)上升至(8.68±2.35)、(11.27±4.91)和(15.17±5.81)(P<0.05),组间比较,阿托伐他汀组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

(4)治疗后,二甲双胍组和联合治疗组的FBS由(5.68±1.70)、(5.69±1.72)下降至(4.13±1.21)、(4.21±1.23)(P<0.05),FINS由(10.56±1.45)、(10.51±1.70)下降至(6.17±1.10)、(6.09±1.07)(P<0.05),IR获得显著改善,HOMA-IR由治疗前的(4.25±1.75)、(4.22±1.71)下降至(2.01±0.85)、(2.05±0.90)(P<0.05)。2组间无显著差异。

(5)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谱改善,炎症反应减轻,TC、HDL、LDL、TG和CPR从治疗前(5.22±1.26)、(1.18±0.27)、(3.30±0.91)、(1.72±0.30)、(9.34±2.51)和(5.18±1.25)、(1.17±0.25)、(3.29±0.85)、(1.73±0.28)、(9.61±2.49)改善为(3.38±1.09)、(1.25±0.24)、(1.75±0.32)、(1.12±0.11)、(4.72±0.47)和(3.31±1.28)、(1.17±0.18)、(1.69±0.37)、(1.14±0.09)、(4.68±0.51)(P<0.05)。2组间无显著差异。

(6)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无肌病及低血糖的发生。

3 讨论

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不全有关,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在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之前就可以出现[4]。在本研究中,4组患者治疗前FMD均低于10%,提示存在内皮功能受损。高血压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合成和释放NO减少,缩血管物质相对增多。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减退而内皮依赖性收缩功能增强[5],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这也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高血压会加重内皮细胞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加重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不全,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异常及慢性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有可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本研究中,经过3个月的干预治疗后,二甲双胍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FMD分别由(5.30±2.09)、(5.29±2.11)和(5.31±2.16)上升至(8.68±2.35)、(11.27±4.91)和(15.17±5.81)(P<0.05)。

有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能够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6],相关动物试验也进一步支持[7],本研究中,二甲双胍组和联合治疗组的FMD亦获得显著改善。二甲双胍可以促进周围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异生及糖原分解,减少肝糖输出,使血糖下降,可抑制脂肪组织分解,降低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减少对β细胞的脂毒性,还可降低血胰岛素水平,增高胰岛素敏感性[8]。本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3个月后,FBS,FINS及HOMA-IR均显著改善。有报道二甲双胍对脂代谢也有影响,能够降低全身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水平[9],本研究中,单用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血脂改善不明显,可能二甲双胍对脂代谢的影响是长期缓慢的,亦可能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脂代谢异常相对明确的冠心病患者较低。

阿托伐他汀属于羟甲基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国外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他汀类药物除有效改善血脂代谢异常还具有降脂外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10]。本研究中,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的FM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时血脂谱改善,炎症反应减轻,TC、CPR从治疗前(5.22±1.26)、(9.34±2.51)和(5.18±1.25)、(9.61±2.49)改善为(3.28±1.09)、(4.72±0.47)和(3.31±1.28)、(4.68±0.51)(P<0.05)。提示阿托伐他汀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功能与其调脂抗炎作用密切相关。

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的FMD改善最为明显,为(15.17±5.81),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的(8.68±2.35)(P<0.05)和阿托伐他汀组的(11.27±4.91)(P<0.05),提示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二甲双胍干预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及炎症反应能够更大限度的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2]Haffner SM,Gonzalez C,Miettinen H,et a1.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HOMA model.The Mexico City Diabetes Study[J].Diabetes Care,1996,19(10):1138~l141.

[3]Celermajer DS,Sorensen KE,Gooch VM,et al.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t risk of atherosclerosis[J].Lancet,1992,340:1111~1115.

[4]Schulman IH,Zhou MS,Raij L.Interaction betwecn nitric oxide and angiotensinⅡin the endothelium:role in atherosclerosis and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 Suppl,2006,24(1):45~50.

[5]Taddei S,Virdis A,Ghiadoni L,et a1.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hypertension[J].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1,38 Suppl2:11~14.

[6]Katakam PVG,Ujhelyi MR,Hoenig M,et a1.Metformin improves vascular function in insulin-resistant rats[J].Hypertension,2000,35:108~112.

[7]Vitale C,Mercuro G,Cornoldi A,et a1.Metformin improves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J].Intern Med,2005,258:250~256.

[8]Jerry R.Greenfield Mad and Lesley V.Campbell MD.Insul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J].Clinics in Dermatology,2004,22(4):289~295.

[9]Dmitri K,Samy I.MF,James R S.Metformin:An Update.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J].Annal of Internet Medicine,2002,137(1):25~33.

主动脉内皮 篇8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阿托伐汀钙,炎性因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多预示肺小血管内皮细胞长期的微炎症化损伤, 长期发展导致肺血管结构重塑。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1,2], COPD患者伴有全身系统性微炎症改变, 血浆中血清C-反应蛋白 (CRP) 、白介素-6 (IL-6) 、内皮素-1 (ET-1) 、肿瘤坏死因子-α (INF-α) 水平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关系密切。如何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改变, 可能对COPD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发展起到延缓作用,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是目前已知的对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保护最为显著的药物之一[3]。现笔者对阿托伐汀钙对COPD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CRP、IL-6、ET-1、INF-α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分析, 以期为有效延COPD病情发展寻找有效途径,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5月选择我院呼吸内科诊断明确COPD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90例, 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各3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均符合2007年我国COPD诊治指南诊断标准[4];病情稳定, 无急性发作;近1月内未使用激素类药物;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治疗获得患者或者家属的知情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 严重支气管感染性疾病、肺部炎症及呼吸衰竭; (2) 各种恶性肿瘤患者; (3) 风湿免疫及结缔组织系统疾病。 (4)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 每天1次, 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 每天1次。

1.5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抽取肘静脉血10ml, 检测CRP、IL-6、ET-1、INF-α水平。贝克曼特定蛋白仪利用散射比浊原理检测CRP;IL-6及INF-α测定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ET-1采用ELISA法测定。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治疗A组和B组患者外周血浆中CRP、IL-6、ET-1、I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中以治疗B组降低幅度大于治疗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A、B组患者阿托伐他汀钙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治疗A组比较, #P<0.05

3 讨论

COPD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COPD病情长期发展, 低氧及慢性微炎性反应可造成肺小动脉的痉挛及收缩, 长期的血管张力增加、微炎症化状态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肺小血管结构重塑。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多预示肺小血管内皮细胞长期的微炎症化损伤, 长期发展导致肺血管结构重塑。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5], COPD患者伴有全身系统性微炎症改变, 血浆中CRP、IL-6、ET-1、INF-α水平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关系密切。如何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改变, 可能对COPD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发展起到延缓作用。有研究表明[6], 缺氧、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等因素可导致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 造成一氧化氮释放减少, ET-1释放增多, 从而导致肺小动脉长期痉挛化、收缩乃至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重塑的原因可能与Rho A/ROC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是目前已知的对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保护最为显著的药物之一。心血管领域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抑制Rho A/ROCK信号通路的激活, 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抗炎、抗氧化活性。其对COPD伴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发生是否也具有抑制作用, 目前还缺乏研究[7,8]。

结果显示, 加用阿托伐汀钙治疗后, 治疗2组患者外周血浆中CRP、IL-6、ET-1、I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中以治疗B组降低较为明显。分析原因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有关, 阿托伐他汀除降低血脂外, 还可降低体内炎症反应,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金属基质蛋白酶活性, 增加内皮祖细胞数量, 起到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作用[9]。

综上所述, 阿托伐汀钙可明显降低COPD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其中以每天20mg剂量阿托伐他汀钙临床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曾惠清, 陈波, 张孝武, 等.不同通气模式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3, 12 (4) :362-364.

[2] 于心亚, 刘朝中, 王俊华, 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8, 20 (7) :204-206.

[3] 马承泰, 蒋艳霞, 顾华丽, 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0, 17 (6) :367-369.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07年修订版) [J].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6 (6) :254-261.

[5] 杨泽权.C反应蛋白水平对判断炎症和创伤及心肌梗死转归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7) :880-882.

[6] 柳威, 程荣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部炎症与全身炎症[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 30 (9) :752-754.

[7] Bunsi F, Weston SA, Killiun JM, et al.C-creactive protein and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community[J].Am J Med, 2007, 120 (7) :616-622.

[8] Williams ES, Shah SJ, Ali S, et al.C-creactive protein, diastolic dysfunction and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Heart and Soul study[J].Eur J Heart Fail, 2008, 10 (9) :63-69.

主动脉内皮 篇9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入院后, 均接受心脏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入选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2005年版) , 血压≥140/90mm Hg;排除继发性因素者;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3.6mmol/L;患者年龄范围18~90岁。本次研究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自身意识清醒, 应从性较高, 能主动配合治疗及记录工作。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按入院时间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2组, 其中依折麦布组均为单号就诊者, 共45例;非依折麦布组均为双号就诊者, 共35例。本次研究使用药物:依折麦布, 默沙东制药 (MSD美国) 。

依折麦布组治疗方法:依折麦布10~20mg/d, 睡前口服, 用药量以LDL-C<2.6mmol/L为标准。非依折麦布组治疗方法:不使用依折麦布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维持12个月。两组患者均治疗8个月, 保持4周1次的随访频率。两组患者治疗期间, 均使用同种钙拮抗剂及血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作为基础降压药, 服用方法为:氨氯地平5mg/d;缬沙坦80mg/d。

80例患者已记录入选时空腹血糖 (GLU) 、总胆固醇 (TC) 、低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HDL-C) 、甘油三酯 (TG) 等检测结果。随访过程中, 每次均取取静脉血送检, 同样检测上述各指标。治疗后8个月后, 80例患者均来院复查, 均清晨中段尿样送检, 测定肌酐及尿白蛋白 (采用免疫比浊法mg/g) , 计算结果来自仪器。

1.2.2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 (FMD) 测定

检测仪器为ACUSON 128XP/10超声诊断仪 (美国) , 选择本院临床经验丰富的超声科专家, 以6~10MHz的探测频率完成探测, 治疗前后超声科专家为同一人。80例患者记录入选时和治疗后检测结果。超声图像完成扫查和储存后, 超声科专家分析并测定FMD。

1.3 评价指标

以GLU、TC、LDL-C、HDL-C、TG、尿白蛋白、肌酐、FMD为评价和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在年龄、性别、血脂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 (FMD) 及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方面, 两组病人情况及特征相似, 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及FMD治疗前后情况比较

依折麦布组接受依折麦布治疗时间约8个月, 检查显示指标均显著下降 (P<0.01) , 包括: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尿白蛋白及肌酐;非依折麦布组患者后负荷后1h的FMD明显低于依折麦布组 (P<0.05) , 且依折麦布组后负荷后1h的FMD升高最显著 (P<0.01) ;依折麦布组和非依折麦布组负荷后4h FMD升高程度比较, 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 依折麦布组高于非依折麦布组。见表2。

3 讨论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与非依折麦布组比较*:P<0.05

高血压是我国的三大慢性病之一, 高血压患者中出现轻度血脂异常的人数较多, 这类患者的血管功能容易受到损害, 进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患者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升高[2]。冠心病患者在2.6~3.6mmol/L范围内的轻度血脂 (LDL-C) 升高, 多接受伐他汀类药物治疗, 临床效果已被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事件链, 而这个事件链的主要事件为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这三种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由于维持是维持内分泌、管腔内环境, 且能感知效应的重要器官, 同时维持也扮演着保护管腔内表面的屏障作用, 所以一旦其受损将会影响局部的环境。但是, 能够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的危险因素较多, 如高血压前期、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等, 而且这些因素的早期阶段就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近些年关于高血压危险分层的研究中发现, 很多因素都可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已经发生了血管内皮损害, 这些因素概括为动脉功能异常、微量白蛋白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等[3]。因此一旦患者出现这些临床表现, 应考虑血管内皮是否已经受损, 并及时判断病情, 尽快实施相应的治疗。

依折麦布作为一种脂类的吸收抑制剂, 可有效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依折麦布的生物利用较高, 只需口服就可迅速吸收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在血液中, 依折麦布可与葡萄糖结合, 以依折麦布-葡萄醛甘酸存在。小肠细胞刷状缘为药物主要聚集处和作用处, 抑制肠壁细胞吸收胆固醇 (植物胆固醇) 。由于胆固醇吸收量减少, 所以经肝脏胆固醇减少, 对LDL受体合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也是LDL代谢效率加快, 进而使血浆LDL水平降低。牛津大学赞助、设计、管理及分析的一项关于心脏与肾脏保护的大型临床研究 (SHARP) 结果表明, 依折麦布的临床效果良好[4]。研究中, 治疗一年时间段内, 辛伐他丁单独使用20mg, LDL-C降低0mg/d L;用依折麦布10/20mg, LDL-C降低43mg/d L。由此可知, 依折麦布约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25%的风险。上述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均证明了依折麦布显著降低LDL水平的确切疗效。他汀类药物, 如辛伐他汀等药物均被临床研究广泛证实, 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中至重度LDL-C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情况, 还可以有效改善轻度LDL-C升高患者的血脂情况[5]。本研究结果显示, 依折麦布组接受依折麦布治疗时间约8个月, 检查显示指标均显著下降 (P<0.01) , 包括: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尿白蛋白及肌酐;非依折麦布组患者后负荷后1h的FMD明显低于依折麦布组 (P<0.05) , 且依折麦布组后负荷后1h的FMD升高最显著 (P<0.01) ;依折麦布组和非依折麦布组负荷后4h FMD升高程度比较, 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依折麦布组高于非依折麦布组。经过8个月治疗, 依折麦布组患者负荷后8h FMD已经恢复正常, 治疗效果较好。本次研究结果提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轻度血脂异常 (升高) 时, 医生可选择依折麦布作为治疗药物。依折麦布的降脂效果较为显著, 改善轻度血脂异常的效果较好, 可有效提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 并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5]。

综上所述, 依折麦布作为新型降脂药物,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在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轻度血脂异常, 可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采用依折麦布治疗, 可逆转或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从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轻度血脂异常时, 依折麦布对其尿微量白蛋白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 (以下简称FMD) 的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 随机分为依折麦布组 (45例) 或非依折麦布组 (35例) , 治疗随防8个月。治疗前及后行血脂水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 (FMD) 和尿白蛋白/肌酐等检查。结果 从表2看出, 以上两组病人基线情况相似。依折麦布组接受依折麦布治疗时间约8个月, 检查显示指标均显著下降 (P<0.01) , 包括: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尿白蛋白及肌酐;非依折麦布组患者后负荷后1h的FMD明显低于依折麦布组 (P<0.05) , 且依折麦布组后负荷后1h的FMD升高最显著 (P<0.01) ;依折麦布组和非依折麦布组负荷后4h FMD升高程度比较, 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 依折麦布组高于非依折麦布组。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 采用依折麦布改善轻度血脂异常的效果较好, 可有效提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 并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 内皮,依折麦布

参考文献

[1]Zhang T, Peng F, Chai D, et al.Effects of combined glucose and fat load on endothelium-dependent brachial artery vasodilatatio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he medical sciences, 2012, 344 (6) :447-451.

[2]Libby P, Theroux P.Pathophysiolog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culation, 2005, 111 (25) :481-348.

[3]Wassmann S, Laufs U, Baumer AT, et al.HMG-Co A reductase inhibitors improve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normo-cholesterolemic hypertension via reduced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species[J].Hypertension, 2001, 112 (37) :1450-1457.

[4]Nissen S E, Nicholls S J, Sipahi I, et al.Effect of very high-intensity statin therapy on re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the ASTEROID trial[J].Jama, 2006, 295 (13) :1556-1565.

上一篇:英国教师培训下一篇:环境相容性